第一章
子夏問曰:"關(guān)雎何以爲國風始也?"孔子曰:"關(guān)雎至矣乎!夫關(guān)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雖神龍化,斐斐文章。大哉關(guān)雎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羣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書圖,麟鳳翔乎郊。不由關(guān)雎之道,則關(guān)雎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jīng)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guān)雎。關(guān)雎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嘆曰:"大哉關(guān)雎,乃天地之基地。"詩曰:"鐘鼓樂之。"
第二章
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xiāng),倚天理,觀人情,明終始,知得失。故興仁義,厭勢利,以持養(yǎng)之。於時,周室微,王道絕,諸侯力政,強劫弱,衆(zhòng)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儀廢壞,人倫不理。於是孔子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第三章
王者之政,賢能不待次而舉,不肖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則有昭穆。雖公卿大夫之子孫也,行絕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民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禮義,則歸之士大夫。反側(cè)之民,牧而試之,須而待之,安則畜,不安則棄。五疾之民,上收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材行反時者,死無赦,謂之天誅。是王者之政也。詩曰:"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第四章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不能愛其民,而求民親己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爲己用,爲己死,不可得也。民弗爲用,弗爲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欲不危削滅亡,不可得也。夫危削滅亡之情,皆積於此,而求安樂是聞,不亦難乎?是枉生者也。悲夫!枉生者不須時而滅亡矣。故人主欲強固安樂,莫若反己。欲附下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獨好之,以民莫之爲也,而是子獨爲之也。抑好之者貧,爲之者窮,而是子猶爲之,而無是須臾怠焉。差焉獨明夫先王所以遇之者,所以失之者,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則是其人也。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與其人用之。巨用之,則天下爲一,諸侯爲臣。小用之,則威行鄰國,莫之能御。若殷之用伊尹,周之遇太公,可謂巨用之矣。齊之用管仲,楚之用孫叔敖,可爲小用之矣。巨用之者如彼,小用之者如此也。故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而亡。詩曰:"四國無政,不用其良。"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第五章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無車馬則無所見其能。羿,天下之善射者矣,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彼大儒者,善調(diào)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夫車固馬選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則非造父也。弓調(diào)矢直而不能射遠中微者,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調(diào)一天下制四夷者,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矣,用百里之地,則千里之國不能與之爭勝矣。箠笞暴國,一齊天下,莫之能傾,是大儒之勳也。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耳不聞學,行無正義,迷迷然以富利爲隆,是俗人也。逢衣博帶,略法先王,而不足於亂世,術(shù)謬學雜,舉不知法先王而壹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衣冠行爲已同於世俗而不知其惡也,言談議說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法先王,一制度,言行有大法,而明不能濟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法先王,依禮義,以淺持博,以一行萬,茍有仁義之類,雖鳥獸,若別黑白,奇物變怪,所未嘗聞見,卒然起一方,則舉統(tǒng)類以應之,無所疑{作心},援法而度之,奄然如合符節(jié),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里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三年,天下爲一,諸侯爲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白。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可謂白矣。文王亦可謂大儒已矣。
第六章
楚成王讀書於殿上,而倫扁在下,作而問曰:"不審主君所讀何書也?"成王曰:"先聖之書。"倫扁曰:"此直先聖王之糟粕耳。"成王曰:"子何以言之?"倫扁曰:"以臣輪言之。夫以規(guī)爲圓,矩爲方,此其可付乎子孫者也。若夫合三木而爲一,應乎心,動乎體,其不可得而傳者也。則凡所傳直糟粕耳。"故唐虞之法可得而攷也,其喻人心不可及矣。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孰能及之?
