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莊子集釋卷一下

莊子集釋 作者:清·郭慶藩


內篇齊物論第二【一】  【一】【注】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惡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雖異而彼我均也。

  【釋文】《齊物論》力頓反。李如字。《而惡》烏路反。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一】。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二】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三】?!薄  疽弧俊咀ⅰ客烊?,均彼我,故外無與為歡,而荅焉解(一)體,若失其配匹。

  【疏】楚昭王之庶弟,楚莊王之司馬,字子綦。古人淳質,多以居處為號,居于南郭,故號南郭,亦猶市南宜僚、東郭順子之類。其人懷道抱德,虛心忘淡,故莊子羨其清高而托為論首。隱,憑也。噓,嘆也。荅焉,解釋貌。耦,匹也,(為)〔謂〕身與神為匹,物與我〔為〕(二)耦也。子綦憑幾坐忘,凝神遐想,仰天而嘆,妙悟自然,離形去智,荅焉墜體,身心俱遣,物我(無)〔兼〕忘,故若喪其匹耦也。

  【釋文】《南郭子綦》音其。司馬云:居南郭,因為號?!峨[》于靳反,馮也?!稒C》音紀。李本作幾?!虮R文弨曰:案今本作幾?!抖鴩u》音虛。吐氣為噓。向云:息也?!肚E焉》本又作嗒,同。吐荅反,又都納反。注同。解體貌?!虮R文弨曰:今本作嗒。案解體,即趙岐孟子注所云解罷枝也。◎慶藩案慧琳一切經音義八十八終南山龍?zhí)锼箩尫毡緜骶硭囊抉R云:荅焉,云失其所,故有似喪耦也。釋文闕?!镀漶睢繁疽嘧髋?,五口反。匹也,對也。司馬云:耦,身也,身與神為耦。◎俞樾曰:喪其耦,即下文所謂吾喪我也。郭注曰若失其配匹,未合喪我之義。司馬云耦身也,此說得之。然云身與神為耦則非也。耦當讀為寓。寓,寄也,神寄于身,故謂身為寓?!  径俊咀ⅰ克阑议履?,取其●莫(三)無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體中獨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故止若立枯木,動若運槁枝,坐若死灰,行若游塵。動止之容,吾所不能一也;其于無心而自得(四),吾所不能二也(五)。

  【疏】姓顏,名偃,字子游。居,安處也。方欲請益,故起而立侍。如何安處,神識凝寂,頓異從來,遂使形將槁木而不殊,心與死灰而無別。必有妙術,請示所由。

  【釋文】《顏成子游》李云:子綦弟子也,姓顏,名偃,謚成,字子游?!逗尉印啡缱?,又音姬。司馬云:猶故也?!堕履尽饭爬戏础W⑼??!丁瘛芬艏?,本亦作寂?!虮R文弨曰:●,舊訛家。今案大宗師云,其容●,釋文云:本亦作寂,崔本作●,據改正。方言云:●,安靜也。漢人碑版多作此字。老子銘,顯虛無之清●,張公神碑,疆界●靜,成皋令任伯嗣碑,官朝●靜,巴郡太守張納碑,四竟●謐。博陵太守孔彪碑,●兮冥冥,皆如此作。今注作寂寞?!赌繁疽嘧髂?br />
  【三】【注】子游嘗見隱機者,而未有(六)若子綦也。

  【疏】子游昔見坐忘,未盡玄妙;今逢隱機,實異曩時。怪其寂泊無情,故發(fā)驚疑之旨。

  【?!浚ㄒ唬┶w諫議本無解字。(二)為字依上句例補。(三)●莫,趙本作寂漠,世德堂本作寂寞。(四)其于無心而自得,趙本作無心自得。(五)二也,世德堂本作一也。趙本二亦作一,與上句一字下均無也字。(六)世德堂本嘗作常,有作見。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一】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二】!”

  【一】【注】吾喪我,我自忘矣;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識哉!故都忘外內,然后超然俱得。

  【疏】而,猶汝也。喪,猶忘也。許其所問,故言不亦善乎。而子綦境智兩忘,物我雙絕,子游不悟,而以驚疑,故示隱幾之能,汝頗知不。

  【二】【注】籟,簫也。夫簫管參差,宮商異律,故有短長高下萬殊之聲。聲雖萬殊,而所稟之度一也,然則優(yōu)劣無所錯其閑矣。況之風物,異音同是,而咸自取焉,則天地之籟見矣。

  【疏】(人)(一)籟,簫也,長一尺二寸,十六管,象鳳翅,舜作也。夫簫管參差,所受各足,況之風物,咸稟自然,故寄此二賢以明三籟之義。釋在下文。

  【釋文】《女聞》音汝。下皆同。本亦作汝?!虮R文弨曰:上汝知何以不一律作女?《人籟》力帶反,簫也?!痘[夫》音扶。《參》初林反。《差》初宜反?!端e》七故反?!兑娨印焚t遍反。

  【?!浚ㄒ唬┤俗忠雷⑽膭h。

  子游曰:“敢問其方【一】?!薄  疽弧俊臼琛糠剑佬g也。雖聞其名,未解其義,故請三籟,其術如何。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一】。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二】。而獨不聞之翏翏(一)乎【三】?山林之畏佳【四】,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五】;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六】,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七】,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八】。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刀刀〕(二乎)【九】?”

  【一】【注】大塊者,無物也。夫噫氣者,豈有物哉?氣塊然而自噫耳。物之生也,莫不塊然而自生,則塊然之體大矣,故遂以大塊為名。

  【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言自然之理通生萬物,不知所以然而然。大塊之中,噫而出氣,仍名此氣而為風也?!  踞屛摹俊洞髩K》苦怪反。李苦對反。說文同,云:俗?字也。徐口回反,徐、李又胡罪反。郭又苦猥反。司馬云:大樸之貌,眾家或作大槐,班固同?;茨献幼鞔竺?。解者或以為無,或以為元氣,或以為混成,或以為天,謬也?!驊c藩案慧琳一切經音義九十五正誣經卷五引司馬云:大塊,謂天也。與釋文所引異?!蛴衢性唬捍髩K者,地也。塊乃?之或體。說文土部:?,墣也。蓋即中庸所謂一撮土之多者,積而至于廣大,則成地矣,故以地為大塊也。司馬云大樸之貌,郭注曰大塊者無物也,并失其義。此本說地籟,然則大塊者,非地而何?《噫》乙戒反。注同。一(三)音蔭?!  径俊咀ⅰ垦燥L唯無作,作則萬竅皆怒動而為聲也。

  【疏】是者,指此風也。作。起也。言此大風唯當不起,若其動作,則萬殊之穴皆鼓怒呺叫也。

  【釋文】《萬竅》苦吊反。《怒呺》胡刀反,徐又(詐)〔許〕(四)口反,又胡到反。

  【三】【注】長風之聲。

  【釋文】《翏翏》良救反,又六收反。長風聲也。李本作飂,音同。又力竹反。

  【四】【注】大風之所扇動也。

  【疏】翏翏,長風之聲。畏佳,扇動之貌。而翏翏清吹,擊蕩山林,遂使樹木枝條,畏佳扇動。世皆共睹,汝獨不聞之邪?下文云。

  【釋文】《畏》于鬼反。郭烏罪反。崔本作??!都选纷砉锓?。徐子唯反。郭祖罪反。李諸鬼反。李頤云:畏隹,山阜貌?!虮R文弨曰:佳,舊本作隹,今莊子眾家本皆作佳。韻會支韻內引此,似亦可讀追。此所音(唯)〔雖〕(五)皆仄聲,然實與佳本音皆相近,故從眾家本改正。

  【五】【注】此略舉眾竅之所似。

  【疏】竅穴,樹孔也。枅,柱頭木也,今之斗?是也。圈,畜獸闌也。木既百圍,穴亦奇眾,故或似人之口鼻,或似獸之闌圈,或似人之耳孔,或似舍之枅?,或洼曲而擁腫,或污下而不平。形勢無窮,略陳此八事。亦(由)〔猶〕(六)世閑萬物,種類不同,或丑或妍,蓋稟之造化。

  【釋文】《之竅》崔本作窾?!端票撬瓶凇匪抉R云:言風吹竅穴動作,或似人鼻,或似人口?!端茤垺芬綦u,又音肩。字林云:柱上方木也。簡文云:欂櫨也?!端迫Α菲饳喾?。郭音權,杯圈也。徐其阮反,言如羊豕之闌圈也?!端凭省菲渚欧??!端仆菡摺罚B)〔烏〕(七)攜反,李于花反,又烏乖反,郭烏蛙反。司馬云:若洼曲?!段壅摺芬魹?。司馬云:若污下。

  【六】【注】此略舉(異)〔眾〕(八)竅之聲殊。

  【疏】激者,如水湍激聲也。謞者,如箭鏃頭孔聲〔也〕(九)。叱者,咄聲也。吸者,如呼吸聲也。叫者,如叫呼聲也。譹者,哭聲也。宎者,深也,若深谷然。咬者,哀切聲也。略舉樹穴,即有八種;風吹木竅,還作八聲。亦(由)〔猶〕人稟分不同,種種差異,率性而動,莫不均齊。假令小大夭壽,未足以相傾。

  【釋文】《激者》經歷反,如水激也。李古吊反。司馬云:聲若激喚也。李又驅吊反?!驊c藩案慧琳一切經音義六十八阿毗達摩大婆沙論卷四引司馬云:流急曰激也。七十八音經律異相卷十四、九十、高僧傳十三引并同。又文選盧子諒時興詩注、玄應眾經音義十四引亦同。與釋文所引異?!吨y者》音孝。李虛交反。簡文云:若箭去之聲。司馬云:若歡謞聲?!虮R文弨曰:舊音考,訛。今注本音孝,從之?!哆痴摺凡龑嵎?。徐音七。司馬云:若叱咄聲。《吸者》許及反。司馬云:若噓吸聲也?!督姓摺饭诺醴?。郭古幼反。李居曜反。司馬云:若叫呼聲也?!蹲q者》音豪。郭又戶報反。司馬云:若譹哭聲。◎盧文弨曰:舊脫者字,今增,與眾句一例?!秾a者》徐于堯反。一音杳。又于吊反。司馬云:深者也,若深宎宎然。《咬者》于交反?;蛞艚?。司馬云:聲哀切咬咬然。又許拜反。

  【七】【注】夫聲之宮商雖千變萬化,唱和大小,莫不稱其所受而各當其分。

  【疏】泠,小風也。飄,大風也。于喁,皆是風吹樹動前后相隨之聲也。故泠〔泠〕清風,和聲即?。槐┘诧h風,和聲即大;各稱所受,曾無勝劣,以況萬物稟氣自然。

  【釋文】《唱于》如字。《唱喁》五恭反。徐又音愚。又五斗反。李云:于喁,聲之相和也?!躲鲲L》音零。李云:泠泠,小風也?!缎『汀泛P反。下及注皆同。《飄風》鼻遙反,又符遙反。李敷遙反。司馬云:疾風也。爾雅云:回風為飄?!恫环Q》尺證反。《其分》符問反。下不出者同。

  【八】【注】濟,止也。烈風作則眾竅實,及其止則眾竅虛。虛實雖異,其于各得則同。

  【疏】厲,大也,烈也。濟,止也。言大風止則眾竅虛,及其動則眾竅實。虛實雖異,各得則同耳。況四序盈虛,二儀生殺,既無心于亭毒,豈有意于虔劉!

  【釋文】《厲風》司馬云:大風。向、郭云:烈風。《濟》子細反。向云:止也?!驊c藩案厲風濟,濟者止也。詩墉風載馳篇旋濟,毛傳曰:濟,止也。風止則萬籟寂然,故曰眾竅為虛。

  【九】【注】調調(刁刁)〔刀刀〕,動搖貌也。言物聲既異,而形之動搖亦又不同也。動雖不同,其得齊一耳,豈調調獨是而(刁刁)〔刀刀〕獨非乎!

  【疏】而,汝也。調調(刁刁)〔刀刀〕,動搖之貌也。言物形既異,動亦不同,雖有調(刁)〔刀〕之殊,而終無是非之異。況盈虛聚散,生死窮通,物理自然,不得不爾,豈有是非臧否于其間哉!  【釋文】《調調》音條?!兜兜丁沸於紙蚍础O蛟疲赫{調刀刀,皆動搖貌。◎盧文弨曰:舊俱作刁,俗;今改依正體。《動搖》如字,又羊照反?!  拘!浚ㄒ唬╆I誤引李本翏作飂,力救切。(二)刀字依世德堂本及盧校改,下注及疏文并同。(三)一下疑脫作喑二字。知北游篇生者喑醷物也,釋文喑音陰,引李郭云:喑醷,聚氣貌。喑氣亦即聚氣。(四)許字依釋文原本改。(五)抱經堂原刻本唯作脽,誤。此本作唯,亦非。字當作雖。(六)由猶古通用,今以義別之,后不復出。(七)烏字依釋文原本改。(八)眾字依世德堂本及上注文改。趙諫議本亦作異。(九)也字依上下文句例補?! ∽佑卧唬骸暗鼗[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薄疽弧?br />
  【一】【疏】地籟則竅穴之徒,人籟則簫管之類,并皆眼見,此則可知。惟天籟深玄,卒難頓悟,敢陳庸,昧請決所疑。

  【釋文】《比竹》毗志反。又必履反。李扶必反。注同。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一】,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二】!”

  【一】【注】此天籟也。夫天籟者,豈復別有一物哉?即眾竅比竹之屬,接乎有生之類,會而共成一天耳。無既無矣,則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為生。然則生生者誰哉?塊然而自生耳。自生耳,非我生也。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則我自然矣。自己而然,則謂之天然。天然耳,非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一)所以明其自然也,豈蒼蒼之謂哉!而或者謂天籟役物使從己也。夫天且不能自有,況能有物哉!故天者,萬物之總名也,莫適為天,誰主役物乎?故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此天道也。

  【疏】夫天者,萬物之總名,自然之別稱,豈蒼蒼之謂哉!故夫天籟者,豈別有一物邪?即比竹眾竅接乎有生之類是爾。尋夫生生者誰乎,蓋無物也。故外不待乎物,內不資乎我,塊然而生,獨化者也。是以郭注云,自己而然,則謂之天然。故以天然言之者,所以明其自然也。而言吹萬不同。且風唯一體,竅則萬殊,雖復大小不同,而各稱所受,咸率自知,豈賴他哉!此天籟也。故知春生夏長,目視耳聽,近取諸身,遠托諸物,皆不知其所以,悉莫辨其所然。使其自己,當分各足,率性而動,不由心智,所謂亭之毒之,此天籟之大意者也。

  【釋文】《豈復》扶又反?!赌m》丁歷反?!驊c藩案文選謝(宣城)〔靈運〕(二)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注引司馬云:吹萬,言天氣吹煦,生養(yǎng)萬物,形氣不同。已,止也,使各得其性而止。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注、江文通雜體詩注引同。釋文闕。

  【二】【注】物皆自得之耳,誰主怒之使然哉!此重明天籟也?!  臼琛孔匀?,(由)〔猶〕自得也。言風竅不同,形聲乃異,至于各自取足,未始不齊,而怒動為聲,誰使之然也!欲明群生糾紛,萬象參差,分內自取,未嘗不足,或飛或走,誰使其然,故知鼓之怒之,莫知其宰。此則重明天籟之義者也?!  踞屛摹俊洞酥亍分庇梅?。  【?!浚ㄒ唬┧淖忠朗赖绿帽狙a。(二)靈運二字依文選原本改?! 〈笾e閑,小知閑閑【一】;大言炎炎,小言詹詹【二】。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三】,與接為構,日以心斗。縵者,窖者,密者【四】。小恐惴惴,大恐縵縵【五】。其發(fā)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六】;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七】;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八】;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九】;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一)也【一0】;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一一】。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tài)【一二】;樂出虛,蒸成菌【一三】。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一四】。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一五】!

