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篇目
孫子集注序
卷一計篇
卷二作戰(zhàn)篇
卷三謀攻篇
卷四形篇
卷五埶篇
卷六虛實篇
卷七軍爭篇
卷八九變篇
卷九行軍篇
卷十地形篇
卷十一九地篇
卷十二火攻篇
卷十三用間篇
孫子集注序
歐陽文忠公撰《四庫書目》,言《孫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見僅此:漢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筌、陳皥、孟氏、賈林、杜佑,宋有張預(yù)、梅堯臣、王晢、何氏,諸家多托之空言,而曺操則見之行事者也。操甞創(chuàng)為《新書》,諸將征伐,即以《新書》授之。者勝,違者負(fù)。今《新書》不傳,而見扵《李肅公問答》者,機權(quán)應(yīng)變,寔夲之《孫子》。其注多隱辭,引而不彂——操之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孫武死后凡千歲,將兵者有成有敗,勘其事跡,皆與武所著書一一相拞當(dāng),猶印圈??蹋徊徊畹?。予觧猶盤中走丸,橫斜曲直,計扵臨時,不可盡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扵盤也?!蹦廖串^用兵。觀其與時宰論兵二書,謂尚古兵柄本出儒術(shù),援古證今,若繩裁刀,觧使其言用,山東不足平矣。陳皥注多指謪杜之謬誤,人各有見,未必為樊川病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雜引諸史,以證《太乙遁甲》,與今所存書往往不同意。古書散逸乆矣。孟氏、賈林、杜佑,即唐紀(jì)爕所集者。岐公相業(yè)足稱,而文章議論亦炳煥杰出,其注即里居時撰,見《通典》。張預(yù)承歷代名將,用兵制勝有合扵孫子者,編次為傳,扵孫子多所發(fā)眀。梅尭臣注,文忠公謂其當(dāng)與三家并傳,晦翁有定論矣。孟氏、賈林、王晢、何氏,雖言人人殊,而皆扵觀者有所禆益。此注之所以集也。
夫兵,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不素習(xí)扵承平之時,而姑試于有事之日,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懸弧,長而習(xí)射,冬而講武,凡人之所當(dāng)知者也。詩云:“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又曰:“戚戰(zhàn)則克”。圣人之所以敎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渉獵群書而尤嗜《孫子》?!秾O子》上謀而后攻,修道而保法,論將則曰仁智信勇嚴(yán),與孔子合。至扵戰(zhàn)守攻圍之道,批抗搗虛之術(shù),山林險阻之勢,料敵用間之謀,靡不畢具。其它韜鈐機略,孰能過之。然其言約而該,近而逺,未易窺測。今觀諸家所注,或本隱以之顯,或由粗而識精,或援史而證之以事,或因言而實之以人,扵是《孫子》之微詞奧義,彰彰眀矣。故曰《孫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攵士亦當(dāng)盡心焉旨哉!言乎予奉
命督軍虔臺,進武弁及生儒,問之,無有知是書者,故授之以梓,以廣其傳。
嘉靖乙卯春正月榖日,錫山談愷,書于虔臺之思?xì)w軒
孫子集注卷之一
計篇
(曹操曰:計者,選將、量敵、度地、料卒、逺近、險易,計于廟堂也。
○李筌曰:計者兵之上也?!短欢菁住废纫杂嬌窦拥聦m,以斷主客成敗,故《孫子》論兵,亦以計為篇首。
○杜牧曰:計,筭也。曰計筭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謂道、天、地、將、法也,于廟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計筭優(yōu)劣,然后定勝負(fù)。勝負(fù)旣定,然后興師動眾。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著為篇首耳。
○王晳曰:計者,謂計主將、天地、法令、兵眾士卒、賞罰也。
○張預(yù)曰:管子曰:計先定于內(nèi)而后兵出境。故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也?;蛟?,兵貴臨敵制宜。曹公謂計于廟堂者何也。曰,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地之逺近,兵之眾寡,安得不先計之,及乎兩軍相臨,變動相應(yīng),則在于將之所裁,非可以隃度也。)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
【杜牧曰: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br />○張預(yù)曰:國之安危在兵,故講武練兵,實先務(wù)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筌曰:兵者兇器,死生存亡,系于此矣。是以重之??秩溯p行者也。
○杜牧曰:國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須審察也。
○賈林曰:地猶所也。亦謂陳師振旅戰(zhàn),陳之地,得其利則生,失其便則死。故曰死生之地。道者,權(quán)機,立勝之道,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曰不可不察也。書曰:“有存道者,輔而固之。有亡道者,推而亡之?!?br />○梅堯臣曰:地有死生之勢,戰(zhàn)有存亡之道。
○王晳曰:兵舉則死生存亡繋之。
○張預(yù)曰:民之死生兆于此,則國之存亡見于彼,然死生曰地存亡。曰道者,以死生在勝負(fù)之地,而存亡繋得失之道也,得不重慎審察乎。
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曹操曰:謂下五事七計,求彼我之情也。
○李筌曰:謂下五事也。校,量也,量計逺近而求物情,以應(yīng)敵。
○杜牧曰:經(jīng)者,經(jīng)度也。五者卽下所謂五事也。校者,校量也。計者,卽篇首計筭也。索者,搜索也。情者,彼我之情也。此言先須經(jīng)度五事之優(yōu)劣,次復(fù)校量計筭之得失,然后始可搜索彼我勝負(fù)之情狀。
○賈林曰:校量彼我之計謀,搜索兩軍之情實,則長短可知,勝負(fù)易見。
○梅堯臣曰:經(jīng)紀(jì)五事,校定計利。
○王晳曰:經(jīng),常也,又經(jīng),緯也。計者,謂下七計。索,盡也。兵之大經(jīng)不出道、天、地、將、法耳。就而校之以七計,然后能盡彼已勝負(fù)之情狀也。
○張預(yù)曰:經(jīng),經(jīng)緯也。上先經(jīng)緯五事之次序,下乃用五事以校計彼我之優(yōu)劣,探索勝負(fù)之情狀?!?br />
一曰道,
【張預(yù)曰:恩信使民?!?br />
二曰天,
【張預(yù)曰:上順天時?!?br />
三曰地,
【張預(yù)曰:下知地利?!?br />
四曰將,
【張預(yù)曰:委任賢能?!?br />
五曰法。
【杜牧曰:此之謂五事也。
○王晳曰:此經(jīng)之五事也。夫用兵之道,人和為本,天時與地利則其助也。三者具,然后議舉兵。兵舉必須將,能將能然后法修。孫子所次此之謂矣。
○張預(yù)曰:節(jié)制嚴(yán)明。夫?qū)⑴c法,在五事之末者,凡舉兵伐罪,廟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時之逆順,次審地形之險易。三者巳熟,然后命將征之兵,旣出境則法令一從于將,此其次序也?!?br />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
【張預(yù)曰:以恩信道義撫眾,則三軍一心,樂為其用。易曰:“恱以犯難,民忘其死?!薄?br />
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民】不畏危。
【曹操曰:謂道之以敎令。危者,危疑也。
○李筌曰:危,亡也。以道理眾,人自化之,得其同用,何亡之有。
○杜牧曰:道者仁義也。李斯問兵于荀卿,答曰:彼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輕為之死。復(fù)對趙孝成王論兵曰: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胷臆也,如此,始可令與上下同意,死生同致,不畏懼于危疑也。
○陳皥注同杜牧
○孟氏曰:一作人不疑。謂始終無二志也。一作人不危道,謂道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敎,故能化服士民,與上下同一也。故用兵之妙,以權(quán)術(shù)為道。大道廢而有法,法廢而有權(quán),權(quán)廢而有勢,勢廢而有術(shù),術(shù)廢而有數(shù)。大道淪替,人情訛偽,非以權(quán)數(shù)而取之,則不得其欲也。故其權(quán)術(shù)之道,使民上下同進趨,共愛憎,一利害。故人心歸于德,得人之力,無私之至也。故百萬之眾,其心如一,可與俱同死力,動而不至危亡也。臣之于君,下之于上,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胷臆也。如此始可與上同意,死生同致,不畏懼于危疑。
○賈林曰:將能以道為心,與人同利共患,則士卒服。自然心與上者同也。使士卒懐我如父母,視敵如仇讎者,非道不能也。黃石公云: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杜佑曰:謂導(dǎo)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敎也。危者疑也。上有仁施,下能致命也。故與處存亡之難,不畏傾危之?dāng)?,若晉陽之圍,沈灶產(chǎn),蛙人無叛疑心矣。
○梅堯臣曰:危,戾也。主有道則政敎行,人心同則危戾去,故主安與安,主危與危。
○王晳曰:道謂主有道,能得民心也。夫得民之心者,所以得死力也。得死力者,所以濟患難也。易曰:“恱以犯難,民忘其死?!比缡莿t安畏危難之事乎。
○張預(yù)曰:危,疑也。士卒感恩,死生存亡與上同之,決然無所疑懼?!?br />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曹操曰: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之制,故司馬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
○李筌曰:應(yīng)天順人,因時制敵。
○杜牧曰:陰陽者,五行刑德,向背之類是也。今《五緯行止》最可據(jù)驗。巫咸、甘氏、石氏、唐蒙、史墨、梓慎、禆灶之徒,皆有著述。咸稱秘奧,察其指歸,皆本人事?!秲墙?jīng)》曰:歲星所在之分,不可攻。攻之反受其殃也。《左傳?昭三十二年》,夏,吳伐越,始用師于越。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吳乎。”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殃。注曰,存亡之?dāng)?shù),不過三紀(jì)。歲月三周,三十六歲。故曰不及四十年也。此年歳在星紀(jì),星紀(jì),吳分也。歲星所在,其國有福。吳先用兵,故反受其殃。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至此三十八歳也。李淳風(fēng)曰:天下誅秦,歲星聚于東井,秦政暴虐,失歲星仁和之理,違歲星恭肅之道,拒諌信讒,是故胡亥終于滅亡。復(fù)曰,歲星清明,潤澤所在之國,分大吉,君令合于時,則歲星光喜,年豐人安君,尚暴虐,令人不便,則歲星色芒角而怒,則兵起。由此言之,歲星所在,或有福德,或有災(zāi)祥,豈不皆本于人事乎。夫吳越之君,德均勢敵,闔閭興師,志于吞滅,非為拯民,故歲星福越而禍吳。秦之殘酷天下,誅之上合天意,故歳星禍秦而祚漢。熒惑,罰星也。宋景公出一善言,熒惑退移三舎,而延二十七年。以此推之,歲為善星,不福無道,火為罰星,不罰有德。舉此二者,其它可知。況所臨之分,隨其政化之善惡,各變其本色,芒角大小,隨為禍福,各隨時而占之。淳風(fēng)曰:夫形器著于下,精象系于上,近取之身,耳目為肝腎之用,鼻口實心腹所資,彼此影響,豈不然歟。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鄙w本于人事而已矣。刑德向背之說,尤不足信。夫刑德天官之陳,背水陳者為絶紀(jì),向山坂陳者為廢軍。武王伐紂,背清水,向山坂而陳,以二萬二千五百人,撃紂之億萬而滅之。今可目睹者,國家自元和已至今三十年間,凡四伐趙寇,昭義軍加以數(shù)道之眾,常號十萬,圍之臨城縣,攻其南不拔,攻其北不拔,攻其東不拔,攻其西不拔。其四度圍之,通有十歲。十歲之內(nèi),東西南北豈有刑德向背、王相吉辰哉?其不拔者,豈不曰城堅池深,糧多人一哉。復(fù)以往事驗之,秦累世戰(zhàn)勝,竟滅六國,豈天道二百年間常在干方,福德常居鶉首?豈不曰穆公已還,卑身趨士,務(wù)耕戰(zhàn),明法令,而致之乎。故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有刑德,可以百戰(zhàn)百勝,其有之乎:尉繚子曰:不然。黃帝所謂刑德者,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世之所謂刑德也。夫舉賢用能者,不時日而利,明法審令者,不卜筮而吉。貴功養(yǎng)勞者,不禱祠而福。周武王伐紂,師次于汜水,共頭山風(fēng)雨疾雷,鼓旗毀折,王之驂乘,惶懼欲死。太公曰:夫用兵者,順天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兇。若失人事,則三軍敗亡。且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智者不法,愚者拘之。若乃好賢而任能,舉事而得時,此則不看時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待禱祠而福從。遂命驅(qū)之前進。周公曰:今時逆太歲,龜灼言兇,卜筮不吉,星兇為災(zāi),請還。師太公怒曰:今紂剖比干,囚箕子,以飛廉為政,伐之有何不可??莶菪喙?,安可知乎。乃焚龜折蓍,率眾先渉,武王從之,遂滅紂。宋高祖圍慕容超于廣固,將攻城,諸將咸諫曰:今往亡之日,兵家所忌。高祖曰:我往,彼亡,吉孰大焉。乃命悉登,遂克廣固。后魏太祖武帝討后燕慕容麟,甲子晦日進軍,太史令鼌崇奏曰:昔紂以甲子日亡,帝曰,周武豈不以甲子日勝乎。崇無以對,遂戰(zhàn),破之。后魏太武帝征夏赫連昌于統(tǒng)萬城,師次城下。昌鼓噪而前,會有風(fēng)雨從賊后來,太史進曰:天不助人,將士饑渴,愿且避之。崔浩曰:千里制勝一日,豈得變易,風(fēng)道在人,豈有常也。帝從之。昌軍大敗?;蛟?,如此者,陰陽向背,定不足信。孫子敘之何也?答曰:夫暴君昬主,或為一珤一馬,則必殘人逞志,非以天道鬼神,誰能制止。故孫子敘之,蓋有深旨。寒暑時氣,節(jié)制其行止也。周瑜為孫權(quán)數(shù)曹公四敗,一曰今盛寒,馬無藁草,驅(qū)中國士眾,逺渉江湖,不習(xí)水土,必生疾病。此用兵之忌也。寒暑同歸于天時,故聮以敘之也。
○孟氏曰:兵者法天運也。陰陽者,剛?cè)嵊s也。用陰則沉虛固靜,用陽則輕捷猛厲,后則用陰,先則用陽。陰無蔽也。陽無察也。陰陽之象,無定形。故兵法天,天有寒暑,兵有生殺。天則應(yīng)殺而制物,兵則應(yīng)機而制形,故曰天也。
○賈林曰:讀時制為時氣,謂從其善時,占其氣候之利也。
○杜佑曰:謂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剛?cè)嶂啤?br />○梅堯臣曰:兵必參天道,順氣候,以時制之,所謂制也?!端抉R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
○王晳曰:謂陰陽總天道、五行、四時、風(fēng)云氣象也,善消息之,以助軍勝。然非異人特授其訣,則末由也。若黃石授書張良,乃太公兵法是也。意者,豈天機神宻,非常人所得知耶。其諸十?dāng)?shù)家紛紜,抑未足以取審矣。寒暑若吳起云疾風(fēng)、大寒、盛夏、炎熱之類。時制,因時利害而制宜也。范蠡云“天時不作,弗為人客”是也。
○張預(yù)曰:夫陰陽者,非孤虛向背之謂也。蓋兵自有陰陽耳。范蠡曰,后則用陰,先則用陽,盡敵陽節(jié),盈吾陰節(jié)而奪之。又云設(shè)右為牝,益左為牝,早晏以順天道。李衛(wèi)公解曰:左右者,人之陰陽。早晏者,天之陰陽。竒正者,天人相變之陰陽,此皆言兵自有陰陽剛?cè)嶂茫翘旃偃諘r之陰陽也。今觀《尉繚子?天官》之篇,則義最明矣。《太白陰經(jīng)》亦有天無陰陽之篇,皆著為卷首,欲以決世人之惑也。太公曰:圣人欲止后世之亂,故作為譎書,以寄勝于天道,無益于兵也。是亦然矣。唐太宗亦曰:兇器無甚于兵。行兵茍便,于人事豈以避忌為疑也。寒暑者,謂冬夏興師也。漢征匈奴,士多墮指,馬援征蠻,卒多疫死,皆冬夏興師故也。時制者,謂順天時而制征討也?!短钻幗?jīng)》言天時者,乃水旱蝗雹荒亂之天時,非孤虛向背之天時也。】
地者,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勢不同,因時制利也。論在九地篇中。
○李筌曰得形勢之地,有死生之勢。
○梅堯臣曰:知形勢之利害。
○張預(yù)曰:凡用兵,貴先知地形。知逺近則能為迃直之計,知險易則能審歩騎之利,知廣狹則能度眾寡之用,知死生則能識戰(zhàn)散之勢也?!?br />
將者,智、信、仁、勇、嚴(yán)也。
【曹操曰:將宜五德備也。
○李筌曰:此五者為將之德。故師有丈人之稱也。
○杜牧曰: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者流,用智為先。蓋智者能機權(quán),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yán)者,以威刑肅三軍也。椘申包胥使于越,越王勾踐將伐吳,問戰(zhàn)焉。夫戰(zhàn)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能知民之極,無以詮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fā)大計也。
○賈林曰:專任智則賊,偏施仁則懦,固守信則愚,恃勇力則暴,令過嚴(yán)則殘。五者兼?zhèn)洌鬟m其用,則可為將帥
○梅堯臣曰:智能發(fā)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yán)能立威。
○王晳曰:智者,先見而不惑,能謀慮,通權(quán)變也。信者,號令一也。仁者,惠撫惻隱,得人心也。勇者,徇義不懼,能果毅也。嚴(yán)者,以威嚴(yán)肅眾心也。五者相須,闕一不可。故曹公曰將宜五德備也。
○何氏曰:非智不可以料敵應(yīng)機,非信不可以訓(xùn)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眾撫士,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zhàn),非嚴(yán)不可以服強齊眾,全此五才,將之體也。
○張預(yù)曰:智不可亂,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懼,嚴(yán)不可犯,五德皆備,然后可以為大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曰:部曲旛幟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糧路也。主者,主軍費用也。
○李筌曰:曲,部曲也。制,節(jié)度也。官,爵賞也。道,路也,主掌也。用者,軍資用也。皆師之常法而將所治也。
○杜牧曰:曲者,部曲,隊伍有分畫也。制者,金鼓旌旗有節(jié)制也。官者,偏禆校列,各有官司也。道者,營陳開闔,各有道徑也。主者,管庫廝養(yǎng),職守主張其事也。用者,車馬器械,三軍須用之物也。荀卿曰:械用有數(shù)。夫兵者以食為本,須先計糧道,然后興師。
○梅堯臣曰:曲制,部曲隊伍,分畫必有制也。官道,禆校首長,統(tǒng)率必有道也。主用,主軍之資糧,百物必有用度也。
○王晳曰:曲者,卒伍之屬。制者,節(jié)制其行列進退也。官者,羣吏偏禆也。道者,軍行及所舎也。主者,主守其事。用者,凡軍之用,謂輜重糧積之屬。
○張預(yù)曰:曲,部曲也。制,節(jié)制也。官謂分偏禆之任,道謂利糧餉之路。主者,職掌軍資之人,用者計度費用之物。六者用兵之要,宜處置有其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張預(yù)曰,巳上五事,人人同聞,但深暁變極之理,則勝,不然則敗?!?br />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曹操曰:同聞五者,將知其變極卽勝也。索其情者,勝負(fù)之情。
○杜牧曰:謂上五事,將欲聞知,校量計筭彼我之優(yōu)劣,然后搜索其情狀,乃能必勝,不爾則敗。
○賈林曰:書云:“非知之艱,行之惟難。”
○王晳曰:當(dāng)盡知也。言雖周知五事,待七計以盡其情也。
○張預(yù)曰:上巳陳五事,自此而下方考校彼我之得失,探索勝負(fù)之情狀也?!?br />
曰主孰有道,
【曹操曰:道德智能。
○李筌曰:孰,實也。有道之主,必有智能之將。范增辭楚,陳平歸漢,卽其義也。
○杜牧曰:孰,誰也,言我與敵人之主,誰能逺倿親賢,任人不疑也。杜佑曰:主,君也。道,道德也。必先考校兩國之君,誰知誰否也,若荀息料虞公貪而好寳,宮之竒懦而不能強諌是也。
○梅堯臣曰:誰能得人心也。
○王晳曰:若韓信言項王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謂漢王入武關(guān)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秦民亡不欲大王王秦者是也。
○何氏曰:書曰:“撫我則后,虐我則讎?!睋崤爸胗兄?。
○張預(yù)曰:先校二國之君,誰有恩信之道,卽上所謂令民與上同意者之道也。若淮陰料項王仁勇過高祖,而不賞有功,為婦人之仁,亦是也?!?br />
將孰有能,
【杜牧曰:將孰有能者,上所謂智信仁勇嚴(yán)。若漢高祖料魏將柏直不能當(dāng)韓信之類也?!?br />
天地孰得,
【曹操李筌并曰:天時地利。
○杜牧曰:天者,上所謂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上所謂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杜佑曰:視兩軍所據(jù),知誰得天時地利。
○梅堯臣曰:稽合天時,審察地利。
○王晳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觀兩軍所舉,誰得天時地利。若魏武帝盛冬伐吳,慕容超不據(jù)大峴,則失天時地利者也?!?br />
法令孰行,
【曹操曰:設(shè)而不犯,犯而必誅。
○杜牧曰:縣法設(shè)禁,貴賤如一。魏絳戮仆,曹公斷發(fā)是也。
○杜佑曰:發(fā)號出令,校孰,下不敢犯。
○梅堯臣曰:齊眾以法,一眾以令。
○王晳曰:孰能法明令,便人聽而從。
○張預(yù)曰:魏絳戮揚千,穰苴斬荘賈,呂蒙誅鄉(xiāng)人,臥龍刑馬謖,茲所謂設(shè)而不犯,犯而必誅。誰為如此?!?br />
兵眾孰強,
【杜牧曰:上下和同,勇于戰(zhàn)為強,卒眾車多為強。
○梅堯臣曰:內(nèi)和外附。
○王晳曰:強弱足以相刑而知。
○張預(yù)曰:車堅馬良,士勇兵利,聞鼓而喜,聞金而怒,誰者為然?!?br />
士卒孰練,
【杜牧曰:辨旌旗,審金鼓,明開合,知進退,閑馳逐,便弓矢,習(xí)擊刺也。
○杜佑曰:知誰兵器強利,士卒簡練者,故王子曰:“士不素習(xí),當(dāng)陳惶惑;將不素習(xí),臨陳闇變?!?br />○梅堯臣曰:車騎閑習(xí),孰國精粗。
○王晳曰:孰訓(xùn)之精。
○何氏曰:勇怯強,弱豈能一槩。
○張預(yù)曰:離合聚散之法,坐作進退之令,誰素閑習(xí)?!?br />
賞罰孰明,
【杜牧曰:賞不僣。刑不濫。
○杜佑曰:賞善罰惡,知誰分明者。故王子曰:“賞無度則費而無恩,罰無度則戮而無威?!?br />○梅尭臣曰:賞有功,罰有罪。
○王晳曰:孰能賞必當(dāng)功,罰必稱情。
○張預(yù)曰:當(dāng)賞者,雖仇怨必録,當(dāng)罰者,雖父子不舍。又《司馬法》曰:“賞不逾時。罰不遷列?!庇谡l為眀?!?br />
吾以此知勝負(fù)矣。
【曹操曰:以七事計之,知勝負(fù)矣。
○賈林曰:以上七事,量校彼我之政,則勝敗可見。
○梅堯臣曰:能索其情則知勝負(fù)。
○張預(yù)曰:七事俱優(yōu),則未戰(zhàn)而先勝。七事俱劣,則未戰(zhàn)而先敗。故勝負(fù)可預(yù)知也。】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曹操曰:不能定計則退而去也。
○杜牧曰:若彼自備護,不從我計,形勢均等,無以相加,用戰(zhàn)必敗,引而去之。故《春秋傳》曰:“允當(dāng)則歸”也。
○陳皥曰:孫武以書干闔閭曰,聽用吾計策,必能勝敵,我當(dāng)留之不去。不聽吾計策,必當(dāng)負(fù)敗,我去之不留,以此感動闔閭,庻必見用。故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寡人盡觀之矣?!逼鋾r闔閭行軍用師,多自為將,故不言主而言將也。
○孟氏曰:將,禆將也,聽吾計劃而勝則留之,違吾計劃而敗則除去之。
○梅堯臣曰:武以十三篇干吳王闔閭,故首篇以此辭動之,謂王將聽吾計而用戰(zhàn)必勝,我當(dāng)留此也。王將不聽我計而用戰(zhàn)必敗,我當(dāng)去此也。
○王晳曰:將,行也。用謂用兵耳。言行聽吾此計,用兵則必勝,我當(dāng)留行。不聽吾此計,用兵則必敗,我當(dāng)去也。
○張預(yù)曰:將,辭也。孫子謂今將聽吾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勝,我乃留此矣。將不聽吾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敗,我乃去之他國矣。以此辭激吳王而求用。】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曹操曰:常法之外也。
○李筌曰:計利旣定。乃乘形勢之勢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杜牧曰:計筭利害,是軍事根本。利害巳見,聽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勢以助佐其事也。賈林曰:計其利聽,其謀得敵之情,我乃設(shè)竒譎之勢以動之。外者,或傍攻,或后躡,以佐正陳。
○梅堯臣曰:定計于內(nèi),為勢于外以助成勝。
○王晳曰:吾計之利,巳聽,復(fù)當(dāng)知應(yīng)變,以佐其外。
○張預(yù)曰:孫子又謂吾所計之利,若巳聽從,則我當(dāng)復(fù)為兵勢以佐助其事于外。蓋兵之常法,卽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勢,須因敵而為?!?br />
勢者,因利而制權(quán)也。
【曹操曰:制由權(quán)也,權(quán)因事制也。
○李筌曰:謀因事勢。
○杜牧曰:自此便言常法之外,勢。夫勢者,不可先見,或因敵之害,見我之利,或因敵之利,見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機權(quán)而取勝也。
○梅堯臣曰:因利行權(quán)以制之。
○王晳曰:勢者乘其變者也。
○張預(yù)曰:所謂勢者,須因事之利,制為權(quán)謀,以勝敵耳。故不能先言也。自此而后,略言權(quán)變。】
兵者,詭道也。
【曹操曰: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
○李筌曰:軍不厭詐。
○梅尭臣曰:非譎不可以行權(quán),非權(quán)不可以制敵。
○王晳曰:詭者,所以求勝敵,御眾必以信也。
○張預(yù)曰:用兵雖本于仁義,然其取勝,必在詭詐。故曵柴揚塵,欒枝之譎也。萬弩齊發(fā),孫臏之竒也。千牛俱奔,田單之權(quán)也。囊沙壅水,淮陰之詐也。此皆用詭道而制勝也?!?br />
故能而示之不能,
【張預(yù)曰:實強而示之弱。實勇而示之怯。李牧敗匈奴,孫臏斬龎涓之類也?!?br />
用而示之不用,
【李筌曰:言已實用,師外示之怯也。漢將陳豨反,連兵匈奴,高祖遣使十輩視之,皆言可擊,復(fù)遣婁敬,報曰:“匈奴不可擊。”上問其故,對曰:“夫兩國相制,宜矜夸其長,今臣往徒見羸老,此必能而示之不能,臣以為不可擊也?!备咦媾唬骸褒R虜以口舌得官,今妄沮吾眾?!毙祳渚从趶V武,以三十萬眾至白登,高祖為匈奴所圍,七日乏食。此師外示之以怯之義也。
○杜牧曰:此乃詭詐蔵形。夫形也者,不可使見于敵。敵人見形,必有應(yīng)。傳曰:“鷙鳥將擊,必蔵其形?!比缧倥举嫌跐h使之義也。
○杜佑曰:言巳實能用,外示之以不能、不用,使敵不我備也。若孫臏減灶而制龎涓。
○王晳曰:強示弱,勇示怯,治示亂,實示虛,智示愚,眾示寡,進示退,速示遲,取示舍,彼示此。
○何氏曰:能而示之不能者,如單于羸師,誘高祖,圍于平城是也。用而示之不用者,如李牧按兵于云中,大敗匈奴是也。
○張預(yù)曰:欲戰(zhàn)而示之退,欲速而示之緩。班超擊莎車,趙奢破秦軍之類也?!?br />
近而示之逺,逺而示之近。
【李筌曰:令敵失備也。漢將韓信虜魏王豹,初,陳舟欲渡臨晉,乃濳師,浮木罌,從夏陽襲安邑,而魏失備也。耿弇之征張歩,亦先攻臨淄,皆示逺勢也。
○杜牧曰:欲近襲敵,必示以逺去之形,欲逺襲敵,必示以近進之形。韓信盛兵臨晉,而渡于夏陽,此乃示以近形而逺襲敵也。后漢末曹公袁紹相持官渡,紹遣將郭圖、淳于瓊、顏良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曹公北救延津。荀攸曰:“今兵少不敵,分兵勢乃可。公致兵延津,將欲渡,兵向其后。紹必西應(yīng)之,然后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惫珡闹?。紹聞兵渡,卽留,分兵西應(yīng)之,公乃引軍行,趨白馬,未至十余里,良大驚來戰(zhàn),使張遼、關(guān)羽前進,擊破,斬顏良,解白馬圍。此乃示以逺形而近襲敵也。
○賈林曰:去就在我,敵何由知。
○杜佑曰:欲近而設(shè)其逺也,欲逺而設(shè)其近也。誑耀敵軍,示之以逺,本從其近,若韓信之襲安邑。
○梅堯臣曰:使其不能賾。
○王晳同上注。
○何氏曰:逺而示之近者,韓信陳舟臨晉而渡夏陽是也。近而示之逺者,晉侯伐虢,假道于虞是也。
○張預(yù)曰:欲近襲之,反示以逺,吳與越夾水相矩,越為左右句卒,相去各五里,夜?fàn)庿Q鼓而進,吳人分以御之,越乃濳渉,當(dāng)吳中軍而襲之,吳大敗是也。欲逺攻之,反示以近,韓信陳兵臨晉而渡于夏陽是也?!?br />
利而誘之,
【杜牧曰:趙將李牧,大縱畜牧人眾滿野,匈奴小人,徉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喜,率眾大至。牧多為竒陳,左右夾擊,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也。
○賈林曰:以利動之,動而有形,我所以因形制勝也。
○梅堯臣曰:彼貪利則以貨誘之。
○何氏曰:利而誘之者,如赤眉委輜重而餌鄧禹是也。
○張預(yù)曰:示以小利,誘而克之。若楚人伐絞,莫敖曰:“絞小而輕,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庇谑墙g人獲楚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qū)楚役徒于山中,楚人設(shè)伏兵于山下而大敗之,是也?!?br />
亂而取之,
【李筌曰:敵貪利,必亂也。秦王姚興征禿發(fā),傉檀悉驅(qū)部內(nèi)牛羊,散放于野,縱秦人虜掠。秦人得利,旣無行列,傉檀陰分十將,掩而擊之,大敗秦人,斬首七千余級,亂而取之之義也。
○杜牧曰:敵有昬亂,可以乘而取之。傳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武之善經(jīng)也。
○賈林曰:我令奸智亂之候,亂而取之也。
○梅堯臣曰:彼亂則乘而取之。
○王晳曰:亂謂無節(jié)制,取言易也。
○張預(yù)曰:詐為紛亂,誘而取之。若吳越相攻,吳以罪人三千,示不整,以誘越。罪人或奔或止,越人爭之,為吳所敗是也。言敵亂而后取者,非也。春秋之法,凡書取者,言易也。魯師取邿是也?!?br />
實而備之,
【曹操曰:敵治,實須備之也。
○李筌曰:備敵之實。蜀將關(guān)羽欲圍魏之樊城,懼吳將呂蒙襲其后,乃多留備兵守荊州。蒙陰知其旨,遂詐之以疾,羽乃撤去備兵,遂為蒙所取而荊州沒吳,則其義也。
○杜牧曰:對壘相持,不論虛實,常須為備。此言居常無事,鄰封接境,敵若修政治實,上下相愛,賞罰明信,士卒精練,卽須備之。不待交兵然后為備也。
○陳皥曰:敵若不動,完實,我當(dāng)謹(jǐn)備,亦自實,以備敵也。
○梅堯臣曰:彼實則不可不備。
○王晳曰:彼將有以擊吾之不備也。
○何氏曰:彼敵但見其實,而未見其虛之形,則當(dāng)蓄力而備之也。
○張預(yù)曰:經(jīng)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有余則實也,不足則虛也。言敵人兵勢旣實,則我當(dāng)為不可勝之計以待之,勿輕舉也。李靖《軍鏡》曰:“觀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薄?br />
強而避之,
【曹操曰:避其所長也。
○李筌曰:量力也。楚子伐隨,隨之臣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少師曰:“不當(dāng),王非敵也?!辈粡?。隨師敗績。隨侯逸,攻強之?dāng)∫病?br />○杜牧曰:逃避所長,言敵人乘兵強氣銳,則當(dāng)須且回避之,待其衰懈,候其間隙而擊之。晉末,嶺南賊盧循、徐道覆乘虛襲建鄴,劉裕御之,曰:“賊若新亭直上,且當(dāng)避之,回泊蔡洲,乃成擒耳。”徐道覆欲焚舟直上,循以為不可,乃泊于蔡洲,竟以敗滅。
○賈林曰:以弱制強,理須待變。
○杜佑曰:彼府庫充實,士卒銳盛,則當(dāng)退避,以伺其虛懈,觀變而應(yīng)之。
○梅堯臣曰:彼強則我當(dāng)避其銳。
○王晳曰:敵兵精銳,我勢寡弱,則須退避。
○張預(yù)曰:經(jīng)曰“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言敵人行陳修整,節(jié)制嚴(yán)明,則我當(dāng)避之,不可輕肆也。若秦晉相攻,交綏而退,蓋各防其失敗也?!?br />
怒而撓之,
【曹操曰:待其衰懈也。
○李筌曰:將之多怒者,權(quán)必易亂,性不堅也。漢相陳平謀撓楚權(quán),以太牢具進楚,使驚曰:“是亞父使邪,乃項王使邪?!贝伺瓝现咭病?br />○杜牧曰:大將剛戾者,可激之令怒,則逞志快意,志氣撓亂,不顧本謀也。
○孟氏曰:敵人盛怒,當(dāng)屈擾之。
○梅堯臣曰:彼偏急易怒,則撓之,使憤激輕戰(zhàn)。
○王晳曰:敵持重,則激怒以撓之。
○何氏曰:怒而撓之者,漢兵擊曹咎于汜水是也。
○張預(yù)曰:彼性剛忿,則辱之,令怒志氣撓惑,則不謀而輕進,若晉人執(zhí)宛春以怒楚是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皩埐豢杉ざ?,言性寛者,則不可激怒而致之也?!?br />
卑而驕之,
【李筌曰:幣重而言甘,其志不小。后趙石勒稱臣于王浚,左右欲擊之,浚曰:“石公來,欲奉我耳。敢言擊者斬?!痹O(shè)饗禮以待之,勒乃驅(qū)牛羊數(shù)萬頭,聲言上禮,實以塡諸街巷,使浚兵不得發(fā),乃入薊城擒浚,于廳斬之,而幷燕。卑而驕之則其義也。
○杜牧曰:秦末,匈奴冐頓初立,東胡強,使使謂冐頓曰:“欲得頭曼時千里馬?!眱仡D以問羣臣,羣臣皆曰:“千里馬,國之寳,勿與。”冐頓曰:“奈何與人鄰國,愛一馬乎?”遂與之。居頃之,東胡使使來,曰:“愿得單于一閼氏。”冐頓問羣臣,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眱仡D曰:“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與之。居頃之,東胡復(fù)曰:“匈奴有棄地千里,吾欲有之?!眱仡D問羣臣,羣臣皆曰:“與之亦可,不與亦可?!眱仡D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本何可與。諸言與者皆斬之?!眱仡D上馬,令國中有后者斬。東襲東胡。東胡輕冐頓,不為之備,冐頓擊滅之。冐頓遂西擊月氏,南幷樓煩、白羊河,南北侵燕代,悉復(fù)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也。
○陳皥曰:所欲必?zé)o所顧恡,子女以惑其心,玉帛以驕其志。范蠡、鄭武之謀也。
○杜佑曰:彼其舉國興師,怒而欲進,則當(dāng)外示屈撓,以高其志,俟惰歸,要而擊之。故王子曰:“善用法者,如貍之與鼠,力之與智,示之猶卑,靜而下之。
○梅堯臣曰:示以卑弱,以驕其心。
○王晳曰:示卑弱以驕之,彼不虞我而擊其間。
○張預(yù)曰:或卑辭厚賂,或羸師佯北,皆所以令其驕怠。吳子伐齊,越子率眾而朝,王及列士皆有賂,吳人皆喜。惟子胥懼曰:“是豢吳也?!焙蠊麨樵剿鶞?。楚伐庸,七遇皆北。庸人曰:“椘不足與戰(zhàn)矣?!彼觳辉O(shè)備。椘子乃為二隊以伐之,遂滅庸。皆其義也。】
佚而勞之(一本作引而勞之),
【
○曹操曰:以利勞之。
○李筌曰:敵佚而我勞之者,善功也。吳伐椘,公子光問計于伍子胥,子胥曰:“可為三師以肄焉。我一師至,彼必盡眾而出,彼出我歸,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然后三師以繼之,必大克?!睆闹?,椘于是乎始病吳矣。
○杜牧曰:吳公子光問伐椘于伍員,員曰:“可為三軍以肄焉。我一師至,彼必盡出,彼出則歸,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然后三師以繼之,必大克。”從之,于是子重一歲七奔命。于是乎始病吳,終入郢。后漢末,曹公旣破劉備,備奔,袁紹引兵欲與曹公戰(zhàn),別駕田豐曰:“操善用兵,未可輕舉。不如以乆持之。將軍據(jù)山河之固,有四州之地,外結(jié)英豪,內(nèi)修農(nóng)戰(zhàn),然后揀其精銳,分為竒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安業(yè),我未勞而彼巳困矣。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榮,而決成敗于一戰(zhàn),悔無及也?!苯B不從,故敗。
○梅堯臣曰:以我之佚,待彼之勞。
○王晳曰:多竒兵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救左則右,救右則左,所以罷勞之也。
○何氏曰:孫子有治力之法,以佚而待勞,故論敵佚,我宜多方以勞弊之,然后可以制勝。
○張預(yù)曰:我則力全,彼則道敝,若晉椘爭鄭,乆而不決。晉知武子乃分四軍為三部,晉各一動而椘三來,于是三駕而椘不能與之爭。又申公巫臣教吳伐椘,于是子重一歲七奔命是也。】
親而離之。
【曹操曰:以間離之。
○李筌曰:破其行約,間其君臣,而后攻也。昔秦伐趙,秦相應(yīng)侯間于趙王曰:“我惟懼趙用括耳,廉頗易與也?!壁w王然之,乃用括代頗,為秦所坑卒四十萬于長平,則其義也。
○杜牧曰:言敵若上下相親,則當(dāng)以厚利啖而離間之。陳平言于漢王曰:“今項王骨鯁之臣,不過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大王誠能捐數(shù)萬斤金,間其君臣,彼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滅椘必矣?!睗h王然之,出黃金四萬斤與平,使之反間。項王果疑亞父,不急擊下滎陽,漢王遁去。
○陳皥曰:彼恡爵祿,此必捐之。彼嗇財貨,此必輕之。彼好殺罰,此必緩之。因其上下相猜,得行離間之說,由余所以歸秦,英布所以佐漢也。
○杜佑曰:以利誘之,使五間并入,辯士馳說,親彼君臣,分離其形勢,若秦遣反間欺誑趙君,使廢廉頗而任趙奢之子,卒有長平之?dāng) ?br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敵相親,當(dāng)以計謀離間之。
○張預(yù)曰:或間其君臣,或間其交援,使相離貳,然后圖之。應(yīng)侯間趙而退廉頗,陳平間椘而逐范增,是君臣相離也。秦晉相合以伐鄭,燭之武夜出說秦伯曰:“今得鄭則歸于晉,無益于秦也。不如舍鄭以為東道主?!鼻夭蚨藥?。是交援相離也?!?br />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曹操曰:擊其懈怠,出其空虛。
○李筌曰:擊懈怠襲空虛。
○杜牧曰:擊其空虛,襲其懈怠。
○孟氏曰:擊其空虛,襲其懈怠,使敵不知所以備也。故曰,兵者無形為妙。太公曰:“動莫神于不意,謀莫善于不識?!?br />○梅堯臣王晳二注同上
○何氏曰:攻其無備者,魏太祖征烏栢,郭嘉曰:“胡恃其逺,必不設(shè)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碧嫘兄烈姿?,嘉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蹦藢s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合戰(zhàn),大破之。唐李靖、陳十榮以圖,蕭銑總管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八月,集兵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危,必謂靖不能進,遂不設(shè)備。九月,靖率兵而進,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乘水漲之勢,倐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v使知我,倉卒無以應(yīng)敵,此必成擒也?!边M兵至夷陵,銑始懼,召兵江南,果不能至。勒兵圍城,銑遂降。出其不意者,魏末遣將鍾會、鄧艾伐蜀。蜀將姜維守劍閣。鍾會攻維未克,艾上言:“請從陰平由邪徑出劍閣,西入成都,竒兵沖其腹心,劍閣之軍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yīng)涪之兵寡矣。軍志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倍拢躁幤剑袩o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瀕于危殆。艾以氈自里,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諸葛瞻自涪還,線行列陳相拒,大敗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進軍至成都,蜀主劉禪降。又齊神武為東魏將,率兵伐西魏,屯軍蒲坂,造三道浮橋渡河。又遣其將竇泰趣潼關(guān),高敖曹圍洛州。西魏將周文帝出軍廣陽,召諸將謂曰:“賊今掎吾三面,又造橋于河,示欲必渡,欲綴吾軍,使竇泰得西入耳。乆與相持,其計得行,非良策也。且高歡用兵,常以泰為先驅(qū),其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今出其不意,襲之,必克。克泰則歡不戰(zhàn)而自走矣?!敝T將咸曰:“賊在近,舍而逺襲,事若蹉跌,悔無可及?!敝芪脑唬骸皻g前再襲潼關(guān),吾軍不過霸上。今者大來,兵未出郊,賊顧謂吾但自守耳,無逺闘意,又狃于得志,有輕我心,乗此擊之,何往不克。賊雖造橋,未能征渡。比五日中,吾取竇泰必矣。公等勿疑?!敝芪乃炻黍T六千還長安,聲言欲往隴右。辛亥濳出軍,癸丑晨至潼關(guān)。竇泰卒聞軍至,惶懼,依山為陳,未及成列,周文擊破之,斬泰,傳首長安。高敖曹適陷洛州,聞泰沒,燒輜重,棄城而走。
○張預(yù)曰:攻無備者,謂懈怠之處,敵之所不虞者,則擊之。若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為制人所敗是也。出不意者,謂虛空之地,敵不以為慮者,則襲之。若鄧艾伐蜀,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是也。】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曹操曰:傳猶泄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變化,不可先傳也。故料敵在心,察機在目也。
○李筌曰:無備不意,攻之必勝。此兵之要秘而不傳也。
○杜牧曰:傳,言也。此言上之所陳,悉用兵取勝之策,固非一定之制。見敵之形,始可施為,不可先事而言也。
○梅堯臣曰:臨敵應(yīng)變制宜,豈可預(yù)前言之。
○王晳曰:夫校計行兵,是謂常法。若乘機決勝,則不可預(yù)傳述也。
○張預(yù)曰:言上所陳之事,乃兵家之勝策,須臨敵制宜,不可以預(yù)先傳言也?!?br />
夫未戰(zhàn)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未戰(zhàn)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于無筭乎。吾以此觀之,勝負(fù)見矣。
【曹操曰:以吾道觀之矣。
○李筌曰:夫戰(zhàn)者,決勝廟堂,然后與人爭利。凡伐叛懷逺,推亡固存,兼弱攻昧,皆物情之所出,中外離心,如啇周之師者,是為未戰(zhàn)而廟筭勝。《太一遁甲》置筭之法,因六十筭已上為多筭,六十筭已下為少筭??投喙g,臨少筭,主人敗??蜕俟g,臨多筭,主人勝。此皆勝敗易見矣。
○杜牧曰:廟筭者,計筭于廟堂之上也。
○梅堯臣曰:多筭,故未戰(zhàn)而廟謀先勝,少筭,故未戰(zhàn)而廟謀不勝,是不可無筭矣。
○王晳曰:此懼學(xué)者惑不可先傳之說,故復(fù)言計篇義也。
○何氏曰:計有巧拙,成敗擊焉。
○張預(yù)曰:古者興師命將,必致齋于廟,授以成筭,然后遣之。故謂之廟筭?;I策深逺,則其計所得者多,故未戰(zhàn)而先勝。謀慮淺近,則其計所得者少,故未戰(zhàn)而先負(fù)。多計勝,少計其無計者,安得無敗。故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庇杏嫙o計,勝負(fù)易見。
孫子集注卷之一
孫子集注卷之二
作戰(zhàn)篇
(曹操曰:欲戰(zhàn)必先筭其費務(wù),因糧于敵也。
○李筌曰:先定計,然后修戰(zhàn)具,是以戰(zhàn)次計之篇也。
○王晳曰:計以知勝,然后興戰(zhàn),而具軍費猶不可以久也。
○張預(yù)曰:計筭已定,然后完車馬,利器械,運糧草,約費用,以作戰(zhàn)備,故次計。)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曹操曰: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車駕四馬,率三萬軍,養(yǎng)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廐,二人主養(yǎng)馬,凡五人。歩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yǎng)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帶甲十萬,士卒數(shù)也。
○李筌曰:馳車,戰(zhàn)車也。革車,輕車也。帶甲歩卒,車一兩,駕以駟馬,歩卒七十人,計千駟之軍,帶甲七萬,馬四千匹。孫子約以軍資之?dāng)?shù),以十萬為率,則百萬可知也。
○杜牧曰:輕車,乃戰(zhàn)車也。古者車戰(zhàn)。革車,輜車重車也,載器械財貨衣裝也?!端抉R法》曰:一車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裝五人,廐養(yǎng)五人,樵汲五人,輕車七十五人,重車二十五人,故二乘兼一百人,為一隊。舉十萬之眾,革車千乘,校其費用支計,則百萬之眾,皆可知也。
○梅堯臣曰:馳車,輕車也。革車,重車也。凡輕車一乘,甲士歩卒二重,車一乘,甲士歩卒七十五人,舉二車各千乘,是帶甲者十萬人。
○王晳曰:曹公曰:“輕車也,駕駟馬。凡千乘?!睍懼^馳車謂駕革車也。一乘四馬為駟,千駟則革車千乘。曹公曰重車也,晳謂革車,兵車也,有五戎,千乘之賦,諸侯之大者。曹公曰:帶甲十萬,歩卒數(shù)也。晳謂井田之法,甸出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千乘總七萬五千人,此言帶甲十萬,豈當(dāng)時權(quán)制歟。
○何氏曰:十萬舉成數(shù)也。
○張預(yù)曰:馳車卽攻車也,革車卽守車也。按曹公《新書》云:“攻車一乘,前拒一隊,左右角二隊,共七十五人。守車一乘,炊子十人,守裝五人,廐飬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一百人?!迸d師十萬,則用車二千,輕重各半,與此同矣。】
千里饋糧,
【曹操曰:越境千里。
○李筌曰:道理縣逺。】
則內(nèi)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曹操曰:謂購賞猶在外。
○李筌曰:夫軍出于外,則帑藏竭于內(nèi)。舉千金者,言多費也。千里之外,贏糧則二十人奉一人也。
○杜牧曰:軍有諸侯交聘之禮,故曰賓客也。車甲器械,完緝修繕,言膠漆者,舉其微細(xì),千金者,言費用多也。猶贈賞在外也。
○賈林曰:計費不足,未可以興師動眾,故李太尉曰:“三軍之門,必有賓,居論議?!?br />○梅堯臣曰:舉師十萬,饋糧千里,日費如此。師乆之戒也。
○王晳曰:內(nèi)謂國中,外謂軍所也。賓客若諸侯之使及軍中宴饗吏士也。膠漆車甲,舉細(xì)與大也。
○何氏曰:老師費財,智者慮之。
○張預(yù)曰:去國千里,卽當(dāng)因糧。若須供餉,則內(nèi)外騷動,疲困于路,蠹耗無極也。賓客者,使命與游士也。膠漆者,修飾器械之物也。車甲者,膏轄金革之類也。約其所費,日用千金,然后能興十萬之師。千金言重費也,購賞猶在外?!?br />
其用戰(zhàn)也,勝乆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
【曹操曰:鈍,弊也,屈盡也。
○杜牧曰:勝乆謂淹乆,而后能勝也。言與敵相持乆而后勝,則甲兵鈍弊,銳氣挫衂,攻城則人力殫盡,屈,折也。
○賈林曰:戰(zhàn)雖勝人,久則無利。兵貴全勝,鈍兵挫銳,士傷馬疲則屈。
○梅堯臣曰:雖勝且乆,則必兵仗鈍弊而軍氣挫銳,攻城而乆,則力必殫屈。
○王晳曰:屈,窮也,求勝以乆,則鈍弊折挫,攻城則益甚也。
○張預(yù)曰:及交兵合戰(zhàn)也,乆而后能勝,則兵疲氣沮矣。千里攻城,力必困屈?!?br />
乆暴師則國用不足。
【孟氏曰:乆暴師,露眾千里之外,則軍國費用不足相供。
○梅堯臣曰:師乆暴于外,則輸用不給。
○張預(yù)曰:日費千金,師乆暴,則國用豈能給。若漢武帝窮征深討,乆而不解,及其國用空虛,乃下哀痛之詔是也。】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李筌曰:十萬眾舉,日費千金,非唯頓挫于外,亦財殫于內(nèi)。是以圣人無暴師也。隋大業(yè)初,煬帝重兵好征,力屈鴈門之下,兵挫遼水之上,疏河引淮,轉(zhuǎn)輸彌廣,出師萬里,國用不足,于是楊玄感、李宻乘其弊而起,縱蘇威、高颎,豈能為之謀也。
○杜牧曰:蓋以師乆不勝,財力俱困,諸侯乘之而起,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于此之后,善為謀畫也。
○賈林曰:人離財竭,雖伊呂復(fù)生,亦不能救此亡敗也。
○杜佑曰:雖當(dāng)時有用兵之術(shù),不能防其后患。
○梅堯臣曰:取勝攻城,暴師且乆,則諸侯乘此弊而起襲我。我雖有智將,不能制也。
○王晳曰:以其弊甚,必有危亡之憂。
○何氏曰:其后謂兵不勝而敵乘其危殆,雖智者不能盡其善計而保全。
○張預(yù)曰:兵巳疲矣,力巳困矣,財巳匱矣,鄰國因其罷弊,起兵以襲之,則縱有智能之人,亦不能防其后患。若吳伐楚,入郢,乆而不歸,越兵遂入?yún)?。?dāng)是時,雖有伍員、孫武之徒,何甞能為善謀于后乎。】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乆也。
【曹操李筌曰: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
○杜牧曰:攻取之間,雖拙于機智,然以神速為上。蓋無老師、費財、鈍兵之患,則為巧矣。
○孟氏曰:雖拙有以速勝。
○陳皥曰: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
○杜佑注同孟氏
○梅堯臣曰:拙尚以速勝,未見工而乆可也。
○王晳曰:晳謂乆則師老、財費、國虛、人困。巧者,保無所患也。
○何氏曰:速雖拙,不費財力也。乆雖巧,恐生后患也。后秦姚萇與符登相持,萇將茍曜據(jù)逆萬堡,宻引符登。萇與登戰(zhàn),敗于馬頭原,收眾復(fù)戰(zhàn)。姚碩德謂諸將曰:“上愼于輕戰(zhàn),毎欲以計取之。今戰(zhàn)旣失利,而更逼賊,必有由也。”萇聞而謂碩德曰:“登用兵遲緩,不識虛實,今輕兵直進,徑據(jù)吾東,必茍曜與之連結(jié)也。事乆變成,其禍難測,所以速戰(zhàn)者,欲使茍曜豎子謀之未就,好之未深耳。”果大敗之。武后初,徐敬業(yè)舉兵于江都,稱匡復(fù)皇家,以盩厔尉、魏思恭為謀主。問計于思恭,對曰:“明公旣以太后幽縶少主,志在匡復(fù),兵貴拙速,宜早渡淮北,親率大眾,直入東都。山東將士知公有勤王之舉,必以死從。此則指日刻期,天下必定。”敬業(yè)欲從其策。薛璋又說曰:“金陵之地,王氣已見,宜早應(yīng)之,兼有大江設(shè)險,足可以自固。請且攻取常潤等州,以為王霸之業(yè),然后率兵北上,鼓行而前,此則退有所歸,進無不利,實良策也?!本礃I(yè)以為然,乃自率兵四千人南渡,以擊潤州。思恭宻謂杜求仁曰:“兵勢宜合不可分。今敬業(yè)不知幷力渡淮,率山東之眾,以合洛陽,必?zé)o能成事。”果敗。
○張預(yù)曰:但能取勝,則寧拙速,而無巧乆。若司馬宣王伐上庸,以一月圖一年,不計死傷,與糧競者,斯可謂欲拙速也。夫兵乆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李筌曰:《春秋》曰:“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br />○賈林曰:兵乆無功,諸侯生心。
○杜佑曰:兵者兇器,乆則生變。若智伯圍趙,逾年不歸,卒為襄子所擒,身死國分。故《新序》傳曰:“好戰(zhàn)窮武,未有不亡者也。”
○梅堯臣曰:力屈貨殫,何利之有。
○張預(yù)曰:師老財竭,于國何利?!?br />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李筌曰: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
○杜牧曰:害之者,勞人費財,利之者,吞敵拓境。茍不顧巳之患,則舟中之人盡為敵國,安能取利于敵人哉。
○賈林曰:將驕卒惰,貪利忘變,此害最甚也。
○杜佑曰:言謀國動軍,行師不先慮危亡之禍,則不足取利也。若秦伯見襲鄭之利,不顧崤函之?dāng)。瑓峭躐娣R之功,而忘姑蘇之禍也。
○梅堯臣曰:不再籍,不三載,利也。百姓虛,公家費,害也。茍不知害,又安知利。
○王晳曰:乆而能勝,未免于害,速則利,斯盡也。
○張預(yù)曰:先知老師殫貨之害,然后能知擒敵制勝之利?!?br />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曹操曰:籍。猶賦也,言初賦民,而便取勝,不復(fù)歸國發(fā)兵也。始載糧,后遂因食于敵,還兵入國,不復(fù)以糧迎之也。
○李筌曰:籍,書也,不再籍書,恐人勞怨生也。秦發(fā)關(guān)中之卒,是以有陳吳之難也。軍出,度逺近饋之,軍人載糧迎之,謂之三載。越境則館榖于敵,無三載之義也。
○杜牧曰:審敵可攻,審我可戰(zhàn),然后起兵,便能勝敵而還。鄭司農(nóng)《周禮》注曰:“役謂發(fā)兵起役,籍乃伍籍也?!北葏槲?,因內(nèi)政,寄軍令,以伍籍發(fā)軍起役也。
○陳皥曰:籍,借也,不再借民而役也。糧者徃則載焉,歸則迎之,是不三載也。不困乎兵,不竭乎國,言速而利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役謂興兵動眾之役,故《師卦》注曰:“任大役,重?zé)o功,則兇。”籍謂調(diào)兵之符籍。故漢制,有尺籍伍符,言一舉則勝,不可再籍兵役于國也。糧始出,則載之,越境則掠之,歸國則迓之,是不三載也。此言兵不可乆暴也?!?br />
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曹操曰:兵甲戰(zhàn)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
○李筌曰:具我戎器,因敵之食,雖出師千里,無匱乏也。
○杜佑曰:兵甲戰(zhàn)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取資用于我國,因糧食于敵家也。晉師館谷于楚是也。
○梅堯臣曰:軍之須用取于國,軍之糧餉因于敵。
○何氏曰:因謂兵出境,鈔聚掠野,至于克敵,拔城得其儲積也。
○張預(yù)曰:器用取于國者,以物輕而易致也。糧食因于敵者,以粟重而難運也。夫千里饋糧,則士有饑色,故因糧則食可足。】
國之貧于師者逺輸,逺輸則百姓貧。
【李筌曰:兵役數(shù)起,而賦斂重。
○杜牧曰:《管子》曰:“粟行三百里,則國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國無二年之積粟。行五百里,則眾有饑色?!贝搜运谥匚镙p也,不可推移。推移之,則農(nóng)夫耕牛俱失南畝,故百姓不得不貧也。
○賈林曰:逺輸則財耗于道路,弊于轉(zhuǎn)運,百姓日貧。
○孟氏曰:兵車轉(zhuǎn)運千里之外,財則費于道路,人有困窮者。
○張預(yù)曰:以七十萬家之力,供餉十萬之師于千里之外,則百姓不得不貧?!?br />
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
【曹操曰:軍行巳出界,近師者貪財,皆貴賣,則百姓虛竭也。
○李筌曰:夫近軍必有貨易,百姓徇財殫產(chǎn)而從之,竭也。
○賈林曰:師徒所聚物,皆暴貴,人貪非常之利,竭財物以賣之,初雖獲利殊多,終當(dāng)力疲貨竭。又云,旣有非常之?dāng)浚寿u者求價無厭,百姓竭力買之,自然家國虛盡也。
○杜佑曰:言近軍師,市多非常之賣,當(dāng)時貪貴以趨未利,然后財貨殫盡,家國虛也。
○梅堯臣曰:逺者供役以轉(zhuǎn)饋,近者貪利而貴賣,皆貧國匱民之道也。
○王晳曰:夫逺輸則人勞費,近市則物騰貴,是故乆師則為國患也。曹公曰:軍行巳出界,近于師者貪財皆貴賣,晳謂將出界也。
○張預(yù)曰:近師之民,必貪利而貴貨,其物于逺來,輸餉之人,則財不得不竭。財竭則急于丘役。張預(yù)曰:財力殫竭,則丘井之役,急迫而不易供也?;蛟唬鹨壑^如魯成公作丘甲也。國用急迫,乃使丘出甸賦,違常制也。丘十六井,甸六十四井?!?br />
力屈財殫,中原內(nèi)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財彈盡而兵不解,則運糧盡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費也。
○李筌曰:兵乆不止,男女怨曠,困于輸挽丘役,力屈財殫,而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杜牧曰:《司馬法》曰:“六尺為歩,歩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丘蓋十六井也。丘有戎馬一匹,牛四頭。甸有戎馬四匹,牛十六頭。丘車一乘,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今言兵不解,則丘役益急,百姓糧盡財竭,力盡于原野,家業(yè)十耗其七也。
○陳皥曰:丘,聚也,聚斂賦役以應(yīng)軍,須如此,則財竭于人,人無不困也。
○王晳曰:急者暴于常賦也。若魯成公作丘甲是也。如此則民費太半矣。要見公費差減,故云十七。曹公曰:丘十六井,兵不解則運糧盡力于原野。
○何氏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居人上者宜乎重惜。
○張預(yù)曰:運糧則力屈輸餉,則財殫原野之民,家產(chǎn)內(nèi)虛,度其所費,十無其七也?!?br />
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一本作十去其七)
【
○曹操曰:丘牛,謂丘邑之牛,大車乃長轂車也。
○李筌曰:丘,大也。此數(shù)器者,皆軍之所須,言逺近之費,公家之物十,損于七也。
○梅堯臣曰:百姓以財糧力役奉軍之費,其資十損乎七。公家以牛馬器仗奉軍之費,其資十損乎六。是以竭賦窮兵,百姓弊矣。役急民貧,國家虛矣。
○王晳曰:楯,干也,蔽,可以屏蔽。櫓,大楯也。丘牛,古所謂匹馬丘牛也。大車,牛車也。易曰:“大車以載”。
○張預(yù)曰:兵以車馬為本,故先言車馬疲敝也,蔽櫓楯也。今謂之彭排。丘牛,大牛也。大車必革車也。始言破車疲馬者,謂攻戰(zhàn)之馳車也。次言丘牛大車者,卽輜重之革車也。公家車馬器械,亦十損其六?!?br />
故智將務(wù)食于敵,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艸/忌】稈一石,當(dāng)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四閗為鍾。(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一云,(艸/忌),音忌,豆也。七十斤為一石。當(dāng)吾二十,言逺費也。
○杜牧曰:六石四閗為一鍾,一石一百二十斤。(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或言(艸/忌),稈藁也。秦攻匈奴,使天下運糧,起于黃腄、瑯琊、負(fù)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漢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數(shù)萬人,千里負(fù)擔(dān)饋糧,率十余鍾致一石。今?!秾O子》之言,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蓋約。平地千里,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不約道里,蓋漏闕也。黃腄,音直瑞反,又音誰,在東萊。北河卽今之朔方郡。
○李筌曰:逺師,轉(zhuǎn)一鍾之粟,費二十鍾方可。逺軍,將之智也,務(wù)食于敵以省巳之費也。
○孟氏曰:十斛為鍾,計千里轉(zhuǎn)運,道路耗費,二十鍾可致一鍾于軍中矣。
○梅堯臣注同曹操
○王晳曰曹公曰下運糧起于黃腄瑯琊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漢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數(shù)萬人千里擔(dān)饋糧率十余鍾致一石今校孫子之言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蓋約平地千里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不約道里蓋漏闕也黃腄音直瑞反又音誰在東萊北河卽今之朔方郡
○李筌曰逺師轉(zhuǎn)一鍾之粟費二十鍾方可逺軍將之智也務(wù)食于敵以省巳之費也
○孟氏曰十斛為鍾計千里轉(zhuǎn)運道路耗費二十鍾可致一鍾于軍中矣
○梅堯臣注同曹操
○王晳曰:曹公曰,(艸/忌)豆秸也,稈藁也。石者,百二十斤也。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乃得一。晳謂上文千里饋糧,則轉(zhuǎn)輸之法謂千里耳。(艸/忌),今作萁稈,故書為芉當(dāng)作稈。
○張預(yù)曰:六石四閗為鍾。一百二十斤為石。(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千里饋糧則費二十鍾石而得一鍾石到軍,所若越險阻則猶不啻。故秦征匈奴,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此言能將必因糧于敵也?!?br />
故殺敵者,怒也。
【曹操曰:威怒以致敵。
○李筌曰:怒者軍威也。
○杜牧曰:萬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之,以勢使然也。田單守卽墨,使燕人劓降者,拙城中人墳?zāi)怪愂且病?br />○賈林曰:人之無怒,則不肯殺。
○王晳曰:兵姑生威怒。
