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有燕人李汝弼者,乃翰林學士李石也。高黨者,三司使高履也。二人先嘗被擄,后緣張瑴放歸,往見宣撫王安中,勸朝廷密納之。燕山路轉(zhuǎn)運趙良嗣力爭以為不可[一三],恐開金人禍端,乞斬汝弼以狥,宋朝不從。授瑴泰寧軍節(jié)度使,世襲平州,其屬張敦固等皆擢待制?,湹盟卧t喜,率官屬郊迎。金人知之,以千騎襲破平州,瑴挺身走,欲間道如京師,為郭藥師所獲。由是金人乃歸曲于宋,移檄索取,宋朝不得已,命王安中縊殺之,以水銀漬其首,函送平州。
八月朔,日食,陰云蔽之不見。
甲辰保大四年。宋宣和六年,金太宗天會二年。秋七月,金人陷應、蔚等州。
是秋,天祚得耶律大石林牙兵歸,又得陰山室韋毛割石兵[一四],自謂天助中興,再謀出兵收復燕、云。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東京也。兩路,則車駕不幸廣平甸[一五],常歲受禮處。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幸云中;及破云中[一六],則都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zhàn)備,以至舉國漢地皆為金人所有。今國勢微弱至此而力求戰(zhàn)[一七],非得計也。當養(yǎng)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固祆癯舛粡摹4笫盅劳屑膊恍?,天祚遂強率諸軍出夾山,下漁陽嶺,取天德軍、遼國改豐州也。東勝、寧邊、云內(nèi)等州[一八],南下武州,遇金人兀室,戰(zhàn)于奄曷下水。兀室?guī)浬轿鳚h兒鄉(xiāng)兵為前驅(qū),以女真千余騎伏山間,出室韋毛割石兵后,毛割石兵顧之大驚,皆潰。天祚奔竄入陰夾山。金人以力不能入,恨其不出,謂出必得之;天祚亦畏粘罕兵在云中,故不敢出。至是聞粘罕歸國,以兀室代戍云中,乃率韃靼諸軍五萬,并攜其后妃二子秦王、趙王及宗屬南來。大石林牙諫之,不聽,遂越漁陽嶺,而粘罕已回云中,復奔山金司,與小胡魯謀歸南宋,又恐不可仗,乃謀奔夏國。計未決,小胡魯密遣人遞報粘罕,粘罕先遣近貴諭降,未復,而金使婁宿馳騎而至,跪于天祚前曰:「奴婢不佞,乃以介冑犯皇帝天威,死有余罪?!挂蚺跤x而進,遂俘以還。削封海濱王,送長白山東,筑室居之。踰年乙巳金天會三年,宋宣和七年。而殂,遼國遂滅。
先是,宋徽宗大觀年間,林攄來使,遼國命其習儀,攄惡其繁瑣,以「蕃狗」詆伴使。天祚曰:「大宋,兄弟之邦[一九];臣,吾臣也。今辱吾左右,與辱吾同?!褂麣⒅?,在廷泣諫乃止。時天祚在山金司,技窮欲將來歸,因思往事,恐南宋未必加禮,乃走小勃律[二○],復不納,至夜而回。復欲之云中,天未明,遇諜者,言婁宿軍且至。天祚大驚,時從騎尚千余,有精金鑄佛長丈有六尺者,他寶貨稱是,皆委之而遁。值天雪,車馬皆有轍跡,遂為金兵所及。
初,女真入攻時,災異屢見,曾有人狂歌于市曰:「遼國且亡。」急使人追之,則人首獸身,連道「且亡」二字,迸入山中不見,變異如此,興亡之數(shù),豈偶然哉!
論曰:前史稱一秦既亡,一秦復生。天祚之阿骨打,即唐季之阿保機也。大勢既去,則涇波濁流;適丁斯時,則人事冥合。方契丹之初,起自阿保機,同光酒色之禍,每每鑒為覆轍。數(shù)世后,游畋射獵,雖或有之,而四時遷徙,迄未嘗有定制。內(nèi)耗郡邑,外擾鄰封,以至捕海東青于女真之域,取細犬于萌骨子之疆,內(nèi)外騷然,禍亂斯至。重以天祚不道,禽色俱荒,嬖幸用事,委任非人,節(jié)制孱庸,部曲紛擾。強盜在門,寧舍嬰兒之金;虎狼出柙,誰負孟賁之勇。觀夫孱主,可謂痛心!然存亡迭代,亦冥符不偶歟?
??庇?br /> [一]改元天興 「天興」,會編卷十八作「天嗣」。
[二]又敗常勝軍張令徽劉舜仁軍馬于石門鎮(zhèn) 「劉舜仁」原誤「劉慶仁」,據(jù)會編卷二十二引茆齋自敘等文改。參卷十一校勘記[七]?!甘T鎮(zhèn)」原作「雁門鎮(zhèn)」,亦據(jù)會編卷二十二引茆齋自敘改。案:遼有石門統(tǒng)領司。薊州有石門關。
[三]生擒偽阿骨魯太師 「阿骨魯太師」,會編卷十八引宣和錄等均作「阿魯太師」。
[四]因鄉(xiāng)兵經(jīng)過 會編卷十七作「偶有兵作過」,「經(jīng)」乃「作」之訛字。
[五]進加瑴為臨海軍節(jié)度使 「臨」字原誤「修」,據(jù)會編卷十七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改。
[六]我欲遣精兵二千余騎先下平州 「二千」,會編卷十七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三千」。
[七]出沒于松漠之南 「松漠」,原作「松亭」,據(jù)會編卷十七改。遼史天祚帝紀三作「漠南」。
[八]與之謀而合次日陰遣將官張謙領五百騎 「陰」字原在「合」字上,依會編卷十七乙轉(zhuǎn)。
[九]差議事官趙能 「趙能」,會編卷十七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趙秘?!?。
[一○]除留守外盡許復業(yè) 會編卷十七作「留余戰(zhàn)馬外盡放復業(yè)」,卷十八引北征紀實作「但留馬外盡放令復業(yè)」,「守」當為「馬」之誤。
[一一]所有逃戶拋下田宅為常勝軍占佃者 「逃戶」,原作「逐戶」,據(jù)會編卷十七改。
[一二]遣阇母國王將騎三千來問罪 「三千」,會編卷十八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二千」。
[一三]燕山路轉(zhuǎn)運趙良嗣力爭以為不可 「趙良嗣」原作「趙良弼」,據(jù)席本及會編卷十八引亡遼錄改。
[一四]又得陰山室韋毛割石兵 「毛」原誤「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案:東都事略附錄卷二韃靼室韋毛割石作韃靼毛褐室韋。遼史天祚帝紀三稱北部謨葛失或陰山室韋謨葛失,會編卷三十一引史愿亡遼錄作韃靼毛割石。金史太祖紀、太宗紀均只稱作「謀葛失」。
[一五]則車駕不幸廣平甸 「車」字原闕,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補。
[一六]及破云中 原作「及幸云中」,從席本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破」作「陷」。
[一七]今國勢微弱至此而力求戰(zhàn) 遼史天祚帝紀三「力」作「方」,義長。
[一八]云內(nèi)等州 「云」下原衍「中」字,據(jù)席本、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刪。
[一九]大宋兄弟之邦 「大宋」原作「太宗」,據(jù)席本、會編卷二十一引洪皓松漠紀聞及今本松漠紀聞改。
[二○]乃走小勃律 此「小勃律」,乃本松漠紀聞為說,即上文之「山金司小胡魯」。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稱「山金司小胡魯」,同卷引蔡絳北征紀實作「小骨祿」,引童貫賀表作「小斛祿」,卷九十九引范仲熊北記作「小葫蘆」。遼史天祚帝紀四作「黨項小斛祿」?!负敗?,當即金史百官志所謂「統(tǒng)數(shù)戶者曰忽魯」的「忽魯」,源自突厥語,又作「火力」。此山金司小胡魯或黨項小斛祿,乃指汪古人而言。小勃律遠在今巴基斯坦之yasin流域,相去何締萬里。
契丹國志卷之十三
后妃傳
太祖述律皇后
太祖皇帝后述律氏,本國契丹人也。勇決多權變,太祖行兵御在眾,后嘗預其謀。太祖嘗度磧擊黨項,留后守其帳。黃頭、臭泊二室韋乘虛合兵掠之,后知之,勒兵以待其至,奮擊,大破之。由是名震諸夷。
后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曰:「吾惟拜天,不拜人也?!?br /> 晉王方經(jīng)營河北,欲結(jié)契丹為援,常以叔父事太祖,以叔母事后。
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軍韓延徽求援,太祖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馬于野。后言于太祖曰:「延徽能守節(jié)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用之?!固嬲傺踊照Z,悅之,用為謀主,后為名相。
吳王遣使遺太祖以猛火油,曰:「攻城以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固娲笙玻催x騎三萬[一],欲攻幽州。后哂之曰:「豈有試油而攻一國乎?」因指帳前樹,謂太祖曰:「此樹無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后曰:「幽州城亦猶是耳。吾但以三千騎伏其傍,掠其四野,使城中無食,不過數(shù)年,城自困矣,何必如此躁動輕舉?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亦解體矣?!固婺酥?。
太祖之崩也,后屢欲以身為殉,諸子泣告,惟截其右腕,置太祖柩中,朝野因號為「斷腕太后」[二],上京置義節(jié)寺,立斷腕樓,且為樹碑。
先是,后任智用權,立中子德光,在其國稱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輒謂曰:「為我達語于先帝。」至墓所,即殺之。前后所殺以百數(shù)。最后,平州人趙思溫當往,思溫不行,太后曰:「汝事先帝親近,何為不行?」對曰:「親近莫如后,后行,臣則繼之。」太后曰:「吾非不欲從先帝于地下,顧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鼓藬嘁煌螅媚怪?,思溫亦得免。
太宗與晉帝構怨,帝用兵連年,中國疲弊,契丹人畜亦多死,國人厭苦之。太后謂太宗曰:「使?jié)h人為胡主,可乎?」曰:「不可。」太后曰:「然則何故欲為漢主?」曰:「石氏負恩不可容。」太后曰:「汝今雖得漢地,不能居也,萬一蹉跌,悔何所及?」又曰:「漢兒何得一餉眠?自古但聞漢和番,不聞番和漢,漢兒果能回意,我亦何惜與和?」其后晉復來請和,卑辭謝過,疑其語忿,謂無和意,乃止[三]。
太宗自大梁回師,崩于欒城[四],諸將奉東丹王突欲之子兀欲為帝。太宗喪至國,太后不哭,曰:「待諸部寧一如故,則葬汝矣?!?br /> 先是,太祖崩于渤海,太后殺諸將數(shù)百人。太宗崩,諸將懼死,乃謀奉兀欲勒兵北歸,太后聞之大怒,發(fā)兵拒之,兀欲以偉王為先鋒,相遇于石橋。李彥韜本從晉主北遷,是時隸太后麾下,為排陣使,迎降于偉王,太后兵由是大敗。兀欲幽述律太后于太祖墓側(cè),居之沒打河。
太宗蕭皇后
太宗皇后蕭氏,涿州人,遼興節(jié)度使蕭延思之女也。契丹所貴惟耶律與蕭二姓,后一入宮,正位椒房,凡后族皆以蕭為氏。后之生也,有異于常,及長聰慧,美姿容,帝甚寵敬之。生二子,長曰述律,后為穆宗,述軋篡弒之時,眾所擁立;次曰蒙兀。太宗南入大梁,述律后專秉國事,后無所預,弟蕭翰性殘忍,后每戒其多殺。太宗崩于欒城,后時在國。后崩,與帝合喪;暨穆宗即位,立陵寢廟,建碑頌德。
世宗甄皇后
世宗皇后甄氏,漢地人,后唐潞王時為宮人。世宗從太宗南入大梁,得之宮中。時后年四十一歲,世宗幸之,生六子,長曰明記,后即位為景宗;次曰平王、荊王、吳王、寧王、河間王。世宗既登位,冊為皇后。后少而端重,風神閑雅;暨正椒宮,繩治有法。自太祖、太宗連年戰(zhàn)爭,驅(qū)馳戎馬,曾無寧歲,至帝嗣位,為部族所推而神志昏惰,國人至以「睡王」目之。后性嚴明,宮庭之內(nèi)不干以毫發(fā)私。中朝喪亂,劉知遠、郭威代興,自稱為帝。帝承強盛之余,憒憒無立志。后與參帷幄,密贊大謀,然奄奄歲時,既而有火神淀之弒,后并害焉。其后,后之子明記復為部眾推立。葬于醫(yī)巫閭山,立陵其側(cè),建廟樹碑。碑文,翰林學士李昞所撰。
穆宗蕭皇后
穆宗皇后蕭氏,幽州厭次人,父知璠,內(nèi)供奉翰林承旨。后初產(chǎn)之日,有云氣馥郁久之。幼有儀觀,進趨軌則,帝居藩時納為妃。暨即位,后正中宮。是時,契丹繼代恬安,兵勢少弱,中朝藩鎮(zhèn)如南唐、北漢及李守貞之類,皆用蠟丸帛書求援以為強,帝不能甚應之。后性柔婉,不能規(guī)正,黑山之弒,帝酗忍罹禍焉。后無子,眾共推立明記,是為景宗。
景宗蕭皇后
景宗皇后蕭氏,名燕燕,侍中、守尚書令蕭守興之女也。或以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五]。景宗自幼年遭火神淀之亂,世宗與后同時遇害,帝藏積薪中,因此嬰疾;及即位,國事皆燕燕決之。蕭守興以后父超封魏王,共決大政。景宗崩,后領國事,自稱太后。凡四子,長名隆緒,即圣宗;次名隆慶,番名菩薩奴,封秦晉王;次名隆裕,番名高七[六],封齊國王;次名鄭哥,八月而夭。女三人,長曰燕哥,適后弟北宰相留住哥,署駙馬都尉;次曰長壽奴,適后侄東京留守悖野;次曰延壽奴,適悖野母弟肯頭。延壽奴出獵,為鹿所觸死,后即縊殺肯頭以殉葬。后有姊二人,長適齊王,王死,自稱齊妃,領兵三萬屯西鄙驢駒兒河,嘗閱馬,見番奴撻覽阿缽姿貌甚美,因召侍宮中[七],后聞之,縶撻覽阿缽,抶以沙囊四百而離之。踰年,齊妃請于后,愿以為夫,后許之,使西捍韃靼[八],盡降之。因謀帥其眾奔骨歷札國,結(jié)兵以纂后,后知之,遂奪其兵,命領幽州。次適趙王,王死,趙妃因會飲毒后,為婢所發(fā),后酖殺之。后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統(tǒng)和年間,舉國南征,后親跨馬行陣,與幼帝提兵初趣威虜軍、順安軍,東趣保州。又與幼帝及統(tǒng)軍順國王撻覽合勢以攻定州,余眾直抵深、祁以東。又從陽城淀緣胡盧河踰關,南抵瀛州城下,兵勢甚盛,后與幼帝親鼓眾急擊,矢集城上如雨。復自瀛州抵貝、冀、天雄,南宋惶遽,駕親幸澶淵,然后為謀主;至遣王繼忠通好,及所得歲幣,亦后之謀也。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皆后自統(tǒng)之;其將有南北皮室、當直舍利等。是時,圣宗年少,宋使臣曹利用、張皓之議和,皆后與幼帝引至帳前,問勞設館[九]。左飛龍使韓杞至宋朝,先授幼帝書,再升殿跪奏云:「太后令臣上問皇帝起居?!勾丝梢灾髮F湔?,人不畏其幼帝也。是年,帝上后尊號曰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圣武開統(tǒng)承天皇太后。
自南北通和后,契丹多在中京。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好華儀而性無檢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惟后愿固盟好而年齒漸衰,宰相耶律隆運專權,有辟陽侯之幸,寵榮終始,朝臣莫及焉。其后歸政于帝,未踰月而崩。臨朝二十七年,年五十七,謚曰宣獻。
圣宗蕭皇后
圣宗皇后蕭氏,父突忽,追封陳王。性慎靜寡言,圣宗選入宮,生木不孤,即興宗,次曰達妲李,又公主二人。冊為順圣元妃。三兄二弟皆封王,姊妹封國夫人。弟徒古撒又尚燕國公主,兄解里尚平陽公主,陳六尚南陽公主,皆拜駙馬都尉。又納兄孝穆女為興宗后,弟高九女為帝弟妃。前后恩賜,不可紀極;諸連姻婭,并擢顯官。齊天后蕭氏,本正后也,屢誕皇子不育,圣宗顧待隆渥。元妃妬恩媢寵,讒毀百端,圣宗終不之信。
圣宗崩,元妃自立為太后,乃殺齊天后,詳見帝紀。后殘忍陰毒,居喪未及一年,先朝所行法度變更殆盡,不俟圣宗服闋,加尊號曰法天皇太后。駙馬蕭懇得一子疋梯,自景宗朝承天后襁育之;逮至成人,圣宗恩視比之皇子,尚韓國公主,后平渤海,勛業(yè)隆重,封蘭陵王。后兄弟媢而殺之,連坐如木柮里大師、觀音大師、彌勒大師等十余人,一皆功臣,駢首誅夷,內(nèi)外嘆憤。犯等人累朝切齒,雖經(jīng)赦宥,並不敍用,山陵未畢,后已洗滌用之,一一擢諸清途。毛克和等四十人,后家奴隸,咸無勞績,皆授防、團、節(jié)度使;至于出入宮掖,詆慢朝臣,賣官鬻爵,殘毒番漢。自是幽、燕無行之徒愿沒身為奴者眾矣。后姊秦國夫人,早年嫠居,艷丑私門,后見長沙王名謝家奴,瑰偉美姿容,為殺其妃,而以秦國妻之。后妹晉國夫人,喜戶部使耿元吉貌美,后從晉國之請,亦為殺其妻,以晉國妻之。淫虐肆行,刑政弛紊,南北面番漢公事率其弟兄掌握之。凡所呈奏,弟兄聚議,各各弄權,朝臣朋黨,每事必知。太后臨朝凡四年,興宗方幽而廢之,契丹已困矣。
太后之廢也,諸舅滿朝,權勢灼奕,帝懼內(nèi)難,乃與殿前都點檢耶律喜孫、護位太保耶律劉三等定謀廢后,召硬寨拽剌護位等凡五百余人,帝立馬于行宮東之二里小山上,喜孫等直入太后宮,驅(qū)后登黃布車,幽于慶州。諸舅以次分兵捕獲,或死或徙,余黨并誅。是時乃重熙之二年也。法天既廢,仍詔靈州節(jié)度使、內(nèi)庫都點檢王繼恩內(nèi)侍,都知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監(jiān)南北面番漢臣僚,具不便軍民三十余事,并立改之。
后數(shù)年,帝聽講報恩經(jīng)感悟,迎回太后。
興宗蕭皇后
興宗皇后蕭氏,應州人,法天皇后弟樞密楚王蕭孝穆之女也。容德兼美,曲盡和敬。生三子,長曰洪基,即道宗;次曰紇根,名洪道,封燕王;又次曰壽千,名洪德,封晉王。帝酷好沙門,縱情無檢,后每伺帝有所失,隨即匡諫,多所弘益。洪基即位,尊為睿圣洪慈順天皇太后。清寧五年后崩,與帝合葬。
道宗蕭皇后
道宗皇后蕭氏,平州人,贈同平章事蕭顯烈女也。后生有神光之異,后入宮為芳儀,進位昭儀。生空古里,是為秦王,后名元吉,余子皆不育。道宗登位,后正位中宮,性恬淡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與同射獵,內(nèi)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鎮(zhèn)帖中外,甚有聲稱。后崩,葬祖州。
海濱王蕭皇后
海濱王后蕭氏,平州人[一○],節(jié)度使蕭槁剌之女也。奉先、保先兄弟皆緣后寵,柄任當朝。后性閑淑有則度,遭女真之亂,天祚荒淫,后不能違,以至禍敗焉。山金司之禍,后并被擒,粘罕納為次室。其后耶律余覩云中起兵,兀室誅余覩并及于后。兀室回至燕山,請罪于粘罕曰:「蕭氏,契丹天祚元妃也。與兄實乃仇讎,不得已而從,彼素忍死以侍兄者,將有待于今日也。今既見事無成,恐或不利于兄;且兄橫行天下,萬夫莫當,而此人帷幄之間,可以寸刃害兄于不測矣。事當預防,以愛兄故,已擅殺之?!拐澈逼鸲x之,既而泣下。
海濱王文妃
海濱王文妃,本渤海大氏人。幼選入宮,聰慧閑雅,詳重寡言。天祚登位,冊為文妃,生晉王。文妃自少時工文墨,善歌詩,見女真之禍日日侵迫,而天祚醉心畋游,不以為意,一時忠臣多所疎斥,時作歌詩以諷諫,曾有歌云:「莫嗟塞上暗紅塵,莫傷多難畏女真。不如塞卻奸邪路,選取好人[一一]。直是臥薪而嘗膽,激壯士之捐身。便可以朝清漠北,夕枕燕云?!乖~多不備載,其諷切不避權貴如此。又曾作詠史詩云:「丞相朝來劍佩鳴[一二],千官側(cè)目寂無聲。養(yǎng)成外患嗟何及,禍盡忠臣罰不明。親戚并居藩翰位[一三],私門潛蓄爪牙兵??蓱z昔代秦天子,猶向?qū)m中望太平。」其詩之感烈有如此者,天祚見而銜之。
是時,契丹緣金人之禍,喪郡縣幾盡,天祚游畋不輟,嘗有倦勤意。諸子中惟晉王最賢,蕭奉先乃元妃兄,深忌之。會文妃之姊適耶律撻曷里,妹適耶律余欲覩,奉先誣告余覩欲立晉王,尊天祚為太上皇。帝于是戮撻曷里并其妻,文妃與晉王相繼受誅。
論曰:孽呂專朝,則人彘喪妖媚之質(zhì);艷武稱制,則羅網(wǎng)碎王侯之軀。天下有猜忍陰毒之性,武夫悍卒所無,而于婦人女子乎見之,初興之述律,繼軌之二蕭是已。然能忍于諸酋之屠戮,而不能忍于長陵之抆淚;能勇于南侵之涂炭,而不能勇于辟陽之割恩。齊天可殺也,不大橫歟;武轍可尋也,不伊戚歟。若乃海濱降號,不見泣竹之妃;賈禍詩謌,空余憂國之涕。斯亦遭家不造,末如之何矣!
??庇?br /> [一]即選騎三萬 「三萬」,原作「二萬」,據(jù)席本及通鑒卷二百六十九,并參考遼史本傳改。
[二]朝野因號為斷腕太后 「野」字原闕,據(jù)席本及文意補。
[三]其后晉復來請和卑辭謝過疑其語忿謂無和意乃止 事見通鑒卷二百八十四?!敢善湔Z忿,謂無和意,乃止」者,謂晉朝廷也,非指契丹。此處撮抄史文,大失原意。
[四]崩于欒城 「欒城」,原作「鎮(zhèn)城」,下太宗蕭皇后傳同誤,并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并王偁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附錄一改。
[五]景宗皇后蕭氏名燕燕侍中守尚書令蕭守興之女也或以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 長編卷十云契丹主景宗「納守興女燕燕為皇后」,注引仁宗實錄曰「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又東都事略卷二百二十三附錄一載圣宗母「燕燕姓蕭氏,宰相思溫之女」,則與實錄同。
[六]次名隆裕番名高七 「番」原作「次」,從席本改。
[七]因召侍宮中 長編卷五十五「宮」作「帳」。
[八]使西捍韃靼 「捍」原誤作「得」,從長編卷五十五改;席本作「伐」,亦誤。
[九]問勞設館 「設館」原作「館設」,據(jù)席本意轉(zhuǎn)。
[一○]平州人 「人」字原脫,據(jù)席本及文意補。
[一一]選取好人 席本及遼史天祚文妃傳均作「選取賢臣」。
[一二]丞相朝來劍佩鳴 「朝來」,遼史天祚文妃傳作「來朝」。
[一三]親戚并居藩翰位 原作「親戚并連藩屏翰」,據(jù)席本改。遼史天祚文妃傳作「親戚并居兮藩屏位」。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余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zhèn)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于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fā)渤海。
先是,突欲鎮(zhèn)東丹時乃渤海國亦有宮殿,被十二旒冕,服皆畫龍像,稱制行令。凡渤海左右平章事、大內(nèi)相已下百官,皆其國自除授,歲貢契丹國細布五萬疋、麄布十萬疋、馬一千匹。太祖崩,述律后愛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樓,命與突欲俱乘馬立帳前,謂諸將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zhí)其轡?!怪T將知其意,爭讙躍曰:「愿事元帥太子?!购笤唬骸副娭岚哺疫`?」遂立之,為天皇王,稱皇帝。突欲慍,帥數(shù)百騎,欲奔唐,為邏者所遏。后不罪,遣歸東丹。唐明宗長興元年,突欲自以失職,帥部曲四十人,越海自登州奔唐。明宗賜姓東丹,名慕華,以為懷化節(jié)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一],其部曲及先所俘將惕隱等,皆賜姓名。惕隱姓狄,名懷惠[二]。
次年,明宗更賜東丹慕華姓名曰李贊華。
明宗長興三年,以贊華為義成節(jié)度使,選朝士為僚屬輔之。贊華但優(yōu)游自奉,不豫政事,明宗嘉之;雖時有不法,亦不問,以莊宗后宮夏氏妻之。贊華好飲人血,姬妾多刺臂以吮之。婢仆小過,或抉目,或刀刲、火灼。夏氏不忍其殘,奏離婚為尼。
贊華之歸唐,乘船踰海,因于海岸立木為碑,惟書二十漢字詩云:「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xiāng)人,從此投外國?!?br /> 贊華性好讀書,不喜射獵。初在東丹時,令人賚金寶私入幽州市書,載以自隨,凡數(shù)萬卷,置書堂于醫(yī)巫閭山上,扁曰望海堂。以南至??啥镉型K乱瞇三]。
潞王末年,石晉內(nèi)叛,求援契丹。潞王已危,乃遣宦者秦繼旻、皇城使李彥紳殺之,贊華遇害于其第。石晉詔贈贊華燕王,遣使送其喪歸國。其后太宗破石晉,入中原,求得李彥紳、秦繼旻殺之,以其家族財物賜東丹王子兀欲。兀欲后即位為世宗,葬之醫(yī)巫閭山,謚讓國皇帝。
恭順皇帝
自在太子名阮[四],太祖第三子,母曰述律氏。少豪俠,有智略,善彈工射,太祖奇之,曰:「吾家鐵兒也。」征渤海時,山坂高峻,士馬憚勞苦,太子徑于東谷緣崖而進,屢戰(zhàn)有功。后渤海平,封為自在太子。尋薨,葬于祖州,追謚曰恭順皇帝。一子拽剌,封趙王,為景宗所害。
孝文皇太弟
孝文皇太弟隆慶,番名菩薩奴,母曰蕭氏,景宗第二子。生而岐嶷,儼若成人。幼時與羣兒戲,為行伍戰(zhàn)陣法,指揮意氣,無敢違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馬駒也。」長善騎射,驍捷如風。定州之戰(zhàn),隆慶封為梁王,加兵馬大元帥,從其母蕭后以行,力戰(zhàn)深入,與擒王繼忠有功,拜西京留守,封秦晉國王,又拜尚書令。尋薨,葬祖州,謚曰孝文皇太弟。
齊國王隆裕
齊國王隆裕,番名高七,母曰蕭氏,景宗第三子。性沉毅,美姿容。始封鄭王,遙授西南面招討使,拜吳國王。自少時慕道,見道士則喜。后為東京留守,崇建宮觀,備極輝麗,東西兩廊,中建正殿,接連數(shù)百間。又別置道院,延接道流,誦經(jīng)宣醮,用素饌薦獻,中京往往化之。后蕭太后一年而薨,追封齊國王。
魯王宗元
魯王宗元,興宗同母弟也。少而雄耿,狠愎過人。始封鄭王,又加兵馬大元帥,封晉國王。性極殘忍,每出一囚犯死罪者,命眾集射,斬而臠之,流血滿前,飲啖自若。意志不臣,每伺時釁。洪基嗣立,奉長樂之命,以為皇叔。后因游獵伺間弒帝,左右遮救得免,宗元并其子洪孝受誅。
晉王宗懿
晉王宗懿,番名查個只,圣宗弟孝文皇太弟隆慶之子也。少有氣局,干略過人。圣宗雅愛諸侄,每誡之曰:「汝勿以材能陵物,勿以富貴驕人。惟忠惟孝,保家保身?!故挤庵猩酵?,歷龍化州、饒、建、宜、平州節(jié)度使,改封晉王,薨。
燕王洪道
燕王洪道,番名叱地好,道宗同母弟也。頗有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洪道討之。洪道伏兵林中,佯敗而走,奚掠輜重,洪道與伏兵合擊之,盡殪。后渤海高頹樂反,又命洪道討之。終于燕京留守,封燕王。
梁王信寧
梁王信寧,番名解里,北大王烏斡之子。始以祗候郎君授林牙,云州、奉圣州、蔚州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與帝同謀,逐太后出宮,拜南大王、北大王、惕隱、南宰相,封梁王,加尚父,致仕。
論曰:后不可并,并后則傾;嫡不可匹,匹嫡則危。契丹起自朔荒,吞噬上國,嫡庶之分,亦安知之?元帥太子之稱,不以屬之突欲,而以屬之德光,則其立國之初,已可議矣。既而述軋生問鼎之謀,宗元受皓首之戮,亦何怪其然哉!
