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釋氏)
※《華嚴(yán)經(jīng)》八十一卷 陳氏曰:唐于闐寶叉難陀譯。
※《華嚴(yán)合論》一百二十卷
晁氏曰:按《纂靈記》云:《華嚴(yán)》大經(jīng),龍宮有三本。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入龍宮,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流傳天竺。晉有沙門支法領(lǐng)得下本,分三萬六千偈,至此上,義熙十四年,譯成六十卷。唐證圣元年,于闐沙門喜學(xué)再譯舊文,兼補(bǔ)諸闕,通舊總四萬五千頌,成八十卷,三十九品?!逗险摗氛撸评钔ㄔ?。通元,太原人,宗室子也。當(dāng)武后時(shí),隱居不仕。舊學(xué)佛者皆曰,佛說此經(jīng)時(shí),居七處九會(huì),獨(dú)通元以為十處十會(huì)云?! 吨熳诱Z錄》曰:佛書中說六根、六塵、六識(shí)、四大、十二緣生之類,皆極精巧,故前輩學(xué)佛者,必謂此孔子所不及。今學(xué)者且須截?cái)啵赜F究其說,恐不能得身巳出來。他底四大,即吾儒所謂魂魄聚散。十二緣生,在《華嚴(yán)合論》第十三函卷,佛說本言盡去世?萬事。其後黠者出,?言“實(shí)際理地,不染一塵,萬事門中,不舍一法?!?br />
※《華嚴(yán)合論法相撮要》一卷
陳氏曰:青谷真際禪師以唐李長者通元《合論》,撮其要義,手藁為圖。
※《華嚴(yán)經(jīng)清涼疏》一百五十卷 晁氏曰:唐僧澄觀撰。澄觀居清涼山,號清涼國師,即韓愈贈(zèng)之詩者。文元公有言曰:“明法身之體者,莫辯於《楞嚴(yán)》;明法身之用者,莫辯於《華嚴(yán)》?!睂W(xué)佛者以為不刊之論?! 度A嚴(yán)決疑論》四卷
晁氏曰:李通元撰。通元既為《華嚴(yán)合論》,又著此書?;食瘡埳逃⑹购?xùn)|,得之壽陽縣東浮屠廢書中。
※《華嚴(yán)經(jīng)略》一卷 晁氏曰:唐僧澄觀撰。澄觀既疏《華嚴(yán)》,又撮其大意為此,凡四十二章。
※《法界觀》一卷
晁氏曰:唐僧杜順撰?!度A嚴(yán)》最後品法名曰“法界”,敘善財(cái)參五十三位善知識(shí),經(jīng)文廣博,罕能通其說。杜順乃著是書,宗密注之,裴休為之序。 ※《華嚴(yán)起信文》一卷
晁氏曰:唐僧善孜撰。孜,潭州太平寺僧也。每品一章,撮其大指,凡三十九章。 ※《華嚴(yán)經(jīng)百門義?!穬删?br />
晁氏曰:唐僧法藏撰。藏,長安崇福寺僧也。分十章。
※《華嚴(yán)奧旨》一卷
晁氏曰:唐僧法藏撰。又曰《妄盡還源觀》。凡六門?! 度A嚴(yán)吞海集》一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通述。《華嚴(yán)經(jīng)》七處、九會(huì)、三十九品、五萬四千偈,其文浩博。澄觀為之疏,尤難觀覽。道通約之成萬三千言,以便初學(xué)。
※《法界披?集》一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通述。杜順纂《華嚴(yán)經(jīng)》義,撰《法界觀》,道通又分十元門。
※《法界摭要記》四卷
晁氏曰:皇朝僧遵式述。其序云:“元豐初,覽清涼《元鏡》,圭峰注,取其合者錄之?!薄 斗ㄈA言句》二十卷
晁氏曰:唐僧智ダ撰。智ダ居天臺(tái)山,號天臺(tái)教。五代兵亂,其書亡。錢ㄈ聞高麗有本,厚賂因賈人求得之,至今盛行於江、浙。
※《六祖壇經(jīng)》三卷
晁氏曰:唐僧惠眇撰,記僧盧慧能學(xué)佛本末?;勰芴柫?。凡十六門。周希後有序。
陳氏曰:僧法海集。
※《水懺》三卷 ?龕李氏序略曰:昔梁武帝為其妻郗氏墮龍類中,志公教之制懺文十卷。其言深博懇至,禮誦者多獲冥報(bào)。後人因之更制此懺,文約而事備,使誦之者不勞而獲善利,亦方便之一也?;蛟唬骸岸晕亩喙延挟?,而獲報(bào)豈亦然乎?”予曰:
“心法無邊,文字有限,報(bào)亦有限。今以無盡心為無盡施,豈以文字為量哉。
《華嚴(yán)》上部偈如微塵,而流傳此方止八十卷;《楞伽》大部十萬偈,而達(dá)磨傳以為心要者才四卷;《般若》六百卷,而《心經(jīng)》總其要止二百五十八字,豈可以多寡量之乎?若能破一微塵,出大經(jīng)卷,則一大藏教盡自此中流出,施者受者,物我兼忘,罪??杖A,兩無處所,子又如何?”問者茫然。余曰:“若以空無相無作,而不起大悲心度眾生者,是寂滅行,非菩薩行。若起悲心,見有一眾生得度而度者,是有漏行,非菩薩行。應(yīng)以無所度而度,是為真度,無所施而施,是為真施。如是而施,福不唐捐,行矣仁者,布施勿疑。”問者忄?喜,踴躍而去。
※《肇論》四卷 晁氏曰:姚泰僧洪肇撰。師羅什,規(guī)模莊周之言,以著此書?!段锊贿w》、《不真空》、《涅?無知》、《般若無名》四論?!秱鳠翡洝吩?,肇後為姚興所殺。
※《觀心論》一卷
晁氏曰:魏菩提達(dá)磨撰。
※《百法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元奘譯。西域僧天親所造。所謂一切法者,其略有語: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yīng)行法,五無為法。心法八種,心所有法五十一種,色法十一種,心不相應(yīng)行法二十四種,無為法六種,故曰“百法”。
※《起信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宗密注,僧真諦譯。天竺第十二祖馬鳴大士所造也。雖云名相,蓋明心宗,指義元微,文辭明纟致,故盛行於世。若《肇論》、《百法》、《唯識(shí)》及此義者,皆專門名家,故《藏》中所收亦錄於此。
※《辯正論》八卷
晁氏曰:唐釋法琳撰。潁川陳良序云:“法琳,姓陳,關(guān)中人。著此書,窮釋、老之教源,極品藻之名理?!毙椭?,以其老子語,焚毀其第二、第四、第五、第八凡五卷,序文亦有翦棄者。 ※《破邪論》二卷《甄正論》三卷
晁氏曰:唐釋法琳撰。巳上三書,皆經(jīng)宣和焚毀,《藏》中多闕,故錄之。
按:《破邪》、《甄正》二論,昭德《讀書記》以為宣和焚毀,《藏》中多闕。然愚嘗於村寺經(jīng)藏中見其全文?!镀菩罢摗穼Tg傅奕而并非毀孔、孟,所謂讠皮淫邪遁之辭,無足觀者?!墩缯摗纷I議道家,如《度人經(jīng)》“璇璣停輪”處,以為璇璣無停輪之理,使停輪至七日七夜,則宇宙顛錯(cuò),而生人之類滅矣。
“無極曇誓天”及“龍變梵度天”處,以為“曇”與“梵”二字出自佛書,佛法未入中國之前,經(jīng)傳中并無此二字,豈有天地名號而剽竊佛書字義乎?又如河上公《道德經(jīng)章句》序言,漢文帝駕詣河上公問道,而河上公一躍騰?,帝知是神人,下輦稽首,從受章句二卷,以為《漢》、《史》帝紀(jì),車駕每出必書,何獨(dú)不書駕詣河上公問道之事?且孝文好黃、老言,立渭陽五帝廟,則因新垣平,平一方士,其說至卑陋,帝尊寵之,而史亦備述之,河上公之事奇?zhèn)ト绱耍为?dú)見遺於班、馬乎?乃羽人道士輩自創(chuàng)此說(大意如此,不能悉記其詞語)。此論頗當(dāng),意必借筆於文學(xué)之士,沙門輩恐不能道也。
※《原人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宗密撰?!冻鈭?zhí)迷》、《褊淺》、《直顯真源》、《余通本末》,凡四篇?! 遁o教編》五卷 晁氏曰:皇朝僧契嵩撰。藤州人。皇??,以世儒多詆釋氏之道,因著此書,廣引經(jīng)籍,以證三家一致,輔相其教云。
※《元圣遽廬》二卷
晁氏曰:唐李繁撰。繁學(xué)於江西僧道一,敬宗時(shí),常與丁公著、陸亙?nèi)氲钪锌狗稹⒗?,講論唐、虞。愈稱其家多書,一覽終身不忘。大和中,舒元輿誣其濫殺不辜,系獄。知且死,著書十六篇,以明禪理。自謂臨死生而不懼,賢於顏回在陋巷不改其樂。嗚乎,可謂賢矣!而史載其平生行事甚?鬼,獨(dú)何歟?