  【一】【注】此蓋知之不同。

  【疏】閑閑,寬裕也。閑閑,分別也。夫智惠寬大之人,率性虛淡,無是無非;小知狹劣之人,性靈褊促,有取有舍?!灿腥∮猩帷常ǘ?,故閑隔而分別;無是無非,故閑暇而寬裕也。

  【釋文】《大知》音智。下及注同?!堕e閑》李云:無所容貌。簡文云:廣博之貌?!堕e閑》古閑反,有所閑別也?!蛴衢性唬簭V雅釋詁:閑,覗也。小知閑閑,當從此義,謂好覗察人也。釋文曰有所閑別,非是。

  【二】【注】此蓋言語之異。  【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夫詮理大言,(由)〔猶〕猛火炎燎原野,清蕩無遺。儒墨小言,滯于競辯,徒有詞費,無益教方?!  踞屛摹俊堆籽住酚诹诜捕?,又音談。李作淡,徒濫反。李頤云:同是非也。簡文云:美盛貌。《詹詹》音占。李頤云:小辯之貌。崔本作閻。

  【三】【注】此蓋寤寐之異。

  【疏】凡鄙之人,心靈馳躁,耽滯前境,無得暫停。故其夢寐也,魂神妄緣而交接;其覺悟也,則形質開朗而取染也。  【釋文】《魂交》司馬云:精神交錯也。《其覺》古孝反?!缎伍_》司馬云:目開意悟也。

  【四】【注】此蓋交接之異。

  【疏】構,合也。窖,深也,今穴地藏谷是也。密,隱也。交接世事,構合根塵,妄心既重,(渴)〔愒〕日不足,故惜彼寸陰,心與日斗也。其運心逐境,情性萬殊,略而言之,有此三別也。

  【釋文】《與接為構》司馬云:人道交接,構結歡愛也?!犊z者》(未)〔末〕旦反。簡文云:寬心也?!督颜摺饭判⒎础K抉R云:深也。李云:穴也。案穴地藏谷曰窖。簡文云:深心也。

  【五】【注】此蓋恐悸之異。

  【疏】惴惴,怵惕也??z縵,沮喪也,夫境有違從,而心恒憂度,慮其不遂,恐懼交懷。是以小恐惴栗而怵惕,大恐寬暇而沮喪也。

  【釋文】《小恐》曲勇反。下及注同?!躲枫贰分鸱础@钤疲盒⌒拿?。爾雅云:懼也?!犊z縵》李云:齊死生貌?!都隆菲浼痉?。

  【六】【疏】機,弩牙也。栝,箭栝也。司,主也。言發(fā)心逐境,速如箭栝;役情拒害,猛若弩牙。唯主意是非,更無他謂也。

  【釋文】《機栝》古活反。機,弩牙。栝,箭栝?!驊c藩案文選鮑明遠苦熱行注引司馬云:言生死是非,臧否交校,則禍敗之來,若機栝之發(fā)。釋文闕?!蛴职笝C謂弩牙。(見易系辭鄭注。)釋名曰:弩,(弩)〔怒也(三)。〕鉤弦者曰牙,牙外曰郭,(郭)下曰縣刀,合名之(則))曰機(栝)),言如機之巧也。(機栝與樞機義各不同。樞為戶樞,機為門橛。廣雅:●也?!衽c捆同。說文:捆,門橛也。王引之曰:樞為戶樞,所以利轉。機為門捆,所以止扉。故以樞機并言,謂開合有節(jié)也。書傳機與栝并言弩牙也。

  【七】【注】此蓋動止之異?!  臼琛吭{,祝也。盟,誓也。言役意是非,(由)〔猶〕如祝詛,●心取境,不異誓盟。堅守確乎,情在勝物。

  【釋文】《詛》側據反。《盟》音明,徐武耕反,郭武病反?!  景恕俊咀ⅰ科渌⑷障腥绱苏?。

  【疏】夫素秋搖落,玄冬肅殺,物景貿遷,驟如交臂,愚惑之類,豈能覺邪!唯爭虛妄是非,詎知日新消毀,人之衰老,其狀例然。

  【釋文】《其殺》色界反,徐色例反。注同。

  【九】【注】其溺而遂往有如此者。

  【疏】滯溺于境,其來已久,所為之事,背道乖真。欲使復命還源,無由可致?!  踞屛摹俊镀淠纭放曳矗璺?。  【一0】【注】其厭沒于欲,老而愈洫,有如此者。

  【疏】厭,沒溺也。顛倒之流,厭沒于欲,惑情堅固,有類緘繩。豈唯壯年縱恣,抑乃老而愈洫。

  【釋文】《其厭》于葉反,徐于冉反,又于感反。《如緘》徐古咸反。《老洫》本亦作溢,同。音逸,郭許鵙反,又已質反。

  【一一】【注】其利患輕禍,陰結遂志,有如此者。

  【疏】莫,無也。陽,生也。耽滯之心,鄰乎死地,欲使反于生道,無由得之。

  【釋文】《近死》附近之近?!稄完枴逢枺^生也?!蚣沂栏冈唬喝找孕亩罚僮儾桓F。司是非者有萬應之機,守勝者有一成之見?;蚓镁胨挤炊鴼⑷缜锪?,或沉迷不悟而溺為之,亦有深緘其機,無復生人之氣者。人心之相構,各視所藏之機,以探而取之。

  【一二】【注】此蓋性情之異者。

  【疏】凡品愚迷,(則)〔耽〕執(zhí)違順,順則喜樂,違則哀怒。然哀樂則重,喜怒則輕。故喜則心生歡悅,樂則形于舞忭。怒則當時嗔恨,哀則舉體悲號,慮則抑度未來,嘆則咨嗟已往,變則改易舊事,慹則屈服不伸,姚則輕浮躁動,佚則奢華縱放,啟則開張情欲,態(tài)則嬌淫妖冶。眾生心識,變轉無窮,略而言之,有此十二。審而察之,物情斯見矣。

  【釋文】《哀樂》音洛?!稇e》之涉反。司馬云:不動貌。《姚》郭音遙,徐李敕吊反?!敦芬粢?。《態(tài)》敕代反,李又奴載反?!  疽蝗俊咀ⅰ看松w事變之異也。自此以上,略舉天籟之無方;自此以下,明無方之自然也。物各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則形雖彌異,其(五)然彌同也。

  【疏】夫簫管內虛,故能出于雅樂;濕暑氣蒸,故能生成朝菌。亦猶二儀萬物,虛假不真,從無生有,例如菌樂。浮幻若是,喜怒何施!

  【釋文】《蒸》之膺反?!冻删菲潆E反。向云:結也?!兑陨稀窌r掌反。

  【一四】【注】日夜相代,代故以新也。夫天地萬物,變化日新,與時俱往,何物萌之哉?自然而然耳。

  【疏】日晝月夜,輪轉循環(huán),更相遞代,互為前后。推求根緒,莫知其狀者也。  【釋文】《萌》武耕反?!  疽晃濉俊咀ⅰ垦云渥陨?br />
  【疏】已,止也。推求日夜,前后難知,起心虞度,不如止息。又重推旦暮,覆察昏明,亦莫測其所由,固不知其端緒。欲明世間萬法,虛妄不真,推求生死,即體皆寂。故老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而不見其后,理由若此。

  【釋文】《旦暮》本又作莫,音同。

  【校】(一)闕誤引江南古藏本洫作溢。(二)依下句例補。(三)怒也依釋名改,以下郭則栝三字均依釋名刪。(四)世德堂本其作自。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一】,而不知其所為使【二】。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三】??尚屑盒拧舅摹?,而不見其形【五】,有情而無形【六】。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七】,吾誰與為親【八】?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九】?如是皆有為臣妾乎【一0】?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一一】?其遞相為君臣乎【一二】?其有真君存焉【一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四】。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一五】。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一六】!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一七】,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一八】!人謂之不死,奚益【一九】!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二0】?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二一】?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二二】?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二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二四】。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柰何哉【二五】!

  【一】【注】彼,自然也。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豈遠之哉!

  【疏】彼,自然也。取,稟受也。若非自然,誰能生我?若無有我,誰稟自然乎?然我則自然,自然則我,其理非遠,故曰是亦近矣。

  【二】【注】凡物云云,皆自爾耳,非相為使也,故任之而理自至矣。

  【疏】言我稟受自然,其理已具。足行手捉,耳聽目視,功能御用,各有司存。亭之毒之,非相為使,無勞措意,直置任之。

  【釋文】《相為》于偽反。下未為同。

  【三】【注】萬物萬情,趣舍不同,若有(一)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眹跡,而亦終不得,則明物皆自然,無使物然也。

  【疏】夫肢體不同,而御用各異,似有真性,竟無宰主。眹跡攸肇,從何而有?

  【釋文】《而特》崔云:特,辭也?!镀浔嚒防畛谭?。兆也?!度ど帷菲哂鞣?。字或作取。下音舍,或音赦。下皆仿此。《起索》所百反。

  【四】【注】今夫行者,信己可得行也?!  臼琛啃偶憾?,可意而行,天機自張,率性而動,自濟自足,豈假物哉!

  【五】【注】不見所以得行之形。

  【疏】物皆信己而行,不見信可行之貌者也。  【六】【注】情當其物,故形不別見也?!  臼琛坑锌尚兄橹牵瑹o信己之形質。

  【釋文】《情當》丁浪反,下皆同?!秳e見》賢遍反。

  【七】【注】付之自然,而莫不皆存也。

  【疏】百骸,百骨節(jié)也。九竅,謂眼耳鼻舌口及下二漏也。六藏,六腑也,謂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也。藏,謂五藏,肝心脾肺腎也。賅,備也。言體骨在外,藏腑在內,竅通內外。備此三事以成一身,故言存。

  【釋文】《百骸》戶皆反?!读亍凡爬朔?。案心肺肝脾腎,謂之五藏。大小腸膀胱三焦,謂之六府。身別有九藏氣,天地人。天以候頭角之氣,人候耳目之氣,地候口齒之氣。三部各有天地人,三三而九,神藏五,形藏四,故九。今此云六藏,未見所出?!蚶顦E曰:釋文云,此云六藏,未見所出。成疏遂穿鑿以六為六腑,藏(謂)〔為〕五藏,致與上百官九竅,訓不一例。按難經三十九難,五藏亦有六藏者,謂腎有兩藏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其氣與腎通,故言藏有六也?!顿W》徐古來反。司馬云備也。小爾雅同簡文云:兼也。

  【八】【注】直自(二)存耳。  【九】【注】皆說之,則是有所私也。有私則不能賅而存矣,故不說而自存,不為而自生也。

  【疏】言夫六根九竅,俱是一身,豈有親疏,私存愛悅!若有心愛悅,便是有私。身而私之,理在不可。莫不任置,自有司存。于身既然,在物亦爾。

  【釋文】《皆說》音悅,注同。今本多即作悅字。后皆仿此。

  【一0】【注】若皆私之,則志過其分,上下相冒,而莫為臣妾矣。臣妾之才,而不安臣妾之任,則失矣。故知君臣上下,手足外內,乃天理自然,豈真人之所為哉!

  【疏】臣妾者,士女之賤職也。且人之一身,亦有君臣之別,至如見色則目為君而耳為臣,行步則足為君手為臣也。斯乃出自天理,豈人之所為乎!非關系意親疏,故為君臣也。郭注云,時之所賢者為君,才不應世者為臣。治國治身,內外無異。

  【一一】【注】夫臣妾但各當其分耳,未為不足以相治也。相治者,若手足耳目,四肢百體,各有所司而更相御用也。

  【疏】夫臣妾御用,各有職司,(知)〔如〕手執(zhí)腳行,當分自足,豈為手之不足而腳為行乎?蓋天機自張,無心相為而治理之也。舉此手足,諸事可知也。

  【釋文】《而更》音庚。

  【一二】【注】夫時之所賢者為君,才不應世者為臣。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卑,首自在上,足自居下,豈有遞哉!雖無錯于當而必自當也。

  【疏】夫首自在上,足自居下;目能視色,耳能聽聲。而用舍有時,故有貴賤。豈措情于上下,而遞代為君臣乎?但任置無心而必自當也。

  【釋文】《其遞》音弟。徐又音第?!恫粦窇獙χ畱??!稛o錯》七素反。下同。

  【一三】【注】任之而自爾,則非偽也?!  臼琛恐敝猛鼞?,無勞措意,此即真君妙道,存乎其中矣。又解:真君即前之真宰也。言取舍之心,青黃等色,本無自性,緣合而成,不自不他,非無非有,故假設疑問,以明無有真君也?!  疽凰摹俊咀ⅰ糠驳谜嫘裕闷渥詾檎?,雖復皂隸,猶不顧毀譽而自安其業(yè)。故知與不知,皆自若也。若乃開希幸之路,以下冒上,物喪其真,人忘其本,則毀譽之間,俯仰失錯也。

  【疏】夫心境相感,欲染斯興。是以求得稱情,即謂之為益;如其不得,即謂之為損。斯言凡情迷執(zhí),有得喪以攖心;道智觀之,無損益于其真性者也?!蚣沂栏冈唬罕宋蚁嘈味惺欠牵欠侵捎谛恼?,先入而為之主。是之非之,隨人以為役,皆臣妾也,而百骸九竅六藏悉攝而從之。夫此攝而從之以聽役于人,與其心之主宰,果有辨乎,果無辨乎?心之主宰有是非,于人何與!求得人之情而是之非之,無能為益,不得無能為損。而既構一是非之形,役心以從之,終其身守而不化,夫是之謂成心。成心者,臣妾之所以聽役也。

  【釋文】《雖復》扶又反。下同?!稓ёu》音余?!段飭省废⒗朔?。

  【一五】【注】言性各有分,故知者守知以待終,而愚者抱愚以至死,豈有能中易其性者也!

  【疏】夫稟受形性,各有涯量,不可改愚以為智,安得易丑以為妍!是故形性一成,終不中途亡失,適可守其分內,待盡天年矣。

  【一六】【注】群品云云,逆順相交,各信其偏見而恣其所行,莫能自反。此(皆)〔比〕(三)眾人之所悲者,亦可悲矣。而眾人未嘗以此為悲者,性然故也。物各性然,又何物足悲哉!

