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南密旨

二南密旨 作者:(唐)賈島


  舊題唐·賈島 撰

  ○論六義

  歌事曰風。布義曰賦。取類曰比。感物曰興。正事曰雅。善德曰頌。

  風論一。風者,風也。即興體定句,須有感。外意隨篇目白彰,內意隨入諷刺。歌群臣風化之事。

  賦論二。賦者,敷也,布也。指事而陳,顯善惡之殊態(tài)。外則敷本題之正休,內則布諷誦之玄情。

  比論三。比者,類也,妍媸相類、相顯之理。或君臣氏佞,則物象比而刺之;或君臣賢明,亦取物比而象之。

  興論四。與者,情也,謂外感于物,內動于情,情不可遏,故曰興。感君臣之德政廢興而形于言。

  雅論五。雅者,正也,謂歌諷刺之言,而正君臣之道。法制號令,生民悅之,去其苛政。

  頌論六。頌者,美也,美君臣之德化。

  ○論風之所以

  君之德,風化被于四方,茲乃正風也?;蚍袢t路,下民無告,即正風變矣。

  ○論風雙之所由

  騷者,愁也,始乎屈原。為君昏暗時,龍乎讒佞之臣。含忠抱素,進于逆耳之諫,君暗不納,放之汀南,遂為《離騷經(jīng)》。以香草比君子,以美人喻其君,乃變風而入其騷刺之旨,正其風而歸于化也。

  ○論二雅大小正旨

  四方之風,一人之德。民無門以頌,故謂之大雅。諸候之政,匡救善惡,退而歌之,謂之小雅。大雅,如盧綸《興善事后池》詩:“好風能自至,明月不須期?!?br />
  ○論變大小雅

  大小雅變者,謂君不君,臣不臣,上行酷政,下進阿諛,詩人則變雅而諷刺之。言變者,即為景象移動比之。如《詩》云:“綠衣黃裳?!贝四俗冃⊙胖w也。

  ○論南北二宗例古今正體

  宗者,總也。言宗則始南北二宗也。南宗一句含理,北宗二句顯意。南宗例,如《毛詩》云:“林有樸?,野有死鹿?!奔唇袢藶閷?,字字的確,上下各司其意。如鮑照《白頭吟》“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如錢起詩:“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贝私宰谀献诒疽?。北宗例,如《毛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贝梭w今人宗為十字句,對或不對。如左太沖詩:“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比绫R綸詩:“誰知樵子徑,得到葛洪家?!贝私宰诒弊谥w也。詩人須宗于宗,或一聊合于宗,即終篇之意皆然。

  ○論立格淵奧

  一曰情。二曰意。三曰事。

  情格一。耿介曰情。外感于中而形于言,動天地,感鬼神,無出于情。三格中情最切也。如謝靈運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比珏X起詩:“帶竹飛泉冷,穿花片月深。”此皆情也。如此之用,與日月爭衡也。

  意格二。取詩中之意不形于物象。如古詩云:“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比鐣顿x巴山夜猿送客》:“何年有此路,幾客共沾襟?!?br />
  事格三。須興懷屬思,有所冥合。若將古事比今事,無冥合之意,何益于詩教。如謝靈運詩:“偶興張邴合,久欲歸東山。”如陵士衡《齊謳行》:“鄙哉牛山歡,未及至人情?!比绻旁娫疲骸皯邢虮淘瓶停氁鼽S鶴詩?!币陨先瘢芍^握造化手也。

  ○論古今道理一貫

  小手皆言《毛詩》及《文選》諸公之作是古道,與今不同,此不可與言也。詩教今古之道皆然。

  ○論題目所由

  題者,詩家之主也;目者,名目也。如人之眼目,眼目俱明,則全其人中之相,足可坐窺于萬象。

  ○論篇目正理用

  夢游仙,刺君臣道阻也。

  水邊,趨進道阻也。

  白?吟,忠臣遭佞,中路離散也。

  夜坐,賢人待時也。貧居,君子守志也。

  看水,群佞當路也。

  落花,國中正風隳壞也。

  對雪,君酷虐也。

  晚望,賢人失時也。送人,用明暗進退之理也。早春、中春,正風明盛也。

  春晚,正風將壞之兆也。

  夏日,君暴也。

  夏殘,酷虐將消也。

  秋日,變?yōu)槊鲿r,正為暗亂也。

  殘秋,君加昏亂之兆也。

  冬,亦是暴虐也。

  殘冬,酷虐欲消,向明之兆也。

  登高野步,賢人觀國之光之兆也。

  游寺院,賢人趨進,否泰之兆也。

  題寺院,書國之善惡也。

  春秋書懷,賢人時明君暗,書進退之兆也。

  題百花,或頌賢人在位之德,或刺小人在位淫亂也。

  牡丹,君子時會也。

  鷓鴣,刺小人得志也。

  觀棋,賢人用籌策勝敗之道也。

  風雷,君子感威令也。

  野燒,兵革昏亂也。

  贈隱者,君子避世也。

  已上四十七門,略舉大綱也。

  ○論物象是詩家之作用

  造化之中,一物一象,皆察而用之,比君臣之化。君臣之化,天地同機,比而用之,得不宜乎。

  ○論引古證用物象

  四時物象節(jié)候者,詩家之血脈也。比諷君臣之化深?!睹姟吩唬骸耙笃淅?,在南山之陽?!崩祝冉塘钜??!八街?,可以攻玉?!贝速t人他適之比也。陶潛《詠貧士詩》:“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以孤云比貧士也。以上例多,不能廣引,作者可三隅反也。

