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五
○元五【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三十府一州二屬州二十六屬一縣百四十三 【本省陸站八十處水站八十二處】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
浙東道宣慰司都元帥府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
江東建康道肅政兼訪司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司
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
杭州路
湖州路
嘉興路
平江路
常州路
鎮(zhèn)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陰州
杭州路
杭州路 【上】 宋為臨安府元至元十三年平江南立兩浙都督府又改為安撫司十五年改為杭州路總管府二十一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來治于杭改曰江浙行省置左右錄事司 【按元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改江淮行省為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與志互異謹附識】 領縣八州一錢塘 【上】 仁和 【上與錢塘分治城下】 余杭 【中】 臨安 【中】 新城 【中】 富陽 【中】 于潛 【中】 昌化 【中】 海寧州 【中】 元元貞元年升鹽官縣為鹽官州天歷二年改海寧州
湖州路
湖州路 【上】 唐為湖州宋改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升湖州路設錄事司領縣五州一烏程 【上】 歸安 【上與烏程皆為倚郭】 安吉 【中】 德清 【中】 武康 【中】 長與州 【中】 元貞元年升長與縣為州
嘉興路
嘉興路 【上】 宋為嘉禾郡又升嘉興府元改為路設錄事司領縣一州二嘉興 【上倚郭】 海鹽州 【中】 元貞元年升海鹽縣為州崇德州 【中】 元貞元年升崇德縣為州
平江路
平江路 【上】 宋為平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平江路設錄事司領縣二州四吳 【上】 長州 【上與吳縣并為倚郭】 昆山州 【中】 元貞元年升昆山縣為州常熟州 【中】 元貞元年升常熟縣為州吳江州 【中】 元貞元年升吳江縣為州嘉定州 【中】 元貞元年升嘉定縣為州
常州路
常州路 【上】 本常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設錄事司領縣二州二晉陵 【中倚郭】 武進 【中倚郭】 宜興州 【中】 宋宜興縣元至元十五年升宜興府二十年仍為縣二十一年復升為府仍置宜興縣以隸之元貞元年府縣俱廢止立宜興州無錫州 【中】 元貞元年升無錫縣為州
鎮(zhèn)江路
鎮(zhèn)江路 【下】 宋為鎮(zhèn)江府元至元十三年升為鎮(zhèn)江路設錄事司領縣三丹徒 【中倚郭】 丹陽 【中】 金壇 【中】
建德路
建德路 【上】 宋為建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改建德府安撫司十四年改建德路設錄事司領縣六建德 【中倚郭】 淳安 【中】 遂安 【下】 桐廬 【中】 分水 【中】 壽昌 【中】
松江府
松江府宋為華亭縣屬秀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華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華亭縣以隸之領縣二華亭 【上海郭】 上海 【上本華亭縣地至元二十七年以戶口繁多置上海縣屬松江府】
江陰州
江陰州 【上】 宋為江陰軍元至元十二年依舊置軍行安撫司事十四年升為江陰路總管府后降為江陰州 【按宋史地理志江陰軍領江陰一縣當是元時省并謹附識】
浙東道宣慰司都元帥府 【元治婺州大德六年移治慶元】
慶元路
衢州路
慶元路
慶元路 【上】 宋為慶元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置宣慰司十四年改為慶元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四州二鄞 【上倚郭】 象山 【中】 慈溪 【中】 定海 【中】 奉化州 【下】 元貞元年升奉化縣為州昌國州 【下】 至元十四年升昌國縣為州仍置昌國縣以隸之后止立昌國州
衢州路
衢州路 【上】 宋為衢州元至元十三年改衢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五西安 【中倚郭】 龍游 【上】 江山 【下按宋史地理志禮賢縣注云本江山縣南渡后改續(xù)輿地考云元復禮賢為江山縣謹附識】 常山 【下宋改信安今復舊名】 開化 【中】
浙東海右道肅政廉訪司
婺州路
紹興路
溫州路
臺州路