第七章
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而不進。師襄子曰:"夫子可以進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數(shù)矣,未得其意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有間,曰:"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黯然而黑,幾然而長,以王天下,以朝諸侯者,其惟文王乎。"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師以爲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爲人。師襄子曰:"敢問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韋,和者好粉,智者好彈,有殷勤之意者好麗。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傳曰:聞其末而達其本者,聖也。
第八章
紂之爲主,戮無辜,勞民力,寃酷之令,加於百姓,憯凄之惡,施於大臣,羣下不信,百姓疾怨,故天下叛而願爲文王臣,紂自取之也。夫貴爲天子,富有天下,及周師至而令不行乎左右,悲夫!當是之時,索爲匹夫,不可得也。詩曰:"天謂殷適,使不俠四方。"
第九章
夫五色雖明,有時而渝。豐交之木,有時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故三王之道,周則復始,窮則反本,非務變而已,將以止惡扶微,絀繆淪非,調(diào)和陰陽,順萬物之宜也。詩曰:"亹亹我王,綱紀四方。"
第十章
禮者,則天地之體,因人之情而爲之節(jié)文者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安知禮之是也?禮然而然,是情安於禮也。師云而云,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君子之道。言中倫,行中理,天下順矣。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第十一章
上不知順孝,則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長,則民不知貴親,禘祭不敬,山川失時,則民無畏矣,不教而誅,則民不識勸也。故君子修身及孝,則民不倍矣,敬孝達乎下,則民知慈愛矣,好惡喻乎百姓,則下應其上如影響矣。是則兼制天下,定海內(nèi),臣萬姓之要法也,明王聖主之所不能須臾而舍也。詩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第十二章
成王之時,有三苗貫桑而生,同爲一秀,大幾滿車,長幾充箱,民得而上諸成王。成王問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爲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幾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譯而至,獻白雉於周公,曰:"道路悠遠,山川幽深??质谷酥催_也,故重譯而來。"周公曰:"吾何以見賜也?"譯曰:"吾受命國之黃髪曰:'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之不波溢也,三年於茲矣。意者中國殆有聖人,盍往朝之。'於是來也。"周公乃敬求其所以來。詩曰:"於萬斯年,不遐有佐。"
第十三章
登高臨深,遠見之樂,臺榭不若丘山所見高也。平原廣望,博觀之樂,沼池不如川澤所見博也。勞心苦思,從欲極好,靡財傷情,毀名損壽。悲夫傷哉!窮君之反於是道而愁百姓。詩曰:"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第十四章
儒者,儒也。儒之爲言無也,不易之術(shù)也。千舉萬變,其道不窮,六經(jīng)是也。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序,此儒者之所謹守,日切磋而不舍也。雖居窮巷陋室之下,而內(nèi)不足以充虛,外不足以蓋形,無置錐之地,明察足持天下,大舉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小用使在位,則社稷之臣也,雖巌居穴處,而王侯不能與爭名,何也?仁義之化存爾。如使王者聽其言,信其行,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頌聲可得而聽。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蒭蕘。"取謀之博也。
第十五章
傳曰:天子居廣廈之下,帷帳之內(nèi),旃茵之上,被躧舄,視不出閫,莽然而知天下者,以有賢左右也。故獨視不若與衆(zhòng)視之明也,獨聽不若與衆(zhòng)聽之聰也,獨慮不若與衆(zhòng)慮之工也。故明王使賢臣輻湊並進,所以通中正而致隱居之士。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蒭蕘。"此之謂也。
第十六章
天設其高而日月成明,地設其厚而山陵成名,上設其道而百事得序。自周室壞以來,王道廢而不起,禮義絕而不繼。秦之時,非禮義,棄詩書,略古昔,大滅聖道,專爲茍妄,以貪利爲俗,以告獵爲化,而天下大亂。於是兵作而火起,暴露居外,而民以侵漁遏奪相攘爲服習,離聖王光烈之日久遠,未嘗見仁義之道,被禮樂之風。是以嚚頑無禮而肅敬日損,凌遲以威武相攝,妄爲佞人,不避禍患,此其所以難治也。人有六情,目欲視好色,耳欲聽宮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體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綉而輕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失之則亂,從之則穆。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jié)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義簡而備,禮易而法,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鬃又乐仔幸病T娫唬?誘民孔易。"非虛辭也。
