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鐘
《清夜鐘》,明代小說。十六回,殘存十回。為明刊本,鄭振鐸有藏。鄭藏僅為第—、二、七、八、十三、十四等六回。另一部藏安徽省博物館,為第一至第八回。正文前有圖十六幅,每回一幅。第一幅署“黃子和刻”。黃為明末著名刻工。正文前題“薇園主人述”及序?;蛑^作者為陸云龍,號薇園主人,一號江南不易客,又作于麟氏。錢塘人。曾參與編?!妒⒚麟s劇》,著有《翠娛閣集》。此說根據(jù)不足,不可確信?;驌?jù)書中印章,知其人為楊氏。文中屢次提到“乙亥孟春鳳陽之變”及崇禎十七年事,知作于崇禎八年至十七年(1635~1644)之間。
作品每回敘一事,各不相屬。作者自序云:“世人夢夢,錮利囚名。撇不去貧賤,定要推開;涎不到榮華,硬圖捉著。美色他人,強羨殺偷香竊玉;意氣自己,是只知踞勝爭雄。將以明忠孝之鐸,噢省奸回;振賢哲之鈴,驚回頑薄。名之曰《清夜鐘》,著覺人意也?!毙≌f主要反映明末現(xiàn)實社會中各種尖銳復(fù)雜的矛盾,旨在為世人震聾發(fā)聵,如第一回《貞臣慷慨殺身烈婦從容就義》和第十四回《神師三致提撕總漕不死一兔》,就站在明代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上,誣蔑以李自成為首的農(nóng)民起義為“流賊”、“流寇”,說他們是“地方無賴,游手游食之人,平日要財不得財,要女色不得女色,巴不得乘機亂動?!必?zé)斥文臣武將,一味安撫,只知姑息,“把賊養(yǎng)成”。面對嚴(yán)酷的社會現(xiàn)實,作者又不得不承認這是官逼民反,“民貧喜揭竿,獸困思走險”。不能不看到“賊作梳子,民財掠去一半,兵作篦箕,民間反倒一空”?!坝霰缬龌ⅰ?,“兵到無寸土”。正是官兵打著“防賊”的名義,“客兵所到,索糧搔擾,奸淫擄掠,無所不至”。因此,較真實地描繪出那個動蕩年代官兵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第八回《狂言竟至殺身堅忍終伸大怨》寫清河水姓各族家庭內(nèi)部的爭斗,長子、次子竟殘忍到親手殺死自己的胞弟。世風(fēng)之險惡,令人怵目驚心。作品揭露深刻,惟多因果迷信之談,削弱了小說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有意模仿話本體裁,篇首有“入話”,間以詩詞韻文。全書結(jié)構(gòu)完整,行文簡潔流暢,細節(jié)描寫亦生動細膩。已佚回目如次:
第九回戴參將識俠娃邵金寶生昵友
第十回怨骨夜沉眢井神言夢指奸人
第十一回副使榮升得禍宗伯無罔罹災(zāi)
第十二回饞漢免為餓鬼懦婦空作淫魂
第十五回孝子備困成名悍母勞心遺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