壻胡文漪文漪
錢唐潘杓燦象承甫述門人張信孫仲允甫校
甥張□德門
錢谷上
交盤
編審
◆交盤
事必謀始而后能善厥終服官受授乃致君澤民之始也一執(zhí)漏卮則彌縫無術(shù)不特事功因之難立行且廉隅為之難守矣既累其身不即以上負吾君下負吾民哉述交盤
交盤受授。不□正項本折要查。即雜項鈔課通要查也。若疏忽接收。前官之空缺。必責后官之補苴。無論接征之千金百鎰。難以仔肩。久欠之一絲一忽亦必清理葢絲忽之賠補雖易。若不查出。勒令清償?;蛑逻z忘部駁則不及一分之處分巳歸接管矣慎之
交代必令戶房。照依司核全書會計冊造管收除在每年一冊。若前官任事未久。或有以前受授不清。其中那移遮掩。未經(jīng)發(fā)覺。亦不可知。故須將上上手交盤底冊通查方無遺漏。 【以下應用各冊式俱附后?!?清查之沙先閱賦役全書全書乃歷年征解之定額也再閱會計冊。會計乃每年征解之定額也。再閱須知冊須知乃每年完欠之簡明大綱也然后始閱所送交盤清冊。與以上書冊逐年查對。
首查起征額數(shù)與會計相合否否則駁問經(jīng)征吏書。再查收數(shù)完欠與流水串根相合否否則駁問經(jīng)收吏書。若有民欠。除赦過不論外。其現(xiàn)欠者。一而出示曉論里遞著具各該現(xiàn)年。完欠實數(shù)甘結(jié)。一而著該房□造民欠冊籍。與里結(jié)相對。有不合者。著經(jīng)承回話以便詳追。如冊問□戶。多系迯亡而前官奏銷虛報十分全完致有遺欵未曾解給者。勿受交盤。詳請經(jīng)征補項。
征收既清始查解數(shù)。數(shù)與會計□合。則對批回。有批者?!跽_銷猶必細察摩補恐有以舊改新以少改多之弊無批者。摘出比批。批回未足。勿受交盤。申請經(jīng)解掣交。再查給數(shù)。數(shù)與會計欵合。則對領(lǐng)狀。有領(lǐng)者。作正開銷。無領(lǐng)者。取領(lǐng)粘卷其有透冐侵那。一切全書會計本無欵項無領(lǐng)可取者。即屬官役侵蝕。勿受交盤。詳請經(jīng)手補完庫額即使事有創(chuàng)增原非經(jīng)費特文提取。俟咨部淮銷者。亦必吊齊原行上文查核其原行卷宗亦要細察摩補之弊或無文?;蛴斜住>阋斁靠倢俟僖矍治g。勿受交盤。詳請經(jīng)手償補。
凡交盤□。例有四柱。曰管收除在。管者舊者謂以前舊有而交與接管也收者新收謂本年征收也除者開除謂照會計欵項解給也在者實在系解給有余實存?zhèn)}庫即為下年舊管者也每年一冊。逐年遞卸。卸至受授之年。則所云□在者必現(xiàn)銀在庫?,F(xiàn)米在倉。若無現(xiàn)物。明系前任侵蝕。即有無欵那借。送冊追補。以為抵充者。俱屬虛無。必須通詳請追償補。勿受交盤以自累也。
交盤之時。存庫不足。指稱透放本年俸工者有之。此蓋或系虛捏。以補巳前之侵蝕。或系預給。以貪扣頭總屬違例亦宜關(guān)請原仕還項。俟本任按月續(xù)給。蓋俸工。系存留欵內(nèi)之銀。倘催征不前則存留先給而起解必致不敷且有不時裁減則所給者竟為落空倒追徒費敲撲耳
凡雜項鈔課各有專司。各督該房送冊。仍照四柱開造。
缺官罰體問吏房。
師生空缺問禮房。
贓物罰贖問倉庫房倉庫未收問原承行
鹽課問鹽法科。無鹽法。問戶房。
橋□□攤。問工房。
當稅牙稅牛驢漁課契稅俱系戶房點吏書承行。問戶房。
凡存庫銀兩須兌交。合庫吏佐貳估勘。
存?zhèn)}米谷須抽厫盤。令斗級倉官出結(jié)。佐貳眼同。
軍器驛馬問兵房。驛馬須親自點選令馬夫騎試。獸醫(yī)驗看。臕壯歲少。馳騁快徤者。方與收受。仍取馬夫獸醫(yī)結(jié)狀點時即用□印。如疲病老劣。不堪騎坐者。退令買換蓋驛馬俱動支錢糧購買若或草□收受祗應不得必自買賠也至于交收若在夏末秋初。猶宜責任獸醫(yī)仔細□明。有無成病。以馬當夏時奔馳。受暑在內(nèi)。巳成暗病。秋日涼生。暑毒一時發(fā)作。多致倒斃。賠累不少。
若有存貯庫內(nèi)火藥非他官封記者。須徹底開看點試恐有盜賣□上等弊取用時遺誤軍機。
積谷問該承?;蛩燃{。要查實存何所?;蛭醇{取里遞經(jīng)手人承填若干認狀。以便催收。
交盤冊式
民欠細冊式
臬司糧驛道事理交盤冊式
一應交盤明白結(jié)狀式
駁參交盤細冊式
○交盤冊式
此式乃浙江布政司袁 【諱一□】 核定者。幾三式彼時因有開化王縣合條。奉院批查故定此式曾見之仕學□乘。茲節(jié)其大畧。其詳稿曰交盤一事。最為綦重。每見□屬造報之冊。朦溷錯雜。一經(jīng)駁查。數(shù)月不覆以致遲延難楚。今王令議稱起運錢糧。自應照數(shù)追補若存留。何必刻求。此二語。亦屬有見。查本司項下。正賦改折□。扣兵餉雜項等欵。并糧道之漕運?!醯乐A傳運司之鹽課。各府之本色。俱關(guān)考成。至于該縣存留之欵。從未造入歲參。而新舊交盤之時。吹毛索瘢。開造侵欺。匯入欽案于是前官之應追拖累無窮后官之承追完結(jié)無日不但誤人兼自誤矣然有雖系存留。實為起運者。如經(jīng)費中則有缺官之俸薪柴馬。科舉中。則有節(jié)省銀兩之撥充兵餉。雜支中。則有戰(zhàn)船海塘之需用緊急此皆項目考成。較之正賦歲參。更有重焉。此不可不凊查者也。又有抽扣銀兩。如人役工食之類。此雖不入歲參。然詳定之后。便于司庫支給在各屬有未完而在司庫為巳用其巳用者。皆系□動兵協(xié)二餉。若各屬交盤之時不入未完。則后官既不肯代前官補解。而司庫又有何銀可代各屬賠補此亦不得不清查者也今將各屬交盤擬定冊式。除順治十八年以前錢糧俱入恩赦外將康熙元年起。每年額征若干巳完某欵若干未完某欵若干。為一冊又將康熙元年起。掌署名官。每一官任內(nèi)。以前官交下存庫存?zhèn)}銀米若干為舊管以本官任內(nèi)經(jīng)收某年某項銀米為新收以本官任內(nèi)解支某年某欵銀米若干為開除、以存留在庫在倉銀□交與后官為實在備造各官任內(nèi)管收除在四柱為一冊。然后合計某年分。解司未完若干解道未完若干。解府未完若干。共未完若干。于未完之內(nèi)分析民欠若干。官役侵欺若。干其侵欺者。應于某官名下追還若干。應于某官任內(nèi)某役名下追還若干為一冊。三冊既成。合算相符。則交盤之案。徹底清楚矣。至于各年銀糧。俱全完者。止取接任官印結(jié)。不必造冊申送。以省煩瑣
共詳允督撫頒行各屬曰。各屬錢糧溷淆不清以致交盤之案。葛藤無巳。前官苦后官之苛求后官怨前官之遺累。及至造冊申報朦混舛錯。一經(jīng)駁查。經(jīng)年不覆。彼此拖累茫無頭緒此其受病不在交盤之時也有等□干之吏任內(nèi)錢糧胸中了然自能應期□解若庸常之□問以錢糧欵項。征解完欠。茫然不能應也?!跻择憷舻靡宰骷?。庫藏有如漏卮匪但考成之時。功名難全。且交盤之時。身家莫保矣。本司擬定冊式三紙惟愿各屬。不待離任之日悉照此冊交盤當在任之時即照此式逐年逐月登記征收解支數(shù)目懸之座右庶幾完欠了然侵欠無隱則錢糧無不清矣凡不完之故皆由不清清則未有不完者今各縣有未完者。于交盤之時。未有不罹侵蝕之愆者也。
