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二十四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作者:清·瞿鏞


集部六 ○詩文評類 △文心雕龍十卷(舊鈔本) 題:“梁通事舍人劉勰彥和述?!笔菚峨[秀》一篇,元至正乙未刻於嘉禾者已闕,此後諸刻仍之。自錢功甫從阮華山得宋本補足,方有完書。功甫本藏絳雲(yún)樓,馮己蒼假以傳錄。上方朱筆校字,一仍功甫之舊。己蒼有跋。(卷首有“季振宜藏書”朱記。) △新雕詩品三卷(影鈔宋本) 梁鍾嶸撰。此書見《隋志》,作三卷,《唐》、《宋志》皆訛作“詩評”,《宋志》訛作一卷。此本卷後有墨圖記云,“慶歷六年京臺岳氏新雕”,乃原出北宋刊本。又有“嘉靖六年杏月玉蘭堂主人命錄”一行,蓋文氏藏書也。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有吳映奎手跋曰:“鍾氏《詩品》三卷,與劉氏《文心雕龍》并為評騭詩文之倡,其妙達文理,亦與抗衡。是冊在乾隆丙午館生水草堂時從書賈購得,首尾俱有前人藏印,格闌外又有‘玉蘭堂錄’四字,蓋猶是文氏小胥影鈔宋槧之本。字跡雖不工,尚有古意,因手為補綴重裝,漫書卷尾?!? △詩式五卷(舊鈔本) 唐釋皎然撰并序。此書見《直齋書錄》。邑人顧文寧藏本。(卷首有“臣榮之印”、“文寧”二朱記。) △吟窗雜錄五十卷(影鈔宋本) 此書舊為蔡君謨孫名傳者所輯。凡前人論詩諸書,都為一編。本三十卷,見《直齋書錄》。是本題:“狀元陳應行編”,有自序,乃宋末麻沙本,竄易姓氏,重編卷第,以眩人也。舊為邑人顧文寧載。文寧,名榮,居邑之梅李鎮(zhèn),亦詩人也。(卷首有“何焯之印”、“臣榮之印”、“文寧”諸朱記。) △全唐詩話三卷(明刊本) 此書不著諸家書目。明正德間始有刻本,有安惟學、強晟序。舊謂宋尤袤延之撰,按其書與自序,乃出後人偽讬。 △優(yōu)古堂詩話一卷(舊鈔本) 題毛開平仲。中有《論韓子蒼送友詩》云:“虛作西清老從臣,知爾才華不能舉?!奔从猛跄υ憽爸獱柌荒芩]”意,可知宋時不作“知禰”也。(卷首尾有“檇李曹氏藏書印”、“曹溶”二朱記。) △詩話總龜前集四十八卷後集五十卷(明刊本) 題:“龍舒散翁阮一閱編,明宗室月窗道人刊,鄱陽程珖舜用校?!鼻坝屑尉讣壮胶{}張嘉秀、彬陽李易二序,後有嘉靖乙巳程珖跋。李序云,舊集頗襍王(?),條而約之,匯次有義,是出月窗重定也。一集所采書各百種,前集四十六門,後集六十一門,可謂宏富矣?!盾嫦獫O隱叢話》謂阮閱撰,此題阮一閱,未知孰是? △王公四六話二卷(宋刊本) 宋王铚撰。多論宋一朝表啟之文。書中涉宋帝俱空格。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 △葉先生詩話三卷(影鈔元本) 題:“石林葉夢得少蘊述,古迂陳仁子同俌校正?!贝藦娜首涌瘫荆皩懮蹙?。仁子嘗刻《夢溪筆談》,此本板式與同。 △韻語陽秋二十卷(明刊本) 宋葛立方撰并序。又徐林、沈恂序。立方,號懶真子,所著有《西疇筆耕》五十卷,《方輿別志》二十卷,《歸愚集》五十卷,《外制集》五卷。今存者,惟此書與《歸愚集》耳。乾道間有刻本。是編乃正德二年江陽葛諶重刻,有都穆序。 △艇齋詩話一卷(舊鈔本) 題:“南豐曾季貍裘甫?!贝藭姟吨饼S書錄》、《文淵閣書目》、《錢氏敏求記》,直齋謂季貍為文定從曾孫,大理司直晦之之子也。舊為楊夢羽藏本。(卷首有“楊氏夢羽”、“海虞楊儀夢羽圖書”二朱記。) △四六談塵一卷(鈔本) 宋謝伋撰。《百川學?!繁緝H題“靈石山藥寮”,不著撰人。此本出自叢書堂舊鈔,有伋自序一篇,與《直齋書錄》合。 △文則二卷(元刊本) 題:“宋少傅文簡公天臺陳骙著?!