第十七章
繭之性爲絲,弗得女工燔以沸湯,抽其統(tǒng)理,則不成爲絲。卵之性爲雛,不得良雞覆伏孚育,積日累久,則不成爲雛。夫人性善,非得明王聖主扶攜,內(nèi)之以道,則不成爲君子。詩曰:"天生烝民,其命匪訦,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言惟明王聖主然後使之然也。
第十八章
智如泉源,行可以爲表儀者,人師也。智可以砥礪,行可以爲輔弼者,人友也。據(jù)法守職,而不敢爲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故上主以師爲佐,中主以友爲佐,下主以吏爲佐,危亡之主以隸爲佐。語曰:"淵廣者其魚大,主明者其臣慧。"相觀而志合,必由其中。故同明相見,同音相聞,同志相從,非賢者莫能用賢。故輔弼左右,所任使者,有存亡之機、得失之要也,可無慎乎?詩曰:"不明爾德,以無陪無側(cè)。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側(cè)。"
第十九章
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故無常安之國,無恒治之民,得賢則昌,失賢則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襲蹈其所以安存者,則無以異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鄙語曰:"不知爲吏,視已成事。"或曰:"前車覆而後車不誡,是以後車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爲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爲之。故殷可以鑒於夏,而周可以鑒於殷。詩曰:"殷監(jiān)不遠,在夏后之世。"
第二十章
傳曰:驕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鮮信。故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榮澤之水無吞舟之魚。根淺則枝葉短,本絶則枝葉枯。詩曰:"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禍福自己出也。
第二十一章
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山林茂盛,則禽獸歸之。禮義修明,則君子懷之。故禮及身而行修,禮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扶身,則貴名自揚,天下順焉,令行禁止,而王者之事畢矣。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夫此之謂矣。
第二十二章
孔子曰:夫談說之術(shù),齊莊以立之,端誠以處之,堅強以持之,辟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歡忻芬芳以送之,寶之珍之,貴之神之,如是則說恒無不行矣。夫是之謂能貴其所貴。若夫無類之說,不形之行,不贊之辭,君子慎之。詩曰:"無易由言,無曰茍矣。"
第二十三章
夫百姓內(nèi)不乏食,外不患寒,則可教御以禮義矣。詩曰:"蒸畀祖妣,以洽百禮。"百禮洽則百意遂,百意遂則陰陽調(diào),陰陽調(diào)則寒暑均,寒暑均則三光清,三光清則風雨時,風雨時則羣生寧。如是而天道得矣。是以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里。""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言相養(yǎng)之至於晦也。
第二十四章
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yún)。詩曰:"嵩高維嶽,峻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第二十五章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名。詩曰:"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此大王之德也。
第二十六章
藍有青,而絲假之,青於藍。地有黃,而絲假之,黃於地。藍青地黃,猶可假也。仁義之事,不可假乎哉?東海之魚名曰鰈,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達。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南方有鳥名曰鶼,比翼而飛,不相得不能舉。西方有獸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距虛,其性非愛蛩蛩距虛,將爲假足之故也。夫鳥獸魚猶知相假,而況萬乘之主乎?而獨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與之爲伍,則豈不病哉。故曰:以明扶明,則昇于天。以明扶暗,則歸其人。兩瞽相扶,不觸墻木,不陷井阱,則其幸也。詩曰:"惟彼不順,往以中垢。"
第二十七章
福生於無爲,而患生於多欲。知足,然後富從之。德宜君人,然後貴從之。故貴爵而賤德者,雖爲天子,不尊矣。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夫土地之生物不益,山澤之出財有盡,懷不富之心而求不益之物,挾百倍之欲而求有盡之財,是桀紂之所以失其位也。詩曰:"大風有隨,貪人敗類。"
第二十八章
