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之際諸侯王 秦制,侯以下二十等爵,罷封建。
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二十徹侯(徹侯金印紫綬,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後避漢武帝諱,乃改曰通侯,或曰列侯),十九關(guān)內(nèi)侯(雖有侯號而居京畿,無國邑。時六國未平,將帥皆家關(guān)中,故以為號。劉昭曰:
“關(guān)內(nèi)侯無土,寄食在所縣,民租多少,各有戶數(shù)為限?!比绱踞屧唬骸傲泻畛鲫P(guān)就國。侯但爵其身,有家累者,與之關(guān)內(nèi)之邑,食其租稅。”又有倫侯,建成侯趙亥、武信侯馮無擇是也。但有封名,而無食邑),十八大庶長(劉昭曰: “自左庶長以上至大庶長,者將軍也,所將庶人更卒,故以為名。大庶長即大將軍也,左右庶長即左右偏裨也),十七駟車庶長(言乘駟馬之車而為眾庶之長),十六大上造(言皆主上造之士),十五少上造,十四右更(言主預(yù)更率,部其役事),十三中更,十二左更,十一右庶長(言為眾列之長),十左庶長,九五大夫(大夫之尊者也。劉昭曰:”自公七至五大夫,皆軍吏也?!保┌斯耍ㄑ缘贸斯抑囈?。劉昭曰:“自吏民爵不得過公乘,則公乘者得貰與子君若同產(chǎn)。
然則公乘者,軍吏之爵最尊者?!保吖蠓颍ㄅc下同),六官大夫(加官者,示稍尊也,亦謂之國大夫),五大夫(列位從大夫),四不更(言不預(yù)更率之事),三簪?(以組帶馬曰?。簪?者,主飾此馬),二上造(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一公士(言有爵命,異於士卒。劉昭曰:“步卒之有爵為士者也?!睉?zhàn)國之際,秦項之?,權(quán)設(shè)班寵,有加賜邑君者,蓋假其位號,或空受其爵耳。則田嬰為靖郭君,白起為武安君,魏冉弟為華陽君,秦昭王弟為涇陽君,及高陵君蔡澤為剛成君。其後項梁為武信君,陳馀為成安君,李左車為廣武君之類是也。至漢尚多,蓋封爵之外,別加美號也)。
秦爵二十等起於孝公之時,商鞅立此法以賞戰(zhàn)功?! “垂胖^爵者,皆與之以土地,如公侯伯子男以至附庸及孤卿大夫,亦俱有世食祿邑。若秦法則惟徹侯有地,關(guān)內(nèi)侯則虛名而已,庶長以下不論也。始皇遣王翦擊楚,翦請美田宅甚眾,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比粍t秦雖有徹侯之爵,而受封者蓋少??贾妒?,惟商鞅封商、於,魏冉封穰侯,范雎封應(yīng)侯,呂不韋封文信侯,?毒封長信侯。及始皇既稱皇帝,東游海上,至瑯琊,群臣議頌功德,惟列侯武成侯王離、通武侯王賁、倫侯(《索隱》曰:“爵卑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亦列侯之類?!保┙ǔ珊钰w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無擇,如是者不數(shù)人而已。然鞅、冉、不韋、ぢ皆身坐誅廢,雎雖幸善終而亦未聞傳世,王離以下俱無聞焉。蓋秦之法未嘗以土地予人,不待李斯建議而後始罷封建也。
始皇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笔蓟氏缕渥h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族疏遠,相攻擊如仇,仇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nèi)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賦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shù)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fù)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廷尉議是?!狈痔煜聻槿?,郡置守、尉、監(jiān)。
秦既并天下,丞相綰請分王諸子,廷尉斯請罷封建,置郡縣,始皇從之。自是諸儒之論封建、郡縣者,歷千百年而未有定說,其論之最精者,如陸士衡、曹元首則主綰者也,李百藥、柳宗元則主斯者也。二說互相排詆,而其所發(fā)明者,不過公與私而已。曹與陸之說曰:“唐、虞、三代公天下以封建諸侯,故享祚長;秦私天下以為郡縣,故傳代促?!绷鴦t反之曰:“秦公天下者也?!泵忌教K氏又從而助之曰:“封建者,爭之端,亂之始,篡殺之禍,莫不由之。李斯之論當為萬世法?!倍乐既辶υg之,以為二氏以反理之評、詭道之辨而妄議圣人。然則後之立論者,宜何從以封建為非邪?是帝王之法,所以禍天下後世也。以封建為是邪?則柳、蘇二子之論,其剖析利害,指陳得失,莫不切當,不可廢也。愚嘗因諸家公私之論而折衷之曰:“封建、郡縣皆所以分土治人,未容遽曰此公而彼私也。然必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行封建,否則莫如郡縣;無公天下之心,而欲行封建,是授之以作亂之具也。”嗚呼,封建之難行久矣,蓋其弊不特見於周、秦之際,而已見於三代之初。何也?昔者唐虞之世,建國至眾也。天子巡狩而諸侯述職,然後“敷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唐”,《書》之所載如此而已,不聞其爭土地以相侵伐,干王略以勤六師也。舜之時,蠻夷嘗猾夏矣,而命皋陶以修五刑五流之法;有苗嘗弗率矣,雖命禹以徂征,卒之以舞千羽而格,則是亦不戰(zhàn)而屈之也。夫蠻夷、有苗皆要荒之外,王政所不加者也,而士師足以治之,不戰(zhàn)足以服之,則當時四岳十二牧所統(tǒng)之國,其謹侯度以奉其上,而不勤征討也審矣。又安得如柳氏所謂群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如蘇氏所謂爭之端而亂之始乎?所以然者,何也?則堯舜公天下之心,有以服之也。蓋堯在位七十載,詢於眾庶,以帝位授之舜;舜在位三十有三載,詢於眾庶,以帝位授之禹。而當時之眾建諸侯也,有德者爵之,功加於民者爵之,堯舜無容心也。居天下之上而與天下之賢,且能者分治之,逮其倦勤,則必求天下之有圣德者而禪之。夫惟天子不以天下自私,而後諸侯不敢以其國自私,是以雖有土地之廣,人民之眾,甲兵之強,其勢足以為亂而莫不帖服於其下,如臂指之相使,以為當然。是則唐虞以公天下之心行封建,而當時封建所以無敝也。蓋家天下自夏始,大封同姓而命之曰藩屏王室自周始,二者皆圣人隨時制變以綱維,斯世未容以私議之也。然上視堯舜則少褊矣。故封建之敝,始於夏而成於周。是以禹一傳而啟有有扈氏之征,再傳而仲康有羲、和之征。夫以天子而征諸侯,諸侯弗率而上干天子之征,禹之前無有也,而始於有扈。夫有扈之罪曰“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而已。羲、和之罪曰“沈湎於酒,畔官離次”而已。二罪者以法議之,則誅止其身,而二人生於漢世,則一廷尉足以定其罪矣。而啟與仲康必命六師以征之者,則必恃其土地、甲兵,不即引咎而悍然以抗其上矣?!稌芳o其事曰大戰(zhàn),曰徂征,而觀其誓師之辭,有不用命之戮焉,有愛克厥威之戒焉,殲渠魁、釋脅從之令焉,則兵師之?,所傷眾矣。夫治一人之罪而至於興師,使無辜之人受用兵之禍,則封建之敝也,故曰已見於三代之初,此之謂也。夫有扈、羲、和之罪,雖王政所必討,而比之猾夏則有?矣。舜之時,士師明刑,足以正蠻夷猾夏之罪,而啟、少康之時,非天子總六師,不足以治諸侯怠慢沈湎之過,則可以見當時諸侯擅其富強,非文告刑禁之所能詰也。自是而後,天子私其天位,而世守之諸侯亦私其國之土地、甲兵而擅用之。幸而遇賢圣之君,德足以懷,而威足以制,則猶可攝服,而其中衰之際,人心未離,而諸侯先叛之。至於周列五等邦,群后雖曰親賢并建,而終不以異姓先諸姬。文昭武穆之封遍於天下,封建之法益詳,經(jīng)制益密而示人益褊矣。是以夏商有國數(shù)百年茍未至於桀、紂之暴,猶足以制宇內(nèi)而朝諸侯,而周數(shù)傳而後,即有末大不掉之憂。故景王之責(zé)晉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藩屏王室,亦其廢隊是為。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而李斯之說亦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仇周天子弗能禁也?!比粍t其效可睹矣。蓋時不唐虞,君不堯舜,終不可復(fù)行封建。謂郡縣之法出於秦而必欲易之者,則書生不識變之論也。夫置千人於聚貨之區(qū),授之以挺與刃,而欲其不為奪攘矯虔,則為之主者必有伯夷之廉,伊尹之義,使之靡然潛消其不肖之心而後可。茍非其人,則不若藏挺與刃,嚴其撿制,而使之不得以逞。此後世封建之所以不可行,而郡縣所以為良法也。而王綰、淳于生之徒乃欲以三代不能無敝之法,使始皇行之,是教盜跖假其徒以利器而與之共處也,則亦不終日而刃靡刂四起矣?;蛟挥碇畟髯樱苤馔?,皆圣人之經(jīng)制也,而子顧妄議其私天下而以為劣,於唐虞何哉?曰:世之不古久矣,圣人不能違時,不容復(fù)以上古之法治之也。而世固不能知圣人之心也?!队洝吩唬骸坝杏菔衔词┬澎睹穸裥胖暮笫衔词┚挫睹穸窬粗?,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會而民始疑?!比粍t殷周豈果劣於虞夏乎?而或畔或疑,起於誓會者,以時人之不皆圣人也。《禮運》載夫子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倍^之以:“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币詾榇笸??!按蟮兰入[,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繼之以:“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以為小康。然則官天下與家天下者其規(guī)模之廣隘,治效之優(yōu)劣,雖圣人不能比而同之矣。《萬章》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倍献永蹟?shù)百言辨之,以為皆天也。然則知禹之傳子非私者,千載而下一孟子而已,豈可復(fù)望之當時諸侯乎?《世本》稱:“有扈氏以堯舜傳賢,而禹傳啟,故啟立而不服,遂征之。”然則非愚之臆說也。(或曰:“子謂唐虞以前,諸侯無戰(zhàn)爭侵奪之事,然則涿鹿、阪泉非歟?既取其事列於封建之前,則與此論自為?牾矣?!痹唬骸啊饵S帝紀》乃太史公取傳記百家之言??鬃佣ā稌窋嘧蕴朴?,三皇之事,若亡若存。傳記所載,姑采之以廣異聞耳。至於立論,當以六經(jīng)所取為斷?!保?br />
秦、楚之際起兵自立者凡六國。
楚陳勝,陽城人。為閭左戍屯長,屯大澤鄉(xiāng)。二世元年七月,起兵於蘄,據(jù)陳自立為王,號張楚。至二年十二月兵敗,其御莊賈殺陳王以降。自起兵至亡凡六月,秦以十月為歲首,二年十二月,乃建亥之三月也。襄︹,陳涉既起兵,令苻離人葛嬰徇地。時楚兵數(shù)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shù)。嬰至東城,立︹為楚。後聞陳王己立,因殺襄疆。景駒,陳王初立時,陳人秦嘉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今海州),自為大司馬。二世二年正月,嘉聞陳王兵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兗州縣)。三月,項梁擊秦嘉,嘉軍敗,死。景駒走,死梁地。義帝,秦二世二年三月,范增說項梁立楚後,梁求得楚懷王孫心於民?,六月,立以為楚懷王,都盱眙。漢王九年正月,項羽尊懷王為義帝,徙於江南,都郴。二年,項羽密使九江、衡山、臨江王擊義帝,殺之江中。自立至弒,凡二年零四月。
趙武臣,陳人。為陳王將軍,將兵徇趙,下趙七十馀城,二世八月,自立為趙王。二年十一月,其將李良襲邯鄲,殺趙王。自立至亡,凡五月。趙王歇,李良既殺武臣,張耳、陳馀收趙散兵擊良,敗之。二世二年春正月,耳、馀立歇為趙王。漢元年,項羽徙歇為代王,以張耳為常山王,分趙為二。陳馀擊耳,耳敗走歸漢,迎趙王於代,復(fù)為趙王。漢三年,韓信、張耳擊趙,禽王歇。自立至亡,凡三年零九月。
燕韓廣,趙人,為趙王武臣將兵徇燕。二世元年九月至薊,自立為燕王。
漢王元年正月,項羽分燕為二,徙廣為遼東王,都無終;以臧荼為燕王。廣不肯徙,臧荼殺廣,并其地。自立至亡,凡二年零十一月。
齊田儋,故齊王族。二世元年九月,陳王令將周市徇地王狄,儋因殺狄令,自立為齊王,發(fā)兵擊周市。市還。二年六月,章邯擊魏,儋救魏,邯大破齊、魏軍,殺儋田榮收儋。馀兵走東阿。齊人立故齊王建弟假為王,榮逐假立儋子市為王。漢王元年正月,項羽分齊為三,徙市為膠東王,都即墨。六月,田榮殺市而自立,并取三齊之地。二年,項王北擊齊,齊王榮戰(zhàn)敗死。項王復(fù)立田假為齊王,榮弟橫立榮子廣為王,攻田假。假走死,橫復(fù)定三齊之地。四年,韓信襲破齊,虜王廣。自儋至廣凡四傳,共六年。
魏甯陵君咎本魏公子。在陳。二世元年九月,陳王將周市徇地至魏。魏地已定,乃迎咎於陳,立為魏王。二年六月,章邯擊破魏,咎自殺。其弟豹亡走楚,楚懷王與豹兵,復(fù)徇魏地。九月,豹自立為王,都平陽。漢王元年正月,項羽自取梁地,徙豹為西魏王,王河?xùn)|。二年八月,韓信擊魏虜豹。凡二傳四年。
韓橫陽君成本,韓諸公子。二世二年六月,項梁已立楚懷王,張良說梁立韓後,謂成最賢,乃立為韓王,西略韓地得數(shù)城。漢王元年十月,從項羽略地入關(guān)。二年,羽分韓為河南,令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羽以韓王成無功,故不遣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穰侯,已又殺之。自立至亡凡三年。
項王所立諸侯王凡十四國。
楚漢元年正月,項羽分天下,王諸將,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五年十二月,漢滅之。自立至滅凡四年。 雍秦將章邯降項羽,羽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邱。漢二年二月,漢王取雍地,殺邯。自立至亡凡一年零五月。
塞長史司馬欣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故羽立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漢元年八月,漢王襲雍,遣諸將略地,塞王欣降。自立至亡凡七月。
翟秦都尉董翳本勸章邯降楚,故羽立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漢元年八月,漢王遣兵至咸陽,翟王翳降。自立至亡凡七月。
河南瑕邱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羽分韓地立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漢二年十月,河南王申陽降漢,為河南郡。自立至亡幾九月。 殷趙將司馬?定河南,數(shù)有功,故羽立?為殷王,王河內(nèi),都朝歌。二年春三月,漢王自臨晉渡河,魏王豹降,將兵從。下河內(nèi),虜殷王?,置河內(nèi)郡?! ∽粤⒅镣龇彩脑?。