其論侵欠曰。凡錢糧之弊。有侵那透冒。未獲批。未獲領(lǐng)。六項但除民欠之外皆侵欺也侵者。或侵蝕?;蚯直I。那者?;虼隧梽颖隧??;虼四暧帽四?。透者。雖應有而益支于額外。冐者。本無有而捏名破銷。未獲批者。起解而無回銷。未獲領(lǐng)者。支給而無領(lǐng)狀六項之中透冐侵欺也未獲領(lǐng)者必非本人支領(lǐng)經(jīng)承捏名冒支故無印領(lǐng)亦侵欺也止有那借。與未獲批二項合應確查。凡解支錢糧。年分項欵不同。謂之那借。年分不同。應征彼年以還此年。欵項不同。應追彼欵以還此欵。如巳經(jīng)追抵補還□便應歸欵作完不必復列那借如未經(jīng)追抵補還者應查有無民欠抵補假如本年錢糧。那借本年欵項。應□本年民欠合算聽抵。至于甲年錢糧。那解乙年欵項。應將乙年民欠聽抵甲年凡有民欠抵補者謂之那借無民欠坻補者皆侵欺也又有乙年錢糧。借解甲年。湊值甲年奉赦。無從追補。又有地方公務不入全書刊載之欵。便無應征之額。那動正項。亦無抵補。以上二項雖非入巳之贓應于那借官役名下坐追者也其未獲批者。應將解過欵銀。具文詳請?;蛳祾靸段传@?;蛳滴唇?jīng)解到。如掛兌未獲者。應將解到銀兩。造入實完其掛兌銀兩即入侵欺其未解到者?;虮竟偾治g?;驇煲矍治g。溷起空批原無銀解應于官役名下追補如系巳經(jīng)發(fā)解。或解役營運侵蝕?;蚪?jīng)承解役通同侵蝕應于經(jīng)承解役名下追補者也凡銀糧不在官則在民是以清查錢糧。不必分晰侵那透冒。未獲批領(lǐng)六項止分民欠侵欺二項其拖欠在民者。應里甲行追。巳征在□者。應于官役名下行追。是以止列民欠侵欺二條。嗣后接任官之造報與府催之復核。先查本年未完若干再查未完錢糧委系民欠若干如民欠□未完□符則無□欺矣未完多民欠少則民欠之外皆侵欺矣其侵欺者確定應于某官名下追補若干某官任內(nèi)某役名下追補若干務令毫厘俱有著落銖錙不得浮溢則交盤之案明確無訛。可藉手轉(zhuǎn)詳矣。前王令所云不查存留者特不查縣存留之未完耳至于假借雜項名色多支分厘便是侵欺以致正項虧損錢糧之弊正在于此慎之哉
各年額征解支巳未完欠冊式
△各年額征解支巳未完欠冊式
康熙元年 【三年以后。止分起存。奉潑。撥剩名日不列各部款項】 經(jīng)征 【掌署】 印 【知縣官】 某自正月初一日起至某月日止□ 【掌署】 印某官某自某月日起、至某年終止、額征條、銀若干、內(nèi)起運銀若干存留銀若干 【各年分析有□無□】
戶部項下
禮部項下
工部項下
?戶部項下
本色銀若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月日、差役某人解府
如。未著此者俱注明未獲緣由或未經(jīng)解到?;蛲妒杖舾?、缺兌若干
正賦若干、
本色折價若干
裁扣充餉若干、
額編兵餉若干、
解司存留若干、
以上共銀若干、內(nèi)奉撥某某欵留府給兵若干、實該解司若干、
額征秋南屯米、若干、奉撥留府給兵若干解省若干
解司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交、獲。批、訖
某項銀。若干、奉文作何支用于某年月日赴司抵銷批訖
某項銀。若干、于某事案內(nèi)奉有部文、某年分災荒蠲免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解府
一某項米。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交、獲批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一某項米。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本府或解協(xié)某或解糧廳獲批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于、卍
?禮部項下
本色藥材銀若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府獲批訖、
折色銀若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司獲批訖、
以上折色、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卍
?工部項下
本色麻鐵銀若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訖、
折色銀若干、
匠班銀若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司獲批訖
某項銀。若干奉文作何支用于某年月日抵銷判批訖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事案內(nèi)奉有部文某年分災荒蠲免訖
以上折色匠班共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雜項解司
一漁課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入、解交獲批
□訖、如欠解注明欠解緣由
一缺官銀云云
一稅契銀云云
一牙稅銀云云
當稅銀云云
一雜稅銀云云
一奉文抽扣某項銀云云
糧道漕項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道獲批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郵道驛站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道獲批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運司鹽課
一某項銀。若干、于某年月日、差役某人解司、獲批訖、
以上巳完若干、
未完若干、
以上解司道府共未完銀若干、 【此總。為□民欠侵欺冊之□領(lǐng)】
某官任內(nèi)經(jīng)管錢糧四柱冊式 【此以一任總造若欲各年一冊則□式□□上年實在即下年之舊管逐年惟卸至交盤之年侵欠自見】
掌印知州縣某、自某年月日到任、至某年月日離任止、 【署印官□】
舊管
前官交存在庫某年條銀、若干、 【出單額□□。俱□條銀】
某年某項銀、若干、 【不入由單者另注欵項】
在倉某年某項米、若干、
新收、
某年某月、 【逐月□比?!?征收某年條銀、若干、
某年某項銀、若干
某年某項銀、若干、
開除
某年某項銀若干、差某人解某衙門、獲批訖、 【征銀之□原不分欵。故入由單者。皆稱□銀。解支之時。俱有欵項。須照金書仍注欵項】
支某年某項銀、若干、給某人、取領(lǐng)附卷、
一解某年某項銀、若干、差役某解赴某衙門獲批訖、
實在
存庫某年條。銀若干、
某年某項銀。若干、
存?zhèn)}某年某米。若干、
各年未完分晰民欠侵欺冊式
某年分
解司、解道、解府、共未完銀若于內(nèi)
民欠若干
侵欺若干
解司、解府、共未完米若干內(nèi)
民欠若干、
侵欺若干、
民欠
某都圖欠銀。若干、
某都圖欠米。若干、
侵欺
某官侵某項銀。若干、應于某官追補、
某官那某項銀。若干、應于某官追補、
某官任內(nèi)、某役侵某項銀。若干、應于某役追補、
以上官侵銀若干、
役侵銀若干、
某官侵那米若干、應于某官追補、
