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七年九月辛未朔 上諭禮部曰朕為我國家之興始 皇祖高皇帝也中定艱難則我 皇祖文皇帝也 二圣同創(chuàng)大業(yè)功德并焉宜稱 祖號我 皇考獻皇帝躬備大德是以延及朕身入嗣 祖位宜薦 宗稱矧今 大享已成議奉 皇孝配將當舉事之期先用薦上 鴻號尊 文皇帝廟號為 成祖謚曰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垡允蝗招卸Y導 皇孝廟號為 睿宗謚曰 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同日異時行禮九日預告 郊廟 社稷二十一日恭舉 大亨明堂之祀于奉天殿奉 皇考睿宗獻皇帝配 上帝是日禮畢即詔示天下所有禮儀禮部會同翰林院恭議以聞敬哉
○都察院差御史曾守約周道監(jiān)試武舉<锍-釒>名以聞 上命自后文武舉監(jiān)試御史湏其題請旨毋得擅委
○癸酉
○遣逐安伯陳鏸祭風云雷雨岳鎮(zhèn)海濱山川等神
○云南地震
○改太子少保南京工部尚書蔣瑤為工部尚書瑤<锍-釒>辭不允 詔吉府光化王載均祿米如初封例歲支二千石米鈔中半兼支從王請也已而榮王祐樞分封四子惠安諸王各給祿米千石歲用不足亦以為請戶部執(zhí)奏 上不聽命如光化王例給之自后郡王初封襲封者悉依 祖訓給祿毋增減定制
○甲戌 孝恭章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禮遣英國公張溶祭 景陵
○乙亥
○初禮部擬山 成祖 睿宗尊稱各日行禮俱次日題 主及朔日頒敕諭同日上 尊稱已復諭內(nèi)閣及禮臣 成祖上冊畢即詣 睿宗廟上冊即題 主俱題 主畢就祭 二廟禮俱畢憩二三時即待祔 廟祭享禮嵩等議 二廟一時往復四次末復祫祭 太廟許舉禮凡五次不惟 圣躬大勞且事體亦非便似應(yīng) 成祖廟上冊題 主舉祭一并行禮乃詣 睿宗廟行禮如之庶節(jié)奏歸一往來不擾而禮成于一日矣 上曰朕意王如此上冊題 主非二事也于是禮部遵諭更議儀注以上一 九日 南郊奏告儀先期司設(shè)大次于外遺神路之東至早免朝 上帝服御奉天門錦衣衛(wèi)脩隨朝賀如常儀是日 車駕至 郊 上即大次易祭服詣 圜丘行奏告禮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六科都給事中皇親指揮以下照例具祭服先付南天門外候 駕陪拜同日寅時遣官各具祭服詣北郊 太廟 成祖廟 昭穆群廟 睿廟 社稷壇恭告行禮一十一日恭上 二圣冊寶改題 神主祔廟儀初九日太常寺奏致齋三日初九日太常同光祿卿面奏省牲同日內(nèi)侍官設(shè)冊寶案四于奉天殿冊東寶西設(shè)冊寶彩輿四千丹墀內(nèi)設(shè)香亭于冊寶輿前教坊司設(shè)中和樂及大樂錦衣衛(wèi)設(shè)鹵簿大駕并舉輿亭官校司設(shè)監(jiān)及太常寺官設(shè)冊寶案于 成祖廟 睿廟各神座前設(shè) 上拜位于 各廟殿內(nèi)正中設(shè)具服御幄于 二廟戟門外左設(shè)香案于 成祖 睿宗各廟寢殿神龕前又設(shè) 神主案于正殿神座前設(shè)題 主案于東十一日早免朝鳴鐘文武百官具朝服于金水橋南東西向席立文武陪祀官各具祭服于廟街門南北南序立 上兌服御華蓋殿鴻臚寺官奏請行禮導駕官導 上出至奉天殿內(nèi)侍官捧各冊寶至于案鴻臚寺官舉案由殿中門出導駕官導 上隨行至丹陛下鴻臚寺堂上官各取冊寶置于輿內(nèi)錦衣衛(wèi)官舉輿 上乘板轎出奉天門降轎阝□至□車□右□信衛(wèi)鼓吹如儀導駕官退冊寶輿至金水橋南文武百官皆跪俱退畢興隨至廟街門退冊寶輿入廟街門陪祀官皆跪過畢興 上至 太廟門降輅冊寶輿至 各廟太常寺堂上官四員各取冊寶由中門入至 各廟神御前東西向立冊東寶西陪祀官先赴 成祖廟丹墀內(nèi)東西序立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成祖廟左門由殿左門入 寢殿左門請 主出 正殿奉安訖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就位 上就位典儀唱迎神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香案前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內(nèi)贊奏跪 上跪奏進主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傳贊陪祀官同典儀唱上冊寶奏樂 上至冊寶案前內(nèi)贊奏跪奏榗主奏進冊寶捧冊官以冊跪進于 上右 上受冊獻訖仍授捧冊官置于案捧寶官以寶跪近于 上左 上受寶獻訖仍授捧寶官置于案奏宣冊太常寺官取冊跪于 上右宣訖置于案奏宣寶太常官取寶跪于 上左宣訖置于案奏出圭俯伏興內(nèi)贊奏復位樂止讀告辭官捧告辭跪于 神主右內(nèi)贊奏跪典儀唱讀告辭訖內(nèi)贊奏俯伏興平身典儀唱改題 神主 上詣 神主前親捧 主置于東案上 上復就拜位北向立內(nèi)侍官洗出舊字別涂以粉中書官寫題主官盥手西向立題 主題訖 上親捧復置于座內(nèi)贊奏跪 上跪太常寺卿跪于 上左奏詣 成祖文皇帝神靈上神主內(nèi)贊奏俯伏興 上擊退就幄具祭服入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 神御前奏搢圭奏獻帛獻訖奏獻爵獻訖奏出圭奏詣讀祝位內(nèi)贊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傳贊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寺卿進立于殿東西向唱賜福胙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奉搢圭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搢圭光祿寺官以福酒跪近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寺官以福胙跪進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太常寺卿詣 