鼻坝凶孕?,後有陶宗儀題記云:“此書始得陳天明本,錄於江陰,缺序文及末一板,今五年矣,乃得莫景行本補足之於松江泗水之上。至正己亥六月也。陶宗儀志?!? △誠齋詩話一卷(舊鈔本) 題:“廬陵楊萬里廷秀?!笔菚鵀椤墩\齋集》所無,傳本亦稀。卷中有稱尤延之《寄友詩》云,“胸中襞積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語無”,《臺州秩滿而歸》云,“送客漸稀城漸遠,歸途應減兩三程”,《淮民謠》云,“去年江南荒,趁熟過江北,江北不可住,江南歸未得”;皆《梁谿遺稿》所無。是竹垞、西堂未見此書也。又稱蕭千巖詩云,“荒村三月不肉味,并與瓜茄倚閤休。造物於人無補報,問天賒得一山秋”;《宋詩紀事》所無,是樊榭亦未見此書也。舊為曹倦圃藏書。(卷首、尾有“檇李曹氏藏書印”、“曹溶”、“璜川吳氏收藏圖書”諸朱記。) △詩人玉屑二十卷(明刊本) 宋魏慶之輯。宋時刻於湖南,止十卷。至明天順間江東宋宗魯蒐訪全本刻之。 △草堂詩話二卷(舊鈔本) 宋蔡夢弼集錄。夢弼注杜,不傳,惟傳此本,世亦希有。此為曹通政寅藏書。(卷首有“楝亭曹氏藏書”朱記。) △對床夜語五卷(舊鈔本) 宋范晞文撰。有馮去非序。邑人曹彬侯錄本并跋。魚氏閒止樓、孫氏聽竹齋藏書。(卷首有“魚元傅印”、“閒止樓”、“海虞聽竹齋孫氏珍藏”諸朱記。) △深雪偶談一卷(舊鈔本) 題:“天臺方岳元善?!币嗖鼙蚝钿洷疽?。 △梅磵詩話三卷(舊鈔本) 題:“吳興韋居安著?!睆目ぶ性媳礅n本傳錄,後有題記云:“韋居安,安末人,所作《詩話》,記宋室諸公為多,其間頗有異聞,非近世雷同剿說之比。癸酉歲晚,越賈持售,收而藏之。二酉山人吳會飛卿識?!? △剡溪詩話一卷(舊鈔本) 題:“四明高似孫續(xù)古。”後有題記云:“《剡溪詩話》一卷,從柳大中僉處假歸,余遂手錄。愚意此書似非似孫所著,觀其筆意,與《緯略》不同,姑書此以俟博洽者辨之。丁丑六月十七日,俞弁子容甫書於紫芝堂中。” △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話林廣記十卷後集十卷(元刊本) 題:“蒙齊野逸蔡正孫粹然?!鼻坝凶孕颉!肚凹份d晉、唐二十四人,《後集》載北宋二十八人。尚有《續(xù)集》,今不傳。 △修辭鑒衡二卷(舊鈔本) 元王構(gòu)編。書中采呂氏《童蒙訓》,多今本不載,可以補佚。此本舊藏稽瑞樓。 △蒼崖先生金石例十卷(元刊本) 元潘昂霄撰。鄱陽楊本編輯、校正,廬陵王思明重校正。舊為曝書亭藏書。至正五年,其子詡刻於鄱陽者。此書,初刻本也,有楊本、傳貴全、湯植翁、王思明序,潘詡跋。後有黃蕘圃、顧澗薲題識。(卷首有“朱彝尊印”、“竹垞”二朱記。) △蓮堂詩話二卷(舊鈔本) 題:“海昌祝誠輯?!贝藭鴤鞅窘^稀,惟見錢氏《敏求記》。所論多宋人之詩,間及於唐。卷末有“嘉靖壬子春連陽精舍錄成”一行。 ○詞曲類 △南唐二主詞一卷(舊鈔本) 此書見《直齋書錄》,謂卷首四闋中主李燝作,馀皆後主李煜作,疑與馮延己《陽春集》皆出宋嘉祐中陳世脩手輯,多從所見墨跡錄傳,故有殘闕。邑人蕭飛濤鈔本。(卷首有“汲古閣”朱記。) △陽春集一卷(舊鈔本) 南唐馮延己撰。宋陳世脩輯并序。《直齋書錄》作《陽春錄》,謂高郵崔公度伯易題,是本已佚。亦蕭飛濤所鈔,卷後有“嘉靖甲辰秋假文氏鈔本錄於縣罄室。穀記?!鄙w出自錢叔寶鈔藏本。(卷首有“飛濤”朱記。) △東山詞一卷(宋刊殘本) 宋賀鑄撰,張耒序。原本上、下二卷,今止存上卷。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直齋書錄》有《東山寓聲樂府》三卷,殆別一本也。方回詞,有“梅子黃時雨”句,世有“賀梅子”之稱。