○何氏曰:燕圍齊之卽墨,齊之降者盡劓。齊人皆怒。愈堅守。田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辱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卽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泣涕,其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單知士卒可用,遂破燕師。后漢班超使西域到鄯善,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今俱在絶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虜使到裁數(shù)日,而王禮貌卽廢,如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犲狼食矣。”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背唬骸安蝗牖⒀?,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功成事立矣。”眾曰,善。初夜將吏士奔虜營,會天大風(fēng)。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舎后,約曰:見火然,皆當(dāng)鳴鼓大呼。余人悉持弓弩,夾門而伏。超順風(fēng)縱火,虜眾驚亂,眾悉燒死。蜀龐統(tǒng)勸劉備襲益州牧劉璋,備曰:“此大事,不可倉卒?!奔拌笆箓鋼魪堲敚藦蔫扒笕f兵及資寳,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給半。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恡于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zhàn),其可得乎。”由是相與破璋。
○張預(yù)曰:激吾士卒,使上下同怒,則敵可殺?!段究澴印吩唬骸懊裰詰?zhàn)者,氣也?!敝^氣怒則人人自戰(zhàn)?!?br />
取敵之利者,貨也。
【曹操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
○李筌曰:利者,益軍實也。
○杜牧曰:使士見取敵之利者,貨財也。謂得敵之貨財,必以賞之,使人皆有欲,各自為戰(zhàn)。后漢荊州刺史度尚討桂州賊,帥卜陽潘鴻等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寳。而鴻等黨聚猶眾,士卒驕富,莫有闘志。尚曰:“卜陽潘鴻作賊十年,皆習(xí)于攻守。當(dāng)須諸郡倂力,可攻之。今軍恣,聽射獵,兵士喜恱,大小相與從禽。”尚乃宻使人潛焚其營,珍積皆盡。獵者來還,莫不泣涕。尚曰:“卜陽等財貨足富數(shù)世,諸卿但不倂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北娐劊虘嵺x愿戰(zhàn)。尚令秣馬蓐食,明晨徑赴賊屯。陽鴻不設(shè)備,吏士乘銳,遂破之。此乃是也。
○孟氏同杜牧注
○杜佑曰:人知勝敵有厚賞之利,則冐白刃、當(dāng)矢石而樂以進戰(zhàn)者,皆貨財酬勲賞勞之誘也。
○梅堯臣曰:殺敵則激吾人以怒,取敵則利吾人以貨。
○王晳曰:謂設(shè)厚賞耳。若使眾貪利自取,則或違節(jié)制耳。
○張預(yù)曰:以貨啖士,使人自為戰(zhàn),則敵利可取。故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br />○皇朝太祖命將伐蜀,諭之曰:“所得州邑,當(dāng)與我傾竭帑庫以饗士卒,國家所欲,惟土疆耳?!庇谑菍⒗羲缿?zhàn),所至皆下,遂平蜀?!?br />
故車戰(zhàn),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
【曹操曰:以車戰(zhàn)能得敵車,十乘巳上,賞賜之。不言車戰(zhàn)得車十乘已上者賞之,而言賞得者何?言欲開示賞其所得車之卒也。陳車之法,五車為隊,仆射一人,十車為官,卒長一人。車滿十乘,將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別言賜之,欲使將恩下及也?;蛟?,言使自有車十乘巳上,與敵戰(zhàn),但取其有功者賞之,其十乘巳下,雖一乘獨得,余九乘皆賞之,所以率進勵士也。
○李筌曰:重賞而勸進也。
○杜牧曰:夫得車十乘巳上者,蓋眾人用命之所致也,若徧賞之,則力不足,與其所獲之車,公家仍自以財貨賞其唱謀先登者,此所以勸勵士卒。故上文云,取敵之利者貨也,言十乘者,舉其綱目也。
○賈林曰:勸未得者,使自勉也。
○梅堯臣:徧賞則難周,故奨一而勸百也。
○王晳曰:以財賞其所先得之卒。
○張預(yù)曰:車一乘,凡七十五人,以車與敵戰(zhàn),吾士卒能獲敵車十乘已上者,吾士卒必不下千余人也,以其人眾,故不能徧賞,但以厚利賞其陷陳先獲者,以勸余眾。古人用兵,必使車奪車,騎奪騎,歩奪歩。故吳起與秦人戰(zhàn),令三軍曰:“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功?!薄?br />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與吾同也。
○李筌曰:惡色與吾同。
○賈林曰:令不識也。
○張預(yù)曰:變敵之色,令與巳同?!?br />
車雜而乘之。
【曹操曰:不獨任也。
○李筌曰:夫降虜之旌旗必更其色而雜其事,車乃可用也。
○杜牧曰:士卒自獲敵車,任雜然自乗之,官不録也。
○梅堯臣曰:車許雜乗,旗無因故。
○王晳曰:謂得敵車可與我車雜用之也。
○張預(yù)曰:巳車與敵車參雜而用之,不可獨任也。】
卒善而養(yǎng)之。
【張預(yù)曰:所獲之卒,必以恩信撫養(yǎng)之,俾為我用。】
是謂勝敵而益強。
【曹操曰:益巳之強。
○李筌曰:后漢光武破銅馬賊于南陽,虜眾數(shù)萬,各配部曲,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歸本營,乃輕行其間以勞之。相謂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漢益振則其義也。
○杜牧曰:得敵卒也,因敵之資,益已之強。
○梅堯臣曰:獲卒則任其所長,養(yǎng)之以恩,必為我用也。
○王晳曰:得敵卒則養(yǎng)之,與吾卒同善者,謂勿侵辱之也。若厚撫初附,或失人心。
○何氏曰:因敵以勝,敵何往不強。
○張預(yù)曰:勝其敵而獲其車與卒,旣為我用,則是増巳之強。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類也?!?br />
故兵貴勝不貴乆。
【曹操曰:乆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
○孟氏曰:貴速勝疾還也。
○梅堯臣曰:上所言皆貴速也,速則省財,用息民力也。
○何氏曰:孫子首尾言兵乆之理,蓋知兵不可玩,武不可黷之深也。
○張預(yù)曰:乆則師老財竭,易以生變,故但貴其速勝,疾歸。】
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將賢則國安也。
○李筌曰:將有殺伐之權(quán),威欲卻敵,人命所系,國家安危,在于此矣。
○杜牧曰:民之性命,國之安危,皆由于將也。
○梅堯臣曰:此言任將之重。
○王晳曰:將賢則民保其生而國家安矣,否,則民被毒殺而國家危矣。明君任屬,可不精乎。
○何氏曰:民之性命,國之治亂,皆主于將。將之材難,古今所患也。
○張預(yù)曰:民之死生,國之安危,系乎將之賢否?!?br />
孫子集注卷之二
孫子集注卷之三
謀攻篇
(曹操曰:欲攻敵,必先謀。
○李筌曰:合陳為戰(zhàn),圍城曰攻,以此篇次戰(zhàn)之下。
○杜牧曰:廟堂之上,計算已定,戰(zhàn)爭之具,糧食之費,悉巳用備,可以謀攻,故曰謀攻也。
○王晳曰:謀攻敵之利害,當(dāng)全策以取之,不銳于伐兵攻城也。
○張預(yù)曰:計議巳定,戰(zhàn)具巳集,然后可以智謀攻,故次作戰(zhàn)。)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曹操曰:興師深入長驅(qū),距其城郭,絶其內(nèi)外,敵舉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敗而得之,其次也。
○李筌曰:不貴殺也。韓信虜魏王豹,擒夏說,斬成安君,此為破國者。及用廣武君計,北首燕路,遣一介之使,奉咫尺之書,燕從風(fēng)而靡,則全國也。
○賈林曰:全得其國,我國亦全,乃為上。
○杜佑曰:敵國來服為上,以擊破為次。
○王晳曰:若韓信舉燕是也。
○何氏曰:以方略氣勢令敵人以國降,上策也。
○張預(yù)曰:《尉繚子》曰:“講武料敵,使敵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破軍殺將,乗堙發(fā)機,會眾奪地,此力勝也。然則所謂道勝、力勝者,卽全國、破國之謂也。夫吊民伐罪,全勝為上,為不得已。而至于破,則其次也?!?br />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曹操杜牧曰:《司馬法》曰:“一萬五千五百人為軍?!?br />○何氏曰:降其城邑,不破我軍也。】
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曹操曰:五百人為旅?!?br />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曹操曰:一校巳上至一百人也。
○李筌曰:百人巳上為卒。
○杜佑曰:一校下至百人也?!?br />
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曹操曰:百人已下至五人。
○李筌曰:百人已下為伍。
○杜牧曰:五人為伍。
○梅堯臣曰:謀之大者,全得之。
○王晳曰:國軍卒伍,不間小大,全之,則威德為優(yōu),破之,則威德為劣。
○何氏曰:自軍至伍,皆次序上下言之。此意以策略取之為妙。不惟一軍,至于一伍,不可不全。
○張預(yù)曰: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百人為卒,五人為伍,自軍至伍,皆以不戰(zhàn)而勝之為上?!?br />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勝,善也。
○李筌曰:以計勝敵也。
○陳皥曰:戰(zhàn)必殺人故也。
○賈林曰:兵威遠(yuǎn)振,全來降伏,斯為上也。詭詐為謀,摧破敵眾,殘人傷物,然后得之,又其次之。
○杜佑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服。
○梅尭臣曰:惡乎殺傷殘害也。
○張預(yù)曰:戰(zhàn)而不能勝,必多殺傷,故云非善?!?br />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服。
○杜牧曰:以計勝敵。
○陳皥曰:韓信用李左車之計,馳咫尺之書,不戰(zhàn)而下燕城也。
○孟氏曰:重廟勝也。
○王晳曰:兵貴伐謀,不務(wù)戰(zhàn)也。
○何氏曰:后漢王霸討周建,蘇茂旣戰(zhàn)歸營,賊復(fù)聚挑戰(zhàn)。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曰:“茂已破,今易擊?!卑栽唬骸安蝗?。茂客兵逺來,糧食不足,故挑戰(zhàn)以徼一時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兵,善之善也?!泵艘恕?br />○張預(yù)曰:明賞罰,信號令,完器械,練士卒,暴其所長,使敵從風(fēng)而靡,則為大善。若吳王黃地之會,晉人畏其有法而服之者是也?!?br />
故上兵伐謀。
【曹操曰:敵始有謀,伐之易也。
○李筌曰:伐其始謀也。后漢寇恂圍高峻,峻遣謀臣皇甫文謁恂,詞禮不屈,恂斬之,報峻曰:“軍師無禮,巳斬之,欲降急降,不欲固守?!本u日開壁而降。諸將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心腹,其取謀者,留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所謂上兵伐謀?!敝T將曰:“非所知也?!?br />○杜牧曰:晉平公欲攻齊,使范昭往觀之。景公觴之,酒酣,范昭請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進客?!狈墩阉蕊嫞套訌亻赘鼮樽谩7墩蜒鹱?,不恱而起舞,謂太師曰:“能為我奏成周之樂乎?吾為舞之?!碧珟熢唬骸邦ǔ疾涣?xí)?!狈墩哑鸪?。景公曰:“晉,大國也。來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觀范昭非陋于禮者,且欲慚于國臣,故不從。”太師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樂,臣故不為也?!狈墩褮w報晉平公曰:“齊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禮,太師識之?!敝倌嵩唬骸安辉介谞曋g,而折沖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春秋時,秦伐晉。晉將趙盾御之。上軍佐臾騈曰:“秦不能乆。請深壘固軍以待之。”秦人欲戰(zhàn),秦伯謂士會曰:“若何而戰(zhàn)?”對曰:“趙氏新出,其屬曰臾騈,必實為此謀,將以老我?guī)熞?。趙有側(cè)室曰穿,晉君之壻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而狂,且惡臾騈之佐上軍。若使輕者肆焉,其可?!鼻剀娧跁x上軍,趙穿追之,不及,返,怒曰:“里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避娎粼唬骸皩⒂写病!贝┰唬骸拔也恢\,將獨出?!蹦艘云鋵俪?。趙盾曰:“秦獲穿也,獲一卿矣。秦以勝歸,我何以報?!蹦私猿鰬?zhàn),交綏而退。夫晏子之對,是敵人將謀伐我,我先伐其謀,故敵人不得而伐我。士會之對,是我將謀伐敵,敵人有謀拒我,乃伐其謀,敵人不得與我戰(zhàn)。斯二者,皆伐謀也。故敵欲謀我,伐其未形之謀。我若伐敵,敗其巳成之計。固非止于一也。
○孟氏曰:九攻九拒,是其謀也。
○杜佑曰:敵方設(shè)謀欲舉,眾師伐而抑之,是其上。故太公云:“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勝敵者,勝于無形也?!?br />○梅堯臣曰:以智勝。
○王晳曰:以智謀屈人最為上。
○何氏曰:敵始謀攻我,我先攻之,易也。揣知敵人謀之趣向,因而加兵,攻其彼心之發(fā)也。
○張預(yù)曰:敵始發(fā)謀,我從而攻之,彼必喪計而屈服,若晏子之沮范昭是也。或曰,伐謀者,用謀以伐人也。言以竒策秘筭,取勝于不戰(zhàn),兵之上也?!?br />
其次伐交。
【曹操曰:交,將合也。
○李筌曰:伐其始交也。蘇秦約六國不事秦,而秦閉關(guān)十五年不敢窺山東也。
○杜牧曰:非止將合而巳,合之者,皆可伐也。張儀愿獻秦地六百里于楚懐王,請絶齊交。隨何于黥布坐上殺楚使者,以絶項羽。曹公與韓遂交馬語,以疑馬超。高洋以蕭深明請和于梁,以疑俠景,終陷臺城。此皆伐交。權(quán)道變化,非一途也。陳皥曰:或云敵巳興師,交合,伐而勝之,是其次也。若晉文公敵宋,攜離曹衛(wèi)也。
○孟氏曰:交合強國,敵不敢謀。
○梅堯臣曰:以威勝。
○王晳曰:謂未能全屈敵謀,當(dāng)且間其交,使之解散,彼交則事巨敵堅,彼不交則事小敵脆也。
○何氏曰:杜稱已上四事,乃“親而離之”之義也。伐交者,兵欲交合,設(shè)疑兵以懼之,使進退不得,因來屈服。旁鄰旣為我援,敵不得不孤弱也。
○張預(yù)曰:兵將交戰(zhàn)將合,則伐之。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謂兩軍將合,則先薄之。孫叔敖之?dāng)x師,廚人濮之破華氏是也?;蛟?,伐交者,用交以伐人也,言欲舉兵伐敵,先結(jié)鄰國,為掎角之勢,則我強而敵弱?!?br />
其次伐兵。
【曹操曰:兵形巳成也。
○李筌曰:臨敵對陳,兵之下也。
○賈林曰:善于攻取,舉無遺筞,又其次也。故太公曰:“爭勝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將也?!?br />○梅堯臣曰:以戰(zhàn)勝。
○王晳曰:戰(zhàn)者危事。
○張預(yù)曰:不能敗其始謀,破其將合,則犀利兵器以勝之。兵者,器械之總名也。太公曰:“必勝之道,器械為寳?!薄?br />
其下【當(dāng)作下政】攻城。
【曹操曰“敵國巳收其外糧,城守攻之,為下攻【當(dāng)作政】也。
○李筌曰:夫王師出境,敵則開壁送欵,舉襯轅門,百姓怡恱,攻之上也。若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卒惰,攻守勢殊,客主力倍,以此攻之,為下也。
○杜佑曰:言攻城屠邑,攻之下者。所害者多。
○梅堯臣曰:費財役,為最下。
○王晳曰:士卒殺傷,城或未克。
○張預(yù)曰:夫攻城屠邑,不惟老師費財,兼亦所害者多,是為攻之下也?!?br />
攻城之法,為不得巳。
【張預(yù)曰:攻城則力屈,所以必攻者,蓋不獲已耳?!?br />
修櫓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巳。
【曹操曰:修,治也。櫓,大楯也。轒辒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輪,從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備也。器械者,機關(guān)攻守之總名,飛樓、云梯之屬。距闉者,踴土稍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李筌曰:櫓,楯也,以蒙首而趨城下。轒辒者,四輪車也,其下藏兵數(shù)十人,填隍推之,直就其城,木石所不能壊也。器械,飛樓、云梯、板屋、木幔之類也。距闉者,土木山乘城也。東魏高歡之圍晉州,侯景之攻臺城,則其器也。役約三月,恐兵乆而人疲也。
○杜牧曰:櫓,卽今之所謂彭排。轒辒,四輪車,排大木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徃來,運土填壍,木石所不能傷,今俗所謂木驢是也。距闉者,積土為之,卽今之所謂壘道也。三月者,一時也。言修治器械,更其距闉,皆須經(jīng)時,精好成就,恐傷人之甚也。管子曰:“不能致器者,困言無以應(yīng)敵也?!碧唬骸氨貏僦?,器械為寳?!薄稘h書》志曰:“兵之伎巧,一十有三家,習(xí)手足,便器械,機關(guān)以立攻守之勝者?!狈蚬コ钦?,有撞車、刬鉤車、飛梯、蝦蟇木、解合車、狐鹿車、影車、高障車、馬頭車、獨行車、運土豚魚車。
○陳皥曰:杜稱櫓為彭排,非也。若是彭排,卽當(dāng)用此樐字。曹云大楯,庶或近之。蓋言候器械全具,須三月,距闉,又三月,巳計六月,將若不待此而生忿速,必多殺士卒,故下云,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災(zāi)也。
○杜佑曰:轒辒,上汾下溫,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積土為山曰堙,以距敵城,觀其虛實?!洞呵飩鳌吩唬骸俺抉R子反乗堙而窺宋城”也。
○梅堯臣曰:威智不足以屈人,不獲巳而攻城也。治攻具,須經(jīng)時也。曹公曰,櫓大楯也。轒辒者,轒床也,其下四輪,從中推至城下也。器械,機關(guān)攻守之總名,蜚梯之屬也。謂櫓為大楯,非也,兵之具甚眾,何獨言修大楯耶?今城上守御樓曰櫓,櫓是轒床上革屋,以蔽矢石者歟。
○張預(yù)曰:修櫓,大楯也。傳曰:“晉侯登巢車,以望楚軍?!弊⒃疲骸俺曹?,車上為櫓?!庇謺x師圍偪陽,“魯人建大車之輪,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執(zhí)之右,拔戟以成一隊?!弊⒃疲骸皺?,大楯也。”以此觀之,修櫓為大楯,明矣。轒辒,四輪車,其下可覆數(shù)十人,運土以實隍者。器械,攻城總名也。三月者,約經(jīng)時成也?;蛟?,孫子戒心忿而亟攻之,故權(quán)言以三月成器械,三月起距堙,其實不必三月也。城尚不能下,則又積土與城齊,使士卒上之,或觀其虛實,或毀其樓櫓,欲必取也。土山曰堙,楚子反?!皝\堙而窺宋城”是也。器械,言成者,取其乆而成就也。距堙,言已者,以其經(jīng)時而畢上也,皆不得已之謂?!?br />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抜者,此攻之災(zāi)也。
【曹操曰:將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縁城而上,如蟻之緣墻,殺傷士卒也。
○李筌曰:將怒而不待,攻城而使士卒肉薄登城,如蟻之所附墻,為木石所殺之者,三有一焉。而城不拔者,此攻城災(zāi)也。
○杜牧曰:此言為敵所辱,不勝忿怒也。后魏太武帝率十萬眾,宼宋臧質(zhì)于盱眙。太武帝始就質(zhì)求酒,質(zhì)封溲便與之,太武大怒,遂攻城,乃命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墜而復(fù)升,莫有退者,尸與城平,復(fù)殺其高梁。王如此三旬,死者過半。太武聞彭城斷其歸路,見疾病甚眾,乃解退。傳曰:“一女乗城,可敵十夫。”以此校之,尚恐不啻。
○賈林曰:但使人心外附,士卒內(nèi)離,城乃自拔。
○杜佑曰:守過二時,敵人不服,將不勝心之忿,多使士卒蟻附其城,殺傷我士民三分之一也。言攻趣不拔,還為已害,故韓非曰:“夫一戰(zhàn)不勝則過”,暨矣。
○何氏曰:將心忿急,使士卒如蟻縁而登,死者過半,城且不下。斯害也巳。
○張預(yù)曰:攻逾二時,敵猶不服,將心忿躁,不能持乆,使戰(zhàn)士蟻緣而登城,則其士卒為敵人所殺三中之一,而堅城終不可抜。茲攻城之害也已?;蛟?,將心忿速,不俟六月之乆,而亟攻之,則其害如此。】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
【李筌曰:以計屈敵,非戰(zhàn)之屈者。晉將郭淮圍曲城,蜀將姜維來救,淮趨牛頭山,斷維糧道及歸路,維大震,不戰(zhàn)而遁。曲城遂降。則不戰(zhàn)而屈之義也。
○杜牧曰:周亞夫敵七國,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使輕兵絶吳餉道,吳梁相弊而食竭,吳遁去,因追擊,大破之。蜀將姜維使將勾安李韶守曲城,魏將陳泰圍之。姜維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泰曰:“兵法貴在不戰(zhàn)而屈人。今絶牛頭,維無返道,則我之摛也。諸軍各守勿戰(zhàn)?!苯~其還路,維懼遁走,安等遂降。
○梅堯臣曰:戰(zhàn)則傷人。
○王晳曰:若李左車說成安君,請以竒兵三萬人,扼韓信于井陘之策是也。
○何氏曰:言伐謀、伐交,不至于戰(zhàn)。故《司馬法》曰:“上謀不斗”,其旨見矣。
○張預(yù)曰:前所陳者,庸將之為耳。善用兵者則不然,或破其計,或敗其交,或絶其糧,或斷其路,則不可戰(zhàn)而服之。若田穰苴明法令,拊士卒,燕晉聞之,不戰(zhàn)而遁,亦是也?!?br />
抜人之城,而非攻也。
【李筌曰:以計取之。后漢鄼侯臧宮圍妖賊于原武,連月不拔,士卒疾癘。東海王謂宮曰:“今擁兵圍必死之虜,非計也。宜撤圍,開其生路而示之,彼必逃散,一亭長足擒也。”從之而拔原武。魏攻壷關(guān),亦其義也。
○杜牧曰:司馬文王圍諸葛誕于壽春,議者多欲急攻之,文王以誕城固眾多,攻之力屈,若有外救,表里受敵,此至危之道也。吾當(dāng)以全策縻之,可坐制也。誕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六軍按甲,深溝高壘,而誕自困。十六國前燕將慕容恪率兵討叚龕于廣固,恪圍之,諸將勸恪急攻之,恪曰:“軍勢有緩而克敵,有急而取之。若彼我勢旣均,外有強援,力足制之,當(dāng)羈縻守之,以待其斃。”乃筑室反耕,嚴(yán)固圍壘,終克廣固,曾不血刃也。
○孟氏曰:言以威刑服敵,不攻而取,若鄭伯肉袒以迎楚莊王之類。
○梅堯臣曰:攻則傷財。
○王晳曰:若唐太宗降薛仁杲是也。
○張預(yù)曰:或攻其所必救,使敵棄城而來援,則設(shè)伏取之。若耿弇攻臨淄而克西安,脅巨里而斬費邑是也?;蛲饨~其強援,以乆持之,坐俟其斃,若楚師筑室反耕,以服宋是也。茲皆不攻而拔城之義也。】
毀人之國,而非乆也。
【曹操曰:毀滅人國,不乆露師也。
○李筌曰:以術(shù)毀人國,不乆而斃。隋文問仆射高颎伐陳之策,颎曰:“江外田收與中國不同。伺彼農(nóng)時,我正暇豫,征兵掩襲,彼釋農(nóng)守御,候其聚兵,我便解退,再三若此,彼農(nóng)事疲矣。又南方地卑,舍悉茅竹,倉庫儲積,悉依其間,宻使行人因風(fēng)縱火,候其營立,更為之?!毙衅渲\,陳始病也。
○杜牧曰:因敵有可乘之勢,不失其機,如摧枯朽。沛公入關(guān),晉降孫皓,隋取陳氏,皆不乆之。
○賈林曰:兵不可乆,乆則生變。但毀滅其國,不傷殘于人,若武王伐殷,殷人稱為父母。
○杜佑曰:若誅理暴逆,毀滅敵國,不暴師眾也。
○梅堯臣曰:乆則生變。
○王晳同梅堯臣注
○何氏曰:善攻者不以兵攻,以計困之,令其自抜,令其自毀,非勞乆,守而取之也。
○張預(yù)曰:以順討逆,以智伐愚,師不乆暴而敵國滅,何假六月之稽乎?!?br />
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曹操曰:不與敵戰(zhàn)而必完全得之,立勝于天下,不頓兵血刃也。
○李筌曰:以全勝之計,爭天下,是以不頓收利也。
○梅堯臣曰:全爭者,兵不戰(zhàn),城不攻,毀不乆,皆以謀而屈敵,是曰謀攻。故不鈍兵,利自完。
○張預(yù)曰:不戰(zhàn)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乆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兵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shù)也?!?br />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曹操曰:以十?dāng)骋?,則圍之。是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操所以倍兵圍下邳,生擒呂布也。
○杜牧曰:圍者,謂四面壘合,使敵不得逃逸。凡圍四合,必須去敵城稍遠(yuǎn),占地旣廣,守備須嚴(yán),若非兵多則有闕漏,故用兵有十倍也。呂布敗是上下相疑,侯成執(zhí)陳宮委布降,所以能擒,非曹公兵力而能取之。若上下相疑,政令不一,設(shè)使不圍,自當(dāng)潰叛,何況圍之,固須破滅。孫子所言十則圍之,是將勇智等而兵利鈍均,不言敵人自有離叛。曹公稱倍兵降布,蓋非圍之力窮也。此不可以訓(xùn)也。
○李筌曰:愚智勇怯等十倍于敵,則圍之。攻守殊勢也。
○杜佑曰:以十?dāng)骋?,則圍之,是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勁,不用十也。曹公操所以倍兵圍下邳,生擒呂布,若敵壘固守,依附險阻,彼一我十,乃可圍也,敵雖盛,所據(jù)不便,未必十倍然后圍之。
○梅堯臣曰:彼一我十可以圍。
○何氏曰:圍者四面合兵以圍城,而校量彼我兵勢。將才愚智勇怯等而我十倍勝于敵人,是以十對一,可以圍之,無令越逸也。
○張預(yù)曰:吾之眾十倍于敵,則四面圍合以取之,是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不必十倍然后圍之?!段究澴印吩唬骸笆胤?,一而當(dāng)十,十而當(dāng)百,百而當(dāng)千,千而當(dāng)萬?!毖允卣呤硕?dāng)圍者百人,與此法同?!?br />
五則攻之,
【曹操曰:以五敵一,則三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竒。李筌曰:五則攻之,攻守勢殊也。
○杜牧曰:術(shù)猶道也,言以五敵一,則當(dāng)取巳三分為三道,以攻敵之一面,留巳之二,候其無備之處,出竒而乘之。西魏末梁州刺史宇文仲和據(jù)州不受伐,魏將獨孤信率兵討之,仲和嬰城固守。信夜令諸將以沖梯攻其東北,信親帥將士襲其西南,遂克之也。
○陳皥曰:兵勢五倍于敵,自是我有余力,彼之勢分也,豈止分為三道以攻敵,此獨說攻城,故下文云,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杜佑曰:若敵幷兵自守,不與我戰(zhàn),彼一我五,乃可攻戰(zhàn)也?;驘o敵人內(nèi)外之應(yīng),未必五倍然后攻。
○梅堯臣同杜佑注
○王晳曰:謂十圍而取,五則攻者,皆勢力有余,不待其虛懈也。此以下亦謂智勇利鈍均耳。何氏曰:愚智勇恃等,量我五倍多于敵人,可以三分攻城,二分出竒以取勝。張預(yù)曰:吾之眾五倍于敵,則當(dāng)驚前掩后,聲東擊西,無五倍之眾,則不能為此計。曹公謂三術(shù)為正,二術(shù)為竒,不其然乎。若敵無外援,我有內(nèi)應(yīng),則不須五倍然后攻之。
倍則分之,
【曹操曰:以二敵一,則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竒。李筌曰:夫兵者倍于敵,則分半為奇。我眾彼寡,動而難制。符堅至淝水不分而敗,王僧辯至張公洲分而勝也。
○杜牧曰:此言非也。此言以二敵一,則當(dāng)取巳之一,或趣敵之要害,或攻敵之必救,使敵一分之中復(fù)須分減相救,因以一分而擊之。夫戰(zhàn)法,非論眾寡,毎陳皆有奇正,非待人眾然后能設(shè)奇。項羽于烏江,二十八騎尚不聚之,猶設(shè)奇正,循環(huán)相救,況于其它哉。
○陳皥曰:直言我倍于敵,分兵趨其所必救,卽我倍中更倍以擊敵之中分也,杜雖得之未盡其說也。
○杜佑曰:巳二敵一,則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奇。彼一我二,不足為變,故疑兵分離其軍也。故太公曰:“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br />○梅堯臣曰:彼一我二,可分其勢。
○王晳曰:謂分者,分為二軍,使其腹背受敵,則我得一倍之利也。
○何氏曰:兵倍于敵,則分半為奇,我眾彼寡,足可分兵,主客力均,善戰(zhàn)者勝也。
○張預(yù)曰:吾之眾一倍于敵,則當(dāng)分為二部,一以當(dāng)其前,一以沖其后,彼應(yīng)前則后擊之,應(yīng)后則前擊之,茲所謂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奇也。杜氏不暁兵分則為奇,聚則為正,而遽非曹公,何誤也。】
敵則能戰(zhàn)之,
【曹操曰:巳與敵人眾等,善者猶當(dāng)設(shè)伏奇以勝之。
○李筌曰:主客力敵,惟善者戰(zhàn)。
○杜牧曰:此說非也。凡巳與敵人兵眾多少智勇利鈍一旦相敵,則可以戰(zhàn)。夫伏兵之設(shè),或在敵前,或在敵后,或因深林叢薄,或因暮夜昏晦,或因隘阨山阪,擊敵不備,自名伏兵,非竒兵也。
○陳皥曰:料巳與敵人眾寡相等,先為奇兵可勝之計,則戰(zhàn)之。故下文云,不若則能避之。杜說奇伏,得之也。梅堯臣曰:勢力均則戰(zhàn)。
○王晳曰:謂能者能感士卒心,得其死戰(zhàn)耳。若設(shè)奇伏以取勝,是謂智優(yōu),不在兵敵也。
○何氏曰:敵言等敵也,唯能者可以戰(zhàn)勝耳。
○張預(yù)曰:彼我相敵,則以正為奇,以奇為正,變化紛紜,使敵莫測,以與之戰(zhàn)。茲所謂設(shè)奇伏以勝之也。杜氏不曉凡置陳皆有揚奇?zhèn)浞?,而云伏兵?dāng)在山林,非也?!?br />
少則能逃之,
【曹操曰:高壁堅壘,勿與戰(zhàn)也。
○李筌曰:量力不如,則堅壁不出,挫其鋒,待其氣懈,而出奇擊之。齊將田單守卽墨,燒牛尾卽殺騎劫,則其義也。
○杜牧曰:兵不敵,且避其鋒,尚俟隙,便奮決求勝。言能者,謂能忍忿受恥,敵人求挑,不出也。不似曹咎汜水之戰(zhàn)也。
○陳皥曰:此說非也。但敵人兵倍于我,則宜避之,以驕其志,用為后圖,非謂忍忿受恥。太宗辱宋老生,以虜其眾,豈是兵力不等也。
○賈林曰:彼眾我寡,逃匿兵形,不令敵知,當(dāng)設(shè)奇伏以待之,設(shè)詐以疑之,亦取勝之道。又一云,逃匿兵形,敵不知所備,懼其變詐,全軍亦逃。
○杜佑曰:高壁壘,勿與戰(zhàn)也。彼之眾,我之寡,不可敵,則當(dāng)自逃,守匿其形。
○梅堯臣曰:彼眾我寡,去而勿戰(zhàn)。
○王晳曰:逃,伏也。謂能倚固逃伏以自守也。傳曰:“師逃于夫人宮”?;虮俣幸詣僬?,蓋將優(yōu)卒強耳。
○何氏曰:兵少固壁,觀變潛形,見可則進。
○張預(yù)曰:彼眾我寡,宜逃去之,勿與戰(zhàn),是亦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我治彼亂,我奮彼怠,則敵雖眾,亦可以合戰(zhàn)。若吳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萬眾,謝玄以八千卒敗符堅一百萬,豈須逃之乎?!?br />
不若則能避之。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
○杜牧曰:言不若者,勢力交援俱不如也,則須速去之,不可遷延也。如敵人守我要害,發(fā)我津梁,合圍于我,則欲去不復(fù)得也。
○杜佑曰:引兵備之,強弱不敵,勢不相若,則引軍避,待利而動。
○梅堯臣曰:勢力不如則引而避。
○王晳曰:將與兵俱不若,遇敵攻必敗也。
○張預(yù)曰:兵力謀勇皆劣于敵,則當(dāng)引而避之,以伺其隙?!?br />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曹操曰:小不能當(dāng)大也。
○李筌曰:小敵不量力而堅戰(zhàn)者,必為大敵所擒也。漢都尉李陵以歩卒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而見歿匈奴也。
○杜牧曰:言堅者,將性堅忍,不能逃,不能避,故為大者之所擒也。
○孟氏曰:小不能當(dāng)大也,言小國不量其力,敢與大邦為讎,雖權(quán)時堅城固守,然后必見擒獲?!洞呵飩鳌吩唬骸皵荒軓?,又不能弱,所以敗也?!?br />○梅堯臣曰:不逃不避,雖堅亦擒。
○王晳注同梅堯臣
○何氏曰:如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將兵三千余人,與大將軍衛(wèi)靑分行,獨逢單于兵數(shù)萬,力戰(zhàn)一日,漢兵且盡,前將軍信胡人,降為翕侯,匈奴誘之,遂將其余騎可八百余奔降單于,右將軍蘇建遂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自歸。大將軍問其正閎長史安、議郎周覇等:“建為云何?”覇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一禆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威重?!遍b安曰:“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摛也?!窠í氁詳?shù)千當(dāng)單于數(shù)萬,力戰(zhàn)一日余,士盡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后人無歸意也?!?br />○張預(yù)曰:小敵不度強弱而堅戰(zhàn),必為大敵之所擒。息侯屈于鄭伯,李陵降于匈奴是也。孟子曰:“小固不可以敵大,弱固不可以敵強,寡固不可以敵眾?!薄?br />
夫?qū)⒄?,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
【曹操曰:將周宻謀不泄也。
○李筌曰:輔猶助也。將才足則兵必強。
○杜牧曰:才周也。賈林曰:國之強弱,必在于將。將輔于君而才周,其國則強,不輔于君,內(nèi)懷其貳,則弱。擇人授任,不可不愼。
○何氏曰:周謂才智具也,得才智周備之將,國乃安強也。】
輔隙則國必弱。
【曹操曰:形見于外也。
○李筌曰:隙,缺也,將才不備,兵必弱。
○杜牧曰:才不周也。
○梅堯臣曰:得賢則周備,失士則隙缺。
○王晳曰:周謂將賢則忠才兼?zhèn)?,隙謂有所缺也。何氏曰:言其才不可不周,用事不可不周知也。故將在軍,必先知五事、六行、五權(quán)之用,與夫九變、四機之說,然后可以內(nèi)御士眾,外料戰(zhàn)形。茍昧于茲,雖一日不可居三軍之上矣。
○張預(yù)曰:將謀周宻則敵不能窺,故其國強,微缺則乘釁而入,故其國弱。太公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薄?br />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
【梅堯臣曰:患君之所不知。
○孟氏曰:巳下語是。
○張預(yù)曰:下三事也。】
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曹操曰:縻,御也。
○李筌曰:縻,絆也。不知進退者,軍必敗,如絆驥足,無馳騁也。楚將龍且逐韓信而敗,是不知其進。秦將符融揮軍少卻而敗,是不知其退。
○杜牧曰:猶駕御縻絆,使不自由也。君,國君也?;加谲娬?,為軍之患害也。夫授鉞兇門,推轂閫外之事,將軍裁之。如趙充國欲為屯田,漢宣必令決戰(zhàn)。孫皓臨滅,賈充尚請班師,此不知進退之謂也。
○賈林曰:軍之進退,將可臨時制變,君命內(nèi)御,患莫大焉。故太公曰:“國不可以從外治,軍不可以從中御?!?br />○杜佑曰:縻,御也,縻為反。君不知軍之形勢而欲從中御也。
○梅堯臣曰:君不知進退之宜而專進退,是縻系其軍?!读w》所謂軍不可以從中御。
○王晳曰:縻,系也。去此患,則當(dāng)托以不御之權(quán),故必忠才兼?zhèn)渲紴橹畬⒁病?br />○張預(yù)曰:軍未可以進而必使之進,軍未可以退而必使之退,是謂縻絆其軍也。故曰,進退由內(nèi)御則功難成?!?br />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曹操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禮不可以治兵也。
○李筌曰:任將不以其人也。燕將慕容評出軍所在,因山泉賣樵水,貪鄙積貨,為三軍帥,不知其政也。
○杜牧曰:蓋謂禮度法,今自有軍法從事,若使同于尋常治國之道,則軍士生惑矣。至如周亞夫見天子不拜,漢文知其勇不可犯。魏尚守云中,上首級,為有司所劾,馮唐所以發(fā)憤也。
○杜佑曰:夫治國尚禮義,兵貴于權(quán)詐。形勢各異,教化不同,而君不知其變,軍國一政,以用治民,則軍士疑惑,不知所措。故《兵經(jīng)》曰:“在國以信,在軍以詐也?!?br />○陳皥曰:言不知三軍之事,違眾沮議,《左傳》稱晉彘季不從軍師之謀而以偏師先進,終為楚之所敗也。
○梅堯臣曰:不知治軍之務(wù)而參其政,則眾惑亂也。曹公引《司馬法》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是也。
○何氏曰:軍國異容,所治各殊,欲以治國之法以治軍旅,則軍旅惑亂。
○張預(yù)曰:仁義可以治國,而不可以治軍。權(quán)變可以治軍,而不可以治國。理然也。虢公不修慈愛而為晉所滅,晉侯不守四德而為秦所克,是不以仁義治國也。齊侯不射君子而敗于晉,宋公不擒二毛而衂于楚,是不以權(quán)變治軍也。故當(dāng)仁義而用權(quán)譎,則國必危,晉虢是也。當(dāng)變詐而尚禮義則兵必敗,齊宋是也。然則治國之道,固不可以治軍也。]
不知三軍之權(quán)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曹操曰:不得其人意也。
○杜牧曰:謂將無權(quán)智,不能銓度軍士各任所長,而雷同使之,不盡其材,則三軍生疑矣。黃石公曰:“善任人者,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br />○陳皥曰:將在軍,權(quán)不專制,任不自由,三軍之士自然疑也。
○杜佑曰:不得其人也。君之任將,當(dāng)精擇焉,將若不知權(quán)變,不可付以勢位。茍授非其人,則舉措失所,軍覆敗也。若趙不用廣武君而用成安君。
○梅堯臣曰:不知權(quán)謀之道而叅其任用,其眾疑貳也。王晳曰:政也,權(quán)也,使不知者同之,則動有違異,必相牽制也。是則軍眾疑惑矣。裴度所以奏去監(jiān)軍,平蔡州也。此皆由君上不能專任賢將,則使同之,故通謂之三患。
○何氏曰:不知用兵權(quán)謀之人,用之為將則軍不治而士疑。
○張預(yù)曰:軍吏中有不知兵家權(quán)謀之人而使同居將帥之任,則政令不一而軍疑矣。若邲之戰(zhàn),中軍帥荀林父欲還,禆將先縠不從,為楚所敗是也。近世以中官監(jiān)軍,其患正如此。高崇文伐蜀,因罷之,遂能成功?!?br />
三軍旣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曹操曰:引,奪也。
○李筌曰:引,奪也。兵權(quán)道也,不可謬而使。處趙上卿,藺相如言趙括徒能讀其父書,然未知合變。王今以名使括,如膠柱鼓瑟,此則不知三軍之權(quán)而同三軍之任。趙王不從,果有長平之?dāng)?,諸侯之難至也。
○杜牧曰:言我軍疑惑,自致擾亂。如引敵人使勝我也。
○孟氏曰:三軍之眾,疑其所任,惑其所為,則鄰國諸侯因其乖,錯作難而至也。太公曰:“疑志不可以應(yīng)敵?!?br />○梅堯臣曰:君徒知制其將,不能用其人,而乃同其政任,俾眾疑惑,故諸侯之難作,是自亂其軍,自去其勝。
○王晳曰:引諸侯勝巳也。
○何氏曰:士疑惑而無畏則亂,故敵國得以乗我隙釁而至矣。
○張預(yù)曰:軍士疑惑,未肯用命,則諸侯之兵乗隙而至,是自潰其軍,自奪其勝也。】
故知勝有五,
【李筌曰:謂下五事也。
○張預(yù)曰:下五事也。】
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
【李筌曰:料人事逆順,然后以《太一遁甲》筭三門遇奇,五將無關(guān)格,迫愶主客之計者,必勝也。
○杜牧曰:下文所謂知彼知巳是也。
○孟氏曰:能料知敵情,審其虛實者,勝也。
○梅堯臣曰:知可不可之宜。
○王晳曰:可則進,否則止,保勝之道也。
○何氏曰:審己與敵。
○張預(yù)曰:可戰(zhàn)則進攻,不可戰(zhàn)則退守,能審攻守之宜,則無不勝?!?br />
識眾寡之用者勝,
【李筌曰:量力也。
○杜牧曰:先知敵之眾寡,然后起兵以應(yīng)之,如王翦伐荊,曰:“非六十萬不可”是也。
○杜佑曰:言兵之形,有眾而不可擊,寡或可以弱制強,而能變之者,勝也。故《春秋傳》曰“師克在和,不在眾”,是也。
○梅堯臣曰:量力而動。
○王晳曰:謂我對敵兵之眾寡、圍攻、分戰(zhàn)是也。
○張預(yù)曰:用兵之法,有以少而勝眾者,有以多而勝寡者,在乎度其所用而不失其宜,則善,如《吳子》所謂“用眾者務(wù)易,用少者務(wù)隘”是也?!?br />
上下同欲者勝,
【曹操曰:君臣同欲。
○李筌曰:觀士卒心,上下同欲,如報私仇者勝。
○陳皥曰:言上下共同其利欲,則三軍無怨,敵可勝也?!秱鳌吩唬骸耙杂麖娜藙t可,以人從欲鮮濟也。”
○杜佑曰:言君臣和同,勇而戰(zhàn)者勝。故《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r />○梅堯臣曰:心齊一也。
○王晳曰:上下一心,若先縠剛復(fù)以取敗,呂布違異以致亡,皆上下不同欲之所致。
○何氏曰:《書》云:“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得,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鄙虦缍芘d。
○張預(yù)曰: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欲戰(zhàn),則所向無前矣?!?br />
以虞待不虞者勝,
【李筌杜牧曰:有備預(yù)也。
○孟氏曰:虞,度也?!蹲髠鳌吩唬骸安粋洳挥荩豢梢詭??!贝龜持蓜僖?。
○陳皥曰:謂先為不可勝之師,待敵之可勝也。
○杜佑曰:虞,度也。以我有法度之師,擊彼無法度之兵。
○梅堯臣曰:慎備非常。
○王晳曰:以我之虞待敵之不虞也。
○何氏曰:春秋時城濮之役,晉無楚備,以敗于邲。邲之役,楚無晉備,以敗于鄢。自鄢巳來,晉不失備而加之以禮,重之以睦,是以楚弗能加晉。又周末荊人伐陳,吳救之,軍行三十里,雨十日夜,不見星。左史倚相謂大將子期曰:“雨十日夜,甲輯兵聚,吳人必至,不如備之?!蹦藶殛?。而吳人至,見荊有備而反。《左史》曰:“其反復(fù)六十里,其君子外,小人為食。我行三十里,擊之,必克?!睆闹?,遂破吳軍。魏大將軍南征,吳到積湖,魏將滿寵帥諸軍在前與敵隔水相對。寵令諸將曰:“今夕風(fēng)甚猛,賊必來燒營,宜豫為之備?!敝T軍皆警。夜半,賊果遣十部來焼營,寵掩擊破之。又《春秋》,衛(wèi)人以燕師伐鄭。鄭祭足原繁泄駕以三軍,軍其前。使曼伯與子元潛軍軍其后,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六月,鄭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于北。制君子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又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丘。渠丘城惡眾,潰奔莒,楚入渠丘。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殺,吾歸而俘。”莒人殺之。楚師圍莒,莒城亦惡庚申。莒潰,楚遂入鄆,莒無備故也。君子曰:恃陋而不備,罪之大者也。備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無備也夫。
○張預(yù)曰:常為不可勝以待敵。故吳起曰:“出門如見敵?!笔考驹唬骸坝袀洳粩?。”】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曹操曰:《司馬法》曰:“進退惟時,無曰寡人”也。
○李筌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者勝,眞將軍也。吳伐楚,吳公子光、弟夫槩王至,請擊楚。子常不許。夫槩曰:“所謂見義而行,不待命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币云鋵傥迩葥簦映≈?。審此,則將能而君不能御也。晉宣帝拒諸葛于五丈原,天子使辛毗仗節(jié)軍門曰:“敢問戰(zhàn)者斬?!绷谅勑υ唬骸捌埬苤莆?,豈千里請戰(zhàn)。假言天子不許,示武于眾,此是不能之將?!?br />○杜牧曰:《尉繚子》曰:“夫?qū)⒄?,上不制乎天,下不制乎地,中不制乎人。故兵者兇器也,將者死官也?!?br />○杜佑曰:將旣精能暁練兵勢,君能專任,事不從中御。故王子曰:“指授在君,決戰(zhàn)在將也。”
○梅堯臣曰:自閫以外,將軍制之。
○王晳曰:君御能將者,不能絶疑忌耳。若賢明之主,必能知人,固當(dāng)委任,以責(zé)成効,推轂授鉞,是其義也。攻戰(zhàn)之事,一以專之,不從中御,所以一威且盡其才也。況臨敵乗機,間不容發(fā),安可遙制之乎。
○何氏曰:古者遣將于太廟,親操鉞,持其首,授其柄,曰:“從是以上至天者,將軍制之?!蹦藦?fù)操柄授與刃曰:“從是以下至淵者,將軍制之?!惫世钅林疄橼w將,居邉,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御也。周亞夫之軍細(xì)柳,軍中唯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之詔也。蓋用兵之法,一歩百變,見可則進,知難而退。而曰“有王命焉”,是白大人以救火也。未及反命而煨燼乆矣。曰“有監(jiān)軍焉”,是作舎道邊也,謀無適從而終不可成矣。故御能將而責(zé)平猾虜者,如絆韓盧而求獲狡兎者,又何異焉。張預(yù)曰:將有智勇之能,則當(dāng)任以責(zé)成功,不可從中御也。故曰:“閫外之事,將軍裁之”?!?br />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曹操曰:此上五事也?!?br />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
【李筌曰:量力而拒敵,有何危殆乎。
○杜牧曰:以我之政,料敵之政,以我之將,料敵之將,以我之眾,料敵之眾,以我之食,料敵之食,以我之地,料敵之地,校量已定,優(yōu)劣短長,皆先見之。然后兵起,故有百戰(zhàn)百勝也。孟氏曰:審知彼己強弱利害之勢,雖百戰(zhàn),實無危殆乎。
○梅堯臣曰:彼己五者盡知之,故無敗。
○王晳曰:殆,危也。謂校盡彼我之情,知勝而后戰(zhàn),則百戰(zhàn)不危。
○張預(yù)曰:知彼知己者,攻守之謂也。知彼則可以攻,知己則可以守,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茍能知之,雖百戰(zhàn)不危也。或曰,士會察楚師之不可敵,陳平料劉項之長短,是知彼知己也。】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
【李筌曰:自以己強而不料敵,則勝負(fù)未定。秦主符堅以百萬之眾南伐,或謂曰:“彼有人焉。謝安、桓沖,江表偉才,不可輕之?!眻栽唬骸拔乙园酥葜姡狂R百萬,投鞭可斷江水,何難之有?!焙蠊麛±m(xù),則其義也。
○杜牧曰:恃我之強,不知敵不可伐者,一勝一負(fù)。王猛將終,諌符堅曰:“晉氏雖在江表而正朔所稟,謝安、桓沖江表偉人,不可伐也?!奔皥阅戏ィ唬骸拔崾狂R百萬,投鞭可濟?!彼煊袖撬?dāng)∫病?br />○陳皥曰:杜說恃強之兵,無名而伐無罪,所以敗也。非一勝一負(fù)之義。
○杜佑曰:雖不知敵之形勢,恃巳能克之者,勝負(fù)各半。
○梅堯臣曰:自知己者,勝負(fù)半也。
○王晳曰:但能計巳,不知敵之強弱,則或勝或負(fù)。
○張預(yù)曰:唐太宗曰:“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茍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所謂知己者,守吾氣而有待焉者也。故知守而不知攻,則勝負(fù)之半。”】
不知彼,不知巳,毎戰(zhàn)必殆。
【李筌曰:是謂狂宼,不敗何待也。
○杜佑曰:外不料敵,內(nèi)不知巳,用戰(zhàn)必殆。
○梅堯臣曰:一不知何以勝。
○王晳曰:全昧于計也。張預(yù)曰:攻守之術(shù),皆不知以戰(zhàn)則敗?!?br />
孫子集注卷之三
孫子集注卷之四
形篇
(曹操曰:軍之形也。我動彼應(yīng),兩敵相察情也。
○李筌曰:形謂主客攻守八陳五營陰陽向背之形。
○杜牧曰:因形見情,無形者情宻,有形者情踈。宻則勝,踈則敗也。
○王晳曰:形者,定形也。謂兩敵強弱,有定形也。善用兵者能變化其形,因敵以制勝。
○張預(yù)曰:兩軍攻守之形也。隱于中,則人不可得而知,見于外則敵乗隙而至,形因攻守而顯,故次謀攻。)
孫子曰: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
【張預(yù)曰:所謂知巳者也?!?br />
以待敵之可勝。
【梅堯臣曰:藏形內(nèi)治,伺其虛懈。
○張預(yù)曰:所謂知彼者也?!?br />
不可勝在巳,可勝在敵。
【曹操曰:自修理以待敵之虛懈也。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則深壁,多具軍食,善其敎練。攻其城則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陳則在山川丘陵,背孤向虛,從疑擊間。善戰(zhàn)者,掎角勢連,首尾相應(yīng)者,為不可勝也。夫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蓜僬?,攻也。此數(shù)者以為可勝也。
○杜牧曰:自整軍事,長有待敵之備,閉跡藏形,使敵人不能測度,因伺敵人有可乗之便,然后出而攻之。
○杜佑曰:先咨之廟堂,慮其危難,然后高壘深溝,使兵練習(xí),以此守備之,故待敵之闕,則可勝之。言制敵在外,故自修理以候敵之虛懈,巳見敵有闕漏之形,然后可勝。
○王晳曰:不可勝者,修道保法也??蓜僬?,有所隙耳。
○張預(yù)曰:守之故在巳,攻之故在彼。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杜牧曰:不可勝者,上文批注所謂修整軍事,閉形藏跡是也。此事在己,故曰能為。
○張預(yù)曰:藏形晦跡,居常嚴(yán)備,則巳能焉?!?br />
不能使敵之可勝。
【杜牧曰:敵若無形可窺,無虛懈可乘,則我雖操可勝之具,亦安能取勝敵乎。
○賈林曰:敵有智謀,深為己備,不能強令不巳備。
○杜佑曰:在巳故練兵士,策與道合,深為備者亦不可強勝之。
○梅堯臣曰:在己故能為,在敵故無必。
○王晳曰:在敵不在我也。
○張預(yù)曰:若敵強弱之形,不顯于外,則我豈能必勝于彼?!?br />
故曰勝可知,
【曹操曰:見成形也。
○杜牧曰:知者但能知己之力,可以勝敵也。
○陳皥曰:取勝于形,勝可知也?!?br />
而不可為,
【曹操曰:敵有備故也。
○杜牧曰:言我不能使敵人虛懈,為我可勝之資。
○賈林曰:敵若隱而無形,不可強為勝敗。
○杜佑曰:敵有備也,巳料敵見敵形者,則勝負(fù)可知。若敵宻而無形,亦不可強使為敗。故范蠡曰:“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br />○梅堯臣曰:敵有闕則可知,敵無闕則不可為。何氏曰:可知之勝在我,我有備也。不可為之勝在敵,敵無形也。
○張預(yù)曰:己有備,則勝可知。敵有備,則不可為?!?br />
不可勝者,守也。
【曹操曰:藏形也。
○杜牧曰:言未見敵人有可勝之形,巳則藏形為不可勝之備,以自守也。
○杜佑曰:藏形也。若未見其形,彼眾我寡,則自守也。
○梅堯臣曰:且有待也。
○何氏曰:未見敵人形勢虛實有可勝之理,則宜固守。
○張預(yù)曰:知巳未可以勝,則守其氣而待之。】
可勝者,攻也。
【曹操曰:敵攻巳,乃可勝。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則高壘堅壁也。攻其城則尚橦棚、云梯、土山、地道,陳左川澤右丘陵,背孤向虛,從疑擊間,識辨五令以節(jié)。掎角勢連,首尾相應(yīng)者,為不可勝也。無此數(shù)者,以為可勝也。
○杜牧曰:敵人有可勝之形,則當(dāng)出而攻之。
○杜佑曰:敵攻己,乃可勝也。巳見其形,彼寡我眾,則可攻。
○梅堯臣曰:見其闕也。
○王晳曰:守者以于勝不足,攻者以于勝有余。張預(yù)曰:知彼有可勝之理,則攻其心而取之。】
守則不足,攻則有余。
【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李筌曰:力不足者可以守,力有余者可以攻也。
○梅堯臣曰:守則知力不足,攻則知力有余。
○張預(yù)曰:吾所以守者,謂取勝之道有所不足,故且待之。吾所以攻者,謂勝敵之事巳有其余,故出擊之。言非百勝不戰(zhàn),非萬全不闘也。后人謂不足為弱,有余為強者,非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時之變者,動于九天之上。
○李筌曰:《天一遁甲經(jīng)》云:“九天之上可以陳兵,九地之下可以伏藏?!背R灾狈訒r干,后一所臨宮為九天,后二所臨宮為九地。地者靜而利藏,天者運而利動,故魏武不明二遁,以九地為山川,九天為天時也。夫以天一太一之遁,幽微知而用之,故全也。經(jīng)云:“知三避五,魁然獨處?!蹦苤澹瑱M行天下,以此法,出不拘諸咎,則其義也。
○杜牧曰:守者韜聲滅跡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見之。攻者勢迅聲烈,疾若雷電,如來天上,不可得而備也。九者高深,數(shù)之極。
○陳皥曰:春三月寅功曹為九天之上,申傳送為九地之下。夏三月午勝先為九天之上,子神后為九地之下。秋三月申傳送為九天之上,寅功曹為九地之下。冬三月子神后為九天之上,午勝先為九地之下也。杜佑曰:善守備者務(wù)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知所攻,言其深宻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務(wù)因天時地利水火之變,使敵不知所備,言其雷震發(fā)動若于九天之上也。
○梅堯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測。蓋守備宻而攻取迅也。
○王晳曰:守者為未見可攻之利,當(dāng)潛藏其形,沉靜幽黙,不使敵人窺測之也。攻者為見可攻之利,當(dāng)高逺神速,乗其不意,懼?jǐn)橙擞X我而為之備也。九者,極言之耳。
○何氏曰:九地九天,言其深微。《尉繚子》曰:“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毖云涿貙s深逺之甚也。后漢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左將軍皇甫嵩督前軍,董卓救之。卓欲速進赴陳倉,嵩不聽,卓曰:“智者不后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于此也?!贬栽唬骸安蝗弧0賾?zhàn)百勝,不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動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勢也。夫勢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巳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眾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彼觳宦牎M鯂鴩悅},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堅守固,竟不能拔,賊眾疲弊,果自解去。
○張預(yù)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動于九天之上,喻來而不可備也?!段究澴印吩弧叭裘赜诘?,若邃于天”,是也。守則固,是自保也。攻則取,是全勝也?!?br />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當(dāng)見未萌。李筌曰:知不出眾,知非善也。韓信破趙未餐而出井陘,曰:“破趙會食。”時諸將嘸然佯應(yīng)曰諾,乃背水陳,趙乗壁望見,皆大笑,言漢將不便兵也。乃破趙,食,斬成安君。此則眾所不知也。杜牧曰:眾人之所見,破軍殺將,然后知勝。我之所見,廟堂之上,樽爼之間,已知勝負(fù)者矣。賈林曰:守必固,攻必克。能自保全而常不失,勝見未然之勝,善知將然之?dāng)?,謂實微妙通玄,非眾人之所見也。
○孟氏曰:當(dāng)見未萌,言兩軍巳交,雖料見勝負(fù),策不能過絶于人,但見近形,非逺。太公曰:“智與眾同,非國師也。”
○梅堯臣曰:人所見而見,故非善。
○王晳曰:眾常之人見所以勝而不知制勝之形。
○張預(yù)曰:眾人所知,已成已箸也。我之所見,未形未萌也?!?br />
戰(zhàn)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爭鋒也。
○李筌曰:爭鋒力戰(zhàn),天下易,見故非善也。
○杜牧曰:天下猶上文言眾也,言天下人皆稱戰(zhàn)勝者,故破軍殺將者也。我之善者,陰謀潛運,攻必伐謀,勝敵之日,曾不血刃。
○陳皥曰:潛運其智,專伐其謀,未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乃是善之善者也。梅堯臣曰:見不過眾,戰(zhàn)雖勝,天下稱之,猶不曰善。
○王晳曰:以謀屈人,則善矣。
○張預(yù)曰:戰(zhàn)而后能勝,眾人稱之曰善,是有智名勇功也。故云非善。若見微察隱,取勝于無形,則眞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曹操曰:易見聞也。
○李筌曰:易見聞也。以為攻戰(zhàn)勝而天下不曰善也。夫智能之將,人所莫測,為之深謀,故孫武曰“難知如陰”也。
○王晳曰:眾人之所知不為智,力戰(zhàn)而勝人不為善。
○何氏曰:此言眾人之所見所聞,不足為興也。昔烏獲舉千鈞之鼎為力,離朱百歩覩纎芥之物為明,師曠聽蚊行蟻歩為聰也。兵之成形而見之,誰不能也。故勝于未形,乃為知兵矣。
○張預(yù)曰:人皆能也。引此以喻眾人之見勝也。秋毫謂兎毛,至秋而勁細(xì),言至輕也?!?br />
古之所謂善戰(zhàn)者勝,勝于易勝者也。
【曹操曰:原微易勝。攻其可勝,不攻其不可勝也。
○杜牧曰:敵人之謀,初有萌兆,我則潛運,以能攻之,用力旣少,制勝旣微,故曰易勝也。
○梅堯臣曰:力舉秋毫,明見日月,聰聞雷霆,不出眾人之所能也。故見于著則勝于艱,見于微則勝于易。
○何氏曰:言敵人之謀,初有萌兆,我則潛運,巳能攻之,用力旣少,制敵甚微,故曰易勝也。
○張預(yù)曰:交鋒接刃,而后能制敵者,是其勝難也。見微察隱而破于未形者,是其勝易也。故善戰(zhàn)者,常攻其易勝而不攻其難勝也?!?br />
故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曹操曰:敵兵形未成,勝之無赫赫之功也。李筌曰:勝敵而天下不知,何智名之有。
○杜牧曰:勝于未萌,天下不知,故無智名。曾不血刃,敵國巳服,故無勇功也。
○梅堯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揚,見微勝易,何勇何智。
○何氏曰:患銷未形,人誰稱智。不戰(zhàn)而服人,誰言勇。漢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
○張預(yù)曰:陰謀潛運,取勝于無形,天下不聞料敵制勝之智,不見搴旗斬將之功,若留侯未甞有戰(zhàn)闘功是也?!?br />
故其戰(zhàn)勝不忒。
【李筌曰:百戰(zhàn)百勝,有何疑貳也。此筌以忒字為貳也。
○陳皥曰:籌不虛運,策不徒發(fā)。張預(yù)曰:力戰(zhàn)而求勝,雖善者亦有敗時。旣見于未形,察于未成,則百戰(zhàn)百勝而無一差忒矣。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巳敗者也。曹操曰:察敵必可敗,不差忒也。
○李筌曰:置勝于巳敗之師,何忒焉。師老卒惰,法令不一,謂巳敗也。
○杜牧曰:措猶置也。忒,差忒也。我能置勝不忒者何也,蓋先見敵人巳敗之形然后攻之,故能致必勝之功不差忒也。
○賈林曰:讀措為錯,錯,雜也。取敵之勝,理非一途,故雜而料之也。常于勝未形,巳見敵之?dāng) ?br />○梅堯臣曰:睹其可敗,勝則不差。
○何氏曰:善料也。
○張預(yù)曰:所以能勝而不差者,蓋察知敵人有必可敗之形,然后指兵以能之云耳。】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病?br />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軍敗趙,先據(jù)北山者勝。宋師伐燕,過大峴而勝,皆得其地也。
○杜牧曰:不敗之地者,為不可勝之計,使敵人必不能敗我也。不失敵人之?dāng)≌撸愿Q伺敵人可敗之形,不失毫發(fā)也。
○陳皥注同李筌
○杜佑注同杜牧
○梅堯臣曰:善候敵隙,我則常勝。
○王晳曰:常為不可勝,待敵可勝,不失其機。
○何氏曰:自恃有備則無患,常伺敵隙則勝之,不失也。立于不敗之地,利也。言我常為勝所。
○張預(yù)曰:審吾法令,明吾賞罰,便吾器用,養(yǎng)吾武勇,是立于不敗之地也。我有節(jié)制則彼將自衂,是不失敵之?dāng)∫?。?br />
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
【曹操曰:有謀與無慮也。
○李筌曰:計與不計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敗,田豐知魏武之必勝,是其義也。
○杜牧曰:管子曰天時地利,其數(shù)多少,其要必出于計數(shù),故凡攻伐之道,計必先定于內(nèi),然后兵出乎境。不明敵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敵人之積,不能約也。不明敵人之將,不見先軍。不眀敵人之士,不見先陳。故以眾擊寡,以理擊亂,以富撃貧,以能擊不能,以敎?zhǔn)烤氉鋼魵W眾白徒,故能百戰(zhàn)百勝。此則先勝而后求戰(zhàn)之義也。衛(wèi)公李靖曰:“夫?qū)⒅蟿?wù),在于明察而眾和,謀深而慮逺,審于天時,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逹權(quán)變,及臨機對敵,方始趦趄,左顧右盻,計無所出,信任過說,一彼一此,進退狐疑,部伍狼籍,何異趣蒼生而赴湯火,驅(qū)牛羊而啖狼虎者乎?”此則先戰(zhàn)而后求勝之義也。
○賈林曰:不知彼我之情,陳兵輕進,意雖求勝,而終自敗也。梅堯臣曰:可勝而戰(zhàn),戰(zhàn)則勝矣。未見可戰(zhàn),勝可得乎。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勝之計而后出軍,若不先謀而欲恃強,勝未必也。
○張預(yù)曰:計謀先勝,然后興師。故以戰(zhàn)則克?!段究澴印吩唬骸氨槐貏伲豢梢匝詰?zhàn)。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謂危事不可輕舉也。又曰:“兵貴先勝于此,則勝彼矣。弗勝于此,則弗勝彼矣?!贝酥^也。若趙充國常先計而后戰(zhàn),亦是也。不謀而進,欲幸其成功,故以戰(zhàn)則敗。】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曹操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為不可勝之道,保法度,不失敵之?dāng)y也。
○李筌曰:以順討逆,不伐無罪之國,軍至無虜掠,不伐樹木、污井灶,所過山川,城社陵祠,必滌而除之,不習(xí)亡國之事,謂之道法也。軍嚴(yán)肅,有死無犯,賞罰信義,將若此者,能勝敵之?dāng)≌病?br />○杜牧曰:道者,仁義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義,保守法制,自為不可勝之政,伺敵有可敗之隙,則攻能勝之。
○賈林曰:常修用兵之勝道,保賞罰之法度,如此,則當(dāng)為勝。不能則敗。故曰勝敗之政也。
○梅堯臣曰:攻守,自修法令,自保在我而已.
