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百八十五 象緯考八

文獻(xiàn)通考 作者:(宋元)馬端臨


 

  ○月食月變(月煇 月暈)

  《中興天文志》或曰:日月猶水火也?;鹜夤?,水含景,故月之光生於日之所照,其魄生於日之不照也。故當(dāng)日則光盈,照之全也,自是而闕,以日光之映其有不全,乃至於晦,愈相近而不之照故也。嘗觀諸水,日之所照,每借以為光,仰而映於屋梁,若一有掩焉,則向之光於屋梁者不復(fù)見也。月之借於日猶是。故夫月之光也,以日之光有照焉。則月之食也,亦其日之光有掩焉耳。人之於月,獨見其光與食,豈知有借於日哉?太史遷曰:"月食,常也;日食,不臧也。"是以《春秋》書日之食,不書月食,月食固無可書也。然嘗試以前說推之於月之食,以知日之行於地中,其亦有食焉。不然,則日光之全,月與相望,其何食之有?月食所關(guān)豈細(xì)哉!夫日月者,象君臣也。咎繇稱:"元首明,股肱良;元首叢脞,股肱惰。"股肱良惰之分關(guān)於君德,月有光食顧不然乎?於是月食而書亦可也。《湯誥》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古之畏天戒者,不以移於股肱。嗚呼!書月食其亦足以戒乎。

  又曰:孟康曰:"星入月,而星見於月中,是為星食月;月掩星,而星滅不見,是為月食星。"《隋 天文志》曰:"月食五星,歲以饑,熒惑以亂,填星以殺,太白以強國戰(zhàn),辰以女亂。"孝宣本始四年七月甲辰,辰星在翼,月犯之。地節(jié)元年正月戊午,月食熒惑,熒惑在角、亢。成帝建始四年十一月,月食填星。陽朔元年七月,月犯心。此其證也。

  漢高祖七年,月暈,圍參、畢七重。占曰:"畢、昴間,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國也。昴為匈奴,參為趙,畢為邊兵。"是歲,高皇帝自將兵擊匈奴,至平城為冒頓單于所圍,七日乃解。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未盡三刻,有兩月重見。京房《易傳》曰:"'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師古曰:"《小畜》上九爻辭也。幾音鉅依反。")。'言君弱而婦疆,為陰所乘,則月并出?;薅乱娢鞣街^之櫩,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孟康曰:"櫩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見。仄慝者,行遲在日後,當(dāng)沒而更見。"師古曰:"櫩音吐了反。"),仄慝則侯王其肅,櫩則侯王其舒。"劉向以為櫩者疾也,君舒緩則臣驕慢,故日行遲而月行疾也。仄慝者不進(jìn)之意,君肅急則臣恐懼,故日行疾而月行遲,不敢迫近君也。不舒不急,以正失之者,食朔日。劉歆以為舒者侯王展意顓事,臣下促急,故月行疾也。肅者王侯縮朒不任事(服虔曰:"朒音忸怩之忸。"鄭氏曰:"不任事之貌也。"師古曰:"朒音女六反。"),臣下弛縱故月行遲也(師古曰:"弛,放也,音式爾反。")。當(dāng)春秋時,侯王率多縮朒不任事,故食二日仄慝者十八,食晦日櫩者一,此其效也。考之漢家,食晦櫩者三十六,終亡二日仄慝者,歆說信矣。此皆謂日月亂行者也。

  哀帝時,李尋上疏言:月者,眾陰之長,銷息見伏,百里為品,千里立表,萬里連紀(jì)(品,同也,言百里內(nèi)度數(shù)同也。千里則當(dāng)立表度其景,萬里則繼其本所起紀(jì)其宿度也),妃后大臣諸侯之象也。朔晦正終始,弦為繩墨,望成君德,春夏南,秋冬北。間者,月數(shù)以春夏與日同道(孟康曰:"房有四星,其間有三道。春夏南行,南頭第一星里道也。秋冬北行,北頭第一星里道也。與日同道者,謂中央道也。此三道者,日月五星之所由也。"),過軒轅上后受氣(軒轅南大星為后),入太微帝廷揚光煇,犯上將近臣,列星皆失色,厭厭如滅,此為母后與政亂朝,陰陽俱傷,兩不相便。外臣不知朝事,竊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仗矣。屋大柱小,可為寒心。唯陛下親求賢士,無疆所惡,以崇社稷,尊強本朝。