※《宗鏡錄》一百卷
晁氏曰:皇朝僧延壽撰。延壽姓王氏,馀杭人,法眼嫡孫也。建隆初,錢忠懿命居靈隱,以釋教東流,中夏學(xué)者不見大全,而天臺(tái)、賢首、慈恩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立重閣,館三宗知法僧,更相詰難,至讠皮險(xiǎn)處,以心宗旨要折衷之。因集方等秘經(jīng)六十部,華、梵圣賢之語三百家,以佐三宗之義,成此書。學(xué)佛者傳誦焉。天臺(tái)者,僧知ダ也,解《法華經(jīng)》;賢首者,僧法藏也,述《華嚴(yán)經(jīng)》;慈恩者,僧元奘也,譯《般若經(jīng)》。
※《釋氏要覽》三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成集。雜錄釋典,旁求書傳,分門編次,成二十類。天禧三年書成。
※《弘明集》十四卷
晁氏曰:梁釋僧?纂。僧?居鍾山定林寺,號右律師。采前代勝士書記文述有益於釋教者?! 稄V弘明集》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釋道宣撰。道宣麟德初居西明寺。以中原自周、魏以來,重老輕佛,因采輯自古文章,下逮齊、隋,發(fā)明其道者,以廣僧?之書,分《歸正》、《辯惑》、《佛德》、《法義》、《僧行》、《慈惻》、《誠功》、《啟?!?、《滅罪》、《統(tǒng)歸》等十門。
※《林?錄》四卷
晁氏曰:皇朝僧德洪撰。記高僧嘉言善行,謝逸為之序。然多寓言,如謂杜祁公、張安道皆致仕居睢陽之類,疏闊殊可笑。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道原編。其書披奕世祖圖,采諸方語錄,由七佛以至法眼之嗣,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獻(xiàn)於廟,詔楊億、李維、王曙同加裁定。億等潤色其文,考正差謬,遂盛行於世,為禪學(xué)之源。夫禪學(xué)自達(dá)磨入中原,世傳一人,凡五傳至慧能,通謂之祖?;勰軅餍兴?、懷讓,行思之後有良價(jià),號洞下宗;又有文偃,號?門宗;又有文益,號法眼宗;懷讓之後有靈?、慧寂,號溈仰宗;又有義元,號臨濟(jì)宗。五宗學(xué)徒遍於海內(nèi),迄數(shù)百年。臨濟(jì)、?門、洞下日愈益盛。嘗考其世,皆出唐末五代兵戈極亂之際。意者亂世聰明賢豪之士,無所施其能,故憤世嫉邪,長往不返,而其名言至行,譬猶聯(lián)珠疊璧,雖山淵之高深,終不能掩覆其光彩,而必輝潤於外也。故人得而著之竹帛,罔有遺軼焉。
※《玉英集》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王隨撰。先是,楊億編次《傳燈錄》三十卷,隨刪去其繁大半,上之。
致堂胡氏序曰:學(xué)必有疑,疑必有問,問必資於賢智於我者。問非所疑,答不酬問,與夫不待問而自告之,此師弟子之失也?!秱鳠翡洝匪d,釋子以葛藤目之,其失在此矣。今獨(dú)取其敷揚(yáng)明白者,庶易以考其是非焉。若夫談鬼怪、舉詩句、類俳戲、如誑誕者,則盡削之?;蛘V予為蔽,曰:“曾不聞粗言細(xì)語,無非第一義,而於其?妄生揀擇,是豈禪意?”予曰:“以鬼怪、詩句、俳戲、誕誑之說相唱和於穿穴空籠、?漾無實(shí)之中,是為遁辭,乃得法者之所訶也。觀少林啟迪姬光,警發(fā)梁武,莫非的確要論,何有如末流蘿蔓???葛不可致詰者哉!
雖然,此亦就其心聲而去取之,非宗其道也。夫意由心生而意非心,心由性有而初非性也。今釋者之論心,才及意耳;其論性,才及心耳。是自名見性,而未嘗見性也。未嘗見性,於是以世界為幻,以性命為欲,以秉彝為妄,以事理為障,雖清凈寂滅,不著根塵,而大用大機(jī),不足以開物成務(wù),特以擎拳植拂,揚(yáng)眉瞬目,遂為究極,則非天地之純?nèi)?,中庸之至德也?! 短焓V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駙馬都尉李遵勖編。自釋迦以降。仁宗御制序?! 斗譄艏范寰?br />
晁氏曰:皇朝井度編,蓋續(xù)三《燈錄》也。
※《建中靖國續(xù)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僧維白編。維白靖國初住法?寺。駙馬都尉張敦禮以其書上於朝,徽宗為之序。分《正宗》、《對機(jī)》、《拈古》、《頌古》、《偈頌》五門。
※《禪苑瑤林》一百卷
晁氏曰:井度編。取《三燈錄》所載祖師言行,附入諸方闡提語句,且考正其差誤云。 ※《緇林古鑒》二十四卷
浮屠慧邃撰。?龕李氏序略曰:邃以所著《緇林古鑒》示予,曰:“此書起漢永平,迄唐貞觀,上下數(shù)百年,用《高僧》、《續(xù)高僧》、《求法》、《法顯》等數(shù)家之書,芟其繁冗,以類相從,為四十九門,二十四卷,總二千二百七十一事。傳授之本末、教法之興替、高勝之行業(yè)、幽顯之報(bào)應(yīng),莫不畢載?;坼渲疄榇藭?,非務(wù)博聞而巳,將俾學(xué)者考古以鑒令,知所畏慕,誘掖其善意,而策發(fā)其怠惰,於教法有序焉。請序而行之?!蹦吃唬骸叭酥畬W(xué)道,要臻其極,而剛?cè)峋徏保懿庞胁煌?。今子之書,以事從人,以人從目,覽者各以類求之,而知慕向焉,所得斯過半矣。” ※《嘉泰普燈錄》三十卷 陳氏曰:僧正受編。三《錄》大抵與《傳燈》相出入,接續(xù)機(jī)緣語句前後一律,先儒所謂遁辭也。然本初自謂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今四燈總一百二十卷,數(shù)千萬言,乃正不離文字耳。
※《龐公語錄》十卷 晁氏曰:唐龐公,襄陽人,與其妻子皆學(xué)佛,後人錄其言成此書。
※《羅漢因果識(shí)見頌》一卷
陳氏曰:天竺?那多迦譯。首有范仲淹序,言宣撫河?xùn)|,得於傳舍,藏經(jīng)所未錄者。十六羅漢為比邱摩?羅等說。
※《雪竇頌古》八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顯撰。道顯居雪竇山。所謂“頌古”者,猶詩人之“詠古”云?! 蹲陂T統(tǒng)要》十卷
陳氏曰:建溪僧宗永集。
※《鮑?宗》記
永嘉鮑?撰。水心序曰:佛學(xué)由可至能自為宗,其說蔓肆數(shù)十萬言。永嘉鮑?刪擇要語,定著百篇,此非佛之學(xué)然也,中國之學(xué)為佛者然也。佛學(xué)入中國,其書具在,學(xué)之者固病其難而弗省也。有胡僧教以盡棄舊書不用,即己為佛而巳,學(xué)之者又疑其誕而未從也。獨(dú)可、璨數(shù)人大喜,決從之,故流行至今。嗚呼,佛之果非巳乎?子不得而知也。己之果為佛乎?予不得而知也。余所知者,中國之人,畔佛之學(xué)而自為學(xué),倒佛之言而自為言,皆自以為己即佛,而甚者至以為過於佛也。是中國人之罪,非佛之過也。今夫儒者不然,於佛之學(xué)不敢言,曰:
“異國之學(xué)也?!膘斗鹬畷桓矣^,曰:“異國之書也。”彼夷術(shù)狄技,絕之易爾,不幸以吾中國之人為非佛之學(xué),以吾中國文字為非佛之書,行於不可行,立於不可立,草野倨侮,廣博茫昧,儒者智不能知,力不能救也,則中國之人,非佛非己,蕩逸縱恣,終於不返矣,是不足為大?歟!予嘗問?:“儒之強(qiáng)者慍,弱者眩,皆莫之睨,子以何道知之,又為之分高而別下,取要而舍煩哉?”?曰:
“無道也,悟而巳矣。其為是宗者,亦曰無道也,悟而巳矣。”予聞其言愈悲。