○王晳曰:法者,下之五事也。張預(yù)曰:修治為戰(zhàn)之道,保守制敵之法,故能必勝。或曰先修飾道義,以和其眾,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愛而畏之,然后能為勝敗。】
兵法,一曰度,
【賈林曰:度土地也。
○王晳曰:丈尺也。】
二曰量,
【賈林曰:量人力多少,倉廩虛實。
○王晳曰:閗斛也。】
三曰數(shù),
【賈林曰:筭數(shù)也。以數(shù)推之,則眾寡可知,虛實可見。
○王晳曰:百千也。】
四曰稱,
【賈林曰:旣知眾寡,兼知彼我之德業(yè)輕重,才能之長短。
○王晳曰:權(quán)衡也?!?br />
五曰勝。
【曹操曰:勝敗之政,用兵之法,當(dāng)以此五事稱量,知敵之情。
○張預(yù)曰:此言安營布陳之法也。李衛(wèi)公曰:“敎?zhǔn)开q布碁于盤,若無畫路,碁安用之?!薄?br />
地生度,
【曹操曰:因地形勢而度之。
○李筌曰:旣度有情,則量敵而御之。
○杜牧曰:度者,計也。言度我國土大小,人戸多少,征賦所入,兵車所籍,山河險易,道里迂直。自度此事,與敵人如何,然后起兵。夫小不能謀大,弱不能擊強,近不能襲逺,夷不能攻險,此皆生于地,故先度也。
○梅堯臣曰:因地以度軍勢。
○王晳曰:地,人所履也。舉兵攻戰(zhàn),先本于地,由地故生度。度所以度長短,知逺近也。凡行軍臨敵,先須知逺近之計。
○何氏曰:地者,逺近險易也。度,計也。未出軍,先計敵國之險易,道路迂直,兵甲孰多,勇怯孰是,計度可伐,然后與師動眾,可以成功。
度生量,
【杜牧曰:量者,酌量也。言度地已熟,然后能酌量彼我之強弱也。
○梅堯臣曰:因度地以量敵情。
○王晳曰:謂量有大小,言旣知逺近之計,則須更量其地之大小也。
○何氏曰:量酌彼巳之形勢?!?br />
量生數(shù),
【曹操曰:知其逺近廣狹,知其人數(shù)也。
○李筌曰:量敵逺近強弱,須備士卒軍資之?dāng)?shù)而勝也。
○杜牧曰:數(shù)者,機數(shù)也。言強弱已定,然后能用機變量也。
○賈林曰:量地逺近廣狹,則知敵人人數(shù)多少也。
○梅堯臣曰:因量以得眾寡之?dāng)?shù)。
○王晳曰:數(shù)所以紀(jì)多少,言旣知敵之大小,則更計其精劣多少之?dāng)?shù)。曹公曰:知其人數(shù)。
○何氏曰:數(shù),機變也。先酌量彼我強弱利,害然后為機數(shù)。
○張預(yù)曰:地有逺近廣狹之形,必先度知之,然后量其容人多少之?dāng)?shù)也?!?br />
數(shù)生稱,
【曹操曰:稱量敵孰愈也。
○李筌曰:分?jǐn)?shù)旣定,賢智之多少,得賢者重,失賢者輕。如韓信之論楚漢也。須知輕重,別賢愚而稱之,錙銖則強。
○杜牧曰:稱,校也。機權(quán)之?dāng)?shù)巳行,然后可以稱校彼我之勝負(fù)也。
○梅堯臣曰:因子以權(quán)輕重。
○王晳曰:稱所以知重輕,喻強弱之形勢也。能盡知逺近之計,大小之舉,多少之?dāng)?shù),以與敵相形,則知重輕所在。
○何氏同杜牧注。】
稱生勝。
【曹操曰:稱量之?dāng)?shù),知其勝負(fù)所在。
○李筌曰:稱知輕重,勝敗之?dāng)?shù)可知也。
○杜牧曰:稱校旣熟,我勝敵敗,分明見也。
○梅堯臣曰:因輕重以知勝負(fù)。
○王晳曰:重勝輕也。陳皥杜佑李筌同杜牧上五事注。
○何氏曰:上五事,未戰(zhàn)先計必勝之法,故孫子引古法以疏勝敗之要也。
○張預(yù)曰:稱,宜也。地形與人數(shù)相稱則踈宻得宜,故可勝也。《尉繚子》曰:“無過在于度數(shù)。”度謂尺寸,數(shù)謂什伍。度以量地,數(shù)以量兵。地與兵相稱則勝。五者皆因地形而得,故自地而生之也。李靖五陳隨地形而變是也?!?br />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
【梅堯臣曰:力易舉也?!?br />
敗兵若以銖稱鎰。
【曹操曰:輕不能舉重也。
○李筌曰:二十兩為鎰,銖之于鎰,輕重異位,勝敗之?dāng)?shù)亦復(fù)如之。
○梅堯臣曰:力難制也。
○王晳曰:言銖鎰?wù)撸悦鬏p重之至也。
○張預(yù)曰:二十兩為鎰,二十四銖為兩。此言有制之兵對無制之兵,輕重不侔也。
勝者之戰(zhàn),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曹操曰:八尺曰仞。決水千仞,其高勢疾也。李筌曰:八尺曰仞。言其勢也。杜預(yù)伐吳,言兵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皆迎刃自解,則其義也。
○杜牧曰:夫積水在千仞之溪,不可測量,如我之守,不見形也。及決水下,湍涆奔注,如我之攻不可御也。
○梅堯臣曰:水決千仞之溪,莫測其迅,兵動九天之上,莫見其跡。此軍之形也。
○王晳曰:千仞之溪,至陗絶也,喻不可勝。對可勝之形,乗機攻之,決水是也。
○張預(yù)曰:水之性,避高而趨下,決之赴深溪,固湍浚而莫之御也。兵之形若水,乗敵之不備,掩敵之不意,避實而擊虛,亦莫之制也?;蛟?,千仞之溪謂不測之淵,人莫能量其淺深,及決而下之,則其勢莫之能御。如善守者匿形晦跡藏于九地之下,敵莫能測其強弱。及乗虛而出,則其鋒莫之能當(dāng)也?!?br />
孫子集注卷之四
孫子集注卷之五
勢篇
【曹操曰:用兵任勢也。
○李筌曰:陳以形成,如決建瓴之勢,故以是篇次是。
○王晳曰:勢者,積勢之變也。善戰(zhàn)者能任勢以取勝,不勞力也。
○張預(yù)曰:兵勢一成,然后任勢以取勝,故次形?!?br />
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jǐn)?shù)是也。
【曹操曰:部曲為分什伍為數(shù)。
○李筌曰:善用兵者,將鳴一金舉一旌而三軍盡應(yīng),號令旣定如寡焉。
○杜牧曰:分者,分別也。數(shù)者,人數(shù)也。言部曲行伍皆分別其人數(shù)多少,各任偏裨長伍,訓(xùn)練升降,皆責(zé)成之。故我所治者寡也。韓信曰多多益辦是也。
○陳皥曰:若聚兵旣眾,即須多為部伍。部伍之內(nèi),各有小吏以主之,故分其人數(shù),使之訓(xùn)齊決斷,遇敵臨陳,授以方略,則我統(tǒng)之雖眾,治之益寡。
○孟氏曰:分隊伍也。數(shù),兵之大數(shù)也。分?jǐn)?shù)多少,制置先定。
○梅堯臣曰:部伍奇正之分?jǐn)?shù),各有所統(tǒng)。
○王晳曰:分?jǐn)?shù)謂部曲也。偏禆各有部分與其人數(shù),若師旅卒兩之屬。
○張預(yù)曰:統(tǒng)眾旣多,必先分偏禆之任,定行伍之?dāng)?shù),使不相亂,然后可用。故治兵之法,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為伍,五人為列,二列為火,五火為隊,二隊為官,二官為曲,二曲為部,二部為校,二校為禆,二禆為軍,遞相統(tǒng)屬,各加訓(xùn)練。雖治百萬之眾,如治寡也。】
闘眾如闘寡,形名是也。
【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杜牧曰:旌旗鍾鼓,敵亦有之,我安得獨為形名,闘眾如闘寡也?夫形者,陳形也,名者,旌旗也。戰(zhàn)法曰,陳間容陳,足曵白刃。故大陳之中復(fù)有小陳,各占地分,皆有陳形。旗者各依方色,或認(rèn)以鳥獸。某將某陳,自有名號,形名巳定,志專勢孤,人自為戰(zhàn),敗則自敗,勝則自勝,戰(zhàn)百萬之兵,如戰(zhàn)一夫,此之是也。
○陳皥曰:夫軍士旣眾,分布必廣,臨陳對敵,遞不相知,故設(shè)旌旗之形,使各認(rèn)之。進退遲速又不相聞,故設(shè)金鼓以節(jié)之。所以令之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曹說是也。
○梅堯臣曰: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應(yīng)速,無有后先。
○王晳曰:曹公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晳謂形者旌旗金鼓之制度,名者各有其名號也。
○張預(yù)曰: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鼓鐸。視不相見,故為旌旗。今用兵旣眾,相去必逺,耳目之力所不聞見,故令士卒望旌旗之形而前卻,聽金鼓之號而行止,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故曰此用眾之法也。】
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
【曹操曰:先出合戰(zhàn)為正,后出為奇。
○李筌曰:當(dāng)敵為正,傍出為奇。將三軍無奇兵,未可與人爭利。漢吳王濞擁兵入大梁,吳將田伯祿說吳王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立功。臣愿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guān),與大王大王會,此亦一奇也?!辈粡模鞛橹軄喎蛩鶖?,此則有正無奇。
○杜牧曰:解在下文。
○賈林曰:當(dāng)敵以正陳,取勝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應(yīng),則常勝而不敗也。
○梅堯臣曰:動為奇,靜為。正靜以待之,動以勝之。
○王晳曰:必當(dāng)作畢,字誤也。奇正還相生,故畢受敵而無敗也。
○何氏曰:兵體萬變,紛紜混沌,無不是正,無不是奇。若兵以義舉者正也,臨敵合變者奇也。我之正使敵視之為奇,我之奇使敵視之為正,正亦為奇,奇亦為正。大抵用兵皆有奇正,無奇正而勝者,幸勝也,浪戰(zhàn)也。如韓信背水而陳,以兵循山而抜趙幟以破其國,則背水正也,循山奇也。信又盛兵臨晉而以木罌從夏陽襲安邑而虜魏王豹,則臨晉正也,夏陽奇也。由是觀之,受敵無敗者,奇正之謂也?!段究澴印吩唬骸敖褚枣熸U之利,犀兕之堅,三軍之眾,有所奇正,則天下莫當(dāng)其戰(zhàn)矣?!?br />○張預(yù)曰:三軍雖眾,使人人皆受敵而不敗者,在乎奇正也。奇正之說,諸家不同?!段究澴印穭t曰:“正兵貴先,奇兵貴后?!辈芄珓t曰:“先出合戰(zhàn)為正,后出為奇?!崩钚l(wèi)公則曰:“兵以前向為正,后卻為奇。”此皆以正為正,以奇為奇,曾不說相變循環(huán)之義,唯唐太宗曰:“以奇為正,使敵視以為正,則吾以奇擊之。以正為奇,使敵視以為奇,則吾以正擊之。”混為一法,使敵莫測,茲最詳矣。】
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
【曹操曰:以至實擊至虛。
○李筌曰:碬實卵虛,以實擊虛,其勢易也。
○孟氏曰:碬,石也。兵若訓(xùn)練至整,部領(lǐng)分明,更能審料敵情,委知虛實,后以兵而加之,實同以碬石投卵也。
○梅堯臣曰:碬,石也,音遐。以實擊虛,猶以堅破脆也。
○王晳曰:鍜,治鐡也。
○何氏曰: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
○張預(yù)曰:下篇曰“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此虛實彼我之法也。引致敵來,則彼勢常虛不往。赴彼則我勢常實,以實擊虛,如舉石投卵,其破之必矣。夫合軍聚眾,先定分?jǐn)?shù)。分?jǐn)?shù)明,然后習(xí)形名。形名正,然后分奇正。奇正審,然后虛實可見矣。四事所以次序也。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曹操曰:“正者當(dāng)敵,奇兵從傍擊不備也。”
○李筌曰:戰(zhàn)無其詐,難以勝敵。
○杜佑曰:正者當(dāng)敵,奇者從傍擊不備。以正道合戰(zhàn),以奇變?nèi)僖病?br />○梅堯臣曰:用正合戰(zhàn),用奇勝敵。
○何氏曰:如戰(zhàn)國廉頗為趙將,秦使間曰:“秦獨畏趙括耳,廉頗易與,且降矣?!睍H軍多亡失,數(shù)敗,堅壁不戰(zhàn),又聞秦反間之言,使括代頗。至則出軍擊秦,秦軍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絶趙軍后,又五千騎絶趙壁間。趙兵分為二,糧道絶,括卒敗。又唐突厥犯塞,煬帝令唐高祖與馬邑太守王仁恭率眾備邊,會虜冦馬邑。仁恭以眾寡不敵,有懼色。高祖曰:“今主上遐逺,孤城絶援,若不死戰(zhàn),難以圖全?!庇谑怯H選精騎四千出為游軍,居處飲食隨逐水草,一同于突厥。見虜候騎,但馳騁獵耳。若輕之。及與虜相遇,則掎角置陳,選善射者為別隊,持滿以待之。虜莫能測,不敢決戰(zhàn)。因縱奇兵擊走之,獲其特勒所乗駿馬,斬首千余級。又太宗選精銳千余騎為奇兵,皆黒衣玄甲,分為左右隊,建大旗,令騎將秦叔寳程咬金等分統(tǒng)之。毎臨冦,太宗躬被玄甲,先鋒率之候機而進,所向摧殄,常以少擊眾,賊徒氣懾。又五代漢高祖在晉陽,郭進往依之。漢祖壯其材,會北虜屠安陽城,因遣進攻,拔之。戎人遁去,授坊州刺史。虜主道斃,高祖出奇兵井陘,進以間道,先入沼北,因定河北,此皆以奇勝之跡也。
○張預(yù)曰:兩軍相臨,先以正兵與之合戰(zhàn),徐發(fā)奇兵,或搗其旁,或擊其后,以勝之。若鄭伯御燕師,以三軍軍其前,以濳軍軍其后是也?!?br />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
【李筌曰:動靜也?!?br />
不竭如江河。
【李筌曰:通流不絶。
○杜佑曰:言應(yīng)變出奇,無窮竭。
○張預(yù)曰:言應(yīng)變出奇,無有窮竭。】
終而復(fù)始,日月是也。死而復(fù)生,四時是也。
【李筌曰:奇變?nèi)缛赵?,四時虧盈,寒暑不停。
○杜佑曰:日月運行,入而復(fù)出,四時更王,興而復(fù)廢。言奇正變化,或若日月之進退,四時之盛衰也。
○張預(yù)曰:日月運行,入而復(fù)出。四時更互,盛而復(fù)衰。喻奇正相變,紛紜渾沌,終始無窮也?!?br />
聲不過五,
【李筌曰:宮商角征羽也?!?br />
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
【李筌曰:變?nèi)氚艘?,奏樂之曲,不可盡聽?!?br />
色不過五,
【李筌曰:靑黃赤白黒也?!?br />
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
【李筌曰:酸辛醎甘苦也。】
五味之變不可勝甞也。
【曹操曰:自無窮如天地巳下,皆以喻奇正之無窮也。
○李筌曰:五味之變,庖宰鼎飪也。
○杜牧曰:自無窮如天地巳下,皆喻八陳奇正也。
○張預(yù)曰:引五聲、五色、五味之變,以喻奇正相生之無窮。】
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李筌曰:邀截掩襲,萬途之勢不可窮盡也。
○梅堯臣曰:奇正之變,猶五聲、五色、五味之變無盡也。
○王晳曰:奇正者,用兵之鈐鍵,制勝之樞機也。臨敵運變,循環(huán)不窮,窮則敗也。
○孟氏曰:《六韜》云:“奇正發(fā)于無窮之源?!?br />○張預(yù)曰:戰(zhàn)陳之勢,止于奇正一事而巳。及其變而用之,則萬途千轍,烏可窮盡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李筌曰:奇正相依而生如環(huán),團圓不可窮端倪也。
○梅堯臣曰:變動周旋之不極。
○王晳曰:敵不能窮我也。
○何氏曰:奇正生而轉(zhuǎn)相為變,如循歷其環(huán),求首尾之莫窮也。
○張預(yù)曰:奇亦為正,正亦為奇。變化相生,若循環(huán)之無本末,誰能窮詰。】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
【孟氏曰:勢峻則巨石雖重不能止。
○杜佑曰:言水性柔弱,石性剛重,至于漂轉(zhuǎn)大石,投之洿下,皆由急疾之流,激得其勢。
○張預(yù)曰:水性柔弱,險徑要路,激之疾流,則其勢可以轉(zhuǎn)巨石也?!?br />
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jié)也。
【曹操曰:發(fā)起擊敵。
○李筌曰:柔勢可以轉(zhuǎn)剛,況于兵者乎。彈射之所以中飛鳥者,善于疾而有節(jié)制。
○杜牧曰:勢者。自高注下。得險疾之勢,故能漂石也。節(jié)者,節(jié)量逺近則攫之,故能毀折物也。
○杜佑曰:發(fā)起討敵如鷹鹯之攫撮也,必能挫折禽獸者,皆由伺候之明,邀得屈折之節(jié)也。王子曰:鷹隼一擊,百鳥無以爭其勢,猛虎一奮,萬獸無以爭其威。
○梅堯臣曰:水雖柔勢,迅則漂石;鷙雖微節(jié),勁則折物。
○王晳曰:鷙鳥之疾,亦勢也。由勢然后有摶擊之節(jié)。下要云險。故先取漂石以喻也。
○何氏曰:水能動石,高下之勢也。鷙能摶物,能節(jié)其逺近也。
○張預(yù)曰:鷹鹯之擒鳥雀,必節(jié)量逺近,伺候?qū)彾髶?,故能折物?!段究澴印吩唬骸氨阄崞饔谩pB(yǎng)吾武勇。發(fā)之如鳥擊?!崩罹冈唬骸苞v鳥將擊,卑飛斂翼?!苯匝源蟀l(fā)也?!?br />
是故善戰(zhàn)者,其勢險,
【曹操李筌曰:險猶疾也。
○杜牧曰:險者,言戰(zhàn)爭之勢,發(fā)則殺人,故下文喻如彍弩。
○王晳曰:險者,折以致其疾也。如水得險隘而成勢?!?br />
其節(jié)短,
【曹操李筌曰:短,近也。
○杜牧曰:言以近節(jié)也,如鷙鳥之發(fā),近則摶之,力全志專,則必獲也。
○杜佑曰:短,近也。節(jié),斷也。短近言能因危取勝,以卒擊近也。
○梅堯臣曰:險則迅,短則勁,故戰(zhàn)之勢,當(dāng)險疾而短近也。
○王晳曰:鷙之能摶者,發(fā)必中,來勢逺而所摶之節(jié)至短也。兵之乗機當(dāng)如是耳。曹公曰:短者近也。
○孟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險疾,短近也。言善戰(zhàn)者先度地之逺近,形之廣狹,然后立陳,使部伍行列相去不逺,其進擊則以五十歩為節(jié),不可過逺。故勢迅則難御,節(jié)近則易勝。】
勢如彍弩,節(jié)如發(fā)機。
【曹操曰:在度不逺,發(fā)則中也。
○李筌曰:弩不疾則不遠(yuǎn),矢不近則不中。勢尚疾,節(jié)務(wù)速。
○杜牧曰:彍,張也,如弩巳張發(fā)則殺人。故上文云其勢險也。機者,固須以近節(jié)量之,然后必能中。故上文云其節(jié)短,短乃近也。此言戰(zhàn)陳不可逺逐敵人,恐有隊伍離散斷絶,反為敵所乗也。故牧野誓曰“六歩七歩,四伐五伐”,是以近也。
○陳皥曰:弩之發(fā)機,近則易中。戰(zhàn)之遇敵,疾則易捷。若趨馳不速,奮擊不近,則不能克敵而全勝。
○賈林曰:戰(zhàn)之勢如弩之張,兵之勢如機之發(fā)。
○梅堯臣曰:彍音霍,彍,張也。如弩之張,勢不逡巡。如機之發(fā),節(jié)近易中也。
○王晳曰:戰(zhàn)勢如弩之張者,所以有待也。待其有可乗之勢,如發(fā)其機。
○何氏曰:險,疾也。短,近也。此言擊戰(zhàn)得形,便如張弩發(fā)機,勢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擊過差也。故太公曰:“擊如發(fā)機者,所以破精微也?!?br />○張預(yù)曰:如弩之張,勢不可緩。如機之發(fā),節(jié)不可逺。言趨利尚疾,奮擊貴近也。故太公曰:“擊如發(fā)機者,所以破精微也?!薄?br />
紛紛紜紜,闘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曹操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卒騎轉(zhuǎn)而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
○李筌曰:紛紜而闘,示如可亂,建旌有部,鳴金有節(jié),是以不可亂也。渾沌合雜也,形圓無向背也,示敵可敗而不可敗者,號令齊整也。
○杜牧曰:此言陳法也。風(fēng)后《握奇》文曰:“四為正,四為奇。余奇為握。奇音機?;蚩偡Q之。先出游軍,定兩端?!贝酥且病F嬲?,零也。陳數(shù)有九,中心有零者,大將握之不動,以制四面,八陳而取凖則焉。其人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也?!吨芏Y》:“搜苗狝狩車驟徒趨,及表乃止,進退疾徐,疏宻之節(jié),一如戰(zhàn)陳?!北砟似煲?。旗者蓋與民期于下也。《握奇》文曰:“先出游軍,定兩端”,蓋游軍執(zhí)本方旗,先定地界,然后軍士赴之,兵于旗下,乃出奇正,變?yōu)殛愐??!吨芏Y》“搜苗狝狩,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此則八陳遺制。《握奇》之文,止此而已。其余之詞,乃后之作者增加之,以重難其事耳。夫五兵之利,無如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五兵同致。天獨有弧矢星,圣人獨言弧矢能威天下,不言他兵,何也?蓋戰(zhàn)法利于弧矢者,非得陳不見其利。故黃帝勝于蚩尤,以中夏車徒制夷虜騎士,此乃弧矢之利也。在于近代,可以驗之者,晉武時羗陷涼州,司馬督馬隆請募勇士三千平之,募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立標(biāo)簡試軍。西渡溫水,虜樹機能,以眾萬計遏隆。隆依八陳法且戰(zhàn)且前,弓矢所及,人皆應(yīng)弦而倒,誅殺萬計。涼州遂平。隋時突厥入寇,楊素?fù)糁?。先是,諸將與虜戰(zhàn),毎虞胡騎奔突,皆戎車徒歩相參,舁鹿角為方陳,騎在其內(nèi)。素至,悉除舊法,令諸軍各為歩騎。突厥聞之,以手加額仰天曰,天賜我也。大率精騎十余萬而至,素一戰(zhàn)大破之。此乃以徒歩制騎士,若非有陳法,知開闔首尾之道,安能致勝也。《曲禮》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靑龍而右白虎,招揺在上,急繕其怒?!编嵥巨r(nóng)云:“以四獸為軍陳,象天也?!笨资柙唬骸按搜攒娦邢筇煳亩麝惙?,但不知作之何如耳。”何徹云:“畫此四獸于旌旗上,以標(biāo)前后左右之陳也。急繕其怒,言其卒之勁利,威怒如天之怒也。招揺,北斗杓第七星也。舉此,則六星可知也。陳象天文,卽北斗也?!睆?fù)曰:“進退有度?!编嵥巨r(nóng)注曰:“度謂伐與歩數(shù)也?!笨资柙唬骸叭缒烈笆脑疲骸鶜i七歩,四伐五伐’是也?!睆?fù)曰:“左右有局?!编嵥巨r(nóng)注曰:“局是歩分?!笨资柙唬骸把攒娭笥遥饔胁糠?,進則就敵,退則就列,不相差濫也?!毕挛膹?fù)曰:“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返兵。交游之讎,不同國。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此言讎辱至于戰(zhàn)爭,期在必勝,固不可不知陳法也。其文故相次而言,乃圣賢之深旨矣?!盾娭尽吩唬骸瓣愰g容陳,足曳白刃。隊間容隊,可與敵對。前御其前,后當(dāng)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魚貫,立必鴈行。長以參短,短以參長?;剀娹D(zhuǎn)陳,以前為后,以后為前。進無奔迸,退無違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俱救?!贝艘嗯c曲禮之說同。數(shù)起于五,而終于八。今夔州州前諸葛武侯以石縱橫入行,布為方陳,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環(huán)無窮也。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正用六數(shù)。今盩厔司竹園乃有舊壘。司馬懿以十萬歩騎,不敢決戰(zhàn),蓋知其能也。
○杜佑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紛紛,旌旗像,紜紜,士卒貌。言旌旗翻轉(zhuǎn),一合一離,士卒進退,或往或來。視之若散,擾之若亂,然其法令素定,度職分明,各有分?jǐn)?shù)。擾而不亂者也。車騎齊轉(zhuǎn)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渾渾,車輪轉(zhuǎn)行,沌沌,歩驟奔馳。視其行陳縱橫,圓而不方,然而指趨各有所應(yīng)。故王子曰:“將欲內(nèi)明而外暗,內(nèi)治而外混。”所以示敵之輕巳者也。梅堯臣曰:分?jǐn)?shù)巳定,形名巳立,離合散聚,似亂而不能亂,形無首尾,應(yīng)無前后,陽旋陰轉(zhuǎn),欲敗而不能敗。
○王晳曰:曹公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矣?!睍懼^紛紜闘亂之貌也。不可亂者,節(jié)制嚴(yán)明耳。又曹公曰:“車騎轉(zhuǎn)而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睍懼^渾沌形圓,不測之貌也,不可敗者,無所隙缺,又不測故也。
○何氏曰:此言闘勢也。善將兵者,進退紛紛,似亂然,士馬素習(xí),旌旗有節(jié),非亂也。渾沌形勢,乍離乍合,人以為敗,而號令素明,離合有勢,非可敗也。形圓,無行列也。
○張預(yù)曰:此八陳法也。昔黃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井字之形,開方九焉。五為陳法,四為閑地,所謂數(shù)起于五也。虛其中,大將居之,環(huán)其四面,諸部連繞,所謂終于八也。及乎變化制敵,則紛紜聚散,闘雖亂而法不亂,渾沌交錯,形雖圓而勢不散,所謂分而成八,復(fù)而為一也。后世武侯之方陳,李靖之六花,唐太宗之破陳樂舞,皆其遺制也?!?br />
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
【曹操曰:皆毀形匿情也。
○李筌曰:恃治之整,不撫其下,而多怨,其亂必生。秦幷天下,銷兵焚書,以列國為郡縣,而秦自稱始皇都關(guān)中以為至萬代有之。至胡亥矜驕,陳勝吳廣乗弊而起,所謂亂生于治也。以勇陵人,為敵所敗,秦王符堅鼓行伐晉,勇也,及其敗,聞風(fēng)聲鶴唳,以為晉軍,是其怯也。所謂怯生于勇也。吳王夫差,兵無敵于天下,陵齊于黃池,陵越于會稽,是其強也。為越所敗,城門不守,兵圍王宮,殺夫差而幷其國,所謂弱生于強也。
○杜牧曰:言欲偽為亂形,以誘敵人,先須至治,然后能為偽亂也。欲偽為怯形,以伺敵人,先須至勇,然后能為偽怯也。欲偽為弱形,以驕敵人,先須至強,然后能為偽弱也。
○賈林曰:恃治則亂生,恃勇強則怯弱生。
○梅堯臣曰:治則能偽為亂,勇則能偽為怯,強則能偽為弱。
○王晳同梅堯臣注。
○何氏曰:言戰(zhàn)時為奇正形勢以破敵也。我兵素治矣,我士素勇矣,我勢素強矣,若不匿治勇強之勢,何以致敵。須張似亂似怯似弱之形以誘敵人,彼惑我誘之之狀,破之必矣。
○張預(yù)曰:能示敵以紛亂,必已之治也。能示敵以懦怯,必已之勇也。能示敵以羸弱,必已之強也。皆匿形以誤敵人?!?br />
治亂,數(shù)也。
【曹操曰:以部曲分名數(shù)為之,故不亂也。
○李筌曰:應(yīng)數(shù)也。百六之災(zāi),陰陽之?dāng)?shù),不由人興,時所會也。
○杜牧曰:言行伍各有分畫,部曲皆有名數(shù),故能為治,然后能為偽亂也。夫為偽亂者,出入不時,樵采縱橫,刁斗不嚴(yán)是也。
○賈林曰:治亂之分,各有度數(shù)。
○梅堯臣曰:以治為亂,存之乎分?jǐn)?shù)。
○王晳曰:治亂者,數(shù)之變。數(shù)謂法制。
○張預(yù)曰:實治而偽示以亂,明其部曲行伍之?dāng)?shù)也。上文所謂治眾如治寡,分?jǐn)?shù)是也。】
勇怯,勢也。
【李筌曰:夫兵得其勢,則怯者勇,失其勢,則勇者怯。兵法無定,惟因勢而成也。
○杜牧曰:言以勇為怯者也。見有利之勢而不動,敵人以我為實怯也。
○陳皥曰:勇者奮速也,怯者淹緩也。敵人見我欲進不進,卽以我為怯也,必有輕易之心。我因其懈惰,假勢以攻之。龍且輕韓信,鄭人誘我?guī)煟且病?br />○孟氏注同陳皥。
○梅堯臣曰:以勇為怯,示之以不取。
○王晳曰:勇怯者,勢之變。
○張預(yù)曰:實勇而偽示以怯,因其勢也。魏將龐涓攻韓,齊將田忌救之。孫臏謂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笔过R軍入魏地,日減其灶,涓聞之,大喜曰:“吾素知齊怯?!蹦吮度諑招兄鹬?,遂敗于馬陵。
強弱,形也。
【曹操曰:形勢所宜。
○杜牧曰:以強為弱,須示其形。匈奴冒頓示婁敬以羸老,是也。
○陳皥曰:楚王毀中軍以張隨人,用為后圖,此類也。梅堯臣曰:以強為弱,形之以羸懦。
○王晳曰:強弱者形之變。
○何氏曰:形勢暫變,以誘敵戰(zhàn),非怯非弱也。示亂不亂,隊伍本整也。
○張預(yù)曰:實強而偽示以弱,見其形也。漢高祖欲擊匈奴,遣使覘之,匈奴匿其壯士肥馬,見其弱兵羸畜,使者十軰,皆言可擊,惟婁敬曰:兩國相攻,宜矜夸所長,今徒見老弱,必有奇兵,不可擊也。帝不從。果有白登之圍。】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
【曹操曰:見羸形也。
○李筌曰:善誘敵者,軍或強,能進退其敵也。晉人伐齊,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疏陳之,輿曵柴從之。齊人登山而望晉師,見旌旗揚塵,謂其眾而夜遁,則晉弱齊為強也。齊伐魏,將田忌用孫臏謀,減灶而趨大梁,魏將龐涓逐之,曰:“齊魯何其怯也,入吾境,亡者半矣?!奔榜R陵,為齊人所敗,殺龎涓,虜魏太子而旋。形以弱而敵從之也。
○杜牧曰:非止于羸弱也,言我強敵弱,則示以羸形,動之使來。我弱敵強,則示之以強形,動之使去。敵之動作,皆須從我。孫臏曰:“齊國號怯,三晉輕之。令入魏境,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蔽糊変钢鹬唬骸褒R虜何怯也。入吾境土,亡者太半。”因急追之,至馬陵,道狹,臏乃斫木書之曰:“龎涓死此樹下。”伏弩于側(cè),令曰:“見火始發(fā)?!变钢?,鑚燧讀之,萬弩齊發(fā),龎涓死。此乃示以羸形,能動龎涓,遂來從我而殺之也。隋煬帝于鴈門為突厥始畢可汗所圍,太宗應(yīng)募救援,隸將軍云定興營將行,謂定興曰:“必多赍旗鼓以設(shè)疑兵,且始。畢可汗敢圍天子,必以我倉卒無援。我張吾軍容,今數(shù)十里,晝則旌旗相續(xù),夜則鉦鼓相應(yīng),虜必以為救兵云集,覩塵而遁。不然,彼眾我寡,不能乆矣。”定興從之。師次崞縣,始畢遁去。此乃我弱敵強,示之以強,動之令去。故敵之來去,一皆從我之形也。
○梅堯臣曰:形亂弱而必從。
○王晳曰:誘敵使必從。
○何氏曰:移形變勢,誘動敵人,敵昧于戰(zhàn),必落我計中而來,力足制之。
○張預(yù)曰:形之以羸弱,敵必來從。晉楚相攻,苗賁皇謂晉侯曰:“若欒范易行以誘之,中行二卻,必克二穆?!惫麛〕?。又楚伐隋,羸師以張之。季良曰:“楚之羸,誘我也。”皆此二義也?!?br />
予之,敵必取之。
【曹操曰:以利誘敵,敵逺離其壘,而以便勢擊其空虛孤特也。
○杜牧曰:曹公與袁紹相持官渡,曹公循河而西,紹于是渡河追公,公營南阪下,馬解鞍。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也。安可去之?!苯B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后繼至,或分趨輜重。公曰:“可矣?!蹦私陨像R,時騎不滿六百人,遂大破之,斬文丑。
○梅堯臣曰:示畏怯而必取。
○王晳曰:餌敵,使必取。予與同。
○張預(yù)曰:誘之以小利,敵必來取。吳以囚徒誘越,楚以樵者誘絞,是也?!?br />
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曹操曰:以利動敵也。
○李筌曰:后漢大司馬鄧禹之攻赤眉也,赤眉佯此,棄輜重而遁,車皆載土,覆之以豆。禹軍乏食,競趨之,不為行列。赤眉伏兵奄至,擊之,禹大敗,則其義也。
○杜牧曰:以利動敵,敵旣從我,則嚴(yán)兵以待之。上文所解是也。
○梅堯臣曰:以上數(shù)事,動誘敵而從我,則以精卒待之。
○王晳曰:或使之從,或使之取,必先嚴(yán)兵以待之也。
○何氏曰:敵貪我利,則失行列。利旣能動,則以所待之卒擊之,無不勝也。如曹公西征馬超,與超夾關(guān)為軍。公急持之,而濳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坂津,據(jù)河西為營。公自潼關(guān)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zhàn)。公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得渡。循河為甬道而南,賊退距渭口。公乃多設(shè)疑兵,濳以舟載兵入渭,為浮橋。夜分兵結(jié)營于渭南,賊夜攻營,伏兵奮擊,破之。十六國南梁禿髪傉檀守姑臧,后秦姚興遣將姚弼等至于城下,傉檀驅(qū)牛羊于野,弼眾采掠,傉檀分兵擊,大破之。后魏末,大將廣陽王元深伐北狄,使于謹(jǐn)單騎入賊中,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鐡勒酋長乜列河等三萬余戸,并欵附,相率南遷。廣陽欲與謹(jǐn)至折敷嶺迎接之。謹(jǐn)曰:“破六汗拔陵兵眾不少,聞乜列河等歸附,必來邀擊。彼若先據(jù)險要,則難與爭鋒。今以乜列河等餌之,當(dāng)競來抄掠,然后設(shè)伏而待,必指掌破之?!睆V陽然其計,拔陵果來邀擊,破乜列河于嶺上,部眾皆沒。謹(jǐn)伏兵發(fā),賊遂大敗,悉收得乜列河之眾。
○張預(yù)曰:形之?dāng)麖?,予之又取,是能以利動之而來也,則以勁卒待之。李靖以卒為本,以本待之者,謂正兵節(jié)制之師。】
故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zé)于人。
【杜佑曰:言勝負(fù)之道,自圖于中,不求之下,責(zé)怒師眾,強使力進也。若秦穆悔過,不替孟明也。故能擇人而任勢,一作故能擇人而任之,諸家作任勢者,多矣。
○曹操曰:求之于勢者,專任權(quán)也。不責(zé)于人者,權(quán)變明也。
○李筌曰:得勢而戰(zhàn),人怯者能勇,故能擇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戰(zhàn),謹(jǐn)慎者可守。智者可說,無棄物也。
○杜牧曰:言善戰(zhàn)者先料兵勢,然后量人之材,隨短長以任之,不責(zé)成于不材者也。曹公征張魯于漢中,張遼、李典、樂進將一千余人守合淝,敎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倍矶鴧菍O權(quán)十萬人眾圍合淝,乃共發(fā),敎曰:“若孫權(quán)至者,張李將軍出戰(zhàn),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zhàn)?!敝T將皆疑。遼曰:“公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敎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威勢,以安眾心,然后可守。成敗之機,在此一舉。”典與遼同岀,果大破孫權(quán),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權(quán)攻城十日不拔,乃退。孫盛論曰:“夫兵詭道也,至于合淝之守,懸弱無援,專任勇者,則好戰(zhàn)生患,專任怯者,則懼心難保。且彼眾我寡,眾者必懷貪惰,我以致命之師擊貪惰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后守,則必固矣。是以魏武雜選武力,參以異同,為之宻敎,節(jié)宣其用,事至而應(yīng),若合符契也?!?br />○賈林曰:讀為擇人而任勢,言示以必勝之勢,使人從之,豈更外責(zé)于人,求其勝敗。擇勇怯之人,任進退之勢。
○陳皥曰:善戰(zhàn)者,專求于勢,見利速進,不為敵先,專任機權(quán),不責(zé)成于人。茍不獲巳而用人,即須擇而任之。
○杜佑曰:權(quán)變之明,能簡置于人,任已之形勢也。
○梅堯臣曰:用人以勢則易,責(zé)人以力則難。能者當(dāng)在擇人而任勢。
○何氏曰:得勢自勝,不專責(zé)人以力也。
○王晳曰:謂將能擇人任勢,以戰(zhàn)則自然勝矣。人者,謂偏禆與?
○張預(yù)曰:任人之法,使貪使愚,使智使勇,各任自然之勢,不責(zé)人之所不能。故隨材大小,擇而任之?!段究澴印吩唬骸耙蚱渌L而用之?!毖匀娭校虚L于歩者,有長于騎者,因能而用,則人盡其材。又晉侯類能而使之,是也?!?br />
任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zhuǎn)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曹操曰:任自然勢也。
○李筌曰:任勢御眾當(dāng)如此也。
○杜佑曰:言投之安地則安,投之危地則危,不知有所回避也。任勢自然也。方圓之形,猶兵勝負(fù)之形。
○梅堯臣曰:木石重物也,易以勢動,難以力移。三軍至眾也,可以勢戰(zhàn),不可以力使,自然之道也。何氏同梅堯臣注。
○張預(yù)曰:木石之性,置之安地則靜,置之危地則動,方正則止,圓斜則行,自然之勢也。三軍之眾,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不得已則闘,亦自然之道。】
故善戰(zhàn)人之勢,如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李筌曰:蒯通以為坂上走丸,言其易也。
○杜牧曰:轉(zhuǎn)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者,在山不在石也。戰(zhàn)人有百勝之勇,強弱一貫者,在勢不在人也。杜公元凱曰:“昔樂毅藉濟西一戰(zhàn),能幷強齊。今兵威巳成,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自解,無復(fù)著手。此勢也。勢不可失?!蹦藮|下建鄴,終滅吳。此篇大抵言兵貴任勢,以險迅疾速為本,故能用力少而得功多也。
○梅堯臣曰:圓石在山屹然,其勢一人推之,千人莫制也。
○王晳曰:石不能自轉(zhuǎn),因山之勢而不可遏也。戰(zhàn)不能妄勝,因兵之勢而不可支也。
○張預(yù)曰:石轉(zhuǎn)于山而不可止遏者,由勢使之也。兵在于險而不可制御,者亦勢使之也。李靖曰:“兵有三勢。將輕敵,士樂戰(zhàn),志勵靑云,氣等飄風(fēng),謂之氣勢。關(guān)山狹路,羊腸狗門,一夫守之,千人不過,謂之地勢。因敵怠慢,勞役饑渴,前營未舎,后軍半濟,謂之因勢。故用兵任勢,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成功甚慱也。】
孫子集注卷之五
孫子集注卷之六
虛實篇
(曹操曰:能虛實彼己也。
○李筌曰:善用兵者,以虛為實,善破敵者,以實為虛,故次其篇。
○杜牧曰:夫兵者避實擊虛,先須識彼我之虛實也。
○王晳曰:凡自守以實,攻敵以虛也。
○張預(yù)曰:形篇言攻守,勢篇說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兩齊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變之術(shù),然后知虛實。蓋奇正自攻守而用,虛實由奇正而見,故次勢。)
孫子曰:凡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
【曹操李筌并曰:力有余也。
○賈林曰:先處形勝之地以待敵者,則有備豫,士馬閑逸。
○杜佑同賈林注。
○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形勢之地,我先據(jù)之,以待敵人之來,則士馬閑逸而力有余?!?br />
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
【李筌曰:力不足也。《太一遁甲》云:“彼來攻我,則我為主,彼為客。主易客難也?!笔且浴短欢菁住费云涠ㄓ嬛x,故知勞佚事不同,先后勢異。
○杜牧曰:后周遣將帥突厥之眾逼齊,齊將叚韶御之。時大雪之后,周人以歩卒為前鋒,從西而下,去城二里,諸將欲逆擊之。韶曰:“歩人氣力,勢自有限。今積雪旣厚,逆戰(zhàn)非便,不如陳以待之,彼勞我佚,破之必矣?!睌粦?zhàn),大破之。前鋒盡殪,自余遁矣。
○賈林曰:敵處便利,我則不徃,引兵別據(jù),示不敵其軍。敵謂我無謀,必來攻襲,如此,則反令敵倦而我不勞。
○孟氏曰:若敵巳處便勢之地,巳方赴利,士馬勞倦,則不利矣。
○梅堯臣曰:先至待敵則力完,后至趨戰(zhàn)則力屈。
○何氏曰:戰(zhàn)國秦師伐韓圍閼與,趙遣將趙奢救之。軍士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庇衷唬骸跋葥?jù)北山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卽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遂解閼與之圍。后漢初諸將征隗囂,為囂所敗。光武令悉軍栒邑,未及至,隗囂乗勝,使其將王元行巡將二萬余人下隴,因分遣巡取栒邑。漢將馮異卽馳馬欲先據(jù)之,諸將皆曰:“虜兵盛而新乗勝,不可與爭,宜止軍此地。徐思方略?!碑愒唬骸疤敱绞ⅲR境狃忲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輔動揺,是吾憂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據(jù)城以佚待勞,非所以爭鋒也?!彼鞛K往,閉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馳赴之。異乗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巡軍驚亂奔走,追而大破之。東魏將齊神武伐西魏,軍過蒲津,渉洛至許原,西魏將周文帝軍至沙苑。齊神武聞周文至,引軍來會。詰朝。候騎告齊神武軍且至,周文歩將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陳。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jù)以待之?!彼燔娭廖记?,背水東西為陳,合戰(zhàn),大破之。
○張預(yù)曰:便利之地,彼巳據(jù)之,我方趨彼以戰(zhàn),則士馬勞倦而力不足?;蛑^所戰(zhàn)之地,我宜先到,立陳以待彼,則已佚矣。彼先結(jié)陳我后至則我勞矣。若宋人巳成列,椘師未旣濟之類?!?br />
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筌曰:故能致人之勞,不致人之佚也。
○杜牧曰:致令敵來就我,我當(dāng)蓄力待之,不就敵人,恐我勞也。后漢張歩將費邑,分遣其弟敢守巨里。耿弇進兵,先脅巨里,使多伐樹木,揚言以填坑壍。數(shù)日有降者,言邑聞弇欲攻巨里,謀來救之。弇乃嚴(yán)令軍中趨修攻具,宣勒諸部,后三日當(dāng)悉力攻巨里城。陰緩生口,令得亡歸。歸者以弇期告邑。至日,果自將精兵三萬余人來救之。弇喜謂諸將曰:“吾修攻具者,欲誘致邑耳。今來,適其所求也?!眳u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岡阪,乗高大破之,遂臨陳斬費邑。杜佑曰:言兩軍相遠(yuǎn),強弱俱敵,彼可使歷險而來,我不可歷險而往,必能引致敵人。巳不往從也。
○梅堯臣曰:能令敵來則敵勞,我不往就則我佚。
○王晳曰:致人者以佚乗其勞,致于人者以勞乗其佚。
○何氏曰:令敵自來。
○張預(yù)曰:致敵來戰(zhàn),則彼勢常虛,不往赴戰(zhàn),則我勢常實。此乃虛實彼我之術(shù)也。耿弇先逼巨里以誘致費邑,近之?!?br />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曹操曰:誘之以利也。
○李筌曰:以利誘之,敵則自遠(yuǎn)而至也。趙將李牧誘匈奴,則其義也。
○杜牧曰:李牧大縱畜牧人眾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大喜,率眾來入,牧大破之,殺匈奴十萬騎,單于奔走,歲余不敢犯邊也。
○梅堯臣曰:何能自來,示之以利。
○何氏曰:以利誘之而來,我佚敵勞。
○張預(yù)曰:所以能致敵之來者,誘之以利耳。李牧佯北以致匈奴,楊素毀車以誘突厥,是也?!?br />
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
○李筌曰:害其所急,彼必釋我而自固也。魏人冦趙,邯鄲乞師于齊,齊將田忌欲救趙。孫臏曰:“夫解紛者不控卷,救闘者不摶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解爾。今二國相持,輕銳竭于外,疲老殆于內(nèi)。我襲其虛,彼必解圍而奔命,所謂一舉存趙而弊魏也?!焙笪汗屭w而奔大梁,遭齊人于馬陵,魏師敗績。
○杜牧曰:曹公攻河北,師次頓丘。黒山賊于毒等攻武陽,曹公乃引兵西入山,攻毒本屯。毒聞之,棄武陽還,曹公要擊于內(nèi),大破之也。
○陳皥曰:子胥疲楚師,孫臏走魏將之類也。
○杜佑曰:致其所必,走攻其所必救,能守其險害之要路,敵不得自至。故王子曰:“一貓當(dāng)穴,萬鼠不敢出。一虎當(dāng)溪,萬鹿不敢過?!?br />○梅堯臣曰:敵不得來,當(dāng)制之以害。
○王晳曰:以害形之,敵患之而不至。
○張預(yù)曰:所以能令敵人必不得至者,害其所顧愛耳。孫臏宜走大梁而解邯鄲之圍是也?!?br />
故敵佚能勞之,
【曹操曰:以事煩之。
○李筌曰:攻其不意,使敵疲于奔命。
○杜牧曰:高颎言平陳之策于隋祖曰:“江北寒,田收差晩,江南土熱,水田早熟。量彼收獲之際,征兵上馬,聲言掩襲,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廢其農(nóng)時。彼旣聚兵,我便解甲。”于是陳人始病。
○梅堯臣曰:撓之,使不得休息。
○王晳曰:巧致之也。
○何氏曰:春秋時,吳王闔閭問于伍員曰:“伐楚何如?”對曰:“楚執(zhí)政眾,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彼必道弊,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旣罷而后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标H閭從之,楚于是乎始病吳,遂入郢。
○張預(yù)曰:為多方以誤之之術(shù),使其不得休息?;蛟槐巳粝忍帒?zhàn)地以待我,則是彼佚也,我不可趨而與之戰(zhàn)。我旣不往彼,必自來,卽是變佚為勞也?!?br />
飽能饑之,
【曹操曰:絶糧道以饑之。
○李筌曰:焚其積聚,芟其禾苗,絶其糧道。
○杜牧曰:我為主,敵為客,則可以絶糧道而饑之。如我為客,敵為主,則如之何?答曰:饑敵之術(shù),非止絶糧道,但能饑之則是。隋高颎平陳之策曰:“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有畜積,皆非地窖。密遣人因風(fēng)縱火,待敵修立,更復(fù)燒之,不出數(shù)年,自可財力俱盡?!彼煨衅洳摺S墒顷惾艘胬?。三國時,諸葛誕、文欽據(jù)壽春,及招吳請援,司馬景王討之,謂諸將曰:“彼當(dāng)突圍,決一朝之命。或謂大軍不能乆,省食減口,冀有他變。料賊之情,不出此二者。當(dāng)多方以亂之?!币蛎蠂?,遣羸疾寄谷淮北,廩軍士豆,人三升。誕欽聞之,果喜。景王愈羸形以示之,誕等益寛,恣食。俄而城中糧盡,攻而拔之。隋末宇文化及率兵攻李密于黎陽,密知化及糧少,因偽和之,以弊其眾?;按笙?,恣其兵食。冀密饋之,其后食盡,其將王智略、張童仁等率所部兵歸于密,前后相繼,化及以此遂敗。
○陳皥曰:饑敵之術(shù),在臨事應(yīng)機。
○梅堯臣曰:要其糧,使不得饋。
○王晳曰:謂敵人足食,我能使之饑乏耳。曹公曰絶其糧道,晳謂火積亦是也。何氏曰:如吳楚反,周亞夫曰:“楚丘剽輕,難與爭鋒,愿以梁委之,絶其食道乃可制也?!眮喎驎鴾铌?,吳攻梁,梁急請救。亞夫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使輕騎弓高侯等絶吳楚兵后食道。兵乏糧饑,欲退,數(shù)挑戰(zhàn),終不出,乃引兵去。精兵追擊,大破之。王莾末,天下亂,光武兄伯升起兵討莾,為莾將甄阜、梁丘賜所敗,復(fù)收,會兵眾還,保于棘陽。阜、賜乘勝,留輜重于藍鄉(xiāng),引精兵十余萬人,南渡,橫臨沘水,阻兩山間為營,絶后橋,示無還心。伯升于是大饗軍士,設(shè)盟約,休卒三日,為六部,潛師夜起,襲取藍鄉(xiāng),盡獲其輜重。明晨自南攻甄阜下江兵,自東南攻梁丘賜,乏食,陳潰,遂斬阜、賜。唐輔公祏遣其偽將馮惠亮、陳當(dāng)世領(lǐng)水軍屯于愽望山,陳正通、河間王孝恭、徐紹宗率歩騎軍于靑州山。河間王孝恭至,堅壁不與闘,使奇兵斷其糧道,賊漸餒。夜薄我營,孝恭安臥不動。明日縱羸兵以攻賊壘,使盧祖尚率精騎列陳以待之。俄而攻壘者敗走,出追奔數(shù)里,遇祖尚軍,與戰(zhàn),大敗之。正通棄營而走。
○張預(yù)曰:我先舉兵則我為客,彼為主。為客則食不足,為主則飽有余。若奪其畜積,掠其田野,因糧于彼,館榖于敵,則我反飽,彼反饑矣。則是變客為主也。不必焚其積聚,廢其農(nóng)時,然后能饑敵矣。或彼為客,則絶其糧道。廣武君欲請奇兵以遮絶韓信軍后是也。】
安能動之。
【曹操曰:攻其所必愛,岀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李筌曰:岀其所必趨,擊其所不意,攻其所必愛,使不得不救也。
○杜牧曰:司馬宣王攻公孫文懿于遼東,阻遼水以拒魏軍。宣王曰:“賊堅營高壘以老我?guī)煟ブ?,正入其計。古人云: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我今直指襄平,則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彼煺惗^。賊見兵出其后,果來邀之,乃縱擊,大破之,竟平遼東。
○陳皥曰:《左傳》,楚伐宋,宋告急于晉。晉先軫曰:“我執(zhí)曹君而分曹衛(wèi)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wèi),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zhàn)乎?”遂破楚師。
○孟氏注同曹操。
○梅堯臣曰:趨其所顧,所不得止。
○王晳同李筌注。
○何氏曰:攻其所愛,豈能安視而不動哉。
○張預(yù)曰:彼方安守以為自固之術(shù),不欲速戰(zhàn),則當(dāng)攻其所必救,使不得巳而須出。臾騈堅壁,秦伯挑其禆將,遂皆出戰(zhàn),是也。】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曹操曰:使敵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何氏曰:令敵人須應(yīng)我行?!?br />
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
【曹操曰: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李筌曰:出敵無備,從孤?lián)籼?,何人之有。杜牧曰:梁元帝時,西蜀稱帝,率兵東下,將攻元帝。西魏大將周文帝曰:“平蜀制梁,在茲一舉。”諸將多有異同,文帝謂將軍尉遲迥曰:“伐蜀之事。一以委公、然計將安出?”迥曰:“蜀與中國隔絶百余年矣,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guī)熤?。宜以精甲銳騎,星夜奔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必向風(fēng)不守?!本挂云绞?。言不勞者,空虛之地,無敵人之虞,行止在我,故不勞也。
○陳皥曰:夫言空虛者,非止為敵人不備也,但備之不嚴(yán),守之不固,將弱兵亂,糧少勢孤,我整軍臨之,彼必望風(fēng)自潰,是我不勞苦,如行無人之地。
○梅堯臣曰:出所不意。
○何氏曰:曹公北征烏桓,謀臣郭嘉曰:“兵遺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得以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惫嗣艹霰R龍塞,直指單于庭。虜卒聞公至,惶怖合戰(zhàn),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巳下。又唐吐谷渾冦邊,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輕途二千里,行空虛之地,平吐谷渾而還。故太宗曰:“且李靖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fù)定襄,古今未有也?!?br />○張預(yù)曰:掩其空虛,攻其無備,雖千里之征,人不疲勞若。鄧艾伐蜀,由陰平之徑,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是也?!?br />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李筌曰:無虞易取。
○杜牧曰:警其東,擊其西,誘其前,襲其后。后漢張歩都劇,使弟藍守西安,又令別將守臨淄。去臨淄四十里,耿弇引軍營。其間,弇視西安城小而堅,藍兵又精,臨淄名雖大,其實易攻。弇令軍吏治攻具,后五日,攻西安。縱生口令歸。藍聞之,晨夜守城至期夜半,弇勒諸將蓐食,及明至臨淄城下,護軍荀梁等爭之,以為宜速攻西安。弇曰:“西安聞吾欲攻,日夜為備,臨淄出其不意,至必驚擾,吾攻之一日,必拔。拔臨淄卽西安勢孤,所謂擊一得兩?!北M如其策。后漢末,朱雋擊黃巾,賊帥韓忠于宛雋作長圍、起土山,以臨其城內(nèi),因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乗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
○陳皥曰:國家征上黨,王宰知劉稹恃天井之險,不為固守之計,宰悉力攻,奪而后守。稹失其險,終陷其巢穴也。
○梅堯臣曰:言擊其南,實攻其北。
○王晳曰:攻其虛也。謂將不能,兵不精,壘不堅,備不嚴(yán),救不及,食不足,心不一爾。
○張預(yù)曰: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使敵人莫之能備。莫之能備則吾之所攻者,乃敵之所不守也。耿弇之克臨淄,朱雋之討黃巾,但其一端耳。】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杜牧曰: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漢太尉周亞夫擊七國于昌邑也,賊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其西北。俄而賊精卒攻西北,不得入,因遁走,追破之。
○陳皥曰:無慮敵不攻,慮我不守。無所不攻,無所不守,乃用兵之計備也。
○梅堯臣曰:賊擊我西亦備乎東。
○王晳曰:守以實也。謂將能、兵精、壘堅、備嚴(yán)、救及、食足、心一爾。
○張預(yù)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使敵人莫之能測。莫之能測則吾之所守者,乃敵之所不攻也。周亞夫擊東南而備西北,亦是其一端也?!?br />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曹操曰:情不泄也。
○李筌曰:善攻者,器械多也。東魏高歡攻鄴是也。善守,謹(jǐn)備也。周韋孝寛守晉州是也。
○杜牧曰:攻取備御之情不泄也。
○賈林曰:教令行,人心附,備守堅固,微隱無形,敵人猶豫,智無所措也。梅堯臣曰:善攻者,機密不泄,善守者周備不隙。
○王晳曰:善攻者待敵有可勝之隙,速而攻之,則使其不能守也。善守者常為不可勝,則使其不能攻也。云不知者,攻守之計,不知所出耳。
○何氏曰:言攻守之謀,令不可測。
○張預(yù)曰:夫守則不足,攻則有余。所謂不足者,非力弱也,蓋示敵以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也。所謂有余者,非力強也,蓋示敵以有余,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也。情不外泄,積乎攻守者也?!?br />
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李筌曰:言二遁用兵之奇正,攻守微妙,不可形于言說也。微妙神乎敵之死生懸形于我,故曰司命。
○杜牧曰:微者,靜也。神者,動也。靜者守,動者攻,敵之死生悉懸于我,故如天之司命。
○杜佑曰:言其微妙,所不可見也。言變化之形,倐忽若神,故能料敵死生,若天之司命也。
○梅堯臣曰:無形則微密不可得而窺,無聲則神速不可得而知。
○王晳曰:微密則難窺,神速則難應(yīng),故能制敵之命。
○何氏曰:武論虛實之法,至于神微而后見成功之極也。吾之實,使敵視之為虛,吾之虛,使敵視之為實。敵之實吾能使之為虛,敵之虛吾能知其非實。蓋敵不識吾虛實而吾能審敵之虛實也。吾欲攻敵也,知彼所守者為實,而所不守者為虛。吾將避其堅而攻其脆,批其亢而搗其虛,敵欲攻我也,知彼所攻者為不急,而所不攻者為要。吾將示敵之虛而闘吾之實,彼示形在東而吾設(shè)備于西。是故吾之攻也,彼不知其所當(dāng)守,吾之守也,敵不料其所當(dāng)攻。攻守之變,岀于虛實之法,或藏九地之下,以喻吾之守,或動九天之上,以比吾之攻。滅跡而不可見,韜聲而不可聞,若從地出天下,倐岀間入,星耀鬼行,入乎無間之域,旋乎九泉之淵,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于天下之明目不能窺其形之微,天下之聰耳不能聽其聲之神。有形者至于無形,有聲者至于無聲,非無形也,敵人不能窺也。非無聲也,敵人不能聽也。虛實之變,極也。善守兵者通于虛實之變,遂可以入于神微之奧,不善者案然尋微窮神而泥其用兵之跡,不能泯其形聲,而至于聞見者,是不知神微之妙,固在虛實之變也。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安得無形與聲哉?但敵人不能窺聽耳。
○張預(yù)曰:攻守之術(shù),微妙神密,至于無形之可覩,無聲之可聞。故敵人死生之命,皆主于我也。】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曹操曰:卒往進攻其虛懈,退又疾也。
○李筌曰:進者襲空虛懈怠,退者必輜重在先,行遠(yuǎn)而大軍始退,是以不可追。后趙王石勒兵在葛陂,苦雨,欲班師于鄴,懼晉人躡其后,用張賓計,令輜重先行,遠(yuǎn)而不可及也。此筌以速字為遠(yuǎn)者也。
○杜牧曰:旣攻其虛,敵必敗,敗喪之后,安能追我。我故得以疾退也。
○陳皥曰杜:說非也。曹公之圍張繡也,城未拔,力未屈,而去之。繡兵出襲其后,賈詡止之,繡不聽。果為曹公所敗。繡謂詡曰:“公旣能知其敗,必能知其勝?!痹傇唬骸皬?fù)以敗卒襲之?!崩C從之,曹公果敗。豈是敗喪之后,不能追之哉?蓋言乗虛而進,敵不知所御,逐利而退,敵不知所追也。
○杜佑曰:沖突其虛空也。
○梅堯臣曰:進乗其虛則莫我御,退因其弊則莫我追。
○何氏曰:兵進則沖虛,兵退則利速,我能制敵而敵不能制我也。
○張預(yù)曰:對壘相持之際,見彼之虛隙,則急進而搗之,敵豈能御我也?獲利而退,則速還璧以自守,敵豈能追我也?兵之情主速,風(fēng)來電往,敵不能制。】
故我欲戰(zhàn),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
【曹操李筌曰:絶其糧道,守其歸路,攻其君主也。
○杜牧曰:我為主,敵為客,則絶其糧食,守其歸路。若我為客,敵為主,則攻其君主。司馬宣王攻遼東,直指襄平是也。
○梅堯臣曰:攻其要害。
○王晳曰:曹公曰,絶糧道,守歸路,攻君主也。晳謂敵若堅守,但能攻其所必救,則與我戰(zhàn)矣。若耿弇欲攻巨里以致費邑,亦是也。
○何氏曰:如魏將司馬宣王征公孫文懿,泛舟濳濟遼水,作長圍,忽棄賊而向襄平,諸將言不攻賊而作長圍,非所以示眾也。宣王曰:“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古人言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窟穴虛矣。我直指襄平,必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彼煺惗^。賊見兵出其后,果邀之,宣王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蹦丝v兵逆擊,大破之,三戰(zhàn)皆捷。唐馬燧討田恱,時軍糧少,恱深璧不戰(zhàn)。燧令諸軍持十日糧進,次倉口,與恱夾洹水而軍。李抱真、李芃問曰:“糧少而深入何也?”燧曰:“糧少利速戰(zhàn),兵法善于致人,不致于人。今田恱與淄靑兗三軍為首尾計,欲不戰(zhàn)以老我?guī)?,若分兵擊其左右,兵少未可必破。恱且來救,是前后受敵也。兵法所謂攻其必救,彼固當(dāng)戰(zhàn)也。燧為諸軍合而破之?!膘菽嗽烊龢虻烙怃∷?,日挑戰(zhàn),恱不敢出。恒州兵以軍少,懼為燧所幷,引軍合于恱。恱與燧明日復(fù)挑戰(zhàn),乃伏兵萬人,欲邀燧。燧乃引諸軍半夜皆食,先雞鳴時,擊鼓吹角,濳師傍洹水徑赴魏州,令曰:“聞賊至,則止為陳。”又令百騎吹鼓角,皆留于后,仍抱薪持火,待軍畢發(fā),止鼓角,匿其旁,伺恱軍畢渡,焚其橋。軍行十?dāng)?shù)里,乃率淄靑兗州歩騎四萬余人踰橋掩其后,乘風(fēng)縱火,鼓噪而進,燧乃坐甲,令無動。命前除草,斬荊棘,廣百歩以為陳。募勇力得五千余人,分為前列,以俟賊至。比恱軍至,則火止氣乏力少衰,乃縱兵擊之,恱軍大敗。恱走橋,橋巳焚矣。恱軍亂赴水,斬首二萬。淄青軍殆盡。
○張預(yù)曰:我為客,彼為主,我兵強而食少,彼勢弱而糧多,則利在必戰(zhàn)。敵人雖有金城湯池之固,不得守其險而必來與我戰(zhàn)者,在攻其所顧愛,使之相救援也。若楚人圍宋,晉將救之,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于衛(wèi),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宋免矣。”從之而解。又晉宣帝討公孫文懿,忽棄賊而走襄平,討其巢穴,賊果出邀之,遂逆擊,三戰(zhàn)皆捷,亦其義也?!?br />
我不欲戰(zhàn),畫地而守之。
【曹操曰:軍不欲煩也。
○李筌曰:拒境自守也。若入敵境,則用《天一遁甲》真人閉六戊之法,以刀畫地為營也。
○孟氏曰以物畫地而守,喻其易也。蓋我能戾敵人之心,不敢至也。】
敵不得與我戰(zhàn)者,乖其所之也。
【曹操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也。
○李筌曰:乖,異也。設(shè)竒異而疑之,是以敵不可得與我戰(zhàn)。漢上谷太守李廣縱馬卸安,疑也。
○杜牧曰:言敵來攻我,我不與戰(zhàn),設(shè)權(quán)變以疑之,使敵人疑惑不決,與初來之心乖戾,不敢與我戰(zhàn)也。曹公爭漢中地,蜀先主拒之。時將趙云守別屯,將數(shù)十騎輕出,卒遇大軍。云且闘且卻。公軍追至,圍云。入營,使大開門,偃旗息鼓,曹公軍疑有伏,引去。諸葛武侯屯于陽平,使魏延諸將幷兵東下,武侯惟留萬人守城。候白司馬宣王曰:“亮在城中,兵少力弱?!睂⑹渴A?xí)r意氣自若,勑軍中悉臥旗息鼓,不得輙出,開四門,掃地卻灑,宣王疑有伏,于是引去,趨北山。亮謂參佐曰:“司馬懿謂吾有設(shè)伏,循山走矣?!毙鹾笾?,頗以為恨。曹公與呂布相持,公軍出收麥,布領(lǐng)眾卒至,公營止有千人。出陳,半隱于堤下。呂布遲疑不敢進,曰:“曹操多詐,勿入伏中?!彼煲ァj惏堅唬骸蹲髠鳌?,楚令尹子元伐鄭,入自純門至于逵市,懸門不發(fā)。子元曰:“鄭有人焉。”乃還。
○賈林曰:置疑兵于敵惡之所,屯營于形勝之地,雖未修壘壍,敵人不敢來攻于我也。
○梅堯臣曰:畫地,喻易也。乖其道而示以利,使其疑而不敢進也。
○王晳曰:畫地言易,且明制之必有道也。
○張預(yù)曰:我為主,彼為客,我糧多而卒寡,彼食少而兵眾,則利在不戰(zhàn)。雖不為營壘之固,敵必不敢來與我戰(zhàn)者,示以疑形,乖其所往也。若楚人伐鄭,鄭懸門不發(fā),效楚言而出,楚師不敢進而遁。又司馬懿欲攻諸葛亮,亮偃旗臥鼓,開門卻灑,懿疑有伏兵,遂引而去,亦其義也?!?br />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杜佑曰:我專一而敵分散。
○梅堯臣曰:他人有形,我形不見,故敵分兵以備我。
○張預(yù)曰:吾之正使敵視以為竒,吾之竒使敵視以為正,形人者也,以竒為正,以正為竒,變化紛紜,使敵莫測,無形者也。敵形旣見,我乃合眾以臨之,我形不彰,彼必分勢以防備?!?br />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杜佑曰:我料見敵形,審其虛實,故所備者少。專為一屯,以我之專,擊彼之散卒,為十共擊一也。
○梅堯臣曰:離一為十,我常以十分擊一分,則我眾而敵寡。杜佑曰:我專為一,故眾,敵分為十,故寡。
○張預(yù)曰:見敵虛實,不勞多備,故專為一屯,彼則不然,不見我形,故分為十處。是以我之十分擊敵之一分也,故我不得不眾,敵不得不寡。】
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zhàn)者,約矣。
【杜牧曰:約猶少也。我深壍髙壘,滅跡韜聲,岀入無形,攻取莫測,或以輕兵健馬沖其空虛,或以強弩長弓奪其要害,觸左履右,突后驚前,晝?nèi)照`之以旌旗,暮夜惑之以火鼓。故敵人畏懼,分兵防虞,譬如登山瞰城,垂簾視外,敵人分張之勢,我則盡知。我之攻守之方,敵則不測。故我能專一,敵則分離。專一者力全,分離者力寡,以全擊寡,故能必勝也。
○杜佑曰:言約少而易勝。
○梅堯臣曰:以專擊分,則我所敵少也。
○王晳曰:多為之形,使敵備巳,其實攻者則無形也。故我專敵分矣。專則眾,分則寡,十攻一者,大約言耳。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夫勢聚則強,兵散則弱,以眾強之勢擊寡弱之兵,則眾力少而成功多矣。】
吾所與戰(zhàn)之地不可知,
【杜佑曰:言舉動微密,情不可見。使彼知所出而不知吾所舉,知所舉而不知吾所集。張預(yù)曰:無形勢故也。】
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
【梅堯臣曰:敵不知則處處為備。】
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zhàn)者寡矣。
【曹操曰: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備我也。言少而易擊也。
○王晳曰:與敵必戰(zhàn)之地,不可使敵知之。知則并力得拒于我。曹公曰:形藏則敵疑。
○張預(yù)曰:不能測吾車果何岀,騎果何來,徒果何從,故分離其眾,所在輙為備,遂致眾散而弱勢,分而衰。是以吾所與接戰(zhàn)之處,以大眾臨孤軍也?!?br />
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杜佑曰:言敵之所備者多,則士卒無不分散而少。
○梅堯臣曰:所備皆寡也?!?br />
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巳者也。
【曹操曰:上所謂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以備我也。
○李筌曰:陳兵之地,不可令敵人知之,彼疑則謂眾,離而備我也。
○杜牧曰:所戰(zhàn)之地,不可令敵人知之。我形不泄,則左右前后,遠(yuǎn)近險易,敵人不知,亦不知我何處來攻,何地會戰(zhàn),故分兵徹衛(wèi),處處防備。形藏者,眾分多者寡,故眾者必勝也,寡者必敗也。
○孟氏曰:備人則我散,備我則彼分。
○杜佑曰:敵分散而少者,皆先備人也。敵所以備己多者,由我專而眾故也。
○梅堯臣曰:使敵愈備則愈寡也。
○王晳曰:左右前后俱備,則俱寡。
○何氏同諸注。
○張預(yù)曰:左右前后,無處不為備,則無處不兵寡也。所以寡者,為兵分而廣備于人也。所以眾者,為勢專而使人備巳也?!?br />
故知戰(zhàn)之地,知戰(zhàn)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zhàn)。
【曹操曰:以度量知空虛會戰(zhàn)之日。
○李筌曰:知戰(zhàn)之地,則舟車歩騎之所便也。魏武以北上未安,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強,是以有黃蓋之?dāng)?。吳王濞?qū)吳楚之眾奔馳于梁鄭之間,此不知戰(zhàn)地日者。故《太一遁甲》曰:“計法三門五將,主客成敗則可知也?!庇谑乔Ю飼?zhàn)而勝。
○杜牧曰:宋武帝使朱齡石伐譙縱于蜀,宋武曰:“往年劉敬宣出內(nèi)水,向黃武,無功而退,賊謂我今應(yīng)從外水來,而料我當(dāng)出其不意,猶從內(nèi)水來也。如此,必以重兵守涪城以備內(nèi)道,若向黃武,正墮其計。今以大眾自外取成都,疑兵向內(nèi)水,此則制敵之竒也。”而慮此聲先馳,賊知虛實,別有函書,全封付齡石,函邊書曰:“至白帝乃開?!敝T軍未知處分所由,至白帝發(fā)書曰:“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林于中水取廣漢,使羸弱乗高艦十余,由內(nèi)水向黃武?!弊S縱果以重兵備內(nèi)水,齡石滅之。
○陳皥曰:杜注止言知戰(zhàn)之地,未敘知戰(zhàn)之日。我若伐敵,至期不得與我戰(zhàn),敵來侵我,我必預(yù)備以應(yīng)之。項羽謂曹咎曰:“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復(fù)與將軍會?!逼埐恢貞?zhàn)之日,安能為約。
○孟氏曰:以度量知空虛,先知戰(zhàn)地之形,又審必戰(zhàn)之日,則可千里期會,先往以待之。若敵巳先至,可不往以勞之。
○杜佑曰:夫善戰(zhàn)者,必知戰(zhàn)之日,知戰(zhàn)之地,度道設(shè)期,分軍雜卒,遠(yuǎn)者先進,近者后發(fā),千里之會,同時而合,若會都市,其會地之日,無令敵知。知之則所備處少,不知則所備處多。備寡則專,備多則分,分則力散,專則力全。
○梅堯臣曰:若能度必戰(zhàn)之地、必戰(zhàn)之日,雖千里之遠(yuǎn),可克期而與戰(zhàn)。
○王晳曰:必先知地利敵情,然后以兵法之度量,計其遠(yuǎn)近,知其空虛,審敵趣應(yīng)之所及戰(zhàn)期也。如是,則雖千里可會戰(zhàn)而破敵矣。故曹公曰:以度量知空虛,會戰(zhàn)之日者是也。
○張預(yù)曰:凡舉兵伐敵,所戰(zhàn)之地必先知之,師至之日,能使敵人如期而來,以與我戰(zhàn)。知戰(zhàn)地日,則所備者專,所守者固,雖千里之遠(yuǎn)可以,赴戰(zhàn)。若蹇叔知晉人御師必于殽,是知戰(zhàn)地也。陳湯料烏孫圍兵五日必解,是知戰(zhàn)日也。又若孫臏龎涓于馬陵,度日暮必至是也?!?br />
不知戰(zhàn)地,不知戰(zhàn)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況遠(yuǎn)者數(shù)十里,近者數(shù)里乎。
【杜牧曰:管子曰:“計未定而出兵,則戰(zhàn)而自毀也?!?br />○杜佑曰:敵巳先據(jù)形勢之地,巳方趣利欲戰(zhàn),則左右前后疑惑,進退不能相救,況十?dāng)?shù)里之間也。
○梅堯臣曰:不能救者寡也。左右前后尚不能救,況遠(yuǎn)乎。
○張預(yù)曰:不知敵人何地會兵,何日接戰(zhàn),則所備者不專,所守者不固,忽遇勍敵,則倉遽而與之戰(zhàn),左右前后猶不能相援,又況首尾相去之遼乎?!?br />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于勝敗哉!
【曹操曰:越人相聚,紛然無知也?;蛟?,吳越讎國也。
○李筌曰:越,過也。不知戰(zhàn)地及戰(zhàn)日,兵雖過人,安能知其勝敗乎。
○陳皥曰:孫子為吳王闔閭論兵,吳與越讎,故言越,謂過人之兵,非義也。
○賈林曰:不知戰(zhàn)地,不知戰(zhàn)日,士人雖多,不能制勝敗之政,亦何益也。
○梅堯臣曰:吳越敵國也,言越人雖多,亦當(dāng)為我分之而寡也。
○王晳曰:此武相時料敵也。言越兵雖多,茍不善相救,亦無益于勝敗之?dāng)?shù)。
○張預(yù)曰:吾字作吳,字之誤也。吳越鄰國,數(shù)相侵伐,故下文云吳人與越人相惡也。言越國之兵雖曰眾多,但不知戰(zhàn)地戰(zhàn)日,當(dāng)分其勢而弱也。】
故曰勝可為也。
【杜牧曰:為勝在我,故言可為之。
○孟氏曰:若使敵不知戰(zhàn)地期日,我之必勝可常有也。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何氏同孟氏注。
○張預(yù)曰:為勝在我故也。《形篇》云:“勝可知,而不可為?!苯裱詣倏蔀檎撸我??蓋《形篇》論攻守之勢,言敵若有備,則不可必為也。今則主以越兵而言,度越人必不能知所戰(zhàn)之地日,故云可為也?!?br />
敵雖眾,可使無闘。
【杜牧曰:以下四事,度量之,敵兵雖眾,使其不能與我闘勝也。
○孟氏曰:敵雖多兵,我能多設(shè)變詐,分其形勢,使不能并力也。
○賈林曰:敵雖眾多,不知巳之兵情,常使急自備,不暇謀闘。
○梅堯臣曰:茍能寡,何有闘。
○王晳曰:多益不救,奚所恃而闘。
○張預(yù)曰:分散其勢,不得齊力同進,則焉能與我爭?!?br />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李筌曰:用兵者取勝之兵法,可制《太一遁甲》五將之計,以定關(guān)格掩迫之?dāng)?shù),得失可知也。
○孟氏曰:策度敵情,觀其施為,則計數(shù)可知。
○賈林曰:樽爼帷幄之間,以策籌之,我得彼失之計,皆先知也。
○杜佑曰:若度敵情,觀其所施,計數(shù)可知。
○梅堯臣曰:彼得失之計,我以筭策而知。
○王晳曰:策其敵情,以見得失之?dāng)?shù)。
○張預(yù)曰:籌策敵情,知其計之得失,若薛公料黥布之三計是也?!?br />
作之而知動靜之理,
【李筌曰:候望云氣風(fēng)鳥人情,則動靜可知也。王莾時,王尋征昆陽,有云氣如壞山,當(dāng)營而墜,去地數(shù)丈,而光武知其必敗。梁王僧辯營上有如堤之氣,侯景知其必勝。風(fēng)鳥貪豺之類也。此筌以作字為候字者也。杜牧曰:作,激作也。言激作敵人,使其應(yīng)我,然后觀其動靜理亂之形也。魏武侯曰:“兩軍相當(dāng),不知其將,如何?”吳起曰:“令賤勇者將銳而擊,交合而北,北而勿罰,觀敵進退,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奔北不追,見利不取,此將有謀。若其悉眾追北,旗旛雜亂,行止縱橫,貪利務(wù)得,若此之類,將令不行,擊而勿疑?!?br />○陳皥曰:作,為也。為之利害,使敵赴之,則知進退之理也。
○賈林曰:善覘候者必知其動靜之理。
○杜佑曰:喜怒動作,察其舉,止則情理可得。故知動靜權(quán)變,為其勝負(fù)也。
○梅堯臣曰:彼動靜之理,因我所發(fā)而見。
○王晳曰:候其理當(dāng)動以否。
○張預(yù)曰:發(fā)作乆之,觀其喜怒,則動靜之理可得而知也。若晉文公拘宛春以怒楚將子玉,子玉遂乘晉軍,是其躁動也。諸葛亮遺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司馬宣王,宣王終不岀戰(zhàn),此是其安靜也?!?br />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李筌曰:夫破陳設(shè)竒,或偃旗鼓,形之以弱,或虛列灶火旛幟,形之以強。投之以死,致之以生,是以死生因地而成也。韓信下井陘,劉裕過大峴,則其義也。
○杜牧曰:死生之地,蓋戰(zhàn)地也。投之死地必生,置之生地必死,言我多方誤撓敵人,以觀其應(yīng)我之形,然后隨而制之,則死生之地可知也。
○陳皥曰:敵人旣有動靜,則我得見其形,有謀者所處之地,必生,無謀者所投之地,必死也。
○孟氏曰:形相敵情,觀其所據(jù),則地形勢生死可得而知。
○賈林曰:見所理兵形,則可知其死所。
○梅堯臣曰:彼生死之地,我因形見而識。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形之以弱則彼必進,形之以強則彼必退,因其進退之際,則知彼所據(jù)之地死與生也。上文云“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是也。死地謂傾覆之地,生地謂便利之地?!?br />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曹操曰:角,量也。
○李筌曰:角,量也。量其力精勇則虛實可知也。
○杜牧曰:角,量也。言以我之有余,角量敵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管子曰:“善攻者料眾以攻眾,料食以攻食,食不存不攻,備不存不攻。”司馬宣王伐遼東,司馬陳珪曰:“昔攻上庸,八部并進,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yuǎn)來而更安緩,愚切惑焉。”王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四倍于達而糧不淹一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命半解,猶當(dāng)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饑我飽,雨水乃爾。功力不設(shè),賊糧垂盡,當(dāng)示無能以安之。”旣而雨止,晝夜攻之,竟平遼東。
○梅堯臣曰:彼有余不足之處,我以角量而審。
○王晳曰:角謂相角也。角彼我之力,則知有余不足之處,然后可以謀攻守之利也。此而上亦所以量敵知戰(zhàn)。
○張預(yù)曰:有余,強也。不足,弱也。角量敵形,知彼強弱之所。唐太宗曰:“凡臨陳,常以吾強對敵弱,常以吾弱對敵強。”茍非角量,安得知之?!?br />
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李筌曰:形敵之妙,入于無形,間不可窺,智不可謀,是謂形也。
○杜牧曰: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極,不過于無形。無形則雖有間者深來窺我,不能知我之虛實。強弱不泄于外,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謀我也。
○梅堯臣曰:兵本有形,虛實不露,是以無形。此極致也。雖使間者以情偽,智者以謀料,可得乎。
○王晳曰:制兵形于無形,是謂極致。熟能窺而謀之哉。
○何氏曰:行列在外,機變在內(nèi),因形制變,人難窺測,可謂知微。
○張預(yù)曰:始以虛實形敵,敵不能測,故其極致,卒歸于無形。旣有形可覩,無跡可求,則間者不能窺其隙,智者無以運其計。】
因形而錯勝于眾,眾不能知。
【曹操曰:因敵形而立勝。
○李筌曰:錯,置也。設(shè)形險之勢,因士卒之勇而取勝焉。軍事尚密,非眾人之所知也。
○杜牧曰:窺形可置勝敗,非智者不能,固非眾人所能得知也。
○梅堯臣曰:眾知我能置勝矣,不知因敵之形。
○何氏曰:因敵置勝,眾不能知。
○張預(yù)曰:因敵變動之形,以置勝,非眾人所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曹操曰:不以一形之勝萬形,或曰不備知也。制勝者,人皆知吾所以勝,莫知吾因敵形制勝也。
○李筌曰:戰(zhàn)勝,人知之,制勝之法,幽密人莫知。
○杜牧曰:言巳勝之后,但知我制敵人,使有敗形,本自于我,然后我能勝之也。上文云“近而示之遠(yuǎn),遠(yuǎn)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斯皆制勝之道,人莫知之也。
○陳皥曰:人但知我勝敵之善,不能知我因敵之?dāng)⌒巍?br />○梅堯臣曰:知得勝之跡,而不知作勝之象。
○王晳曰:若韓信背水拔幟是也。人但見水上軍殊死戰(zhàn),不可敗。及趙軍驚亂遁走,不知吾能制使之然者,以何道也。
○張預(yù)曰:立勝之跡,人皆知之,但莫測吾因敵形而制此勝也?!?br />
故其戰(zhàn)勝不復(fù),而應(yīng)形于無窮。
【曹操曰:不重復(fù)動而應(yīng)之也。
○李筌曰:不復(fù)前謀以取勝,隨宜制變也。
○杜牧曰:敵每有形,我則始能隨而應(yīng)之,以取勝。
○杜佑曰:死官也。
○賈林曰:應(yīng)敵形而制勝,乃無窮。
○梅堯臣曰:不執(zhí)故態(tài),應(yīng)形有機。
○王晳曰:夫制勝之理惟一,而所勝之形無窮也。
○何氏曰:巳勝之分,不再用也。敵來斯應(yīng),不循前法,故不窮。
○張預(yù)曰:巳勝之后,不復(fù)更用前謀,但墮敵之形而應(yīng)之,出奇無窮也?!?br />
夫兵形象水,
【孟氏曰:兵之形勢如水流,遲速之勢無常也。】
水之形,避髙而趨下,
【梅堯臣曰:性也?!?br />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梅堯臣曰:利也。
○張預(yù)曰:水趨下則順,兵擊虛則利?!?br />
水因地而制流,
【杜牧曰:因地之下。
○梅堯臣曰:順高下也。張預(yù)曰:方圓斜直,因地而成形?!?br />
兵因敵而制勝。
【李筌曰:不因敵之勢。吾何以制哉。夫輕兵不能持乆,守之必敗。重兵挑之必出,怒兵辱之,強兵緩之,將驕宜卑之,將貪宜利之,將疑宜反間之。故因敵而制勝。
○杜牧曰:因敵之虛也。
○賈林曰:見敵盛衰之形,我得因而立勝。
○杜佑曰:言水因地之傾側(cè)而制其流,兵因敵之隙闕而取其勝者也。梅堯臣曰:隨虛實也。
○王晳曰:謂堤防疏導(dǎo)之也。
○何氏曰:因敵強弱而成功。
○張預(yù)曰:虛實強弱,隨敵而取勝?!?br />
故兵無常勢,
【梅堯臣曰:應(yīng)敵為勢。
○張預(yù)曰:敵有變動,故無常勢?!?br />
水無常形,
【梅堯臣曰:因地為形。
○孟氏曰:兵有變化,地有方圓。
○張預(yù)曰:地有髙下,故無常形?!?br />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曹操曰: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
○李筌曰:能知此道,謂之神兵也。
○杜牧曰:兵之勢因敵乃見,勢不在我,故無常勢,如水之形因地乃有形,不在水,故無常形。水因地之下,則可漂石,兵因敵之應(yīng),則可變化如神者也。
○梅堯臣曰:隨而變化,微不可測。
○王晳曰:兵有常理而無常勢,水有常性而無常形。兵有常理者,擊虛是也。無常勢者,因敵以應(yīng)之也。水有常性者,就下是也。無常形者,因地以制之也。夫兵勢有變,則雖敗卒尚復(fù)可使擊勝兵,況精銳乎?