常山羽以趙相張耳素賢,從入關(guān),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治襄國。漢二年十月,陳馀以趙兵與齊共襲常山王張耳。敗走歸漢。自立至敗凡九月(後漢以耳為趙王)。
九江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羽立布為九江王,都六。漢三年十一月,使謁者隨何說布叛楚,?行歸漢。楚收九江兵,殺布妻子。自立至歸漢凡一年零十月。
衡山番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guān),故羽立芮為衡山王,都邾。項籍死,高祖以芮將梅钅?有功,從入武關(guān),故德芮,徙為長沙王,都臨湘。二年薨,謚文王。成王臣哀王回共王例靖王差,孝文後七年薨,無子國除,凡五傳共五十年。
臨江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故羽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漢三年八月薨,子尉嗣。五年,漢既定天下,尉不降,遣盧綰、劉賈擊虜尉。凡再傳共五年。
燕燕將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guān),故羽立荼為燕王,都薊。五年,漢既誅項籍,荼反,使盧綰、劉賈擊荼取燕。自立至亡凡五年。
齊齊將田都從楚救趙,因從入關(guān),故羽立都為齊王,都臨?。五月,田榮發(fā)兵距擊田都,都亡走楚。榮取齊地為王。自立至亡凡五月。
濟北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shù)城,引其兵降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六月,田榮遣彭越擊殺安,并其地。自立至亡凡六月。
韓項羽既殺韓王成,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時漢元年八月也。二年十月,漢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自立至亡凡三月。
○西漢異姓諸侯王
高帝所立異姓諸侯王凡八國
韓二年,漢既取韓王昌地,十一月,立韓襄王孫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五年,與信剖符王潁川。六年,更以太原郡為韓國,徙信以備胡,信請治馬邑,從之。秋,匈奴入寇,信以馬邑降匈奴。七年,上自擊破之,信亡走匈奴。自立至亡凡五年。
趙常山王張耳為陳馀所擊,敗走歸漢。四年十一月,立耳為趙王。五年薨,謚景王。子敖嗣。九年,坐貫高反,降為宣平侯。凡再傳六年。
淮南九江王英布叛楚歸漢,楚收其兵,取其地。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都六。十一年夏謀反,兵敗滅。自立至亡凡八年。
齊韓信既取齊,請為假王。四年春二月,立信為齊王。五年,平項籍,徙信為楚王,都下邳。六年,人言信謀反,執(zhí)之,降為淮陰侯。復(fù)坐誅。自立至執(zhí)凡二年。
梁彭越為梁相國,定梁地。漢五年,以睢陽以北至?城封越為梁王,都定陶。十一年,人告越反,廢為庶人。後誅之。自立至亡凡六年。
燕盧綰從擊項籍,籍亡,擊燕王臧荼,破之。五年九月,立綰為燕王,十二年,綰反,亡入匈奴。自立至亡凡七年。
閩越漢五年,以閩越王無諸身帥閩中兵以佐滅秦,封為閩越王,王閩中地,傳郢丑馀善。武帝元封元年,馀善反,漢遣兵誅之,取其地。自受漢封至亡凡四傳九十二年。
南粵漢十一年,遣陸賈立南海尉趙佗為南粵王,與剖符通使,使和輯百粵。
傳胡嬰齊興建德。武帝元鼎六年,粵相呂嘉以粵反,漢遣兵擊滅之。自受漢封至亡,凡五傳八十五年。
呂后立異姓呂氏王及所名孝惠子王凡八國
呂周呂侯呂澤以客從高祖定三秦,子臺嗣為侯。高后元年,以兄子呂臺為呂王,割齊濟南郡為呂王奉邑,二年薨。子嘉嗣,六年,坐驕恣廢。自立至廢,再傳凡六年。 梁高后稱制六年,以呂臺弟氵交侯產(chǎn)為呂王。七年,徙為梁王。八年,呂后崩,作亂,周勃等誅之。自立至誅凡三年?! ≮w高后稱制七年,以建城侯呂釋之子祿為趙王。八年,呂后崩,作亂,周勃等誅之。自立至誅凡二年。 燕高后稱制八年,冬十月,立呂肅王子?xùn)|平侯通為燕王。其年九月,呂后崩,諸呂謀亂,坐誅。
淮陽高后稱制元年,立所名孝惠子強為淮陽王(如淳曰:“《外戚恩澤侯表》言強等皆呂氏之子也。”)。五年,強薨,謚曰懷,以壺關(guān)侯武為淮陽王。
八年,高后崩,大臣誅諸呂,立文帝。武坐非孝惠子誅。自立至誅凡再傳八年。
恒山高后稱制元年,立所名孝惠子不疑為恒山王,二年,不疑薨,謚曰哀,更立襄城侯山為恒山王,更名義。四年,以恒山王為帝,更名弘,以軹侯朝為恒山王(武、弘、朝亦所立名孝惠子,先封侯)。八年,高后崩,文帝立,坐非孝惠子誅。自立至誅凡三傳八年。
濟川高后稱制七年七月,立所名孝惠子平昌侯太為濟川王。八年九月,文帝即位坐非孝惠子誅。
按:呂后剿除高皇側(cè)室之子,三趙王皆不得其死,齊、代僅免,而獨以其外孫張后之故。取他人子名為孝惠子,嗣帝位者二人,封王者五人,何其多也?然少帝稍長,則銜殺母之冤,坐廢以死;強、不疑亦皆夭折;弘、朝、武、太皆見誅於事久論定之後。所謂非所據(jù)而據(jù)焉,不有天刑,必有人禍,竟何益哉?
魯高后稱制元年,封魯元公主子張偃為魯王。八年誅諸呂,坐廢為侯。自立至廢凡八年。
漢初,諸侯王其顛末,見於太史公《秦楚之際月表》及班孟堅《異姓諸侯王表》。然有自立者,陳涉、武臣之徒是也;有為項王所立者,三秦、常山、九江之類是也;有高帝所立者,韓、彭之徒是也;有呂后所立者,祿、產(chǎn)及所名孝惠子是也。楚一也而有陳涉焉,有襄︹、景駒焉,有懷王焉,有項羽焉,有韓信焉。蓋八年之?,楚凡五易姓也。趙一也而有武臣焉,有趙歇焉,有張耳焉,有呂祿焉,蓋二十九年之?,趙凡四易姓也。燕一也而有韓廣焉,有臧荼焉,有盧綰焉,有呂通焉,蓋三十年之?,燕凡四易姓也。韓一也而有韓成焉,有鄭昌焉,有韓信焉,蓋四年之?,韓凡三易姓也。馬、班二表只以各國譜其年世,而於其受封之異,易姓之殊,稍欠分別。故今敘秦、楚之際所立者六國,項王所立者十四國,高帝所立者八國,呂后所立者八國,而於五楚、四燕、四趙、三韓,敘其受封之本而各稽其興廢之歲月焉。又有亡而復(fù)封者,如張耳,項羽初封為常山王,後失國,漢再封為趙王;英布,項羽初封為九江王,後失國,漢再封為淮南王。蓋人同而國異,凡再受封,故亦分而二之。至吳芮之自衡山王為長沙王,韓信之自齊王為楚王,則元未嘗失國,再封不過遷徙,故不復(fù)再著云。 ○西漢同姓皇子諸侯王 高祖昆弟子孫為王者凡二十國 楚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從帝起兵入武關(guān)。六年,既廢楚王信,分其地為二國,封交為楚王,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立二十三年薨,夷王郢客嗣。四年薨,子王戊嗣。立二十一年,謀反,兵敗自殺。景帝立宗正平陸侯禮(元王寵子)奉元王後,是為文王。三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十四年薨,子節(jié)王純嗣。十六年薨,子延壽嗣。立三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楚凡八傳一百三十五年。 代高祖兄仲,六年,以?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封為代王。七年,為匈奴所攻,棄國自歸,廢為?陽侯。子濞、黥布反時,以沛侯為騎將,從破布軍,乃立濞為吳王,王東陽、章郡、吳郡三郡五十三城。景帝三年謀反,兵敗死,國除。代二年,吳四十二年。
齊悼惠王肥,高祖微時外婦之子。六年,以七十城封肥為齊王。立十三年薨,子哀王襄嗣。立十一年薨,子文王則嗣。立十四年薨,無子,文帝憐悼惠王?嗣乏絕,乃分齊為六國,盡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為王,楊虛侯將閭為齊王。立十一年,吳、楚反,坐陰通謀,自殺,謚孝王。景帝愍其無罪,復(fù)封其太子壽,是為懿王。二十三年薨,子厲王次昌立。四年為主父偃所構(gòu),自殺,無子,國除。齊凡六傳七十六年。
城陽景王章,悼惠王子也,以朱虛侯入宿衛(wèi)。孝文二年,以誅諸呂功,割齊一郡封章為城陽王。二年薨,子共王喜立。三十三年薨,子項王延立。二十六年薨,子敬王義嗣。九年薨,子惠王武立。十一年薨,子荒王順立。四十六年薨,子戴王恢嗣。八年薨,子孝王景嗣。二十四年薨,子哀王?嗣。一年薨,無子,國絕,成帝復(fù)封?兄俚為城陽王,王莽時絕。城陽凡十傳一百八十六年。
濟北東牟侯興居,齊悼惠王子。高后時入宿衛(wèi),與大臣迎立文帝。二年,割齊一郡封興居為濟北王。三年,謀反,兵敗自殺。上憫濟北王逆亂自滅,十五年,分齊為六國,盡封悼惠王諸子,復(fù)以安都侯志為濟北王(亦悼惠王子)。復(fù)徙王?川,地北齊。志立三十六年薨,謚懿王,子靖王建嗣。二十年薨,子項王遺嗣。三十五年薨,子思王終古嗣。二十八年薨,子考王尚嗣。五年薨,子孝王橫嗣。三十一年薨,子懷王交嗣。六年薨,子永嗣,王莽時絕。濟北興居一年,懿王志以下八傳一百七十四年。
濟南扌力侯辟光,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濟南。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川武城侯賢,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川。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膠東白石侯雄渠,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膠東。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膠西平昌侯?,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膠西。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班固贊曰:“悼惠之王齊,最為大國。以海內(nèi)初定,子弟少,懲秦孤立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鎮(zhèn)天下。時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眾官,如漢朝,漢獨為置丞相。自吳、楚誅後,稍奪諸侯權(quán),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shè)(張晏曰:“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為阿黨。”師古曰:“皆新制律令之條也。左官,解在《諸侯王表》。附益,言欲增益諸侯王也?!保?。其後諸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薄 ∥牡哿?,梁太傅賈誼上疏曰:“夫樹國必相疑之勢,下數(shù)被其殃,上數(shù)爽其憂,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鄉(xiāng)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quán)力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數(shù)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耶?此時而欲為治安,雖堯舜不治。黃帝曰:
‘日中必彗,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順而全安,甚易,不肯早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豈有異秦之季世乎?其異姓負強而動者,漢已幸而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襲是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勢盡又復(fù)然。殃?之變,未知所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臣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長沙乃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曩令樊、酈、絳、灌據(jù)數(shù)十城而王,今雖以殘亡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欲諸王之皆忠附,則莫若令如長沙王;欲臣子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酈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并進,而歸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如此則臥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亂,當時大治,後世頌圣。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天下之勢方病大?,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痼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病非徒?也,又苦跖?。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萃踔樱H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親者或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quán)以Τ天子,臣故曰非徒病?也,又苦跖?。
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按:孝文之時,山東之國,齊七十二城,楚四十城,吳五十城,晁錯所謂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是也。三國之中,齊為尤大,悼惠王復(fù)子多而材。呂氏之亂,哀王襄欲舉兵西向,則關(guān)中為之震恐,且有自帝之謀。其弟朱虛、東牟且將為內(nèi)應(yīng),幸諸呂已誅,文帝正位,而其謀遂寢。然則帝即位之後,諸侯之勢疏而逼,地大而可忌者,莫如齊吳楚而齊、尤、楚,而齊帝尤甚,帝之慮豈不及此?故雖盡復(fù)呂后所奪齊地,而即割其二郡以王城陽、濟北,逮濟北以構(gòu)逆誅,文王絕世,則盡以齊地分王悼惠之六子,即賈誼所謂“各受其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天子無所利焉”者也。及孝景之時,吳、楚為逆,悼惠王之子孫所謂六王者,皆預(yù)其謀,然俱以國小兵弱,故齊與濟北雖預(yù)密謀而終不敢發(fā),膠東、膠西、濟南、?川僅能出兵圍齊,及漢兵出,則各已潰散。吳、楚既無鉅援,宜其速敗。使齊地不早分,以一壯王全據(jù)七十二城之甲兵,與吳、楚合從西向,漢之憂未艾也,孰謂誼言不見用,而文帝為無謀哉?