神御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奏贊禮畢樂止 上捧 主太常寺官捧冊寶先行詣 寢殿奉安訖導引官導 上出至 太廟門東乘板轎詣 睿廟門外 上降轎至戟門外易冕服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睿宗廟行禮如 成祖廟儀一同日未時祔享儀先期太常寺奏請命恭捧 太祖神主官一員恭獻 睿宗帛爵官一員 群廟捧 主官七員文武官員照例陪祀太常寺設(shè)特醴于 太廟如時祫禮司設(shè)監(jiān)官恭設(shè) 睿宗獻皇帝神座衣冠于 孝宗敬皇帝位之次遣官請 太廟 群廟帝后主詣 太廟各安訖 上詣 睿廟請 主太常寺卿跪輿前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升輿太常寺卿詣 神御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奏贊禮畢樂止 上捧 主太常寺官捧冊寶先行詣 寢殿奉安訖導引官導 上出至 太廟門東乘板轎詣 睿廟門外 上降轎至戟門外易冕服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睿宗廟行禮如 成祖廟儀一同日未時祔享儀先期太常寺奏請命恭捧 太祖神主官一員恭獻 睿宗帛爵官一員 群廟捧 主官七員文武官員照例陪祀太常寺設(shè)特醴于 太廟如時祫禮司設(shè)監(jiān)官恭設(shè) 睿宗獻皇帝神座衣冠于 孝宗敬皇帝位之次遣官請 太廟 群廟帝后主詣 太廟各安訖 上詣 睿廟請 主太常寺卿跪輿前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升輿上安 主輿內(nèi)出圭至 太廟門東 上至輿前跪太常卿跪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降輿 主搢圭捧 主由中門入至 廟升典儀奏 睿宗獻皇帝謁廟 上捧 主入內(nèi)贊奏就位 上捧 主就位安 主于拜褥上內(nèi)贊奏出圭 上出圭內(nèi)贊奏五拜三叩頭禮 上代拜奏搢圭 上捧 主朝上立太常卿唱賜座 上捧 主安于 神座上內(nèi)贊奏出圭導引官導 上復位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唱迎 神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香案前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內(nèi)贊奏跪 上跪奏搢圭奏上香三上香訖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陪祀同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 太祖神立前奏搢圭奏獻帛獻訖奏獻爵獻訖奏出圭奏復位各廟捧 主官捧帛爵詣 各廟獻訖奏詣讀祝位內(nèi)贊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傳贊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寺卿進立西向唱賜福胙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奏搢圭光祿寺官以福酒跪進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寺官以福胙跪進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太常卿詣 神主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贊奏禮畢樂止 上捧 太祖主捧 主官捧 各廟主獻 睿宗帛爵官捧 睿宗主各詣 廟奉安于 寢殿 上易祭服還宮大樂鼓吹振作一二十一日 大享儀十四日禮部率太常寺陳設(shè)如常儀十五日禮部率諸執(zhí)事官恭詣奉天殿演禮十六日 上議犧牲所視牲錦衣衛(wèi)備隨朝賀如常儀由大明門正陽門西天舊路視畢還京次日以后太常寺具奏請命大臣輪視十七日 上御奉天門太常寺奏祭祀齊戒如常儀十八日 上詣 睿廟告請 皇考睿宗獻皇帝配 帝行一獻禮百官自本日為始致齋三日十九日 上御奉天門太常卿同光祿卿面奏省牲如常儀二十日免朝錦衣衛(wèi)備法設(shè)板輿于左順門 上常服乘輿至奉天門降輿由左門入禮部太常官導 上升奉天殿左升由殿左門入恭視 神位畢還齋宮是日司設(shè)監(jiān)設(shè)幕次于奉天門左二十一日子時鳴鐘 上出左順門乘板輿至奉天左門降輿具祭服導引官導 上由左升升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 上至御拜位前內(nèi)贊奏就位 上就位典儀唱迎 神奏樂內(nèi)贊奏詣香案前奏跪搢圭 上跪搢圭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奏上香三上香訖奏出圭至 配帝前儀同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典儀唱奠玉帛奏樂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奏搢圭捧玉帛官以玉帛跪進于 上右 上受玉帛奠訖奏出圭導至 配帝前儀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進俎奏樂齋郎舁饌至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奏搢圭進俎出圭導至 配帝至儀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初獻禮奏樂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司尊者舉幕杯酒捧爵官受酒內(nèi)贊奏搢圭捧官以爵跪進于 上右 上受爵奏獻爵 上獻訖奏出圭奏詣讀祝位奏跪 上至讀祝位跪傳贊百官皆跪樂暫止內(nèi)贊贊讀祝官跪讀訖樂復作內(nèi)贊奏俯伏興平身傳贊百官同導至 配帝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于 