處州路
婺州路
婺州路 【上宋為婺州保寧軍元至元十三年改婺州路設錄事司領縣六州一金華】 上倚郭 【東陽】 上 【義烏】 上 【永康中】 武義 【中】 蒲江 【中】 蘭溪州 【下】 元貞元年升蘭溪縣為州
紹興路
紹興路 【上】 宋為紹興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紹興路設錄事司領縣六州二山陰 【上】 會稽 【中興山陰俱倚郭】 上虞 【上】 蕭山 【中】 嵊 【上】 新昌 【中】 余姚州 【下】 元貞元年升余姚縣為州諸暨州 【下】 元貞元年升諸暨縣為州 【按浙江通志云至正十九年改諸暨州為諸全州二十六年仍為諸暨縣謹附識】
溫州路
溫州路 【上】 宋為瑞安府元至元十三年置溫州路設錄事司領縣二州二永嘉 【上倚郭】 樂清 【下】 瑞安州 【下】 元貞元年升瑞安縣為州平陽州 【下】 元貞元年升平陽縣為州
臺州路
臺州路 【上】 宋為臺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四年改臺州路緦管府設錄事司領縣四州一臨海 【上倚郭】 仙居 【上】 寧海 【上】 天臺 【中】 黃巖州 【下】 元貞元年升黃巖縣為州
處州路
處州路 【上】 宋為處州元至元十三年立處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七麗水 【中倚郭】 龍泉 【中】 松陽 【中】 遂昌 【中】 青田 【中】 縉云 【中】 慶元 【中】
江東建康道肅政兼訪司
寧國路
徽州路
饒州路
寧國路
寧國路 【上】 宋為寧國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寧國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六宣城 【上倚郭】 南陵 【中】 涇 【中】 寧國 【中】 旌德 【中】 太平 【中】
徽州路
徽州路 【上】 宋為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設錄事司領縣五州一歙 【上倚郭】 休寧 【中】 祈門 【中】 黟 【下】 績溪 【中】 婺源州 【下】 元貞元年升婺源縣為州
饒州路
饒州路 【上】 宋饒州元至元十四年升饒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三州三都陽 【上倚郭】 德興 【上】 安仁 【中】 余干州 【中】 元貞元年升余干縣為州浮梁州 【中】 元貞元年升浮梁縣為州樂平州 【中】 元貞元年升樂平縣為州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
集慶路
太平路
信州路
廣德路
鉛山州
集慶路
集慶路 【上】 宋為建康府元至元十二年歸附十四年升建康路初立行御史臺于揚州既而徒杭州又徒江州又還杭州二十二年自杭州徒治建康天歷二年以文宗潛邸改建康路為集慶路設錄事司領縣三州二上元 【中倚郭】 江寧 【中倚郭】 句容 【中】 溧水州 【中】 元貞元年升溧水縣為州溧陽州 【中】 至元十六年升溧陽縣為溧陽路二十七年復降為縣后復升為州
太平路
太平路 【下】 宋為太平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為太平路設錄事司領縣三當涂 【中倚郭】 蕪湖 【中】 繁昌 【下】 池州路 【下】 宋為池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路設錄事司領縣六貴池 【下倚郭即秋浦縣吳改為貴池】 青陽 【下】 建德 【下】 銅陵 【下】 石埭 【中】 東流 【下】
信州路
信州路 【上】 宋為信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路設錄事司領縣五上饒 【上倚郭】 玉山 【中】 戈陽 【中】 貴溪 【中】 永豐 【中】
廣德路
廣德路 【下】 宋為廣德軍元至元十四年升為路設錄事司領縣二廣德 【中倚郭】 建平 【中】
鉛山州
鉛山州 【中】 宋鉛山縣元至元二十九年割上饒之干元永樂二鄉(xiāng)戈陽之新政善政二鄉(xiāng)來屬升為鉛山州宜隸行省
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大德元年立】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司
福建路
建寧路
泉州路
興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漳州路
福建路
福建路 【上】 宋為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為福州路十八年遷泉州行省于本州島十九年復遷泉州二十年仍遷本州島仁十二年并入杭州設錄事司領縣九州島二州領二縣閩 【中倚郭】 侯官 【中倚郭】 懷安 【中】 古田 【上】 閩清 【中】 長樂 【中】 連江 【中】 羅源 【中】 永福 【中】 福清州 【下】 元貞年升福清縣為州福寧州 【上】 元升長溪縣為福寧州領二縣 【按福建通志升州在至元二十三年謹附識】 寧德 【中】 福安 【中】
建寧路