夫“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故曰“亦可以弗畔矣”,今悟而遂畔之,庸知非迷之大乎!雖然,考之於其書,則信悟矣。
※《雪峰廣錄》二卷
陳氏曰:唐真覺大師義存語。承相王隨序之。隨及楊大年,皆號參禪有得者也。
※《古塔王語錄》三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古撰。范文正喜之,嘗親為疏,請說法,有句云:“道行無玷,孤風(fēng)絕攀”。時(shí)以為非溢美也。
※《碧巖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僧克勤解《雪竇頌古》,曰《碧巖集》。
※《法藏碎金》十卷
陳氏曰:太子少傅晁迥撰。
※《景?天竺字源》七卷
陳氏曰:僧相凈等集進(jìn)。以華梵對翻,有十二聲、三十字母,名有牙、齒、舌、喉、唇五音。仁宗御制序,吳郡虎邱寺有賜本如新。
※《金園集》三卷《天竺別集》三卷 陳氏曰:并錢塘天竺僧遵式撰。世所謂式懺主是也。
※《道院集要》三卷
陳氏曰:王古撰。以晁迥《法藏碎金》、《耄智馀書》刪重集碎,別為此篇。
※《大慧語錄》四卷
陳氏曰:僧宗呆語。其徒道謙所錄,張魏公序之。
※《禪宗頌古聯(lián)珠集》一卷
陳氏曰:僧法應(yīng)編。
※《釋迦氏譜》十卷
晁氏曰:唐釋僧?撰。僧?以釋迦譜記雜見於經(jīng)論,覽者難通,因纂成五卷,又取內(nèi)外族姓及弟子名氏附於後。
※《高僧傳》六卷 晁氏曰:蕭梁僧惠敏撰。分《譯經(jīng)》、《義解》兩門。
※《高僧傳》十四卷
晁氏曰:蕭梁僧釋慧皎撰?;垧ㄒ詣⒘x慶《宣驗(yàn)記》、陶潛《搜神錄》等數(shù)十家并書諸僧,殊疏略,乃博采諸書,咨訪古老,起於永平十年,終於天監(jiān)十八年,凡五百五十二載,二百五十七人,又附見者二百馀人。分為《譯經(jīng)》、《義解》、《神異》、《習(xí)禪》、《明律》、《遺身》、《誦經(jīng)》、《興?!?、《經(jīng)師》、《唱道》十科。
※《續(xù)高僧傳》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道宣撰?!端囄闹尽纷鞯雷冢竺魉律?。以慧皎會(huì)稽人,故其書詳於吳、越而略於燕、魏。故上距梁天監(jiān),下終唐貞觀十九年,百四十四載,編載二百四十人,附見者又一百六十人。分《譯經(jīng)》、《解義》、《集禪》、《明律》、《護(hù)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凡十門。
※《求法高僧傳》二卷
晁氏曰:唐僧義凈撰。義凈垂拱中往天竺求佛經(jīng),既還,因纂集唐僧往西域者五十六人行事?! 侗惹衲醾鳌匪木?br />
晁氏曰:蕭梁僧寶唱撰。起晉升平,訖梁天監(jiān),得尼六十五人,為之傳。以檢凈為首。寶唱,金陵人?!端囄闹尽酚衅淠?。 ※《僧寶傳》三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僧德洪撰。其序云:五家宗派,嘉?中達(dá)觀、曇穎嘗為之傳,載其機(jī)緣語句,而略其終始行事。德洪謂入道之緣,臨終之效,有不可闕者。遂盡忄?遺編別記,補(bǔ)以諸方之傳,又自嘉?至政和,取?門、臨濟(jì)兩宗之裔絕出者,合八十七人,各為傳,系之以贊云。
※《正法世譜》
王質(zhì)景文撰。自序略曰:其書始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釋迦佛生,至隆興元年癸未大慧卒,得二千二百八十五年,以《史記》、《通鑒》及《皇極經(jīng)世》相參以為正。其?諸宗師出某鄉(xiāng),姓某氏,舍某家,所從師某人,受具所,游方某所,出世某所,得法某人,授法某人,其平生所可見某事,終某所,塔某所,壽若干,臘若干,仿《史記》年表列之,此《世譜》大略也。蓋自《大藏經(jīng)》之馀,諸史、諸集、四方圖經(jīng)、諸志銘,若近儒、釋之徒所著未及入藏者,皆裒以為資。大慧以降,方歷訪其人續(xù)之,未艾也,竟余世而巳。
※《開元釋教錄》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智?撰。智?在開元中纂釋氏諸書入中國歲月及翻譯者姓氏。
以《楞嚴(yán)經(jīng)》為唐僧懷迪譯,張?zhí)煊X以懷迪與菩提流支同時(shí),流支後魏僧,其言殆不可信也。
※《釋書品次錄》一卷
陳氏曰:題唐僧從梵集。末有黎陽張?跋,稱大定丁未,蓋虜中板本也。
※《法寶標(biāo)目》十卷
陳氏曰:戶部尚書三槐王古敏仲撰。以譯藏諸函,隨其次第,為之目錄,而釋其因緣。凡佛會(huì)之先後,華譯之異同,皆是著之。古,旦之曾孫,入元?黨籍。
致堂胡氏《崇正辯·序》曰:《崇正辯》何為而作歟?辟佛氏之邪說也。佛之道,孰不尊而畏之,曷謂之邪也?不親其親,而謂異姓為慈父;不君世主,而拜其師為法王;棄其妻子,而以生續(xù)為罪垢,是淪三綱也。視父母如怨仇,則無惻隱;滅類毀形而不恥,則無羞惡;取人之財(cái)以得為善,則無辭讓;同我者即賢,異我者即不肖,即無是非,是絕四端也。三綱四端,天命之自然,人道所由立,惟蠻夷戎狄則背違之,而毛鱗?角之屬咸無焉。不欲為人者巳矣,必欲為人,則未有淪三綱、絕四端而可也。釋氏於此,丕單掃除,自以為至道,安得不謂之邪歟?豈特此哉,人,生物也,佛不言生而言死;人事皆可見也,佛不言顯而言幽;人死然後名之鬼,佛不言人而言鬼;人不能免者,常道也,佛不言常而言經(jīng);常道所以然者,理也,佛不言理而言幻;生之後,死之前,所當(dāng)盡心也,佛不言此生而言前後生;見聞思議,皆實(shí)證也,佛不以為實(shí),而言耳目所不際,思議所不及;至善之德,盡於乾坤也,佛不知其盡,而言天之上,地之下,與八荒之外;若動(dòng)若植,無非物也,佛不恤草木之滎枯,而憫飛走之輪轉(zhuǎn);百骸內(nèi)外,無非形也,佛不除手足,而除?須,不廢八竅,而防一竅;等慈悲也,佛獨(dú)不慈悲父母妻子,而慈悲虎狼蛇?兀;等棄舍也,佛獨(dú)使人棄舍其財(cái)以與僧,而不使僧棄舍其所取之財(cái)以與人;河山大地,未嘗可以法空也,佛必欲空之,而屹然沛然卒不能空;兵刑災(zāi)禍未嘗可以咒度也,佛必欲度之,而伏尸百萬,烈焚淪沒,卒不獲度。此其說之疏漏畔戾,而無據(jù)之大略也,非邪而何?今中國之教,無父無君則圣賢辟之,萬世不以為過。中國之治,弒父與君,則王法誅之,人心不以為虐。
至於詭術(shù)左道,皆重加禁絕,所以扶持人紀(jì),計(jì)安天下也。釋氏之說,盡麗乎此數(shù)者,吾儒反相與推尊歸向,無乃有三蔽乎!三蔽為何?一曰惑,二曰懼,三曰貪。夫闖光於隙穴者,豈知日月之大明!囿知於一物者,豈盡陰陽之變化!此凡民淺識(shí)也。佛因而迷之曰,世界不可以數(shù)計(jì)生,死不可以世窮。於是不智者亦從而惑矣。身拔一毫,則色必栗然變;足履一刺,則心必惕然動(dòng),此民懦氣也。佛因而惴之曰,報(bào)應(yīng)之來,迅於影響之答;幽冥之獄,倍於金木之慘。於是不勇者亦從而懼矣。迫窮患害,必起饒益之想;謀及悠遠(yuǎn),必為子孫之慮,此凡民貪情也。佛因而誘之曰,從吾之教,則諸樂咸備,壽富不足言;造吾之地,則超位高明,天帝不足貴。於是不仁者亦從而貪矣。吾儒誠能窮理養(yǎng)氣而宅心,必?zé)o此三蔽。有此三蔽,是衣冠身而眾庶見也,是引貊入中國,以為未快,又與禽獸同群而不知避也。何乃不思之甚哉!無亦可悼之極哉!雖賢智之士,有出塵之趣、高世之念者,以事為膠擾,非清凈妙因之體也,則曰,吾豈有貪懼如愚夫之所期歟?
