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叛三青唐木征金國
青唐
神宗熙寧八年,董氈將青宜結鬼章與冷雞樸大入寇邊青宜結:原作「青唐結」,據《宋史》卷一五《神宗紀》二改。,遣內侍省押班李憲捕之。
十年,鬼章驅誘熟羌圍岷州城寨,占據鐵城,憲命種諤夜出兵二千,度洮水,直抵鐵城,鬼章兵潰,臨斬冷雞樸冷:原作「泠」,據《宋史》卷一五《神宗紀》二改。。于是董氈惱懼,遣首領入朝謝罪。詔以董氈為都首領,結鬼章為廓州刺史。
哲宗元佑二年三月,鬼章復寇洮州,分筑洮州為兩城以居。
五月一日,圍河州南川寨。詔出兵百五十指揮,凡七萬余人戍邊,且博詢士大夫可與計劃者,大臣以奉議郎游師雄應詔。時鬼章與夏人速謀入寇,中分熙河,師雄諜知之,言于熙河蘭會路經略使劉舜卿,請分兵兩道,急裝輕赍,并洮水而進。
八月十七日,姚兕、種誼攻講朱城,焚其飛橋。移時,羌十余萬至,不得度。
十八日晚,至洮州,士皆鏖戰(zhàn),呼聲動天地,一 破之。擒鬼章及其大首領九人,斬馘數千。
十一月十二日,鬼章入獻于崇政殿。詰犯邊狀,伏罪誅死,聽招其子部屬歸附以自贖。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詔:阿里骨已差人奉表詣闕謝罪,令邊將無出兵,仍罷招納。
元符二年春,洮西安撫王贍密畫取吐蕃之策,遣舉人黃亨上其事于朝。章惇喜其說,下熙河路經略使孫路計議,路即大發(fā)府庫,招來羌酋。
夏六月,河南大首領邊廝波結以錯鑿、講朱、一公、當摽四城降。
七月二十五日,贍引兵度河,取邈
川。因奏邈川古湟中地,東北控夏國,西接宗哥、青唐巢穴,南距河州一百九十里,東至蘭州二百余里,乞建為湟水軍。從之。王愍別提麾下兵出省章峽,取宗哥城。孫路度青唐未可朝夕下,欲先固邈川及河南北諸城,然后進師。贍乃奏青唐不煩大兵,可下也。朝廷以路逗留失機會,更以胡宗回為經略使。宗回罷王愍統(tǒng)制,以贍為之。初,贍銜路不專委己,故陳青唐可下,欲以中路。至是,乃陳夏人點集,謀救邈川,可守御不可進攻。宗回怒其語反復,遂以軍法趣贍出師。
九月二十日,贍提孤軍入青唐,隴木(夕)出降。
閏九月四日,詔以青唐為鄯州,仍為隴右節(jié)度,邈川為鄯州邈川為:原無,據《長編》卷五一六補。。其鄯州其鄯:原作「湟」,據右引補、改。、湟州并河南北新收復城寨,并隸隴右,仍屬熙河蘭會路。以贍知鄯州,充隴右沿邊安撫使、兼沿邊都巡檢使;以王厚知湟州。
是冬,胡宗回奏,又營建洮州。青唐下后數日,王愍語人曰:「今主帥不先固邈川以東城壁,而取青唐,非計也。以今日計之,青唐有不可守者四:自炳靈寺渡河至青唐凡四百里,道涂險阨,緩急聲援不能及,一也;羌若斷炳靈寺、浮梁寨、省章之險,我雖有百萬之師,倉卒不能進,二也;贍以孤軍入青唐,后無援兵,羌人窺伺,必生他變,三也;設遣大兵,而青唐、宗哥、邈川食皆不支一月,內地無糧可運,難以久處,四也」。未幾,心牟欽乞師夏國,夏國遣監(jiān)軍白峇牟、人多保忠,白峇牟本吐蕃首領,夏國以
女妻之;人多保忠即夏國右?guī)O(jiān)軍。點集四監(jiān)軍兵,合吐蕃兵數萬人來攻。贍止謂山南諸羌叛,遣部將李賓統(tǒng)精騎二千,乘夜入保敦嶺擊之。
九日,以李遠、王瑜、米世隆、李昶、毛吉、張可久六人部押降羌部落守東城,贍悉以所統(tǒng)兵守西城。羌攻東城甚急。
十二日,會李賓討山南族帳,解安兒圍,至是始還,與羌軍轉戰(zhàn),城內軍士聞之,馳赴,羌遂奔潰。時邈川亦被圍,城中不滿千人,守御器械百無一二,總管王愍乃令軍士徹戶為盾,剡木為戈,籍城中子女衣男子服以充軍,以瓦炒黍供軍餉,晝夜備御,率死士開門血戰(zhàn)。會帥司亦遣苗履、姚雄將兵來援,復下臕哥黑城,焚蕩族帳。羌不知我兵眾寡,遂引兵遁去,圍始解。
十月五日,履、雄乘勢引兵開路至青唐,繼而結鬼章及峽外羌復叛,攻圍青唐、安兒、宗哥、林金城,贍與宗回文檄不相通者四十余日。陜西轉運判官秦希甫上其事,朝廷以青唐為難守。
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命熙河蘭會路兵馬都監(jiān)兼知河州姚雄統(tǒng)領軍馬救援青唐。時吐蕃不留兵守省章,卻于峽外平川邀戰(zhàn),雄軍既度峽,于是三戰(zhàn)三捷,直至青唐,合贍軍棄鄯州以歸。自省章峽以西皆捐之,更以湟州為都護。
四月,姚雄將兵城河州安鄉(xiāng)關,康謂將兵城蘭州京玉關,夾河咸筑關堡以護浮梁。
八月,雄復筑瓦吹,是為寧洮寨;次筑黑城,是為安隴寨。以圓保為寧川堡,以臕哥為
安川堡。
是冬,雄奏王贍貪功生事,收復窮遠之地,費財勞師,幾陷兩路兵馬,煩朝廷遣兵救應,及臣僚言贍、厚侵盜青唐珍寶財物。詔贍房州安置,厚添差監(jiān)隨州酒稅,以雷秀知湟州。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二月,朝廷委姚雄謀度棄守利害,雄以為可棄無疑。
三月十六日,詔河西節(jié)度使趙懷德知湟州,盡賜見在糧草,委之招納攜叛,許以戎索從事。其元置守臣及官吏兵將,悉追還。除存留湟州城壁樓櫓外,沿路堡寨并令毀撤。仍命姚雄知熙州,委以措置。時湟州芻糧告竭,人馬多死,議者謂所費不貲,難以經久,議棄湟州,故有是詔。雄以雷秀為東路統(tǒng)制,將湟州兵馬由京玉關以歸;以蕃兵總領齊玠為西路統(tǒng)制,將兵護湟州居民、商旅由安鄉(xiāng)關以歸。
崇寧元年七月,蔡京自尚書左丞入相,日以興復熙寧、元豐、紹圣為事。于是侍御史錢遹言,乞除雪贍、厚罪名,及正當時議棄地者之罪。于是詔王厚敘皇城副使,王贍追復供備庫副使,而一時議棄地韓忠彥、曾布、安燾、李清臣、蔣之奇、范純禮、陳次升、都貺、錢景祥、秦希甫、龔夬、張庭堅庭:原作「廷」,據《宋史》卷三四六《張庭堅傳》改。,并貶責有差。收復湟、鄯之謀,自此始矣。時上又問知樞密院事蔡卞曰:「鄯、湟可復否 」卞對曰:「可復?!箚枺骸刚l可將 」對曰:「王厚可為大將,高永年可統(tǒng)兵?!股蠌闹?,于是命厚知河州,兼洮西安撫。厚請擇人以自助,詔遣內客省使童貫與偕。朝廷自棄鄯、湟,畔羌多
羅已迎隴木(夕)之弟曰溪賒羅撤立之。趙懷德奔河南。
二年二月,以王厚權句當熙河蘭會路經略司,童貫為熙河蘭會路句當公事。
六月,厚、貫發(fā)總領蕃兵將官高永年年:原作「平」,據《宋史》卷四五三《高永年傳》改。,蕃兵將官李忠,熙州將辛叔詹,河州將辛叔獻,蘭州將姚師閔、劉仲武,通遠軍潘逢、王用及、王亨、黨萬
等,提兵分道并進,連日大捷,遂圍湟州。溪巴溫、溪賒羅撒遁去,收復湟州。以一公城為循化城,達南城為大通城,癿當城為來賓城,當摽城為安強寨。
九月,筑來賓城、綏遠關、臨宗寨。
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厚、貫統(tǒng)大軍出篩金平。
四月九日,高永年三道進師, 行至鷂子隘,大捷,斬首四千余級,追奔三十余里。是日,入宗哥城。
十一月,復安兒城、青唐首領偽公主壽宜結牟乞降。
十二日,王師入青唐城。
十三日,復林金城,蘭宗堡。
十八日,復結啰城。
十九日,復廓州。
五月,曲赦熙河、秦鳳、永興軍路,以鄯州為西寧州。
大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童貫分遣統(tǒng)制官辛叔獻、馮瓘領軍自岷州入界,收復洮州,興工修筑;又分遣統(tǒng)制官劉法、張誡、王亨自循化城入界;統(tǒng)領官焦用誠、陳迪由廓州三路入。以五月三十日收復洮州及溪哥城,溪哥偽王子臧征仆哥降,以溪哥城為積石軍。
政和五年,貫又進筑震武城,以為震武軍。自是,唃廝羅之地悉為郡縣。
宣和元年六月一日,詔:「眷言西陲之人,世為中國之輔,凡爾赤子,亦予良民,屬者輸 來歸,有(加)[嘉]悔
罪,欲民休息,已詔罷兵。誓書之言,堅如金石。」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九 討叛三 青唐 木征 金國 木 征
木征
神宗熙寧四年八月九日,命同提舉秦州西路蕃部及市易公事王韶管勾秦鳳路沿邊安撫司,始經營以復熙河也。
五年四月,詔招降洮河武勝軍一帶蕃部千余人軍:原作「庫」,據《長編》卷二三二改。,各補職名。
五月,建古渭寨為通遠軍,將恢復河隴,為開拓之漸,就差韶兼知軍事。以八月八日韶等部將士收復武勝軍,賜名鎮(zhèn)洮軍。時木征余黨尚懷拒命,知德順軍景思立專以本將軍馬策應。詔賞得功將吏
十一月,詔招降馬蘭川東抹邦一帶大首領溫逋、昌廝雞等,各補職名。
六年春,韶等領大兵收河州,先鋒斬首千余級,木征遁走,生擒其妻瞎三牟并其子,而蕃賊約三千犯香子城,卻奪輜重,令苗授領勁騎擊退。韶領大兵繼進,戮牛精谷一帶作過蕃部。又差景思立、王君萬以兵招安通路,與蕃寇遇,斬首三千余級,奪輜重牛羊等。
十一月,收復河州,破蕩其部族,繼收岷、迭、宕故州地。
七年四月,木征出降,并其家屬承引押赴闕。詔除團練使。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九 討叛三 青唐 木征 金國 金 國
金國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六日,詔:「金人侵犯磁、相等州,遣將馬忠將所部兵五千號一萬,張換將所部如忠之數,與忠應接,相為聲援,前去河北,自恩、冀州以北,取路過河,趍河間府、雄州以來追襲?!?