  光武建武八年三月庚子夜,月暈五重,紫微青黃似虹,有黑氣如雲(yún),月星不見,丙夜乃解。中元元年十一月甲辰,月中星齒往來出入。

  桓帝永壽三年十二月壬戌,月食非其時。延熹八年正月辛巳,月蝕非其時。

  獻(xiàn)帝興平二年十二月,月在太微端門中,重暈二珥,兩白氣廣八九寸,貫月東西南北。

  魏文帝黃初四年十一月,月暈北斗。占曰:"有大喪,赦天下。"七年五月,帝崩,明年即位,大赦天下。

  晉懷帝永嘉五年三月壬申丙夜,月食,既;丁夜,又食,既。占曰:"月食盡,大人憂。"又曰:"其國貴人死。"

  海西公太和四年閏月乙亥,月暈軫,復(fù)有白暈貫月北,暈斗柄三星。占曰:"王者惡之。"六年,桓溫廢帝。

  安帝隆安五年三月甲子,月生齒。占曰:"月生齒,天子有賊臣,群下自相殘。"桓元纂位之徵也。義熙九年十二月辛卯朔,月猶見東方,是謂之仄慝,則侯王其肅。是時劉裕輔政,威刑自己,仄慝之應(yīng)云。十一年十一月乙未,月入輿鬼見而暈。占曰:"王憂,財寶出。"一曰:"月暈,有赦。"月掩犯五緯。

  梁武帝太清二年五月,兩月相承如鉤,見於西方。占曰:"其國亂,必見於亡國。"

  簡文帝大寶元年正月丙寅,月晝光於東方。占曰:"月晝光,有隱謀,國雄逃。"又云:"月晝明,奸邪并作,擅君之朝。"其後景纂弒。

  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四年正月朔,兩月并見。

  周武帝天和五年正月乙巳,月在氐,暈,有白虹長丈所貫之,而有兩珥連接,規(guī)北斗第四星。占曰:"兵大起,大戰(zhàn),將軍死於野。"是冬,齊師寇邊。明年,詔齊公憲率師御之。自龍門渡河,攻拔其新筑五城。兵大起,大戰(zhàn)之應(yīng)也。建德五年十月己未、庚申,月連暈,規(guī)昴、畢、五車及參。占曰:"兵起,爭地。"又曰:"王自將兵,天下大赦。"宣政元年正月丙子,月食昴。占曰:"有白衣之會。"又曰:"匈奴侵邊。"其月,突厥寇幽州,殺掠吏人。五月,帝北伐。六月,帝疾甚,還京,次雲(yún)陽而崩。

  隋煬帝大業(yè)九年正月二十七旦,兩月并見。

  唐太宗貞觀初,突厥有三月并出。

  高宗儀鳳二年正月甲子朔,月見西方,是謂櫩。櫩則侯王其舒。

  武太后時,月過望不虧者二。

  元宗天寶三載正月庚戌,月有紅氣如垂帶。

  肅宗至德元載建子月癸巳乙夜,月掩昴而暈,色白,有氣自北貫之。昴,胡也。白氣,兵喪。建辰月丙戌,月有黃白冠,連暈,圍東井、五諸侯、兩河及輿鬼。東井,京師分也。

  代宗大歷十年九月戊申,月暈熒惑、畢、昴、參,東及五車,暈中有黑氣,乍合乍散。十二月丙子,月出東方,上有十馀道如疋練,貫五車及畢、觜、觹參、東井、輿鬼、柳、軒轅,中夜散去。占曰:"女主兇。"白氣為兵喪,五車主庫兵,軒轅為後宮,其宿則晉分及京師也。