荊將軍劉賈,高祖從父弟,為將有功,六年,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東陽,今下邳。鄣,丹陽。吳郡,會稽也)五十三縣立賈為荊王。十一年,黥布反,擊荊,賈弗勝,為布所殺。無後,國除。荊凡六年。
淮南厲王長,高祖少子。十一年,淮南王布反,上擊滅之,乃立長為淮南王。文帝六年,坐故反,廢死。十二年,上分淮南故地立厲王三子,以阜陵王安為淮南王。武帝元狩元年,坐謀反,自殺。國除為九江郡。淮南凡再傳,長二十二年,安四十二年,共六十四年。
衡山(後為濟北)安陽侯勃,淮南厲王子。文帝十二年,分淮南地,以勃為衡山王。孝景三年,吳、楚反,以書招勃,勃不應(yīng),景帝嘉之,徙為濟北王。立十四年薨,謚貞王,子式王胡嗣。五十四年薨,子寬嗣。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為泰山郡北安縣。衡山凡三傳共八十年。
廬江(後為衡山)陽周侯賜,淮南厲王子。文帝十二年,分淮南地,以賜為廬江王,後徙為衡山王。立三十三年,坐謀反,自殺。
趙隱王如意,高帝子。九年立。凡四年為呂太后所殺,亡後?! 」餐趸?,高帝子。十一年,誅彭越,立恢為梁王。立凡十六年,高后七年,徙王趙,其年自殺,無後。
幽王友,高帝子。十一年,立為淮陽王。趙隱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王趙。 立十年幽死。孝文即位立,幽王子遂為趙王。立二十六年,孝景時,與吳、楚謀反敗,自殺,國除。趙凡四王五十六年。
河?文帝二年,以趙之河?郡立趙幽王次子辟疆為河?王,立十三年薨,謚文王,子哀王福嗣。一年薨,無子,國除。河?再傳凡十四年。
燕靈王建,高帝子。十一年,燕王盧綰亡入匈奴。明年,立建為燕王。立十五年薨,呂后殺其子,無後。
瑯琊(後為燕)營陵侯劉澤,高祖從祖昆弟也。以擊陳?有功,高后七年,封為瑯琊王。文帝元年,徙澤為燕王,復(fù)以瑯琊歸齊。二年薨,謚敬王,子康王嘉嗣。九年薨,子定國嗣位。四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凡三傳五十三年。
文帝子孫為王者凡七國 代(後為梁)孝王武,景帝同母弟。孝文二年,立為代王。十二年,徒為淮陽王。十三年,徙為梁王。立三十五年薨,景帝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太子買嗣。十年薨,子平王襄嗣。立四十年薨,子項王無傷嗣。十一年薨,子敬王定國嗣。四十年薨,子夷王遂嗣。六年薨,子荒王嘉嗣。十五年薨,子立嗣。二十七年,元始中,坐與平帝外家衛(wèi)氏交通,王莽奏廢為庶人,自殺,國除?! ×悍舶藗饕话侔耸哪?。
太原(後為代)孝王參,文帝諸姬子。二年,封太原王。四年,徙為代王,并得太原,都晉陽如故。十七年薨,子共王登立。二十九年薨,子剛王義立。元鼎中,徙代王清河。四十年薨,子頃王湯立。二十四年薨,子牟立,三年坐淫亂,廢為庶人,國除。凡五傳一百一十三年。元始二年,封孝王元孫之子如意為廣宗王。立七年,王莽時絕。
梁懷王楫,文帝少子。二年,封梁王,立十年,入朝墮馬死,無子,國除。
文帝十一年,賈誼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強,漢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為藩捍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陽、代二國耳。代,北邊匈奴,與強敵為鄰,能自完則足矣;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僅如黑子之著面,?足以餌大國而不足以有禁御。方今制在陛下,制國而令子?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臣之愚計,愿舉淮南地以益淮陽,而為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於新妻阝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扌建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捍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也。當今恬然,?遇諸侯之皆少,數(shù)歲之後,陛下且見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以除六國之禍;今陛下力制天下頤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之禍,難以言智。
茍身無事,畜亂速?,孰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老母弱子,將使不寧,不可謂仁?!钡垤妒菑恼x計,徙淮陽王武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馀城。
先公曰:“誼之意甚勤,而謀甚忠矣。雖然,此不過以親疏為強弱耳。疏者難防,親者可倚,固也。然今日之疏,本前日之親,今日之親,又他日之疏也。
不以德義相維,而專以親戚相制,豈得為萬世之良策乎?親以寵Τ,則又如之何?
高皇帝立諸子,一傳文帝,而高帝諸子已足為文帝憂,帝又專以大城名都畀其子孫,將不復(fù)為後人憂乎?”
濟川垣邑侯明,梁孝王次子。孝王薨,景帝分梁立明為濟川王。立七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濟東彭離,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二十九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山陽哀王定,亦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九年薨,無子,國除。
濟陰哀王不識,亦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二年薨,無子,國除。
景帝子孫為王者凡十七國
河?獻王德,景帝子。二年封,立二十六年薨,子共王不害嗣。四年薨,子剛王堪嗣。十二年薨,子頃王授嗣。十七年薨,子孝王慶嗣。四十三年薨,子元嗣。十七年,坐淫亂殘賊廢,國除。成帝建始元年,立元弟良為河?王。二十七年薨,謚惠王,子尚嗣,王莽時絕。凡八傳百六十年。 臨江哀王閼,景帝子。二年封,立三年薨,無子,國除。
閔王榮,景帝子。前四年立為皇太子,四歲廢為臨江王,坐侵廟ヂ地,自殺,無子,國除。
魯恭王馀,景帝子。前二年封為淮陽王。吳、楚反破後,徙王魯。立二十八年薨,子安王光嗣。四十年薨,子孝王慶忌嗣。三十七年薨,子頃王勁嗣。二十八年薨,子文王?嗣。十八年薨,無子國除。哀帝建平三年,立頃王子?弟閔為魯王,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六十四年。
江都易王非,景帝子。以前二年立為汝南國吳、楚反,討平之,徙王江都治故吳國。二十七年薨,子建嗣。六年,坐淫亂,殘酷不道,自殺。國除為廣陵郡。
膠西于王端,景帝子。以前三年封立,四十七年薨,無子。國除為膠西郡。
趙敬肅王彭祖,景帝子。以前二年封廣川王。趙王遂反破後,徙王趙。立六十三年薨。子頃王昌嗣。十九年薨,子懷王尊嗣。五年薨,無子,國絕二歲。
宣帝立尊弟高為哀王。數(shù)月薨,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子隱嗣。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六十二年。
平千(今廣平)武帝以親親故,立趙敬肅王小子偃為平千王,十一年薨,為頃王,子繆王元嗣。二十五年薨,有司奏其罪,國除。凡再傳三十六年。
中山靖王勝,景帝子。以前三年封,立四十三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二十一年薨,子頃王輔嗣。四年薨,子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懷王循嗣。十五年薨,無子,絕四十五歲,成帝鴻嘉二年復(fù)立憲王弟孫利鄉(xiāng)侯子?客為廣德夷王。二年薨,無子,絕十四歲,哀帝復(fù)立?客弟廣漢為廣平王。四年薨,無後,平帝元始元年,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奉靖王後。立九年,王莽時絕。凡九傳一百一十六年。
長沙定王發(fā),景帝子。前三年封,二十八年薨,子戴王庸嗣。二十七年薨,子頃王鮒?句嗣。十七年薨,子刺王建德嗣。三十四年薨,子煬王旦嗣。二年薨,無子絕。元帝初元三年立旦弟宗,是為孝王。五年薨,子魯人嗣。四十八年,王莽時絕。凡七傳一百六十一年。
廣川惠王越,景帝子。以中二年封,十三年薨,子繆王齊嗣。四十四年薨,子去嗣立。二十二年坐殘酷廢,自殺國除。後四歲,宣帝復(fù)立去兄文。二年薨,子海陽嗣。十五年,坐罪廢,國除。平帝元始二年復(fù)立戴王弟子?為廣德王,奉惠王後。二年薨,子赤嗣。七年,王莽時絕。凡七傳一百零五年。
膠東康王寄,景帝子。中二年封,立三十八年薨,子哀王賢嗣。十五年薨,子戴王通平嗣。二十四年薨,子頃王音嗣。五十四年薨,子共王授嗣。十四年薨,子殷嗣。二十三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五十八年。
六安膠東康王寄少子慶,愛幸,寄常欲立之。寄薨,上憐之,立慶為六安王,王故衡山地(寄母王夫人即武帝母王太后之妹,寄於上最親)。立三十八年薨,子夷王祿嗣。十年薨,子繆王定嗣。二十二年薨,子頃王光嗣。二十七年薨,子育嗣,三十三年,王莽時絕。凡五傳一百三十年。
清河哀王乘,景帝子。中三年封,立十二年薨,無子,國除。
常山憲王舜,景帝子。中五年立,三十三年薨,子勃嗣。數(shù)月坐罪廢,國除。 真定頃王平,常山憲王之子。憲王薨,太子坐罪廢,天子以憲王最親(母亦王夫人),閔其滅國,乃以三萬戶封平為真定王。立二十五年薨,子烈王偃立。
十八年薨,子孝王由立。二十二年薨,子安王雍立。二十六年薨,子共王普立。十五年薨,子陽立,十六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三十三年。
泗水思王商,亦常山憲王子,與真定王同時封,立十二年薨,子哀王安世立。十年薨,無子,武帝立其弟賀,是為戴王。立二十二年薨,子勤王暖立。三十九年薨,子戾王駿立。三十一年薨,子靖立,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三十三年。 武帝子孫王者凡六國 齊懷王閎,武帝子。元狩六年封,立八年薨,無子國除。
燕刺王旦,武帝子。元狩六年封,立三十七年,坐謀反,自殺,國除。
廣陽頃王建,燕刺王旦太子。旦反,赦為庶人。宣帝即位,乃封建為廣陽王,立二十九年薨,子穆王舜嗣。二十一年薨,子思王璜嗣。二十年薨,子嘉嗣。
十二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八十二年。
廣陵厲王胥,武帝子。元狩六年立,六十四年,坐詛祝上,自殺,國除。
後七年,宣帝復(fù)立胥太子霸,是為孝王。十三年薨,子共王意嗣。三年薨,子哀王護嗣。十六年薨,無子絕。成帝復(fù)立孝王子守,是為靖王。立二十年薨,子宏嗣。三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一十九年。 高密哀王弘,廣陵厲王小子。宣帝本始元年封為高密王,八年薨,子頃王章嗣。三十四年薨,子懷王寬嗣。十一年薨,子慎嗣。二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八十二年。
昌邑哀王?,武帝子。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十三年,昭帝崩,無嗣,徵典喪,即皇帝位,二十七日,以淫亂廢歸故國,賜湯沐千戶,國除為山陽郡。凡再傳一十四年。
宣帝子為王者凡四國
淮陽憲王欽,宣帝子。元康三年封,立三十六年薨,子文王元嗣。二十六年薨,子纟寅嗣。九年,王莽時絕。凡三傳七十一年。
楚孝王囂,宣帝子。甘露二年立為定陶王,三年徙王楚。二十八年薨,子懷王文嗣。一年薨,無子,國絕。成帝復(fù)立文弟平陸侯衍,是為思王。二十一年薨,子紆嗣。十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六十年。
東平思王宇,宣帝子。甘露二年封,立三十三年薨,子煬王?嗣。十六年,坐息夫躬告祝詛廢,自殺,國除。元始元年,立?子開明為東平王。三年薨,無子,復(fù)立開明兄信子匡為東平王。王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舉兵立信為天子。兵敗,為莽所滅。凡四傳五十一年。
中山哀王竟,宣弟子。初元二年立為清河王,三年,徙中山,立十三年薨,無子,國除。
元帝子為王者凡二國
定陶共王康,元帝子。元光三年,立為濟陽王,八年,徙為山陽王。八年,徙王定陶。十九年薨子欣嗣。十五年,成帝徵為皇太子。成帝崩,即位,是為哀帝。成帝立楚思王子景為定陶王,奉共王後。哀帝追尊共王為共皇,置寢廟京師,乃徙定陶王景為信都王。十三年,王莽時絕。凡三傳四十七年。
中山孝王興,元帝子。建昭二年封為信都王,十四年,徙中山。三十年薨,子ぅ嗣。七年,哀帝崩,無子,徵中山王ぅ入即位,是為平帝。立東平思王孫桃鄉(xiāng)頃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祀。八年,王莽時絕。凡三傳四十五年。漢諸侯王金璽?綬。
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始到,入小見;到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fù)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小見者,燕見於禁門內(nèi),飲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梁孝王西朝,因留,且半歲。入與人主同輦,出與同車。示風(fēng)以大言而實不與,令出怨言,謀畔逆,乃隨而憂之,不亦遠乎!非大賢人不知退讓。今漢之儀法,朝見賀正月者,常一王與四侯俱朝見,十馀歲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見,久留。鄙語曰“驕子不孝”,非惡言也。