蓋將求佛所謂無上法第一義者,悟徹此心耳。鳴呼!堯、舜、禹、湯、文、武之德,衣被天下,仲尼、子思、孟軻之道,昭覺萬世,凡南面之君,循之則人與物皆蒙其福,背之則人與物皆受其殃,載在方冊之跡著矣。其原本於一心,其效乃至於此,不可御也。今乃曰,是未足以盡吾本心,兼利萬物為高士也,豈不猶食五?而曰不足以飫,登太山而曰不足以崇者乎?盍亦師圣人之言,窮萬物之理,反求諸心乎?今於圣人之言未嘗思,於萬物之理未能窮,志卑氣餒,倀倀然如逆旅之人也,乃率然曰,妙道非六經(jīng)所能傳,亦何言之易邪!假曰孔、孟有未言者,故佛言之,佛言其妙,所以出世,而孔、孟言其粗,所以應(yīng)世耳,其心則一也。然則以耳聽,以目視,以口言,以足行,饑而食,渴而飲,冬而裘,夏而葛,旦而動(dòng),晦而息,戴皇天,履后土,皆孔、孟日用之常,佛老何不一概反之,而亦與之同乎?同其粗而不同其精,同其心而不同其用,名曰出世,而其日用與世人無以異,烏在其能出乎?故道不同,不相為謀,儒與佛不同,審矣。佛者未嘗為儒謀,而儒之陋者無不為之謀,悅其受記之媚,承其外護(hù)之諂,張而相之,扶而興之。至使非毀堯、舜,詆譏邱、軻,曾不以為疾也;一有距西方之說者,則怵心駭色,若罪元在己,雖弒父與君,未足以方其怖且怒矣,良心陷僻,乃至於此邪?或者曰,如子所言,皆僧之弊,非佛本旨也,子惡僧可也,兼佛而斥之則過矣。則應(yīng)之曰:黃河之源,不揚(yáng)黑水之波;桃李之根,不結(jié)松柏之實(shí)。使緇衣髡首者承其教,用其術(shù),而有此弊,是誰之過也?仲尼父子君臣之道,經(jīng)紀(jì)乎億千萬載,豈有弊邪?惟其不作而無弊也,煩以如天之覆,不待推而高;如地之載,不待培而厚;如日月之照,不待廓而明。惟其造作而有弊也,是故曼衍其說,張皇其法,防以戒律,而詛以鬼神,侈以美觀,而要以誓愿,?之於國王宰官,劫以禍福苦樂,而其弊久而益甚矣。墨氏兼愛,其流無父,楊朱為我,其流無君,非身自為之也,孟子究極禍害,比之禽獸。況其身自為之,又率天下而從之,其害源之所達(dá),而禍波之所浸,千有馀年,喪人之心,失人之身,破人之家,亡人之國,漂泊滔壞,天下溺焉,莫之援也,豈曰弊而巳乎!昔梁武奉佛,莫與比隆,及侯景之亂,諸子擁重兵,圖便利,?翔不進(jìn),卒殍其父,而後兄弟相夷,宗國亡滅。彼於君臣父子之際,可謂淡然無情,不為愛欲牽矣,而道果如是耶!或者猶曰,佛之意,亦欲引人為善,使人畏罪而不為,慕善而為之,豈不助於世,而何辟之深也。則應(yīng)之曰:善者,無惡之稱也,無父無君者,惡乎善乎?自非喪心者,不以為非惡,孰與有父有君之為善乎?道者,共由之路也,不仁不義者,可由乎?自非喪心者,不以為可由,孰與居仁由義之為道乎?子悅其言而不?其事,過矣?;蛘哂衷唬蛟诩乙责B(yǎng)口體、視溫清為孝者,其孝小;出家得道而?,濟(jì)父母於人天之上者,其孝大。佛非不孝也,將以為大孝也。則應(yīng)之曰:良價(jià)之殺父,效牟尼之逃父而為之者也。逃父之於山而得道,不若使父免於思慮憂勤,而親其身之為全也。殺父升之於天之非理,不若使父免於叱逐餒,殍而養(yǎng)其生之為得也。然則佛之所謂大孝,乃其父之所謂大不孝耳。借使佛之說盡行,人皆無父,則斯民之種必致殄絕,而佛法亦不得傳矣。人皆無君,則爭奪屠膾,相殘相食,而佛之黨亦無以自立矣。此理之易見者,彼非懵然不知也,特罔人以虛誕之言,蓋其悖逆之情。聾瞽愚惰之徒,而安享華屋之居,良田之利,金帛之施,衣食之奉,泰然為生民之大蠹,不謂之異端邪說,謂之何哉!是故仲尼正則佛邪,佛邪則仲尼正,無兩立之理,此《崇正辯》所以不得巳而作也。上士立德,以教變之;中士立功,以法革之;下士立言,以辭辟之。吾下士也,凡若干言,覽者矜其志而左右其說,則忠孝之大端建矣。
又《永甯院輪藏記》曰:文籍惟吾儒與釋氏為最多。然儒書之要,莫過乎《五經(jīng)》、鄒、魯之語。是七書者,上下關(guān)千百馀載,非一圣賢所言,總集百有馀卷而巳。既經(jīng)仲尼裁正,理益明,道益著,三才以立,萬世無弊。違之則夷狄禽獸焉。未嘗丁甯學(xué)者收藏夸眩,以利心事之,而所以至於今存而不廢者,蓋人生所共由,自不可離也。其馀百氏著述,日繁世久,得以卷計(jì)者至於數(shù)萬,可謂眾矣。然明智之士,則必紀(jì)綱大訓(xùn),折衷於圣人,使至當(dāng)歸一,精義無二,讠皮淫邪遁之辭遏而不得肆,固不盡以為是也。今釋氏之書,五千四十八卷,以詞之多,故世人罕能誦之。吾嘗閱實(shí)其目,則曰論,曰戒,曰懺,曰贊,曰頌,曰銘,曰記,曰序,曰錄,雜出於僧人所為,居其大半,而以經(jīng)稱者,才一千馀卷焉。僧人於中所常誦味舉唱者,又亦六七品而止?fàn)?,馀則置而不道也。所以不道者,抑未暇歟?將無庸稱焉?然則自其術(shù)論之,所得有淺深,則所言有當(dāng)否。若舉以為是,不亦罔之甚哉。夫其詞之多,雖未可盡究,而立說之大旨亦可知矣。蓋論心則謂耳目口鼻之用、喜怒哀樂之變,皆非本體之妙也。論身則謂假合暫聚,生老病死無非苦惱,雖以食狼虎,飽鴟鳶而可也。論生死則謂有前世之來、後世之往,人與狗彘羊牛相為輪轉(zhuǎn)而不息也。論世界則謂天之上有堂,地之下有獄,日月之中有宮囿,星辰之域有里數(shù),而宇宙之眾如河沙微塵者蓋不可勝計(jì)也。論庶物則羽毛介鱗皆前生之親愛宗族,而含靈蠢動(dòng)蚊蚋、螻?豈與佛不殊,亦欲化之,使登正覺也。其於秉彝天命,則以為愛欲所鍾,因而滋續(xù),無足貴者,故視父母兄弟妻子,猶惡憎仇毒之可惡也。其所親厚,則以他人為慈父法嗣,凡九州四海,殊根異質(zhì),不問賢否,茍同於我者,皆眷屬也。其論覆載之內(nèi)可見之物、可名之事,則等之寐夢幻詭、漚影電露,舉非堅(jiān)久真實(shí),不必為也。其論鬼神,則記其狀貌,敘其種類,知其嗜欲、年壽,得其居處、名數(shù),縱口而談,極筆而書,不自以為怪也。佛既言之,又付囑之,僧遂演說而推廣之,所以其書至於五千四十八卷之富。且以為字字皆至理,句句皆妙法,卷卷有光明發(fā)見,處處有神佛護(hù)持,無可置議。於是裒人之財(cái),殫眾之力,印以紙筆,匣而藏之,載以機(jī)輪,推而轉(zhuǎn)之。丹砂黃金,文珉香木,窮極侈麗,葩華絢爛,然後為快。獨(dú)疑而辟之者,乃外道魔障,佛之罪人。若傅太史、韓文公之流,至今為釋子怒罵而未巳也。夫既以空虛寂滅為道之至矣,雖天倫之重,乾坤之大,照臨之顯,山河之著,猶將掃除殄滅,洞然不立,則凡見於形像,當(dāng)一毫無有焉。今乃建大屋,聚徒黨,耕良田,積厚貨,憧憧擾擾,與世人無異;而以佛之遺書,營置儲(chǔ)貯,巍然進(jìn)然,郁相望也,烏在其為空乎?不能空其言說之跡,而欲空并育之萬有,烏知其可乎? 是必有說矣。比邱意嚴(yán)居桂陽之永甯,悉其志力以營茲事,勤勞歷年而後克成,來求為之述,以示久遠(yuǎn)。子因舉儒、釋同異,且箴夫棄有趣空者之蔽,庶吾黨之士,相與講明,以止於至善。夫豈好辯哉,蓋不得巳也!
