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四十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作者:明·佚名


云淡風(fēng)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予心樂,將謂偷閑學(xué)少年。 此詩乃宋朝程明道老年自誓的。你說人到老年,志氣衰耄,昏昏憤憤,那里還肯把什么道義學(xué)問去琢磨。身心或時萌動一個念頭,那精神應(yīng)付不來,也只索罷休了。畢竟要像這樣活活潑潑、鳶飛魚躍的心趣,那里能夠。故此程明道:“雖是自警,亦可警世。”當(dāng)年曹孟德還有幾句詩,道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又是曹瞞老年自嘆的。你說老年的人,力量不加,時光有限,只得把勛名事業(yè)都置之度外了。就是富貴逼人,晚景榮華,爭奈心力已疲,把什么去受享他,畢竟要像這樣烈烈轟轟、斬釘截鐵的景象,那里能夠?看來曹孟德雖是自嘆,亦以嘆世。所以蘇東坡曾有詩云: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 這詩是教老年人自當(dāng)恬退的意思。邵康節(jié)又有兩句詩道得好:花見白頭人莫笑,白頭人見好花多。這詩又是說老年人不可輕薄的。若能像得道學(xué)先生的這一種心趣,又要像得奸雄堅忍的這一種景象,兩下合將攏來,便是真正圣賢豪杰,任他遲到多少年紀(jì),他也是至老不衰的。如若世人不信,難道不曉得那商末周初的太公么? 商家遺氓,周氏賢臣。海上逸叟,齊國英君。 行年九九,老干逢春。百有二十,桓圭在身。德久稱篤,人老愈新。 卻說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東海上人。先世嘗為四岳封國于呂,后來子孫遂從其封,及故亦姓呂。幼時聰明伶俐,百能百會,及至長大,愈加胸藏道德,懷蘊韜鈐。只因時運不齊,故此作事都顛倒了。好好一個豐盛家私,不知怎的弄得七零八落。好好一個齊整人材,不知怎的學(xué)得東倒西歪。數(shù)年之間,卻也窮到極干凈的田地。就有幾個親戚朋友,也都挪借到了,也都挨光到了,還有甚么好伸縮處。那時,子牙將次有三十歲了,想一想道:“我終日在此懨纏,怎得個出頭的日子,到不如撞到他州外府去,或者尋得一個機會,安置這個身子也好?!逼鋾r動了這個念頭,那里還肯擔(dān)擱得住,看他這樣光景算來還有什么家伙什物掉不下的,還有什么隨身行李要收拾的,無過吃的在肚里,穿的在身上,單單走著一個身子便了。出得門來,又想一想道:“漫天遍地,往那個所在去好?想來海上與齊最近,又是都會地面繁華殷富,還是這個去處或可容身?!闭牵? 不因家業(yè)凋零盡,怎肯飄萍到外方。 夜住曉行,不只一日,卻早已到齊城了。子牙身邊又無貨物,又無囊篋,他也不去投客店宿歇。那些客店也不肯留他,一連在市井上閑走了數(shù)日。事有湊巧,城中有一富翁,止生一子一女,適因其子新喪,那富翁年老無人幫他支持門戶,意欲招個贅婿同家過活。不論家道,只要做人能干。有幾個門當(dāng)戶對,曾有議親,老翁又嫌他自像自意,不服教訓(xùn),急迫中那里就去尋得稱心的出來。那老翁心事不寧,日日在門首閑坐,看見子牙走來走去,全然不像有事的人物,卻也生得一表不俗,但不知他肚里才調(diào)如何。正躊躇間,子牙恰好又在那里經(jīng)過,這個也是他的天緣輻輳。