右,褚先生為郎時,聞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之語,然足以見漢諸王朝見之典云?! 【暗壑形迥辏钪T侯王不得復(fù)治國,天子為置吏?! ∥涞鄢跫次?,大臣懲吳、楚七國行事,議者多冤晁錯之策,皆以諸侯連城數(shù)十泰強,欲稍侵削,數(shù)奏暴其過惡。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磐石宗也。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自以侵冤。建元三年,代王登、長沙王發(fā)、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聞悲者不可為?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漸離擊筑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jié)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夫眾噓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zhí)虎,十夫撓權(quán),是以文王拘於?里,孔子厄於陳、蔡,此乃?庶之成風(fēng),增積之生害也。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爍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臣聞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耀夜,蚊[B150]宵見。然??列布,查冥晝昏;塵埃扌布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之也。今臣雍閼不得聞,讒言之徒蜂生,道遼路遠,曾莫為臣聞,臣竊自悲也。
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則?所?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腑,位雖卑也,得為東藩,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骨肉冰釋。斯伯奇所以流離,比干所以橫分也?!薄对姟吩啤倚膽n傷,?焉如搗;假寐永嘆,惟憂用老;心之憂矣,?如疾首。’臣之謂也。
“具以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焉。其後更為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輒別屬漢郡。
漢有厚恩,而諸侯稍自分析弱小云。
班固《諸侯王表序》曰:“漢興之初,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宇,二等之爵(項羽曰:“漢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
功臣侯者百有馀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師古曰:“九國之數(shù)在下也?!保?。
自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師古曰:“遼陽,遼水之陽也。”)。常山以南,大行左轉(zhuǎn),渡河、濟,漸於海,為齊、趙(師古曰:“大行,山名也。左轉(zhuǎn),亦謂自大行而東也。漸,入也,一曰浸也。行音胡郎反。漸音子廉反。亦讀如本字?!保?、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晉灼曰:“《水經(jīng)》云泗水出魯卞縣。”臣瓚曰:“?在彭城,泗之下流為?水?!睅煿旁唬骸把伲惨?。龜、蒙,二山名?!保|帶江、湖,薄會稽,為荊吳(文穎曰:“即今吳也。高帝六年為荊國,十年更名吳?!睅煿旁唬骸扒G吳,同是一國也?!保?。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師古曰:“瀕,水涯也,音頻,又音賓。廬、衡,二山名也。”)波漢之陽,亙九嶷,為長沙(鄭氏曰:“波音陂澤之陂”。孟康曰:
“亙,竟也,音古贈反?!睅煿旁唬骸安h之陽者,循漢水之往也。水北曰陽。
波音彼皮反,又音彼幾反。九嶷,山名,有九峰,在零陵營道。嶷音疑?!保?。
諸侯比境,周幣三垂,外接胡越(師古曰:“比謂相接次也。三垂,謂北東南也。
比音頻寐反。”)。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師古曰:“三河、河?xùn)|、河南、河內(nèi)也?!保?。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中至隴西,與京師內(nèi)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師古曰:“十五郡中又往往有列侯、公主之邑。”)。
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師古曰:“夸音跨。”),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師古曰:“撟與矯同。枉,曲也。正曲曰矯。言矯秦孤立之敗而大封子弟,過於強盛,有失中也?!保?。雖然,高祖創(chuàng)業(yè),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nèi)晏如(師古曰:“晏如,安然也?!保?,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yè)者,亦賴之於諸侯也。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孤橫逆,以害身喪國(師古曰:“《易·暌卦》九四爻辭曰‘暌孤,見豕負涂’。暌孤,乖刺之意?!保?。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師古曰: “謂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是也)?!?,趙分為六(師古曰:
“謂趙、平原、真定、中山、廣川、河?也?!保?,梁分為五(師古曰:“謂梁、濟川、濟東、山陽、濟陰也?!保;茨戏譃槿◣煿胖^淮南、衡山、廬江)。 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馀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如淳曰:
“長沙之南更置郡,燕、代以北更置緣邊郡。其所有饒利、兵馬、器械,三國皆失之也。”)。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師古曰:“謂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損大夫、謁者諸官長丞員等也?!保?br />
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服虔曰:“仕於諸侯為左官,絕不得使仕於王朝也?!睉?yīng)劭曰:“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諸侯,故謂之左官也?!睅煿旁唬?br />
“左官猶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應(yīng)說是也。漢時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為尊,故為降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也?!保O(shè)附益之法(張晏曰:“律鄭氏說,封諸侯過限曰附益?;蛟话⒚耐鹾?,有重法也?!睅煿旁唬骸案揭嬲?,蓋取孔子云‘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之義也,皆背正法而厚於私家也?!保?,諸侯惟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至於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疏遠(師古曰:“言非始封之君,皆其後裔也,故於天子益疏遠矣?!保夺χ?,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tǒng)三絕(師古曰:“謂成、哀、平皆早崩,又無繼嗣。”),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師古曰:“殫,盡也,音單?!保鏊蓱?,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權(quán),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師古曰:“序謂東西廂。”)。詐謀既成,遂據(jù)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A15J]首(應(yīng)劭曰:
“厥者,頓也。角者,額角也?;?,首至地也。言王莽漸漬威福日久,亦值漢之單弱,王侯見莽篡弒,莫敢怨望,皆頓角稽首至地而上其璽綬也?!睍x灼曰:
“厥猶豎也,叩頭則額角豎。”師古曰:“應(yīng)說是也。[A15J]與稽同?!保钌檄t?,惟恐在後(師古曰:“?音弗,璽之組也?!保?,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明監(jiān)戒焉?!?br />
漢興,設(shè)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為王者,其實古諸侯也,故謂之諸侯王。王子封為侯者,謂之諸侯。群臣異姓以功封之,謂之風(fēng)侯。大者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以為差降。古分土而無分民,自漢始分民,而諸王國皆連城數(shù)十,逾於古制。其諸侯功德優(yōu)盛,朝廷所敬異,有賜特進者,其位在三公下;其次,列侯有功德,天子命為諸侯者,謂之朝侯,其位次九卿下。皆平冕文衣,侍祠郊廟。其稱侍祠侯者,但侍祠而無朝位。其非朝侯、侍祠,而以下土小民,或以肺腑宿親若公主子孫,或奉先侯墳?zāi)乖诰熣?,亦隨時見會,謂之猥諸侯。凡諸王侯,皆金璽?綬(古者印璽通名,今則尊卑有別?!稘h舊儀》云:“諸侯王金印,黃金索駝鈕,文曰璽,謂刻曰某王之璽,赤地綬。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印,紫綬?!保?。掌治其國。王常冠遠游冠,綬五采而多朱。自稱曰寡人,教曰令。凡諸侯王官,其傅為太傅,相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漢朝。漢朝惟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及七國作亂之後,景帝懲之,遂令諸侯王不得治民,令內(nèi)史治之。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漢內(nèi)史、中尉、郎中令之名(內(nèi)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zhí)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勛),而王國如故,員職皆不得自置。又令諸王得推恩封子弟為列侯,於是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又令諸侯十月獻酎金,不如法者,國除。其縣邑皆別屬他郡。千戶置家丞,不欲者聽之。作左官之律,附益之法。自後諸侯王唯得衣食租稅。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nèi)史,更令相治民(大司空何武奏罷內(nèi)史,相如太守,中尉如都尉,參職。是後中尉爭權(quán),與王相奏,常不和),太傅但曰傅(《史記》:“梁孝王,景帝母弟,竇太后少子。筑東苑,方三百馀里。為衤復(fù)道,自宮連屬於平臺四十馀里。賜天子旌旗,千乘萬騎,擬於天子,出蹕入警。招延四方豪杰,山東游士莫不至焉?!庇衷唬骸 昂?獻王,景帝子也。好儒學(xué),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之游。”)。
漢初,論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有三人(蕭何為冠)。外戚與定天下,侯者二人。
凡列侯,金印紫綬,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得臣所食吏民。凡皇帝之女為公主。皆列侯尚之(周制,王姬下嫁於諸侯,以同姓諸侯主之。公者,諸侯之尊稱,故謂之公主。後漢荀爽上疏曰:“漢承秦法,設(shè)尚主之儀,以妻制夫,以卑臨尊者,宜改尚主之制,以稱乾坤之性。”)。王國有傅(掌輔導(dǎo)王,初曰太傅,後除“太”字?!妒酚洝吩唬骸百Z誼為梁懷王太傅,王墮馬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馀亦死?!保⑾啵ㄖ鹘y(tǒng)眾官。後省內(nèi)史,而相理民如郡太守。《史記》曰:“曹參相齊,聞膠西有蓋公,善治著黃老言,乃厚請之。蓋公曰:
‘治道貴清凈,清凈民自定?!瘏⒂闷湫g(shù),齊國安集。及入為漢相,屬其後相曰:
‘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夫獄市者,所并容也,今若擾之,奸人安所容乎? 吾是以先之也?!庇衷唬骸笆瘧c為齊相,舉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社也?!保?nèi)史(治國民)、中尉(掌武事)、郎中令(秩于石,墨綬)、仆(本曰太仆,改曰仆,墨綬)、文學(xué)(《宋志》云:“前漢王國巳置文學(xué)。”)、大司農(nóng)、衛(wèi)士長、太倉長(齊善醫(yī)淳于意為之)。列侯國亦有相(改所食國令長為之。漢初,侯王有丞相,兼有相國。按《史記》,周勃破燕王盧綰,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景帝省之),馀略與王國同。公主有公令、門尉,其有賜重封者(張晏曰:“重封,益祿也。”臣瓚曰:“增封?!鳖亷煿旁唬骸爸胤?,謂加二號耳?!保3傻埒櫦稳?,詔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秦本制,列侯乃得食邑。七大夫即公大夫),非七大夫以下皆復(fù)其身及戶勿事(一戶之內(nèi)皆不徭賦)。 是歲,又令吏民得買爵,賈級千錢。
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二十徹侯(徹侯金印紫綬,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後避漢武帝諱,乃改曰通侯,或曰列侯),十九關(guān)內(nèi)侯(雖有侯號而居京畿,無國邑。時六國未平,將帥皆家關(guān)中,故以為號。劉昭曰:
“關(guān)內(nèi)侯無土,寄食在所縣,民租多少,各有戶數(shù)為限?!比绱踞屧唬骸傲泻畛鲫P(guān)就國。侯但爵其身,有家累者,與之關(guān)內(nèi)之邑,食其租稅。”又有倫侯,建成侯趙亥、武信侯馮無擇是也。但有封名,而無食邑),十八大庶長(劉昭曰: “自左庶長以上至大庶長,者將軍也,所將庶人更卒,故以為名。大庶長即大將軍也,左右庶長即左右偏裨也),十七駟車庶長(言乘駟馬之車而為眾庶之長),十六大上造(言皆主上造之士),十五少上造,十四右更(言主預(yù)更率,部其役事),十三中更,十二左更,十一右庶長(言為眾列之長),十左庶長,九五大夫(大夫之尊者也。劉昭曰:”自公七至五大夫,皆軍吏也?!保┌斯耍ㄑ缘贸斯抑囈?。劉昭曰:“自吏民爵不得過公乘,則公乘者得貰與子君若同產(chǎn)。
然則公乘者,軍吏之爵最尊者?!保吖蠓颍ㄅc下同),六官大夫(加官者,示稍尊也,亦謂之國大夫),五大夫(列位從大夫),四不更(言不預(yù)更率之事),三簪?(以組帶馬曰?。簪?者,主飾此馬),二上造(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一公士(言有爵命,異於士卒。劉昭曰:“步卒之有爵為士者也?!睉?zhàn)國之際,秦項之?,權(quán)設(shè)班寵,有加賜邑君者,蓋假其位號,或空受其爵耳。則田嬰為靖郭君,白起為武安君,魏冉弟為華陽君,秦昭王弟為涇陽君,及高陵君蔡澤為剛成君。其後項梁為武信君,陳馀為成安君,李左車為廣武君之類是也。至漢尚多,蓋封爵之外,別加美號也)。
秦爵二十等起於孝公之時,商鞅立此法以賞戰(zhàn)功?! “垂胖^爵者,皆與之以土地,如公侯伯子男以至附庸及孤卿大夫,亦俱有世食祿邑。若秦法則惟徹侯有地,關(guān)內(nèi)侯則虛名而已,庶長以下不論也。始皇遣王翦擊楚,翦請美田宅甚眾,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比粍t秦雖有徹侯之爵,而受封者蓋少??贾妒?,惟商鞅封商、於,魏冉封穰侯,范雎封應(yīng)侯,呂不韋封文信侯,?毒封長信侯。及始皇既稱皇帝,東游海上,至瑯琊,群臣議頌功德,惟列侯武成侯王離、通武侯王賁、倫侯(《索隱》曰:“爵卑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亦列侯之類?!保┙ǔ珊钰w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無擇,如是者不數(shù)人而已。然鞅、冉、不韋、ぢ皆身坐誅廢,雎雖幸善終而亦未聞傳世,王離以下俱無聞焉。蓋秦之法未嘗以土地予人,不待李斯建議而後始罷封建也。
始皇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笔蓟氏缕渥h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族疏遠,相攻擊如仇,仇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nèi)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賦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shù)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fù)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廷尉議是?!狈痔煜聻槿?,郡置守、尉、監(jiān)。
秦既并天下,丞相綰請分王諸子,廷尉斯請罷封建,置郡縣,始皇從之。自是諸儒之論封建、郡縣者,歷千百年而未有定說,其論之最精者,如陸士衡、曹元首則主綰者也,李百藥、柳宗元則主斯者也。二說互相排詆,而其所發(fā)明者,不過公與私而已。曹與陸之說曰:“唐、虞、三代公天下以封建諸侯,故享祚長;秦私天下以為郡縣,故傳代促?!绷鴦t反之曰:“秦公天下者也?!泵忌教K氏又從而助之曰:“封建者,爭之端,亂之始,篡殺之禍,莫不由之。李斯之論當為萬世法?!倍乐既辶υg之,以為二氏以反理之評、詭道之辨而妄議圣人。然則後之立論者,宜何從以封建為非邪?是帝王之法,所以禍天下後世也。以封建為是邪?則柳、蘇二子之論,其剖析利害,指陳得失,莫不切當,不可廢也。愚嘗因諸家公私之論而折衷之曰:“封建、郡縣皆所以分土治人,未容遽曰此公而彼私也。然必有公天下之心,然後能行封建,否則莫如郡縣;無公天下之心,而欲行封建,是授之以作亂之具也。”嗚呼,封建之難行久矣,蓋其弊不特見於周、秦之際,而已見於三代之初。何也?昔者唐虞之世,建國至眾也。天子巡狩而諸侯述職,然後“敷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唐”,《書》之所載如此而已,不聞其爭土地以相侵伐,干王略以勤六師也。舜之時,蠻夷嘗猾夏矣,而命皋陶以修五刑五流之法;有苗嘗弗率矣,雖命禹以徂征,卒之以舞千羽而格,則是亦不戰(zhàn)而屈之也。夫蠻夷、有苗皆要荒之外,王政所不加者也,而士師足以治之,不戰(zhàn)足以服之,則當時四岳十二牧所統(tǒng)之國,其謹侯度以奉其上,而不勤征討也審矣。又安得如柳氏所謂群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如蘇氏所謂爭之端而亂之始乎?所以然者,何也?則堯舜公天下之心,有以服之也。蓋堯在位七十載,詢於眾庶,以帝位授之舜;舜在位三十有三載,詢於眾庶,以帝位授之禹。而當時之眾建諸侯也,有德者爵之,功加於民者爵之,堯舜無容心也。居天下之上而與天下之賢,且能者分治之,逮其倦勤,則必求天下之有圣德者而禪之。夫惟天子不以天下自私,而後諸侯不敢以其國自私,是以雖有土地之廣,人民之眾,甲兵之強,其勢足以為亂而莫不帖服於其下,如臂指之相使,以為當然。是則唐虞以公天下之心行封建,而當時封建所以無敝也。蓋家天下自夏始,大封同姓而命之曰藩屏王室自周始,二者皆圣人隨時制變以綱維,斯世未容以私議之也。然上視堯舜則少褊矣。故封建之敝,始於夏而成於周。是以禹一傳而啟有有扈氏之征,再傳而仲康有羲、和之征。夫以天子而征諸侯,諸侯弗率而上干天子之征,禹之前無有也,而始於有扈。夫有扈之罪曰“威侮五行,怠棄三正”而已。羲、和之罪曰“沈湎於酒,畔官離次”而已。二罪者以法議之,則誅止其身,而二人生於漢世,則一廷尉足以定其罪矣。而啟與仲康必命六師以征之者,則必恃其土地、甲兵,不即引咎而悍然以抗其上矣?!稌芳o其事曰大戰(zhàn),曰徂征,而觀其誓師之辭,有不用命之戮焉,有愛克厥威之戒焉,殲渠魁、釋脅從之令焉,則兵師之?,所傷眾矣。夫治一人之罪而至於興師,使無辜之人受用兵之禍,則封建之敝也,故曰已見於三代之初,此之謂也。夫有扈、羲、和之罪,雖王政所必討,而比之猾夏則有?矣。舜之時,士師明刑,足以正蠻夷猾夏之罪,而啟、少康之時,非天子總六師,不足以治諸侯怠慢沈湎之過,則可以見當時諸侯擅其富強,非文告刑禁之所能詰也。自是而後,天子私其天位,而世守之諸侯亦私其國之土地、甲兵而擅用之。幸而遇賢圣之君,德足以懷,而威足以制,則猶可攝服,而其中衰之際,人心未離,而諸侯先叛之。至於周列五等邦,群后雖曰親賢并建,而終不以異姓先諸姬。文昭武穆之封遍於天下,封建之法益詳,經(jīng)制益密而示人益褊矣。是以夏商有國數(shù)百年茍未至於桀、紂之暴,猶足以制宇內(nèi)而朝諸侯,而周數(shù)傳而後,即有末大不掉之憂。故景王之責(zé)晉曰:“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藩屏王室,亦其廢隊是為。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而李斯之說亦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仇周天子弗能禁也?!比粍t其效可睹矣。蓋時不唐虞,君不堯舜,終不可復(fù)行封建。謂郡縣之法出於秦而必欲易之者,則書生不識變之論也。夫置千人於聚貨之區(qū),授之以挺與刃,而欲其不為奪攘矯虔,則為之主者必有伯夷之廉,伊尹之義,使之靡然潛消其不肖之心而後可。茍非其人,則不若藏挺與刃,嚴其撿制,而使之不得以逞。此後世封建之所以不可行,而郡縣所以為良法也。而王綰、淳于生之徒乃欲以三代不能無敝之法,使始皇行之,是教盜跖假其徒以利器而與之共處也,則亦不終日而刃靡刂四起矣?;蛟挥碇畟髯樱苤馔?,皆圣人之經(jīng)制也,而子顧妄議其私天下而以為劣,於唐虞何哉?曰:世之不古久矣,圣人不能違時,不容復(fù)以上古之法治之也。而世固不能知圣人之心也?!队洝吩唬骸坝杏菔衔词┬澎睹穸裥胖暮笫衔词┚挫睹穸窬粗?,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會而民始疑?!比粍t殷周豈果劣於虞夏乎?而或畔或疑,起於誓會者,以時人之不皆圣人也。《禮運》載夫子言:“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倍^之以:“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币詾榇笸??!按蟮兰入[,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而繼之以:“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以為小康。然則官天下與家天下者其規(guī)模之廣隘,治效之優(yōu)劣,雖圣人不能比而同之矣。《萬章》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倍献永蹟?shù)百言辨之,以為皆天也。然則知禹之傳子非私者,千載而下一孟子而已,豈可復(fù)望之當時諸侯乎?《世本》稱:“有扈氏以堯舜傳賢,而禹傳啟,故啟立而不服,遂征之。”然則非愚之臆說也。(或曰:“子謂唐虞以前,諸侯無戰(zhàn)爭侵奪之事,然則涿鹿、阪泉非歟?既取其事列於封建之前,則與此論自為?牾矣?!痹唬骸啊饵S帝紀》乃太史公取傳記百家之言??鬃佣ā稌窋嘧蕴朴?,三皇之事,若亡若存。傳記所載,姑采之以廣異聞耳。至於立論,當以六經(jīng)所取為斷?!保?br />
秦、楚之際起兵自立者凡六國。
楚陳勝,陽城人。為閭左戍屯長,屯大澤鄉(xiāng)。二世元年七月,起兵於蘄,據(jù)陳自立為王,號張楚。至二年十二月兵敗,其御莊賈殺陳王以降。自起兵至亡凡六月,秦以十月為歲首,二年十二月,乃建亥之三月也。襄︹,陳涉既起兵,令苻離人葛嬰徇地。時楚兵數(shù)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shù)。嬰至東城,立︹為楚。後聞陳王己立,因殺襄疆。景駒,陳王初立時,陳人秦嘉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今海州),自為大司馬。二世二年正月,嘉聞陳王兵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兗州縣)。三月,項梁擊秦嘉,嘉軍敗,死。景駒走,死梁地。義帝,秦二世二年三月,范增說項梁立楚後,梁求得楚懷王孫心於民?,六月,立以為楚懷王,都盱眙。漢王九年正月,項羽尊懷王為義帝,徙於江南,都郴。二年,項羽密使九江、衡山、臨江王擊義帝,殺之江中。自立至弒,凡二年零四月。
趙武臣,陳人。為陳王將軍,將兵徇趙,下趙七十馀城,二世八月,自立為趙王。二年十一月,其將李良襲邯鄲,殺趙王。自立至亡,凡五月。趙王歇,李良既殺武臣,張耳、陳馀收趙散兵擊良,敗之。二世二年春正月,耳、馀立歇為趙王。漢元年,項羽徙歇為代王,以張耳為常山王,分趙為二。陳馀擊耳,耳敗走歸漢,迎趙王於代,復(fù)為趙王。漢三年,韓信、張耳擊趙,禽王歇。自立至亡,凡三年零九月。
燕韓廣,趙人,為趙王武臣將兵徇燕。二世元年九月至薊,自立為燕王。
漢王元年正月,項羽分燕為二,徙廣為遼東王,都無終;以臧荼為燕王。廣不肯徙,臧荼殺廣,并其地。自立至亡,凡二年零十一月。
齊田儋,故齊王族。二世元年九月,陳王令將周市徇地王狄,儋因殺狄令,自立為齊王,發(fā)兵擊周市。市還。二年六月,章邯擊魏,儋救魏,邯大破齊、魏軍,殺儋田榮收儋。馀兵走東阿。齊人立故齊王建弟假為王,榮逐假立儋子市為王。漢王元年正月,項羽分齊為三,徙市為膠東王,都即墨。六月,田榮殺市而自立,并取三齊之地。二年,項王北擊齊,齊王榮戰(zhàn)敗死。項王復(fù)立田假為齊王,榮弟橫立榮子廣為王,攻田假。假走死,橫復(fù)定三齊之地。四年,韓信襲破齊,虜王廣。自儋至廣凡四傳,共六年。
魏甯陵君咎本魏公子。在陳。二世元年九月,陳王將周市徇地至魏。魏地已定,乃迎咎於陳,立為魏王。二年六月,章邯擊破魏,咎自殺。其弟豹亡走楚,楚懷王與豹兵,復(fù)徇魏地。九月,豹自立為王,都平陽。漢王元年正月,項羽自取梁地,徙豹為西魏王,王河?xùn)|。二年八月,韓信擊魏虜豹。凡二傳四年。
韓橫陽君成本,韓諸公子。二世二年六月,項梁已立楚懷王,張良說梁立韓後,謂成最賢,乃立為韓王,西略韓地得數(shù)城。漢王元年十月,從項羽略地入關(guān)。二年,羽分韓為河南,令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羽以韓王成無功,故不遣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穰侯,已又殺之。自立至亡凡三年。
項王所立諸侯王凡十四國。
楚漢元年正月,項羽分天下,王諸將,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五年十二月,漢滅之。自立至滅凡四年。 雍秦將章邯降項羽,羽立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邱。漢二年二月,漢王取雍地,殺邯。自立至亡凡一年零五月。
塞長史司馬欣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故羽立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漢元年八月,漢王襲雍,遣諸將略地,塞王欣降。自立至亡凡七月。
翟秦都尉董翳本勸章邯降楚,故羽立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漢元年八月,漢王遣兵至咸陽,翟王翳降。自立至亡凡七月。
河南瑕邱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羽分韓地立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漢二年十月,河南王申陽降漢,為河南郡。自立至亡幾九月。 殷趙將司馬?定河南,數(shù)有功,故羽立?為殷王,王河內(nèi),都朝歌。二年春三月,漢王自臨晉渡河,魏王豹降,將兵從。下河內(nèi),虜殷王?,置河內(nèi)郡?! ∽粤⒅镣龇彩脑?。
常山羽以趙相張耳素賢,從入關(guān),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治襄國。漢二年十月,陳馀以趙兵與齊共襲常山王張耳。敗走歸漢。自立至敗凡九月(後漢以耳為趙王)。