又《讀史管見》曰:太宗謂傅奕曰:“佛教元妙,卿何不悟?”奕曰:“佛乃胡中桀黠,誑耀彼土,中國邪僻之人,取莊、老言談,飾以妖幻,用欺愚俗,有害於國。臣非不悟,鄙不學(xué)也?!比甾戎裕醋阋詳喾鸬乐?。彼所以能張大其說,流傳千有馀歲,高明之士往往從之者,亦有以深動(dòng)乎其心矣。若茍?jiān)谎枚?,則中人以下亦或能照之,蓋不如是也。然其說實(shí)為浩博,連類以根塵六者,反復(fù)隱顯,引而伸之,遂至於數(shù)十萬言。故君子曰,若一一欲窮之,未必能窮,而先為所變,故不若置而不觀。此為中人以下者言之也。若夫上智之士,既不可惑,亦必遍讀其書,抉其楗而剔其髓,然後冰釋?散,渙然無疑。信道術(shù)之為天下裂,而至當(dāng)之必歸於一也。
※《華嚴(yán)經(jīng)》八十一卷 陳氏曰:唐于闐寶叉難陀譯。
※《華嚴(yán)合論》一百二十卷
晁氏曰:按《纂靈記》云:《華嚴(yán)》大經(jīng),龍宮有三本。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入龍宮,誦下本十萬偈,四十八品,流傳天竺。晉有沙門支法領(lǐng)得下本,分三萬六千偈,至此上,義熙十四年,譯成六十卷。唐證圣元年,于闐沙門喜學(xué)再譯舊文,兼補(bǔ)諸闕,通舊總四萬五千頌,成八十卷,三十九品?!逗险摗氛撸评钔ㄔ?。通元,太原人,宗室子也。當(dāng)武后時(shí),隱居不仕。舊學(xué)佛者皆曰,佛說此經(jīng)時(shí),居七處九會(huì),獨(dú)通元以為十處十會(huì)云?! 吨熳诱Z錄》曰:佛書中說六根、六塵、六識(shí)、四大、十二緣生之類,皆極精巧,故前輩學(xué)佛者,必謂此孔子所不及。今學(xué)者且須截?cái)啵赜F究其說,恐不能得身巳出來。他底四大,即吾儒所謂魂魄聚散。十二緣生,在《華嚴(yán)合論》第十三函卷,佛說本言盡去世?萬事。其後黠者出,?言“實(shí)際理地,不染一塵,萬事門中,不舍一法?!?br />
※《華嚴(yán)合論法相撮要》一卷
陳氏曰:青谷真際禪師以唐李長者通元《合論》,撮其要義,手藁為圖。
※《華嚴(yán)經(jīng)清涼疏》一百五十卷 晁氏曰:唐僧澄觀撰。澄觀居清涼山,號清涼國師,即韓愈贈(zèng)之詩者。文元公有言曰:“明法身之體者,莫辯於《楞嚴(yán)》;明法身之用者,莫辯於《華嚴(yán)》?!睂W(xué)佛者以為不刊之論?! 度A嚴(yán)決疑論》四卷
晁氏曰:李通元撰。通元既為《華嚴(yán)合論》,又著此書?;食瘡埳逃⑹购?xùn)|,得之壽陽縣東浮屠廢書中。
※《華嚴(yán)經(jīng)略》一卷 晁氏曰:唐僧澄觀撰。澄觀既疏《華嚴(yán)》,又撮其大意為此,凡四十二章。
※《法界觀》一卷
晁氏曰:唐僧杜順撰?!度A嚴(yán)》最後品法名曰“法界”,敘善財(cái)參五十三位善知識(shí),經(jīng)文廣博,罕能通其說。杜順乃著是書,宗密注之,裴休為之序。 ※《華嚴(yán)起信文》一卷
晁氏曰:唐僧善孜撰。孜,潭州太平寺僧也。每品一章,撮其大指,凡三十九章。 ※《華嚴(yán)經(jīng)百門義?!穬删?br />
晁氏曰:唐僧法藏撰。藏,長安崇福寺僧也。分十章。
※《華嚴(yán)奧旨》一卷
晁氏曰:唐僧法藏撰。又曰《妄盡還源觀》。凡六門?! 度A嚴(yán)吞海集》一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通述。《華嚴(yán)經(jīng)》七處、九會(huì)、三十九品、五萬四千偈,其文浩博。澄觀為之疏,尤難觀覽。道通約之成萬三千言,以便初學(xué)。
※《法界披?集》一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通述。杜順纂《華嚴(yán)經(jīng)》義,撰《法界觀》,道通又分十元門。
※《法界摭要記》四卷
晁氏曰:皇朝僧遵式述。其序云:“元豐初,覽清涼《元鏡》,圭峰注,取其合者錄之?!薄 斗ㄈA言句》二十卷
晁氏曰:唐僧智ダ撰。智ダ居天臺(tái)山,號天臺(tái)教。五代兵亂,其書亡。錢ㄈ聞高麗有本,厚賂因賈人求得之,至今盛行於江、浙。
※《六祖壇經(jīng)》三卷
晁氏曰:唐僧惠眇撰,記僧盧慧能學(xué)佛本末?;勰芴柫?。凡十六門。周希後有序。
陳氏曰:僧法海集。
※《水懺》三卷 ?龕李氏序略曰:昔梁武帝為其妻郗氏墮龍類中,志公教之制懺文十卷。其言深博懇至,禮誦者多獲冥報(bào)。後人因之更制此懺,文約而事備,使誦之者不勞而獲善利,亦方便之一也?;蛟唬骸岸晕亩喙延挟?,而獲報(bào)豈亦然乎?”予曰:
“心法無邊,文字有限,報(bào)亦有限。今以無盡心為無盡施,豈以文字為量哉。
《華嚴(yán)》上部偈如微塵,而流傳此方止八十卷;《楞伽》大部十萬偈,而達(dá)磨傳以為心要者才四卷;《般若》六百卷,而《心經(jīng)》總其要止二百五十八字,豈可以多寡量之乎?若能破一微塵,出大經(jīng)卷,則一大藏教盡自此中流出,施者受者,物我兼忘,罪??杖A,兩無處所,子又如何?”問者茫然。余曰:“若以空無相無作,而不起大悲心度眾生者,是寂滅行,非菩薩行。若起悲心,見有一眾生得度而度者,是有漏行,非菩薩行。應(yīng)以無所度而度,是為真度,無所施而施,是為真施。如是而施,福不唐捐,行矣仁者,布施勿疑。”問者忄?喜,踴躍而去。
※《肇論》四卷 晁氏曰:姚泰僧洪肇撰。師羅什,規(guī)模莊周之言,以著此書?!段锊贿w》、《不真空》、《涅?無知》、《般若無名》四論?!秱鳠翡洝吩?,肇後為姚興所殺。
※《觀心論》一卷
晁氏曰:魏菩提達(dá)磨撰。
※《百法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元奘譯。西域僧天親所造。所謂一切法者,其略有語: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yīng)行法,五無為法。心法八種,心所有法五十一種,色法十一種,心不相應(yīng)行法二十四種,無為法六種,故曰“百法”。
※《起信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宗密注,僧真諦譯。天竺第十二祖馬鳴大士所造也。雖云名相,蓋明心宗,指義元微,文辭明纟致,故盛行於世。若《肇論》、《百法》、《唯識(shí)》及此義者,皆專門名家,故《藏》中所收亦錄於此。
※《辯正論》八卷
晁氏曰:唐釋法琳撰。潁川陳良序云:“法琳,姓陳,關(guān)中人。著此書,窮釋、老之教源,極品藻之名理?!毙椭?,以其老子語,焚毀其第二、第四、第五、第八凡五卷,序文亦有翦棄者。 ※《破邪論》二卷《甄正論》三卷
晁氏曰:唐釋法琳撰。巳上三書,皆經(jīng)宣和焚毀,《藏》中多闕,故錄之。
按:《破邪》、《甄正》二論,昭德《讀書記》以為宣和焚毀,《藏》中多闕。然愚嘗於村寺經(jīng)藏中見其全文?!镀菩罢摗穼Tg傅奕而并非毀孔、孟,所謂讠皮淫邪遁之辭,無足觀者?!墩缯摗纷I議道家,如《度人經(jīng)》“璇璣停輪”處,以為璇璣無停輪之理,使停輪至七日七夜,則宇宙顛錯(cuò),而生人之類滅矣。
“無極曇誓天”及“龍變梵度天”處,以為“曇”與“梵”二字出自佛書,佛法未入中國之前,經(jīng)傳中并無此二字,豈有天地名號而剽竊佛書字義乎?又如河上公《道德經(jīng)章句》序言,漢文帝駕詣河上公問道,而河上公一躍騰?,帝知是神人,下輦稽首,從受章句二卷,以為《漢》、《史》帝紀(jì),車駕每出必書,何獨(dú)不書駕詣河上公問道之事?且孝文好黃、老言,立渭陽五帝廟,則因新垣平,平一方士,其說至卑陋,帝尊寵之,而史亦備述之,河上公之事奇?zhèn)ト绱耍为?dú)見遺於班、馬乎?乃羽人道士輩自創(chuàng)此說(大意如此,不能悉記其詞語)。此論頗當(dāng),意必借筆於文學(xué)之士,沙門輩恐不能道也。
※《原人論》一卷 晁氏曰:唐僧宗密撰?!冻鈭?zhí)迷》、《褊淺》、《直顯真源》、《余通本末》,凡四篇?! 遁o教編》五卷 晁氏曰:皇朝僧契嵩撰。藤州人。皇??,以世儒多詆釋氏之道,因著此書,廣引經(jīng)籍,以證三家一致,輔相其教云。
※《元圣遽廬》二卷
晁氏曰:唐李繁撰。繁學(xué)於江西僧道一,敬宗時(shí),常與丁公著、陸亙?nèi)氲钪锌狗稹⒗?,講論唐、虞。愈稱其家多書,一覽終身不忘。大和中,舒元輿誣其濫殺不辜,系獄。知且死,著書十六篇,以明禪理。自謂臨死生而不懼,賢於顏回在陋巷不改其樂。嗚乎,可謂賢矣!而史載其平生行事甚?鬼,獨(dú)何歟?