○何氏曰:行權(quán)應(yīng)變,在智略。智略不可測,則神妙者也。
○張預(yù)曰:兵勢巳定,能因敵變動,應(yīng)而勝之,其妙如神?!?br />
故五行無常勝,
【杜佑曰:五行更王。
○王晳曰:迭相克也。】
四時無常位,
【杜佑曰:四時迭用。
○王晳曰:迭相代也?!?br />
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曹操曰:兵無常勢,盈縮隨敵。
○李筌曰:五行者,休囚王相,遞相勝也。四時者,寒暑往來,無常定也。日月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百刻者,春秋二分則日夜均,夏至之日,晝六十刻,夜四十刻。冬至之日,晝四十刻,夜六十刻,長短不均也。月初為朔,八日為上弦,十五日為望,二十四日為下弦,三十日為晦,則死生義也。孫子以為五行四時,日月盈縮無常,況于兵之形變,安常定也。
○梅堯臣曰:皆所以象兵之隨敵也。
○王晳曰:皆喻兵之變化,非一道也。張預(yù)曰:言五行之休王,四時之代謝,日月之盈昃,皆如兵勢之無定也?!?br />
[點校者按,“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指料敵先機之術(shù)。戰(zhàn)國時期,已有六壬占之古法,見于《戰(zhàn)國策》,《周禮》有占夢之法,《春秋》有天文占,《史記》《漢書》等史籍保留有大量天文占資料,皆是也。其術(shù)之核心,即五行、四時、日月之天文占。天下大勢,可因而不可為也。故曰:治亂,數(shù)也。故曰:國有道,則兼濟天下;無道,則獨善其身。劉備訪南陽,諸葛先論天下大勢者,此也。]
孫子集注卷之六
孫子集注卷之七
軍爭篇
(曹操曰:兩軍爭勝。
○李筌曰:爭者趨利也。虛實定,乃可與人爭利。
○王晳曰:爭者爭利,得利則勝,宜先審輕重,計迂直,不可使敵乗我勞也。
○張預(yù)曰:以軍爭為名者,謂兩軍相對而爭利也。先知彼我之虛實,然后能與人爭勝,故次虛實。)
孫子曰:
凢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
【李筌曰:受君命也,遵廟勝之筭,恭行天罰。
○張預(yù)曰:受君命,伐叛逆?!?br />
合軍聚眾,
【曹操曰:聚國人,結(jié)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陳。
○梅堯臣曰:聚國之眾,合以為軍。
○王晳曰:大國三軍,總?cè)f七千五百人,若悉舉其賦,則總七萬五千人。此所謂合軍聚眾。
○張預(yù)曰:合國人以為軍,聚兵眾以為陳?!?br />
交和而舍,
【曹操曰:軍門為和門,左右門為旗門,以車為營曰轅門,以人為營曰人門,兩軍相對為交和。
○李筌曰:交間和雜也,合軍之后,強弱勇怯,長短向背,間雜而仵之,力相兼后合諸營壘與敵爭之。
○杜牧曰:《周禮》“以旌為左右和門”。鄭司農(nóng)曰:“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旗表之,以敘和出入,明次第也?!苯徽?,言與敵人對壘而舍,和門相交對也。
○賈林曰:舍,止也。士眾交雜,和合而止于軍中,趨利而動。
○梅堯臣曰:軍門為和門,兩軍交對而舍也。
○何氏曰:和門相望,將合戰(zhàn)爭利,兵家難事也。
○張預(yù)曰:軍門為和門,言與敵對壘而舍,其門相交對也?;蛟唬c上下交相和睦,然后可以出兵為營舍,故《吳子》曰:“不和于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薄?br />
[點校者按:交,集也,集合。和,人和之和。聚集將士,然后得其人和,乃敢行軍,擇地安營扎寨。蓋軍旅之事,無臨危受命之將帥,必上下皆舊部,乃能得其人和,而士卒可用。]
莫難于軍爭。
【曹操曰:從始受命至于交和,軍爭難也。
○杜牧曰:于爭利害難也。
○梅堯臣曰:自受命至此為最難。
○張預(yù)曰:與人相對而爭利,天下之至難也?!?br />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曹操曰:示以遠(yuǎn),速其道里,先敵至也。
○杜牧曰:言欲爭奪,先以迂遠(yuǎn)為近,以患為利,誑紿敵人,使其慢易,然后急趨也。
○陳皥曰:言合軍聚眾,交和而舍,皆有舊制,惟軍爭最難也。茍不知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者,卽不能與敵爭也。
○賈林曰:全軍而行,爭于便利之地而先據(jù)之。若不得其地,則輸敵之勝,最其難也。
○杜佑曰:敵途本迂,患在道遠(yuǎn),則先處形勢之地,故曰“以患為利”。
○梅堯臣曰:能變迂為近,轉(zhuǎn)患為利,難也。
○王晳曰:曹公曰:示以遠(yuǎn),速其道里,先敵至。晳謂示以遠(yuǎn)者,使其不虞而行,或奇兵從間道出也。
○何氏曰:謂所征之國,路由山險迂曲而遠(yuǎn),將欲爭利,則當(dāng)分兵出奇,隨逐鄉(xiāng)導(dǎo)由直路,乗其不備急擊之,雖有陷險之患,得利亦速也。如鍾會伐蜀而鄧艾出奇先至蜀,蜀無備而降。故下云“不得鄉(xiāng)導(dǎo),不能得地利”是也。
○張預(yù)曰:變迂曲為近直,轉(zhuǎn)患害為便利,此軍爭之難也?!?br />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fā),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遠(yuǎn)也。后人發(fā),先人至者,明于度數(shù),先知遠(yuǎn)近之計也。
○李筌曰:故迂其途示不速進,后人發(fā)先人至也。用兵若此,以患為利者。
○杜牧曰:上解曰以迂為直,是示敵人以迂遠(yuǎn),敵意巳怠,復(fù)誘敵以利,使敵心不專,然后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故能后發(fā)先至,而得所爭之要害也。秦伐韓,軍于閼與。趙王令趙奢往救之,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諌者死?!鼻剀娢浒参?。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皆震。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遍懪c非趙地也,奢旣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秦人聞之,悉甲而至,有一卒曰:“先據(jù)北山者勝。”奢使萬人據(jù)之,秦人來爭不得,奢因縱擊,大破之,閼與遂得解。
○賈林曰:敵途本近,我能迂之者,或以羸兵,或以小利,于他道誘之,使不得以軍爭赴也。
○梅堯臣曰:遠(yuǎn)其途,誘以利,疑之也。后其發(fā),先其至,爭之也。能知此者,變迂轉(zhuǎn)害之謀也。
○何氏曰:迂途者,當(dāng)行之途也,以分兵出奇,則當(dāng)行之途示以迂變,設(shè)勢以誘敵,令得小利縻之,則岀奇之兵,雖后發(fā)亦先至也。言爭利須料迂直之勢,出奇,故下云“分合為變,其疾如風(fēng)”是也。
○張預(yù)曰:形勢之地,爭得則勝,凡欲近爭便地,先引兵遠(yuǎn)去,復(fù)以小利啖敵,使彼不意我進,又貪我利,故我得以后發(fā)而先至。此所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也。趙奢據(jù)北山而敗秦軍,郭淮屯北原而走諸葛是也。能后發(fā)先至者,明于度數(shù),知以迂為直之謀者也?!?br />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曹操曰:善者則以利,不善者則以危。
○李筌曰:夫軍者,將善則利,不善則危。
○杜牧曰:善者計度審也。
○賈林曰:我軍先至,得其便利之地則為利,彼敵先據(jù)其地,我三軍之眾馳往爭之,則敵佚我勞,危之道也。
○梅堯臣曰:軍爭之事,有利也有危也。
○又一本作軍爭為利眾爭為危
○何氏曰:此又言出軍行師,驅(qū)三軍之眾與敵人相角逐,以爭一日之勝,得之則為利,失之則為危,不可輕舉。
○張預(yù)曰:智者爭之則為利,庸人爭之則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
【曹操曰:遲不及也。
○李筌曰:輜重行遲。
○賈林曰:行軍用師,必趨其利,遠(yuǎn)近之勢,直以舉軍往爭其利,難以速至??梢詾K設(shè)奇計迂敵途程,敵不識我謀,則我先而敵后也。
○杜佑曰:遲不及也。舉軍悉行爭赴其利,則道路悉不相逮。
○梅堯臣曰:舉軍中所有而行則遲緩。
○王晳曰:以輜重故。
○張預(yù)曰:竭軍而前則行緩而不能及利?!?br />
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曹操曰:置輜重則恐捐棄也。
○李筌曰:委棄輜重,則軍資闕也。
○杜牧曰:舉一軍之物,行則重滯遲緩,不及于利。委棄輜重,輕兵前追,則恐輜重因此棄捐也。
○賈林曰:恐?jǐn)持~我后糧也。
○杜佑曰:委置庫藏,輕師而行,若敵乗虛而來,抄絶其后,則巳輜重皆悉棄捐。
○梅堯臣曰:委軍中所有而行,則輜重棄。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同杜佑注。
○張預(yù)曰:委置重滯,輕兵獨進,則恐輜重為敵所掠,故棄捐也。】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
【曹操曰:不得休息,罷也。】
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
【杜佑曰:若不慮上二事,欲從速疾卷甲束仗濳軍夜行,若敵知其情,邀而擊之,則三軍之將為敵所擒也。若秦伯襲鄭,三帥皆獲是也?!?br />
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曹操曰:百里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以為擒。
○李筌曰:一日行一百二十里,則為倍道兼行,行若如此,則勁健者先到,疲者后至,軍健者少,疲者多,且十人可一人先到,余悉在后,以此遇敵何三將軍不擒哉。魏武逐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諸葛亮以為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言無力也。是以有赤壁之?dāng) }変缸穼O臏,死于馬陵,亦其義也。
○杜牧曰:此說未盡也。凡軍一日行三十里為一舍,倍道兼行者再舍,晝夜不息,乃得百里為一舍。倍道若如此爭利,眾疲倦,則三將軍皆須為敵所擒。其法什一而至者,不得巳,必須爭利,凢十人中擇一人最勁者,先往,其余者則令繼后而往,萬人中先擇十人,平旦先至,其余繼至,有巳午時至者,有申未時至者,各得不竭其力,相續(xù)而至,與先往者足得聲響相接。凢爭利,必是爭奪要害,雖千人守之,亦足以拒抗敵人,以待繼至者。太宗以三千五百騎先據(jù)武牢,竇建德十八萬眾而不能前,此可知也。
○陳皥曰:杜說別是用兵一途,非什一而至之義也。蓋言百里爭利,勁者先,疲者后,十中得一而至,九皆疲困,一則勁者也。
○賈林曰:路遠(yuǎn)人疲,奔馳力盡,如此則我勞敵佚,被擊何疑。百里爭利,愼勿為也。
○杜佑曰:百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為擒也。強弱不伏相待,率十有一人至軍也。罷音疲。
○梅堯臣曰:軍日行三十里而舍,今乃晝夜不休,行百里,故三將軍為其擒也。何則?渉途旣遠(yuǎn),勁者少,罷者多,十中得一至耳。三將軍者,三軍之師也。
○王晳曰:罷,羸也。此言爭利之道,宜近不宜遠(yuǎn)耳。夫沖風(fēng)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茍日夜兼行,百里趨利,縱使一分勁者能至,固巳困乏矣。卽敵人以佚擊我之勞,自當(dāng)不戰(zhàn)而敗。故司馬宣王曰:“吾倍道兼行,此曉兵者之所忌也。”或曰,趙奢亦卷甲而趨,二日一夜,卒勝秦者,何也?曰,奢乆幷氣積力,增壘遣間,示怯以驕之,使秦不意其至,兵又堅,奢又去閼與五十里而軍,比秦聞之,及發(fā)兵至,非二三日不能也。能來是彼有五十里趨敵之勞,而我固巳二三日休息士卒,不勝其佚,且又投之險難,先據(jù)髙陽,竒正相因,曷為不勝哉。
○何氏曰:言三將岀奇求利,委軍眾輜重,卷甲務(wù)速,若晝夜百里不息,則勁者能十至其一,我勞敵佚,敵眾我寡,擊之,未必勝也,敗則三將俱擒,以此見武之深戒也。
○張預(yù)曰:卷甲,猶悉甲也。悉甲而進,謂輕重俱行也。凢軍日行三十里則止,過六十里已上為倍道,晝夜不息為兼行,言百里之遠(yuǎn),與人爭利,輕兵在前,輜重在后,人罷馬倦,渴者不得飮,饑者不得食,忽遇敵則以勞對佚,以饑敵飽,又復(fù)首尾不相及,故三軍之帥必皆為敵所擒。若晉人獲秦三帥是也。輕兵之中,十人得一人勁捷者先至,下九人悉疲困而在后,況重兵乎?何以知輕重俱行?下文云五十里而爭利則半至,若止是輕兵則一日行五十里不為遠(yuǎn)也,焉有半至之理,是必重兵偕行也?!?br />
五十里而爭利,則蹷上將軍,其法半至。
【曹操曰:蹷猶挫也,
○李筌曰:百里則十人一人至,五十里十人五人至,挫軍之威,不至擒也。言道近不至疲。
○杜牧曰:半至者,凡十人中擇五人勁者先往也。
○賈林曰:上猶先也。
○杜佑曰:蹷猶挫也。前軍之將已為敵所蹷敗。
○梅堯臣曰:十中得五,猶遠(yuǎn)不能勝。
○王晳曰:罷勞之患,減于太半,止挫敗而巳。
○張預(yù)曰:路不甚遠(yuǎn),十中五至,猶挫軍威,況百里乎?蹷上將,謂前軍先行也?;騿栐唬禾铺谡魉谓饎偅蝗找灰剐卸儆嗬?,亦能克勝者何也?答曰:此形同而勢異也。且金剛旣敗,眾心巳沮,迫而滅之,則河?xùn)|立平。若其緩之,賊必生計,此太宗所以不計疲頓而力逐也。孫子所陳爭利之法,蓋與此異矣?!?br />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無死敗也。
○李筌曰:近不疲也。故無死亡。
○杜牧曰:三十里內(nèi),凢十人中可以六七人先往也,不言其法者,舉上文可知也。
○杜佑曰:道近則至者多,故不言死敗,勝負(fù)未可知也。古者用師,日行三十里,歩騎相須,今徒而趨利,三分之二至。
○梅堯臣曰:道近至多,庶或有勝。
○王晳曰:計彼我之勢,宜須爭者或亦當(dāng)然。雖三分二至,蓋其精銳者之力未至勞乏,不可決以為敗,故不云其法也。
○張預(yù)曰:路近不疲,至者太半,不失行列之政,不絶人馬之力,庶幾可以爭勝。上三事皆謂舉軍而爭利也?!?br />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曹操曰:無此三者,亡之道也。
○李筌曰:無輜重者,闕所供也。袁紹有十萬之眾,魏武用荀攸計,焚燒紹輜重而敗紹于官渡。無糧食者,雖有金城不重于食也。夫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故漢赤眉百萬眾無食而君臣面縳宜陽,是以善用兵者先,耕而后戰(zhàn)。無委積者,財乏闕也。漢髙祖無關(guān)中,光武無河內(nèi),魏武無兗州,軍北身遁,豈能復(fù)振也。
○杜牧曰:輜重者,器械及軍士衣裝。委積者,財貨也。
○陳皥曰:此說委軍爭利之難也。
○梅堯臣曰:三者不可無,是不可委軍而爭利也。
○王晳曰:委積謂薪鹽蔬材之屬。軍恃此三者以濟,不可輕離也。
○張預(yù)曰:無輜重則器用不供,無糧食則軍餉不足,無委積則財貨不充,皆亡覆之道。此三者謂委軍而爭利也?!?br />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曹操曰: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jié)交也。
○李筌曰:預(yù)備也。知敵之情,必備其交也。
○杜牧曰:非也。豫,先也,交,交兵也。言諸侯之謀先須知之,然后可交兵合戰(zhàn)。若不知其謀,固不可與交兵也。
○陳皥曰:曹說以為不先知敵人之作謀,即不能預(yù)結(jié)外援,二說并通。
○梅堯臣曰:不知敵國之謀則不能預(yù)交鄰國以為援助也。
○張預(yù)曰:先知諸侯之實情,然后可與結(jié)交。不知其謀則恐翻覆為患。其鄰國為援,亦軍爭之事。故下文云“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是也?!?br />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曹操曰:髙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壍者為險,一髙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水所歸而不流者為澤。不先知軍之所據(jù)及山川之形者,則不能行師也。
○梅堯臣曰:山林險阻之形沮澤濘淖之所,必先審知。
○張預(yù)曰:髙而崇者為山,眾木聚者為林,坑坎者為險,一髙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水所歸而不流者為澤。凡此地形,悉能知之,然后可與人爭利而行軍?!?br />
不用鄉(xiāng)導(dǎo)者,不能得地利。
【李筌曰:入敵境,恐山川隘狹,地土泥濘,井泉不利,使人導(dǎo)之,以得地利。易曰:“即鹿無虞”,則其義也。
○杜牧曰:《管子》曰:“凢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jīng)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yuǎn)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園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出入之相錯者,盡藏之,然后不失地利?!毙l(wèi)公李靖曰:“凢是賊徒好相掩襲,須擇勇敢之夫,選明察之士,兼使鄉(xiāng)導(dǎo),濳歷山林,密其聲,晦其跡?;蚩虨楂F足而卻履于中途,或上冠微禽而幽伏于藂薄。然后傾耳以遠(yuǎn)聽,竦目而深視,專智以度事機,注心而視氣色,覩水痕則知敵濟之早晩,觀樹動則可辨來冦之驅(qū)馳。故烽火莫若謹(jǐn)而審,旌旗莫若齊而一,賞罰必重而不欺,刑戮必嚴(yán)而不舍。敵之動靜而我有備也,敵之機謀而我先知也。
○陳皥曰:凢此地利,非用鄉(xiāng)人為導(dǎo)引,則不能知地利也。
○杜佑曰:不任彼鄉(xiāng)人而導(dǎo)軍者,則不能得道路之便利也。
○梅堯臣曰:凢丘陵原衍之向背,城邑道路之迂直,非人引導(dǎo),不能得也。
○何氏曰:《鄉(xiāng)導(dǎo)略》曰:從禽者若無山虞之官度其形勢之可否,則徒入于林中,終不能獲鹿矣。出征者若無彼鄉(xiāng)之人導(dǎo)其道路之迂直,則雖至于境外,終不能獲冦矣。夫以奉辭致討,趨未歷之地,聲敎未通,音驛所絶,深入其阻,不亦艱哉!我孤軍以往,彼密嚴(yán)而待,客主之勢巳相遠(yuǎn)矣,況其專任詭譎,多方以誤我,茍不計而直進,冐危而長驅(qū),躋險則有壅決之害,醉行則有暴來之鬬,夜止則有虛驚之憂,倉卒無備,落其彀中,是乃擁熊虎之師自投于死地,又安能摩逆壘蕩狡穴乎。故敵國之山川陵陸丘阜之可以設(shè)險者,林木蒲葦茂草之可以隱藏者,道里之遠(yuǎn)近,城郭之大小,邑落之寛狹,田壤之肥瘠溝,渠之深淺,蓄積之豐約,卒乘之眾寡,器械之堅脆,必能盡知之,則虜在目中,不足擒也。昔張騫嘗使大夏留匈奴中乆,導(dǎo)軍,知利善水草處,其軍得以無饑渴,茲亦能獲其便利也。凢用鄉(xiāng)導(dǎo),或軍行虜獲其人,須防賊謀陰持奸計,為其誘誤,必在鑒其色,察其情,參驗數(shù)人之言,始終如一乃可為凖,厚其頒賞,使之懷恩,豐其室家,使之系心,卽為吾人,當(dāng)無翻覆。然不如素畜堪用者,但能諳練行途,不必土人,亦可任也。仍選腹心智勇之士,挾而偕往,則巨細(xì)必審,指蹤無失矣。
○張預(yù)曰:山川之夷險,道路之迂直,必用鄉(xiāng)人引而導(dǎo)之,乃可知其所利而爭勝。吳伐魯,鄫人導(dǎo)之以克武城,是也?!?br />
故兵以詐立,
【杜牧曰:詐敵人使不知我本情,然后能立勝也。
○梅堯臣曰:非詭道不能立事。
○王晳曰: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也。
○何氏曰:張形勢以誤敵也。
○張預(yù)曰:以變詐為本,使敵不知吾奇正所在,則我可為立?!?br />
以利動,
【杜牧曰:利者,見利始動也。
○梅堯臣曰:非利不可動。
○王晳:曰誘之也。
○何氏曰:量敵可擊則擊。
○張預(yù)曰:見利乃動,不妄發(fā)也。傳曰:“三軍以利動?!薄?br />
以分合為變者也。
【曹操曰:兵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李筌曰:以詭詐乘其利動,或合或分,以為變化之形。
○杜牧曰:分合者,或分或合,以惑敵人,觀其應(yīng)我之形,然后能變化以取勝也。
○陳皥曰:乍合乍分,隨而更變之也。
○孟氏曰:兵法詭詐,以利動敵心,或合或離,為變化之術(shù)。
○梅堯臣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或分散其形,或合聚其勢,皆因敵動靜而為變化也?;蛟?,變謂奇正相變,使敵莫測,故《衛(wèi)公兵法》云:“兵散則以合為奇,兵合則以散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復(fù)歸于正焉?!薄?br />
故其疾如風(fēng),
【曹操曰:擊空虛也。
○李筌曰:進退也。其來無跡,其退至疾也。
○梅堯臣曰:來無形跡。
○王晳曰速乗虛也。
○何氏同梅堯臣注。
○張預(yù)曰:其來疾暴,所向皆靡?!?br />
其徐如林,
【曹操曰:不見利也。
○李筌曰整陳而行。
○杜牧曰:徐緩也。言緩行之時,須有行列如林木也??譃閿橙酥谝u也。
○孟氏曰:言緩行須有行列如林,以防其掩襲。
○杜佑曰:不見利不前,如風(fēng)吹林,小動而其大不移。
○梅堯臣曰:如林之森然不亂也。
○王晳曰:齊肅也。
○張預(yù)曰:徐舒也,舒緩而行,若林木之森森然,謂未見利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爸卣呷缟饺缌郑p者如炮如燔也。”】
侵掠如火,
【曹操曰:疾也。
○李筌曰:如火燎原,無遺草。
○杜牧曰:猛烈不可向也。
○賈林曰:侵掠敵國,若火燎原,不可往復(fù)。
○張預(yù)曰:《詩》云“如火烈烈,莫我敢遏”,言勢如猛火之熾,誰敢御我?!?br />
不動如山,
【曹操曰:守也。
○李筌曰:駐車也。
○杜牧曰:閉壁屹然,不可揺動也。
○賈林曰:未見便利,敵誘誑我,我因不動,如山之安。
○梅堯臣曰:峻不可犯。
○王晳曰:堅守也。
○何氏曰:止如山之鎭靜。
○張預(yù)曰:所以持重也?!盾髯?議兵篇》云:“圓居而方正,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言不動之時若山石之不可移,犯之者其角立毀?!?br />
難知如陰,
【李筌曰:其勢不測如陰,不能覩萬象。
○杜牧曰:如玄云蔽天,不見三辰。
○梅堯臣曰:幽隱莫測。
○王晳曰:形藏也。
○何氏曰:暗秘而不可料。
○張預(yù)曰:如陰云蔽天,莫覩辰象。】
動如雷震。
【李筌曰:盛怒也。
○杜牧曰:如空中擊下,不知所避也。
○賈林曰:其動也疾,不及應(yīng)。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
○梅堯臣曰:迅不及避。
○王晳曰:不虞而至。
○何氏曰:藏謀以奮如此。
○張預(yù)曰:如迅雷忽擊,不知所避。故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瞬目?!薄?br />
掠鄉(xiāng)分眾,
【曹操曰:因敵而制勝也。
○李筌曰:抄掠必分兵為數(shù)道,懼不虞也。
○杜牧曰:敵之鄉(xiāng)邑聚落,無有守兵,六畜財谷易于剽掠,則須分番次第,使眾人皆得往也,不可獨有所往。如此則大小強弱皆欲與敵爭利也。
○陳皥曰:夫鄉(xiāng)邑村落,因非一處,察其無備,分兵掠之。掠鄉(xiāng)一作指向。
○賈林曰:三軍不可言遣,故以旌旗指向,,隊伍不可語傳,故以麾幟分眾。故因敵陳形可為勢,此尤順訓(xùn)練,分明師徒服習(xí)也。
○梅堯臣曰:以饗士卒。
○王晳曰:指所鄉(xiāng)以分其眾。鄉(xiāng)音向。
○何氏曰:得掠物則與眾分。
○張預(yù)曰:用兵之道,大率務(wù)因糧于敵。然而鄉(xiāng)邑之民所積不多,必分兵隨處掠之,乃可足用?!?br />
廓地分利,
【曹操曰:分?jǐn)忱病?br />○李筌曰:得敵地,必分守利害。
○杜牧曰:廓,開也。開土拓境則分割與有功者。韓信言于漢王曰:“項王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刻印刓弊不能與。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天下不足取也。”《三略》曰:“獲地裂之?!?br />○陳皥曰:言獲其土地,則屯兵種蒔,以分?jǐn)持病?br />○賈林曰:廓,度也。度敵所據(jù)地利,分其利也。
○梅堯臣曰:與有功也。
○王晳曰:廓視地形,以據(jù)便利,勿使敵專也。
○張預(yù)曰:開廓平易之地,必分兵守利,不使敵人得之。或云得地則分賞有功者。今觀上下之文,恐非謂此也?!?br />
懸權(quán)而動。
【曹操曰:量敵而動也。
○李筌曰:權(quán),量秤也。敵輕重與吾有銖鎰之別,則動。夫先動為,客后動為主,客難而主易?!短欢菁住范ㄓ嬛g,明動易也。
○杜牧曰:如衡懸權(quán)秤量巳定,然后動也。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如懸權(quán)于衡量,知輕重然后動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皺?quán)敵審將而后舉?!毖詸?quán)量敵之輕重,審察將之賢愚,然后舉也?!?br />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李筌曰:迂直道路,勞佚餒寒生于道路。
○杜牧曰:言軍爭者,先須計遠(yuǎn)近迂直,然后可以為勝。其計量之審,如懸權(quán)于衡,不失錙銖,然后可以動而取勝。此乃軍爭勝之法也。
○梅堯臣曰:稱量利害而動,在預(yù)知遠(yuǎn)近之方,則勝。
○王晳曰:量敵審輕重而動,又知迂直,必勝之道也。
○張預(yù)曰:凢與人爭利,必先量道路之迂直,審察而后動,則無勞頓寒餒之患,而且進退遲速不失其機,故勝也?!?br />
《軍政》曰:
【梅堯臣曰:軍之舊典。
○王晳曰古軍書?!?br />
言不相聞,故為金鼓。
【杜佑曰:金,鉦鐸也,聽其音聲以為耳候。
○梅堯臣曰:以威耳也,耳威于聲,不可不淸。
○王晳曰:鼓鼙鉦鐸之屬,坐作進退疾徐,疏數(shù)皆有其節(jié)。】
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杜佑曰:瞻其指麾以為目候。
○梅堯臣曰:以威目也。目威于色,不得不明。
○王晳曰:表部曲,行列齊整也?!?br />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李筌曰:鼓進鐸退,旌賞而旗罰。耳聽金鼓,目視旌旗,故不亂也。勇怯不能進退者,由旗鼓正也。
○張預(yù)曰:夫用兵旣眾,占地必廣,首尾相遼,耳目不接,故設(shè)金鼓之聲,使之相聞,立旌旗之形,使之相見。視聽均齊,則雖百萬之眾進退如一矣。故曰鬬眾如鬬寡,形名是也?!?br />
人旣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杜牧曰:旌以出令,旗以應(yīng)號,蓋旗者卽今之信旗也?!盾姺ā吩唬骸爱?dāng)進不進,當(dāng)退不退者,斬之?!眳瞧鹋c秦人戰(zhàn),戰(zhàn)未合,有一夫不勝其勇,前獲雙首而返,吳起斬之。軍吏進諌曰:“此材士也,不可斬?!眳瞧鹪唬骸靶挪氖浚橇钜?。”乃斬之。
○梅堯臣曰:一人之耳目者,謂使人之視聽齊一而不亂也。鼔之則進,金之則止,麾右則右,麾左則左,不可以勇怯而獨先也。
○王晳曰:使三軍之眾,勇怯進退齊一者,鼓鐸旌旗之為也。
○張預(yù)曰:士卒專心,一意惟在于金鼔旌旗之號令,當(dāng)進則進,當(dāng)退則退,一有違者,必戮。故曰:“令不進而進,與令不退而退,厥罪惟均?!薄段究澴印吩唬骸肮镍Q旗麾先登者,未嘗非多力,國士也,將者之過也?!毖圆豢少p先登獲雋者,恐進退不一耳?!?br />
故夜戰(zhàn)多火鼓,晝戰(zhàn)多旌旗,所以變?nèi)酥恳病?br />
【李筌曰:火鼓夜之所視聽,旌旗晝之所指揮。
○杜牧曰:令軍士耳目皆隨旌旗火鼓而變也。或曰夜戰(zhàn)多火鼓其旨如何?夜黑之后,必?zé)o原野,列陳與敵,刻期而戰(zhàn)也。軍襲敵營,鳴鼓然火,適足以警敵人之耳,明敵人之目于我返害,其義安在?答曰:富哉問乎,此乃孫武之微旨也。凢夜戰(zhàn)者,蓋敵人來襲我壘,不得巳而與之戰(zhàn),其法在于立營之法,與陳小同。故志曰“止則為營,行則為陳”,蓋大陳之中必包小陳,大營之內(nèi)亦包小營,蓋前后左右之軍,各自有營環(huán)遶,大將之營居于中央,諸營環(huán)之,隅落鉤聮,曲折相對,象天之壁壘星。其營相去,上不過百歩,下不過五十歩,道徑通達,足以出隊列部,壁壘相望,足以弓弩相救。毎于十字路口必立小堡,上致柴薪,穴為暗道,胡梯上之,令人看守。夜黑之后,聲鼓四起,卽以燔燎,是以賊夜襲我,雖入營門,四顧屹然。復(fù)有小營,各自堅守,東西南北,未知所攻。大將營或諸小營中先知有賊至者,放令盡入,然后擊鼓,諸營齊應(yīng),眾堡燎火,明如晝?nèi)?,諸營兵士于是閉門登壘,下瞰敵人,勁弩強弓,四向俱發(fā)。敵人雖有韓白之將,鬼神之兵,亦無能計也。唯恐夜不襲我,來則必敗。若敵人或能濳入一營,卽諸營舉火,岀兵四面繞之,號令營中不得輙動,須臾之際,善惡自分,賊若出走,皆在羅綱矣。故司馬宣王入諸葛亮營壘,見其曲折,曰:“此天下之奇才也。”今之立營通洞豁達,雜以居之,若有賊夜來斫營,萬人一時驚擾,雖多致斥候,嚴(yán)為備守,晦黒之后,彼我不分,雖有眾力,亦不能用。
○陳皥曰:杜言夜黒之后,必?zé)o原野列陳,與敵人刻期而戰(zhàn),非也。天寳末,李光弼以五百騎趨河陽,多列火炬,首尾不息,史思明數(shù)萬之眾不敢逼之,豈止待賊斫營而巳。
○賈林曰:火鼓旌旗可以聽望,故晝夜異用之。
○梅堯臣曰:多者欲以變惑敵人耳目。
○王晳曰:多者所以震駭視聽,使慹我之威武聲氣也。傳曰:“多鼓鈞聲,以夜軍之?!?br />○張預(yù)曰:凢與敵戰(zhàn),夜則火鼓不息,晝則旌旗相續(xù),所以變亂敵人之耳目,使不知其所以備我之計。越伐吳,夾水而陳,越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吳師分以御之,遂為越所敗,是惑以火鼓也。晉伐齊,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踈陳之。齊侯畏而脫歸,是惑以旌旗也?!?br />
故三軍可奪氣,
【曹操曰:《左氏》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李筌曰:奪氣,奪其銳勇。齊伐魯戰(zhàn)于長勺,齊人一鼓,公將戰(zhàn),曹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乃戰(zhàn),齊師敗績。公問其故。劌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眾Z三軍之氣也。
○杜牧曰:《司馬法》“戰(zhàn)以力乆,以氣勝?!饼R伐魯,莊公將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曹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睍x將氏丘儉、文欽反諸軍,屯樂嘉司。司景王衘枚徑造之,欽子年十八,勇冠三軍曰:“及其未定,請登城,鼓噪擊之,可破?!睌胫?,欽不能應(yīng),退,相與引而東。景王謂諸將曰:“欽走矣?!卑l(fā)銳軍以追之。諸將曰:“欽舊將,鴦小而銳,引軍內(nèi)入,未有失利,必不走也?!蓖踉唬骸耙还淖鳉?,再而衰,三而竭。鴦鼓而欽不應(yīng),其勢已屈,不走何待?!睔J果引去。
○王晳曰:震慹衰惰,則軍氣奪矣。
○何氏曰:《淮南子》曰:“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zhàn),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厲靑云,氣如飄風(fēng),聲如雷霆,誠積踰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薄秴亲印吩唬骸叭娭姲伲f之師,張設(shè)輕重,在于一人,是謂氣機?!惫蕣Z氣者,有所待,有所乗,則可矣。
○張預(yù)曰:氣者,戰(zhàn)之所恃也。夫舍生稟血,鼓作斗爭,雖死不省者,氣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則其鋒不可當(dāng)。故敵人新來而氣銳,則且以不戰(zhàn)挫之。伺其衰倦而后擊,故彼之銳氣可以奪也?!段究澴印分^氣,實則鬬氣,奪則走者,此之謂也。曹劌言“一鼓作氣”者,謂初來之氣盛也,“再而衰,三而竭”者,謂陳乆而人倦也。又李靖曰:“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陳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彼^守其氣者,常養(yǎng)吾之氣,使銳盛而不衰,然后彼之氣可得而奪也。】
將軍可奪心,
【李筌曰:怒之令憤,撓之令亂,間之令踈,卑之令驕,則彼之心可奪也。
○杜牧曰:心者,將軍心中所倚賴以為軍者也。后漢冦恂征隗囂,囂將高峻守高平第一軍。峻遣軍將皇甫文出謁恂,辭禮不屈,恂怒斬之,遣其副。峻惶恐,卽日開城門降。諸將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今來辭氣不屈,必?zé)o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是以降耳?!焙笱嗄饺荽骨沧訉椔时姺ズ笪?,始寳之來,垂已有疾,自到五原,道武帝斷其來路。父子問絶,道武乃詭其行人之辭令,臨河告之曰:“父巳死,何不遽還?!睂椥值苈勚畱n懼,以為信然,因夜遁去。道武襲之,大破于參合陂。
○梅堯臣曰:以鼓旗之變,惑奪其氣,軍旣奪氣,將亦奪心。
○王晳曰:紛亂諠嘩則將心奪矣。
○何氏曰:先須巳心能固,然后可以奪敵將之心。故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薄端抉R法》曰“本心固,新氣勝”者是也。
○張預(yù)曰:心者將之所主也。夫治亂勇怯皆主于心,故善制敵者,撓之而使亂,激之而使惑,迫之而使懼,故彼之心謀可以奪也。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謂奪其本心之計也。又李靖曰:“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陳而巳。必有攻其心之術(shù)焉。所謂攻其心者,常養(yǎng)吾之心,使安閑而不亂,然后彼之心可得而奪也?!薄?br />
是故朝氣銳,
【陳皥曰:初來之氣,氣方盛銳,勿與之爭也。
○孟氏曰:《司馬法》曰新氣勝舊氣,新氣卽朝氣也。
○王晳曰:士眾凢初舉,氣銳也?!?br />
晝氣惰,
【王晳曰:漸乆少怠?!?br />
暮氣歸。
【孟氏曰:朝氣,初氣也。晝氣,再作之氣也。暮氣,衰竭之氣也。
○梅堯臣曰:朝言其始也,晝言其中也,暮言其終也。謂兵始而銳,乆則惰而思?xì)w,故可擊。
○王晳曰:怠乆意歸,無復(fù)戰(zhàn)理?!?br />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李筌曰:氣者,軍之氣勇。
○杜牧曰:陽氣生于子,成于寅,衰于午,伏于申。凢晨朝陽氣初盛,其來必銳,故須避之。候其衰,伏擊之,必勝。武德中,太宗與竇建德戰(zhàn)于泥水東,建德列陳,彌亙數(shù)里。太宗將數(shù)騎登高觀之,謂諸將曰:“賊度險而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陳,有輕我心。按兵不出,待敵氣衰,陳乆卒饑,必將自退,退而擊之,何往不克?!苯ǖ铝嘘愖悦廖?,兵士饑倦,悉列坐石,又爭飮水。太宗曰:“可擊矣?!彼鞈?zhàn),生擒建德。
○陳皥曰:有辰巳列陳至午未未勝者,午未列陳至申酉未勝者,不必事須晨旦而為陽氣,申午而為衰氣也。太宗之攻建德,也登高而望之,謂諸將曰:“賊盡銳來攻,我當(dāng)少避之?!蓖藙t可以騎留之,以明不須晨旦也。凢彼有銳則如此避之,不然則否。
○杜佑曰:避其精銳之氣,擊其懈惰欲歸,此理氣者也。曹劌之說是也。
○梅堯臣曰:氣盛勿擊,衰懈易敗。
○何氏曰:夫人情莫不樂安,而惡危好生而懼死,無故驅(qū)之就臥尸之地,樂趨于兵戰(zhàn)之場,其心之所畜,非有忿怒欲斗之氣,一旦乗而激之,冒難而不顧,犯危而不畏,則未嘗不悔而怯矣。今夫天下懦夫心有所激,則率爾爭鬬,不啻諸劌,至于操刃而求鬬者,氣之所乗也。氣衰則息惻然而悔矣。故三軍之視強冦如視處女者,乗其忿怒而有所激也。是以卽墨之圍,五千人擊卻燕師者,燕劓降掘塜之怒也。秦之斗士倍我者,因三施無報之怒,所以我怠而秦奮也。二者治氣有道,而所用乗其機也。
○張預(yù)曰:朝喻始,晝喻中,暮喻末,非以早晚為辭也。凢人之氣,初來新至則勇銳,陳乆人倦則衰,故善用兵者,當(dāng)其銳盛則堅守以避之,待其惰歸則出兵以擊之。此所謂善治巳之氣,以奪人之氣者也。前趙將游子遠(yuǎn)之?dāng)∫劣嗲?,唐武德中太宗之破竇建德,皆用此術(shù)。】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李筌曰:伺敵之變,因而乗之。
○杜牧曰:《司馬法》曰:“本心固”,言料敵制勝,本心巳定,但當(dāng)調(diào)治之,使安靜堅固,不為事?lián)?,不為利惑,候敵之亂,伺敵之嘩,則出兵攻之矣。
○陳皥曰:政令不一,賞罰不明,謂之亂。旌旗錯雜,行伍輕囂,謂之嘩。審敵如是,則出攻之。
○賈林曰:以我之整治,待敵之撓亂,以我之淸凈,待敵之諠嘩,此治心者也。故太公曰:“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黙也。”
○梅堯臣曰:鎮(zhèn)靜待敵,眾心則寧。
○王晳同陳皥注。
○何氏曰:夫?qū)⒁砸簧碇眩恍闹?,連百萬之眾,對虎狼之?dāng)?,利害之相雜,勝負(fù)之紛揉,權(quán)智萬變而措置于胷臆之中,非其中廓然方寸不亂,豈能應(yīng)變而不窮,處事而不迷,卒然遇大難而不驚,案然接萬物而不惑。吾之治,足以待亂。吾之靜,足以待嘩。前有百萬之?dāng)扯嵋曋?,則如遇小冦。亞夫之御冦也,堅臥而不起,欒箴之臨敵也,好以整又好以暇。夫?qū)彺硕苏撸N以何術(shù)哉?蓋其心治之有定,養(yǎng)之有余也。
○張預(yù)曰:治以待亂,靜以待嘩,安以待躁,忍以待忿,嚴(yán)以待懈,此所謂善治巳之心,以奪人之心者也?!?br />
以近待遠(yuǎn),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李筌曰:客主之勢。
○杜牧曰:上文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也。
○杜佑曰:以我之近,待彼之遠(yuǎn),以我之閑佚,待彼之疲勞,以我之充飽,待彼之饑虛,此理人力者也。
○梅堯臣曰:無困竭人力以自弊。
○王晳曰:以余制不足,善治力也。
○張預(yù)曰:近以待遠(yuǎn),佚以待勞,飽以待饑,誘以待來,重以待輕,此所謂善治巳之力以困人之力者也?!?br />
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曹操曰:正正,齊也。堂堂,大也。
○李筌曰:正正者,齊整也。堂堂者,部分也。
○杜牧曰:堂堂者,無懼也。兵者隨敵而變,敵有如此則勿擊之,是能治變也。后漢曹公圍鄴,袁尚來救,公曰:“尚若從大道來,當(dāng)避之。若循西山來,此成擒耳?!鄙泄魃絹?,逆擊,大破之也。
○梅堯臣曰:正正而來,堂堂而陳,示無懼也,必有奇變。
○王晳曰:本可要擊,以視整齊,盛大故變。
○何氏曰:所謂強則避之。
○張預(yù)曰:正正,謂形名齊整也。堂堂,謂行陳廣大也。敵人如此,豈可輕戰(zhàn)?!盾娬吩唬骸耙娍啥M,知難而退?!庇衷唬骸皬姸苤?,言湏識變通,此所謂善治變化之道,以應(yīng)敵人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李筌曰:地勢也。
○杜牧曰:向者,仰也。背者,倚也。逆者,迎也。言敵在高處,不可仰攻,敵背丘山下來求戰(zhàn),不可逆之。此言自下趨高者力乏,自高趨下者勢順也,故不可向迎。
○孟氏曰:敵背丘陵為陳,無有后患,則當(dāng)引軍平地,勿迎擊之。
○杜佑曰:敵若依據(jù)丘陵險阻陳兵待敵,勿輕攻趨也。旣馳勢不便,及有殞石之沖也。
○梅堯臣曰:高陵勿向者,敵處其高,不可仰擊。背丘勿逆者,敵自高而來,不可逆戰(zhàn),勢不便也。
○王晳曰:如此不便,則當(dāng)嚴(yán)陳以待變也。
○何氏曰:秦伐韓,趙王令趙奢救之。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今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鄙輳闹窗l(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后周遣將伐高齊,圍洛陽。齊將段韶御之,登邙坂欲觀周軍形勢,至太和谷便値周軍,即遣馳告諸營與諸將結(jié)陳以待之。周軍以歩人在前,上山逆戰(zhàn),韶以彼歩我騎,且卻且引,得其力弊,乃遣下馬擊之,短兵始交,周人大潰,并即奔遁。
○張預(yù)曰:敵處高為陳,不可仰攻,人馬之馳逐,弧矢之施發(fā),皆不便也。故諸葛亮曰:“山陵之戰(zhàn)不仰其高,敵從高而來,不可迎之,勢不順也。引至平地,然后合戰(zhàn)?!薄?br />
佯北勿從,
【李筌杜牧曰:恐有伏兵也。
○賈林曰:敵未衰,忽然奔北,必有奇伏要擊我兵,謹(jǐn)勒將士,勿令逐追。
○杜佑曰:北,奔走也。敵方戰(zhàn),氣勢未衰,便奔走而陳兵者,必有奇伏,勿深入從之。故太公曰:“夫出甲陳,兵縱卒亂行者,欲以為變也?!?br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勢不至北,必有詐也,則勿逐。
○何氏曰:如戰(zhàn)國秦師伐趙,趙奢之子括代廉頗將,拒秦于長平。秦陰使白起為上將軍,趙出兵擊秦,秦軍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璧,璧堅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絶趙軍后,又一軍五千騎絶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絶,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zhàn)不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秦聞趙食道絶,王自之河內(nèi),發(fā)卒遮絶趙救及糧食。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陰相殺食,括中射而死。蜀劉表遣劉備北侵至鄴,曹公遣夏侯惇、李典拒之,一朝,備燒屯去,惇遣諸將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狹,草木深,不可追也?!辈宦?,惇等果入賊伏里,典徃救,備見救至,乃退。西魏末,遣將史寜與突厥同伐吐谷渾,遂至樹敦,即吐谷渾之舊都。多諸珍藏而其主先巳奔賀真城,留其征南王及數(shù)千人固守。寜攻之偽退,吐谷渾人果關(guān)門逐之,因回兵奪門,門未及闔,寜兵遂得入,生獲其征南王,俘獲男女財寳,盡歸諸突厥。北齊高澄立,侯景叛歸梁而圍彭城,澄遣暮容紹宗討之。將戰(zhàn),紹宗以梁人剽悍,恐其眾之撓也,召將師而語之曰:“我當(dāng)佯退,誘梁人使前,汝可擊其背。申明誡之?!本坝置喝嗽唬骸爸鸨蔽疬^二里?!睍?zhàn),紹宗走,梁人不用景言,乗敗深入,魏人以紹宗之言為信,爭掩擊,遂大敗之。唐安祿山反,郭子儀圍衛(wèi)州,偽鄭王慶緒率兵來援,分為三軍。子儀陳以待之,預(yù)選射者三千人,伏于璧內(nèi),誡之曰:“俟吾小卻,賊必爭進,則登城鼓噪,弓弩齊發(fā)以逼之?!睌麘?zhàn),子儀偽退而賊果乗之,乃開壘門,遽聞鼓噪,矢注如雨,賊徒震駭,整眾追之,遂虜慶緒。
○張預(yù)曰:敵人奔北,必審眞偽。若旗鼓齊,應(yīng)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不可從之。若旗靡輙亂,人囂馬駭,此眞敗卻也?!?br />
銳卒勿攻,
【李筌曰:避強氣也。
○杜牧曰:避實也。楚子伐隋,隋臣季良曰:“楚人尚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彼迳賻熢唬骸安划?dāng)王,非敵也?!辈粡?。隋師敗績。
○陳皥曰:此說是避敵所長,非銳卒勿攻之旨也。蓋言士卒輕銳,且勿攻之,待其懈惰,然后擊之,所謂“千里遠(yuǎn)斗,其鋒莫當(dāng)”,蓋近之爾。
○梅堯臣曰:伺其氣挫。
○何氏曰:如蜀先主率大眾東伐吳,吳將陸遜拒之。蜀主從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shù)十屯,以金帛爵賞誘動諸夷,先遣將吳班以數(shù)千人于平地立營,欲以挑戰(zhàn)。諸將皆欲擊之,遜曰:“備舉軍東至,銳氣始盛,且乗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必大。今但有獎勵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眰渲溆嫴恍?,乃引伏兵八千人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軍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諸將并曰:“攻備當(dāng)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衘持,經(jīng)七八月,其諸要害賊已固守,擊之必?zé)o利矣?!边d曰:“備是猾虜,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巳乆,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fù)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蹦讼裙ヒ粻I,不利。遜曰:“吾巳曉破之之術(shù)?!蹦肆罡鞒忠话衙?,以火攻拔之。備因夜遁。魏末,吳將諸葛恪圍新城,司馬景王使毌丘儉、文欽等拒之。儉欽請戰(zhàn),景王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鋒未易當(dāng)。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彼炝钪T將高壘以弊之,相持?jǐn)?shù)日,恪攻城力屈,死傷太半。景王乃令欽督銳卒,趣合榆,斷其歸路。恪懼而遁。前趙劉曜遣將討羌,大酋權(quán)渠率眾保險阻。曜將游子遠(yuǎn)頻敗之。權(quán)渠欲降,其子伊余大言于眾中曰:“往年劉曜自來,猶無若我何?!背繅鹤舆h(yuǎn)壘門,左右勸出戰(zhàn),子逺曰:“吾聞伊余有專諸之勇,慶忌之捷,其父新敗,怒氣甚盛,且西戎勁悍,其鋒不可擬也,不如緩之,使氣竭而擊之。”乃堅壁不戰(zhàn),伊余有驕色。子逺候其無備,夜分,誓眾秣馬蓐食,先晨具甲掃壘而出,遲明設(shè)覆而戰(zhàn),生擒伊余于陳。唐武德中,太宗率師往河?xùn)|討劉武周江夏王,道宗從軍,太宗登玉壁城覩賊,顧謂道宗曰:“賊恃其眾,來邀我戰(zhàn),汝謂如何?!睂υ唬骸傲t賊鋒不可當(dāng),易以計屈,難與力爭。令眾深壁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乆。糧運致竭,自當(dāng)離散,可不戰(zhàn)而擒。”太宗曰:“汝意見暗與我合?!焙筚\食盡,夜遁,一戰(zhàn)敗之。又太宗征薛仁杲于折墌城,賊十有余萬兵,鋒甚銳,數(shù)來挑戰(zhàn)。諸將請戰(zhàn)。太宗曰:“我卒新經(jīng)挫衂,銳氣猶少。賊驟勝,必輕進好鬬。我且閉壁以折之,待其氣衰而后擊,可一戰(zhàn)而破,此萬全計也。”因令軍中曰:“敢言戰(zhàn)者斬。”相持乆之,賊糧盡,軍中頗攜貳,其將相繼來降。太宗知仁杲必腹內(nèi)離,謂諸將曰:“可以戰(zhàn)矣?!绷羁偣芰簩崰I于淺水原以誘之,賊大將宗羅睺自恃驕悍,求戰(zhàn)不得,氣憤者乆之。及是,盡銳攻梁實,冀逞其志。梁實固險不出,以挫其鋒。羅睺攻之愈急。太宗度賊巳疲,復(fù)謂諸將曰:“彼氣將衰,吾當(dāng)取之,必矣?!鄙炅钪T將遲明合戰(zhàn),令將軍龎玉陳于淺水原,南出賊之右,先餌之。羅睺倂軍共戰(zhàn),玉軍幾敗。太宗親御大軍奄自原北,出其不意,羅睺回師相拒,我?guī)煴砝稞R奮呼,聲動天。羅睺氣奪,于是大潰。又李靖從河間王孝恭討蕭銑,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卒數(shù)萬屯淸江,孝恭欲擊之,靖曰:“士弘,銑之徤將,士卒驍勇。今新出荊門,盡兵出戰(zhàn),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dāng)也。宜且泊南岸,勿與爭鋒,待其氣衰,然后奮擊,破之必矣?!毙⒐Р粡模艟甘貭I,與賊戰(zhàn)。孝恭果敗奔于南岸。
○張預(yù)曰:敵若乗銳而來,其鋒不可當(dāng),宜少避之,以伺疲挫。晉楚相持,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欒書曰:“楚師輕窕,固壘以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庇痔铺谡餮θ赎?,賊兵鋒甚銳,數(shù)來挑戰(zhàn),諸將咸請戰(zhàn)。太宗曰:“當(dāng)且閉壘以折之,待其氣衰,可一戰(zhàn)而破也?!惫弧!?br />
餌兵勿食,
【李筌曰:秦人毒涇上流。杜牧曰:敵忽棄飮食而去,先須嘗試,不可便食,慮毒也。后魏文帝時,庫莫奚侵?jǐn)_,詔濟陰王新成率眾討之。王乃多為毒酒,賊旣漸逼,使棄營而去。賊至,喜競飲,酒酣毒作,王簡輕騎縱擊,俘獲萬計。
○陳皥曰:此之獲勝,蓋非偶然,固非為將之道,垂后世法也。孫子豈以他人不能致毒于人腹中哉,此言喻魚若見餌,不可食也,敵若懸利,不可貪也。曹公與袁紹將文丑等戰(zhàn),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也,安可去之。”卽知餌兵非止謂寘毒也。食字疑或為貪字也。
○梅堯臣曰: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敵以兵來釣我,我不可從。
○王晳曰:餌我以利,必有竒伏。
○何氏曰:如春秋時,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從之?!苯g人獲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qū)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赤眉佯敗,棄輜重走,車載土,以豆覆其上。鄧弘取之,為赤眉所敗。曹公未得濟而放牛馬,馬超取之,而公得渡。又如曹公棄輜重,文丑、劉備分取之,而為公所破。又如后魏廣陽王元深以乜列河誘拔陵,竟來抄掠拔陵,為于謹(jǐn)伏兵所破,此皆餌之之術(shù)也。
○張預(yù)曰:《三略》曰:“香餌之下,必有懸魚?!毖贼~貪餌則為釣者所得,兵貪利則為敵人所敗。夫餌兵非止謂寘毒于飮食,但以利留敵,皆為餌也。若曹公以畜產(chǎn)餌馬超,以輜重餌袁紹,李矩以牛馬餌石勒之類,皆是也?!?br />
歸師勿遏,
【李筌曰:士卒思?xì)w,志不可遏也。
○杜牧曰:曹公自征張繡于穰,劉表遣兵救繡,以絶軍后。公將引還,繡兵來追。公軍不得進。表與繡復(fù)合兵守險,公軍前后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shè)竒兵歩騎來攻,大破之。公謂荀文若曰:“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吾是以知勝矣?!?br />○孟氏曰:人懷歸心,必能死戰(zhàn),則不可止而擊也。
○杜佑曰:人人有室家,鄉(xiāng)國之往,不可遏截之,徐觀其變而制之。
○梅堯臣曰:敵必死戰(zhàn)。
○王晳曰:人自為戰(zhàn)也。勿遏塞之,若猶有他慮,則可要而擊。曹公攻鄴,袁尚來救,諸將以為歸師不如避之,公曰:“尚從大道來則避之,若循西山來者,此成擒耳。”蓋大道來則歸意,全循山來則顧負(fù)險且有懼心也。
○何氏曰:如魏初曹操圍張繡于穰,劉表遣兵救繡,以絶軍后。公將引還。繡兵來追。公軍不得進,連營稍前到安眾。繡與表合兵守險,公軍前后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shè)竒兵,會明,賊謂公為遁也,悉軍來追,乃縱竒兵,歩騎夾攻,大破之。公謂荀彧曰:“虜遏吾歸師,與吾死地,是以知勝?!饼R建武二年,魏圍鍾離,張欣泰為軍主,隨崔慧景救援。及魏軍退而邵陽洲上余兵萬人,求輸馬五百匹假道?;劬坝麛嗦饭ブ?。欣泰說慧景曰:“歸師勿遏。古人畏之,兵在死地,不可輕也。”慧景乃聽過也。前秦符堅征晉,至壽春兵敗,還長安。慕容泓起兵于華澤,堅將符叡、竇沖、姚萇討之,符叡勇果輕敵,不恤士眾,泓聞其至也懼,率眾將奔關(guān)東。叡馳兵邀之,姚萇諫曰:“鮮卑有思?xì)w之心,宜驅(qū)令出關(guān),不可遏也。”叡弗從,戰(zhàn)于華澤,叡敗績,被殺。后涼呂弘攻叚業(yè)于張掖,不勝,將東走,業(yè)議欲擊之,其將沮渠蒙遜諌曰:“歸師勿遏,窮寇勿追,此兵家之戒,不如縱之,以為后圖?!睒I(yè)曰:“一日縱敵,悔將無及?!彼炻时娮分瑸楹胨鶖?。
○張預(yù)曰:兵之在外,人人思?xì)w,當(dāng)路邀之,必致死戰(zhàn)。韓信曰:“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克。”曹公旣破劉表,謂荀彧曰:“虜遏吾歸師,吾是以知勝。”又呂弘攻叚業(yè)不勝,將東走,業(yè)欲擊之,或諌曰:“歸師勿遏,兵家之戒,不如縱之,以為后圖?!睒I(yè)不從,率眾追之,為弘所敗。古人似此者多,不可悉陳?!?br />
圍師必闕,
【曹操曰:《司馬法》曰:“圍其三面,闕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br />○李筌曰:夫圍敵必空其一面,示不固也。若四面圍之,敵必堅守,不拔也。項羽坑外黃,魏武圍壷關(guān),卽其義也。
○杜牧曰:示以生路,令無必死之心,因而擊之。后漢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zhèn)等,相聚入原武城,劫掠吏人,自稱將軍。光武遣臧宮將北軍數(shù)千人圍之,賊食多,數(shù)攻不下,士卒死傷。帝召公卿諸侯王,問方略。明帝時為東海王,對曰:“妖巫相劫勢無乆立,其中必有悔者。但外圍,急不得走耳。小挺緩,令得逃亡,則一亭長足以擒矣?!钡蹍u勑令開圍緩守,賊眾分散,遂斬臣鎮(zhèn)等。大唐天寳末,李光弼領(lǐng)朔方軍與史思明戰(zhàn)于土門,賊眾退散,四面圍合,光弼令開東南角以縱之,賊見開圍,棄甲急走,因追擊之,盡殲其眾,是開一面也。
○杜佑曰:若圍敵平陸之地,必空一面,以示其虛。欲使戰(zhàn)守不固而有去留之心,若敵臨危據(jù)險,強救在表,當(dāng)堅固守之,未必闕也。此用兵之法。
○梅堯臣同曹操注。
○何氏曰:如后漢初,張歩據(jù)齊地,漢將耿弇總兵討之。歩使其大將費邑軍歷下,又分守祝阿、鍾城。弇先擊祝阿,自晨攻城,未日中而拔。故開圍一角,令其眾得奔?xì)w鍾城。鍾城人聞祝阿巳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又朱雋與徐璆共討黃巾余賊,韓忠據(jù)宛乞降,不許,因急攻之,連城不克。雋登山覩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nèi)營急逼,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zhàn)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dāng),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今不如徹圍,幷兵入城。忠見圍解,則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睌鈬?,忠果出戰(zhàn),雋因破之。又魏太祖圍壷關(guān),下令曰:“城抜,皆坑之。”連月不下。曹仁曰:“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將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之則日乆。今頓兵堅城之下,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碧鎻闹_城,遂降。又后魏末,齊神武起義兵于河北,尒朱兆天光度律仲遠(yuǎn)等四將同會鄴南,士馬精強,號二十萬,圍神武于南陵山。是時,神武馬二千,歩卒不滿三萬人。兆等設(shè)圍不合,神武連系牛驢,自塞歸道,于是將士死戰(zhàn),四面奮擊,大破兆等。
○張預(yù)曰:圍其三面,開其一角,示以生路,使不堅戰(zhàn)。后漢朱雋討賊師韓忠于宛,急攻不克,因謂軍吏曰:“賊今外圍周固,所以死戰(zhàn)。若我解圍,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惫缙溲?。又曹公圍壷關(guān),謂之曰:“城破,皆坑之?!边B攻不下。曹仁謂公曰:“夫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許之必死,令人自守,非計也?!惫珡闹彀纹涑?。是也?!?br />
窮宼勿迫,
【杜牧曰:春秋時吳伐楚。楚師敗走,及淸發(fā),闔閭復(fù)將擊之,夫槩王曰:“困獸猶鬬,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半濟而后可擊也。”從之,又?jǐn)≈?。漢宣帝時,趙充國討先零羌,羌覩大軍,棄輜重欲渡湟水,道阨狹,充國徐行驅(qū)之?;蛟恢鹄羞t。充國曰:“窮寇也。不可迫,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敝T將曰善。虜果赴水,溺死者數(shù)萬,于是大破之也。
○陳皡曰:鳥窮則搏,獸窮則噬也。
○梅堯臣曰:困獸猶鬬,物理然也。
○何氏曰:前燕呂護據(jù)野,王陰通晉,事覺,燕將暮容恪等率眾討之。將軍傅顏言之恪曰:“護窮寇,假合王師,旣臨則上下喪氣,殿下前以廣固天險,守易攻難,故為長乆之策。今賊形不與往同,宜急攻之,以省千金之費。”恪曰:“護老賊,經(jīng)變多矣。觀其為備之道,則未易卒圖也。今圍之于窮城,樵采路絶,內(nèi)無蓄積,外無強援,不過于十旬,弊之必矣,何必殘士卒之命而趨一時之利哉!此謂兵不血刀,而坐以制勝也?!彼炝虚L圍守之,凡經(jīng)六月而野王潰。護南奔于晉,悉降其眾。五伐晉將。符彥卿、杜重威經(jīng)恪北鄙,遇虜于陽城,戎人十萬圍晉師于中野,乏水,軍人鑿井取泥,衣絞而吮之。人馬渴死甚眾。彥卿曰:“與其束手就擒,曷若以身徇國。我今窮蹙?!蹦寺蕜膨T出擊之,會大風(fēng)揚塵,乗勢決戰(zhàn),戎人大潰。此彥卿為虜十萬所圍,乃窮蹙之寇,遂致死力以求生,戎人不悟之,致敗也。
○張預(yù)曰:敵若焚舟破釡,來決一戰(zhàn),則不可逼迫,蓋獸窮則鬬也。晉師敗齊于鞌,齊侯請盟,晉人不許,齊侯曰:“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晉人懼而與之盟。吳夫槩王謂困獸猶搏。漢趙充國言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蓋亦近之?!?br />
此用兵之法也。
孫子集注卷之七
孫子集注卷之八
九變篇
(曹操曰:變其正,得其所用九也。
○王晳曰:晳謂九者,數(shù)之極,用兵之法,當(dāng)極其變耳。逸《詩》云:“九變復(fù)貫?!辈恢芄^何為九。或曰九地之變也。
○張預(yù)曰:變者不拘常法,臨事適變,從宜而行之之謂也。凡與人爭利,必知九地之變,故次軍爭。)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
孫子集注序
卷一計篇
卷二作戰(zhàn)篇
卷三謀攻篇
卷四形篇
卷五埶篇
卷六虛實篇
卷七軍爭篇
卷八九變篇
卷九行軍篇
卷十地形篇
卷十一九地篇
卷十二火攻篇
卷十三用間篇
孫子集注序
歐陽文忠公撰《四庫書目》,言《孫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見僅此:漢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筌、陳皥、孟氏、賈林、杜佑,宋有張預(yù)、梅堯臣、王晢、何氏,諸家多托之空言,而曺操則見之行事者也。操甞創(chuàng)為《新書》,諸將征伐,即以《新書》授之。者勝,違者負(fù)。今《新書》不傳,而見扵《李肅公問答》者,機權(quán)應(yīng)變,寔夲之《孫子》。其注多隱辭,引而不彂——操之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孫武死后凡千歲,將兵者有成有敗,勘其事跡,皆與武所著書一一相拞當(dāng),猶印圈??蹋徊徊畹?。予觧猶盤中走丸,橫斜曲直,計扵臨時,不可盡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扵盤也?!蹦廖串^用兵。觀其與時宰論兵二書,謂尚古兵柄本出儒術(shù),援古證今,若繩裁刀,觧使其言用,山東不足平矣。陳皥注多指謪杜之謬誤,人各有見,未必為樊川病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雜引諸史,以證《太乙遁甲》,與今所存書往往不同意。古書散逸乆矣。孟氏、賈林、杜佑,即唐紀(jì)爕所集者。岐公相業(yè)足稱,而文章議論亦炳煥杰出,其注即里居時撰,見《通典》。張預(yù)承歷代名將,用兵制勝有合扵孫子者,編次為傳,扵孫子多所發(fā)眀。梅尭臣注,文忠公謂其當(dāng)與三家并傳,晦翁有定論矣。孟氏、賈林、王晢、何氏,雖言人人殊,而皆扵觀者有所禆益。此注之所以集也。