校勘記
[一]以為懷化節(jié)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 「慎」原作「鎮(zhèn)」,據(jù)通鑒卷二百七十七并參考遼史皇子表、義宗倍傳改。
[二]惕隱姓狄名懷惠 通鑒卷二百七十七「懷惠」作「懷忠」。
[三]以南至??啥镉型K乱病 缚伞乖鳌缸浴?,據(jù)席本改。
[四]自在太子名阮 按李胡二子:宋王喜隱,衛(wèi)王宛。宛疑即阮,誤以子名當父名耳。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
外戚傳
述律魯速
述律魯速,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一],世為酋長。少壯武有膽略,部人憚之。從太祖平奚有功,授統(tǒng)軍使。盧文進自新州來奔,太祖歲入燕塞,魯速以兵從。又從圍周德威于幽州,機巧善智,城幾克,會救至,退師。改授奚王府監(jiān)軍、東路兵馬都統(tǒng)軍。子屈列,尚奧哥公主。
蕭延思
蕭延思,涿州人,太宗皇后父也。少習武藝,有材力,能左右持射。自太祖時從平諸番,常率騎數(shù)十深入敵陣[二],屢戰(zhàn)有功。太宗南援石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三],太宗每嘆曰:「斯人尚在,中原不足平也?!菇K北面都部署、遼興節(jié)度使。
劉珂
劉珂,平章事晞之次子也。尚世宗妹燕國公主。少善射,以材能稱。賦性謹重,未嘗有過,為太宗所知。太宗忿石晉負恩,連年南牧,戰(zhàn)定州,時深入,帝馬陷泥濘中,珂下馬奉帝出,身被數(shù)十瘡,流血滿體,太宗壯之。遷林牙、行宮都部署、西北路兵馬招討使。從入大梁,授同知京府事,尋授漢人樞密使,封吳王。
蕭守興
蕭守興,番名喂呱,侍中解里缽長子也。始為祗候郎君、林牙、左宣徽使。景宗居藩,燕燕為妃;即位,冊立為后。守興以后父為侍中,共當國政。是時,景宗嬰疾,北漢見僭叛悉平,南宋憂逼,屢遣蠟丸求援,而守興柱石非材,兵勢少弱,石嶺關南之敗,喪萬余人。后又遷尚書令、封魏王,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四],事多狥私,吏有言韻微訛者,抉摘示明,朝廷以此患之,畏后不敢言。
蕭孝穆
蕭孝穆,番名陳六,法天皇后兄也。初,后選入宮為圣宗夫人,授大將軍。后封元妃,遷北宰相,封燕王。孝穆機悟有才藝,馳馬立射五的,時人莫能及。圣宗在位,喜其忠謹,與參軍國大謀。時渤海反于東京,有眾數(shù)萬,命孝穆為行營兵馬都統(tǒng)討之。大酋宿石真柵于金閭山上,險峻不可攻,孝穆為宣揚恩意,開其自新,凡所招降七萬余戶而還,以功授東遼王[五]。圣宗疾亟,急召赴闕。圣宗崩,以輔立功封晉王。又納女為興宗后,授樞密使、楚國王。
蕭奧只
蕭奧只,番名掃古,燕京統(tǒng)軍使撻里么之子[六]。撻里么于統(tǒng)和中攻南宋澶州,為流矢所中,死城下。奧只以父戰(zhàn)功為祗候郎君,遷林牙、契丹諸行宮都部署,又遷彰國節(jié)度使。奧只雖家門貴盛而虛己接物,汲引諸名士,時論賢之。宋張昪來使,奧只以侍中為館伴,從容言:「兩朝盟好,誓若山河,毋以小嫌,遽傷大信?!古c昪論談移日,曲盡其歡。昪亦云:「侍中,北朝儀表也?!股罹串愔?。后授北宰相、宣徽使,封鄭王。
論曰:漢王諸呂,炎光幾曚;唐柄三思,皇運斯厄。古今外戚之家,未有不驕奢恃權,馴至于蹙且敗也。述律諸人,起兜鍪[七],連輝赫奕,有累累金印之封,無彰彰鴟吻之跡,難矣!然考契丹之所以亡,竟不出于外戚之家,豈亂之至匪降自天?時君終當以后族為永鑒歟!如蕭奉先諸人是已,別有傳。
校勘記
[一]蕃部人 「蕃部」,原作「部蕃」,從席本意轉(zhuǎn)。
[二]常率騎數(shù)十深入敵陣 「率」原作「單」,明抄本同,據(jù)席本改。
[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 席校曰:一本「多無『少』字」,與明抄本同。
[四]任遇彌堅年既昏?! 笀浴乖鳌竿?,「耄」原作「毛」,均從席本及文義改。
[五]以功授東遼王 「東遼王」應改「東平王」,遼史圣宗紀八太平十年十一月,以蕭孝穆「為東平王、東京留守」。
[六]燕京統(tǒng)軍使撻里么之子 「燕京」前原衍「父」字,據(jù)文義刪。
[七]起兜鍪 「鍪」,原作「蝥」,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六
列傳
韓延徽
韓延徽,幽州人也。仕劉守光為幕府參軍,守光與六鎮(zhèn)構怨,自稱燕帝,延徽諫之不從,守光置斧質(zhì)于庭,曰:「敢諫者斬?!箤O鶴力諫,守光殺之。延徽以幕府之舊,且素重之,得全。
守光末年衰困,盧龍巡屬皆入于晉,遣延徽求援于契丹。太祖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馬于野。延徽有智略,頗知屬文,述律太后言于太祖,曰:「延徽能守節(jié)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用之」。太祖召延徽語,悅之,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
延徽始教太祖建牙開府,筑城郭,立市里,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蓻荒田。由是漢人各安生業(yè),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諸國,延徽有助焉。
頃之,延徽逃奔晉王[一],晉王欲置之幕府,掌書記王緘疾之,延徽不自安,求東歸省母。過真定,止于鄉(xiāng)人王德明家。德明問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為晉有,當復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復往,得無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歸,如喪手目。今往詣之,彼手目復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復入契丹。太祖聞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歸,恐不聽,故私歸耳?!固娲婧?。及稱帝,以延徽為相,累遷至中書令。
晉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書于晉王,敘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戀英主,非不思故鄉(xiāng),所以不留,正懼王緘之讒耳。因以老母為托?!骨以唬骸秆踊赵诖?,契丹必不南牧。」故終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南牧,延徽之力也。
后,太宗援石晉,得幽、燕,會同稱制,以延徽兼樞密使、同平章事。后數(shù)年,延徽卒于契丹。
張礪
張礪,磁州滏陽人也。唐魏王繼岌征蜀,時為掌書記。繼岌死,礪詣王府慟哭久之。潞王時,為翰林學士。
石敬瑭叛,潞王以趙德鈞為行營招討,礪以翰林學士為行營判官。礪隨德鈞入契丹,太宗復以為翰林學士。礪事太宗甚忠直,遇事輒言,無所隱避,太宗甚重之。后自契丹逃歸中國,為追騎所獲,太宗責之曰:「何故舍我去?」對曰:「臣華人,飲食衣服皆不與此同,生不如死,愿早就戮?!固陬櫷ㄊ赂邚┯二]曰:「吾嘗戒汝善遇此人,何故使之失所而亡,若失之,安可再得耶?」遂笞彥英而謝礪。
是年,太宗會同改元,參用中國人為公卿百官,以礪為翰林承旨,兼吏部尚書。
太宗既入大梁,一時番將恣橫,肆行殺戮,如蕭翰、麻荅、耶律郎五之類,縱兵殺掠尤甚。礪言于太宗曰:「今大遼已得天下,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茍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猶將失之?!固诓粡?。后改除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大兵北歸,回居恒州,蕭翰、麻荅以鐵騎圍其第,礪方臥病,出見之。翰數(shù)之曰:「汝何言于先帝,云胡人不可為節(jié)度使[三]?又吾為宣武節(jié)度使,且國舅也,汝在中書,乃帖我;又先帝留我守汴州,令我處宮中,汝以為不可,又譖我及解里于先帝,云解里好掠人財,我好掠人子女。我必殺汝!」命鎖之,礪抗聲曰:「此皆國家大體,吾實言之。欲殺即殺,奚以鎖為?」麻荅以大臣不可專殺,力救止之,翰乃釋之。是夕,礪憤恚而卒。
趙延壽
趙延壽,相州人也。父德鈞,唐為盧龍節(jié)度使。
石敬瑭叛,與契丹會擊張敬達,潞王令德鈞將幽州兵由飛狐出契丹軍后。德鈞密與契丹通,許以厚賂,云:「若立己為帝,即請以見兵南平洛陽,與契丹為兄弟國」。契丹以晉安未下,欲許德鈞之請。晉高祖亟使桑維翰入說太宗,太宗從之,指帳前石謂德鈞使者曰:「我已許石郎,此石爛,方可改也。」會太宗至潞州,德鈞父子迎謁于高河。太宗問德鈞曰:「汝在幽州所置銀鞍契丹直何在?」德鈞指示之,太宗命盡殺之于西郊,凡三千人。遂鎖德鈞、延壽,送歸其國。德鈞見述律太后,悉以所赍寶貨并籍其田宅獻之,太后問曰:「汝近者何為往太原?」德鈞曰:「奉唐主之命。」太后指天曰:「汝從吾兒求為天子,何妄語耶?」又自指其心曰:「此不可欺也?!褂衷唬骸肝醿簩⑿?,吾戒之云:『趙大王若引兵北向渝關,亟須引兵歸,太原不可救也?!蝗暧麨樘熳?,何不先擊退吾兒,徐圖亦未晚。汝為人臣,既負其主,不能擊敵,又欲乘亂邀利,所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德鈞俛首不能對。又問:「器玩在此,田宅何在?」德鈞曰:「在幽州?!箚枺骸附駥僬l[四]?」德鈞曰:「屬太后?!固笤唬骸溉粍t又何獻焉?」德鈞益慚,自是郁郁不多食,踰年而死。
德鈞既卒,太宗釋延壽而用之。其后會同改元,參用番漢,以延壽為樞密使,尋兼政事令。
太宗遣使如洛陽,取延壽妻唐國長公主以歸。
會同六年,以延壽為盧龍節(jié)度使。
是時,晉少帝初立,構怨契丹。延壽欲代晉帝中國,屢說太宗擊晉,太宗頗然之,乃集山后及盧龍兵,合五萬人,使將之,委之經(jīng)略中國,曰:「得之,當立汝為帝。」又嘗指延壽謂晉人曰:「此汝主也?!寡訅坌胖墒菫槠醯けM力。
會同八年,延壽與其弟延照將兵五萬南征[五],逼貝州,陷之,吳巒死,所殺且萬人。太宗逼澶州,屯元城,延壽屯南樂。以延壽為魏博節(jié)度使,封燕王[六]。
會同十一年,延壽進言于太宗,陳橋降卒得免死者二三十萬人。
先是,晉軍降契丹,太宗悉收其鎧仗數(shù)百萬,貯恒州,驅(qū)馬數(shù)萬歸其國,遣杜重威將其眾從,已而南,及河,太宗以晉兵之眾,恐其為變,欲悉以胡騎擁而納之河流,或諫曰:「晉兵在他所者尚多,彼聞降者盡死,必皆拒命為患,不若且撫之,徐思其策?!固谀耸怪赝云浔娡完悩颉醚?,官無所給[七],士卒凍餒,咸怨重威,相聚而泣。重威每出,道旁人皆罵之。太宗猶欲誅晉兵,延壽言于太宗曰:「皇帝親冒矢石,以取晉國,欲自有之乎,將為它人取乎?」太宗變色曰:「朕舉國南征,五年不解甲,僅能得之,豈為它人乎?」延壽曰:「晉國南有唐,西有蜀,常為仇敵,皇帝亦知之乎?」曰:「知之。」延壽曰:「晉國東自沂、密,西及秦、鳳,延袤數(shù)千里,邊于吳、蜀,常以兵戍之。南方暑濕,上國之人不能居也。它日車駕北歸,以晉國如此之大,無兵守之,吳、蜀必相與乘虛入寇,如此,豈非為它人取之乎?」太宗曰:「朕不知也,然則奈何?」延壽曰:「陳橋降卒可分以戍南邊,則吳、蜀不能為患矣!」太宗曰:「朕昔在上黨,失于斷割,悉以唐兵授晉,既而返為仇讎,北向與吾戰(zhàn),辛勤累年,僅能勝之。今幸入吾手,不因此時悉除之,豈可復留以為后患乎?」延壽曰:「向留晉兵于河南,不質(zhì)其妻子,故有此憂;今若悉徙其家于恒、定、云、朔之間,每歲分番使戍南邊,何憂其為變哉?此上策也。」太宗悅曰:「善,惟大王所以處之。」由是陳橋兵始得免,分遣還營。
天祿元年,太宗初許延壽代晉,后負約,恨之,謂人曰:「我不復入龍沙矣。」
太宗崩,延壽偽稱受太宗遺詔,權知南朝軍國事,永康王兀欲鎖之。后二年,延壽卒于契丹。
論曰:契丹之興,當朝柄國,率其種人,名曰番漢雜用,然漢人無幾矣,而名之彰彰尤著者,莫如延徽諸人。方延徽屈身牧圉,微述律后一言,終其身夕陽牛背間耳。城郭宮室,誰其畫之?威服諸番,誰其翼之?太祖之興,延徽有力焉。礪與延壽自南歸北,委質(zhì)太宗朝,痛番臣之橫肆,救陳橋之降卒,謂非忠誠天性不可;而一困于麻荅之強,一失于睥睨之誤[八],豈不重可嗟歟!
??庇?br /> [一]延徽逃奔晉王 「晉王」,通鑒卷二百六十九作「晉陽」。
[二]太宗顧通事高彥英 通鑒卷二百八十一書此事作「契丹主顧通事高彥英」。高彥英,同上引通鑒卷二百八十六、二百八十七、舊五代史高祖紀、張礪傳、新五代史四夷附錄契丹傳均作高唐英,而遼史張礪傳同作高彥英。國志卷十九「番將除授職名」之「彰德節(jié)度使高唐英」,疑即其人焉。
[三]云胡人不可為節(jié)度使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此句作「胡人不可以為節(jié)度使」,元本脫「可」字,席本刪「以」字,今從后者。
[四]問今屬誰 「問」字原脫,據(jù)席本補。
[五]延壽與其弟延照將兵五萬南征 通鑒卷二百八十一、二百八十三均見延照之名,又皆以為思溫之子。遼史趙延壽傳稱延壽「本姓劉,恒山人」。國志言延壽弟延照,恐誤。
[六]封燕王 通鑒卷二百八十三作「封魏王」。
[七]官無所給 「所」字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六補。
[八]一失于睥睨之誤 「睨」原作「睍」,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七
列傳
蕭翰
蕭翰,本國人,述律太后之兄子也,其妹復為太宗后[一]。翰始以蕭為姓,自爾契丹后族皆稱蕭氏。翰最殘忍,工騎射。太宗與張敬達交鋒,翰等自東北起,沖唐兵為二,唐兵大敗,步兵死者萬人。
太宗南入大梁,以天時向暑,難久留,欲留親信一人為節(jié)度使。百官請迎太后,太宗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褂钟M以晉百官自隨,恐搖人心,乃詔有職事者從行,余留大梁。復以汴州為宣武軍,翰為節(jié)度使。
滋德宮有宮人五十余人,翰欲取之,宦者張環(huán)不與,翰破鎖奪宮人,執(zhí)環(huán)燒鐵灼之,腹爛而死。
初,翰聞北漢高祖擁兵而南,欲北歸,恐中國無主,必大亂,己不得從容而去。時唐明宗子許王從益與王淑妃在洛陽,翰遣高謨翰迎之,矯稱太宗命,以從益知南朝軍國事,召己赴恒州。從益、淑妃匿于徽陵下宮,不得已而出,至大梁,翰立以為帝,帥諸酋長拜之。立百官,留燕兵千人為從益宿衛(wèi),翰乃辭行。
翰至恒州,以兵圍張礪之第[二]。麻荅以大臣不可專殺,乃止。
麻荅
麻荅,太宗之從弟也。會同九年,契丹攻黎陽,麻荅先驅(qū),晉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未幾,周儒引麻荅自馬家口濟河,營于東岸,攻鄆州北津。
又陷德州,擒刺史尹居璠。
太宗南入大梁,以麻荅為安國節(jié)度使,又以為中京留守。
至恒州,崔廷勛見麻荅,趨走拜,起,跪而獻酒,麻荅踞而受之。
麻荅貪殘猾忍[三],民間有珍貨美女,必奪而取之。又捕村民,誣以為盜,披面抉目斷腕,焚灸而殺之,欲以威眾。常以其具自隨,左右前后懸人肝膽手足,飲食起居于其間,語笑自若。出入或被黃衣,用乘輿,服御物,曰:「茲事漢人以為不可,吾國無忌也?!褂忠栽紫鄦T不足,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四],和凝判集賢,劉煦判中書,其僭妄如此。然契丹或犯法,無所容貸,故市肆不擾。常恐漢人亡去[五],謂門者曰:「漢有窺門者,即斷其首來[六]?!?br /> 麻荅遣使督運于洺州,洺州防御使薛懷讓聞漢高祖入大梁,殺其使者,舉州降。高祖遣兵萬人會懷讓,攻劉鐸于邢州,不克。鐸請兵于麻荅,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jié)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于洺州[七]。懷讓嬰城自守,安等縱兵大掠于邢、洺之境。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八],麻荅令所司給萬四千人食,收其余以自入。麻荅常疑漢兵,且以為無用,稍稍廢省,又損其食以飼胡兵,眾心怨憤。漢兵謀攻麻荅,然畏契丹尚強,猶豫未決;會楊袞、楊安等軍出,契丹留恒州者僅八百人,何福進等遂決計。未幾,召馮道、李崧會葬太宗,漢兵突入府中,焚衙門,與契丹戰(zhàn)。會日暮,有村民數(shù)千,噪于城外,欲奪北兵寶貨婦女,北兵懼而北遁。麻荅、劉晞、崔廷勛皆奔定州,與義武節(jié)度使耶律忠合[九]。漢有白再榮者,拘人取財,恒州謂之白麻荅,虐可知矣。麻荅歸,世宗酖殺之。
耶律郎五
耶律郎五,即耶律忠,國主族人也。
太宗南攻石晉,郎五扈從,累有戰(zhàn)功。太宗入大梁,以郎五為鎮(zhèn)寧節(jié)度使。
郎五性殘虐,澶州人苦之。賊帥王瓊率其徒千余人,襲據(jù)南城,北渡浮航,縱兵大掠,圍郎五于牙城。郎五聞漢平鄴都杜重威,常懼華人為變。未幾,郎五與麻荅等焚掠定州,悉驅(qū)其人棄城北去。方廣千里,剽掠殆盡。
論曰:陰山異氣,殺伐鍾焉,運數(shù)所乘,山河改色。太宗德光,鐵馬中原;翰等諸人,分麾長騖。而溪壑難滿,剽掠窮兇,而使忠臣郁憤恚之胸,生靈涂肝腦之血,不亦重可悲歟!
??庇?br /> [一]其妹復為太宗后 「太宗」原作「世宗」,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八十六及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改。
[二]翰至恒州以兵圍張礪之第 「至」字原闕,「第」原作「弟」,均據(jù)席本及通鑒卷二百八十七補改。
[三]麻荅貪殘猾忍 「貪殘猾忍」,當依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貪猾殘忍」。
[四]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乃牒馮道判弘文館,李崧判史館」。通鑒是。
[五]常恐漢人亡去 「亡」,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妄」。
[六]即斷其首來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來」上有「以」字。
[七]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jié)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于洺州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遣」上重麻荅之名,語義明。
[八]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 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守」當作「兵」,「一千」當作「二千」。
[九]與義武節(jié)度使耶律忠 「武」原作「成」,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八
列傳
盧文進
盧文進,字大用,幽州范陽人也。文進身長七尺,偉儀容。守光與晉王構怨,時晉王遣周德威攻幽州,文進以騎先降,拜蔚州刺史。
是時,李存矩統(tǒng)山后八軍,為新州團練使。晉王時在河上,與劉鄩血戰(zhàn),會新州兵。存矩募山后勁兵數(shù)千人,驍勇難制,又課民出馬,民以十牛易一馬[一],怨之入骨,山后兵又憚遠行,至祁溝關,聚謀作亂。文進有女少而艷,存矩求為側(cè)室,文進不敢違,而心常內(nèi)愧,因與亂軍殺存矩。攻新州不克,遂帥眾其奔于契丹。后引契丹軍攻新州,刺史安金全不能守,棄城去。周德威援之,進攻新州,契丹眾數(shù)萬,德威不勝,大敗奔歸。文進與契丹進攻幽州,圍城且二百日,城中危困,晉王親將兵救之,方始解去。契丹以文進為幽州節(jié)度使,又以為盧龍節(jié)度使。
文進在新州[二],歲歲以輕騎出入塞上,攻掠剽奪,無有寧歲,幽、瀛、涿、莫間常被其患。又教契丹以中國織纴工作無不備,契丹由此益強。南兵屯涿州,時饋運自瓦橋關至幽州,嚴界堠,??噔n奪,為邊患者十余年,皆文進所為也。后奔南唐。
初,文進攻新州不克[三],夜走墜塹,一躍而出,明日視之,乃郡之黑龍?zhí)兑?,絕岸數(shù)丈,深不可測。又嘗有大蛇,徑至座間,引首及膝,文進取食飼之而去。由是自負往來南北,無挫衄焉。
論曰:皇運將傾,則大盜移國;狂謀未敗,則桀猾不亡。求之五代,盧文進其人歟?方其自負龍蛇之異,叛亂南北之間,見其不敗者,謂之智,考其成敗,則謂之天。饋運可掠也,惠彼戎車之膏;燕地可取也,痛哉肝腦之血。此感今懷古之士,覩此未有不為之慨然者。
耶律隆運
耶律隆運,本漢人,姓韓名德讓。祖知古,加右仆射、中書令。父匡嗣,追封秦王。隆運性忠愿謹愨,智略過人。景宗嬰疾,后燕燕與決國事,雅重隆運,擢授東頭供奉官,充密院通事,尋轉(zhuǎn)上京皇城使,超授遼州節(jié)度使,改授同知燕京留守,又遷平州節(jié)度使,改樞密使,兼行營都部署[四]。
隆運自在景宗朝翼決庶政,帝后少年,有辟陽之幸。
景宗疾亟,隆運不俟詔,密召其親屬等十余人并赴行帳。時諸王宗室二百余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后當朝雖久,然少姻媛助,諸皇子幼穉,內(nèi)外震恐。隆運請于后,易置大臣,敕諸王各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隨機應變,奪其兵權。時趙王等俱在上京,隆運奏召其妻子赴闕。景宗崩,事出倉卒,布置已定,乃集番漢臣僚,立梁王隆緒為皇帝,時年十二,后為圣宗[五],仍尊后曰仁慈翊圣應天皇太后。尋以輔立功守司徒、同政事,進封楚王,賜姓耶律氏及改賜今名。未幾,拜大丞相,充契丹、漢兒樞密使,南北面諸行宮都部署,改封齊王。
隆運孜孜奉國,知無不為,忠孝至誠,出于天性。帝以隆運輔翼功前后少比,乃賜鐵券誓文,躬自親書,齋戒焚香,于北斗星下讀之,宣示番漢諸臣。又以隆運一族附籍橫帳,列于景宗廟位。契丹橫帳,猶宋朝玉牒所也。
隆運自為相以來,結(jié)歡宋朝,歲時修睦,無少間隙,帖服中外,靡有邪謀。
未幾,改封晉王,授尚書令,賜以幾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護衛(wèi)特置百人[六]。北法,護衛(wèi)惟國主有之。帝以隆運勛大,恩數(shù)優(yōu)渥,見則盡敬,至父事之,秦國王每日一問起居[七],至隆運所居帳二里外,已去蓋下車,徒步而進;暨其回也,列揖于帳外,隆運坐而受之。帝或至其帳,亦五十余步下車,隆運出迎盡禮,帝亦先為之揖;及入,內(nèi)同家人禮,飲膳服食,盡一時水陸珍品。諸國爭為奇怪入貢,動駭耳目。隆運疾,帝與太后禱告山川,召番漢名醫(yī)胗視,朝夕不離左右。
及薨,帝與后、諸王、公主已下并內(nèi)外臣僚制服行喪,葬禮一依承天太后故事。靈柩將發(fā),帝自挽轜車哭送,羣臣泣諫,百余步乃止。葬干陵側(cè),詔影堂制度一同干陵。又詔諸處應有景宗御容殿,皆以隆運真容置之殿內(nèi)。其眷遇始終,無與比倫有如此者。
隆運兄弟九人,緣翼戴恩,超授官爵,皆封王。諸侄三十余人,封王者五人,余皆任節(jié)度使、部署等官。隆運薨,無子,帝特以皇侄周王宗業(yè)紹其后。宗業(yè),本齊國王隆裕之子。始封廣王,未幾徙封周王,歷中京留守,平州、錦州節(jié)度使。宗業(yè)薨,葬干陵側(cè)。宗業(yè)無子,帝復以周王同母弟宗范繼隆運后,歷龍化州節(jié)度使、燕京留守,封韓王。
論曰:古今天下有權臣,有重臣。權臣之權,其君危如綴旒;重臣之重,其國安如泰山。耶律隆運因緣中宮,策立明睿,鎮(zhèn)服內(nèi)外,無有邪謀,不可謂之非權臣,亦不可謂之非重臣也。遂乃釋肺腑之戚,玉譜聯(lián)名;席茅土之封,金枝入繼。斯不謂之千載之逢而非常之遇歟!
劉六符
劉六符,平州人也。年十五,究通經(jīng)史,兼綜百家之言。長而喜功名,慷慨有大志。歷事圣宗朝,為著作郎、中允,又為詹事、國子祭酒。興宗時,為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
契丹聚兵幽、薊[八],來求關南,時宋慶歷二年也。
先是,西兵久不決,六符以宋朝為怯。又李士彬、劉平之兵屢敗,宋朝旰食,積苦兵間。因說其主聚兵幽、涿,聲言南征,而六符及蕭英先以書來求關南十縣。其書,皆六符所撰也。書至宋朝,富弼為回謝使。弼至沒打河,六符館之,謂弼曰:「北朝皇帝堅欲割地,如何?」弼曰:「北朝若欲割地,必志在敗盟,南朝決不從,有橫戈相待耳。」六符曰:「南朝若堅執(zhí),則事安得濟?」弼曰:「南朝不發(fā)兵,而遣使好辭,更議嫁女益幣,豈堅執(zhí)乎?」六符引弼入見,往復辨議,興宗大感悟,乃從弼所請。
是年八月,宋朝再遣富弼賚國書、誓書至契丹清泉淀金氈館,許增以歲幣二十萬。時契丹固惜盟好,惟六符畫策揚聲聚兵幽、涿,以動宋朝。宋方困西夏之擾,名臣猛將,相繼敗衄,呂夷簡畏之。
契丹既得歲幣五十萬,勒碑紀功,擢六符樞密使、禮部侍郎、同修國史。后遷至中書政事令。子孫顯貴不絕,為節(jié)度、觀察者十數(shù)人。
論曰:臣于慶歷年間劉六符求關南一事,每為之三嘆焉。契丹之禍,始于石晉割幽、燕,而石晉卒有少帝之辱;蔓延于我朝,而我朝澶淵之好、慶歷之盟,極而至于宣和之戰(zhàn),禍猶未歇也。何則?天下視燕為北門,失幽、薊則天下常不安[九]。幽、燕視五關為喉襟,無五關則幽、薊不可守。晉割幽、薊,并五關而棄之,此石晉不得不敗,澶淵不得不盟,慶歷之邀脅亦不得不為慶歷也,至于宣和則極矣。六符之來,世以智計歸之,而孰知產(chǎn)禍之由,已有所自來哉!
校勘記
[一]民以十牛易一馬 「易」原作「展」,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六十九及薛、歐兩五代史盧文進傳改。
[二]文進在新州 「新州」,通鑒卷二百七十、兩五代史盧文進傳俱作「平州」。
[三]文進攻新州不克 文進名下原重「進」字,據(jù)舊五代史盧文進傳輯錄者引馬令南唐書刪。
[四]改樞密使兼行營都部署 「行營都部署」,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附錄一作「行營都統(tǒng)」。
[五]立梁王隆緒為皇帝時年十二后為圣宗 「隆緒」原作「宗真」,「圣宗」原作「興宗」,均據(jù)席本及本書紀年改。
[六]左右護衛(wèi)特置百人 「衛(wèi)」原誤「位」,從長編卷二十三改,下同。
[七]秦國王每日一問起居 「秦國王」原作「秦國二王」。長編卷二十三載此事作:圣宗「日遣其弟隆裕一問起居」。隆裕封秦國王,故「二」字乃衍文。席本作「秦、齊二王」,亦誤。
[八]契丹聚兵幽薊 「薊」原作「冀」,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一百三十七等及席本改。
[九]失幽薊則天下常不安 「薊」原亦作「冀」,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九
列傳
馬保忠
馬保忠,營州人也。疏眉目豐下,謹重寡欲,斤斤自修,士人賢其行。自力讀書,不謁州縣,節(jié)用以給親里,大穰則賑其余于鄉(xiāng)黨。太平年間,授洗馬,改著作郎、殿中丞。興宗朝為樞密使、尚父、守太師兼政事令,封燕國公。時朝政不綱,溺志浮屠,僧至有正拜三公、三師者,官爵非人,妄有除授。保忠嘗從容進諫,帝至怫然怒之,詳見帝紀。又嘗上言:「強天下者,儒道;弱天下者,吏道。今之授官,大率吏而不儒。崇儒道,則鄉(xiāng)黨之行修;修德行,則冠冕之緒崇。自今其有非圣帝明王孔、孟圣賢之教者,望下明詔,痛禁絕之?!蛊浜V意風教如此。后數(shù)年,保忠卒,賜謚曰剛簡。
論曰:官不當,則人多覬覦[一];源不清,則下皆奔競。契丹自重熙之時,私謁肆行,除授無法,膜拜之徒,亦授以公孤之官,其濫極矣。保忠雖空臆無諱,然言諄聽藐,未如之何哉!
張琳
張琳,瀋州人也。為人忠義,慷慨有大志。在道宗朝為秘書中允。天祚立,兩為戶部使,負東京人望。女真日熾,高永昌繼叛于渤海,時天慶六年也。
永昌叛,遼東五十余州盡沒,獨瀋州未下,琳痛念鄉(xiāng)枌,欲自討之。契丹屢敗,精兵銳卒十無一存。琳討永昌,搏手無策,始招所謂「轉(zhuǎn)戶軍」。蓋遼東渤海,乃夙所讎;若其轉(zhuǎn)戶,則使從良,庶幾捐軀奮命。命下,得兵二萬余。琳自顯州進兵,渤海止備遼河三叉口。琳遣羸卒數(shù)千,陽為來攻,間道以精騎渡河,直趨瀋州,渤海始覺。經(jīng)三十余戰(zhàn),渤海乃走保東京。其后女真援至,師自驚恐,望風而潰,失亡不可勝計。琳遁入遼州,謫授遼興軍節(jié)度使,乃平州也。
其后,授燕京副留守,與燕王淳同守燕。淳僭位改元,命琳守太師,十日一朝,平章軍國大事,實疎之也。琳竟郁郁而卒。
論曰:張琳丁時孔艱,則痛心于鄉(xiāng)國之危;遭家不造,則扼腕于燕王之立。女真之勢湯湯方割,揚灰注海,安得不淪?惜其愔愔問鼎之間,曾無死清君側(cè)之志。此奸人得以誑之,而大節(jié)不無少貶歟!