老翁就叫住子牙問道:“客官,你為何不時在此行走,有甚貴干?”子牙答道:“我東海上人,因為探親到此,無處尋覓,只得在街坊上胡亂走走?!崩衔滔氲溃骸斑@樣人若收留他,倒是死心塌地在這里的,決不尋思再走到別處去?!庇职褞拙湓捜査灰娝麘?yīng)對如流,言言中轂。老翁大喜道:“老朽在家甚是寂寞,客官探親不遇,想無別事,何不移到家下暫住幾時?”子牙道:“只是取擾不當(dāng)?!崩衔痰溃骸拔壹易∠拢褪且患胰肆?,何必太謙?!碑?dāng)下子牙就在老翁家里作寓。那老翁要把女兒贅?biāo)?,已有十分意思,又慮終身之事,一些差池反為不美。因此留他過來,看他日常為人如何,行事如何,性格如何。半月之間,件件試過,無一不可。主歡喜了,老翁見他兩下俱各快意,就去擇一吉日,鄰里中請一個年尊的老者來把他當(dāng)了媒人,自己竟去市上買些香燭紙馬之類,等他們好結(jié)花燭,又買些肴饌果品,回來安排請媒人,就請兩個新人也吃一杯。總是入贅女婿連家事也盡是他的,故此衣服首飾都不打點,無過是些隨身服飾,與他兩個成親便了。 孑身只與影相依,乍變浮萍東復(fù)西。鵬翼搏天全未穩(wěn),鷦鷯暫托一枝棲。 子牙自贅富室之后,他既有了這些根基,一心思想發(fā)達,未免要去揣摩些學(xué)術(shù)。那里就肯像這些尋常人,瑣瑣碎碎去做稱柴數(shù)米,掂斤播兩的勾當(dāng)。那妻子卻怪他閉門靜坐,不管外事,常常到在父親跟前絮聒。那老翁聽了那女兒的話,常常去嗔道子牙,子牙也只得忍耐。父女兩個噪聒慣了,見子牙并不焦躁,日復(fù)一日,開口就是嚷罵。子牙明知難過,卻也無可奈何,在他家里十年,直頭受了這十年的厭薄,真?zhèn)€是坐吃山空,家事又堪堪消條了。那妻子怨恨道:“我們好好一個人家,都是這厭物來后,竟自冷落得沒下梢了。況且做人又躐蹋,那里還有發(fā)達的日子,不如趕他出去,也落得眼面前干凈些?!蹦瞧拮幼约合肓诉@個主意,不免走去與父親說知。那老翁道:“我也看他不得,你若意思決了,只是逐他出去也罷?!奔磿r父女二人,走到子牙跟前,你一句,我一句,無非要打發(fā)他出門的話。子牙忍耐不過,只得回答道:“如今共守貧賤,后來少不得有福同享?!蹦瞧拮拥溃骸案毁F也不想你的,總是眼睛里看不得你這樣人,不如早開交好,休得多言。”子牙仰天長嘆道:“大丈夫到處為家,何苦如此。”就走出門,更不回顧。正是: 直教夫婦成吳越,只為英雄不遇時。 子牙離了齊地,正不知走過了多少國都邑治、市鎮(zhèn)村坊,約來有幾十個去處,并不曾覓得一個安身的所在。初時身邊帶得幾貫錢鈔,日逐盤纏,盤纏完了,又把身上衣服脫下質(zhì)當(dāng),質(zhì)當(dāng)?shù)挠滞炅?。從此之后,撞來撞去,胡做亂做,賺得幾文錢,將來用度,怎濟得事,真?zhèn)€是有一餐,沒一餐,披一片,掛一片,饑又饑,寒又寒,不知虧他怎的過了日子。一逕挨了二十余年,子牙年紀(jì)已有六十多歲。一日,正在朝歌地方,那市鎮(zhèn)十分熱鬧,子牙想道:“天無絕人之路,看了這樣富庶的所在,難道容不得我這一個身子。況且英雄豪杰能屈能伸,憑他甚么傭工賤業(yè),都可做得,我如今偏要在這里尋分人家度日?!眲偛抛匝宰哉Z,抬起頭來,看見一分人家門首,貼著一條紙箋,子牙近前一看,上面寫著:“本家要雇一工人?!弊友谰拖氲溃骸氨闶撬乙埠谩!奔幢阕哌M門去,只見門里人問道:“做什么的?”子牙答道:“是做工的?!蓖A艘换兀魅俗叱鰜韱栕友赖溃骸澳憧勺龅眯┥趺??”子牙答道:“一應(yīng)雜務(wù)俱可做得。”