某官任內(nèi)某役侵那米若干、應于某役追補、
以上共侵欺米。若干、
月山曰交盤文冊。各省州縣。定式不同。其舊令移交新令。止圖掩葢。有故造無編額欵。溷入開除者。有墊舊既多。開除逾于管政正額。乃先造借進別年銀于新收之內(nèi)者。不知無編額欵?;烊腴_除。識者稽對全書會計。白爾一目了然。即筮仕者或有失眼。申之上司。豈肯聽其破冐。若墊舊既多。先造借進。冀葢那欠之愆。遂致文冊□亂舛錯乃逐年朦葢年年壓卸交代時究竟水落石出未完仍現(xiàn)本官本役名下何如將墊解之銀。還歸。本欵注完。其未完之額。實將民欠抵補。民欠有甲年乙年。之不同宜于交送民欠冊內(nèi)注明甲曾那銀墊乙今將乙欠還甲民欠果真新官代為征補亦所難辭上司聞之亦易以情理聲解若民欠康無實系侵蝕自當竭力補救彌縫其缺故此三冊。不但新官之核駁宜遵。即各年額征完欠。并任內(nèi)四柱二式。舊令移交。斷應照造止于未完之下。注明現(xiàn)有民欠補完可耳。他如移送冊。或有細開田地山蕩人丁等則于前。細開未支存留欵項于后者。核駁冊?;蛴杏隈g冊之□。又造簡明。簡明之外。又開揭帖者皆煩文蕪牘徒覺紛然便可一筆抹去。
○民欠細冊式 【民欠既真。相應抵補未完故應??幾式造送】
某府某州縣
為交盤錢糧事、今將本縣任內(nèi)、自某年月日接任起至某年月日止、所有各年未完欵項現(xiàn)有民欠數(shù)目抵補逐一照年備造清冊、移送以□查核、追抵完項、須至冊者。
計開
某年 【如一年造完再按年不必另寫冊山】 經(jīng)征掌署印知□縣某、自某年月日接任、至年終止、
未完銀共若干、內(nèi)
某□銀若干
某項銀若干、
現(xiàn)存實在未征民欠銀若干、內(nèi)
某圖某里民欠銀若干、內(nèi)
某里欠銀若干、內(nèi)
一戶某欠銀若干、一戶某欠銀若干
前件、應征收抵完本年某項未完銀兩、 【如以本年之欠。抵還本年未完無庸聲說若有以乙抵甲以甲抵乙者須說某年某項銀兩緊急巳將本年某項額銀□□□□□補完額】
○臬司糧驛道事理交盤冊式
此式乃湖廣臬司糧驛二道。奉部撫兩院頒定。皆任內(nèi)重務。屬臬司糧驛二道者。亦交盤要事。冊頗簡明。故輯入。若藩司之錢糧。巳有浙江藩司冊式。在前可法。故不再贅。
某者某府某州縣某、
□為交盤事、遵將 【原任署印】 知州縣某、自某年月日到任起、至某年月日止、任內(nèi)一應
欽部事件督捕盜案迯人積儲銀谷等項、巳未曾完、遵照
憲發(fā)交盤冊式、逐一備造清冊、現(xiàn)在申送查核施行須至冊者、
開
一奉行
欽部事件
前件 【如任內(nèi)有未完事件必、須開注于某年月日奉某衙門此行一件為某事某等一案至今因為何事未結(jié)如無止填一無字】
一奉行
欽案責緝漏盜并承審詿誤盜案
前件 【如有未完。須開列于某年月日。奉某衙門□□□件為某事一案。承緝緣□。至今有無獲盜□名。未獲幾名。并承審何案不確曾否奉旨留質(zhì)逐一登答。如無。止注一無字?!?奉行
欽案責緝叛犯并疏脫迯人
前件 【如仟內(nèi)有此等未完事件。務須開列于某年月日奉某衙門或批或牌一件為某事某等一案、承緝緣由至今有無獲犯幾名未獲幾名。曾否奉旨留緝逐一備細登答。如無止注一無字】
一儲積
知州縣某自某年月日到任起至某年月日止、
某年春夏、應捐積銀若干兩、
前件于某年月日、批差某、赴某衙門交收、曾否獲批在卷、 【如有未完。據(jù)實登答】
某年秋冬應捐積谷若干石、
前件巳如數(shù)收貯某倉、 【如有未完。據(jù)實登答】
○一應交盤明白結(jié)狀式
某省某府某州縣某、今于
與結(jié)狀為交盤錢糧事遵依結(jié)到原新任
知州縣某自某年月日到任起、至某年月日止任內(nèi)經(jīng)征一應起撥存留正雜錢糧等項、俱經(jīng)全完支解訖、取獲批領(lǐng)在卷、并無未完
欽部事件、交與新任卑職授受明白、出取具甘結(jié)在案、理合出具總結(jié)、中間不致扶同、須至結(jié)者、
年月日原新任知州縣某
○駁參交盤細冊式
此式乃陜西鞏昌府靖遠衛(wèi)周 【諱惟遠】 詳明前任、侵那者。州縣衛(wèi)所。錢糧考成原屬一例。故可為法。
呈為交盤現(xiàn)缺貯庫錢糧、實系前任官吏侵那請
憲
題明追補、以足庫額事、今將署印千總某、□開自順治十六年起、至康熙九年止、節(jié)年存貯在庫丁徭銀、一千二百九十七兩、三錢二分七厘四毫零、止交現(xiàn)銀四百零二兩外、其八百九十余兩、或貨物抵塞、或胥吏借支、或明開欠欵、渺無著落、一一據(jù)實開造、□款聲說。請憲究追、償完庫額、須至冊者、
計開
原額自順治十六年起、至康熙九年止、共計一十二年、除解支外、實該貯庫銀一千二百九十七兩、三錢二分七厘四毫、一絲三忽三微三□六塵四渺、
今交
一止交現(xiàn)銀四百零二兩
前件、按查存庫現(xiàn)銀。原額巳缺十分之七。前任經(jīng)管職官。溷將后項抵塞。庫額虛懸擬合聲說。
一交某物若干
某物云云
某物云云凡有□欵。照依聞后。
前件、節(jié)年丁徭正課例皆銀□上納并非入官贓贖貨物據(jù)開碎金衣飾緞布等項。共作銀二百三十一兩六錢。明系監(jiān)守職官擅、動庫銀置辦以供奢靡之用當今交盤。水落石出。漫交搪塞。倘蒙
各憲飭提衛(wèi)庫存貯錢糧。卑職□以□解。伏乞
憲臺飭換見銀交庫庶便接管擬合聲說
一各役倡領(lǐng)官庫銀三十六兩、五錢八分六厘零 【有借領(lǐng)】
前件錢糧解放。必遵全書經(jīng)費?;蜃穹钗奶崛?。若額外支給。盡為侵冐。據(jù)開各役借領(lǐng)銀兩。并非額設工食欵項。前任經(jīng)管職官。一任胥吏泥沙借用。倘蒙
各憲察核衛(wèi)庫。難以作正開銷。伏乞
憲臺嚴飭原管官吏追補以定庫額。擬合聲說
預領(lǐng)官俸衙役工食銀二百二十二兩五錢五分、
□件錢糧解放。各有緩急。即每年額征額用。遞有先后。屢奉
綸音部檄必須先盡起運后放存留今本年丁徭。開征伊始。撥餉急需。尚無起解前任經(jīng)管職官。竟將歷年貯庫錢糧那放本年□□方當春季。不但將夏秋冬三□□□給□且有項給次年者?!?旨違例莫甚于此伏乞
憲飭還庫補額。俟征收按季給放。庶絕那移之弊。擬合聲說。
一各役拖欠銀三十一兩六錢四分五厘有零、 【有細冊?!?前件、上納稅糧。例著花戶自封投柜。即有一二頑梗。票差催攢。銀兩不許代收。據(jù)冊開造拖欠數(shù)日。非經(jīng)管盜庫即經(jīng)催中飽。前任職官一任朦朧。致遺欠額。溷作現(xiàn)銀交抵。伏乞
憲臺嚴飭經(jīng)征官吏。追補完庫。庶正額無懸。擬合聲說。
一六八九年花戶積欠銀二十五兩、四錢一分四厘二毫、
前件、經(jīng)征錢糧。歲終例造奏銷文冊。有征有解。通限十月全完。據(jù)冊開造欠戶。不但九年尚有未完。竟有六八等年積欠。明系前任職官。那移存庫現(xiàn)。白全考成?!鯇⑥復鲈帒糸_抵若非
憲臺嚴飭追補則庫額必致虛懸。擬合聲說。
一實欠銀三百二十七兩五錢、三分八□二毫、一絲三忽三微、三纖六塵四渺、
前件錢糧重務。絲毫不容擅動。有一項征收。自有一項解給如監(jiān)臨士守有私自□用官錢糧者律例計贓以監(jiān)守自盜論今衛(wèi)庫銀兩。乃屬
朝廷正賦。暫寄外府。以備提解者。前任經(jīng)管職官。視為巳物。恣意支用。竟有三百二十余兩之多。不但置
