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子道德經校釋

老子道德經校釋 作者:老子


  (一)本書在選本方面,以唐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本為主,次取敦煌寫本與遂州碑本參訂。石本于御注、廣明、景福以外,更參考樓正、邢玄、慶陽、磻溪、高翿、趙孟俯諸本。鈔本參考柰卷及室町時代鈔本??瘫就醣境妹骱陀罨荼就?,更參考道藏本、范應元引王本,與道藏宋張?zhí)貐R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參考道藏李道純道德會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聲韻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的選用。   (二)本書在??狈矫?,以嚴可均鐵橋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異所校三百四十九條為主,魏稼孫績語堂碑錄,或正嚴誤,或補嚴闕,共四十三條,次之。余如紀昀、畢沅、王昶、吳云之校老子,乃至羅振玉之道德經考異,何士驥之古本道德經???,凡與碑本??惫ぷ饔嘘P者,無不盡力搜羅,務求去偽存真,使道德經文字得以接近于本來面目。

 ?。ㄈ┍緯谟栐b方面,所采舊注有王念孫、孫詒讓、俞樾、洪頤烜、劉師培、易順鼎、馬敘倫、陶鴻慶、奚侗、蔣錫昌、勞健、高亨、于省吾諸家;間亦采取日本大田晴軒、武內義雄之說。案語則隨文聲敘,或出己見,其中有特重聲訓之處,說本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四)本書在音韻方面,以江晉三老子韻讀為主,偶有漏失,則以姚文田之古音諧、鄧廷楨之雙硯齋筆記、李賡蕓之炳燭編補之。若劉師培之老子韻表,高本漢之老子韻考,及奚侗,陳柱之說老子古音,則多肊說,其合者取之,不合者棄之。  ?。ㄎ澹┍緯刂爻窖耘c老子之關系。如四十五章“躁勝寒”,據(jù)詩汝墳釋文“楚人名火曰燥”。五十五章“終日號而不嗄”,據(jù)莊子庚桑楚篇司馬彪注“楚人謂唬極無聲曰嗄”。七十章“披褐懷玉”,據(jù)淮南子齊俗訓注“楚人謂袍為短褐大布”。此類之例,說詳各章,閱者察之。

 ?。┍緯醺宄蓵r,承楊樹達先生、任繼愈先生校正全書數(shù)次,梁啟雄、王維誠二先生亦校正其一部分,得益良多。本書即根據(jù)諸先生提供之寶貴意見,經數(shù)次修改而成。其中如仍有誤謬之處,應由撰者自己負責。又以楊樹達先生貢獻最大,且為其晚年最后之勞績,應以此書為其紀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