夫兵,兇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不素習(xí)扵承平之時,而姑試于有事之日,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懸弧,長而習(xí)射,冬而講武,凡人之所當(dāng)知者也。詩云:“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又曰:“戚戰(zhàn)則克”。圣人之所以敎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渉獵群書而尤嗜《孫子》?!秾O子》上謀而后攻,修道而保法,論將則曰仁智信勇嚴(yán),與孔子合。至扵戰(zhàn)守攻圍之道,批抗搗虛之術(shù),山林險阻之勢,料敵用間之謀,靡不畢具。其它韜鈐機略,孰能過之。然其言約而該,近而逺,未易窺測。今觀諸家所注,或本隱以之顯,或由粗而識精,或援史而證之以事,或因言而實之以人,扵是《孫子》之微詞奧義,彰彰眀矣。故曰《孫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攵士亦當(dāng)盡心焉旨哉!言乎予奉
命督軍虔臺,進武弁及生儒,問之,無有知是書者,故授之以梓,以廣其傳。
嘉靖乙卯春正月榖日,錫山談愷,書于虔臺之思?xì)w軒
孫子集注卷之一
計篇
(曹操曰:計者,選將、量敵、度地、料卒、逺近、險易,計于廟堂也。
○李筌曰:計者兵之上也?!短欢菁住废纫杂嬌窦拥聦m,以斷主客成敗,故《孫子》論兵,亦以計為篇首。
○杜牧曰:計,筭也。曰計筭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謂道、天、地、將、法也,于廟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計筭優(yōu)劣,然后定勝負(fù)。勝負(fù)旣定,然后興師動眾。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著為篇首耳。
○王晳曰:計者,謂計主將、天地、法令、兵眾士卒、賞罰也。
○張預(yù)曰:管子曰:計先定于內(nèi)而后兵出境。故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也?;蛟?,兵貴臨敵制宜。曹公謂計于廟堂者何也。曰,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地之逺近,兵之眾寡,安得不先計之,及乎兩軍相臨,變動相應(yīng),則在于將之所裁,非可以隃度也。)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
【杜牧曰: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br />○張預(yù)曰:國之安危在兵,故講武練兵,實先務(wù)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筌曰:兵者兇器,死生存亡,系于此矣。是以重之??秩溯p行者也。
○杜牧曰:國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須審察也。
○賈林曰:地猶所也。亦謂陳師振旅戰(zhàn),陳之地,得其利則生,失其便則死。故曰死生之地。道者,權(quán)機,立勝之道,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曰不可不察也。書曰:“有存道者,輔而固之。有亡道者,推而亡之?!?br />○梅堯臣曰:地有死生之勢,戰(zhàn)有存亡之道。
○王晳曰:兵舉則死生存亡繋之。
○張預(yù)曰:民之死生兆于此,則國之存亡見于彼,然死生曰地存亡。曰道者,以死生在勝負(fù)之地,而存亡繋得失之道也,得不重慎審察乎。
故經(jīng)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曹操曰:謂下五事七計,求彼我之情也。
○李筌曰:謂下五事也。校,量也,量計逺近而求物情,以應(yīng)敵。
○杜牧曰:經(jīng)者,經(jīng)度也。五者卽下所謂五事也。校者,校量也。計者,卽篇首計筭也。索者,搜索也。情者,彼我之情也。此言先須經(jīng)度五事之優(yōu)劣,次復(fù)校量計筭之得失,然后始可搜索彼我勝負(fù)之情狀。
○賈林曰:校量彼我之計謀,搜索兩軍之情實,則長短可知,勝負(fù)易見。
○梅堯臣曰:經(jīng)紀(jì)五事,校定計利。
○王晳曰:經(jīng),常也,又經(jīng),緯也。計者,謂下七計。索,盡也。兵之大經(jīng)不出道、天、地、將、法耳。就而校之以七計,然后能盡彼已勝負(fù)之情狀也。
○張預(yù)曰:經(jīng),經(jīng)緯也。上先經(jīng)緯五事之次序,下乃用五事以校計彼我之優(yōu)劣,探索勝負(fù)之情狀?!?br />
一曰道,
【張預(yù)曰:恩信使民?!?br />
二曰天,
【張預(yù)曰:上順天時?!?br />
三曰地,
【張預(yù)曰:下知地利?!?br />
四曰將,
【張預(yù)曰:委任賢能?!?br />
五曰法。
【杜牧曰:此之謂五事也。
○王晳曰:此經(jīng)之五事也。夫用兵之道,人和為本,天時與地利則其助也。三者具,然后議舉兵。兵舉必須將,能將能然后法修。孫子所次此之謂矣。
○張預(yù)曰:節(jié)制嚴(yán)明。夫?qū)⑴c法,在五事之末者,凡舉兵伐罪,廟堂之上,先察恩信之厚薄,后度天時之逆順,次審地形之險易。三者巳熟,然后命將征之兵,旣出境則法令一從于將,此其次序也?!?br />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
【張預(yù)曰:以恩信道義撫眾,則三軍一心,樂為其用。易曰:“恱以犯難,民忘其死?!薄?br />
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民】不畏危。
【曹操曰:謂道之以敎令。危者,危疑也。
○李筌曰:危,亡也。以道理眾,人自化之,得其同用,何亡之有。
○杜牧曰:道者仁義也。李斯問兵于荀卿,答曰:彼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輕為之死。復(fù)對趙孝成王論兵曰:百將一心,三軍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胷臆也,如此,始可令與上下同意,死生同致,不畏懼于危疑也。
○陳皥注同杜牧
○孟氏曰:一作人不疑。謂始終無二志也。一作人不危道,謂道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敎,故能化服士民,與上下同一也。故用兵之妙,以權(quán)術(shù)為道。大道廢而有法,法廢而有權(quán),權(quán)廢而有勢,勢廢而有術(shù),術(shù)廢而有數(shù)。大道淪替,人情訛偽,非以權(quán)數(shù)而取之,則不得其欲也。故其權(quán)術(shù)之道,使民上下同進趨,共愛憎,一利害。故人心歸于德,得人之力,無私之至也。故百萬之眾,其心如一,可與俱同死力,動而不至危亡也。臣之于君,下之于上,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頭目而覆胷臆也。如此始可與上同意,死生同致,不畏懼于危疑。
○賈林曰:將能以道為心,與人同利共患,則士卒服。自然心與上者同也。使士卒懐我如父母,視敵如仇讎者,非道不能也。黃石公云: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杜佑曰:謂導(dǎo)之以政令,齊之以禮敎也。危者疑也。上有仁施,下能致命也。故與處存亡之難,不畏傾危之?dāng)?,若晉陽之圍,沈灶產(chǎn),蛙人無叛疑心矣。
○梅堯臣曰:危,戾也。主有道則政敎行,人心同則危戾去,故主安與安,主危與危。
○王晳曰:道謂主有道,能得民心也。夫得民之心者,所以得死力也。得死力者,所以濟患難也。易曰:“恱以犯難,民忘其死?!比缡莿t安畏危難之事乎。
○張預(yù)曰:危,疑也。士卒感恩,死生存亡與上同之,決然無所疑懼?!?br />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曹操曰: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之制,故司馬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
○李筌曰:應(yīng)天順人,因時制敵。
○杜牧曰:陰陽者,五行刑德,向背之類是也。今《五緯行止》最可據(jù)驗。巫咸、甘氏、石氏、唐蒙、史墨、梓慎、禆灶之徒,皆有著述。咸稱秘奧,察其指歸,皆本人事?!秲墙?jīng)》曰:歲星所在之分,不可攻。攻之反受其殃也。《左傳?昭三十二年》,夏,吳伐越,始用師于越。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吳乎。”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殃。注曰,存亡之?dāng)?shù),不過三紀(jì)。歲月三周,三十六歲。故曰不及四十年也。此年歳在星紀(jì),星紀(jì),吳分也。歲星所在,其國有福。吳先用兵,故反受其殃。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至此三十八歳也。李淳風(fēng)曰:天下誅秦,歲星聚于東井,秦政暴虐,失歲星仁和之理,違歲星恭肅之道,拒諌信讒,是故胡亥終于滅亡。復(fù)曰,歲星清明,潤澤所在之國,分大吉,君令合于時,則歲星光喜,年豐人安君,尚暴虐,令人不便,則歲星色芒角而怒,則兵起。由此言之,歲星所在,或有福德,或有災(zāi)祥,豈不皆本于人事乎。夫吳越之君,德均勢敵,闔閭興師,志于吞滅,非為拯民,故歲星福越而禍吳。秦之殘酷天下,誅之上合天意,故歳星禍秦而祚漢。熒惑,罰星也。宋景公出一善言,熒惑退移三舎,而延二十七年。以此推之,歲為善星,不福無道,火為罰星,不罰有德。舉此二者,其它可知。況所臨之分,隨其政化之善惡,各變其本色,芒角大小,隨為禍福,各隨時而占之。淳風(fēng)曰:夫形器著于下,精象系于上,近取之身,耳目為肝腎之用,鼻口實心腹所資,彼此影響,豈不然歟。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鄙w本于人事而已矣。刑德向背之說,尤不足信。夫刑德天官之陳,背水陳者為絶紀(jì),向山坂陳者為廢軍。武王伐紂,背清水,向山坂而陳,以二萬二千五百人,撃紂之億萬而滅之。今可目睹者,國家自元和已至今三十年間,凡四伐趙寇,昭義軍加以數(shù)道之眾,常號十萬,圍之臨城縣,攻其南不拔,攻其北不拔,攻其東不拔,攻其西不拔。其四度圍之,通有十歲。十歲之內(nèi),東西南北豈有刑德向背、王相吉辰哉?其不拔者,豈不曰城堅池深,糧多人一哉。復(fù)以往事驗之,秦累世戰(zhàn)勝,竟滅六國,豈天道二百年間常在干方,福德常居鶉首?豈不曰穆公已還,卑身趨士,務(wù)耕戰(zhàn),明法令,而致之乎。故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有刑德,可以百戰(zhàn)百勝,其有之乎:尉繚子曰:不然。黃帝所謂刑德者,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世之所謂刑德也。夫舉賢用能者,不時日而利,明法審令者,不卜筮而吉。貴功養(yǎng)勞者,不禱祠而福。周武王伐紂,師次于汜水,共頭山風(fēng)雨疾雷,鼓旗毀折,王之驂乘,惶懼欲死。太公曰:夫用兵者,順天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兇。若失人事,則三軍敗亡。且天道鬼神,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故智者不法,愚者拘之。若乃好賢而任能,舉事而得時,此則不看時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待禱祠而福從。遂命驅(qū)之前進。周公曰:今時逆太歲,龜灼言兇,卜筮不吉,星兇為災(zāi),請還。師太公怒曰:今紂剖比干,囚箕子,以飛廉為政,伐之有何不可??莶菪喙?,安可知乎。乃焚龜折蓍,率眾先渉,武王從之,遂滅紂。宋高祖圍慕容超于廣固,將攻城,諸將咸諫曰:今往亡之日,兵家所忌。高祖曰:我往,彼亡,吉孰大焉。乃命悉登,遂克廣固。后魏太祖武帝討后燕慕容麟,甲子晦日進軍,太史令鼌崇奏曰:昔紂以甲子日亡,帝曰,周武豈不以甲子日勝乎。崇無以對,遂戰(zhàn),破之。后魏太武帝征夏赫連昌于統(tǒng)萬城,師次城下。昌鼓噪而前,會有風(fēng)雨從賊后來,太史進曰:天不助人,將士饑渴,愿且避之。崔浩曰:千里制勝一日,豈得變易,風(fēng)道在人,豈有常也。帝從之。昌軍大敗?;蛟?,如此者,陰陽向背,定不足信。孫子敘之何也?答曰:夫暴君昬主,或為一珤一馬,則必殘人逞志,非以天道鬼神,誰能制止。故孫子敘之,蓋有深旨。寒暑時氣,節(jié)制其行止也。周瑜為孫權(quán)數(shù)曹公四敗,一曰今盛寒,馬無藁草,驅(qū)中國士眾,逺渉江湖,不習(xí)水土,必生疾病。此用兵之忌也。寒暑同歸于天時,故聮以敘之也。
○孟氏曰:兵者法天運也。陰陽者,剛?cè)嵊s也。用陰則沉虛固靜,用陽則輕捷猛厲,后則用陰,先則用陽。陰無蔽也。陽無察也。陰陽之象,無定形。故兵法天,天有寒暑,兵有生殺。天則應(yīng)殺而制物,兵則應(yīng)機而制形,故曰天也。
○賈林曰:讀時制為時氣,謂從其善時,占其氣候之利也。
○杜佑曰:謂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剛?cè)嶂啤?br />○梅堯臣曰:兵必參天道,順氣候,以時制之,所謂制也?!端抉R法》曰:“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
○王晳曰:謂陰陽總天道、五行、四時、風(fēng)云氣象也,善消息之,以助軍勝。然非異人特授其訣,則末由也。若黃石授書張良,乃太公兵法是也。意者,豈天機神宻,非常人所得知耶。其諸十?dāng)?shù)家紛紜,抑未足以取審矣。寒暑若吳起云疾風(fēng)、大寒、盛夏、炎熱之類。時制,因時利害而制宜也。范蠡云“天時不作,弗為人客”是也。
○張預(yù)曰:夫陰陽者,非孤虛向背之謂也。蓋兵自有陰陽耳。范蠡曰,后則用陰,先則用陽,盡敵陽節(jié),盈吾陰節(jié)而奪之。又云設(shè)右為牝,益左為牝,早晏以順天道。李衛(wèi)公解曰:左右者,人之陰陽。早晏者,天之陰陽。竒正者,天人相變之陰陽,此皆言兵自有陰陽剛?cè)嶂茫翘旃偃諘r之陰陽也。今觀《尉繚子?天官》之篇,則義最明矣。《太白陰經(jīng)》亦有天無陰陽之篇,皆著為卷首,欲以決世人之惑也。太公曰:圣人欲止后世之亂,故作為譎書,以寄勝于天道,無益于兵也。是亦然矣。唐太宗亦曰:兇器無甚于兵。行兵茍便,于人事豈以避忌為疑也。寒暑者,謂冬夏興師也。漢征匈奴,士多墮指,馬援征蠻,卒多疫死,皆冬夏興師故也。時制者,謂順天時而制征討也?!短钻幗?jīng)》言天時者,乃水旱蝗雹荒亂之天時,非孤虛向背之天時也。】
地者,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曹操曰:言以九地,形勢不同,因時制利也。論在九地篇中。
○李筌曰得形勢之地,有死生之勢。
○梅堯臣曰:知形勢之利害。
○張預(yù)曰:凡用兵,貴先知地形。知逺近則能為迃直之計,知險易則能審歩騎之利,知廣狹則能度眾寡之用,知死生則能識戰(zhàn)散之勢也?!?br />
將者,智、信、仁、勇、嚴(yán)也。
【曹操曰:將宜五德備也。
○李筌曰:此五者為將之德。故師有丈人之稱也。
○杜牧曰: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者流,用智為先。蓋智者能機權(quán),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yán)者,以威刑肅三軍也。椘申包胥使于越,越王勾踐將伐吳,問戰(zhàn)焉。夫戰(zhàn)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能知民之極,無以詮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fā)大計也。
○賈林曰:專任智則賊,偏施仁則懦,固守信則愚,恃勇力則暴,令過嚴(yán)則殘。五者兼?zhèn)洌鬟m其用,則可為將帥
○梅堯臣曰:智能發(fā)謀,信能賞罰,仁能附眾,勇能果斷,嚴(yán)能立威。
○王晳曰:智者,先見而不惑,能謀慮,通權(quán)變也。信者,號令一也。仁者,惠撫惻隱,得人心也。勇者,徇義不懼,能果毅也。嚴(yán)者,以威嚴(yán)肅眾心也。五者相須,闕一不可。故曹公曰將宜五德備也。
○何氏曰:非智不可以料敵應(yīng)機,非信不可以訓(xùn)人率下,非仁不可以附眾撫士,非勇不可以決謀合戰(zhàn),非嚴(yán)不可以服強齊眾,全此五才,將之體也。
○張預(yù)曰:智不可亂,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懼,嚴(yán)不可犯,五德皆備,然后可以為大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曰:部曲旛幟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糧路也。主者,主軍費用也。
○李筌曰:曲,部曲也。制,節(jié)度也。官,爵賞也。道,路也,主掌也。用者,軍資用也。皆師之常法而將所治也。
○杜牧曰:曲者,部曲,隊伍有分畫也。制者,金鼓旌旗有節(jié)制也。官者,偏禆校列,各有官司也。道者,營陳開闔,各有道徑也。主者,管庫廝養(yǎng),職守主張其事也。用者,車馬器械,三軍須用之物也。荀卿曰:械用有數(shù)。夫兵者以食為本,須先計糧道,然后興師。
○梅堯臣曰:曲制,部曲隊伍,分畫必有制也。官道,禆校首長,統(tǒng)率必有道也。主用,主軍之資糧,百物必有用度也。
○王晳曰:曲者,卒伍之屬。制者,節(jié)制其行列進退也。官者,羣吏偏禆也。道者,軍行及所舎也。主者,主守其事。用者,凡軍之用,謂輜重糧積之屬。
○張預(yù)曰:曲,部曲也。制,節(jié)制也。官謂分偏禆之任,道謂利糧餉之路。主者,職掌軍資之人,用者計度費用之物。六者用兵之要,宜處置有其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張預(yù)曰,巳上五事,人人同聞,但深暁變極之理,則勝,不然則敗?!?br />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曹操曰:同聞五者,將知其變極卽勝也。索其情者,勝負(fù)之情。
○杜牧曰:謂上五事,將欲聞知,校量計筭彼我之優(yōu)劣,然后搜索其情狀,乃能必勝,不爾則敗。
○賈林曰:書云:“非知之艱,行之惟難。”
○王晳曰:當(dāng)盡知也。言雖周知五事,待七計以盡其情也。
○張預(yù)曰:上巳陳五事,自此而下方考校彼我之得失,探索勝負(fù)之情狀也?!?br />
曰主孰有道,
【曹操曰:道德智能。
○李筌曰:孰,實也。有道之主,必有智能之將。范增辭楚,陳平歸漢,卽其義也。
○杜牧曰:孰,誰也,言我與敵人之主,誰能逺倿親賢,任人不疑也。杜佑曰:主,君也。道,道德也。必先考校兩國之君,誰知誰否也,若荀息料虞公貪而好寳,宮之竒懦而不能強諌是也。
○梅堯臣曰:誰能得人心也。
○王晳曰:若韓信言項王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謂漢王入武關(guān)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秦民亡不欲大王王秦者是也。
○何氏曰:書曰:“撫我則后,虐我則讎?!睋崤爸胗兄?。
○張預(yù)曰:先校二國之君,誰有恩信之道,卽上所謂令民與上同意者之道也。若淮陰料項王仁勇過高祖,而不賞有功,為婦人之仁,亦是也?!?br />
將孰有能,
【杜牧曰:將孰有能者,上所謂智信仁勇嚴(yán)。若漢高祖料魏將柏直不能當(dāng)韓信之類也?!?br />
天地孰得,
【曹操李筌并曰:天時地利。
○杜牧曰:天者,上所謂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上所謂逺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杜佑曰:視兩軍所據(jù),知誰得天時地利。
○梅堯臣曰:稽合天時,審察地利。
○王晳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觀兩軍所舉,誰得天時地利。若魏武帝盛冬伐吳,慕容超不據(jù)大峴,則失天時地利者也?!?br />
法令孰行,
【曹操曰:設(shè)而不犯,犯而必誅。
○杜牧曰:縣法設(shè)禁,貴賤如一。魏絳戮仆,曹公斷發(fā)是也。
○杜佑曰:發(fā)號出令,校孰,下不敢犯。
○梅堯臣曰:齊眾以法,一眾以令。
○王晳曰:孰能法明令,便人聽而從。
○張預(yù)曰:魏絳戮揚千,穰苴斬荘賈,呂蒙誅鄉(xiāng)人,臥龍刑馬謖,茲所謂設(shè)而不犯,犯而必誅。誰為如此?!?br />
兵眾孰強,
【杜牧曰:上下和同,勇于戰(zhàn)為強,卒眾車多為強。
○梅堯臣曰:內(nèi)和外附。
○王晳曰:強弱足以相刑而知。
○張預(yù)曰:車堅馬良,士勇兵利,聞鼓而喜,聞金而怒,誰者為然?!?br />
士卒孰練,
【杜牧曰:辨旌旗,審金鼓,明開合,知進退,閑馳逐,便弓矢,習(xí)擊刺也。
○杜佑曰:知誰兵器強利,士卒簡練者,故王子曰:“士不素習(xí),當(dāng)陳惶惑;將不素習(xí),臨陳闇變?!?br />○梅堯臣曰:車騎閑習(xí),孰國精粗。
○王晳曰:孰訓(xùn)之精。
○何氏曰:勇怯強,弱豈能一槩。
○張預(yù)曰:離合聚散之法,坐作進退之令,誰素閑習(xí)?!?br />
賞罰孰明,
【杜牧曰:賞不僣。刑不濫。
○杜佑曰:賞善罰惡,知誰分明者。故王子曰:“賞無度則費而無恩,罰無度則戮而無威?!?br />○梅尭臣曰:賞有功,罰有罪。
○王晳曰:孰能賞必當(dāng)功,罰必稱情。
○張預(yù)曰:當(dāng)賞者,雖仇怨必録,當(dāng)罰者,雖父子不舍。又《司馬法》曰:“賞不逾時。罰不遷列?!庇谡l為眀?!?br />
吾以此知勝負(fù)矣。
【曹操曰:以七事計之,知勝負(fù)矣。
○賈林曰:以上七事,量校彼我之政,則勝敗可見。
○梅堯臣曰:能索其情則知勝負(fù)。
○張預(yù)曰:七事俱優(yōu),則未戰(zhàn)而先勝。七事俱劣,則未戰(zhàn)而先敗。故勝負(fù)可預(yù)知也。】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曹操曰:不能定計則退而去也。
○杜牧曰:若彼自備護,不從我計,形勢均等,無以相加,用戰(zhàn)必敗,引而去之。故《春秋傳》曰:“允當(dāng)則歸”也。
○陳皥曰:孫武以書干闔閭曰,聽用吾計策,必能勝敵,我當(dāng)留之不去。不聽吾計策,必當(dāng)負(fù)敗,我去之不留,以此感動闔閭,庻必見用。故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寡人盡觀之矣?!逼鋾r闔閭行軍用師,多自為將,故不言主而言將也。
○孟氏曰:將,禆將也,聽吾計劃而勝則留之,違吾計劃而敗則除去之。
○梅堯臣曰:武以十三篇干吳王闔閭,故首篇以此辭動之,謂王將聽吾計而用戰(zhàn)必勝,我當(dāng)留此也。王將不聽我計而用戰(zhàn)必敗,我當(dāng)去此也。
○王晳曰:將,行也。用謂用兵耳。言行聽吾此計,用兵則必勝,我當(dāng)留行。不聽吾此計,用兵則必敗,我當(dāng)去也。
○張預(yù)曰:將,辭也。孫子謂今將聽吾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勝,我乃留此矣。將不聽吾所陳之計而用兵則必敗,我乃去之他國矣。以此辭激吳王而求用。】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曹操曰:常法之外也。
○李筌曰:計利旣定。乃乘形勢之勢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杜牧曰:計筭利害,是軍事根本。利害巳見,聽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勢以助佐其事也。賈林曰:計其利聽,其謀得敵之情,我乃設(shè)竒譎之勢以動之。外者,或傍攻,或后躡,以佐正陳。
○梅堯臣曰:定計于內(nèi),為勢于外以助成勝。
○王晳曰:吾計之利,巳聽,復(fù)當(dāng)知應(yīng)變,以佐其外。
○張預(yù)曰:孫子又謂吾所計之利,若巳聽從,則我當(dāng)復(fù)為兵勢以佐助其事于外。蓋兵之常法,卽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勢,須因敵而為?!?br />
勢者,因利而制權(quán)也。
【曹操曰:制由權(quán)也,權(quán)因事制也。
○李筌曰:謀因事勢。
○杜牧曰:自此便言常法之外,勢。夫勢者,不可先見,或因敵之害,見我之利,或因敵之利,見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機權(quán)而取勝也。
○梅堯臣曰:因利行權(quán)以制之。
○王晳曰:勢者乘其變者也。
○張預(yù)曰:所謂勢者,須因事之利,制為權(quán)謀,以勝敵耳。故不能先言也。自此而后,略言權(quán)變。】
兵者,詭道也。
【曹操曰: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
○李筌曰:軍不厭詐。
○梅尭臣曰:非譎不可以行權(quán),非權(quán)不可以制敵。
○王晳曰:詭者,所以求勝敵,御眾必以信也。
○張預(yù)曰:用兵雖本于仁義,然其取勝,必在詭詐。故曵柴揚塵,欒枝之譎也。萬弩齊發(fā),孫臏之竒也。千牛俱奔,田單之權(quán)也。囊沙壅水,淮陰之詐也。此皆用詭道而制勝也?!?br />
故能而示之不能,
【張預(yù)曰:實強而示之弱。實勇而示之怯。李牧敗匈奴,孫臏斬龎涓之類也?!?br />
用而示之不用,
【李筌曰:言已實用,師外示之怯也。漢將陳豨反,連兵匈奴,高祖遣使十輩視之,皆言可擊,復(fù)遣婁敬,報曰:“匈奴不可擊。”上問其故,對曰:“夫兩國相制,宜矜夸其長,今臣往徒見羸老,此必能而示之不能,臣以為不可擊也?!备咦媾唬骸褒R虜以口舌得官,今妄沮吾眾?!毙祳渚从趶V武,以三十萬眾至白登,高祖為匈奴所圍,七日乏食。此師外示之以怯之義也。
○杜牧曰:此乃詭詐蔵形。夫形也者,不可使見于敵。敵人見形,必有應(yīng)。傳曰:“鷙鳥將擊,必蔵其形?!比缧倥举嫌跐h使之義也。
○杜佑曰:言巳實能用,外示之以不能、不用,使敵不我備也。若孫臏減灶而制龎涓。
○王晳曰:強示弱,勇示怯,治示亂,實示虛,智示愚,眾示寡,進示退,速示遲,取示舍,彼示此。
○何氏曰:能而示之不能者,如單于羸師,誘高祖,圍于平城是也。用而示之不用者,如李牧按兵于云中,大敗匈奴是也。
○張預(yù)曰:欲戰(zhàn)而示之退,欲速而示之緩。班超擊莎車,趙奢破秦軍之類也?!?br />
近而示之逺,逺而示之近。
【李筌曰:令敵失備也。漢將韓信虜魏王豹,初,陳舟欲渡臨晉,乃濳師,浮木罌,從夏陽襲安邑,而魏失備也。耿弇之征張歩,亦先攻臨淄,皆示逺勢也。
○杜牧曰:欲近襲敵,必示以逺去之形,欲逺襲敵,必示以近進之形。韓信盛兵臨晉,而渡于夏陽,此乃示以近形而逺襲敵也。后漢末曹公袁紹相持官渡,紹遣將郭圖、淳于瓊、顏良等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曹公北救延津。荀攸曰:“今兵少不敵,分兵勢乃可。公致兵延津,將欲渡,兵向其后。紹必西應(yīng)之,然后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擒也?!惫珡闹?。紹聞兵渡,卽留,分兵西應(yīng)之,公乃引軍行,趨白馬,未至十余里,良大驚來戰(zhàn),使張遼、關(guān)羽前進,擊破,斬顏良,解白馬圍。此乃示以逺形而近襲敵也。
○賈林曰:去就在我,敵何由知。
○杜佑曰:欲近而設(shè)其逺也,欲逺而設(shè)其近也。誑耀敵軍,示之以逺,本從其近,若韓信之襲安邑。
○梅堯臣曰:使其不能賾。
○王晳同上注。
○何氏曰:逺而示之近者,韓信陳舟臨晉而渡夏陽是也。近而示之逺者,晉侯伐虢,假道于虞是也。
○張預(yù)曰:欲近襲之,反示以逺,吳與越夾水相矩,越為左右句卒,相去各五里,夜?fàn)庿Q鼓而進,吳人分以御之,越乃濳渉,當(dāng)吳中軍而襲之,吳大敗是也。欲逺攻之,反示以近,韓信陳兵臨晉而渡于夏陽是也?!?br />
利而誘之,
【杜牧曰:趙將李牧,大縱畜牧人眾滿野,匈奴小人,徉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喜,率眾大至。牧多為竒陳,左右夾擊,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也。
○賈林曰:以利動之,動而有形,我所以因形制勝也。
○梅堯臣曰:彼貪利則以貨誘之。
○何氏曰:利而誘之者,如赤眉委輜重而餌鄧禹是也。
○張預(yù)曰:示以小利,誘而克之。若楚人伐絞,莫敖曰:“絞小而輕,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庇谑墙g人獲楚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qū)楚役徒于山中,楚人設(shè)伏兵于山下而大敗之,是也?!?br />
亂而取之,
【李筌曰:敵貪利,必亂也。秦王姚興征禿發(fā),傉檀悉驅(qū)部內(nèi)牛羊,散放于野,縱秦人虜掠。秦人得利,旣無行列,傉檀陰分十將,掩而擊之,大敗秦人,斬首七千余級,亂而取之之義也。
○杜牧曰:敵有昬亂,可以乘而取之。傳曰:“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武之善經(jīng)也。
○賈林曰:我令奸智亂之候,亂而取之也。
○梅堯臣曰:彼亂則乘而取之。
○王晳曰:亂謂無節(jié)制,取言易也。
○張預(yù)曰:詐為紛亂,誘而取之。若吳越相攻,吳以罪人三千,示不整,以誘越。罪人或奔或止,越人爭之,為吳所敗是也。言敵亂而后取者,非也。春秋之法,凡書取者,言易也。魯師取邿是也?!?br />
實而備之,
【曹操曰:敵治,實須備之也。
○李筌曰:備敵之實。蜀將關(guān)羽欲圍魏之樊城,懼吳將呂蒙襲其后,乃多留備兵守荊州。蒙陰知其旨,遂詐之以疾,羽乃撤去備兵,遂為蒙所取而荊州沒吳,則其義也。
○杜牧曰:對壘相持,不論虛實,常須為備。此言居常無事,鄰封接境,敵若修政治實,上下相愛,賞罰明信,士卒精練,卽須備之。不待交兵然后為備也。
○陳皥曰:敵若不動,完實,我當(dāng)謹(jǐn)備,亦自實,以備敵也。
○梅堯臣曰:彼實則不可不備。
○王晳曰:彼將有以擊吾之不備也。
○何氏曰:彼敵但見其實,而未見其虛之形,則當(dāng)蓄力而備之也。
○張預(yù)曰:經(jīng)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有余則實也,不足則虛也。言敵人兵勢旣實,則我當(dāng)為不可勝之計以待之,勿輕舉也。李靖《軍鏡》曰:“觀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薄?br />
強而避之,
【曹操曰:避其所長也。
○李筌曰:量力也。楚子伐隨,隨之臣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少師曰:“不當(dāng),王非敵也?!辈粡?。隨師敗績。隨侯逸,攻強之?dāng)∫病?br />○杜牧曰:逃避所長,言敵人乘兵強氣銳,則當(dāng)須且回避之,待其衰懈,候其間隙而擊之。晉末,嶺南賊盧循、徐道覆乘虛襲建鄴,劉裕御之,曰:“賊若新亭直上,且當(dāng)避之,回泊蔡洲,乃成擒耳。”徐道覆欲焚舟直上,循以為不可,乃泊于蔡洲,竟以敗滅。
○賈林曰:以弱制強,理須待變。
○杜佑曰:彼府庫充實,士卒銳盛,則當(dāng)退避,以伺其虛懈,觀變而應(yīng)之。
○梅堯臣曰:彼強則我當(dāng)避其銳。
○王晳曰:敵兵精銳,我勢寡弱,則須退避。
○張預(yù)曰:經(jīng)曰“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陳”,言敵人行陳修整,節(jié)制嚴(yán)明,則我當(dāng)避之,不可輕肆也。若秦晉相攻,交綏而退,蓋各防其失敗也?!?br />
怒而撓之,
【曹操曰:待其衰懈也。
○李筌曰:將之多怒者,權(quán)必易亂,性不堅也。漢相陳平謀撓楚權(quán),以太牢具進楚,使驚曰:“是亞父使邪,乃項王使邪?!贝伺瓝现咭病?br />○杜牧曰:大將剛戾者,可激之令怒,則逞志快意,志氣撓亂,不顧本謀也。
○孟氏曰:敵人盛怒,當(dāng)屈擾之。
○梅堯臣曰:彼偏急易怒,則撓之,使憤激輕戰(zhàn)。
○王晳曰:敵持重,則激怒以撓之。
○何氏曰:怒而撓之者,漢兵擊曹咎于汜水是也。
○張預(yù)曰:彼性剛忿,則辱之,令怒志氣撓惑,則不謀而輕進,若晉人執(zhí)宛春以怒楚是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皩埐豢杉ざ?,言性寛者,則不可激怒而致之也?!?br />
卑而驕之,
【李筌曰:幣重而言甘,其志不小。后趙石勒稱臣于王浚,左右欲擊之,浚曰:“石公來,欲奉我耳。敢言擊者斬?!痹O(shè)饗禮以待之,勒乃驅(qū)牛羊數(shù)萬頭,聲言上禮,實以塡諸街巷,使浚兵不得發(fā),乃入薊城擒浚,于廳斬之,而幷燕。卑而驕之則其義也。
○杜牧曰:秦末,匈奴冐頓初立,東胡強,使使謂冐頓曰:“欲得頭曼時千里馬?!眱仡D以問羣臣,羣臣皆曰:“千里馬,國之寳,勿與。”冐頓曰:“奈何與人鄰國,愛一馬乎?”遂與之。居頃之,東胡使使來,曰:“愿得單于一閼氏。”冐頓問羣臣,皆怒曰:“東胡無道,乃求閼氏,請擊之?!眱仡D曰:“與人鄰國,愛一女子乎?”與之。居頃之,東胡復(fù)曰:“匈奴有棄地千里,吾欲有之?!眱仡D問羣臣,羣臣皆曰:“與之亦可,不與亦可?!眱仡D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本何可與。諸言與者皆斬之?!眱仡D上馬,令國中有后者斬。東襲東胡。東胡輕冐頓,不為之備,冐頓擊滅之。冐頓遂西擊月氏,南幷樓煩、白羊河,南北侵燕代,悉復(fù)收秦所使蒙恬所奪匈奴地也。
○陳皥曰:所欲必?zé)o所顧恡,子女以惑其心,玉帛以驕其志。范蠡、鄭武之謀也。
○杜佑曰:彼其舉國興師,怒而欲進,則當(dāng)外示屈撓,以高其志,俟惰歸,要而擊之。故王子曰:“善用法者,如貍之與鼠,力之與智,示之猶卑,靜而下之。
○梅堯臣曰:示以卑弱,以驕其心。
○王晳曰:示卑弱以驕之,彼不虞我而擊其間。
○張預(yù)曰:或卑辭厚賂,或羸師佯北,皆所以令其驕怠。吳子伐齊,越子率眾而朝,王及列士皆有賂,吳人皆喜。惟子胥懼曰:“是豢吳也?!焙蠊麨樵剿鶞?。楚伐庸,七遇皆北。庸人曰:“椘不足與戰(zhàn)矣?!彼觳辉O(shè)備。椘子乃為二隊以伐之,遂滅庸。皆其義也。】
佚而勞之(一本作引而勞之),
【
○曹操曰:以利勞之。
○李筌曰:敵佚而我勞之者,善功也。吳伐椘,公子光問計于伍子胥,子胥曰:“可為三師以肄焉。我一師至,彼必盡眾而出,彼出我歸,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然后三師以繼之,必大克?!睆闹?,椘于是乎始病吳矣。
○杜牧曰:吳公子光問伐椘于伍員,員曰:“可為三軍以肄焉。我一師至,彼必盡出,彼出則歸,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然后三師以繼之,必大克。”從之,于是子重一歲七奔命。于是乎始病吳,終入郢。后漢末,曹公旣破劉備,備奔,袁紹引兵欲與曹公戰(zhàn),別駕田豐曰:“操善用兵,未可輕舉。不如以乆持之。將軍據(jù)山河之固,有四州之地,外結(jié)英豪,內(nèi)修農(nóng)戰(zhàn),然后揀其精銳,分為竒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安業(yè),我未勞而彼巳困矣。不及三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榮,而決成敗于一戰(zhàn),悔無及也?!苯B不從,故敗。
○梅堯臣曰:以我之佚,待彼之勞。
○王晳曰:多竒兵也。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救左則右,救右則左,所以罷勞之也。
○何氏曰:孫子有治力之法,以佚而待勞,故論敵佚,我宜多方以勞弊之,然后可以制勝。
○張預(yù)曰:我則力全,彼則道敝,若晉椘爭鄭,乆而不決。晉知武子乃分四軍為三部,晉各一動而椘三來,于是三駕而椘不能與之爭。又申公巫臣教吳伐椘,于是子重一歲七奔命是也。】
親而離之。
【曹操曰:以間離之。
○李筌曰:破其行約,間其君臣,而后攻也。昔秦伐趙,秦相應(yīng)侯間于趙王曰:“我惟懼趙用括耳,廉頗易與也?!壁w王然之,乃用括代頗,為秦所坑卒四十萬于長平,則其義也。
○杜牧曰:言敵若上下相親,則當(dāng)以厚利啖而離間之。陳平言于漢王曰:“今項王骨鯁之臣,不過亞父、鍾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大王誠能捐數(shù)萬斤金,間其君臣,彼必內(nèi)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滅椘必矣?!睗h王然之,出黃金四萬斤與平,使之反間。項王果疑亞父,不急擊下滎陽,漢王遁去。
○陳皥曰:彼恡爵祿,此必捐之。彼嗇財貨,此必輕之。彼好殺罰,此必緩之。因其上下相猜,得行離間之說,由余所以歸秦,英布所以佐漢也。
○杜佑曰:以利誘之,使五間并入,辯士馳說,親彼君臣,分離其形勢,若秦遣反間欺誑趙君,使廢廉頗而任趙奢之子,卒有長平之?dāng) ?br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敵相親,當(dāng)以計謀離間之。
○張預(yù)曰:或間其君臣,或間其交援,使相離貳,然后圖之。應(yīng)侯間趙而退廉頗,陳平間椘而逐范增,是君臣相離也。秦晉相合以伐鄭,燭之武夜出說秦伯曰:“今得鄭則歸于晉,無益于秦也。不如舍鄭以為東道主?!鼻夭蚨藥?。是交援相離也?!?br />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曹操曰:擊其懈怠,出其空虛。
○李筌曰:擊懈怠襲空虛。
○杜牧曰:擊其空虛,襲其懈怠。
○孟氏曰:擊其空虛,襲其懈怠,使敵不知所以備也。故曰,兵者無形為妙。太公曰:“動莫神于不意,謀莫善于不識?!?br />○梅堯臣王晳二注同上
○何氏曰:攻其無備者,魏太祖征烏栢,郭嘉曰:“胡恃其逺,必不設(shè)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碧嫘兄烈姿?,嘉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蹦藢s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合戰(zhàn),大破之。唐李靖、陳十榮以圖,蕭銑總管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八月,集兵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危,必謂靖不能進,遂不設(shè)備。九月,靖率兵而進,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乘水漲之勢,倐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v使知我,倉卒無以應(yīng)敵,此必成擒也?!边M兵至夷陵,銑始懼,召兵江南,果不能至。勒兵圍城,銑遂降。出其不意者,魏末遣將鍾會、鄧艾伐蜀。蜀將姜維守劍閣。鍾會攻維未克,艾上言:“請從陰平由邪徑出劍閣,西入成都,竒兵沖其腹心,劍閣之軍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yīng)涪之兵寡矣。軍志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倍拢躁幤剑袩o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瀕于危殆。艾以氈自里,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諸葛瞻自涪還,線行列陳相拒,大敗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進軍至成都,蜀主劉禪降。又齊神武為東魏將,率兵伐西魏,屯軍蒲坂,造三道浮橋渡河。又遣其將竇泰趣潼關(guān),高敖曹圍洛州。西魏將周文帝出軍廣陽,召諸將謂曰:“賊今掎吾三面,又造橋于河,示欲必渡,欲綴吾軍,使竇泰得西入耳。乆與相持,其計得行,非良策也。且高歡用兵,常以泰為先驅(qū),其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今出其不意,襲之,必克。克泰則歡不戰(zhàn)而自走矣?!敝T將咸曰:“賊在近,舍而逺襲,事若蹉跌,悔無可及?!敝芪脑唬骸皻g前再襲潼關(guān),吾軍不過霸上。今者大來,兵未出郊,賊顧謂吾但自守耳,無逺闘意,又狃于得志,有輕我心,乗此擊之,何往不克。賊雖造橋,未能征渡。比五日中,吾取竇泰必矣。公等勿疑?!敝芪乃炻黍T六千還長安,聲言欲往隴右。辛亥濳出軍,癸丑晨至潼關(guān)。竇泰卒聞軍至,惶懼,依山為陳,未及成列,周文擊破之,斬泰,傳首長安。高敖曹適陷洛州,聞泰沒,燒輜重,棄城而走。
○張預(yù)曰:攻無備者,謂懈怠之處,敵之所不虞者,則擊之。若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為制人所敗是也。出不意者,謂虛空之地,敵不以為慮者,則襲之。若鄧艾伐蜀,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是也。】
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曹操曰:傳猶泄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變化,不可先傳也。故料敵在心,察機在目也。
○李筌曰:無備不意,攻之必勝。此兵之要秘而不傳也。
○杜牧曰:傳,言也。此言上之所陳,悉用兵取勝之策,固非一定之制。見敵之形,始可施為,不可先事而言也。
○梅堯臣曰:臨敵應(yīng)變制宜,豈可預(yù)前言之。
○王晳曰:夫校計行兵,是謂常法。若乘機決勝,則不可預(yù)傳述也。
○張預(yù)曰:言上所陳之事,乃兵家之勝策,須臨敵制宜,不可以預(yù)先傳言也?!?br />
夫未戰(zhàn)而廟筭勝者,得筭多也。未戰(zhàn)而廟筭不勝者,得筭少也。多筭勝,少筭不勝,而況于無筭乎。吾以此觀之,勝負(fù)見矣。
【曹操曰:以吾道觀之矣。
○李筌曰:夫戰(zhàn)者,決勝廟堂,然后與人爭利。凡伐叛懷逺,推亡固存,兼弱攻昧,皆物情之所出,中外離心,如啇周之師者,是為未戰(zhàn)而廟筭勝。《太一遁甲》置筭之法,因六十筭已上為多筭,六十筭已下為少筭??投喙g,臨少筭,主人敗??蜕俟g,臨多筭,主人勝。此皆勝敗易見矣。
○杜牧曰:廟筭者,計筭于廟堂之上也。
○梅堯臣曰:多筭,故未戰(zhàn)而廟謀先勝,少筭,故未戰(zhàn)而廟謀不勝,是不可無筭矣。
○王晳曰:此懼學(xué)者惑不可先傳之說,故復(fù)言計篇義也。
○何氏曰:計有巧拙,成敗擊焉。
○張預(yù)曰:古者興師命將,必致齋于廟,授以成筭,然后遣之。故謂之廟筭?;I策深逺,則其計所得者多,故未戰(zhàn)而先勝。謀慮淺近,則其計所得者少,故未戰(zhàn)而先負(fù)。多計勝,少計其無計者,安得無敗。故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庇杏嫙o計,勝負(fù)易見。
孫子集注卷之一
孫子集注卷之二
作戰(zhàn)篇
(曹操曰:欲戰(zhàn)必先筭其費務(wù),因糧于敵也。
○李筌曰:先定計,然后修戰(zhàn)具,是以戰(zhàn)次計之篇也。
○王晳曰:計以知勝,然后興戰(zhàn),而具軍費猶不可以久也。
○張預(yù)曰:計筭已定,然后完車馬,利器械,運糧草,約費用,以作戰(zhàn)備,故次計。)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曹操曰: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車駕四馬,率三萬軍,養(yǎng)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廐,二人主養(yǎng)馬,凡五人。歩兵十人,重以大車駕牛,養(yǎng)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守衣裝,凡三人也。帶甲十萬,士卒數(shù)也。
○李筌曰:馳車,戰(zhàn)車也。革車,輕車也。帶甲歩卒,車一兩,駕以駟馬,歩卒七十人,計千駟之軍,帶甲七萬,馬四千匹。孫子約以軍資之?dāng)?shù),以十萬為率,則百萬可知也。
○杜牧曰:輕車,乃戰(zhàn)車也。古者車戰(zhàn)。革車,輜車重車也,載器械財貨衣裝也?!端抉R法》曰:一車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炊家子十人,固守衣裝五人,廐養(yǎng)五人,樵汲五人,輕車七十五人,重車二十五人,故二乘兼一百人,為一隊。舉十萬之眾,革車千乘,校其費用支計,則百萬之眾,皆可知也。
○梅堯臣曰:馳車,輕車也。革車,重車也。凡輕車一乘,甲士歩卒二重,車一乘,甲士歩卒七十五人,舉二車各千乘,是帶甲者十萬人。
○王晳曰:曹公曰:“輕車也,駕駟馬。凡千乘?!睍懼^馳車謂駕革車也。一乘四馬為駟,千駟則革車千乘。曹公曰重車也,晳謂革車,兵車也,有五戎,千乘之賦,諸侯之大者。曹公曰:帶甲十萬,歩卒數(shù)也。晳謂井田之法,甸出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千乘總七萬五千人,此言帶甲十萬,豈當(dāng)時權(quán)制歟。
○何氏曰:十萬舉成數(shù)也。
○張預(yù)曰:馳車卽攻車也,革車卽守車也。按曹公《新書》云:“攻車一乘,前拒一隊,左右角二隊,共七十五人。守車一乘,炊子十人,守裝五人,廐飬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一百人?!迸d師十萬,則用車二千,輕重各半,與此同矣。】
千里饋糧,
【曹操曰:越境千里。
○李筌曰:道理縣逺。】
則內(nèi)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
【曹操曰:謂購賞猶在外。
○李筌曰:夫軍出于外,則帑藏竭于內(nèi)。舉千金者,言多費也。千里之外,贏糧則二十人奉一人也。
○杜牧曰:軍有諸侯交聘之禮,故曰賓客也。車甲器械,完緝修繕,言膠漆者,舉其微細(xì),千金者,言費用多也。猶贈賞在外也。
○賈林曰:計費不足,未可以興師動眾,故李太尉曰:“三軍之門,必有賓,居論議?!?br />○梅堯臣曰:舉師十萬,饋糧千里,日費如此。師乆之戒也。
○王晳曰:內(nèi)謂國中,外謂軍所也。賓客若諸侯之使及軍中宴饗吏士也。膠漆車甲,舉細(xì)與大也。
○何氏曰:老師費財,智者慮之。
○張預(yù)曰:去國千里,卽當(dāng)因糧。若須供餉,則內(nèi)外騷動,疲困于路,蠹耗無極也。賓客者,使命與游士也。膠漆者,修飾器械之物也。車甲者,膏轄金革之類也。約其所費,日用千金,然后能興十萬之師。千金言重費也,購賞猶在外?!?br />
其用戰(zhàn)也,勝乆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
【曹操曰:鈍,弊也,屈盡也。
○杜牧曰:勝乆謂淹乆,而后能勝也。言與敵相持乆而后勝,則甲兵鈍弊,銳氣挫衂,攻城則人力殫盡,屈,折也。
○賈林曰:戰(zhàn)雖勝人,久則無利。兵貴全勝,鈍兵挫銳,士傷馬疲則屈。
○梅堯臣曰:雖勝且乆,則必兵仗鈍弊而軍氣挫銳,攻城而乆,則力必殫屈。
○王晳曰:屈,窮也,求勝以乆,則鈍弊折挫,攻城則益甚也。
○張預(yù)曰:及交兵合戰(zhàn)也,乆而后能勝,則兵疲氣沮矣。千里攻城,力必困屈?!?br />
乆暴師則國用不足。
【孟氏曰:乆暴師,露眾千里之外,則軍國費用不足相供。
○梅堯臣曰:師乆暴于外,則輸用不給。
○張預(yù)曰:日費千金,師乆暴,則國用豈能給。若漢武帝窮征深討,乆而不解,及其國用空虛,乃下哀痛之詔是也。】
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李筌曰:十萬眾舉,日費千金,非唯頓挫于外,亦財殫于內(nèi)。是以圣人無暴師也。隋大業(yè)初,煬帝重兵好征,力屈鴈門之下,兵挫遼水之上,疏河引淮,轉(zhuǎn)輸彌廣,出師萬里,國用不足,于是楊玄感、李宻乘其弊而起,縱蘇威、高颎,豈能為之謀也。
○杜牧曰:蓋以師乆不勝,財力俱困,諸侯乘之而起,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于此之后,善為謀畫也。
○賈林曰:人離財竭,雖伊呂復(fù)生,亦不能救此亡敗也。
○杜佑曰:雖當(dāng)時有用兵之術(shù),不能防其后患。
○梅堯臣曰:取勝攻城,暴師且乆,則諸侯乘此弊而起襲我。我雖有智將,不能制也。
○王晳曰:以其弊甚,必有危亡之憂。
○何氏曰:其后謂兵不勝而敵乘其危殆,雖智者不能盡其善計而保全。
○張預(yù)曰:兵巳疲矣,力巳困矣,財巳匱矣,鄰國因其罷弊,起兵以襲之,則縱有智能之人,亦不能防其后患。若吳伐楚,入郢,乆而不歸,越兵遂入?yún)?。?dāng)是時,雖有伍員、孫武之徒,何甞能為善謀于后乎。】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乆也。
【曹操李筌曰:雖拙有以速勝,未睹者言其無也。
○杜牧曰:攻取之間,雖拙于機智,然以神速為上。蓋無老師、費財、鈍兵之患,則為巧矣。
○孟氏曰:雖拙有以速勝。
○陳皥曰: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
○杜佑注同孟氏
○梅堯臣曰:拙尚以速勝,未見工而乆可也。
○王晳曰:晳謂乆則師老、財費、國虛、人困。巧者,保無所患也。
○何氏曰:速雖拙,不費財力也。乆雖巧,恐生后患也。后秦姚萇與符登相持,萇將茍曜據(jù)逆萬堡,宻引符登。萇與登戰(zhàn),敗于馬頭原,收眾復(fù)戰(zhàn)。姚碩德謂諸將曰:“上愼于輕戰(zhàn),毎欲以計取之。今戰(zhàn)旣失利,而更逼賊,必有由也。”萇聞而謂碩德曰:“登用兵遲緩,不識虛實,今輕兵直進,徑據(jù)吾東,必茍曜與之連結(jié)也。事乆變成,其禍難測,所以速戰(zhàn)者,欲使茍曜豎子謀之未就,好之未深耳。”果大敗之。武后初,徐敬業(yè)舉兵于江都,稱匡復(fù)皇家,以盩厔尉、魏思恭為謀主。問計于思恭,對曰:“明公旣以太后幽縶少主,志在匡復(fù),兵貴拙速,宜早渡淮北,親率大眾,直入東都。山東將士知公有勤王之舉,必以死從。此則指日刻期,天下必定。”敬業(yè)欲從其策。薛璋又說曰:“金陵之地,王氣已見,宜早應(yīng)之,兼有大江設(shè)險,足可以自固。請且攻取常潤等州,以為王霸之業(yè),然后率兵北上,鼓行而前,此則退有所歸,進無不利,實良策也?!本礃I(yè)以為然,乃自率兵四千人南渡,以擊潤州。思恭宻謂杜求仁曰:“兵勢宜合不可分。今敬業(yè)不知幷力渡淮,率山東之眾,以合洛陽,必?zé)o能成事。”果敗。
○張預(yù)曰:但能取勝,則寧拙速,而無巧乆。若司馬宣王伐上庸,以一月圖一年,不計死傷,與糧競者,斯可謂欲拙速也。夫兵乆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李筌曰:《春秋》曰:“兵猶火也,弗戢將自焚?!?br />○賈林曰:兵乆無功,諸侯生心。
○杜佑曰:兵者兇器,乆則生變。若智伯圍趙,逾年不歸,卒為襄子所擒,身死國分。故《新序》傳曰:“好戰(zhàn)窮武,未有不亡者也。”
○梅堯臣曰:力屈貨殫,何利之有。
○張預(yù)曰:師老財竭,于國何利?!?br />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李筌曰: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
○杜牧曰:害之者,勞人費財,利之者,吞敵拓境。茍不顧巳之患,則舟中之人盡為敵國,安能取利于敵人哉。
○賈林曰:將驕卒惰,貪利忘變,此害最甚也。
○杜佑曰:言謀國動軍,行師不先慮危亡之禍,則不足取利也。若秦伯見襲鄭之利,不顧崤函之?dāng)。瑓峭躐娣R之功,而忘姑蘇之禍也。
○梅堯臣曰:不再籍,不三載,利也。百姓虛,公家費,害也。茍不知害,又安知利。
○王晳曰:乆而能勝,未免于害,速則利,斯盡也。
○張預(yù)曰:先知老師殫貨之害,然后能知擒敵制勝之利?!?br />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曹操曰:籍。猶賦也,言初賦民,而便取勝,不復(fù)歸國發(fā)兵也。始載糧,后遂因食于敵,還兵入國,不復(fù)以糧迎之也。
○李筌曰:籍,書也,不再籍書,恐人勞怨生也。秦發(fā)關(guān)中之卒,是以有陳吳之難也。軍出,度逺近饋之,軍人載糧迎之,謂之三載。越境則館榖于敵,無三載之義也。
○杜牧曰:審敵可攻,審我可戰(zhàn),然后起兵,便能勝敵而還。鄭司農(nóng)《周禮》注曰:“役謂發(fā)兵起役,籍乃伍籍也?!北葏槲?,因內(nèi)政,寄軍令,以伍籍發(fā)軍起役也。
○陳皥曰:籍,借也,不再借民而役也。糧者徃則載焉,歸則迎之,是不三載也。不困乎兵,不竭乎國,言速而利也。
○梅堯臣同陳皥注
○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役謂興兵動眾之役,故《師卦》注曰:“任大役,重?zé)o功,則兇。”籍謂調(diào)兵之符籍。故漢制,有尺籍伍符,言一舉則勝,不可再籍兵役于國也。糧始出,則載之,越境則掠之,歸國則迓之,是不三載也。此言兵不可乆暴也?!?br />
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
【曹操曰:兵甲戰(zhàn)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
○李筌曰:具我戎器,因敵之食,雖出師千里,無匱乏也。
○杜佑曰:兵甲戰(zhàn)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取資用于我國,因糧食于敵家也。晉師館谷于楚是也。
○梅堯臣曰:軍之須用取于國,軍之糧餉因于敵。
○何氏曰:因謂兵出境,鈔聚掠野,至于克敵,拔城得其儲積也。
○張預(yù)曰:器用取于國者,以物輕而易致也。糧食因于敵者,以粟重而難運也。夫千里饋糧,則士有饑色,故因糧則食可足。】
國之貧于師者逺輸,逺輸則百姓貧。
【李筌曰:兵役數(shù)起,而賦斂重。
○杜牧曰:《管子》曰:“粟行三百里,則國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國無二年之積粟。行五百里,則眾有饑色?!贝搜运谥匚镙p也,不可推移。推移之,則農(nóng)夫耕牛俱失南畝,故百姓不得不貧也。
○賈林曰:逺輸則財耗于道路,弊于轉(zhuǎn)運,百姓日貧。
○孟氏曰:兵車轉(zhuǎn)運千里之外,財則費于道路,人有困窮者。
○張預(yù)曰:以七十萬家之力,供餉十萬之師于千里之外,則百姓不得不貧?!?br />
近于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
【曹操曰:軍行巳出界,近師者貪財,皆貴賣,則百姓虛竭也。
○李筌曰:夫近軍必有貨易,百姓徇財殫產(chǎn)而從之,竭也。
○賈林曰:師徒所聚物,皆暴貴,人貪非常之利,竭財物以賣之,初雖獲利殊多,終當(dāng)力疲貨竭。又云,旣有非常之?dāng)浚寿u者求價無厭,百姓竭力買之,自然家國虛盡也。
○杜佑曰:言近軍師,市多非常之賣,當(dāng)時貪貴以趨未利,然后財貨殫盡,家國虛也。
○梅堯臣曰:逺者供役以轉(zhuǎn)饋,近者貪利而貴賣,皆貧國匱民之道也。
○王晳曰:夫逺輸則人勞費,近市則物騰貴,是故乆師則為國患也。曹公曰:軍行巳出界,近于師者貪財皆貴賣,晳謂將出界也。
○張預(yù)曰:近師之民,必貪利而貴貨,其物于逺來,輸餉之人,則財不得不竭。財竭則急于丘役。張預(yù)曰:財力殫竭,則丘井之役,急迫而不易供也?;蛟唬鹨壑^如魯成公作丘甲也。國用急迫,乃使丘出甸賦,違常制也。丘十六井,甸六十四井?!?br />
力屈財殫,中原內(nèi)虛于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曹操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財彈盡而兵不解,則運糧盡力于原野也。十去其七者,所破費也。
○李筌曰:兵乆不止,男女怨曠,困于輸挽丘役,力屈財殫,而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杜牧曰:《司馬法》曰:“六尺為歩,歩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丘蓋十六井也。丘有戎馬一匹,牛四頭。甸有戎馬四匹,牛十六頭。丘車一乘,甲士三人,歩卒七十二人,今言兵不解,則丘役益急,百姓糧盡財竭,力盡于原野,家業(yè)十耗其七也。
○陳皥曰:丘,聚也,聚斂賦役以應(yīng)軍,須如此,則財竭于人,人無不困也。
○王晳曰:急者暴于常賦也。若魯成公作丘甲是也。如此則民費太半矣。要見公費差減,故云十七。曹公曰:丘十六井,兵不解則運糧盡力于原野。
○何氏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居人上者宜乎重惜。
○張預(yù)曰:運糧則力屈輸餉,則財殫原野之民,家產(chǎn)內(nèi)虛,度其所費,十無其七也?!?br />
公家之費,破車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一本作十去其七)
【
○曹操曰:丘牛,謂丘邑之牛,大車乃長轂車也。
○李筌曰:丘,大也。此數(shù)器者,皆軍之所須,言逺近之費,公家之物十,損于七也。
○梅堯臣曰:百姓以財糧力役奉軍之費,其資十損乎七。公家以牛馬器仗奉軍之費,其資十損乎六。是以竭賦窮兵,百姓弊矣。役急民貧,國家虛矣。
○王晳曰:楯,干也,蔽,可以屏蔽。櫓,大楯也。丘牛,古所謂匹馬丘牛也。大車,牛車也。易曰:“大車以載”。
○張預(yù)曰:兵以車馬為本,故先言車馬疲敝也,蔽櫓楯也。今謂之彭排。丘牛,大牛也。大車必革車也。始言破車疲馬者,謂攻戰(zhàn)之馳車也。次言丘牛大車者,卽輜重之革車也。公家車馬器械,亦十損其六?!?br />
故智將務(wù)食于敵,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艸/忌】稈一石,當(dāng)吾二十石。
【曹操曰:六斛四閗為鍾。(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一云,(艸/忌),音忌,豆也。七十斤為一石。當(dāng)吾二十,言逺費也。
○杜牧曰:六石四閗為一鍾,一石一百二十斤。(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或言(艸/忌),稈藁也。秦攻匈奴,使天下運糧,起于黃腄、瑯琊、負(fù)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漢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數(shù)萬人,千里負(fù)擔(dān)饋糧,率十余鍾致一石。今?!秾O子》之言,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蓋約。平地千里,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不約道里,蓋漏闕也。黃腄,音直瑞反,又音誰,在東萊。北河卽今之朔方郡。
○李筌曰:逺師,轉(zhuǎn)一鍾之粟,費二十鍾方可。逺軍,將之智也,務(wù)食于敵以省巳之費也。
○孟氏曰:十斛為鍾,計千里轉(zhuǎn)運,道路耗費,二十鍾可致一鍾于軍中矣。
○梅堯臣注同曹操
○王晳曰曹公曰下運糧起于黃腄瑯琊海之郡轉(zhuǎn)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漢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數(shù)萬人千里擔(dān)饋糧率十余鍾致一石今校孫子之言食敵一鍾當(dāng)吾二十鍾蓋約平地千里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不約道里蓋漏闕也黃腄音直瑞反又音誰在東萊北河卽今之朔方郡
○李筌曰逺師轉(zhuǎn)一鍾之粟費二十鍾方可逺軍將之智也務(wù)食于敵以省巳之費也
○孟氏曰十斛為鍾計千里轉(zhuǎn)運道路耗費二十鍾可致一鍾于軍中矣
○梅堯臣注同曹操
○王晳曰:曹公曰,(艸/忌)豆秸也,稈藁也。石者,百二十斤也。轉(zhuǎn)輸之法,費二十乃得一。晳謂上文千里饋糧,則轉(zhuǎn)輸之法謂千里耳。(艸/忌),今作萁稈,故書為芉當(dāng)作稈。
○張預(yù)曰:六石四閗為鍾。一百二十斤為石。(艸/忌),豆秸也,稈,禾藁也。千里饋糧則費二十鍾石而得一鍾石到軍,所若越險阻則猶不啻。故秦征匈奴,率三十鍾而致一石。此言能將必因糧于敵也?!?br />
故殺敵者,怒也。
【曹操曰:威怒以致敵。
○李筌曰:怒者軍威也。
○杜牧曰:萬人非能同心皆怒,在我激之,以勢使然也。田單守卽墨,使燕人劓降者,拙城中人墳?zāi)怪愂且病?br />○賈林曰:人之無怒,則不肯殺。
○王晳曰:兵姑生威怒。
○何氏曰:燕圍齊之卽墨,齊之降者盡劓。齊人皆怒。愈堅守。田單又縱反間曰:“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戮辱先人,可為寒心。”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卽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泣涕,其欲出戰(zhàn),怒自十倍。單知士卒可用,遂破燕師。后漢班超使西域到鄯善,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今俱在絶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虜使到裁數(shù)日,而王禮貌卽廢,如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犲狼食矣。”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背唬骸安蝗牖⒀?,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功成事立矣。”眾曰,善。初夜將吏士奔虜營,會天大風(fēng)。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舎后,約曰:見火然,皆當(dāng)鳴鼓大呼。余人悉持弓弩,夾門而伏。超順風(fēng)縱火,虜眾驚亂,眾悉燒死。蜀龐統(tǒng)勸劉備襲益州牧劉璋,備曰:“此大事,不可倉卒?!奔拌笆箓鋼魪堲敚藦蔫扒笕f兵及資寳,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給半。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恡于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zhàn),其可得乎。”由是相與破璋。