國法于弁髦。抑且不知有身命矣。伏乞
憲臺
題明追補。則庫額乃有抵償卑職庶免遺累。擬合聲說。
◆編審
事必清源而后能疏其委財賦之入猶夫鑿渠引流其求也出于淵澄不竭之泉其匯也始成江洋不涸之澤編審大造。論丁定役。乃國課之大源。茍能秉公詳慎則后比按籍而稽。屇屇可以無弊。非止造福十年巳也。述編審均編之法。省邑各有不同。大約南土多審役。北土多審丁。要知丁役之審雖異而皆為均差 【差謂□□條□供應夫草之□】 十年巳來。田土有授受。丁口有增減。不可不一清理。以使糧隨產(chǎn)辦差照糧行庶無偏累。審之之法唯在稽查推收之產(chǎn)升擦壯老之丁而巳。然丁產(chǎn)多。則差重。少則差輕。若產(chǎn)業(yè)零星、更有不派行差者。故多花分子戶。 【謂產(chǎn)本一人管業(yè)。乃立數(shù)人詭名】 詭寄別里之弊 【謂產(chǎn)本坐□一里乃于數(shù)里立□。以上二弊皆分多為少避重就輕者】 又有里書大猾?;蛎撀╉暜€ 【謂將產(chǎn)業(yè)竟不入冊隱地漏糧者】 或掛□田地。 【謂將巳產(chǎn)暗□他人名下害彼代納者】 或飛灑銀糧。 【謂將丁產(chǎn)應辦之銀糧分派他人銀糧之內(nèi)使彼代納者】 或移換斗則。 【斗。謂按田科糧之斗數(shù)。如高田每畝糧幾斗。低田每畝糧幾升、征地每畝幾升。山地每畝幾合之類則字。兼丁言。南土之□分鄉(xiāng)市銀數(shù)巳是不同北土、之丁。分三門九則所云三門者。上中下也五則者。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三門互□而成九也。派銀之法或以率分法。遞減而派?;蛑灰陨蟿t派十分之五。中則派十分之三。下則僅派十分之二者。如上則以五分分三則而又別三等多寡之數(shù)者、或以下下為凖各則加一分匯至上上為九分者各處立法不同??傊y數(shù)多寡史殊。移換者。移甲之□換乙之輕乃甲乙互換但利甲損□課額原是不能此一弊也或?qū)⒅貏t□□并無移易。暗損課額此又一弊也推而廣之他處州邑更有將自地若干。作成糧地者。其法亦以上中下互□但地分十分。十分之內(nèi)一則可以獨□加上上。中中等地折成糧地若干。二則可以并用如五上五中。五上五下等地折成糧地若干。二則可以多寡用如一上九中?;蚨习酥械鹊卣鄢杉Z地若干三則可以多寡用。如一上八中一下二上六中二下等地。折成糧地若干法既互變。糧隨增減奸人狥私移換。其弊與斗則之移換照異】 種種奸弊。神出鬼沒。難以盡述。必精詳厘剔。如糧有缺額。追查歷屇過付?;蛉擞懈姘l(fā)。秉公查丈。使無混淆。方不愧為民之司牧。 【條約□□清丈地畝□法附后有志厘剔者??梢噪S地推察。斟酌舉行?!?律中條例云。天下各府州縣。編賦役黃冊。以一百一十戶為里。推丁多者十人為長。余百戶為十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管攝一里之事。城中曰坊。近城曰廂。鄉(xiāng)里曰里。凡十年一周。先后則各以丁數(shù)之多寡為次。每里編為一冊。冊首總為一圖。其鰥寡孤獨。不任役者則帶管于百一十戶之外。而列于圖后。名曰畸零冊成。一本進戶部。布政司、及府、州、縣、各存一本。此言編差之大法也。然天下風土難齊牧民者必從民便如審定里長十戶。百戶□其管攝。北土稱為煙火遵守者多。在南土則有排年亦系里長?!跞未邤€條糧。而管攝之權(quán)多不專。按上編役法。雖有統(tǒng)率而里長責任煩重。有包充者。類多里蠹積棍。侵糧斂費未免剝民有勉充者。又或鄉(xiāng)愚懦弱。應卯賠累未免偏苦今皇清令甲。無分紳衿衙役。有產(chǎn)者一例當差。故有等州縣。變通其法。每里定役百分。每甲定役十。每甲值差一年。十年輪遍。名曰現(xiàn)年里長役照產(chǎn)派產(chǎn)多之家。獨當幾分。有值差數(shù)月者。產(chǎn)少之家。派役零星。有差止數(shù)□者上輪下欠各有值差之時則痛癢相關(guān)呼應自□較之古制。似乎稍異。而民實稱便。
南土糧重。照產(chǎn)派役不重丁銀故田地雖多。立一戶。即是一丁。丁銀多寡不遠。北土糧輕。照丁派差。丁銀大有□重。如注中三門九則是也。故屇期審丁。不可不慎除新成之丁例令戶長舉報入冊逃亡老死許里遞公舉以定開除外。若陛擦之際。 【增下則為上中曰□。減上則為中下曰□。】 唯視產(chǎn)業(yè)之增減為至公。 【產(chǎn)增。則家起應□。產(chǎn)減則家落應□】 宜將前屇合里丁糧通盤一算約畧糧銀若干該有丁銀若干較糧配則。則入無不服矣。編審之冊。亦分管收除在四柱。攢造草冊之先。取前屇各圖實征冊內(nèi)。所開實在戶田。逐一查算。必與全書額載丁口田土數(shù)合。如缺少舛錯。嚴票駁查。明白乃巳。
前屇之實在既清。然后攢冊。草冊既造。取前屇實在查對本屇舊管各日丁地必同蓋前屇之實在即今屇之舊管前屇實在原清。今能同。則本屇舊管亦無錯矣。 【□式□后】
舊管既清。再查新收有收則必有推有此處之收。則必有他處之推。他處之推。必田他處舊管。推出。若推收不改戶名止查數(shù)目。改戶則有受授交易。須查稅□
新□果有增益。舊管必有開除。如此□無開收之□。即□四□冊上。查對實在舊管。若有開政每圖要將□除各造一小冊送內(nèi)衙參對。如收多除少。是必奸蠹之乘機飛灑矣。收少除多。是必奸蠹之乘機脫漏矣。或此收而彼不除。則北一戶既有重征之田。必他戶有漏糧之田?;虼顺瞬皇?。則冊上既巳無田。明系掛空。俱立究其弊仍行改正。
參對之時相同者。各以朱圈。印記。則弊竇顯明其造小冊參對者。因大冊翻閱不便。然小冊仍須與大冊逐條一對。政除對明?!醵ù_期編審。審后出榜通知。榜上丁田名數(shù)有差訛。聽人戶呈明查改方造清冊。申上存貯。以憑照冊。算造各年由單赤歷。
凡編審之后十年以內(nèi)不許分開戶名即有交易應禁短冊過付。只許呈驗稅契。切注新戶于舊戶之下。以便的戶辦糧再至編審。方許照例推去。始無溷亂之弊。
編審條約趙嘉定稿
編審條約沈臨汾稿
均丁大旨/f計七則//f
誓詞
催民間閑收產(chǎn)業(yè)示
著冊書查造通屇開收地糧冊諭
催冊書送開收地糧冊示
飭拿撞□蠹棍示
駁發(fā)戶單諭
禁止混報女丁示
許首幼丁示
禁止代審陋習示
禁止生員入局示
曉示審定各里人戶丁則
清丈事理章鹿稿
音釋
○編審條約 【南土畧同、】 趙嘉定稿 【諱昕、字雍客、浙江余杭人】
為請乘編審之期等事。照得均編戶供關(guān)乎國計民生十年利弊。今當屇期。務須詳慎。除以前利弊或有應行應革?,F(xiàn)在斟酌。詳憲舉行外。所有推收冊籍事宜。相應列欵甲示。為此示仰圖書公正里甲人等。恪照后閑事理。一體遵行。敢有故違。定以法懲。不恕。須至示者。
計開
一推收必須領(lǐng)號。除經(jīng)頒定管收除在冊式外凡排甲戶內(nèi)。田地蕩涂。務于刻冊。先填圖□總數(shù)。后列細□?!蹩虄钥瞻鬃痔?。亦必將圖里字號填實。以便核對。如有潦草遺落。涂抹改洗。希圖朦溷者。立提究責。發(fā)冊另造。
稅糧出于田畝。數(shù)目分于斗則。本縣田蕩。既□上下之分。其中則例。大相懸遠。如有移換增減止圖合■者。按律笞杖。田產(chǎn)入官雖或一時詿誤。亦以玩忽擬罪。