蕭奉先
蕭奉先,天祚后族也。嗣先、保先,皆其弟。奉先在道宗朝為內(nèi)侍供奉,又為承旨,歷吏部尚書。緣恩宮掖,專尚諂諛,朋結(jié)中人,互為黨與。至天祚朝,球獵聲色,日蠱其心,防微不早,女真始亂。奉先是為政事令、同平章事,又兼樞密使。
方混同江諸蕃大會之時,天祚已疑阿骨打,密謂奉先曰:「阿骨打意氣雄豪,顧視不常,當以事誅之,不然恐貽后患。」奉先曰:「阿骨打,小人何知,殺之傷向化心;設有異志,蕞爾小國,何能為」?天祚乃止。
天慶四年,阿骨打興師屠寧江州。次年,阿骨打又至。弟嗣先,以殿前都點檢,充東北路招討使,蕭撻勃也副之,未陣而潰。既而出河店之戰(zhàn),嗣先又敗。詣闕待罪,但免官而已。由此士無斗志,望風奔潰。保先,亦奉先弟也,為渤海留守、少師,政令嚴酷,亦以女真之亂,為高永昌所殺[二]。渤海始亂。
天慶九年,女真攻陷上京,發(fā)掘陵寢,取其金銀珠玉,奉先皆抑而不奏。天祚問及陵寢事,奉先對以「初雖侵犯元宮,不敢毀壞陵寢?!蛊涿杀纹圬?,類皆如此。又誣告耶律余覩欲立晉王。余覩叛,奉先曰:「余覩宗枝,非欲亡遼者,不過求立晉王耳?!固祆窕笾?,賜晉王死。聞者揮涕,眾心益離。奉先柄國垂二十年,以至國亡。天祚奔夾山,謂奉先曰:「誤我至此,皆汝之罪,宜亟去,不然恐汝及禍,并累我?!剐形词铮笥覉?zhí)而殺之。
李儼
李儼,本漢地人,天祚嬖臣也。少而狡桀,倜儻不羣,軒然夷倨,才濟其奸。與蕭奉先雅相厚善。初為內(nèi)侍省給事,累遷至中書供奉,積官至南面宰相,封漆水郡王。
儼資猾性巧,善諛佞人,在天祚朝秉國樞柄凡十五年。女真連年之亂,儼與奉先蒙蔽為欺,以至于亡,天祚不悟也。儼嘗與知樞密院事牛溫有隙,各進所親厚,朋黨紛然,恃奉先為內(nèi)主,溫不能勝。及儼死,奉先又薦其侄處溫為相,竟至亡國。惜也,儼不逮稾街之戮云。
耶律余覩
耶律余覩,一名余覩姑,國主族人。其妻,天祚文妃之妹也。
文妃生晉王,最賢,蕭奉先忌之,誣告余覩謀立晉王[二]。余覩奔歸女真,女真以為西軍大監(jiān)軍。久不遷,常鞅鞅有異志。其軍合董也,失其金牌[四],女真疑其與林牙暗合,遂質(zhì)其妻子。余覩有叛心,明年九月,約燕京統(tǒng)軍反[五]。統(tǒng)軍之兵皆契丹人,余覩謀誅西軍之在云中者,盡約云中、河東、河北、燕京郡守之契丹、漢兒,令誅女真之在官在軍者。天德知軍偽許之[六],遣其妻來告。時悟室為西監(jiān)軍,自云中來燕,微聞其事而未信,與通事漢兒那也回行數(shù)百里,那也見二騎馳甚,遽問之曰:「曾見監(jiān)軍否?」以不識對。問為誰,曰「余覩下人』。那也追及悟室,曰:「適兩契丹云『余覩下人」。既在西京,何故不識監(jiān)軍北人稱云中為西京??钟屑橹\」。遂回馬追獲之,搜其靴中,得余覩書曰:「事已泄,宜便下手。」復馳告悟室,即回燕。統(tǒng)軍來謁,縛而誅之。又二日至云中,余覩微覺,父子以游獵為名,遁入夏國。夏人問:「有兵幾何?」云:「親兵三二百。」遂不納。投韃靼,韃靼先受悟室之命,其首領詐出迎,具食帳中,潛以兵圍之。韃靼善射,無衣甲。余覩出敵不勝,父子皆死。凡預謀者悉誅,契丹之黠、漢兒之有聲者,皆不免。
大實
大實林牙,林牙者,乃其官名,猶中國翰林學士;大實則小名也,北地間無姓者。
大實既降女真,與大酋粘罕為雙陸戲,爭道相忿,粘罕心欲殺之而口不言[七],大實懼。及既歸帳,即棄其妻,攜五子宵遁。詰旦,粘罕怪其日高不來,使召之,其妻曰:「昨夕以酒忤大人,大音柁。畏罪而竄。」詢其所之,不以告。粘罕大怒,以配部落之最賤者。妻不肯屈,強之,極口嫚罵,遂射殺之。
大實深入沙子,立天祚之子梁王為帝而相之。女真遣故遼將余覩帥兵經(jīng)略,屯田于合董城[八]。城去上京三千里。大實游騎數(shù)十,出入軍前。余覩遣使打話,遂退。
沙子者,蓋不毛之地,皆平沙廣漠,風起揚塵,至不能辨色;或平地頃刻高數(shù)丈,絕無水泉,人多渴死。大實之走,凡三晝夜始得度,故女真不敢窮追。遼御馬數(shù)十萬,牧于磧外,女真以絕遠未之取,皆為大實所得。今梁王、大實皆亡,余黨猶居其地。
論曰:亡契丹者,蕭奉先、李儼亡之也,非女真也。夫國之盛衰,視其柄國之臣何如耳。天祚荒淫,委政后族,惑于奉先、儼之欺蔽,阿骨打不當信而信之,晉王不當害而害之,夾山之禍,有自來矣。舉二百余年之基業(yè),一朝而覆之,奸諛之誤國,其明效大驗,至此極也,悲夫!
番將除授職名
高唐英 彰德節(jié)度使。
劉晞常為樞密平章事。 西京留守。
崔廷勛 大同節(jié)度使。
耿崇美 昭義節(jié)度使。
高模翰 河陽節(jié)度使。
蕭海真兀欲妻弟 幽州節(jié)度使。
潘聿捻兀欲姊 橫海節(jié)度使。
楊姑契丹通事 忻州節(jié)度使。
留珪兀欲弟 義成節(jié)度使。
楊兗 武定節(jié)度使。
漢官除授職名
韓紹芳 同平章事。
竇振 三司使。
韓紹升 宣徽南院事。
耿元吉 戶部使。
劉玄 兵部尚書、知上京留守。
劉四端 禮部尚書、參知政事、簽書樞密
院事。
張克忠 守同司徒兼侍中、知樞密院事。
韓紹雍 行宮都部署兼侍中。
??庇?br /> [一]則人多覬覦 「覬」原誤「僥」,從席本改。
[二]為高永昌所殺 「為高永昌所」五字依席本補。
[三]誣告余覩謀立晉王 「謀立晉王」四字據(jù)席本及本卷蕭奉先傳等補。
[四]其軍合董也失其金牌 「軍」下原衍「下有」二字,據(jù)松漠紀聞刪。
[五]約燕京統(tǒng)軍反 「京」原作「軍」,席本同誤,此據(jù)明抄本及紀聞改。
[六]天德知軍偽許之 「之」字據(jù)紀聞補。
[七]粘罕心欲殺之而口不言 「粘罕」,原作「罕」,明抄本同作「罕」,丞恩堂本及席本均作「粘罕」,從之。
[八]女真遣故遼將余覩帥兵經(jīng)略屯田于合董城 「將」字從紀聞補。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
晉表
晉出帝降表
孫男臣重貴言:頃者,唐運告終,中原失馭,數(shù)窮否極,天缺地傾。先人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兵連禍結(jié),力屈勢孤。翁皇帝救患摧剛,興利除害,躬擐甲冑,深入寇場。犯露蒙霜,度鴈門之險;馳風擊電,行中冀之誅。黃鉞一麾,天下大定,勢凌宇宙,義感神明,功成不居,遂興晉祚,則翁皇帝有大造于石氏也。旋屬天降鞠兇,先君即世,臣遵承遺旨,纂紹前基。諒闇之初,荒迷失次,凡有軍國重事,皆委將相大臣。至于擅繼宗祧,既非稟命;輕發(fā)文字,輒敢抗尊。自啟釁端,果貽赫怒,禍至神惑,運盡天亡。十萬師徒,望風束手;億兆黎庶,延頸歸心。臣負義包羞,貪生忍恥,自貽顛覆,上累祖宗,偷度朝昏,茍存視息。翁皇帝若惠顧疇昔,稍霽雷霆,未賜靈誅,不絕先祀,則百口荷更生之德,一門無報之恩,雖所愿焉,非敢望也。臣與太后、妻馮氏于郊野面縛俟命[一]。
皇太后降表
晉室皇太后新婦李氏妾言:張彥澤、傅住兒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者。妾伏念先皇帝頃在并、汾,適逢屯難,危同累卵,急若倒懸,智勇俱窮,朝夕不保?;实郯⑽贪l(fā)自冀北,親抵河東,跋履山川,踰越險阻。立平巨孽,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晉朝之社稷。不幸先帝厭代,嗣子承祧,不能繼好息民,而反虧恩辜義。兵戈屢動,駟馬難追,戚實自貽,咎將誰執(zhí)!今穹昊震怒,中外攜離,上將牽羊,六師解甲。妾舉宗負釁,視景偷生,惶惑之中,撫問斯至。明宣恩旨,曲示含容,慰諭丁寧,神爽飛越。豈謂已垂之命,忽蒙更生之恩,省罪責躬,九死未報。今遣孫男延煦、延寶奉表,請罪陳謝以聞。
澶淵誓書
宋真宗誓書
維景德元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契丹皇帝闕下[二]: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三],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四],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五]。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六],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掘河道[七]。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八]。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九]。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zhì)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一○]遠具披陳,專俟報復,不宣。
契丹圣宗誓書
維統(tǒng)和二十二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一一]:共議戢兵,復論通好,兼承惠顧,特示誓書:「以風土之宜[一二],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zhì)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某雖不才,敢遵此約,謹告于天地[一三],誓之子孫,茍渝此盟,神明是殛。專具諮述,不宣。
關南誓書
契丹興宗致書
維契丹重熙十年,歲次壬午,二月,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粵自世修歡契,時遣使軺,封圻殊兩國之名,方冊紀一家之美。蓋欲洽于綿遠[一四],固將有以披陳。切緣瓦橋關南,是石晉所割,迄至柴氏,以代郭周,興一時之狂謀[一五],掠十縣之故壤,人神共怒,廟社不延。至于貴國祖先,肇創(chuàng)基業(yè),尋與敝境,繼為善鄰。暨乎太宗紹登寶位,于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無名之師,直抵燕、薊。羽石精銳,御而獲退,遂致移鎮(zhèn),國強兵富。南、北王府并內(nèi)外諸軍,彌年有戍境之勞,繼日備渝盟之事,始終反復,前后諳詳。嘗切審專命將臣,往平河右,炎涼屢易,勝負未聞。兼李元昊于北朝久已稱藩,累曾尚主,克保君臣之道,實為甥舅之親,設罪合致討[一六],亦宜垂報。邇者郭稹待至,杜防又回,雖具音題,而但虞詐諜,已舉殘民之伐,曾無忌器之嫌。營筑長堤,填塞隘路,開決塘水,添置邊軍,既潛稔于猜嫌,慮難敦于信睦。倘或思久好,共遣疑懷,曷若以晉陽舊附之區(qū),關南元割之縣,俱歸當國,用康黎人。如此,則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緬維英晤,深達悃悰,適屆春陽[一七],善綏沖裕。
宋朝回契丹書
維慶歷二年,歲次壬午,四月,大宋皇帝謹致書于契丹皇帝闕下:昔我烈考章圣皇帝保有基圖,惠養(yǎng)黎庶,與大契丹昭圣皇帝弭兵講好[一八],通聘著盟。肆余纂承,共遵謨訓,邊民安堵垂四十年[一九]。茲者專致使臣,特貽緘問,且以瓦橋舊地,晉陽故封,援石氏之割城[二○],述周朝之復境,系于異代,安及本朝?粵自景德之初,始敦鄰寶之信[二一],凡諸細故,咸不寘懷。況太宗皇帝親駕并郊,匪圖燕壤,當時貴國亟發(fā)援兵,既交石嶺之鋒,遂舉薊門之役,義非反復,理有因緣。元昊賜姓稱藩,稟朔受祿,忽謀狂僭,俶擾邊陲,向議討除,已嘗聞達。杜防、郭稹傳導備詳,及此西征,豈云無報?聘軺旁午,屢聞嫉惡之談;慶問交馳,未諭聯(lián)親之故。忽窺異論,良用惘然,謂將軫于在原,反致譏于忌器。復云營筑堤埭,開決陂塘,昨緣霖潦之余,失為愆溢之患[二二],既非疏導,當稍繕防[二三],豈蘊猜嫌,以虧信睦。至于備塞隘路,閱集兵夫[二四],蓋邊臣謹職之常,乃鄉(xiāng)兵充籍之舊[二五],在于貴境,寧撤戍兵?一皆示以坦夷,兩何形于疑阻?顧惟歡契,方保悠長,遽興請地之言,殊匪載書之約,信辭至悉,靈鑒孔昭。兩地不得相侵,緣邊各守疆界,誓書之外[二六],一無所求,期在久要,弗違先志。諒惟聰達,應切感思,甫屬清和,妙臻戩榖。
契丹回宋誓書
維重熙十一年,歲次壬午[二七],八月壬申朔,二十九日庚子,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二八]:來書云,謹按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章圣皇帝與昭圣皇帝誓曰:「共遵誠信[二九],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儀物,備軍旅之費用,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逃逋,彼此勿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并各依舊存守,修壕葺塞[三○],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決河道。誓書之外,一無所求,各務協(xié)心,庶同悠久。自此保安黎庶,謹守封疆,質(zhì)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祀,昭昭天鑒,共當殛之?!拐咽セ实蹚痛鹪疲骸腹码m不才,敢遵此約,謹當告于天地,誓之子孫。神明具知?!箚韬?,此盟可改,后嗣何述!切以兩朝修睦,三紀于此,邊鄙用寧,干戈載偃,追懷先約,炳若日月[三一]。今綿?已深,敦好如故,關南縣邑,本朝傳守,懼難依從,別納金幣之儀,用代賦稅之物,每年增絹一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搬至雄州白溝交割[三二]。兩界溏淀,已前開畎者,并依舊例[三三],自今已后,不得添展,其見堤堰水口[三四],逐時決泄壅塞,量差兵夫,取便修迭疏導,非時霖潦,別至大段漲溢,并不在關報之限。南朝河北沿邊州、軍[三五],北朝自古北口以南沿邊軍民,除見管數(shù)目,依常教閱,無故不得大段添屯兵馬[三六]。如有事故添屯,即令逐州、軍移牒關報,兩界所屬之處,其自來乘例更替,及本路移易,并不在關報之限[三七]。兩界逃走作過諸色人,并依先朝誓書外,更不得似目前停留容縱[三八]。恭惟二圣威靈在天,顧茲纂承,各當遵奉,共循大體,無介小嫌。且夫守約為信,善鄰為義,二者缺一,罔以守國。皇天厚地,實聞此盟,文藏宗廟,副在有司,余并依景德、統(tǒng)和兩朝誓書。顧惟不德,必敦大信,茍有食言,必如前誓。
議割地界書
契丹道宗遣泛使林牙興復軍節(jié)度使蕭禧如宋,言代北對境有侵地,請遣使同分畫[三九]。其后宋割棄地五百里,以分水嶺為界,時宋神宗熙寧七年也。
大遼求地界書
維咸雍十年,歲次甲寅,三月,大遼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切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guī),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保于驩和[四○];而義若一家,共思于悠永。事如間于違越[四一],理須至于敷陳。其蔚、應、朔三州土田,一帶疆土[四二],祗自早歲曾遣使人止于舊封,俾安鋪舍,庶南北永標于定限,往來悉絕于奸徒。洎覽舉申,輒有侵擾于全屬,當朝地分,或營修戍壘,或存止居舍[四三],皆是守邊之冗員,不顧睦鄰之大體,妄圖功賞,深越封陲。今屬省巡,遂令按視,備究端實,諒難寢停。至縷細之緣由,分白之事理,已具聞達,盡令折移[四四],既未見從,故宜伸報。據(jù)侵入當界事理[四五],所起鋪堠之處,各差官員,同共檢照,早令毀撤。卻于久來元定地界再安置外[四六],其余邊境更有生創(chuàng)事端,委差去使臣到日,一就理會。如此則豈惟疆場之內(nèi),不見侵踰;兼于信誓之間,且無違爽。茲實穩(wěn)便[四七],顓俟準依。
宋朝回書
維熙寧七年,歲次甲寅,三月[四八],大宋皇帝謹致書于大遼皇帝闕下:辱迂使指,來貺函封,歷陳二國之和,有若一家之義,固知鄰寶[四九],深執(zhí)信符。獨論邊鄙之臣,嘗越封陲之守,欲令移徙[五○],以復舊常。切惟兩朝撫有萬宇,豈重尺土之利,而輕累世之歡。況經(jīng)界之間,勢形可指;方州之內(nèi),圖籍俱存。當遣官司,各加覆視。倘事由夙昔,固難狥從;或誠有侵踰,何吝改正?而又每戒疆吏,令遵誓言,所諭創(chuàng)生之事端,亦皆境堠之細故,已令還使,具達本因。細料英聰[五一],洞垂照悉。
校勘記
[一]臣與太后妻馮氏于郊野面縛俟命 「面縛俟命」,舊五代史卷八十五作「面縛俟罪次」。
[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契丹皇帝闕下 長編卷五十八載此誓書「契丹」上有「大」字。
[三]虔守歡盟 「守」,長編卷五十八載此誓書作「奉」。
[四]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 此句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則作「以風土之儀物,備軍旅之費用」,「儀」字是。
[五]南北勿縱搔擾 「搔擾」,長編卷五十八作「驚騷」。下同。
[六]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 此句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則作「所有兩朝城池,并各依舊存守」?!父鳌棺至x長。
[七]開掘河道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開決河道」,「掘」字義長。
[八]各無所求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一無所求」。
[九]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各務協(xié)心,庶同悠久」。
[一○]當共殛之 「共」原作「其」,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五十八改?!钙洹棺终`,下同。
[一一]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 長編卷五十八「書」上有「誓」字,此脫。
[一二]以風土之宜 長編卷五十八「以」前有「云」字。
[一三]某雖不才敢遵此約謹告于天地 長編卷五十八「某」作「孤」,「謹」下有「當」字。
[一四]蓋欲洽于綿遠 「遠」,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永」。
[一五]興一時之狂謀 「時」,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旦」。
[一六]設罪合致討 「致討」,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加誅」。
[一七]適屆春陽 「屆」,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俱作「居」。
[一八]與大契丹昭圣皇帝弭兵講好 「大」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補。
[一九]邊民安堵垂四十年 「安」原作「按」,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晉陽故封援石氏之割城 「故」原作「古」,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同卷「城」作「域」。
[二一]始敦鄰寶之信 「寶」原作「堡」,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二]失為愆溢之患 「失」,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大」,義長。
[二三]當稍繕防 「繕」原作「善」,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四]閱集兵夫 「集」原作「習」,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五]乃鄉(xiāng)兵充籍之舊 「乃」,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及」。
[二六]誓書之外 「誓」,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二」。
[二七]歲次壬午 「壬午」原作「癸未」,誤,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
[二八]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 「契」上「大」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二九]共遵誠信 「信」原作「紀」,從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
[三○]修壕葺塞 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淘壕完葺」。上文宋真宗澶淵誓書亦作「淘壕完葺」,同于長編。
[三一]炳若日月 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炳若日星」。
[三二]每年增絹一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搬至雄州白溝交割 長編卷一百三十于「銀一十萬兩」下多「前來銀絹」四字。
[三三]并依舊例 「例」,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外」。
[三四]其見堤堰水口 「見」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五]南朝河北沿邊州軍 「州軍」二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六]無故不得大段添屯兵馬 「屯」原作「進」,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下句「如有事故添屯」可證。
[三七]并不在關報之限 「并」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八]更不得似目前停留容縱 「似」原作「以」,依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目」原作「自」,依席本改,長編作「日」。
[三九]言代北對境有侵地請遣使同分畫 「侵」原作「割」,據(jù)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改?!竿棺衷摚鄵?jù)事略同卷補。
[四○]克保于驩和 「驩和」原誤作「難知」,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四一]事如間于違越 「間」原作「聞」,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四二]一帶疆土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土」作「里」。
[四三]或營修戍壘或存止居舍 「戍」原誤「伐」,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又長編同卷「舍」乃作「民」。
[四四]盡令折移 「令」,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作「合」,義長。
[四五]據(jù)侵入當界事理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事」作「地」,義長。
[四六]卻于久來元定地界再安置外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地界」作「界至」。
[四七]茲實穩(wěn)便 「穩(wěn)便」,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作「便穩(wěn)」。
[四八]三月 「三」字原闕,從席本補。
[四九]固知鄰寶 「寶」原作「?!梗瑩?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又參證上文宋朝回契丹書「始敦鄰寶之信」句。
[五○]欲令移徙 「徙」原作「陟」,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五一]細料英聰 「聰」原作「聽」,從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一
南北朝饋獻禮物
契丹賀宋朝生日禮物
宋朝皇帝生日,北朝所獻:刻絲花羅御樣透背御衣七襲或五襲,七件紫青貂鼠翻披或銀鼠鵝項鴨頭納子,涂金銀裝箱,金龍水晶帶,銀匣副之[一],錦緣帛皺皮鞾,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二],細錦透背清平內(nèi)制御樣、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三],涂金銀龍鳳鞍勒、紅羅匣金線方韉二具,白楮皮黑銀鞍勒、氈韉二具,綠褐楮皮鞍勒、海豹皮韉二具[四],白楮皮裹筋鞭一條[五],紅羅金銀線繡云龍紅錦器仗一副,黃樺皮纒楮皮弓一,紅錦袋皂雕翎羱角骲頭箭十,青黃鵰翎箭十八[六],法漬法曲面曲酒二十壺,蜜曬山菓十束欞椀[七],蜜漬山菓十束欞,疋列山梨柿四束欞,榛栗、松子、郁李子[八]、黑郁李子、面棗、楞梨、堂梨二十箱[九],面秔麋梨粆十椀,蕪萸白鹽十椀,青鹽十椀[一○],牛、羊、野豬、魚、鹿臘二十二箱,御馬六匹,散馬二百匹。
正旦,御衣三襲,鞍勒馬二匹,散馬一百匹。國母又致御衣綴珠貂裘、細錦刻絲透背、合線御綾羅綺紗縠御樣,果實、雜粆、臘肉凡百品,水晶鞍勒,新羅酒,青白鹽[一一]。國主或致戎器賓鐵刀,鷙禽曰海東青之類。
承天節(jié),又遣庖人持本國異味,前一日就禁中造食以進御云。
宋朝賀契丹生辰禮物
契丹帝生日,南宋遺金酒食茶器三十七件,衣五襲,金玉帶二條,烏皮、白皮鞾二量[一二],紅牙笙笛,觱栗,拍板,鞍勒馬二匹,纓復鞭副之,金花銀器三十件,銀器二十件,錦綺透背、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彩二千匹,法酒三十壺,的乳茶十斤,岳麓茶五斤,鹽蜜菓三十罐,干菓三十籠。其國母生日,約此數(shù)焉。
正旦,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一三],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彩二千匹。
宋朝勞契丹人使物件
契丹每歲國使入南宋境,宋遣常參官、內(nèi)職各一人,假少卿、監(jiān)、諸司使以上接伴。內(nèi)諸司供帳,分為三番,內(nèi)臣主之。至白溝驛賜設,至貝州賜茶、藥各一銀合,至大名府又賜設[一四],及畿境,遣開封府判官勞之[一五],又命臺省官、諸司使館伴迓于班荊館,至都亭驛各賜金花、銀灌器、錦衾褥。朝見日,賜大使金涂銀冠、皂羅氈冠、衣八件、金鞢帶、烏皮鞾、銀器二百兩、彩帛二百匹;副使皂紗折上巾、衣七件、金帶、象笏、烏皮鞾、銀器一百兩、彩帛二百匹、鞍勒馬各一匹。其從人,上節(jié)十八人,各練鵲錦襖及衣四件、銀器二十兩[一六]、彩帛三十匹;中節(jié)二十人,各寶照錦襖及衣三件、銀器十兩、彩帛二十匹;下節(jié)八十五人,各紫綺襖及衣四件[一七]、銀器十兩、彩帛二十匹,并加金涂銀帶。上節(jié)、中節(jié)又加彩鞵[一八]。就館,賜生餼,大使秔、粟各十石,面二十石、羊五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副使秔、粟各七石,面十五石、羊三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
承天節(jié)各別賜衣一襲。
遇立春,各賜金涂銀鏤幡勝、春盤。又命節(jié)帥就玉津園伴射弓,賜來使銀飾箭筒、弓一、箭二十;其中的,又賜窄袍、衣五件,金束帶、鞍勒馬。
在館遇節(jié)序,則遣臣賜設。
辭日,長春殿賜酒五行,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一九]、銀器二百兩[二○]、彩帛一百匹[二一]。副使紫花羅窄袍及衣六件、銀器一百兩[二二]、彩帛一百匹,并加金束帶、雜色羅、錦、綾、絹百匹。從人各加紫綾花絁錦袍及銀器、彩帛。
將發(fā),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椀等[二三]。又令近臣餞于班荊館,開封府推官餞于郊外,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二四],緣路累賜設。
外國貢進禮物
新羅國貢進物件
金器二百兩 金抱肚一條五十兩 金鈔鑼五十兩 金鞍轡馬一匹五十兩 紫花綿紬一百匹 白綿紬五百匹 細布一千匹 麄布五千匹 銅器一千斤 法清酒醋共一百瓶 腦元茶十斤 藤造器物五十事 成形人參不定數(shù) 無灰木刀擺十個 細紙墨不定數(shù)目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jié)貢獻,人使各帶正官,惟稱陪臣。
橫進物件
粳米五百石 糯米五百石 織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數(shù)
契丹每次回賜物件
犀玉腰帶二條 細衣二襲 金涂鞍轡馬二匹 素鞍轡馬五匹 散馬二十匹 弓箭器仗二副 細綿綺羅綾二百匹 衣著絹一千匹 羊二百口 酒菓子不定數(shù)
并命刺史已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國。
契丹賜奉使物件
金涂銀帶二條 衣二襲 錦綺三十疋 色絹一百匹 鞍轡馬二匹 散馬五匹 弓箭器一副 酒菓不定數(shù)
上節(jié)從人 白銀帶一條 衣一襲 絹二十匹 馬一匹
下節(jié)從人 衣一襲 絹十匹 紫綾大衫一領
西夏國貢進物件
細馬二十匹 麄馬二百匹 駞一百頭 錦綺三百匹 織成錦被褥五合 蓯容、石、井鹽各一千斤 沙狐皮一千張 兔鶻五只 犬子十只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jié)貢獻。
契丹回賜除羊外,余并與新羅國同,惟玉帶改為金帶,勞賜人使亦同。
諸小國貢進物件
高昌國 龜茲國 于闐國 大食國 小食國 甘州 沙州 涼州
已上諸國三年一次遣使,約四百余人,至契丹貢獻。
玉 珠 犀 乳香 琥珀 瑪瑙器 賓鐵兵器 斜合黑皮 褐黑絲 門得絲 怕里呵 碙砂 褐里絲
已上皆細毛織成,以二丈為匹。
契丹回賜,至少亦不下四十萬貫。
校勘記
[一]銀匣副之 「匣」,長編卷六十一載此禮物單作「押」。下同。
[二]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 「束」原作「京」,從長編卷六十一改。
[三]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 「摟」,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縷」。
[四]海豹皮韉二具 「二具」原脫,據(jù)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五]白楮皮裹筋鞭一條 「一條」,長編卷六十一作「二條」,承恩堂本及席本同作「一條」。
[六]青黃鵰翎箭十八 原缺此七字,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
[七]蜜曬山菓十束欞椀 「曬」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甘?,長編同卷作「梀」,下同。
[八]郁李子 「子」字原闕,據(jù)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九]堂梨二十箱 「堂」,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棠」。
[一○]青鹽十椀 「椀」,長編卷六十一作「箱」。
[一一]青白鹽 「白」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二]白皮鞾二量 「鞾」字原脫,據(jù)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三]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 「三十件」,長編卷六十一作「二十件」。
[一四]至大名府又賜設 「設」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補。
[一五]遣開封府判官勞之 「府」字原闕,據(jù)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補。
[一六]銀器二十兩 「二十兩」,長編卷六十作「三十兩」。
[一七]各紫綺襖及衣四件 「及」字原闕,從長編卷六十補。
[一八]上節(jié)中節(jié)又加彩 「彩」原作「絲」,據(jù)長編卷六十改。
[一九]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 「六件」,長編卷六十作「七件」?!?br /> [二○]銀器二百兩 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三百兩」。
[二一]彩帛一百匹 長編卷六十作「彩帛二百匹」。
[二二]銀器一百兩 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二百兩」。
[二三]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等 「注」二字原脫,據(jù)長編卷六十補。
[二四]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 長編卷六十僅作「接伴副使復為送伴」。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zhàn)爭四十余年,吞并諸番,割據(jù)燕、云,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余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 西京轉(zhuǎn)運 中京度支 上京鹽鐵 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 北大王府 乙室王府 黃龍府 興中府 奚王府
錢帛司三處
長春路[一] 遼西路 平州
節(jié)鎮(zhèn)三十三處
奉圣州 云內(nèi)州 長春州 龍化州 海北州 貴德府 蔚州 應州 朔州 錦州[二] 干州 顯州 雨?只州 遼州 咸州 瀋州 蘇州[三] 復州 慶州 祖州 川州 成州 菜州[四] 懿州 宜州 坤州 平州 辰州 興州 同州 信州 饒州 建州
建觀察防御團練使八處
武安州 永州 泰州 高州 利州 寧江州 歸州 廣州
刺史州七十余處[五]
德州 黔州 潭州 惠州 榆州 營州 灤州 勝州 溫州 巖州 歸化州 榆州[六] 松州[七] 恩州 山州 武德州 通州 韓州 烏州 靖州 寧邊州 賓州 祥州 新州 衛(wèi)州 降圣州 燕州 海州 淥州 銀州 遼西州 鐵州 開州 保州 蘋州[八] 北安州 嵒州 嘉州 集州 連州 弘東州 演州 肅州 威州 古州[九] 仙澗州[一○] 文州 蘭州 慎州 拱州 安州 渝州 河州 雙州 宋州 涿州 易州 檀州 順州 薊州 雍州 東州 海州 東勝州[一一] 景州 許州 招州 康州 錦州 來州 儒州 云州 平州
遼東邊遠不記州十余縣二百余外見記五處
金肅 河清 曷董[一二] 五花 振武
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處
微州 濠州 驩州 衛(wèi)州 荊州 閭州[一三] 隨州 和州 澄州 全州 義州 遂昌州 豫州 員州 福州 榮州 唐州 粟州 黑州 河州 茂州 麓州 宗州
控制諸國
沙漠府控制沙漠之北[一四]。
置西北路都招討府[一五]、奧隗部族衙[一六]、驢駒河統(tǒng)軍司、倒撻嶺衙,鎮(zhèn)撫韃靼、蒙骨、廸烈諸軍。
云中路控制夏國。
置西南面都招討府、西京兵馬都部署司、金肅、河清軍、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山金司。
燕山路備御南宋。
置燕京都總管府、節(jié)制馬步軍控鶴指揮使[一七]、都統(tǒng)軍司、牛欄監(jiān)軍寨、石門詳穩(wěn)司、南北皮室司、猛拽刺司,并隸總管府。
中、上京路控制奚境。
置諸軍都虞候司、奚王府大詳穩(wěn)司、大國舅司、大常袞司、五院司、六院司、沓溫司。
遼東路控扼高麗。
置東京兵馬都部署司、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保州統(tǒng)軍司、湯河詳穩(wěn)司[一八]、金吾營、杓窊司[一九]。
長春路鎮(zhèn)撫女真、室韋。
置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二○]、咸州兵馬詳穩(wěn)司、東北路都統(tǒng)軍司。
論曰:契丹之興,其盛如此,其亡也忽焉,惜哉!