※《宗鏡錄》一百卷
晁氏曰:皇朝僧延壽撰。延壽姓王氏,馀杭人,法眼嫡孫也。建隆初,錢忠懿命居靈隱,以釋教東流,中夏學(xué)者不見大全,而天臺(tái)、賢首、慈恩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立重閣,館三宗知法僧,更相詰難,至讠皮險(xiǎn)處,以心宗旨要折衷之。因集方等秘經(jīng)六十部,華、梵圣賢之語三百家,以佐三宗之義,成此書。學(xué)佛者傳誦焉。天臺(tái)者,僧知ダ也,解《法華經(jīng)》;賢首者,僧法藏也,述《華嚴(yán)經(jīng)》;慈恩者,僧元奘也,譯《般若經(jīng)》。
※《釋氏要覽》三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成集。雜錄釋典,旁求書傳,分門編次,成二十類。天禧三年書成。
※《弘明集》十四卷
晁氏曰:梁釋僧?纂。僧?居鍾山定林寺,號右律師。采前代勝士書記文述有益於釋教者?! 稄V弘明集》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釋道宣撰。道宣麟德初居西明寺。以中原自周、魏以來,重老輕佛,因采輯自古文章,下逮齊、隋,發(fā)明其道者,以廣僧?之書,分《歸正》、《辯惑》、《佛德》、《法義》、《僧行》、《慈惻》、《誠功》、《啟?!?、《滅罪》、《統(tǒng)歸》等十門。
※《林?錄》四卷
晁氏曰:皇朝僧德洪撰。記高僧嘉言善行,謝逸為之序。然多寓言,如謂杜祁公、張安道皆致仕居睢陽之類,疏闊殊可笑。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道原編。其書披奕世祖圖,采諸方語錄,由七佛以至法眼之嗣,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一人。獻(xiàn)於廟,詔楊億、李維、王曙同加裁定。億等潤色其文,考正差謬,遂盛行於世,為禪學(xué)之源。夫禪學(xué)自達(dá)磨入中原,世傳一人,凡五傳至慧能,通謂之祖?;勰軅餍兴?、懷讓,行思之後有良價(jià),號洞下宗;又有文偃,號?門宗;又有文益,號法眼宗;懷讓之後有靈?、慧寂,號溈仰宗;又有義元,號臨濟(jì)宗。五宗學(xué)徒遍於海內(nèi),迄數(shù)百年。臨濟(jì)、?門、洞下日愈益盛。嘗考其世,皆出唐末五代兵戈極亂之際。意者亂世聰明賢豪之士,無所施其能,故憤世嫉邪,長往不返,而其名言至行,譬猶聯(lián)珠疊璧,雖山淵之高深,終不能掩覆其光彩,而必輝潤於外也。故人得而著之竹帛,罔有遺軼焉。
※《玉英集》十五卷
晁氏曰:皇朝王隨撰。先是,楊億編次《傳燈錄》三十卷,隨刪去其繁大半,上之。
致堂胡氏序曰:學(xué)必有疑,疑必有問,問必資於賢智於我者。問非所疑,答不酬問,與夫不待問而自告之,此師弟子之失也?!秱鳠翡洝匪d,釋子以葛藤目之,其失在此矣。今獨(dú)取其敷揚(yáng)明白者,庶易以考其是非焉。若夫談鬼怪、舉詩句、類俳戲、如誑誕者,則盡削之?;蛘V予為蔽,曰:“曾不聞粗言細(xì)語,無非第一義,而於其?妄生揀擇,是豈禪意?”予曰:“以鬼怪、詩句、俳戲、誕誑之說相唱和於穿穴空籠、?漾無實(shí)之中,是為遁辭,乃得法者之所訶也。觀少林啟迪姬光,警發(fā)梁武,莫非的確要論,何有如末流蘿蔓???葛不可致詰者哉!
雖然,此亦就其心聲而去取之,非宗其道也。夫意由心生而意非心,心由性有而初非性也。今釋者之論心,才及意耳;其論性,才及心耳。是自名見性,而未嘗見性也。未嘗見性,於是以世界為幻,以性命為欲,以秉彝為妄,以事理為障,雖清凈寂滅,不著根塵,而大用大機(jī),不足以開物成務(wù),特以擎拳植拂,揚(yáng)眉瞬目,遂為究極,則非天地之純?nèi)?,中庸之至德也?! 短焓V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皇朝駙馬都尉李遵勖編。自釋迦以降。仁宗御制序?! 斗譄艏范寰?br />
晁氏曰:皇朝井度編,蓋續(xù)三《燈錄》也。
※《建中靖國續(xù)燈錄》三十卷
晁氏曰:僧維白編。維白靖國初住法?寺。駙馬都尉張敦禮以其書上於朝,徽宗為之序。分《正宗》、《對機(jī)》、《拈古》、《頌古》、《偈頌》五門。
※《禪苑瑤林》一百卷
晁氏曰:井度編。取《三燈錄》所載祖師言行,附入諸方闡提語句,且考正其差誤云。 ※《緇林古鑒》二十四卷
浮屠慧邃撰。?龕李氏序略曰:邃以所著《緇林古鑒》示予,曰:“此書起漢永平,迄唐貞觀,上下數(shù)百年,用《高僧》、《續(xù)高僧》、《求法》、《法顯》等數(shù)家之書,芟其繁冗,以類相從,為四十九門,二十四卷,總二千二百七十一事。傳授之本末、教法之興替、高勝之行業(yè)、幽顯之報(bào)應(yīng),莫不畢載?;坼渲疄榇藭?,非務(wù)博聞而巳,將俾學(xué)者考古以鑒令,知所畏慕,誘掖其善意,而策發(fā)其怠惰,於教法有序焉。請序而行之?!蹦吃唬骸叭酥畬W(xué)道,要臻其極,而剛?cè)峋徏保懿庞胁煌?。今子之書,以事從人,以人從目,覽者各以類求之,而知慕向焉,所得斯過半矣。” ※《嘉泰普燈錄》三十卷 陳氏曰:僧正受編。三《錄》大抵與《傳燈》相出入,接續(xù)機(jī)緣語句前後一律,先儒所謂遁辭也。然本初自謂直指人心,不立文字,今四燈總一百二十卷,數(shù)千萬言,乃正不離文字耳。
※《龐公語錄》十卷 晁氏曰:唐龐公,襄陽人,與其妻子皆學(xué)佛,後人錄其言成此書。
※《羅漢因果識(shí)見頌》一卷
陳氏曰:天竺?那多迦譯。首有范仲淹序,言宣撫河?xùn)|,得於傳舍,藏經(jīng)所未錄者。十六羅漢為比邱摩?羅等說。
※《雪竇頌古》八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顯撰。道顯居雪竇山。所謂“頌古”者,猶詩人之“詠古”云?! 蹲陂T統(tǒng)要》十卷
陳氏曰:建溪僧宗永集。
※《鮑?宗》記
永嘉鮑?撰。水心序曰:佛學(xué)由可至能自為宗,其說蔓肆數(shù)十萬言。永嘉鮑?刪擇要語,定著百篇,此非佛之學(xué)然也,中國之學(xué)為佛者然也。佛學(xué)入中國,其書具在,學(xué)之者固病其難而弗省也。有胡僧教以盡棄舊書不用,即己為佛而巳,學(xué)之者又疑其誕而未從也。獨(dú)可、璨數(shù)人大喜,決從之,故流行至今。嗚呼,佛之果非巳乎?子不得而知也。己之果為佛乎?予不得而知也。余所知者,中國之人,畔佛之學(xué)而自為學(xué),倒佛之言而自為言,皆自以為己即佛,而甚者至以為過於佛也。是中國人之罪,非佛之過也。今夫儒者不然,於佛之學(xué)不敢言,曰:
“異國之學(xué)也?!膘斗鹬畷桓矣^,曰:“異國之書也。”彼夷術(shù)狄技,絕之易爾,不幸以吾中國之人為非佛之學(xué),以吾中國文字為非佛之書,行於不可行,立於不可立,草野倨侮,廣博茫昧,儒者智不能知,力不能救也,則中國之人,非佛非己,蕩逸縱恣,終於不返矣,是不足為大?歟!予嘗問?:“儒之強(qiáng)者慍,弱者眩,皆莫之睨,子以何道知之,又為之分高而別下,取要而舍煩哉?”?曰:
“無道也,悟而巳矣。其為是宗者,亦曰無道也,悟而巳矣。”予聞其言愈悲。