建寧路 【下】 宋為建寧軍元至元二十六年升為路設錄事司領縣七建安 【中】 甌寧 【中與建安俱倚郭】 浦城 【中】 建陽 【中按宋史地理志嘉禾縣注云本建陽縣理宗景定元年改當是元初復舊名建陽謹附識】 崇安 【中】 松溪 【下】 政和 【下】
泉州路
泉州路 【上】 宋為平海軍元至元十四年立行宣慰司兼行征南元帥府事十五年改宣慰司為行中書省升泉州路總管府十八年遷行省于福州路十九年復還泉州二十年仍遷福州路 【按福建通志云大德二年改為泉寧府謹附識】 設錄事司領縣七晉江 【中倚郭】 南安 【中】 惠安 【下】 同安 【下】 永春 【下】 安溪 【下】 德化 【下】
興化路
興化路 【下】 宋置太平軍又改興化軍元至元十四年升興化路設錄事司領縣三莆田 【中宋置興化軍遷治莆田元至元十三年割左右二廂屬錄事司縣如故】 仙游 【下】 興化 【下軍治元在此后移于莆田此縣為屬邑】
邵武路
邵武路 【下】 宋邵武軍元至元十三年為邵武路設錄事司領縣四邵武 【中倚郭】 光澤 【中】 泰寧 【中】 建寧 【中】
延平路
延平路 【下】 宋為南劍州元至元十五年升南建路后改延平路 【按福建通志云大德六年改為平路謹附識】 設錄事司領縣五南平 【中倚郭按宋史地理志熙南平縣據(jù)福建通志云元大德間改劍浦縣為南平縣謹附識】 尤溪 【中】 沙 【中】 順昌 【中】 將樂 【中】
汀州路
汀州路 【下】 宋為汀州隸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升為汀州路設錄事司領縣六長汀 【中倚郭】 寧化 【中】 清流 【下按福建通志云宋哲宗元符元年置清流理宗紹定中廢元復置謹附識】 蓮城 【下按福建通志云元改蓮城為連城謹附識】 上杭 【下】 武平 【下】
漳州路
漳州路 【下】 宋為漳州元至元十六年升漳州路設錄事司領縣五龍溪 【下倚郭】 漳浦 【下】 龍巖 【下】 長泰 【下】 南靖 【下本南勝改今名按福建通志云至治中析龍溪漳浦龍巖三縣地置南勝縣順帝至正十六年改為南靖謹附識】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為路一十八州九屬州一十三屬縣七十八 【本省馬站八十五處水站六十九處】
江西湖東道肅政廉訪司
廣東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江西湖東道肅政廉訪司
龍興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龍興路
龍興路 【上】 宋為隆興府元至元十二年設行都元帥府及安撫司仍領南昌新建豐城進賢奉新靖安分寧武寧八縣置錄事司十四年改元帥府為江西道宣慰司本路為總管府立行中書省十五年立江西湖東道提刑按察司移省于贛州十六年復還隆興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止立宣慰司十九年復立罷宣慰司隸皇太子位二十一年改隆興府為龍興路領縣六州二南昌 【上倚郭至元二十年割錄事司所領城外二廂東南兩關來屬】 新建 【上倚郭】 進賢 【中】 奉新 【中】 靖安 【中】 武寧 【中至元二十三年置寧州縣為倚郭大德八年于分寧置寧州武寧直隸本路】 富州 【上】 本豐城縣宋屬隆興府元至元十九年隸皇太子位二十三年升為富州寧州 【中】 本分寧縣至元二十三年于武寧縣置寧州武寧為倚郭縣大德八年割武寧直隸本路遂徒州治于分寧
吉安路
吉安路 【上】 宋為吉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吉州路總管府置錄事司元貞元年改吉州為吉安路領縣五州四廬陵 【上倚郭】 永豐 【上】 萬安 【中】 龍泉 【中】 永寧 【下至順間分永新州立按明勝志云永寧縣本永新州之勝業(yè)鄉(xiāng)元至順初守土官以鄉(xiāng)去州城道陰而遙民罷征役乞別置縣從之謹附識】 吉水州 【中】 元貞元年升吉水縣為州安福州 【中】 元貞元年升安福縣為州太和州 【下】 元貞元年升太和縣為州永新州 【下】 元貞升永新縣為州
瑞州路
瑞州路 【上】 宋為瑞州元至元十四年升瑞州路設錄事司領縣二州一高安 【上倚郭】 上高 【中】 新昌州 【下】 元貞元年升新昌縣為州
袁州路
袁州路 【上】 宋為袁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四年改總管府設錄事司隸湖南行省十九年升路隸江西行省領縣三州一宜春 【上倚郭】 分宣 【上】 萬載 【中】 萍鄉(xiāng)州 【中】 元貞元年升萍鄉(xiāng)縣為州
臨江路
臨江路 【上】 宋臨江軍隸江南西道元至元十三年隸江西行都元帥府十四年改臨江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一州二清江 【上宋即縣治置臨江軍元至元十四年升軍為路而縣為倚郭】 新淦州 【中】 元貞元年升新淦縣為州新喻州 【中】 元貞元年升新喻縣為州
撫州路
撫州路 【上】 宋為撫州元至元十四年升撫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五臨川 【上】 崇仁 【上】 金溪 【上】 宜黃 【中】 樂安 【中】
江州路
