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記載北魏首都洛陽佛寺興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東魏陽(或作楊、羊)(音眩)之,北平郡(今中國中部河北盧龍)人?! |魏遷都鄴城之后,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陽,看見當?shù)卦馐軚|、西魏戰(zhàn)爭破壞后,滿目創(chuàng)痍,一副破敗景象,感慨極深,所以寫了這本書,回憶魏孝文帝元宏遷都后,洛陽的繁榮昌盛。由于他反對佛教,認為貴族的施舍浪費,以及國家對佛教的扶植影響了賦役收入和兵源,所以書中對寺院的華麗和貴族的奢華進行了大量譏刺?! 〈藭凑粘莾?nèi)、城東、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為綱,兼顧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勝古跡,同時敘述相關事跡。從書中可以了解孝文帝遷洛陽到爾朱氏之亂,四十年間洛陽的故事和臺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來洛陽居住和各國的風土人情、道里遠近書中都有所涉獵。內(nèi)容包括了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學、藝術、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價值極高。其中,第五卷收錄的宋云《家紀》、慧生《行記》、《道榮傳》,詳細記載了宋云去天竺的情況,成為現(xiàn)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貴史料。此書的文學價值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