夫“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故曰“亦可以弗畔矣”,今悟而遂畔之,庸知非迷之大乎!雖然,考之於其書,則信悟矣。
※《雪峰廣錄》二卷
陳氏曰:唐真覺大師義存語。承相王隨序之。隨及楊大年,皆號參禪有得者也。
※《古塔王語錄》三卷
晁氏曰:皇朝僧道古撰。范文正喜之,嘗親為疏,請說法,有句云:“道行無玷,孤風(fēng)絕攀”。時(shí)以為非溢美也。
※《碧巖集》十卷
晁氏曰:皇朝僧克勤解《雪竇頌古》,曰《碧巖集》。
※《法藏碎金》十卷
陳氏曰:太子少傅晁迥撰。
※《景?天竺字源》七卷
陳氏曰:僧相凈等集進(jìn)。以華梵對翻,有十二聲、三十字母,名有牙、齒、舌、喉、唇五音。仁宗御制序,吳郡虎邱寺有賜本如新。
※《金園集》三卷《天竺別集》三卷 陳氏曰:并錢塘天竺僧遵式撰。世所謂式懺主是也。
※《道院集要》三卷
陳氏曰:王古撰。以晁迥《法藏碎金》、《耄智馀書》刪重集碎,別為此篇。
※《大慧語錄》四卷
陳氏曰:僧宗呆語。其徒道謙所錄,張魏公序之。
※《禪宗頌古聯(lián)珠集》一卷
陳氏曰:僧法應(yīng)編。
※《釋迦氏譜》十卷
晁氏曰:唐釋僧?撰。僧?以釋迦譜記雜見於經(jīng)論,覽者難通,因纂成五卷,又取內(nèi)外族姓及弟子名氏附於後。
※《高僧傳》六卷 晁氏曰:蕭梁僧惠敏撰。分《譯經(jīng)》、《義解》兩門。
※《高僧傳》十四卷
晁氏曰:蕭梁僧釋慧皎撰?;垧ㄒ詣⒘x慶《宣驗(yàn)記》、陶潛《搜神錄》等數(shù)十家并書諸僧,殊疏略,乃博采諸書,咨訪古老,起於永平十年,終於天監(jiān)十八年,凡五百五十二載,二百五十七人,又附見者二百馀人。分為《譯經(jīng)》、《義解》、《神異》、《習(xí)禪》、《明律》、《遺身》、《誦經(jīng)》、《興?!?、《經(jīng)師》、《唱道》十科。
※《續(xù)高僧傳》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道宣撰?!端囄闹尽纷鞯雷冢竺魉律?。以慧皎會(huì)稽人,故其書詳於吳、越而略於燕、魏。故上距梁天監(jiān),下終唐貞觀十九年,百四十四載,編載二百四十人,附見者又一百六十人。分《譯經(jīng)》、《解義》、《集禪》、《明律》、《護(hù)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凡十門。
※《求法高僧傳》二卷
晁氏曰:唐僧義凈撰。義凈垂拱中往天竺求佛經(jīng),既還,因纂集唐僧往西域者五十六人行事?! 侗惹衲醾鳌匪木?br />
晁氏曰:蕭梁僧寶唱撰。起晉升平,訖梁天監(jiān),得尼六十五人,為之傳。以檢凈為首。寶唱,金陵人?!端囄闹尽酚衅淠?。 ※《僧寶傳》三十二卷
晁氏曰:皇朝僧德洪撰。其序云:五家宗派,嘉?中達(dá)觀、曇穎嘗為之傳,載其機(jī)緣語句,而略其終始行事。德洪謂入道之緣,臨終之效,有不可闕者。遂盡忄?遺編別記,補(bǔ)以諸方之傳,又自嘉?至政和,取?門、臨濟(jì)兩宗之裔絕出者,合八十七人,各為傳,系之以贊云。
※《正法世譜》
王質(zhì)景文撰。自序略曰:其書始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釋迦佛生,至隆興元年癸未大慧卒,得二千二百八十五年,以《史記》、《通鑒》及《皇極經(jīng)世》相參以為正。其?諸宗師出某鄉(xiāng),姓某氏,舍某家,所從師某人,受具所,游方某所,出世某所,得法某人,授法某人,其平生所可見某事,終某所,塔某所,壽若干,臘若干,仿《史記》年表列之,此《世譜》大略也。蓋自《大藏經(jīng)》之馀,諸史、諸集、四方圖經(jīng)、諸志銘,若近儒、釋之徒所著未及入藏者,皆裒以為資。大慧以降,方歷訪其人續(xù)之,未艾也,竟余世而巳。
※《開元釋教錄》三十卷
晁氏曰:唐僧智?撰。智?在開元中纂釋氏諸書入中國歲月及翻譯者姓氏。
以《楞嚴(yán)經(jīng)》為唐僧懷迪譯,張?zhí)煊X以懷迪與菩提流支同時(shí),流支後魏僧,其言殆不可信也。
※《釋書品次錄》一卷
陳氏曰:題唐僧從梵集。末有黎陽張?跋,稱大定丁未,蓋虜中板本也。
※《法寶標(biāo)目》十卷
陳氏曰:戶部尚書三槐王古敏仲撰。以譯藏諸函,隨其次第,為之目錄,而釋其因緣。凡佛會(huì)之先後,華譯之異同,皆是著之。古,旦之曾孫,入元?黨籍。
致堂胡氏《崇正辯·序》曰:《崇正辯》何為而作歟?辟佛氏之邪說也。佛之道,孰不尊而畏之,曷謂之邪也?不親其親,而謂異姓為慈父;不君世主,而拜其師為法王;棄其妻子,而以生續(xù)為罪垢,是淪三綱也。視父母如怨仇,則無惻隱;滅類毀形而不恥,則無羞惡;取人之財(cái)以得為善,則無辭讓;同我者即賢,異我者即不肖,即無是非,是絕四端也。三綱四端,天命之自然,人道所由立,惟蠻夷戎狄則背違之,而毛鱗?角之屬咸無焉。不欲為人者巳矣,必欲為人,則未有淪三綱、絕四端而可也。釋氏於此,丕單掃除,自以為至道,安得不謂之邪歟?豈特此哉,人,生物也,佛不言生而言死;人事皆可見也,佛不言顯而言幽;人死然後名之鬼,佛不言人而言鬼;人不能免者,常道也,佛不言常而言經(jīng);常道所以然者,理也,佛不言理而言幻;生之後,死之前,所當(dāng)盡心也,佛不言此生而言前後生;見聞思議,皆實(shí)證也,佛不以為實(shí),而言耳目所不際,思議所不及;至善之德,盡於乾坤也,佛不知其盡,而言天之上,地之下,與八荒之外;若動(dòng)若植,無非物也,佛不恤草木之滎枯,而憫飛走之輪轉(zhuǎn);百骸內(nèi)外,無非形也,佛不除手足,而除?須,不廢八竅,而防一竅;等慈悲也,佛獨(dú)不慈悲父母妻子,而慈悲虎狼蛇?兀;等棄舍也,佛獨(dú)使人棄舍其財(cái)以與僧,而不使僧棄舍其所取之財(cái)以與人;河山大地,未嘗可以法空也,佛必欲空之,而屹然沛然卒不能空;兵刑災(zāi)禍未嘗可以咒度也,佛必欲度之,而伏尸百萬,烈焚淪沒,卒不獲度。此其說之疏漏畔戾,而無據(jù)之大略也,非邪而何?今中國之教,無父無君則圣賢辟之,萬世不以為過。中國之治,弒父與君,則王法誅之,人心不以為虐。
至於詭術(shù)左道,皆重加禁絕,所以扶持人紀(jì),計(jì)安天下也。釋氏之說,盡麗乎此數(shù)者,吾儒反相與推尊歸向,無乃有三蔽乎!三蔽為何?一曰惑,二曰懼,三曰貪。夫闖光於隙穴者,豈知日月之大明!囿知於一物者,豈盡陰陽之變化!此凡民淺識(shí)也。佛因而迷之曰,世界不可以數(shù)計(jì)生,死不可以世窮。於是不智者亦從而惑矣。身拔一毫,則色必栗然變;足履一刺,則心必惕然動(dòng),此民懦氣也。佛因而惴之曰,報(bào)應(yīng)之來,迅於影響之答;幽冥之獄,倍於金木之慘。於是不勇者亦從而懼矣。迫窮患害,必起饒益之想;謀及悠遠(yuǎn),必為子孫之慮,此凡民貪情也。佛因而誘之曰,從吾之教,則諸樂咸備,壽富不足言;造吾之地,則超位高明,天帝不足貴。於是不仁者亦從而貪矣。吾儒誠能窮理養(yǎng)氣而宅心,必?zé)o此三蔽。有此三蔽,是衣冠身而眾庶見也,是引貊入中國,以為未快,又與禽獸同群而不知避也。何乃不思之甚哉!無亦可悼之極哉!雖賢智之士,有出塵之趣、高世之念者,以事為膠擾,非清凈妙因之體也,則曰,吾豈有貪懼如愚夫之所期歟?