一圖奸里蠹。向有差田陋弊。每將田畝灑派排甲代役代糧致遺十年賠累除巳往不究外。如敢仍前不法。飛灑累人許被害人據(jù)實首告就賞為業(yè)。奸頑之徒。定依抄沒律例?!?憲究擬
一有產(chǎn)值役。立戶當差。務使□無欺隱。籍無脫漏。乃有本圖事煩役重。詭寄他戶。影射差徭反致坐圖額缺今當編審。務須一洗舊習各各歸圖入甲如敢仍前行求包攬。通同作奸發(fā)覺之時。詭寄受寄。圖書里正。一體治罪。田畝改正收科。
一十年之內(nèi)。□甲消長不同果有交易授受方許舊付新收均編審役。如有田多應役之戶乘借推收名色設立多戶推□各圖以避□役者治以花分之罪田畝仍匯歸本圖編役。
一圖分十甲。每甲應役一年。如前屇一甲人戶役過巳■九年。下屇應輪復役?;虺送剖罩H寫立賤價假契跳入十甲則又避□九年矣如有前項奸徒。除一面訪拏外。許本圖人戶。據(jù)實首告。立將頑戶。以假契擬罪。仍將三分田產(chǎn)。給賞首人。
一推去人戶。該圖公正書算先將收戶印契查驗果系稅票相同。然后將應推田畝。按號計斗。開填印號官票付與本人。的限十日之內(nèi)。繳還收照附卷如無印?稅票不許起票溷推如逾限不繳回收仍存舊冊不準開除
一產(chǎn)業(yè)各有定籍。無分縉紳子衿俱要的名立戶使賦稅各有攸歸徭役不致隱□。即欲稍有優(yōu)異亦便稽對憲綱學冊。該書算公正。不行覺察。仍聽串姓串名朦溷入冊者。定提究處。
一圖書公正。止掌書算冊籍?;鼘μ锂€圩號斗則其有興利除弊某圖應散某圖應補某圖仍舊俱本縣親自裁奪詳憲施行。并不假手吏胥。如有借名主持。招搖賄賂者。許諸人不時首告審實。與受一并究治。仍賞給出首之人。
一推收任從民便如果稅票有據(jù)。實系的名的戶。自應即與起票。聽其歸圖入甲。該圖書公正。敢有借端□勒需索重費者。許受害人立時喊稟。以憑嚴提枷責。
一開局推收。對會明悉。示期面審。審后仍出役榜示諭。或有圖甲姓名差訛。字號斗則舛錯者的限半月之內(nèi)許本戶呈稟查明改正逾限瀆稟槩不準行
○編審條約 【扎土畧同?!?沈臨汾稿 【諱駿聲、字觀成、浙江仁和人】
為編審為經(jīng)國之要務等事。照得審役均徭。國課民生并系。少不公慎。即滋五年混累。茲當五年編審。本縣巳經(jīng)明神設誓。務必上清國課之源。下蘇民生之力敢不天慎矢公。則天日具在。所有酌定條約。合行列欵通曉。闔邑糧戶并書胥人等。各要洗心滌慮。恪守凜遵。毋蹈陋習。致罹法網(wǎng)。倘本縣見聞未及。條例未周。事果利于國課民生者。無論紳衿耆庶。不妨詳細條陳。應上請者即為繕詳??蓤?zhí)行者力為興革。但要議協(xié)輿情。秉持公道。勿負本縣咨商之意。須至告示者。
一清地則
一清丁則
一清糧額
清銀額
一查虛開
一查捏收
一禁飛荒
一禁冐荒
一禁花分
一禁跳甲
一禁假冐寄莊
一禁戶長狥庇
一禁書胥科斂
△一清地則
由單刊載。地分七則。征折原是不同。再之歷年清查開墾。增地不一。雖地與前項則名相同。而折銀頗復互異。故不獨若原額中水地之與灘地。相去倍余。即清出之下平。較之平地。亦有六分八分有零之別。其中改重作輕。移輕換重。實為弊□在改作則損賦亂科即移換亦弱肉強食茲當編審。務必清查等則。各合原額。差訛者。許自首改正嗣后實征冊內(nèi)必要分別造明原額有缺。罪坐該書。倘被告發(fā)。彼時查對鄰地。果系改換。冊書業(yè)主。一并按律。
△一清丁則
三門九則。派銀例有成規(guī)。自不容溷。但有門則名同而銀數(shù)不一者。如土著新編。較之老丁。則減矣。□承優(yōu)免。較之紳衿供丁。則又減矣。為數(shù)雖屬不多然錢糧絲毫為重版章豈可溷淆實征審冊俱必分別注明。舛錯者。亦許改正。有心弊溷。定加宄治。
△一清糧額
起科之法。雖因地科糧。而征折之冊又據(jù)糧折銀故增減糧數(shù)即是增減銀數(shù)在鄉(xiāng)民不曉書算。何能對讀由單。徹知折色數(shù)目。但云照糧完銀。事屬分內(nèi)而奸蠹之灑增以補弊漏者巳蚤加于糧額中矣乃丁冊止造糧數(shù)。而實征全憑丁冊。改以核對。全未顯系是何項地土。脫胎離母。無可參稽。弊莫弊于此矣。奈冊式相沿。改造必須月日。姑據(jù)現(xiàn)在之冊編審外明年實征必將地糧并造花戶之下以憑查對?;蛴胁环?。定行法處。該冊書果有弊端。速宜請冊改正。毋致后悔。
△清銀額
糧額既清。銀額自有定數(shù)雖是照糧科銀而銀數(shù)自然與由單合料價閏月。非奉明文。罔敢增加。加派絲毫。即罹憲典。多有大膽積奸。私增定額。重迭加閏。弁髦三尺。不顧性命。此弊雖作在攢造實征之時。而究其弊由實因編審冊內(nèi)將丁糧賣漏以致課額有虧。冐死灑增。以補缺額若不審時清理累民蠹國安有窮期此等弊竇。作者自知。速將巳前賣漏丁糧。及時吐出。補造冊內(nèi)。如仍執(zhí)迷。一經(jīng)罪露。法無可逭也。
△一查虛開
糧隨產(chǎn)辦。產(chǎn)既他售。自應照例推收。此推彼收不特地糧要有著落即地則定要對真分厘不許減損此定例也。乃有糧戶賄通經(jīng)管?;蛉珣魭炜??;蜷_多收少?;蜷_井水等項肥地。換收灘減等項瘠地。更有實征冊上。年年互異。忽多忽少。忽有忽無在朝廷之糧額彌縫不缺而里甲之攤累無窮本縣稔知此項弊端現(xiàn)在開出開除逐里參對遇有脫漏。定加重處。如愿自首補收。姑準網(wǎng)開一面。
△一查捏收
糧隨產(chǎn)辦。得人之產(chǎn)。自應收歸巳戶原地原糧彼增此減此定例也多有里蠹受賄包人賦役逐戶暗減。積零成躉收立詭名催□本系無人勢必攤賠或有竟將巳糧隱漏飛收包人名下遺累他人代完此等弊端。現(xiàn)在摘出新收。逐里參對。對出重治冊書。并究行賄受賄之人。果能追悔自首。準與勾銷。糧歸原處。
△一禁飛荒
里有逃亡故絕。地土未免荒蕪。丁或遇審可除。糧不可除也。若果承頂無人。難免攤賠之累然以本里本甲之人賠本里本甲之荒猶未甘心乃有無端弄鬼將老荒忽捏推收飛入他里他甲夫開收由有買賣也故絕之產(chǎn)業(yè)又誰為之交易乎奸詭熌爍惡同飛噬如有此項累人許即呈告。歸還仍究。
△一禁冐荒
荒糧攤補。勢出無可如何。民累維艱。本縣念之。痛心疾首。乃有巨蠹神奸。反將行犁熟地。移入老荒名下使荒數(shù)日多攤賠愈重彼作奸者安坐而收無■之籽粒。國法何存天理何在果有犯此定加重處。決不姑狥。
△一禁花分
力役之征。人丁不在地糧而起然審時升擦亦視地糧之增減以下人家之消長或有收多之戶??謶]升則。計將戶糧分入光丁之下不知光丁乃是力役即無糧亦巳編納者今復收糧在戶即是實有新收本縣升擦一本至公。自然按糧酌升。以抵除豁逃亡之額。徒爾。紛更。究之何益。
△一禁跳甲
里長值役。十逓挨輪。一六二七。五年輪遍。如前屇冊編一甲六甲。至今值役巳過五年下屇自應首先值役乃奸頑之徒。巧思避役。并無買賣過戶。借名某□不便跳入十甲便爾遲后五年更有本在后甲數(shù)年之后將輪值役跳入役過前甲竟免承當如此弊竇。設計雖工。國法具在。躲避差徭。律擬不免。
△一禁假冐寄莊
寄莊之名。原為他屬人民來買本縣地畝而起因彼原處自有丁徭。今雖隔屬置產(chǎn)版籍難以兩存派以差銀。每糧一石。止征二錢四分益力役之征巳在本縣輪過故爾科額從輕比有流寓日久亦要人籍編丁。
憲文星炳若本縣民人豈容影借漏丁茲查審□有雖當丁而糧數(shù)繁多。畧加差銀者。此或曾將寄莊地土續(xù)買。以故丁差并列。今當審編自當除銀升則如或假冐莊地定依脫籍科罪。