九江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羽立布為九江王,都六。漢三年十一月,使謁者隨何說布叛楚,?行歸漢。楚收九江兵,殺布妻子。自立至歸漢凡一年零十月。
衡山番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guān),故羽立芮為衡山王,都邾。項籍死,高祖以芮將梅钅?有功,從入武關(guān),故德芮,徙為長沙王,都臨湘。二年薨,謚文王。成王臣哀王回共王例靖王差,孝文後七年薨,無子國除,凡五傳共五十年。
臨江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故羽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漢三年八月薨,子尉嗣。五年,漢既定天下,尉不降,遣盧綰、劉賈擊虜尉。凡再傳共五年。
燕燕將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guān),故羽立荼為燕王,都薊。五年,漢既誅項籍,荼反,使盧綰、劉賈擊荼取燕。自立至亡凡五年。
齊齊將田都從楚救趙,因從入關(guān),故羽立都為齊王,都臨?。五月,田榮發(fā)兵距擊田都,都亡走楚。榮取齊地為王。自立至亡凡五月。
濟北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shù)城,引其兵降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六月,田榮遣彭越擊殺安,并其地。自立至亡凡六月。
韓項羽既殺韓王成,以故吳令鄭昌為韓王。時漢元年八月也。二年十月,漢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自立至亡凡三月。
○西漢異姓諸侯王
高帝所立異姓諸侯王凡八國
韓二年,漢既取韓王昌地,十一月,立韓襄王孫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五年,與信剖符王潁川。六年,更以太原郡為韓國,徙信以備胡,信請治馬邑,從之。秋,匈奴入寇,信以馬邑降匈奴。七年,上自擊破之,信亡走匈奴。自立至亡凡五年。
趙常山王張耳為陳馀所擊,敗走歸漢。四年十一月,立耳為趙王。五年薨,謚景王。子敖嗣。九年,坐貫高反,降為宣平侯。凡再傳六年。
淮南九江王英布叛楚歸漢,楚收其兵,取其地。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都六。十一年夏謀反,兵敗滅。自立至亡凡八年。
齊韓信既取齊,請為假王。四年春二月,立信為齊王。五年,平項籍,徙信為楚王,都下邳。六年,人言信謀反,執(zhí)之,降為淮陰侯。復(fù)坐誅。自立至執(zhí)凡二年。
梁彭越為梁相國,定梁地。漢五年,以睢陽以北至?城封越為梁王,都定陶。十一年,人告越反,廢為庶人。後誅之。自立至亡凡六年。
燕盧綰從擊項籍,籍亡,擊燕王臧荼,破之。五年九月,立綰為燕王,十二年,綰反,亡入匈奴。自立至亡凡七年。
閩越漢五年,以閩越王無諸身帥閩中兵以佐滅秦,封為閩越王,王閩中地,傳郢丑馀善。武帝元封元年,馀善反,漢遣兵誅之,取其地。自受漢封至亡凡四傳九十二年。
南粵漢十一年,遣陸賈立南海尉趙佗為南粵王,與剖符通使,使和輯百粵。
傳胡嬰齊興建德。武帝元鼎六年,粵相呂嘉以粵反,漢遣兵擊滅之。自受漢封至亡,凡五傳八十五年。
呂后立異姓呂氏王及所名孝惠子王凡八國
呂周呂侯呂澤以客從高祖定三秦,子臺嗣為侯。高后元年,以兄子呂臺為呂王,割齊濟南郡為呂王奉邑,二年薨。子嘉嗣,六年,坐驕恣廢。自立至廢,再傳凡六年。 梁高后稱制六年,以呂臺弟氵交侯產(chǎn)為呂王。七年,徙為梁王。八年,呂后崩,作亂,周勃等誅之。自立至誅凡三年?! ≮w高后稱制七年,以建城侯呂釋之子祿為趙王。八年,呂后崩,作亂,周勃等誅之。自立至誅凡二年。 燕高后稱制八年,冬十月,立呂肅王子?xùn)|平侯通為燕王。其年九月,呂后崩,諸呂謀亂,坐誅。
淮陽高后稱制元年,立所名孝惠子強為淮陽王(如淳曰:“《外戚恩澤侯表》言強等皆呂氏之子也。”)。五年,強薨,謚曰懷,以壺關(guān)侯武為淮陽王。
八年,高后崩,大臣誅諸呂,立文帝。武坐非孝惠子誅。自立至誅凡再傳八年。
恒山高后稱制元年,立所名孝惠子不疑為恒山王,二年,不疑薨,謚曰哀,更立襄城侯山為恒山王,更名義。四年,以恒山王為帝,更名弘,以軹侯朝為恒山王(武、弘、朝亦所立名孝惠子,先封侯)。八年,高后崩,文帝立,坐非孝惠子誅。自立至誅凡三傳八年。
濟川高后稱制七年七月,立所名孝惠子平昌侯太為濟川王。八年九月,文帝即位坐非孝惠子誅。
按:呂后剿除高皇側(cè)室之子,三趙王皆不得其死,齊、代僅免,而獨以其外孫張后之故。取他人子名為孝惠子,嗣帝位者二人,封王者五人,何其多也?然少帝稍長,則銜殺母之冤,坐廢以死;強、不疑亦皆夭折;弘、朝、武、太皆見誅於事久論定之後。所謂非所據(jù)而據(jù)焉,不有天刑,必有人禍,竟何益哉?
魯高后稱制元年,封魯元公主子張偃為魯王。八年誅諸呂,坐廢為侯。自立至廢凡八年。
漢初,諸侯王其顛末,見於太史公《秦楚之際月表》及班孟堅《異姓諸侯王表》。然有自立者,陳涉、武臣之徒是也;有為項王所立者,三秦、常山、九江之類是也;有高帝所立者,韓、彭之徒是也;有呂后所立者,祿、產(chǎn)及所名孝惠子是也。楚一也而有陳涉焉,有襄︹、景駒焉,有懷王焉,有項羽焉,有韓信焉。蓋八年之?,楚凡五易姓也。趙一也而有武臣焉,有趙歇焉,有張耳焉,有呂祿焉,蓋二十九年之?,趙凡四易姓也。燕一也而有韓廣焉,有臧荼焉,有盧綰焉,有呂通焉,蓋三十年之?,燕凡四易姓也。韓一也而有韓成焉,有鄭昌焉,有韓信焉,蓋四年之?,韓凡三易姓也。馬、班二表只以各國譜其年世,而於其受封之異,易姓之殊,稍欠分別。故今敘秦、楚之際所立者六國,項王所立者十四國,高帝所立者八國,呂后所立者八國,而於五楚、四燕、四趙、三韓,敘其受封之本而各稽其興廢之歲月焉。又有亡而復(fù)封者,如張耳,項羽初封為常山王,後失國,漢再封為趙王;英布,項羽初封為九江王,後失國,漢再封為淮南王。蓋人同而國異,凡再受封,故亦分而二之。至吳芮之自衡山王為長沙王,韓信之自齊王為楚王,則元未嘗失國,再封不過遷徙,故不復(fù)再著云。 ○西漢同姓皇子諸侯王 高祖昆弟子孫為王者凡二十國 楚元王交,高祖同父少弟,從帝起兵入武關(guān)。六年,既廢楚王信,分其地為二國,封交為楚王,王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立二十三年薨,夷王郢客嗣。四年薨,子王戊嗣。立二十一年,謀反,兵敗自殺。景帝立宗正平陸侯禮(元王寵子)奉元王後,是為文王。三年薨,子安王道嗣。二十二年薨,子襄王注嗣。十四年薨,子節(jié)王純嗣。十六年薨,子延壽嗣。立三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楚凡八傳一百三十五年。 代高祖兄仲,六年,以?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封為代王。七年,為匈奴所攻,棄國自歸,廢為?陽侯。子濞、黥布反時,以沛侯為騎將,從破布軍,乃立濞為吳王,王東陽、章郡、吳郡三郡五十三城。景帝三年謀反,兵敗死,國除。代二年,吳四十二年。
齊悼惠王肥,高祖微時外婦之子。六年,以七十城封肥為齊王。立十三年薨,子哀王襄嗣。立十一年薨,子文王則嗣。立十四年薨,無子,文帝憐悼惠王?嗣乏絕,乃分齊為六國,盡立前所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為王,楊虛侯將閭為齊王。立十一年,吳、楚反,坐陰通謀,自殺,謚孝王。景帝愍其無罪,復(fù)封其太子壽,是為懿王。二十三年薨,子厲王次昌立。四年為主父偃所構(gòu),自殺,無子,國除。齊凡六傳七十六年。
城陽景王章,悼惠王子也,以朱虛侯入宿衛(wèi)。孝文二年,以誅諸呂功,割齊一郡封章為城陽王。二年薨,子共王喜立。三十三年薨,子項王延立。二十六年薨,子敬王義嗣。九年薨,子惠王武立。十一年薨,子荒王順立。四十六年薨,子戴王恢嗣。八年薨,子孝王景嗣。二十四年薨,子哀王?嗣。一年薨,無子,國絕,成帝復(fù)封?兄俚為城陽王,王莽時絕。城陽凡十傳一百八十六年。
濟北東牟侯興居,齊悼惠王子。高后時入宿衛(wèi),與大臣迎立文帝。二年,割齊一郡封興居為濟北王。三年,謀反,兵敗自殺。上憫濟北王逆亂自滅,十五年,分齊為六國,盡封悼惠王諸子,復(fù)以安都侯志為濟北王(亦悼惠王子)。復(fù)徙王?川,地北齊。志立三十六年薨,謚懿王,子靖王建嗣。二十年薨,子項王遺嗣。三十五年薨,子思王終古嗣。二十八年薨,子考王尚嗣。五年薨,子孝王橫嗣。三十一年薨,子懷王交嗣。六年薨,子永嗣,王莽時絕。濟北興居一年,懿王志以下八傳一百七十四年。
濟南扌力侯辟光,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濟南。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川武城侯賢,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川。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膠東白石侯雄渠,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膠東。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膠西平昌侯?,齊悼惠王子。孝文十五年,分王膠西。孝景三年,同吳、楚反,坐誅,國除。凡十一年。
班固贊曰:“悼惠之王齊,最為大國。以海內(nèi)初定,子弟少,懲秦孤立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鎮(zhèn)天下。時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眾官,如漢朝,漢獨為置丞相。自吳、楚誅後,稍奪諸侯權(quán),左官附益阿黨之法設(shè)(張晏曰:“諸侯有罪,傅相不舉奏,為阿黨。”師古曰:“皆新制律令之條也。左官,解在《諸侯王表》。附益,言欲增益諸侯王也?!保?。其後諸侯唯得衣食租稅,貧者或乘牛車?!薄 ∥牡哿?,梁太傅賈誼上疏曰:“夫樹國必相疑之勢,下數(shù)被其殃,上數(shù)爽其憂,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親弟謀為東帝,親兄之子西鄉(xiāng)而擊,今吳又見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如是,況莫大諸侯,權(quán)力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數(shù)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為耶?此時而欲為治安,雖堯舜不治。黃帝曰:
‘日中必彗,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順而全安,甚易,不肯早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豈有異秦之季世乎?其異姓負強而動者,漢已幸而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襲是跡而動,既有徵矣,其勢盡又復(fù)然。殃?之變,未知所移,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臣竊跡前事,大抵強者先反。長沙乃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曩令樊、酈、絳、灌據(jù)數(shù)十城而王,今雖以殘亡可也;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雖至今存可也。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欲諸王之皆忠附,則莫若令如長沙王;欲臣子勿菹醢,則莫若令如樊、酈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國小則亡邪心,令海內(nèi)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從。諸侯之君不敢有異心,輻湊并進,而歸命天子。割地定制,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其分地眾而子孫少者,建以為國,空而置之,須其子孫生者,舉使君之。一寸之地,一人之眾,天子無所利焉,誠以定治而已,如此則臥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遺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亂,當時大治,後世頌圣。陛下誰憚而久不為此?天下之勢方病大?,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痼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病非徒?也,又苦跖?。元王之子,帝之從弟也,今之王者,從弟之子也?;萃踔樱H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
親者或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權(quán)以Τ天子,臣故曰非徒病?也,又苦跖?。
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按:孝文之時,山東之國,齊七十二城,楚四十城,吳五十城,晁錯所謂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是也。三國之中,齊為尤大,悼惠王復(fù)子多而材。呂氏之亂,哀王襄欲舉兵西向,則關(guān)中為之震恐,且有自帝之謀。其弟朱虛、東牟且將為內(nèi)應(yīng),幸諸呂已誅,文帝正位,而其謀遂寢。然則帝即位之後,諸侯之勢疏而逼,地大而可忌者,莫如齊吳楚而齊、尤、楚,而齊帝尤甚,帝之慮豈不及此?故雖盡復(fù)呂后所奪齊地,而即割其二郡以王城陽、濟北,逮濟北以構(gòu)逆誅,文王絕世,則盡以齊地分王悼惠之六子,即賈誼所謂“各受其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天子無所利焉”者也。及孝景之時,吳、楚為逆,悼惠王之子孫所謂六王者,皆預(yù)其謀,然俱以國小兵弱,故齊與濟北雖預(yù)密謀而終不敢發(fā),膠東、膠西、濟南、?川僅能出兵圍齊,及漢兵出,則各已潰散。吳、楚既無鉅援,宜其速敗。使齊地不早分,以一壯王全據(jù)七十二城之甲兵,與吳、楚合從西向,漢之憂未艾也,孰謂誼言不見用,而文帝為無謀哉?