四至鄰國地里遠近
東南至新羅國。西以鴨淥江東八里黃土嶺為界,至保州一十一里。
次東南至五節(jié)度熟女真部族。共一萬余戶,皆雜處山林,尤精弋獵。有屋舍,居舍門皆于山墻下辟之。耕鑿與渤海人同,無出租賦,或遇北主征伐,各量戶下差充兵馬,兵回,各逐便歸本處。所產(chǎn)人參、白附子、天南星、茯苓、松子、苓、白布等物。并系契丹樞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海人充節(jié)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余里,東西四百余里,西北至東京五百余里。
又次東南至熟女真國。不屬契丹所管。其地東西八百余里,南北一千余里。居民皆雜處山林,耕養(yǎng)屋宇,與熟女真五節(jié)度同。然無君長首領統(tǒng)押,精于騎射,今古以來,無有盜賊詞訟之事,任意遷徙,多者百家,少者三兩家而已。不與契丹爭戰(zhàn),或居民等自意相率賷以金、帛、布、黃蠟、天南星、人參、白附子、松子、蜜等諸物,入貢北番;或只于邊上買賣,訖,卻歸本國。契丹國商賈人等就入其國買賣,亦無所礙,契丹亦不以為防備。西至東京二百余里。
東北至生女真國。西南至熟女真國界,東至新羅國,東北不知其極。居民屋宇、耕養(yǎng)、言語、衣裝與熟女真國并同,亦無君長所管。精于騎射,前后屢與契丹為邊患,契丹亦設防備。南北二千余里,沿邊創(chuàng)筑城堡,搬運糧草,差撥兵甲,屯守征討,三十年來,深為患耳。南界西南至東京六百里。
又東北至屋惹國、阿里眉國、破骨魯國等國。每國各一萬余戶。西南至生女真國界。衣裝、耕種、屋宇、言語與女真人異[二一]。契丹樞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國節(jié)度使管押,然不出征賦兵馬,每年惟貢進大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膠魚皮、蜜蠟之物,及與北番人任便往來買賣。西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東北至鐵離國。南至阿里眉等國界。居民言語、衣裝、屋宇、耕養(yǎng)稍通阿里眉等國[二二],無君長,皆雜處山林。不屬契丹統(tǒng)押,亦不與契丹爭戰(zhàn),復不貢進,惟以大馬、蛤珠、鷹鶻、青鼠、貂鼠等皮、膠魚皮等物與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次東北至靺羯國[二三]。東北與鐵離國為界,無君長統(tǒng)押,微有耕種。春夏居屋室中,秋冬則穿地為洞,深可數(shù)丈而居之,以避其寒。不貢進契丹,亦不爭戰(zhàn),惟以細鷹鶻、鹿、細白布、青鼠皮、銀鼠皮、大馬、膠魚皮等與契丹交易[二四]。西南至上京五千里。
又次北至鐵離、喜失牽國。言語、衣裝、屋舍與靺羯稍同。無君長管押,不貢進契丹,亦不爭戰(zhàn),惟以羊、馬、牛、駞、皮、毛之物與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北至蒙古里國。無君長所管,亦無耕種,以弋獵為業(yè),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而已。不與契丹爭戰(zhàn),惟以牛、羊、駞、馬、皮、毳之物與契丹為交易。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又次北至于厥國。無君長首領管押,凡事并與蒙古里國同。甲寅歲,曾率眾入契丹國界為盜,圣宗命駙馬都尉蕭徒欲統(tǒng)兵,大破其國。邇后,更不復為盜,惟以牛、羊、駞、馬、皮、毳之物與契丹為交易。東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又次北西至鱉古里國。又西北,又次北近西至達打國。各無君長,每部族多者三二百家,少者五七十家,以部族內(nèi)最富豪者為首領。不常厥居,逐水草,以弋獵為業(yè)。其婦人皆精于騎射。常與契丹爭戰(zhàn),前后契丹屢為國人所敗,契丹主命親近為西北路兵馬都統(tǒng),率番部兵馬十余萬防討,亦制御不下。自契丹建國已來,惟此二國為害,無柰何,番兵困之。契丹常為所攻,如暫安靜,以牛、羊、駞、馬、皮、毳為交易,不過半年,又卻為盜。東南至上京六千余里。
西近北至生吐蕃國,又西至黨項、突厥等國。皆不為契丹國害,亦不進貢往來,蓋以熟土渾、突厥、黨項等部族所隔。東南至云州三千里。
正西與昊賊以黃河為界。
西南至麟州、府州界。
又次南近西定州北平山為界。
又南至霸州城北界河。
又次南至遂城北鮑河為界。
又南近東至滄州北海。
又南至安肅軍自澗河為界。
又南近東至登州北海。
又南至雄州北拒馬河為界。
又南至海。
四京本末
上京 太宗建
上京臨潢府,乃大部落之地。離來州數(shù)十里即行海岸,俯挹滄溟,與天同碧,窮極目力,不知所際[二五]。有訥都烏河。番語山為「胡都」,水為「烏」。其東北三十里,即長泊也。涉沙磧過白馬淀,渡土河,亦云撞撞水,聚沙成墩,少人煙,多林木,其河邊平處,國主曾于此處過冬。又至木葉山三十里許,有居人瓦屋及僧舍[二六]。
中京 承天太后建
中京之地,奚國王牙帳所居。奚本曰庫莫奚,其先東部胡宇文之別種也。竄居松漠之間,俗甚不潔,而善射獵,好為寇抄。其后種類漸多,分為五部:一曰辱紇,二曰莫賀弗,三曰契個,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一千余人,為其帥,隨逐水草。中京東過小河,唱呌山道北奚王避暑莊,有亭臺。由古北口至中京北,皆奚境。奚本與契丹等,后為契丹所并。所在分奚、契丹、漢人、渤海雜處之。奚有六節(jié)度、都省統(tǒng)領。言語、風俗與契丹不同。善耕種,步射,入山采獵,其行如飛。契丹圖志云[二七]:奚地居上、東、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曠,西臨馬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東西八百里,連亙燕京西山,遂以其地建城,號曰中京。
南京 太宗建
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廣遠,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幽,陰也。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樓煩、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陽節(jié)度,臨制奚、契丹。自晉割棄,建為南京,又為燕京析津府,戶口三十萬。大內(nèi)壯麗,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錦繡組綺,精絕天下。膏腴蔬蓏、果實、稻粱之類,靡不畢出,而桑、柘、麻、麥、羊、豕、雉、兔,不問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藝,秀者學讀書,次則習騎射,耐勞苦。石晉未割棄已前,其中番漢雜斗,勝負不相當;既筑城后,遠望數(shù)十里間,宛然如帶,回環(huán)繚繞,形勢雄杰,真用武之國也[二八]。
東京 太宗建
東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時,為黑水、靺鞨二種依附高麗者。黑水部與高麗接,勝兵數(shù)千,多驍武,古肅慎氏地也,與靺鞨相鄰,東夷中為強國。所居多依山水,地卑隰,筑土如堤,鑿穴以居。其國西北與契丹接。太祖之興,始擊之,立其子東丹王鎮(zhèn)其地,后曰東京。
??庇?br /> [一]長春路 原作「平春路」,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云「三路錢帛司:長春、遼西、平州」。長春州置錢帛司又見于遼史興宗紀三與食貨志上。
[二]錦州 原作「綿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載錦州為遼四十三節(jié)鎮(zhèn)州之一。錦州乃節(jié)度州,又見遼史地理志三。
[三]蘇州 原作「薊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載蘇州為節(jié)鎮(zhèn)州,而薊州乃刺史州。遼史地理志二、三同。
[四]菜州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作「業(yè)州」。
[五]刺史州七十余處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雖曰「刺史州七十」,但所錄僅六十三,其中見于國志者:德、黔、榆、營、灤、勝、溫(一本作隰)、巖(一本作嚴)、歸化、恩、山、武德、通、韓、烏、靖、寧邊、祥、新、衛(wèi)、降圣、燕、海、淥、銀、遼西、鐵、保、蘋(又作瀕)、北安、嘉、集、連、演、肅(一本作蕭)、文、蘭、拱、安、河、涿、易、檀、順、薊、雍、東勝、景、招、康(一本作廣)等五十州,余當考。
[六]榆州 此與上之榆州復出。
[七]松州 或即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之松山州。
[八]蘋州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作「瀕州」。
[九]古州 席本引一本作「石州」,與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同。古州,見畢恭遼東志等書。
[一○]仙澗州 當即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之遷潤州。
[一一]東勝州 「東」字原闕,從席本補。
[一二]曷董 「董」,原誤「童」,從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
[一三]閭州 原誤作「問州」,從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
[一四]沙漠府控制沙漠之北 「府」字原闕,從席本補。
[一五]置西北路都招討府 「北」字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增。
[一六]奧隗部族衙 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奧隗」下復有「烏隗」二字。案:「奧隗」又作「奧隈」、「奧畏」等,而「烏隗」又作「烏隈」等,均見遼史。
[一七]節(jié)制馬步軍控鶴指揮使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節(jié)制」作「侍衛(wèi)」?!?br /> [一八]湯河詳穩(wěn)司 「湯」原作「陽」,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湯河詳穩(wěn)司,亦曰南女直湯河司。
[一九]杓窊司 原倒作「窊杓司」,從席本及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遼史卷百十六國語解:「杓窊,鷙鳥總稱」。案:即鷹鹯之謂。
[二○]置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 「司」字原闕,從席本、大典本、明抄本及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增。
[二一]衣裝耕種屋宇言語與女真人異 「言語」二字原在「女真人」下,據(jù)席本意轉(zhuǎn)。
[二二]居民言語衣裝屋宇耕養(yǎng)稍通阿里眉等國 「眉」字原闕,用大典、明抄、席氏三本補。
[二三]次東北至靺羯國 「羯」,席本作「鞨」,當是。
[二四]惟以細鷹鶻鹿細白布青鼠皮銀鼠皮大馬膠魚皮等與契丹交易 明抄本「細鷹鶻」作「細鴉鶻」,亦通。
[二五]離來州數(shù)十里即行海岸至不知所際 此本之會編卷二十引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錄,惟「數(shù)十里」彼作「三十里」為異耳。
[二六]有訥都烏河至有居人瓦屋及僧舍 此從長編卷九十七所收宋綬出使錄鈔來,但多刪削。錄作:「自中京……北六十里至羖河館。過惠州……七十里至榆林館。館前有小河,屈曲北流。自此入山,少人居。七十里至訥都烏館,蕃語謂山為『訥都』,水為『烏』。七十里至香山子館。前倚土山,臨小河。其東北三十里即長泊也。涉沙磧,過白馬淀。九十里至水泊館。度土河,亦云撞水(馬端臨文獻通考[下稱通考]載此文重「撞」字,與國志引者同)。聚沙成墩,少人煙,多林木。其河邊平處,國主曾于此過冬。凡八十里至張司空館。七十里至木葉館。離中京皆無館舍,但宿穹帳,欲至木葉三十里許,始有居人、瓦屋及僧舍?!?br /> [二七]契丹圖志云 案:宋史藝文志三史部地理類有契丹國土記、契丹疆宇圖二卷、契丹地理圖一卷,并不知作者名,未悉何者與此契丹圖志相當。
[二八]乃古冀州之域至真用武之國也 此節(jié)全本許亢宗行程錄。但「勝負不相當」一句乃作「勝負相當」。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后,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姓蕭氏。番法,王族惟與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與諸部族之人通婚;或諸部族彼此相婚嫁[一],不拘此限。漢人等亦同此。故北番惟耶律、蕭氏二姓也。
國土風俗
契丹國在庫莫奚東,唐所謂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統(tǒng)制,好為寇盜。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壯,但以其尸置于山樹上,經(jīng)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夏月時,向陰食[二];我若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蛊錈o禮頑囂,于諸夷最甚。其風俗與奚、靺鞨頗同。至阿保機,稍并服諸小國,而多用漢人。漢人教之以隸書之半增損之,作文字數(shù)千,以代刻木之約。又制婚嫁,置官號,稱皇帝。漢時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魏青龍中,部酋為王雄所殺,眾遂逃潢水之南,黃龍之北。至元魏,自號曰契丹。在唐開元、天寶間,使朝獻者無慮二十。故事:以范陽節(jié)度為押奚、契丹使,至唐末,契丹始盛。
并合部落
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賀氏。后分為八部,部之長號「大人」,而常推一人為王,建旗鼓,以統(tǒng)八部。每三年則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災疾而畜牧衰,則八部聚議,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為元約如此,不敢爭。及阿保機,乃曰「中國之主無代立者」。由是阿保機益以威制諸國,不肯代。其立九年,諸部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別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將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后魏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漢人安之,不復思歸。阿保機知眾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諸部大人曰:「我有鹽池之利[三],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fā),盡殺諸部大人,復并為一國,東北諸夷皆畏服之。
兵馬制度
晉末,契丹主投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人騎,皆精甲也,為其爪牙。國母述律氏投下,謂之「屬珊」,有眾二萬。是先,戎主阿保機牙將半已老矣,每南來時,量分借得三五千騎,述律常留數(shù)百兵,為部族根本。其諸大首領太子偉王、永康、南北王、于越、麻荅、五押等,大者千余騎,次者數(shù)百人,皆私甲也。別族則有奚、霫,勝兵亦千余,人少馬多。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四],步騎萬余人,并發(fā)左衽,竊為契丹之飾。復有近界韃靼、于厥里、室韋、女真、黨項,亦被脅屬,每部不過千余騎。其三部落吐渾、沙陁,洎幽州管內(nèi)鴈門以北十余軍、州部落漢兵,合三萬余眾[五],此是石晉割賂契丹之地。番漢諸族,其數(shù)可見矣。每契丹南侵,其眾不啻十萬。國主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槩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舍[六],環(huán)遶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七]。末逢大敵,不乘戰(zhàn)馬,俟近敵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zhàn)馬,蹄有余力。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zhàn),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赍,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
建官制度
賤他姓,貴耶律、蕭氏二姓。其官有契丹樞密院及行宮都總管司[八],謂之北面,以其在牙帳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漢人樞密院、中書省、行宮都總管司[九],謂之南面,以其在牙帳之南,以主漢事。其惕隱,宗正寺也[一○]。夷離畢,參知政事也。林牙,翰林學士也。夷離巾,刺史也。內(nèi)外官多仿中國者。其下佐吏,則有敞史、木古思奴古、都奴古、徒奴古。分領兵馬,則有統(tǒng)軍、侍衛(wèi)、控鶴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分、提失哥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鈐轄、遙輦、常袞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節(jié)度,頻必里、九克、漢人、渤海、女真五節(jié)度,五冶大師一百、六百、九百家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籍為兵。將舉兵,必殺灰牛、白馬,祠天地日及木葉山神[一一]。鑄金魚符,調(diào)發(fā)兵馬。其捉馬及傳命[一二],有銀牌二百。軍所舍,有遠探欄子馬,以夜聽人馬之聲。每其主立,聚所得人戶、馬牛、金帛及其下所獻生口[一三],或犯罪沒入者,別為行宮領之,建州縣,置官屬。既死,則設大穹廬,鑄金為像,朔、望、節(jié)、辰、忌日輒致祭[一四],筑臺高丈余,以盆焚食,謂之「燒飯」。
宮室制度
十宮各有民戶,出兵馬,阿保機曰洪義宮,德光曰永興宮,兀欲曰積慶宮,述律曰延昌宮,明記曰章敏宮,突欲曰長寧宮,燕燕曰崇德宮,隆緒曰興圣宮,隆慶曰敦睦宮,隆運曰文忠王府[一五]。又有四樓,在上京者曰西樓,木葉山曰南樓,龍化州曰東樓,唐州曰北樓。凡受冊,積柴升其上,大會蕃夷其下,已,乃燔柴告天,而漢人不得預。有諢子部百人,夜以五十人番直,四鼓將盡,歌于帳前,號曰「聒帳」。每謁木葉山,即射柳枝,諢子唱番歌前導,彈胡琴和之,已事而罷。
衣服制度
國母與蕃官皆胡服[一六],國主與漢官即漢服。蕃官戴氈冠,上以金華為飾,或以珠玉翠毛[一七],蓋漢、魏時遼人步搖冠之遺象也。額后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發(fā)一總。服紫窄袍,加義襕,系鞢帶[一八],以黃紅色絳裹革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綴飾。又有紗冠,制如烏紗帽,無檐,不擫雙耳,額前綴金花,上結(jié)紫帶,帶末綴珠[一九]?;蜃显矸?,紫窄袍,束帶。大夫或綠巾[二○],綠花窄袍,中單多紅綠色。貴者被貂裘,貂以紫黑色為貴[二一],青色為次,又有銀鼠,尤潔白;賤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弓以皮為弦,箭削樺為簳,韉勒輕快[二二],便于馳走。以貂鼠或鵝項、鴨頭為捍腰。宋真宗景德中,太常博士王曙、戶部員外郎利瓦伊往賀國主生辰,還,言國主見漢使強服衣冠,事已,即幅巾雜蕃騎出射獵矣。
漁獵時候
每歲正月上旬,出行射獵,凡六十日。然后并撻魯河鑿冰釣魚,冰泮,即縱鷹鶻以捕鵝鴈。夏居炭山,或上陘避暑。七月上旬,復入山射鹿,夜半,令獵人吹角俲鹿鳴,既集而射之。宋真宗時,晁迥往賀生辰,還,言始至長泊,泊多野鵝、鴨,國主射獵,領帳下騎,擊扁鼓遶泊,驚鵝、鴨飛起,乃縱海東青擊之,或親射焉。國主皆佩金玉錐,號殺鵝殺鴨錐。每初獲,即拔毛插之,以鼓為坐,遂縱飲,最以此為樂。又好以銅及石為槌,以擊兔。每秋則衣褐裘,呼鹿射之。夏月以布易氈帳,籍草圍棋、雙陸,或深澗張鷹。
試士科制
太祖龍興朔漠之區(qū),倥傯干戈,未有科目。數(shù)世后,承平日久,始有開辟。制限以三歲,有鄉(xiāng)、府、省三試之設。鄉(xiāng)中曰鄉(xiāng)薦,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時有秀才未愿起者,州縣必根刷遣之。程文分兩科,曰詩賦,曰經(jīng)義,魁各分焉。三歲一試進士,貢院以二寸紙書及第者姓名給之,號「喜帖」。明日舉按而出,樂作,及門,擊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試,臨期取旨,又將第一人特贈一官[二三],授奉直大夫、翰林應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止授從事郎,余并授從事郎。圣宗時,止以詞賦、法律取士,詞賦為正科,法律為雜科。若夫任子之令,不論文武并奏,蔭亦有員數(shù)。
??庇?br /> [一]或諸部族彼此相婚嫁 原無「此」字,用席本、明抄本補。
[二]夏月時向陰食 此六字據(jù)席本及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補。
[三]我有鹽池之利 「池」原作「地」,據(jù)席本、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及通鑒卷二百六十六改。
[四]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 「翰」原作「漢」,據(jù)本書前文及長編卷二十七載宋琪奏疏之文、宋會要蕃夷一并參考宋史宋琪傳改。高模翰即高松,遼史卷七十六有傳。金史高禎傳載禎五世祖牟翰仕遼,官至太師。牟翰亦即模翰。
[五]合三萬余眾 「三萬」,長編卷二十七宋琪疏文、宋會要蕃夷一及宋史宋琪傳均作「二萬」。
[六]眾即頓舍 「舍」,長編卷二十七宋琪奏疏作「合」,而此同于宋史宋琪傳,皆可通。
[七]一匝便行 「匝」原作「布」,據(jù)長編卷二十七宋琪疏文并參考宋史宋琪傳改。
[八]及行宮都總管司 長編卷一百十無「管」字,當脫。
[九]行宮都總管司 長編卷一百十亦無「管」字。
[一○]其惕隱宗正寺也 「宗正寺」,長編卷一百十作「宗室」。案:遼史百官志一謂:「惕隱,亦曰梯里已?!箛Z解:「惕隱,典族屬官。即宗正職也?!拱俟僦疽挥种^:「大惕隱司?!嬗袊?,首設此官,其后百官擇人,必先宗姓?!?br /> [一一]必殺灰牛白馬祠天地日及木葉山神 「日」字原脫,從長編卷一百十補。
[一二]其捉馬及傳命 「捉」原作「促」,從席本及長編卷一百十改。
[一三]聚所得人戶馬牛金帛及其下所獻生口 「得」,長編卷一百十及席校引一本作「剽」。
[一四]朔望節(jié)辰忌日輒致祭 「朔望節(jié)辰忌日」,長編卷一百十作「朔望節(jié)忌辰日」,不順,遼史地理志一亦作「朔望節(jié)辰忌日」。
[一五]十宮各有民戶至隆運曰文忠王府 案:洪義宮,余靖武溪集同,遼史卷三十一「洪」作「弘」。遼史同卷「述律曰延昌宮」作「穆宗曰延昌宮」;章敏宮,「敏」字作「愍」;「突欲曰長寧宮」作「應天皇后曰長寧宮」。又「興宗曰延慶宮,道宗曰太和宮,天祚曰永昌宮」,均國志所不載。
[一六]國母與蕃官皆胡服 原無「皆」字,從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
[一七]或以珠玉翠毛 此同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而席本「以」作「加」,則同于遼史儀衛(wèi)志二。
[一八]加義襕系鞢帶 原脫「襕」字,從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
[一九]上結(jié)紫帶帶末綴珠 所重「帶」字,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然遼史儀衛(wèi)志二亦不重「帶」字。
[二○]大夫或綠巾 「大夫」原作「丈夫」,據(jù)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改;「綠巾」原作「綠中單」,據(jù)席本及上引宋綬出使錄改。
[二一]貂以紫黑色為貴 原闕「貂」字,據(jù)席本及前引宋綬出使錄補。
[二二]韉勒輕快 「快」,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作「簡」,而宋會要蕃夷二誤「駛」。
[二三]又將第一人特贈一官 「第」字原脫,從席本及文義補。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后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xiāng)縣。度盧溝河[二],六十里至幽州,號燕京。子城就羅郭西南為之,正南曰啟夏門,內(nèi)有元和殿、洪政殿,東門曰宣和。城中坊門皆有樓。有閔忠寺,本唐太宗為征遼陣亡將士所造;又有開泰寺,魏王耶律漢寧造,皆邀朝士游觀。城南門外有于越王廨[三],為宴集之所。門外永平館,舊名碣石館,請和后易之。南即桑干河。
出北門,過古長城、延芳淀[四],四十里至孫侯館,改為望京館,稍移故處。望楮谷山、五龍池,過溫余河、大夏坡,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五]。五十里至順州。東北過白嶼河[六],北望銀冶山,又有黃羅螺盤[七]、牛闌山,七十里至檀州。自北漸入山[八],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廣,謂之金溝淀,國主嘗于此過冬。自此入山,詰曲登陟[九],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記日景而約其里數(shù)。過朝鯉河,亦名七度河,九十里至古北口。兩旁峻崖,中有路,僅容車軌;口北有鋪,彀弓連繩,本范陽防扼奚、契丹之所,最為隘束。然幽州東趨營、平州,路甚平坦[一○],自頃犯邊,多由斯出。又度德勝嶺[一一],盤道數(shù)層,俗名思鄉(xiāng)嶺,八十里至新館。過雕窠嶺[一二]、偏槍嶺,四十里至臥如來館,蓋山中有臥佛像故也。過烏灤河,東有灤州,因河為名。又過墨斗嶺,亦名渡云嶺[一三],長二十里許。又過芹菜嶺,七十里至柳河館,河在館旁。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一四]。渤海俗,每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shù)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回旋宛轉(zhuǎn),號曰「踏錘」。所居室[一五],皆就山墻開門。過松亭嶺,甚險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館。惟有番戶百余[一六],編荊為籬,鍛鐵為軍器[一七]。東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館。八十里至鹿兒峽館。過蝦蟆嶺,九十里至鐵漿館。過石子嶺,自此漸出山[一八],七十里至富谷館[一九],居民多造車者,云渤海人。正東望馬云山[二○],山多禽獸、林木,國主多于此打圍。八十里至通天館。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庳小,方圓纔四里許[二一]。門但重屋,無筑阇之制。南門曰朱夏,門內(nèi)夾道步廊,多坊門。又有市樓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闕。次至大同館,其北門曰陽德、閶闔[二二]。城內(nèi)西南隅岡上有寺。城南有園圃,宴射之所。