八日,遣薛廣將所部兵三千人自內黃過河,會合河北山寨義兵一萬人,收復磁、相等州。張瓊將所部兵三
千,自開德府西渡河,會合水寨義兵一萬人,與薛廣接濟,相為聲援。
七月二十八日,詔賜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章服遣行張所:原作「張俊」,據《宋史》卷本傳及《建炎要錄》卷七改。,以京畿兵三千于大名府置司,一面遣官于河北西路告諭,招撫山寨首領、民兵。候就緒日渡河,先復浚、衛(wèi)、懷州、真定府,次解中山府等處圍。
二年五月八日,陜西諸路帥臣、東京北京留守司、京東等處奏報金人渡河,分頭出沒,攻圍虜掠。詔韓世忠、閭勍各領所部人馬去京西攻討,令東京留守宗澤差楊進等諸軍相為應接。
十月十二日,金人渡河,攻開德府,不破,往濮州攻城。詔差御營使司統(tǒng)制官張俊領所部兵由京師前去開德府,差統(tǒng)制官韓世忠領所部兵由徐州前去東平府迎敵。先差河外總管、見屯(住)[駐]冀州馬擴領所部兵與張俊、韓世忠互相應援。既而,議者謂張俊為中軍統(tǒng)制不可遠去,留俊,差統(tǒng)制官范瓊由京師前去開德府。
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詔起復檢校少保、武勝定國軍節(jié)度使、兩浙西路制置使韓世忠前軍駐青龍鎮(zhèn),中軍駐江灣,后軍駐???。
四年正月三日,詔韓世忠見駐軍華亭、江灣,將所部前軍往建康、鎮(zhèn)江、平江府、湖、秀州以東,等候金人北歸,率眾邀擊,盡死一戰(zhàn)。
,追殺過江,收復了當。其生擒到偽知溧陽縣事渤海大師李撤八、千戶留哥及女真漢兒等使臣,申 五月二十七日,御營使杜充、都統(tǒng)制岳飛言親提重兵至建康府,與金賊戰(zhàn)
解前去。詔除李撤八等處置外,余漢兒分與諸軍收管。
六月二十一日,詔:「金賊見在江北滁、和、真州、天長軍、六合下寨,見遣發(fā)劉光世、張俊提領大兵前去措置掩擊外,令鎮(zhèn)撫使趙立會合淮南諸鎮(zhèn),協(xié)力措置,出奇邀擊,務要速成大功。如立到功效,當不次推恩?!?
八月十五日,詔:「金賊人馬于真、揚州界出沒,及將滁、和舟舡出江,不測南渡。令劉光世前去鎮(zhèn)江府,分遣官兵于江岸張耀兵勢,過為堤備,及會合淮南諸鎮(zhèn)軍兵并力邀擊?!?
十九日,詔:「金人已犯揚州,必侵承、楚,令岳飛率兵腹背掩擊;及令劉光世遣兵渡江,應援淮南州軍,無失事機?!?
九月三日,兩浙西路安撫大使兼知鎮(zhèn)江府事劉光世言:「遣發(fā)統(tǒng)制官王德等,將帶軍馬前去揚州以北討殺。金賊新破諸鎮(zhèn),其志正驕,必謂我兵不敢渡江,若連夜徑去,出其不意,決成大功。又別遣奇兵由天長路張耀兵勢,多方疑之。王德等于八月二十四日早渡江,次日兵過邵伯,逢賊夾河下寨,王德等突騎先至,敗賊,殺三千余人,掩擊入水,莫知其數,活擒(汝)[女]真、契丹、燕人簽軍等四百余人。復奪被虜人民二千余人,并放歸元來去處?!乖t令劉光世將擒到金賊四百余人押赴行在。
六日,詔:「訪聞金賊尚在承、楚盤泊,未有歸意。竊慮賊情狡獪,別有奸謀,窺伺通、泰。令劉光世多遣精銳軍馬渡江,令督責王德等進兵掩擊,仍令岳飛、趙立、王林掎角相應,并
力剿殺,逼逐渡淮。南界并無金人,方得勾回人馬,仍遣使臣深入賊寨體探賊情。進兵次第,日具申樞密院?!?
十一日,光世奏:「探得金賊到楚州界,被楚州已填合河道,舟舡不通,卻于承州以北別尋河路,入淮北道?!乖t令光世選精銳軍馬渡江,前去會合諸鎮(zhèn),并兵掩殺,務要速成大功。如擒獲龍虎大王,白身與補觀察使,有官人取旨,優(yōu)異推恩,不次升擢。繼詔光世督王德等賈勇士卒,乘勝進兵,務成奇功。仍將逐次出戰(zhàn)立功人疾速開具聞奏。
十月三日,樞密院據報,金賊見為楚州及淮北有生兵前來接應,推般對樓、鵝車洞子,填迭壕塹,連夜攻打。詔:「劉光世雖已遣王德等軍馬渡江前去,緣見與承州賊馬相拒,未能直抵楚州。仰光世親率大兵渡江,由天長軍西路徑抵楚州,仰會合諸鎮(zhèn)軍馬,務要成功。及郭仲威雖遣統(tǒng)制官楊望等部兵會合,即不見仲威躬親前去,仰郭仲威、岳飛、王林火急親率軍馬前去會合,并力討殺。稍失事機,當重作施行?!?
二十一日,令樞密院差使臣二人督促張浚,令提關、陜銳旅疾速入援。
十二月二日,詔令知鄂州高衛(wèi)總率張用、宋戡等軍馬疾速前來江州應援。如能解圍,其張用特與除正任觀察使,宋戡除橫行遙郡;其余將佐等,當議優(yōu)異推恩。
紹興元年正月二十八日,浙西安撫大使劉光世奏:「據被虜人稱,隨金賊監(jiān)軍龍虎離泰州前來到橫塘,二十日晚,
聞得江南渡人馬三晝夜,其金賊復回攔馬營下寨?!乖t劉光世極力措置堤防,如遣兵追襲,務保萬全,無速近功,卻致落賊奸便。仍日具探報動息,入斥候鋪飛申樞密院。
二月十七日,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呂頤浩奏:「奉親筆處分,已遣張浚部領陳思恭、岳飛等全軍人馬相繼進發(fā)。張浚已除江淮招討,統(tǒng)率大兵前去討賊。候張浚到江東,令與臣約日于饒州或本路其它州縣,各量帶人兵,會合計議?!箯闹?
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樞密院奏:韓世忠除淮南宣撫使,泗州置司,所有預支半年糧二十八萬石,已于平江及常、秀支撥,伺候韓世忠舟舡到來裝發(fā),及差倉部郎官孫逸前去監(jiān)督。其軍須專委都督,按月應副。」詔:「韓世忠忠誠體國,能任大事,仰疾速進發(fā),或先遣輕兵夾淮屯駐,全軍相繼起發(fā),毋失機會。所有糧運,分委近上將官統(tǒng)押舟舡,接續(xù)裝發(fā)前去?!?
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詔:「陜西等處官吏、軍民,皆系國家赤子,昨緣金賊逼脅,遂陷偽邦,蓋非得已。應歸降人不得殺戮,仰與存恤。戒諭諸頭項官兵,所至陷偽州縣、城寨,官吏軍民各先倡導朝廷德音,務在以恩信招撫,使之懷來;非因犯抗拒,不得輒行殺戮。如有歸降之人,不得奪取衣物、鞍馬及加傷害,致失人心;仍多方存恤照管,無令失所。其招撫到人,并與擒獲人一等推恩。如人數稍多,仰保明申樞密院取旨,優(yōu)異推恩。令宣撫司出榜
曉諭?!?
二月十四日,淮南西路宣撫使劉光世奏:「偽齊賊馬犯光州,已遣統(tǒng)制官王德、靳賽等軍馬渡江,前去邀截掩殺,及過淮收復州軍。」詔:「偽地官吏、軍民,皆國家赤子,仰光世嚴切戒約所遣軍馬,務在推布德意,多方撫存,非因拒捍,不得少加傷害?!?
閏二月六日,川陜等路宣撫使吳玠奏:「金賊元帥四太子、都統(tǒng)皇弟郎君撒離喝等離:原作「摛」,據《宋史》卷二七《高宗紀》四改。,領步騎十余萬眾至殺金平,與官軍對壘札寨,前來沖撞。官軍血戰(zhàn)三十余陣,殺死賊兵不少。賊眾再來,分番攻擊,官軍用神臂弓、炮石并力捍御,殺死金賊甚眾,統(tǒng)制官田晟遣兵追趕入寨。又,四太子親擁甲軍,分頭一擁前來,(立)[并]攻營壘,官軍與賊血戰(zhàn),殺退賊眾。金賊不住別添生兵,分番緊攻約五十余次,賊勢轉加厚重。玠遣統(tǒng)制吳璘領兵邀擊,蕃賊兵大敗,官軍追殺至賊寨門,殺死金賊甲兵并酋首莫知其數。又發(fā)遣將兵及分頭劫(動)[攻]賊寨,并力復來迎敵,統(tǒng)制官吳璘、田晟、楊政 率將兵,用命鏖戰(zhàn),殺敗賊眾,死傷無數。其賊退卻,終未退回。探得別蓄奸謀,欲遣軍馬于白水、七方關等路沖突入川。玠密遣將兵于賊寨后別置火寨,擂 發(fā)喊,進逼賊寨,及別遣銳兵攻破四太子、皇弟郎君大寨,賊首尾不能相救,連夜遁走。玠續(xù)發(fā)同統(tǒng)制王浚帶領軍馬追襲,痛行掩殺。據王浚申,前去鳳州,分兵邀擊賊兵,追趕一百余(百)[里],累獲勝捷,前后生擒千戶等及捉到活
人、斬獲首級、奪到金 旗幟器甲鞍馬不可勝計?!?
三十一年十月,詔:「契丹與我為二百年兄弟之國,頃緣奸臣誤國,招致女真,彼此皆被其毒。朕既移蹕江南,而遼家亦遠徙漠北,相去萬里,音信不通。今天亡北虜,使自送死。朕提兵百萬,收復中原。惟爾大遼豪杰忠義之士,亦宜協(xié)力乘勢,殲厥渠魁,報耶律之深讎。將來事定,通好如初。」命吳璘為陜西、河東路招討使,劉锜為京畿、淮北、京東路、河北東路招討使,成閔為京西路、河北西路招討使,楊存中為御營宿衛(wèi)使中:原作「忠」,據《宋史》卷三二《高宗紀》九改。、主管馬軍司公事,成閔兼鎮(zhèn)江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淮南東路制置使、京東西路河北東路淮北泗宿州招討使,李顯忠為淮南西路制置使、京畿河北西路淮北壽亳州招討使、依前建康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吳拱為湖北京西路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討使、依前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詔曰:「國家以金人不道,棄信渝盟,遂至興師,本非得已。指揮諸將,所到先問百姓疾苦,除以官庫金帛給散將士外,不得燒毀屋舍,殺戮平民,劫奪資財,虜掠婦女。其應干非法科斂役使殘酷不便事件害及吾民者,日下除去。見作奴婢之人,并與釋放。如豪杰忠義之士能據一縣迎者,即與知縣;以一州降者,與知州;以一路降者,除安撫使。其集合義兵自效者,并優(yōu)補官爵,加別任使。為女真奴婢能擒殺其本主者,便與其主在身官
職,仍以本戶田宅錢物盡行給賜。朕念中原赤子及諸國等人,久為金虜暴虐役使科斂,或世為奴婢,已無生意。又指吾歸疆百姓為宋國殘民,蹂籍殺戮,無所顧惜。朕聞之,痛心疾首。是用分遣大軍,諸道并進,以救爾于涂炭。想聞王師至,必能相率歸順,朕不惜官爵金帛,以為激賞。若系有官之人,并依見今元帶官職,更不敦減。其有以土地來歸,或能攻取城邑,除爵賞外,凡府庫所有,盡以給賜。朝廷所留,惟器甲、文書、糧草而已。如女真、渤海、契丹、漢兒應諸國人能歸順本朝,其官爵賞賜,并與中國人一般,更不分別。內燕地人昨被發(fā)遣歸國者,蓋為權臣所誤,追悔無及。今雖用事,并許來歸,當優(yōu)加爵賞,勿復疑慮。朕言不食,有如皎日?!?