  憲宗元和十一年已未旦,日巳出,有虹貫月於營室。

  文宗開成四年閏正月甲申朔、乙酉,月在營室,正偃魄質(zhì)成,早也。占為臣下專恣之象。五年正月戊寅朔、甲申,月昏而中,未弦而中,早也。占曰同上。

  昭宗景福二年十一月,有白氣如環(huán),貫月,穿北斗,連太微。天復(fù)二年十二月甲辰夜,月有三暈,里白、中赤黃、外綠。天祐三年二月丙申,月暈熒惑。

  梁太祖開平四年十二月庚午,月食。

  唐莊宗同光三年三月戊申,月食。九月甲辰,月食。

  明宗天成三年十二月乙卯,月食。四年六月癸丑,月食,既。十二月庚戌,月食,既。

  晉高祖天福二年七月丙寅,月食。五年十一月丁丑,月食。

  出帝開運元年三月戊子,月食。九月乙酉,月食昴。

  漢高祖天福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月食。

  宋太祖乾德六年十一月庚寅。開寶二年十月戊子。三年四月乙酉。五年八月壬寅。七年八月庚寅,驗天不食。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六月甲辰,既。十一月壬寅、三年十月丙寅,雲(yún)陰不見。五年八月乙卯,既。九年正月丙寅、雍熙二年七月戊午,驗天不食。四年五月丁丑、端拱二年三月丁酉,當(dāng)食氐八度,既,驗天不食。晁化元年三月庚寅。二年八月壬午,既。三年正月癸卯、八月丙子,雲(yún)陰不見。五年六月乙未,食九分。占云:"后妃臣下災(zāi)。"明年,孝章皇后崩。十二月癸巳,既。占曰:"大臣災(zāi)。"明年春,同知樞密院事劉昌言罷,夏,宰相呂蒙正、參知政事蘇易簡罷。至道元年六月己丑,雲(yún)陰不見。十二月丁亥。二年十月辛亥。

  真宗咸平元年十月庚子。二年九月乙未。三年二月壬戌,八月庚申。四年八月甲寅。五年正月辛亥,七月戊申。六年正月甲辰,七月壬寅。占:"羌夷有兵。"明年,契丹大舉寇邊。景德元年十一月乙丑。二年五月壬戌,十月庚寅。三年十一月癸丑。四年五月辛亥,雲(yún)陰不見。九月戊寅,驗天不食。大中祥符元年九月癸酉。二年九月丁卯,驗天不食。翼日上命辰也。三年閏二月甲子。五年正月甲申,陰翳不見;七月庚辰,十二月丁丑。八年十月辛卯。九年四月己丑,雲(yún)陰不見。天禧元年四月壬午,十月庚辰。三年二月壬寅。四年八月癸巳。

  仁宗天圣二年五月壬寅,月當(dāng)食不見。四年五月戊午。慶歷二年六月丁亥,食六分,既,而入濁,不見復(fù)。五年四月庚子,曉漏初食。九月戊戌,食六分,欲復(fù),入雲(yún)不見。六年九月壬辰食三分?;实v二年七月庚子。四年十一月丙辰,食未復(fù)而盡。占曰:"后妃臣下災(zāi)。"後二年,貴妃張氏薨。先是預(yù)詔日官,以唐《戊寅》、《麟德》、《大衍》、《五紀(jì)》、《正元》、《觀象》、《宣明》、《崇真》及皇朝《應(yīng)天》、《乾元》、《儀天》、《崇天歷》,算此月太陰食分及辰刻分野。五年十月辛亥,食。至和二年九月庚午,食。三年八月甲子,食,既。占曰:"后宮宜崇德以致福。"嘉祐二年二月壬戌,食三分復(fù);八月戊午。三年閏十二月辛巳,食。四年六月戊寅,食幾盡。十二月乙亥,食,既。占曰:"月陰類后妃大臣之位,食則修刑及兵。今食既,宜恤刑以除咎。若三日有雨雪,則不占。"來年,二月赦天下,太子少傅王舉正卒。五年十二月已巳、七年十月己丑皆食。八年十月癸未,食,既,卯初七刻食甚,已而入濁不見。

