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第四校勘記

建康實錄 作者:唐·許嵩


〔1〕后主諱皓 “皓”,《吳志》本傳作“晧”,盧弼《三國志集解》云:“宋本‘晧’作‘皓’?!? 〔2〕七年八月景帝崩 陶札云:“《吳志》孫休卒于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推是年八月無癸未,《實錄》誤。” 〔3〕左軍萬或 “左軍”,《吳志·孫皓傳》作“左典軍”。陶札云:“《實錄》脫‘典’字。” 〔4〕封高密侯 《吳志·妃嬪傳》作“封牧高密侯”。陶札云:“《實錄》脫‘牧’字?!? 〔5〕魯肅王霸 周鈔本批注云:“‘肅’字疑衍?!? 〔6〕料出宮女以配無妻者 “料”,《吳志·孫皓傳》《通鑒》七八皆作“科”。 〔7〕興少有名理 “名理”,《吳志·濮陽興傳》作“士名”。 〔8〕五官中郎將弘璆隨紹報魏 “弘璆”,《通鑒》七九作“洪璆”?!半S紹”二字它本皆空缺,周鈔本作“奉書”,徐鈔本作“隨紹”,似皆為后人據(jù)文意增補,唯徐鈔本與《吳志·孫皓傳》合,今姑從之。 〔9〕丁固右將軍諸葛靚守建業(yè) “建業(yè)”以上九字,各本皆缺,今據(jù)徐鈔本及《通鑒》七九補?!秴侵尽O皓傳》同,唯“守”作“鎮(zhèn)”。 〔10〕魚潛于泉 “泉”,《吳志·王蕃傳》注引《吳錄》作“淵”,蓋許嵩避唐諱改。 〔11〕膝牧 原誤作“滕收”,徐鈔本、周鈔本、《吳志·孫皓傳》《妃嬪傳》及《通鑒》七九及本卷下文皆作“滕牧”,今據(jù)改。 〔12〕留平 原作“劉平”,留平為吳臣留贊子,當(dāng)姓留。今據(jù)《吳志·孫皓傳》《王蕃傳》《鐘離牧傳》注引《會稽典錄》及《通鑒》七九改。 〔13〕以鎮(zhèn)西將軍陸凱為大丞相 “大丞相”,《吳志·陸凱傳》作“左丞相”。陶札云:“‘大丞相’”乃‘左丞相’之訛?!碧照f是,本卷下文亦作“左丞相”。 〔14〕敗政滛俗 “滛”原作“傜”。今據(jù)徐鈔本、甘鈔本、周鈔本及《吳志·陸凱傳》改。 〔15〕榮以尊輔 “榮”原作“策”,今據(jù)庫本、徐鈔本、周鈔本及《吳志·陸凱傳》改。 〔16〕民無妻者以女妻之 “女”,《吳志·陸凱傳》作“妾”,當(dāng)是。 〔17〕外多寡夫 陶札云:“《吳志·陸凱傳》作‘外多鰥夫’,是也?!? 〔18〕乃今庶事多曠 陶札云:“《吳志·陸凱傳》‘今’作“令’,是也?!? 〔19〕外仗顧陸步張 “步”,《吳志·陸凱傳》作“朱”。 〔20〕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本”下“民”字原缺,今據(jù)甘鈔本、徐鈔本及《吳志·陸凱傳》補。 〔21〕及淮南東平王 “淮南”,《吳志·孫皓傳》作“淮陽”。孫皓子未有封淮南王者,當(dāng)從《吳志》為是。 〔22〕是歲分豫章廬陵長沙為安成郡至是歲左夫人張氏薨 各本自“為”字至“是歲”前皆闕。酈校云,丁固夢松事見本卷下文,不應(yīng)復(fù)出,疑甘鈔本出后人臆補。 〔23〕奮字子陽 “子陽”,《吳志·孫奮傳》作“子揚”。 〔24〕改封都鄉(xiāng)侯 丁奉前已封都亭侯,此當(dāng)云進封,非改封,《吳志·丁奉傳》不誤。 〔25〕至是見讒追過斬之 陶札云:“案丁奉未嘗見殺,《實錄》蓋誤解《吳志》斬奉導(dǎo)軍之文?!? 〔26〕舉孝廉 據(jù)《吳志·韋昭傳》,昭未嘗舉孝廉。 〔27〕遷尚書仆射兼中常侍領(lǐng)左國史 《吳志·韋昭傳》作“遷中書仆射,職省,為侍中,常領(lǐng)左國史”。陶札云:“案中書仆射蓋吳新置,尋省,許氏以中書仆射之官不經(jīng)見,遂臆改為尚書仆射。為侍中句絕,許氏誤以常字屬上句,遂臆改為中常侍?!? 〔28〕抗有疾 “抗”原作“拒”,今據(jù)甘鈔本、徐鈔本、周鈔本、劉鈔本及《吳志·陸抗傳》注引《晉陽秋》改正。 〔29〕抗生四子長晏次景次機次云 《吳志·陸抗傳》及《通鑒》八○皆云抗五子,為晏、景、玄、機、云?!秾嶄洝访摽棺有?。 〔30〕十二月詔分郁林為桂林郡十一月侍中太尉范慎薨 此處文字有誤。據(jù)《吳志·孫皓傳》,詔分郁林為桂林郡在鳳皇三年,范慎卒于二年。即使兩事在一年,亦不得十二月列于十一月之前。 〔31〕滕脩 “脩”原作“循”,滕脩見《吳志·孫皓傳》《呂岱傳》注引王隱《交廣記》及《晉書》?!