  【疏】刃,逆也。靡,順也。群品云云,銳情逐境。境既有逆有順,心便執(zhí)是執(zhí)非。行有終年,速如馳驟;唯知貪境,曾無止息。格量物理,深可悲傷。

  【一七】【注】夫物情無極,知足者鮮。故得(止)〔此〕(四)不止,復逐于彼。皆疲役終身,未厭其志,死而后已。故其成功者無時可見也。

  【疏】夫物浮競,知足者稀,故得此不休,復逐于彼。所以終身疲役,沒命貪殘,持影系風,功成何日。

  【釋文】《者鮮》息淺反。

  【一八】【注】凡物各以所好役其形骸,至于疲困苶然。不知所以好此之歸趣云何也!

  【疏】苶然,疲頓貌也。而所好情篤,勞役心靈,形魂既弊,苶然困苦。直以信心,好此貪競,責其意謂,亦不知所歸。愚癡之甚,深可哀嘆。

  【釋文】《苶然》乃結反,徐李乃協(xié)反。崔音捻,云:忘貌。簡文云:疲病困之狀?!虮R文弨曰:苶,今注本乃作薾(五)。說文引詩彼薾維何,音義與此異?!驊c藩案:苶,司馬作薾。文選謝靈運過始寧墅詩注引司馬云:薾,極貌也。釋文闕。《所好》呼報反。下同。

  【一九】【注】言其實與死同。

  【疏】奚,何也。耽滯如斯,困而不已,有損行業(yè),無益神氣,可謂雖生之日猶死之年也。

  【二0】【注】言其心形并馳,困而不反,比于凡人所哀,則此真哀之大也。然凡人未嘗以此為哀,則凡所哀者,不足哀也。

  【疏】然,猶如此也。念念遷移,新新流謝,其化而為老,心識隨而昏昧,形神俱變,故謂與之然。世之悲哀,莫此甚也。

  【二一】【注】凡此上事,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曰芒也。今未知者皆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矣,生者〔皆〕(六)不知所以生而自生矣。萬物雖異,至于生不由知,則未有不同者也,故天下莫不芒也。

  【疏】芒,闇昧也。言凡人在生,芒昧如是,舉世皆惑,豈有一人不昧者!而莊子體道真人,智用明達,俯同塵俗,故云而我獨芒。郭注稍乖,今不依用。

  【釋文】《芒乎》莫剛反,又音亡。芒,芒昧也。簡文云:芒,同也。

  【二二】【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謂之成心。人自師其成心,則人各自有師矣。人各自有師,故付之而自當。

  【疏】夫域情滯著,執(zhí)一家之偏見者,謂之成心。夫隨順封執(zhí)之心,師之以為準的,世皆如此,故誰獨無師乎。

  【二三】【注】夫以成代不成,非知也,心自得耳。故愚者亦師其成心,未肯用其所謂短而舍其所謂長者也。

  【疏】愚惑之類,堅執(zhí)是非,何必知他理長,代己之短,唯欲斥他為短,自取為長。如此之人,處處皆有,愚癡之輩,先豫其中。

  【釋文】《與有》音豫?!蚣沂栏冈唬赫f文,代,更也。今日以為是,明月以為非,而一成乎心,是非迭出而不窮,故曰知代。心以為是,則取所謂是者而是之,心以為非,則取所謂非者而非之,故曰心自取。《而舍》音舍,字亦作舍。下同。

  【二四】【注】今日適越,昨日何由至哉?未成乎心,是非何由生哉?明夫是非者,群品之所不能無,故至人兩順之。

  【疏】吳越路遙,必須積旬方達,今朝發(fā)途,昨日何由至哉?欲明是非彼我,生自妄心。言心必也未生,是非從何而有?故先分別而后是非,先造途而后至越。

  【釋文】《昔至》崔云:昔,夕也。向云:昔者,昨日之謂也?!蚣沂栏冈唬菏欠钦撸宋蚁嘟佣烧咭?。而必其心先有一是非之準,而后以為是而是之,以為非而非之。人之心萬應焉而無窮,則是非亦與為無窮。是非因人心而生,物論之所以不齊也。

  【二五】【注】理無是非,而惑者以為有,此以無有為有也?;笮囊殉?,雖圣人不能解,故付之自若而不強知也。

  【疏】夏禹,字文命,鯀子,啟父也。謚法:泉源流通曰禹,又云:受禪成功曰禹。理無是非而惑者為有,此用無有為有也。迷執(zhí)日久,惑心已成,雖有大禹神人,亦不〔能〕令其解悟。莊生深懷慈救,獨柰之何,故付之自若,不強知之者也。

  【釋文】《不強》其丈反。

  【?!浚ㄒ唬┶w諫議本若有作有若。(二)趙本自作目。(三)(四)比字及此字依宋本及世德堂本改。(五)世德堂本作薾。(六)皆字依道藏焦竑本補?! 》蜓苑谴狄?,言者有言【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二】。果有言邪【三】?其未嘗有言邪【四】?其以為異于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五】?道惡乎隱而有真?zhèn)巍玖浚垦詯汉蹼[而有是非【七】?道惡乎往而不存【八】?言惡乎存而不可【九】?道隱于小成【一0】,言隱于榮華【一一】。故有儒墨之是非【一二】,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一三】。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一四】?!  疽弧俊咀ⅰ扛饔兴f,故異于吹。

  【疏】夫名言之與風吹,皆是聲法,而言者必有詮辯,故曰有言。

  【釋文】《吹也》如字,又叱瑞反。崔云:吹,猶籟也。

  【二】【注】我以為是而彼以為非,彼之所是,我又非之,故未定也。未定也者,由彼我之情偏。

  【疏】雖有此言,異于風吹,而咸言我是,僉曰彼非。既彼我情偏,故獨未定者也。

  【三】【注】以為有言邪?然未足以有所定。

  【四】【注】以為無言邪?則據己已有言。

  【疏】果,決定也。此以為是,彼以為非,此以為非,而彼以為是。既而是非不定,言何所詮!故不足稱定有言也。然彼此偏見,各執(zhí)是非,據己所言,故不可以為無言也。

  【五】【注】夫言與鷇音,其致一也,有辯無辯,誠未可定也。天下之情不必同而所言不能異,故是非紛紜,莫知所定。

  【疏】辯,別也。鳥子欲出卵中而鳴,謂之鷇音也,言亦帶殼曰鷇。夫彼此偏執(zhí),不定是非,亦何異鷇鳥之音,有聲無辯!故將言說異于鷇音者,恐未足以為別者也。

  【釋文】《鷇》苦豆反,李音彀。司馬云:鳥子欲出者也。

  【六】【疏】惡乎,謂于何也。虛通至道,非真非偽,于何逃匿而真?zhèn)紊桑?br />
  【釋文】《惡乎》音烏。下皆同。《真?zhèn)巍芬槐咀髡嬖?。崔本作真然?br />
  【七】【注】道焉不在!言何隱蔽而有真?zhèn)?,是非之名紛然而起?br />
  【疏】至教至言,非非非是,于何隱蔽,有是有非者哉?

  【釋文】《道焉》于虔反。

  【八】【注】皆存。

  【疏】存,在也。陶鑄生靈,周行不殆,道無不遍,于何不在乎!所以在偽在真而非真非偽也。

  【九】【注】皆可。  【疏】玄道真言,隨物生殺,何往不可而言隱邪?故可是可非,而非非非是者也。

  【一0】【疏】小成者,謂仁義五德,小道而有所成得者,謂之小成也。世薄時澆,唯行仁義,不能行于大道,故言道隱于小成,而道不可隱也。故老君云,大道廢,有仁義。

  【一一】【注】夫小成榮華,自隱于道,而道不可隱。則真?zhèn)问欠钦?,行于榮華而止于實當,見于小成而滅于大全也。

  【疏】榮華者,謂浮辯之辭,華美之言也。只為滯于華辯,所以蔽隱至言。所以老君經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釋文】《實當》丁浪反。后可以意求,不復重出?!兑娪凇焚t遍反。

  【一二】【疏】昔有鄭人名緩,學于(求)〔裘〕(一)氏之地,三年藝成而化為儒。儒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行仁義之道,辯尊卑之位,故謂之儒也。緩弟名翟,緩化其弟,遂成于墨。墨者,禹道也。尚賢崇禮,儉以兼愛,摩頂放踵以救蒼生,此謂之墨也。而緩翟二人,親則兄弟,各執(zhí)一教,更相是非。緩恨其弟,感激而死。然彼我是非,其來久矣。爭競之甚,起自二賢,故指此二賢為亂群之帥。是知道喪言隱,方督是非。

  【一三】【注】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家并起,各私所見,而未始出其方也。

  【疏】天下莫不自以為是,以彼為非,彼亦與汝為非,自以為是。故各用己是是彼非,各用己非非彼是。

  【釋文】《更相》音庚。

  【一四】【注】夫有是有非者,儒墨之所是也;無是無非者,儒墨之所非也。今欲是儒墨之所非而非儒墨之所是者,乃欲明無是無非也。欲明無是無非,則莫若還以儒墨反復相明。反復相明,則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非非則無非,非是則無是。

  【疏】世皆以他為非,用己為是。今欲翻非作是,翻是作非者,無過還用彼我,反復相明。反復相明,則所非者非非則無非,所是者非是則無是。無是則無非,故知是非皆虛妄耳?!蚣沂栏冈唬汗笤?,有是有非者儒墨之所是也,無是無非者儒墨之所非也。今欲是儒墨之所非而非儒墨之所是,莫若還以儒墨反復相明,則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非矣。今觀墨子之書及孟子之辟楊墨,儒墨互相是非,各據所見以求勝,墨者是之,儒者非焉。是非所由成,彼是之所由分也。彼是有對待之形,而是非兩立,則所持之是非非是非也,彼是之見存也。莫若以明者,還以彼是之所明,互取以相證也。郭注誤。

  【釋文】《反復》芳服反。下同。

  【?!浚ㄒ唬米忠罎O父篇改。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一】。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二】。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三】。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四】。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五】。是亦彼也【六】,彼亦是也【七】。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八】。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九】?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一0】。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一一】。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一二】。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一三】。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一四】?!  疽弧俊咀ⅰ课锝宰允牵薀o非是;物皆相彼,故無非彼。無非彼,則天下無是矣;無非是,則天下無彼矣。無彼無是,所以玄同也。

  【疏】注曰,物皆自是,故無非是,物皆相彼,故無非彼。無非彼也,則天下無是矣;無非是也,則天下無彼矣。無彼無是,所以玄同。此注理盡,無勞別釋。

  【二】【疏】自為彼所彼,此則不自見,自知己為是,便則知之;物之有偏也,例皆如是。若審能見他見自,故無是無非也。

  【三】【注】夫物之偏也,皆不見彼之所見,而獨自知其所知。自知其所知,則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則以彼為非矣。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相因而生者也。

  【疏】夫彼對于此,是待于非,文家之大體也。今言彼出于是者,言約理微,舉彼角勢也;欲示舉彼明此,舉是明非也。而彼此是非,相因而有,推求分析,即體皆空也。

  【四】【注】夫死生之變,猶春秋冬夏四時行耳。故死生之狀雖異,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謂生為生,而死者方自謂生為死,則無生矣。生者方自謂死為死,而死者方自謂死為生,則無死矣。無生無死,無可無不可,故儒墨之辨,吾所不能同也;至于各冥其分,吾所不能異也。

  【疏】方,方將也。言彼此是非,無異生死之說也。夫生死交謝,(由)〔猶〕寒暑之遞遷。而生者以生為生,而死者將生為死,亦如是者以是為是,而非者以是為非。故知因是而非,因非而是。因非而是,則無是矣;因是而非,則無非矣。是以無是無非,非生無死,無可無不可,何彼此之論乎!

  【五】【注】夫懷豁者,因天下之是非而自無是非也。故不由是非之涂而是非無患不當者,直明其天然而無所奪故也。

  【疏】天,自然也。圣人達悟,不由是得非,直置虛凝,照以自然之智。只因此是非而得無非無是,終不奪有而別證無。

  【六】【注】我亦為彼所彼。

  【七】【注】彼亦自以為是。

  【疏】我自以為是,亦為彼之所非;我以彼為非,而彼亦以自為是也。

  【八】【注】此亦自是而非彼,彼亦自是而非此,此與彼各有一是一非于體中也。

  【疏】此既自是,彼亦自是;此既非彼,彼亦非此;故各有一是,各有一非也。

  【九】【注】今欲謂彼為彼,而彼復自是;欲謂是為是,而是復為彼所彼;故彼是有無,未果定也。  【疏】夫彼此是非,相待而立,反復推討,舉體浮虛。自以為是,此則不無;為彼所彼,此則不有。有無彼此,未可決定。

  【釋文】《彼復》扶又反。下同?!  疽唬啊俊咀ⅰ颗迹瑢σ?。彼是相對,而圣人兩順之。故無心者與物冥,而未嘗有對于天下也?!矘校病常ㄒ唬?。此居其樞要而會其玄極,以應夫無方也。

  【疏】偶,對也。樞,要也。體夫彼此俱空,是非兩幻,凝神獨見而無對于天下者,可謂會其玄極,得道樞要也。前則假問有無,待奪不定;此則重明彼此,當體自空。前淺后深,所以為次也。

  【釋文】《道樞》尺朱反。樞,要也?!兑詰窇獙χ畱G白⑼?。后可以意求,不復重音。

  【一一】【注】夫是非反復,相尋無窮,故謂之環(huán)。環(huán)中,空矣;今以是非為環(huán)而得其中者,無是無非也。無是無非,故能應夫是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  【疏】夫絕待獨化,道之本始,為學之要,故謂之樞。環(huán)者,假有二竅;中者,真空一道。環(huán)中空矣,以明無是無非。是非無窮,故應亦無窮也?!蚣沂栏冈唬菏欠莾苫来嫜桑试坏罉?。握道之樞以游乎環(huán)中,中,空也。是非反復,相尋無窮,若循環(huán)然。游乎空中,不為是非所役,而后可以應無窮?!驊c藩案唐釋湛然止觀輔行傳宏決引莊子古注云:以圓環(huán)內空體無際,故曰環(huán)中。  【一二】【注】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一非,兩行無窮。唯涉空得中者,曠然無懷,乘之以游也。

  【疏】夫物莫不自是,故是亦一無窮;莫不相非,故非亦一無窮。唯彼我兩忘,是非雙遣,而得環(huán)中之道者,故能大順蒼生,乘之游也。

  【一三】【疏】指,手指也。馬,戲籌也。喻,比也。言人是非各執(zhí),彼我異情,故用己指比他指,即用他指為非指;復將他指比汝指,汝指于他指復為非指矣。指義既爾,馬亦如之。所以諸法之中獨奉指者,欲明近取諸身,切要無過于指,遠托諸物,勝負莫先于馬,故舉二事以況是非。

  【一四】【注】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故以我指喻彼指,則彼指于我指獨為非指矣。此以指喻指之非指也。若復以彼指還喻我指,則我指于彼指復為非指矣。此(亦)〔以〕(二)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將明無是無非,莫若反復相喻。反復相喻,則彼之與我,既同于自是,又均于相非。均于相非,則天下無是;同于自是,則天下無非。何以明其然邪?是若果是,則天下不得(彼)〔復〕(三)有非之者也。非若果非,〔則天下〕(四)亦不得復有是之者也。今是非無主,紛然淆亂,明此區(qū)區(qū)者各信其偏見而同于一致耳。仰觀俯察,莫不皆然。是以至人知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故浩然大寧,而天地萬物各當其分,同于自得,而無是無非也?!  臼琛刻煜码m大,一指可以蔽之;萬物雖多,一馬可以理盡。何以知其然邪?今以彼我是非反復相喻,則所是者非是,所非者非非。故知二儀萬物,無是無非者也。

  【釋文】《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崔云:指,百體之一體;馬,萬物之一物?!逗迫弧窇衾戏础?br />
  【?!浚ㄒ唬幸踩忠澜垢f本補。(二)(三)以字復字依宋本改。(四)則天下三字依焦竑本補?! 】珊蹩伞疽弧?,不可乎不可【二】。道行之而成【三】,物謂之而然【四】。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五】。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六】。無物不然,無物不可【七】。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憰怪,道通為一【八】。其分也,成也【九】;其成也,毀也【一0】。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一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一二】。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一三】;適得而幾矣【一四】。因是已【一五】。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一六】。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一七】謂之朝三【一八】。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一九】。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二0】,是之謂兩行【二一】。

  【一】【注】可于己者,即謂之可。

  【二】【注】不可于己者,即謂之不可。

  【疏】夫理無是非,而物有違順,故順其意者則謂之可,乖其情者則謂之不可。違順既空,故知可不可皆妄也?!  救俊咀ⅰ繜o不成也。

  【疏】大道曠蕩,亭毒含靈,周行萬物,無不成就。故在可成于可,而不當于可;在不可成不可,亦不當于不可也。

  【四】【注】無不然也。

  【疏】物情顛倒,不達違從,虛計是非,妄為然不。

  【五】【疏】心境兩空,物我雙幻,于何而有然法,遂執(zhí)為然?于何不然為不然也?

