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湖山勝概

武林舊事 作者:宋·周密


  南山路自豐樂樓南,至暗門錢湖門外,入赤山煙霞石屋止。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麥嶺并附于此。

  豐樂樓舊為“眾樂亭”,又改“聳翠樓”,政和中改今名。淳祐間,趙京尹與 重建,宏麗為湖山冠。又甃月池,立秋千梭門,植花木,構(gòu)數(shù)亭,春時(shí)游人繁盛。舊為酒肆,后以學(xué)館致爭(zhēng),但為朝紳同年會(huì)拜鄉(xiāng)會(huì)之地。林暉、施北山皆有賦。趙忠定《柳梢青》云:“水月光中,煙霞影里,涌出樓臺(tái),空外笙簫,云間笑語(yǔ),人在蓬萊。天香暗逐風(fēng)回,正十里,荷花盛開。買個(gè)小舟,山南游遍,山北歸來?!眳菈?mèng)窗嘗大書所賦《鶯啼序》于壁,一時(shí)為人傳誦。

  湖堂舊在聳翠樓側(cè),又有集賢亭,今并不存。

  呂洞賓祠舊傳洞賓嘗至此。

  靈芝崇福寺錢王故苑,以芝生其間,舍以為寺,故名“靈芝”。高宗、孝宗凡四臨幸。有浮碧軒、依光堂,亦為新進(jìn)士會(huì)拜題名之所。朱靜佳詩(shī)云:“黃金幣地小橋通,四面清平納遠(yuǎn)空。云氣長(zhǎng)扶天子座,日光浮動(dòng)梵王宮;殘碑幾字莓苔雨,清磬一聲楊柳風(fēng)。沙鳥不知行樂事,背人飛過夕陽(yáng)東。”

  顯應(yīng)觀祀磁州神崔府君。六月六日生日,其朝游人甚盛。咸淳間改“昭應(yīng)”。今歸靈芝寺。舊有蕭照出水及蘇漢臣畫壁,今不復(fù)存矣。

  楊郡王府上船亭

  聚景園詳見“御園門”   靈應(yīng)堂俗呼“包道堂”

  寶蓮院

  紫霄宮廨院

  寶成院舊名“釋迦”  興福院

  永隆院  慧光尼庵張循王府

  省馬院船步內(nèi)有正覺、超化二院。

  長(zhǎng)橋

  妙凈院寶德寺楊和王重建。充三衙建圣節(jié)道場(chǎng)。

  希夷道堂劉蓑衣建于南屏園左,今稱于此。

  真珠園有真珠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曾經(jīng)臨幸。今歸張循王府。

  南園中興后所創(chuàng)。光宗朝賜平原郡王韓侂胄,陸放翁為記。后復(fù)歸御前,改名“慶樂”,賜嗣榮王與芮,又改“勝景”。有許閑堂和容射廳、寒碧臺(tái)、藏春門、凌風(fēng)閣,西湖洞天、歸耕莊、清芬堂、歲寒堂、夾芳、豁望、矜春、鮮霞、忘機(jī)、照香、堆錦、遠(yuǎn)塵、幽翠、紅香、多稼、晚節(jié)香等亭。秀石為上,內(nèi)作十樣錦亭,并射圃、流杯等處。弁陽(yáng)翁詩(shī)云:“清芬堂下千株桂,猶是韓家舊賜園。白發(fā)老翁和淚說,百年中見兩平原。”又云:“舊事凄涼尚可尋,斷碑空臥草深深,凌風(fēng)閣下槎牙樹,當(dāng)日人疑是水沈。”

  雷峰顯嚴(yán)院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錢王妃建寺筑塔,名“皇妃塔”?;蛟啤暗禺a(chǎn)黃皮”,遂訛為“黃皮塔”。山頂有通玄亭、望湖樓。

  普寧寺又名“白蓮”。有鐵塔一、石塔二。

  云濤觀

  凈相院舊名“瑞相”。有無盡意閣、娛客軒。一段奇軒,幽深可喜。今皆不存。

  上清宮葛仙煉丹舊址,道士胡瑩微祖筑庵,鄭丞相清之曾此讀書。淳祐中重建,賜今額。理宗御書“清凈道場(chǎng)”。“場(chǎng)”宋刻“院”。

  甘園內(nèi)侍甘升園,又名“湖曲”。曾經(jīng)臨幸,至今有御愛松、望湖亭、小蓬萊、西湖一曲。后歸趙觀文,又歸謝節(jié)使。弁陽(yáng)翁詩(shī)云:“小小蓬萊在水中,乾淳舊賞有遺蹤。園林幾換東風(fēng)主,留得庭前御愛松?!?br />
  御船坊理宗御舟在焉。

  凈慈報(bào)恩光孝禪寺孝宗嘗臨幸。山曰“南屏”,有慧日峰,舊名“慧日永明”。太宗賜“壽寧院”額。孝宗御書“慧日閣”。有千佛閣、五百羅漢堂。理宗御書“華嚴(yán)法界正遍知閣”等額。梁貞明大鐵鍋存焉。畫壁作五十三參等。寺后庵宇甚幽。大抵規(guī)模與靈隱相若,故二寺號(hào)南北山之最。東坡詩(shī)云:“臥聞禪老入南山,凈掃清風(fēng)五百間?!逼浜陦炎晕粢讶唬褚娉薮笠?。   山南照慶院宋刻“南山昭慶院”。

  惠照寺后為齋宮,今歸凈慈?! ∧掀劣鶊@正對(duì)南屏山。又名“翠芳”。

  南屏興教寺舊名“善慶”。有齊云亭、清曠樓、米元章書“琴臺(tái)”及唐人磨崖八分家人卦、中庸、樂記篇。后人于石傍刊“右司馬溫公書”六字,其實(shí)非公書也。