哀公問於子夏曰:"必學然後可以安國保民乎?"子夏曰:"不學而能安國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則五帝有師乎?"子夏曰:"臣聞黃帝學乎大塡,顓頊學乎祿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qū)W乎務成子附,舜學乎尹壽,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貸子相,文王學乎錫疇子斯,武王學乎太公,周公學乎虢叔,仲尼學乎老耼。此十一聖人,未遭此師,則功業(yè)不能著乎天下,名號不能傳乎後世者也。"詩曰:"不衍不忘,率由舊章。"
第二十九章
德也者,包天地之大,配日月之明,立乎四時之周,臨乎陰陽之交,寒暑不能動也,四時不能化也,斂乎太陰而不濕,散乎太陽而不枯,鮮潔清明而備,嚴威毅疾而神。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間者,德也。微聖人,其孰能與於此矣!詩曰:"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
第三十章
如歲之旱,草不潰茂。然天悖然興雲(yún),沛然下雨,則萬物無不興起之者。民非無仁義根於心者也,王政怵迫而不得見,憂鬱而不得出。聖王在被躧舄,視不出閤,動而天下隨,倡而天下和。何如在此有以應哉?詩曰:"如彼歲旱,草不潰茂。"
第三十一章
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君者何也?曰:羣也。能羣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王者何也?曰:往也。天下往之,謂之王。曰:善生養(yǎng)人者,故人尊之。善辯治人者,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故人親之。善粉飾人者,故人樂之。四統(tǒng)者具,而天下往之。四統(tǒng)無一,而天下去之。往之謂之王,去之謂之亡。故曰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夫省工商,衆(zhòng)農(nóng)人,謹盜賊,除姦邪,是所以生養(yǎng)之也。天子三公,諸侯一相,大夫擅官,士保職,莫不治理,是所以辯治之也。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賢以爲三公,以爲諸侯,次則爲大夫,是所以顯設之也。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縷,皆有等差,是所以粉飾之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莫不稱其能,得其意,安樂其事,是所同也。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備珍,則聖人所以分賢愚,明貴賤。故道得則澤流羣生而福歸王公,澤流羣生則下安而和,福歸王公則上尊而榮。百姓皆懷安和之心而樂戴其上,夫是之謂下治而上通。下治而上通,頌聲之所以興也。詩曰:"降福簡簡,威儀昄昄。旣醉旣飽,福祿來反。"
第三十二章
聖人養(yǎng)性而御六氣,持一命而節(jié)滋味,奄治天下,不遺其小,存其精神,以補其中,謂之志。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言得中也。
第三十三章
朝廷之士爲祿,故入而不能出。山林之士爲名,故往而不能返。入而亦能出,往而亦能返,通移有常,聖也。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言得中也。
第三十四章
孔子侍坐於季孫,季孫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馬,其與之乎?"孔子曰:"吾聞君取於臣,謂之取,不曰假。"季孫悟,告宰通曰:"自今以往,君有取謂之取,無曰假。"故孔子正假馬之名,而君臣之義定矣。論語曰:"必也正名乎。"詩曰:"君子無易由言。"言名正也。
子夏問曰:"關(guān)雎何以爲國風始也?"孔子曰:"關(guān)雎至矣乎!夫關(guān)雎之人,仰則天,俯則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紛紛沸沸,道之所行,雖神龍化,斐斐文章。大哉關(guān)雎之道也,萬物之所繫,羣生之所懸命也,河洛出書圖,麟鳳翔乎郊。不由關(guān)雎之道,則關(guān)雎之事將奚由至矣哉?夫六經(jīng)之策,皆歸論汲汲,蓋取之乎關(guān)雎。關(guān)雎之事大矣哉!馮馮翊翊,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子其勉強之,思服之。天地之間,生民之屬,王道之原,不外此矣。"子夏喟然嘆曰:"大哉關(guān)雎,乃天地之基地。"詩曰:"鐘鼓樂之。"
第二章
孔子抱聖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遙乎無形之鄉(xiāng),倚天理,觀人情,明終始,知得失。故興仁義,厭勢利,以持養(yǎng)之。於時,周室微,王道絕,諸侯力政,強劫弱,衆(zhòng)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儀廢壞,人倫不理。於是孔子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
第三章
王者之政,賢能不待次而舉,不肖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則有昭穆。雖公卿大夫之子孫也,行絕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民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禮義,則歸之士大夫。反側(cè)之民,牧而試之,須而待之,安則畜,不安則棄。五疾之民,上收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材行反時者,死無赦,謂之天誅。是王者之政也。詩曰:"人而無儀,不死何爲!"