  英宗治平元年四月庚辰,食。

  神宗治平四年二月甲午,月食,丑之四刻,虧見西方,在翼十有五度,至六刻食甚,及八分疆,至酉地入濁不見。主飛蟲多死,北夷有兵。熙寧元年七月乙酉,月食,丑之五刻,在危十度,虧見東北方,食及二分半入濁不見,食甚及復(fù)。主齊分,有喪,大臣憂。二年閏十一月丁未,月食,亥之一刻,虧見東方,起東北,至子之初刻,食甚,及八分弱,在井度中,至三刻復(fù)。主五榖不登。三年五月乙巳,月當(dāng)食,雲(yún)陰雨不見。四年五月己亥,月食,戌之一刻,虧見東南方,出濁未圓六分,在東井度中,至五刻復(fù)。主大臣黜,或?qū)m中宜崇福。十一月丙申,月食,卯之二刻,虧見西方,起東南,至六刻,食甚,及四分半弱,在東井一度少,至明入濁,不見復(fù)。占同上。六年三月戊午,月食,亥之一刻,虧見東南,六刻,食甚,及七分弱,子之四刻復(fù)。九月乙卯,月食,丑之四刻,虧見東北方,至寅之一刻,食甚,及六分,涉巳退未圓三分入濁,不見,復(fù)。七年九月己酉,月食,丑之一刻,虧見正東方,至六刻,食既,在婁二度弱,至明刻,不見復(fù)。九年正月壬申,月食,雲(yún)陰不見。十年正月丙寅,月食,子之三刻,虧見東南方,至七刻,食甚,及七,分在張度中,至丑三刻復(fù)。主后有憂,周地,貴人卒死及大戰(zhàn)拔城。七月癸亥,月食,雲(yún)陰不見。元豐元年正月庚申,月食,有雲(yún)障之,至丑五刻,見西南方正東,食及四分半,寅初食既。曉刻雲(yún)映,不見復(fù)。主糴貴,周分,貴人死。六月戊午,月食,戌之一刻,雲(yún)間見正東方,食及七分半,至二刻,食既,在虛度中,至亥三刻半復(fù)。主後宮憂,大臣有咎,齊分有喪。二年六月壬子,月食,雲(yún)陰不見。三年十月甲戌,月食,既,因雲(yún)陰不見。四年四月辛未,月食,既,自戌之二刻出濁巳食甚,月體東退生光,一分正西,九分在尾度中,至六刻復(fù)。主后妃災(zāi)。十月辛巳,食於昏,出濁,食及七分,在畢度中,至二刻復(fù)。主有赦令,邊臣有咎,趙分有兵,胡人有疫。五年十月癸亥,月食,自酉之二刻虧,見東北方,至七刻食甚,及三分在昴七度,太弱,戌之三刻復(fù)。主邊兵起,或女主憂。六年八月丁亥,月食,驗之不食。七年二月乙酉,月食,八月辛巳,月食,皆雲(yún)陰不見。八年八月丙子,月食,戌之三刻虧初,至七刻蝕既,子之一刻復(fù)。