  【六】【注】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

  【疏】物情執(zhí)滯,觸境皆迷,必固(為)〔謂〕有然,必固謂有可,豈知可則不可,然則不然邪!

  【七】【疏】群品云云,各私所見,皆然其所然,可其所可。

  【釋文】《無物不然無物不可》崔本此下更有可于可,而不可于不可,不可于不可,而可于可也。

  【八】【注】夫莛橫而楹縱,厲丑而西施好。所謂齊者,豈必齊形狀,同規(guī)矩哉!故舉縱橫好丑,恢?憰怪,各然其所然,各(一)可其所可,則理雖萬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為一也。

  【疏】為是義故,略舉八事以破之。莛,屋梁也。楹,舍柱也。厲,病丑人也。西施,吳王美姬也?;终?,寬大之名。?者,奇變之稱。憰者,矯詐之心。怪者,妖異之物。夫縱橫美惡,物見所以萬殊;恢憰奇異,世情用(之)為顛倒。故有是非可不可,迷執(zhí)其分。今以玄道觀之,本來無二,是以妍丑之狀萬殊,自得之情惟一,故曰道通為一也。

  【釋文】《故為》于偽反。下為是皆同?!盾稹沸煲敉?,李音挺。司馬云:屋梁也。《楹》音盈。司馬云:屋柱也?!蛴衢性唬核抉R以莛為屋梁,楹為屋柱,故郭云莛橫而楹縱。案說文:莛,莖也。屋梁之說,初非本義。漢書東方朔傳以莛撞鐘,文選答客難篇莛作筳。李注引說苑曰:建天下之鳴鐘,撞之以筳,豈能發(fā)其音聲哉!筳與莛通。是古書言莛者,謂其小也。莛楹以大小言,厲西施以好丑言。舊說非是?!秴枴啡缱郑瑦阂?。李音賴。司馬云:病癩?!段魇匪抉R云:夏姬也。案句踐所獻吳王美女也。《恢》徐苦回反,大也。郭苦虺反。簡文本作吊?!虮R文弨曰:案吊音的。下?字與詭同。吊詭見下文?!?》九委反,徐九彼反。李云:戾也?!稇暪帧芬魶Q。李云:憰,乖也。怪,異也?!蚣沂栏冈唬嚎刹豢?,然不然,達者委而不用,而即寓用于不用之中,故通為一?!堕嚎v》本亦作從,同。將容反。

  【九】【注】夫物或此以為散而彼以為成。

  【疏】夫物或于此為散,于彼為成,欲明聚散無恒,不可定執(zhí)。此則于不二之理更舉論端者也。

  【釋文】《其分》如字。

  【一0】【注】我之所謂成而彼或謂之毀。

  【疏】或于此為成,于彼為毀。物之涉用,有此不同,則散毛成?,伐木為舍等也。

  【一一】【注】夫成毀者,生于自見而不見彼也。故無成與毀,猶無是與非也?!  臼琛糠虺蓺欠?,生于偏滯者也。既成毀不定,是非無主,故無成毀,通而一之?!  踞屛摹俊稄屯ā贩鲇址础?br />
  【一二】【疏】寓,寄也。庸,用也。唯當達道之夫,凝神玄鑒,故能去彼二偏,通而為一。為是義故,成功不處,用而忘用,寄用群材也。

  【一三】【注】夫達者無滯于一方,故忽然自忘,而寄當于自用。自用者,莫不條暢而自得也?!  臼琛糠蛴蟹蛑凉Χ乒τ谖?,馳馭億兆而寄用群材者,其惟圣人乎!是以應感無心,靈通不滯,可謂冥真體道,得玄珠于赤水者也。

  【一四】【注】幾,盡也。至理盡于自得也?!  臼琛繋?,盡也。夫得者,內不資于我,外不資于物,無思無為,絕學絕待,適爾而得,蓋無所由,與理相應,故能盡妙也。

  【釋文】《幾矣》音機,盡也。下同。徐具衣反。

  【一五】【注】達者因而不作。

  【疏】夫達道之士,無作無心,故能因是非而無是非,循彼我而無彼我。我因循而已,豈措情哉!

  【一六】【注】夫達者之因是,豈知因為善而因之哉?不知所以因而自因耳,故謂之道也。

  【疏】已而者,仍前生后之辭也。夫至人無心,有感斯應,譬彼明鏡,方茲虛谷,因循萬物,影響蒼生,不知所以然,不知所以應,豈有情于臧否而系于利害者乎!以法因人,可謂自然之道也。

  【釋文】《謂之道》向郭絕句。崔讀謂之道勞,云:因自然是道之功也。

  【一七】【疏】夫玄道妙一,常湛凝然,非由心智謀度而后不二。而愚者勞役神明邂逅言辯而求一者,與彼不一無以異矣,不足(類)〔賴〕(二)也。不知至理,理自混同,豈俟措心,方稱不二耶!

  【一八】【疏】此起譬也?!蚣沂栏冈唬褐^之朝三,明以朝三為義也。蓋賦芧在朝,故以得四而喜,得三而怒,皆所見惟目前之一隅也,是以謂之因也。疏謂混同萬物以為其一因以為一者無異眾狙之惑解因是也一語,大謬。

  【一九】【注】夫達者之于一,豈勞神哉?若勞神明于為一,不足賴也,與彼不一者無以異矣。亦同眾狙之惑,因所好而自是也。

  【疏】此解譬也。狙,獼猴也。賦,付與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養(yǎng)狙老翁,善解其意,戲狙曰:“吾與汝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又曰:“我與汝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其于七數,并皆是一。名既不虧,實亦無損,而一喜一怒,為用愚迷。此亦同其所好,自以為是。亦猶勞役心慮,辯飾言詞,混同萬物以為其一因以為一者,亦何異眾狙之惑耶!

  【釋文】《狙公》七徐反,又緇慮反。司馬云:狙公,典狙官也。崔云:養(yǎng)猿狙者也。李云:老狙也。廣雅云:狙,獼猴?!顿x芧》音序,徐食汝反,李音予。司馬云:橡子也?!冻核摹匪抉R云:朝三升,暮四升也?!端谩泛魣蠓?。下文皆同。

  【二0】【注】莫之偏任,故付之自均而止也。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夫達道圣人,虛懷不執(zhí),故能和是于無是,同非于無非,所以息智乎均平之鄉(xiāng),休心乎自然之境也。

  【釋文】《天鈞》本又作均。崔云:鈞,陶鈞也。

  【二一】【注】任天下之是非。

  【疏】不離是非而得無是非,故謂之兩行。

  【校】(一)趙諫議本無各字。(二)賴字依下注文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惡乎至【二】?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三】。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四】。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五】。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六】。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之成【七】。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八】?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九】。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一0】,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疽灰弧课ㄆ浜弥?,以異于彼【一二】,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一三】。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一四】。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一五】。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一)【一六】。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一七】。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圖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一八】?!  疽弧俊臼琛恐?,造極之名也。淳古圣人,運智虛妙,雖復和光混俗,而智則無知,動不乖寂,常真妙本。所至之義,列在下文也。

  【二】【疏】假設疑問,于何而造極耶?

  【三】【注】此忘天地,遺萬物,外不察乎宇宙,內不覺其一身,故能曠然無累,與物俱往,而無所不應也。

  【疏】未始,猶未曾。世所有法,悉皆非有,唯物與我,內外咸空,四句皆非,蕩然虛靜,理盡于此,不復可加。答于前問,意以明至極者也。

  【四】【注】雖未都忘,猶能忘其彼此。

  【疏】初學大賢,鄰乎圣境,雖復見空有之異,而未曾封執(zhí)。

  【五】【注】雖未能忘彼此,猶能忘彼此之是非也?!  臼琛客ㄓy除,滯物之情已有;別惑易遣,是非之見猶忘也。

  【六】【注】無是非乃全也。

  【疏】夫有非有是,流俗之鄙情;無是無非,達人之通鑒。故知彼我彰而至道隱,是非息而妙理全矣。

  【七】【注】道虧則情有所偏而愛有所成,未能忘愛釋私,玄同彼我(二)也。

  【疏】虛玄之道,既以虧損,愛染之情,于是乎成著矣?!  景恕俊咀ⅰ坑兄c無,斯不能知,乃至?!  臼琛抗瑳Q定也。夫道無增減,物有虧成。是以物愛既成,謂道為損,而道實無虧也。故假設論端以明其義。有無既不決定,虧成理非實錄。

  【九】【注】夫聲不可勝舉也。故吹管操弦,雖有繁手,遺聲多矣。而執(zhí)鑰鳴弦者,欲以彰聲也,彰聲而聲遺,不彰聲而聲全。故欲成而虧之者,昭文之鼓琴也;不成而無虧者,昭文之不鼓琴也。

  【疏】姓昭,名文,古之善鼓琴者也。夫昭氏鼓琴,雖云巧妙,而鼓商則喪角,揮宮則失征,未若置而不鼓,則五音自全。亦(由)〔猶〕有成有虧,存情所以乖道;無成無虧,忘智所以合真者也。

  【釋文】《可勝》音升?!恫傧摇菲叩斗?,《執(zhí)鑰》羊灼反。《昭文》司馬云:古善琴者。

  【一0】【注】幾,盡也。夫三子者,皆欲辯非己所明以明之,故知盡慮窮,形勞神倦,或枝策假寐,或據梧而瞑?!  臼琛繋煏?,字子野,晉平公樂師,甚知音律。支,柱也。策,打鼓(枝)〔杖〕也,亦言擊節(jié)(枝)〔杖〕(三)也。梧,琴也;今謂不爾。昭文已能鼓琴,何容二人共同一伎?況檢典籍,無惠子善琴之文。而言據梧者,只是以梧幾而據之談說,猶隱幾者也。幾,盡也。昭文善能鼓琴,師曠妙知音律,惠施好談名理。而三子之性,稟自天然,各以己能明示于世。世既不悟,己又疲怠,遂使柱策假寐,或復?幾而瞑。三子之能,咸盡于此。

  【釋文】《枝策》司馬云:枝,柱也。策,杖也。崔云:舉杖以擊節(jié)?!稉唷芬粑帷K抉R云:梧,琴也。崔云:琴瑟也?!吨芬糁??!抖ā吠銮Х?。

  【一一】【注】賴其盛,故能久,不爾早困也。

  【疏】惠施之徒,皆少年盛壯,故能運載形智。至于衰末之年,是非少盛,久當困苦也。

  【釋文】《故載之末年》崔云:書之于今也。

  【一二】【注】言此三子,唯獨好其所明,自以殊于眾人。

  【疏】三子各以己之所好,耽而翫之,方欲矜其所能,獨異于物。

  【一三】【注】明示眾人,欲使同乎我之所好。

  【疏】所以疲倦形神好之不已者,欲將己之道術明示眾人也?!  疽凰摹俊咀ⅰ渴仟q對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術終于昧然也。

  【疏】彼,眾人也。所明,道術也。白,即公孫龍守白馬論也。姓公孫,名龍,趙人。當六國時,弟子孔穿之徒,堅執(zhí)此論,橫行天下,服眾人之口,不服眾人之心。言物稟性不同,所好各異,故知三子道異,非眾人所明。非明而強示之,彼此終成暗昧。亦何異乎堅執(zhí)守白之論?;笫篱e,雖弘辯如流,終有言而無理也!

  【釋文】《堅白》司馬云:謂堅石白馬之辯也。又云:公孫龍有淬劍之法,謂之堅白。崔同。又云:或曰,設矛伐之說為堅,辯白馬之名為白?!虮R文弨曰:伐即盾也,亦作●,又作瞂,音皆同?!豆幕伞芬酎S。  【一五】【注】昭文之子又乃終文之緒,亦卒不成?!  臼琛烤],緒也。言昭文之子亦乃荷其父業(yè),終其綸緒,卒其年命,竟無所成。況在它人,如何放哉?

  【釋文】《之綸》音倫。崔云:琴瑟弦也?!蛴衢性唬横屛木]音倫,崔云琴瑟弦也。然以文之弦終,其義未安。郭注曰,昭文之子又乃終文之緒,則是訓綸為緒。今以文義求之。上文曰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之昧與之綸,必相對為文。周易系辭傳,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京房注曰:綸,知也?;茨献诱f山篇,以小明大,以近論遠,高誘注曰:論,知也。古字綸與論通?;茨吓c明對言,則綸亦明也。以文之綸終,謂以文之所知者終,即是以文之明終。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而昭文之子又以文之明終,則仍是非所明而明矣,故下曰終身無成也。郭注尚未達其恉。

  【一六】【注】此三子雖求明于彼,彼竟不明,所以終身無成。若三子而可謂成,則雖我之不成亦可謂成也。

  【疏】我,眾人也。若三子異于眾人,遂自以為成,而眾人異于三子,亦可謂之成也。

  【一七】【注】物皆自明而不明彼,若彼不明,即謂不成,則萬物皆相與無成矣。故圣人不顯此以耀彼,不舍己而逐物,從而任之,各(宜)〔冥〕(四)其所能,故曲成而不遺也。今三子欲以己之所好明示于彼,不亦妄乎!