是月十四日,知均州武招納到北界忠義歸朝人巡檢杜海、昝朝等二萬余人,并老小數萬口,殺到金人首級并捉到活人共二百余人。
十六日,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王權遣統(tǒng)領姚興于廬州北地名定林見陣活捉女真鶻殺虎。
十八日,武遣總轄民兵荀琛、將官李元收復鄧州。
十九日,吳璘遣右軍第二將正將彭清、副將強英、左軍第二將副張德等攻破隴州方山原。
二十二日,武遣巡檢趙伯適收復浙川、順陽兩縣,招納到忠義歸正人侯進等共一千余戶。
十一月一日,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戚方遣將官張寶收復蔣州。金賊蕭安撫等部領人馬七千余人于
十月初四日攻蔣州,至是收復。
七日,西河州(S上右禾)州知寨張彥忠收復蘭州,招收到北界熙河路蘭州千戶王宏,同招撫部押軍馬魯孝忠率蘭州漢軍民投拜本州島,偽官女真安遠大將軍、蘭州刺史溫都、烏七等酋首以不肯投拜,遂戮之。
八日,金、房、開、達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王彥遣統(tǒng)制任天錫、郭諶收復豐陽、商洛兩縣,攻破商州,捉到偽知州金人昭毅大將軍完顏守能、權同知商州武騎尉馬彥、金人千戶信武將軍渾達并男子斤,金人涅合、番人楊大首、金人阿羅、金人安遠大將軍阿華并男六三,番人劉春、金人高婁石高受、僧望宇,通事郭十一、李全部落子食糧軍一千余人。
十一日,侍衛(wèi)軍馬司中軍統(tǒng)制趙撙收復蔡州,殺死總管楊萬戶。
。俘斬既盡,而戰(zhàn)江中者,蒙沖相擊,虜舟多平沉,死者數萬,岸上之尸凡四千七百余人。射殺萬戶二人服紫茸線甲纻絲袍,生獲千戶五人,女真五百余人。 十三日,江淮荊襄參謀軍事虞允文奏,虜兵七十余舟遽達采石南岸,遣步軍統(tǒng)制時俊先登,軍皆殊死
十七日,戚方遣統(tǒng)制李貴、統(tǒng)領官張成、忠義總首孟俊收復順昌府,武收復虢州廬氏縣。
二十一日,王彥遣發(fā)將兵會合忠義官辛溥,收復朱陽縣,捉到正女真蕃人女人,并招降到縣令奉議大夫劉楫、商酒都監(jiān)供奉班祗候王元賓,及收復虢州。
十一月二十七日,虜主完顏亮被弒。
孝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十九日,未改元。詔主管侍衛(wèi)馬軍司公事張守忠將帶精銳官兵五千人前去淮西,同王彥、王之望措置邊備。
八月十五日,張守忠奏:「得旨,令本司諸軍人馬起發(fā)往巢縣屯駐,應副緩急使喚。今來已是秋涼,水脈減落,道途通行,正是防秋之時,諸探報不一?!乖t令八月下旬擇日起發(fā)。
九月十二日,江淮宣撫司奏:已是秋深,乞撥甲軍前來揚州駐札。詔令殿前司左軍全軍、馬軍司于前軍左軍內各差二千五百人,令劉源統(tǒng)押,步軍司差五千人,并前去揚州屯駐,聽江淮宣撫司使喚。
十月四日,樞密院言:「已降指揮,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李橫令襄陽府發(fā)赴行在,未到間,據虞允文札子,乞分李橫一頭項,假以官軍,使同忠義人進發(fā)?!乖t從之。
八月,詔令張守忠統(tǒng)轄三
司人馬,聽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張浚節(jié)制。
二十二日,張浚奏:「殿前司今月十三日得旨,更候十日起發(fā),乞從令如期應副差使?!乖t令殿前司疾速催督起發(fā),不得住滯。
二十四日,主管殿前司公事成閔言:「得旨,令本司于已差出戍人內選差一萬人前去鎮(zhèn)江府屯駐,今欲差前軍與策選鋒通共一萬人起發(fā)前去。」從之。
孝宗隆興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詔步軍司軍馬可改差統(tǒng)制李福統(tǒng)押,起發(fā)前去,其魯安仁依舊在寨管干。
四月三日,詔遣殿前司右軍統(tǒng)制閻德統(tǒng)轄殿前、步軍司人馬,前去聽張浚節(jié)制。
十月八日,詔令殿前司于護圣馬軍差一千人騎,步軍差入隊二千人、不入隊一千人,往江淮都督府,令內庫支犒設,月半起發(fā)。
十日,殿前司申:「恭依差撥外,有馬軍一千人騎,合用不入隊傔人一千人打請草料,照管養(yǎng)馬,乞依數貼差前去。」從之。
十二日,詔已差發(fā)護圣軍人馬,且令于鎮(zhèn)江府屯駐。
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詔令步軍司郭振全軍人馬于八月上旬擇日起發(fā),前去淮東屯駐。
九月八日,詔殿前司軍馬,可令常作準備,不測起發(fā)。
十九日,詔:「殿司護圣馬步軍、神勇軍、策選鋒軍、前后右軍人馬,并行起發(fā)。候到,令淮東宣諭使錢端禮差殿前司前軍先次往揚州,右軍往真州屯駐。其余軍馬,并于鎮(zhèn)江府聽候朝廷指揮。劉寶除魏全、邢福下兩將軍兵在盱眙屯守外,其余全軍
并令在楚州并清河口、淮陰、洪澤留屯;陳敏軍依舊屯守高郵。遇有警急,令陳敏自將兵千人往楚州就劉寶同共守御,候事定日還任。如盱眙人少,更令劉寶相度那撥增戍。郭振步軍司全軍令拘收并在六合。揚州孫于、瓜洲劉端人馬,候(令)[今]來差撥殿前司軍馬到日,歸劉寶軍。如分屯去處,人數多寡,更切量度事勢輕重,一面增減,分合備御。」
二十三日,郭振奏:「據魏全申,準招撫使劉寶差管轄軍馬,日下起發(fā),前來清河口防捍。全已于今月十八日起發(fā)前去訖。契勘虜人十五日交割泗州之后,日有增添人馬,竊料虜人既以重兵壓境,必有窺伺侵犯之意,正要多備人馬,以防不測沖突。況泗州昨來無事之時,尚差陳敏一萬五千余人、魏全三千五百余人在彼防托,令來虜人對境屯泊重兵,卻蒙遣陳敏往高郵,魏全往清河,獨臣在盱眙軍,竊恐緩急枝梧不前?!乖t令劉寶部押陳敏、魏勝于楚州專一措置清河口、盱眙軍一帶,仍分差主兵官前去盱眙軍,體度備御。郭振候劉寶軍到,即回六合。
二十五日,錢端禮言:「契勘盱眙軍近有郭振帶到三千余人,緣清河口系是控扼緊切去處,劉寶乞抽回魏全一軍。郭振見在盱眙彈壓。乞候殿前司人馬到日,分撥二千人往盱眙,替回郭振官兵,依舊六合屯駐。所有盱眙,取天長路至揚州,兩日可到,最為沖要,與高郵地里相關,合專委陳敏措置
防托。已行下郭振且去盱眙,指揮下日,遣發(fā)殿司人馬前去,方可起發(fā),卻回六合,及令陳敏專一措置天長守備?!乖t:「令劉寶遵依已降指揮,全軍守把清河口,并差官往盱眙屯駐。緣近來淮西探報事宜稍重,令郭振日下回六合,陳敏將帶人馬前去天長。候殿前司前軍到揚州,令王琪先差撥三千人抵替陳敏,往楚州同劉寶、魏勝備御楚州、盱眙軍一帶。其余不可待報事,令錢端禮一面隨宜施行?!?
十一月十五日,詔:「虜兵侵犯淮南,將士暴露,朕念之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月十六日,當避正殿,減常膳?!?
十二月二十四日,樞密院勘會三衙官兵見屯戍兩淮,詔令殿前司官兵先次班師,步軍司節(jié)次起發(fā)。
干道元年正月十一日,詔諸軍已班師,楊存中令赴行在奏事。
四年十一月五日,詔殿前司差撥兵將官統(tǒng)押官兵三千人,先次起發(fā)前去揚州,權聽王任節(jié)制。
九日,護圣步軍統(tǒng)制兼知楚州左佑言:「得旨,將帶本軍官兵三千人,候至揚州,且于寨屋安泊,逐旋摘那前去楚州屯駐,不得張皇。竊見彼處目今正是盜賊出沒竊發(fā)之時,若候所差人兵到來,委是遲緩,有失枝梧。欲乞于揚州本司策選鋒軍更戍官兵摘差二百至三百人,內馬軍一百人騎,逐旋起發(fā)至楚州,權暫聽佑使喚。候本部人兵到日,將借過人馬依舊發(fā)回揚州,庶幾不失事機?!箯闹?
十四日,詔護圣步軍差出揚州
更戌三千人,令今月十五日、二十五日、十二月五日,分作三次起發(fā)。
十二月十三日,左佑言:「將官褚淵管押第一次起發(fā)一千五十人,已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到揚州安泊。賊兵雖已潰散,深恐尚有余黨,緩急嘯聚。本州島地居極邊,抵接對境,乞將褚淵一千五十人先次移那前來楚州屯駐,庶幾邊郡有以彈壓,不致 虞?!箯闹?。
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詔令殿前司于神勇見在寨人內差撥四千人、馬四百疋,選差統(tǒng)領一員,部押前去江州屯戍,權聽池州都統(tǒng)王明使喚,候秋涼日起發(fā)。
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詔令殿前司于選鋒軍內差撥三百人,策選鋒軍差二百人,馬軍司中軍差三百人,步軍司中軍差二百人,建康府都統(tǒng)司差五百人,赴江州王明軍使喚,并要全隊強壯入隊之人,不得以老弱不堪披帶人充數。
九月六日,詔令殿前司遣發(fā)游奕軍全軍人馬,并忠銳軍見管寄招軍兵,并令游奕軍統(tǒng)制官統(tǒng)押前去高郵軍屯守,聽陳敏節(jié)制。
開禧二年五月七日,內降詔曰:「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朕丕承萬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茲逆虜,猶托要盟,朘生靈之資,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謂之當然。衣冠遺黎,虐視均于草芥;骨肉同性,吞噬劇于豺狼。兼別境之侵陵,重連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盜賊恣行,邊陲第謹于周防,文牒屢形于恐脅屢:原作「婁」,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九改。。自
處大國,如臨小邦,跡其不恭,姑務容忍。曾故態(tài)之弗改,謂皇朝之可欺,軍入塞而公肆創(chuàng)殘,使來庭而敢為桀驁。洎行李之繼遣遣:原作「遺」,據右引改。,復慢詞之見加。含垢納污含:原作「舍」,據右引改。,在人情而已極;聲罪致討,屬胡運之將傾。兵出有名,師直為壯。而況志士仁人,挺身而竭節(jié);謀臣猛將,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懷舊而愿歸;東南七十載之生聚,久郁而思奮。聞 旗之電舉,想怒氣之飆馳飆:原作「焱」,據右引改。。噫!齊君復讎,上通九世;唐宗刷恥,卒報百王。矧吾家國之冤,接于耳目之近,夙宵是悼,涕泗無從。將勉輯于大勛,必允資于眾力。言乎遠,言乎邇,孰無忠義之心 為人子,為人臣,當念祖宗之憤。益勵執(zhí)戈之勇,式對在天之靈。庶幾中興舊業(yè)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綱之猶在。布告天下,明體至懷?!?
四月二十六日,鎮(zhèn)江武鋒軍統(tǒng)制陳孝慶率諸軍渡淮,攻泗州,射退城上番軍, 眾登城搏戰(zhàn),生擒番軍三十余人,遂復泗州。
二十七日,忠義人孫成等克復蔡州褒信縣。
二十八日,歸投人彤宣、終明并北界部押宮成潤等,結集莊民五百余人,迎光化軍忠義統(tǒng)領成表等軍,同為鄉(xiāng)導,克復順陽縣。
五月二日,統(tǒng)制淮西軍馬卞興克復虹縣。
同日,忠義石赟賢、楊榮等二十二人糾集其眾攻蘄縣,縣人王貴、劉允實、楊榮、蓋就等登城,開門迎石赟賢等入城石赟賢:原作「石赟」。按據文意,此之「石赟」與上文所言「石赟賢」應為同一人。據《宋史》卷四三四《葉適傳》,其時宋軍中有「石斌賢」其人,「斌」當為「赟」之誤,作「石赟賢」是,據補。,遂克復蘄縣,
三日,馬軍司后軍統(tǒng)制、知濠州田俊邁率所部兵渡淮。四日,池州都
統(tǒng)制郭倬兵繼之。是日,鍾離縣民兵統(tǒng)領曹智通、衡道、吳達等,率兵克復靈壁縣。
六日,主管侍衛(wèi)馬軍李汝翼兵渡淮。
八日,俊邁兵至蘄縣。十一日,倬兵繼至。
十二日,倬、俊邁引兵趨宿州,虜遣騎迎戰(zhàn),俊邁與倬麾下將孟思齊合力敗之于西流村。
十五日,至宿州城下,治攻具。翌日攻城,不克。
十七日,黎明,虜出兵來戰(zhàn),我?guī)煍≈斖巳氤侵?。至暮,汝翼兵至?