  哲宗元祐元年十二月戊戌,月蝕,雲(yún)陰不見。三年六月庚寅,月蝕,亥之五刻虧初,至子六刻食既,丑四刻復(fù),在斗度中,吳分。主吳兵起,大臣有憂。十二月丁亥,月食,雲(yún)陰不見。四年五月甲申,月食,初雲(yún)陰不見,至丑初刻,食巳九分,在斗度中,吳分,至六刻復(fù)。主大臣憂,有小兵。五年五月戊寅,月食,雲(yún)陰不辨虧蝕。六年四月癸卯,月食,雲(yún)陰不辨虧蝕。七年三月戊戌,月食,亥初一刻虧初,至七刻食既,子七刻復(fù)食甚,在氐度中。主大臣有憂,十日內(nèi)有風(fēng)雨則解災(zāi)。八年九月己丑,月食,雲(yún)陰不見。紹圣三年七月癸卯,月食,雲(yún)陰不見虧蝕。四年正月庚子,月食,雲(yún)陰不見。初虧至酉七刻巳食三分,戌一刻食及四分,後復(fù)有雲(yún)障之。主貴臣後宮有憂,周分民饑。五年五月壬戌,月當(dāng)食而不食。元符二年五月丙辰,月食,子之三刻至丑二刻食既,寅二刻復(fù),在箕度中。主御者或掌樂人當(dāng)黜,又為風(fēng)。十月甲寅,月食,亥之四刻虧初,至子四刻食既,丑四刻復(fù),在參度中。主兵官當(dāng)黜。三年十月戊申,月食四分。

  徽宗崇寧二年二月甲子,月食既主貴人當(dāng)之。八月辛酉,月食既。主西方兵起。三年二月己未,月食三分。主貴人當(dāng)之。八月丙辰,月食四分。主西方兵起。四年十二月戊寅,月食七分七。主王者宮室不安。五年六月乙亥,月食九分。主旱。十二月壬申,月食既。主有女喪。大觀三年十月丙戌,月食五分。主有女喪。四年四月甲申,月食既。九月庚辰,月食既。政和元年三月戊寅,月食五分。九月甲戌,月食六分。三年六月丁酉,月食十分。七月甲午,月食八分。主其下君憂或兵起。四年正月辛卯,月食,主賤人當(dāng)之。六年十一月乙巳,月食七分。七年十一月己亥,月食。八年五月丙申,月食九分。主旱。宣和二年三月丙辰,月食三分。主人主當(dāng)之。六年正月癸亥,月食六分。主賤人當(dāng)之。十二月戊午,月食,既。主有女喪。

  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壬午望,食於軫?!〗B興元年八月己卯望,當(dāng)食,雲(yún)陰蔽之。二年二月十四日丙子,月體如食。太史言:"是謂月未當(dāng)闕而闕。"七月十六日甲戌,食之,既,在室?!∪昶咴挛斐酵?,食於危。 四年十二月庚寅望,食於井。五年十一月乙酉望,食於井,既。 六年五月十四日辛巳,食於南斗。十一月己卯望、八年三月辛丑望、九月丁酉望,月皆食,霒雲(yún)不見?!【拍昃旁氯沙酵踌段?,既?!∈昶咴卤缤?dāng)食,霒雲(yún)不見?!∈炅赂油踌短?,既。十二月戊戌望,當(dāng)食,霒雲(yún)蔽之不見?!∈哪炅录孜缤踌?,食于女。 十五年五月己未望,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十六年四月甲寅望,食於尾?!《荒甓卤酵?,當(dāng)食,霒雲(yún)蔽不見。二十五年五月壬戌望,月食,候之至酉,以山色遮映不見虧分?!《吣昃旁露〕笸?,食。史失宿次?!∪暾录孜缤T庐?dāng)食,陰云蔽之。