  【疏】若三子之與眾物相與而不謂之成乎?故知眾人之與三子,彼此共無成矣。  【一八】【注】夫圣人無我者也。故滑疑之耀,則圖而域之;恢?憰怪,則通而一之;使群異各安其所安,眾人不失其所是,則己不用于物,而萬物之用用矣。物皆自用,則孰是孰非哉!故雖放蕩之變,屈奇之異,曲而從之,寄之自用,則用雖萬殊,歷然自明。

  【疏】夫圣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齊其明。故能晦跡同凡,韜光接物,終不眩耀群品,亂惑蒼生,亦不矜己以率人,而各域限于分內,忘懷大順于萬物,為是寄〔用〕于群才。而此運心,斯可謂圣明真知也。

  【釋文】《滑疑》古沒反。司馬云:亂也?!肚妗非笪锓?。

  【?!浚ㄒ唬╆I誤引江南古藏本作雖我無成亦可謂成矣。(二)趙諫議本我作此。(三)杖字依釋文改。(四)冥字依宋本及世德堂本改。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一】。雖然,請嘗言之【二】。有始也者【三】,有未始有始也者【四】,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五】。有有也者【六】,有無也者【七】,有未始有無也者【八】,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九】。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一0】。今我則已有謂矣【一一】,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一二】?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為?。荒獕塾跉懽?,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一三】。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一四】?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五】?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一六】!故自無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一七】!無適焉,因是已【一八】

  【一】【注】今以言無是非,則不知其與言有者類乎不類乎?欲謂之類,則我以無為是,而彼以無為非,斯不類矣。然此雖是非不同,亦固未免于有是非也,則與彼類矣。故曰類與不類又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也。然則將大不類,莫若無心,既遣(一)是非,又遣其遣。遣之又遣之以至于無遣,然后無遣無不遣而是非自去矣。

  【疏】類者,輩徒相似之類也。但群生愚迷,滯是滯非。今論乃欲反彼世情,破茲迷執(zhí),故假且說無是無非,則用為真道。是故復言相與為類,此則遣于無是無非也。既而遣之又遣,方至重玄也。

  【二】【注】至理無言,言則與類,故試寄(二)言之。

  【疏】嘗,試也。夫至理雖復無言,而非言無以詮理,故試寄言,仿象其義。

  【三】【注】有始則有終。

  【疏】此假設疑問,以明至道無始無終,此遣于始終也。

  【四】【注】謂無終始而一死生。

  【疏】未始,猶未曾也。此又假問,有未曾有始終不。此遣于無始終也?!  疚濉俊咀ⅰ糠蛞恢?,未若不一而自齊,斯又忘其一也。

  【疏】此又假問,有未曾有始也者。斯則遣于無始無終也。

  【六】【注】有有則美惡是非具也。

  【疏】夫萬象森羅,悉皆虛幻,故標此有,明即以有體空。此句遣有也。

  【七】【注】有無而未知無無也,則是非好惡猶未離懷?!  臼琛考賳栍写藷o不。今明非但有即不有,亦乃無即不無。此句遣于無也。

  【釋文】《好惡》并如字?!段措x》力智反。

  【八】【注】知無無矣,而猶未能無知。

  【疏】假問有未曾有無不。此句遣非。

  【九】【疏】假問有未曾未曾有無不。此句遣非非無也。而自淺之深,從?入妙,始乎有有,終乎非無。是知離百非,超四句,明矣。前言始終,此則明時;今言有無,此則辯法;唯時與法,皆虛靜者也。

  【一0】【注】此都忘其知也,爾乃俄然始了無耳。了無,則天地萬物,彼我是非,豁然確斯也。

  【疏】前從有無之跡入非非有無之本,今從非非有無之體出有無之用。而言俄者,明即體即用,俄爾之間,蓋非●遠也。夫玄道窈冥,真宗微妙。故俄而用,則非有無而有無,用而體,則有無非有無也。是以有無不定,體用無恒,誰能決定無耶?誰能決定有耶?此又就有無之用明非有非無之體者也。

  【釋文】《俄而》徐音峨?!洞_斯》苦角反。斯,又作澌,音賜,李思利反?!虮R文弨曰:斯訓盡,與澌賜義同。

  【一一】【注】謂無是非,即復有謂。

  【釋文】《即復》扶又反。  【一二】【注】又不知謂之有無,爾乃蕩然無纖芥于胸中也。

  【疏】謂,言也。莊生復無言也。理出有言之教,即前請嘗言之類是也。既寄此言以詮于理,未知斯言定有言耶,定無言耶。欲明理家非默非言,教亦非無非有??謱W者滯于文字,故致此辭。  【釋文】《纖介》古邁反,又音界?!虮R文弨曰:今本介作芥。

  【一三】【注】夫以形相對,則大山大于秋豪也。若各據其性分,物冥其極,則形大未為有余,形小不為不足?!财埜髯恪常ㄈ┯谄湫?,則秋豪不獨小其小而大山不獨大其大矣。若以性足為大,則天下之足未有過于秋豪也;(其)〔若〕性足者(為)〔非〕(四)大,則雖大山亦可稱小矣。故曰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大山為小,則天下無大矣;秋豪為大,則天下無小也。無小無大,無壽無夭,是以蟪蛄不羨大椿而欣然自得,斥鴳不貴天池而榮愿以足。茍足于天然而安其性命(五),故雖天地未足為壽而與我并生,萬物未足為異而與我同得。則天地之生又何不并,萬物之得又何不一哉!

  【疏】秋時獸生豪毛,其末至微,故謂秋豪之末也。人生在于襁褓而亡,謂之殤子。太,大也。夫物之生也,形氣不同,有小有大,有夭有壽。若以性分言之,無不自足。是故以性足為大,天下莫大于豪末;無余為小,天下莫小于大山。大山為小,則天下無大;豪末為大,則天下無小。小大既爾,夭壽亦然。是以兩儀雖大,各足之性乃均;萬物雖多,自得之義唯一。前明不終不始,非有非無;此明非小非大,無夭無壽耳?!  踞屛摹俊肚锖馈啡缱帧R雷謶骱?。司馬云:兔毫在秋而成。王逸注楚辭云:銳毛也。案毛至秋而耎細,故以喻小也?!洞笊健芬籼?。《殤子》短命者也?;蛟疲耗晔乓韵聻闅?。

  【一四】【注】萬物萬形,同于自得,其得一也。已自一矣,理無所言。

  【一五】【注】夫名謂生于不明者也。物或不能自明其一而以此逐彼,故謂一以正之。既謂之一,即是有言矣?!  臼琛糠蛐磊ぜ?,理絕形聲,誘引迷途,稱謂斯起。故一雖玄統(tǒng),而猶是名教。既謂之一,豈曰無言乎!

  【一六】【注】夫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則一〔與〕(六)言為二矣。一既一矣,言又二之;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夫以一言言一,猶乃成三,況尋其支流,凡物殊稱,雖有善數,莫之能紀也。故一之者與彼未殊,而忘(七)一者無言而自一。

  【疏】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知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二名斯起。覆將后時之二名,對前時之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從三以往,假有善巧算歷之人,亦不能紀得其數,而況凡夫之類乎!

  【釋文】《殊稱》尺證反。《善數》色主反。

  【一七】【注】夫一,無言也,而有言則至三。況尋其末數,其可窮乎!

  【疏】自,從也。適,往也。夫至理無言,言則名起。故從無言以往有言,纔言則至乎三。況從有言往有言,枝流分派,其可窮乎!此明一切萬法,本無名字,從無生有,遂至于斯矣。

  【一八】【注】各止于其所能,乃最是也。

  【疏】夫諸法空幻,何獨名言!是知無即非無,有即非有,有無名數,當體皆寂。既不從無以適有,豈復自有以適有耶!故無所措意于往來,因循物性而已矣。

  【?!浚ㄒ唬┶w諫議本遣作遺,下并同。(二)趙本寄作嘗。(三)茍各足三字依趙本及世德堂本補。(四)若字非字依趙本及世德堂本改。(五)命字趙本作分,世德堂本作命。(六)與字依世德堂本補。(七)趙本忘作亡?! 》虻牢词加蟹狻疽弧?,言未始有?!径?,為是而有畛也【三】,請言其畛【四】:有左,有右【五】,有倫,有義【六】,有分,有辯【七】,有競,有爭【八】,此之謂八德【九】。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一0】;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一一】。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圣人議而不辯【一二】。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一三】。曰:何也【一四】?圣人懷之【一五】,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一六】。夫大道不稱【一七】,大辯不言【一八】,大仁不仁【一九】,大廉不嗛【二0】,大勇不忮【二一】。道昭而不道【二二】,言辯而不及【二三】,仁常而不成(一)【二四】,廉清而不信【二五】,勇忮而不成【二六】。五者?而幾向方矣【二七】,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二八】。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二九】。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三0】,而不知其所由來【三一】,此之謂葆光【三二】。

  【一】【注】冥然無不在也?!  臼琛糠虻罒o不在,所在皆無,蕩然無際,有何封域也。

  【釋文】《夫道未始有封》崔云,齊物七章,此連上章,而班固說在外篇。

  【二】【注】彼此言之,故是非無定。

  【疏】道理虛通,既無限域,故言教隨物,亦無常定也。

  【三】【注】道無封,故萬物得恣其分域。

  【疏】畛,界畔也。理無崖域,教隨物變,(是)為〔是〕義故,畛分不同。

  【釋文】《為是》于偽反?!队蓄场沸熘谭?,郭李音真。謂封域畛陌也。

  【四】【疏】(畛)假設問旨,發(fā)起后文也。

  【五】【注】各異便也?!  臼琛孔?,陽也。右,陰也。理雖凝寂,教必隨機。畛域不同,升沉各異,故有東西左右,春秋生殺。

  【釋文】《有左有右》崔本作宥,在宥也?!虮R文弨曰:舊作崔本作有,訛。案下云在宥也,則當作宥明甚。今改正?!懂惐恪锋久娣?。

  【六】【注】物物有理,事事有宜。

  【疏】倫,理也。義,宜也。群物糾紛,有理存焉,萬事參差,各隨宜便者也。

  【釋文】《有倫有義》崔本作有論有議。◎俞樾曰:釋文云,崔本作有論有議,當從之。下文云,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又曰,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彼所謂分辯,即此有分有辯;然則彼所謂論議,即此有論有議矣。

  【七】【注】群分而類別也。  【疏】辯,別也。飛走雖眾,各有群分;物性萬殊,自隨類別矣。

  【釋文】《有分》如字。注同。《類別》彼列反。下皆同。

  【八】【注】并逐曰競,對辯曰爭。

  【疏】夫物性昏愚,彼我封執(zhí),既而并逐勝負,對辯是非也。

  【釋文】《有爭》爭斗之爭。注同。  【九】【注】略而判之,有此八德?!  臼琛康抡?,功用之名也。群生功用,轉變無窮,略而陳之,有此八種。斯則釋前有畛之義也。

  【一0】【注】夫六合之外,謂萬物性分之表耳。夫物之性表,雖有理存焉,而非性分之內,則未嘗以感圣人也,故圣人未嘗論之?!踩粽撝常ǘ瑒t是引萬物使學其所不能也。故不論其外,而八畛同于自得也?!  臼琛苛险撸^天地四方也。六合之外,謂眾生性分之表,重玄至道之鄉(xiāng)也。夫玄宗(岡)〔罔〕象,出四句之端;妙理希夷,超六合之外。既非神口所辯,所以存而不論也?!  疽灰弧俊咀ⅰ筷惼湫远仓?。

  【疏】六合之內,謂蒼生所稟之性分。夫云云取舍,皆起妄情,尋責根源,并同虛有。圣人隨其機感,陳而應之。既曰馮虛,亦無可詳議,故下文云,我亦妄說之。

  【一二】【注】順其成跡而凝乎至當之極,不執(zhí)其所是以非眾人也?!  臼琛看呵镎?,時代也。經者,典誥也。先王者,三皇五帝也。志,記也。夫祖述軒頊,憲章堯舜,記錄時代,以為典謨,軌轍蒼生,流傳人世。而圣人議論,利益當時,終不執(zhí)是辯非,滯于陳跡。

  【一三】【注】夫物物自分,事事自別。而欲由己以分別之者,不見彼之自別也。

  【疏】夫理無分別,而物有是非。故于無封無域之中,而起有分有辯之見者,此乃一曲之士,偏滯之人,亦何能剖析于精微,分辯于事物者也!

  【釋文】《故分》如字。下及注同。

  【一四】【疏】假問質疑,發(fā)生義旨。

  【一五】【注】以不辯為懷耳,圣人無懷。

  【疏】夫達理圣人,冥心會道,故能懷藏物我,包括是非,枯木死灰,曾無分別矣。

  【一六】【注】不見彼之自辯,故辯己所知以示之。

  【疏】眾多之人,即眾生之別稱也。凡庸迷執(zhí),未解虛(忘)〔妄〕,故辯所知,示見于物,豈唯不見彼之自別亦乃不鑒己之妙道,故云有不見也。

  【一七】【注】付之自稱,無所稱謂。

  【疏】大道虛廓,妙絕形名,既非色聲,故不可稱。謂體道之人,消聲亦爾也。  【釋文】《不稱》尺證反,注同。

  【一八】【注】已自別也?!  臼琛棵钗蛘孀?,無可稱說,故辯雕萬物,而言無所言。

  【一九】【注】無愛而自存也?!  臼琛客ざ救浩?,(汛)〔泛〕愛無心,譬彼青春,非為仁也。

  【二0】【注】夫至足者,物之去來非我也,故無所容其嗛盈?!  臼琛糠蛐蛑耍b達空有,知萬境虛幻,無一可貪,物我俱空,何所遜讓。

  【釋文】《不嗛》郭欺簟反。徐音謙。

  【二一】【注】無往而不順,故能無險而不往。

  【疏】忮,逆也。內蘊慈悲,外弘接物,故能俯順塵俗,惠救蒼生,虛己逗機,終無迕逆。

  【釋文】《不忮》徐之豉反,又音跂,李之移反。害也。李云:健也。

  【二二】【注】以此明彼,彼此俱失矣。

  【疏】明己功名,炫耀于物,此乃淫偽,不是真道。  【釋文】《道昭》音照。

  【二三】【注】不能及其自分。

  【疏】不能玄默,唯滯名言,華詞浮辯,不達深理。

  【二四】【注】物無常愛,而常愛必不周。

  【疏】不能忘愛釋知,玄同彼我,而恒懷恩惠,每挾親情,欲效成功,無時可見。

  【二五】【注】皦然廉清,貪名者耳,非真廉也?!  臼琛筐ㄈ划愃祝繝柌蝗?,意在聲名,非實廉也。

  【二六】【注】忮逆之勇,天下共疾之,無敢舉足之地也。

  【疏】舍慈而勇,忮逆物情,眾共疾之,必無成遂也。

  【二七】【注】此五者,皆以有為傷當者也,不能止乎本性,而求外無已。夫外不可求而求之,譬猶以圓學方,以魚慕鳥耳。雖希翼鸞鳳,擬規(guī)日月,此愈近彼,愈遠實,學彌得而性彌失。故齊物而偏尚之累去矣。