上右 上受爵奏獻爵 上獻訖奏出圭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卿進立東向唱賜福胙內(nèi)贊奏詣飲福位 上至飲酒位奏跪奏進圭光祿卿捧福酒跪于 上左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官捧福胙跪于 上左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平身奏復位 上復位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典儀唱送 神奏樂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立典儀唱望燎奏樂半內(nèi)贊奏福畢樂止導駕官導 上至幕次易常服還宮奏上詔俱如擬惟題 主更于十四日命大學士李時夏言題 主已復以劄諭禮官后殿題 主不用奏禮上香拜叩頭畢至 神床前跪太常卿奏云謹請 皇祖成祖文皇帝 皇考睿宗獻皇帝神靈上 神主降殿奉享出于前殿祭如常遂命武定侯郭勛代 太祖至納 睿宗主并奠獻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京山侯崔元遂安伯陳鏸宣城伯衛(wèi)錞大學士李時夏言顧鼎臣捧 群廟主
○南和伯方壽祥卒賜祭葬如例謚康順
○戊寅
○以遼東頻災(zāi)詔撫按官勘免屯糧如例
○以水災(zāi)免順天保定河澗真定廣平順德大名永平等府屬州縣秋糧有差 命靈壁侯湯祐賢于團營伸威營坐營管操
○己卯
○以將舉 大享禮 上祭告 南郊遣文武大臣郭勛朱希忠張溶李時夏言顧鼎臣崔元許贊謝詔徐延德衛(wèi)錞祭告 北郊及 宗廟社稷
○罷百官重陽莭宴
○戶部覆給事中樊深言地方災(zāi)傷必俟奏勘方議蠲賑緩不及事自今被災(zāi)地方宜令有司上狀撫按且奏且核本部不必屢勘即為議處聽將預備蓄積先發(fā)役聞不足則多方措置務(wù)在惠民錢糧當免者即行蠲免當徵者及時徵收其起運不足之數(shù)聽將庫銀通融處補毋得專委災(zāi)傷致誤國計從之
○辛巳 上奉冊寶恭詣 皇祖文皇帝廟行上 尊號禮冊文曰臣伏聞古先圣王有大功德者必有大名稱是以見諸當時則盛大而莫及施諸后世則震耀而無窮然莭惠之謚雖表撫至公而述德之辭未足以盡實則為子孫臣庶永言孝思而弗可諼者豈容不崇薦 鴻號以丕揚大烈乎恭惟 皇祖文皇帝躬英圣之資抱神睿之略文章煥然而可述功烈巍乎以有成當眷顧維新之命遭艱難未造之家將周公東征之思而大定王室則所以成繼述之孝者何其勤遷武王鎬京之都而永建帝業(yè)則所以成創(chuàng)守之功者何其大表章六京垂萬世禮樂明備教化大行有經(jīng)天緯地之文 親御六飛威振絕漢四裔君長咸奉職貢有戡亂除兇之武光踐寶阼而二犯之治坐致太平晚付 皇儲而寓幾之勤不廢總攬至于敬 天勤民右文重道親賢遠佞兼有君師之眾善乃若懋賞輕刑畏災(zāi)重谷憫農(nóng)優(yōu)艾備有帝王之全德此則自載籍之傳未有農(nóng)坊駿業(yè)而可以加茲者也臣 忝以支童托承 大德比以恭建 特廟用圖百世不遷茲者加上 尊號期于配 天罔極謹奉冊寶上 尊謚曰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蹚R號 成祖伏惟 靈德在天顧歆廟祐鑒茲微悃臨享徽稱保我子孫億萬斯世謹言同日奉冊寶恭 皇考獻皇帝廟行上 尊號禮冊文曰臣聞古訓德莫顯于基命孝莫大乎尊親是故有圣人之德必膺天命之歸惟天子之孝尤以尊親為至洪惟我明開國百年業(yè)承八圣乃小子獲奉 郊廟進陟 祖位匪我 皇考大德受命以敷錫眇躬曷克臻茲顧欲申罔極之恩實久郁追崇之典茲欲光于前聞垂之來載不有隆稱顯號其何以表至圣而昭眷命乎恭惟 皇考獻皇帝睿明天縱恭儉性成蕩蕩難名道配乎帝堯之大乾乾不息德比于文王之純學本圣傳心契乎四書六經(jīng)之旨國封南服化行于江沱汝漢之濱方 憲宗賓遐之后當 孝皇在祚之年迎餋一辭昭昭乎神明享其孝遺治一疏恢恢乎帝王同其情奉藩二十五年心罔不在王室而昭事上帝之心翼翼如有臨閱世四十四載身罔敢自暇逸而學道愛人之志孜孜不少(惓)[(倦?)]乃若游情翰墨則精究古法非經(jīng)訓之辭弗書至于怡神宮庭即應(yīng)接斯湏非圣賢之事弗語喜怒不遷賞罰必當有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明照無私幽隱畢達有無所不通之睿摛辭電發(fā)煥然其有文章冥心天游廓乎其有容德誠可謂包眾善而難名兼百行而備有者也臣 祇繼遺庥茂承 余烈永惟 至恩大德無物可稱是以恪稽典禮率吁群心謹奉冊寶更上 尊謚曰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 睿宗伏維 圣靈如在 皇鑒孔昭應(yīng)顯大于無疆與乾坤而同久永昌祚<彳胤-丿>攸寧萬邦謹言是日 上即奉 皇考神主祔享 太廟禮成當飲福受胙冕旒(文)[(交)]結(jié)如虬龍焉 上以 皇天下鑒 祖考居歆作福瑞賦 奉 圣母章圣皇太后入居慈寧宮禮官請稱賀 上以慈恙未安不許
○是日恭上 二圣冊寶太常寺少卿徐可成不候宣冊先奏俯伏光祿寺典簿張福進胙失誤捧進奉御馬奉張沖不先辭候福胙為禮官所劾奪光祿寺少卿彭黯俸兩月高澄馮惠及寺丞竇一桂胡奎久一月徐可成免究張福下鎮(zhèn)撫司問馬奉等下法司問
○癸未 上諭內(nèi)閣 大享神御位 配帝位 二圣內(nèi)殿神位俱不宜過期湏十一日戌刻南宮制造十五日先奉安 神御位 配帝位于 玄極寶殿吉服祭之禮畢即詣 景神殿奉安 神御位 配帝位儀注翰林院撰祝文太常寺備脯醢酒果制帛香燭前一日太常設(shè) 神輿香案于重華殿同日太常寺同司設(shè)監(jiān)官設(shè) 神案二香案二于 玄極寶殿設(shè)祭品如常儀司設(shè)等監(jiān)設(shè) 上拜位讀祝位于殿中是日質(zhì)明遣官恭詣重華殿行上香一拜三叩頭禮畢捧 上帝神位捧 睿宗獻皇帝神位各奉安輿中訖錦衣衛(wèi)官校舉輿禮部太常寺堂上官隨行至 玄極寶殿丹陛下遣官就 神輿中捧 神御位 配帝位各奉安訖 駕至遣官詣前跪奏 神位奉安訖禮部太常寺堂上官各二員遵 上由左門入殿左門典儀唱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迎 神內(nèi)贊導 上詣香案前奏跪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奏四拜興平身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內(nèi)贊導 