○張預(yù)曰:激吾士卒,使上下同怒,則敵可殺?!段究澴印吩唬骸懊裰詰?zhàn)者,氣也?!敝^氣怒則人人自戰(zhàn)?!?br />
取敵之利者,貨也。
【曹操曰: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士不往。
○李筌曰:利者,益軍實也。
○杜牧曰:使士見取敵之利者,貨財也。謂得敵之貨財,必以賞之,使人皆有欲,各自為戰(zhàn)。后漢荊州刺史度尚討桂州賊,帥卜陽潘鴻等入南海,破其三屯,多獲珍寳。而鴻等黨聚猶眾,士卒驕富,莫有闘志。尚曰:“卜陽潘鴻作賊十年,皆習(xí)于攻守。當(dāng)須諸郡倂力,可攻之。今軍恣,聽射獵,兵士喜恱,大小相與從禽。”尚乃宻使人潛焚其營,珍積皆盡。獵者來還,莫不泣涕。尚曰:“卜陽等財貨足富數(shù)世,諸卿但不倂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北娐劊虘嵺x愿戰(zhàn)。尚令秣馬蓐食,明晨徑赴賊屯。陽鴻不設(shè)備,吏士乘銳,遂破之。此乃是也。
○孟氏同杜牧注
○杜佑曰:人知勝敵有厚賞之利,則冐白刃、當(dāng)矢石而樂以進戰(zhàn)者,皆貨財酬勲賞勞之誘也。
○梅堯臣曰:殺敵則激吾人以怒,取敵則利吾人以貨。
○王晳曰:謂設(shè)厚賞耳。若使眾貪利自取,則或違節(jié)制耳。
○張預(yù)曰:以貨啖士,使人自為戰(zhàn),則敵利可取。故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br />○皇朝太祖命將伐蜀,諭之曰:“所得州邑,當(dāng)與我傾竭帑庫以饗士卒,國家所欲,惟土疆耳?!庇谑菍⒗羲缿?zhàn),所至皆下,遂平蜀?!?br />
故車戰(zhàn),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
【曹操曰:以車戰(zhàn)能得敵車,十乘巳上,賞賜之。不言車戰(zhàn)得車十乘已上者賞之,而言賞得者何?言欲開示賞其所得車之卒也。陳車之法,五車為隊,仆射一人,十車為官,卒長一人。車滿十乘,將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別言賜之,欲使將恩下及也?;蛟?,言使自有車十乘巳上,與敵戰(zhàn),但取其有功者賞之,其十乘巳下,雖一乘獨得,余九乘皆賞之,所以率進勵士也。
○李筌曰:重賞而勸進也。
○杜牧曰:夫得車十乘巳上者,蓋眾人用命之所致也,若徧賞之,則力不足,與其所獲之車,公家仍自以財貨賞其唱謀先登者,此所以勸勵士卒。故上文云,取敵之利者貨也,言十乘者,舉其綱目也。
○賈林曰:勸未得者,使自勉也。
○梅堯臣:徧賞則難周,故奨一而勸百也。
○王晳曰:以財賞其所先得之卒。
○張預(yù)曰:車一乘,凡七十五人,以車與敵戰(zhàn),吾士卒能獲敵車十乘已上者,吾士卒必不下千余人也,以其人眾,故不能徧賞,但以厚利賞其陷陳先獲者,以勸余眾。古人用兵,必使車奪車,騎奪騎,歩奪歩。故吳起與秦人戰(zhàn),令三軍曰:“若車不得車,騎不得騎,徒不得徒,雖破軍,皆無功?!薄?br />
而更其旌旗。
【曹操曰:與吾同也。
○李筌曰:惡色與吾同。
○賈林曰:令不識也。
○張預(yù)曰:變敵之色,令與巳同?!?br />
車雜而乘之。
【曹操曰:不獨任也。
○李筌曰:夫降虜之旌旗必更其色而雜其事,車乃可用也。
○杜牧曰:士卒自獲敵車,任雜然自乗之,官不録也。
○梅堯臣曰:車許雜乗,旗無因故。
○王晳曰:謂得敵車可與我車雜用之也。
○張預(yù)曰:巳車與敵車參雜而用之,不可獨任也。】
卒善而養(yǎng)之。
【張預(yù)曰:所獲之卒,必以恩信撫養(yǎng)之,俾為我用。】
是謂勝敵而益強。
【曹操曰:益巳之強。
○李筌曰:后漢光武破銅馬賊于南陽,虜眾數(shù)萬,各配部曲,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歸本營,乃輕行其間以勞之。相謂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漢益振則其義也。
○杜牧曰:得敵卒也,因敵之資,益已之強。
○梅堯臣曰:獲卒則任其所長,養(yǎng)之以恩,必為我用也。
○王晳曰:得敵卒則養(yǎng)之,與吾卒同善者,謂勿侵辱之也。若厚撫初附,或失人心。
○何氏曰:因敵以勝,敵何往不強。
○張預(yù)曰:勝其敵而獲其車與卒,旣為我用,則是増巳之強。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類也?!?br />
故兵貴勝不貴乆。
【曹操曰:乆則不利。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
○孟氏曰:貴速勝疾還也。
○梅堯臣曰:上所言皆貴速也,速則省財,用息民力也。
○何氏曰:孫子首尾言兵乆之理,蓋知兵不可玩,武不可黷之深也。
○張預(yù)曰:乆則師老財竭,易以生變,故但貴其速勝,疾歸。】
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曰:將賢則國安也。
○李筌曰:將有殺伐之權(quán),威欲卻敵,人命所系,國家安危,在于此矣。
○杜牧曰:民之性命,國之安危,皆由于將也。
○梅堯臣曰:此言任將之重。
○王晳曰:將賢則民保其生而國家安矣,否,則民被毒殺而國家危矣。明君任屬,可不精乎。
○何氏曰:民之性命,國之治亂,皆主于將。將之材難,古今所患也。
○張預(yù)曰:民之死生,國之安危,系乎將之賢否?!?br />
孫子集注卷之二
孫子集注卷之三
謀攻篇
(曹操曰:欲攻敵,必先謀。
○李筌曰:合陳為戰(zhàn),圍城曰攻,以此篇次戰(zhàn)之下。
○杜牧曰:廟堂之上,計算已定,戰(zhàn)爭之具,糧食之費,悉巳用備,可以謀攻,故曰謀攻也。
○王晳曰:謀攻敵之利害,當(dāng)全策以取之,不銳于伐兵攻城也。
○張預(yù)曰:計議巳定,戰(zhàn)具巳集,然后可以智謀攻,故次作戰(zhàn)。)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曹操曰:興師深入長驅(qū),距其城郭,絶其內(nèi)外,敵舉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敗而得之,其次也。
○李筌曰:不貴殺也。韓信虜魏王豹,擒夏說,斬成安君,此為破國者。及用廣武君計,北首燕路,遣一介之使,奉咫尺之書,燕從風(fēng)而靡,則全國也。
○賈林曰:全得其國,我國亦全,乃為上。
○杜佑曰:敵國來服為上,以擊破為次。
○王晳曰:若韓信舉燕是也。
○何氏曰:以方略氣勢令敵人以國降,上策也。
○張預(yù)曰:《尉繚子》曰:“講武料敵,使敵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破軍殺將,乗堙發(fā)機,會眾奪地,此力勝也。然則所謂道勝、力勝者,卽全國、破國之謂也。夫吊民伐罪,全勝為上,為不得已。而至于破,則其次也?!?br />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曹操杜牧曰:《司馬法》曰:“一萬五千五百人為軍?!?br />○何氏曰:降其城邑,不破我軍也。】
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曹操曰:五百人為旅?!?br />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曹操曰:一校巳上至一百人也。
○李筌曰:百人巳上為卒。
○杜佑曰:一校下至百人也?!?br />
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曹操曰:百人已下至五人。
○李筌曰:百人已下為伍。
○杜牧曰:五人為伍。
○梅堯臣曰:謀之大者,全得之。
○王晳曰:國軍卒伍,不間小大,全之,則威德為優(yōu),破之,則威德為劣。
○何氏曰:自軍至伍,皆次序上下言之。此意以策略取之為妙。不惟一軍,至于一伍,不可不全。
○張預(yù)曰: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百人為卒,五人為伍,自軍至伍,皆以不戰(zhàn)而勝之為上?!?br />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勝,善也。
○李筌曰:以計勝敵也。
○陳皥曰:戰(zhàn)必殺人故也。
○賈林曰:兵威遠(yuǎn)振,全來降伏,斯為上也。詭詐為謀,摧破敵眾,殘人傷物,然后得之,又其次之。
○杜佑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服。
○梅尭臣曰:惡乎殺傷殘害也。
○張預(yù)曰:戰(zhàn)而不能勝,必多殺傷,故云非善?!?br />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未戰(zhàn)而敵自屈服。
○杜牧曰:以計勝敵。
○陳皥曰:韓信用李左車之計,馳咫尺之書,不戰(zhàn)而下燕城也。
○孟氏曰:重廟勝也。
○王晳曰:兵貴伐謀,不務(wù)戰(zhàn)也。
○何氏曰:后漢王霸討周建,蘇茂旣戰(zhàn)歸營,賊復(fù)聚挑戰(zhàn)。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曰:“茂已破,今易擊?!卑栽唬骸安蝗?。茂客兵逺來,糧食不足,故挑戰(zhàn)以徼一時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兵,善之善也?!泵艘恕?br />○張預(yù)曰:明賞罰,信號令,完器械,練士卒,暴其所長,使敵從風(fēng)而靡,則為大善。若吳王黃地之會,晉人畏其有法而服之者是也?!?br />
故上兵伐謀。
【曹操曰:敵始有謀,伐之易也。
○李筌曰:伐其始謀也。后漢寇恂圍高峻,峻遣謀臣皇甫文謁恂,詞禮不屈,恂斬之,報峻曰:“軍師無禮,巳斬之,欲降急降,不欲固守?!本u日開壁而降。諸將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心腹,其取謀者,留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所謂上兵伐謀?!敝T將曰:“非所知也?!?br />○杜牧曰:晉平公欲攻齊,使范昭往觀之。景公觴之,酒酣,范昭請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進客?!狈墩阉蕊嫞套訌亻赘鼮樽谩7墩蜒鹱?,不恱而起舞,謂太師曰:“能為我奏成周之樂乎?吾為舞之?!碧珟熢唬骸邦ǔ疾涣?xí)?!狈墩哑鸪?。景公曰:“晉,大國也。來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觀范昭非陋于禮者,且欲慚于國臣,故不從。”太師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樂,臣故不為也?!狈墩褮w報晉平公曰:“齊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禮,太師識之?!敝倌嵩唬骸安辉介谞曋g,而折沖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春秋時,秦伐晉。晉將趙盾御之。上軍佐臾騈曰:“秦不能乆。請深壘固軍以待之。”秦人欲戰(zhàn),秦伯謂士會曰:“若何而戰(zhàn)?”對曰:“趙氏新出,其屬曰臾騈,必實為此謀,將以老我?guī)熞?。趙有側(cè)室曰穿,晉君之壻也,有寵而弱,不在軍事,好勇而狂,且惡臾騈之佐上軍。若使輕者肆焉,其可?!鼻剀娧跁x上軍,趙穿追之,不及,返,怒曰:“里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避娎粼唬骸皩⒂写病!贝┰唬骸拔也恢\,將獨出?!蹦艘云鋵俪?。趙盾曰:“秦獲穿也,獲一卿矣。秦以勝歸,我何以報?!蹦私猿鰬?zhàn),交綏而退。夫晏子之對,是敵人將謀伐我,我先伐其謀,故敵人不得而伐我。士會之對,是我將謀伐敵,敵人有謀拒我,乃伐其謀,敵人不得與我戰(zhàn)。斯二者,皆伐謀也。故敵欲謀我,伐其未形之謀。我若伐敵,敗其巳成之計。固非止于一也。
○孟氏曰:九攻九拒,是其謀也。
○杜佑曰:敵方設(shè)謀欲舉,眾師伐而抑之,是其上。故太公云:“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勝敵者,勝于無形也?!?br />○梅堯臣曰:以智勝。
○王晳曰:以智謀屈人最為上。
○何氏曰:敵始謀攻我,我先攻之,易也。揣知敵人謀之趣向,因而加兵,攻其彼心之發(fā)也。
○張預(yù)曰:敵始發(fā)謀,我從而攻之,彼必喪計而屈服,若晏子之沮范昭是也。或曰,伐謀者,用謀以伐人也。言以竒策秘筭,取勝于不戰(zhàn),兵之上也?!?br />
其次伐交。
【曹操曰:交,將合也。
○李筌曰:伐其始交也。蘇秦約六國不事秦,而秦閉關(guān)十五年不敢窺山東也。
○杜牧曰:非止將合而巳,合之者,皆可伐也。張儀愿獻秦地六百里于楚懐王,請絶齊交。隨何于黥布坐上殺楚使者,以絶項羽。曹公與韓遂交馬語,以疑馬超。高洋以蕭深明請和于梁,以疑俠景,終陷臺城。此皆伐交。權(quán)道變化,非一途也。陳皥曰:或云敵巳興師,交合,伐而勝之,是其次也。若晉文公敵宋,攜離曹衛(wèi)也。
○孟氏曰:交合強國,敵不敢謀。
○梅堯臣曰:以威勝。
○王晳曰:謂未能全屈敵謀,當(dāng)且間其交,使之解散,彼交則事巨敵堅,彼不交則事小敵脆也。
○何氏曰:杜稱已上四事,乃“親而離之”之義也。伐交者,兵欲交合,設(shè)疑兵以懼之,使進退不得,因來屈服。旁鄰旣為我援,敵不得不孤弱也。
○張預(yù)曰:兵將交戰(zhàn)將合,則伐之。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謂兩軍將合,則先薄之。孫叔敖之?dāng)x師,廚人濮之破華氏是也?;蛟?,伐交者,用交以伐人也,言欲舉兵伐敵,先結(jié)鄰國,為掎角之勢,則我強而敵弱?!?br />
其次伐兵。
【曹操曰:兵形巳成也。
○李筌曰:臨敵對陳,兵之下也。
○賈林曰:善于攻取,舉無遺筞,又其次也。故太公曰:“爭勝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將也?!?br />○梅堯臣曰:以戰(zhàn)勝。
○王晳曰:戰(zhàn)者危事。
○張預(yù)曰:不能敗其始謀,破其將合,則犀利兵器以勝之。兵者,器械之總名也。太公曰:“必勝之道,器械為寳?!薄?br />
其下【當(dāng)作下政】攻城。
【曹操曰“敵國巳收其外糧,城守攻之,為下攻【當(dāng)作政】也。
○李筌曰:夫王師出境,敵則開壁送欵,舉襯轅門,百姓怡恱,攻之上也。若頓兵堅城之下,師老卒惰,攻守勢殊,客主力倍,以此攻之,為下也。
○杜佑曰:言攻城屠邑,攻之下者。所害者多。
○梅堯臣曰:費財役,為最下。
○王晳曰:士卒殺傷,城或未克。
○張預(yù)曰:夫攻城屠邑,不惟老師費財,兼亦所害者多,是為攻之下也?!?br />
攻城之法,為不得巳。
【張預(yù)曰:攻城則力屈,所以必攻者,蓋不獲已耳?!?br />
修櫓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巳。
【曹操曰:修,治也。櫓,大楯也。轒辒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輪,從中推之,至城下也。具,備也。器械者,機關(guān)攻守之總名,飛樓、云梯之屬。距闉者,踴土稍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李筌曰:櫓,楯也,以蒙首而趨城下。轒辒者,四輪車也,其下藏兵數(shù)十人,填隍推之,直就其城,木石所不能壊也。器械,飛樓、云梯、板屋、木幔之類也。距闉者,土木山乘城也。東魏高歡之圍晉州,侯景之攻臺城,則其器也。役約三月,恐兵乆而人疲也。
○杜牧曰:櫓,卽今之所謂彭排。轒辒,四輪車,排大木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徃來,運土填壍,木石所不能傷,今俗所謂木驢是也。距闉者,積土為之,卽今之所謂壘道也。三月者,一時也。言修治器械,更其距闉,皆須經(jīng)時,精好成就,恐傷人之甚也。管子曰:“不能致器者,困言無以應(yīng)敵也?!碧唬骸氨貏僦?,器械為寳?!薄稘h書》志曰:“兵之伎巧,一十有三家,習(xí)手足,便器械,機關(guān)以立攻守之勝者?!狈蚬コ钦?,有撞車、刬鉤車、飛梯、蝦蟇木、解合車、狐鹿車、影車、高障車、馬頭車、獨行車、運土豚魚車。
○陳皥曰:杜稱櫓為彭排,非也。若是彭排,卽當(dāng)用此樐字。曹云大楯,庶或近之。蓋言候器械全具,須三月,距闉,又三月,巳計六月,將若不待此而生忿速,必多殺士卒,故下云,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災(zāi)也。
○杜佑曰:轒辒,上汾下溫,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于城也。積土為山曰堙,以距敵城,觀其虛實?!洞呵飩鳌吩唬骸俺抉R子反乗堙而窺宋城”也。
○梅堯臣曰:威智不足以屈人,不獲巳而攻城也。治攻具,須經(jīng)時也。曹公曰,櫓大楯也。轒辒者,轒床也,其下四輪,從中推至城下也。器械,機關(guān)攻守之總名,蜚梯之屬也。謂櫓為大楯,非也,兵之具甚眾,何獨言修大楯耶?今城上守御樓曰櫓,櫓是轒床上革屋,以蔽矢石者歟。
○張預(yù)曰:修櫓,大楯也。傳曰:“晉侯登巢車,以望楚軍?!弊⒃疲骸俺曹?,車上為櫓?!庇謺x師圍偪陽,“魯人建大車之輪,蒙之以甲,以為櫓,左執(zhí)之右,拔戟以成一隊?!弊⒃疲骸皺?,大楯也。”以此觀之,修櫓為大楯,明矣。轒辒,四輪車,其下可覆數(shù)十人,運土以實隍者。器械,攻城總名也。三月者,約經(jīng)時成也?;蛟?,孫子戒心忿而亟攻之,故權(quán)言以三月成器械,三月起距堙,其實不必三月也。城尚不能下,則又積土與城齊,使士卒上之,或觀其虛實,或毀其樓櫓,欲必取也。土山曰堙,楚子反?!皝\堙而窺宋城”是也。器械,言成者,取其乆而成就也。距堙,言已者,以其經(jīng)時而畢上也,皆不得已之謂?!?br />
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抜者,此攻之災(zāi)也。
【曹操曰:將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縁城而上,如蟻之緣墻,殺傷士卒也。
○李筌曰:將怒而不待,攻城而使士卒肉薄登城,如蟻之所附墻,為木石所殺之者,三有一焉。而城不拔者,此攻城災(zāi)也。
○杜牧曰:此言為敵所辱,不勝忿怒也。后魏太武帝率十萬眾,宼宋臧質(zhì)于盱眙。太武帝始就質(zhì)求酒,質(zhì)封溲便與之,太武大怒,遂攻城,乃命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墜而復(fù)升,莫有退者,尸與城平,復(fù)殺其高梁。王如此三旬,死者過半。太武聞彭城斷其歸路,見疾病甚眾,乃解退。傳曰:“一女乗城,可敵十夫。”以此校之,尚恐不啻。
○賈林曰:但使人心外附,士卒內(nèi)離,城乃自拔。
○杜佑曰:守過二時,敵人不服,將不勝心之忿,多使士卒蟻附其城,殺傷我士民三分之一也。言攻趣不拔,還為已害,故韓非曰:“夫一戰(zhàn)不勝則過”,暨矣。
○何氏曰:將心忿急,使士卒如蟻縁而登,死者過半,城且不下。斯害也巳。
○張預(yù)曰:攻逾二時,敵猶不服,將心忿躁,不能持乆,使戰(zhàn)士蟻緣而登城,則其士卒為敵人所殺三中之一,而堅城終不可抜。茲攻城之害也已?;蛟?,將心忿速,不俟六月之乆,而亟攻之,則其害如此。】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zhàn)也。
【李筌曰:以計屈敵,非戰(zhàn)之屈者。晉將郭淮圍曲城,蜀將姜維來救,淮趨牛頭山,斷維糧道及歸路,維大震,不戰(zhàn)而遁。曲城遂降。則不戰(zhàn)而屈之義也。
○杜牧曰:周亞夫敵七國,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吳,使輕兵絶吳餉道,吳梁相弊而食竭,吳遁去,因追擊,大破之。蜀將姜維使將勾安李韶守曲城,魏將陳泰圍之。姜維來救,出自牛頭山,與泰相對。泰曰:“兵法貴在不戰(zhàn)而屈人。今絶牛頭,維無返道,則我之摛也。諸軍各守勿戰(zhàn)?!苯~其還路,維懼遁走,安等遂降。
○梅堯臣曰:戰(zhàn)則傷人。
○王晳曰:若李左車說成安君,請以竒兵三萬人,扼韓信于井陘之策是也。
○何氏曰:言伐謀、伐交,不至于戰(zhàn)。故《司馬法》曰:“上謀不斗”,其旨見矣。
○張預(yù)曰:前所陳者,庸將之為耳。善用兵者則不然,或破其計,或敗其交,或絶其糧,或斷其路,則不可戰(zhàn)而服之。若田穰苴明法令,拊士卒,燕晉聞之,不戰(zhàn)而遁,亦是也?!?br />
抜人之城,而非攻也。
【李筌曰:以計取之。后漢鄼侯臧宮圍妖賊于原武,連月不拔,士卒疾癘。東海王謂宮曰:“今擁兵圍必死之虜,非計也。宜撤圍,開其生路而示之,彼必逃散,一亭長足擒也。”從之而拔原武。魏攻壷關(guān),亦其義也。
○杜牧曰:司馬文王圍諸葛誕于壽春,議者多欲急攻之,文王以誕城固眾多,攻之力屈,若有外救,表里受敵,此至危之道也。吾當(dāng)以全策縻之,可坐制也。誕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六軍按甲,深溝高壘,而誕自困。十六國前燕將慕容恪率兵討叚龕于廣固,恪圍之,諸將勸恪急攻之,恪曰:“軍勢有緩而克敵,有急而取之。若彼我勢旣均,外有強援,力足制之,當(dāng)羈縻守之,以待其斃。”乃筑室反耕,嚴(yán)固圍壘,終克廣固,曾不血刃也。
○孟氏曰:言以威刑服敵,不攻而取,若鄭伯肉袒以迎楚莊王之類。
○梅堯臣曰:攻則傷財。
○王晳曰:若唐太宗降薛仁杲是也。
○張預(yù)曰:或攻其所必救,使敵棄城而來援,則設(shè)伏取之。若耿弇攻臨淄而克西安,脅巨里而斬費邑是也?;蛲饨~其強援,以乆持之,坐俟其斃,若楚師筑室反耕,以服宋是也。茲皆不攻而拔城之義也。】
毀人之國,而非乆也。
【曹操曰:毀滅人國,不乆露師也。
○李筌曰:以術(shù)毀人國,不乆而斃。隋文問仆射高颎伐陳之策,颎曰:“江外田收與中國不同。伺彼農(nóng)時,我正暇豫,征兵掩襲,彼釋農(nóng)守御,候其聚兵,我便解退,再三若此,彼農(nóng)事疲矣。又南方地卑,舍悉茅竹,倉庫儲積,悉依其間,宻使行人因風(fēng)縱火,候其營立,更為之?!毙衅渲\,陳始病也。
○杜牧曰:因敵有可乘之勢,不失其機,如摧枯朽。沛公入關(guān),晉降孫皓,隋取陳氏,皆不乆之。
○賈林曰:兵不可乆,乆則生變。但毀滅其國,不傷殘于人,若武王伐殷,殷人稱為父母。
○杜佑曰:若誅理暴逆,毀滅敵國,不暴師眾也。
○梅堯臣曰:乆則生變。
○王晳同梅堯臣注
○何氏曰:善攻者不以兵攻,以計困之,令其自抜,令其自毀,非勞乆,守而取之也。
○張預(yù)曰:以順討逆,以智伐愚,師不乆暴而敵國滅,何假六月之稽乎?!?br />
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曹操曰:不與敵戰(zhàn)而必完全得之,立勝于天下,不頓兵血刃也。
○李筌曰:以全勝之計,爭天下,是以不頓收利也。
○梅堯臣曰:全爭者,兵不戰(zhàn),城不攻,毀不乆,皆以謀而屈敵,是曰謀攻。故不鈍兵,利自完。
○張預(yù)曰:不戰(zhàn)則士不傷,不攻則力不屈,不乆則財不費,以完全立勝于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兵強之利。斯良將計攻之術(shù)也?!?br />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
【曹操曰:以十?dāng)骋?,則圍之。是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操所以倍兵圍下邳,生擒呂布也。
○杜牧曰:圍者,謂四面壘合,使敵不得逃逸。凡圍四合,必須去敵城稍遠(yuǎn),占地旣廣,守備須嚴(yán),若非兵多則有闕漏,故用兵有十倍也。呂布敗是上下相疑,侯成執(zhí)陳宮委布降,所以能擒,非曹公兵力而能取之。若上下相疑,政令不一,設(shè)使不圍,自當(dāng)潰叛,何況圍之,固須破滅。孫子所言十則圍之,是將勇智等而兵利鈍均,不言敵人自有離叛。曹公稱倍兵降布,蓋非圍之力窮也。此不可以訓(xùn)也。
○李筌曰:愚智勇怯等十倍于敵,則圍之。攻守殊勢也。
○杜佑曰:以十?dāng)骋?,則圍之,是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勁,不用十也。曹公操所以倍兵圍下邳,生擒呂布,若敵壘固守,依附險阻,彼一我十,乃可圍也,敵雖盛,所據(jù)不便,未必十倍然后圍之。
○梅堯臣曰:彼一我十可以圍。
○何氏曰:圍者四面合兵以圍城,而校量彼我兵勢。將才愚智勇怯等而我十倍勝于敵人,是以十對一,可以圍之,無令越逸也。
○張預(yù)曰:吾之眾十倍于敵,則四面圍合以取之,是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主弱客強,不必十倍然后圍之?!段究澴印吩唬骸笆胤?,一而當(dāng)十,十而當(dāng)百,百而當(dāng)千,千而當(dāng)萬?!毖允卣呤硕?dāng)圍者百人,與此法同?!?br />
五則攻之,
【曹操曰:以五敵一,則三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竒。李筌曰:五則攻之,攻守勢殊也。
○杜牧曰:術(shù)猶道也,言以五敵一,則當(dāng)取巳三分為三道,以攻敵之一面,留巳之二,候其無備之處,出竒而乘之。西魏末梁州刺史宇文仲和據(jù)州不受伐,魏將獨孤信率兵討之,仲和嬰城固守。信夜令諸將以沖梯攻其東北,信親帥將士襲其西南,遂克之也。
○陳皥曰:兵勢五倍于敵,自是我有余力,彼之勢分也,豈止分為三道以攻敵,此獨說攻城,故下文云,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杜佑曰:若敵幷兵自守,不與我戰(zhàn),彼一我五,乃可攻戰(zhàn)也?;驘o敵人內(nèi)外之應(yīng),未必五倍然后攻。
○梅堯臣同杜佑注
○王晳曰:謂十圍而取,五則攻者,皆勢力有余,不待其虛懈也。此以下亦謂智勇利鈍均耳。何氏曰:愚智勇恃等,量我五倍多于敵人,可以三分攻城,二分出竒以取勝。張預(yù)曰:吾之眾五倍于敵,則當(dāng)驚前掩后,聲東擊西,無五倍之眾,則不能為此計。曹公謂三術(shù)為正,二術(shù)為竒,不其然乎。若敵無外援,我有內(nèi)應(yīng),則不須五倍然后攻之。
倍則分之,
【曹操曰:以二敵一,則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竒。李筌曰:夫兵者倍于敵,則分半為奇。我眾彼寡,動而難制。符堅至淝水不分而敗,王僧辯至張公洲分而勝也。
○杜牧曰:此言非也。此言以二敵一,則當(dāng)取巳之一,或趣敵之要害,或攻敵之必救,使敵一分之中復(fù)須分減相救,因以一分而擊之。夫戰(zhàn)法,非論眾寡,毎陳皆有奇正,非待人眾然后能設(shè)奇。項羽于烏江,二十八騎尚不聚之,猶設(shè)奇正,循環(huán)相救,況于其它哉。
○陳皥曰:直言我倍于敵,分兵趨其所必救,卽我倍中更倍以擊敵之中分也,杜雖得之未盡其說也。
○杜佑曰:巳二敵一,則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奇。彼一我二,不足為變,故疑兵分離其軍也。故太公曰:“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br />○梅堯臣曰:彼一我二,可分其勢。
○王晳曰:謂分者,分為二軍,使其腹背受敵,則我得一倍之利也。
○何氏曰:兵倍于敵,則分半為奇,我眾彼寡,足可分兵,主客力均,善戰(zhàn)者勝也。
○張預(yù)曰:吾之眾一倍于敵,則當(dāng)分為二部,一以當(dāng)其前,一以沖其后,彼應(yīng)前則后擊之,應(yīng)后則前擊之,茲所謂一術(shù)為正,一術(shù)為奇也。杜氏不暁兵分則為奇,聚則為正,而遽非曹公,何誤也。】
敵則能戰(zhàn)之,
【曹操曰:巳與敵人眾等,善者猶當(dāng)設(shè)伏奇以勝之。
○李筌曰:主客力敵,惟善者戰(zhàn)。
○杜牧曰:此說非也。凡巳與敵人兵眾多少智勇利鈍一旦相敵,則可以戰(zhàn)。夫伏兵之設(shè),或在敵前,或在敵后,或因深林叢薄,或因暮夜昏晦,或因隘阨山阪,擊敵不備,自名伏兵,非竒兵也。
○陳皥曰:料巳與敵人眾寡相等,先為奇兵可勝之計,則戰(zhàn)之。故下文云,不若則能避之。杜說奇伏,得之也。梅堯臣曰:勢力均則戰(zhàn)。
○王晳曰:謂能者能感士卒心,得其死戰(zhàn)耳。若設(shè)奇伏以取勝,是謂智優(yōu),不在兵敵也。
○何氏曰:敵言等敵也,唯能者可以戰(zhàn)勝耳。
○張預(yù)曰:彼我相敵,則以正為奇,以奇為正,變化紛紜,使敵莫測,以與之戰(zhàn)。茲所謂設(shè)奇伏以勝之也。杜氏不曉凡置陳皆有揚奇?zhèn)浞?,而云伏兵?dāng)在山林,非也?!?br />
少則能逃之,
【曹操曰:高壁堅壘,勿與戰(zhàn)也。
○李筌曰:量力不如,則堅壁不出,挫其鋒,待其氣懈,而出奇擊之。齊將田單守卽墨,燒牛尾卽殺騎劫,則其義也。
○杜牧曰:兵不敵,且避其鋒,尚俟隙,便奮決求勝。言能者,謂能忍忿受恥,敵人求挑,不出也。不似曹咎汜水之戰(zhàn)也。
○陳皥曰:此說非也。但敵人兵倍于我,則宜避之,以驕其志,用為后圖,非謂忍忿受恥。太宗辱宋老生,以虜其眾,豈是兵力不等也。
○賈林曰:彼眾我寡,逃匿兵形,不令敵知,當(dāng)設(shè)奇伏以待之,設(shè)詐以疑之,亦取勝之道。又一云,逃匿兵形,敵不知所備,懼其變詐,全軍亦逃。
○杜佑曰:高壁壘,勿與戰(zhàn)也。彼之眾,我之寡,不可敵,則當(dāng)自逃,守匿其形。
○梅堯臣曰:彼眾我寡,去而勿戰(zhàn)。
○王晳曰:逃,伏也。謂能倚固逃伏以自守也。傳曰:“師逃于夫人宮”?;虮俣幸詣僬?,蓋將優(yōu)卒強耳。
○何氏曰:兵少固壁,觀變潛形,見可則進。
○張預(yù)曰:彼眾我寡,宜逃去之,勿與戰(zhàn),是亦為將智勇等而兵利鈍均也。若我治彼亂,我奮彼怠,則敵雖眾,亦可以合戰(zhàn)。若吳起以五百乘破秦五十萬眾,謝玄以八千卒敗符堅一百萬,豈須逃之乎?!?br />
不若則能避之。
【曹操曰:引兵避之也。
○杜牧曰:言不若者,勢力交援俱不如也,則須速去之,不可遷延也。如敵人守我要害,發(fā)我津梁,合圍于我,則欲去不復(fù)得也。
○杜佑曰:引兵備之,強弱不敵,勢不相若,則引軍避,待利而動。
○梅堯臣曰:勢力不如則引而避。
○王晳曰:將與兵俱不若,遇敵攻必敗也。
○張預(yù)曰:兵力謀勇皆劣于敵,則當(dāng)引而避之,以伺其隙?!?br />
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曹操曰:小不能當(dāng)大也。
○李筌曰:小敵不量力而堅戰(zhàn)者,必為大敵所擒也。漢都尉李陵以歩卒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而見歿匈奴也。
○杜牧曰:言堅者,將性堅忍,不能逃,不能避,故為大者之所擒也。
○孟氏曰:小不能當(dāng)大也,言小國不量其力,敢與大邦為讎,雖權(quán)時堅城固守,然后必見擒獲?!洞呵飩鳌吩唬骸皵荒軓?,又不能弱,所以敗也?!?br />○梅堯臣曰:不逃不避,雖堅亦擒。
○王晳注同梅堯臣
○何氏曰:如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將兵三千余人,與大將軍衛(wèi)靑分行,獨逢單于兵數(shù)萬,力戰(zhàn)一日,漢兵且盡,前將軍信胡人,降為翕侯,匈奴誘之,遂將其余騎可八百余奔降單于,右將軍蘇建遂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自歸。大將軍問其正閎長史安、議郎周覇等:“建為云何?”覇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一禆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威重?!遍b安曰:“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摛也?!窠í氁詳?shù)千當(dāng)單于數(shù)萬,力戰(zhàn)一日余,士盡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后人無歸意也?!?br />○張預(yù)曰:小敵不度強弱而堅戰(zhàn),必為大敵之所擒。息侯屈于鄭伯,李陵降于匈奴是也。孟子曰:“小固不可以敵大,弱固不可以敵強,寡固不可以敵眾?!薄?br />
夫?qū)⒄?,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
【曹操曰:將周宻謀不泄也。
○李筌曰:輔猶助也。將才足則兵必強。
○杜牧曰:才周也。賈林曰:國之強弱,必在于將。將輔于君而才周,其國則強,不輔于君,內(nèi)懷其貳,則弱。擇人授任,不可不愼。
○何氏曰:周謂才智具也,得才智周備之將,國乃安強也。】
輔隙則國必弱。
【曹操曰:形見于外也。
○李筌曰:隙,缺也,將才不備,兵必弱。
○杜牧曰:才不周也。
○梅堯臣曰:得賢則周備,失士則隙缺。
○王晳曰:周謂將賢則忠才兼?zhèn)?,隙謂有所缺也。何氏曰:言其才不可不周,用事不可不周知也。故將在軍,必先知五事、六行、五權(quán)之用,與夫九變、四機之說,然后可以內(nèi)御士眾,外料戰(zhàn)形。茍昧于茲,雖一日不可居三軍之上矣。
○張預(yù)曰:將謀周宻則敵不能窺,故其國強,微缺則乘釁而入,故其國弱。太公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薄?br />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
【梅堯臣曰:患君之所不知。
○孟氏曰:巳下語是。
○張預(yù)曰:下三事也。】
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曹操曰:縻,御也。
○李筌曰:縻,絆也。不知進退者,軍必敗,如絆驥足,無馳騁也。楚將龍且逐韓信而敗,是不知其進。秦將符融揮軍少卻而敗,是不知其退。
○杜牧曰:猶駕御縻絆,使不自由也。君,國君也?;加谲娬?,為軍之患害也。夫授鉞兇門,推轂閫外之事,將軍裁之。如趙充國欲為屯田,漢宣必令決戰(zhàn)。孫皓臨滅,賈充尚請班師,此不知進退之謂也。
○賈林曰:軍之進退,將可臨時制變,君命內(nèi)御,患莫大焉。故太公曰:“國不可以從外治,軍不可以從中御?!?br />○杜佑曰:縻,御也,縻為反。君不知軍之形勢而欲從中御也。
○梅堯臣曰:君不知進退之宜而專進退,是縻系其軍?!读w》所謂軍不可以從中御。
○王晳曰:縻,系也。去此患,則當(dāng)托以不御之權(quán),故必忠才兼?zhèn)渲紴橹畬⒁病?br />○張預(yù)曰:軍未可以進而必使之進,軍未可以退而必使之退,是謂縻絆其軍也。故曰,進退由內(nèi)御則功難成?!?br />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曹操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禮不可以治兵也。
○李筌曰:任將不以其人也。燕將慕容評出軍所在,因山泉賣樵水,貪鄙積貨,為三軍帥,不知其政也。
○杜牧曰:蓋謂禮度法,今自有軍法從事,若使同于尋常治國之道,則軍士生惑矣。至如周亞夫見天子不拜,漢文知其勇不可犯。魏尚守云中,上首級,為有司所劾,馮唐所以發(fā)憤也。
○杜佑曰:夫治國尚禮義,兵貴于權(quán)詐。形勢各異,教化不同,而君不知其變,軍國一政,以用治民,則軍士疑惑,不知所措。故《兵經(jīng)》曰:“在國以信,在軍以詐也?!?br />○陳皥曰:言不知三軍之事,違眾沮議,《左傳》稱晉彘季不從軍師之謀而以偏師先進,終為楚之所敗也。
○梅堯臣曰:不知治軍之務(wù)而參其政,則眾惑亂也。曹公引《司馬法》曰:“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是也。
○何氏曰:軍國異容,所治各殊,欲以治國之法以治軍旅,則軍旅惑亂。
○張預(yù)曰:仁義可以治國,而不可以治軍。權(quán)變可以治軍,而不可以治國。理然也。虢公不修慈愛而為晉所滅,晉侯不守四德而為秦所克,是不以仁義治國也。齊侯不射君子而敗于晉,宋公不擒二毛而衂于楚,是不以權(quán)變治軍也。故當(dāng)仁義而用權(quán)譎,則國必危,晉虢是也。當(dāng)變詐而尚禮義則兵必敗,齊宋是也。然則治國之道,固不可以治軍也。]
不知三軍之權(quán)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
【曹操曰:不得其人意也。
○杜牧曰:謂將無權(quán)智,不能銓度軍士各任所長,而雷同使之,不盡其材,則三軍生疑矣。黃石公曰:“善任人者,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br />○陳皥曰:將在軍,權(quán)不專制,任不自由,三軍之士自然疑也。
○杜佑曰:不得其人也。君之任將,當(dāng)精擇焉,將若不知權(quán)變,不可付以勢位。茍授非其人,則舉措失所,軍覆敗也。若趙不用廣武君而用成安君。
○梅堯臣曰:不知權(quán)謀之道而叅其任用,其眾疑貳也。王晳曰:政也,權(quán)也,使不知者同之,則動有違異,必相牽制也。是則軍眾疑惑矣。裴度所以奏去監(jiān)軍,平蔡州也。此皆由君上不能專任賢將,則使同之,故通謂之三患。
○何氏曰:不知用兵權(quán)謀之人,用之為將則軍不治而士疑。
○張預(yù)曰:軍吏中有不知兵家權(quán)謀之人而使同居將帥之任,則政令不一而軍疑矣。若邲之戰(zhàn),中軍帥荀林父欲還,禆將先縠不從,為楚所敗是也。近世以中官監(jiān)軍,其患正如此。高崇文伐蜀,因罷之,遂能成功?!?br />
三軍旣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曹操曰:引,奪也。
○李筌曰:引,奪也。兵權(quán)道也,不可謬而使。處趙上卿,藺相如言趙括徒能讀其父書,然未知合變。王今以名使括,如膠柱鼓瑟,此則不知三軍之權(quán)而同三軍之任。趙王不從,果有長平之?dāng)?,諸侯之難至也。
○杜牧曰:言我軍疑惑,自致擾亂。如引敵人使勝我也。
○孟氏曰:三軍之眾,疑其所任,惑其所為,則鄰國諸侯因其乖,錯作難而至也。太公曰:“疑志不可以應(yīng)敵?!?br />○梅堯臣曰:君徒知制其將,不能用其人,而乃同其政任,俾眾疑惑,故諸侯之難作,是自亂其軍,自去其勝。
○王晳曰:引諸侯勝巳也。
○何氏曰:士疑惑而無畏則亂,故敵國得以乗我隙釁而至矣。
○張預(yù)曰:軍士疑惑,未肯用命,則諸侯之兵乗隙而至,是自潰其軍,自奪其勝也。】
故知勝有五,
【李筌曰:謂下五事也。
○張預(yù)曰:下五事也。】
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
【李筌曰:料人事逆順,然后以《太一遁甲》筭三門遇奇,五將無關(guān)格,迫愶主客之計者,必勝也。
○杜牧曰:下文所謂知彼知巳是也。
○孟氏曰:能料知敵情,審其虛實者,勝也。
○梅堯臣曰:知可不可之宜。
○王晳曰:可則進,否則止,保勝之道也。
○何氏曰:審己與敵。
○張預(yù)曰:可戰(zhàn)則進攻,不可戰(zhàn)則退守,能審攻守之宜,則無不勝?!?br />
識眾寡之用者勝,
【李筌曰:量力也。
○杜牧曰:先知敵之眾寡,然后起兵以應(yīng)之,如王翦伐荊,曰:“非六十萬不可”是也。
○杜佑曰:言兵之形,有眾而不可擊,寡或可以弱制強,而能變之者,勝也。故《春秋傳》曰“師克在和,不在眾”,是也。
○梅堯臣曰:量力而動。
○王晳曰:謂我對敵兵之眾寡、圍攻、分戰(zhàn)是也。
○張預(yù)曰:用兵之法,有以少而勝眾者,有以多而勝寡者,在乎度其所用而不失其宜,則善,如《吳子》所謂“用眾者務(wù)易,用少者務(wù)隘”是也?!?br />
上下同欲者勝,
【曹操曰:君臣同欲。
○李筌曰:觀士卒心,上下同欲,如報私仇者勝。
○陳皥曰:言上下共同其利欲,則三軍無怨,敵可勝也?!秱鳌吩唬骸耙杂麖娜藙t可,以人從欲鮮濟也。”
○杜佑曰:言君臣和同,勇而戰(zhàn)者勝。故《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r />○梅堯臣曰:心齊一也。
○王晳曰:上下一心,若先縠剛復(fù)以取敗,呂布違異以致亡,皆上下不同欲之所致。
○何氏曰:《書》云:“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得,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鄙虦缍芘d。
○張預(yù)曰: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欲戰(zhàn),則所向無前矣?!?br />
以虞待不虞者勝,
【李筌杜牧曰:有備預(yù)也。
○孟氏曰:虞,度也?!蹲髠鳌吩唬骸安粋洳挥荩豢梢詭??!贝龜持蓜僖?。
○陳皥曰:謂先為不可勝之師,待敵之可勝也。
○杜佑曰:虞,度也。以我有法度之師,擊彼無法度之兵。
○梅堯臣曰:慎備非常。
○王晳曰:以我之虞待敵之不虞也。
○何氏曰:春秋時城濮之役,晉無楚備,以敗于邲。邲之役,楚無晉備,以敗于鄢。自鄢巳來,晉不失備而加之以禮,重之以睦,是以楚弗能加晉。又周末荊人伐陳,吳救之,軍行三十里,雨十日夜,不見星。左史倚相謂大將子期曰:“雨十日夜,甲輯兵聚,吳人必至,不如備之?!蹦藶殛?。而吳人至,見荊有備而反。《左史》曰:“其反復(fù)六十里,其君子外,小人為食。我行三十里,擊之,必克?!睆闹?,遂破吳軍。魏大將軍南征,吳到積湖,魏將滿寵帥諸軍在前與敵隔水相對。寵令諸將曰:“今夕風(fēng)甚猛,賊必來燒營,宜豫為之備?!敝T軍皆警。夜半,賊果遣十部來焼營,寵掩擊破之。又《春秋》,衛(wèi)人以燕師伐鄭。鄭祭足原繁泄駕以三軍,軍其前。使曼伯與子元潛軍軍其后,燕人畏鄭三軍而不虞制人。六月,鄭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于北。制君子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又楚子重自陳伐莒,圍渠丘。渠丘城惡眾,潰奔莒,楚入渠丘。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殺,吾歸而俘。”莒人殺之。楚師圍莒,莒城亦惡庚申。莒潰,楚遂入鄆,莒無備故也。君子曰:恃陋而不備,罪之大者也。備豫不虞,善之大者也。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無備也夫。
○張預(yù)曰:常為不可勝以待敵。故吳起曰:“出門如見敵?!笔考驹唬骸坝袀洳粩?。”】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曹操曰:《司馬法》曰:“進退惟時,無曰寡人”也。
○李筌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者勝,眞將軍也。吳伐楚,吳公子光、弟夫槩王至,請擊楚。子常不許。夫槩曰:“所謂見義而行,不待命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币云鋵傥迩葥簦映≈?。審此,則將能而君不能御也。晉宣帝拒諸葛于五丈原,天子使辛毗仗節(jié)軍門曰:“敢問戰(zhàn)者斬?!绷谅勑υ唬骸捌埬苤莆?,豈千里請戰(zhàn)。假言天子不許,示武于眾,此是不能之將?!?br />○杜牧曰:《尉繚子》曰:“夫?qū)⒄?,上不制乎天,下不制乎地,中不制乎人。故兵者兇器也,將者死官也?!?br />○杜佑曰:將旣精能暁練兵勢,君能專任,事不從中御。故王子曰:“指授在君,決戰(zhàn)在將也。”
○梅堯臣曰:自閫以外,將軍制之。
○王晳曰:君御能將者,不能絶疑忌耳。若賢明之主,必能知人,固當(dāng)委任,以責(zé)成効,推轂授鉞,是其義也。攻戰(zhàn)之事,一以專之,不從中御,所以一威且盡其才也。況臨敵乗機,間不容發(fā),安可遙制之乎。
○何氏曰:古者遣將于太廟,親操鉞,持其首,授其柄,曰:“從是以上至天者,將軍制之?!蹦藦?fù)操柄授與刃曰:“從是以下至淵者,將軍制之?!惫世钅林疄橼w將,居邉,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于外,不從中御也。周亞夫之軍細(xì)柳,軍中唯聞將軍之命,不聞天子之詔也。蓋用兵之法,一歩百變,見可則進,知難而退。而曰“有王命焉”,是白大人以救火也。未及反命而煨燼乆矣。曰“有監(jiān)軍焉”,是作舎道邊也,謀無適從而終不可成矣。故御能將而責(zé)平猾虜者,如絆韓盧而求獲狡兎者,又何異焉。張預(yù)曰:將有智勇之能,則當(dāng)任以責(zé)成功,不可從中御也。故曰:“閫外之事,將軍裁之”?!?br />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曹操曰:此上五事也?!?br />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
【李筌曰:量力而拒敵,有何危殆乎。
○杜牧曰:以我之政,料敵之政,以我之將,料敵之將,以我之眾,料敵之眾,以我之食,料敵之食,以我之地,料敵之地,校量已定,優(yōu)劣短長,皆先見之。然后兵起,故有百戰(zhàn)百勝也。孟氏曰:審知彼己強弱利害之勢,雖百戰(zhàn),實無危殆乎。
○梅堯臣曰:彼己五者盡知之,故無敗。
○王晳曰:殆,危也。謂校盡彼我之情,知勝而后戰(zhàn),則百戰(zhàn)不危。
○張預(yù)曰:知彼知己者,攻守之謂也。知彼則可以攻,知己則可以守,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茍能知之,雖百戰(zhàn)不危也。或曰,士會察楚師之不可敵,陳平料劉項之長短,是知彼知己也。】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
【李筌曰:自以己強而不料敵,則勝負(fù)未定。秦主符堅以百萬之眾南伐,或謂曰:“彼有人焉。謝安、桓沖,江表偉才,不可輕之?!眻栽唬骸拔乙园酥葜姡狂R百萬,投鞭可斷江水,何難之有?!焙蠊麛±m(xù),則其義也。
○杜牧曰:恃我之強,不知敵不可伐者,一勝一負(fù)。王猛將終,諌符堅曰:“晉氏雖在江表而正朔所稟,謝安、桓沖江表偉人,不可伐也?!奔皥阅戏ィ唬骸拔崾狂R百萬,投鞭可濟?!彼煊袖撬?dāng)∫病?br />○陳皥曰:杜說恃強之兵,無名而伐無罪,所以敗也。非一勝一負(fù)之義。
○杜佑曰:雖不知敵之形勢,恃巳能克之者,勝負(fù)各半。
○梅堯臣曰:自知己者,勝負(fù)半也。
○王晳曰:但能計巳,不知敵之強弱,則或勝或負(fù)。
○張預(yù)曰:唐太宗曰:“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茍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所謂知己者,守吾氣而有待焉者也。故知守而不知攻,則勝負(fù)之半。”】
不知彼,不知巳,毎戰(zhàn)必殆。
【李筌曰:是謂狂宼,不敗何待也。
○杜佑曰:外不料敵,內(nèi)不知巳,用戰(zhàn)必殆。
○梅堯臣曰:一不知何以勝。
○王晳曰:全昧于計也。張預(yù)曰:攻守之術(shù),皆不知以戰(zhàn)則敗?!?br />
孫子集注卷之三
孫子集注卷之四
形篇
(曹操曰:軍之形也。我動彼應(yīng),兩敵相察情也。
○李筌曰:形謂主客攻守八陳五營陰陽向背之形。
○杜牧曰:因形見情,無形者情宻,有形者情踈。宻則勝,踈則敗也。
○王晳曰:形者,定形也。謂兩敵強弱,有定形也。善用兵者能變化其形,因敵以制勝。
○張預(yù)曰:兩軍攻守之形也。隱于中,則人不可得而知,見于外則敵乗隙而至,形因攻守而顯,故次謀攻。)
孫子曰:昔之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
【張預(yù)曰:所謂知巳者也?!?br />
以待敵之可勝。
【梅堯臣曰:藏形內(nèi)治,伺其虛懈。
○張預(yù)曰:所謂知彼者也?!?br />
不可勝在巳,可勝在敵。
【曹操曰:自修理以待敵之虛懈也。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則深壁,多具軍食,善其敎練。攻其城則尚撞棚、云梯、土山、地道,陳則在山川丘陵,背孤向虛,從疑擊間。善戰(zhàn)者,掎角勢連,首尾相應(yīng)者,為不可勝也。夫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蓜僬?,攻也。此數(shù)者以為可勝也。
○杜牧曰:自整軍事,長有待敵之備,閉跡藏形,使敵人不能測度,因伺敵人有可乗之便,然后出而攻之。
○杜佑曰:先咨之廟堂,慮其危難,然后高壘深溝,使兵練習(xí),以此守備之,故待敵之闕,則可勝之。言制敵在外,故自修理以候敵之虛懈,巳見敵有闕漏之形,然后可勝。
○王晳曰:不可勝者,修道保法也??蓜僬?,有所隙耳。
○張預(yù)曰:守之故在巳,攻之故在彼。故善戰(zhàn)者,能為不可勝。杜牧曰:不可勝者,上文批注所謂修整軍事,閉形藏跡是也。此事在己,故曰能為。
○張預(yù)曰:藏形晦跡,居常嚴(yán)備,則巳能焉?!?br />
不能使敵之可勝。
【杜牧曰:敵若無形可窺,無虛懈可乘,則我雖操可勝之具,亦安能取勝敵乎。
○賈林曰:敵有智謀,深為己備,不能強令不巳備。
○杜佑曰:在巳故練兵士,策與道合,深為備者亦不可強勝之。
○梅堯臣曰:在己故能為,在敵故無必。
○王晳曰:在敵不在我也。
○張預(yù)曰:若敵強弱之形,不顯于外,則我豈能必勝于彼?!?br />
故曰勝可知,
【曹操曰:見成形也。
○杜牧曰:知者但能知己之力,可以勝敵也。
○陳皥曰:取勝于形,勝可知也?!?br />
而不可為,
【曹操曰:敵有備故也。
○杜牧曰:言我不能使敵人虛懈,為我可勝之資。
○賈林曰:敵若隱而無形,不可強為勝敗。
○杜佑曰:敵有備也,巳料敵見敵形者,則勝負(fù)可知。若敵宻而無形,亦不可強使為敗。故范蠡曰:“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br />○梅堯臣曰:敵有闕則可知,敵無闕則不可為。何氏曰:可知之勝在我,我有備也。不可為之勝在敵,敵無形也。
○張預(yù)曰:己有備,則勝可知。敵有備,則不可為?!?br />
不可勝者,守也。
【曹操曰:藏形也。
○杜牧曰:言未見敵人有可勝之形,巳則藏形為不可勝之備,以自守也。
○杜佑曰:藏形也。若未見其形,彼眾我寡,則自守也。
○梅堯臣曰:且有待也。
○何氏曰:未見敵人形勢虛實有可勝之理,則宜固守。
○張預(yù)曰:知巳未可以勝,則守其氣而待之。】
可勝者,攻也。
【曹操曰:敵攻巳,乃可勝。
○李筌曰:夫善用兵者,守則高壘堅壁也。攻其城則尚橦棚、云梯、土山、地道,陳左川澤右丘陵,背孤向虛,從疑擊間,識辨五令以節(jié)。掎角勢連,首尾相應(yīng)者,為不可勝也。無此數(shù)者,以為可勝也。
○杜牧曰:敵人有可勝之形,則當(dāng)出而攻之。
○杜佑曰:敵攻己,乃可勝也。巳見其形,彼寡我眾,則可攻。
○梅堯臣曰:見其闕也。
○王晳曰:守者以于勝不足,攻者以于勝有余。張預(yù)曰:知彼有可勝之理,則攻其心而取之。】
守則不足,攻則有余。
【曹操曰: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
○李筌曰:力不足者可以守,力有余者可以攻也。
○梅堯臣曰:守則知力不足,攻則知力有余。
○張預(yù)曰:吾所以守者,謂取勝之道有所不足,故且待之。吾所以攻者,謂勝敵之事巳有其余,故出擊之。言非百勝不戰(zhàn),非萬全不闘也。后人謂不足為弱,有余為強者,非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時之變者,動于九天之上。
○李筌曰:《天一遁甲經(jīng)》云:“九天之上可以陳兵,九地之下可以伏藏?!背R灾狈訒r干,后一所臨宮為九天,后二所臨宮為九地。地者靜而利藏,天者運而利動,故魏武不明二遁,以九地為山川,九天為天時也。夫以天一太一之遁,幽微知而用之,故全也。經(jīng)云:“知三避五,魁然獨處?!蹦苤澹瑱M行天下,以此法,出不拘諸咎,則其義也。
○杜牧曰:守者韜聲滅跡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見之。攻者勢迅聲烈,疾若雷電,如來天上,不可得而備也。九者高深,數(shù)之極。
○陳皥曰:春三月寅功曹為九天之上,申傳送為九地之下。夏三月午勝先為九天之上,子神后為九地之下。秋三月申傳送為九天之上,寅功曹為九地之下。冬三月子神后為九天之上,午勝先為九地之下也。杜佑曰:善守備者務(wù)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知所攻,言其深宻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務(wù)因天時地利水火之變,使敵不知所備,言其雷震發(fā)動若于九天之上也。
○梅堯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測。蓋守備宻而攻取迅也。
○王晳曰:守者為未見可攻之利,當(dāng)潛藏其形,沉靜幽黙,不使敵人窺測之也。攻者為見可攻之利,當(dāng)高逺神速,乗其不意,懼?jǐn)橙擞X我而為之備也。九者,極言之耳。
○何氏曰:九地九天,言其深微。《尉繚子》曰:“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毖云涿貙s深逺之甚也。后漢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左將軍皇甫嵩督前軍,董卓救之。卓欲速進赴陳倉,嵩不聽,卓曰:“智者不后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勢,在于此也?!贬栽唬骸安蝗弧0賾?zhàn)百勝,不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動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勢也。夫勢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國今巳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眾而取全勝之功,將何救焉?!彼觳宦牎M鯂鴩悅},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堅守固,竟不能拔,賊眾疲弊,果自解去。
○張預(yù)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動于九天之上,喻來而不可備也?!段究澴印吩弧叭裘赜诘?,若邃于天”,是也。守則固,是自保也。攻則取,是全勝也?!?br />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當(dāng)見未萌。李筌曰:知不出眾,知非善也。韓信破趙未餐而出井陘,曰:“破趙會食。”時諸將嘸然佯應(yīng)曰諾,乃背水陳,趙乗壁望見,皆大笑,言漢將不便兵也。乃破趙,食,斬成安君。此則眾所不知也。杜牧曰:眾人之所見,破軍殺將,然后知勝。我之所見,廟堂之上,樽爼之間,已知勝負(fù)者矣。賈林曰:守必固,攻必克。能自保全而常不失,勝見未然之勝,善知將然之?dāng)?,謂實微妙通玄,非眾人之所見也。
○孟氏曰:當(dāng)見未萌,言兩軍巳交,雖料見勝負(fù),策不能過絶于人,但見近形,非逺。太公曰:“智與眾同,非國師也。”
○梅堯臣曰:人所見而見,故非善。
○王晳曰:眾常之人見所以勝而不知制勝之形。
○張預(yù)曰:眾人所知,已成已箸也。我之所見,未形未萌也?!?br />
戰(zhàn)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曹操曰:爭鋒也。
○李筌曰:爭鋒力戰(zhàn),天下易,見故非善也。
○杜牧曰:天下猶上文言眾也,言天下人皆稱戰(zhàn)勝者,故破軍殺將者也。我之善者,陰謀潛運,攻必伐謀,勝敵之日,曾不血刃。
○陳皥曰:潛運其智,專伐其謀,未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乃是善之善者也。梅堯臣曰:見不過眾,戰(zhàn)雖勝,天下稱之,猶不曰善。
○王晳曰:以謀屈人,則善矣。
○張預(yù)曰:戰(zhàn)而后能勝,眾人稱之曰善,是有智名勇功也。故云非善。若見微察隱,取勝于無形,則眞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曹操曰:易見聞也。
○李筌曰:易見聞也。以為攻戰(zhàn)勝而天下不曰善也。夫智能之將,人所莫測,為之深謀,故孫武曰“難知如陰”也。
○王晳曰:眾人之所知不為智,力戰(zhàn)而勝人不為善。
○何氏曰:此言眾人之所見所聞,不足為興也。昔烏獲舉千鈞之鼎為力,離朱百歩覩纎芥之物為明,師曠聽蚊行蟻歩為聰也。兵之成形而見之,誰不能也。故勝于未形,乃為知兵矣。
○張預(yù)曰:人皆能也。引此以喻眾人之見勝也。秋毫謂兎毛,至秋而勁細(xì),言至輕也?!?br />
古之所謂善戰(zhàn)者勝,勝于易勝者也。
【曹操曰:原微易勝。攻其可勝,不攻其不可勝也。
○杜牧曰:敵人之謀,初有萌兆,我則潛運,以能攻之,用力旣少,制勝旣微,故曰易勝也。
○梅堯臣曰:力舉秋毫,明見日月,聰聞雷霆,不出眾人之所能也。故見于著則勝于艱,見于微則勝于易。
○何氏曰:言敵人之謀,初有萌兆,我則潛運,巳能攻之,用力旣少,制敵甚微,故曰易勝也。
○張預(yù)曰:交鋒接刃,而后能制敵者,是其勝難也。見微察隱而破于未形者,是其勝易也。故善戰(zhàn)者,常攻其易勝而不攻其難勝也?!?br />
故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曹操曰:敵兵形未成,勝之無赫赫之功也。李筌曰:勝敵而天下不知,何智名之有。
○杜牧曰:勝于未萌,天下不知,故無智名。曾不血刃,敵國巳服,故無勇功也。
○梅堯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揚,見微勝易,何勇何智。
○何氏曰:患銷未形,人誰稱智。不戰(zhàn)而服人,誰言勇。漢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
○張預(yù)曰:陰謀潛運,取勝于無形,天下不聞料敵制勝之智,不見搴旗斬將之功,若留侯未甞有戰(zhàn)闘功是也?!?br />
故其戰(zhàn)勝不忒。
【李筌曰:百戰(zhàn)百勝,有何疑貳也。此筌以忒字為貳也。
○陳皥曰:籌不虛運,策不徒發(fā)。張預(yù)曰:力戰(zhàn)而求勝,雖善者亦有敗時。旣見于未形,察于未成,則百戰(zhàn)百勝而無一差忒矣。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巳敗者也。曹操曰:察敵必可敗,不差忒也。
○李筌曰:置勝于巳敗之師,何忒焉。師老卒惰,法令不一,謂巳敗也。
○杜牧曰:措猶置也。忒,差忒也。我能置勝不忒者何也,蓋先見敵人巳敗之形然后攻之,故能致必勝之功不差忒也。
○賈林曰:讀措為錯,錯,雜也。取敵之勝,理非一途,故雜而料之也。常于勝未形,巳見敵之?dāng) ?br />○梅堯臣曰:睹其可敗,勝則不差。
○何氏曰:善料也。
○張預(yù)曰:所以能勝而不差者,蓋察知敵人有必可敗之形,然后指兵以能之云耳。】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病?br />
【李筌曰:兵得地者昌,失地者亡。地者,要害之地。秦軍敗趙,先據(jù)北山者勝。宋師伐燕,過大峴而勝,皆得其地也。
○杜牧曰:不敗之地者,為不可勝之計,使敵人必不能敗我也。不失敵人之?dāng)≌撸愿Q伺敵人可敗之形,不失毫發(fā)也。
○陳皥注同李筌
○杜佑注同杜牧
○梅堯臣曰:善候敵隙,我則常勝。
○王晳曰:常為不可勝,待敵可勝,不失其機。
○何氏曰:自恃有備則無患,常伺敵隙則勝之,不失也。立于不敗之地,利也。言我常為勝所。
○張預(yù)曰:審吾法令,明吾賞罰,便吾器用,養(yǎng)吾武勇,是立于不敗之地也。我有節(jié)制則彼將自衂,是不失敵之?dāng)∫?。?br />
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
【曹操曰:有謀與無慮也。
○李筌曰:計與不計也。是以薛公知黥布之必敗,田豐知魏武之必勝,是其義也。
○杜牧曰:管子曰天時地利,其數(shù)多少,其要必出于計數(shù),故凡攻伐之道,計必先定于內(nèi),然后兵出乎境。不明敵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敵人之積,不能約也。不明敵人之將,不見先軍。不眀敵人之士,不見先陳。故以眾擊寡,以理擊亂,以富撃貧,以能擊不能,以敎?zhǔn)烤氉鋼魵W眾白徒,故能百戰(zhàn)百勝。此則先勝而后求戰(zhàn)之義也。衛(wèi)公李靖曰:“夫?qū)⒅蟿?wù),在于明察而眾和,謀深而慮逺,審于天時,稽乎人理。若不料其能,不逹權(quán)變,及臨機對敵,方始趦趄,左顧右盻,計無所出,信任過說,一彼一此,進退狐疑,部伍狼籍,何異趣蒼生而赴湯火,驅(qū)牛羊而啖狼虎者乎?”此則先戰(zhàn)而后求勝之義也。
○賈林曰:不知彼我之情,陳兵輕進,意雖求勝,而終自敗也。梅堯臣曰:可勝而戰(zhàn),戰(zhàn)則勝矣。未見可戰(zhàn),勝可得乎。
○何氏曰:凡用兵,先定必勝之計而后出軍,若不先謀而欲恃強,勝未必也。
○張預(yù)曰:計謀先勝,然后興師。故以戰(zhàn)則克?!段究澴印吩唬骸氨槐貏伲豢梢匝詰?zhàn)。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謂危事不可輕舉也。又曰:“兵貴先勝于此,則勝彼矣。弗勝于此,則弗勝彼矣?!贝酥^也。若趙充國常先計而后戰(zhàn),亦是也。不謀而進,欲幸其成功,故以戰(zhàn)則敗。】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曹操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為不可勝之道,保法度,不失敵之?dāng)y也。
○李筌曰:以順討逆,不伐無罪之國,軍至無虜掠,不伐樹木、污井灶,所過山川,城社陵祠,必滌而除之,不習(xí)亡國之事,謂之道法也。軍嚴(yán)肅,有死無犯,賞罰信義,將若此者,能勝敵之?dāng)≌病?br />○杜牧曰:道者,仁義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義,保守法制,自為不可勝之政,伺敵有可敗之隙,則攻能勝之。
○賈林曰:常修用兵之勝道,保賞罰之法度,如此,則當(dāng)為勝。不能則敗。故曰勝敗之政也。
○梅堯臣曰:攻守,自修法令,自保在我而已.