  廣法院齊王功德院。有清曠亭。

  法因院景獻(xiàn)太子欑所。有古鐵塔、錢王井。   寶林院莊文太子所。舊名“總持”。有可賦軒?! 〕嗌綑鐚m舊瑞龍寺,后為安穆、成恭、慈懿、恭淑四后欑所,今為熾盛光寺。

  修吉寺舊瑞龍寺移于此。有西湖奇艷。

  正濟(jì)寺又名“普門”。

  法雨寺舊名“水心”,又改“云龍”。有趙清獻(xiàn)、楊無為題名等?! “哺D崴?br />
  極樂尼寺

  高麗寺舊名“惠因寺”。湖山間惟此寺無敕額。元豐間,高麗王子僧統(tǒng)義天入貢,學(xué)賢首教于此,因施金建華嚴(yán)閣。有易庵、期懺堂。皇姑成國(guó)公主所?! 』菀驑蚯厣儆锡埦o(jì)游所謂“濯足于惠因澗”,即此是焉。

  玉岑山

  廣果寺  開化尼寺

  六通慈德院舊名“惠德塔”。

  法興院宋刻“寺”。

  保福院長(zhǎng)耳相院舊名“法相”。

  定光庵有定光泉。

  永慶院

  延長(zhǎng)真如院

  延壽山

  凈梵院舊名“瑞峰”。

  崇教院

  石屋洞大仁院有石庵,天成石羅漢。其洞后又一石洞,名“蝙蝠洞”。

  水樂洞院名“西關(guān)凈化”,即滿覺院山。孝宗時(shí)賜李隸。慈明殿賜楊郡王,后歸賈平章。山石奇秀,中一洞嵌空有聲,以此得名。有聲在堂、界堂、愛此、留照、獨(dú)喜、玉淵、漱石、宜晚、上下四方之宇諸亭,及金蓮池。

  滿覺院舊名“圓興”。今在水樂洞嶺傍。

  石佛接待庵

  煙霞洞清修院。有象鼻石、佛手巖、石羅漢、東坡留題等。

  歸云庵寧宗時(shí)水庵清禪師坐禪石窟中,聞南峰鐘鳴,遂大悟。今改永興庵。

  關(guān)真人道院

  小龍井井側(cè)有龍王祠。

  南高峰塔榮國(guó)寺。有白龍王祠及五顯祠。險(xiǎn)峻甚于北峰。中有墜石,相傳云:昔有道者鎮(zhèn)魔于此。又有潁川泉?! 》郊矣苑郊矣晾渌?、慈云嶺泥路,嘉會(huì)門外至大慈山、龍山。

  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

  崇真道院

  廣教院號(hào)“小南屏”。

  褒親崇壽寺在鳳凰山。劉貴妃功德。有鳳凰泉、瑞應(yīng)泉、松云亭、觀音洞、筆架池、偃松、交枝檜三門有陳公儲(chǔ)畫龍,甚奇。弁陽(yáng)翁詩(shī)云:“鶴羽鸞綃事已空,奉華遺寺對(duì)高松。宮斜鳳去無人見,且看門前粉壁龍?!狈钊A,劉妃閤名?! ∥魃徣鹣嘣狐S貴妃功德。

  地藏尼寺

  慈光尼寺張府功德。

  廣慈院舊名“廣?!?。

  寶藏院有烏龍井、錢武肅廟碑。改額“表忠觀”,立碑,碑抬府學(xué)。今錢氏五王廟在焉。宋刻無“改額”至“府學(xué)”等十一字。

  寧清廣福院陳淑妃香火院,雖小而幽邃可喜。宋刻“寧親”。

  福全尼寺

  廣嚴(yán)院舊名“妙嚴(yán)”。有徐正節(jié)墓。

  廣恩院宋刻無此。

  凈教院蔡貴妃欑所。

  安福禪院內(nèi)侍陳都知香火,名“小陳寺”。

  水月寺路口有靈因石。宋刻“因”作“固”。

  崇教院舊名“薦福”。有珍珠泉。

  慈云嶺宋刻入后梯子嶺下,提高一格,自為一路,誤。

  華津洞趙冀王府園。水石甚奇勝,有仙人臺(tái)基。宋刻“仙人棋臺(tái)”。

  西林法惠院舊名“興慶”。錢王建有雪齋、秦少游記、東坡詩(shī)。

  冷水峪

  梯子嶺  凈明院郊?jí)S宮。有易安齋、梅巖、高、孝兩朝御和詩(shī)。滿山皆棕櫚。舊有江月庵、筇筠亭子。宋刻“筇舄亭”?! ↓埲A寶乘院本錢王瑞萼園舍建。有傅大士塔并拍板門槌猶存。有溫公祠堂題名。