第四章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不能愛其民,而求民親己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爲己用,爲己死,不可得也。民弗爲用,弗爲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欲不危削滅亡,不可得也。夫危削滅亡之情,皆積於此,而求安樂是聞,不亦難乎?是枉生者也。悲夫!枉生者不須時而滅亡矣。故人主欲強固安樂,莫若反己。欲附下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則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以天下之王公莫之好也,而是子獨好之,以民莫之爲也,而是子獨爲之也。抑好之者貧,爲之者窮,而是子猶爲之,而無是須臾怠焉。差焉獨明夫先王所以遇之者,所以失之者,知國之安危臧否,若別白黑,則是其人也。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與其人用之。巨用之,則天下爲一,諸侯爲臣。小用之,則威行鄰國,莫之能御。若殷之用伊尹,周之遇太公,可謂巨用之矣。齊之用管仲,楚之用孫叔敖,可爲小用之矣。巨用之者如彼,小用之者如此也。故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而亡。詩曰:"四國無政,不用其良。"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第五章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無車馬則無所見其能。羿,天下之善射者矣,無弓矢則無所見其巧。彼大儒者,善調(diào)一天下者也,無百里之地,則無所見其功。夫車固馬選而不能以致千里者,則非造父也。弓調(diào)矢直而不能射遠中微者,則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調(diào)一天下制四夷者,則非大儒也。彼大儒者,雖隱居窮巷陋室、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矣,用百里之地,則千里之國不能與之爭勝矣。箠笞暴國,一齊天下,莫之能傾,是大儒之勳也。其言有類,其行有禮,其舉事無悔,其持險應變曲當,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耳不聞學,行無正義,迷迷然以富利爲隆,是俗人也。逢衣博帶,略法先王,而不足於亂世,術(shù)謬學雜,舉不知法先王而壹制度,不知隆禮義而殺詩書,其衣冠行爲已同於世俗而不知其惡也,言談議說已無異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法先王,一制度,言行有大法,而明不能濟法教之所不及、聞見之所未至,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內(nèi)不自誣,外不誣人,以是尊賢敬法而不敢怠傲焉,是雅儒者也。法先王,依禮義,以淺持博,以一行萬,茍有仁義之類,雖鳥獸,若別黑白,奇物變怪,所未嘗聞見,卒然起一方,則舉統(tǒng)類以應之,無所疑{作心},援法而度之,奄然如合符節(jié),是大儒者也。故人主用俗人,則萬乘之國亡。用俗儒,則萬乘之國存。用雅儒,則千里之國安。用大儒,則百里之地,久而三年,天下爲一,諸侯爲臣,用萬乘之國則舉錯而定,一朝而白。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可謂白矣。文王亦可謂大儒已矣。
第六章
楚成王讀書於殿上,而倫扁在下,作而問曰:"不審主君所讀何書也?"成王曰:"先聖之書。"倫扁曰:"此直先聖王之糟粕耳。"成王曰:"子何以言之?"倫扁曰:"以臣輪言之。夫以規(guī)爲圓,矩爲方,此其可付乎子孫者也。若夫合三木而爲一,應乎心,動乎體,其不可得而傳者也。則凡所傳直糟粕耳。"故唐虞之法可得而攷也,其喻人心不可及矣。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孰能及之?