文潛謂其“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雖欲已焉而不能者。若其粉澤之工,則其才之所至,亦不自知也“。舊為汲古毛氏藏書,不解《六十家詞》本何未刻入也。(卷首有”毛褒之印“、”華伯“二朱記。) △簡齋詞一卷(舊鈔本) 宋陳與義撰。此亦出文氏鈔本,蕭飛濤所錄。 △樵歌三卷(舊鈔本) 宋朱敦儒撰。敦儒,字希真,洛陽人,高宗南渡,寓嘉禾。初以存起,為秘書省正字,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晚除鴻臚寺少卿。至元《嘉禾志》云,“以詞章擅名,天資曠遠,有神仙風致”。是本流傳絕稀,亦見《直齋書錄》。 △蘆川詞二卷(宋刊本) 舊不題名,亦無序跋。案:《直齋書錄》謂三山張元幹仲宗撰,作一卷。此分上、下二卷。每半葉七行,行十三字?!耙蟆?、“貞”字有闕筆。每葉板心有“功甫”二大字,疑是仲宗別字。何義門但見影鈔本,認為錢功甫錄本,謬矣。朱氏《詞綜》所選,據(jù)毛氏所刻《六十家本》,故多訛字。如《賀新郎》“況人情易老悲如許”,“如許”訛作“難訴”:“涼生岸柳催殘暑”,“催”訛“摧”;《石州慢》“到得卻相逢”,“卻”訛“再”;《怨王孫》“樓外柳暗誰家”,“柳暗”二字訛倒,遂不成句:“小砑魚箋”,“砑”訛“硯”。毛刻次序亦異,并羨幾首,不知出何本也。卷末,有黃蕘圃跋。 △渭川居士詞一卷(舊鈔本) 宋呂勝己撰。勝己,字秀克,渭川人。嘗為沅州守,部使者忌之,中以事,罷歸。有別業(yè)一洲,可五百畝,植花竹其上,號“小渭川”,作《渭川行樂詞》。善隸書,工古法,見陳槱《負暄野錄》。此書藏書家俱未著錄,出明人鈔本?!皹E”、“桓”字有闕筆。題注“恩”字提行,猶鈔自宋刻可知。舊為愛日精廬藏本。 △于湖先生長短句五卷拾遺一卷(影鈔宋本) 宋張孝祥撰?!端问匪囄闹尽?、《直齋書錄》俱作一卷。此出乾道間刻本,有陳應行、湯衡序。毛氏《六十家詞》本先刻一卷,續(xù)刻二卷,章次俱不合。 △蕭閑老人明秀集注三卷(金刊殘本) 金蔡松年撰。題:“雷溪子魏道明元道注解?!痹瓡?,無序跋。今存卷一至三。案:《目》卷一、二為《廣雅》上、下,卷三、四為《宵雅》上、下,卷五、六為《時風》上、下。松年,字伯堅,翰林學士靖子,官至尚書右丞相。始寓汴都,其第曰蕭閑堂,又作園於鎮(zhèn)陽,曰蕭閑圃,故自號蕭閑老人。元遺山《中州集詩傳》云,百年以來,樂府推伯堅與吳彥高,號“吳蔡體”。集中《念奴嬌》第二首為公最得意作,讀之,其平生自處可見已。道明,易州人,官安國軍節(jié)度使,著有《鼎新詩話》,亦見《中州集》。昔秀水朱氏輯《詞綜》未見此集,僅於《中州樂府》中錄取,訛以所著為《蕭閑公集》。是本雖不全,亦罕覯之秘笈矣。每半葉十二行,行廿三字。雙行夾注,行三十字。凡“供”、“堯”、“乘”字,皆有減筆?;饦堑弥T郡中周氏。 ○右詞集 △花間集十卷(明刊本) 題:“銀青光祿大夫行衛(wèi)尉少卿趙崇祚集?!睔W陽烱序。是書有紹興十八年刻本,晁謙之跋。此明嘉靖間依樣重雕,謙之謂皆唐末才士所作。 △陽春白雪八卷外集一卷(舊鈔本) 宋趙聞禮編。聞禮,字立之,臨濮人,事跡末詳。《直齋書錄》作五卷,亦見《文淵閣書目》。此出元刻本,所輯詞凡二百馀家,一歸雅音,堪與《花庵詞選》、《絕妙好詞》并重。聞禮所著,有《釣月詞》,今已佚。卷中有《玉漏遲》、《法曲獻仙音》、《瑞鶴仙》、《好事近》四闋。又,郭從范《瑞鶴仙》、《浣溪紗》、《念奴嬌》三闋,朱氏《詞綜》未載其人,可以補闕。 △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十卷(明刊本) 題:“花庵詞客編集?!庇写镜v己酉玉林自序。玉林,黃昇字也。