江州路 【上】 宋為定海軍元至元十二年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罷都督府升江州路隸龍興行都元帥府后置行中書省江州直隸焉十六年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復隸行省設錄事司領縣五德化 【中唐潯陽縣】 瑞昌 【中】 彭澤 【中】 湖口 【中】 德安 【中】
南康路
南康路 【下】 宋為康軍元至元十四年升南康路隸江淮行省二十二年屬江西設事司領縣二州一星子 【下南康治所】 都昌 【上】 建昌州 【下】 元貞元年升建昌縣為州
贛州路
贛州路 【上】 宋為贛州元至元十四年升贛州路總管府十五年設錄事司隸江西省領縣五州二州領三縣贛 【上州治所】 興國 【中】 信豐 【下】 雩都 【下】 石城 【下】 寧都州 【下】 大德元年升寧都縣為州 【按寰宇通志云元升寧都為州以石城屬之】 領縣二龍南 【下至元二十四年并入信豐縣至大二年復置】 安遠 【下至元二十四年省入會昌縣至大三年復置】 會昌州 【下】 大德元年升會昌縣為州領縣一瑞金 【下舊屬虔州大德元年來屬】
建昌路
建昌路 【下】 宋為建昌軍元至元十四年改建昌路總管府置錄事司領縣三南城 【上】 新城 【中】 廣昌 【中】
南安路
南安路 【下】 宋為南安軍元至元十四年改南安路總管府割大庾縣在城四坊設錄事司十六年廢錄事司領縣三大庾 【中倚郭】 南康 【中】 上猶 【下南唐為上猶宋改南安元至元十六年改永清后復為上猶按江西通志云元至元五年改永清六年復舊名與元志異謹附識】
南豐州
南豐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南豐縣為州宜隸行省
廣東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廣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州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廣州路
廣州路 【上】 宋為廣州升帥府元至元十三年內(nèi)附十五年立廣東道宣慰司立總管府并錄事司領縣七南海 【中倚郭】 番禺 【下倚郭】 東筦 【中】 增城 【中】 香山 【下】 新會 【下】 清遠 【下】
韶州路
韶州路 【下】 宋為韶州元至元十三年內(nèi)附十五年立總管府設錄事司領縣四曲江 【中元初分縣城西廂地及城外三廂屬錄事司】 樂昌 【下】 仁化 【下】 乳源 【下】
惠州路
惠州路 【下】 宋為惠州元至元十六年改惠州路總管府領縣四歸善 【下倚郭】 博羅 【下】 海豐 【下】 河源 【下】
南雄路
南雄路 【下】 宋為南雄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南雄路總管府領縣二保昌 【下本湞昌宋改今名】 始興 【下】
潮州路
潮州路 【下】 宋為潮州元至元十五年歸附十六年改為總管府二十二年設錄事司領縣三海陽 【下倚郭】 潮陽 【下】 揭陽 【下】
德慶路
德慶路 【下】 宋為德慶府元至元十四年廣西宣慰司以兵取之改隸廣西道十七年立德慶路總管府后仍屬廣東道領縣二端溪 【下】 瀧水 【下】
肇慶路
肇慶路 【下】 宋為肇慶府元至元十六年廣南西道宣慰司定之因隸廣西十七年改為下路總管府仍屬廣東領縣二高要 【中倚郭】 四會 【中】
英德州
英德州 【下】 宋為英德府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五年立英德路總管府二十三年隆為散州 【按廣東通志云英德路至元十五年置領貞陽滄光二縣二十三年降為州隸廣東元帥府廢二縣謹附識】 大德五年復為路至大元年復降為州領縣一翁源 【大德五年置按廣東通志翁源縣舊屬韶州至元十五年省入曲江大德五年復置來屬延佑六年又并入曲江謹附識】
梅州
梅州 【下】 宋為梅州元至元十三年歸附十六年置總管府二十三年改為散州領縣一程鄉(xiāng)
南恩州
南恩州 【下】 宋為南恩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南恩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領縣二陽江 【幵】 陽春 【下】
封州
封州 【下】 宋為封州元至元十三年歸附隸西道十六年立封州路總管府后又降為散州仍屬東道領縣二封川 【下】 開建 【下】
新州
新州 【下】 宋為新州元至元十六年置新州路總管府十九年降為散州領縣一新興 【下】
桂陽州
桂陽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桂陽縣為散州割連州陽山縣來屬初隸湖南道宣慰司后隸廣東道領縣一陽山 【下】
連州
連州 【下】 宋為連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直隸行中書省十七年廢安撫司升為連州路總管府隸湖南道宣慰司十九年降為散州隸廣東道領縣一連山 【下】
循州
循州 【下】 宋為循州博羅郡元至元十三年立總管府二十三年降為散州領縣三龍川 【下】 興寧 【下】 長樂 【下按廣東通志云元貞元年以長樂縣屬惠州路泰定元年還屬謹附識】
欽定續(xù)通典卷一百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