△一禁戶長狥庇
公直戶長。職司舉報顧名思義不公則不可不直則不能不但本縣之耳目所寄實乃朝廷之國賦攸憑。逃亡故老。不得用情妄開。少壯成丁。不得受賄隱漏必公必直毋思狥庇取咎審畢之日。除例取該公直戶長結(jié)狀之外仍取鄉(xiāng)地不致扶同甘結(jié)存案。倘有情賄。按名法處。
△一禁書胥科斂
因公科斂。功令森嚴。
旨憲明文屢加申飭本縣承茲編審悉出親裁自行核算并不假手一人戶里書役人等。敢有指稱臨審供應。與內(nèi)書掌稿。經(jīng)承管家名色。斂派陋規(guī)。招搖賄賂者。許諸人首告。本縣亦在不時嚴訪。遇有實跡。立拿解
憲處死引送行求。一并連坐。斷不少寬。母以身試。
○均丁大旨/f計七則//f
□酉屇當編審。沈侯正為姑射。念切民瘼。實求蘇恤。乃不以燦為不肖。車騎仆仆。往返七千余里。自夏徂秋。三致意焉。先以其所論均丁大旨手錄寄商。復遣其仲弟。相偕入晉。以觀力行。盟神以經(jīng)始。堅志以要終。凡四越月而告畢。其間文告之懇摯。綜核之周詳。則又不止若前之條約焉耳要皆實心謀之匠心出之非父母之謂乎是審也。侯之精明公當。為三晉第一。謳歌溢于鄰國。上憲逐以卓斝聞。例以不次擢矣。繹其所論均丁大旨。直透肯綮。所設誓詞。悉本性情??芭c版章并垂不朽。搜之笥中。尚存數(shù)首。皆念切民瘼者之所宜□也。謹述如左。且亭山人識。
論丁則
論升
論擦
論開除
論新收
論分則
論地差
△論丁則
丁有三門九則名目者。曰上。曰中。曰下。是為三門二門錯配。乃成九則即禹貢九賦錯法也其制起于下下。額銀三錢三分二厘六毫。再則以下配中。增銀一則、共銀六錢六分五厘二毫。再則以下配上。增銀一則。共銀九錢九分七厘八毫。下門畢。則中起。中門畢。則上起。以次累加。加至上上而止。
一則下下三錢三分二厘六毫。
加一則下中六錢六分五厘二毫
加二則下上九錢九分七厘八毫。
加三則中下一兩三錢三分四毫。
加四則中中一兩六錢六分三厘。
加五則中上一兩九錢九分五厘六毫。
加六則上下二兩三錢二分八厘二毫。
加七則上中二兩六錢六分八毫。
加八則上上二兩九錢九分三厘四毫。
△論升
縣中地丁合算除屯雜在外。約銀八萬四千上下。內(nèi)地糧約銀六萬四千。丁差約銀二萬約計糧銀一萬□有丁差銀三千三百兩每糧一石約銀一兩一錢有奇計糧九斗應派丁一則征銀三錢三分有零。審下之法。除力役光丁下下之外有糧九斗之上應升一則。編為下中。有糧二石。再加一則。編為下上以次累加。不但有新增地糧者應升。即在冊糧戶。有糧多丁輕者亦。應秉公量升
△論擦
增糧既升則減糧必擦始稱公道但升宜向多。擦宜向少方免缺額之患升則以九斗巳上為準。擦須以一石一斗為準如減糧不及一石一斗者。不在擦例。然在冊老丁。先審坐丁過重。貧苦堪憐者亦應量擦
△論開除
糧戶老而有子。子接父丁不必除也即老而無子。地糧現(xiàn)在。必須親族承頂不可除也惟逃亡故絕。始議除丁。然遺地原系行犁。必著里甲戶長。覓人耕種。方免成荒。耕種之人。自能承糧頂丁。亦斷不可即予開除。獨是人既故絕。地又久荒。糧累包賠賠糧之外又要賠丁真為苦楚此等荒地應著地少有丁之人將地領(lǐng)去開墾糧并名下丁予豁除若是真正老荒。無人領(lǐng)墾。年年里甲攤賠者。一石四斗以下應將丁除改征地差一石四斗以上。概編下下。葢地差之銀。每石止征二錢四分。一石四斗。差銀始與下下相同。一石四斗以下。則差銀少于丁銀故應準地差以恤賠累一石四斗以上。則差銀多于下下丁銀故仍編下下使無重累也若荒地零星。向俱編丁者。準令并歸一、丁名下賠仍公派省除多丁更是仁恤吳?貴提。尤宜行之。 【吳?、貴提、二里名。乃最荒殘者?!?
△論新收
十六歲以上。例必上丁。五年巳來。子侄長成。家家皆有。著令公直戶長。開單舉報。入冊征銀但宜則編下下葢此丁不因糧起。是為力役。以小民有身。當為朝廷効力。故令納銀代役力止一身應無輕重一槩下下至公至當其有纔報新丁。即欲收糧名下者。乃是冊上糧多之人恐要升則。故爾花分詭寄非系父子應不準行定冊之后。明年實征。稟請分糧可也。
△論分則
糧戶朋名乃是漏丁大弊既有此人。自應編征力役。即使無糧。亦該編征下下。從無準納半丁之例。二人共糧。系一人脫漏。冊中朋名。系下中者宜令分糧領(lǐng)丁一則下下者。亦令分糧。各編一則。其或下中以上者。糧別多少丁領(lǐng)重輕如此。則丁數(shù)自多。冊報戶口增添。始征牧民之善。
△論地差 【別縣民人。來縣佃□。名曰寄莊例不編丁。止納差銀】
每糧九斗。約丁三錢三分。本身光丁。原在糧外。是糧九斗巳上者。該丁下中。該銀六錢六分有零矣。若納地差。止銀二錢四分。故假冐寄莊為多審時遇有地差之戶必須嚴審何縣人民。令公直遞具結(jié)狀。畧有支吾即行按糧編則。其系有丁之人。又有地差者。乃五年之內(nèi)。增買地差之產(chǎn)。過入巳名。不便除銀。故丁差并列。今既編審。銀數(shù)無多者。竟與除去。錢數(shù)之上。即與升則。則版圖□致溷亂也。
○誓詞 【一焚殿爐。一粘審局】
□西平陽府知臨汾縣事沈某。敢
昭告于城隍之神曰。
天子不能以一人遍理天下。用是分設司牧。維
神體物。享祀攸崇凡以為此民也
明神具官。共蒞茲土。勺飲粒食皆民膏血□燎拜跪皆民精誠民莫不求上負
天子民盻不言衾影茲愧
神其據(jù)之乎。臨汾界在會城。差徭雜泛。如猬如山。形鳩面鵠而趨者民也剝骨涸髓而供者民也惟是貢賦均平。冀留遺孑。乃按前人。泄泄奉職。宵小是憑。經(jīng)界是慢。官昧蠹張。籍淆版亂地糧戶口。甲減乙增。捏報丁額。懸欠一千八百余則。民苦正課。復益攤賠。豪富脫籍而嬉。窮弱兼并而任霜條露竹無罪者□鬻子賣妻切齒以忍少壯宵亡婺孤夜泣民怨深矣
神勿恫乎沈某來牧此邦。受任三載。承茲編密監(jiān)于前人。中心惴惴敢不祗慎用瘳民疴誓清收除之去來。以正丁糧之灑漏。其在素封。必升補額。其在貧窶。必擦蘇冤。凡有逃絕必斟酌減除。以輕積累。痛絕苞苴。堅屏請托。剔弊除奸。愿以身任?;蛴幸阑亍W匝宰允?。
明神是殛其或富而豪強有力。居鄉(xiāng)武斷托勢把持閃丁隱糧。圖利身家。波害桑梓。無良蔑理。
神其佑之乎。嗚呼旱干水溢災眚惟時枉賦冤徭毒流沒世奉職無狀民何以堪必慎必公用白乃心知我罪我我何與哉
神其鑒之。謹誓。
○催民間閑收產(chǎn)業(yè)示
為亟催開收。以副編審事。照得人丁五年一審。雖為老除壯報而等則上下亦必較量地糧五年以來。產(chǎn)業(yè)授受。雖歷年屢有開收。而買產(chǎn)不即過戶。希漏?稅者頗多。更有一種刁詐之徒??质债a(chǎn)增丁。故意觀望。俟編審之后。方始收戶賣產(chǎn)之人反為代承舊下得減除實為遺累今當編審合行亟催。為此示仰闔縣人民知悉。所有買賣地畝。限一月之內(nèi)。立即開收以便入冊候?qū)?。如有買主推委不收。或賣主□勒我價不即開付者。許即呈稟。以憑拘究。倘編審之后。將審前交易之地。方始開收者吊?查究大有未便。至于本無交易。希圖花分詭寄。跳啚跳甲。指穪分糧。朦混開收者。察出之時。本人與造冊人。一并重治。決不姑貸特示
○著冊書查造通屇開收地糧冊諭