自過古北口,即蕃境。居人草庵板屋,亦務耕種,但無桑柘;所種皆從隴上,蓋虞吹沙所壅。山中長松郁然,深谷中多燒炭為業(yè)。時見畜牧,牛、馬、橐駞,尤多青羊、黃豕,亦有挈車帳,逐水草射獵。食止麋粥、粆糒。
富鄭公行程錄[二三]
富鄭公之使北朝也,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臨都館。又四十里至官窯館。又七十里至松山館。又七十里至崇信館。又九十里至廣寧館。又五十里至姚家寨館。又五十里至咸寧館。又三十里度潢水石橋,旁有饒州,蓋唐朝嘗于契丹置饒樂州也,今渤海人居之。又五十里至保和館。度黑河,七十里至宣化館。又五十里至長泰館,西二十里許有佛寺民舍[二四],云即祖州,亦有祖山,山中有阿保機廟。又四十里至上京臨潢府。自過崇信館,即契丹舊境,蓋其南皆奚地也。入西門,門曰金德,內(nèi)有臨潢館。子城東門曰順陽,入門北行至景福門,又至承天門,內(nèi)有昭德、宣政二殿,皆東向,其氈廬亦皆東向。臨潢西北二百余里,號涼淀,在漫頭山南,避暑之處,多豐草,掘丈余,即堅冰云。
余尚書北語詩
余靖尚書使契丹,為北語詩,契丹愛之。再往,益親。余詩云:「夜筵設罷侈盛也。臣拜洗[二五],受賜也。兩朝厥荷通好也。情干勒[二六]。厚重也。微臣稚魯拜舞也。祝若統(tǒng)[二七],福佑也。圣壽鐵擺嵩高也。俱可忒[二八]。無極也?!箛髋e大杯,謂余曰:「能道此,人木為卿飲?!箯团e之,國主大笑,遂為酬觴[二九]。
刁奉使北語詩
刁約使契丹,為北語詩云:「押燕移離畢,移離畢,官名,如中國執(zhí)政??捶抠R跋支賀跋支,如執(zhí)政防閣[三○]。餞行三匹裂,匹裂,似小木罌,以木為之,加黃漆。密賜十貔貍。形如鼠而大,穴居,食谷梁,嗜肉。北朝為珍膳,味如豚肉而脆?!?br /> 校勘記
[一]又七十里至涿州 原脫「七」字,據(jù)席本及宋會要蕃夷二、通考契丹中所載王曾行程錄補。長編卷七十九王曾此錄之文亦闕「七」字。
[二]度盧溝河 上引長編之王曾錄及遼史地理志四同此,而上引通考及會要之王曾錄均作「度盧孤河」。
[三]城南門外有于越王廨 上引會要之王曾錄及遼史地理志四同此,上引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外」作「內(nèi)」。
[四]延芳淀 案:延芳淀在燕京南,今北京南海子側(cè)有延芳村,即其遺址。此當屬衍文而誤系于此。
[五]過溫余河大夏城坡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 此同席本及上引會要之王曾錄,上引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大夏城坡」作「大夏坡」。又上引會要之王曾錄「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作「西北即西京為避暑之地」,席本及上引長編、通考之王曾錄同此。
[六]東北過白嶼河 「白」原誤「曰」,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改。白嶼河又作白絮河、白遂河,今但稱白河。
[七]又有黃羅螺盤 黃羅螺盤,即古之螺山,今之紅螺山。此處文字似有訛誤。
[八]自北漸入山 「北」,同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而席本注「一作『此』」。
[九]詰曲登陟 「陟」原作「涉」,據(jù)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改,席本同作「涉」?!冈憽?,長編及會要之王曾錄同,席本及通考之王曾錄作「屈」。
[一○]路甚平坦 「路」字據(jù)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
[一一]又度德勝嶺 「德勝嶺」,曾公亮武經(jīng)總要引王曾錄作「德勝口」,遼史圣宗紀五及耶律斜畛傳有得勝口之名。
[一二]過雕窠嶺 元史河渠志一引王曾錄無雕窠嶺之名。案:雕窠嶺在山西高平縣西北,由江嶺路入。見通鑒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顯德元年三月壬辰及丁酉兩日下胡三省注。此亦他書之羼混者。
[一三]又過墨斗嶺亦名渡云嶺 遼史地理志三引王曾錄無「亦名」二字。參照宋人使遼諸錄,知墨斗嶺、渡云嶺為二山。地理志是。
[一四]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 同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皆無「成」字,似屬衍文。
[一五]所居室 上引會要之王曾錄作「所居屋室」,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作「所居屋」。
[一六]惟有番戶百余 「惟」原作「雖」,據(jù)席本改。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均無此字。
[一七]鍛鐵為軍器 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皆作「鍛鐵為兵器」。
[一八]自此漸出山 「出」原作「入」,其誤與上引長編之王曾錄同。但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作「出」,據(jù)改。案:劉敞出山詩自注:「自檀州東北入山,到鐵漿館出山,凡八程?!?見公是集。)
[一九]七十里至富谷館 「富」原誤「當」,從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改。
[二○]正東望馬云山 「云」字原脫,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
[二一]城垣庳小方圓纔四里許 「庳」,原作「大」,明抄本同。但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均作「庳」。長編卷六十八及會要蕃夷二所載宋摶使遼行程錄,言中京「城壘卑小」。然路振乘軺錄記中京外城「幅員三十里」,內(nèi)城「幅員約七里」。此處疑有脫簡。
[二二]又有市樓四至其北門曰陽德閶闔 此段從「有」至「門」凡二十一字原闕(明抄本亦闕),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柑旆健⒋筢椤?,會要、王曾錄作「天市、天衢」。
[二三]富鄭公行程錄 案:此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九月薛映、張士遜使遼所上語錄之文(見長編卷八十八)。富弼雖數(shù)度使遼,皆在仁宗朝。遼史地理志一稱此行程錄為薛映所記,是。此題名弼撰,實誤。
[二四]西二十里許有佛寺民舍 「舍」原作「社」,據(jù)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之薛映、張士遜語錄改。
[二五]夜筵設罷侈盛也臣拜洗 「設罷」,劉攽中山詩話作「設邏」,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下稱類苑)卷三十九作「沒邏」;「侈盛」,同上引詩話作「厚盛」。
[二六]兩朝厥通好也荷情干勒 「干勒」,同上引類苑作「斡勒」,詩話作「感勤?!?br /> [二七]微臣稚魯拜舞也祝若統(tǒng) 「稚」,同上引類苑作「雅」。
[二八]圣壽鐵擺嵩高也俱可忒 同上引類苑「可」字下有注:「口勿反」。
[二九]國主舉大杯謂余曰至遂為酬觴 此句同上引類苑作「虜主舉大杯,謂余:『卿能道此,我為卿飲?!挥鄰脱灾?,虜主大笑,遂為釂觴」。承恩堂本「人木為卿飲」作「余為卿飲」,席本同作「人木為卿飲」。
[三○]如執(zhí)政防閣 曾慥類說卷五十六所收古今詩話「防」作「房」,是。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
胡嶠陷北記
同州合陽縣令胡嶠,居契丹七年,周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關。明日,又西北入石門關,關路崖狹,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也。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臺山,其一峯最高者,東臺也。又三日,至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雞鳴山,云唐太宗北伐聞雞鳴于此,因以名山。明日,入永定關北,此唐故關也。又四日,至歸化州。又三日,登天嶺,嶺東西連亙,有路北下,四顧冥然,黃云白草,不可窮極。契丹謂嶠曰:『此辭鄉(xiāng)嶺也,可一南望而為永訣?!弧雇姓呓詰Q哭,往往絕而復蘇。又行三四日,至黑榆林。時七月,寒如深冬。又明日,入斜谷,谷長五十里,高崖峻谷,仰不見日而寒尤甚。已出谷,得平地,氣稍溫。又行二日,渡湟水。又明日,渡黑水。又二日,至湯城淀,地氣最溫,契丹若大寒[一],則就溫于此。其水泉清泠,草軟如茸,可藉以寢,而多異花,記其二種:一曰旱金,大如掌,金色爍人;一曰青囊,如中國金燈,而色類藍,可愛。又二日至儀坤州,渡麝香河。自幽州至此無里堠,其所向不知為南北。又二日,至赤崖。蕭翰與世宗兀欲相及,遂及述律后,太祖之后。戰(zhàn)于沙河[二],述律兵敗而北,兀欲追至獨樹渡,遂囚述律于撲馬山。又行三日,遂至上京,所謂西樓也。西樓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有綾、錦諸工作,宦者[三]、翰林、伎術、教坊、角抵、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國人,而并、汾、幽、薊之人尤多。自上京東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東行,地勢漸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數(shù)十里。遂入平川[四],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又東行,至褭潭,始有柳,而水草豐美;有息雞草尤美而本大,馬食不過十本而飽。自褭潭入大山,行十余日而出,過一大林,長二三里,皆蕪荑,枝葉有芒刺如箭羽。其地皆無草。兀欲時卓帳于此,會諸部人葬太宗。自此西南行,日六十里,行七日,至大山門,兩高山相去一里,而長松、豐草、珍禽、異獸、野卉[五],有屋室碑石,曰:『陵所也?!回S爰溃T部大人惟執(zhí)祭器者得入,入而門闔。明日開門,曰『拋盞』,禮畢。問其禮,皆秘不肯言」。嶠所目見囚述律,葬太宗等事,與中國所記差異。
已而翰得罪被鎖,嶠與部曲東之福州。福州,翰所治也。嶠等東行,過一山名十三山,云此西南去幽州二千里。又東行數(shù)日,過衛(wèi)州,有居人三十余家,蓋契丹所虜中國衛(wèi)州人筑城而居之。嶠至福州,而契丹多憐嶠,教其逃歸,嶠因得其諸國種類遠近。云:「距契丹國東至于海,有鐵甸,其族野居皮帳,而人剛勇。其地少草木,水咸濁,色如血,澄之久而后可飲。又東女真,善射,多牛、鹿、野狗。其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遇雨則張革為屋。常作鹿鳴,呼鹿而射之,食其生肉。能釀糜為酒,醉則縛之而睡,醒而后解,不然則殺人。又東南渤海,又東遼國,皆與契丹略同。其南海曲,有魚鹽之利。又南奚,與契丹略同,而人好殺戮。又南至于榆關矣。西南至儒州,皆故漢地。西則突厥、回紇。西北至嫗厥律,其人長大,髦頭,酋長全其發(fā),盛以紫囊。地苦寒,水出大魚,契丹仰食。又多黑、白、黃貂鼠皮,北方諸國皆仰足。其人最勇,鄰國不敢侵。又其西轄戞,又其北單于突厥,皆與嫗厥律略同。又北黑車子,善作車帳,其人知孝義,地貧無所產(chǎn)。云契丹之先,常役回紇,后背之,走黑車子,始學作車帳。又北牛蹄突厥,人身牛足。其地尤寒,水曰瓠河,夏秋冰厚二尺,春冬冰徹底,常燒器銷冰,乃得飲。東北至韈刼子,其人髦首,披布為衣,不鞍而騎,大弓長箭,尤善射,遇人輒殺而生食其肉,契丹等國皆畏之。契丹五騎遇一韈刼子,則皆散走。其國三面皆室韋,一曰室韋,二曰黃頭室韋,三曰獸室韋。其地多銅、鐵、金、銀,其人工巧,銅、鐵諸器皆精好,善織毛錦。地尤寒,馬溺至地成冰堆。又北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手搏猛獸,語為犬噑,其妻皆人,能漢語,生男為狗,女為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而妻女人食。云嘗有中國人至其國,其妻憐之,使逃歸,與其筋十余只,教其每走十余里遺一筋,狗夫追之,見其家物,必銜而歸,則不能追矣。」其說如此。又曰:「契丹嘗選百里馬二十匹,遣十人赍干北行,窮其所見。其人自黑車子,歷牛蹄國以北,行一年,經(jīng)四十三城,居人多以木皮為屋。其語言無譯者,不知其國地、山川、部族名號。其地氣遇平地則溫和,山林則寒冽。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鐵甸語,其言頗可解,云地名頡利烏于邪堰。云『自此以北,龍蛇、猛獸、魑魅羣行,不可往矣』。其人乃還,此北荒之極也?!?br /> 契丹謂嶠曰:「夷狄之人豈能勝中國?然晉所以敗者,主暗而臣不忠?!挂蚓叩乐T國事,曰:「子歸悉以語漢人,使?jié)h人努力事其主,無為夷狄所虜,吾國非人境也。」嶠歸,錄以為記云。
張舜民使北記
殺狐林
契丹主太宗怒晉出帝不稟北命,擅登大寶,自將兵南下,執(zhí)出帝母、后、大臣北歸。于鄴西愁死崗得疾,至欒城殺狐林而崩[六]。其崗者[七],本陳思王不為文帝所容,于此悲吟,號愁思崗,訛為「愁死」[八]。殺狐林者,村民林中射殺一狐,因以名之。
兜玄國
契丹上京曾有人忽見二青衣駕赤犢出耳中[九],別有天地,花木繁茂,云兜玄國也。
割馬肝
張舜民使契丹,是時耶律永興、姚跋洄二人接伴[一○],舜民因問:「北馬有割去肝者,遂無病能行,果否?」答云:「有之。其法飲以醇酒,于腋間破之,取去少肉,然亦十喪八九?!?br /> 雕窠生獵犬
舜民又問:「北地雕窠中生獵犬,果否?」答云:「亦有之,然極難得。今駕前有二只,其性頗異,每獵而獲,十倍于常犬?!?br /> 吹葉成曲
胡人吹葉成曲,以番歌相和,音韻甚和。
銀牌
銀牌形如方響,刻蕃書「宜速」二字,使者執(zhí)牌馳馬,日行數(shù)百里,牌所至,如國主親到,需索更易,無敢違者。
佛妝
北婦以黃物涂面如金,謂之「佛妝」。
以車渡河
過盧溝河,伴使云:「恐乘轎危,莫若車渡極安,且可速濟。」南人不曉其法。
??庇?br /> [一]契丹若大寒 「若」原作「苦」,「大」原作「太」,均據(jù)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改。
[二]戰(zhàn)于沙河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后漢天福十二年六月紀事胡三省注:「胡嶠入遼錄曰:『兀欲及述律戰(zhàn)于沙河石橋?!簧w沙河之橋也,南則姚家洲,北則宣化館,至西樓。」三省所稱之入遼錄,又為入遼記,即此陷北記,正稱陷虜記。沙河石橋,或只曰石橋,又曰潢河橫渡。姚家洲即薛映、張士遜語錄所記之姚家寨館,他書又謂之會星館。宣化館,亦見薛書。
[三]宦者 「宦」原作「官」,用上引四夷附錄二改。席本及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五契丹上引此書亦誤「宦」為「官」。
[四]遂入平川 「川」原作「州」,用上引四夷附錄二改。
[五]珍禽異獸野卉 同上引四夷附錄二無「異獸」二字。
[六]至欒城殺狐林而崩 「欒城」原作「鑾城」,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改。
[七]其崗者 「其」字據(jù)曾慥類說卷十二所載紀異記之文補。席本乃作「其愁死崗者」。
[八]訛為愁死 「訛」原作「托」,亦據(jù)上引紀異記之文及席本改。
[九]契丹上京曾有人忽見二青衣駕赤犢出耳中 「耳」,類說卷十一幽怪錄記此事作「市」。
[一○]是時耶律永興姚跋洄二人接伴 類說卷十三所收張舜民使遼錄「跋洄」作「跂回」。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六
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jiān)其兵,后為中京。詳見前志。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里,在渤海國三十里[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路出和龍北千余里,入契丹國[二]。與奚、契丹同。夏則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韋、北室韋。其俗,丈夫皆披發(fā),婦人皆盤發(fā),衣服與契丹同,乘牛車,以蘧蒢為屋,如氈車狀。度水,則束薪為栰,或有以皮為舟者。馬則織草為韉,結(jié)繩為轡。氣候多寒,田收甚薄[三]。惟麞鹿射獵為務[四],食肉衣皮,鑿冰沒水中,而網(wǎng)取魚鱉。地多積雪,懼陷坑穽,騎木而行[五]。太祖并諸番三十六國,室韋在其中。
新羅國
新羅在高麗東南[六],本漢時樂浪地。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為「弧」[七],「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文字、甲兵同于中國。選人壯健者悉入軍。每月旦相賀,王設宴會,班賚羣官。有大事,則聚官詳議定之。田甚良沃,水陸兼種。服色尚素,婦人辮發(fā)繞頭,以雜彩及珠為飾?;榧尬ň剖扯眩p重隨貧富。新羅國王誦,自契丹承天皇后初臨朝入貢。其后王誦為部下所殺,立其弟詢。契丹以王詢不進貢,興兵北討,十年方罷兵,新羅依舊朝貢。
高昌國
高昌都交河城,漢車師前王庭也。四面多大山,晉以其地為高昌郡。地石磧,氣候溫暖,厥土良沃,麥一歲再熟,宜蠶。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引水溉田。出赤鹽,其味甚美。俗事天神,兼信佛法。其官有八長史,有五將軍,又有侍郎、校郎、主簿、從事,階位相次。契丹時,三年一次朝貢,進獻玉、珠、乳香、斜合、黑皮、褐里絲等。亦有互市,其國主親與北主評價。
女真國
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山,乃鴨淥水之源[八]。東瀕海,南鄰高麗,西接渤海,北近室韋。其地乃肅慎故區(qū)也。地方數(shù)千里[九],戶口十余萬,無大君長,立首領,分主部落。地饒山林,田宜麻谷,土產(chǎn)人參、蜜蠟、北珠、生金、細布、松實、白附子,禽有鷹、鹯、海東青之類,獸多牛、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后為契丹所制,擇其酋長世襲。又于長春路置東北統(tǒng)軍司,黃龍府置兵馬都部署司,咸州置詳穩(wěn)司,分隸之,役屬于契丹。其后常遣銀牌天使至女真,每夕必欲薦枕者,其國舊輸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適女待之。后求海東青使者絡繹,持大國使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高者,女真浸忿遂叛。
黃頭女真
黃頭女真,皆山居,號合蘇館女真。合蘇館,河西亦有之。有八館,在黃河東,與金粟城、五花城隔河相近[一○]。其人戇樸勇鷙,不能別死生,契丹每出戰(zhàn)[一一],皆被以重札,令前驅(qū)。髭發(fā)皆黃,目睛多綠,亦黃而白多。
嗢熱國
嗢熱者,國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后為太祖徙置黃龍府南百余里,曰賓州,州近混同江,即古之粟末河,黑水也。部落雜處,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tǒng)之契丹。女真貴游子弟及富家兒[一二],月夕被酒,則相率攜樽馳馬,戲飲其地。婦女聞其至,多聚觀之,間令侍坐,與之酒則飲,亦有起舞歌謳以侑觴者。邂逅相契,調(diào)謔往反,即載以歸,婦之父母知亦不為之顧。留數(shù)歲有子,始具茶食酒數(shù)車歸寧,謂之「拜門」,因執(zhí)子壻之禮。其俗謂男女自媒,勝于納幣而婚者。飲食皆以木器,好寘蠱,他人欲其不驗者,云三彈指于器上則其毒自解,亦間有遇毒而斃者。族多姓李[一三]。
渤海國
渤海國,去燕京東北千五百里,以石累城腳,東并海。其王舊以大為姓,右姓曰高、張、楊、竇、烏、李,不過數(shù)種,部曲、奴婢無姓者,皆從其主。婦人皆悍妬,大抵與他姓相結(jié)為十姊妹[一四],迭幾察其夫,不容側(cè)室及他游,聞則必謀寘毒,死其所愛。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覺者,眾人則羣聚而詬之[一五],爭以忌嫉相夸。男子多智謀,驍勇出他國右,至有「三人渤海當一虎」之語。自天祚之亂,金人陷城,慮其難制,轉(zhuǎn)徙他所,其人大怨[一六]。富室安居踰二百年,往往為園池,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數(shù)十干叢生者,皆燕地所無,纔以十數(shù)千或五千賤貿(mào)而去。其居故地者,仍歸契丹[一七],舊為東京,置留守,有蘇、扶等州[一八],蘇與宋登州、青州相直,每大風順,隱隱聞犬鶏聲。
??庇?br /> [一]在渤海國三十里 紀聞作「在渤海國都外三十里」。席本「三十里」上妄增「東」字。
[二]路出和龍北千余里入契丹國 案:此語實出魏書失韋傳與北史室韋傳,席本改契丹國為室韋國,非是。
[三]田收甚薄 「甚」原誤「其」,據(jù)席本改。
[四]惟鹿為務 此并北史室韋傳:「饒麞鹿,射獵為務」而成句,席本改作「惟射獵麞鹿射獵為務」,非原文也。
[五]騎木而行 案此亦本自上引室韋傳,席本改「騎」為「倚」,誤。
[六]新羅在高麗東南 「東南」原作「國東」。案:北史新羅傳:「地在高麗東南」。隋書新羅傳:「在高麗東南」。今據(jù)二書改「國東」為「東南」。
[七]弓為弧 「弓」原誤「宮」,據(jù)北史、梁書兩新羅傳改。
[八]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山乃鴨淥水之源 「之東」下當遺「長白」二字。會編卷三載: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鴨淥水之源」??勺C。
[九]地方數(shù)千里 會編卷三作「地方千余里」。
[一○]合蘇館河西亦有之至五花城隔河相近 在紀聞,此屬注文,今混作正文,當析出。
[一一]契丹每出戰(zhàn) 按:「每出戰(zhàn)」云云,紀聞所記原為金人之事,國志改為契丹之事,原義盡失。
[一二]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tǒng)之契丹女真貴游子弟及富家兒 「千戶」原作「十戶」,據(jù)席本及紀聞改;「女真」二字原脫,從紀聞補。
[一三]族多姓李 當依紀聞作「族多李姓」。
[一四]大抵與他姓相結(jié)為十姊妹 「為」字據(jù)紀聞補。
[一五] 眾人則羣聚而詬之 「眾」,紀聞作「九」。
[一六]慮其難制轉(zhuǎn)徙他所其人大怨 案:此句紀聞作「金人慮其難制,頻年轉(zhuǎn)戍山東,每徙不過數(shù)百家,至辛酉歲,盡驅(qū)以從,其人大怨」云?!羔恪乖鳌竿健?,亦據(jù)改。
[一七]其居故地者仍歸契丹 「歸」字原無,據(jù)席本補。紀聞此句作「其居故地者,今仍契丹」。
[一八]有蘇扶等州 「扶」下原有「復」字衍文,今據(jù)紀聞刪。案:復州即扶州。會編卷三撮抄紀聞之文,亦只稱「有蘇、扶等州」。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
歲時雜記
正旦
正月一日,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相和為團,如拳大,于逐帳內(nèi)各散四十九個,候五更三點,國主等各于本帳內(nèi)牎中擲米團在帳外,如得雙數(shù),當夜動蕃樂,飲宴;如得只數(shù),更不作樂,便令師巫十二人,外邊遶帳撼鈴執(zhí)箭唱呌,于帳內(nèi)諸火爐內(nèi)爆鹽,并燒地拍鼠,謂之「驚鬼」。本帳人第七日方出。乃穰度之法。北呼此謂之「妳揑離」,漢人譯云,「妳」是「丁」,「揑離」是「日」。
立春
立春日,婦人進春書,以青繒為幟,刻龍象銜之,或為蝦蟆。
人日
人日,京都人食煎餅于庭中,俗云「熏天」,未知所從出也。
中和
二月一日,大族姓蕭者,并請耶律姓者,于本家筵席。北節(jié)為「轄里」[一],漢人譯云「轄里」是「請」,「尀」是「時」。
上巳
三月三日,國人以木雕為兔,分兩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其負朋下馬,跪奉勝朋人酒,勝朋于馬上接杯飲之。北呼此節(jié)為「淘里化」,漢人譯云「淘里」是「兔」,「化」是「射」。
佛誕日
四月八日[二],京府及諸州,各用木雕悉達太子一尊,城上舁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日為樂。
端五
五月五日午時,采艾葉與綿相和,絮衣七事,國主著之,蕃漢臣僚各賜艾衣三事。國主及臣僚飲宴,渤海廚子進艾糕,各點大黃湯下。北呼此節(jié)為「討賽籬」。又以雜絲結(jié)合歡索,纏于臂膊,婦人進長命縷,宛轉(zhuǎn)皆為人象,帶之。
朝節(jié)
夏至日,婦人進扇及粉脂囊。
三伏
六月十八日,大族耶律姓并請蕭姓者,亦名「瞎里」[三]。
中元
七月十三日夜,國主離行宮,向西三十里卓帳宿。先于彼處造酒食,至十四日,應隨從諸軍并隨部落動番樂,設宴至暮,國主卻歸行宮,謂之「迎節(jié)」。十五日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早,卻往西方,令隨行軍兵大喊三聲,謂之「送節(jié)」。此節(jié)為「賽離舍」,漢人譯云「賽離」是「月」,「舍」是「好」。謂「月好」也[四]。
中秋
八月八日,國主殺白犬于寢帳前七步,埋其頭,露其嘴。后七日,移寢帳于埋狗頭上[五]。北呼此節(jié)為「揑褐妳」,漢人譯云「揑褐」是「狗」,「妳」是「頭」。
重九
九月九日,國主打團斗射虎[六],少者輸重九一筵席。射罷,于地高處卓帳,與番漢臣登高,飲菊花酒。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醬拌食之。北呼此節(jié)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七]。又以茱萸研酒,灑門戶間辟惡。亦有入鹽少許而飲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惡。
小春
十月內(nèi),五京進紙造小衣甲并槍刀器械各一萬副。十五日一時推垛,國主與押番臣寮望木葉山葬太祖處。奠酒拜,用番字書狀一紙,同焚燒奏木葉山神,云「寄庫」。北呼此時為「戴辢」,漢人譯云「戴」是「燒」,「辢」是「甲」。
冬至
冬至日,國人殺白羊、白馬、白鴈,各取其生血和酒,國主北望拜黑山,奠祭山神。言契丹死,魂為黑山神所管。又彼人傳云:凡死人,悉屬此山神所管,富民亦然。契丹黑山,如中國之岱宗。云北人死,魂皆歸此山。每歲五京進人、馬、紙物各萬余事,祭山而焚之。其禮甚嚴,非祭不敢近山。
臘月
臘月,國主帶甲戎裝,應番漢臣諸司使已上并戎裝,五更三點坐朝,動樂飲酒罷,各等第賜御甲、羊馬。北呼為「粆離」,漢人譯云「離」是「戰(zhàn)」,「」是「時」。是「戰(zhàn)時」也。
治盜
正月十三日,放國人做賊三日,如盜及十貫以上,依法行遣。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八],「」是「時」。
行軍
契丹行軍不擇日,用艾和馬糞,于白羊琵琶骨上炙,炙破便出行,不破即不出。
午日
契丹出軍,每遇午日起程,如不用兵,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九],言午是北朝大王之日。
旋風
契丹人見旋風,合眼,用鞭望空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聲。
舍利
契丹富豪民要裹頭巾者,納牛、駞十頭[一○],馬百匹,并給契丹名目,謂之「舍利」。
跪拜[一一]
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動為節(jié),數(shù)止于三。彼言「揑骨地」者,即「跪」也。
長白山
長白山,在泠山東南千余里,蓋白衣觀音所居。其山禽獸皆白,人不敢入,恐穢其間,以致蛇虺之害。黑水發(fā)源于此,舊云粟末河,太宗破晉,改為混同江。其俗刳木為舟,長可八尺,形如梭,曰「梭船」,上施一槳,止以捕魚;至渡車,則方舟或三舟。
澤蒲
西樓有蒲,瀕水叢生,一干葉如柳,長不盈尋丈,用以作箭,不矯揉而堅,左氏所謂「董澤之蒲」是也。
回鶻豆
回鶻豆,高二尺許,直干,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黃,味如粟。
螃蟹
渤海螃蟹,紅色,大如椀,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國蟹螯。石,鮀魚之屬,皆有之。