原來這主人是個屠沽出身,后來積攢得些資本,思想要開張鋪面,自己做個店主,還要雇個會做屠沽的幫手。又問子牙道:“你可會宰牛么?”子牙道:“有甚不會?”主人遂與子牙商議,擇日開鋪,從此竟在朝歌屠牛。未及半年,這片牛鋪的本錢將次折完。你說屠牛生意,極有趁錢,如何反會折本?那子牙原不過借此養(yǎng)身,自己且去磨練學(xué)問,那肯經(jīng)理生意。算起帳來,本錢十去八九。主人正在那里與子牙吵鬧,要他賠償,忽見兩個青衣人手捧幣帛禮物,走入門來問道:“姜子牙先生可在此么?”主人回道:“不曉得?!弊友赖溃骸岸粸楹我妴枺晃冶闶??!眱扇说溃骸拔覀兎钭恿即蠓蛑貙⑦@些薄禮,來聘先生為官。”主人道:“敢是同名同姓的,未必就是,二位不要錯了?!眱扇说溃骸拔覀儐栠^許多所在,一些也不差。”子牙道:“呂尚庸才,何敢當(dāng)此盛典?!眱扇说溃骸按蠓?qū):?,先生也不必固辭。”那主人見子牙做了官,連忙奉承不迭,竟不是起先尋鬧的嘴臉。子牙就把聘禮相贈,仍教他為本開鋪,以謝主人。子牙辭別了,即同兩人取路前去??梢姽艜r取人不拘一些形跡,就是傭夫牧豎果然賢能,便舉起做官。況且那些大圣大賢也不像后世的人,讀得幾句書,纖手不動,不肯做工作務(wù)的。古人看得做工作務(wù)原是不礙身心學(xué)問。所以姜子牙一個屠牛之夫,一朝取去做官了。后人看至此處,有詩贊曰: 貧賤無聊枉自嚬,空將偉略滯風(fēng)塵。適然小就雖無益,乍警庸庸肉眼人。 那商大夫子良因缺了家臣,故此訪求幾個賢人,聘來幫他共理家政。不多幾日,子牙早已到了。初見時子良少不得有些寒溫的話,落后又訪問些事體,子牙卻也都答應(yīng)得來。子良就留子牙在家中住下,做了家老。原來這家老正是家臣中總管的。過了三月,只見那子良的家政件件都蹉跎下了,略略干得幾件,又都是有些七差八纏的。一則也是子牙的時運未至,故此作事懵懂。一則子牙專要精于大段道理的,這樣瑣碎事務(wù)不肯放在心上。子良見了這般光景,不覺大怒道:“此人徒有虛名,全無實用,留他在此必然誤事。”喚從人們登時把子牙逐出門去,子牙也竟不分辨,飄然去了。 可憐知遇才無幾,又催風(fēng)浪撼虛舟。 子牙自遭子良之逐,仍舊東流西蕩,過了七八年,不覺將近七十歲。一日,來到孟津地方,肚中饑餓,腰邊并無一文,怎生是好?想了一想道:“且去尋個飯店,吃了再處?!蹦敲辖蛘莻€大碼頭去處,來往人甚多,飯店何止三五十個。子牙揀一個極興的店進去吃飯,吃完了只見過賣走來叫道:“客官會鈔?!弊友赖溃骸拔沂遣粫n的?!蹦沁^賣失驚道:“那里有吃飯不會鈔的,這也希奇?!弊友赖溃骸拔沂菃紊砜腿耍磉厸]錢,情愿在你家做幾日生活,把工錢準(zhǔn)飯錢罷。”過賣道:“這個要問店主人,與我無干?!弊友谰屯诉^賣走到店主人面前,把沒錢買飯吃,情愿做工退還的話從頭說了。店主道:“我這樣一個大店,那里爭在你這一人,只要在此勤謹(jǐn)就是。十年也用得著,少不得還有辛力錢與你?!弊友乐x了店主,竟去與那過賣做了伙計。自此之后,只在他家走遞,也是一個飯店中的過賣了。過得兩月,漸漸又有些不妥起來。你說這飯店里有甚不妥處?原來做過賣也是極難的,搬去吃時也要記數(shù),乃至吃完又要報帳。或吃或不吃,要他照管酒肉,已會鈔,未會鈔,要他照管客人。若是有些差池,那店主就要折本,這都是要埋怨過賣的。子牙這樣一個豪杰,如何做得這等腌臟事體,未免有些錯誤,卻被那店主嗔道一場,不用他做過賣了。那店主做人還好,對著子牙道:“看你老人家,想是沒處掙飯吃了,你便在我家住下,吃一碗現(xiàn)成茶飯,我也不多你?!弊友烙肿×怂奈迦?,自己想道:“大丈夫在世,無事而食人之食,于心何安?”