荊將軍劉賈,高祖從父弟,為將有功,六年,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東陽,今下邳。鄣,丹陽。吳郡,會稽也)五十三縣立賈為荊王。十一年,黥布反,擊荊,賈弗勝,為布所殺。無後,國除。荊凡六年。
淮南厲王長,高祖少子。十一年,淮南王布反,上擊滅之,乃立長為淮南王。文帝六年,坐故反,廢死。十二年,上分淮南故地立厲王三子,以阜陵王安為淮南王。武帝元狩元年,坐謀反,自殺。國除為九江郡。淮南凡再傳,長二十二年,安四十二年,共六十四年。
衡山(後為濟北)安陽侯勃,淮南厲王子。文帝十二年,分淮南地,以勃為衡山王。孝景三年,吳、楚反,以書招勃,勃不應(yīng),景帝嘉之,徙為濟北王。立十四年薨,謚貞王,子式王胡嗣。五十四年薨,子寬嗣。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為泰山郡北安縣。衡山凡三傳共八十年。
廬江(後為衡山)陽周侯賜,淮南厲王子。文帝十二年,分淮南地,以賜為廬江王,後徙為衡山王。立三十三年,坐謀反,自殺。
趙隱王如意,高帝子。九年立。凡四年為呂太后所殺,亡後?! 」餐趸?,高帝子。十一年,誅彭越,立恢為梁王。立凡十六年,高后七年,徙王趙,其年自殺,無後。
幽王友,高帝子。十一年,立為淮陽王。趙隱王如意死,孝惠元年,徙王趙。 立十年幽死。孝文即位立,幽王子遂為趙王。立二十六年,孝景時,與吳、楚謀反敗,自殺,國除。趙凡四王五十六年。
河?文帝二年,以趙之河?郡立趙幽王次子辟疆為河?王,立十三年薨,謚文王,子哀王福嗣。一年薨,無子,國除。河?再傳凡十四年。
燕靈王建,高帝子。十一年,燕王盧綰亡入匈奴。明年,立建為燕王。立十五年薨,呂后殺其子,無後。
瑯琊(後為燕)營陵侯劉澤,高祖從祖昆弟也。以擊陳?有功,高后七年,封為瑯琊王。文帝元年,徙澤為燕王,復(fù)以瑯琊歸齊。二年薨,謚敬王,子康王嘉嗣。九年薨,子定國嗣位。四十二年有罪,自殺,國除。凡三傳五十三年。
文帝子孫為王者凡七國 代(後為梁)孝王武,景帝同母弟。孝文二年,立為代王。十二年,徒為淮陽王。十三年,徙為梁王。立三十五年薨,景帝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太子買嗣。十年薨,子平王襄嗣。立四十年薨,子項王無傷嗣。十一年薨,子敬王定國嗣。四十年薨,子夷王遂嗣。六年薨,子荒王嘉嗣。十五年薨,子立嗣。二十七年,元始中,坐與平帝外家衛(wèi)氏交通,王莽奏廢為庶人,自殺,國除?! ×悍舶藗饕话侔耸哪?。
太原(後為代)孝王參,文帝諸姬子。二年,封太原王。四年,徙為代王,并得太原,都晉陽如故。十七年薨,子共王登立。二十九年薨,子剛王義立。元鼎中,徙代王清河。四十年薨,子頃王湯立。二十四年薨,子牟立,三年坐淫亂,廢為庶人,國除。凡五傳一百一十三年。元始二年,封孝王元孫之子如意為廣宗王。立七年,王莽時絕。
梁懷王楫,文帝少子。二年,封梁王,立十年,入朝墮馬死,無子,國除。
文帝十一年,賈誼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強,漢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為藩捍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陽、代二國耳。代,北邊匈奴,與強敵為鄰,能自完則足矣;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僅如黑子之著面,?足以餌大國而不足以有禁御。方今制在陛下,制國而令子?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臣之愚計,愿舉淮南地以益淮陽,而為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起於新妻阝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扌建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捍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也。當今恬然,?遇諸侯之皆少,數(shù)歲之後,陛下且見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以除六國之禍;今陛下力制天下頤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之禍,難以言智。
茍身無事,畜亂速?,孰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老母弱子,將使不寧,不可謂仁?!钡垤妒菑恼x計,徙淮陽王武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馀城。
先公曰:“誼之意甚勤,而謀甚忠矣。雖然,此不過以親疏為強弱耳。疏者難防,親者可倚,固也。然今日之疏,本前日之親,今日之親,又他日之疏也。
不以德義相維,而專以親戚相制,豈得為萬世之良策乎?親以寵Τ,則又如之何?
高皇帝立諸子,一傳文帝,而高帝諸子已足為文帝憂,帝又專以大城名都畀其子孫,將不復(fù)為後人憂乎?”
濟川垣邑侯明,梁孝王次子。孝王薨,景帝分梁立明為濟川王。立七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濟東彭離,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二十九年,有罪,廢為庶人,國除。
山陽哀王定,亦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九年薨,無子,國除。
濟陰哀王不識,亦梁孝王子。孝王薨,分梁地王之。立二年薨,無子,國除。
景帝子孫為王者凡十七國
河?獻王德,景帝子。二年封,立二十六年薨,子共王不害嗣。四年薨,子剛王堪嗣。十二年薨,子頃王授嗣。十七年薨,子孝王慶嗣。四十三年薨,子元嗣。十七年,坐淫亂殘賊廢,國除。成帝建始元年,立元弟良為河?王。二十七年薨,謚惠王,子尚嗣,王莽時絕。凡八傳百六十年。 臨江哀王閼,景帝子。二年封,立三年薨,無子,國除。
閔王榮,景帝子。前四年立為皇太子,四歲廢為臨江王,坐侵廟ヂ地,自殺,無子,國除。
魯恭王馀,景帝子。前二年封為淮陽王。吳、楚反破後,徙王魯。立二十八年薨,子安王光嗣。四十年薨,子孝王慶忌嗣。三十七年薨,子頃王勁嗣。二十八年薨,子文王?嗣。十八年薨,無子國除。哀帝建平三年,立頃王子?弟閔為魯王,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六十四年。
江都易王非,景帝子。以前二年立為汝南國吳、楚反,討平之,徙王江都治故吳國。二十七年薨,子建嗣。六年,坐淫亂,殘酷不道,自殺。國除為廣陵郡。
膠西于王端,景帝子。以前三年封立,四十七年薨,無子。國除為膠西郡。
趙敬肅王彭祖,景帝子。以前二年封廣川王。趙王遂反破後,徙王趙。立六十三年薨。子頃王昌嗣。十九年薨,子懷王尊嗣。五年薨,無子,國絕二歲。
宣帝立尊弟高為哀王。數(shù)月薨,子共王充嗣。五十六年薨,子隱嗣。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六十二年。
平千(今廣平)武帝以親親故,立趙敬肅王小子偃為平千王,十一年薨,為頃王,子繆王元嗣。二十五年薨,有司奏其罪,國除。凡再傳三十六年。
中山靖王勝,景帝子。以前三年封,立四十三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二十一年薨,子頃王輔嗣。四年薨,子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懷王循嗣。十五年薨,無子,絕四十五歲,成帝鴻嘉二年復(fù)立憲王弟孫利鄉(xiāng)侯子?客為廣德夷王。二年薨,無子,絕十四歲,哀帝復(fù)立?客弟廣漢為廣平王。四年薨,無後,平帝元始元年,立廣川惠王曾孫倫為廣德王,奉靖王後。立九年,王莽時絕。凡九傳一百一十六年。
長沙定王發(fā),景帝子。前三年封,二十八年薨,子戴王庸嗣。二十七年薨,子頃王鮒?句嗣。十七年薨,子刺王建德嗣。三十四年薨,子煬王旦嗣。二年薨,無子絕。元帝初元三年立旦弟宗,是為孝王。五年薨,子魯人嗣。四十八年,王莽時絕。凡七傳一百六十一年。
廣川惠王越,景帝子。以中二年封,十三年薨,子繆王齊嗣。四十四年薨,子去嗣立。二十二年坐殘酷廢,自殺國除。後四歲,宣帝復(fù)立去兄文。二年薨,子海陽嗣。十五年,坐罪廢,國除。平帝元始二年復(fù)立戴王弟子?為廣德王,奉惠王後。二年薨,子赤嗣。七年,王莽時絕。凡七傳一百零五年。
膠東康王寄,景帝子。中二年封,立三十八年薨,子哀王賢嗣。十五年薨,子戴王通平嗣。二十四年薨,子頃王音嗣。五十四年薨,子共王授嗣。十四年薨,子殷嗣。二十三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五十八年。
六安膠東康王寄少子慶,愛幸,寄常欲立之。寄薨,上憐之,立慶為六安王,王故衡山地(寄母王夫人即武帝母王太后之妹,寄於上最親)。立三十八年薨,子夷王祿嗣。十年薨,子繆王定嗣。二十二年薨,子頃王光嗣。二十七年薨,子育嗣,三十三年,王莽時絕。凡五傳一百三十年。
清河哀王乘,景帝子。中三年封,立十二年薨,無子,國除。
常山憲王舜,景帝子。中五年立,三十三年薨,子勃嗣。數(shù)月坐罪廢,國除。 真定頃王平,常山憲王之子。憲王薨,太子坐罪廢,天子以憲王最親(母亦王夫人),閔其滅國,乃以三萬戶封平為真定王。立二十五年薨,子烈王偃立。
十八年薨,子孝王由立。二十二年薨,子安王雍立。二十六年薨,子共王普立。十五年薨,子陽立,十六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三十三年。
泗水思王商,亦常山憲王子,與真定王同時封,立十二年薨,子哀王安世立。十年薨,無子,武帝立其弟賀,是為戴王。立二十二年薨,子勤王暖立。三十九年薨,子戾王駿立。三十一年薨,子靖立,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三十三年。 武帝子孫王者凡六國 齊懷王閎,武帝子。元狩六年封,立八年薨,無子國除。
燕刺王旦,武帝子。元狩六年封,立三十七年,坐謀反,自殺,國除。
廣陽頃王建,燕刺王旦太子。旦反,赦為庶人。宣帝即位,乃封建為廣陽王,立二十九年薨,子穆王舜嗣。二十一年薨,子思王璜嗣。二十年薨,子嘉嗣。
十二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八十二年。
廣陵厲王胥,武帝子。元狩六年立,六十四年,坐詛祝上,自殺,國除。
後七年,宣帝復(fù)立胥太子霸,是為孝王。十三年薨,子共王意嗣。三年薨,子哀王護嗣。十六年薨,無子絕。成帝復(fù)立孝王子守,是為靖王。立二十年薨,子宏嗣。三年,王莽時絕。凡六傳一百一十九年。 高密哀王弘,廣陵厲王小子。宣帝本始元年封為高密王,八年薨,子頃王章嗣。三十四年薨,子懷王寬嗣。十一年薨,子慎嗣。二十九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八十二年。
昌邑哀王?,武帝子。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賀嗣。十三年,昭帝崩,無嗣,徵典喪,即皇帝位,二十七日,以淫亂廢歸故國,賜湯沐千戶,國除為山陽郡。凡再傳一十四年。
宣帝子為王者凡四國
淮陽憲王欽,宣帝子。元康三年封,立三十六年薨,子文王元嗣。二十六年薨,子纟寅嗣。九年,王莽時絕。凡三傳七十一年。
楚孝王囂,宣帝子。甘露二年立為定陶王,三年徙王楚。二十八年薨,子懷王文嗣。一年薨,無子,國絕。成帝復(fù)立文弟平陸侯衍,是為思王。二十一年薨,子紆嗣。十年,王莽時絕。凡四傳六十年。
東平思王宇,宣帝子。甘露二年封,立三十三年薨,子煬王?嗣。十六年,坐息夫躬告祝詛廢,自殺,國除。元始元年,立?子開明為東平王。三年薨,無子,復(fù)立開明兄信子匡為東平王。王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舉兵立信為天子。兵敗,為莽所滅。凡四傳五十一年。
中山哀王竟,宣弟子。初元二年立為清河王,三年,徙中山,立十三年薨,無子,國除。
元帝子為王者凡二國
定陶共王康,元帝子。元光三年,立為濟陽王,八年,徙為山陽王。八年,徙王定陶。十九年薨子欣嗣。十五年,成帝徵為皇太子。成帝崩,即位,是為哀帝。成帝立楚思王子景為定陶王,奉共王後。哀帝追尊共王為共皇,置寢廟京師,乃徙定陶王景為信都王。十三年,王莽時絕。凡三傳四十七年。
中山孝王興,元帝子。建昭二年封為信都王,十四年,徙中山。三十年薨,子ぅ嗣。七年,哀帝崩,無子,徵中山王ぅ入即位,是為平帝。立東平思王孫桃鄉(xiāng)頃侯子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祀。八年,王莽時絕。凡三傳四十五年。漢諸侯王金璽?綬。
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始到,入小見;到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法見;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fù)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小見者,燕見於禁門內(nèi),飲於省中,非士人所得入也。梁孝王西朝,因留,且半歲。入與人主同輦,出與同車。示風(fēng)以大言而實不與,令出怨言,謀畔逆,乃隨而憂之,不亦遠乎!非大賢人不知退讓。今漢之儀法,朝見賀正月者,常一王與四侯俱朝見,十馀歲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見,久留。鄙語曰“驕子不孝”,非惡言也。