??庇?br /> [一]北節(jié)為轄里 「北節(jié)為」,席本作「北呼此節(jié)為」,武珪燕北雜記(下稱雜記)作「番呼此節(jié)為」。又「轄」字,雜記作「瞎」。
[二]四月八日 案:經(jīng)論中佛誕日有二,長阿含經(jīng)、薩婆多論等謂二月八日佛出生;瑞應經(jīng)、灌佛經(jīng)等謂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生。國志取后者,遼史禮志六取前者。
[三]亦名瞎里 此作「瞎」,與雜記同,席本仍作「轄」。
[四]七月十三日夜至謂月好也 雜記稱:「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迎節(jié)、送節(jié)、哭節(jié),大番呼為賽離舍」。原注:「『賽離』是『月』,『舍』是『好』」。
[五]移寢帳于埋狗頭上 雜記「狗頭」下有「地」字。
[六]國主打團斗射虎 雜記「團斗」作「圃斗」。
[七]北呼此節(jié)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 雜記「必里遲離」作「一十賽」,并注明:「『一十』是『九』,『賽』是『九』」。
[八]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 兩處「鶻里」,雜記并作「鶻呂」。
[九]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 「排辦」,雜記作「排陣」,而說郛明抄重排本之雜記仍作「排辦」。
[一○]納牛駞十頭 「十頭」,雜記作「七十頭」,當是。但遼史國語解釋「舍利」一詞,亦云「納牛、駝十頭」,其誤由來久矣。
[一一]跪拜 此則與以下「長白山」、「澤蒲」、「回鶻豆」、「螃蟹」四則,并從紀聞抄來,均女真禮俗、物產(chǎn),而與契丹無涉。
附錄一 跋
契丹國志提要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秘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誓書、議書一卷,南北朝及諸國饋貢禮物數(shù)一卷,雜載、地理及典章制度二卷,行程錄及諸雜記四卷。錢曾讀書敏求記稱其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有良史風;而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則謂隆禮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譏其失實甚多。今觀其書,大抵取前人紀載原文,分條采摘,排比成編。穆宗以前紀、傳,則本之資治通鑒;穆宗以后紀、傳,則本之李燾長編等書。其胡嶠陷北記,則本之歐史四夷附錄;諸番記及達錫、伊都等傳,則本之洪皓松漠記聞;雜記,則本之武圭燕北雜記。案圭書今不傳,其言略見曾慥類說。皆全襲其詞,無所更改,間有節(jié)錄,亦多失當。如通鑒載太祖始立為王事,上云「恃強不受代」,故下云「七部求如約」,今此書刪去「不受代」之文,則所謂「如約」者,果何事乎?又長編載圣宗南侵事云:「天雄軍聞契丹至,闔城惶遽。契丹潛師城南,設伏狄相廟,遂南攻德清。王欽若遣將追擊,伏起,天雄兵不能進退。」其事甚明。今此書于「闔城惶遽」下,即接「伏起」云云,而盡刪其「潛師」「設伏」之文,則所伏者果誰之兵乎?又松漠記聞載「黃頭女真,金人每當出戰(zhàn),皆令前驅(qū)」。蓋洪皓所親見,其為金人事甚明。今此書乃徑改「金人」為「契丹」,采入遼志,則益為顛倒事實矣。又帝紀中凡日食、星變諸事,皆取長編所記,案年臚載。然遼、宋歷法不齊,朔閏往往互異。如圣宗開泰九年,遼二月置閏,宋十二月置閏,宋之七月,在遼當為八月,而此書仍依宋法,書「七月朔,日食」。此類亦俱失考。蓋隆禮生南渡后,距遼亡已久,北土載籍,江左亦罕流傳,僅據(jù)宋人所修史傳及諸說部鈔撮而成,故本末不能悉具。蘇天爵所論,深中其失,錢曾蓋未詳核也。特諸家目錄所載,若遼庭須知、使遼圖鈔、北遼遺事、契丹疆宇圖、契丹事跡諸書,隆禮時尚未盡佚,故所錄亦頗有可據(jù)。如道宗壽隆紀年,此書實作壽昌,與遼世所遺碑刻之文并合,可以證遼史之誤。又天祚紀所載與金攻戰(zhàn),及兵馬、漁獵諸事,較遼史紀、志為詳,存之亦可備參考。惟其體例參差,書法顛舛,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至楊承勛劫父叛君,蔑倫傷教,而取胡安國之謬說,以為變不失正,尤為無所別裁。又書為奉宋孝宗敕所撰,而所引胡安國說,乃稱安國之謚,于君前臣名之義,亦復有乖。今并仰遵圣訓,改正其訛,用以昭千古之大公,垂史冊之定論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十一史部六。
契丹國志提要補正
胡 玉 縉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br /> 案:卷首載乾隆四十六年諭云:「甚至大書遼帝紀元于上,而以宋祖建隆等年號分注于下,尤為紕繆。」竊謂書既名契丹國志,則以遼紀年即公羊「地從主人」之例。提要于此處,但議其矛盾,不斥其紕繆,頗見斟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冊卷十七。
契丹國志提要辨證
余 嘉 錫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秘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所錄頗有可據(jù)」,「存之亦可備參考。惟其體例參差,書法顛舛,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埂赣謺鵀樗涡⒆陔匪?,而所引胡安國說,乃稱安國之謚,于君前臣名之義,亦復有乖?!?br /> 嘉錫案:隆禮之別號、籍貫、科目,契丹國志皆不載。厲鶚宋詩紀事卷六十六從至元嘉禾志采取隆禮煙雨樓詩一首,其小傳云:「葉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官建康府西廳通判,改國子監(jiān)簿?!固嵋鶖ⅲ居诖?。隆禮進書表云:「臣奉敕命,謹采摭遺聞,刪剔繁宂,緝?yōu)槠醯疽赃M?!鼓╊}「淳熙七年三月日秘書丞臣葉隆禮上表」。淳熙者,孝宗年號,故提要云:「歷官秘書丞,書為奉孝宗敕所撰也?!归w本提要亦云隆禮于孝宗時奉詔撰次遼君臣事跡為此書。不思淳佑乃理宗年號,由淳佑七年上數(shù)至淳熙七年,凡六十八年。使此書果為淳佑進士葉隆禮者所撰,安有釋褐登朝,回翔館閣,又歷六十余載,年將大耋,方登進士第之理乎?厲鶚嘗撰遼史拾遺,引用契丹國志至伙,于隆禮表末署銜,不容不見,而小傳中竟不言官秘書丞,蓋因時代先后不合,疑其非一人耳。案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題名,淳佑七年張淵微榜有葉隆禮。又卷十六碑碣類有進士題名序一篇,此嘉興府之題名。自稱前進士葉隆禮,末題咸淳改元九月吉日書。又卷三十一題詠類此卷皆屬嘉興縣。煙雨樓詩,有葉隆禮漁林一首。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四西廳通判題名云:「葉隆禮,承奉郎,淳佑十年十月到任,至十二年二月改除國子監(jiān)簿離任?!挂陨辖詤柺闲魉?,可見其無一字無來歷也??贾苊芎迫积S雅談卷上曰:「葉隆禮士則,謫居袁州,袁之士友醵酒以招之。蜀士張汴朝宗作樂語一聯(lián)云:『掃地焚香,有蘇州之雅淡;仰天拊缶,無楊氏之怨傷?!皇縿t大稱之。」萬姓統(tǒng)譜卷三十九云:「張汴,字朝宗,度宗時文天祥起兵,辟為參謀,空坑兵敗,為亂兵所殺。」明朱存理珊瑚木難卷四趙子固梅竹詩后有跋一篇,末題「咸淳丁卯五月晦日隆禮書于春詠堂」,其下有小字注曰「葉士則」。知士則為隆禮之字,可補厲氏所未及。丁卯為咸淳三年,上溯淳熙七年,凡八十八年,隆禮必不能為淳熙時秘書丞亦明矣。千頃堂書目卷三著錄此書,注為元人,則隆禮蓋已入元,必非孝宗時人也。若謂孝宗時別有一葉隆禮,則除進書表年月一行外,毫無顯據(jù)??贾信d館閣正續(xù)錄,上起建炎初元,下終淳熙五年,不獨秘書丞中無葉隆禮姓名,即遍檢館閣羣官,亦未嘗有是人也。續(xù)錄起于淳熙五年,其目錄后有跋云:「中興館閣錄淳熙四年成書,其后附錄者,多訛舛缺略。嘉定三年十月重行編次,是正訛舛,其缺略者增補之,名曰館閣續(xù)錄。逐卷之末,不題卷數(shù),貴在他日可以旋入,繼今每于歲杪分委省官,取歲中合載事,略加刪潤,刊于卷末。」據(jù)舊鈔本。嘉定三年,上距淳熙五年,纔三十有二年,時代既近,考訂自易,既經(jīng)重行增補,不當猶有缺略,以后則每屆歲終,隨時增入,尤不當遺漏姓名。是進書表末所署年月官職,皆可疑也?;蛑^今本館閣錄為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內(nèi)輯出,安保其無所脫誤,則又不然。余嘗假得友人于思泊省吾所藏舊鈔本,其先歷為章壽康、葉德輝所藏,有楊守敬及葉氏手跋。其續(xù)錄中,有錢大昕手鈔數(shù)卷,黃丕烈逐卷以宋刻本校過,正錄未校。點畫小異,纖悉必具。宋本亦頗有闕葉,然官聯(lián)中秘書丞題名,實完好無闕,亦無葉隆禮姓名,是隆禮固未嘗為是官也?;蛘呙貢╊}名,止于咸淳三年,隆禮之拜官,尚在其后,表末淳熙七年乃咸淳七年之誤,則不可知耳。夫隆禮之書,既系奉敕撰集,且嘗表奏進御,則立言之間,當倍極恭慎,乃其書法,竟或內(nèi)遼而外宋,宜非當時臣子之所敢為,疑是后人所偽撰,假隆禮之名以行,猶之大金國志托名宇文懋昭耳。懋昭始末雖不可考,亦必實有其人。其書陳氏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皆不著錄。元袁桷清容集卷四十一有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例狀一篇,所列遺書,凡一百四十余種,尚無此書。可見元初未行于世,至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五三史質(zhì)疑始云:「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之傳聞?!怪鋾敵鲇谥腥~以后矣。黃丕烈有元刻本,見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二??v屬偽作,亦出自元人之手,未嘗不可備參考也。又考咸淳臨安志卷四十九郡守表云,理宗開慶元年己未,葉隆禮,臺州人,十一月一日「以朝散郎直秘閣、兩浙運判除軍器少監(jiān),兼知。謂兼知臨安府事。閏十一月二日磨勘,轉(zhuǎn)朝奉大夫,景定元年庚申正月一日,除軍器監(jiān),兼職仍舊。二月六日,隆禮除直寶文閣,知紹興府。」又卷五十兩浙轉(zhuǎn)運題名云:「葉隆禮,開慶元年十月為運判,十一月知臨安府?!箤殤c會稽續(xù)志卷二安撫題名即知府題名,以南宋知紹興府者,例兼安撫使也。云:「葉隆禮,景定元年二月,以朝奉大夫除直文閣知,十六日到任,四月二十六日交割,以次官離任?!挂源喂?,謂下文所載后任官。此與撰契丹國志者同時同姓名,似即一人,惟一作秀州嘉興人,一作臺州人,為不同。疑臨安志本作秀州人,以點畫殘缺,誤寫為「臺」耳。姑附于此,容俟再考。四庫提要辨證卷五。
三史質(zhì)疑 節(jié)錄
蘇 天 爵
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蓋遼末金初,稗官小說中間,失實甚多,至如建元、改號、傳次、征伐及將相名字往往杜撰,絕不可信。如張師顏南遷錄尤為紕繆。滋溪文稿卷二十五。
焚椒錄
王 士 禎
契丹國志后妃傳道宗蕭皇后本傳云「性恬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同獵,未知音耗,后勒兵鎮(zhèn)帖中外,甚有聲稱。崩,葬祖州」云云而已。焚椒錄所紀耶律乙辛、張孝杰輩讒構賜死之事,紀無一字及之。又錄稱「后為南院樞密使惠之少女」,而志云「贈同平章事顯烈「烈」原作「然」,據(jù)契丹國志改。之女」。志言「勒兵」,似嫻武略者,而錄言「幼能誦詩,旁及經(jīng)子」。錄中所載射虎、應制諸詩及回心院詞皆極工,而無一語及武事。且本紀道宗在位四十七年,改元者三:清寧、咸雍、壽昌,初無太康之號,而錄載乙辛密奏太康元年十月?lián)m婢單登及教坊朱頂鶴陳首云云,已上皆抵牾不合,不可解也。按:遼史宣懿皇后雖略,而與焚椒錄所紀同,蓋契丹志之疏耳。志雖載天祚文妃善歌詩,其詠史云「丞相朝來劍佩鳴,千官側(cè)目寂無聲」云,案史亦載此詩,是騷體,非律也。重輯漁洋書跋。
讀契丹國志表記
錢 曾
葉隆禮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案:諸家藏本僅十七卷,「二」字疑衍文。題詞本有。述古目作二十卷,注「鈔」字。鈺案:瞿目有元刊本,海豐吳氏有藝蕓精舍影鈔元本,皆二十七卷。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述古目二十卷,系脫「七」字。阮本未誤。[[補]]黃錄采遺云:「宋秘書丞嘉興葉隆禮撰,述契丹自阿保機初興,迄于天祚,凡二百余載之事,略仿紀傳體,前有遼國始興本末、九主年譜,末附宋臣紀錄、諸蕃國雜記、歲時雜記等類,于淳熙七年表上。」隆禮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洵有良史之風。鈺案:四庫提要云:「隆禮生南渡后,距遼亡已久,北土載籍,江左亦罕流傳,僅據(jù)宋人所修史傳及諸說部鈔撮而成,故本末不能悉具。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所論,深中其失,錢曾蓋未詳核也?!咕咻d兩國誓書及南北通使禮物,蓋深有慨于「海上之盟」,使讀者尋其意于言外耳。棄祖宗之宿好,結(jié)虎狼之新歡,孰當捍刊本、阮本作「捍」,[[補]]題詞本作「捍」。蔽?青城之禍,詳其流毒,實有隱痛焉。存遼以障金,此則隆禮之志也。至降阮本作「夷」,[[補]]刊本亦作「夷」。契丹為國,不史而志之,其尊本朝也至矣。[[補]]題詞本「至矣」下有「數(shù)百年來罕有知其心事者」十一字,朱筆抹去。予特表而出之。漁洋書跋云:「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奉詔撰進,其書帝紀十二卷,后妃、諸王、外戚傳三卷,列傳四卷,石晉降表、宋澶淵盟書、關南誓書、議割地界書共一卷,南北朝饋獻禮物、外國貢獻一卷,四京、州縣沿革一卷,風俗、官制、科舉等一卷,王沂公、富鄭公行程錄一卷,張舜民使北記等一卷,諸番雜記、歲時雜記一卷,簡凈可觀。」章鈺錢遵王讀書敏求記校證卷二之上。
契丹國志跋
杭 世 駿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表進。其劉六符、耶律余覩諸傳及諸番雜記全襲洪氏松漠紀聞,晉出帝降表暨東丹王傳又割五代史以成文。其與他書異者,惟王沂公、富鄭公行程錄,文獻通考雖載其目,而其書已亡,得此為不墜于地。至胡嶠陷北記,五代史、遼史間一稱引之,此獨載其全,為可寶也。道古堂文集卷二十六。
契丹國志跋
程 晉 芳
右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表進。前有世系圖、晉獻契丹全燕圖、契丹地理圖、帝紀十二卷、傳七卷,自二十卷至二十七卷皆雜記晉宋往來儀事及本國諸國風土歲時。遼別史今存者少,此最足供考校,如歐公五代史附錄自注謂「契丹年號,諸家所記,舛謬不一」,唯據(jù)遼太宗立晉高祖冊文稱「天顯九年」為證。考志實在天顯十年十一月,足以正歐史之訛也。卷二附載記異錄遼主德光得異夢,占之云:「當為中國立天王」,司馬氏考異亦未之及。遼史有大同元年即會同十一年,此書無大同元年,而有會同十一年,其十一年下有注甚詳,校對各史皆合,是又足證遼史之誤,不知當時何故有「大同」二字,豈命名之未用耶?辛楣學士曾作文辨之,尚未引及此書也。建官制度門中所載,如敞史、木古思努(古)、都努古、徒努(古),皆遼史百官志所不載。衣服如義襕紫鞢,亦儀衛(wèi)志所遺。錢氏敏求記但舉其用意之大端,而其可采者未之及,趙志忠之陰山雜錄今不可得,則此書宜可貴矣。至元嘉禾志云「隆禮號漁林,嘉興人」,蓋失其字矣。又謂是「淳佑七年進士,官建康府西廳通判,改國子監(jiān)簿」。按淳熙乃孝宗之十二年甲午第三改元年號,七年則為庚子,孝宗之十八年也。淳佑乃理宗之十七年辛丑第五改元號,七年則為丁未,理宗之二十三年,上距淳熙七年且六十七年,烏有淳佑七年進士轉(zhuǎn)于七十年前獻書者乎?或淳熙誤作淳佑,然亦無是年成進士即官秘書丞之理。凡此皆有可疑,古書于今往往有難解處,惜不得多本以證之也。勉行堂文集卷五。
掃葉山房刊本契丹國志序
席 世 臣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秘書丞葉隆禮奉勅撰。隆禮以南人而紀北事,囿于見聞,尚多闕略,然其敘次筆法,有良史才。原夫遼之立國,四京分建,控制諸蕃,何其強也!乃太祖、太宗之雄略開基,圣宗、興宗、道宗之輯民保境,一荒淫之天祚敗之而無余,敘述之際,垂鑒深矣!至于宋、遼之交,尤多微意,若澶淵誓書、關南誓書、地界之議、禮物之數(shù),皆詳載無遺。蓋宋徽宗之約金攻遼,釁起于趙良嗣,禍成于童貫、蔡攸,權其曲直,責有所歸。隆禮不敢顯言之,故備陳舊典,以戒前車。所謂據(jù)事直書而其義自見,蓋亦史氏之法也。此書近有坊刻,頗多訛戾之處,世臣以中秘本校正之,視坊本為完善云。南沙席世臣識。契丹國志掃葉山房校刊本卷首。
題元刻本契丹國志
黃 丕 烈
契丹國志十七卷。元刻本。契丹國志,余向藏鈔本,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眾皆以為此必有所據(jù)。及觀書華陽顧氏,見元刻本,方信鈔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歲春間,鮑淥飲以元刻見歸,末尾卷多缺,急向顧氏借錄,孰知顧本自十五卷已下皆缺乎。遂就其見存之卷,校補缺字而還之。至于鈔本與元刻本又多不同,未必影寫,擬補缺字,未敢深信也。丁卯(一七四七年)正月十有九日,復翁。
歲在辛未(一七五一年)仲夏,書友有以契丹國志鈔本求售者,余見其裝潢,識是述古堂物,且與元刻款式同,因留閱。其所攜本適為下冊,遂請西賓陸東蘿鈔補余書之缺,亦一快事也。小暑后一日雨窗,復翁識。北京圖書館藏元刻本契丹國志黃丕烈題書。
題舊鈔本契丹國志 二則
黃 丕 烈
余向藏契丹國志,有曹彬侯手鈔本,繼又得鮑淥飲所歸元刻本,末亦多缺失,賴曹本補之。歲乙亥(一七五五年),有人指名相索,遂轉(zhuǎn)歸之,深惜從前未校其異于曹本也。近有書友攜舊鈔本來,行款與曹本異,疑出元本,因憶試飲堂顧氏有殘元本在,遂借歸取勘,行款與書賈本同,特鈔時未必影寫耳。余抱殘守缺,喜為古書補亡,乃丐諸顧氏,以家刻易得,復借諸書賈,倩友傳錄,照鈔本行款,補于元刻本后。雖未必盡如元刻,然差勝于不知妄作者矣。惟是原鈔不能無誤,傳錄亦復多訛,十六至十九錄誤者,寫手自改,二十卷后余手校,即校正補脫,不復剜改,恐時久脫落也。丁丑(一七五七年)十一月二十有二日,復翁記。
契丹國志,近時埽葉山房始有刻本,前此如元刻外,無他刻,故自來藏書家皆儲鈔本,余何幸而兩收元刻?雖俱未完善,然屢得舊鈔補之,差勝不知妄作矣。年來力不從心,典籍大半散逸,然積習未除,抱殘守缺,時一留心,殊自笑書魔之猶在也。嘉慶己卯孟秋白露前一日識于縣橋小隱,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二。
藏契丹國志記
瞿 鏞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元刊本。宋葉隆禮撰,前有經(jīng)進契丹國志表,末題淳熙七年三月日秘書丞葉隆禮上表。又契丹初興本末、契丹世系圖、契丹國九主年譜、契丹地理圖、晉獻契丹全燕之圖。卷末有黃蕘圃二跋,其一云:「契丹國志,余向藏鈔本,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以為必有所據(jù)。及觀顧氏元刻本,方信鈔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歲春間,鮑淥飲以元刻見歸,尾卷多缺,急向顧氏借錄,孰知顧本自十五卷下皆缺乎,遂就見存之卷,校補缺字而還之。丁卯正月十九日,復翁?!蛊湟辉疲骸感廖聪?,書友以契丹國志鈔本求售,識是述古堂物,與元刻本款式同,因請西賓陸東蘿鈔補余書之缺,亦一快事也。暑后一日,復翁識?!硅F琴銅劍樓藏書目卷九。
讀契丹國志跋記
周 中 孚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寫本。宋葉隆禮奉敕撰。隆禮,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官至秘書丞。四庫全書著錄,倪氏補遼金元志亦載之。是編記遼一代二百余年君臣事跡,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澶淵、關南誓書、議割地界書一卷,南北饋獻禮物、外國進貢禮物、契丹回賜物件一卷,地理一卷,制度一卷,王沂公、富鄭公兩行程錄,余尚書、刁奉使兩北語詩一卷,張舜民使北記、胡嶠陷北記一卷,諸番國雜記一卷,歲時雜記一卷。大抵取司馬通鑒、李氏長編、歐史四夷附錄、洪皓松漠紀聞、武圭燕北雜記諸書,排纂成書,無所改易。間有刪節(jié),頗多失當。然王沂公、富鄭公之書,通考雖載其目,而其書已亡,得此為不墜于地。胡嶠陷北記,五代史、遼史間一稱引之,此獨載其全文,為可寶也。惟書中忽內(nèi)宋外遼,忽內(nèi)遼外宋,茫無體例。且奉詔撰著,而稱王曾、富弼、余靖、刁約之謚與官,所引胡安國說,亦稱其謚,其說尤多紕繆。武英殿刊本已遵高宗純皇帝諭旨改正,今掃葉山房本悉從殿本付梓。此猶當日原本,前有契丹國初興本末、契丹國九主年譜,并淳熙七年漁林進表。說海及歷代小史均取是書節(jié)錄一卷,題曰遼志,尤無取焉。鄭堂讀書記卷十八。
契丹國志識記 三則
章 鈺
據(jù)藝蕓精舍校本,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疑出原式,唐翰題書衣題語謂「從元刊本影出」,或當有據(jù),今藏海豐吳氏,乙卯(一八五五年)三月備校,五日訖事。章鈺。
四庫提要云:「仰遵圣訓,改正胡安國謬說。」又黃蕘圃跋元刻本云:「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是掃葉源出閣本,故不存胡說。汪鈔校本與黃跋符合,鷦庵定為從元本出,昭然無可疑,海豐吳氏又藏舊鈔大金國志一部,行格與契丹國志上方小字標目亦同,知二書必有同刻之本也。
跋石蓮閣藝蕓精舍影元本稿
此書漁洋書跋、讀書敏求記均未標明何本,惟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也。今通行掃葉山房刻本,系出四庫,不但刪去胡安國說及上方小字標目,文中觸目字樣,均經(jīng)館臣改過,與鈺前見孔葒谷抄校邵二云手輯舊五代史原本相同。此本尚存真面目,故可秘珍。乙卯(一八五五年)四月,借校一過,因記。北京圖書館藏章鈺識記清復印件契丹國志。
契丹國志題識
劉 履 芬
隆禮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洵有良史之風。具載兩國誓書及南北通使禮物,蓋深有慨于「海上之盟」,使讀者尋其意于言外耳。棄祖宗之宿好,結(jié)虎狼之新歡,自撤籬樊,孰當捍蔽?青城之禍,詳其流毒,實有隱痛焉。存遼以障金,此則隆禮之志也。至夷契丹為國,不史而志之,其尊本朝也至矣。予特表而出之。遵王識。
同治甲戌(一八七四年)仲冬三十日抄竟。曹君手錄自第十卷止,余皆鄔所抄,誤字頗多,尚待刊正。江山劉履芬記于吳門。
甲申(一八八四年)冬日托鄔圣約兄抄竟是本,并錄遵王跋語于此,取其議論醇正也。曹炎。北京圖書館藏劉履芬題識清抄本契丹國志。
善本契丹國志錄
羅 振 常
契丹國志十七卷,宋葉隆禮撰,舊抄本。十二行,行二十一字,汲古閣舊藏,有毛斧季印、璜川吳氏藏書印。善本書所見錄卷二。
契丹國志跋記
王 文 進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葉隆禮撰,清汪士鐘影鈔元本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眉上附評語。
唐鷦安手跋曰:「此汪氏從元刊本影出,誤字以朱筆校改,丁卯八月十日得于吳通和公廨,因記?!?br /> 章氏手跋曰:「此書漁洋書跋、讀書敏求記均未標明何本,惟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也。今通行掃葉山房刻本,系出四庫,不但刪去胡安國說及上方小字標目,凡文中觸目字樣,均經(jīng)館臣改過,與鈺前見孔葒谷鈔校邵二云手輯舊五代史原本相同,此本尚存真面目,故可珍秘。乙卯四月,長洲章鈺借校一過,因記?!?br /> 有曾藏汪閬源家、鷦安秘籍、海豐吳重熹、章式之讀書記印。文祿堂訪書記卷二。
契丹國志
馮 家 升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三月,秘書丞葉隆禮奉詔撰。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宋、遼三國表書一卷,各國饋貢禮物一卷,地理一卷,雜制一卷,行程錄及諸雜記二卷,諸番雜記一卷,歲時雜記一卷。宋人所著唯一之遼史也。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滋溪文稿卷二五,頁六上)評之曰:
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蓋遼末金初,稗官小說,中間失實甚多。……
然其所載有與今遼史相合者,亦有較今遼史翔實者,故所錄不盡為傳聞,蓋亦有所據(jù)也。蘇天爵雖譏其失實,而歐陽玄等尚多錄之。
余嘗以契丹國志校讀遼史,則天祚天慶二年以后,所采契丹國志者甚多?;虼耸轮虚g夾一段某事,或一大段中間,不系干支。以與國志相較,不但意義相同,而字句語氣亦無異者。至如列傳中張礪等傳,一一與國志相合。
(一)天祚紀(意義相同,字句相同,語氣相同。)按:所引錄遼史與契丹國志對照天祚紀二十例,此從略。此特就其明顯而易辨者,列一表。實則天祚紀自天慶二年以后,凡與金有關之事,完全由國志逐段摘入。蓋大任遼史,修于最重忌避之章宗朝,于天祚紀不能暢所欲言而最略;故元人除以大任書為底本外,復采自國志也。
(二)列傳按:所引錄遼史與契丹國志對照列傳五例,此從略??傊祆褚怀o傳,采自國志者十之七八。特國志繁而詳,遼史則經(jīng)刪潤,簡而略也。遼史源流考。
八月朔,日食,陰云蔽之不見。
甲辰保大四年。宋宣和六年,金太宗天會二年。秋七月,金人陷應、蔚等州。
是秋,天祚得耶律大石林牙兵歸,又得陰山室韋毛割石兵[一四],自謂天助中興,再謀出兵收復燕、云。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東京也。兩路,則車駕不幸廣平甸[一五],常歲受禮處。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幸云中;及破云中[一六],則都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zhàn)備,以至舉國漢地皆為金人所有。今國勢微弱至此而力求戰(zhàn)[一七],非得計也。當養(yǎng)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固祆癯舛粡摹4笫盅劳屑膊恍?,天祚遂強率諸軍出夾山,下漁陽嶺,取天德軍、遼國改豐州也。東勝、寧邊、云內(nèi)等州[一八],南下武州,遇金人兀室,戰(zhàn)于奄曷下水。兀室?guī)浬轿鳚h兒鄉(xiāng)兵為前驅(qū),以女真千余騎伏山間,出室韋毛割石兵后,毛割石兵顧之大驚,皆潰。天祚奔竄入陰夾山。金人以力不能入,恨其不出,謂出必得之;天祚亦畏粘罕兵在云中,故不敢出。至是聞粘罕歸國,以兀室代戍云中,乃率韃靼諸軍五萬,并攜其后妃二子秦王、趙王及宗屬南來。大石林牙諫之,不聽,遂越漁陽嶺,而粘罕已回云中,復奔山金司,與小胡魯謀歸南宋,又恐不可仗,乃謀奔夏國。計未決,小胡魯密遣人遞報粘罕,粘罕先遣近貴諭降,未復,而金使婁宿馳騎而至,跪于天祚前曰:「奴婢不佞,乃以介冑犯皇帝天威,死有余罪?!挂蚺跤x而進,遂俘以還。削封海濱王,送長白山東,筑室居之。踰年乙巳金天會三年,宋宣和七年。而殂,遼國遂滅。
先是,宋徽宗大觀年間,林攄來使,遼國命其習儀,攄惡其繁瑣,以「蕃狗」詆伴使。天祚曰:「大宋,兄弟之邦[一九];臣,吾臣也。今辱吾左右,與辱吾同?!褂麣⒅?,在廷泣諫乃止。時天祚在山金司,技窮欲將來歸,因思往事,恐南宋未必加禮,乃走小勃律[二○],復不納,至夜而回。復欲之云中,天未明,遇諜者,言婁宿軍且至。天祚大驚,時從騎尚千余,有精金鑄佛長丈有六尺者,他寶貨稱是,皆委之而遁。值天雪,車馬皆有轍跡,遂為金兵所及。
初,女真入攻時,災異屢見,曾有人狂歌于市曰:「遼國且亡。」急使人追之,則人首獸身,連道「且亡」二字,迸入山中不見,變異如此,興亡之數(shù),豈偶然哉!
論曰:前史稱一秦既亡,一秦復生。天祚之阿骨打,即唐季之阿保機也。大勢既去,則涇波濁流;適丁斯時,則人事冥合。方契丹之初,起自阿保機,同光酒色之禍,每每鑒為覆轍。數(shù)世后,游畋射獵,雖或有之,而四時遷徙,迄未嘗有定制。內(nèi)耗郡邑,外擾鄰封,以至捕海東青于女真之域,取細犬于萌骨子之疆,內(nèi)外騷然,禍亂斯至。重以天祚不道,禽色俱荒,嬖幸用事,委任非人,節(jié)制孱庸,部曲紛擾。強盜在門,寧舍嬰兒之金;虎狼出柙,誰負孟賁之勇。觀夫孱主,可謂痛心!然存亡迭代,亦冥符不偶歟?