第七章
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而不進。師襄子曰:"夫子可以進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有間,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數(shù)矣,未得其意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有間,曰:"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黯然而黑,幾然而長,以王天下,以朝諸侯者,其惟文王乎。"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師以爲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爲人。師襄子曰:"敢問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韋,和者好粉,智者好彈,有殷勤之意者好麗。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傳曰:聞其末而達其本者,聖也。
第八章
紂之爲主,戮無辜,勞民力,寃酷之令,加於百姓,憯凄之惡,施於大臣,羣下不信,百姓疾怨,故天下叛而願爲文王臣,紂自取之也。夫貴爲天子,富有天下,及周師至而令不行乎左右,悲夫!當是之時,索爲匹夫,不可得也。詩曰:"天謂殷適,使不俠四方。"
第九章
夫五色雖明,有時而渝。豐交之木,有時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故三王之道,周則復始,窮則反本,非務變而已,將以止惡扶微,絀繆淪非,調(diào)和陰陽,順萬物之宜也。詩曰:"亹亹我王,綱紀四方。"
第十章
禮者,則天地之體,因人之情而爲之節(jié)文者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安知禮之是也?禮然而然,是情安於禮也。師云而云,是知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君子之道。言中倫,行中理,天下順矣。詩曰:"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第十一章
上不知順孝,則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長,則民不知貴親,禘祭不敬,山川失時,則民無畏矣,不教而誅,則民不識勸也。故君子修身及孝,則民不倍矣,敬孝達乎下,則民知慈愛矣,好惡喻乎百姓,則下應其上如影響矣。是則兼制天下,定海內(nèi),臣萬姓之要法也,明王聖主之所不能須臾而舍也。詩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第十二章
成王之時,有三苗貫桑而生,同爲一秀,大幾滿車,長幾充箱,民得而上諸成王。成王問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爲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幾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譯而至,獻白雉於周公,曰:"道路悠遠,山川幽深??质谷酥催_也,故重譯而來。"周公曰:"吾何以見賜也?"譯曰:"吾受命國之黃髪曰:'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之不波溢也,三年於茲矣。意者中國殆有聖人,盍往朝之。'於是來也。"周公乃敬求其所以來。詩曰:"於萬斯年,不遐有佐。"
第十三章
登高臨深,遠見之樂,臺榭不若丘山所見高也。平原廣望,博觀之樂,沼池不如川澤所見博也。勞心苦思,從欲極好,靡財傷情,毀名損壽。悲夫傷哉!窮君之反於是道而愁百姓。詩曰:"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第十四章
儒者,儒也。儒之爲言無也,不易之術(shù)也。千舉萬變,其道不窮,六經(jīng)是也。若夫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序,此儒者之所謹守,日切磋而不舍也。雖居窮巷陋室之下,而內(nèi)不足以充虛,外不足以蓋形,無置錐之地,明察足持天下,大舉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小用使在位,則社稷之臣也,雖巌居穴處,而王侯不能與爭名,何也?仁義之化存爾。如使王者聽其言,信其行,則唐虞之法可得而觀,頌聲可得而聽。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蒭蕘。"取謀之博也。
第十五章
傳曰:天子居廣廈之下,帷帳之內(nèi),旃茵之上,被躧舄,視不出閫,莽然而知天下者,以有賢左右也。故獨視不若與衆(zhòng)視之明也,獨聽不若與衆(zhòng)聽之聰也,獨慮不若與衆(zhòng)慮之工也。故明王使賢臣輻湊並進,所以通中正而致隱居之士。詩曰:"先民有言,詢于蒭蕘。"此之謂也。