○王晳曰:法者,下之五事也。張預(yù)曰:修治為戰(zhàn)之道,保守制敵之法,故能必勝。或曰先修飾道義,以和其眾,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愛而畏之,然后能為勝敗。】
兵法,一曰度,
【賈林曰:度土地也。
○王晳曰:丈尺也。】
二曰量,
【賈林曰:量人力多少,倉廩虛實。
○王晳曰:閗斛也。】
三曰數(shù),
【賈林曰:筭數(shù)也。以數(shù)推之,則眾寡可知,虛實可見。
○王晳曰:百千也。】
四曰稱,
【賈林曰:旣知眾寡,兼知彼我之德業(yè)輕重,才能之長短。
○王晳曰:權(quán)衡也?!?br />
五曰勝。
【曹操曰:勝敗之政,用兵之法,當(dāng)以此五事稱量,知敵之情。
○張預(yù)曰:此言安營布陳之法也。李衛(wèi)公曰:“敎?zhǔn)开q布碁于盤,若無畫路,碁安用之?!薄?br />
地生度,
【曹操曰:因地形勢而度之。
○李筌曰:旣度有情,則量敵而御之。
○杜牧曰:度者,計也。言度我國土大小,人戸多少,征賦所入,兵車所籍,山河險易,道里迂直。自度此事,與敵人如何,然后起兵。夫小不能謀大,弱不能擊強,近不能襲逺,夷不能攻險,此皆生于地,故先度也。
○梅堯臣曰:因地以度軍勢。
○王晳曰:地,人所履也。舉兵攻戰(zhàn),先本于地,由地故生度。度所以度長短,知逺近也。凡行軍臨敵,先須知逺近之計。
○何氏曰:地者,逺近險易也。度,計也。未出軍,先計敵國之險易,道路迂直,兵甲孰多,勇怯孰是,計度可伐,然后與師動眾,可以成功。
度生量,
【杜牧曰:量者,酌量也。言度地已熟,然后能酌量彼我之強弱也。
○梅堯臣曰:因度地以量敵情。
○王晳曰:謂量有大小,言旣知逺近之計,則須更量其地之大小也。
○何氏曰:量酌彼巳之形勢?!?br />
量生數(shù),
【曹操曰:知其逺近廣狹,知其人數(shù)也。
○李筌曰:量敵逺近強弱,須備士卒軍資之?dāng)?shù)而勝也。
○杜牧曰:數(shù)者,機數(shù)也。言強弱已定,然后能用機變量也。
○賈林曰:量地逺近廣狹,則知敵人人數(shù)多少也。
○梅堯臣曰:因量以得眾寡之?dāng)?shù)。
○王晳曰:數(shù)所以紀(jì)多少,言旣知敵之大小,則更計其精劣多少之?dāng)?shù)。曹公曰:知其人數(shù)。
○何氏曰:數(shù),機變也。先酌量彼我強弱利,害然后為機數(shù)。
○張預(yù)曰:地有逺近廣狹之形,必先度知之,然后量其容人多少之?dāng)?shù)也?!?br />
數(shù)生稱,
【曹操曰:稱量敵孰愈也。
○李筌曰:分?jǐn)?shù)旣定,賢智之多少,得賢者重,失賢者輕。如韓信之論楚漢也。須知輕重,別賢愚而稱之,錙銖則強。
○杜牧曰:稱,校也。機權(quán)之?dāng)?shù)巳行,然后可以稱校彼我之勝負(fù)也。
○梅堯臣曰:因子以權(quán)輕重。
○王晳曰:稱所以知重輕,喻強弱之形勢也。能盡知逺近之計,大小之舉,多少之?dāng)?shù),以與敵相形,則知重輕所在。
○何氏同杜牧注。】
稱生勝。
【曹操曰:稱量之?dāng)?shù),知其勝負(fù)所在。
○李筌曰:稱知輕重,勝敗之?dāng)?shù)可知也。
○杜牧曰:稱校旣熟,我勝敵敗,分明見也。
○梅堯臣曰:因輕重以知勝負(fù)。
○王晳曰:重勝輕也。陳皥杜佑李筌同杜牧上五事注。
○何氏曰:上五事,未戰(zhàn)先計必勝之法,故孫子引古法以疏勝敗之要也。
○張預(yù)曰:稱,宜也。地形與人數(shù)相稱則踈宻得宜,故可勝也。《尉繚子》曰:“無過在于度數(shù)。”度謂尺寸,數(shù)謂什伍。度以量地,數(shù)以量兵。地與兵相稱則勝。五者皆因地形而得,故自地而生之也。李靖五陳隨地形而變是也?!?br />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
【梅堯臣曰:力易舉也?!?br />
敗兵若以銖稱鎰。
【曹操曰:輕不能舉重也。
○李筌曰:二十兩為鎰,銖之于鎰,輕重異位,勝敗之?dāng)?shù)亦復(fù)如之。
○梅堯臣曰:力難制也。
○王晳曰:言銖鎰?wù)撸悦鬏p重之至也。
○張預(yù)曰:二十兩為鎰,二十四銖為兩。此言有制之兵對無制之兵,輕重不侔也。
勝者之戰(zhàn),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曹操曰:八尺曰仞。決水千仞,其高勢疾也。李筌曰:八尺曰仞。言其勢也。杜預(yù)伐吳,言兵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皆迎刃自解,則其義也。
○杜牧曰:夫積水在千仞之溪,不可測量,如我之守,不見形也。及決水下,湍涆奔注,如我之攻不可御也。
○梅堯臣曰:水決千仞之溪,莫測其迅,兵動九天之上,莫見其跡。此軍之形也。
○王晳曰:千仞之溪,至陗絶也,喻不可勝。對可勝之形,乗機攻之,決水是也。
○張預(yù)曰:水之性,避高而趨下,決之赴深溪,固湍浚而莫之御也。兵之形若水,乗敵之不備,掩敵之不意,避實而擊虛,亦莫之制也?;蛟?,千仞之溪謂不測之淵,人莫能量其淺深,及決而下之,則其勢莫之能御。如善守者匿形晦跡藏于九地之下,敵莫能測其強弱。及乗虛而出,則其鋒莫之能當(dāng)也?!?br />
孫子集注卷之四
孫子集注卷之五
勢篇
【曹操曰:用兵任勢也。
○李筌曰:陳以形成,如決建瓴之勢,故以是篇次是。
○王晳曰:勢者,積勢之變也。善戰(zhàn)者能任勢以取勝,不勞力也。
○張預(yù)曰:兵勢一成,然后任勢以取勝,故次形?!?br />
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jǐn)?shù)是也。
【曹操曰:部曲為分什伍為數(shù)。
○李筌曰:善用兵者,將鳴一金舉一旌而三軍盡應(yīng),號令旣定如寡焉。
○杜牧曰:分者,分別也。數(shù)者,人數(shù)也。言部曲行伍皆分別其人數(shù)多少,各任偏裨長伍,訓(xùn)練升降,皆責(zé)成之。故我所治者寡也。韓信曰多多益辦是也。
○陳皥曰:若聚兵旣眾,即須多為部伍。部伍之內(nèi),各有小吏以主之,故分其人數(shù),使之訓(xùn)齊決斷,遇敵臨陳,授以方略,則我統(tǒng)之雖眾,治之益寡。
○孟氏曰:分隊伍也。數(shù),兵之大數(shù)也。分?jǐn)?shù)多少,制置先定。
○梅堯臣曰:部伍奇正之分?jǐn)?shù),各有所統(tǒng)。
○王晳曰:分?jǐn)?shù)謂部曲也。偏禆各有部分與其人數(shù),若師旅卒兩之屬。
○張預(yù)曰:統(tǒng)眾旣多,必先分偏禆之任,定行伍之?dāng)?shù),使不相亂,然后可用。故治兵之法,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參,比參為伍,五人為列,二列為火,五火為隊,二隊為官,二官為曲,二曲為部,二部為校,二校為禆,二禆為軍,遞相統(tǒng)屬,各加訓(xùn)練。雖治百萬之眾,如治寡也。】
闘眾如闘寡,形名是也。
【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杜牧曰:旌旗鍾鼓,敵亦有之,我安得獨為形名,闘眾如闘寡也?夫形者,陳形也,名者,旌旗也。戰(zhàn)法曰,陳間容陳,足曵白刃。故大陳之中復(fù)有小陳,各占地分,皆有陳形。旗者各依方色,或認(rèn)以鳥獸。某將某陳,自有名號,形名巳定,志專勢孤,人自為戰(zhàn),敗則自敗,勝則自勝,戰(zhàn)百萬之兵,如戰(zhàn)一夫,此之是也。
○陳皥曰:夫軍士旣眾,分布必廣,臨陳對敵,遞不相知,故設(shè)旌旗之形,使各認(rèn)之。進退遲速又不相聞,故設(shè)金鼓以節(jié)之。所以令之曰:聞鼓則進,聞金則止。曹說是也。
○梅堯臣曰:形以旌旗,名以采章,指麾應(yīng)速,無有后先。
○王晳曰:曹公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晳謂形者旌旗金鼓之制度,名者各有其名號也。
○張預(yù)曰: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鼓鐸。視不相見,故為旌旗。今用兵旣眾,相去必逺,耳目之力所不聞見,故令士卒望旌旗之形而前卻,聽金鼓之號而行止,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故曰此用眾之法也。】
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
【曹操曰:先出合戰(zhàn)為正,后出為奇。
○李筌曰:當(dāng)敵為正,傍出為奇。將三軍無奇兵,未可與人爭利。漢吳王濞擁兵入大梁,吳將田伯祿說吳王曰:“兵屯聚而西,無他奇道,難以立功。臣愿得五萬人別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長沙,入武關(guān),與大王大王會,此亦一奇也?!辈粡模鞛橹軄喎蛩鶖?,此則有正無奇。
○杜牧曰:解在下文。
○賈林曰:當(dāng)敵以正陳,取勝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相應(yīng),則常勝而不敗也。
○梅堯臣曰:動為奇,靜為。正靜以待之,動以勝之。
○王晳曰:必當(dāng)作畢,字誤也。奇正還相生,故畢受敵而無敗也。
○何氏曰:兵體萬變,紛紜混沌,無不是正,無不是奇。若兵以義舉者正也,臨敵合變者奇也。我之正使敵視之為奇,我之奇使敵視之為正,正亦為奇,奇亦為正。大抵用兵皆有奇正,無奇正而勝者,幸勝也,浪戰(zhàn)也。如韓信背水而陳,以兵循山而抜趙幟以破其國,則背水正也,循山奇也。信又盛兵臨晉而以木罌從夏陽襲安邑而虜魏王豹,則臨晉正也,夏陽奇也。由是觀之,受敵無敗者,奇正之謂也?!段究澴印吩唬骸敖褚枣熸U之利,犀兕之堅,三軍之眾,有所奇正,則天下莫當(dāng)其戰(zhàn)矣?!?br />○張預(yù)曰:三軍雖眾,使人人皆受敵而不敗者,在乎奇正也。奇正之說,諸家不同?!段究澴印穭t曰:“正兵貴先,奇兵貴后?!辈芄珓t曰:“先出合戰(zhàn)為正,后出為奇?!崩钚l(wèi)公則曰:“兵以前向為正,后卻為奇。”此皆以正為正,以奇為奇,曾不說相變循環(huán)之義,唯唐太宗曰:“以奇為正,使敵視以為正,則吾以奇擊之。以正為奇,使敵視以為奇,則吾以正擊之。”混為一法,使敵莫測,茲最詳矣。】
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
【曹操曰:以至實擊至虛。
○李筌曰:碬實卵虛,以實擊虛,其勢易也。
○孟氏曰:碬,石也。兵若訓(xùn)練至整,部領(lǐng)分明,更能審料敵情,委知虛實,后以兵而加之,實同以碬石投卵也。
○梅堯臣曰:碬,石也,音遐。以實擊虛,猶以堅破脆也。
○王晳曰:鍜,治鐡也。
○何氏曰:用兵識虛實之勢則無不勝。
○張預(yù)曰:下篇曰“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此虛實彼我之法也。引致敵來,則彼勢常虛不往。赴彼則我勢常實,以實擊虛,如舉石投卵,其破之必矣。夫合軍聚眾,先定分?jǐn)?shù)。分?jǐn)?shù)明,然后習(xí)形名。形名正,然后分奇正。奇正審,然后虛實可見矣。四事所以次序也。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曹操曰:“正者當(dāng)敵,奇兵從傍擊不備也。”
○李筌曰:戰(zhàn)無其詐,難以勝敵。
○杜佑曰:正者當(dāng)敵,奇者從傍擊不備。以正道合戰(zhàn),以奇變?nèi)僖病?br />○梅堯臣曰:用正合戰(zhàn),用奇勝敵。
○何氏曰:如戰(zhàn)國廉頗為趙將,秦使間曰:“秦獨畏趙括耳,廉頗易與,且降矣?!睍H軍多亡失,數(shù)敗,堅壁不戰(zhàn),又聞秦反間之言,使括代頗。至則出軍擊秦,秦軍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絶趙軍后,又五千騎絶趙壁間。趙兵分為二,糧道絶,括卒敗。又唐突厥犯塞,煬帝令唐高祖與馬邑太守王仁恭率眾備邊,會虜冦馬邑。仁恭以眾寡不敵,有懼色。高祖曰:“今主上遐逺,孤城絶援,若不死戰(zhàn),難以圖全?!庇谑怯H選精騎四千出為游軍,居處飲食隨逐水草,一同于突厥。見虜候騎,但馳騁獵耳。若輕之。及與虜相遇,則掎角置陳,選善射者為別隊,持滿以待之。虜莫能測,不敢決戰(zhàn)。因縱奇兵擊走之,獲其特勒所乗駿馬,斬首千余級。又太宗選精銳千余騎為奇兵,皆黒衣玄甲,分為左右隊,建大旗,令騎將秦叔寳程咬金等分統(tǒng)之。毎臨冦,太宗躬被玄甲,先鋒率之候機而進,所向摧殄,常以少擊眾,賊徒氣懾。又五代漢高祖在晉陽,郭進往依之。漢祖壯其材,會北虜屠安陽城,因遣進攻,拔之。戎人遁去,授坊州刺史。虜主道斃,高祖出奇兵井陘,進以間道,先入沼北,因定河北,此皆以奇勝之跡也。
○張預(yù)曰:兩軍相臨,先以正兵與之合戰(zhàn),徐發(fā)奇兵,或搗其旁,或擊其后,以勝之。若鄭伯御燕師,以三軍軍其前,以濳軍軍其后是也?!?br />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
【李筌曰:動靜也?!?br />
不竭如江河。
【李筌曰:通流不絶。
○杜佑曰:言應(yīng)變出奇,無窮竭。
○張預(yù)曰:言應(yīng)變出奇,無有窮竭。】
終而復(fù)始,日月是也。死而復(fù)生,四時是也。
【李筌曰:奇變?nèi)缛赵?,四時虧盈,寒暑不停。
○杜佑曰:日月運行,入而復(fù)出,四時更王,興而復(fù)廢。言奇正變化,或若日月之進退,四時之盛衰也。
○張預(yù)曰:日月運行,入而復(fù)出。四時更互,盛而復(fù)衰。喻奇正相變,紛紜渾沌,終始無窮也?!?br />
聲不過五,
【李筌曰:宮商角征羽也?!?br />
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
【李筌曰:變?nèi)氚艘?,奏樂之曲,不可盡聽?!?br />
色不過五,
【李筌曰:靑黃赤白黒也?!?br />
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
【李筌曰:酸辛醎甘苦也。】
五味之變不可勝甞也。
【曹操曰:自無窮如天地巳下,皆以喻奇正之無窮也。
○李筌曰:五味之變,庖宰鼎飪也。
○杜牧曰:自無窮如天地巳下,皆喻八陳奇正也。
○張預(yù)曰:引五聲、五色、五味之變,以喻奇正相生之無窮。】
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李筌曰:邀截掩襲,萬途之勢不可窮盡也。
○梅堯臣曰:奇正之變,猶五聲、五色、五味之變無盡也。
○王晳曰:奇正者,用兵之鈐鍵,制勝之樞機也。臨敵運變,循環(huán)不窮,窮則敗也。
○孟氏曰:《六韜》云:“奇正發(fā)于無窮之源?!?br />○張預(yù)曰:戰(zhàn)陳之勢,止于奇正一事而巳。及其變而用之,則萬途千轍,烏可窮盡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李筌曰:奇正相依而生如環(huán),團圓不可窮端倪也。
○梅堯臣曰:變動周旋之不極。
○王晳曰:敵不能窮我也。
○何氏曰:奇正生而轉(zhuǎn)相為變,如循歷其環(huán),求首尾之莫窮也。
○張預(yù)曰:奇亦為正,正亦為奇。變化相生,若循環(huán)之無本末,誰能窮詰。】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
【孟氏曰:勢峻則巨石雖重不能止。
○杜佑曰:言水性柔弱,石性剛重,至于漂轉(zhuǎn)大石,投之洿下,皆由急疾之流,激得其勢。
○張預(yù)曰:水性柔弱,險徑要路,激之疾流,則其勢可以轉(zhuǎn)巨石也?!?br />
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jié)也。
【曹操曰:發(fā)起擊敵。
○李筌曰:柔勢可以轉(zhuǎn)剛,況于兵者乎。彈射之所以中飛鳥者,善于疾而有節(jié)制。
○杜牧曰:勢者。自高注下。得險疾之勢,故能漂石也。節(jié)者,節(jié)量逺近則攫之,故能毀折物也。
○杜佑曰:發(fā)起討敵如鷹鹯之攫撮也,必能挫折禽獸者,皆由伺候之明,邀得屈折之節(jié)也。王子曰:鷹隼一擊,百鳥無以爭其勢,猛虎一奮,萬獸無以爭其威。
○梅堯臣曰:水雖柔勢,迅則漂石;鷙雖微節(jié),勁則折物。
○王晳曰:鷙鳥之疾,亦勢也。由勢然后有摶擊之節(jié)。下要云險。故先取漂石以喻也。
○何氏曰:水能動石,高下之勢也。鷙能摶物,能節(jié)其逺近也。
○張預(yù)曰:鷹鹯之擒鳥雀,必節(jié)量逺近,伺候?qū)彾髶?,故能折物?!段究澴印吩唬骸氨阄崞饔谩pB(yǎng)吾武勇。發(fā)之如鳥擊?!崩罹冈唬骸苞v鳥將擊,卑飛斂翼?!苯匝源蟀l(fā)也?!?br />
是故善戰(zhàn)者,其勢險,
【曹操李筌曰:險猶疾也。
○杜牧曰:險者,言戰(zhàn)爭之勢,發(fā)則殺人,故下文喻如彍弩。
○王晳曰:險者,折以致其疾也。如水得險隘而成勢?!?br />
其節(jié)短,
【曹操李筌曰:短,近也。
○杜牧曰:言以近節(jié)也,如鷙鳥之發(fā),近則摶之,力全志專,則必獲也。
○杜佑曰:短,近也。節(jié),斷也。短近言能因危取勝,以卒擊近也。
○梅堯臣曰:險則迅,短則勁,故戰(zhàn)之勢,當(dāng)險疾而短近也。
○王晳曰:鷙之能摶者,發(fā)必中,來勢逺而所摶之節(jié)至短也。兵之乗機當(dāng)如是耳。曹公曰:短者近也。
○孟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險疾,短近也。言善戰(zhàn)者先度地之逺近,形之廣狹,然后立陳,使部伍行列相去不逺,其進擊則以五十歩為節(jié),不可過逺。故勢迅則難御,節(jié)近則易勝。】
勢如彍弩,節(jié)如發(fā)機。
【曹操曰:在度不逺,發(fā)則中也。
○李筌曰:弩不疾則不遠(yuǎn),矢不近則不中。勢尚疾,節(jié)務(wù)速。
○杜牧曰:彍,張也,如弩巳張發(fā)則殺人。故上文云其勢險也。機者,固須以近節(jié)量之,然后必能中。故上文云其節(jié)短,短乃近也。此言戰(zhàn)陳不可逺逐敵人,恐有隊伍離散斷絶,反為敵所乗也。故牧野誓曰“六歩七歩,四伐五伐”,是以近也。
○陳皥曰:弩之發(fā)機,近則易中。戰(zhàn)之遇敵,疾則易捷。若趨馳不速,奮擊不近,則不能克敵而全勝。
○賈林曰:戰(zhàn)之勢如弩之張,兵之勢如機之發(fā)。
○梅堯臣曰:彍音霍,彍,張也。如弩之張,勢不逡巡。如機之發(fā),節(jié)近易中也。
○王晳曰:戰(zhàn)勢如弩之張者,所以有待也。待其有可乗之勢,如發(fā)其機。
○何氏曰:險,疾也。短,近也。此言擊戰(zhàn)得形,便如張弩發(fā)機,勢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擊過差也。故太公曰:“擊如發(fā)機者,所以破精微也?!?br />○張預(yù)曰:如弩之張,勢不可緩。如機之發(fā),節(jié)不可逺。言趨利尚疾,奮擊貴近也。故太公曰:“擊如發(fā)機者,所以破精微也?!薄?br />
紛紛紜紜,闘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曹操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卒騎轉(zhuǎn)而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
○李筌曰:紛紜而闘,示如可亂,建旌有部,鳴金有節(jié),是以不可亂也。渾沌合雜也,形圓無向背也,示敵可敗而不可敗者,號令齊整也。
○杜牧曰:此言陳法也。風(fēng)后《握奇》文曰:“四為正,四為奇。余奇為握。奇音機?;蚩偡Q之。先出游軍,定兩端?!贝酥且病F嬲?,零也。陳數(shù)有九,中心有零者,大將握之不動,以制四面,八陳而取凖則焉。其人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也?!吨芏Y》:“搜苗狝狩車驟徒趨,及表乃止,進退疾徐,疏宻之節(jié),一如戰(zhàn)陳?!北砟似煲?。旗者蓋與民期于下也。《握奇》文曰:“先出游軍,定兩端”,蓋游軍執(zhí)本方旗,先定地界,然后軍士赴之,兵于旗下,乃出奇正,變?yōu)殛愐??!吨芏Y》“搜苗狝狩,車驟徒趨,及表乃止”,此則八陳遺制。《握奇》之文,止此而已。其余之詞,乃后之作者增加之,以重難其事耳。夫五兵之利,無如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五兵同致。天獨有弧矢星,圣人獨言弧矢能威天下,不言他兵,何也?蓋戰(zhàn)法利于弧矢者,非得陳不見其利。故黃帝勝于蚩尤,以中夏車徒制夷虜騎士,此乃弧矢之利也。在于近代,可以驗之者,晉武時羗陷涼州,司馬督馬隆請募勇士三千平之,募腰引弩三十六鈞,弓四鈞,立標(biāo)簡試軍。西渡溫水,虜樹機能,以眾萬計遏隆。隆依八陳法且戰(zhàn)且前,弓矢所及,人皆應(yīng)弦而倒,誅殺萬計。涼州遂平。隋時突厥入寇,楊素?fù)糁?。先是,諸將與虜戰(zhàn),毎虞胡騎奔突,皆戎車徒歩相參,舁鹿角為方陳,騎在其內(nèi)。素至,悉除舊法,令諸軍各為歩騎。突厥聞之,以手加額仰天曰,天賜我也。大率精騎十余萬而至,素一戰(zhàn)大破之。此乃以徒歩制騎士,若非有陳法,知開闔首尾之道,安能致勝也。《曲禮》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靑龍而右白虎,招揺在上,急繕其怒?!编嵥巨r(nóng)云:“以四獸為軍陳,象天也?!笨资柙唬骸按搜攒娦邢筇煳亩麝惙?,但不知作之何如耳。”何徹云:“畫此四獸于旌旗上,以標(biāo)前后左右之陳也。急繕其怒,言其卒之勁利,威怒如天之怒也。招揺,北斗杓第七星也。舉此,則六星可知也。陳象天文,卽北斗也?!睆?fù)曰:“進退有度?!编嵥巨r(nóng)注曰:“度謂伐與歩數(shù)也?!笨资柙唬骸叭缒烈笆脑疲骸鶜i七歩,四伐五伐’是也?!睆?fù)曰:“左右有局?!编嵥巨r(nóng)注曰:“局是歩分?!笨资柙唬骸把攒娭笥遥饔胁糠?,進則就敵,退則就列,不相差濫也?!毕挛膹?fù)曰:“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返兵。交游之讎,不同國。四郊多壘,此卿大夫之辱也。”此言讎辱至于戰(zhàn)爭,期在必勝,固不可不知陳法也。其文故相次而言,乃圣賢之深旨矣?!盾娭尽吩唬骸瓣愰g容陳,足曳白刃。隊間容隊,可與敵對。前御其前,后當(dāng)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魚貫,立必鴈行。長以參短,短以參長?;剀娹D(zhuǎn)陳,以前為后,以后為前。進無奔迸,退無違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沖其中,兩頭俱救?!贝艘嗯c曲禮之說同。數(shù)起于五,而終于八。今夔州州前諸葛武侯以石縱橫入行,布為方陳,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環(huán)無窮也。諸葛出斜谷,以兵少,但能正用六數(shù)。今盩厔司竹園乃有舊壘。司馬懿以十萬歩騎,不敢決戰(zhàn),蓋知其能也。
○杜佑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紛紛,旌旗像,紜紜,士卒貌。言旌旗翻轉(zhuǎn),一合一離,士卒進退,或往或來。視之若散,擾之若亂,然其法令素定,度職分明,各有分?jǐn)?shù)。擾而不亂者也。車騎齊轉(zhuǎn)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渾渾,車輪轉(zhuǎn)行,沌沌,歩驟奔馳。視其行陳縱橫,圓而不方,然而指趨各有所應(yīng)。故王子曰:“將欲內(nèi)明而外暗,內(nèi)治而外混。”所以示敵之輕巳者也。梅堯臣曰:分?jǐn)?shù)巳定,形名巳立,離合散聚,似亂而不能亂,形無首尾,應(yīng)無前后,陽旋陰轉(zhuǎn),欲敗而不能敗。
○王晳曰:曹公曰:“旌旗亂也,示敵若亂,以金鼓齊之矣?!睍懼^紛紜闘亂之貌也。不可亂者,節(jié)制嚴(yán)明耳。又曹公曰:“車騎轉(zhuǎn)而形圓者,出入有道,齊整也?!睍懼^渾沌形圓,不測之貌也,不可敗者,無所隙缺,又不測故也。
○何氏曰:此言闘勢也。善將兵者,進退紛紛,似亂然,士馬素習(xí),旌旗有節(jié),非亂也。渾沌形勢,乍離乍合,人以為敗,而號令素明,離合有勢,非可敗也。形圓,無行列也。
○張預(yù)曰:此八陳法也。昔黃帝始立丘井之法,因以制兵,故井分四道八家,處之井字之形,開方九焉。五為陳法,四為閑地,所謂數(shù)起于五也。虛其中,大將居之,環(huán)其四面,諸部連繞,所謂終于八也。及乎變化制敵,則紛紜聚散,闘雖亂而法不亂,渾沌交錯,形雖圓而勢不散,所謂分而成八,復(fù)而為一也。后世武侯之方陳,李靖之六花,唐太宗之破陳樂舞,皆其遺制也?!?br />
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
【曹操曰:皆毀形匿情也。
○李筌曰:恃治之整,不撫其下,而多怨,其亂必生。秦幷天下,銷兵焚書,以列國為郡縣,而秦自稱始皇都關(guān)中以為至萬代有之。至胡亥矜驕,陳勝吳廣乗弊而起,所謂亂生于治也。以勇陵人,為敵所敗,秦王符堅鼓行伐晉,勇也,及其敗,聞風(fēng)聲鶴唳,以為晉軍,是其怯也。所謂怯生于勇也。吳王夫差,兵無敵于天下,陵齊于黃池,陵越于會稽,是其強也。為越所敗,城門不守,兵圍王宮,殺夫差而幷其國,所謂弱生于強也。
○杜牧曰:言欲偽為亂形,以誘敵人,先須至治,然后能為偽亂也。欲偽為怯形,以伺敵人,先須至勇,然后能為偽怯也。欲偽為弱形,以驕敵人,先須至強,然后能為偽弱也。
○賈林曰:恃治則亂生,恃勇強則怯弱生。
○梅堯臣曰:治則能偽為亂,勇則能偽為怯,強則能偽為弱。
○王晳同梅堯臣注。
○何氏曰:言戰(zhàn)時為奇正形勢以破敵也。我兵素治矣,我士素勇矣,我勢素強矣,若不匿治勇強之勢,何以致敵。須張似亂似怯似弱之形以誘敵人,彼惑我誘之之狀,破之必矣。
○張預(yù)曰:能示敵以紛亂,必已之治也。能示敵以懦怯,必已之勇也。能示敵以羸弱,必已之強也。皆匿形以誤敵人?!?br />
治亂,數(shù)也。
【曹操曰:以部曲分名數(shù)為之,故不亂也。
○李筌曰:應(yīng)數(shù)也。百六之災(zāi),陰陽之?dāng)?shù),不由人興,時所會也。
○杜牧曰:言行伍各有分畫,部曲皆有名數(shù),故能為治,然后能為偽亂也。夫為偽亂者,出入不時,樵采縱橫,刁斗不嚴(yán)是也。
○賈林曰:治亂之分,各有度數(shù)。
○梅堯臣曰:以治為亂,存之乎分?jǐn)?shù)。
○王晳曰:治亂者,數(shù)之變。數(shù)謂法制。
○張預(yù)曰:實治而偽示以亂,明其部曲行伍之?dāng)?shù)也。上文所謂治眾如治寡,分?jǐn)?shù)是也。】
勇怯,勢也。
【李筌曰:夫兵得其勢,則怯者勇,失其勢,則勇者怯。兵法無定,惟因勢而成也。
○杜牧曰:言以勇為怯者也。見有利之勢而不動,敵人以我為實怯也。
○陳皥曰:勇者奮速也,怯者淹緩也。敵人見我欲進不進,卽以我為怯也,必有輕易之心。我因其懈惰,假勢以攻之。龍且輕韓信,鄭人誘我?guī)煟且病?br />○孟氏注同陳皥。
○梅堯臣曰:以勇為怯,示之以不取。
○王晳曰:勇怯者,勢之變。
○張預(yù)曰:實勇而偽示以怯,因其勢也。魏將龐涓攻韓,齊將田忌救之。孫臏謂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笔过R軍入魏地,日減其灶,涓聞之,大喜曰:“吾素知齊怯?!蹦吮度諑招兄鹬?,遂敗于馬陵。
強弱,形也。
【曹操曰:形勢所宜。
○杜牧曰:以強為弱,須示其形。匈奴冒頓示婁敬以羸老,是也。
○陳皥曰:楚王毀中軍以張隨人,用為后圖,此類也。梅堯臣曰:以強為弱,形之以羸懦。
○王晳曰:強弱者形之變。
○何氏曰:形勢暫變,以誘敵戰(zhàn),非怯非弱也。示亂不亂,隊伍本整也。
○張預(yù)曰:實強而偽示以弱,見其形也。漢高祖欲擊匈奴,遣使覘之,匈奴匿其壯士肥馬,見其弱兵羸畜,使者十軰,皆言可擊,惟婁敬曰:兩國相攻,宜矜夸所長,今徒見老弱,必有奇兵,不可擊也。帝不從。果有白登之圍。】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
【曹操曰:見羸形也。
○李筌曰:善誘敵者,軍或強,能進退其敵也。晉人伐齊,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疏陳之,輿曵柴從之。齊人登山而望晉師,見旌旗揚塵,謂其眾而夜遁,則晉弱齊為強也。齊伐魏,將田忌用孫臏謀,減灶而趨大梁,魏將龐涓逐之,曰:“齊魯何其怯也,入吾境,亡者半矣?!奔榜R陵,為齊人所敗,殺龎涓,虜魏太子而旋。形以弱而敵從之也。
○杜牧曰:非止于羸弱也,言我強敵弱,則示以羸形,動之使來。我弱敵強,則示之以強形,動之使去。敵之動作,皆須從我。孫臏曰:“齊國號怯,三晉輕之。令入魏境,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蔽糊変钢鹬唬骸褒R虜何怯也。入吾境土,亡者太半。”因急追之,至馬陵,道狹,臏乃斫木書之曰:“龎涓死此樹下。”伏弩于側(cè),令曰:“見火始發(fā)?!变钢?,鑚燧讀之,萬弩齊發(fā),龎涓死。此乃示以羸形,能動龎涓,遂來從我而殺之也。隋煬帝于鴈門為突厥始畢可汗所圍,太宗應(yīng)募救援,隸將軍云定興營將行,謂定興曰:“必多赍旗鼓以設(shè)疑兵,且始。畢可汗敢圍天子,必以我倉卒無援。我張吾軍容,今數(shù)十里,晝則旌旗相續(xù),夜則鉦鼓相應(yīng),虜必以為救兵云集,覩塵而遁。不然,彼眾我寡,不能乆矣。”定興從之。師次崞縣,始畢遁去。此乃我弱敵強,示之以強,動之令去。故敵之來去,一皆從我之形也。
○梅堯臣曰:形亂弱而必從。
○王晳曰:誘敵使必從。
○何氏曰:移形變勢,誘動敵人,敵昧于戰(zhàn),必落我計中而來,力足制之。
○張預(yù)曰:形之以羸弱,敵必來從。晉楚相攻,苗賁皇謂晉侯曰:“若欒范易行以誘之,中行二卻,必克二穆?!惫麛〕?。又楚伐隋,羸師以張之。季良曰:“楚之羸,誘我也。”皆此二義也?!?br />
予之,敵必取之。
【曹操曰:以利誘敵,敵逺離其壘,而以便勢擊其空虛孤特也。
○杜牧曰:曹公與袁紹相持官渡,曹公循河而西,紹于是渡河追公,公營南阪下,馬解鞍。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也。安可去之?!苯B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后繼至,或分趨輜重。公曰:“可矣?!蹦私陨像R,時騎不滿六百人,遂大破之,斬文丑。
○梅堯臣曰:示畏怯而必取。
○王晳曰:餌敵,使必取。予與同。
○張預(yù)曰:誘之以小利,敵必來取。吳以囚徒誘越,楚以樵者誘絞,是也?!?br />
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曹操曰:以利動敵也。
○李筌曰:后漢大司馬鄧禹之攻赤眉也,赤眉佯此,棄輜重而遁,車皆載土,覆之以豆。禹軍乏食,競趨之,不為行列。赤眉伏兵奄至,擊之,禹大敗,則其義也。
○杜牧曰:以利動敵,敵旣從我,則嚴(yán)兵以待之。上文所解是也。
○梅堯臣曰:以上數(shù)事,動誘敵而從我,則以精卒待之。
○王晳曰:或使之從,或使之取,必先嚴(yán)兵以待之也。
○何氏曰:敵貪我利,則失行列。利旣能動,則以所待之卒擊之,無不勝也。如曹公西征馬超,與超夾關(guān)為軍。公急持之,而濳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坂津,據(jù)河西為營。公自潼關(guān)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zhàn)。公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得渡。循河為甬道而南,賊退距渭口。公乃多設(shè)疑兵,濳以舟載兵入渭,為浮橋。夜分兵結(jié)營于渭南,賊夜攻營,伏兵奮擊,破之。十六國南梁禿髪傉檀守姑臧,后秦姚興遣將姚弼等至于城下,傉檀驅(qū)牛羊于野,弼眾采掠,傉檀分兵擊,大破之。后魏末,大將廣陽王元深伐北狄,使于謹(jǐn)單騎入賊中,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鐡勒酋長乜列河等三萬余戸,并欵附,相率南遷。廣陽欲與謹(jǐn)至折敷嶺迎接之。謹(jǐn)曰:“破六汗拔陵兵眾不少,聞乜列河等歸附,必來邀擊。彼若先據(jù)險要,則難與爭鋒。今以乜列河等餌之,當(dāng)競來抄掠,然后設(shè)伏而待,必指掌破之?!睆V陽然其計,拔陵果來邀擊,破乜列河于嶺上,部眾皆沒。謹(jǐn)伏兵發(fā),賊遂大敗,悉收得乜列河之眾。
○張預(yù)曰:形之?dāng)麖?,予之又取,是能以利動之而來也,則以勁卒待之。李靖以卒為本,以本待之者,謂正兵節(jié)制之師。】
故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zé)于人。
【杜佑曰:言勝負(fù)之道,自圖于中,不求之下,責(zé)怒師眾,強使力進也。若秦穆悔過,不替孟明也。故能擇人而任勢,一作故能擇人而任之,諸家作任勢者,多矣。
○曹操曰:求之于勢者,專任權(quán)也。不責(zé)于人者,權(quán)變明也。
○李筌曰:得勢而戰(zhàn),人怯者能勇,故能擇其所能任之。夫勇者可戰(zhàn),謹(jǐn)慎者可守。智者可說,無棄物也。
○杜牧曰:言善戰(zhàn)者先料兵勢,然后量人之材,隨短長以任之,不責(zé)成于不材者也。曹公征張魯于漢中,張遼、李典、樂進將一千余人守合淝,敎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倍矶鴧菍O權(quán)十萬人眾圍合淝,乃共發(fā),敎曰:“若孫權(quán)至者,張李將軍出戰(zhàn),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zhàn)?!敝T將皆疑。遼曰:“公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敎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威勢,以安眾心,然后可守。成敗之機,在此一舉。”典與遼同岀,果大破孫權(quán),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權(quán)攻城十日不拔,乃退。孫盛論曰:“夫兵詭道也,至于合淝之守,懸弱無援,專任勇者,則好戰(zhàn)生患,專任怯者,則懼心難保。且彼眾我寡,眾者必懷貪惰,我以致命之師擊貪惰之卒,其勢必勝。勝而后守,則必固矣。是以魏武雜選武力,參以異同,為之宻敎,節(jié)宣其用,事至而應(yīng),若合符契也?!?br />○賈林曰:讀為擇人而任勢,言示以必勝之勢,使人從之,豈更外責(zé)于人,求其勝敗。擇勇怯之人,任進退之勢。
○陳皥曰:善戰(zhàn)者,專求于勢,見利速進,不為敵先,專任機權(quán),不責(zé)成于人。茍不獲巳而用人,即須擇而任之。
○杜佑曰:權(quán)變之明,能簡置于人,任已之形勢也。
○梅堯臣曰:用人以勢則易,責(zé)人以力則難。能者當(dāng)在擇人而任勢。
○何氏曰:得勢自勝,不專責(zé)人以力也。
○王晳曰:謂將能擇人任勢,以戰(zhàn)則自然勝矣。人者,謂偏禆與?
○張預(yù)曰:任人之法,使貪使愚,使智使勇,各任自然之勢,不責(zé)人之所不能。故隨材大小,擇而任之?!段究澴印吩唬骸耙蚱渌L而用之?!毖匀娭校虚L于歩者,有長于騎者,因能而用,則人盡其材。又晉侯類能而使之,是也?!?br />
任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zhuǎn)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
【曹操曰:任自然勢也。
○李筌曰:任勢御眾當(dāng)如此也。
○杜佑曰:言投之安地則安,投之危地則危,不知有所回避也。任勢自然也。方圓之形,猶兵勝負(fù)之形。
○梅堯臣曰:木石重物也,易以勢動,難以力移。三軍至眾也,可以勢戰(zhàn),不可以力使,自然之道也。何氏同梅堯臣注。
○張預(yù)曰:木石之性,置之安地則靜,置之危地則動,方正則止,圓斜則行,自然之勢也。三軍之眾,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不得已則闘,亦自然之道。】
故善戰(zhàn)人之勢,如轉(zhuǎn)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李筌曰:蒯通以為坂上走丸,言其易也。
○杜牧曰:轉(zhuǎn)石于千仞之山,不可止遏者,在山不在石也。戰(zhàn)人有百勝之勇,強弱一貫者,在勢不在人也。杜公元凱曰:“昔樂毅藉濟西一戰(zhàn),能幷強齊。今兵威巳成,如破竹,數(shù)節(jié)之后,迎刃自解,無復(fù)著手。此勢也。勢不可失?!蹦藮|下建鄴,終滅吳。此篇大抵言兵貴任勢,以險迅疾速為本,故能用力少而得功多也。
○梅堯臣曰:圓石在山屹然,其勢一人推之,千人莫制也。
○王晳曰:石不能自轉(zhuǎn),因山之勢而不可遏也。戰(zhàn)不能妄勝,因兵之勢而不可支也。
○張預(yù)曰:石轉(zhuǎn)于山而不可止遏者,由勢使之也。兵在于險而不可制御,者亦勢使之也。李靖曰:“兵有三勢。將輕敵,士樂戰(zhàn),志勵靑云,氣等飄風(fēng),謂之氣勢。關(guān)山狹路,羊腸狗門,一夫守之,千人不過,謂之地勢。因敵怠慢,勞役饑渴,前營未舎,后軍半濟,謂之因勢。故用兵任勢,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成功甚慱也。】
孫子集注卷之五
孫子集注卷之六
虛實篇
(曹操曰:能虛實彼己也。
○李筌曰:善用兵者,以虛為實,善破敵者,以實為虛,故次其篇。
○杜牧曰:夫兵者避實擊虛,先須識彼我之虛實也。
○王晳曰:凡自守以實,攻敵以虛也。
○張預(yù)曰:形篇言攻守,勢篇說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兩齊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變之術(shù),然后知虛實。蓋奇正自攻守而用,虛實由奇正而見,故次勢。)
孫子曰:凡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
【曹操李筌并曰:力有余也。
○賈林曰:先處形勝之地以待敵者,則有備豫,士馬閑逸。
○杜佑同賈林注。
○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形勢之地,我先據(jù)之,以待敵人之來,則士馬閑逸而力有余?!?br />
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
【李筌曰:力不足也。《太一遁甲》云:“彼來攻我,則我為主,彼為客。主易客難也?!笔且浴短欢菁住费云涠ㄓ嬛x,故知勞佚事不同,先后勢異。
○杜牧曰:后周遣將帥突厥之眾逼齊,齊將叚韶御之。時大雪之后,周人以歩卒為前鋒,從西而下,去城二里,諸將欲逆擊之。韶曰:“歩人氣力,勢自有限。今積雪旣厚,逆戰(zhàn)非便,不如陳以待之,彼勞我佚,破之必矣?!睌粦?zhàn),大破之。前鋒盡殪,自余遁矣。
○賈林曰:敵處便利,我則不徃,引兵別據(jù),示不敵其軍。敵謂我無謀,必來攻襲,如此,則反令敵倦而我不勞。
○孟氏曰:若敵巳處便勢之地,巳方赴利,士馬勞倦,則不利矣。
○梅堯臣曰:先至待敵則力完,后至趨戰(zhàn)則力屈。
○何氏曰:戰(zhàn)國秦師伐韓圍閼與,趙遣將趙奢救之。軍士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庇衷唬骸跋葥?jù)北山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卽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遂解閼與之圍。后漢初諸將征隗囂,為囂所敗。光武令悉軍栒邑,未及至,隗囂乗勝,使其將王元行巡將二萬余人下隴,因分遣巡取栒邑。漢將馮異卽馳馬欲先據(jù)之,諸將皆曰:“虜兵盛而新乗勝,不可與爭,宜止軍此地。徐思方略?!碑愒唬骸疤敱绞ⅲR境狃忲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輔動揺,是吾憂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據(jù)城以佚待勞,非所以爭鋒也?!彼鞛K往,閉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馳赴之。異乗其不意,卒擊鼓建旗而出,巡軍驚亂奔走,追而大破之。東魏將齊神武伐西魏,軍過蒲津,渉洛至許原,西魏將周文帝軍至沙苑。齊神武聞周文至,引軍來會。詰朝。候騎告齊神武軍且至,周文歩將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陳。此東十里有渭曲,可先據(jù)以待之?!彼燔娭廖记?,背水東西為陳,合戰(zhàn),大破之。
○張預(yù)曰:便利之地,彼巳據(jù)之,我方趨彼以戰(zhàn),則士馬勞倦而力不足?;蛑^所戰(zhàn)之地,我宜先到,立陳以待彼,則已佚矣。彼先結(jié)陳我后至則我勞矣。若宋人巳成列,椘師未旣濟之類?!?br />
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李筌曰:故能致人之勞,不致人之佚也。
○杜牧曰:致令敵來就我,我當(dāng)蓄力待之,不就敵人,恐我勞也。后漢張歩將費邑,分遣其弟敢守巨里。耿弇進兵,先脅巨里,使多伐樹木,揚言以填坑壍。數(shù)日有降者,言邑聞弇欲攻巨里,謀來救之。弇乃嚴(yán)令軍中趨修攻具,宣勒諸部,后三日當(dāng)悉力攻巨里城。陰緩生口,令得亡歸。歸者以弇期告邑。至日,果自將精兵三萬余人來救之。弇喜謂諸將曰:“吾修攻具者,欲誘致邑耳。今來,適其所求也?!眳u分三千人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岡阪,乗高大破之,遂臨陳斬費邑。杜佑曰:言兩軍相遠(yuǎn),強弱俱敵,彼可使歷險而來,我不可歷險而往,必能引致敵人。巳不往從也。
○梅堯臣曰:能令敵來則敵勞,我不往就則我佚。
○王晳曰:致人者以佚乗其勞,致于人者以勞乗其佚。
○何氏曰:令敵自來。
○張預(yù)曰:致敵來戰(zhàn),則彼勢常虛,不往赴戰(zhàn),則我勢常實。此乃虛實彼我之術(shù)也。耿弇先逼巨里以誘致費邑,近之?!?br />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曹操曰:誘之以利也。
○李筌曰:以利誘之,敵則自遠(yuǎn)而至也。趙將李牧誘匈奴,則其義也。
○杜牧曰:李牧大縱畜牧人眾滿野,匈奴小入,佯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大喜,率眾來入,牧大破之,殺匈奴十萬騎,單于奔走,歲余不敢犯邊也。
○梅堯臣曰:何能自來,示之以利。
○何氏曰:以利誘之而來,我佚敵勞。
○張預(yù)曰:所以能致敵之來者,誘之以利耳。李牧佯北以致匈奴,楊素毀車以誘突厥,是也?!?br />
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曹操曰: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
○李筌曰:害其所急,彼必釋我而自固也。魏人冦趙,邯鄲乞師于齊,齊將田忌欲救趙。孫臏曰:“夫解紛者不控卷,救闘者不摶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解爾。今二國相持,輕銳竭于外,疲老殆于內(nèi)。我襲其虛,彼必解圍而奔命,所謂一舉存趙而弊魏也?!焙笪汗屭w而奔大梁,遭齊人于馬陵,魏師敗績。
○杜牧曰:曹公攻河北,師次頓丘。黒山賊于毒等攻武陽,曹公乃引兵西入山,攻毒本屯。毒聞之,棄武陽還,曹公要擊于內(nèi),大破之也。
○陳皥曰:子胥疲楚師,孫臏走魏將之類也。
○杜佑曰:致其所必,走攻其所必救,能守其險害之要路,敵不得自至。故王子曰:“一貓當(dāng)穴,萬鼠不敢出。一虎當(dāng)溪,萬鹿不敢過?!?br />○梅堯臣曰:敵不得來,當(dāng)制之以害。
○王晳曰:以害形之,敵患之而不至。
○張預(yù)曰:所以能令敵人必不得至者,害其所顧愛耳。孫臏宜走大梁而解邯鄲之圍是也?!?br />
故敵佚能勞之,
【曹操曰:以事煩之。
○李筌曰:攻其不意,使敵疲于奔命。
○杜牧曰:高颎言平陳之策于隋祖曰:“江北寒,田收差晩,江南土熱,水田早熟。量彼收獲之際,征兵上馬,聲言掩襲,彼必屯兵御守,足得廢其農(nóng)時。彼旣聚兵,我便解甲。”于是陳人始病。
○梅堯臣曰:撓之,使不得休息。
○王晳曰:巧致之也。
○何氏曰:春秋時,吳王闔閭問于伍員曰:“伐楚何如?”對曰:“楚執(zhí)政眾,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彼必道弊,亟肄以疲之,多方以誤之,旣罷而后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标H閭從之,楚于是乎始病吳,遂入郢。
○張預(yù)曰:為多方以誤之之術(shù),使其不得休息?;蛟槐巳粝忍帒?zhàn)地以待我,則是彼佚也,我不可趨而與之戰(zhàn)。我旣不往彼,必自來,卽是變佚為勞也?!?br />
飽能饑之,
【曹操曰:絶糧道以饑之。
○李筌曰:焚其積聚,芟其禾苗,絶其糧道。
○杜牧曰:我為主,敵為客,則可以絶糧道而饑之。如我為客,敵為主,則如之何?答曰:饑敵之術(shù),非止絶糧道,但能饑之則是。隋高颎平陳之策曰:“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有畜積,皆非地窖。密遣人因風(fēng)縱火,待敵修立,更復(fù)燒之,不出數(shù)年,自可財力俱盡?!彼煨衅洳摺S墒顷惾艘胬?。三國時,諸葛誕、文欽據(jù)壽春,及招吳請援,司馬景王討之,謂諸將曰:“彼當(dāng)突圍,決一朝之命。或謂大軍不能乆,省食減口,冀有他變。料賊之情,不出此二者。當(dāng)多方以亂之?!币蛎蠂?,遣羸疾寄谷淮北,廩軍士豆,人三升。誕欽聞之,果喜。景王愈羸形以示之,誕等益寛,恣食。俄而城中糧盡,攻而拔之。隋末宇文化及率兵攻李密于黎陽,密知化及糧少,因偽和之,以弊其眾?;按笙?,恣其兵食。冀密饋之,其后食盡,其將王智略、張童仁等率所部兵歸于密,前后相繼,化及以此遂敗。
○陳皥曰:饑敵之術(shù),在臨事應(yīng)機。
○梅堯臣曰:要其糧,使不得饋。
○王晳曰:謂敵人足食,我能使之饑乏耳。曹公曰絶其糧道,晳謂火積亦是也。何氏曰:如吳楚反,周亞夫曰:“楚丘剽輕,難與爭鋒,愿以梁委之,絶其食道乃可制也?!眮喎驎鴾铌?,吳攻梁,梁急請救。亞夫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使輕騎弓高侯等絶吳楚兵后食道。兵乏糧饑,欲退,數(shù)挑戰(zhàn),終不出,乃引兵去。精兵追擊,大破之。王莾末,天下亂,光武兄伯升起兵討莾,為莾將甄阜、梁丘賜所敗,復(fù)收,會兵眾還,保于棘陽。阜、賜乘勝,留輜重于藍鄉(xiāng),引精兵十余萬人,南渡,橫臨沘水,阻兩山間為營,絶后橋,示無還心。伯升于是大饗軍士,設(shè)盟約,休卒三日,為六部,潛師夜起,襲取藍鄉(xiāng),盡獲其輜重。明晨自南攻甄阜下江兵,自東南攻梁丘賜,乏食,陳潰,遂斬阜、賜。唐輔公祏遣其偽將馮惠亮、陳當(dāng)世領(lǐng)水軍屯于愽望山,陳正通、河間王孝恭、徐紹宗率歩騎軍于靑州山。河間王孝恭至,堅壁不與闘,使奇兵斷其糧道,賊漸餒。夜薄我營,孝恭安臥不動。明日縱羸兵以攻賊壘,使盧祖尚率精騎列陳以待之。俄而攻壘者敗走,出追奔數(shù)里,遇祖尚軍,與戰(zhàn),大敗之。正通棄營而走。
○張預(yù)曰:我先舉兵則我為客,彼為主。為客則食不足,為主則飽有余。若奪其畜積,掠其田野,因糧于彼,館榖于敵,則我反飽,彼反饑矣。則是變客為主也。不必焚其積聚,廢其農(nóng)時,然后能饑敵矣。或彼為客,則絶其糧道。廣武君欲請奇兵以遮絶韓信軍后是也。】
安能動之。
【曹操曰:攻其所必愛,岀其所必趨,則使敵不得不相救也。
○李筌曰:岀其所必趨,擊其所不意,攻其所必愛,使不得不救也。
○杜牧曰:司馬宣王攻公孫文懿于遼東,阻遼水以拒魏軍。宣王曰:“賊堅營高壘以老我?guī)煟ブ?,正入其計。古人云: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我今直指襄平,則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彼煺惗^。賊見兵出其后,果來邀之,乃縱擊,大破之,竟平遼東。
○陳皥曰:《左傳》,楚伐宋,宋告急于晉。晉先軫曰:“我執(zhí)曹君而分曹衛(wèi)之田以賜宋人,楚愛曹衛(wèi),必不許也。喜賂怒頑,能無戰(zhàn)乎?”遂破楚師。
○孟氏注同曹操。
○梅堯臣曰:趨其所顧,所不得止。
○王晳同李筌注。
○何氏曰:攻其所愛,豈能安視而不動哉。
○張預(yù)曰:彼方安守以為自固之術(shù),不欲速戰(zhàn),則當(dāng)攻其所必救,使不得巳而須出。臾騈堅壁,秦伯挑其禆將,遂皆出戰(zhàn),是也。】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
【曹操曰:使敵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何氏曰:令敵人須應(yīng)我行?!?br />
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
【曹操曰: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李筌曰:出敵無備,從孤?lián)籼?,何人之有。杜牧曰:梁元帝時,西蜀稱帝,率兵東下,將攻元帝。西魏大將周文帝曰:“平蜀制梁,在茲一舉。”諸將多有異同,文帝謂將軍尉遲迥曰:“伐蜀之事。一以委公、然計將安出?”迥曰:“蜀與中國隔絶百余年矣,恃其山川險阻,不虞我?guī)熤?。宜以精甲銳騎,星夜奔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必向風(fēng)不守?!本挂云绞?。言不勞者,空虛之地,無敵人之虞,行止在我,故不勞也。
○陳皥曰:夫言空虛者,非止為敵人不備也,但備之不嚴(yán),守之不固,將弱兵亂,糧少勢孤,我整軍臨之,彼必望風(fēng)自潰,是我不勞苦,如行無人之地。
○梅堯臣曰:出所不意。
○何氏曰:曹公北征烏桓,謀臣郭嘉曰:“兵遺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得以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惫嗣艹霰R龍塞,直指單于庭。虜卒聞公至,惶怖合戰(zhàn),大破之,斬蹋頓及名王巳下。又唐吐谷渾冦邊,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輕途二千里,行空虛之地,平吐谷渾而還。故太宗曰:“且李靖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fù)定襄,古今未有也?!?br />○張預(yù)曰:掩其空虛,攻其無備,雖千里之征,人不疲勞若。鄧艾伐蜀,由陰平之徑,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是也?!?br />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李筌曰:無虞易取。
○杜牧曰:警其東,擊其西,誘其前,襲其后。后漢張歩都劇,使弟藍守西安,又令別將守臨淄。去臨淄四十里,耿弇引軍營。其間,弇視西安城小而堅,藍兵又精,臨淄名雖大,其實易攻。弇令軍吏治攻具,后五日,攻西安。縱生口令歸。藍聞之,晨夜守城至期夜半,弇勒諸將蓐食,及明至臨淄城下,護軍荀梁等爭之,以為宜速攻西安。弇曰:“西安聞吾欲攻,日夜為備,臨淄出其不意,至必驚擾,吾攻之一日,必拔。拔臨淄卽西安勢孤,所謂擊一得兩?!北M如其策。后漢末,朱雋擊黃巾,賊帥韓忠于宛雋作長圍、起土山,以臨其城內(nèi),因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乗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
○陳皥曰:國家征上黨,王宰知劉稹恃天井之險,不為固守之計,宰悉力攻,奪而后守。稹失其險,終陷其巢穴也。
○梅堯臣曰:言擊其南,實攻其北。
○王晳曰:攻其虛也。謂將不能,兵不精,壘不堅,備不嚴(yán),救不及,食不足,心不一爾。
○張預(yù)曰: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使敵人莫之能備。莫之能備則吾之所攻者,乃敵之所不守也。耿弇之克臨淄,朱雋之討黃巾,但其一端耳。】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杜牧曰:不攻尚守,何況其所攻乎。漢太尉周亞夫擊七國于昌邑也,賊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其西北。俄而賊精卒攻西北,不得入,因遁走,追破之。
○陳皥曰:無慮敵不攻,慮我不守。無所不攻,無所不守,乃用兵之計備也。
○梅堯臣曰:賊擊我西亦備乎東。
○王晳曰:守以實也。謂將能、兵精、壘堅、備嚴(yán)、救及、食足、心一爾。
○張預(yù)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使敵人莫之能測。莫之能測則吾之所守者,乃敵之所不攻也。周亞夫擊東南而備西北,亦是其一端也?!?br />
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曹操曰:情不泄也。
○李筌曰:善攻者,器械多也。東魏高歡攻鄴是也。善守,謹(jǐn)備也。周韋孝寛守晉州是也。
○杜牧曰:攻取備御之情不泄也。
○賈林曰:教令行,人心附,備守堅固,微隱無形,敵人猶豫,智無所措也。梅堯臣曰:善攻者,機密不泄,善守者周備不隙。
○王晳曰:善攻者待敵有可勝之隙,速而攻之,則使其不能守也。善守者常為不可勝,則使其不能攻也。云不知者,攻守之計,不知所出耳。
○何氏曰:言攻守之謀,令不可測。
○張預(yù)曰:夫守則不足,攻則有余。所謂不足者,非力弱也,蓋示敵以不足,則敵必來攻此,是敵不知其所攻也。所謂有余者,非力強也,蓋示敵以有余,則敵必自守,此是敵不知其所守也。情不外泄,積乎攻守者也?!?br />
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李筌曰:言二遁用兵之奇正,攻守微妙,不可形于言說也。微妙神乎敵之死生懸形于我,故曰司命。
○杜牧曰:微者,靜也。神者,動也。靜者守,動者攻,敵之死生悉懸于我,故如天之司命。
○杜佑曰:言其微妙,所不可見也。言變化之形,倐忽若神,故能料敵死生,若天之司命也。
○梅堯臣曰:無形則微密不可得而窺,無聲則神速不可得而知。
○王晳曰:微密則難窺,神速則難應(yīng),故能制敵之命。
○何氏曰:武論虛實之法,至于神微而后見成功之極也。吾之實,使敵視之為虛,吾之虛,使敵視之為實。敵之實吾能使之為虛,敵之虛吾能知其非實。蓋敵不識吾虛實而吾能審敵之虛實也。吾欲攻敵也,知彼所守者為實,而所不守者為虛。吾將避其堅而攻其脆,批其亢而搗其虛,敵欲攻我也,知彼所攻者為不急,而所不攻者為要。吾將示敵之虛而闘吾之實,彼示形在東而吾設(shè)備于西。是故吾之攻也,彼不知其所當(dāng)守,吾之守也,敵不料其所當(dāng)攻。攻守之變,岀于虛實之法,或藏九地之下,以喻吾之守,或動九天之上,以比吾之攻。滅跡而不可見,韜聲而不可聞,若從地出天下,倐岀間入,星耀鬼行,入乎無間之域,旋乎九泉之淵,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于天下之明目不能窺其形之微,天下之聰耳不能聽其聲之神。有形者至于無形,有聲者至于無聲,非無形也,敵人不能窺也。非無聲也,敵人不能聽也。虛實之變,極也。善守兵者通于虛實之變,遂可以入于神微之奧,不善者案然尋微窮神而泥其用兵之跡,不能泯其形聲,而至于聞見者,是不知神微之妙,固在虛實之變也。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安得無形與聲哉?但敵人不能窺聽耳。
○張預(yù)曰:攻守之術(shù),微妙神密,至于無形之可覩,無聲之可聞。故敵人死生之命,皆主于我也。】
進而不可御者,沖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曹操曰:卒往進攻其虛懈,退又疾也。
○李筌曰:進者襲空虛懈怠,退者必輜重在先,行遠(yuǎn)而大軍始退,是以不可追。后趙王石勒兵在葛陂,苦雨,欲班師于鄴,懼晉人躡其后,用張賓計,令輜重先行,遠(yuǎn)而不可及也。此筌以速字為遠(yuǎn)者也。
○杜牧曰:旣攻其虛,敵必敗,敗喪之后,安能追我。我故得以疾退也。
○陳皥曰杜:說非也。曹公之圍張繡也,城未拔,力未屈,而去之。繡兵出襲其后,賈詡止之,繡不聽。果為曹公所敗。繡謂詡曰:“公旣能知其敗,必能知其勝?!痹傇唬骸皬?fù)以敗卒襲之?!崩C從之,曹公果敗。豈是敗喪之后,不能追之哉?蓋言乗虛而進,敵不知所御,逐利而退,敵不知所追也。
○杜佑曰:沖突其虛空也。
○梅堯臣曰:進乗其虛則莫我御,退因其弊則莫我追。
○何氏曰:兵進則沖虛,兵退則利速,我能制敵而敵不能制我也。
○張預(yù)曰:對壘相持之際,見彼之虛隙,則急進而搗之,敵豈能御我也?獲利而退,則速還璧以自守,敵豈能追我也?兵之情主速,風(fēng)來電往,敵不能制。】
故我欲戰(zhàn),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
【曹操李筌曰:絶其糧道,守其歸路,攻其君主也。
○杜牧曰:我為主,敵為客,則絶其糧食,守其歸路。若我為客,敵為主,則攻其君主。司馬宣王攻遼東,直指襄平是也。
○梅堯臣曰:攻其要害。
○王晳曰:曹公曰,絶糧道,守歸路,攻君主也。晳謂敵若堅守,但能攻其所必救,則與我戰(zhàn)矣。若耿弇欲攻巨里以致費邑,亦是也。
○何氏曰:如魏將司馬宣王征公孫文懿,泛舟濳濟遼水,作長圍,忽棄賊而向襄平,諸將言不攻賊而作長圍,非所以示眾也。宣王曰:“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古人言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窟穴虛矣。我直指襄平,必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彼煺惗^。賊見兵出其后,果邀之,宣王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蹦丝v兵逆擊,大破之,三戰(zhàn)皆捷。唐馬燧討田恱,時軍糧少,恱深璧不戰(zhàn)。燧令諸軍持十日糧進,次倉口,與恱夾洹水而軍。李抱真、李芃問曰:“糧少而深入何也?”燧曰:“糧少利速戰(zhàn),兵法善于致人,不致于人。今田恱與淄靑兗三軍為首尾計,欲不戰(zhàn)以老我?guī)?,若分兵擊其左右,兵少未可必破。恱且來救,是前后受敵也。兵法所謂攻其必救,彼固當(dāng)戰(zhàn)也。燧為諸軍合而破之?!膘菽嗽烊龢虻烙怃∷?,日挑戰(zhàn),恱不敢出。恒州兵以軍少,懼為燧所幷,引軍合于恱。恱與燧明日復(fù)挑戰(zhàn),乃伏兵萬人,欲邀燧。燧乃引諸軍半夜皆食,先雞鳴時,擊鼓吹角,濳師傍洹水徑赴魏州,令曰:“聞賊至,則止為陳。”又令百騎吹鼓角,皆留于后,仍抱薪持火,待軍畢發(fā),止鼓角,匿其旁,伺恱軍畢渡,焚其橋。軍行十?dāng)?shù)里,乃率淄靑兗州歩騎四萬余人踰橋掩其后,乘風(fēng)縱火,鼓噪而進,燧乃坐甲,令無動。命前除草,斬荊棘,廣百歩以為陳。募勇力得五千余人,分為前列,以俟賊至。比恱軍至,則火止氣乏力少衰,乃縱兵擊之,恱軍大敗。恱走橋,橋巳焚矣。恱軍亂赴水,斬首二萬。淄青軍殆盡。
○張預(yù)曰:我為客,彼為主,我兵強而食少,彼勢弱而糧多,則利在必戰(zhàn)。敵人雖有金城湯池之固,不得守其險而必來與我戰(zhàn)者,在攻其所顧愛,使之相救援也。若楚人圍宋,晉將救之,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于衛(wèi),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宋免矣。”從之而解。又晉宣帝討公孫文懿,忽棄賊而走襄平,討其巢穴,賊果出邀之,遂逆擊,三戰(zhàn)皆捷,亦其義也?!?br />
我不欲戰(zhàn),畫地而守之。
【曹操曰:軍不欲煩也。
○李筌曰:拒境自守也。若入敵境,則用《天一遁甲》真人閉六戊之法,以刀畫地為營也。
○孟氏曰以物畫地而守,喻其易也。蓋我能戾敵人之心,不敢至也。】
敵不得與我戰(zhàn)者,乖其所之也。
【曹操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敵疑也。
○李筌曰:乖,異也。設(shè)竒異而疑之,是以敵不可得與我戰(zhàn)。漢上谷太守李廣縱馬卸安,疑也。
○杜牧曰:言敵來攻我,我不與戰(zhàn),設(shè)權(quán)變以疑之,使敵人疑惑不決,與初來之心乖戾,不敢與我戰(zhàn)也。曹公爭漢中地,蜀先主拒之。時將趙云守別屯,將數(shù)十騎輕出,卒遇大軍。云且闘且卻。公軍追至,圍云。入營,使大開門,偃旗息鼓,曹公軍疑有伏,引去。諸葛武侯屯于陽平,使魏延諸將幷兵東下,武侯惟留萬人守城。候白司馬宣王曰:“亮在城中,兵少力弱?!睂⑹渴A?xí)r意氣自若,勑軍中悉臥旗息鼓,不得輙出,開四門,掃地卻灑,宣王疑有伏,于是引去,趨北山。亮謂參佐曰:“司馬懿謂吾有設(shè)伏,循山走矣?!毙鹾笾?,頗以為恨。曹公與呂布相持,公軍出收麥,布領(lǐng)眾卒至,公營止有千人。出陳,半隱于堤下。呂布遲疑不敢進,曰:“曹操多詐,勿入伏中?!彼煲ァj惏堅唬骸蹲髠鳌?,楚令尹子元伐鄭,入自純門至于逵市,懸門不發(fā)。子元曰:“鄭有人焉。”乃還。
○賈林曰:置疑兵于敵惡之所,屯營于形勝之地,雖未修壘壍,敵人不敢來攻于我也。
○梅堯臣曰:畫地,喻易也。乖其道而示以利,使其疑而不敢進也。
○王晳曰:畫地言易,且明制之必有道也。
○張預(yù)曰:我為主,彼為客,我糧多而卒寡,彼食少而兵眾,則利在不戰(zhàn)。雖不為營壘之固,敵必不敢來與我戰(zhàn)者,示以疑形,乖其所往也。若楚人伐鄭,鄭懸門不發(fā),效楚言而出,楚師不敢進而遁。又司馬懿欲攻諸葛亮,亮偃旗臥鼓,開門卻灑,懿疑有伏兵,遂引而去,亦其義也?!?br />
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
【杜佑曰:我專一而敵分散。
○梅堯臣曰:他人有形,我形不見,故敵分兵以備我。
○張預(yù)曰:吾之正使敵視以為竒,吾之竒使敵視以為正,形人者也,以竒為正,以正為竒,變化紛紜,使敵莫測,無形者也。敵形旣見,我乃合眾以臨之,我形不彰,彼必分勢以防備?!?br />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杜佑曰:我料見敵形,審其虛實,故所備者少。專為一屯,以我之專,擊彼之散卒,為十共擊一也。
○梅堯臣曰:離一為十,我常以十分擊一分,則我眾而敵寡。杜佑曰:我專為一,故眾,敵分為十,故寡。
○張預(yù)曰:見敵虛實,不勞多備,故專為一屯,彼則不然,不見我形,故分為十處。是以我之十分擊敵之一分也,故我不得不眾,敵不得不寡。】
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zhàn)者,約矣。
【杜牧曰:約猶少也。我深壍髙壘,滅跡韜聲,岀入無形,攻取莫測,或以輕兵健馬沖其空虛,或以強弩長弓奪其要害,觸左履右,突后驚前,晝?nèi)照`之以旌旗,暮夜惑之以火鼓。故敵人畏懼,分兵防虞,譬如登山瞰城,垂簾視外,敵人分張之勢,我則盡知。我之攻守之方,敵則不測。故我能專一,敵則分離。專一者力全,分離者力寡,以全擊寡,故能必勝也。
○杜佑曰:言約少而易勝。
○梅堯臣曰:以專擊分,則我所敵少也。
○王晳曰:多為之形,使敵備巳,其實攻者則無形也。故我專敵分矣。專則眾,分則寡,十攻一者,大約言耳。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夫勢聚則強,兵散則弱,以眾強之勢擊寡弱之兵,則眾力少而成功多矣。】
吾所與戰(zhàn)之地不可知,
【杜佑曰:言舉動微密,情不可見。使彼知所出而不知吾所舉,知所舉而不知吾所集。張預(yù)曰:無形勢故也。】
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
【梅堯臣曰:敵不知則處處為備。】
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zhàn)者寡矣。
【曹操曰: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備我也。言少而易擊也。
○王晳曰:與敵必戰(zhàn)之地,不可使敵知之。知則并力得拒于我。曹公曰:形藏則敵疑。
○張預(yù)曰:不能測吾車果何岀,騎果何來,徒果何從,故分離其眾,所在輙為備,遂致眾散而弱勢,分而衰。是以吾所與接戰(zhàn)之處,以大眾臨孤軍也?!?br />
故備前則后寡,備后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杜佑曰:言敵之所備者多,則士卒無不分散而少。
○梅堯臣曰:所備皆寡也?!?br />
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巳者也。
【曹操曰:上所謂形藏敵疑,則分離其眾以備我也。
○李筌曰:陳兵之地,不可令敵人知之,彼疑則謂眾,離而備我也。
○杜牧曰:所戰(zhàn)之地,不可令敵人知之。我形不泄,則左右前后,遠(yuǎn)近險易,敵人不知,亦不知我何處來攻,何地會戰(zhàn),故分兵徹衛(wèi),處處防備。形藏者,眾分多者寡,故眾者必勝也,寡者必敗也。
○孟氏曰:備人則我散,備我則彼分。
○杜佑曰:敵分散而少者,皆先備人也。敵所以備己多者,由我專而眾故也。
○梅堯臣曰:使敵愈備則愈寡也。
○王晳曰:左右前后俱備,則俱寡。
○何氏同諸注。
○張預(yù)曰:左右前后,無處不為備,則無處不兵寡也。所以寡者,為兵分而廣備于人也。所以眾者,為勢專而使人備巳也?!?br />
故知戰(zhàn)之地,知戰(zhàn)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zhàn)。
【曹操曰:以度量知空虛會戰(zhàn)之日。
○李筌曰:知戰(zhàn)之地,則舟車歩騎之所便也。魏武以北上未安,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強,是以有黃蓋之?dāng)?。吳王濞?qū)吳楚之眾奔馳于梁鄭之間,此不知戰(zhàn)地日者。故《太一遁甲》曰:“計法三門五將,主客成敗則可知也?!庇谑乔Ю飼?zhàn)而勝。
○杜牧曰:宋武帝使朱齡石伐譙縱于蜀,宋武曰:“往年劉敬宣出內(nèi)水,向黃武,無功而退,賊謂我今應(yīng)從外水來,而料我當(dāng)出其不意,猶從內(nèi)水來也。如此,必以重兵守涪城以備內(nèi)道,若向黃武,正墮其計。今以大眾自外取成都,疑兵向內(nèi)水,此則制敵之竒也。”而慮此聲先馳,賊知虛實,別有函書,全封付齡石,函邊書曰:“至白帝乃開?!敝T軍未知處分所由,至白帝發(fā)書曰:“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朱林于中水取廣漢,使羸弱乗高艦十余,由內(nèi)水向黃武?!弊S縱果以重兵備內(nèi)水,齡石滅之。
○陳皥曰:杜注止言知戰(zhàn)之地,未敘知戰(zhàn)之日。我若伐敵,至期不得與我戰(zhàn),敵來侵我,我必預(yù)備以應(yīng)之。項羽謂曹咎曰:“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復(fù)與將軍會?!逼埐恢貞?zhàn)之日,安能為約。
○孟氏曰:以度量知空虛,先知戰(zhàn)地之形,又審必戰(zhàn)之日,則可千里期會,先往以待之。若敵巳先至,可不往以勞之。
○杜佑曰:夫善戰(zhàn)者,必知戰(zhàn)之日,知戰(zhàn)之地,度道設(shè)期,分軍雜卒,遠(yuǎn)者先進,近者后發(fā),千里之會,同時而合,若會都市,其會地之日,無令敵知。知之則所備處少,不知則所備處多。備寡則專,備多則分,分則力散,專則力全。
○梅堯臣曰:若能度必戰(zhàn)之地、必戰(zhàn)之日,雖千里之遠(yuǎn),可克期而與戰(zhàn)。
○王晳曰:必先知地利敵情,然后以兵法之度量,計其遠(yuǎn)近,知其空虛,審敵趣應(yīng)之所及戰(zhàn)期也。如是,則雖千里可會戰(zhàn)而破敵矣。故曹公曰:以度量知空虛,會戰(zhàn)之日者是也。
○張預(yù)曰:凡舉兵伐敵,所戰(zhàn)之地必先知之,師至之日,能使敵人如期而來,以與我戰(zhàn)。知戰(zhàn)地日,則所備者專,所守者固,雖千里之遠(yuǎn)可以,赴戰(zhàn)。若蹇叔知晉人御師必于殽,是知戰(zhàn)地也。陳湯料烏孫圍兵五日必解,是知戰(zhàn)日也。又若孫臏龎涓于馬陵,度日暮必至是也?!?br />
不知戰(zhàn)地,不知戰(zhàn)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況遠(yuǎn)者數(shù)十里,近者數(shù)里乎。
【杜牧曰:管子曰:“計未定而出兵,則戰(zhàn)而自毀也?!?br />○杜佑曰:敵巳先據(jù)形勢之地,巳方趣利欲戰(zhàn),則左右前后疑惑,進退不能相救,況十?dāng)?shù)里之間也。
○梅堯臣曰:不能救者寡也。左右前后尚不能救,況遠(yuǎn)乎。
○張預(yù)曰:不知敵人何地會兵,何日接戰(zhàn),則所備者不專,所守者不固,忽遇勍敵,則倉遽而與之戰(zhàn),左右前后猶不能相援,又況首尾相去之遼乎?!?br />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于勝敗哉!