  【疏】?,圓也。幾,近也。五者,即已前道昭等也。夫學道之人,直須韜晦;而乃矜炫己之能,顯耀于物其于道也,不亦遠乎!猶如慕方而學?圓,愛飛而好游泳,雖希翼鸞鳳,終無鶱翥之能,擬規(guī)日月,詎有幾方之效故也。

  【釋文】《?》崔音刓。徐五丸反。司馬云:圓也。郭音團?!抖鴰住沸炱湟路??!断蚍健繁疽嘧飨?,音同。下皆放此?!督恕犯浇!哆h實》于萬反。

  【二八】【注】所不知者,皆性分之外也。故止于所知之內而至也。

  【疏】夫境有大小,智有明闇,智不逮者,不須強知。故知止其分,學之造極也。

  【二九】【注】浩然都任之也。

  【疏】孰,誰也。天,自然也。誰知言不言之言,道不道之道?以此積辯,用茲通物者,可謂合于自然之府藏也。

  【三0】【注】至人之心若鏡,應而不藏,故曠然無盈虛之變也?!  踞屛摹俊蹲⒀伞沸熘鞣础?br />
  【三一】【注】至理之來,自然無跡。

  【疏】夫巨海深弘,莫測涯際,百川注之而不滿,尾閭泄之而不竭。體道大圣,其義亦然。萬機頓起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忤其慮,故能囊括群有,府藏含靈。又譬懸鏡高堂,物來斯照。能照之智,不知其所由來,可謂即照而忘,忘而能照者也。  【三二】【注】任其自明,故其光不弊也。

  【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韜蔽其光,其光彌朗。此結以前天府之義。

  【釋文】《葆光》音保。崔云:若有若無,謂之葆光?!  拘!浚ㄒ唬╆I誤引江南古藏本成作周。(二)若論之三字依趙本及世德堂本補?! 」饰粽邎騿栍谒丛唬骸拔矣プ凇⒛?、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一】?”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二】。若不釋然,何哉【三】?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四】,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五】!”

  【一】【注】于安任之道未弘,故聽朝而不怡也。將寄明齊一之理于大圣,故發(fā)自怪之問以起對也?!  臼琛酷屓?,怡悅貌也。宗、膾、胥敖,是堯時小蕃三國號也。南面,君位也。舜者,顓頊六世孫也。父曰瞽瞍,母曰握登,感大虹而生舜。舜生于姚墟,因即姓姚,住于媯水,亦曰媯氏,目有重瞳子,因字重華。以仁孝著于鄉(xiāng)黨,堯聞其賢,妻以二女,封邑于虞。年三十,總百揆,三十三,受堯禪。即位之后,都于蒲阪。在位四十年,讓禹。后崩,葬于蒼梧之野。而三國貢賦既愆,所以應須問罪,謀事未定,故聽朝不怡。欲明齊物之一理,故寄問答于二圣。

  【釋文】《宗膾》徐古外反?!恶恪废⑿旆?。華胥國?!栋健沸煳甯叻础K抉R云:宗、膾、胥敖,三國名也。崔云:宗一也,膾二也,胥敖三也?!堵牫分边b反?!  径俊咀ⅰ糠蛭镏矡o陋也,則蓬艾乃三子之妙處也。

  【釋文】《妙處》昌慮反?!  救俊臼琛咳樱慈龂?。言蓬艾賤草,斥鴳足以逍遙,況蕃國雖卑,三子足以存養(yǎng),乃不釋然,有何意謂也。

  【四】【注】夫重明登天,六合俱照,無有蓬艾而不光被也。

  【釋文】《重明》直龍反?!豆獗弧菲ぜ姆?。

  【五】【注】夫日月雖無私于照,猶有所不及,德則無不得也。而今欲奪蓬艾之愿而伐使從己,于至道豈弘哉!故不釋然神解耳。若乃物暢其性,各安其所安,無遠邇幽深,付之自若,皆得其極,則彼無不當而我無不怡也?!  臼琛窟M,過也?;茨献釉?,昔堯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封狶長蛇,皆為民害。于是堯使羿上射十日,遂落其九;下殺長蛇,以除民害。夫十日登天,六合俱照,覆盆隱處,猶有不明。而圣德所臨,無幽不燭,運茲二智,過彼三光,乃欲興動干戈,伐令從己,于安任之道,豈曰弘通者耶!◎家世父曰:伐國者,是非之見之積而成者也。而于此有不釋然,左右倫義分辯競爭八德,交戰(zhàn)于中而不知。夫三子者,蓬艾之間,無為辯而分之。萬物受日之照而不能遁其形,而于此累十日焉,皆求得萬物而照之,則萬物之神必敝。日之照,無心者也。德之求辯乎是非,方且以有心出之,又進乎日之照矣。人何所措手足乎!◎慶藩案文選謝靈運出游京口北固應詔詩注引司馬云:言陽(克)〔光〕(一)麗天,則無不鑒。釋文闕。

  【釋文】《神解》音蟹。

  【?!浚ㄒ唬┕庾忠牢倪x注原文改?! 眴柡跬跄咴唬骸白又镏呛酢疽弧浚俊?br />
  【一】【疏】嚙缺,許由之師,王倪弟子,并堯時賢人也。托此二人,明其齊一。言物情顛倒,執(zhí)見不同,悉皆自是非他,頗知此情是否。

  【釋文】《嚙》五結反。《缺》丘悅反。《王倪》徐五嵇反,李音詣。高士傳云:王倪,堯時賢人也。天地篇云,嚙缺之師。

  曰:“吾惡乎知之【一】!”

  【一】【注】所同未必是,所異不獨非,故彼我莫能相正,故無所用其知?!  臼琛客跄叽饑痹疲骸氨舜烁饔惺欠?,遂成無主。我若用知知彼,我知還是是非,故我于何知之!”言無所用其知也?!  踞屛摹俊稅汉酢芬魹?。下皆同。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一】?”

  【一】【疏】“子既不知物之同是,頗自知己之不知乎?”此從?入妙,次第窮質,假托師資,以顯深趣。

  曰:“吾惡乎知之【一】!”

  【一】【注】若自知其所不知,即為有知。有知則不能任群才之自當。

  【疏】若以知知不知,不知還是知。故重言于何知之,還以不知答也。

  “然則物無知邪【一】?”

  【一】【疏】重責云:“汝既自無知,物豈無知者邪?”

  曰:“吾惡乎知之【一】!”

  【一】【注】都不知,乃曠然無不任矣。

  【疏】豈獨不知我,亦乃不知物。唯物與我,內外都忘,故無所措其知也。

  雖然,嘗試言之【一】。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二】?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三】?

  【一】【注】以其不知,故未敢正言,試言之耳。

  【疏】然乎,猶雖然也。既其無知,理無所說,不可的當,故嘗試之也。

  【二】【注】魚游于水,水物所同,咸謂之知。然自鳥觀之,則向所謂知者,復為不知矣。夫蛣蜣之知在于轉丸,而笑蛣蜣者乃以蘇合為貴。故所同之知,未可正據。  【疏】夫物或此知而彼不知,彼知而此不知。魚鳥水陸,即其義也。故知即不知,不知即知。凡庸之人,詎知此理耶!

  【釋文】《庸詎》徐本作巨,其庶反。郭音鉅。李云:庸,用也;詎,何也;猶言何用也。服虔云:詎,猶未也?!稄蜑椤贩鲇址??!锻劇非鹨环础!厄蕖非鹆挤础栄旁疲和勻?,蜣蜋也?!  救俊咀ⅰ克^不知者,直是不同耳,亦自一家之知?!  臼琛克^不知者,彼此不相通耳,非謂不知也?!驊c藩案文選潘安仁秋興賦注引司馬云:庸,猶何用也。釋文闕?!蛴职赣乖n,猶言何遽也。詎遽距鉅巨通用,或作渠。史記甘茂傳何遽叱乎?淮南人間篇此何遽不能為福乎?韓子難篇衛(wèi)奚距然哉?荀子正論篇是定鉅知見侮之為不辱哉?王制篇豈渠得免夫累乎?皆其證?! ∏椅釃L試問乎女【一】:民濕寢則腰疾偏死,?然乎哉?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二】?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三】?猿猵狙以為雌,麋與鹿交,?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四】?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五】!

  【一】【注】己不知其正,故(一)試問女。

  【疏】理既無言,不敢正據,聊復反質,試問乎女。

  【釋文】《乎女》音汝。注及下同?!都翰恢芬艏o。  【二】【注】此略舉三者,以明萬物之異便?!  臼琛裤防踱?,是恐迫之別名。然乎哉,謂不如此也。言人濕地臥寢,則病腰跨偏枯而死,泥?豈如此乎?人于樹上居處,則迫怖不安,猿猴跳躑,曾無所畏。物性不同,便宜各異。故舉此三者,以明萬物誰知正定處所乎。是知蓬戶金閨,榮辱安在。

  【釋文】《偏死》司馬云:偏枯死也?!?》徐音秋。司馬云:魚名?!躲贰分鸱?。《栗》音栗?!垛饭糗?,徐音峻??置?。崔云:戰(zhàn)也。班固作眴也。《猿》音猿。《猴》音侯?!懂惐恪锋久娣础?br />
  【三】【注】此略舉四者,以明美惡之無主。(二)

  【疏】芻,草也,是牛羊之類;豢,養(yǎng)也,是犬豕之徒;皆以所食為名也。麋與鹿而食長薦茂草,鴟鳶?鳥便嗜腐鼠,蜈蚣食蛇。略舉四者,定與誰為滋味乎?故知盛饌疏食,其致一者也。

  【釋文】《芻》初俱反,小爾雅云:?謂之芻。?,音古但反?!痘俊沸煲艋迹趾鷿M反。司馬云:牛羊曰芻,犬豕曰豢,以所食得名也?!恩纭芬裘??!端]》箋練反。司馬云:美草也。崔云:甘草也。郭璞云:三蒼云,六畜所食曰薦。◎慶藩案說文:薦,獸之所食艸,從廌從艸。古者神人以廌遺黃帝,帝曰:何食?曰:食薦。漢書趙充國傳,今虜亡其美地薦艸。三蒼郭注云:六畜所食曰薦。管子八觀篇,薦艸多衍,則六畜易繁也。《蝍》音即。《且》字或作蛆,子徐反。李云:蝍且,蟲名也。廣雅云:蜈公也。爾雅云,蒺藜蝍蛆,郭璞注云:似蝗,大腹,長角,能食蛇腦。蒺,音疾,藜,音梨?!稁А啡缱?。崔云:蛇也。司馬云:小蛇也,蝍蛆好食其眼?!而|》尺夷反?!而f》本亦作?,于加反。崔云:烏也,《耆》市志反。字或作嗜。崔本作甘。《美惡》烏路反。

  【四】【注】此略舉四者,以明天下所好之不同也。不同者而非之,則無以知所同之必是。

  【疏】猿猴狙以為雌雄,麋鹿更相接,泥?與魚游戲。毛嬙,越王嬖妾;麗姬,晉國之寵嬪。此二人者,姝妍冠世,人謂之美也。然魚見怖而深入,鳥見驚而高飛,麋鹿走而不顧。舉此四者,誰知宇內定是美色耶?故知凡夫愚迷,妄生憎愛,以理觀察,孰是非哉?決,卒疾貌也。  【釋文】《猵》篇面反,徐敷面反,又敷畏反,郭李音偏,《狙》七余反。司馬云:狙,一名獦牂,似猿而狗頭,熹與雌猿交也。崔云:猵狙,一名獦牂,其雄?與猿雌為牝牡。向云:猵狙以猿為雌也。獦,音葛?!稙榇啤芬羝蓿灰羧缱??!驊c藩案御覽九百十引司馬云:猵狙似猿而狗頭,食獼猴,好與雄狙接。與釋文所引異?!睹珛浴沸煸诹挤?。司馬云:毛嬙,古美人,一云越王美姬也。《麗姬》力知反。下同。麗姬。晉獻公之嬖,以為夫人。崔本作西施?!稕Q》喜缺反。李云:疾貌。崔云:疾足不顧為決。徐古惠反,郭音古穴反?!扼E》士救反,又在遘反。◎慶藩案決驟即決趮也。(說文廣雅并云:趮,疾也)。易(系辭下)〔說卦〕傳,為決躁,(躁與趮同。)正義作決驟,云取其剛(勁)〔動〕(三)也。其正字當作趹趣。說文:趹,馬行貌。又云:趹,踶也。淮南修務篇敕蹺趹,高注云:趹,趣。亦與駃同。廣雅云:駃,奔也。史記張儀傳,探前趹〔后〕(四),蹄間三尋,索隱曰:言馬之走勢疾也。與崔氏訓疾走不顧義同?!端谩泛魣蠓?。

  【五】【注】夫利于彼者或害于此,而天下之彼我無窮,則是非之竟無常。故唯莫之辯而任其自是,然后蕩然俱得。

  【疏】夫物乃眾而未嘗非我,故行仁履義,損益不同,或于我為利,于彼為害,或于彼為是,則于我為非。是以從彼我而互觀之,是非之路,仁義之緒,樊亂糾紛,若殽饌之雜亂,既無定法,吾何能知其分別耶!

  【釋文】《樊然》音煩《殽亂》徐戶交反。郭作散,悉旦反?!驊c藩案殽,郭本作散,非也。說文:殽,雜錯也。散,雜肉也。(雜乃離之誤,辯見說文考正。)義不相通。隸書殽或作●,(見漢殽坑君神祠碑。)與散相似;散或作●,(見李翕析橋郙閣頌)。與殽亦相似;殽散以形相似而誤。太玄元瑩,晝夜殽者其禍福雜,今本殽誤散。淮南原道篇,不與物殽,粹之至也,精神篇,不與物殽而天下自服,今本皆誤作散。(高注曰:散,雜貌。案諸書散字,無雜亂之訓,故散皆當作殽。)《之竟》音境。今本多作境。下放此。

  【?!浚ㄒ唬┶w諫議本無故字。(二)趙本無略舉二字及以字之字。(三)動字依正義原文改。(四)后字依史記原文補。

  嚙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一】?”

  【一】【注】未能妙其不知,故猶嫌至人當知之。斯懸之未解也。

  【疏】嚙缺曰,未悟彼此之不知,更起利害之疑。請云:“子是至人,應知利害。必其不辯,迷暗若夜游?!敝貫榇穗y,冀圖后荅之矣。

  【釋文】《未解》音蟹。

  王倪曰:“至人神矣【一】!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一)風振海而不能驚【二】。若然者,乘云氣,【三】騎日月【四】,而游乎四海之外【五】。死生無變于己【六】,而況利害之端乎【七】!”