十九日,虜又出兵城西,大王湖木林中來戰(zhàn),已遞退歸,汝翼等復 眾攻城,不克。
二十日,俊邁及倬、汝翼所統(tǒng)兵以久雨、糧不繼,潰去者甚眾。
二十一日,虜出騎三千來攻。其夜,倬、汝翼、俊邁率軍退屯蘄州。至西流村,復為虜邀擊,多所殺傷。
二十三日,虜兵圍蘄縣,我?guī)焺莶粩?,虜乘勝登城,焚城北門縣治、倉庫等,倬等戰(zhàn)不利,兵多死。是晚,倬、汝翼受虜偽書,使人執(zhí)俊邁送虜軍。虜既得俊邁,即鳴金斂兵北歸。其夜,倬、汝翼引余眾南還。是役也,兵初渡淮,三帥所統(tǒng)合(部)[步]志,又值連雨,器甲爛脫,弓矢皆盡,所至水潦橫溢,糧食不繼,軍還潰亂不整,士卒多奔散。至靈壁,兩軍所存纔五千余人而已。先是,俊邁知濠州,嘗遣忠義人吳忠等入北界結集徒黨。事覺,為虜捕獲,盡得俊邁所給旗號等。又,俊邁常遣人抄略彼界,殺人,奪其鞍馬、橐馳等,故虜知俊邁名甚久。至是,倬等受虜偽書,其語謂能執(zhí)送俊邁,則開以生路,免萬人性命。倬等愚怯,信之,用其帳下余永寧計,詐作請俊邁議事,遂擁眾圍簇俊邁,奪其馬及佩刀、兜鍪等,相與執(zhí)縛送虜寨。倬、汝翼尋逮送詔獄,鞫得其實,倬伏誅,余人論罪有差。 騎、民兵幾三萬人,倬、汝翼孱懦無謀,兵無詳見特用刑門。此據郭
倬獄案修入。緣欲見事實,首尾全備,故不嫌與俊邁所書月日小有失次。
九日,建康都統(tǒng)兼知廬州李爽申:「初三日,分遣統(tǒng)兵將官領兵三處攻取壽州內北團樓,人登云梯已及女墻,城上擂木、石頭、草火一時俱下,軍人姚旺冒死而進,臍下中槍而退。既而火石俞甚,恐有傷損,不免收兵,等第支犒,仍即躬巡營壘,逐一撫勞。至晚,復具云梯五十座,于初四日并力攻取,分布云梯,一時俱上,弓弩齊發(fā),射中虜人無數。緣城壁陡峻,矢石如雨,積草縱火,難于向前。虜傷士卒過多,兼烈日中人力易疲,又恐虜人別有援兵,遂收兵養(yǎng)銳,別圖進取。」詔:「李爽應隨行軍馬先次添發(fā)于壽州策應,戮力攻取。如建康知州人馬已到安豐軍,更行調〔發(fā)〕,務要必獲勝捷。仍撫勞將士,一面喝轉官資,多設方略,早遂收復。中傷官兵,先與存恤支犒。」
十五日,知隨州雷世忠部領軍馬克復唐州管下湖陽鎮(zhèn)。
二十六日,江州左軍統(tǒng)制許進統(tǒng)率所部軍馬到蔡州,克復新息縣。
六月六日,詔趙淳、皇甫斌各將帶所部軍馬,并力守御襄陽邊面,不管稍有 虞。仍令彭輅除合存留看守金州寨柵彭:原作「鼓」,據本書兵二○之八改。、守把關隘官兵外,斟量將帶所部軍馬星夜躬親前來襄陽軍前,同共捍御?;蛱斎瞬粶y前來沖突,各仰乘機進取,毋致落賊奸便。以知襄陽府、江陵副都統(tǒng)制兼京西北路招撫副使皇甫斌申:「五月二十二日,知隨州雷世忠統(tǒng)馭軍馬過三家河,趕逐金賊,掩殺不知
其數。二十四日早,有唐州虜騎約五千人與世忠對壘交戰(zhàn),不期番軍續(xù)添生兵,將軍馬沖突潰敗。今探聞虜人盡發(fā)重軍趨鄧州,欲犯襄陽。其襄陽根本之地,正要捍御關防,除已存留兩軍官兵守把棗陽外,今將所帶軍馬且歸樊城,經畫守御?!构视惺敲?。
十一日,知襄陽府、江陵副都統(tǒng)制兼京西北路招撫使皇甫斌申:「昨調發(fā)民兵攻取唐、鄧二州,繼遣大軍策應。不謂大軍進發(fā)未到,民兵恃勇直前,斌遂再遣知隨州雷世忠、知郢州王宗廉、知信陽軍李興宗并江鄂兩司統(tǒng)制馬謹、馬全、王彥、嚴江、統(tǒng)領雍政等,將大軍佐佑民兵,魚貫而進。自五月十二日起發(fā)之后,大雨幾旬,既取湖陽,進距唐州南十五里三家河,阻水不前。虜兵亦臨河相持。雨霽水落,世忠等射退虜軍,乘勝渡河,直抵城下,大敗虜賊,逐北過唐州,回軍攻城。明日,虜騎四合,且戰(zhàn)且卻。諸將狃于既勝,逐唐太深,生兵四集,我兵不加,遂至潰散,死傷甚多,所失器械十幾七八。若將失利之兵只于棗陽再行整齪,猝未可復戰(zhàn)。今探聞虜兵又過鄧州,窺伺襄陽,反欲侵軼吾境。除留二千人守護棗陽外,斌一面躬親前來樊城,提督捍御鄧州軍馬,就行整齪唐州失利之兵?!乖t:「皇甫斌特降三官,仍先次措置招集整齪軍馬,葺治衣甲、器械,同趙淳守御邊面,不得輒分彼此。常切過為堤備,毋令虜人稍有侵犯?!箤ぴt斌更追五官,送南安
軍安置。以宣撫使薛叔似言「斌威令不立,以致敗衄,難以復統(tǒng)襄漢之師」故也。
二十一日,詔:「泗州雖收復,緣諸路尚未奏功,所有泗州可與不可堅守,令宣撫疾速措置條具聞奏?!估^而江淮宣撫使邱 畫一條具言:「一、泗州之守,猶前日宿、壽之攻也。雖攻守異勢,然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宿、壽惟不能知難而退,使兵力疲敝,故虜兵一來,皆不能當,遂至奔潰。方其未潰,可退而不退,猶今日泗州可棄而不棄。今宿、壽悔無所及,泗州豈可蹈其覆轍 所以當棄。一、宿、壽奔潰之后,人心至今 作不起。猶賴淮東兵力尚完,譬之左手雖病,尚有右手。若右手又病,則為廢人。故淮東之兵不宜挫衄,則心折氣喪,復如淮西,大勢不復可以枝梧。此泗州所以當棄。一、泗州有精兵萬六千人,守將畢再遇者,新立功,士心畏服,虜兵若來與戰(zhàn),未必不勝。然亦不能保其必勝,則是勝與不勝,未可前知也。勝否既未可前知,豈可持必勝之說,傲未必勝之說。故擇利而言,莫若先為不可勝。況州居民盡已搬移,聚于揚州,今獨空城而已。此泗州所以當棄。一、泗州果能堅守,不過得一空城,如今日初無所利。萬一不守,則喪失精兵將,淮東所有之兵,其勢自然不振。雖欲固守,其能固守乎 若先自棄此一城,非是為虜所奪,進退自如,不失勝勢,又得精兵萬六千人,及更換回漣水、金城之兵八千人,則是淮東添二萬四千
人,其為守御,豈不可恃 其與坐待挫衄,利害豈不相絕 設若不棄泗州,虜知精兵良將皆聚于此,更不謀取泗州,只于淮西徑入蹂踐,則泗州迥然于淮北,終亦必棄。故極而論之,不得不先事而棄。一、漣水、金城之兵八千,郭倪言皆是精兵。說者以謂漣水、金城皆在水中,但有一路通海州,又謂四邊皆沮洳。如此,則吾兵自屯于絕地?;蜓源吮敉藲w,則其地必為虜人所守,虜亦豈肯自屯兵于絕地哉!則所言之妄,豈不可見。一、泗州合棄,系關天下大計。但當論實利害在我者便與不便,其它小利害,如常情所謂不好看、惡模樣之類,皆不足計也。一、只如海州,壽皇之初固為我地,又更膠西焚燒虜舟之勝,尚不能因海州得山東尺寸之地,如何今日得海州便能窺山東 則是雖得海州,亦無益。況于邳州,說則甚易,取則甚難。假使得之,方乃兵連禍結,不可徇妄庸之論而僥幸于萬一,不待詳述而后知也。一、今淮西四郡正是虜人入寇之沖,創(chuàng)殘之余,守御無策,士氣尚未回旋。今方和輯民兵,乞等候招集起發(fā)雜色軍兵,分布守御。其危岌岌,殆不可言,豈可更望有所進取。所以必當棄泗州,換回漣水、金城等軍,方可靳靳為自守之策?!?
十一月一日,詔令管干殿前司職事郭杲將帶精銳甲馬步五千人,前去真州駐札,專一策應兩淮。
十六日,詔:「朕惟淮民避寇,奔走失業(yè);將士乘邊,戰(zhàn)守良苦。夙
宵念此,寢食靡遑。自今月十八日,當避正殿、減常膳?!?