上詣 上帝神位前奏奠訖奏獻爵獻訖奏請讀祝位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跪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導 上詣 睿宗神位前儀同奏復位典儀唱行亞獻終禮如前儀惟不讀祝 上復位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請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內(nèi)贊奏禮畢 駕還宮一 景神殿奉安 二圣神位儀注翰林院撰祝文太常寺備脯醢酒果制帛香燭前一日太常寺設(shè) 神輿香案于重華殿同日禮部率太常寺備脯醢酒官恭設(shè) 神座香案于 景神殿設(shè)祭品如常儀 上拜位于后殿中是日禮部尚書恭詣重華殿行上香一拜三叩頭禮畢太常官捧 成祖文皇帝神位 睿宗獻皇帝神位各奉納輿中訖錦衣衛(wèi)官校輿舉禮部太常寺堂上官隨行至 景神殿丹陛下太常寺官就 神輿中出 成祖神位 睿宗神位各奉安訖 駕至禮部尚書詣前跪 神位奉安訖禮部太常寺堂上官各二員導 上由左門入殿左門典儀唱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迎 神內(nèi)贊道 上詣香案前奏跪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奏二拜興平身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內(nèi)贊導 上詣 成祖神位前奏奠帛奠訖奏獻爵獻訖導 上詣 睿宗神位前奏奠帛奠訖奏獻爵獻訖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典儀唱行亞獻終獻禮如常儀惟不讀祝內(nèi)贊奏二拜興平身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內(nèi)贊奏禮畢 上還宮詔俱如擬命禮部尚書上香行禮太常寺官捧 神位 詔 大享禮增設(shè)從位八壇一大明二夜明三星辰四云雨風雷五 太社帝社六 太稷帝稷七天下司辰之神八天下司谷之神俱設(shè)于 奉天殿丹陛太常寺請用大臣分祭報出
○乙酉
○奉安 大享神御位 配帝位于 玄極寶殿奉安 成祖文皇帝 睿宗獻皇帝神位于 景神殿
○戶部言涇簡王所遺永清縣地土已清查頃畝請近以鄰近五頃為護墳地百頃為坆所供奉香火之資余地八百二十九頃給王繼妃魏氏為餋膳之資谷照例徵銀角□羊部給領(lǐng)從之
○丙戌 上以大享親詣 郊壇視牲 命希伯鏸大學士時尚書贊輪視
○丁亥
○更命舉 大享禮于 玄極殿先是 上諭內(nèi)閣大享預告 睿宗配 帝俱于 玄極寶殿至是太常寺言 睿宗位已設(shè) 玄極寶殿之傍十八日奏請似乎 神位相去咫尺不便行禮宜如大報祈谷禮于 睿宗廟奏請 上曰 上帝前奏請告即有 配帝在傍一體奠獻即寓請配之意矣
○升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周用為南京工部尚書
○戊子
○日傍有五色云見
○太常寺言 玄極寶殿大享備用祈谷殿樂器而鐘磬鼓架瑟琴皆長大陛上不能陳設(shè)請用春祈秋報樂器有旨 二配二壇暫設(shè)于臺上爵盤玉行內(nèi)監(jiān)取用樂器列殿左右四間樂舞在陛上
○原任總督南京糧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杭雄卒賜祭葬如例
○己丑
○兵部<锍-釒>請武科額數(shù)詔取六十五人
○庚寅
○霜降節(jié)先是禮臣 陵祀請 上曰俟 大享禮成朕當親行是日諭內(nèi)各臣于二十五日卯時詣 上陵行祭禮其日徑至山不必宿沙河其示禮部具儀還京日至彼定之于是禮部具上儀注二十五日至 天壽山行宮二十七日 上具青袍祭 長陵命官分祭 六陵一應(yīng)禮莭俱如常詔如擬
○○辛卯大享 上帝于 玄極寶殿奉 睿宗獻皇帝配禮成 詔示天下詔曰朕惟 天眷我國奉 皇祖太祖高皇帝始肇于先 皇祖成祖文皇帝戢成于后 二帝之玄功盛烈高厚同馬朕以支宗荷 天命簡用纘寶位于茲已一十七載矣追繹我 文皇帝之功光 太祖澤蔭后昆維我 皇考獻皇躬備圣德慶延于朕輝前庇后載籍弗聞 文皇帝也宜有功而祖報焉 獻皇帝也可有德而宗稱焉庶幾伸崇顯尊[(親)]之至意適因法古典明堂之舉乃(籍)[(稽)]循嚴考配帝之經(jīng)議命在廷百官會訂至于三再師錫之我僉謂之同朕以九月九日躬祗奏于圜丘敢以大禮請命分諸命使(偏)[(遍)]奉朕誠各詣 方澤 宗廟 社稷以告越二日率群臣奉冊寶崇尊 皇祖文皇帝廟號尊謚為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圩鹕? 皇考獻皇帝廟號尊謚為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即日恭奉 皇考祔享于 太廟仍藏 主于原寢是月之二十一日大剛功行季秋明堂禮于大內(nèi) 玄極寶殿祗享于 上帝奉我 皇考睿宗皇帝配神于戲肇 大享于初成罄(初)[(物)]與民胞之意奉 嚴親而上配答生成罔極之恩禋配(祈)[(忻)]成慶同民物凡在堪輿之內(nèi)聞詔宜悉欽哉
○壬辰 詔群臣勿行賀禮禮畢官以表聞并罷宴令光祿寺分給先是禮部以 大享禮成 上升殿百官表賀如 郊祀慶成儀 上曰大享初舉宜欽 帝惠其賜宴群臣于謹身殿于是禮部具儀以請詔許之及是 上以(是)[(足)]疾不御殿命罷之
○命星晝見
○癸巳巡撫湖廣右副都御史顧璘言 純德山為 獻皇寢陵重地遣官祭告有加而禮文未備定以稱奉先主意請著為定式凡祭告 純德山儀如 神烈 天壽二山 顯陵如 長陵等陵無用浴儀以致煩瀆禮部乃具圖式以請 上命有司遵行永為遵照
○先是 上諭禮官以 成祖東西井二妃墳并 憲廟十三妃墳宜各立石碣表識又金山諸妃墳所之祭皆宜并之 天壽山各 陵寢設(shè)木位配祭金山墳祭罷免及是當舉秋祭禮官以木位未成請暫以紙位標致有旨 列圣諸妃今次暫設(shè)幾案從祭 陵殿諸墳所祭皆罷之所行司及是建立碣石
○甲午
○福建巡按御史李元陽劾原任右參政胡宗明當罷初宗明以不及議調(diào)吏部謂御史再諭宜禠職 上命查宗明歷年考語俱最特令照舊調(diào)用