  【一】【注】無心而無不順。

  【疏】至者,妙極之體;神者,不測之用。夫圣人虛己,應物無方,知而不知,辯而不辯,豈得以名言心慮億度至人耶!

  【二】【注】夫神全角具而體與物冥者,雖涉至變而未始非我,故蕩然無(躉)〔蠆〕(二)介于胸中也。

  【疏】冱,凍也。原澤焚燎,河漢冰凝,雷霆奮發(fā)而破山,飄風濤蕩而振海。而至人神凝未兆,體與物冥,水火既不為災,風雷詎能驚駭。

  【釋文】《冱》戶故反。徐又戶各反。李戶格反。向云:凍也。崔云:冱,猶涸也?!蚣沂栏冈唬捍蠼於荒?,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能不以物為(是)〔事〕,而天地造化自存于吾心,則外境不足以相累。莊子之自期許如此,故屢及之?!断姟冯愤~反,又音豸?!督椤饭胚~反,又音界?!  救俊咀ⅰ考奈锒?,非我動也。

  【疏】〔若然〕,猶如此也。虛淡無心,方之云氣,蔭芘群品,順物而行。

  【四】【注】有晝夜而無死生也。  【疏】昏明代序,有晝夜之可分;處順安時,無死生之能異。而控馭群物,運載含靈,故有乘騎之名也耳。

  【五】【注】夫唯無其知而任天下之自為,故馳萬物而不窮也?!  臼琛縿蛹畔嗉?,(真)〔冥〕應一時,端坐寰宇之中,而心游四海之外矣。

  【六】【注】與變?yōu)轶w,故死生若一。

  【七】【注】況利害于死生,愈不足以介意。

  【疏】夫利害者,生涯之損益耳。既死生為晝夜,乘變化以遨游,況利害于死生,曾何足以介意矣!  【?!浚ㄒ唬╋h字依趙諫議本補。(二)蠆字依世德堂本改。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圣人不從事于務【一】,不就利,不違害【二】,不喜求【三】,不緣道【四】;無謂有謂,有謂無謂【五】,而游乎塵垢之外【六】。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七】”

  【一】【注】務自來而理自應耳,非從而事之也。  【疏】務,猶事也。諸,于也。瞿鵲是長梧弟子,故謂師為夫子。夫體道圣人,忘懷冥物,雖涉事有而不以為務?;燠E塵俗,泊爾無心,豈措意存情,從于事物!瞿鵲既欲請益,是以述昔之所聞者也。

  【釋文】《瞿鵲》其俱反?!堕L梧子》李云:居長梧下,因以為名。崔云:名丘。簡文云,長梧封人也?!斗蜃印废蛟疲忽涅o之師?!蛴衢性唬忽涅o子必七十子之后人,所稱聞之夫子,謂聞之孔子也。下文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丘即是孔子名,因瞿鵲子述孔子之言,故曰丘也何足以知之也。而讀者不達其意,誤以丘也為長梧子自稱其名,故釋文云,長梧子,崔云名丘。此大不然。下文云,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夫予者,長梧子自謂也。既云丘與女皆夢,又云予亦夢,則安得即以丘為長梧子之名乎?

  【二】【注】任而直前,無所避就。

  【疏】違,避也。體窮通之關命,達利害之有時,故推理直前,而無所避就也。

  【三】【注】求之不喜,直取不怒?!  臼琛棵钗驈模ㄟh)〔違〕也。故物求之而不忻喜矣。

  【四】【注】獨至者也。

  【疏】夫圣智凝湛,照物無情,不將不迎,無生無滅,固不以攀緣之心行乎虛通至道者也。

  【五】【注】凡有稱謂者,皆非吾所謂也,彼各自謂耳,故無彼有謂而有此無謂也。

  【疏】謂,言教也。夫體道至人,虛夷寂絕,從本降跡,感而遂通。故能理而教,無謂而有謂,教而理,有謂而無謂者也。

  【釋文】《稱謂》尺證反。下放此。

  【六】【注】凡非真性,皆塵垢也。

  【疏】和光同塵,處染不染,故雖在囂俗之中,而心自游于塵垢之外者矣。

  【釋文】《而游》崔本作而施。  【七】【疏】孟浪,猶率略也。奚,何也;若,如也;如何。所謂不緣道等,乃窮理盡性。瞿鵲將為妙道之行,長梧用作率略之談。未知其理如何,以何為是。

  【釋文】《孟》如字。徐武黨反,又或武葬反?!独恕啡缱郑炝κ幏?。向云:孟浪,音漫瀾,無所趨舍之謂。李云:猶較略也。崔云:不精要之貌?!驊c藩案文選左太沖吳都賦注引司馬云:孟浪,鄙野之語。釋文闕。又案:孟浪,猶莫絡,不委細之意。(見劉逵注文選左思吳都賦。)莫絡一作摹略。墨子小取篇,摹略萬物之然。摹略者,總括之詞。莫絡摹略孟浪,皆一聲之轉也?!吨小啡缱?,又下孟反。

  長梧子曰:“是(皇)〔黃〕(一)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一】!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二】。

  【一】【疏】聽熒,疑惑不明之貌也。夫至道深玄,非名言而可究。雖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辯至理,不盡其妙,聽熒至竟,疑惑不明。我是何人,猶能曉了。本亦有作黃字者,則是軒轅。  【釋文】《皇帝》本又作黃帝?!虮R文弨曰:皇黃通用。今本作黃帝?!堵牎冯范ǚ??!稛伞芬衄撃ブ?。本亦作瑩,于迥反。向司馬云:聽熒,疑惑也。李云:不光明貌。崔云:小明不大了也。向崔本作●榮?!虮R文弨曰:字匯補云:●字見釋典中。隨函云:●與輝同。

  【二】【注】夫物有自然,理有至極。循而直往,則冥然自合,非所言也。故言之者孟浪,而聞之者聽熒。雖復黃帝,猶不能使萬物無懷,而聽熒至竟。故圣人付當于塵垢之外,而玄合乎視聽之表,照之以天而不逆計,放之自爾而不推明也。今瞿鵲子方聞孟浪之言而便以為妙道之行,斯亦無異見卵而責司晨之功,見彈而求鸮炙之實也。夫(二)不能安時處順而探變求化,當生而慮死,執(zhí)是以辯非,皆逆計之徒也。

  【疏】鸮即鵬鳥,賈誼之所賦者也。大小如雌雞,而似斑鳩,青綠色,其肉甚美,堪作羹炙,出江南。然卵有生雞之用,而卵時未能司晨,彈有得鸮之功,而彈時未堪為炙;亦猶教能詮于妙理,而教時非理,今瞿鵲纔聞言說,將為妙道,此計用之太早。

  【釋文】《且女》音汝。下同?!兑啻蟆芬籼炖铍纷舴?。注同?!稌r夜》崔云:時夜,司夜,謂雞也?!兑姀棥吠降┓础!尔^》于驕反。司馬云:小鳩,可炙。毛詩草木疏云:大如斑鳩,綠色,其肉甚美。《雖復》扶又反。下皆同。下章注亦準此。

  【校】(一)黃字依世德堂本改。(二)趙諫議本無夫字。

  予嘗為女妄言之【一】,女以妄聽之。奚(一)【二】旁日月,挾宇宙【三】?為其吻(二)合,置其滑涽,以隸相尊【四】。眾人役役【五】,圣人愚芚(三)【六】,參萬歲而一成純【七】。萬物盡然【八】,而以是相蘊【九】。

  【一】【注】言之則孟浪也,故試妄言之。

  【釋文】《嘗為》于偽反?!  径俊咀ⅰ咳粽犕?,復為太早計也。故亦妄聽之,何?  【疏】予,我也。奚,何也。夫至理無言,言則孟浪。我試為汝妄說,汝亦妄聽何如?亦言,奚者即何之聲也。

  【三】【注】以死生為晝夜,旁日月之喻也;以萬物為一體,挾宇宙之譬也。

  【疏】旁,依附也。挾,懷藏也。天地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契理圣人,忘物忘我,既而囊括萬有,冥一死生。故郭注云,以死生為晝夜,旁日月之喻也;以萬物為一體,挾宇宙之喻也。

  【釋文】《旁日月》薄葬反,徐扶葬反。司馬云:依也。崔本作謗。◎盧文弨曰:官校本改謗為傍,未必是?!蚣沂栏冈唬汗笠耘酝犞蓴嗑?,熟玩文義,奚旁日月挾宇宙自為句,言操何術以超出天地之表。慶藩案旁當為放之借字。放,依也。論語里仁篇放于利而行,鄭孔注并曰:放,依也。墨子法儀篇放依以從事,放亦依也。亦通作方。詩維鳩方之,言鵲有巢而鳩依之也。(見王氏經義述聞。)又通作傍。旁日月,謂依日月也。應從司馬訓依之義為正。崔本作謗者非也?!稈丁窇綦悍?。崔本作扶。《宇宙》治救反。尸子云: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說文云:舟輿所極覆曰宙?!  舅摹俊咀ⅰ恳杂兴v,故尊卑生焉,而滑涽紛亂,莫之能正,各自是于一方矣。故為●然自合之道,莫若置之勿言,委之自爾也。涽然,無波際之謂也。  【疏】●,無分別之貌也。置,任也。滑,亂也。涽,闇也。隸,皂仆之類也,蓋賤稱也。夫物情顛倒,妄執(zhí)尊卑。今圣人欲祛此惑,(無)〔為〕(四)●然合同之道者,莫若滑亂昏雜,隨而任之,以隸相尊,一于貴賤也?!  踞屛摹俊丁瘛繁净蜃鳌?。郭音泯,徐武軫反,李武粉反。無波際之貌。司馬云:合也。向音唇,云:若兩唇之相合也。◎盧文弨曰:今注本波作被(五),似誤?!痘沸旃艣]反,亂也。向本作汨,音同。崔戶八反,云:栝口(本)〔木〕(六)也。《涽》徐音昏。向云:汨昏,未定之謂。崔本作?,武巾反,云:繩也。◎盧文弨曰:舊作涽。宋本從氏,并注中昏涽并從氏,今從之。

  【五】【注】馳鶩于是非之境也。

  【六】【注】芚然無知而直往之貌。

  【疏】役役,馳動之容也。愚芚,無知之貌。凡俗之人,馳逐前境,勞役而不息;體道之士,忘知廢照,芚然而若愚也。

  【釋文】《芚》徐徒奔反。郭治本反。司馬云:渾沌不分察也。崔〔云〕(七):文厚貌也。或云:束也。李丑倫反?!  酒摺俊咀ⅰ考冋?,不雜者也。夫舉萬歲而參其變,而眾人謂之雜矣,故役役然勞形怵心而去彼就此。唯大圣無執(zhí),故芚然直往而與變化為一,一變化而常游于獨者也。故雖參糅億載,千殊萬異,道行之而成,則古今一成也;物謂之而然,則萬物一然也。無物不然,無時不成;斯可謂純也。

  【疏】夫圣人者,與二儀合其德,萬物同其體,故能隨變任化,與世相宜。雖復代歷古今,時經夷險,參雜塵俗,千殊萬異,而淡然自若,不以介懷,抱一精純,而常居妙極也?!蚣沂栏冈唬罕娙艘垡?,較量今日,又較量明日。今日見為是,明日又見為非,今日見為非非,明日又見為非是。圣人愚芚,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參萬歲以極其量。一者,渾然無彼此之別;成者,怡然無然可之差;純者,泊然無是非之辯。圣人以此應萬物之變而相蘊于無窮,斯為參萬歲而一成純。

  【釋文】《怵心》敕律反。《參糅》如救反。

  【八】【注】無物不然。

  【九】【注】蘊,積也。積是于萬歲,則萬歲一是也;積然于萬物,則萬物盡然也。故不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彼我勝負之所如也。

  【疏】蘊,積也。夫物情封執(zhí),為日已久。是以橫論萬物,莫不我然彼不然;(堅)〔豎〕說古今,悉皆自是他不是。雖復萬物之多,古今之遠,是非蘊積,未有休時。圣人順世污隆,動而常寂,參糅億載而純一凝然也。

  【釋文】《相蘊》本亦作缊。徐于憤反,郭于本反,李于問反。積也。

  【校】(一)朱桂曜本奚下有若字。(二)趙諫議本作●,下同。(三)闕誤引劉同一本芚作芼,云:芚,治本切,無知直往之貌。(四)為字依覆宋本改。(五)世德堂本作被,本書依釋文原本改。(六)木字依世德堂本改。(七)云字依世德堂本補。

  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一】!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二】!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后悔其泣也【三】。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四】!  【一】【注】死生一也,而獨說生,欲與變化相背,故未知其非惑也。

  【疏】夫爐錘萬物,未始不均;變化死生,其理唯一。而獨悅生惡死,非惑如何!

  【釋文】《予惡》音烏。下惡乎皆同?!墩f》音悅。注同?!断啾场芬襞??!  径俊咀ⅰ可俣涔示?,名為弱喪。夫弱喪者,遂安于所在而不知(一)歸于故鄉(xiāng)也。焉知生之非夫弱喪,焉知死之非夫還歸而惡之(二)哉!

  【疏】弱者弱齡,喪之言失。謂少年遭亂,喪失桑梓,遂安他土而不知歸,謂之弱失。從無出有,謂之為生;自有還無,謂之為死。遂其戀生惡死,豈非弱喪不知歸邪!

  【釋文】《惡死》烏路反。注同?!度鯁省废だ朔础W⑼?。《少而》詩照反?!堆芍酚隍?。下同。

  【三】【注】一生之內,情變若此。當此之日,則不知彼,況夫死生之變,惡能相知哉!

  【疏】昔秦穆公與晉獻公共伐麗戎之國,得美女一,玉環(huán)二。秦取環(huán)而晉取女,即麗戎國艾地守封疆人之女也。筐,正也。初去麗戎,離別親戚,懷土之戀,故涕泣沾襟。后至晉邦,寵愛隆重,與獻公同方床而燕處,進牢饌以盈廚,情好既移,所以悔其先泣。一生之內,情變若此。況死生之異,何能知哉!莊子寓言,故稱獻公為王耳。

  【釋文】《至于王所》崔云:六國時諸侯僭稱王,因此謂獻公為王也。《筐》本亦作匡。徐起狂反。《床》徐音床。司馬云:筐床,安床也。崔云:筐,方也。一云:正床也。

  【四】【注】蘄,求也。

  【疏】蘄。求也。麗姬至晉?;谄湎绕芍勒咧粎s悔初始在生之日求生之意也!  【釋文】《蘄》音祈,求也。

  【校】(一)趙諫議本不知下有所謂二字。(二)趙本無之字。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一】。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二】。夢之中又占其夢焉【三】,覺而后知其夢也【四】。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五】,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六】!丘也與女,皆夢也【七】;予謂女夢,亦夢也【八】。是其言也,其名為吊詭【九】。萬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一0】。

  【一】【注】此寤寐之事變也。事茍變,情亦異,則死生之愿不得同矣。故生時樂生,則死時樂死矣,死生雖異,其于各得所愿一也,則何系哉!