  天華寺鏡清禪師道場(chǎng),舊名“千春龍冊(cè)”。有頤軒、妙奇樓、化生池。宋刻“妙奇”作“妙因”。

  感業(yè)寺舊名“天龍”。有木觀音像。

  勝相院舊名“龍興千佛”。有五文觀音像、二并閣、釋迦丈六金身像。

  大通院舊名“顯明”。

  天真院舊名“登云臺(tái)”。有靈化洞。

  龍華山有石如龍,與兩石龍寺接。

  下石龍凈勝院  上石龍永壽院舊名“資賢”。石崖刻仁宗《佛牙贊》

  郊臺(tái)錢王郊臺(tái)亦近焉。

  道林院舊名“普濟(jì)”。

  大慈寺

  般若院

  寶惠院舊名“普濟(jì)”。

  錢王墳文穆、忠獻(xiàn)二王葬此。

  長(zhǎng)慶崇福院皇叔祖太師和王功德?! 「G池一名“烏菱池”。

  圣果寺在包家山。

  真覺院舊名“奉慶”。有東坡《瑞香花》詩(shī)。

  包家山桃花關(guān)桃花甚盛。舊有“蒸霞”二字。春日游人甚多。

  法云寺舊名“資崇”?! 〈蟠壬脚f有“廣福金書院”額。

  虎跑泉舊傳性空禪師居此,無泉,二虎跑地而出。東坡詩(shī)云:“虎移泉眼趁行腳,龍作浪花供撫掌?!?br />
  乾溪寨

  小楊寺

  香嚴(yán)寺

  小麥嶺:飲馬橋前后巷至龍井止,九溪十八澗。宋刻無“巷”字。

  道人山有石洞?! ★嬹R橋地名“放馬場(chǎng)”。

  旌德顯慶教寺咸淳甲戌冬改“旌德襲慶”。慈明太后香火。方丈有軒,曰“云扉”。后山有泉石甚奇,曰“林泉”。有清壑、凝紫、靜云等諸亭。

  南山禪關(guān)又名“龍井路”。又改“南天竺”。

  仰妃墓吳越錢王妃。  梅坡園楊郡王園,又名“總秀”。

  靈隱觀寧宗朝張知宮創(chuàng),御書“沖隱庵”。淳祐中,道士范善遷重建,賜名今額。今庵在觀右,而觀改仁壽院矣。

  太清宮寧宗時(shí)朱靈寶守固建,楊大后書《道德經(jīng)》石幢。有歲寒軒,養(yǎng)性、凝神二堂。后為賈貴妃功德。今改觀音院。  松庵楊郡王府。

  崇報(bào)顯慶院舊名“棲真”,章楶質(zhì)夫功德。后為永王、祈王欑所。宋刻“崇報(bào)”作“崇德”。

  章司徒墓名得象,樞使楶之祖,棲真院碑可考。

  翁五峰墓名孟寅,字賓睗。

  徐典樂墓名申,字干臣,號(hào)青山翁。宋刻“樂”作“章”。   強(qiáng)金紫墓名至,字幾圣。今石羊虎猶存。其子文憲公淵明墓在西溪嶺欽賢鄉(xiāng),諸子亦多祔此。宋刻云:“在西溪鄉(xiāng)”。  陳拾遺墓唐人,歲久莫考名字。在積慶山下。

  冰壑書堂金樞密淵,號(hào)冰壑,嘗作書堂于此,因葬焉。積慶、永清二山在后,平鼎山在左,湖山在前,凡錢塘城邑江湖之勝,皆近在幾席間,乃南北二峰中之最高一山也。有君子、天一二泉。理宗御書“積慶山怡顏藏書農(nóng)圃”以賜。又賜功德寺名曰“積慶教忠”,后不及建而止。  贊寧塔天圣間葬此?! §`石山

  薛開府墓名居正,謚貞顯。

  崇因報(bào)德院有靈石泉,又名“歲寒泉”,甚清。高宗嘗臨幸。院與積慶山后永清院,皆薛開府功德。此院已廢,獨(dú)靈石塔猶存?! 袅謴V福院開府楊慶祖墳庵,土人呼為“上楊庵”。有松關(guān)、南泉、芳桂亭。姜白石與铦樸翁等三人來游,詩(shī)云:“四人松下共盤桓,筆硯花壺石上安。今昔興懷同此味,老仙留字在孱顏。”后為演福寺,遂廢。

  無垢寺舊名“無著”,乃無著禪師道場(chǎng)。舊在石人嶺。慶元中,韓平原以寺為生墳,遂移寺于此。嘉定十一年重修。有鴉雞巖、仙人臺(tái)、清音軒。偃松下有茯苓,因名泉為“茯苓泉”。后為演福寺,遂廢。

  崇恩演福教寺寶祐丁巳重建。咸淳中改禪寺。德祐后復(fù)為教寺。賈貴妃欑所,周漢國(guó)端孝公主祔焉。舊山門有妙莊嚴(yán)域及生清凈心亭、諸天閣、真如亭、羅漢閣、靈石堂。

  雞籠山

  金鐘峰

  褚家坎漢末褚盛族舊有居此者。

  白蓮院相傳晉肇法師講經(jīng)于此。

  風(fēng)篁嶺

  小水樂福邸園

  二老亭后改“德威”。舊在風(fēng)篁嶺頭。東坡、辯才往來于此,皆有詩(shī)。今移于龍井祠下。

  龍井吳赤烏中,葛稚川嘗煉丹于此。在風(fēng)篁嶺上,巖壑林樾幽古。石竇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愛,雖久旱不涸。石上流水處,其色如丹。游者視久,水輒溢;人去即減。其深不可測(cè)。相傳與江海通,有龍居之,每禱雨必應(yīng)。或見小蟹、班魚、蜥蜴之類。井旁有惠濟(jì)龍王祠。   陳寺丞墓名剛中。紹興中,以言事與張狀元九成連坐謫,知虔州安遠(yuǎn)縣而卒,后葬風(fēng)篁嶺沙盆塢。