三年九月四日,詔令步軍都虞候王處九將帶本司官兵五千人并隨身衣甲、器械,前去鎮(zhèn)江府江上一帶,往來措置,防捍江面,以備策應。
十月十七日,內降詔曰:「朕寅奉基圖,遹遵祖武。憂勤弗怠,敢忘繼志之誠;寡昧自量,尤謹交鄰之道。屬邊臣之妄奏,致兵隙之遂開。重困生靈,久勤征役。省躬自咎,攬?zhí)楹窝浴5谖橙?,陰誘曦賊,計其納叛之日,乃在交鋒之前,是則造端,豈專在我。暨僣狂之已戮,審跡狀之益明,詎曰無詞,然猶不校。況先捐泗上已得之地,亟諭諸將斂戍而還,蓋為修好之階,所冀不遠之復。適傳來訊,自我元戎,洊遣行人,逮茲彌歲。比及反命,俱述彼言,庸告九廟之靈,并嚴三使之選,速裝于境,遲報即行。凡所要求,率多聽許,彌縫既至縫:原無,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補。,悃愊備殫,無非曲為于斯民,詎意復乖于所約。議稱謂而不度彼己,索壤地而擬越封陲,規(guī)取貨財,數踰千萬,雖盟好之當續(xù),念膏血之難朘。朕方服喪,禮無貳事,爰咨眾多之議,更(東)[柬]信實之人,祗務輸誠,終期改聽。倘求逞之弗恤,殆靡容于即安。茲敷露于腹心,用申警于中外。深惟暴露,重痛死傷,疆埸耗于流離,郡縣煩于供億,致汝于此,皆誰之愆 當知今日之師,誠非得已而應。豈無忠義,共振艱虞 思祖宗三百年涵濡之恩,極南北億萬眾創(chuàng)殘之苦,上下同力,遐邇一心,鑒既往之莫追,幸
方來之有濟。嗚呼!事雖過舉,蓋猶系于綱常;理貴反求,況已形于悔艾。凡我和戰(zhàn),視敵從違,各肩衛(wèi)上之忠,茂建保邦之績??垹栍斜姡w茲至懷。」
嘉定十年六月十二日,內降詔曰:「朕厲精更化,一意息民。犬羊污我中原,天厭久矣;狐兔失其故穴,人競逐之。豈不知機會可乘,讎恥未復,念甫申于信誓,實重啟于兵端,故寧咈廷紳進取之謀,不忍絕使介往來之好。每示固存之誼,初無幸釁之心。豈謂亡胡胡:原作「故」,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遽忘大德,皇華之轡朝返,赤白之囊夕聞。叛卒鴟張,率作中林之旅;饑甿烏合,驅為取麥之師。貪婪無厭,僥幸嘗試。宜神人之共憤,亦覆載所不容。守將效忠,開門而決戰(zhàn);兵民賈勇,陷陣以爭先。 酋既殲,殘黨自潰。允賴蕩攘之力,迄成綏靜之功。然除戎當戒于不虞,縱敵必貽于后患。咨爾有眾,永肩厥心。毋忽其既退而懷茍安,毋狃于屢勝而忘遠略。屬炎蒸之在候候:原作「后」,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念戍役之方勞。雖摧枯拉朽之非難,而執(zhí)銳被堅之不易。視而暴露,如己焚惔。一朝背好背:原作「皆」,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誰實為之 六月飭戎,予非得已。諒深明逆順曲直之理,其孰無激昂奮發(fā)之思 師出無名,彼既自貽于顛沛;兵應者勝,爾宜共赴于事功。茍能立非常之勛,則亦有不次之賞。爾其聽命,朕不食言。」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一○ 討叛四 黎瀘州蠻夷 瀘南附
青唐
神宗熙寧八年,董氈將青宜結鬼章與冷雞樸大入寇邊青宜結:原作「青唐結」,據《宋史》卷一五《神宗紀》二改。,遣內侍省押班李憲捕之。
十年,鬼章驅誘熟羌圍岷州城寨,占據鐵城,憲命種諤夜出兵二千,度洮水,直抵鐵城,鬼章兵潰,臨斬冷雞樸冷:原作「泠」,據《宋史》卷一五《神宗紀》二改。。于是董氈惱懼,遣首領入朝謝罪。詔以董氈為都首領,結鬼章為廓州刺史。
哲宗元佑二年三月,鬼章復寇洮州,分筑洮州為兩城以居。
五月一日,圍河州南川寨。詔出兵百五十指揮,凡七萬余人戍邊,且博詢士大夫可與計劃者,大臣以奉議郎游師雄應詔。時鬼章與夏人速謀入寇,中分熙河,師雄諜知之,言于熙河蘭會路經略使劉舜卿,請分兵兩道,急裝輕赍,并洮水而進。
八月十七日,姚兕、種誼攻講朱城,焚其飛橋。移時,羌十余萬至,不得度。
十八日晚,至洮州,士皆鏖戰(zhàn),呼聲動天地,一 破之。擒鬼章及其大首領九人,斬馘數千。
十一月十二日,鬼章入獻于崇政殿。詰犯邊狀,伏罪誅死,聽招其子部屬歸附以自贖。
三年正月二十四日,詔:阿里骨已差人奉表詣闕謝罪,令邊將無出兵,仍罷招納。
元符二年春,洮西安撫王贍密畫取吐蕃之策,遣舉人黃亨上其事于朝。章惇喜其說,下熙河路經略使孫路計議,路即大發(fā)府庫,招來羌酋。
夏六月,河南大首領邊廝波結以錯鑿、講朱、一公、當摽四城降。
七月二十五日,贍引兵度河,取邈
川。因奏邈川古湟中地,東北控夏國,西接宗哥、青唐巢穴,南距河州一百九十里,東至蘭州二百余里,乞建為湟水軍。從之。王愍別提麾下兵出省章峽,取宗哥城。孫路度青唐未可朝夕下,欲先固邈川及河南北諸城,然后進師。贍乃奏青唐不煩大兵,可下也。朝廷以路逗留失機會,更以胡宗回為經略使。宗回罷王愍統(tǒng)制,以贍為之。初,贍銜路不專委己,故陳青唐可下,欲以中路。至是,乃陳夏人點集,謀救邈川,可守御不可進攻。宗回怒其語反復,遂以軍法趣贍出師。
九月二十日,贍提孤軍入青唐,隴木(夕)出降。
閏九月四日,詔以青唐為鄯州,仍為隴右節(jié)度,邈川為鄯州邈川為:原無,據《長編》卷五一六補。。其鄯州其鄯:原作「湟」,據右引補、改。、湟州并河南北新收復城寨,并隸隴右,仍屬熙河蘭會路。以贍知鄯州,充隴右沿邊安撫使、兼沿邊都巡檢使;以王厚知湟州。
是冬,胡宗回奏,又營建洮州。青唐下后數日,王愍語人曰:「今主帥不先固邈川以東城壁,而取青唐,非計也。以今日計之,青唐有不可守者四:自炳靈寺渡河至青唐凡四百里,道涂險阨,緩急聲援不能及,一也;羌若斷炳靈寺、浮梁寨、省章之險,我雖有百萬之師,倉卒不能進,二也;贍以孤軍入青唐,后無援兵,羌人窺伺,必生他變,三也;設遣大兵,而青唐、宗哥、邈川食皆不支一月,內地無糧可運,難以久處,四也」。未幾,心牟欽乞師夏國,夏國遣監(jiān)軍白峇牟、人多保忠,白峇牟本吐蕃首領,夏國以
女妻之;人多保忠即夏國右?guī)O(jiān)軍。點集四監(jiān)軍兵,合吐蕃兵數萬人來攻。贍止謂山南諸羌叛,遣部將李賓統(tǒng)精騎二千,乘夜入保敦嶺擊之。
九日,以李遠、王瑜、米世隆、李昶、毛吉、張可久六人部押降羌部落守東城,贍悉以所統(tǒng)兵守西城。羌攻東城甚急。
十二日,會李賓討山南族帳,解安兒圍,至是始還,與羌軍轉戰(zhàn),城內軍士聞之,馳赴,羌遂奔潰。時邈川亦被圍,城中不滿千人,守御器械百無一二,總管王愍乃令軍士徹戶為盾,剡木為戈,籍城中子女衣男子服以充軍,以瓦炒黍供軍餉,晝夜備御,率死士開門血戰(zhàn)。會帥司亦遣苗履、姚雄將兵來援,復下臕哥黑城,焚蕩族帳。羌不知我兵眾寡,遂引兵遁去,圍始解。
十月五日,履、雄乘勢引兵開路至青唐,繼而結鬼章及峽外羌復叛,攻圍青唐、安兒、宗哥、林金城,贍與宗回文檄不相通者四十余日。陜西轉運判官秦希甫上其事,朝廷以青唐為難守。
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命熙河蘭會路兵馬都監(jiān)兼知河州姚雄統(tǒng)領軍馬救援青唐。時吐蕃不留兵守省章,卻于峽外平川邀戰(zhàn),雄軍既度峽,于是三戰(zhàn)三捷,直至青唐,合贍軍棄鄯州以歸。自省章峽以西皆捐之,更以湟州為都護。
四月,姚雄將兵城河州安鄉(xiāng)關,康謂將兵城蘭州京玉關,夾河咸筑關堡以護浮梁。
八月,雄復筑瓦吹,是為寧洮寨;次筑黑城,是為安隴寨。以圓保為寧川堡,以臕哥為
安川堡。
是冬,雄奏王贍貪功生事,收復窮遠之地,費財勞師,幾陷兩路兵馬,煩朝廷遣兵救應,及臣僚言贍、厚侵盜青唐珍寶財物。詔贍房州安置,厚添差監(jiān)隨州酒稅,以雷秀知湟州。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二月,朝廷委姚雄謀度棄守利害,雄以為可棄無疑。
三月十六日,詔河西節(jié)度使趙懷德知湟州,盡賜見在糧草,委之招納攜叛,許以戎索從事。其元置守臣及官吏兵將,悉追還。除存留湟州城壁樓櫓外,沿路堡寨并令毀撤。仍命姚雄知熙州,委以措置。時湟州芻糧告竭,人馬多死,議者謂所費不貲,難以經久,議棄湟州,故有是詔。雄以雷秀為東路統(tǒng)制,將湟州兵馬由京玉關以歸;以蕃兵總領齊玠為西路統(tǒng)制,將兵護湟州居民、商旅由安鄉(xiāng)關以歸。
崇寧元年七月,蔡京自尚書左丞入相,日以興復熙寧、元豐、紹圣為事。于是侍御史錢遹言,乞除雪贍、厚罪名,及正當時議棄地者之罪。于是詔王厚敘皇城副使,王贍追復供備庫副使,而一時議棄地韓忠彥、曾布、安燾、李清臣、蔣之奇、范純禮、陳次升、都貺、錢景祥、秦希甫、龔夬、張庭堅庭:原作「廷」,據《宋史》卷三四六《張庭堅傳》改。,并貶責有差。收復湟、鄯之謀,自此始矣。時上又問知樞密院事蔡卞曰:「鄯、湟可復否 」卞對曰:「可復?!箚枺骸刚l可將 」對曰:「王厚可為大將,高永年可統(tǒng)兵?!股蠌闹?,于是命厚知河州,兼洮西安撫。厚請擇人以自助,詔遣內客省使童貫與偕。朝廷自棄鄯、湟,畔羌多
羅已迎隴木(夕)之弟曰溪賒羅撤立之。趙懷德奔河南。
二年二月,以王厚權句當熙河蘭會路經略司,童貫為熙河蘭會路句當公事。
六月,厚、貫發(fā)總領蕃兵將官高永年年:原作「平」,據《宋史》卷四五三《高永年傳》改。,蕃兵將官李忠,熙州將辛叔詹,河州將辛叔獻,蘭州將姚師閔、劉仲武,通遠軍潘逢、王用及、王亨、黨萬
等,提兵分道并進,連日大捷,遂圍湟州。溪巴溫、溪賒羅撒遁去,收復湟州。以一公城為循化城,達南城為大通城,癿當城為來賓城,當摽城為安強寨。
九月,筑來賓城、綏遠關、臨宗寨。
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厚、貫統(tǒng)大軍出篩金平。
四月九日,高永年三道進師, 行至鷂子隘,大捷,斬首四千余級,追奔三十余里。是日,入宗哥城。
十一月,復安兒城、青唐首領偽公主壽宜結牟乞降。
十二日,王師入青唐城。
十三日,復林金城,蘭宗堡。
十八日,復結啰城。
十九日,復廓州。
五月,曲赦熙河、秦鳳、永興軍路,以鄯州為西寧州。
大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童貫分遣統(tǒng)制官辛叔獻、馮瓘領軍自岷州入界,收復洮州,興工修筑;又分遣統(tǒng)制官劉法、張誡、王亨自循化城入界;統(tǒng)領官焦用誠、陳迪由廓州三路入。以五月三十日收復洮州及溪哥城,溪哥偽王子臧征仆哥降,以溪哥城為積石軍。
政和五年,貫又進筑震武城,以為震武軍。自是,唃廝羅之地悉為郡縣。
宣和元年六月一日,詔:「眷言西陲之人,世為中國之輔,凡爾赤子,亦予良民,屬者輸 來歸,有(加)[嘉]悔
罪,欲民休息,已詔罷兵。誓書之言,堅如金石。」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九 討叛三 青唐 木征 金國 木 征
木征
神宗熙寧四年八月九日,命同提舉秦州西路蕃部及市易公事王韶管勾秦鳳路沿邊安撫司,始經營以復熙河也。
五年四月,詔招降洮河武勝軍一帶蕃部千余人軍:原作「庫」,據《長編》卷二三二改。,各補職名。
五月,建古渭寨為通遠軍,將恢復河隴,為開拓之漸,就差韶兼知軍事。以八月八日韶等部將士收復武勝軍,賜名鎮(zhèn)洮軍。時木征余黨尚懷拒命,知德順軍景思立專以本將軍馬策應。詔賞得功將吏
十一月,詔招降馬蘭川東抹邦一帶大首領溫逋、昌廝雞等,各補職名。
六年春,韶等領大兵收河州,先鋒斬首千余級,木征遁走,生擒其妻瞎三牟并其子,而蕃賊約三千犯香子城,卻奪輜重,令苗授領勁騎擊退。韶領大兵繼進,戮牛精谷一帶作過蕃部。又差景思立、王君萬以兵招安通路,與蕃寇遇,斬首三千余級,奪輜重牛羊等。
十一月,收復河州,破蕩其部族,繼收岷、迭、宕故州地。
七年四月,木征出降,并其家屬承引押赴闕。詔除團練使。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九 討叛三 青唐 木征 金國 金 國
金國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六日,詔:「金人侵犯磁、相等州,遣將馬忠將所部兵五千號一萬,張換將所部如忠之數,與忠應接,相為聲援,前去河北,自恩、冀州以北,取路過河,趍河間府、雄州以來追襲?!?
八日,遣薛廣將所部兵三千人自內黃過河,會合河北山寨義兵一萬人,收復磁、相等州。張瓊將所部兵三
千,自開德府西渡河,會合水寨義兵一萬人,與薛廣接濟,相為聲援。
七月二十八日,詔賜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章服遣行張所:原作「張俊」,據《宋史》卷本傳及《建炎要錄》卷七改。,以京畿兵三千于大名府置司,一面遣官于河北西路告諭,招撫山寨首領、民兵。候就緒日渡河,先復浚、衛(wèi)、懷州、真定府,次解中山府等處圍。
二年五月八日,陜西諸路帥臣、東京北京留守司、京東等處奏報金人渡河,分頭出沒,攻圍虜掠。詔韓世忠、閭勍各領所部人馬去京西攻討,令東京留守宗澤差楊進等諸軍相為應接。
十月十二日,金人渡河,攻開德府,不破,往濮州攻城。詔差御營使司統(tǒng)制官張俊領所部兵由京師前去開德府,差統(tǒng)制官韓世忠領所部兵由徐州前去東平府迎敵。先差河外總管、見屯(住)[駐]冀州馬擴領所部兵與張俊、韓世忠互相應援。既而,議者謂張俊為中軍統(tǒng)制不可遠去,留俊,差統(tǒng)制官范瓊由京師前去開德府。
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詔起復檢校少保、武勝定國軍節(jié)度使、兩浙西路制置使韓世忠前軍駐青龍鎮(zhèn),中軍駐江灣,后軍駐???。
四年正月三日,詔韓世忠見駐軍華亭、江灣,將所部前軍往建康、鎮(zhèn)江、平江府、湖、秀州以東,等候金人北歸,率眾邀擊,盡死一戰(zhàn)。
,追殺過江,收復了當。其生擒到偽知溧陽縣事渤海大師李撤八、千戶留哥及女真漢兒等使臣,申 五月二十七日,御營使杜充、都統(tǒng)制岳飛言親提重兵至建康府,與金賊戰(zhàn)
解前去。詔除李撤八等處置外,余漢兒分與諸軍收管。
六月二十一日,詔:「金賊見在江北滁、和、真州、天長軍、六合下寨,見遣發(fā)劉光世、張俊提領大兵前去措置掩擊外,令鎮(zhèn)撫使趙立會合淮南諸鎮(zhèn),協(xié)力措置,出奇邀擊,務要速成大功。如立到功效,當不次推恩?!?