後有無名氏題記云:“謂玉林此編姑據(jù)家藏文集之所有,朋游聞見之所傳,嗣有所得,當續(xù)刊之。若其序次,亦隨得本之先後,非固為之高下也”云云。據(jù)序謂親友劉誠甫謀刊諸梓,此記當是劉氏筆。卷末有墨圖記云:“萬歷二年七月既望,龍丘桐源舒氏伯明新雕,梁溪寓舍印行?!保ň硎子小岸S手澤”、“粲書堂印”二朱記。) △名儒草堂詩馀三卷(舊鈔本) 題“廬陵鳳林書院輯”,不著姓氏,所采皆元人詞。厲樊榭極愛之,謂可匹周草窗《絕妙好詞》。近有刊本傳世。此本為葉石君鈔藏,有手跋曰:“右元人《草堂詩馀》三卷,借己蒼馮氏藏本錄。原書有‘姑蘇吳岫塵外軒讀過’并‘方山’二印。崇禎己卯冬十二月十二日?!? △遺山新樂府五卷(鈔本) 金元好問撰。是書惟見《文淵閣書目》,世無刊本。朱竹垞輯《詞綜》,取諸明人選本,未見是編也。舊為愛日精廬張氏藏書。中多訛脫,近於張子謙處,借得王蓮涇藏書鈔本校勘一過。 ○右詞選 △新刊張小山北曲聯(lián)樂府三卷外集一卷(舊鈔本) 元張可久撰??删茫中∩?,慶元人。以路吏為首領(lǐng)官。夙工詞曲。明李中麓嘗搜采其作,刻成二卷,曰《小山小令》。此汲古毛氏從元刻本傳錄。前有海粟馮子振、燕山高栻題詞二闋?!赌夸洝丰?,有刊書人題識云:“《小山樂府》,《前集》、《今樂府》,《後集》、《蘇陼是漁唱》,《續(xù)集》、《吳鹽》,《別集》、《新樂府》,今類為一編,與眾本不同?!锻饧方g所作”云云。其每調(diào)下仍以四集為次,較李刻多至百馀首,為《小山樂府》之全書矣。(卷首有“毛晉私印”、“汲古主人”二朱記。) △樂府補題一卷(舊鈔本) 不著編輯姓氏。案:陳旅《安雅堂文集陳恕可墓志》,知為恕可所輯。舊鈔,陳皆誤“練”,所錄皆宋末人詞。王沂孫、周密、王易簡、馮應瑞、唐藝孫、呂同老、李彭老、陳恕可、唐玨、趙汝鈉、李居仁、張炎、仇遠凡十三人,多一題同賦,題下注明其處曰:委宛山房、浮翠山房、紫雲(yún)山房、馀閒書院、天柱山房等,蓋當時會友所作也。委宛山房,即恕可所居之室,自號委宛山人。舊為汲古毛氏鈔本。(卷首有“汲古主人”、“毛子晉氏”、“毛晉之印”、“黃丕烈印”、“蕘輔”諸朱記。) △天下同文一卷(舊鈔本) 不著編輯姓氏。所錄元人詞盧摯、姚雲(yún)、王夢應、顏奎、羅志可、詹玉、李琳凡七人。見《文淵閣書目》,亦毛氏鈔本。(卷末有“汲古主人”、“毛子晉氏”、“毛晉之印”諸朱記。) △樂府新聲三卷(元刊本) 不著編輯姓氏。采元人《新樂府》,皆分套數(shù)。汲古閣藏本。(卷尾有“毛晉私印”、“子晉”二朱記。) 按: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三編》影印本。 △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八卷(元刊本) 題:“青城澹齋楊朝英集?!苯圆稍诵轮啤稑犯罚磳m調(diào)編次。舊為朱竹垞藏本,而中如貫酸齋、關(guān)漢卿、姚牧庵諸人,《詞綜》俱未錄入,蓋纂輯時猶未獲此書也。(卷首有“梅會里朱氏潛采堂藏書”、“竹垞收藏”二朱記。) △太平樂府九卷(明活字本) 明萬歷間擺印,即楊氏所編者。卷首冠以燕山卓從之《中州樂府音韻類編》一卷。邑人孫唐卿所藏,以元刻本校過并跋。(卷首有“虞山錢曾遵王藏書”、“孫唐卿氏”二朱記。) △中原音韻一卷(元刊本) 題:“高安艇齋周德清輯并序又跋?!钡虑?,工詞曲,與虞集、歐陽玄、羅宗信交,故諸公皆為之序。道園謂是書以聲之清濁定字為陰陽,又以聲之上下分韻為平仄,使用韻者隨字陰陽,置韻成文,各有所協(xié),則上下中律而無拘拗之病矣。舊為蕭飛濤藏本。(卷末有“江聲”朱記。) 按:家塾影印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