  胡侯墓名則,知杭州。廟在墓前?! ⑩中⒆诔瘎⑼袢輽缢?。今歸龍井寺。

  龍井延恩衍慶寺辯才故地。舊名“報(bào)國(guó)看經(jīng)院”,后改“壽圣”,東坡書額猶存。又改“廣福”,元祐以來諸賢留題甚多,及東坡竹石、廉宣仲枯木。寺前有過溪橋,又名“歸隱橋”,又名“二老橋”。寺有方圓庵、寂照閣、清獻(xiàn)趙公閑堂、訥齋、潮音堂、滌心沼、鏡清堂、沖泉、薩埵石、辯才清獻(xiàn)東坡三賢祠、辯才塔、諸天閣。山有獅子峰。宋刻“報(bào)國(guó)”作“報(bào)恩”。   葉苔磯墓元素字唐卿,詩(shī)人。宋刻“元素”作“元索”。

  五云山中有真際院。嶺上有天井,大旱不竭?! 【畔藵?br />
  大麥嶺:

  法空寺舊名“資慶”。

  南資圣院濮王墳。

  花家山

  凈安院內(nèi)侍董宋臣香火。

  盧園內(nèi)侍盧允升園。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謂“花港觀魚”,即此處也?! 〕缯鎸m昔為女冠。今為永凈尼寺。

  茆家步

  獨(dú)角門

  凈嚴(yán)廣報(bào)院內(nèi)侍董永仲功德。

  隆興庵楊寺廨院。

  黃泥嶺

  水陸庵楊寺廨院。后名“慶安院”。

  妙心寺

  水竹塢

  西湖三堤路:蘇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曲院至馬蝗橋。

  蘇公堤元祐中東坡守杭日所筑,起南迄北,橫截湖面,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九亭。坡詩(shī)云:“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煙空。”后守林希榜之曰:“蘇公堤”。章子厚詩(shī)云:“天面長(zhǎng)虹一鑒痕,直通南北兩山春?!薄 〉谝粯蚋弁ǔ嗌浇虉?chǎng)南來。名“映波”。宋刻無“南來”二字。  旌德觀元系定香寺舊址。寶慶間,京尹袁韶改建為觀。有西湖道院、虛舟、云錦二亭。今復(fù)為定香教寺。宋刻無“教”字。

  先賢堂名“仰高”。祠許由以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贊,具載事跡。中以寶慶初巴陵之事,謂潘閬有從秦王之嫌,遂去之,及節(jié)孝婦孫夫人以下五人,今止三十有九人焉。中有振衣古香清風(fēng)堂山亭流芳花竹縈紆,小山曲徑。今歸旌德,堂宇皆廢。

  第二橋通赤山麥嶺路。名“鎖瀾”。

  湖山堂旁有水閣,尤宏麗。

  三賢堂祠白樂天、林和靖、蘇東坡。后有三堂,曰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后有小亭,曰虛舟,曰云梯。宋廷佐刻本“云錦”。

  第三橋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橋通茆家步。港名“壓堤”。北新路第三橋。

  施水庵名“圓通”。有石臺(tái)籠燈,以照夜船。

  雪江書堂胡賢良侁所居。宋廷佐刻本“侁”作“亻光”。

  新水仙王廟龍王祠。與葛嶺者為二。

  崇真道院賈平章建。后有閤,今改為僧寺。

  松窗張濡別墅

  第五橋通曲院港,名“東浦”。北新路第二橋。

  第六橋通耿家步港,名“跨虹”。北新路第一橋。

  小新堤淳祐中,趙京尹與 自北新路第二橋至曲院筑堤,以通靈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夾岸花柳,比蘇堤?;蛎摆w公堤”。

  履泰將軍廟有天澤井、葛仙翁所植虬松。將軍錢塘人,姓孫,名顯忠,仕吳越時(shí)。嘉熙中,趙與 權(quán)尹京,禱雨有驗(yàn),奏聞,因敕封天澤侯。

  楊園楊和王府。

  永寧崇福院又名小隱寺,元系內(nèi)侍陳源適安園。近世所歌菊花新曲破之事,正系此處。獻(xiàn)重華宮為小隱園,孝宗撥賜張貴妃。寺前有澗曰“雙峰”,又曰“金沙”。

  裴園裴禧園。誠(chéng)齋詩(shī)云:“岸岸園亭傍水濱,裴園飛入水心橫。傍人莫問游何處,只揀荷花開處行。”  喬園喬幼聞園。

  史園史屏石微孫。宋廷佐刻本“石微”作“右徽”。

  資園院舊名“報(bào)國(guó)”。有東坡書“陷秀齋”,趙令畤德麟跋語(yǔ)。宋廷佐刻本“資國(guó)園”。

  淳固先生墓斌,姓宋,號(hào)庸齋,師晦庵先生。

  馬蝗橋

  孤山路:

  西陵橋又名“西林橋”,又名“西泠橋”,又名“西村”。

  孤山舊有柏堂、竹閣、四照閣、巢居閣、林處士廬,今皆不存。

  四圣延祥觀有韋太后沈香四圣像、小蓬萊閣、瀛嶼堂、金沙井、六一泉。余見御園類。

  西太一宮舊四圣觀園,理宗朝建。今黃庭殿,乃昔涼堂也。兩壁蕭照畫尚存。亭館名并見御園類。弁陽(yáng)翁詩(shī)云:“蕊宮廣殿號(hào)黃庭,突兀浮云最上層。五福貴神留不住,水堂空照九枝燈?!庇泻途改埂旇?、陳朝柏。

  四面堂

  處士橋以和靖得名。

  涵碧橋

  高菊磵墓名“九萬”。葬孤山后談家山?! 鄻蛴置岸渭覙颉?。萬柳如云,望如裙帶。白樂天詩(shī)云:“誰(shuí)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帶斜?!?