辭別店主,又圖他處安身。有詩為證: 身孤影只篋囊空,幾度掀髯訾化工。逆旅無緣生計拙,卻隨敗葉舞西風(fēng)。 子牙離了孟津,想來四方流蕩終不為了。自從當(dāng)年離了父母之鄉(xiāng),已經(jīng)四十余年,一事無成,仍舊是個空手孤身,不如回到東海上去,隱居遁世,少不得天下出圣主定太平,有一日用我的時節(jié),自然顯耀起來,何必區(qū)區(qū)奔走于人間?行了十?dāng)?shù)日,又早到東海之上。雖則山川無二,卻也人物不同,那班四十年前的人盡皆凋謝,剩得幾個。子牙況且白發(fā)蕭蕭,皮皺骨露,全然不是昔時模樣,他那里還來識認(rèn)子牙?子牙也不去識認(rèn)他那里,也不把前事提起,惟有山光水色依然如昨。子牙瞻玩之間,倒也動了許多感慨。果然是: 山靜如仁,潮回如信。飛浪騰波,猶然昔年之銀馬。崔巍層疊,仍前舊日之眠牛。睹景傷懷,知往者之難追。撫情憶事,幸來者之可挽。徒傳初識蒼顏叟,誰道重來故土人。 子牙到了海濱,自去剪些荊棘,結(jié)一茅舍,以為棲身之所。那時海濱甚多隱士,都是避紂亂的賢人君子,所以不必皆是本方人。正是那些四方人看得這個所在好,都要來住在此間避世了。內(nèi)中最賢的便是散宜生、南宮括、閎夭這三人。他三人志同道合,結(jié)交極深。初然見子牙到此居住,也道他不過是個尋常老者。只因海濱是個人跡不到的去處,凡在那里隱遁的,免不得要撞攏來講些閑話。一日,散宜生等三人,正在海邊游玩,只見子牙從茅舍里走將出來,劈臉一撞,散宜生遂問子牙道:“這海濱有甚好處,你卻獨居于此?”子牙道:“這也不過偶然而已,并無甚么意思?!鄙⒁松娖涑鲅圆环?,就知子牙也是個隱君子了。又隨口問了些道理的話,子牙答來甚是精微,及至問起世故,子牙又極諳練。間或子牙問出一兩句話來,三個人只好面面相覷,一句也答應(yīng)不來。散宜生等三人遂向子牙道:“明日再來奉訪?!弊友烙知氉栽诤I狭⒘艘换?,也到家中去了。次日,只見散宜生等三人備了贄禮,竟到子牙家中,見了子牙道:“先生德盛義隆,我三人愿為弟子,伏望指導(dǎo)。”子牙道:“既承下交,彼此切劘便了。”散宜生等三人,遂請子牙上坐,拜了四拜,自后竟為師弟之稱,日日與他們講解些道義,還又與他們尋究些兵法,習(xí)以為常。忽然一日,大家敘些家事,子牙也把歷來的窮困,對三人說了道:“我一逐于婦,再逐于大夫,三逐于市肆?!鄙⒁松热说溃骸澳切┦缿B(tài)人情,亦何足責(zé)?只有室人交謫,這正是豪杰受享處,先生亦不宜太恝然也。”三人得了此話,就一齊同到齊城,尋訪子牙原妻的信息。問至一處,只見子牙的妻子獨居一室,老翁死久了,及說起子牙之事,那妻子也甚懊悔。三人就接了他,同到海上,與子牙完聚偕隱。十年之間,散宜生等三人勤學(xué)好問,孜孜不倦,竟已漸入佳境了。一日,子牙自在草堂之上備了酒食,邀三人至,坐定道:“教者與學(xué)者原是交相有益的,今爾等學(xué)業(yè)俱已精切,還須要夾輔我老人,無使衰怠。今后把師弟之稱,必須擱起。爾我四人約為朋友,互相切磋?!彼熳镁魄蟹?,交拜四拜,已后俱要朋友相稱了。酒散,子牙對三人道:“吾聞西伯實是天下一個賢君,我四人何不同往觀之?!鄙⒁松溃骸拔逸呉嘤写艘猓^來說知,今日既已相訂,就是明日起身罷?!贝稳账娜耸帐巴校巴髦苓M發(fā)。有詩為證: 松柏凝姿報歲寒,梗楠文杞老巖盤。公門獨植桃和李,密友相攜芝與蘭。 四人在路上商量道:“我們?nèi)艟谷ノ鞑抢锴笫?,即是自媒自嫁一般,極其可丑。不如各人自去尋個所在安身,待西伯自來求我,那時方顯得隱士之榮?!