○乙未 上詣 山陵行秋祭禮命東寧伯焦棟刑部尚書楊志學居守京師日午 駕至沙河從官朝見如常儀昌平州官吏師生及公差官員行五拜三叩頭禮是日至 天壽山 上諭大學士夏言明日未刻朕 長陵秋祭行禮 六陵分 命文武大臣溶希忠元瓚廷相仁和各行祭禮宜謹 恭章皇后等處著二十七日行二十七日卯時中行于 長陵祭告吉禮示所司如期備之
○丙申 上躬祭 長陵
○遣公張溶等分祭 各陵
○丁酉 上復詣 長陵以恭讓 尊號更題陵碑告禮畢 駕即日還京師
○遣定國公徐延德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寢京山侯崔元祭 恭讓章皇后陵寢西寧侯宋良臣祭 孝潔皇后陵寢 哀忡太子墳所
大卷二百十六
○都察院差御史曾守約周道監(jiān)試武舉<锍-釒>名以聞 上命自后文武舉監(jiān)試御史湏其題請旨毋得擅委
○癸酉
○遣逐安伯陳鏸祭風云雷雨岳鎮(zhèn)海濱山川等神
○云南地震
○改太子少保南京工部尚書蔣瑤為工部尚書瑤<锍-釒>辭不允 詔吉府光化王載均祿米如初封例歲支二千石米鈔中半兼支從王請也已而榮王祐樞分封四子惠安諸王各給祿米千石歲用不足亦以為請戶部執(zhí)奏 上不聽命如光化王例給之自后郡王初封襲封者悉依 祖訓給祿毋增減定制
○甲戌 孝恭章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禮遣英國公張溶祭 景陵
○乙亥
○初禮部擬山 成祖 睿宗尊稱各日行禮俱次日題 主及朔日頒敕諭同日上 尊稱已復諭內(nèi)閣及禮臣 成祖上冊畢即詣 睿宗廟上冊即題 主俱題 主畢就祭 二廟禮俱畢憩二三時即待祔 廟祭享禮嵩等議 二廟一時往復四次末復祫祭 太廟許舉禮凡五次不惟 圣躬大勞且事體亦非便似應(yīng) 成祖廟上冊題 主舉祭一并行禮乃詣 睿宗廟行禮如之庶節(jié)奏歸一往來不擾而禮成于一日矣 上曰朕意王如此上冊題 主非二事也于是禮部遵諭更議儀注以上一 九日 南郊奏告儀先期司設(shè)大次于外遺神路之東至早免朝 上帝服御奉天門錦衣衛(wèi)脩隨朝賀如常儀是日 車駕至 郊 上即大次易祭服詣 圜丘行奏告禮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六科都給事中皇親指揮以下照例具祭服先付南天門外候 駕陪拜同日寅時遣官各具祭服詣北郊 太廟 成祖廟 昭穆群廟 睿廟 社稷壇恭告行禮一十一日恭上 二圣冊寶改題 神主祔廟儀初九日太常寺奏致齋三日初九日太常同光祿卿面奏省牲同日內(nèi)侍官設(shè)冊寶案四于奉天殿冊東寶西設(shè)冊寶彩輿四千丹墀內(nèi)設(shè)香亭于冊寶輿前教坊司設(shè)中和樂及大樂錦衣衛(wèi)設(shè)鹵簿大駕并舉輿亭官校司設(shè)監(jiān)及太常寺官設(shè)冊寶案于 成祖廟 睿廟各神座前設(shè) 上拜位于 各廟殿內(nèi)正中設(shè)具服御幄于 二廟戟門外左設(shè)香案于 成祖 睿宗各廟寢殿神龕前又設(shè) 神主案于正殿神座前設(shè)題 主案于東十一日早免朝鳴鐘文武百官具朝服于金水橋南東西向席立文武陪祀官各具祭服于廟街門南北南序立 上兌服御華蓋殿鴻臚寺官奏請行禮導駕官導 上出至奉天殿內(nèi)侍官捧各冊寶至于案鴻臚寺官舉案由殿中門出導駕官導 上隨行至丹陛下鴻臚寺堂上官各取冊寶置于輿內(nèi)錦衣衛(wèi)官舉輿 上乘板轎出奉天門降轎阝□至□車□右□信衛(wèi)鼓吹如儀導駕官退冊寶輿至金水橋南文武百官皆跪俱退畢興隨至廟街門退冊寶輿入廟街門陪祀官皆跪過畢興 上至 太廟門降輅冊寶輿至 各廟太常寺堂上官四員各取冊寶由中門入至 各廟神御前東西向立冊東寶西陪祀官先赴 成祖廟丹墀內(nèi)東西序立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成祖廟左門由殿左門入 寢殿左門請 主出 正殿奉安訖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就位 上就位典儀唱迎神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香案前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內(nèi)贊奏跪 上跪奏進主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傳贊陪祀官同典儀唱上冊寶奏樂 上至冊寶案前內(nèi)贊奏跪奏榗主奏進冊寶捧冊官以冊跪進于 上右 上受冊獻訖仍授捧冊官置于案捧寶官以寶跪近于 上左 上受寶獻訖仍授捧寶官置于案奏宣冊太常寺官取冊跪于 上右宣訖置于案奏宣寶太常官取寶跪于 上左宣訖置于案奏出圭俯伏興內(nèi)贊奏復位樂止讀告辭官捧告辭跪于 神主右內(nèi)贊奏跪典儀唱讀告辭訖內(nèi)贊奏俯伏興平身典儀唱改題 神主 上詣 神主前親捧 主置于東案上 上復就拜位北向立內(nèi)侍官洗出舊字別涂以粉中書官寫題主官盥手西向立題 主題訖 上親捧復置于座內(nèi)贊奏跪 上跪太常寺卿跪于 上左奏詣 成祖文皇帝神靈上神主內(nèi)贊奏俯伏興 上擊退就幄具祭服入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 神御前奏搢圭奏獻帛獻訖奏獻爵獻訖奏出圭奏詣讀祝位內(nèi)贊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傳贊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寺卿進立于殿東西向唱賜福胙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奉搢圭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搢圭光祿寺官以福酒跪近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寺官以福胙跪進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太常寺卿詣 神御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奏贊禮畢樂止 上捧 主太常寺官捧冊寶先行詣 寢殿奉安訖導引官導 上出至 太廟門東乘板轎詣 睿廟門外 