  北山路自豐樂樓北,沿湖至錢塘門外,入九曲路,至德勝橋南印道堂、小溜水橋、黃山橋、掃帚塢、鮑家田、青芝塢、玉泉、駝巘、棲霞嶺、東山。同霍山、昭慶教場(chǎng)、水磨頭、葛嶺、九里松、靈隱寺、石人嶺、西溪路止。三天竺附。

  柳洲  龍王廟名“會(huì)靈”。所謂“柳洲五龍王”也。

  惠明院舊名“資?!?,今呼“柳洲寺”。其地舊為通元庵。

  上船亭

  養(yǎng)魚莊楊郡王府。

  環(huán)碧園楊郡王府。堂匾皆御書。

  迎光樓張循王府。

  劉氏園內(nèi)侍劉公正所居。

  一清堂后改“玉蓮”。競(jìng)渡爭(zhēng)標(biāo)于此。

  菩提院舊名“惠嚴(yán)”,與昭慶寺相連。有靈感大悲像閣、綠野白蓮堂、碧軒、四觀軒、南漪、迎熏、澄心、涵碧、玉壺、氍毹。今廢。

  玉壺御園  楊和王府水閣

  賈府上船亭  錢塘門上船亭  秀邸新園  謝府園有“—碧萬頃”堂。

  隱秀園劉鄜王府。

  先得樓即古望湖樓。坡詩(shī)有“望湖樓下水連天”是也。

  擇勝園秀邸。有御書“擇勝”、“愛閑”二堂?! 【徘窍隆 》?jì)院舊名“觀音院”。有有明、爽二軒。

  五圣廟有蘇漢臣畫壁存焉。

  妙因院元系慈光庵。

  寶嚴(yán)院

  真覺尼院元系隱靜庵。 錢氏院華亭錢府。宋刻“院”作“園”。

  新岳廟

  東湖道院

  關(guān)王廟舊滿路種桃,號(hào)“半道紅”。

  古北關(guān)

  楊府廨宇楊郡王府,今舍為寺。

  玉虛觀

  崇果院德勝橋南。舊名“羅漢”。

  印道堂

  趙郭園

  羅漢院

  史府今為慧日寺。

  水丘園

  西隱精舍

  豐樂院  鐵佛寺

  梅岡御園

  張氏園

  王氏園

  小溜水橋

  精進(jìn)院齋宮。舊名“精修”。

  延慶院  澄寂院桃花衢。宋刻“衝”。

  黃山橋

  掃帚塢  萬花小隱謝府園。

  常清宮沂王功德。

  聚秀園楊府?! □U家田

  秀野園謝府。

  南禪資福尼寺  極樂尼寺

  思故塔

  屠墟圣昭廟廣惠侯。宋刻“墟”作“虛”,“惠”作“慧”。

  資壽院元系大圣庵。

  明覺院舊名“報(bào)先”。有虛心軒。

  永庵閻府。

  萬安院舊名“清化永安”。

  羅寺

  慈圣院舊名“慈云”。潘、李二貴妃欑所。有圣水池,大旱不涸。

  妙智院舊名“報(bào)國(guó)觀音院”。

  玉泉凈空院泉色清澈,蓄大金魚。有龍王祠。

  西觀音山

  青芝塢

  愍忠資福普向院楊和王建,專充殿前諸軍功德,及為諸軍瘞所?! ∩详P(guān)寺內(nèi)侍關(guān)少師功德。名“崇先顯慶”。

  竹所

  杜北山墓汝能,字叔謙,太后諸孫,居曲院,能詩(shī)有聲。

  天清宮女冠?! §`峰院裴氏功德?! ∨釅炗须p節(jié)亭。

  駝巘嶺

  靈耀觀

  西峰凈嚴(yán)院感義郡王功德。

  大明院

  圓明崇福禪院巖阿有井泉,極清冽。內(nèi)侍霍汝弼功德。宋刻“院”作“寺”。

  棲霞嶺

  神仙宮有偃松,如龍,名“御愛松”。

  乾濕水洞有一寺在側(cè)。

  凈元觀

  妙明院

  東山衕

  永安院元系吳秦王府香火庵。有清芬亭。

  不空院舊名“傳經(jīng)”。

  護(hù)國(guó)仁王禪院后有龍洞,龍王祠在焉。宋刻“院”作“寺”。

  西靖宮女冠。

  寧國(guó)院

  廣照院

  霍山

  長(zhǎng)慶院舊名“華嚴(yán)”。庵主張王香火。

  張王廣惠廟

  永慶院  光相塔院山水甚奇?! ∮咳咦趪L取瀹茗。

  清心院舊名“涌泉”。

  瑤池園呂氏。

  金輪梵天院舊名“金輪寺”。后即“巾子峰”。

  寶勝院舊名“應(yīng)天”。

  金牛護(hù)法院

  洞明庵天龍庵道者無門所居。宋刻“庵”作“洞”,“道者”下有“開”字。

  云洞園楊和王府。有萬景天全、方壺云洞、瀟碧、天機(jī)云錦、紫翠閑、濯纓、五色云、玉玲瓏、金粟洞、天砌臺(tái)等處?;窘泽唇Y(jié)香片,極其華潔。盛時(shí)凡用園丁四十余人,監(jiān)園使臣二名。

  大昭慶寺與前菩提寺相連。舊名“菩提寺”。有戒壇。

  策選鋒教場(chǎng)

  古柳林

  錢塘縣尉司舊有平湖軒、英游閣。又有片石,周益公字之曰“奇俊”,蓋相傳為王子高舊居故也。

  葛嶺路:

  水磨頭

  石函橋有水閘,泄湖水入下湖。  放生亭德生堂理宗御書。

  泳飛亭理宗御書。

  總宜園水張?zhí)尽:髿w趙平遠(yuǎn)淇。今為西太一宮。

  大吳園

  小吳園

  水月園紹興中賜楊和王。孝宗撥賜嗣秀王。水月瀛、燕堂、玉林堂,皆御書。

  葛嶺葛仙常往來于此,故得名。亦名“葛塢”。

  兜率院  十三間樓相嚴(yán)院舊名“十三間樓石佛院”。東坡守杭日,每治事于此。有冠勝軒、雨亦奇軒。

  大石佛院舊傳為秦始皇纜船石。俗名“西石頭”。宣和中,僧思凈就石鐫成大佛半身?;蛟疲骸跋峦êQ邸薄?br />
  保叔塔崇壽院咸平中,僧永保修,故得名。有應(yīng)天塔、極樂庵、落星石、石獅峰又名巾子峰、及石屏風(fēng)在焉。碑刻舊有《屏風(fēng)院記》、《封山記》、《瑞峰堂》。宋刻無“瑞峰堂”。案,“堂”字下疑脫“記”字。

  寶稷山  敷惠廟

  多寶院舊名“寶積”。有綠陰堂。  嘉澤廟祠水仙王。有薦菊泉及亭?! O花翁墓惟信,字季蕃,隱居湖山,棄官自放,能詩(shī),詞尤工。趙節(jié)齋葬之,劉后村為志,杜清獻(xiàn)為文以祭之。

  普安院

  挹秀園楊駙馬。

  秀野園劉鄜王。有四并堂。

  上智果院有參寥泉,東坡題。梁廣王欑所。

  治平寺有錦塢、煙云閣。

  江湖偉觀即觀臺(tái)舊址,盡得江湖之勝。

  壽星院有寒碧軒、此君軒、觀臺(tái)、杯泉、平秀軒、明遠(yuǎn)堂、東坡祠及詩(shī)刻。

  寶云庵舊名“千光王寺”,邳王所。有寶云庵、清軒、月窟、澄心閣、南隱堂、妙思堂、云巢,今不復(fù)存。又有靈泉井、寶云庵、初陽(yáng)臺(tái),亦廢。

  瑪瑙寶勝院昔在孤山,后改為四圣觀,遂遷于此。有中庸子陶器墓,乃法惠法師智圓自號(hào)也。有高僧閣、仆夫泉、夜講堂。宋刻“高僧閣”作“高生閣”,無“夜講堂”。

  養(yǎng)樂園賈平章。有光淥閣、春雨觀、瀟然養(yǎng)樂堂、嘉生堂、生意生物之府。

  玉清宮有葛仙煉丹井。

  半春園史衛(wèi)王府。

  小隱園史府。  集芳御園后賜賈平章。內(nèi)有假山石洞,通出湖濱,名曰“後樂園”。有蟠翠雪香、翠巖倚秀、挹露玉蕊清勝,已上皆高宗御題,亦集芳舊物也?!拔骱磺鎰住保碜谟鶗??!扒镗炙斐跞萏谩?,度宗御書。又有初陽(yáng)精舍、警室、熙然臺(tái)、無邊風(fēng)月見天地心琳瑯步歸舟等不一。“倚秀”宋刻“倚繡”。

  香月鄰廖瑩中園,后歸賈相。

  嘉德永壽教寺毛娘娘功德。有翔泳堂、芝巖堂。宋刻無“堂”字?! ∠铲o寺即禪宗院。以鳥窠禪師得名。魏婉儀欑所。白樂天有《紫楊花》詩(shī)。

  寶嚴(yán)院舊名“垂云”。有垂云亭、借竹軒、無量福海。

  趙紫芝墓名師秀。在寶嚴(yán)院后?! 《I(yè)院鳥窠禪師道場(chǎng)。有君子泉、石甑山、環(huán)峰堂、襲夢(mèng)軒。

  虎頭巖介于寶嚴(yán)、定業(yè)之間?! ∈┟反姑鹻北山}、字仲山,吳人,能詞,精于律呂。楊守齋為寺。后樹梅作亭以葬,薛梯飆為志,李篔房書,周草窗題蓋。

  仁壽尼庵

  招賢寺  上官良史墓在招賢寺后。良史,字季長(zhǎng),號(hào)淇園?! ?bào)恩院舊名“報(bào)先”,即孤山六一泉寺,后以其地為延祥觀,遂遷于此。德國(guó)公主欑所。

  廣化院舊名“永?!?,自孤山遷于此。舊有白公竹閣、柏堂、水鑒堂、涵暉亭、凌云閣、金沙井、辟支佛骨塔、慧琳塔、白公祠堂。黃宜山詩(shī)云:“移自孤山占此山,荒涼老屋萬瑯玕。櫻桃楊柳空花夢(mèng),千古清風(fēng)滿閣寒。”  快活園趙氏?! ∷裨郝滟Z平章園。御書閣曰“文明之閣”。有秋水觀、第一春、思剡亭、道院。宋刻“文明”作“奎文”。

  顯明院舊名“興福保清”。儀王仲湜欑所。有鑒空、綠凈堂存焉?! ”毙侣房?br />
  棲霞嶺口

  古劍關(guān)棲霞嶺下。

  岳王墓岳武穆王飛所葬,其子云亦袝焉。葉靜逸詩(shī)云:“萬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復(fù)堪憐。如公少緩須臾死,此寇安能八十年!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凌煙。早知埋骨西湖路,學(xué)取鴟夷理釣船?!绷止荚?shī)云:“天意只如此,將軍足可傷。忠無身報(bào)主,冤有骨封王;苔雨樓墻暗,花風(fēng)廟路香。沉思百年事,揮淚灑斜陽(yáng)。”王修竹詩(shī)云:“埋骨西湖土一丘,殘陽(yáng)荒草幾經(jīng)秋。中原望斷因公死,北客猶能說舊愁。”宋刻葉詩(shī)“學(xué)取”作“悔不”。

