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問曾靜:據(jù)你在湖南供稱,有“皇帝使人從四川販米至江南蘇州發(fā)賣”,又云“廣東、廣西發(fā)賣水銀”等語。這賣米事情,乃外省督撫條奏:江浙地方人多米貴,請動帑項于產(chǎn)米省份,采運平糶以濟民食。此是古人移粟之道,且此項運到米石,皆減價糶賣于民,于正項錢糧尚有虧折。如何說販米石爭小民之利呢?至水銀之事,乃因原任貴州巡撫金世揚虧空庫帑,不能完交。署巡撫石禮哈奏稱:金世揚有動帑收貯水銀,可以變價完公?;噬显势渌?,令于廣東發(fā)賣,乃系保全金世揚身家性命,實出寬大之特恩。你如何說為爭民之利呢?但此二事皆有其因,你在何處聽來?須將傳說之人供出。
曾靜供:彌天重犯于這些事,當時都不曉得皇上神奇作為,經(jīng)緯妙用。從四川販米至江南蘇州發(fā)賣的事,這等謠傳,是這些往來搬家去四川的百姓回來說;廣東發(fā)賣水銀,是因走廣東往永興縣過,彌天重犯是永興縣人,雖住居離縣城百數(shù)十里,而鄉(xiāng)間常有人在縣來往,傳得此說,并非遠方人說。豈知賣米是移此就彼,乃酌盈濟虛,圣人裁成輔相之能事,而平糶與減價尤一視同仁,萬物各得其所之獻謀。至變賣水銀完公,則又體恤群臣,使法無犯而事得濟,且有以見天地含弘之量,物各因物,而無傷于其中也。此皆帝王之運量,小民不知皇上苦心,遂至妄傳,以為賣米、賣水銀。而彌天重犯彼時莫知圣慮高深,遂誤信以為爭民之利,不知此乃利民之大者也。誣上之罪何逃!
【譯文】
問曾靜:據(jù)你在湖南的供詞中有“皇帝使人從四川販米到江南蘇州發(fā)賣”、“廣東、廣西發(fā)賣水銀”等言語。這賣米事情,是外省督撫上奏皇上時向皇上建議:江浙一帶人多米貴,請求動用國庫里的銀錢,向產(chǎn)米的省分購進之后,再運到江浙,平價賣給百姓,以解決其吃飯問題。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辦法,況且,又減價賣給百姓,朝廷還虧著本哩,你為什么說販賣米石爭奪小民之利了呢?至于水銀之事,是因為原任貴州巡撫金世揚在任時,因各種原因,落得府庫虧空,不能完滿交接,所以新任巡撫石禮哈向皇上報告了此事:建議讓金世揚原來動用府庫的銀兩收貯的水銀,可以再變賣后充公平賬?;噬显试S他的請求,令他在廣東發(fā)賣,這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也保全了金世揚的身家性命,這是特別寬大的恩惠。你為什么說這是與民爭利呢?不過,這兩件事既然流傳,必有原因,你是在什么地方聽到的?你要供出傳說之人。
曾靜供:彌天重犯對于這此事,當時都不知道這是皇上的經(jīng)緯謀劃和恩赦安排。從四川販米到江南蘇州發(fā)賣這件事,產(chǎn)生的那些謠言,是往來搬家去四川的百姓回來說的;廣東發(fā)賣水銀的話,是因為那些行走廣東的人路過永興縣時說的。彌天重犯是永興縣人,雖然居住這地離縣一百多里,但是鄉(xiāng)里常有人在縣城來往,所以聽得此說,不是直接聽遠方人說的。那里知道這是移此就彼、酌盈濟虛的辦法,況且平糶與減價一模一樣。變賣水銀完公,確實又是體恤臣下,這是皇上辦法得當,氣量寬宏,小民不知皇上苦心,妄加指責。彌天重犯當時確實不知圣慮高遠,錯誤地相信人言,以為朝廷與民爭利,今日才知道完全相反,而是利民益民的大事,誣蔑皇上之罪,真是難以逃脫。
