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五章

老子校釋 作者:


  大成若〈垂夬〉,其用不弊。

  謙之案:「〈垂夬〉」,各本作「缺」,意林卷一引經(jīng)及河上公注均作「鈌」,宋刊河上本作「〈垂夬〉」。馬敘倫曰:「『鈌』『〈垂夬〉』並『缺』之訛,六朝俗書『缶』旁與『垂』旁往往相亂?!后尽粚懗伞?』,因復誤為『金』也?!埂副住棺?,傅奕、彭、趙及韓詩外傳九均作「敝」。韻會小補曰:「敝,筆別切,老子云云。」是方日昇所見本作「敝」。畢沅曰:「『敝』,河上公、王弼作『{敝大}』?!故钱吽姾?、王本作「{敝大}」。今諸河、王本皆作「弊」,同此石。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謙之案:敦煌、遂州、傅、范本及文選魏都賦注、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注、一切經(jīng)音義五一「盈」均作「滿」。傅、范「沖」作「盅」。范應(yīng)元曰:「『大滿若盅』,郭雲(yún)、王弼同古本?!故欠端娡醣疽嘧鳌笣M」。

  案作「盈」是也?!笣M」字以避漢惠帝諱而改(蔣錫昌說)。各本作「盈」,「盈」字是故書(馬敘倫說)。「沖」,從傅、范本作「盅」,是也。字亦作「沖」。準南原道「沖而徐盈」,注:「虛也?!勾恕复笥魶_」,即大盈若虛也。

  又案「大盈」與上文「大成」相對成文,「成」即「盛」字。盛與盈皆從皿,為飲食用古器物。馬敘倫曰:「案『成』為『盛』省。說文曰:『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灰曛^器曰盛,禮喪大記『食粥於盛』是也。此文『盛』『缺』相對。說文:『缺,器破也?!弧怪t之案「盈」亦器也,說文:「 ,滿器也,從皿 ?!挂曛^滿貯為盈?!复笥魶_」,「沖」宜作「盅」,說文皿部:「 ,器虛也,從皿,中聲。老子曰:『道盅而用之?!弧蛊魈搶ζ鳚M而言,言大盈之器,有如虛中之器,則其用不窮也。

  大直若屈,

  謙之案:諸河、王本同,傅、范「屈」作「詘」。羅卷「直」作「真」,誤?! 》稇?yīng)元曰:詘音屈,枉曲也。太史公司馬談同古本。

  馬敘倫曰:各本及淮南道應(yīng)訓、後漢書荀爽傳注引並作「屈」。說文:「屈,無尾也?!埂冈x,詰詘也?!埂浮闯鲰摗?,頭頡〈出頁〉也?!埂浮聪x出〉,蛣〈蟲出〉也。」是詰詘為屈曲之義。古書「屈申」字亦多用「詘」。又案此下當有「其用不屈」一句。

  孫詒讓曰:案韓詩外傳九引老子「屈」亦作「詘」,與傅本正同,「大巧若拙」句在「大辯若訥」下,下又有「其用不屈」四字。以上文「其用不弊」、「其用不窮」二句例之,則有者是也。韓所據(jù)者,猶是先秦、西漢古本,故獨完備。魏、晉以後本皆挩此句矣。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羅振玉曰:「訥」,敦煌本作「吶」。

  謙之案:李道純本、樓正本「辯」作「辨」。莊子胠篋引「大巧若拙」句,淮南道應(yīng)訓引上二句,並與此同。韓詩外傳九引作「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其用不屈」,牟子理惑論引作「大辯若訥,大巧若拙」,二句倒置。

  易順鼎曰:道德指歸論大成若缺篇「大巧若拙」下又云「是以贏而若詘」,疑所據(jù)本有「大贏若詘」一句,無「大辯若訥」一句。

  躁勝塞,靜勝熱,

  魏稼孫曰:「躁勝塞」,御注「塞」作「寒」,嚴失校。

  謙之案「塞」,諸本作「寒」,此誤字?!胳o」,傅本作「靖」,下同。又「躁」字,馬敘倫曰:「『躁』,說文作『趮』,疾也,今通作『躁』。此當作『燥』?!拱福厚R說是也。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贯屟哉Z:「燥,焦也?!拐f文:「燥,乾也?!箛雷竦赖轮笟w論大成若缺篇曰:「故陰之至也,地裂而冰凝,清風飂冽,霜雪嚴凝,魚鱉蟄伏,萬物宛拳。當此之時,一處溫室,臨爐火,重狐貉,襲毳綿,猶不能禦也;及至定神安精,動體勞形,則是理泄汗流,捐衣出室,暖有餘身矣?!勾艘浴竸芋w勞形」釋「躁」字,雖有見地,然欲以此說明「處溫室,臨爐火,重狐貉,襲毳綿」,不足以勝寒,則與常識所見不同,此蓋誤於以「躁」為「趮」之說。實則「躁」者燥也,「燥」乃老子書中用楚方言,正指爐火而言。詩汝墳釋文曰:「楚人名火曰燥,齊人曰燬,吳人曰〈火尾〉?!估献映?,故用「躁」字?!冈陝俸古c「靜勝熱」為對文?!胳o」與「渹」字同,楚辭「收潦而水清」,注作「渹」。說文:「渹,從水,靜聲?!挂庵^清水可以勝熱,而爐火可以禦寒也。

  清靜以為天下正。

  嚴可均曰:「以為天下正」,各本無「以」字。

  謙之案:景福、邢玄、室町、顧歡、傅、范本均有「以」字。范「清」上有「知」字,云:「古本有『知以』二字?!埂盖屐o」,嚴本與文選揚雄解嘲注引作「能清能靜」?!刚?,遂州本作「政」,敦煌本作「正」,不作「政」,武內(nèi)誤校云:「敦、景、遂三本作『政』。」馬敘倫曰:各本及文選東征賦注引作「清靜為天下正」。

  譣河上注曰:「能清能靜,則為天下長?!故呛由献鳌改芮迥莒o,為天下正」。成疏曰:「清虛寧靜,可以自利利他,以正治邪,故為天下正。」則成作「清靜以為天下正」。史記老子傳曰:「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股w節(jié)文。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缺、敝韻(祭部,敝音蹩),沖、窮韻(中部),屈、拙、訥、熱韻(脂、祭通韻,屈音缺,拙協(xié)音梲,訥協(xié)奴月反)。靜、正韻(耕部)。鄧廷楨:缺、弊韻,云:「『弊』音在祭部,『缺』則祭部之入聲也?!怪t之案:姚文田與江同,鄧廷楨、高本漢、奚侗、陳柱均不以「熱」字為韻。

  李道純曰:「弊」協(xié)韻作「鱉」。

  顧炎武唐韻正十六屑:「缺」去聲則苦惠反,亦作「〈垂夬〉」。老子:「大成若〈垂夬〉,其用不{敝大}。大盈若沖,其用不窮?!?br />
  右景龍碑本四十一字,敦煌本、河、王本四十字,傅、范本四十二字。河上本題「洪德第四十五」,王本題「四十五章」,范本題「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