  孝宗隆興二年五月己亥望、乾道元年四月甲午望,月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四年二月望,食於軫。 五年二月辛丑望、六年十一月丁酉望、八年六月壬子望、晁熙元年四月壬申望,皆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晁脑卤?,食於房,既。九月癸亥望、三年三月庚申望、 五年二月己卯望,皆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六年正月甲戌望,食於翼,既。 八年十一月丁亥望,食於井?!【拍晔辉滦了韧?,食於井?!∈晡逶录好?,食於箕?!∈耆挛煨缤踌犊?。九月乙未望、十三年三月壬辰望,皆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八月丙寅,食於奎既十四年八月甲申望、十六年十二月辛丑望、光宗紹熙元年乙未望、二年六月壬辰望、三年四月乙巳望、五年九月癸卯望,皆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c元二年八月壬戌望,食於壁?!∪昶咴录何赐?,食於翼,既?!∷哪昶咴赂缤?,食於危。六年五月庚午望、寧宗嘉泰二年五月已未望、 三年三月癸未望、 開禧元年三月壬申望、閏八月己巳望,皆當(dāng)食,陰雲(yún)不見。 三年正月壬辰望,食於張。七月戊子望,食於危?!〖味ㄔ甓卤缤?,當(dāng)食,既,雨不見。十二月庚辰望,食於星?!《炅露〕笸?,食於女。 三年十一月庚戌望,食於參,五年十月戊子望,食于昴,七年二月庚午望,食于角。八月丁未,食於奎?!“四臧嗽滦脸笸?,食於壁?!【拍甓录汉ネ?、閏七月乙未望,皆當(dāng)食,雲(yún)陰不見?!∈晔挛煳缤?,食於柳?!∈荒炅乱颐踌杜?。十二月壬子,食於井。十二年五月庚戌望,當(dāng)食,既,霒雲(yún)不見。十一月丙午望,食於井。十三年五月甲辰望,食,霒雲(yún)不見。 十四年十月丙寅望,食於胃。 十五年三月癸卯望,食於氐,霒雲(yún)不見?!∈耆露∷韧?,當(dāng)食,霒雲(yún)不見。

  ◎月煇月暈

  建隆元年訖開寶未,凡珥一十九,煇氣一十三,暈二十九,重暈一,半暈一十四,交暈二,紐氣二。

  太平興國元年訖至道末,凡冠氣一,珥六,煇氣五,赤氣二,抱氣一,暈八,半暈二,背氣一。

  咸平元年訖乾興末,凡重輪三,珥一百二十,冠氣十一,煇氣二,承氣八,抱氣三,戴氣九,赤黃氣十七,五色氣十一,赤青氣二,黃紅氣一,暈三百九十四,五色重暈二十,背氣一。

  天禧四年四月乙酉,西南方雨月重見。占:"大臣爭權(quán),有誅。"又曰:"有大水。"其年秋,宰相寇準(zhǔn)以罪貶,滑州河決,京師大雨,壞廬舍。

  天圣元年訖嘉祐末,月凡揚光一,光芒氣一,紅光煇氣一,五色暈氣一,暈二百五十七,周暈三十三,交暈四,連環(huán)暈一,珥七十三,冠氣五,戴氣一十三,承氣五,背氣一,白虹貫月一,黃虹貫月二。

  治平元年訖四年,五色煇氣一,五色暈氣一,暈五十一,珥一十五,冠氣一,戴氣四,背氣三。

  治平四年訖元豐末,凡月五色煇氣十一,五色暈氣六,暈四百六十三,周暈二百四十七,交暈二,珥一百三十四,冠氣七,戴氣五十,承氣五,背氣一十,白虹貫月五,貫珥一。

  元豐八年三月五日至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凡月五色暈氣九,暈八十九,周暈三百五十一,重暈一,交暈三,珥一百三,冠氣十,戴氣二十七,背氣八,白虹貫月二,貫珥一。

  元符三年正月訖靖康二年四月,凡月暈珥二,五色暈五,珥二,暈冠一,交暈一,白虹貫月一,五色暈一。

  建炎四年十月己卯,月生五色暈。占:"人主有後宮喜。"次年,張婕妤、吳才人進(jìn)封。紹興二年二月丙子,月未當(dāng)闕而闕,體如蝕,色赤黃。占:"大臣黜。"又曰:"臣下不奉法,侵奪主勢。"於是張浚專制於蜀,始議召歸?!∷哪炅氯晌?,月暈而珥。占:"期六十日兵起。"十一月壬申,月色無光?!∥迥暾挛煳?,月暈於東井。占:"有胡兵。"一曰"夷狄求和"。

  嘉泰三年七月壬午,白虹如半暈穿貫月中。占曰:"白虹貫月,大兵將起,軍戰(zhàn)於野。"