把迸c“脩”字形相近,易訛耳,今據(jù)改。又據(jù)《吳志》《通鑒》八○滕脩時官執(zhí)金吾,《實錄》脫。 〔32〕黃<犭茍> 《晉書·五行志》中、《宋書·五行志》三作“黃狗”, <犭茍>、狗同。然《吳志·孫皓傳》《通鑒》八○作“黃耈”。 〔33〕客罷各奏其失 《吳志·孫耈傳》《通鑒》八○皆作“宴罷之后,各奏其闕失”。 〔34〕戊辰 天紀(jì)四年正月己丑朔,無戊辰日?!秴侵尽O皓傳》系于三月,然三月戊子朔,亦無戊辰?!度龂炯狻吩莆斐绞俏煨纾瑸槿率蝗?。 〔35〕悌垂涕曰 原作“涕垂悌曰”,今據(jù)《吳志·孫皓傳》注引《襄陽記》及《通鑒》八一乙正。 〔36〕《吳錄》曰 酈校云:“案《吳錄》曰以下當(dāng)是注文,誤作大字?!? 〔37〕乙未 二月戊午朔,無乙未日。三月戊子朔,乙未為初八日。 〔38〕欲祚之萬代 “代”,《吳志·孫皓傳》注引《江表傳》作“世”,蓋許嵩避唐諱改。 〔39〕謂之禎祥 《實錄》宋本避高宗諱,遇“構(gòu)”字注以“今上御名”,又避仁宗諱,遇“禎”字注以“御名”,后之翻宋本常以四小圈或雙圈代之?!爸^之禎祥”,徐鈔本據(jù)《吳志·孫皓傳》注引《江表傳》改作“反謂之祥”。庫本誤補“禎”為“構(gòu)”。酈校云:“案所避當(dāng)是‘禎’字?!贬B說是,今據(jù)補。 〔40〕天文玄變于上 “玄”,甘鈔本、徐鈔本及《吳志·孫皓傳》注引《江表傳》作“縣”。 〔41〕三月辛未 三月戊子朔,無辛未。疑“辛未”為“辛丑”之誤。 〔42〕壬寅王濬舟師先至石頭 “壬寅”,各本皆作“壬申”?!秴侵尽O皓傳》《晉書·武帝紀(jì)》亦誤作“壬申”。三月戊子朔,無壬申日。丁國鈞《晉書校文》云:“《晉書·王濬傳》載濬入石頭后上書有‘以十五日至秣陵’語,十五日為壬寅,則‘申’當(dāng)為‘寅’字之誤。”丁說甚是,《通鑒》八一正作“壬寅”,今據(jù)改。 〔43〕癸亥 三月無癸亥,四月丁巳朔,癸亥為初七日。下文乙亥亦在四月,為十九日。 〔44〕乃入?yún)菍ざ憣W(xué)問至遂勵志 勞格《晉書??庇洝吩疲骸鞍复瞬勺浴妒勒f》,予以《處傳》及《陸機傳》核之,知系小說妄傳,非事實也。案處沒于惠帝元康七年,年六十有二。推其生年,當(dāng)在吳大帝之赤烏元年。陸機沒于惠帝太安二年,年四十三。推其生年,當(dāng)在吳景帝之永安五年。赤烏與永安相距二十余載,則處弱冠之年,陸機尚未生也。此云‘入?yún)菍ざ憽疵饨_。又考《陸機傳》,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是吳未亡之前,機未嘗還吳也?;蛞詾樘帉ざ懀?dāng)在吳亡之后,亦非也。考吳亡之歲,處年亦四十三,筮仕已久。據(jù)本傳,處仕吳為東觀左丞、無難督。故王渾之登建鄴宮,處有對渾之言。如使吳亡之后,處方厲志好學(xué),則為東觀左丞、無難督者,果何人乎?以此推之,知《世說》所云盡屬謬妄。《晉書》不加考核,遽采入本傳,可謂無識。劉子玄譏其好采小說,誠非過也。又案處碑,世傳陸機所撰,亦有‘來吳事余厥弟’之語。此碑系唐劉從諫所重樹,竄改舊文,事跡錯互,不可盡據(jù)以為信。”勞說甚是,此當(dāng)許氏末審史實,承襲《晉書》之誤耳。 〔45〕廣陵太守 “廣陵”,徐鈔本作“廣平”,《晉書·周處傳》作“廣漢”。 〔46〕梁王肜 “肜”,各本皆誤作“彤”,今據(jù)《晉書》本傳及《通鑒》八二改正。 〔47〕三子<王已>靖札皆事東晉也 “札”原誤作“禮”,今據(jù)《晉書》本傳及《通鑒》九二、九三改正。又勞格《晉書??庇洝吩疲骸氨扑淖樱壕浮?王已>、札、碩,傳失載,碩名又,以靖為<王已>弟,皆非也。案《法苑珠林·觀佛部》云,東晉周<王已>,平西將軍處之第二子,是本傳以<王已>為長子者誤?!? 〔48〕吾彥 原作“吳彥”,今據(jù)徐鈔本及《吳志·孫皓傳》注引干寶《晉紀(jì)》及《晉書》本傳改正。 〔49〕皇象 原作“黃象”,庫本、徐鈔本及《吳志·趙達(dá)傳》注引《吳錄》皆作“皇象”?;氏鬄閰巧茣?,宋王僧虔《能書人名錄》云:“吳人皇象能草書?!绷涸骸稌u》亦云:“皇象書如歌聲繞梁,琴人舍徽?!碑?dāng)作“皇象”為是,今據(jù)改。 〔50〕嚴(yán)武子 《吳志·趙達(dá)傳》注引《吳錄》作“嚴(yán)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