審丁之冊。例造管收除在四柱以五年來糧有增減即知人戶家道興衰審時一目了然便可增減丁則今只造實在糧數(shù)。茍簡朦混。殊屬非法。念冊已造成。駁改未免多費姑將前冊實在添上庶審時畧有分別。至冊內(nèi)戶糧有增減合勺者量無開收毫厘地畝之理。那移灑漏。情弊可知。此弊繁多。除另倏查究外。其增減至升斗巳上者。巳經(jīng)逐戶票出。仰該冊書。將五年之內(nèi)。開收地糧照票條人戶。查明年月分造開收冊各一本限五日內(nèi)送縣。以憑查對若有開無收明系□空即有收無開亦屬飛灑必痛加懲治以□積弊當此編審之期。本縣誓必矢公矢慎。上清國課之源。下蘇民生之累。決不姑狥。該書母得泛視也。特諭。
○催冊書送開收地糧冊示
為亟催開收小冊。以副編審事。照得五年編審雖為均丁其要尤在查糧葢五年以來。民間買賣地產(chǎn)。陸續(xù)過割巳多。彼時開收?;蛴行娘w掛?;驘o心失誤。其中自有舛錯。若不及時查對。則張冠李帶。賄減弊增漸至□則參差。糧額懸缺。賦逋民累。無可底止。今乘編審。故于丁冊之上。將各戶糧數(shù)增減票出。著各里冊書。照依票條。登答開收小冊各一本。以憑查對務使增者實有開來之處則非飛灑減者實有收去之虞則非掛空其查對之事。最為繁瑣。本縣不憚為此者。不過欲為朝廷清課源。為小民清賠累。非故為責難于該管書胥也。今丁差巳經(jīng)挨日編審。所有登答小冊。合行亟催。為此示仰催冊原差。立即催齊繳送。如三日內(nèi)不行繳完。該差間日一候查比。其增減之中?;蛴斜锥?。許本人呈明改正。止要國課無缺。地糧無訛。包賠無累本縣即不誅求□罪如若執(zhí)迷。登答不周。委卸逃亡。希圖支餙了事本縣必不假借定以大法研究澄清到底爾等母狃故習自貽其咎須至告示者。
○飭拿撞□蠹棍示
為俟拿蠹棍以清科斂陋習事。照得審差均徭。關(guān)乎民生疾苦此時乘機設騙。歙賄行私乃蠹□光棍之熱□。本縣稔知其詳。故于臨審之時明神立誓誓墨未乹量在闔邑人民之所共睹共聞者也。自審編以來。本縣夜以繼日。不惜心血。惟思擦減得宜。以蘇民力。奈查前審在冊之丁。較之報部之數(shù)。懸缺一千八百余則。皆爾民無辜攤賠。本縣急圖補額。永清混累。而公直戶長。又多作弊。不將新丁舉報。于審編之時。除將逃故擦減外。或有稍升補缺。亦必秉公核糧在里甲之中升擦或有多寡亦視地土之腴瘠戶口之豊約從不持一成見聽一旁言此又神明之所照察者也但恐走空□歲之奸蠹。不畏王章不畏神鑒或稱該管規(guī)矩或指代為營求或暗誘糧戶?;蛎鲾€合里敢冐必死之法。哄騙愚民。合再申飭通曉。為此示仰闔邑人民知悉。如有前項棍徒。在于里甲。招搖圢話。除一面現(xiàn)差多役密訪外。仍許諸人不時拿稟。本縣審實之時。立將該犯詳
憲處死派首人有丁者。準與除則。無丁者。量賞銀兩。決不寬假。須至告示者。
○駁發(fā)戶單諭
正堂論。照得審丁設立戶單。原為開報新丁。并開填真正逃故。公直戶長。務必據(jù)實填單。將新投幼丁□數(shù)舉報單內(nèi)。以抵除擦逃故則數(shù)。方得國有新增之丁。民無虛包之則。今查昨?qū)徱炼爬锴傲?。戶單多有一字不填者即有一二填寫。不過開列逃故。希圖冐擦。新投并無一人豈五年以來各戶并無子侄長成者耶明系公直戶長。受賄賣放。視官單為故紙。以皇法為弁□。大膽巳極。本應拿究。姑念無知。先將戶單驗發(fā)。著將幼丁挨查。補填開報。以贖前愆外。嗣后各里□敢隱漏。竟持空單繳審者。立將公直戶長。同用大□□責枷號警眾審完開放決不輕恕特諭
○禁止混報女丁示
正堂示凡男子十五以上投報丁徭乃古今之定例從無舉報幼女之理查德前屇審冊有以閨女頂丁者殊為違例。今據(jù)公直戶長。稟稱巳經(jīng)出嫁。除巳按名改除外。今茲編審。凡有民人子侄長成。務必逐名報丁。不得故將閨女妄報?!跆潞灾麦@惶女流如敢故違。定行重究不貸。特示。
○許首幼丁示
正堂示。照得五年編審。務在增新除故。上裕國課。下均民力然非幼丁新投安得逃故擦減本縣承審巳經(jīng)設誓神祗。應升應擦。力持公道。無奈爾民刁猾性成。不將新丁單報。則、國課既不容缺。擦則又無可抵。逃故何能勾除。以免包攤之累是本縣欲為爾民持公而爾民反自貽戚矣此皆公直戶長。通同唆誘。婪賄所致。除一面訪究外。凡一切隱漏□丁許諸人舉首首出三丁。準代首人分則。決不空言。特示。
○禁止代審陋習示
為禁飭倩代審差陋習。以弭刁風事。照得五年一次審編。增丁添則。乃任土作貢之分內(nèi)事也若或刁詐隱漏即是欺君妄上之一端況本縣憑糧升擦。一秉至公。并不以口之捷給。衣之繿縷。定為擦減。何爾民風俗不古或雇覓佞口之人疾夫老婦。代為應名。希圖朦蔽。巧辨取憐。免升乞擦?;蛞捚埔卤置?。安置廟側(cè)點到之時。更換而進。審出遞換。如同演劇是本縣出于誠求而爾民忍以詐應殊為非法本應究治。念系無知陋習。巳前皆從寬典。自出示之后。敢有仍前妝扮。并倩替答應者。察出立行責治。升加重則。用懲刁詐。決不再寬。須至告示者
○禁止生員入局示
正堂示本縣奉
憲編審。一秉至公。其系生員應優(yōu)免者。照例止納鹽銀不必候?qū)徣舴堑拿趦?。指名承認。入局混擾者。即以包攬申報
學憲。該學門斗仍每日在局識認立簿登記入局者。特示。
○曉示審定各里人戶丁則
臨汾縣正堂沈為編審事。照得編審巳定。除將本里擦除逃故貧老舊丁。先開總數(shù)。另俟細開姓名飭知外。所有造冊報上達
部丁則。合行通曉須至告示者。
計開
某里共擦除舊丁若干則。今報部現(xiàn)丁若干則。內(nèi)
一甲某人某項則某人某項則。 【逐丁開完?!?二甲 【各甲照前式開寫?!?右諭通知
康熙二十一年四月日示
○清丈事理 【南北例雖不一。可以意推】 章獲鹿稿 【諱士鯨號雪蟾、浙江臨安人、】
結(jié)狀式
取結(jié)示
申曉紳衿示
申曉雇結(jié)差役
申飭賣結(jié)鋪戶
申飭里書稽查作成諭
清丈條約
禁婪賄示
△結(jié)狀式
具結(jié)狀業(yè)主某。系本縣某都某里某甲人。
為籌餉期于有濟等事。切某向有祖遺續(xù)置地共若干畝。計若干?。在于本里本甲某人名下興差□□。悉照后開逐?作成科算。并無私占地畝。移換糧則。致干
新例。今奉查丈。合先據(jù)實結(jié)報。如有隱地□糧。依
例甘罪。所結(jié)是實。
計開
第一?某項地若干。坐落某里某村某圩某字第幾號。折糧若干。 【東至某人某項地。西至某人某項地。南至某人某項地。北至某人某項地?!?第二? 【逐?照式開完?!?年月日具結(jié)狀某人押
社書某人
鄉(xiāng)長某人
保長某人
圖冊式(見圖)
通里清丈。一甲一本釘開。以便查核。獨丈一戶。釘繳。
以上圖結(jié)之法章侯為獲鹿時因承籌餉期于有濟一案而作者也。是時軍需匱乏。清查隱地漏糧。定立新例。一畝以上。即擬徒流。失察處分。追及去任功令嚴切。各省奉檄唯謹。履畝騷然。且丈增者有不次之紀敘。以故司牧者。多幸功名。從事者。乘機婪黷。有按畝勒加者。有指荒捏報者。窮民飲泣。莫可告愬。章侯曰勒加捏報總屬虛糧以我一日之榮樹民百世之累固大不可然攤賠力竭民將棄土地而流亡其何以國妄上更不可也于是文告之勸。三諭自首。而順應者寡。不勝愀然曰。鄰封之報增者比比矣。上檄之督責且日至。其何以終乃公事乎。向知獲邑之糧。較諸明額。實缺百十頃畝。揆厥弊由。以獲邑地有折糧之法。糧之輕重。奚啻倍蓰。若乃買上過中。則糧額虧。買中過下。則糧額又虧。節(jié)屇以來。豪強奸詭之賄脫課賦者。不知凡幾茍能正其糧則則復還勝國之故額即是昭代之新增上可裕國下非累民也爰頒刻結(jié)狀定式于民。令將巳有之地。按?結(jié)報。?注四至糧則糧與四比舛異其為漏糧顯然復頒示清丈圖冊于市。與父老曰。母得隱地。不報入結(jié)投結(jié)后清丈且隨之矣民知有四比以較糧。則糧無可漏。而自改正其向漏之糧。有圖冊以料地。則地無可隱。而自開供其向隱之地。不旬日而結(jié)齊。闔邑較算。共得增地糧三百一十九頃有畸。侯曰。可以告無罪矣緣其始終不欲擾民也丈法雖立遂停而不用斯舉也。侯例擢不次。民咸戴神君焉。誠良工心苦哉。述文告如左。且亭山人識。