  褒忠演福院元系智果觀音院,后充岳鄂王香火。岳云所用鐵槍猶存。

  沖虛宮舊名“寧壽庵”。

  耿家步

  東山衕口

  福壽院旌德寺子院。有寧宗御書“桂堂”二字。

  廖藥洲園有花香、竹香、心太平、相在、世彩、蘇愛、君子、習(xí)說等亭。宋刻脫“蘇”字。

  小石板巷口

  九里松、一字門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日,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門匾吳說書,高宗嘗欲易之,自以不及,但金飾其字。

  駝巘嶺口

  石板巷口

  曲院巷口

  行春橋

  小行春橋

  忠勇廟統(tǒng)制張玘祠。

  左軍教場(chǎng)  馬三寶墓在教場(chǎng)內(nèi)。傳云:向曾欲去之,有黑蜂數(shù)百自墓中出,不可向,遂止。至元十五年六月內(nèi)有軍廝名狗兒者,因樵采墾土,得一鐵券,上有字云:“雁門馬氏葬于橫沖橋”云云。后又有十字云:“至元十五六,狗兒壞我屋。”蓋古人知數(shù)者耳。始知橫春橋本名“橫沖橋”云。

  三藏塔院

  明真宮女冠。今改為三藏寺。

  資德院慕容貴妃香火。

  萬壽院南山白云宗建。

  唐家衕  后澗溪  紫芝道院道士陳崇真。

  瑞岡塢

  燕脂嶺以土色得名。

  普福教寺芝云堂。

  崇壽院

  崇親資福院張淑妃香火。  天申萬壽圓覺教寺舊為了義法師塔院。有歸云堂、三昧正受閣,并高宗御書。累朝臨幸,有御座御榻。理宗御書“清涼覺地”。

  石獅子路

  香林園

  斑衣園韓府。

  金沙澗靈竺之水,自此東入于湖。

  顯慈集慶教寺閻貴妃香火。寺匾殿閣,皆理宗御書。有月桂亭,甚佳。金碧為湖山諸寺之冠。

  靈隱天竺寺門俗呼“二寺門”。袁居中書白樂天詩(shī):“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元從一寺分?!闭艘病?br />
  合澗橋靈竺二山之水會(huì)合于此。

  龍脊橋

  武林山又名“靈隱山”,又曰“靈苑山”,又曰“仙居山”。有五峰:曰“飛來”,曰“白猿”,曰“稽留”,曰“月桂”,曰“蓮華”。山前有澗,即武林泉也。

  呼猿洞龍泓洞有蔣之奇篆字。前后諸賢題字極多。二洞在飛來峰。

  女兒山一名“玉女巖”。

  青靈巖

  理公巖乃靈隱開山慧理法師。在靈鷲寺后。

  冷泉有亭在泉上。“冷泉”二字,乃白樂天書;“亭”字乃東坡續(xù)書。詩(shī)匾充棟,不能悉錄。林丹山詩(shī)云:“一泓清可沁詩(shī)脾,冷暖年來只自知。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shí)?!彼慰獭傲鞒觥弊鳌傲飨颉?。

  溫泉

  醴泉二泉在冷泉之上。

  葛塢朱墅

  候仙山宋刻“候山亭”。

  壑雷亭

  觀風(fēng)亭又有虛白、見山、袁君、紫微、翠微、石橋、月桂等亭,及丹灶,隱居、許邁、思真三堂、連巖棧、伏龍濺等,今皆廢。

  景德靈隱禪寺相傳“靈隱禪寺”乃葛仙書,或云宋之問書。景德中,續(xù)加“景德”二字。有百尺彌勒閣、蓮峰堂。方丈曰直指堂。千佛殿、延賓水閣、望海閣。理宗御書“覺皇寶殿妙莊嚴(yán)域”。又有巢云亭、見山堂、白云庵、松源庵、東庵等,在山后,尤幽寂可喜。

  北高峰塔在靈隱寺山后絕頂,比南高峰尤高,上有五顯祠,遠(yuǎn)近炷香,四時(shí)不絕。

  法安院舊名“廣嚴(yán)”。唐韜光禪師筑庵于院后,有清獻(xiàn)、東坡題名。

  保寧院舊名“保安無量壽”。

  資圣院舊名“大明”。開山咸澤禪師。 韜光庵韜光禪師道場(chǎng)。與樂天同時(shí)。周伯弼有詩(shī),前后諸賢留題甚多。舊有僧嘗于此降仙,請(qǐng)至釋子蘭以下十人,凡七士、三釋,皆唐人能詩(shī)者,各書一詩(shī),語(yǔ)極奇絕,曲盡其景。今詩(shī)尚存壁間。

  永福寺隆國(guó)黃夫人功德,咸淳九年建,在靈隱西石筍山下。

  石筍普?qǐng)A院天福二年,黃氏重修。舊名“資嚴(yán)”,山有石如筍,高數(shù)十丈,故名“石筍寺”。有超然臺(tái)、金沙、白沙二泉、鄴公庵。杭守祖無擇愛此山之勝,結(jié)庵于此,取公所封名之。方丈左右金漆板扉,皆趙清獻(xiàn)諸賢蘇秦黃陳留題,及文與可竹數(shù)枝,如張總得父子、吳傅朋等題字甚多,歲久暗淡,猶隱隱可見。寺極清古幽邃,為湖山諸剎之冠。后隆國(guó)黃夫人以超然臺(tái)為葬地,遂移此院于山之西,而古意不復(fù)存矣。