蓋將求佛所謂無上法第一義者,悟徹此心耳。鳴呼!堯、舜、禹、湯、文、武之德,衣被天下,仲尼、子思、孟軻之道,昭覺萬世,凡南面之君,循之則人與物皆蒙其福,背之則人與物皆受其殃,載在方冊之跡著矣。其原本於一心,其效乃至於此,不可御也。今乃曰,是未足以盡吾本心,兼利萬物為高士也,豈不猶食五?而曰不足以飫,登太山而曰不足以崇者乎?盍亦師圣人之言,窮萬物之理,反求諸心乎?今於圣人之言未嘗思,於萬物之理未能窮,志卑氣餒,倀倀然如逆旅之人也,乃率然曰,妙道非六經(jīng)所能傳,亦何言之易邪!假曰孔、孟有未言者,故佛言之,佛言其妙,所以出世,而孔、孟言其粗,所以應(yīng)世耳,其心則一也。然則以耳聽,以目視,以口言,以足行,饑而食,渴而飲,冬而裘,夏而葛,旦而動(dòng),晦而息,戴皇天,履后土,皆孔、孟日用之常,佛老何不一概反之,而亦與之同乎?同其粗而不同其精,同其心而不同其用,名曰出世,而其日用與世人無以異,烏在其能出乎?故道不同,不相為謀,儒與佛不同,審矣。佛者未嘗為儒謀,而儒之陋者無不為之謀,悅其受記之媚,承其外護(hù)之諂,張而相之,扶而興之。至使非毀堯、舜,詆譏邱、軻,曾不以為疾也;一有距西方之說者,則怵心駭色,若罪元在己,雖弒父與君,未足以方其怖且怒矣,良心陷僻,乃至於此邪?或者曰,如子所言,皆僧之弊,非佛本旨也,子惡僧可也,兼佛而斥之則過矣。則應(yīng)之曰:黃河之源,不揚(yáng)黑水之波;桃李之根,不結(jié)松柏之實(shí)。使緇衣髡首者承其教,用其術(shù),而有此弊,是誰之過也?仲尼父子君臣之道,經(jīng)紀(jì)乎億千萬載,豈有弊邪?惟其不作而無弊也,煩以如天之覆,不待推而高;如地之載,不待培而厚;如日月之照,不待廓而明。惟其造作而有弊也,是故曼衍其說,張皇其法,防以戒律,而詛以鬼神,侈以美觀,而要以誓愿,?之於國王宰官,劫以禍福苦樂,而其弊久而益甚矣。墨氏兼愛,其流無父,楊朱為我,其流無君,非身自為之也,孟子究極禍害,比之禽獸。況其身自為之,又率天下而從之,其害源之所達(dá),而禍波之所浸,千有馀年,喪人之心,失人之身,破人之家,亡人之國,漂泊滔壞,天下溺焉,莫之援也,豈曰弊而巳乎!昔梁武奉佛,莫與比隆,及侯景之亂,諸子擁重兵,圖便利,?翔不進(jìn),卒殍其父,而後兄弟相夷,宗國亡滅。彼於君臣父子之際,可謂淡然無情,不為愛欲牽矣,而道果如是耶!或者猶曰,佛之意,亦欲引人為善,使人畏罪而不為,慕善而為之,豈不助於世,而何辟之深也。則應(yīng)之曰:善者,無惡之稱也,無父無君者,惡乎善乎?自非喪心者,不以為非惡,孰與有父有君之為善乎?道者,共由之路也,不仁不義者,可由乎?自非喪心者,不以為可由,孰與居仁由義之為道乎?子悅其言而不?其事,過矣?;蛘哂衷唬蛟诩乙责B(yǎng)口體、視溫清為孝者,其孝小;出家得道而?,濟(jì)父母於人天之上者,其孝大。佛非不孝也,將以為大孝也。則應(yīng)之曰:良價(jià)之殺父,效牟尼之逃父而為之者也。逃父之於山而得道,不若使父免於思慮憂勤,而親其身之為全也。殺父升之於天之非理,不若使父免於叱逐餒,殍而養(yǎng)其生之為得也。然則佛之所謂大孝,乃其父之所謂大不孝耳。借使佛之說盡行,人皆無父,則斯民之種必致殄絕,而佛法亦不得傳矣。人皆無君,則爭奪屠膾,相殘相食,而佛之黨亦無以自立矣。此理之易見者,彼非懵然不知也,特罔人以虛誕之言,蓋其悖逆之情。聾瞽愚惰之徒,而安享華屋之居,良田之利,金帛之施,衣食之奉,泰然為生民之大蠹,不謂之異端邪說,謂之何哉!是故仲尼正則佛邪,佛邪則仲尼正,無兩立之理,此《崇正辯》所以不得巳而作也。上士立德,以教變之;中士立功,以法革之;下士立言,以辭辟之。吾下士也,凡若干言,覽者矜其志而左右其說,則忠孝之大端建矣。
又《永甯院輪藏記》曰:文籍惟吾儒與釋氏為最多。然儒書之要,莫過乎《五經(jīng)》、鄒、魯之語。是七書者,上下關(guān)千百馀載,非一圣賢所言,總集百有馀卷而巳。既經(jīng)仲尼裁正,理益明,道益著,三才以立,萬世無弊。違之則夷狄禽獸焉。未嘗丁甯學(xué)者收藏夸眩,以利心事之,而所以至於今存而不廢者,蓋人生所共由,自不可離也。其馀百氏著述,日繁世久,得以卷計(jì)者至於數(shù)萬,可謂眾矣。然明智之士,則必紀(jì)綱大訓(xùn),折衷於圣人,使至當(dāng)歸一,精義無二,讠皮淫邪遁之辭遏而不得肆,固不盡以為是也。今釋氏之書,五千四十八卷,以詞之多,故世人罕能誦之。吾嘗閱實(shí)其目,則曰論,曰戒,曰懺,曰贊,曰頌,曰銘,曰記,曰序,曰錄,雜出於僧人所為,居其大半,而以經(jīng)稱者,才一千馀卷焉。僧人於中所常誦味舉唱者,又亦六七品而止?fàn)?,馀則置而不道也。所以不道者,抑未暇歟?將無庸稱焉?然則自其術(shù)論之,所得有淺深,則所言有當(dāng)否。若舉以為是,不亦罔之甚哉。夫其詞之多,雖未可盡究,而立說之大旨亦可知矣。蓋論心則謂耳目口鼻之用、喜怒哀樂之變,皆非本體之妙也。論身則謂假合暫聚,生老病死無非苦惱,雖以食狼虎,飽鴟鳶而可也。論生死則謂有前世之來、後世之往,人與狗彘羊牛相為輪轉(zhuǎn)而不息也。論世界則謂天之上有堂,地之下有獄,日月之中有宮囿,星辰之域有里數(shù),而宇宙之眾如河沙微塵者蓋不可勝計(jì)也。論庶物則羽毛介鱗皆前生之親愛宗族,而含靈蠢動(dòng)蚊蚋、螻?豈與佛不殊,亦欲化之,使登正覺也。其於秉彝天命,則以為愛欲所鍾,因而滋續(xù),無足貴者,故視父母兄弟妻子,猶惡憎仇毒之可惡也。其所親厚,則以他人為慈父法嗣,凡九州四海,殊根異質(zhì),不問賢否,茍同於我者,皆眷屬也。其論覆載之內(nèi)可見之物、可名之事,則等之寐夢幻詭、漚影電露,舉非堅(jiān)久真實(shí),不必為也。其論鬼神,則記其狀貌,敘其種類,知其嗜欲、年壽,得其居處、名數(shù),縱口而談,極筆而書,不自以為怪也。佛既言之,又付囑之,僧遂演說而推廣之,所以其書至於五千四十八卷之富。且以為字字皆至理,句句皆妙法,卷卷有光明發(fā)見,處處有神佛護(hù)持,無可置議。於是裒人之財(cái),殫眾之力,印以紙筆,匣而藏之,載以機(jī)輪,推而轉(zhuǎn)之。丹砂黃金,文珉香木,窮極侈麗,葩華絢爛,然後為快。獨(dú)疑而辟之者,乃外道魔障,佛之罪人。若傅太史、韓文公之流,至今為釋子怒罵而未巳也。夫既以空虛寂滅為道之至矣,雖天倫之重,乾坤之大,照臨之顯,山河之著,猶將掃除殄滅,洞然不立,則凡見於形像,當(dāng)一毫無有焉。今乃建大屋,聚徒黨,耕良田,積厚貨,憧憧擾擾,與世人無異;而以佛之遺書,營置儲(chǔ)貯,巍然進(jìn)然,郁相望也,烏在其為空乎?不能空其言說之跡,而欲空并育之萬有,烏知其可乎? 是必有說矣。比邱意嚴(yán)居桂陽之永甯,悉其志力以營茲事,勤勞歷年而後克成,來求為之述,以示久遠(yuǎn)。子因舉儒、釋同異,且箴夫棄有趣空者之蔽,庶吾黨之士,相與講明,以止於至善。夫豈好辯哉,蓋不得巳也!
又《讀史管見》曰:太宗謂傅奕曰:“佛教元妙,卿何不悟?”奕曰:“佛乃胡中桀黠,誑耀彼土,中國邪僻之人,取莊、老言談,飾以妖幻,用欺愚俗,有害於國。臣非不悟,鄙不學(xué)也?!比甾戎裕醋阋詳喾鸬乐?。彼所以能張大其說,流傳千有馀歲,高明之士往往從之者,亦有以深動(dòng)乎其心矣。若茍?jiān)谎枚?,則中人以下亦或能照之,蓋不如是也。然其說實(shí)為浩博,連類以根塵六者,反復(fù)隱顯,引而伸之,遂至於數(shù)十萬言。故君子曰,若一一欲窮之,未必能窮,而先為所變,故不若置而不觀。此為中人以下者言之也。若夫上智之士,既不可惑,亦必遍讀其書,抉其楗而剔其髓,然後冰釋?散,渙然無疑。信道術(shù)之為天下裂,而至當(dāng)之必歸於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