  凡日傍一珥軍喜,二珥民壽,三珥后喜,四珥立侯王及子孫喜。戴者推德,抱者國降,承者臣承君喜,冠者封建,暈珥為忿爭,半暈纓得地,直為自立,交為大戰(zhàn),背為背叛,戟為兵斗,貫刺君惡,若在月則應(yīng)后妃,五色雲(yún)為慶雲(yún)太平之應(yīng),見則國有慶。

  容齋洪氏《隨筆》曰:歷家論日月食,自漢初以來,始定日食,不在朔則在晦,否則二日,然甚少。月食則有十四、十五、十六之差,蓋置望參錯也。天體有二交道,曰交初,曰交中。交初者,星家以為羅〈日侯〉,交中者,計都也。隱諳不可見,於是為入交法以來之,然不過能求朔望耳。若馀日入交,則書所不載。由漢及唐二十八家,暨本朝十一歷,皆然。姑以慶元丁巳歲五次月食考之,三月望為入交中,七月為交初,唯十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連兩夜,乃以二更盡月食之既,才兩刻復(fù)明,十一月十八夜復(fù)如之。按此三食,皆是交中。十月二十夜月在張五度,而計都在翼二度,次夜月在張十七度,計都未動,相距才四度耳。十一月十八夜,月在星五度,計都在張十九度,相距二十度。十二月十七夜五更,月在星二度,入交陽末,卯初四刻交甚,食六分半,八刻退交。十八夜四更,月在張六度,入交中陰初,至寅四刻交甚,食九分,卯五刻退交。其驗如此。予竊又有疑焉:太陰一月一周天,必兩值交道,今年遂至八食,一一如星官歷翁之說,仍不拘月望,則玉川子之詩不勝作矣,當(dāng)更求其旨趣云。頃見太史局官劉孝榮言:"月本無光,受日為明,望夜正與日對,故一輪光滿?;蛟滦杏羞t疾先後,日光所不照處則為食。朔旦之日,日月同宮,如月在日上,掩太陽而過,則日光為所遮,故為日食。非此二日,則無薄蝕之理。"其說亦通。

  又《夷堅志》:紹興三十二年正月,予被命接伴北使,次旴〈日臺〉,天文官荊大聲隨行,見向西邊大星去月三寸許,指示予曰:"此木星也,或食月,或為月所食,少刻便可決。"予質(zhì)其義,曰:"月體自若,而星居月上,此為星食月;月遇之而星隱不見,此為月食星。"既而仰視高空,失星所在,俄出於月東,問其兆應(yīng)如何?唯唯不肯說。至四月半,予報聘,挾荊行,荊出一書,大抵皆星氣占驗。其一曰:"月星相食,當(dāng)有易主事。"時已竊聞將有堯禪舜之舉矣。予按景祐《乾象新書》引《晉書》"月蝕歲星,野有逐相"。又引《天文總論》曰:"主殺戮將相王侯之象,或其分有兵喪。"其說淺矣。五月十六日五更初,過臨淮境,瞻月外有環(huán)暈五重,附近者紫紅色,白者次之,青者又次之,黃者又次之,最外深紅,各相去一丈,分寸不差,忒其圓如規(guī)。馬上禘視起敬。荊馳至旁。附耳曰:"是為月重輪,前史所紀(jì),多不過兩三重,而今五數(shù),但太陰極盛,恐非太陽之利耳。"將曉乃沒。未一月而高宗遜位。乾道二年六月,北極前星之左有小星,大聲謂予:"向者不記有此星,若本無而今有,懼為東宮禍三年。"又指軒轅星之側(cè)客星曰:"非中宮福。"已而皆然。八月中,蒙宣對便殿,孝宗圣意悲哽,邁輒奏大聲之說,以為上穹默定久矣,乞少寬宸抱。上固素諳星象,慘然曰:"朕亦見之。"時大聲浮湛廛市,遂遭逢,今以春官大夫判太史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