八月十五日,詔:「金賊人馬于真、揚州界出沒,及將滁、和舟舡出江,不測南渡。令劉光世前去鎮(zhèn)江府,分遣官兵于江岸張耀兵勢,過為堤備,及會合淮南諸鎮(zhèn)軍兵并力邀擊?!?
十九日,詔:「金人已犯揚州,必侵承、楚,令岳飛率兵腹背掩擊;及令劉光世遣兵渡江,應援淮南州軍,無失事機?!?
九月三日,兩浙西路安撫大使兼知鎮(zhèn)江府事劉光世言:「遣發(fā)統(tǒng)制官王德等,將帶軍馬前去揚州以北討殺。金賊新破諸鎮(zhèn),其志正驕,必謂我兵不敢渡江,若連夜徑去,出其不意,決成大功。又別遣奇兵由天長路張耀兵勢,多方疑之。王德等于八月二十四日早渡江,次日兵過邵伯,逢賊夾河下寨,王德等突騎先至,敗賊,殺三千余人,掩擊入水,莫知其數,活擒(汝)[女]真、契丹、燕人簽軍等四百余人。復奪被虜人民二千余人,并放歸元來去處?!乖t令劉光世將擒到金賊四百余人押赴行在。
六日,詔:「訪聞金賊尚在承、楚盤泊,未有歸意。竊慮賊情狡獪,別有奸謀,窺伺通、泰。令劉光世多遣精銳軍馬渡江,令督責王德等進兵掩擊,仍令岳飛、趙立、王林掎角相應,并
力剿殺,逼逐渡淮。南界并無金人,方得勾回人馬,仍遣使臣深入賊寨體探賊情。進兵次第,日具申樞密院?!?
十一日,光世奏:「探得金賊到楚州界,被楚州已填合河道,舟舡不通,卻于承州以北別尋河路,入淮北道?!乖t令光世選精銳軍馬渡江,前去會合諸鎮(zhèn),并兵掩殺,務要速成大功。如擒獲龍虎大王,白身與補觀察使,有官人取旨,優(yōu)異推恩,不次升擢。繼詔光世督王德等賈勇士卒,乘勝進兵,務成奇功。仍將逐次出戰(zhàn)立功人疾速開具聞奏。
十月三日,樞密院據報,金賊見為楚州及淮北有生兵前來接應,推般對樓、鵝車洞子,填迭壕塹,連夜攻打。詔:「劉光世雖已遣王德等軍馬渡江前去,緣見與承州賊馬相拒,未能直抵楚州。仰光世親率大兵渡江,由天長軍西路徑抵楚州,仰會合諸鎮(zhèn)軍馬,務要成功。及郭仲威雖遣統(tǒng)制官楊望等部兵會合,即不見仲威躬親前去,仰郭仲威、岳飛、王林火急親率軍馬前去會合,并力討殺。稍失事機,當重作施行?!?
二十一日,令樞密院差使臣二人督促張浚,令提關、陜銳旅疾速入援。
十二月二日,詔令知鄂州高衛(wèi)總率張用、宋戡等軍馬疾速前來江州應援。如能解圍,其張用特與除正任觀察使,宋戡除橫行遙郡;其余將佐等,當議優(yōu)異推恩。
紹興元年正月二十八日,浙西安撫大使劉光世奏:「據被虜人稱,隨金賊監(jiān)軍龍虎離泰州前來到橫塘,二十日晚,
聞得江南渡人馬三晝夜,其金賊復回攔馬營下寨?!乖t劉光世極力措置堤防,如遣兵追襲,務保萬全,無速近功,卻致落賊奸便。仍日具探報動息,入斥候鋪飛申樞密院。
二月十七日,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呂頤浩奏:「奉親筆處分,已遣張浚部領陳思恭、岳飛等全軍人馬相繼進發(fā)。張浚已除江淮招討,統(tǒng)率大兵前去討賊。候張浚到江東,令與臣約日于饒州或本路其它州縣,各量帶人兵,會合計議?!箯闹?
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樞密院奏:韓世忠除淮南宣撫使,泗州置司,所有預支半年糧二十八萬石,已于平江及常、秀支撥,伺候韓世忠舟舡到來裝發(fā),及差倉部郎官孫逸前去監(jiān)督。其軍須專委都督,按月應副。」詔:「韓世忠忠誠體國,能任大事,仰疾速進發(fā),或先遣輕兵夾淮屯駐,全軍相繼起發(fā),毋失機會。所有糧運,分委近上將官統(tǒng)押舟舡,接續(xù)裝發(fā)前去?!?
五年正月二十四日,詔:「陜西等處官吏、軍民,皆系國家赤子,昨緣金賊逼脅,遂陷偽邦,蓋非得已。應歸降人不得殺戮,仰與存恤。戒諭諸頭項官兵,所至陷偽州縣、城寨,官吏軍民各先倡導朝廷德音,務在以恩信招撫,使之懷來;非因犯抗拒,不得輒行殺戮。如有歸降之人,不得奪取衣物、鞍馬及加傷害,致失人心;仍多方存恤照管,無令失所。其招撫到人,并與擒獲人一等推恩。如人數稍多,仰保明申樞密院取旨,優(yōu)異推恩。令宣撫司出榜
曉諭?!?
二月十四日,淮南西路宣撫使劉光世奏:「偽齊賊馬犯光州,已遣統(tǒng)制官王德、靳賽等軍馬渡江,前去邀截掩殺,及過淮收復州軍。」詔:「偽地官吏、軍民,皆國家赤子,仰光世嚴切戒約所遣軍馬,務在推布德意,多方撫存,非因拒捍,不得少加傷害?!?
閏二月六日,川陜等路宣撫使吳玠奏:「金賊元帥四太子、都統(tǒng)皇弟郎君撒離喝等離:原作「摛」,據《宋史》卷二七《高宗紀》四改。,領步騎十余萬眾至殺金平,與官軍對壘札寨,前來沖撞。官軍血戰(zhàn)三十余陣,殺死賊兵不少。賊眾再來,分番攻擊,官軍用神臂弓、炮石并力捍御,殺死金賊甚眾,統(tǒng)制官田晟遣兵追趕入寨。又,四太子親擁甲軍,分頭一擁前來,(立)[并]攻營壘,官軍與賊血戰(zhàn),殺退賊眾。金賊不住別添生兵,分番緊攻約五十余次,賊勢轉加厚重。玠遣統(tǒng)制吳璘領兵邀擊,蕃賊兵大敗,官軍追殺至賊寨門,殺死金賊甲兵并酋首莫知其數。又發(fā)遣將兵及分頭劫(動)[攻]賊寨,并力復來迎敵,統(tǒng)制官吳璘、田晟、楊政 率將兵,用命鏖戰(zhàn),殺敗賊眾,死傷無數。其賊退卻,終未退回。探得別蓄奸謀,欲遣軍馬于白水、七方關等路沖突入川。玠密遣將兵于賊寨后別置火寨,擂 發(fā)喊,進逼賊寨,及別遣銳兵攻破四太子、皇弟郎君大寨,賊首尾不能相救,連夜遁走。玠續(xù)發(fā)同統(tǒng)制王浚帶領軍馬追襲,痛行掩殺。據王浚申,前去鳳州,分兵邀擊賊兵,追趕一百余(百)[里],累獲勝捷,前后生擒千戶等及捉到活
人、斬獲首級、奪到金 旗幟器甲鞍馬不可勝計?!?
三十一年十月,詔:「契丹與我為二百年兄弟之國,頃緣奸臣誤國,招致女真,彼此皆被其毒。朕既移蹕江南,而遼家亦遠徙漠北,相去萬里,音信不通。今天亡北虜,使自送死。朕提兵百萬,收復中原。惟爾大遼豪杰忠義之士,亦宜協(xié)力乘勢,殲厥渠魁,報耶律之深讎。將來事定,通好如初。」命吳璘為陜西、河東路招討使,劉锜為京畿、淮北、京東路、河北東路招討使,成閔為京西路、河北西路招討使,楊存中為御營宿衛(wèi)使中:原作「忠」,據《宋史》卷三二《高宗紀》九改。、主管馬軍司公事,成閔兼鎮(zhèn)江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淮南東路制置使、京東西路河北東路淮北泗宿州招討使,李顯忠為淮南西路制置使、京畿河北西路淮北壽亳州招討使、依前建康府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吳拱為湖北京西路制置使、京西北路招討使、依前鄂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詔曰:「國家以金人不道,棄信渝盟,遂至興師,本非得已。指揮諸將,所到先問百姓疾苦,除以官庫金帛給散將士外,不得燒毀屋舍,殺戮平民,劫奪資財,虜掠婦女。其應干非法科斂役使殘酷不便事件害及吾民者,日下除去。見作奴婢之人,并與釋放。如豪杰忠義之士能據一縣迎者,即與知縣;以一州降者,與知州;以一路降者,除安撫使。其集合義兵自效者,并優(yōu)補官爵,加別任使。為女真奴婢能擒殺其本主者,便與其主在身官
職,仍以本戶田宅錢物盡行給賜。朕念中原赤子及諸國等人,久為金虜暴虐役使科斂,或世為奴婢,已無生意。又指吾歸疆百姓為宋國殘民,蹂籍殺戮,無所顧惜。朕聞之,痛心疾首。是用分遣大軍,諸道并進,以救爾于涂炭。想聞王師至,必能相率歸順,朕不惜官爵金帛,以為激賞。若系有官之人,并依見今元帶官職,更不敦減。其有以土地來歸,或能攻取城邑,除爵賞外,凡府庫所有,盡以給賜。朝廷所留,惟器甲、文書、糧草而已。如女真、渤海、契丹、漢兒應諸國人能歸順本朝,其官爵賞賜,并與中國人一般,更不分別。內燕地人昨被發(fā)遣歸國者,蓋為權臣所誤,追悔無及。今雖用事,并許來歸,當優(yōu)加爵賞,勿復疑慮。朕言不食,有如皎日?!?