第十六章
天設其高而日月成明,地設其厚而山陵成名,上設其道而百事得序。自周室壞以來,王道廢而不起,禮義絕而不繼。秦之時,非禮義,棄詩書,略古昔,大滅聖道,專爲茍妄,以貪利爲俗,以告獵爲化,而天下大亂。於是兵作而火起,暴露居外,而民以侵漁遏奪相攘爲服習,離聖王光烈之日久遠,未嘗見仁義之道,被禮樂之風。是以嚚頑無禮而肅敬日損,凌遲以威武相攝,妄爲佞人,不避禍患,此其所以難治也。人有六情,目欲視好色,耳欲聽宮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體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綉而輕暖。此六者,民之六情也。失之則亂,從之則穆。故聖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節(jié)之以禮,必從其欲而制之以義。義簡而備,禮易而法,去情不遠,故民之從命也速??鬃又乐仔幸病T娫唬?誘民孔易。"非虛辭也。
第十七章
繭之性爲絲,弗得女工燔以沸湯,抽其統(tǒng)理,則不成爲絲。卵之性爲雛,不得良雞覆伏孚育,積日累久,則不成爲雛。夫人性善,非得明王聖主扶攜,內(nèi)之以道,則不成爲君子。詩曰:"天生烝民,其命匪訦,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言惟明王聖主然後使之然也。
第十八章
智如泉源,行可以爲表儀者,人師也。智可以砥礪,行可以爲輔弼者,人友也。據(jù)法守職,而不敢爲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故上主以師爲佐,中主以友爲佐,下主以吏爲佐,危亡之主以隸爲佐。語曰:"淵廣者其魚大,主明者其臣慧。"相觀而志合,必由其中。故同明相見,同音相聞,同志相從,非賢者莫能用賢。故輔弼左右,所任使者,有存亡之機、得失之要也,可無慎乎?詩曰:"不明爾德,以無陪無側(cè)。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側(cè)。"
第十九章
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湯以殷王,紂以殷亡。故無常安之國,無恒治之民,得賢則昌,失賢則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夫明鏡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惡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襲蹈其所以安存者,則無以異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鄙語曰:"不知爲吏,視已成事。"或曰:"前車覆而後車不誡,是以後車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爲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爲之。故殷可以鑒於夏,而周可以鑒於殷。詩曰:"殷監(jiān)不遠,在夏后之世。"
第二十章
傳曰:驕溢之君寡忠,口惠之人鮮信。故盈把之木無合拱之枝,榮澤之水無吞舟之魚。根淺則枝葉短,本絶則枝葉枯。詩曰:"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禍福自己出也。
第二十一章
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山林茂盛,則禽獸歸之。禮義修明,則君子懷之。故禮及身而行修,禮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扶身,則貴名自揚,天下順焉,令行禁止,而王者之事畢矣。詩曰:"有覺德行,四國順之。"夫此之謂矣。
第二十二章
孔子曰:夫談說之術(shù),齊莊以立之,端誠以處之,堅強以持之,辟稱以喻之,分別以明之,歡忻芬芳以送之,寶之珍之,貴之神之,如是則說恒無不行矣。夫是之謂能貴其所貴。若夫無類之說,不形之行,不贊之辭,君子慎之。詩曰:"無易由言,無曰茍矣。"
第二十三章
夫百姓內(nèi)不乏食,外不患寒,則可教御以禮義矣。詩曰:"蒸畀祖妣,以洽百禮。"百禮洽則百意遂,百意遂則陰陽調(diào),陰陽調(diào)則寒暑均,寒暑均則三光清,三光清則風雨時,風雨時則羣生寧。如是而天道得矣。是以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里。""於鑠王師,遵養(yǎng)時晦。"言相養(yǎng)之至於晦也。
第二十四章
天有四時,春夏秋冬,風雨霜露,無非教也。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降時雨,山川出雲(yún)。詩曰:"嵩高維嶽,峻極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第二十五章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名。詩曰:"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此大王之德也。