上降轎至戟門外易冕服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睿宗廟行禮如 成祖廟儀一同日未時祔享儀先期太常寺奏請命恭捧 太祖神主官一員恭獻 睿宗帛爵官一員 群廟捧 主官七員文武官員照例陪祀太常寺設(shè)特醴于 太廟如時祫禮司設(shè)監(jiān)官恭設(shè) 睿宗獻皇帝神座衣冠于 孝宗敬皇帝位之次遣官請 太廟 群廟帝后主詣 太廟各安訖 上詣 睿廟請 主太常寺卿跪輿前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升輿太常寺卿詣 神御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奏贊禮畢樂止 上捧 主太常寺官捧冊寶先行詣 寢殿奉安訖導引官導 上出至 太廟門東乘板轎詣 睿廟門外 上降轎至戟門外易冕服太常寺導引官導 上至 睿宗廟行禮如 成祖廟儀一同日未時祔享儀先期太常寺奏請命恭捧 太祖神主官一員恭獻 睿宗帛爵官一員 群廟捧 主官七員文武官員照例陪祀太常寺設(shè)特醴于 太廟如時祫禮司設(shè)監(jiān)官恭設(shè) 睿宗獻皇帝神座衣冠于 孝宗敬皇帝位之次遣官請 太廟 群廟帝后主詣 太廟各安訖 上詣 睿廟請 主太常寺卿跪輿前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升輿上安 主輿內(nèi)出圭至 太廟門東 上至輿前跪太常卿跪奏請 睿宗獻皇帝神主降輿 主搢圭捧 主由中門入至 廟升典儀奏 睿宗獻皇帝謁廟 上捧 主入內(nèi)贊奏就位 上捧 主就位安 主于拜褥上內(nèi)贊奏出圭 上出圭內(nèi)贊奏五拜三叩頭禮 上代拜奏搢圭 上捧 主朝上立太常卿唱賜座 上捧 主安于 神座上內(nèi)贊奏出圭導引官導 上復位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唱迎 神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香案前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內(nèi)贊奏跪 上跪奏搢圭奏上香三上香訖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陪祀同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奏樂導引官導 上至 太祖神立前奏搢圭奏獻帛獻訖奏獻爵獻訖奏出圭奏復位各廟捧 主官捧帛爵詣 各廟獻訖奏詣讀祝位內(nèi)贊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傳贊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寺卿進立西向唱賜福胙光祿寺官捧福酒胙內(nèi)贊奏跪奏搢圭光祿寺官以福酒跪進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寺官以福胙跪進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太常卿詣 神主前跪奏禮畢請還宮樂作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傳贊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樂復作內(nèi)贊奏禮畢樂止 上捧 太祖主捧 主官捧 各廟主獻 睿宗帛爵官捧 睿宗主各詣 廟奉安于 寢殿 上易祭服還宮大樂鼓吹振作一二十一日 大享儀十四日禮部率太常寺陳設(shè)如常儀十五日禮部率諸執(zhí)事官恭詣奉天殿演禮十六日 上議犧牲所視牲錦衣衛(wèi)備隨朝賀如常儀由大明門正陽門西天舊路視畢還京次日以后太常寺具奏請命大臣輪視十七日 上御奉天門太常寺奏祭祀齊戒如常儀十八日 上詣 睿廟告請 皇考睿宗獻皇帝配 帝行一獻禮百官自本日為始致齋三日十九日 上御奉天門太常卿同光祿卿面奏省牲如常儀二十日免朝錦衣衛(wèi)備法設(shè)板輿于左順門 上常服乘輿至奉天門降輿由左門入禮部太常官導 上升奉天殿左升由殿左門入恭視 神位畢還齋宮是日司設(shè)監(jiān)設(shè)幕次于奉天門左二十一日子時鳴鐘 上出左順門乘板輿至奉天左門降輿具祭服導引官導 上由左升升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 上至御拜位前內(nèi)贊奏就位 上就位典儀唱迎 神奏樂內(nèi)贊奏詣香案前奏跪搢圭 上跪搢圭司香官捧香跪進于 上左奏上香三上香訖奏出圭至 配帝前儀同奏復位樂止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典儀唱奠玉帛奏樂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奏搢圭捧玉帛官以玉帛跪進于 上右 上受玉帛奠訖奏出圭導至 配帝前儀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進俎奏樂齋郎舁饌至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奏搢圭進俎出圭導至 配帝至儀同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初獻禮奏樂內(nèi)贊奏詣 神御前司尊者舉幕杯酒捧爵官受酒內(nèi)贊奏搢圭捧官以爵跪進于 上右 上受爵奏獻爵 上獻訖奏出圭奏詣讀祝位奏跪 上至讀祝位跪傳贊百官皆跪樂暫止內(nèi)贊贊讀祝官跪讀訖樂復作內(nèi)贊奏俯伏興平身傳贊百官同導至 配帝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于 上右 上受爵奏獻爵 上獻訖奏出圭奏復位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儀同初獻惟不讀祝樂止典儀唱行終獻禮奏樂儀同亞獻樂止太常卿進立東向唱賜福胙內(nèi)贊奏詣飲福位 上至飲酒位奏跪奏進圭光祿卿捧福酒跪于 上左內(nèi)贊奏飲福酒 上飲訖光祿官捧福胙跪于 上左內(nèi)贊奏受福胙 上受訖奏出圭俯伏興平身奏復位 上復位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典儀唱徹饌奏樂執(zhí)事官徹饌訖樂止典儀唱送 神奏樂內(nèi)贊奏四拜 上四拜平身傳贊百官同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立典儀唱望燎奏樂半內(nèi)贊奏福畢樂止導駕官導 上至幕次易常服還宮奏上詔俱如擬惟題 主更于十四日命大學士李時夏言題 主已復以劄諭禮官后殿題 主不用奏禮上香拜叩頭畢至 神床前跪太常卿奏云謹請 皇祖成祖文皇帝 皇考睿宗獻皇帝神靈上 神主降殿奉享出于前殿祭如常遂命武定侯郭勛代 太祖至納 睿宗主并奠獻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京山侯崔元遂安伯陳鏸宣城伯衛(wèi)錞大學士李時夏言顧鼎臣捧 群廟主