是月十四日,知均州武招納到北界忠義歸朝人巡檢杜海、昝朝等二萬余人,并老小數萬口,殺到金人首級并捉到活人共二百余人。
十六日,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王權遣統(tǒng)領姚興于廬州北地名定林見陣活捉女真鶻殺虎。
十八日,武遣總轄民兵荀琛、將官李元收復鄧州。
十九日,吳璘遣右軍第二將正將彭清、副將強英、左軍第二將副張德等攻破隴州方山原。
二十二日,武遣巡檢趙伯適收復浙川、順陽兩縣,招納到忠義歸正人侯進等共一千余戶。
十一月一日,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戚方遣將官張寶收復蔣州。金賊蕭安撫等部領人馬七千余人于
十月初四日攻蔣州,至是收復。
七日,西河州(S上右禾)州知寨張彥忠收復蘭州,招收到北界熙河路蘭州千戶王宏,同招撫部押軍馬魯孝忠率蘭州漢軍民投拜本州島,偽官女真安遠大將軍、蘭州刺史溫都、烏七等酋首以不肯投拜,遂戮之。
八日,金、房、開、達州駐札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王彥遣統(tǒng)制任天錫、郭諶收復豐陽、商洛兩縣,攻破商州,捉到偽知州金人昭毅大將軍完顏守能、權同知商州武騎尉馬彥、金人千戶信武將軍渾達并男子斤,金人涅合、番人楊大首、金人阿羅、金人安遠大將軍阿華并男六三,番人劉春、金人高婁石高受、僧望宇,通事郭十一、李全部落子食糧軍一千余人。
十一日,侍衛(wèi)軍馬司中軍統(tǒng)制趙撙收復蔡州,殺死總管楊萬戶。
。俘斬既盡,而戰(zhàn)江中者,蒙沖相擊,虜舟多平沉,死者數萬,岸上之尸凡四千七百余人。射殺萬戶二人服紫茸線甲纻絲袍,生獲千戶五人,女真五百余人。 十三日,江淮荊襄參謀軍事虞允文奏,虜兵七十余舟遽達采石南岸,遣步軍統(tǒng)制時俊先登,軍皆殊死
十七日,戚方遣統(tǒng)制李貴、統(tǒng)領官張成、忠義總首孟俊收復順昌府,武收復虢州廬氏縣。
二十一日,王彥遣發(fā)將兵會合忠義官辛溥,收復朱陽縣,捉到正女真蕃人女人,并招降到縣令奉議大夫劉楫、商酒都監(jiān)供奉班祗候王元賓,及收復虢州。
十一月二十七日,虜主完顏亮被弒。
孝宗紹興三十二年七月十九日,未改元。詔主管侍衛(wèi)馬軍司公事張守忠將帶精銳官兵五千人前去淮西,同王彥、王之望措置邊備。
八月十五日,張守忠奏:「得旨,令本司諸軍人馬起發(fā)往巢縣屯駐,應副緩急使喚。今來已是秋涼,水脈減落,道途通行,正是防秋之時,諸探報不一?!乖t令八月下旬擇日起發(fā)。
九月十二日,江淮宣撫司奏:已是秋深,乞撥甲軍前來揚州駐札。詔令殿前司左軍全軍、馬軍司于前軍左軍內各差二千五百人,令劉源統(tǒng)押,步軍司差五千人,并前去揚州屯駐,聽江淮宣撫司使喚。
十月四日,樞密院言:「已降指揮,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李橫令襄陽府發(fā)赴行在,未到間,據虞允文札子,乞分李橫一頭項,假以官軍,使同忠義人進發(fā)?!乖t從之。
八月,詔令張守忠統(tǒng)轄三
司人馬,聽江淮東西路宣撫使張浚節(jié)制。
二十二日,張浚奏:「殿前司今月十三日得旨,更候十日起發(fā),乞從令如期應副差使?!乖t令殿前司疾速催督起發(fā),不得住滯。
二十四日,主管殿前司公事成閔言:「得旨,令本司于已差出戍人內選差一萬人前去鎮(zhèn)江府屯駐,今欲差前軍與策選鋒通共一萬人起發(fā)前去。」從之。
孝宗隆興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詔步軍司軍馬可改差統(tǒng)制李福統(tǒng)押,起發(fā)前去,其魯安仁依舊在寨管干。
四月三日,詔遣殿前司右軍統(tǒng)制閻德統(tǒng)轄殿前、步軍司人馬,前去聽張浚節(jié)制。
十月八日,詔令殿前司于護圣馬軍差一千人騎,步軍差入隊二千人、不入隊一千人,往江淮都督府,令內庫支犒設,月半起發(fā)。
十日,殿前司申:「恭依差撥外,有馬軍一千人騎,合用不入隊傔人一千人打請草料,照管養(yǎng)馬,乞依數貼差前去。」從之。
十二日,詔已差發(fā)護圣軍人馬,且令于鎮(zhèn)江府屯駐。
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詔令步軍司郭振全軍人馬于八月上旬擇日起發(fā),前去淮東屯駐。
九月八日,詔殿前司軍馬,可令常作準備,不測起發(fā)。
十九日,詔:「殿司護圣馬步軍、神勇軍、策選鋒軍、前后右軍人馬,并行起發(fā)。候到,令淮東宣諭使錢端禮差殿前司前軍先次往揚州,右軍往真州屯駐。其余軍馬,并于鎮(zhèn)江府聽候朝廷指揮。劉寶除魏全、邢福下兩將軍兵在盱眙屯守外,其余全軍
并令在楚州并清河口、淮陰、洪澤留屯;陳敏軍依舊屯守高郵。遇有警急,令陳敏自將兵千人往楚州就劉寶同共守御,候事定日還任。如盱眙人少,更令劉寶相度那撥增戍。郭振步軍司全軍令拘收并在六合。揚州孫于、瓜洲劉端人馬,候(令)[今]來差撥殿前司軍馬到日,歸劉寶軍。如分屯去處,人數多寡,更切量度事勢輕重,一面增減,分合備御。」
二十三日,郭振奏:「據魏全申,準招撫使劉寶差管轄軍馬,日下起發(fā),前來清河口防捍。全已于今月十八日起發(fā)前去訖。契勘虜人十五日交割泗州之后,日有增添人馬,竊料虜人既以重兵壓境,必有窺伺侵犯之意,正要多備人馬,以防不測沖突。況泗州昨來無事之時,尚差陳敏一萬五千余人、魏全三千五百余人在彼防托,令來虜人對境屯泊重兵,卻蒙遣陳敏往高郵,魏全往清河,獨臣在盱眙軍,竊恐緩急枝梧不前?!乖t令劉寶部押陳敏、魏勝于楚州專一措置清河口、盱眙軍一帶,仍分差主兵官前去盱眙軍,體度備御。郭振候劉寶軍到,即回六合。
二十五日,錢端禮言:「契勘盱眙軍近有郭振帶到三千余人,緣清河口系是控扼緊切去處,劉寶乞抽回魏全一軍。郭振見在盱眙彈壓。乞候殿前司人馬到日,分撥二千人往盱眙,替回郭振官兵,依舊六合屯駐。所有盱眙,取天長路至揚州,兩日可到,最為沖要,與高郵地里相關,合專委陳敏措置
防托。已行下郭振且去盱眙,指揮下日,遣發(fā)殿司人馬前去,方可起發(fā),卻回六合,及令陳敏專一措置天長守備?!乖t:「令劉寶遵依已降指揮,全軍守把清河口,并差官往盱眙屯駐。緣近來淮西探報事宜稍重,令郭振日下回六合,陳敏將帶人馬前去天長。候殿前司前軍到揚州,令王琪先差撥三千人抵替陳敏,往楚州同劉寶、魏勝備御楚州、盱眙軍一帶。其余不可待報事,令錢端禮一面隨宜施行?!?
十一月十五日,詔:「虜兵侵犯淮南,將士暴露,朕念之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月十六日,當避正殿,減常膳?!?
十二月二十四日,樞密院勘會三衙官兵見屯戍兩淮,詔令殿前司官兵先次班師,步軍司節(jié)次起發(fā)。
干道元年正月十一日,詔諸軍已班師,楊存中令赴行在奏事。
四年十一月五日,詔殿前司差撥兵將官統(tǒng)押官兵三千人,先次起發(fā)前去揚州,權聽王任節(jié)制。
九日,護圣步軍統(tǒng)制兼知楚州左佑言:「得旨,將帶本軍官兵三千人,候至揚州,且于寨屋安泊,逐旋摘那前去楚州屯駐,不得張皇。竊見彼處目今正是盜賊出沒竊發(fā)之時,若候所差人兵到來,委是遲緩,有失枝梧。欲乞于揚州本司策選鋒軍更戍官兵摘差二百至三百人,內馬軍一百人騎,逐旋起發(fā)至楚州,權暫聽佑使喚。候本部人兵到日,將借過人馬依舊發(fā)回揚州,庶幾不失事機?!箯闹?
十四日,詔護圣步軍差出揚州
更戌三千人,令今月十五日、二十五日、十二月五日,分作三次起發(fā)。
十二月十三日,左佑言:「將官褚淵管押第一次起發(fā)一千五十人,已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到揚州安泊。賊兵雖已潰散,深恐尚有余黨,緩急嘯聚。本州島地居極邊,抵接對境,乞將褚淵一千五十人先次移那前來楚州屯駐,庶幾邊郡有以彈壓,不致 虞?!箯闹?。
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詔令殿前司于神勇見在寨人內差撥四千人、馬四百疋,選差統(tǒng)領一員,部押前去江州屯戍,權聽池州都統(tǒng)王明使喚,候秋涼日起發(fā)。
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詔令殿前司于選鋒軍內差撥三百人,策選鋒軍差二百人,馬軍司中軍差三百人,步軍司中軍差二百人,建康府都統(tǒng)司差五百人,赴江州王明軍使喚,并要全隊強壯入隊之人,不得以老弱不堪披帶人充數。
九月六日,詔令殿前司遣發(fā)游奕軍全軍人馬,并忠銳軍見管寄招軍兵,并令游奕軍統(tǒng)制官統(tǒng)押前去高郵軍屯守,聽陳敏節(jié)制。
開禧二年五月七日,內降詔曰:「天道好還,蓋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順,雖匹夫無不報之仇。朕丕承萬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茲逆虜,猶托要盟,朘生靈之資,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謂之當然。衣冠遺黎,虐視均于草芥;骨肉同性,吞噬劇于豺狼。兼別境之侵陵,重連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盜賊恣行,邊陲第謹于周防,文牒屢形于恐脅屢:原作「婁」,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九改。。自
處大國,如臨小邦,跡其不恭,姑務容忍。曾故態(tài)之弗改,謂皇朝之可欺,軍入塞而公肆創(chuàng)殘,使來庭而敢為桀驁。洎行李之繼遣遣:原作「遺」,據右引改。,復慢詞之見加。含垢納污含:原作「舍」,據右引改。,在人情而已極;聲罪致討,屬胡運之將傾。兵出有名,師直為壯。而況志士仁人,挺身而竭節(jié);謀臣猛將,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懷舊而愿歸;東南七十載之生聚,久郁而思奮。聞 旗之電舉,想怒氣之飆馳飆:原作「焱」,據右引改。。噫!齊君復讎,上通九世;唐宗刷恥,卒報百王。矧吾家國之冤,接于耳目之近,夙宵是悼,涕泗無從。將勉輯于大勛,必允資于眾力。言乎遠,言乎邇,孰無忠義之心 為人子,為人臣,當念祖宗之憤。益勵執(zhí)戈之勇,式對在天之靈。庶幾中興舊業(yè)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綱之猶在。布告天下,明體至懷?!?
四月二十六日,鎮(zhèn)江武鋒軍統(tǒng)制陳孝慶率諸軍渡淮,攻泗州,射退城上番軍, 眾登城搏戰(zhàn),生擒番軍三十余人,遂復泗州。
二十七日,忠義人孫成等克復蔡州褒信縣。
二十八日,歸投人彤宣、終明并北界部押宮成潤等,結集莊民五百余人,迎光化軍忠義統(tǒng)領成表等軍,同為鄉(xiāng)導,克復順陽縣。
五月二日,統(tǒng)制淮西軍馬卞興克復虹縣。
同日,忠義石赟賢、楊榮等二十二人糾集其眾攻蘄縣,縣人王貴、劉允實、楊榮、蓋就等登城,開門迎石赟賢等入城石赟賢:原作「石赟」。按據文意,此之「石赟」與上文所言「石赟賢」應為同一人。據《宋史》卷四三四《葉適傳》,其時宋軍中有「石斌賢」其人,「斌」當為「赟」之誤,作「石赟賢」是,據補。,遂克復蘄縣,
三日,馬軍司后軍統(tǒng)制、知濠州田俊邁率所部兵渡淮。四日,池州都
統(tǒng)制郭倬兵繼之。是日,鍾離縣民兵統(tǒng)領曹智通、衡道、吳達等,率兵克復靈壁縣。
六日,主管侍衛(wèi)馬軍李汝翼兵渡淮。
八日,俊邁兵至蘄縣。十一日,倬兵繼至。
十二日,倬、俊邁引兵趨宿州,虜遣騎迎戰(zhàn),俊邁與倬麾下將孟思齊合力敗之于西流村。
十五日,至宿州城下,治攻具。翌日攻城,不克。
十七日,黎明,虜出兵來戰(zhàn),我?guī)煍≈斖巳氤侵?。至暮,汝翼兵至?