  ○論總例物象

  天地、日月、夫婦君臣也,明暗以體判用。鐘聲,國中用武,變此正聲也。

  石磬,賢人聲價變,忠臣欲死矣。琴瑟,賢人志氣也,又比廉能聲價也。九衢、

  道路,此喻皇道也。笙簫、管笛,男女思時會,變國正聲也。同志、知己、故人、

  鄉(xiāng)友、友人,皆比賢人,亦比君臣也。

  舟楫、橋梁,比上宰,又比攜進之人,亦皇道通達也。

  馨香,此喻君子佳譽也。

  蘭蕙,此喻有德才藝之士也。

  金玉、珍珠、寶玉、玫瑰,此喻仁義光華也。

  飄風、苦雨、霜雹、波濤,此比國令,又比佞臣也。

  水深、石磴、石逕、怪石,比喻小人當路也。

  幽石、好石,此喻君子之志也。

  巖嶺、崗樹、巢木、孤峰、高峰,此喻賢臣位也。

  山影、山色、山光,此喻君子之德也。

  亂峰、亂?、寒?、翳?、碧?,此喻佞臣得志也。

  黃?、黃霧,此喻兵革也。

  白?、孤?、孤煙,此喻賢人也。

  澗?、谷?,此喻賢人在野也。

  ? 影、?色、?氣,此喻賢人才藝也。

  煙浪、野燒、重霧,此喻兵革也。

  江湖,此喻國也,清澄為明,混濁為暗也。

  荊棘,蜂蝶,此喻小人也。

  池井、寺院、宮觀,此乃喻國位也。

  樓臺、殿閣,此喻君臣名位,消息而用之也。

  紅塵、驚埃、塵世,此喻兵革亂世也。

  故鄉(xiāng)、故園、家山、鄉(xiāng)關,此蘇廊廟也。

  松竹、檜柏,此賢人志義也。

  松聲、竹韻,此喻賢人聲償也。

  松陰、竹陰,此喻賢人德蔭也。

  巖松、溪竹,此喻賢人在野也。

  鷺、鶴、鸞、雞,此喻君子也。

  百草、苔、莎,此喻百姓眾多也。

  百鳥,取貴賤,比君子、小人也。

  鴛鴻,比朝列也。

  泉聲、溪聲,此賢人清高之舉也。

  他山、他林、鄉(xiāng)國,比外國也。

  筆硯、竹竿、桂楫、槳、棹、櫓,比君子籌策也。

  黃葉、落葉、敗葉,比小人也。

  燈、孤燈,比賢人在亂,而其道明也。

  積陰、凍雪,比陰謀事起也。

  片?、晴靄、殘霧、殘霞、蝃蝀,此比佞臣也。

  木落,比君子道清也。

  竹杖、藜杖,比賢人籌策也。

  猿吟,比君子失志也。

  ○論總顯大意

  大意,謂一篇之意。如皇甫冉送人詩:“淮海風濤起,江關幽思長?!贝艘宦?lián)見國中兵革、威令并起。“同悲鵲透樹,獨作脂隨陽?!贝艘娰t臣共悲忠臣,君恩不及?!吧酵碓坪脱T寒月照霜?!贝艘姸骷靶∪??!坝蓙礤t處,漁父愛瀟湘?!贝艘娰t人見幾而退。李嘉?《和苗員外雨夜伴直》:“宿雨南宮夜,仙郎伴直時?!贝艘妬y世臣節(jié)也?!奥╅L丹鳳闕,秋冷白云司。”此見君臣亂暗之甚?!拔炗扒蛛A亂,鴻聲出塞遲?!贝艘娦∪说篱L,侵君子之位?!笆挆l吏人散,小謝有新詩?!贝艘娯家淹?,賢人進逆耳之言。李端詩:“盤云雙鶴下,隔水一蟬嗚?!贝速t人趨進兆也。下一句郎韋金部在他國,孤進失期,乃招之也。

  “古道黃花發(fā),青蒸赤燒生?!贝艘娝麌拥老?,正風移敗,兵革并起。“茂陵雖有病,猶得伴君行?!贝艘娗皣t人,雖未遂大志,尤喜無兵革。以上三篇,略而列之,用顯大意。

  ○論裁體升降

  詩體若人之有身,人生世間,稟一元相而成體,中間或風姿峭拔,蓋人倫之難。體以象顯。顏延年詩:“庭昏見野陰,山明望松雪?!滨U明遠詩:“騰沙郁黃霧,飛浪揚白鷗?!贝艘韵笠婓w也。

  以上一十五門,不可妄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