  【疏】夫死生之變,猶覺夢之異耳。夫覺夢之事既殊,故死生之情亦別,而世有覺兇而夢吉,亦何妨死樂而生憂邪!是知寤寐之間,未足可系也。

  【釋文】《樂生》音洛。下同。

  【二】【注】由此觀之,當死之時,亦不知其死而自適其志也。

  【疏】方將為夢之時,不知夢之是夢,亦猶方將處死之日,不知死之為死。各適其志,何所戀哉!  【三】【注】夫夢者乃復夢中占其夢,則無以異于寤者也。

  【四】【注】當所遇,無不足也,何為方生而憂死哉!

  【疏】夫人在睡夢之中,謂是真實,亦復占候夢想,思度吉兇,既覺以后,方知是夢。是故生時樂生,死時樂死,何為當生而憂死哉!

  【釋文】《覺而》音教。下及注皆同。  【五】【注】夫大覺者,圣人也。大覺者乃知夫患慮在懷者皆未寤也。

  【疏】夫擾擾生民,蕓蕓群品,馳騖有為之境,昏迷大夢之中,唯有體道圣人,朗然獨覺,知夫患慮在懷者皆未寤也?!  玖俊咀ⅰ糠蛴拚叽髩舳砸詾殄?,故竊竊然以所好為君上而所惡為牧圉,欣然信一家之偏見,可謂固陋矣?!  臼琛糠蛭锴橛藁?,暗若夜游,昏在夢中,自以為覺,竊竊然議專所知。情之好者為君上,情之惡者同牧圉,以此為情懷,可謂固陋。牛曰牧,馬曰圉也。

  【釋文】《竊竊》司馬云:猶察察也?!赌梁酢反薇咀髭柡酰疲痕y跂,強羊貌?!端谩泛魣蠓础W⑼??!端鶒骸窞趼贩础?br />
  【七】【注】未能忘言而神解,故非大覺也。

  【疏】丘是長梧名也。夫照達真原,猶稱為夢,況愚徒竊竊,豈有覺哉!

  【釋文】《神解》音蟹。徐戶解反。

  【八】【注】即復夢中之占夢也。夫自以為夢,猶未寤也,況竊竊然自以為覺哉!

  【疏】夫迷情無覺,論夢還在夢中;聲說非真,妙辯猶居言內。是故夢中占夢,夢所以皆空;言內試言,言所以虛假。此托夢中之占夢,亦結孟浪之譚耳。

  【九】【注】夫非常之談,故非常人之所知,故謂之吊當卓詭,而不識其懸解。

  【疏】夫舉世皆夢,此乃玄談。非常之言,不顧于俗,吊當卓詭,駭異物情,自非清通,豈識深遠哉!

  【釋文】《吊》如字,又音的,至也?!虮R文弨曰:舊脫又字,今補?!对帯肪盼?,異也。

  【一0】【注】言能蛻然無系而玄同死生者至希也。

  【疏】且世〔歷〕萬年而一逢大圣,知三界悉空,四生非有,彼我言說,皆在夢中。如此解人,其為希遇,論其賒促,是旦暮逢之。三十年為一世也。

  【釋文】《其解》音蟹,徐戶解反?!锻懭弧芬魩?,又始銳反。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一】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二】?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三】?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四】?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暗。吾誰使正之【五】?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能正之【六】!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七】!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八】!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九】!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一0】?  【一】【疏】若,而,皆汝也。若不勝汝也耶,假問之詞也。夫是非彼我,舉體不真,倒置之徒,妄為臧否。假使我與汝對爭,汝勝我不勝,汝勝定是,我不勝定非耶?固不可也。  【二】【注】若,而,皆汝也。

  【疏】假令我勝于汝,汝不及我,我決是也,汝定非也?各據偏執(zhí),未足可依也?!  救俊臼琛炕颍欢ㄒ?。我之與汝,或是或非,彼此言之,勝負不定,故或是則非是,或非則非非也。

  【四】【疏】俱是則無非,俱非則無是。故是非彼我,出自妄情也。

  【五】【注】不知而后推,不見而后辯,辯之而不足以自信,以其與物對也。辯對終日黮暗,至竟莫能正之,故當付之自正耳。  【疏】彼我二人,各執(zhí)偏見,咸謂自是,故不能相知。必也相知,己之所非者,他家之是也。假令別有一人,遣定臧否,此人還有彼此,亦不離是非,各據妄情,總成暗惑,心必懷愛,此見所以黮暗不明。三人各執(zhí),使誰正之?黮暗,不明之謂也。

  【釋文】《黮暗》貪暗反。李云:黮闇,不明貌。  【六】【疏】既將汝同見,則與汝不殊,與汝不殊,何能正定!此覆釋第一句。

  【釋文】《惡能》音烏。下皆同。

  【七】【注】同故是之,未足信也。  【疏】注云,同故是之耳,未足信也。此覆釋第二句也?!  景恕俊咀ⅰ慨惞氏喾嵌?,亦不足據。

  【疏】既異我汝,故別起是非。別起是非,亦何足可據?此覆解第三句。  【九】【注】是若果是,則天下不得復有非之者也;非若信非,則亦無緣復有是之者也;今是其所同而非其所異,異同既具而是非無主。故夫是非者,生于好辯而休乎天均,付之兩行而息乎自正也。

  【疏】彼此曲從,是非兩順,不異我汝,亦何能正之?此解第四句。

  【一0】【注】各自正耳。待彼不足以正此,則天下莫能相正也,故付之自正而至矣?!  臼琛课遗c汝及人,固受黮闇之人??傆腥?,各執(zhí)一見,咸言我是,故俱不相知。三人既不能定,豈復更須一人!若別待一人,亦與前何異!〔待〕彼也耶,言其不待之也。

  何謂和之以天倪【一】?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一)【二】?;曋啻?,若其不相待【三】。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四】。忘年忘義,振于無竟,故寓諸無竟【五】。”

  【一】【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疏】天,自然也。倪,分也。夫彼我妄執(zhí),是非無主,所以三人四句,不能正之。故假設論端,托為問荅,和以自然之分,令歸無是無非。天倪之義,次列于下文。

  【釋文】《和之》如字,崔胡臥反?!短炷摺防钜粞?,徐音詣,郭音五底反。李云:分也。崔云:或作霓,音同,際也。班固曰:天研。◎盧文弨曰:舊本崖訛崔,今據大宗師篇改正。倪音近研,故計倪亦作計研?!  径俊咀ⅰ渴欠侨环?,彼我更對,故無辯。無辯,故和之以天倪,安其自然之分而已,不待彼以正之。

  【疏】辯,別也。夫是非然否,出自妄情,以理推求,舉體虛幻,所是則不是,然則不然。何以知其然耶?是若定是,是則異非;然若定然,然則異否。而今此謂之是,彼謂之非;彼之所然,此以為否。故知是非然否,理在不殊,彼我更對,妄為分別,故無辯也矣。

  【三】【注】是非之辯為化聲。夫化聲之相待,俱不足以相正,故若不相待也?!  臼琛糠蚴欠潜宋?,相待而成,以理推尋,待亦非實。故變化聲說,有此待名;名既不真,待便虛待。待即非待,故知不相待者也。◎家世父曰:言隨物而變,謂之化聲。是與不是,然與不然,在人者也。待人之為是為然而是之然之,與其無待于人而自是自然,一皆無與于其心,是謂和之以天倪。

  【四】【注】和之以自然之分,任其無極之化,尋斯以往,則是非之境自泯,而性命之致自窮也。

  【疏】曼衍,猶變化也。因,任也。窮,盡也。和以自然之分,所以無是無非;任其無極之化,故能不滯不著。既而處順安時,盡天年之性命也。

  【釋文】《曼》徐音萬,郭武半反?!堆堋沸煲詰?zhàn)反。司馬云:曼衍,無極也。

  【五】【注】夫忘年故玄同死生,忘義故彌貫是非。是非死生蕩而為一,斯至理也。至理暢于無極,故寄之者不得有窮也。

  【疏】振,暢也。竟,窮也。寓,寄也。夫年者,生之所稟也,既同于生死,所以忘年也;義者,裁于是非也,既一于是非,所以忘義也。此則遣前知是非無窮之義也。既而生死是非蕩而為一,故能通暢妙理,洞照無窮。寄言無窮,亦無無窮之可暢,斯又遣于無極者也。

  【釋文】《振》如字。崔云:止也。又之忍反?!稛o竟》如字,極也。崔作境。

  【?!浚ㄒ唬╆I誤引江南古藏本是也下亦無辯作其無辯矣,然也下亦無辯作亦無辯矣。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一】?”

  【一】【注】罔兩,景外之微陰也。

  【疏】罔兩,景外之微陰也。曩,昔也,(特)向也?!蔡亍?,獨也。莊子寓言以暢玄理,故寄景與罔兩,明于獨化之義。而罔兩問景云:“汝向行今止,昔坐今起。然則子行止坐起,制在于形,唯欲隨逐于他,都無獨立志操者,何耶?”

  【釋文】《罔兩》郭云:景外之微陰也。向云:景之景也。崔本作罔浪,云:有無之狀。◎慶藩案罔兩,司馬作罔浪。文選班孟堅幽通賦注引司馬云:罔浪,景外重陰也。釋文引崔本作罔浪,云有無之狀,與司馬訓異義?!毒啊?永反,又如字。本或作影,俗也?!蛾佟沸炷耸幏础@钤疲合蛘咭??!稛o特》本或作持。崔云:特,辭也。向云:無特者,行止無常也?!恫倥c》音余?! 【霸唬骸拔嵊写徽咝啊疽弧??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二】?吾待蛇蚹蜩翼邪【三】?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四】”

  【一】【注】言天機自爾,坐起無待。無待而獨得者,孰知其故,而責其所以哉?

  【疏】夫物之形質,咸稟自然,事似有因,理在無待。而形影非遠,尚有天機,故曰萬類參差無非獨化者也?!  径俊咀ⅰ咳糌熎渌鴮て渌?,則尋責無極,(而)〔卒〕(一)至于無待,而獨化之理明矣。

  【疏】影之所待,即是形也。若使影待于形,形待造物,請問造物復何待乎?斯則待待無窮,卒乎無待也。

  【三】【注】若待蛇蚹蜩翼,則無特操之所由,未為難識也。今所以不識,正由不待斯類而獨化故耳。

  【疏】昔諸講人及郭生注意,皆云蛇蚹是腹下齟齬。蜩翼者是蜩翅也。言蛇待蚹而行,蜩待翼而飛,影待形而有也,蓋不然乎。若使待翼而飛,待足而走,飛禽走獸,其類無窮,何勞獨舉蛇蚹,頗引為譬?即今解蚹者,蛇蛻皮也,蜩翼者,蜩甲也。言蛇蛻舊皮,蜩新出甲,不知所以,莫辯其然,獨化而生,蓋無待也。而蛇蜩二蟲,猶蛻皮甲,稱異諸物,所以引之。故外篇云,吾待蛇蚹蜩甲耶,是知形影之義,與蚹甲無異者也?!  踞屛摹俊渡咄k》音附,徐又音敷。司馬云:謂蛇腹下齟齬可以行者也。齟,音士女反,齬,音魚女反?!厄琛沸煲魲l。

  【四】【注】世或謂罔兩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請問:夫造物者,有耶無耶?無也?則胡能造物哉?有也?則不足以物眾形。故明眾形之自物而后始可與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未有不獨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二)者無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雖復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將使萬物各反所宗于體中而不待乎外,外無所謝而內無所矜,是以誘然皆生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今罔兩之因景,猶云俱生而非待也,則萬物雖聚而共成乎天,而皆歷然莫不獨見矣。故罔兩非景之所制,而景非形之所使,形非無之所化也,則化與不化,然與不然,從人之與由己,莫不自爾,吾安識其所以哉!故任而不助,則本末內外,暢然俱得,泯然無跡。若乃責此近因而忘其自爾,宗物于外,喪主于內,而愛尚生矣。雖欲推而齊之,然其所尚已存乎胸中,何夷之得有哉!

  【疏】夫待與不待,然與不然,天機自張,莫知其宰,豈措情于尋責而思慮于心識者乎!

  【釋文】《喪》息浪反。

  【?!浚ㄒ唬┳渥忠浪伪炯笆赖绿帽靖?。(二)世德堂本物作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一】!不知周也【二】。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三】。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四】?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五】。此之謂物化?!玖?br />
  【一】【注】自快得意,悅豫而行。

  【疏】栩栩,忻暢貌也。喻,曉也。夫生滅交謝,寒暑遞遷,蓋天地之常,萬物之理也。而莊生暉明鏡以照燭,(汛)〔泛〕上善以遨游,故能托夢覺于死生,寄自他于物化。是以夢為胡蝶,栩栩而適其心;覺乃莊周,蘧蘧而暢其志者也。

  【釋文】《胡蝶》徐徒協(xié)反。司馬崔云:蛺蝶也?!惰颉沸鞗r羽反,喜貌。崔本作翩。《自喻》李云:喻,快也?!吨九c》音余。下同。崔云:與,哉。

  【二】【注】方其夢為胡蝶而不知周,則與殊死不異也。然所在無不適志,則當生而系生者,必當死而戀死矣。由此觀之,知夫在生而哀死者誤也。

  【疏】方為胡蝶,曉了分明,快意適情,悅豫之甚,只言是蝶,(宜)〔不〕識莊周。死不知生,其義亦爾?!  救俊咀ⅰ孔灾芏裕史Q覺耳,未必非夢也。

  【疏】蘧蘧,驚動之貌也。俄頃之間,夢罷而覺,驚怪思省,方是莊周。故注云,自周而言,故稱覺耳,未必非夢也?!  踞屛摹俊度挥X》古孝反?!掇巨尽沸煲羟?,又其慮反。李云:有形貌。崔作據據,引大宗師云據然覺。

  【四】【注】今之不知胡蝶,無異于夢之不知周也;而各適一時之志,則無以明胡蝶之不夢為周矣。世有假寐而夢經百年者,則無以明今之百年非假寐之夢者也。

  【疏】昔夢為蝶,甚有暢情;今作莊周,亦言適志。是以覺夢既無的當,莊蝶豈辯真虛者哉!

  【五】【注】夫覺夢之分,無異于死生之辯也。今所以自喻適志,由其分定,非由無分也。

  【疏】既覺既夢,有蝶有莊,乃曰浮虛,亦不無崖分也。

  【六】【注】夫時不暫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夢,于今化矣。死生之變,豈異于此,而勞心于其間哉!方為此則不知彼,夢為胡蝶是也。取之于人,則一生之中,今不知后,麗姬是也。而愚者竊竊然自以為知生之可樂,死之可苦,未聞物化之謂也。

  【疏】夫新新變化,物物遷流,譬彼窮指,方茲交臂。是以周蝶覺夢,俄頃之間,后不知前,此不知彼。而何為當生慮死,妄起憂悲!故知生死往來,物理之變化也。

  【釋文】《可樂》音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