十九日,虜又出兵城西,大王湖木林中來戰(zhàn),已遞退歸,汝翼等復 眾攻城,不克。
二十日,俊邁及倬、汝翼所統(tǒng)兵以久雨、糧不繼,潰去者甚眾。
二十一日,虜出騎三千來攻。其夜,倬、汝翼、俊邁率軍退屯蘄州。至西流村,復為虜邀擊,多所殺傷。
二十三日,虜兵圍蘄縣,我?guī)焺莶粩?,虜乘勝登城,焚城北門縣治、倉庫等,倬等戰(zhàn)不利,兵多死。是晚,倬、汝翼受虜偽書,使人執(zhí)俊邁送虜軍。虜既得俊邁,即鳴金斂兵北歸。其夜,倬、汝翼引余眾南還。是役也,兵初渡淮,三帥所統(tǒng)合(部)[步]志,又值連雨,器甲爛脫,弓矢皆盡,所至水潦橫溢,糧食不繼,軍還潰亂不整,士卒多奔散。至靈壁,兩軍所存纔五千余人而已。先是,俊邁知濠州,嘗遣忠義人吳忠等入北界結集徒黨。事覺,為虜捕獲,盡得俊邁所給旗號等。又,俊邁常遣人抄略彼界,殺人,奪其鞍馬、橐馳等,故虜知俊邁名甚久。至是,倬等受虜偽書,其語謂能執(zhí)送俊邁,則開以生路,免萬人性命。倬等愚怯,信之,用其帳下余永寧計,詐作請俊邁議事,遂擁眾圍簇俊邁,奪其馬及佩刀、兜鍪等,相與執(zhí)縛送虜寨。倬、汝翼尋逮送詔獄,鞫得其實,倬伏誅,余人論罪有差。 騎、民兵幾三萬人,倬、汝翼孱懦無謀,兵無詳見特用刑門。此據郭
倬獄案修入。緣欲見事實,首尾全備,故不嫌與俊邁所書月日小有失次。
九日,建康都統(tǒng)兼知廬州李爽申:「初三日,分遣統(tǒng)兵將官領兵三處攻取壽州內北團樓,人登云梯已及女墻,城上擂木、石頭、草火一時俱下,軍人姚旺冒死而進,臍下中槍而退。既而火石俞甚,恐有傷損,不免收兵,等第支犒,仍即躬巡營壘,逐一撫勞。至晚,復具云梯五十座,于初四日并力攻取,分布云梯,一時俱上,弓弩齊發(fā),射中虜人無數。緣城壁陡峻,矢石如雨,積草縱火,難于向前。虜傷士卒過多,兼烈日中人力易疲,又恐虜人別有援兵,遂收兵養(yǎng)銳,別圖進取。」詔:「李爽應隨行軍馬先次添發(fā)于壽州策應,戮力攻取。如建康知州人馬已到安豐軍,更行調〔發(fā)〕,務要必獲勝捷。仍撫勞將士,一面喝轉官資,多設方略,早遂收復。中傷官兵,先與存恤支犒。」
十五日,知隨州雷世忠部領軍馬克復唐州管下湖陽鎮(zhèn)。
二十六日,江州左軍統(tǒng)制許進統(tǒng)率所部軍馬到蔡州,克復新息縣。
六月六日,詔趙淳、皇甫斌各將帶所部軍馬,并力守御襄陽邊面,不管稍有 虞。仍令彭輅除合存留看守金州寨柵彭:原作「鼓」,據本書兵二○之八改。、守把關隘官兵外,斟量將帶所部軍馬星夜躬親前來襄陽軍前,同共捍御?;蛱斎瞬粶y前來沖突,各仰乘機進取,毋致落賊奸便。以知襄陽府、江陵副都統(tǒng)制兼京西北路招撫副使皇甫斌申:「五月二十二日,知隨州雷世忠統(tǒng)馭軍馬過三家河,趕逐金賊,掩殺不知
其數。二十四日早,有唐州虜騎約五千人與世忠對壘交戰(zhàn),不期番軍續(xù)添生兵,將軍馬沖突潰敗。今探聞虜人盡發(fā)重軍趨鄧州,欲犯襄陽。其襄陽根本之地,正要捍御關防,除已存留兩軍官兵守把棗陽外,今將所帶軍馬且歸樊城,經畫守御?!构视惺敲?。
十一日,知襄陽府、江陵副都統(tǒng)制兼京西北路招撫使皇甫斌申:「昨調發(fā)民兵攻取唐、鄧二州,繼遣大軍策應。不謂大軍進發(fā)未到,民兵恃勇直前,斌遂再遣知隨州雷世忠、知郢州王宗廉、知信陽軍李興宗并江鄂兩司統(tǒng)制馬謹、馬全、王彥、嚴江、統(tǒng)領雍政等,將大軍佐佑民兵,魚貫而進。自五月十二日起發(fā)之后,大雨幾旬,既取湖陽,進距唐州南十五里三家河,阻水不前。虜兵亦臨河相持。雨霽水落,世忠等射退虜軍,乘勝渡河,直抵城下,大敗虜賊,逐北過唐州,回軍攻城。明日,虜騎四合,且戰(zhàn)且卻。諸將狃于既勝,逐唐太深,生兵四集,我兵不加,遂至潰散,死傷甚多,所失器械十幾七八。若將失利之兵只于棗陽再行整齪,猝未可復戰(zhàn)。今探聞虜兵又過鄧州,窺伺襄陽,反欲侵軼吾境。除留二千人守護棗陽外,斌一面躬親前來樊城,提督捍御鄧州軍馬,就行整齪唐州失利之兵?!乖t:「皇甫斌特降三官,仍先次措置招集整齪軍馬,葺治衣甲、器械,同趙淳守御邊面,不得輒分彼此。常切過為堤備,毋令虜人稍有侵犯?!箤ぴt斌更追五官,送南安
軍安置。以宣撫使薛叔似言「斌威令不立,以致敗衄,難以復統(tǒng)襄漢之師」故也。
二十一日,詔:「泗州雖收復,緣諸路尚未奏功,所有泗州可與不可堅守,令宣撫疾速措置條具聞奏?!估^而江淮宣撫使邱 畫一條具言:「一、泗州之守,猶前日宿、壽之攻也。雖攻守異勢,然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宿、壽惟不能知難而退,使兵力疲敝,故虜兵一來,皆不能當,遂至奔潰。方其未潰,可退而不退,猶今日泗州可棄而不棄。今宿、壽悔無所及,泗州豈可蹈其覆轍 所以當棄。一、宿、壽奔潰之后,人心至今 作不起。猶賴淮東兵力尚完,譬之左手雖病,尚有右手。若右手又病,則為廢人。故淮東之兵不宜挫衄,則心折氣喪,復如淮西,大勢不復可以枝梧。此泗州所以當棄。一、泗州有精兵萬六千人,守將畢再遇者,新立功,士心畏服,虜兵若來與戰(zhàn),未必不勝。然亦不能保其必勝,則是勝與不勝,未可前知也。勝否既未可前知,豈可持必勝之說,傲未必勝之說。故擇利而言,莫若先為不可勝。況州居民盡已搬移,聚于揚州,今獨空城而已。此泗州所以當棄。一、泗州果能堅守,不過得一空城,如今日初無所利。萬一不守,則喪失精兵將,淮東所有之兵,其勢自然不振。雖欲固守,其能固守乎 若先自棄此一城,非是為虜所奪,進退自如,不失勝勢,又得精兵萬六千人,及更換回漣水、金城之兵八千人,則是淮東添二萬四千
人,其為守御,豈不可恃 其與坐待挫衄,利害豈不相絕 設若不棄泗州,虜知精兵良將皆聚于此,更不謀取泗州,只于淮西徑入蹂踐,則泗州迥然于淮北,終亦必棄。故極而論之,不得不先事而棄。一、漣水、金城之兵八千,郭倪言皆是精兵。說者以謂漣水、金城皆在水中,但有一路通海州,又謂四邊皆沮洳。如此,則吾兵自屯于絕地?;蜓源吮敉藲w,則其地必為虜人所守,虜亦豈肯自屯兵于絕地哉!則所言之妄,豈不可見。一、泗州合棄,系關天下大計。但當論實利害在我者便與不便,其它小利害,如常情所謂不好看、惡模樣之類,皆不足計也。一、只如海州,壽皇之初固為我地,又更膠西焚燒虜舟之勝,尚不能因海州得山東尺寸之地,如何今日得海州便能窺山東 則是雖得海州,亦無益。況于邳州,說則甚易,取則甚難。假使得之,方乃兵連禍結,不可徇妄庸之論而僥幸于萬一,不待詳述而后知也。一、今淮西四郡正是虜人入寇之沖,創(chuàng)殘之余,守御無策,士氣尚未回旋。今方和輯民兵,乞等候招集起發(fā)雜色軍兵,分布守御。其危岌岌,殆不可言,豈可更望有所進取。所以必當棄泗州,換回漣水、金城等軍,方可靳靳為自守之策?!?
十一月一日,詔令管干殿前司職事郭杲將帶精銳甲馬步五千人,前去真州駐札,專一策應兩淮。
十六日,詔:「朕惟淮民避寇,奔走失業(yè);將士乘邊,戰(zhàn)守良苦。夙
宵念此,寢食靡遑。自今月十八日,當避正殿、減常膳?!?
三年九月四日,詔令步軍都虞候王處九將帶本司官兵五千人并隨身衣甲、器械,前去鎮(zhèn)江府江上一帶,往來措置,防捍江面,以備策應。
十月十七日,內降詔曰:「朕寅奉基圖,遹遵祖武。憂勤弗怠,敢忘繼志之誠;寡昧自量,尤謹交鄰之道。屬邊臣之妄奏,致兵隙之遂開。重困生靈,久勤征役。省躬自咎,攬?zhí)楹窝浴5谖橙?,陰誘曦賊,計其納叛之日,乃在交鋒之前,是則造端,豈專在我。暨僣狂之已戮,審跡狀之益明,詎曰無詞,然猶不校。況先捐泗上已得之地,亟諭諸將斂戍而還,蓋為修好之階,所冀不遠之復。適傳來訊,自我元戎,洊遣行人,逮茲彌歲。比及反命,俱述彼言,庸告九廟之靈,并嚴三使之選,速裝于境,遲報即行。凡所要求,率多聽許,彌縫既至縫:原無,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補。,悃愊備殫,無非曲為于斯民,詎意復乖于所約。議稱謂而不度彼己,索壤地而擬越封陲,規(guī)取貨財,數踰千萬,雖盟好之當續(xù),念膏血之難朘。朕方服喪,禮無貳事,爰咨眾多之議,更(東)[柬]信實之人,祗務輸誠,終期改聽。倘求逞之弗恤,殆靡容于即安。茲敷露于腹心,用申警于中外。深惟暴露,重痛死傷,疆埸耗于流離,郡縣煩于供億,致汝于此,皆誰之愆 當知今日之師,誠非得已而應。豈無忠義,共振艱虞 思祖宗三百年涵濡之恩,極南北億萬眾創(chuàng)殘之苦,上下同力,遐邇一心,鑒既往之莫追,幸
方來之有濟。嗚呼!事雖過舉,蓋猶系于綱常;理貴反求,況已形于悔艾。凡我和戰(zhàn),視敵從違,各肩衛(wèi)上之忠,茂建保邦之績??垹栍斜姡w茲至懷。」
嘉定十年六月十二日,內降詔曰:「朕厲精更化,一意息民。犬羊污我中原,天厭久矣;狐兔失其故穴,人競逐之。豈不知機會可乘,讎恥未復,念甫申于信誓,實重啟于兵端,故寧咈廷紳進取之謀,不忍絕使介往來之好。每示固存之誼,初無幸釁之心。豈謂亡胡胡:原作「故」,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遽忘大德,皇華之轡朝返,赤白之囊夕聞。叛卒鴟張,率作中林之旅;饑甿烏合,驅為取麥之師。貪婪無厭,僥幸嘗試。宜神人之共憤,亦覆載所不容。守將效忠,開門而決戰(zhàn);兵民賈勇,陷陣以爭先。 酋既殲,殘黨自潰。允賴蕩攘之力,迄成綏靜之功。然除戎當戒于不虞,縱敵必貽于后患。咨爾有眾,永肩厥心。毋忽其既退而懷茍安,毋狃于屢勝而忘遠略。屬炎蒸之在候候:原作「后」,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念戍役之方勞。雖摧枯拉朽之非難,而執(zhí)銳被堅之不易。視而暴露,如己焚惔。一朝背好背:原作「皆」,據《兩朝綱目備要》卷一五改。,誰實為之 六月飭戎,予非得已。諒深明逆順曲直之理,其孰無激昂奮發(fā)之思 師出無名,彼既自貽于顛沛;兵應者勝,爾宜共赴于事功。茍能立非常之勛,則亦有不次之賞。爾其聽命,朕不食言。」
兵 宋會要輯稿 兵一○ 討叛四 黎瀘州蠻夷 瀘南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