第二十六章
藍有青,而絲假之,青於藍。地有黃,而絲假之,黃於地。藍青地黃,猶可假也。仁義之事,不可假乎哉?東海之魚名曰鰈,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達。北方有獸名曰婁,更食而更視,不相得不能飽。南方有鳥名曰鶼,比翼而飛,不相得不能舉。西方有獸名曰蟨,前足鼠,後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蛩距虛,其性非愛蛩蛩距虛,將爲假足之故也。夫鳥獸魚猶知相假,而況萬乘之主乎?而獨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與之爲伍,則豈不病哉。故曰:以明扶明,則昇于天。以明扶暗,則歸其人。兩瞽相扶,不觸墻木,不陷井阱,則其幸也。詩曰:"惟彼不順,往以中垢。"
第二十七章
福生於無爲,而患生於多欲。知足,然後富從之。德宜君人,然後貴從之。故貴爵而賤德者,雖爲天子,不尊矣。貪物而不知止者,雖有天下,不富矣。夫土地之生物不益,山澤之出財有盡,懷不富之心而求不益之物,挾百倍之欲而求有盡之財,是桀紂之所以失其位也。詩曰:"大風有隨,貪人敗類。"
第二十八章
哀公問於子夏曰:"必學然後可以安國保民乎?"子夏曰:"不學而能安國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則五帝有師乎?"子夏曰:"臣聞黃帝學乎大塡,顓頊學乎祿圖,帝嚳學乎赤松子,堯?qū)W乎務成子附,舜學乎尹壽,禹學乎西王國,湯學乎貸子相,文王學乎錫疇子斯,武王學乎太公,周公學乎虢叔,仲尼學乎老耼。此十一聖人,未遭此師,則功業(yè)不能著乎天下,名號不能傳乎後世者也。"詩曰:"不衍不忘,率由舊章。"
第二十九章
德也者,包天地之大,配日月之明,立乎四時之周,臨乎陰陽之交,寒暑不能動也,四時不能化也,斂乎太陰而不濕,散乎太陽而不枯,鮮潔清明而備,嚴威毅疾而神。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間者,德也。微聖人,其孰能與於此矣!詩曰:"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
第三十章
如歲之旱,草不潰茂。然天悖然興雲(yún),沛然下雨,則萬物無不興起之者。民非無仁義根於心者也,王政怵迫而不得見,憂鬱而不得出。聖王在被躧舄,視不出閤,動而天下隨,倡而天下和。何如在此有以應哉?詩曰:"如彼歲旱,草不潰茂。"
第三十一章
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君者何也?曰:羣也。能羣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王者何也?曰:往也。天下往之,謂之王。曰:善生養(yǎng)人者,故人尊之。善辯治人者,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故人親之。善粉飾人者,故人樂之。四統(tǒng)者具,而天下往之。四統(tǒng)無一,而天下去之。往之謂之王,去之謂之亡。故曰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夫省工商,衆(zhòng)農(nóng)人,謹盜賊,除姦邪,是所以生養(yǎng)之也。天子三公,諸侯一相,大夫擅官,士保職,莫不治理,是所以辯治之也。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賢以爲三公,以爲諸侯,次則爲大夫,是所以顯設之也。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縷,皆有等差,是所以粉飾之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莫不稱其能,得其意,安樂其事,是所同也。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備珍,則聖人所以分賢愚,明貴賤。故道得則澤流羣生而福歸王公,澤流羣生則下安而和,福歸王公則上尊而榮。百姓皆懷安和之心而樂戴其上,夫是之謂下治而上通。下治而上通,頌聲之所以興也。詩曰:"降福簡簡,威儀昄昄。旣醉旣飽,福祿來反。"
第三十二章
聖人養(yǎng)性而御六氣,持一命而節(jié)滋味,奄治天下,不遺其小,存其精神,以補其中,謂之志。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言得中也。
第三十三章
朝廷之士爲祿,故入而不能出。山林之士爲名,故往而不能返。入而亦能出,往而亦能返,通移有常,聖也。詩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言得中也。
第三十四章
孔子侍坐於季孫,季孫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馬,其與之乎?"孔子曰:"吾聞君取於臣,謂之取,不曰假。"季孫悟,告宰通曰:"自今以往,君有取謂之取,無曰假。"故孔子正假馬之名,而君臣之義定矣。論語曰:"必也正名乎。"詩曰:"君子無易由言。"言名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