問曾靜:據(jù)你在湖南供稱,有“皇帝使人從四川販米至江南蘇州發(fā)賣”,又云“廣東、廣西發(fā)賣水銀”等語。這賣米事情,乃外省督撫條奏:江浙地方人多米貴,請動帑項于產(chǎn)米省份,采運平糶以濟民食。此是古人移粟之道,且此項運到米石,皆減價糶賣于民,于正項錢糧尚有虧折。如何說販米石爭小民之利呢?至水銀之事,乃因原任貴州巡撫金世揚虧空庫帑,不能完交。署巡撫石禮哈奏稱:金世揚有動帑收貯水銀,可以變價完公?;噬显势渌?,令于廣東發(fā)賣,乃系保全金世揚身家性命,實出寬大之特恩。你如何說為爭民之利呢?但此二事皆有其因,你在何處聽來?須將傳說之人供出。
曾靜供:彌天重犯于這些事,當時都不曉得皇上神奇作為,經(jīng)緯妙用。從四川販米至江南蘇州發(fā)賣的事,這等謠傳,是這些往來搬家去四川的百姓回來說;廣東發(fā)賣水銀,是因走廣東往永興縣過,彌天重犯是永興縣人,雖住居離縣城百數(shù)十里,而鄉(xiāng)間常有人在縣來往,傳得此說,并非遠方人說。豈知賣米是移此就彼,乃酌盈濟虛,圣人裁成輔相之能事,而平糶與減價尤一視同仁,萬物各得其所之獻謀。至變賣水銀完公,則又體恤群臣,使法無犯而事得濟,且有以見天地含弘之量,物各因物,而無傷于其中也。此皆帝王之運量,小民不知皇上苦心,遂至妄傳,以為賣米、賣水銀。而彌天重犯彼時莫知圣慮高深,遂誤信以為爭民之利,不知此乃利民之大者也。誣上之罪何逃!
【譯文】
問曾靜:據(jù)你在湖南的供詞中有“皇帝使人從四川販米到江南蘇州發(fā)賣”、“廣東、廣西發(fā)賣水銀”等言語。這賣米事情,是外省督撫上奏皇上時向皇上建議:江浙一帶人多米貴,請求動用國庫里的銀錢,向產(chǎn)米的省分購進之后,再運到江浙,平價賣給百姓,以解決其吃飯問題。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辦法,況且,又減價賣給百姓,朝廷還虧著本哩,你為什么說販賣米石爭奪小民之利了呢?至于水銀之事,是因為原任貴州巡撫金世揚在任時,因各種原因,落得府庫虧空,不能完滿交接,所以新任巡撫石禮哈向皇上報告了此事:建議讓金世揚原來動用府庫的銀兩收貯的水銀,可以再變賣后充公平賬?;噬显试S他的請求,令他在廣東發(fā)賣,這不但解決了問題,而且也保全了金世揚的身家性命,這是特別寬大的恩惠。你為什么說這是與民爭利呢?不過,這兩件事既然流傳,必有原因,你是在什么地方聽到的?你要供出傳說之人。
曾靜供:彌天重犯對于這此事,當時都不知道這是皇上的經(jīng)緯謀劃和恩赦安排。從四川販米到江南蘇州發(fā)賣這件事,產(chǎn)生的那些謠言,是往來搬家去四川的百姓回來說的;廣東發(fā)賣水銀的話,是因為那些行走廣東的人路過永興縣時說的。彌天重犯是永興縣人,雖然居住這地離縣一百多里,但是鄉(xiāng)里常有人在縣城來往,所以聽得此說,不是直接聽遠方人說的。那里知道這是移此就彼、酌盈濟虛的辦法,況且平糶與減價一模一樣。變賣水銀完公,確實又是體恤臣下,這是皇上辦法得當,氣量寬宏,小民不知皇上苦心,妄加指責。彌天重犯當時確實不知圣慮高遠,錯誤地相信人言,以為朝廷與民爭利,今日才知道完全相反,而是利民益民的大事,誣蔑皇上之罪,真是難以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