庇嬜h已定,到得岐周地方,散宜生等自去閉門讀書,或耕或樵,不拘職業(yè)。子牙常常手執(zhí)綸竿,身披蓑笠,獨釣于渭水磻溪之上。子牙在東海時也是嘗去釣魚的,可也往往得魚。如今釣于渭水,三日三夜魚無食者,子牙大忿,脫去衣冠。那渭濱上有一異人見了,不覺大笑道:“你且再釣看,綸必要細(xì),餌必要香,徐徐而投,無使魚駭。”子牙依他所說,果然初下,得了一個鮒魚。再釣,又得了一個鯉魚。子牙持歸即破其腹,那鯉魚腹中卻有赤文,仔細(xì)看時,上面有五個字,道是:“呂望封于齊?!弊友老氲溃骸皡伪闶俏业男眨庥邶R也是好字眼。只是望字怎的解說,且自繇他,或者日后自有應(yīng)驗?!辈挥X心中大喜。后來文王號子牙為太公望,人就把望字做了他的名字。此時,已有了先兆,可見人事莫非天定也。后人有詩云: 世人何必覓先機,覓得先機俟福齊。穩(wěn)坐溪頭垂釣處,經(jīng)綸在手遇偏奇。 那時西伯昌正欲出獵,先命史編卜之,那史編卜得大吉,其繇辭云: 非龍非彲,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遺汝師。 西伯游獵于渭濱,見一老者,獨釣于溪上。西伯將子牙端詳了一回,知他是個隱士,竟自走將過去,先和他說些閑話,隨后又訪問些政事。子牙答應(yīng)將來頗頗暗合西伯之意,西伯大悅道:“吾先君太公遺言,后世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遂以興,子其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遂號子牙為太公望,載于后車以歸。那時,子牙已是八十歲,所以世人傳說,太公八十遇文王。史官曾有詩云: 八十行年運始通,而知七十九年窮。若非天意扶明主,怎肯輕留一老翁。 太公歸國之后,西伯尊之為師,漸漸又聞得散宜生、南宮括、閎夭的賢名,西伯都將幣帛去聘他來,俱以四友待之。自此太公望、散宜生等,皆做了西伯見知之臣。當(dāng)時紂王無道,聞得西伯是個圣人,聽了崇侯虎之譖,將西伯囚于羑里,意欲殺之,太公望與散宜生商議,以金千鎰,求得美女、文馬、奇貨,因嬖臣費仲以賂紂。紂悅,遂釋西伯。后來西伯昌既薨,子發(fā)嗣位,復(fù)尊太公望為尚父,每每與他議論伐紂之事。及伐紂時,尚父左仗黃鉞,右把白旄,親斬紂于鹿臺之上。武王既為天子,論功行賞,封尚父于齊營丘。那時,尚父已是百有二十歲了。尚父至齊,卻好萊人起兵來伐,欲爭營丘。原來萊夷正與營丘相近,因紂之亂,周家新得天下,未能安集遠(yuǎn)方,故此萊人要與尚父爭國。尚父只是修德治政宜民齊俗,那萊人自然化服而去。及周成王時,尚父猶在,成王使召康公命尚父道:“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皆得征之?!饼R國繇此得專征伐,遂為大國,后來子子孫孫極其強盛。至桓公時,復(fù)伯天下。后人有詩一首,相贊之云: 茹貧食苦一身輕,跋涉流離盡半生。帝佐王師侯伯主,祿山祿海老人星。 總評:當(dāng)時紂之無道,惟妲己之言是聽。而太公望、散宜生卻以文馬、奇貨陳于紂前,固得計矣。但其獻以美女,不知出于何意。假若妲己大發(fā)妒心而遺禍于文王,則此舉豈不失算乎?雖然僥幸得免,吾以為西伯諸臣之賢,尚不及妲己之賢也。 又評:太公不可及,其壽更不可及。后人之欲圖富貴者,何必向天女乞巧,思先須向北斗乞壽命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