△取結(jié)示
為籌餉期于有濟等事。照得隱地漏恨。折例嚴切。本縣勸民自首。穎禿舌敝矣。今上檄如雨。首者寥寥。其何以結(jié)
欽部之緊案。在獲地山河環(huán)遶。無地不可行犁。查明季全書開載。除河淤牧地之外。實有作成糧地一千余頃。 【作成折糧之則例名。注見本帖首條】 茲現(xiàn)在征糧。地止九百五十頃有畸。糧額懸缺實多。至于闔邑丁口。比之舊額。頗有漸增丁增則開墾必多即使鼎革以來。兵燹水潦。不乏荒蕪。今安集有年。亦應復業(yè)且歷查開收積弊。有灑糧于人者。乃賣中開上。賣下開中糧則開盡而地存是即隱地矣有遺糧于人者乃買上收中。買中收下地則同井而糧視四比獨輕是即漏糧矣以上情節(jié)。不行首報過后發(fā)覺即干
新例。木縣不敢欺誆
上憲以率回。亦不忍坐視下民之陷法。再四籌維定一結(jié)報之法除將結(jié)狀定式。頒發(fā)鋪戶刊板刷印聽民買填外。合行通曉。為此示仰□邑有地人戶知悉。的限□日內(nèi)。各將所有地畝。自行丈明真數(shù)。照依該有作成逐?開報雖有增益于原冊地糧之外總以自首論一槩免罪注冊并不加丁俟結(jié)齊之日本縣另有清丈圖冊。發(fā)里清丈彼時稍有多余即是有心隱漏依例擬罪巳前脫漏丁糧追解充餉地土入官斷不寬假。此系爾民子孫之業(yè)。身家所關(guān)。母貪小利。自貽禍患。慎之凜之。須一莊示者。
△申曉紳衿示
為籌餉期于有濟等事。照得隱漏地糧。
新例關(guān)乎上下處分在有司奉行不得不嚴。前者文到之日各縣即有丈量之議。時以青苗在野??种买}擾。故□停止屢諭首報而首報無多遂爾刊式取。結(jié)今奉
部咨嚴飭應清丈者。即行清丈。部限巳屇。不得再為遲綏也。兄閱邸報。他處州縣。有查出千余頃者。有查出數(shù)百頃者各處查增既多則無增州縣必蒙
部駁倘差內(nèi)員案丈則官民俱有未便在人戶結(jié)報不可不真本縣查勘不得不確除現(xiàn)催各糧戶自行結(jié)報并刊刻清丈圖冊發(fā)鋪刷印。俟結(jié)到。發(fā)里清丈外合□出示通曉凡民人結(jié)內(nèi)。務須據(jù)實填寫。不得貪用大弓。隱漏分厘。自悞身家。至于獲邑紳士。素稱□謹。量無以錙銖小利有背任土作貢之義致玷忠愛者但恐一人登籍則伯叔子侄并在名下乃人情之常此中倘有盈余限外查丈發(fā)覺。罪坐本名。又理所必至。故昔年江浙抗糧一案。竟有闔邑縉紳。俱膺褫奪。通學士子。悉遭除名者實非紳士本身抗糧妄受親族寄籍之累為多此番結(jié)報。凡我紳士不得□委管家知數(shù)。致有遺漏必將名下地糧親加查察。共保功名。結(jié)報到日。本縣必行覆丈不敢狥一時之情面致累紳士他日之前程并遺
上憲以波累之詿誤處分也囑切望切。須至示者
△申曉雇結(jié)差役
示仰承催各社人戶地糧結(jié)狀差役知悉。所催結(jié)狀。□交□甲首戶匯齊□交。不許丁戶零星自送致難稽□限于十三日查比。違限不齊重責不饒。特示。
△申飭賣結(jié)鋪戶
示仰刷印首報地糧結(jié)狀并查丈圖冊人等知悉。凡□賣結(jié)冊。紙價之外。每張止取印工半文。如索多價。許□掯之人喊稟。以憑貢枷不饒。特示。
△申飭里書稽查作成諭
諭各社社書知悉案查本縣地畝。全憑作成折糧故□漏之弊既在隱地不報更在移改作成今奉
旨部嚴例清查。在該書務須洗心畏法。不但從前受賄□改者。當立令改正。即向有豪強隱占。今于結(jié)狀。仍□□橫。依然謊報者。該書必先據(jù)實呈明。以憑指名詳
憲丈究茲發(fā)結(jié)式。內(nèi)將四比人地作成。一同開出。則本□之作成。有弊無弊立見。若該書情縱不言則通同連坐之累無巳矣此番取結(jié)尤重清查作成母同泛視。凜之慎之。特諭。
△清丈條約
為籌餉期于有濟等事。照得清查隱地漏糧。為當今第一緊件。前巳刊定結(jié)狀。著各戶將所有地糧。據(jù)實結(jié)出。投送候核在案。本縣不即遵例丈量者。以履畝計弓。必致擾民。昨據(jù)送到結(jié)狀。多有四至不填。止抄舊□數(shù)目搪塞者此乃隱漏之奸念不化仍希朦混在本縣以□心下體而爾民以詐偽上欺丈量其可巳乎況現(xiàn)奉上檄。立督丈報。本縣安能狥庇率覆。他日反為兩等受遏乎。除將違式結(jié)狀駁發(fā)另換外。俟結(jié)狀到齊。本縣□□分釘一本用戮印記發(fā)里對結(jié)丈勘所有丈量圖法□先示曉。須至條約者。 【圖式見前】
計開
一步弓悉用憲頒舊式。每村鄉(xiāng)保各備三五把以便應用如私增分□者勘出究擬
一清丈冊巳有刊刻刷印者。每冊一張??商畹丶Z四□糧戶有地一?至四?者。自備印冊一張。隨丈隨□四?以上者按?增備。其不及四?者。余存空山即父子兄弟冊上分丁者亦不得二人共填一張如有□用印冊者。本人鄉(xiāng)保并責。發(fā)冊另換。
一填寫丈冊務必細填四至作成。除官道大河、古溝、荒山。許照實填寫外。若系私行小路。放水溝壕開墾熟山。必將山地作成。并溝道以外糧地。幾上幾中幾下填注。即或隔社。亦必填明何社何人何項地不許用山道河溝并某社字様混寫違者究責。發(fā)冊另造
一丈地填冊責成鄉(xiāng)保算糧責成社書若地畝有差究鄉(xiāng)保。糧數(shù)不符。究社書。故于冊刻社書鄉(xiāng)保字下必填姓名以憑抽丈核算違者究責丈完繳冊之時各鄉(xiāng)社仍寫如有隱漏。甘坐新例總結(jié)一張。附送存案。
一自首免罪。止限八月以內(nèi)。令限巳將逾。的擇八月初三日開丈。十三日丈完。十五日送冊。開丈之后。本縣不時單騎減從。自備供應。親至鄉(xiāng)村查勘或?qū)⑽凑烧甙唇Y(jié)抽丈或?qū)⑺日烧呷D覆丈察出情弊。立時枷責。
一催取丈冊止用遞票并不差役下鄉(xiāng)以絕騷擾如過十五之限。另差拿比。
△禁婪賄示
為申禁衙役社書鄉(xiāng)保需索。以絕賄弊事。照得衙役犯贓。罪擬流徙。里社積蠹。一例同科。律例煌煌。各當凜畏。茲以清查地畝。取結(jié)丈量此等事理最易叢奸恐有愍不畏死之徒。指借名色??茢裤y錢。捏稱打點。招搖賄賂。愚民不知。入其彀中。合行申禁。為此示仰糧戶人等知悉。查丈地畝。系奉嚴旨。凡有地糧。務必有分報分。有厘報厘。少有錯漏。即是身家所關(guān)。豈容賄弊。自貽禍患。既經(jīng)自備結(jié)狀合式填投自買丈量圖冊聽候丈量此外原無別項名色可以科斂至于結(jié)狀之應駁應收丈量之或先或后本縣悉出親裁并不毫假參贊無從打點倘有指捏作奸者。被害人即行扭稟。以憑申解處死。如通同不言。許諸人舉首。審實。給賞首人。其作奸之人與受同罪。決不輕貸。須至示者。
○音釋
臕 【音標】 瘢 【音盤】 墊 【音殷】 □ 【音謂】 燹 【音□】 褫 【音□】
未信編卷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