○南和伯方壽祥卒賜祭葬如例謚康順
○戊寅
○以遼東頻災(zāi)詔撫按官勘免屯糧如例
○以水災(zāi)免順天保定河澗真定廣平順德大名永平等府屬州縣秋糧有差 命靈壁侯湯祐賢于團營伸威營坐營管操
○己卯
○以將舉 大享禮 上祭告 南郊遣文武大臣郭勛朱希忠張溶李時夏言顧鼎臣崔元許贊謝詔徐延德衛(wèi)錞祭告 北郊及 宗廟社稷
○罷百官重陽莭宴
○戶部覆給事中樊深言地方災(zāi)傷必俟奏勘方議蠲賑緩不及事自今被災(zāi)地方宜令有司上狀撫按且奏且核本部不必屢勘即為議處聽將預備蓄積先發(fā)役聞不足則多方措置務(wù)在惠民錢糧當免者即行蠲免當徵者及時徵收其起運不足之數(shù)聽將庫銀通融處補毋得專委災(zāi)傷致誤國計從之
○辛巳 上奉冊寶恭詣 皇祖文皇帝廟行上 尊號禮冊文曰臣伏聞古先圣王有大功德者必有大名稱是以見諸當時則盛大而莫及施諸后世則震耀而無窮然莭惠之謚雖表撫至公而述德之辭未足以盡實則為子孫臣庶永言孝思而弗可諼者豈容不崇薦 鴻號以丕揚大烈乎恭惟 皇祖文皇帝躬英圣之資抱神睿之略文章煥然而可述功烈巍乎以有成當眷顧維新之命遭艱難未造之家將周公東征之思而大定王室則所以成繼述之孝者何其勤遷武王鎬京之都而永建帝業(yè)則所以成創(chuàng)守之功者何其大表章六京垂萬世禮樂明備教化大行有經(jīng)天緯地之文 親御六飛威振絕漢四裔君長咸奉職貢有戡亂除兇之武光踐寶阼而二犯之治坐致太平晚付 皇儲而寓幾之勤不廢總攬至于敬 天勤民右文重道親賢遠佞兼有君師之眾善乃若懋賞輕刑畏災(zāi)重谷憫農(nóng)優(yōu)艾備有帝王之全德此則自載籍之傳未有農(nóng)坊駿業(yè)而可以加茲者也臣 忝以支童托承 大德比以恭建 特廟用圖百世不遷茲者加上 尊號期于配 天罔極謹奉冊寶上 尊謚曰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蹚R號 成祖伏惟 靈德在天顧歆廟祐鑒茲微悃臨享徽稱保我子孫億萬斯世謹言同日奉冊寶恭 皇考獻皇帝廟行上 尊號禮冊文曰臣聞古訓德莫顯于基命孝莫大乎尊親是故有圣人之德必膺天命之歸惟天子之孝尤以尊親為至洪惟我明開國百年業(yè)承八圣乃小子獲奉 郊廟進陟 祖位匪我 皇考大德受命以敷錫眇躬曷克臻茲顧欲申罔極之恩實久郁追崇之典茲欲光于前聞垂之來載不有隆稱顯號其何以表至圣而昭眷命乎恭惟 皇考獻皇帝睿明天縱恭儉性成蕩蕩難名道配乎帝堯之大乾乾不息德比于文王之純學本圣傳心契乎四書六經(jīng)之旨國封南服化行于江沱汝漢之濱方 憲宗賓遐之后當 孝皇在祚之年迎餋一辭昭昭乎神明享其孝遺治一疏恢恢乎帝王同其情奉藩二十五年心罔不在王室而昭事上帝之心翼翼如有臨閱世四十四載身罔敢自暇逸而學道愛人之志孜孜不少(惓)[(倦?)]乃若游情翰墨則精究古法非經(jīng)訓之辭弗書至于怡神宮庭即應(yīng)接斯湏非圣賢之事弗語喜怒不遷賞罰必當有發(fā)而中節(jié)之和明照無私幽隱畢達有無所不通之睿摛辭電發(fā)煥然其有文章冥心天游廓乎其有容德誠可謂包眾善而難名兼百行而備有者也臣 祇繼遺庥茂承 余烈永惟 至恩大德無物可稱是以恪稽典禮率吁群心謹奉冊寶更上 尊謚曰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 睿宗伏維 圣靈如在 皇鑒孔昭應(yīng)顯大于無疆與乾坤而同久永昌祚<彳胤-丿>攸寧萬邦謹言是日 上即奉 皇考神主祔享 太廟禮成當飲福受胙冕旒(文)[(交)]結(jié)如虬龍焉 上以 皇天下鑒 祖考居歆作福瑞賦 奉 圣母章圣皇太后入居慈寧宮禮官請稱賀 上以慈恙未安不許
○是日恭上 二圣冊寶太常寺少卿徐可成不候宣冊先奏俯伏光祿寺典簿張福進胙失誤捧進奉御馬奉張沖不先辭候福胙為禮官所劾奪光祿寺少卿彭黯俸兩月高澄馮惠及寺丞竇一桂胡奎久一月徐可成免究張福下鎮(zhèn)撫司問馬奉等下法司問
○癸未 上諭內(nèi)閣 大享神御位 配帝位 二圣內(nèi)殿神位俱不宜過期湏十一日戌刻南宮制造十五日先奉安 神御位 配帝位于 玄極寶殿吉服祭之禮畢即詣 景神殿奉安 神御位 配帝位儀注翰林院撰祝文太常寺備脯醢酒果制帛香燭前一日太常設(shè) 神輿香案于重華殿同日太常寺同司設(shè)監(jiān)官設(shè) 神案二香案二于 玄極寶殿設(shè)祭品如常儀司設(shè)等監(jiān)設(shè) 上拜位讀祝位于殿中是日質(zhì)明遣官恭詣重華殿行上香一拜三叩頭禮畢捧 上帝神位捧 睿宗獻皇帝神位各奉安輿中訖錦衣衛(wèi)官校舉輿禮部太常寺堂上官隨行至 玄極寶殿丹陛下遣官就 神輿中捧 神御位 配帝位各奉安訖 駕至遣官詣前跪奏 神位奉安訖禮部太常寺堂上官各二員遵 上由左門入殿左門典儀唱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迎 神內(nèi)贊導 上詣香案前奏跪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奏四拜興平身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內(nèi)贊導 上詣 上帝神位前奏奠訖奏獻爵獻訖奏請讀祝位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跪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導 上詣 睿宗神位前儀同奏復位典儀唱行亞獻終禮如前儀惟不讀祝 