??庇?br /> [一]改元天興 「天興」,會編卷十八作「天嗣」。
[二]又敗常勝軍張令徽劉舜仁軍馬于石門鎮(zhèn) 「劉舜仁」原誤「劉慶仁」,據(jù)會編卷二十二引茆齋自敘等文改。參卷十一校勘記[七]?!甘T鎮(zhèn)」原作「雁門鎮(zhèn)」,亦據(jù)會編卷二十二引茆齋自敘改。案:遼有石門統(tǒng)領司。薊州有石門關。
[三]生擒偽阿骨魯太師 「阿骨魯太師」,會編卷十八引宣和錄等均作「阿魯太師」。
[四]因鄉(xiāng)兵經(jīng)過 會編卷十七作「偶有兵作過」,「經(jīng)」乃「作」之訛字。
[五]進加瑴為臨海軍節(jié)度使 「臨」字原誤「修」,據(jù)會編卷十七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改。
[六]我欲遣精兵二千余騎先下平州 「二千」,會編卷十七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三千」。
[七]出沒于松漠之南 「松漠」,原作「松亭」,據(jù)會編卷十七改。遼史天祚帝紀三作「漠南」。
[八]與之謀而合次日陰遣將官張謙領五百騎 「陰」字原在「合」字上,依會編卷十七乙轉(zhuǎn)。
[九]差議事官趙能 「趙能」,會編卷十七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趙秘?!?。
[一○]除留守外盡許復業(yè) 會編卷十七作「留余戰(zhàn)馬外盡放復業(yè)」,卷十八引北征紀實作「但留馬外盡放令復業(yè)」,「守」當為「馬」之誤。
[一一]所有逃戶拋下田宅為常勝軍占佃者 「逃戶」,原作「逐戶」,據(jù)會編卷十七改。
[一二]遣阇母國王將騎三千來問罪 「三千」,會編卷十八及遼史天祚帝紀三均作「二千」。
[一三]燕山路轉(zhuǎn)運趙良嗣力爭以為不可 「趙良嗣」原作「趙良弼」,據(jù)席本及會編卷十八引亡遼錄改。
[一四]又得陰山室韋毛割石兵 「毛」原誤「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案:東都事略附錄卷二韃靼室韋毛割石作韃靼毛褐室韋。遼史天祚帝紀三稱北部謨葛失或陰山室韋謨葛失,會編卷三十一引史愿亡遼錄作韃靼毛割石。金史太祖紀、太宗紀均只稱作「謀葛失」。
[一五]則車駕不幸廣平甸 「車」字原闕,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補。
[一六]及破云中 原作「及幸云中」,從席本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破」作「陷」。
[一七]今國勢微弱至此而力求戰(zhàn) 遼史天祚帝紀三「力」作「方」,義長。
[一八]云內(nèi)等州 「云」下原衍「中」字,據(jù)席本、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并參考遼史天祚帝紀三刪。
[一九]大宋兄弟之邦 「大宋」原作「太宗」,據(jù)席本、會編卷二十一引洪皓松漠紀聞及今本松漠紀聞改。
[二○]乃走小勃律 此「小勃律」,乃本松漠紀聞為說,即上文之「山金司小胡魯」。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稱「山金司小胡魯」,同卷引蔡絳北征紀實作「小骨祿」,引童貫賀表作「小斛祿」,卷九十九引范仲熊北記作「小葫蘆」。遼史天祚帝紀四作「黨項小斛祿」?!负敗?,當即金史百官志所謂「統(tǒng)數(shù)戶者曰忽魯」的「忽魯」,源自突厥語,又作「火力」。此山金司小胡魯或黨項小斛祿,乃指汪古人而言。小勃律遠在今巴基斯坦之yasin流域,相去何締萬里。
契丹國志卷之十三
后妃傳
太祖述律皇后
太祖皇帝后述律氏,本國契丹人也。勇決多權變,太祖行兵御在眾,后嘗預其謀。太祖嘗度磧擊黨項,留后守其帳。黃頭、臭泊二室韋乘虛合兵掠之,后知之,勒兵以待其至,奮擊,大破之。由是名震諸夷。
后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曰:「吾惟拜天,不拜人也?!?br /> 晉王方經(jīng)營河北,欲結(jié)契丹為援,常以叔父事太祖,以叔母事后。
劉守光末年衰困,遣參軍韓延徽求援,太祖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馬于野。后言于太祖曰:「延徽能守節(jié)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用之?!固嬲傺踊照Z,悅之,用為謀主,后為名相。
吳王遣使遺太祖以猛火油,曰:「攻城以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固娲笙玻催x騎三萬[一],欲攻幽州。后哂之曰:「豈有試油而攻一國乎?」因指帳前樹,謂太祖曰:「此樹無皮可以生乎?」太祖曰:「不可」。后曰:「幽州城亦猶是耳。吾但以三千騎伏其傍,掠其四野,使城中無食,不過數(shù)年,城自困矣,何必如此躁動輕舉?萬一不勝,為中國笑,吾部落亦解體矣?!固婺酥?。
太祖之崩也,后屢欲以身為殉,諸子泣告,惟截其右腕,置太祖柩中,朝野因號為「斷腕太后」[二],上京置義節(jié)寺,立斷腕樓,且為樹碑。
先是,后任智用權,立中子德光,在其國稱太后。左右有桀黠者,后輒謂曰:「為我達語于先帝。」至墓所,即殺之。前后所殺以百數(shù)。最后,平州人趙思溫當往,思溫不行,太后曰:「汝事先帝親近,何為不行?」對曰:「親近莫如后,后行,臣則繼之。」太后曰:「吾非不欲從先帝于地下,顧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鼓藬嘁煌螅媚怪?,思溫亦得免。
太宗與晉帝構怨,帝用兵連年,中國疲弊,契丹人畜亦多死,國人厭苦之。太后謂太宗曰:「使?jié)h人為胡主,可乎?」曰:「不可。」太后曰:「然則何故欲為漢主?」曰:「石氏負恩不可容。」太后曰:「汝今雖得漢地,不能居也,萬一蹉跌,悔何所及?」又曰:「漢兒何得一餉眠?自古但聞漢和番,不聞番和漢,漢兒果能回意,我亦何惜與和?」其后晉復來請和,卑辭謝過,疑其語忿,謂無和意,乃止[三]。
太宗自大梁回師,崩于欒城[四],諸將奉東丹王突欲之子兀欲為帝。太宗喪至國,太后不哭,曰:「待諸部寧一如故,則葬汝矣?!?br /> 先是,太祖崩于渤海,太后殺諸將數(shù)百人。太宗崩,諸將懼死,乃謀奉兀欲勒兵北歸,太后聞之大怒,發(fā)兵拒之,兀欲以偉王為先鋒,相遇于石橋。李彥韜本從晉主北遷,是時隸太后麾下,為排陣使,迎降于偉王,太后兵由是大敗。兀欲幽述律太后于太祖墓側(cè),居之沒打河。
太宗蕭皇后
太宗皇后蕭氏,涿州人,遼興節(jié)度使蕭延思之女也。契丹所貴惟耶律與蕭二姓,后一入宮,正位椒房,凡后族皆以蕭為氏。后之生也,有異于常,及長聰慧,美姿容,帝甚寵敬之。生二子,長曰述律,后為穆宗,述軋篡弒之時,眾所擁立;次曰蒙兀。太宗南入大梁,述律后專秉國事,后無所預,弟蕭翰性殘忍,后每戒其多殺。太宗崩于欒城,后時在國。后崩,與帝合喪;暨穆宗即位,立陵寢廟,建碑頌德。
世宗甄皇后
世宗皇后甄氏,漢地人,后唐潞王時為宮人。世宗從太宗南入大梁,得之宮中。時后年四十一歲,世宗幸之,生六子,長曰明記,后即位為景宗;次曰平王、荊王、吳王、寧王、河間王。世宗既登位,冊為皇后。后少而端重,風神閑雅;暨正椒宮,繩治有法。自太祖、太宗連年戰(zhàn)爭,驅(qū)馳戎馬,曾無寧歲,至帝嗣位,為部族所推而神志昏惰,國人至以「睡王」目之。后性嚴明,宮庭之內(nèi)不干以毫發(fā)私。中朝喪亂,劉知遠、郭威代興,自稱為帝。帝承強盛之余,憒憒無立志。后與參帷幄,密贊大謀,然奄奄歲時,既而有火神淀之弒,后并害焉。其后,后之子明記復為部眾推立。葬于醫(yī)巫閭山,立陵其側(cè),建廟樹碑。碑文,翰林學士李昞所撰。
穆宗蕭皇后
穆宗皇后蕭氏,幽州厭次人,父知璠,內(nèi)供奉翰林承旨。后初產(chǎn)之日,有云氣馥郁久之。幼有儀觀,進趨軌則,帝居藩時納為妃。暨即位,后正中宮。是時,契丹繼代恬安,兵勢少弱,中朝藩鎮(zhèn)如南唐、北漢及李守貞之類,皆用蠟丸帛書求援以為強,帝不能甚應之。后性柔婉,不能規(guī)正,黑山之弒,帝酗忍罹禍焉。后無子,眾共推立明記,是為景宗。
景宗蕭皇后
景宗皇后蕭氏,名燕燕,侍中、守尚書令蕭守興之女也。或以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五]。景宗自幼年遭火神淀之亂,世宗與后同時遇害,帝藏積薪中,因此嬰疾;及即位,國事皆燕燕決之。蕭守興以后父超封魏王,共決大政。景宗崩,后領國事,自稱太后。凡四子,長名隆緒,即圣宗;次名隆慶,番名菩薩奴,封秦晉王;次名隆裕,番名高七[六],封齊國王;次名鄭哥,八月而夭。女三人,長曰燕哥,適后弟北宰相留住哥,署駙馬都尉;次曰長壽奴,適后侄東京留守悖野;次曰延壽奴,適悖野母弟肯頭。延壽奴出獵,為鹿所觸死,后即縊殺肯頭以殉葬。后有姊二人,長適齊王,王死,自稱齊妃,領兵三萬屯西鄙驢駒兒河,嘗閱馬,見番奴撻覽阿缽姿貌甚美,因召侍宮中[七],后聞之,縶撻覽阿缽,抶以沙囊四百而離之。踰年,齊妃請于后,愿以為夫,后許之,使西捍韃靼[八],盡降之。因謀帥其眾奔骨歷札國,結(jié)兵以纂后,后知之,遂奪其兵,命領幽州。次適趙王,王死,趙妃因會飲毒后,為婢所發(fā),后酖殺之。后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統(tǒng)和年間,舉國南征,后親跨馬行陣,與幼帝提兵初趣威虜軍、順安軍,東趣保州。又與幼帝及統(tǒng)軍順國王撻覽合勢以攻定州,余眾直抵深、祁以東。又從陽城淀緣胡盧河踰關,南抵瀛州城下,兵勢甚盛,后與幼帝親鼓眾急擊,矢集城上如雨。復自瀛州抵貝、冀、天雄,南宋惶遽,駕親幸澶淵,然后為謀主;至遣王繼忠通好,及所得歲幣,亦后之謀也。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皆后自統(tǒng)之;其將有南北皮室、當直舍利等。是時,圣宗年少,宋使臣曹利用、張皓之議和,皆后與幼帝引至帳前,問勞設館[九]。左飛龍使韓杞至宋朝,先授幼帝書,再升殿跪奏云:「太后令臣上問皇帝起居?!勾丝梢灾髮F湔?,人不畏其幼帝也。是年,帝上后尊號曰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圣武開統(tǒng)承天皇太后。
自南北通和后,契丹多在中京。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好華儀而性無檢束,每宴集有不拜不拱手者。惟后愿固盟好而年齒漸衰,宰相耶律隆運專權,有辟陽侯之幸,寵榮終始,朝臣莫及焉。其后歸政于帝,未踰月而崩。臨朝二十七年,年五十七,謚曰宣獻。
圣宗蕭皇后
圣宗皇后蕭氏,父突忽,追封陳王。性慎靜寡言,圣宗選入宮,生木不孤,即興宗,次曰達妲李,又公主二人。冊為順圣元妃。三兄二弟皆封王,姊妹封國夫人。弟徒古撒又尚燕國公主,兄解里尚平陽公主,陳六尚南陽公主,皆拜駙馬都尉。又納兄孝穆女為興宗后,弟高九女為帝弟妃。前后恩賜,不可紀極;諸連姻婭,并擢顯官。齊天后蕭氏,本正后也,屢誕皇子不育,圣宗顧待隆渥。元妃妬恩媢寵,讒毀百端,圣宗終不之信。
圣宗崩,元妃自立為太后,乃殺齊天后,詳見帝紀。后殘忍陰毒,居喪未及一年,先朝所行法度變更殆盡,不俟圣宗服闋,加尊號曰法天皇太后。駙馬蕭懇得一子疋梯,自景宗朝承天后襁育之;逮至成人,圣宗恩視比之皇子,尚韓國公主,后平渤海,勛業(yè)隆重,封蘭陵王。后兄弟媢而殺之,連坐如木柮里大師、觀音大師、彌勒大師等十余人,一皆功臣,駢首誅夷,內(nèi)外嘆憤。犯等人累朝切齒,雖經(jīng)赦宥,並不敍用,山陵未畢,后已洗滌用之,一一擢諸清途。毛克和等四十人,后家奴隸,咸無勞績,皆授防、團、節(jié)度使;至于出入宮掖,詆慢朝臣,賣官鬻爵,殘毒番漢。自是幽、燕無行之徒愿沒身為奴者眾矣。后姊秦國夫人,早年嫠居,艷丑私門,后見長沙王名謝家奴,瑰偉美姿容,為殺其妃,而以秦國妻之。后妹晉國夫人,喜戶部使耿元吉貌美,后從晉國之請,亦為殺其妻,以晉國妻之。淫虐肆行,刑政弛紊,南北面番漢公事率其弟兄掌握之。凡所呈奏,弟兄聚議,各各弄權,朝臣朋黨,每事必知。太后臨朝凡四年,興宗方幽而廢之,契丹已困矣。
太后之廢也,諸舅滿朝,權勢灼奕,帝懼內(nèi)難,乃與殿前都點檢耶律喜孫、護位太保耶律劉三等定謀廢后,召硬寨拽剌護位等凡五百余人,帝立馬于行宮東之二里小山上,喜孫等直入太后宮,驅(qū)后登黃布車,幽于慶州。諸舅以次分兵捕獲,或死或徙,余黨并誅。是時乃重熙之二年也。法天既廢,仍詔靈州節(jié)度使、內(nèi)庫都點檢王繼恩內(nèi)侍,都知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監(jiān)南北面番漢臣僚,具不便軍民三十余事,并立改之。
后數(shù)年,帝聽講報恩經(jīng)感悟,迎回太后。
興宗蕭皇后
興宗皇后蕭氏,應州人,法天皇后弟樞密楚王蕭孝穆之女也。容德兼美,曲盡和敬。生三子,長曰洪基,即道宗;次曰紇根,名洪道,封燕王;又次曰壽千,名洪德,封晉王。帝酷好沙門,縱情無檢,后每伺帝有所失,隨即匡諫,多所弘益。洪基即位,尊為睿圣洪慈順天皇太后。清寧五年后崩,與帝合葬。
道宗蕭皇后
道宗皇后蕭氏,平州人,贈同平章事蕭顯烈女也。后生有神光之異,后入宮為芳儀,進位昭儀。生空古里,是為秦王,后名元吉,余子皆不育。道宗登位,后正位中宮,性恬淡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與同射獵,內(nèi)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鎮(zhèn)帖中外,甚有聲稱。后崩,葬祖州。
海濱王蕭皇后
海濱王后蕭氏,平州人[一○],節(jié)度使蕭槁剌之女也。奉先、保先兄弟皆緣后寵,柄任當朝。后性閑淑有則度,遭女真之亂,天祚荒淫,后不能違,以至禍敗焉。山金司之禍,后并被擒,粘罕納為次室。其后耶律余覩云中起兵,兀室誅余覩并及于后。兀室回至燕山,請罪于粘罕曰:「蕭氏,契丹天祚元妃也。與兄實乃仇讎,不得已而從,彼素忍死以侍兄者,將有待于今日也。今既見事無成,恐或不利于兄;且兄橫行天下,萬夫莫當,而此人帷幄之間,可以寸刃害兄于不測矣。事當預防,以愛兄故,已擅殺之?!拐澈逼鸲x之,既而泣下。
海濱王文妃
海濱王文妃,本渤海大氏人。幼選入宮,聰慧閑雅,詳重寡言。天祚登位,冊為文妃,生晉王。文妃自少時工文墨,善歌詩,見女真之禍日日侵迫,而天祚醉心畋游,不以為意,一時忠臣多所疎斥,時作歌詩以諷諫,曾有歌云:「莫嗟塞上暗紅塵,莫傷多難畏女真。不如塞卻奸邪路,選取好人[一一]。直是臥薪而嘗膽,激壯士之捐身。便可以朝清漠北,夕枕燕云?!乖~多不備載,其諷切不避權貴如此。又曾作詠史詩云:「丞相朝來劍佩鳴[一二],千官側(cè)目寂無聲。養(yǎng)成外患嗟何及,禍盡忠臣罰不明。親戚并居藩翰位[一三],私門潛蓄爪牙兵??蓱z昔代秦天子,猶向?qū)m中望太平。」其詩之感烈有如此者,天祚見而銜之。
是時,契丹緣金人之禍,喪郡縣幾盡,天祚游畋不輟,嘗有倦勤意。諸子中惟晉王最賢,蕭奉先乃元妃兄,深忌之。會文妃之姊適耶律撻曷里,妹適耶律余欲覩,奉先誣告余覩欲立晉王,尊天祚為太上皇。帝于是戮撻曷里并其妻,文妃與晉王相繼受誅。
論曰:孽呂專朝,則人彘喪妖媚之質(zhì);艷武稱制,則羅網(wǎng)碎王侯之軀。天下有猜忍陰毒之性,武夫悍卒所無,而于婦人女子乎見之,初興之述律,繼軌之二蕭是已。然能忍于諸酋之屠戮,而不能忍于長陵之抆淚;能勇于南侵之涂炭,而不能勇于辟陽之割恩。齊天可殺也,不大橫歟;武轍可尋也,不伊戚歟。若乃海濱降號,不見泣竹之妃;賈禍詩謌,空余憂國之涕。斯亦遭家不造,末如之何矣!
??庇?br /> [一]即選騎三萬 「三萬」,原作「二萬」,據(jù)席本及通鑒卷二百六十九,并參考遼史本傳改。
[二]朝野因號為斷腕太后 「野」字原闕,據(jù)席本及文意補。
[三]其后晉復來請和卑辭謝過疑其語忿謂無和意乃止 事見通鑒卷二百八十四?!敢善湔Z忿,謂無和意,乃止」者,謂晉朝廷也,非指契丹。此處撮抄史文,大失原意。
[四]崩于欒城 「欒城」,原作「鎮(zhèn)城」,下太宗蕭皇后傳同誤,并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并王偁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附錄一改。
[五]景宗皇后蕭氏名燕燕侍中守尚書令蕭守興之女也或以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 長編卷十云契丹主景宗「納守興女燕燕為皇后」,注引仁宗實錄曰「燕燕為北宰相蕭思溫女」。又東都事略卷二百二十三附錄一載圣宗母「燕燕姓蕭氏,宰相思溫之女」,則與實錄同。
[六]次名隆裕番名高七 「番」原作「次」,從席本改。
[七]因召侍宮中 長編卷五十五「宮」作「帳」。
[八]使西捍韃靼 「捍」原誤作「得」,從長編卷五十五改;席本作「伐」,亦誤。
[九]問勞設館 「設館」原作「館設」,據(jù)席本意轉(zhuǎn)。
[一○]平州人 「人」字原脫,據(jù)席本及文意補。
[一一]選取好人 席本及遼史天祚文妃傳均作「選取賢臣」。
[一二]丞相朝來劍佩鳴 「朝來」,遼史天祚文妃傳作「來朝」。
[一三]親戚并居藩翰位 原作「親戚并連藩屏翰」,據(jù)席本改。遼史天祚文妃傳作「親戚并居兮藩屏位」。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余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zhèn)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于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fā)渤海。
先是,突欲鎮(zhèn)東丹時乃渤海國亦有宮殿,被十二旒冕,服皆畫龍像,稱制行令。凡渤海左右平章事、大內(nèi)相已下百官,皆其國自除授,歲貢契丹國細布五萬疋、麄布十萬疋、馬一千匹。太祖崩,述律后愛中子德光,欲立之,至西樓,命與突欲俱乘馬立帳前,謂諸將曰:「二子吾皆愛之,莫知所立,汝曹擇可立者執(zhí)其轡?!怪T將知其意,爭讙躍曰:「愿事元帥太子?!购笤唬骸副娭岚哺疫`?」遂立之,為天皇王,稱皇帝。突欲慍,帥數(shù)百騎,欲奔唐,為邏者所遏。后不罪,遣歸東丹。唐明宗長興元年,突欲自以失職,帥部曲四十人,越海自登州奔唐。明宗賜姓東丹,名慕華,以為懷化節(jié)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一],其部曲及先所俘將惕隱等,皆賜姓名。惕隱姓狄,名懷惠[二]。
次年,明宗更賜東丹慕華姓名曰李贊華。
明宗長興三年,以贊華為義成節(jié)度使,選朝士為僚屬輔之。贊華但優(yōu)游自奉,不豫政事,明宗嘉之;雖時有不法,亦不問,以莊宗后宮夏氏妻之。贊華好飲人血,姬妾多刺臂以吮之。婢仆小過,或抉目,或刀刲、火灼。夏氏不忍其殘,奏離婚為尼。
贊華之歸唐,乘船踰海,因于海岸立木為碑,惟書二十漢字詩云:「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xiāng)人,從此投外國?!?br /> 贊華性好讀書,不喜射獵。初在東丹時,令人賚金寶私入幽州市書,載以自隨,凡數(shù)萬卷,置書堂于醫(yī)巫閭山上,扁曰望海堂。以南至??啥镉型K乱瞇三]。
潞王末年,石晉內(nèi)叛,求援契丹。潞王已危,乃遣宦者秦繼旻、皇城使李彥紳殺之,贊華遇害于其第。石晉詔贈贊華燕王,遣使送其喪歸國。其后太宗破石晉,入中原,求得李彥紳、秦繼旻殺之,以其家族財物賜東丹王子兀欲。兀欲后即位為世宗,葬之醫(yī)巫閭山,謚讓國皇帝。
恭順皇帝
自在太子名阮[四],太祖第三子,母曰述律氏。少豪俠,有智略,善彈工射,太祖奇之,曰:「吾家鐵兒也。」征渤海時,山坂高峻,士馬憚勞苦,太子徑于東谷緣崖而進,屢戰(zhàn)有功。后渤海平,封為自在太子。尋薨,葬于祖州,追謚曰恭順皇帝。一子拽剌,封趙王,為景宗所害。
孝文皇太弟
孝文皇太弟隆慶,番名菩薩奴,母曰蕭氏,景宗第二子。生而岐嶷,儼若成人。幼時與羣兒戲,為行伍戰(zhàn)陣法,指揮意氣,無敢違者。景宗奇之,曰:「此吾家生馬駒也。」長善騎射,驍捷如風。定州之戰(zhàn),隆慶封為梁王,加兵馬大元帥,從其母蕭后以行,力戰(zhàn)深入,與擒王繼忠有功,拜西京留守,封秦晉國王,又拜尚書令。尋薨,葬祖州,謚曰孝文皇太弟。
齊國王隆裕
齊國王隆裕,番名高七,母曰蕭氏,景宗第三子。性沉毅,美姿容。始封鄭王,遙授西南面招討使,拜吳國王。自少時慕道,見道士則喜。后為東京留守,崇建宮觀,備極輝麗,東西兩廊,中建正殿,接連數(shù)百間。又別置道院,延接道流,誦經(jīng)宣醮,用素饌薦獻,中京往往化之。后蕭太后一年而薨,追封齊國王。
魯王宗元
魯王宗元,興宗同母弟也。少而雄耿,狠愎過人。始封鄭王,又加兵馬大元帥,封晉國王。性極殘忍,每出一囚犯死罪者,命眾集射,斬而臠之,流血滿前,飲啖自若。意志不臣,每伺時釁。洪基嗣立,奉長樂之命,以為皇叔。后因游獵伺間弒帝,左右遮救得免,宗元并其子洪孝受誅。
晉王宗懿
晉王宗懿,番名查個只,圣宗弟孝文皇太弟隆慶之子也。少有氣局,干略過人。圣宗雅愛諸侄,每誡之曰:「汝勿以材能陵物,勿以富貴驕人。惟忠惟孝,保家保身?!故挤庵猩酵?,歷龍化州、饒、建、宜、平州節(jié)度使,改封晉王,薨。
燕王洪道
燕王洪道,番名叱地好,道宗同母弟也。頗有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洪道討之。洪道伏兵林中,佯敗而走,奚掠輜重,洪道與伏兵合擊之,盡殪。后渤海高頹樂反,又命洪道討之。終于燕京留守,封燕王。
梁王信寧
梁王信寧,番名解里,北大王烏斡之子。始以祗候郎君授林牙,云州、奉圣州、蔚州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與帝同謀,逐太后出宮,拜南大王、北大王、惕隱、南宰相,封梁王,加尚父,致仕。
論曰:后不可并,并后則傾;嫡不可匹,匹嫡則危。契丹起自朔荒,吞噬上國,嫡庶之分,亦安知之?元帥太子之稱,不以屬之突欲,而以屬之德光,則其立國之初,已可議矣。既而述軋生問鼎之謀,宗元受皓首之戮,亦何怪其然哉!
校勘記
[一]以為懷化節(jié)度使瑞慎等州觀察使 「慎」原作「鎮(zhèn)」,據(jù)通鑒卷二百七十七并參考遼史皇子表、義宗倍傳改。
[二]惕隱姓狄名懷惠 通鑒卷二百七十七「懷惠」作「懷忠」。
[三]以南至??啥镉型K乱病 缚伞乖鳌缸浴?,據(jù)席本改。
[四]自在太子名阮 按李胡二子:宋王喜隱,衛(wèi)王宛。宛疑即阮,誤以子名當父名耳。
契丹國志卷之十五
外戚傳
述律魯速
述律魯速,太祖皇后兄也,蕃部人[一],世為酋長。少壯武有膽略,部人憚之。從太祖平奚有功,授統(tǒng)軍使。盧文進自新州來奔,太祖歲入燕塞,魯速以兵從。又從圍周德威于幽州,機巧善智,城幾克,會救至,退師。改授奚王府監(jiān)軍、東路兵馬都統(tǒng)軍。子屈列,尚奧哥公主。
蕭延思
蕭延思,涿州人,太宗皇后父也。少習武藝,有材力,能左右持射。自太祖時從平諸番,常率騎數(shù)十深入敵陣[二],屢戰(zhàn)有功。太宗南援石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三],太宗每嘆曰:「斯人尚在,中原不足平也?!菇K北面都部署、遼興節(jié)度使。
劉珂
劉珂,平章事晞之次子也。尚世宗妹燕國公主。少善射,以材能稱。賦性謹重,未嘗有過,為太宗所知。太宗忿石晉負恩,連年南牧,戰(zhàn)定州,時深入,帝馬陷泥濘中,珂下馬奉帝出,身被數(shù)十瘡,流血滿體,太宗壯之。遷林牙、行宮都部署、西北路兵馬招討使。從入大梁,授同知京府事,尋授漢人樞密使,封吳王。
蕭守興
蕭守興,番名喂呱,侍中解里缽長子也。始為祗候郎君、林牙、左宣徽使。景宗居藩,燕燕為妃;即位,冊立為后。守興以后父為侍中,共當國政。是時,景宗嬰疾,北漢見僭叛悉平,南宋憂逼,屢遣蠟丸求援,而守興柱石非材,兵勢少弱,石嶺關南之敗,喪萬余人。后又遷尚書令、封魏王,任遇彌堅。年既昏耄[四],事多狥私,吏有言韻微訛者,抉摘示明,朝廷以此患之,畏后不敢言。
蕭孝穆
蕭孝穆,番名陳六,法天皇后兄也。初,后選入宮為圣宗夫人,授大將軍。后封元妃,遷北宰相,封燕王。孝穆機悟有才藝,馳馬立射五的,時人莫能及。圣宗在位,喜其忠謹,與參軍國大謀。時渤海反于東京,有眾數(shù)萬,命孝穆為行營兵馬都統(tǒng)討之。大酋宿石真柵于金閭山上,險峻不可攻,孝穆為宣揚恩意,開其自新,凡所招降七萬余戶而還,以功授東遼王[五]。圣宗疾亟,急召赴闕。圣宗崩,以輔立功封晉王。又納女為興宗后,授樞密使、楚國王。
蕭奧只
蕭奧只,番名掃古,燕京統(tǒng)軍使撻里么之子[六]。撻里么于統(tǒng)和中攻南宋澶州,為流矢所中,死城下。奧只以父戰(zhàn)功為祗候郎君,遷林牙、契丹諸行宮都部署,又遷彰國節(jié)度使。奧只雖家門貴盛而虛己接物,汲引諸名士,時論賢之。宋張昪來使,奧只以侍中為館伴,從容言:「兩朝盟好,誓若山河,毋以小嫌,遽傷大信?!古c昪論談移日,曲盡其歡。昪亦云:「侍中,北朝儀表也?!股罹串愔?。后授北宰相、宣徽使,封鄭王。
論曰:漢王諸呂,炎光幾曚;唐柄三思,皇運斯厄。古今外戚之家,未有不驕奢恃權,馴至于蹙且敗也。述律諸人,起兜鍪[七],連輝赫奕,有累累金印之封,無彰彰鴟吻之跡,難矣!然考契丹之所以亡,竟不出于外戚之家,豈亂之至匪降自天?時君終當以后族為永鑒歟!如蕭奉先諸人是已,別有傳。
校勘記
[一]蕃部人 「蕃部」,原作「部蕃」,從席本意轉(zhuǎn)。
[二]常率騎數(shù)十深入敵陣 「率」原作「單」,明抄本同,據(jù)席本改。
[三]時少掃古撒已死矣 席校曰:一本「多無『少』字」,與明抄本同。
[四]任遇彌堅年既昏?! 笀浴乖鳌竿?,「耄」原作「毛」,均從席本及文義改。
[五]以功授東遼王 「東遼王」應改「東平王」,遼史圣宗紀八太平十年十一月,以蕭孝穆「為東平王、東京留守」。
[六]燕京統(tǒng)軍使撻里么之子 「燕京」前原衍「父」字,據(jù)文義刪。
[七]起兜鍪 「鍪」,原作「蝥」,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六
列傳
韓延徽
韓延徽,幽州人也。仕劉守光為幕府參軍,守光與六鎮(zhèn)構怨,自稱燕帝,延徽諫之不從,守光置斧質(zhì)于庭,曰:「敢諫者斬?!箤O鶴力諫,守光殺之。延徽以幕府之舊,且素重之,得全。
守光末年衰困,盧龍巡屬皆入于晉,遣延徽求援于契丹。太祖怒其不拜,留之,使牧馬于野。延徽有智略,頗知屬文,述律太后言于太祖,曰:「延徽能守節(jié)不屈,此今之賢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禮用之」。太祖召延徽語,悅之,遂以為謀主,舉動訪焉。
延徽始教太祖建牙開府,筑城郭,立市里,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蓻荒田。由是漢人各安生業(yè),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諸國,延徽有助焉。
頃之,延徽逃奔晉王[一],晉王欲置之幕府,掌書記王緘疾之,延徽不自安,求東歸省母。過真定,止于鄉(xiāng)人王德明家。德明問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為晉有,當復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復往,得無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歸,如喪手目。今往詣之,彼手目復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復入契丹。太祖聞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歸,恐不聽,故私歸耳?!固娲婧?。及稱帝,以延徽為相,累遷至中書令。
晉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書于晉王,敘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戀英主,非不思故鄉(xiāng),所以不留,正懼王緘之讒耳。因以老母為托?!骨以唬骸秆踊赵诖?,契丹必不南牧。」故終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南牧,延徽之力也。
后,太宗援石晉,得幽、燕,會同稱制,以延徽兼樞密使、同平章事。后數(shù)年,延徽卒于契丹。
張礪
張礪,磁州滏陽人也。唐魏王繼岌征蜀,時為掌書記。繼岌死,礪詣王府慟哭久之。潞王時,為翰林學士。
石敬瑭叛,潞王以趙德鈞為行營招討,礪以翰林學士為行營判官。礪隨德鈞入契丹,太宗復以為翰林學士。礪事太宗甚忠直,遇事輒言,無所隱避,太宗甚重之。后自契丹逃歸中國,為追騎所獲,太宗責之曰:「何故舍我去?」對曰:「臣華人,飲食衣服皆不與此同,生不如死,愿早就戮?!固陬櫷ㄊ赂邚┯二]曰:「吾嘗戒汝善遇此人,何故使之失所而亡,若失之,安可再得耶?」遂笞彥英而謝礪。
是年,太宗會同改元,參用中國人為公卿百官,以礪為翰林承旨,兼吏部尚書。
太宗既入大梁,一時番將恣橫,肆行殺戮,如蕭翰、麻荅、耶律郎五之類,縱兵殺掠尤甚。礪言于太宗曰:「今大遼已得天下,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茍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猶將失之?!固诓粡?。后改除為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大兵北歸,回居恒州,蕭翰、麻荅以鐵騎圍其第,礪方臥病,出見之。翰數(shù)之曰:「汝何言于先帝,云胡人不可為節(jié)度使[三]?又吾為宣武節(jié)度使,且國舅也,汝在中書,乃帖我;又先帝留我守汴州,令我處宮中,汝以為不可,又譖我及解里于先帝,云解里好掠人財,我好掠人子女。我必殺汝!」命鎖之,礪抗聲曰:「此皆國家大體,吾實言之。欲殺即殺,奚以鎖為?」麻荅以大臣不可專殺,力救止之,翰乃釋之。是夕,礪憤恚而卒。
趙延壽
趙延壽,相州人也。父德鈞,唐為盧龍節(jié)度使。
石敬瑭叛,與契丹會擊張敬達,潞王令德鈞將幽州兵由飛狐出契丹軍后。德鈞密與契丹通,許以厚賂,云:「若立己為帝,即請以見兵南平洛陽,與契丹為兄弟國」。契丹以晉安未下,欲許德鈞之請。晉高祖亟使桑維翰入說太宗,太宗從之,指帳前石謂德鈞使者曰:「我已許石郎,此石爛,方可改也。」會太宗至潞州,德鈞父子迎謁于高河。太宗問德鈞曰:「汝在幽州所置銀鞍契丹直何在?」德鈞指示之,太宗命盡殺之于西郊,凡三千人。遂鎖德鈞、延壽,送歸其國。德鈞見述律太后,悉以所赍寶貨并籍其田宅獻之,太后問曰:「汝近者何為往太原?」德鈞曰:「奉唐主之命。」太后指天曰:「汝從吾兒求為天子,何妄語耶?」又自指其心曰:「此不可欺也?!褂衷唬骸肝醿簩⑿?,吾戒之云:『趙大王若引兵北向渝關,亟須引兵歸,太原不可救也?!蝗暧麨樘熳?,何不先擊退吾兒,徐圖亦未晚。汝為人臣,既負其主,不能擊敵,又欲乘亂邀利,所為如此,何面目復求生乎?」德鈞俛首不能對。又問:「器玩在此,田宅何在?」德鈞曰:「在幽州?!箚枺骸附駥僬l[四]?」德鈞曰:「屬太后?!固笤唬骸溉粍t又何獻焉?」德鈞益慚,自是郁郁不多食,踰年而死。
德鈞既卒,太宗釋延壽而用之。其后會同改元,參用番漢,以延壽為樞密使,尋兼政事令。
太宗遣使如洛陽,取延壽妻唐國長公主以歸。
會同六年,以延壽為盧龍節(jié)度使。
是時,晉少帝初立,構怨契丹。延壽欲代晉帝中國,屢說太宗擊晉,太宗頗然之,乃集山后及盧龍兵,合五萬人,使將之,委之經(jīng)略中國,曰:「得之,當立汝為帝。」又嘗指延壽謂晉人曰:「此汝主也?!寡訅坌胖墒菫槠醯けM力。
會同八年,延壽與其弟延照將兵五萬南征[五],逼貝州,陷之,吳巒死,所殺且萬人。太宗逼澶州,屯元城,延壽屯南樂。以延壽為魏博節(jié)度使,封燕王[六]。
會同十一年,延壽進言于太宗,陳橋降卒得免死者二三十萬人。
先是,晉軍降契丹,太宗悉收其鎧仗數(shù)百萬,貯恒州,驅(qū)馬數(shù)萬歸其國,遣杜重威將其眾從,已而南,及河,太宗以晉兵之眾,恐其為變,欲悉以胡騎擁而納之河流,或諫曰:「晉兵在他所者尚多,彼聞降者盡死,必皆拒命為患,不若且撫之,徐思其策?!固谀耸怪赝云浔娡完悩颉醚?,官無所給[七],士卒凍餒,咸怨重威,相聚而泣。重威每出,道旁人皆罵之。太宗猶欲誅晉兵,延壽言于太宗曰:「皇帝親冒矢石,以取晉國,欲自有之乎,將為它人取乎?」太宗變色曰:「朕舉國南征,五年不解甲,僅能得之,豈為它人乎?」延壽曰:「晉國南有唐,西有蜀,常為仇敵,皇帝亦知之乎?」曰:「知之。」延壽曰:「晉國東自沂、密,西及秦、鳳,延袤數(shù)千里,邊于吳、蜀,常以兵戍之。南方暑濕,上國之人不能居也。它日車駕北歸,以晉國如此之大,無兵守之,吳、蜀必相與乘虛入寇,如此,豈非為它人取之乎?」太宗曰:「朕不知也,然則奈何?」延壽曰:「陳橋降卒可分以戍南邊,則吳、蜀不能為患矣!」太宗曰:「朕昔在上黨,失于斷割,悉以唐兵授晉,既而返為仇讎,北向與吾戰(zhàn),辛勤累年,僅能勝之。今幸入吾手,不因此時悉除之,豈可復留以為后患乎?」延壽曰:「向留晉兵于河南,不質(zhì)其妻子,故有此憂;今若悉徙其家于恒、定、云、朔之間,每歲分番使戍南邊,何憂其為變哉?此上策也。」太宗悅曰:「善,惟大王所以處之。」由是陳橋兵始得免,分遣還營。
天祿元年,太宗初許延壽代晉,后負約,恨之,謂人曰:「我不復入龍沙矣。」
太宗崩,延壽偽稱受太宗遺詔,權知南朝軍國事,永康王兀欲鎖之。后二年,延壽卒于契丹。
論曰:契丹之興,當朝柄國,率其種人,名曰番漢雜用,然漢人無幾矣,而名之彰彰尤著者,莫如延徽諸人。方延徽屈身牧圉,微述律后一言,終其身夕陽牛背間耳。城郭宮室,誰其畫之?威服諸番,誰其翼之?太祖之興,延徽有力焉。礪與延壽自南歸北,委質(zhì)太宗朝,痛番臣之橫肆,救陳橋之降卒,謂非忠誠天性不可;而一困于麻荅之強,一失于睥睨之誤[八],豈不重可嗟歟!