【曹操曰:越人相聚,紛然無知也?;蛟?,吳越讎國也。
○李筌曰:越,過也。不知戰(zhàn)地及戰(zhàn)日,兵雖過人,安能知其勝敗乎。
○陳皥曰:孫子為吳王闔閭論兵,吳與越讎,故言越,謂過人之兵,非義也。
○賈林曰:不知戰(zhàn)地,不知戰(zhàn)日,士人雖多,不能制勝敗之政,亦何益也。
○梅堯臣曰:吳越敵國也,言越人雖多,亦當(dāng)為我分之而寡也。
○王晳曰:此武相時料敵也。言越兵雖多,茍不善相救,亦無益于勝敗之?dāng)?shù)。
○張預(yù)曰:吾字作吳,字之誤也。吳越鄰國,數(shù)相侵伐,故下文云吳人與越人相惡也。言越國之兵雖曰眾多,但不知戰(zhàn)地戰(zhàn)日,當(dāng)分其勢而弱也。】
故曰勝可為也。
【杜牧曰:為勝在我,故言可為之。
○孟氏曰:若使敵不知戰(zhàn)地期日,我之必勝可常有也。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何氏同孟氏注。
○張預(yù)曰:為勝在我故也。《形篇》云:“勝可知,而不可為?!苯裱詣倏蔀檎撸我??蓋《形篇》論攻守之勢,言敵若有備,則不可必為也。今則主以越兵而言,度越人必不能知所戰(zhàn)之地日,故云可為也?!?br />
敵雖眾,可使無闘。
【杜牧曰:以下四事,度量之,敵兵雖眾,使其不能與我闘勝也。
○孟氏曰:敵雖多兵,我能多設(shè)變詐,分其形勢,使不能并力也。
○賈林曰:敵雖眾多,不知巳之兵情,常使急自備,不暇謀闘。
○梅堯臣曰:茍能寡,何有闘。
○王晳曰:多益不救,奚所恃而闘。
○張預(yù)曰:分散其勢,不得齊力同進,則焉能與我爭?!?br />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李筌曰:用兵者取勝之兵法,可制《太一遁甲》五將之計,以定關(guān)格掩迫之?dāng)?shù),得失可知也。
○孟氏曰:策度敵情,觀其施為,則計數(shù)可知。
○賈林曰:樽爼帷幄之間,以策籌之,我得彼失之計,皆先知也。
○杜佑曰:若度敵情,觀其所施,計數(shù)可知。
○梅堯臣曰:彼得失之計,我以筭策而知。
○王晳曰:策其敵情,以見得失之?dāng)?shù)。
○張預(yù)曰:籌策敵情,知其計之得失,若薛公料黥布之三計是也?!?br />
作之而知動靜之理,
【李筌曰:候望云氣風(fēng)鳥人情,則動靜可知也。王莾時,王尋征昆陽,有云氣如壞山,當(dāng)營而墜,去地數(shù)丈,而光武知其必敗。梁王僧辯營上有如堤之氣,侯景知其必勝。風(fēng)鳥貪豺之類也。此筌以作字為候字者也。杜牧曰:作,激作也。言激作敵人,使其應(yīng)我,然后觀其動靜理亂之形也。魏武侯曰:“兩軍相當(dāng),不知其將,如何?”吳起曰:“令賤勇者將銳而擊,交合而北,北而勿罰,觀敵進退,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奔北不追,見利不取,此將有謀。若其悉眾追北,旗旛雜亂,行止縱橫,貪利務(wù)得,若此之類,將令不行,擊而勿疑?!?br />○陳皥曰:作,為也。為之利害,使敵赴之,則知進退之理也。
○賈林曰:善覘候者必知其動靜之理。
○杜佑曰:喜怒動作,察其舉,止則情理可得。故知動靜權(quán)變,為其勝負(fù)也。
○梅堯臣曰:彼動靜之理,因我所發(fā)而見。
○王晳曰:候其理當(dāng)動以否。
○張預(yù)曰:發(fā)作乆之,觀其喜怒,則動靜之理可得而知也。若晉文公拘宛春以怒楚將子玉,子玉遂乘晉軍,是其躁動也。諸葛亮遺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司馬宣王,宣王終不岀戰(zhàn),此是其安靜也?!?br />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李筌曰:夫破陳設(shè)竒,或偃旗鼓,形之以弱,或虛列灶火旛幟,形之以強。投之以死,致之以生,是以死生因地而成也。韓信下井陘,劉裕過大峴,則其義也。
○杜牧曰:死生之地,蓋戰(zhàn)地也。投之死地必生,置之生地必死,言我多方誤撓敵人,以觀其應(yīng)我之形,然后隨而制之,則死生之地可知也。
○陳皥曰:敵人旣有動靜,則我得見其形,有謀者所處之地,必生,無謀者所投之地,必死也。
○孟氏曰:形相敵情,觀其所據(jù),則地形勢生死可得而知。
○賈林曰:見所理兵形,則可知其死所。
○梅堯臣曰:彼生死之地,我因形見而識。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形之以弱則彼必進,形之以強則彼必退,因其進退之際,則知彼所據(jù)之地死與生也。上文云“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是也。死地謂傾覆之地,生地謂便利之地?!?br />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曹操曰:角,量也。
○李筌曰:角,量也。量其力精勇則虛實可知也。
○杜牧曰:角,量也。言以我之有余,角量敵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敵人之不足。管子曰:“善攻者料眾以攻眾,料食以攻食,食不存不攻,備不存不攻。”司馬宣王伐遼東,司馬陳珪曰:“昔攻上庸,八部并進,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yuǎn)來而更安緩,愚切惑焉。”王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四倍于達而糧不淹一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命半解,猶當(dāng)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饑我飽,雨水乃爾。功力不設(shè),賊糧垂盡,當(dāng)示無能以安之。”旣而雨止,晝夜攻之,竟平遼東。
○梅堯臣曰:彼有余不足之處,我以角量而審。
○王晳曰:角謂相角也。角彼我之力,則知有余不足之處,然后可以謀攻守之利也。此而上亦所以量敵知戰(zhàn)。
○張預(yù)曰:有余,強也。不足,弱也。角量敵形,知彼強弱之所。唐太宗曰:“凡臨陳,常以吾強對敵弱,常以吾弱對敵強。”茍非角量,安得知之?!?br />
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李筌曰:形敵之妙,入于無形,間不可窺,智不可謀,是謂形也。
○杜牧曰: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極,不過于無形。無形則雖有間者深來窺我,不能知我之虛實。強弱不泄于外,雖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謀我也。
○梅堯臣曰:兵本有形,虛實不露,是以無形。此極致也。雖使間者以情偽,智者以謀料,可得乎。
○王晳曰:制兵形于無形,是謂極致。熟能窺而謀之哉。
○何氏曰:行列在外,機變在內(nèi),因形制變,人難窺測,可謂知微。
○張預(yù)曰:始以虛實形敵,敵不能測,故其極致,卒歸于無形。旣有形可覩,無跡可求,則間者不能窺其隙,智者無以運其計。】
因形而錯勝于眾,眾不能知。
【曹操曰:因敵形而立勝。
○李筌曰:錯,置也。設(shè)形險之勢,因士卒之勇而取勝焉。軍事尚密,非眾人之所知也。
○杜牧曰:窺形可置勝敗,非智者不能,固非眾人所能得知也。
○梅堯臣曰:眾知我能置勝矣,不知因敵之形。
○何氏曰:因敵置勝,眾不能知。
○張預(yù)曰:因敵變動之形,以置勝,非眾人所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曹操曰:不以一形之勝萬形,或曰不備知也。制勝者,人皆知吾所以勝,莫知吾因敵形制勝也。
○李筌曰:戰(zhàn)勝,人知之,制勝之法,幽密人莫知。
○杜牧曰:言巳勝之后,但知我制敵人,使有敗形,本自于我,然后我能勝之也。上文云“近而示之遠(yuǎn),遠(yuǎn)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斯皆制勝之道,人莫知之也。
○陳皥曰:人但知我勝敵之善,不能知我因敵之?dāng)⌒巍?br />○梅堯臣曰:知得勝之跡,而不知作勝之象。
○王晳曰:若韓信背水拔幟是也。人但見水上軍殊死戰(zhàn),不可敗。及趙軍驚亂遁走,不知吾能制使之然者,以何道也。
○張預(yù)曰:立勝之跡,人皆知之,但莫測吾因敵形而制此勝也?!?br />
故其戰(zhàn)勝不復(fù),而應(yīng)形于無窮。
【曹操曰:不重復(fù)動而應(yīng)之也。
○李筌曰:不復(fù)前謀以取勝,隨宜制變也。
○杜牧曰:敵每有形,我則始能隨而應(yīng)之,以取勝。
○杜佑曰:死官也。
○賈林曰:應(yīng)敵形而制勝,乃無窮。
○梅堯臣曰:不執(zhí)故態(tài),應(yīng)形有機。
○王晳曰:夫制勝之理惟一,而所勝之形無窮也。
○何氏曰:巳勝之分,不再用也。敵來斯應(yīng),不循前法,故不窮。
○張預(yù)曰:巳勝之后,不復(fù)更用前謀,但墮敵之形而應(yīng)之,出奇無窮也?!?br />
夫兵形象水,
【孟氏曰:兵之形勢如水流,遲速之勢無常也。】
水之形,避髙而趨下,
【梅堯臣曰:性也?!?br />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梅堯臣曰:利也。
○張預(yù)曰:水趨下則順,兵擊虛則利?!?br />
水因地而制流,
【杜牧曰:因地之下。
○梅堯臣曰:順高下也。張預(yù)曰:方圓斜直,因地而成形?!?br />
兵因敵而制勝。
【李筌曰:不因敵之勢。吾何以制哉。夫輕兵不能持乆,守之必敗。重兵挑之必出,怒兵辱之,強兵緩之,將驕宜卑之,將貪宜利之,將疑宜反間之。故因敵而制勝。
○杜牧曰:因敵之虛也。
○賈林曰:見敵盛衰之形,我得因而立勝。
○杜佑曰:言水因地之傾側(cè)而制其流,兵因敵之隙闕而取其勝者也。梅堯臣曰:隨虛實也。
○王晳曰:謂堤防疏導(dǎo)之也。
○何氏曰:因敵強弱而成功。
○張預(yù)曰:虛實強弱,隨敵而取勝?!?br />
故兵無常勢,
【梅堯臣曰:應(yīng)敵為勢。
○張預(yù)曰:敵有變動,故無常勢?!?br />
水無常形,
【梅堯臣曰:因地為形。
○孟氏曰:兵有變化,地有方圓。
○張預(yù)曰:地有髙下,故無常形?!?br />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曹操曰:勢盛必衰,形露必敗,故能因敵變化,取勝若神。
○李筌曰:能知此道,謂之神兵也。
○杜牧曰:兵之勢因敵乃見,勢不在我,故無常勢,如水之形因地乃有形,不在水,故無常形。水因地之下,則可漂石,兵因敵之應(yīng),則可變化如神者也。
○梅堯臣曰:隨而變化,微不可測。
○王晳曰:兵有常理而無常勢,水有常性而無常形。兵有常理者,擊虛是也。無常勢者,因敵以應(yīng)之也。水有常性者,就下是也。無常形者,因地以制之也。夫兵勢有變,則雖敗卒尚復(fù)可使擊勝兵,況精銳乎?
○何氏曰:行權(quán)應(yīng)變,在智略。智略不可測,則神妙者也。
○張預(yù)曰:兵勢巳定,能因敵變動,應(yīng)而勝之,其妙如神?!?br />
故五行無常勝,
【杜佑曰:五行更王。
○王晳曰:迭相克也。】
四時無常位,
【杜佑曰:四時迭用。
○王晳曰:迭相代也?!?br />
日有短長,月有死生。
【曹操曰:兵無常勢,盈縮隨敵。
○李筌曰:五行者,休囚王相,遞相勝也。四時者,寒暑往來,無常定也。日月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百刻者,春秋二分則日夜均,夏至之日,晝六十刻,夜四十刻。冬至之日,晝四十刻,夜六十刻,長短不均也。月初為朔,八日為上弦,十五日為望,二十四日為下弦,三十日為晦,則死生義也。孫子以為五行四時,日月盈縮無常,況于兵之形變,安常定也。
○梅堯臣曰:皆所以象兵之隨敵也。
○王晳曰:皆喻兵之變化,非一道也。張預(yù)曰:言五行之休王,四時之代謝,日月之盈昃,皆如兵勢之無定也?!?br />
[點校者按,“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指料敵先機之術(shù)。戰(zhàn)國時期,已有六壬占之古法,見于《戰(zhàn)國策》,《周禮》有占夢之法,《春秋》有天文占,《史記》《漢書》等史籍保留有大量天文占資料,皆是也。其術(shù)之核心,即五行、四時、日月之天文占。天下大勢,可因而不可為也。故曰:治亂,數(shù)也。故曰:國有道,則兼濟天下;無道,則獨善其身。劉備訪南陽,諸葛先論天下大勢者,此也。]
孫子集注卷之六
孫子集注卷之七
軍爭篇
(曹操曰:兩軍爭勝。
○李筌曰:爭者趨利也。虛實定,乃可與人爭利。
○王晳曰:爭者爭利,得利則勝,宜先審輕重,計迂直,不可使敵乗我勞也。
○張預(yù)曰:以軍爭為名者,謂兩軍相對而爭利也。先知彼我之虛實,然后能與人爭勝,故次虛實。)
孫子曰:
凢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
【李筌曰:受君命也,遵廟勝之筭,恭行天罰。
○張預(yù)曰:受君命,伐叛逆?!?br />
合軍聚眾,
【曹操曰:聚國人,結(jié)行伍,選部曲,起營為軍陳。
○梅堯臣曰:聚國之眾,合以為軍。
○王晳曰:大國三軍,總?cè)f七千五百人,若悉舉其賦,則總七萬五千人。此所謂合軍聚眾。
○張預(yù)曰:合國人以為軍,聚兵眾以為陳?!?br />
交和而舍,
【曹操曰:軍門為和門,左右門為旗門,以車為營曰轅門,以人為營曰人門,兩軍相對為交和。
○李筌曰:交間和雜也,合軍之后,強弱勇怯,長短向背,間雜而仵之,力相兼后合諸營壘與敵爭之。
○杜牧曰:《周禮》“以旌為左右和門”。鄭司農(nóng)曰:“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旗表之,以敘和出入,明次第也?!苯徽?,言與敵人對壘而舍,和門相交對也。
○賈林曰:舍,止也。士眾交雜,和合而止于軍中,趨利而動。
○梅堯臣曰:軍門為和門,兩軍交對而舍也。
○何氏曰:和門相望,將合戰(zhàn)爭利,兵家難事也。
○張預(yù)曰:軍門為和門,言與敵對壘而舍,其門相交對也?;蛟唬c上下交相和睦,然后可以出兵為營舍,故《吳子》曰:“不和于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陳?!薄?br />
[點校者按:交,集也,集合。和,人和之和。聚集將士,然后得其人和,乃敢行軍,擇地安營扎寨。蓋軍旅之事,無臨危受命之將帥,必上下皆舊部,乃能得其人和,而士卒可用。]
莫難于軍爭。
【曹操曰:從始受命至于交和,軍爭難也。
○杜牧曰:于爭利害難也。
○梅堯臣曰:自受命至此為最難。
○張預(yù)曰:與人相對而爭利,天下之至難也?!?br />
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曹操曰:示以遠(yuǎn),速其道里,先敵至也。
○杜牧曰:言欲爭奪,先以迂遠(yuǎn)為近,以患為利,誑紿敵人,使其慢易,然后急趨也。
○陳皥曰:言合軍聚眾,交和而舍,皆有舊制,惟軍爭最難也。茍不知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者,卽不能與敵爭也。
○賈林曰:全軍而行,爭于便利之地而先據(jù)之。若不得其地,則輸敵之勝,最其難也。
○杜佑曰:敵途本迂,患在道遠(yuǎn),則先處形勢之地,故曰“以患為利”。
○梅堯臣曰:能變迂為近,轉(zhuǎn)患為利,難也。
○王晳曰:曹公曰:示以遠(yuǎn),速其道里,先敵至。晳謂示以遠(yuǎn)者,使其不虞而行,或奇兵從間道出也。
○何氏曰:謂所征之國,路由山險迂曲而遠(yuǎn),將欲爭利,則當(dāng)分兵出奇,隨逐鄉(xiāng)導(dǎo)由直路,乗其不備急擊之,雖有陷險之患,得利亦速也。如鍾會伐蜀而鄧艾出奇先至蜀,蜀無備而降。故下云“不得鄉(xiāng)導(dǎo),不能得地利”是也。
○張預(yù)曰:變迂曲為近直,轉(zhuǎn)患害為便利,此軍爭之難也?!?br />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fā),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遠(yuǎn)也。后人發(fā),先人至者,明于度數(shù),先知遠(yuǎn)近之計也。
○李筌曰:故迂其途示不速進,后人發(fā)先人至也。用兵若此,以患為利者。
○杜牧曰:上解曰以迂為直,是示敵人以迂遠(yuǎn),敵意巳怠,復(fù)誘敵以利,使敵心不專,然后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故能后發(fā)先至,而得所爭之要害也。秦伐韓,軍于閼與。趙王令趙奢往救之,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諌者死?!鼻剀娢浒参?。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皆震。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遍懪c非趙地也,奢旣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秦人聞之,悉甲而至,有一卒曰:“先據(jù)北山者勝。”奢使萬人據(jù)之,秦人來爭不得,奢因縱擊,大破之,閼與遂得解。
○賈林曰:敵途本近,我能迂之者,或以羸兵,或以小利,于他道誘之,使不得以軍爭赴也。
○梅堯臣曰:遠(yuǎn)其途,誘以利,疑之也。后其發(fā),先其至,爭之也。能知此者,變迂轉(zhuǎn)害之謀也。
○何氏曰:迂途者,當(dāng)行之途也,以分兵出奇,則當(dāng)行之途示以迂變,設(shè)勢以誘敵,令得小利縻之,則岀奇之兵,雖后發(fā)亦先至也。言爭利須料迂直之勢,出奇,故下云“分合為變,其疾如風(fēng)”是也。
○張預(yù)曰:形勢之地,爭得則勝,凡欲近爭便地,先引兵遠(yuǎn)去,復(fù)以小利啖敵,使彼不意我進,又貪我利,故我得以后發(fā)而先至。此所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也。趙奢據(jù)北山而敗秦軍,郭淮屯北原而走諸葛是也。能后發(fā)先至者,明于度數(shù),知以迂為直之謀者也?!?br />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曹操曰:善者則以利,不善者則以危。
○李筌曰:夫軍者,將善則利,不善則危。
○杜牧曰:善者計度審也。
○賈林曰:我軍先至,得其便利之地則為利,彼敵先據(jù)其地,我三軍之眾馳往爭之,則敵佚我勞,危之道也。
○梅堯臣曰:軍爭之事,有利也有危也。
○又一本作軍爭為利眾爭為危
○何氏曰:此又言出軍行師,驅(qū)三軍之眾與敵人相角逐,以爭一日之勝,得之則為利,失之則為危,不可輕舉。
○張預(yù)曰:智者爭之則為利,庸人爭之則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舉軍而爭利則不及。
【曹操曰:遲不及也。
○李筌曰:輜重行遲。
○賈林曰:行軍用師,必趨其利,遠(yuǎn)近之勢,直以舉軍往爭其利,難以速至??梢詾K設(shè)奇計迂敵途程,敵不識我謀,則我先而敵后也。
○杜佑曰:遲不及也。舉軍悉行爭赴其利,則道路悉不相逮。
○梅堯臣曰:舉軍中所有而行則遲緩。
○王晳曰:以輜重故。
○張預(yù)曰:竭軍而前則行緩而不能及利?!?br />
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曹操曰:置輜重則恐捐棄也。
○李筌曰:委棄輜重,則軍資闕也。
○杜牧曰:舉一軍之物,行則重滯遲緩,不及于利。委棄輜重,輕兵前追,則恐輜重因此棄捐也。
○賈林曰:恐?jǐn)持~我后糧也。
○杜佑曰:委置庫藏,輕師而行,若敵乗虛而來,抄絶其后,則巳輜重皆悉棄捐。
○梅堯臣曰:委軍中所有而行,則輜重棄。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同杜佑注。
○張預(yù)曰:委置重滯,輕兵獨進,則恐輜重為敵所掠,故棄捐也。】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
【曹操曰:不得休息,罷也。】
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
【杜佑曰:若不慮上二事,欲從速疾卷甲束仗濳軍夜行,若敵知其情,邀而擊之,則三軍之將為敵所擒也。若秦伯襲鄭,三帥皆獲是也?!?br />
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曹操曰:百里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以為擒。
○李筌曰:一日行一百二十里,則為倍道兼行,行若如此,則勁健者先到,疲者后至,軍健者少,疲者多,且十人可一人先到,余悉在后,以此遇敵何三將軍不擒哉。魏武逐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諸葛亮以為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言無力也。是以有赤壁之?dāng) }変缸穼O臏,死于馬陵,亦其義也。
○杜牧曰:此說未盡也。凡軍一日行三十里為一舍,倍道兼行者再舍,晝夜不息,乃得百里為一舍。倍道若如此爭利,眾疲倦,則三將軍皆須為敵所擒。其法什一而至者,不得巳,必須爭利,凢十人中擇一人最勁者,先往,其余者則令繼后而往,萬人中先擇十人,平旦先至,其余繼至,有巳午時至者,有申未時至者,各得不竭其力,相續(xù)而至,與先往者足得聲響相接。凢爭利,必是爭奪要害,雖千人守之,亦足以拒抗敵人,以待繼至者。太宗以三千五百騎先據(jù)武牢,竇建德十八萬眾而不能前,此可知也。
○陳皥曰:杜說別是用兵一途,非什一而至之義也。蓋言百里爭利,勁者先,疲者后,十中得一而至,九皆疲困,一則勁者也。
○賈林曰:路遠(yuǎn)人疲,奔馳力盡,如此則我勞敵佚,被擊何疑。百里爭利,愼勿為也。
○杜佑曰:百里爭利非也,三將軍皆為擒也。強弱不伏相待,率十有一人至軍也。罷音疲。
○梅堯臣曰:軍日行三十里而舍,今乃晝夜不休,行百里,故三將軍為其擒也。何則?渉途旣遠(yuǎn),勁者少,罷者多,十中得一至耳。三將軍者,三軍之師也。
○王晳曰:罷,羸也。此言爭利之道,宜近不宜遠(yuǎn)耳。夫沖風(fēng)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茍日夜兼行,百里趨利,縱使一分勁者能至,固巳困乏矣。卽敵人以佚擊我之勞,自當(dāng)不戰(zhàn)而敗。故司馬宣王曰:“吾倍道兼行,此曉兵者之所忌也。”或曰,趙奢亦卷甲而趨,二日一夜,卒勝秦者,何也?曰,奢乆幷氣積力,增壘遣間,示怯以驕之,使秦不意其至,兵又堅,奢又去閼與五十里而軍,比秦聞之,及發(fā)兵至,非二三日不能也。能來是彼有五十里趨敵之勞,而我固巳二三日休息士卒,不勝其佚,且又投之險難,先據(jù)髙陽,竒正相因,曷為不勝哉。
○何氏曰:言三將岀奇求利,委軍眾輜重,卷甲務(wù)速,若晝夜百里不息,則勁者能十至其一,我勞敵佚,敵眾我寡,擊之,未必勝也,敗則三將俱擒,以此見武之深戒也。
○張預(yù)曰:卷甲,猶悉甲也。悉甲而進,謂輕重俱行也。凢軍日行三十里則止,過六十里已上為倍道,晝夜不息為兼行,言百里之遠(yuǎn),與人爭利,輕兵在前,輜重在后,人罷馬倦,渴者不得飮,饑者不得食,忽遇敵則以勞對佚,以饑敵飽,又復(fù)首尾不相及,故三軍之帥必皆為敵所擒。若晉人獲秦三帥是也。輕兵之中,十人得一人勁捷者先至,下九人悉疲困而在后,況重兵乎?何以知輕重俱行?下文云五十里而爭利則半至,若止是輕兵則一日行五十里不為遠(yuǎn)也,焉有半至之理,是必重兵偕行也?!?br />
五十里而爭利,則蹷上將軍,其法半至。
【曹操曰:蹷猶挫也,
○李筌曰:百里則十人一人至,五十里十人五人至,挫軍之威,不至擒也。言道近不至疲。
○杜牧曰:半至者,凡十人中擇五人勁者先往也。
○賈林曰:上猶先也。
○杜佑曰:蹷猶挫也。前軍之將已為敵所蹷敗。
○梅堯臣曰:十中得五,猶遠(yuǎn)不能勝。
○王晳曰:罷勞之患,減于太半,止挫敗而巳。
○張預(yù)曰:路不甚遠(yuǎn),十中五至,猶挫軍威,況百里乎?蹷上將,謂前軍先行也?;騿栐唬禾铺谡魉谓饎偅蝗找灰剐卸儆嗬?,亦能克勝者何也?答曰:此形同而勢異也。且金剛旣敗,眾心巳沮,迫而滅之,則河?xùn)|立平。若其緩之,賊必生計,此太宗所以不計疲頓而力逐也。孫子所陳爭利之法,蓋與此異矣?!?br />
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
【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無死敗也。
○李筌曰:近不疲也。故無死亡。
○杜牧曰:三十里內(nèi),凢十人中可以六七人先往也,不言其法者,舉上文可知也。
○杜佑曰:道近則至者多,故不言死敗,勝負(fù)未可知也。古者用師,日行三十里,歩騎相須,今徒而趨利,三分之二至。
○梅堯臣曰:道近至多,庶或有勝。
○王晳曰:計彼我之勢,宜須爭者或亦當(dāng)然。雖三分二至,蓋其精銳者之力未至勞乏,不可決以為敗,故不云其法也。
○張預(yù)曰:路近不疲,至者太半,不失行列之政,不絶人馬之力,庶幾可以爭勝。上三事皆謂舉軍而爭利也?!?br />
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曹操曰:無此三者,亡之道也。
○李筌曰:無輜重者,闕所供也。袁紹有十萬之眾,魏武用荀攸計,焚燒紹輜重而敗紹于官渡。無糧食者,雖有金城不重于食也。夫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故漢赤眉百萬眾無食而君臣面縳宜陽,是以善用兵者先,耕而后戰(zhàn)。無委積者,財乏闕也。漢髙祖無關(guān)中,光武無河內(nèi),魏武無兗州,軍北身遁,豈能復(fù)振也。
○杜牧曰:輜重者,器械及軍士衣裝。委積者,財貨也。
○陳皥曰:此說委軍爭利之難也。
○梅堯臣曰:三者不可無,是不可委軍而爭利也。
○王晳曰:委積謂薪鹽蔬材之屬。軍恃此三者以濟,不可輕離也。
○張預(yù)曰:無輜重則器用不供,無糧食則軍餉不足,無委積則財貨不充,皆亡覆之道。此三者謂委軍而爭利也?!?br />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曹操曰:不知敵情謀者,不能結(jié)交也。
○李筌曰:預(yù)備也。知敵之情,必備其交也。
○杜牧曰:非也。豫,先也,交,交兵也。言諸侯之謀先須知之,然后可交兵合戰(zhàn)。若不知其謀,固不可與交兵也。
○陳皥曰:曹說以為不先知敵人之作謀,即不能預(yù)結(jié)外援,二說并通。
○梅堯臣曰:不知敵國之謀則不能預(yù)交鄰國以為援助也。
○張預(yù)曰:先知諸侯之實情,然后可與結(jié)交。不知其謀則恐翻覆為患。其鄰國為援,亦軍爭之事。故下文云“先至而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是也?!?br />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曹操曰:髙而崇者為山,眾樹所聚者為林,坑壍者為險,一髙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水所歸而不流者為澤。不先知軍之所據(jù)及山川之形者,則不能行師也。
○梅堯臣曰:山林險阻之形沮澤濘淖之所,必先審知。
○張預(yù)曰:髙而崇者為山,眾木聚者為林,坑坎者為險,一髙一下者為阻,水草漸洳者為沮,眾水所歸而不流者為澤。凡此地形,悉能知之,然后可與人爭利而行軍?!?br />
不用鄉(xiāng)導(dǎo)者,不能得地利。
【李筌曰:入敵境,恐山川隘狹,地土泥濘,井泉不利,使人導(dǎo)之,以得地利。易曰:“即鹿無虞”,則其義也。
○杜牧曰:《管子》曰:“凢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jīng)川陵陸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yuǎn)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廢邑園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出入之相錯者,盡藏之,然后不失地利?!毙l(wèi)公李靖曰:“凢是賊徒好相掩襲,須擇勇敢之夫,選明察之士,兼使鄉(xiāng)導(dǎo),濳歷山林,密其聲,晦其跡?;蚩虨楂F足而卻履于中途,或上冠微禽而幽伏于藂薄。然后傾耳以遠(yuǎn)聽,竦目而深視,專智以度事機,注心而視氣色,覩水痕則知敵濟之早晩,觀樹動則可辨來冦之驅(qū)馳。故烽火莫若謹(jǐn)而審,旌旗莫若齊而一,賞罰必重而不欺,刑戮必嚴(yán)而不舍。敵之動靜而我有備也,敵之機謀而我先知也。
○陳皥曰:凢此地利,非用鄉(xiāng)人為導(dǎo)引,則不能知地利也。
○杜佑曰:不任彼鄉(xiāng)人而導(dǎo)軍者,則不能得道路之便利也。
○梅堯臣曰:凢丘陵原衍之向背,城邑道路之迂直,非人引導(dǎo),不能得也。
○何氏曰:《鄉(xiāng)導(dǎo)略》曰:從禽者若無山虞之官度其形勢之可否,則徒入于林中,終不能獲鹿矣。出征者若無彼鄉(xiāng)之人導(dǎo)其道路之迂直,則雖至于境外,終不能獲冦矣。夫以奉辭致討,趨未歷之地,聲敎未通,音驛所絶,深入其阻,不亦艱哉!我孤軍以往,彼密嚴(yán)而待,客主之勢巳相遠(yuǎn)矣,況其專任詭譎,多方以誤我,茍不計而直進,冐危而長驅(qū),躋險則有壅決之害,醉行則有暴來之鬬,夜止則有虛驚之憂,倉卒無備,落其彀中,是乃擁熊虎之師自投于死地,又安能摩逆壘蕩狡穴乎。故敵國之山川陵陸丘阜之可以設(shè)險者,林木蒲葦茂草之可以隱藏者,道里之遠(yuǎn)近,城郭之大小,邑落之寛狹,田壤之肥瘠溝,渠之深淺,蓄積之豐約,卒乘之眾寡,器械之堅脆,必能盡知之,則虜在目中,不足擒也。昔張騫嘗使大夏留匈奴中乆,導(dǎo)軍,知利善水草處,其軍得以無饑渴,茲亦能獲其便利也。凢用鄉(xiāng)導(dǎo),或軍行虜獲其人,須防賊謀陰持奸計,為其誘誤,必在鑒其色,察其情,參驗數(shù)人之言,始終如一乃可為凖,厚其頒賞,使之懷恩,豐其室家,使之系心,卽為吾人,當(dāng)無翻覆。然不如素畜堪用者,但能諳練行途,不必土人,亦可任也。仍選腹心智勇之士,挾而偕往,則巨細(xì)必審,指蹤無失矣。
○張預(yù)曰:山川之夷險,道路之迂直,必用鄉(xiāng)人引而導(dǎo)之,乃可知其所利而爭勝。吳伐魯,鄫人導(dǎo)之以克武城,是也?!?br />
故兵以詐立,
【杜牧曰:詐敵人使不知我本情,然后能立勝也。
○梅堯臣曰:非詭道不能立事。
○王晳曰:謂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也。
○何氏曰:張形勢以誤敵也。
○張預(yù)曰:以變詐為本,使敵不知吾奇正所在,則我可為立?!?br />
以利動,
【杜牧曰:利者,見利始動也。
○梅堯臣曰:非利不可動。
○王晳:曰誘之也。
○何氏曰:量敵可擊則擊。
○張預(yù)曰:見利乃動,不妄發(fā)也。傳曰:“三軍以利動?!薄?br />
以分合為變者也。
【曹操曰:兵一分一合,以敵為變也。
○李筌曰:以詭詐乘其利動,或合或分,以為變化之形。
○杜牧曰:分合者,或分或合,以惑敵人,觀其應(yīng)我之形,然后能變化以取勝也。
○陳皥曰:乍合乍分,隨而更變之也。
○孟氏曰:兵法詭詐,以利動敵心,或合或離,為變化之術(shù)。
○梅堯臣王晳同曹操注。
○張預(yù)曰:或分散其形,或合聚其勢,皆因敵動靜而為變化也?;蛟?,變謂奇正相變,使敵莫測,故《衛(wèi)公兵法》云:“兵散則以合為奇,兵合則以散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復(fù)歸于正焉?!薄?br />
故其疾如風(fēng),
【曹操曰:擊空虛也。
○李筌曰:進退也。其來無跡,其退至疾也。
○梅堯臣曰:來無形跡。
○王晳曰速乗虛也。
○何氏同梅堯臣注。
○張預(yù)曰:其來疾暴,所向皆靡?!?br />
其徐如林,
【曹操曰:不見利也。
○李筌曰整陳而行。
○杜牧曰:徐緩也。言緩行之時,須有行列如林木也??譃閿橙酥谝u也。
○孟氏曰:言緩行須有行列如林,以防其掩襲。
○杜佑曰:不見利不前,如風(fēng)吹林,小動而其大不移。
○梅堯臣曰:如林之森然不亂也。
○王晳曰:齊肅也。
○張預(yù)曰:徐舒也,舒緩而行,若林木之森森然,謂未見利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爸卣呷缟饺缌郑p者如炮如燔也。”】
侵掠如火,
【曹操曰:疾也。
○李筌曰:如火燎原,無遺草。
○杜牧曰:猛烈不可向也。
○賈林曰:侵掠敵國,若火燎原,不可往復(fù)。
○張預(yù)曰:《詩》云“如火烈烈,莫我敢遏”,言勢如猛火之熾,誰敢御我?!?br />
不動如山,
【曹操曰:守也。
○李筌曰:駐車也。
○杜牧曰:閉壁屹然,不可揺動也。
○賈林曰:未見便利,敵誘誑我,我因不動,如山之安。
○梅堯臣曰:峻不可犯。
○王晳曰:堅守也。
○何氏曰:止如山之鎭靜。
○張預(yù)曰:所以持重也?!盾髯?議兵篇》云:“圓居而方正,則若盤石然,觸之者角摧。”言不動之時若山石之不可移,犯之者其角立毀?!?br />
難知如陰,
【李筌曰:其勢不測如陰,不能覩萬象。
○杜牧曰:如玄云蔽天,不見三辰。
○梅堯臣曰:幽隱莫測。
○王晳曰:形藏也。
○何氏曰:暗秘而不可料。
○張預(yù)曰:如陰云蔽天,莫覩辰象。】
動如雷震。
【李筌曰:盛怒也。
○杜牧曰:如空中擊下,不知所避也。
○賈林曰:其動也疾,不及應(yīng)。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
○梅堯臣曰:迅不及避。
○王晳曰:不虞而至。
○何氏曰:藏謀以奮如此。
○張預(yù)曰:如迅雷忽擊,不知所避。故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瞬目?!薄?br />
掠鄉(xiāng)分眾,
【曹操曰:因敵而制勝也。
○李筌曰:抄掠必分兵為數(shù)道,懼不虞也。
○杜牧曰:敵之鄉(xiāng)邑聚落,無有守兵,六畜財谷易于剽掠,則須分番次第,使眾人皆得往也,不可獨有所往。如此則大小強弱皆欲與敵爭利也。
○陳皥曰:夫鄉(xiāng)邑村落,因非一處,察其無備,分兵掠之。掠鄉(xiāng)一作指向。
○賈林曰:三軍不可言遣,故以旌旗指向,,隊伍不可語傳,故以麾幟分眾。故因敵陳形可為勢,此尤順訓(xùn)練,分明師徒服習(xí)也。
○梅堯臣曰:以饗士卒。
○王晳曰:指所鄉(xiāng)以分其眾。鄉(xiāng)音向。
○何氏曰:得掠物則與眾分。
○張預(yù)曰:用兵之道,大率務(wù)因糧于敵。然而鄉(xiāng)邑之民所積不多,必分兵隨處掠之,乃可足用?!?br />
廓地分利,
【曹操曰:分?jǐn)忱病?br />○李筌曰:得敵地,必分守利害。
○杜牧曰:廓,開也。開土拓境則分割與有功者。韓信言于漢王曰:“項王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刻印刓弊不能與。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天下不足取也。”《三略》曰:“獲地裂之?!?br />○陳皥曰:言獲其土地,則屯兵種蒔,以分?jǐn)持病?br />○賈林曰:廓,度也。度敵所據(jù)地利,分其利也。
○梅堯臣曰:與有功也。
○王晳曰:廓視地形,以據(jù)便利,勿使敵專也。
○張預(yù)曰:開廓平易之地,必分兵守利,不使敵人得之。或云得地則分賞有功者。今觀上下之文,恐非謂此也?!?br />
懸權(quán)而動。
【曹操曰:量敵而動也。
○李筌曰:權(quán),量秤也。敵輕重與吾有銖鎰之別,則動。夫先動為,客后動為主,客難而主易?!短欢菁住范ㄓ嬛g,明動易也。
○杜牧曰:如衡懸權(quán)秤量巳定,然后動也。
○何氏同杜牧注。
○張預(yù)曰:如懸權(quán)于衡量,知輕重然后動也?!段究澴印吩唬骸皺?quán)敵審將而后舉?!毖詸?quán)量敵之輕重,審察將之賢愚,然后舉也?!?br />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李筌曰:迂直道路,勞佚餒寒生于道路。
○杜牧曰:言軍爭者,先須計遠(yuǎn)近迂直,然后可以為勝。其計量之審,如懸權(quán)于衡,不失錙銖,然后可以動而取勝。此乃軍爭勝之法也。
○梅堯臣曰:稱量利害而動,在預(yù)知遠(yuǎn)近之方,則勝。
○王晳曰:量敵審輕重而動,又知迂直,必勝之道也。
○張預(yù)曰:凢與人爭利,必先量道路之迂直,審察而后動,則無勞頓寒餒之患,而且進退遲速不失其機,故勝也?!?br />
《軍政》曰:
【梅堯臣曰:軍之舊典。
○王晳曰古軍書?!?br />
言不相聞,故為金鼓。
【杜佑曰:金,鉦鐸也,聽其音聲以為耳候。
○梅堯臣曰:以威耳也,耳威于聲,不可不淸。
○王晳曰:鼓鼙鉦鐸之屬,坐作進退疾徐,疏數(shù)皆有其節(jié)。】
視不相見,故為旌旗。
【杜佑曰:瞻其指麾以為目候。
○梅堯臣曰:以威目也。目威于色,不得不明。
○王晳曰:表部曲,行列齊整也?!?br />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李筌曰:鼓進鐸退,旌賞而旗罰。耳聽金鼓,目視旌旗,故不亂也。勇怯不能進退者,由旗鼓正也。
○張預(yù)曰:夫用兵旣眾,占地必廣,首尾相遼,耳目不接,故設(shè)金鼓之聲,使之相聞,立旌旗之形,使之相見。視聽均齊,則雖百萬之眾進退如一矣。故曰鬬眾如鬬寡,形名是也?!?br />
人旣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
【杜牧曰:旌以出令,旗以應(yīng)號,蓋旗者卽今之信旗也?!盾姺ā吩唬骸爱?dāng)進不進,當(dāng)退不退者,斬之?!眳瞧鹋c秦人戰(zhàn),戰(zhàn)未合,有一夫不勝其勇,前獲雙首而返,吳起斬之。軍吏進諌曰:“此材士也,不可斬?!眳瞧鹪唬骸靶挪氖浚橇钜?。”乃斬之。
○梅堯臣曰:一人之耳目者,謂使人之視聽齊一而不亂也。鼔之則進,金之則止,麾右則右,麾左則左,不可以勇怯而獨先也。
○王晳曰:使三軍之眾,勇怯進退齊一者,鼓鐸旌旗之為也。
○張預(yù)曰:士卒專心,一意惟在于金鼔旌旗之號令,當(dāng)進則進,當(dāng)退則退,一有違者,必戮。故曰:“令不進而進,與令不退而退,厥罪惟均?!薄段究澴印吩唬骸肮镍Q旗麾先登者,未嘗非多力,國士也,將者之過也?!毖圆豢少p先登獲雋者,恐進退不一耳?!?br />
故夜戰(zhàn)多火鼓,晝戰(zhàn)多旌旗,所以變?nèi)酥恳病?br />
【李筌曰:火鼓夜之所視聽,旌旗晝之所指揮。
○杜牧曰:令軍士耳目皆隨旌旗火鼓而變也。或曰夜戰(zhàn)多火鼓其旨如何?夜黑之后,必?zé)o原野,列陳與敵,刻期而戰(zhàn)也。軍襲敵營,鳴鼓然火,適足以警敵人之耳,明敵人之目于我返害,其義安在?答曰:富哉問乎,此乃孫武之微旨也。凢夜戰(zhàn)者,蓋敵人來襲我壘,不得巳而與之戰(zhàn),其法在于立營之法,與陳小同。故志曰“止則為營,行則為陳”,蓋大陳之中必包小陳,大營之內(nèi)亦包小營,蓋前后左右之軍,各自有營環(huán)遶,大將之營居于中央,諸營環(huán)之,隅落鉤聮,曲折相對,象天之壁壘星。其營相去,上不過百歩,下不過五十歩,道徑通達,足以出隊列部,壁壘相望,足以弓弩相救。毎于十字路口必立小堡,上致柴薪,穴為暗道,胡梯上之,令人看守。夜黑之后,聲鼓四起,卽以燔燎,是以賊夜襲我,雖入營門,四顧屹然。復(fù)有小營,各自堅守,東西南北,未知所攻。大將營或諸小營中先知有賊至者,放令盡入,然后擊鼓,諸營齊應(yīng),眾堡燎火,明如晝?nèi)?,諸營兵士于是閉門登壘,下瞰敵人,勁弩強弓,四向俱發(fā)。敵人雖有韓白之將,鬼神之兵,亦無能計也。唯恐夜不襲我,來則必敗。若敵人或能濳入一營,卽諸營舉火,岀兵四面繞之,號令營中不得輙動,須臾之際,善惡自分,賊若出走,皆在羅綱矣。故司馬宣王入諸葛亮營壘,見其曲折,曰:“此天下之奇才也。”今之立營通洞豁達,雜以居之,若有賊夜來斫營,萬人一時驚擾,雖多致斥候,嚴(yán)為備守,晦黒之后,彼我不分,雖有眾力,亦不能用。
○陳皥曰:杜言夜黒之后,必?zé)o原野列陳,與敵人刻期而戰(zhàn),非也。天寳末,李光弼以五百騎趨河陽,多列火炬,首尾不息,史思明數(shù)萬之眾不敢逼之,豈止待賊斫營而巳。
○賈林曰:火鼓旌旗可以聽望,故晝夜異用之。
○梅堯臣曰:多者欲以變惑敵人耳目。
○王晳曰:多者所以震駭視聽,使慹我之威武聲氣也。傳曰:“多鼓鈞聲,以夜軍之?!?br />○張預(yù)曰:凢與敵戰(zhàn),夜則火鼓不息,晝則旌旗相續(xù),所以變亂敵人之耳目,使不知其所以備我之計。越伐吳,夾水而陳,越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進。吳師分以御之,遂為越所敗,是惑以火鼓也。晉伐齊,使司馬斥山澤之險,雖所不至,必斾而踈陳之。齊侯畏而脫歸,是惑以旌旗也?!?br />
故三軍可奪氣,
【曹操曰:《左氏》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李筌曰:奪氣,奪其銳勇。齊伐魯戰(zhàn)于長勺,齊人一鼓,公將戰(zhàn),曹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乃戰(zhàn),齊師敗績。公問其故。劌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眾Z三軍之氣也。
○杜牧曰:《司馬法》“戰(zhàn)以力乆,以氣勝?!饼R伐魯,莊公將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曹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睍x將氏丘儉、文欽反諸軍,屯樂嘉司。司景王衘枚徑造之,欽子年十八,勇冠三軍曰:“及其未定,請登城,鼓噪擊之,可破?!睌胫?,欽不能應(yīng),退,相與引而東。景王謂諸將曰:“欽走矣?!卑l(fā)銳軍以追之。諸將曰:“欽舊將,鴦小而銳,引軍內(nèi)入,未有失利,必不走也?!蓖踉唬骸耙还淖鳉?,再而衰,三而竭。鴦鼓而欽不應(yīng),其勢已屈,不走何待?!睔J果引去。
○王晳曰:震慹衰惰,則軍氣奪矣。
○何氏曰:《淮南子》曰:“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zhàn),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厲靑云,氣如飄風(fēng),聲如雷霆,誠積踰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薄秴亲印吩唬骸叭娭姲伲f之師,張設(shè)輕重,在于一人,是謂氣機?!惫蕣Z氣者,有所待,有所乗,則可矣。
○張預(yù)曰:氣者,戰(zhàn)之所恃也。夫舍生稟血,鼓作斗爭,雖死不省者,氣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則其鋒不可當(dāng)。故敵人新來而氣銳,則且以不戰(zhàn)挫之。伺其衰倦而后擊,故彼之銳氣可以奪也?!段究澴印分^氣,實則鬬氣,奪則走者,此之謂也。曹劌言“一鼓作氣”者,謂初來之氣盛也,“再而衰,三而竭”者,謂陳乆而人倦也。又李靖曰:“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陳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彼^守其氣者,常養(yǎng)吾之氣,使銳盛而不衰,然后彼之氣可得而奪也。】
將軍可奪心,
【李筌曰:怒之令憤,撓之令亂,間之令踈,卑之令驕,則彼之心可奪也。
○杜牧曰:心者,將軍心中所倚賴以為軍者也。后漢冦恂征隗囂,囂將高峻守高平第一軍。峻遣軍將皇甫文出謁恂,辭禮不屈,恂怒斬之,遣其副。峻惶恐,卽日開城門降。諸將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今來辭氣不屈,必?zé)o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是以降耳?!焙笱嗄饺荽骨沧訉椔时姺ズ笪?,始寳之來,垂已有疾,自到五原,道武帝斷其來路。父子問絶,道武乃詭其行人之辭令,臨河告之曰:“父巳死,何不遽還?!睂椥值苈勚畱n懼,以為信然,因夜遁去。道武襲之,大破于參合陂。
○梅堯臣曰:以鼓旗之變,惑奪其氣,軍旣奪氣,將亦奪心。
○王晳曰:紛亂諠嘩則將心奪矣。
○何氏曰:先須巳心能固,然后可以奪敵將之心。故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薄端抉R法》曰“本心固,新氣勝”者是也。
○張預(yù)曰:心者將之所主也。夫治亂勇怯皆主于心,故善制敵者,撓之而使亂,激之而使惑,迫之而使懼,故彼之心謀可以奪也。傳曰:“先人有奪人之心。”謂奪其本心之計也。又李靖曰:“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陳而巳。必有攻其心之術(shù)焉。所謂攻其心者,常養(yǎng)吾之心,使安閑而不亂,然后彼之心可得而奪也?!薄?br />
是故朝氣銳,
【陳皥曰:初來之氣,氣方盛銳,勿與之爭也。
○孟氏曰:《司馬法》曰新氣勝舊氣,新氣卽朝氣也。
○王晳曰:士眾凢初舉,氣銳也?!?br />
晝氣惰,
【王晳曰:漸乆少怠?!?br />
暮氣歸。
【孟氏曰:朝氣,初氣也。晝氣,再作之氣也。暮氣,衰竭之氣也。
○梅堯臣曰:朝言其始也,晝言其中也,暮言其終也。謂兵始而銳,乆則惰而思?xì)w,故可擊。
○王晳曰:怠乆意歸,無復(fù)戰(zhàn)理?!?br />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李筌曰:氣者,軍之氣勇。
○杜牧曰:陽氣生于子,成于寅,衰于午,伏于申。凢晨朝陽氣初盛,其來必銳,故須避之。候其衰,伏擊之,必勝。武德中,太宗與竇建德戰(zhàn)于泥水東,建德列陳,彌亙數(shù)里。太宗將數(shù)騎登高觀之,謂諸將曰:“賊度險而囂,是軍無政令。逼城而陳,有輕我心。按兵不出,待敵氣衰,陳乆卒饑,必將自退,退而擊之,何往不克?!苯ǖ铝嘘愖悦廖?,兵士饑倦,悉列坐石,又爭飮水。太宗曰:“可擊矣?!彼鞈?zhàn),生擒建德。
○陳皥曰:有辰巳列陳至午未未勝者,午未列陳至申酉未勝者,不必事須晨旦而為陽氣,申午而為衰氣也。太宗之攻建德,也登高而望之,謂諸將曰:“賊盡銳來攻,我當(dāng)少避之?!蓖藙t可以騎留之,以明不須晨旦也。凢彼有銳則如此避之,不然則否。
○杜佑曰:避其精銳之氣,擊其懈惰欲歸,此理氣者也。曹劌之說是也。
○梅堯臣曰:氣盛勿擊,衰懈易敗。
○何氏曰:夫人情莫不樂安,而惡危好生而懼死,無故驅(qū)之就臥尸之地,樂趨于兵戰(zhàn)之場,其心之所畜,非有忿怒欲斗之氣,一旦乗而激之,冒難而不顧,犯危而不畏,則未嘗不悔而怯矣。今夫天下懦夫心有所激,則率爾爭鬬,不啻諸劌,至于操刃而求鬬者,氣之所乗也。氣衰則息惻然而悔矣。故三軍之視強冦如視處女者,乗其忿怒而有所激也。是以卽墨之圍,五千人擊卻燕師者,燕劓降掘塜之怒也。秦之斗士倍我者,因三施無報之怒,所以我怠而秦奮也。二者治氣有道,而所用乗其機也。
○張預(yù)曰:朝喻始,晝喻中,暮喻末,非以早晚為辭也。凢人之氣,初來新至則勇銳,陳乆人倦則衰,故善用兵者,當(dāng)其銳盛則堅守以避之,待其惰歸則出兵以擊之。此所謂善治巳之氣,以奪人之氣者也。前趙將游子遠(yuǎn)之?dāng)∫劣嗲?,唐武德中太宗之破竇建德,皆用此術(shù)。】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李筌曰:伺敵之變,因而乗之。
○杜牧曰:《司馬法》曰:“本心固”,言料敵制勝,本心巳定,但當(dāng)調(diào)治之,使安靜堅固,不為事?lián)?,不為利惑,候敵之亂,伺敵之嘩,則出兵攻之矣。
○陳皥曰:政令不一,賞罰不明,謂之亂。旌旗錯雜,行伍輕囂,謂之嘩。審敵如是,則出攻之。
○賈林曰:以我之整治,待敵之撓亂,以我之淸凈,待敵之諠嘩,此治心者也。故太公曰:“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黙也。”
○梅堯臣曰:鎮(zhèn)靜待敵,眾心則寧。
○王晳同陳皥注。
○何氏曰:夫?qū)⒁砸簧碇眩恍闹?,連百萬之眾,對虎狼之?dāng)?,利害之相雜,勝負(fù)之紛揉,權(quán)智萬變而措置于胷臆之中,非其中廓然方寸不亂,豈能應(yīng)變而不窮,處事而不迷,卒然遇大難而不驚,案然接萬物而不惑。吾之治,足以待亂。吾之靜,足以待嘩。前有百萬之?dāng)扯嵋曋?,則如遇小冦。亞夫之御冦也,堅臥而不起,欒箴之臨敵也,好以整又好以暇。夫?qū)彺硕苏撸N以何術(shù)哉?蓋其心治之有定,養(yǎng)之有余也。
○張預(yù)曰:治以待亂,靜以待嘩,安以待躁,忍以待忿,嚴(yán)以待懈,此所謂善治巳之心,以奪人之心者也?!?br />
以近待遠(yuǎn),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李筌曰:客主之勢。
○杜牧曰:上文云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也。
○杜佑曰:以我之近,待彼之遠(yuǎn),以我之閑佚,待彼之疲勞,以我之充飽,待彼之饑虛,此理人力者也。
○梅堯臣曰:無困竭人力以自弊。
○王晳曰:以余制不足,善治力也。
○張預(yù)曰:近以待遠(yuǎn),佚以待勞,飽以待饑,誘以待來,重以待輕,此所謂善治巳之力以困人之力者也?!?br />
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曹操曰:正正,齊也。堂堂,大也。
○李筌曰:正正者,齊整也。堂堂者,部分也。
○杜牧曰:堂堂者,無懼也。兵者隨敵而變,敵有如此則勿擊之,是能治變也。后漢曹公圍鄴,袁尚來救,公曰:“尚若從大道來,當(dāng)避之。若循西山來,此成擒耳?!鄙泄魃絹?,逆擊,大破之也。
○梅堯臣曰:正正而來,堂堂而陳,示無懼也,必有奇變。
○王晳曰:本可要擊,以視整齊,盛大故變。
○何氏曰:所謂強則避之。
○張預(yù)曰:正正,謂形名齊整也。堂堂,謂行陳廣大也。敵人如此,豈可輕戰(zhàn)?!盾娬吩唬骸耙娍啥M,知難而退?!庇衷唬骸皬姸苤?,言湏識變通,此所謂善治變化之道,以應(yīng)敵人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李筌曰:地勢也。
○杜牧曰:向者,仰也。背者,倚也。逆者,迎也。言敵在高處,不可仰攻,敵背丘山下來求戰(zhàn),不可逆之。此言自下趨高者力乏,自高趨下者勢順也,故不可向迎。
○孟氏曰:敵背丘陵為陳,無有后患,則當(dāng)引軍平地,勿迎擊之。
○杜佑曰:敵若依據(jù)丘陵險阻陳兵待敵,勿輕攻趨也。旣馳勢不便,及有殞石之沖也。
○梅堯臣曰:高陵勿向者,敵處其高,不可仰擊。背丘勿逆者,敵自高而來,不可逆戰(zhàn),勢不便也。
○王晳曰:如此不便,則當(dāng)嚴(yán)陳以待變也。
○何氏曰:秦伐韓,趙王令趙奢救之。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陳以待之,不然必敗。今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鄙輳闹窗l(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后周遣將伐高齊,圍洛陽。齊將段韶御之,登邙坂欲觀周軍形勢,至太和谷便値周軍,即遣馳告諸營與諸將結(jié)陳以待之。周軍以歩人在前,上山逆戰(zhàn),韶以彼歩我騎,且卻且引,得其力弊,乃遣下馬擊之,短兵始交,周人大潰,并即奔遁。
○張預(yù)曰:敵處高為陳,不可仰攻,人馬之馳逐,弧矢之施發(fā),皆不便也。故諸葛亮曰:“山陵之戰(zhàn)不仰其高,敵從高而來,不可迎之,勢不順也。引至平地,然后合戰(zhàn)?!薄?br />
佯北勿從,
【李筌杜牧曰:恐有伏兵也。
○賈林曰:敵未衰,忽然奔北,必有奇伏要擊我兵,謹(jǐn)勒將士,勿令逐追。
○杜佑曰:北,奔走也。敵方戰(zhàn),氣勢未衰,便奔走而陳兵者,必有奇伏,勿深入從之。故太公曰:“夫出甲陳,兵縱卒亂行者,欲以為變也?!?br />○梅堯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勢不至北,必有詐也,則勿逐。
○何氏曰:如戰(zhàn)國秦師伐趙,趙奢之子括代廉頗將,拒秦于長平。秦陰使白起為上將軍,趙出兵擊秦,秦軍佯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璧,璧堅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絶趙軍后,又一軍五千騎絶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絶,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zhàn)不利,因筑壁堅守,以待救至。秦聞趙食道絶,王自之河內(nèi),發(fā)卒遮絶趙救及糧食。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陰相殺食,括中射而死。蜀劉表遣劉備北侵至鄴,曹公遣夏侯惇、李典拒之,一朝,備燒屯去,惇遣諸將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狹,草木深,不可追也?!辈宦?,惇等果入賊伏里,典徃救,備見救至,乃退。西魏末,遣將史寜與突厥同伐吐谷渾,遂至樹敦,即吐谷渾之舊都。多諸珍藏而其主先巳奔賀真城,留其征南王及數(shù)千人固守。寜攻之偽退,吐谷渾人果關(guān)門逐之,因回兵奪門,門未及闔,寜兵遂得入,生獲其征南王,俘獲男女財寳,盡歸諸突厥。北齊高澄立,侯景叛歸梁而圍彭城,澄遣暮容紹宗討之。將戰(zhàn),紹宗以梁人剽悍,恐其眾之撓也,召將師而語之曰:“我當(dāng)佯退,誘梁人使前,汝可擊其背。申明誡之?!本坝置喝嗽唬骸爸鸨蔽疬^二里?!睍?zhàn),紹宗走,梁人不用景言,乗敗深入,魏人以紹宗之言為信,爭掩擊,遂大敗之。唐安祿山反,郭子儀圍衛(wèi)州,偽鄭王慶緒率兵來援,分為三軍。子儀陳以待之,預(yù)選射者三千人,伏于璧內(nèi),誡之曰:“俟吾小卻,賊必爭進,則登城鼓噪,弓弩齊發(fā)以逼之?!睌麘?zhàn),子儀偽退而賊果乗之,乃開壘門,遽聞鼓噪,矢注如雨,賊徒震駭,整眾追之,遂虜慶緒。
○張預(yù)曰:敵人奔北,必審眞偽。若旗鼓齊,應(yīng)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不可從之。若旗靡輙亂,人囂馬駭,此眞敗卻也?!?br />
銳卒勿攻,
【李筌曰:避強氣也。
○杜牧曰:避實也。楚子伐隋,隋臣季良曰:“楚人尚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矣?!彼迳賻熢唬骸安划?dāng)王,非敵也?!辈粡?。隋師敗績。
○陳皥曰:此說是避敵所長,非銳卒勿攻之旨也。蓋言士卒輕銳,且勿攻之,待其懈惰,然后擊之,所謂“千里遠(yuǎn)斗,其鋒莫當(dāng)”,蓋近之爾。
○梅堯臣曰:伺其氣挫。
○何氏曰:如蜀先主率大眾東伐吳,吳將陸遜拒之。蜀主從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shù)十屯,以金帛爵賞誘動諸夷,先遣將吳班以數(shù)千人于平地立營,欲以挑戰(zhàn)。諸將皆欲擊之,遜曰:“備舉軍東至,銳氣始盛,且乗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必大。今但有獎勵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眰渲溆嫴恍?,乃引伏兵八千人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軍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諸將并曰:“攻備當(dāng)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衘持,經(jīng)七八月,其諸要害賊已固守,擊之必?zé)o利矣?!边d曰:“備是猾虜,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巳乆,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fù)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蹦讼裙ヒ粻I,不利。遜曰:“吾巳曉破之之術(shù)?!蹦肆罡鞒忠话衙?,以火攻拔之。備因夜遁。魏末,吳將諸葛恪圍新城,司馬景王使毌丘儉、文欽等拒之。儉欽請戰(zhàn),景王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鋒未易當(dāng)。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彼炝钪T將高壘以弊之,相持?jǐn)?shù)日,恪攻城力屈,死傷太半。景王乃令欽督銳卒,趣合榆,斷其歸路。恪懼而遁。前趙劉曜遣將討羌,大酋權(quán)渠率眾保險阻。曜將游子遠(yuǎn)頻敗之。權(quán)渠欲降,其子伊余大言于眾中曰:“往年劉曜自來,猶無若我何?!背繅鹤舆h(yuǎn)壘門,左右勸出戰(zhàn),子逺曰:“吾聞伊余有專諸之勇,慶忌之捷,其父新敗,怒氣甚盛,且西戎勁悍,其鋒不可擬也,不如緩之,使氣竭而擊之。”乃堅壁不戰(zhàn),伊余有驕色。子逺候其無備,夜分,誓眾秣馬蓐食,先晨具甲掃壘而出,遲明設(shè)覆而戰(zhàn),生擒伊余于陳。唐武德中,太宗率師往河?xùn)|討劉武周江夏王,道宗從軍,太宗登玉壁城覩賊,顧謂道宗曰:“賊恃其眾,來邀我戰(zhàn),汝謂如何?!睂υ唬骸傲t賊鋒不可當(dāng),易以計屈,難與力爭。令眾深壁高壘,以挫其鋒,烏合之徒,莫能持乆。糧運致竭,自當(dāng)離散,可不戰(zhàn)而擒。”太宗曰:“汝意見暗與我合?!焙筚\食盡,夜遁,一戰(zhàn)敗之。又太宗征薛仁杲于折墌城,賊十有余萬兵,鋒甚銳,數(shù)來挑戰(zhàn)。諸將請戰(zhàn)。太宗曰:“我卒新經(jīng)挫衂,銳氣猶少。賊驟勝,必輕進好鬬。我且閉壁以折之,待其氣衰而后擊,可一戰(zhàn)而破,此萬全計也。”因令軍中曰:“敢言戰(zhàn)者斬。”相持乆之,賊糧盡,軍中頗攜貳,其將相繼來降。太宗知仁杲必腹內(nèi)離,謂諸將曰:“可以戰(zhàn)矣?!绷羁偣芰簩崰I于淺水原以誘之,賊大將宗羅睺自恃驕悍,求戰(zhàn)不得,氣憤者乆之。及是,盡銳攻梁實,冀逞其志。梁實固險不出,以挫其鋒。羅睺攻之愈急。太宗度賊巳疲,復(fù)謂諸將曰:“彼氣將衰,吾當(dāng)取之,必矣?!鄙炅钪T將遲明合戰(zhàn),令將軍龎玉陳于淺水原,南出賊之右,先餌之。羅睺倂軍共戰(zhàn),玉軍幾敗。太宗親御大軍奄自原北,出其不意,羅睺回師相拒,我?guī)煴砝稞R奮呼,聲動天。羅睺氣奪,于是大潰。又李靖從河間王孝恭討蕭銑,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卒數(shù)萬屯淸江,孝恭欲擊之,靖曰:“士弘,銑之徤將,士卒驍勇。今新出荊門,盡兵出戰(zhàn),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dāng)也。宜且泊南岸,勿與爭鋒,待其氣衰,然后奮擊,破之必矣?!毙⒐Р粡模艟甘貭I,與賊戰(zhàn)。孝恭果敗奔于南岸。
○張預(yù)曰:敵若乗銳而來,其鋒不可當(dāng),宜少避之,以伺疲挫。晉楚相持,楚晨壓晉軍而陳,軍吏患之。欒書曰:“楚師輕窕,固壘以待之,三日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勝焉?!庇痔铺谡餮θ赎?,賊兵鋒甚銳,數(shù)來挑戰(zhàn),諸將咸請戰(zhàn)。太宗曰:“當(dāng)且閉壘以折之,待其氣衰,可一戰(zhàn)而破也?!惫弧!?br />
餌兵勿食,
【李筌曰:秦人毒涇上流。杜牧曰:敵忽棄飮食而去,先須嘗試,不可便食,慮毒也。后魏文帝時,庫莫奚侵?jǐn)_,詔濟陰王新成率眾討之。王乃多為毒酒,賊旣漸逼,使棄營而去。賊至,喜競飲,酒酣毒作,王簡輕騎縱擊,俘獲萬計。
○陳皥曰:此之獲勝,蓋非偶然,固非為將之道,垂后世法也。孫子豈以他人不能致毒于人腹中哉,此言喻魚若見餌,不可食也,敵若懸利,不可貪也。曹公與袁紹將文丑等戰(zhàn),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也,安可去之。”卽知餌兵非止謂寘毒也。食字疑或為貪字也。
○梅堯臣曰:魚貪餌而亡,兵貪餌而敗,敵以兵來釣我,我不可從。
○王晳曰:餌我以利,必有竒伏。
○何氏曰:如春秋時,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捍采樵者以誘之,從之?!苯g人獲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qū)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又如赤眉佯敗,棄輜重走,車載土,以豆覆其上。鄧弘取之,為赤眉所敗。曹公未得濟而放牛馬,馬超取之,而公得渡。又如曹公棄輜重,文丑、劉備分取之,而為公所破。又如后魏廣陽王元深以乜列河誘拔陵,竟來抄掠拔陵,為于謹(jǐn)伏兵所破,此皆餌之之術(shù)也。
○張預(yù)曰:《三略》曰:“香餌之下,必有懸魚?!毖贼~貪餌則為釣者所得,兵貪利則為敵人所敗。夫餌兵非止謂寘毒于飮食,但以利留敵,皆為餌也。若曹公以畜產(chǎn)餌馬超,以輜重餌袁紹,李矩以牛馬餌石勒之類,皆是也?!?br />
歸師勿遏,
【李筌曰:士卒思?xì)w,志不可遏也。
○杜牧曰:曹公自征張繡于穰,劉表遣兵救繡,以絶軍后。公將引還,繡兵來追。公軍不得進。表與繡復(fù)合兵守險,公軍前后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shè)竒兵歩騎來攻,大破之。公謂荀文若曰:“虜遏吾歸師而與吾死地,吾是以知勝矣?!?br />○孟氏曰:人懷歸心,必能死戰(zhàn),則不可止而擊也。
○杜佑曰:人人有室家,鄉(xiāng)國之往,不可遏截之,徐觀其變而制之。
○梅堯臣曰:敵必死戰(zhàn)。
○王晳曰:人自為戰(zhàn)也。勿遏塞之,若猶有他慮,則可要而擊。曹公攻鄴,袁尚來救,諸將以為歸師不如避之,公曰:“尚從大道來則避之,若循西山來者,此成擒耳。”蓋大道來則歸意,全循山來則顧負(fù)險且有懼心也。
○何氏曰:如魏初曹操圍張繡于穰,劉表遣兵救繡,以絶軍后。公將引還。繡兵來追。公軍不得進,連營稍前到安眾。繡與表合兵守險,公軍前后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shè)竒兵,會明,賊謂公為遁也,悉軍來追,乃縱竒兵,歩騎夾攻,大破之。公謂荀彧曰:“虜遏吾歸師,與吾死地,是以知勝?!饼R建武二年,魏圍鍾離,張欣泰為軍主,隨崔慧景救援。及魏軍退而邵陽洲上余兵萬人,求輸馬五百匹假道?;劬坝麛嗦饭ブ?。欣泰說慧景曰:“歸師勿遏。古人畏之,兵在死地,不可輕也。”慧景乃聽過也。前秦符堅征晉,至壽春兵敗,還長安。慕容泓起兵于華澤,堅將符叡、竇沖、姚萇討之,符叡勇果輕敵,不恤士眾,泓聞其至也懼,率眾將奔關(guān)東。叡馳兵邀之,姚萇諫曰:“鮮卑有思?xì)w之心,宜驅(qū)令出關(guān),不可遏也。”叡弗從,戰(zhàn)于華澤,叡敗績,被殺。后涼呂弘攻叚業(yè)于張掖,不勝,將東走,業(yè)議欲擊之,其將沮渠蒙遜諌曰:“歸師勿遏,窮寇勿追,此兵家之戒,不如縱之,以為后圖?!睒I(yè)曰:“一日縱敵,悔將無及?!彼炻时娮分瑸楹胨鶖?。
○張預(yù)曰:兵之在外,人人思?xì)w,當(dāng)路邀之,必致死戰(zhàn)。韓信曰:“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克。”曹公旣破劉表,謂荀彧曰:“虜遏吾歸師,吾是以知勝。”又呂弘攻叚業(yè)不勝,將東走,業(yè)欲擊之,或諌曰:“歸師勿遏,兵家之戒,不如縱之,以為后圖?!睒I(yè)不從,率眾追之,為弘所敗。古人似此者多,不可悉陳?!?br />
圍師必闕,
【曹操曰:《司馬法》曰:“圍其三面,闕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br />○李筌曰:夫圍敵必空其一面,示不固也。若四面圍之,敵必堅守,不拔也。項羽坑外黃,魏武圍壷關(guān),卽其義也。
○杜牧曰:示以生路,令無必死之心,因而擊之。后漢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zhèn)等,相聚入原武城,劫掠吏人,自稱將軍。光武遣臧宮將北軍數(shù)千人圍之,賊食多,數(shù)攻不下,士卒死傷。帝召公卿諸侯王,問方略。明帝時為東海王,對曰:“妖巫相劫勢無乆立,其中必有悔者。但外圍,急不得走耳。小挺緩,令得逃亡,則一亭長足以擒矣?!钡蹍u勑令開圍緩守,賊眾分散,遂斬臣鎮(zhèn)等。大唐天寳末,李光弼領(lǐng)朔方軍與史思明戰(zhàn)于土門,賊眾退散,四面圍合,光弼令開東南角以縱之,賊見開圍,棄甲急走,因追擊之,盡殲其眾,是開一面也。
○杜佑曰:若圍敵平陸之地,必空一面,以示其虛。欲使戰(zhàn)守不固而有去留之心,若敵臨危據(jù)險,強救在表,當(dāng)堅固守之,未必闕也。此用兵之法。
○梅堯臣同曹操注。
○何氏曰:如后漢初,張歩據(jù)齊地,漢將耿弇總兵討之。歩使其大將費邑軍歷下,又分守祝阿、鍾城。弇先擊祝阿,自晨攻城,未日中而拔。故開圍一角,令其眾得奔?xì)w鍾城。鍾城人聞祝阿巳潰,大恐懼,遂空壁亡去。又朱雋與徐璆共討黃巾余賊,韓忠據(jù)宛乞降,不許,因急攻之,連城不克。雋登山覩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nèi)營急逼,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zhàn)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dāng),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今不如徹圍,幷兵入城。忠見圍解,則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睌鈬?,忠果出戰(zhàn),雋因破之。又魏太祖圍壷關(guān),下令曰:“城抜,皆坑之。”連月不下。曹仁曰:“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將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之則日乆。今頓兵堅城之下,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碧鎻闹_城,遂降。又后魏末,齊神武起義兵于河北,尒朱兆天光度律仲遠(yuǎn)等四將同會鄴南,士馬精強,號二十萬,圍神武于南陵山。是時,神武馬二千,歩卒不滿三萬人。兆等設(shè)圍不合,神武連系牛驢,自塞歸道,于是將士死戰(zhàn),四面奮擊,大破兆等。
○張預(yù)曰:圍其三面,開其一角,示以生路,使不堅戰(zhàn)。后漢朱雋討賊師韓忠于宛,急攻不克,因謂軍吏曰:“賊今外圍周固,所以死戰(zhàn)。若我解圍,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惫缙溲?。又曹公圍壷關(guān),謂之曰:“城破,皆坑之?!边B攻不下。曹仁謂公曰:“夫圍城必示之活門,所以開其生路也。今公許之必死,令人自守,非計也?!惫珡闹彀纹涑?。是也?!?br />
窮宼勿迫,
【杜牧曰:春秋時吳伐楚。楚師敗走,及淸發(fā),闔閭復(fù)將擊之,夫槩王曰:“困獸猶鬬,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半濟而后可擊也。”從之,又?jǐn)≈?。漢宣帝時,趙充國討先零羌,羌覩大軍,棄輜重欲渡湟水,道阨狹,充國徐行驅(qū)之?;蛟恢鹄羞t。充國曰:“窮寇也。不可迫,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敝T將曰善。虜果赴水,溺死者數(shù)萬,于是大破之也。
○陳皡曰:鳥窮則搏,獸窮則噬也。
○梅堯臣曰:困獸猶鬬,物理然也。
○何氏曰:前燕呂護據(jù)野,王陰通晉,事覺,燕將暮容恪等率眾討之。將軍傅顏言之恪曰:“護窮寇,假合王師,旣臨則上下喪氣,殿下前以廣固天險,守易攻難,故為長乆之策。今賊形不與往同,宜急攻之,以省千金之費。”恪曰:“護老賊,經(jīng)變多矣。觀其為備之道,則未易卒圖也。今圍之于窮城,樵采路絶,內(nèi)無蓄積,外無強援,不過于十旬,弊之必矣,何必殘士卒之命而趨一時之利哉!此謂兵不血刀,而坐以制勝也?!彼炝虚L圍守之,凡經(jīng)六月而野王潰。護南奔于晉,悉降其眾。五伐晉將。符彥卿、杜重威經(jīng)恪北鄙,遇虜于陽城,戎人十萬圍晉師于中野,乏水,軍人鑿井取泥,衣絞而吮之。人馬渴死甚眾。彥卿曰:“與其束手就擒,曷若以身徇國。我今窮蹙?!蹦寺蕜膨T出擊之,會大風(fēng)揚塵,乗勢決戰(zhàn),戎人大潰。此彥卿為虜十萬所圍,乃窮蹙之寇,遂致死力以求生,戎人不悟之,致敗也。
○張預(yù)曰:敵若焚舟破釡,來決一戰(zhàn),則不可逼迫,蓋獸窮則鬬也。晉師敗齊于鞌,齊侯請盟,晉人不許,齊侯曰:“請收合余燼,背城借一。”晉人懼而與之盟。吳夫槩王謂困獸猶搏。漢趙充國言緩之則走不顧,急之則還致死,蓋亦近之?!?br />
此用兵之法也。
孫子集注卷之七
孫子集注卷之八
九變篇
(曹操曰:變其正,得其所用九也。
○王晳曰:晳謂九者,數(shù)之極,用兵之法,當(dāng)極其變耳。逸《詩》云:“九變復(fù)貫?!辈恢芄^何為九。或曰九地之變也。
○張預(yù)曰:變者不拘常法,臨事適變,從宜而行之之謂也。凡與人爭利,必知九地之變,故次軍爭。)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