上復位內(nèi)贊奏四拜興平身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請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內(nèi)贊奏禮畢 駕還宮一 景神殿奉安 二圣神位儀注翰林院撰祝文太常寺備脯醢酒果制帛香燭前一日太常寺設(shè) 神輿香案于重華殿同日禮部率太常寺備脯醢酒官恭設(shè) 神座香案于 景神殿設(shè)祭品如常儀 上拜位于后殿中是日禮部尚書恭詣重華殿行上香一拜三叩頭禮畢太常官捧 成祖文皇帝神位 睿宗獻皇帝神位各奉納輿中訖錦衣衛(wèi)官校輿舉禮部太常寺堂上官隨行至 景神殿丹陛下太常寺官就 神輿中出 成祖神位 睿宗神位各奉安訖 駕至禮部尚書詣前跪 神位奉安訖禮部太常寺堂上官各二員導 上由左門入殿左門典儀唱執(zhí)事官各司其事內(nèi)贊奏就位典儀唱迎 神內(nèi)贊道 上詣香案前奏跪奏上香 上三上香訖奏復位奏二拜興平身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內(nèi)贊導 上詣 成祖神位前奏奠帛奠訖奏獻爵獻訖導 上詣 睿宗神位前奏奠帛奠訖奏獻爵獻訖奏跪贊讀祝讀祝官讀訖奏俯伏興平身典儀唱行亞獻終獻禮如常儀惟不讀祝內(nèi)贊奏二拜興平身典儀唱讀祝官捧祝進帛官捧帛各詣燎位 上退拜位之東內(nèi)贊奏禮畢 上還宮詔俱如擬命禮部尚書上香行禮太常寺官捧 神位 詔 大享禮增設(shè)從位八壇一大明二夜明三星辰四云雨風雷五 太社帝社六 太稷帝稷七天下司辰之神八天下司谷之神俱設(shè)于 奉天殿丹陛太常寺請用大臣分祭報出
○乙酉
○奉安 大享神御位 配帝位于 玄極寶殿奉安 成祖文皇帝 睿宗獻皇帝神位于 景神殿
○戶部言涇簡王所遺永清縣地土已清查頃畝請近以鄰近五頃為護墳地百頃為坆所供奉香火之資余地八百二十九頃給王繼妃魏氏為餋膳之資谷照例徵銀角□羊部給領(lǐng)從之
○丙戌 上以大享親詣 郊壇視牲 命希伯鏸大學士時尚書贊輪視
○丁亥
○更命舉 大享禮于 玄極殿先是 上諭內(nèi)閣大享預告 睿宗配 帝俱于 玄極寶殿至是太常寺言 睿宗位已設(shè) 玄極寶殿之傍十八日奏請似乎 神位相去咫尺不便行禮宜如大報祈谷禮于 睿宗廟奏請 上曰 上帝前奏請告即有 配帝在傍一體奠獻即寓請配之意矣
○升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右都御史周用為南京工部尚書
○戊子
○日傍有五色云見
○太常寺言 玄極寶殿大享備用祈谷殿樂器而鐘磬鼓架瑟琴皆長大陛上不能陳設(shè)請用春祈秋報樂器有旨 二配二壇暫設(shè)于臺上爵盤玉行內(nèi)監(jiān)取用樂器列殿左右四間樂舞在陛上
○原任總督南京糧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杭雄卒賜祭葬如例
○己丑
○兵部<锍-釒>請武科額數(shù)詔取六十五人
○庚寅
○霜降節(jié)先是禮臣 陵祀請 上曰俟 大享禮成朕當親行是日諭內(nèi)各臣于二十五日卯時詣 上陵行祭禮其日徑至山不必宿沙河其示禮部具儀還京日至彼定之于是禮部具上儀注二十五日至 天壽山行宮二十七日 上具青袍祭 長陵命官分祭 六陵一應(yīng)禮莭俱如常詔如擬
○○辛卯大享 上帝于 玄極寶殿奉 睿宗獻皇帝配禮成 詔示天下詔曰朕惟 天眷我國奉 皇祖太祖高皇帝始肇于先 皇祖成祖文皇帝戢成于后 二帝之玄功盛烈高厚同馬朕以支宗荷 天命簡用纘寶位于茲已一十七載矣追繹我 文皇帝之功光 太祖澤蔭后昆維我 皇考獻皇躬備圣德慶延于朕輝前庇后載籍弗聞 文皇帝也宜有功而祖報焉 獻皇帝也可有德而宗稱焉庶幾伸崇顯尊[(親)]之至意適因法古典明堂之舉乃(籍)[(稽)]循嚴考配帝之經(jīng)議命在廷百官會訂至于三再師錫之我僉謂之同朕以九月九日躬祗奏于圜丘敢以大禮請命分諸命使(偏)[(遍)]奉朕誠各詣 方澤 宗廟 社稷以告越二日率群臣奉冊寶崇尊 皇祖文皇帝廟號尊謚為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圣武神功純?nèi)手列⑽幕实圩鹕? 皇考獻皇帝廟號尊謚為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圣恭儉敬文獻皇帝即日恭奉 皇考祔享于 太廟仍藏 主于原寢是月之二十一日大剛功行季秋明堂禮于大內(nèi) 玄極寶殿祗享于 上帝奉我 皇考睿宗皇帝配神于戲肇 大享于初成罄(初)[(物)]與民胞之意奉 嚴親而上配答生成罔極之恩禋配(祈)[(忻)]成慶同民物凡在堪輿之內(nèi)聞詔宜悉欽哉
○壬辰 詔群臣勿行賀禮禮畢官以表聞并罷宴令光祿寺分給先是禮部以 大享禮成 上升殿百官表賀如 郊祀慶成儀 上曰大享初舉宜欽 帝惠其賜宴群臣于謹身殿于是禮部具儀以請詔許之及是 上以(是)[(足)]疾不御殿命罷之
○命星晝見
○癸巳巡撫湖廣右副都御史顧璘言 純德山為 獻皇寢陵重地遣官祭告有加而禮文未備定以稱奉先主意請著為定式凡祭告 純德山儀如 神烈 天壽二山 顯陵如 長陵等陵無用浴儀以致煩瀆禮部乃具圖式以請 上命有司遵行永為遵照
○先是 上諭禮官以 成祖東西井二妃墳并 憲廟十三妃墳宜各立石碣表識又金山諸妃墳所之祭皆宜并之 天壽山各 陵寢設(shè)木位配祭金山墳祭罷免及是當舉秋祭禮官以木位未成請暫以紙位標致有旨 列圣諸妃今次暫設(shè)幾案從祭 陵殿諸墳所祭皆罷之所行司及是建立碣石
○甲午
○福建巡按御史李元陽劾原任右參政胡宗明當罷初宗明以不及議調(diào)吏部謂御史再諭宜禠職 上命查宗明歷年考語俱最特令照舊調(diào)用
○乙未 上詣 山陵行秋祭禮命東寧伯焦棟刑部尚書楊志學居守京師日午 駕至沙河從官朝見如常儀昌平州官吏師生及公差官員行五拜三叩頭禮是日至 天壽山 上諭大學士夏言明日未刻朕 長陵秋祭行禮 六陵分 命文武大臣溶希忠元瓚廷相仁和各行祭禮宜謹 恭章皇后等處著二十七日行二十七日卯時中行于 長陵祭告吉禮示所司如期備之
○丙申 上躬祭 長陵
○遣公張溶等分祭 各陵
○丁酉 上復詣 長陵以恭讓 尊號更題陵碑告禮畢 駕即日還京師
○遣定國公徐延德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寢京山侯崔元祭 恭讓章皇后陵寢西寧侯宋良臣祭 孝潔皇后陵寢 哀忡太子墳所
大卷二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