右,褚先生為郎時,聞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之語,然足以見漢諸王朝見之典云?! 【暗壑形迥辏钪T侯王不得復(fù)治國,天子為置吏?! ∥涞鄢跫次?,大臣懲吳、楚七國行事,議者多冤晁錯之策,皆以諸侯連城數(shù)十泰強,欲稍侵削,數(shù)奏暴其過惡。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磐石宗也。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自以侵冤。建元三年,代王登、長沙王發(fā)、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聞悲者不可為?欷,思者不可為嘆息。故高漸離擊筑易水之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於邑。今臣心結(jié)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集也。夫眾噓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zhí)虎,十夫撓權(quán),是以文王拘於?里,孔子厄於陳、蔡,此乃?庶之成風(fēng),增積之生害也。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爍金,積毀銷骨,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臣聞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耀夜,蚊[B150]宵見。然??列布,查冥晝昏;塵埃扌布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之也。今臣雍閼不得聞,讒言之徒蜂生,道遼路遠,曾莫為臣聞,臣竊自悲也。
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則?所?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腑,位雖卑也,得為東藩,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骨肉冰釋。斯伯奇所以流離,比干所以橫分也?!薄对姟吩啤倚膽n傷,?焉如搗;假寐永嘆,惟憂用老;心之憂矣,?如疾首。’臣之謂也。
“具以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焉。其後更為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輒別屬漢郡。
漢有厚恩,而諸侯稍自分析弱小云。
班固《諸侯王表序》曰:“漢興之初,海內(nèi)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剖裂疆宇,二等之爵(項羽曰:“漢封功臣,大者王,小者侯也。”)。
功臣侯者百有馀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師古曰:“九國之數(shù)在下也?!保?。
自雁門以東,盡遼陽,為燕、代(師古曰:“遼陽,遼水之陽也。”)。常山以南,大行左轉(zhuǎn),渡河、濟,漸於海,為齊、趙(師古曰:“大行,山名也。左轉(zhuǎn),亦謂自大行而東也。漸,入也,一曰浸也。行音胡郎反。漸音子廉反。亦讀如本字?!保?、泗以往,奄有龜、蒙,為梁、楚(晉灼曰:“《水經(jīng)》云泗水出魯卞縣。”臣瓚曰:“?在彭城,泗之下流為?水?!睅煿旁唬骸把伲惨?。龜、蒙,二山名?!保|帶江、湖,薄會稽,為荊吳(文穎曰:“即今吳也。高帝六年為荊國,十年更名吳?!睅煿旁唬骸扒G吳,同是一國也?!保?。北界淮瀕,略廬、衡,為淮南。(師古曰:“瀕,水涯也,音頻,又音賓。廬、衡,二山名也。”)波漢之陽,亙九嶷,為長沙(鄭氏曰:“波音陂澤之陂”。孟康曰:
“亙,竟也,音古贈反?!睅煿旁唬骸安h之陽者,循漢水之往也。水北曰陽。
波音彼皮反,又音彼幾反。九嶷,山名,有九峰,在零陵營道。嶷音疑?!保?。
諸侯比境,周幣三垂,外接胡越(師古曰:“比謂相接次也。三垂,謂北東南也。
比音頻寐反。”)。天子自有三河、東郡、潁川、南陽(師古曰:“三河、河?xùn)|、河南、河內(nèi)也?!保?。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中至隴西,與京師內(nèi)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師古曰:“十五郡中又往往有列侯、公主之邑。”)。
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shù)十(師古曰:“夸音跨。”),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師古曰:“撟與矯同。枉,曲也。正曲曰矯。言矯秦孤立之敗而大封子弟,過於強盛,有失中也?!保?。雖然,高祖創(chuàng)業(yè),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nèi)晏如(師古曰:“晏如,安然也?!保?,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yè)者,亦賴之於諸侯也。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孤橫逆,以害身喪國(師古曰:“《易·暌卦》九四爻辭曰‘暌孤,見豕負涂’。暌孤,乖刺之意?!保?。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師古曰: “謂齊、城陽、濟北、濟南、淄川、膠西、膠東是也)?!?,趙分為六(師古曰:
“謂趙、平原、真定、中山、廣川、河?也?!保?,梁分為五(師古曰:“謂梁、濟川、濟東、山陽、濟陰也?!保;茨戏譃槿◣煿胖^淮南、衡山、廬江)。 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馀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如淳曰:
“長沙之南更置郡,燕、代以北更置緣邊郡。其所有饒利、兵馬、器械,三國皆失之也。”)。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師古曰:“謂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損大夫、謁者諸官長丞員等也?!保?br />
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服虔曰:“仕於諸侯為左官,絕不得使仕於王朝也?!睉?yīng)劭曰:“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諸侯,故謂之左官也?!睅煿旁唬?br />
“左官猶言左道也。皆僻左不正,應(yīng)說是也。漢時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為尊,故為降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也?!保O(shè)附益之法(張晏曰:“律鄭氏說,封諸侯過限曰附益?;蛟话⒚耐鹾?,有重法也?!睅煿旁唬骸案揭嬲?,蓋取孔子云‘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之義也,皆背正法而厚於私家也?!保?,諸侯惟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至於哀、平之際,皆繼體苗裔,親屬疏遠(師古曰:“言非始封之君,皆其後裔也,故於天子益疏遠矣?!保夺χ?,不為士民所尊,勢與富室亡異。而本朝短世,國統(tǒng)三絕(師古曰:“謂成、哀、平皆早崩,又無繼嗣。”),是故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師古曰:“殫,盡也,音單?!保鏊蓱?,生其奸心;因母后之權(quán),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師古曰:“序謂東西廂。”)。詐謀既成,遂據(jù)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A15J]首(應(yīng)劭曰:
“厥者,頓也。角者,額角也?;?,首至地也。言王莽漸漬威福日久,亦值漢之單弱,王侯見莽篡弒,莫敢怨望,皆頓角稽首至地而上其璽綬也?!睍x灼曰:
“厥猶豎也,叩頭則額角豎。”師古曰:“應(yīng)說是也。[A15J]與稽同?!保钌檄t?,惟恐在後(師古曰:“?音弗,璽之組也?!保?,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強弱之變,明監(jiān)戒焉?!?br />
漢興,設(shè)爵二等,曰王曰侯。皇子而封為王者,其實古諸侯也,故謂之諸侯王。王子封為侯者,謂之諸侯。群臣異姓以功封之,謂之風(fēng)侯。大者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以為差降。古分土而無分民,自漢始分民,而諸王國皆連城數(shù)十,逾於古制。其諸侯功德優(yōu)盛,朝廷所敬異,有賜特進者,其位在三公下;其次,列侯有功德,天子命為諸侯者,謂之朝侯,其位次九卿下。皆平冕文衣,侍祠郊廟。其稱侍祠侯者,但侍祠而無朝位。其非朝侯、侍祠,而以下土小民,或以肺腑宿親若公主子孫,或奉先侯墳?zāi)乖诰熣?,亦隨時見會,謂之猥諸侯。凡諸王侯,皆金璽?綬(古者印璽通名,今則尊卑有別?!稘h舊儀》云:“諸侯王金印,黃金索駝鈕,文曰璽,謂刻曰某王之璽,赤地綬。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印,紫綬?!保?。掌治其國。王常冠遠游冠,綬五采而多朱。自稱曰寡人,教曰令。凡諸侯王官,其傅為太傅,相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漢朝。漢朝惟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及七國作亂之後,景帝懲之,遂令諸侯王不得治民,令內(nèi)史治之。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漢內(nèi)史、中尉、郎中令之名(內(nèi)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zhí)金吾,郎中令為光祿勛),而王國如故,員職皆不得自置。又令諸王得推恩封子弟為列侯,於是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又令諸侯十月獻酎金,不如法者,國除。其縣邑皆別屬他郡。千戶置家丞,不欲者聽之。作左官之律,附益之法。自後諸侯王唯得衣食租稅。至成帝綏和元年,省內(nèi)史,更令相治民(大司空何武奏罷內(nèi)史,相如太守,中尉如都尉,參職。是後中尉爭權(quán),與王相奏,常不和),太傅但曰傅(《史記》:“梁孝王,景帝母弟,竇太后少子。筑東苑,方三百馀里。為衤復(fù)道,自宮連屬於平臺四十馀里。賜天子旌旗,千乘萬騎,擬於天子,出蹕入警。招延四方豪杰,山東游士莫不至焉?!庇衷唬骸 昂?獻王,景帝子也。好儒學(xué),被服造次必於儒者,山東諸儒多從之游。”)。
漢初,論功封列侯者,凡百四十有三人(蕭何為冠)。外戚與定天下,侯者二人。
凡列侯,金印紫綬,大者食縣,小者食鄉(xiāng)、亭,得臣所食吏民。凡皇帝之女為公主。皆列侯尚之(周制,王姬下嫁於諸侯,以同姓諸侯主之。公者,諸侯之尊稱,故謂之公主。後漢荀爽上疏曰:“漢承秦法,設(shè)尚主之儀,以妻制夫,以卑臨尊者,宜改尚主之制,以稱乾坤之性。”)。王國有傅(掌輔導(dǎo)王,初曰太傅,後除“太”字?!妒酚洝吩唬骸百Z誼為梁懷王太傅,王墮馬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馀亦死?!保⑾啵ㄖ鹘y(tǒng)眾官。後省內(nèi)史,而相理民如郡太守。《史記》曰:“曹參相齊,聞膠西有蓋公,善治著黃老言,乃厚請之。蓋公曰:
‘治道貴清凈,清凈民自定?!瘏⒂闷湫g(shù),齊國安集。及入為漢相,屬其後相曰:
‘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夫獄市者,所并容也,今若擾之,奸人安所容乎? 吾是以先之也?!庇衷唬骸笆瘧c為齊相,舉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社也?!保?nèi)史(治國民)、中尉(掌武事)、郎中令(秩于石,墨綬)、仆(本曰太仆,改曰仆,墨綬)、文學(xué)(《宋志》云:“前漢王國巳置文學(xué)。”)、大司農(nóng)、衛(wèi)士長、太倉長(齊善醫(yī)淳于意為之)。列侯國亦有相(改所食國令長為之。漢初,侯王有丞相,兼有相國。按《史記》,周勃破燕王盧綰,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景帝省之),馀略與王國同。公主有公令、門尉,其有賜重封者(張晏曰:“重封,益祿也。”臣瓚曰:“增封?!鳖亷煿旁唬骸爸胤?,謂加二號耳?!保3傻埒櫦稳?,詔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秦本制,列侯乃得食邑。七大夫即公大夫),非七大夫以下皆復(fù)其身及戶勿事(一戶之內(nèi)皆不徭賦)。 是歲,又令吏民得買爵,賈級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