  天圣靈鷲院僧德賢建。宋刻“靈壽”。

  鐵舌庵

  隆親永福院溫國(guó)成夫人香火。今廢?! r(shí)思薦福寺吳益王墳寺。舊以下竺為墳寺,后以古剎,遂別建于此。高宗嘗臨幸。吳太皇手書《金剛經(jīng)》,有楊太后跋,及高宗御書《心經(jīng)》,并刻石藏下竺靈山塔下?!兑嫱跎竦辣罚Y燦書,字甚佳。墓前二石馬,琢刻如生,舊傳夜輒馳驟,其鞦轡光瑩如玉,至今苔蘚不侵。寺有宜對(duì)亭、通云亭、雙珠亭、萬玉軒、雨華堂。湖山至此極幽邃矣。宋刻無“通云亭、雨華堂”。

  黃妃墓錢王妃。

  卓筆峰

  明惠尼院舊名“定惠”。錢王孫妃香火。

  石人嶺

  海峰庵

  無著禪師塔舊有無垢院,韓平原以為壽地,遷院于靈石山側(cè)。后楊郡王復(fù)取為壽地,遂啟其塔,乃陶龕,容色如生,發(fā)垂至肩,指爪皆繞身,舍利無數(shù),留三日不壞,竟荼毗之。僧肇淮海有詩(shī)云:“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須惆悵啟頹磚。路旁多少麒麟冢,過眼無人贈(zèng)紙錢?!苯竦貫橛栏K?。宋刻“肩”作“眉”。

  西溪路:

  畢宮師墓畢再遇之父子皆葬于此。

  三天竺自靈鷲至上竺郎當(dāng)嶺止。

  陳明大王廟漢靈帝熹平余杭令陳渾,后唐明宗長(zhǎng)興中封太平靈衛(wèi)王。

  靈鷲興圣寺惠理法師卓錫之地。吳越王建有靈山海會(huì)閣,理宗御書。理公巖、滴翠軒、九品觀、東坡祠、東坡題名。

  隋觀法師塔下竺。開山祖師真觀。

  下天竺靈山教寺在隋號(hào)“南天竺”,五代時(shí)號(hào)“五百羅漢院”,祥符初號(hào)“靈山寺”,天禧復(fù)名“天竺寺”,紹興改賜“天竺時(shí)思薦?!保瑸閰乔赝跸慊?。慶元復(fù)今額,有御書。閣藏仁宗及中興五朝御書。曲水亭、前塔、跳珠泉、枕流亭、適安亭、清暉亭、九品觀、堂石、面靈桃石、蓮華水波石、悟侍者塔并祠、草堂、西嶺、臥龍石、石門澗、神尼舍利塔、日觀庵。方丈曰“佛國(guó)”。“法堂”二字乃云房鐘離權(quán)書,甚奇古。金光明三昧堂、神御殿、瑞光塔、普賢殿、無量壽閣、回軒亭、七葉堂、客兒亭、大悲泉、重榮檜、葛仙丹井、白少傅烹茶井、石梁、翻經(jīng)臺(tái)、望海閣、香林亭、香林洞、無根藤、斗雞巖、夜講臺(tái)、登嘯亭、靈山后塔、慈云懺主榻、七寶普賢閣、旃檀觀音瑞像,有記。大抵靈竺之勝,周回?cái)?shù)十里,巖壑尤美,實(shí)聚于下天竺寺。自飛來峰轉(zhuǎn)至寺后,諸巖洞皆嵌空玲瓏,瑩滑清潤(rùn),如虬龍瑞鳳,如層華吐萼,如皺谷疊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林木皆自巖骨拔起,不土而生。傳言茲巖韞玉,故腴潤(rùn)若此。石間波紋水跡,亦不知何時(shí)有之。其間唐宋游人題名,不可殫紀(jì),覽者顧景興懷云。“方丈曰‘佛國(guó)’”下宋刻有“山”字,“夜講臺(tái)”作“堂”。

  吳越孝獻(xiàn)世子墓文穆王子。

  楓木塢宋刻“楓林”。

  永清寺薛開府居正香火。

  中天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隋開皇千歲寶掌和尚開山建寺。吳越時(shí)名“崇壽院”,政和中改賜今名。有摩利支天像、華嚴(yán)閣、如意泉。

  彌興福教院皇子兗邠二王欑所。

  顯親多福院舊名“光福”。

  大明寺元系興國(guó)庵。

  上天竺靈感觀音院天福中建,名“天竺看經(jīng)院”。咸平初賜今名。淳祐中,賜“廣大靈感觀音教寺”。舊寺額蔡襄書,后理宗易以御書。外山門乃蔡京書。紹興、乾道、淳熙,皆嘗臨幸。有十六觀堂、應(yīng)真閣、超諸有海,理宗御書。有云漢之閣,藏累朝所賜御書。兩峰堂、白云堂、中印堂、清華軒、延桂閣、秋芳閣、伴云閣。前后賜珠冠玉爐珍玩甚多。每水旱,朝廷必禱焉。外古跡有肅儀亭、梅峰庵、崇老橋、金佛橋、復(fù)庵、流虹澗、夢(mèng)泉、植杖亭、謝履亭、凝翠泉、觀音泉、云液池、孫公亭、無竭泉。宋刻“崇老”作“琮老”。

  雙檜峰

  白云峰

  乳竇峰

  楊梅嶺

  郎當(dāng)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