??庇?br /> [一]延徽逃奔晉王 「晉王」,通鑒卷二百六十九作「晉陽」。
[二]太宗顧通事高彥英 通鑒卷二百八十一書此事作「契丹主顧通事高彥英」。高彥英,同上引通鑒卷二百八十六、二百八十七、舊五代史高祖紀、張礪傳、新五代史四夷附錄契丹傳均作高唐英,而遼史張礪傳同作高彥英。國志卷十九「番將除授職名」之「彰德節(jié)度使高唐英」,疑即其人焉。
[三]云胡人不可為節(jié)度使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此句作「胡人不可以為節(jié)度使」,元本脫「可」字,席本刪「以」字,今從后者。
[四]問今屬誰 「問」字原脫,據(jù)席本補。
[五]延壽與其弟延照將兵五萬南征 通鑒卷二百八十一、二百八十三均見延照之名,又皆以為思溫之子。遼史趙延壽傳稱延壽「本姓劉,恒山人」。國志言延壽弟延照,恐誤。
[六]封燕王 通鑒卷二百八十三作「封魏王」。
[七]官無所給 「所」字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六補。
[八]一失于睥睨之誤 「睨」原作「睍」,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七
列傳
蕭翰
蕭翰,本國人,述律太后之兄子也,其妹復為太宗后[一]。翰始以蕭為姓,自爾契丹后族皆稱蕭氏。翰最殘忍,工騎射。太宗與張敬達交鋒,翰等自東北起,沖唐兵為二,唐兵大敗,步兵死者萬人。
太宗南入大梁,以天時向暑,難久留,欲留親信一人為節(jié)度使。百官請迎太后,太宗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褂钟M以晉百官自隨,恐搖人心,乃詔有職事者從行,余留大梁。復以汴州為宣武軍,翰為節(jié)度使。
滋德宮有宮人五十余人,翰欲取之,宦者張環(huán)不與,翰破鎖奪宮人,執(zhí)環(huán)燒鐵灼之,腹爛而死。
初,翰聞北漢高祖擁兵而南,欲北歸,恐中國無主,必大亂,己不得從容而去。時唐明宗子許王從益與王淑妃在洛陽,翰遣高謨翰迎之,矯稱太宗命,以從益知南朝軍國事,召己赴恒州。從益、淑妃匿于徽陵下宮,不得已而出,至大梁,翰立以為帝,帥諸酋長拜之。立百官,留燕兵千人為從益宿衛(wèi),翰乃辭行。
翰至恒州,以兵圍張礪之第[二]。麻荅以大臣不可專殺,乃止。
麻荅
麻荅,太宗之從弟也。會同九年,契丹攻黎陽,麻荅先驅(qū),晉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未幾,周儒引麻荅自馬家口濟河,營于東岸,攻鄆州北津。
又陷德州,擒刺史尹居璠。
太宗南入大梁,以麻荅為安國節(jié)度使,又以為中京留守。
至恒州,崔廷勛見麻荅,趨走拜,起,跪而獻酒,麻荅踞而受之。
麻荅貪殘猾忍[三],民間有珍貨美女,必奪而取之。又捕村民,誣以為盜,披面抉目斷腕,焚灸而殺之,欲以威眾。常以其具自隨,左右前后懸人肝膽手足,飲食起居于其間,語笑自若。出入或被黃衣,用乘輿,服御物,曰:「茲事漢人以為不可,吾國無忌也?!褂忠栽紫鄦T不足,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四],和凝判集賢,劉煦判中書,其僭妄如此。然契丹或犯法,無所容貸,故市肆不擾。常恐漢人亡去[五],謂門者曰:「漢有窺門者,即斷其首來[六]?!?br /> 麻荅遣使督運于洺州,洺州防御使薛懷讓聞漢高祖入大梁,殺其使者,舉州降。高祖遣兵萬人會懷讓,攻劉鐸于邢州,不克。鐸請兵于麻荅,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jié)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于洺州[七]。懷讓嬰城自守,安等縱兵大掠于邢、洺之境。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八],麻荅令所司給萬四千人食,收其余以自入。麻荅常疑漢兵,且以為無用,稍稍廢省,又損其食以飼胡兵,眾心怨憤。漢兵謀攻麻荅,然畏契丹尚強,猶豫未決;會楊袞、楊安等軍出,契丹留恒州者僅八百人,何福進等遂決計。未幾,召馮道、李崧會葬太宗,漢兵突入府中,焚衙門,與契丹戰(zhàn)。會日暮,有村民數(shù)千,噪于城外,欲奪北兵寶貨婦女,北兵懼而北遁。麻荅、劉晞、崔廷勛皆奔定州,與義武節(jié)度使耶律忠合[九]。漢有白再榮者,拘人取財,恒州謂之白麻荅,虐可知矣。麻荅歸,世宗酖殺之。
耶律郎五
耶律郎五,即耶律忠,國主族人也。
太宗南攻石晉,郎五扈從,累有戰(zhàn)功。太宗入大梁,以郎五為鎮(zhèn)寧節(jié)度使。
郎五性殘虐,澶州人苦之。賊帥王瓊率其徒千余人,襲據(jù)南城,北渡浮航,縱兵大掠,圍郎五于牙城。郎五聞漢平鄴都杜重威,常懼華人為變。未幾,郎五與麻荅等焚掠定州,悉驅(qū)其人棄城北去。方廣千里,剽掠殆盡。
論曰:陰山異氣,殺伐鍾焉,運數(shù)所乘,山河改色。太宗德光,鐵馬中原;翰等諸人,分麾長騖。而溪壑難滿,剽掠窮兇,而使忠臣郁憤恚之胸,生靈涂肝腦之血,不亦重可悲歟!
??庇?br /> [一]其妹復為太宗后 「太宗」原作「世宗」,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八十六及歐陽修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改。
[二]翰至恒州以兵圍張礪之第 「至」字原闕,「第」原作「弟」,均據(jù)席本及通鑒卷二百八十七補改。
[三]麻荅貪殘猾忍 「貪殘猾忍」,當依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貪猾殘忍」。
[四]乃牒馮道判史館李崧判弘文館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乃牒馮道判弘文館,李崧判史館」。通鑒是。
[五]常恐漢人亡去 「亡」,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作「妄」。
[六]即斷其首來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來」上有「以」字。
[七]遣其將楊安及前義武節(jié)度使李殷將千騎攻懷讓于洺州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遣」上重麻荅之名,語義明。
[八]契丹所留守不滿一千 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守」當作「兵」,「一千」當作「二千」。
[九]與義武節(jié)度使耶律忠 「武」原作「成」,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八
列傳
盧文進
盧文進,字大用,幽州范陽人也。文進身長七尺,偉儀容。守光與晉王構怨,時晉王遣周德威攻幽州,文進以騎先降,拜蔚州刺史。
是時,李存矩統(tǒng)山后八軍,為新州團練使。晉王時在河上,與劉鄩血戰(zhàn),會新州兵。存矩募山后勁兵數(shù)千人,驍勇難制,又課民出馬,民以十牛易一馬[一],怨之入骨,山后兵又憚遠行,至祁溝關,聚謀作亂。文進有女少而艷,存矩求為側(cè)室,文進不敢違,而心常內(nèi)愧,因與亂軍殺存矩。攻新州不克,遂帥眾其奔于契丹。后引契丹軍攻新州,刺史安金全不能守,棄城去。周德威援之,進攻新州,契丹眾數(shù)萬,德威不勝,大敗奔歸。文進與契丹進攻幽州,圍城且二百日,城中危困,晉王親將兵救之,方始解去。契丹以文進為幽州節(jié)度使,又以為盧龍節(jié)度使。
文進在新州[二],歲歲以輕騎出入塞上,攻掠剽奪,無有寧歲,幽、瀛、涿、莫間常被其患。又教契丹以中國織纴工作無不備,契丹由此益強。南兵屯涿州,時饋運自瓦橋關至幽州,嚴界堠,??噔n奪,為邊患者十余年,皆文進所為也。后奔南唐。
初,文進攻新州不克[三],夜走墜塹,一躍而出,明日視之,乃郡之黑龍?zhí)兑?,絕岸數(shù)丈,深不可測。又嘗有大蛇,徑至座間,引首及膝,文進取食飼之而去。由是自負往來南北,無挫衄焉。
論曰:皇運將傾,則大盜移國;狂謀未敗,則桀猾不亡。求之五代,盧文進其人歟?方其自負龍蛇之異,叛亂南北之間,見其不敗者,謂之智,考其成敗,則謂之天。饋運可掠也,惠彼戎車之膏;燕地可取也,痛哉肝腦之血。此感今懷古之士,覩此未有不為之慨然者。
耶律隆運
耶律隆運,本漢人,姓韓名德讓。祖知古,加右仆射、中書令。父匡嗣,追封秦王。隆運性忠愿謹愨,智略過人。景宗嬰疾,后燕燕與決國事,雅重隆運,擢授東頭供奉官,充密院通事,尋轉(zhuǎn)上京皇城使,超授遼州節(jié)度使,改授同知燕京留守,又遷平州節(jié)度使,改樞密使,兼行營都部署[四]。
隆運自在景宗朝翼決庶政,帝后少年,有辟陽之幸。
景宗疾亟,隆運不俟詔,密召其親屬等十余人并赴行帳。時諸王宗室二百余人擁兵握政,盈布朝廷。后當朝雖久,然少姻媛助,諸皇子幼穉,內(nèi)外震恐。隆運請于后,易置大臣,敕諸王各歸第,不得私相燕會,隨機應變,奪其兵權。時趙王等俱在上京,隆運奏召其妻子赴闕。景宗崩,事出倉卒,布置已定,乃集番漢臣僚,立梁王隆緒為皇帝,時年十二,后為圣宗[五],仍尊后曰仁慈翊圣應天皇太后。尋以輔立功守司徒、同政事,進封楚王,賜姓耶律氏及改賜今名。未幾,拜大丞相,充契丹、漢兒樞密使,南北面諸行宮都部署,改封齊王。
隆運孜孜奉國,知無不為,忠孝至誠,出于天性。帝以隆運輔翼功前后少比,乃賜鐵券誓文,躬自親書,齋戒焚香,于北斗星下讀之,宣示番漢諸臣。又以隆運一族附籍橫帳,列于景宗廟位。契丹橫帳,猶宋朝玉牒所也。
隆運自為相以來,結(jié)歡宋朝,歲時修睦,無少間隙,帖服中外,靡有邪謀。
未幾,改封晉王,授尚書令,賜以幾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趨,左右護衛(wèi)特置百人[六]。北法,護衛(wèi)惟國主有之。帝以隆運勛大,恩數(shù)優(yōu)渥,見則盡敬,至父事之,秦國王每日一問起居[七],至隆運所居帳二里外,已去蓋下車,徒步而進;暨其回也,列揖于帳外,隆運坐而受之。帝或至其帳,亦五十余步下車,隆運出迎盡禮,帝亦先為之揖;及入,內(nèi)同家人禮,飲膳服食,盡一時水陸珍品。諸國爭為奇怪入貢,動駭耳目。隆運疾,帝與太后禱告山川,召番漢名醫(yī)胗視,朝夕不離左右。
及薨,帝與后、諸王、公主已下并內(nèi)外臣僚制服行喪,葬禮一依承天太后故事。靈柩將發(fā),帝自挽轜車哭送,羣臣泣諫,百余步乃止。葬干陵側(cè),詔影堂制度一同干陵。又詔諸處應有景宗御容殿,皆以隆運真容置之殿內(nèi)。其眷遇始終,無與比倫有如此者。
隆運兄弟九人,緣翼戴恩,超授官爵,皆封王。諸侄三十余人,封王者五人,余皆任節(jié)度使、部署等官。隆運薨,無子,帝特以皇侄周王宗業(yè)紹其后。宗業(yè),本齊國王隆裕之子。始封廣王,未幾徙封周王,歷中京留守,平州、錦州節(jié)度使。宗業(yè)薨,葬干陵側(cè)。宗業(yè)無子,帝復以周王同母弟宗范繼隆運后,歷龍化州節(jié)度使、燕京留守,封韓王。
論曰:古今天下有權臣,有重臣。權臣之權,其君危如綴旒;重臣之重,其國安如泰山。耶律隆運因緣中宮,策立明睿,鎮(zhèn)服內(nèi)外,無有邪謀,不可謂之非權臣,亦不可謂之非重臣也。遂乃釋肺腑之戚,玉譜聯(lián)名;席茅土之封,金枝入繼。斯不謂之千載之逢而非常之遇歟!
劉六符
劉六符,平州人也。年十五,究通經(jīng)史,兼綜百家之言。長而喜功名,慷慨有大志。歷事圣宗朝,為著作郎、中允,又為詹事、國子祭酒。興宗時,為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
契丹聚兵幽、薊[八],來求關南,時宋慶歷二年也。
先是,西兵久不決,六符以宋朝為怯。又李士彬、劉平之兵屢敗,宋朝旰食,積苦兵間。因說其主聚兵幽、涿,聲言南征,而六符及蕭英先以書來求關南十縣。其書,皆六符所撰也。書至宋朝,富弼為回謝使。弼至沒打河,六符館之,謂弼曰:「北朝皇帝堅欲割地,如何?」弼曰:「北朝若欲割地,必志在敗盟,南朝決不從,有橫戈相待耳。」六符曰:「南朝若堅執(zhí),則事安得濟?」弼曰:「南朝不發(fā)兵,而遣使好辭,更議嫁女益幣,豈堅執(zhí)乎?」六符引弼入見,往復辨議,興宗大感悟,乃從弼所請。
是年八月,宋朝再遣富弼賚國書、誓書至契丹清泉淀金氈館,許增以歲幣二十萬。時契丹固惜盟好,惟六符畫策揚聲聚兵幽、涿,以動宋朝。宋方困西夏之擾,名臣猛將,相繼敗衄,呂夷簡畏之。
契丹既得歲幣五十萬,勒碑紀功,擢六符樞密使、禮部侍郎、同修國史。后遷至中書政事令。子孫顯貴不絕,為節(jié)度、觀察者十數(shù)人。
論曰:臣于慶歷年間劉六符求關南一事,每為之三嘆焉。契丹之禍,始于石晉割幽、燕,而石晉卒有少帝之辱;蔓延于我朝,而我朝澶淵之好、慶歷之盟,極而至于宣和之戰(zhàn),禍猶未歇也。何則?天下視燕為北門,失幽、薊則天下常不安[九]。幽、燕視五關為喉襟,無五關則幽、薊不可守。晉割幽、薊,并五關而棄之,此石晉不得不敗,澶淵不得不盟,慶歷之邀脅亦不得不為慶歷也,至于宣和則極矣。六符之來,世以智計歸之,而孰知產(chǎn)禍之由,已有所自來哉!
校勘記
[一]民以十牛易一馬 「易」原作「展」,據(jù)席本、通鑒卷二百六十九及薛、歐兩五代史盧文進傳改。
[二]文進在新州 「新州」,通鑒卷二百七十、兩五代史盧文進傳俱作「平州」。
[三]文進攻新州不克 文進名下原重「進」字,據(jù)舊五代史盧文進傳輯錄者引馬令南唐書刪。
[四]改樞密使兼行營都部署 「行營都部署」,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附錄一作「行營都統(tǒng)」。
[五]立梁王隆緒為皇帝時年十二后為圣宗 「隆緒」原作「宗真」,「圣宗」原作「興宗」,均據(jù)席本及本書紀年改。
[六]左右護衛(wèi)特置百人 「衛(wèi)」原誤「位」,從長編卷二十三改,下同。
[七]秦國王每日一問起居 「秦國王」原作「秦國二王」。長編卷二十三載此事作:圣宗「日遣其弟隆裕一問起居」。隆裕封秦國王,故「二」字乃衍文。席本作「秦、齊二王」,亦誤。
[八]契丹聚兵幽薊 「薊」原作「冀」,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一百三十七等及席本改。
[九]失幽薊則天下常不安 「薊」原亦作「冀」,據(jù)席本及文義改。
契丹國志卷之十九
列傳
馬保忠
馬保忠,營州人也。疏眉目豐下,謹重寡欲,斤斤自修,士人賢其行。自力讀書,不謁州縣,節(jié)用以給親里,大穰則賑其余于鄉(xiāng)黨。太平年間,授洗馬,改著作郎、殿中丞。興宗朝為樞密使、尚父、守太師兼政事令,封燕國公。時朝政不綱,溺志浮屠,僧至有正拜三公、三師者,官爵非人,妄有除授。保忠嘗從容進諫,帝至怫然怒之,詳見帝紀。又嘗上言:「強天下者,儒道;弱天下者,吏道。今之授官,大率吏而不儒。崇儒道,則鄉(xiāng)黨之行修;修德行,則冠冕之緒崇。自今其有非圣帝明王孔、孟圣賢之教者,望下明詔,痛禁絕之?!蛊浜V意風教如此。后數(shù)年,保忠卒,賜謚曰剛簡。
論曰:官不當,則人多覬覦[一];源不清,則下皆奔競。契丹自重熙之時,私謁肆行,除授無法,膜拜之徒,亦授以公孤之官,其濫極矣。保忠雖空臆無諱,然言諄聽藐,未如之何哉!
張琳
張琳,瀋州人也。為人忠義,慷慨有大志。在道宗朝為秘書中允。天祚立,兩為戶部使,負東京人望。女真日熾,高永昌繼叛于渤海,時天慶六年也。
永昌叛,遼東五十余州盡沒,獨瀋州未下,琳痛念鄉(xiāng)枌,欲自討之。契丹屢敗,精兵銳卒十無一存。琳討永昌,搏手無策,始招所謂「轉(zhuǎn)戶軍」。蓋遼東渤海,乃夙所讎;若其轉(zhuǎn)戶,則使從良,庶幾捐軀奮命。命下,得兵二萬余。琳自顯州進兵,渤海止備遼河三叉口。琳遣羸卒數(shù)千,陽為來攻,間道以精騎渡河,直趨瀋州,渤海始覺。經(jīng)三十余戰(zhàn),渤海乃走保東京。其后女真援至,師自驚恐,望風而潰,失亡不可勝計。琳遁入遼州,謫授遼興軍節(jié)度使,乃平州也。
其后,授燕京副留守,與燕王淳同守燕。淳僭位改元,命琳守太師,十日一朝,平章軍國大事,實疎之也。琳竟郁郁而卒。
論曰:張琳丁時孔艱,則痛心于鄉(xiāng)國之危;遭家不造,則扼腕于燕王之立。女真之勢湯湯方割,揚灰注海,安得不淪?惜其愔愔問鼎之間,曾無死清君側(cè)之志。此奸人得以誑之,而大節(jié)不無少貶歟!
蕭奉先
蕭奉先,天祚后族也。嗣先、保先,皆其弟。奉先在道宗朝為內(nèi)侍供奉,又為承旨,歷吏部尚書。緣恩宮掖,專尚諂諛,朋結(jié)中人,互為黨與。至天祚朝,球獵聲色,日蠱其心,防微不早,女真始亂。奉先是為政事令、同平章事,又兼樞密使。
方混同江諸蕃大會之時,天祚已疑阿骨打,密謂奉先曰:「阿骨打意氣雄豪,顧視不常,當以事誅之,不然恐貽后患。」奉先曰:「阿骨打,小人何知,殺之傷向化心;設有異志,蕞爾小國,何能為」?天祚乃止。
天慶四年,阿骨打興師屠寧江州。次年,阿骨打又至。弟嗣先,以殿前都點檢,充東北路招討使,蕭撻勃也副之,未陣而潰。既而出河店之戰(zhàn),嗣先又敗。詣闕待罪,但免官而已。由此士無斗志,望風奔潰。保先,亦奉先弟也,為渤海留守、少師,政令嚴酷,亦以女真之亂,為高永昌所殺[二]。渤海始亂。
天慶九年,女真攻陷上京,發(fā)掘陵寢,取其金銀珠玉,奉先皆抑而不奏。天祚問及陵寢事,奉先對以「初雖侵犯元宮,不敢毀壞陵寢?!蛊涿杀纹圬?,類皆如此。又誣告耶律余覩欲立晉王。余覩叛,奉先曰:「余覩宗枝,非欲亡遼者,不過求立晉王耳?!固祆窕笾?,賜晉王死。聞者揮涕,眾心益離。奉先柄國垂二十年,以至國亡。天祚奔夾山,謂奉先曰:「誤我至此,皆汝之罪,宜亟去,不然恐汝及禍,并累我?!剐形词铮笥覉?zhí)而殺之。
李儼
李儼,本漢地人,天祚嬖臣也。少而狡桀,倜儻不羣,軒然夷倨,才濟其奸。與蕭奉先雅相厚善。初為內(nèi)侍省給事,累遷至中書供奉,積官至南面宰相,封漆水郡王。
儼資猾性巧,善諛佞人,在天祚朝秉國樞柄凡十五年。女真連年之亂,儼與奉先蒙蔽為欺,以至于亡,天祚不悟也。儼嘗與知樞密院事牛溫有隙,各進所親厚,朋黨紛然,恃奉先為內(nèi)主,溫不能勝。及儼死,奉先又薦其侄處溫為相,竟至亡國。惜也,儼不逮稾街之戮云。
耶律余覩
耶律余覩,一名余覩姑,國主族人。其妻,天祚文妃之妹也。
文妃生晉王,最賢,蕭奉先忌之,誣告余覩謀立晉王[二]。余覩奔歸女真,女真以為西軍大監(jiān)軍。久不遷,常鞅鞅有異志。其軍合董也,失其金牌[四],女真疑其與林牙暗合,遂質(zhì)其妻子。余覩有叛心,明年九月,約燕京統(tǒng)軍反[五]。統(tǒng)軍之兵皆契丹人,余覩謀誅西軍之在云中者,盡約云中、河東、河北、燕京郡守之契丹、漢兒,令誅女真之在官在軍者。天德知軍偽許之[六],遣其妻來告。時悟室為西監(jiān)軍,自云中來燕,微聞其事而未信,與通事漢兒那也回行數(shù)百里,那也見二騎馳甚,遽問之曰:「曾見監(jiān)軍否?」以不識對。問為誰,曰「余覩下人』。那也追及悟室,曰:「適兩契丹云『余覩下人」。既在西京,何故不識監(jiān)軍北人稱云中為西京??钟屑橹\」。遂回馬追獲之,搜其靴中,得余覩書曰:「事已泄,宜便下手。」復馳告悟室,即回燕。統(tǒng)軍來謁,縛而誅之。又二日至云中,余覩微覺,父子以游獵為名,遁入夏國。夏人問:「有兵幾何?」云:「親兵三二百。」遂不納。投韃靼,韃靼先受悟室之命,其首領詐出迎,具食帳中,潛以兵圍之。韃靼善射,無衣甲。余覩出敵不勝,父子皆死。凡預謀者悉誅,契丹之黠、漢兒之有聲者,皆不免。
大實
大實林牙,林牙者,乃其官名,猶中國翰林學士;大實則小名也,北地間無姓者。
大實既降女真,與大酋粘罕為雙陸戲,爭道相忿,粘罕心欲殺之而口不言[七],大實懼。及既歸帳,即棄其妻,攜五子宵遁。詰旦,粘罕怪其日高不來,使召之,其妻曰:「昨夕以酒忤大人,大音柁。畏罪而竄。」詢其所之,不以告。粘罕大怒,以配部落之最賤者。妻不肯屈,強之,極口嫚罵,遂射殺之。
大實深入沙子,立天祚之子梁王為帝而相之。女真遣故遼將余覩帥兵經(jīng)略,屯田于合董城[八]。城去上京三千里。大實游騎數(shù)十,出入軍前。余覩遣使打話,遂退。
沙子者,蓋不毛之地,皆平沙廣漠,風起揚塵,至不能辨色;或平地頃刻高數(shù)丈,絕無水泉,人多渴死。大實之走,凡三晝夜始得度,故女真不敢窮追。遼御馬數(shù)十萬,牧于磧外,女真以絕遠未之取,皆為大實所得。今梁王、大實皆亡,余黨猶居其地。
論曰:亡契丹者,蕭奉先、李儼亡之也,非女真也。夫國之盛衰,視其柄國之臣何如耳。天祚荒淫,委政后族,惑于奉先、儼之欺蔽,阿骨打不當信而信之,晉王不當害而害之,夾山之禍,有自來矣。舉二百余年之基業(yè),一朝而覆之,奸諛之誤國,其明效大驗,至此極也,悲夫!
番將除授職名
高唐英 彰德節(jié)度使。
劉晞常為樞密平章事。 西京留守。
崔廷勛 大同節(jié)度使。
耿崇美 昭義節(jié)度使。
高模翰 河陽節(jié)度使。
蕭海真兀欲妻弟 幽州節(jié)度使。
潘聿捻兀欲姊 橫海節(jié)度使。
楊姑契丹通事 忻州節(jié)度使。
留珪兀欲弟 義成節(jié)度使。
楊兗 武定節(jié)度使。
漢官除授職名
韓紹芳 同平章事。
竇振 三司使。
韓紹升 宣徽南院事。
耿元吉 戶部使。
劉玄 兵部尚書、知上京留守。
劉四端 禮部尚書、參知政事、簽書樞密
院事。
張克忠 守同司徒兼侍中、知樞密院事。
韓紹雍 行宮都部署兼侍中。
??庇?br /> [一]則人多覬覦 「覬」原誤「僥」,從席本改。
[二]為高永昌所殺 「為高永昌所」五字依席本補。
[三]誣告余覩謀立晉王 「謀立晉王」四字據(jù)席本及本卷蕭奉先傳等補。
[四]其軍合董也失其金牌 「軍」下原衍「下有」二字,據(jù)松漠紀聞刪。
[五]約燕京統(tǒng)軍反 「京」原作「軍」,席本同誤,此據(jù)明抄本及紀聞改。
[六]天德知軍偽許之 「之」字據(jù)紀聞補。
[七]粘罕心欲殺之而口不言 「粘罕」,原作「罕」,明抄本同作「罕」,丞恩堂本及席本均作「粘罕」,從之。
[八]女真遣故遼將余覩帥兵經(jīng)略屯田于合董城 「將」字從紀聞補。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
晉表
晉出帝降表
孫男臣重貴言:頃者,唐運告終,中原失馭,數(shù)窮否極,天缺地傾。先人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兵連禍結(jié),力屈勢孤。翁皇帝救患摧剛,興利除害,躬擐甲冑,深入寇場。犯露蒙霜,度鴈門之險;馳風擊電,行中冀之誅。黃鉞一麾,天下大定,勢凌宇宙,義感神明,功成不居,遂興晉祚,則翁皇帝有大造于石氏也。旋屬天降鞠兇,先君即世,臣遵承遺旨,纂紹前基。諒闇之初,荒迷失次,凡有軍國重事,皆委將相大臣。至于擅繼宗祧,既非稟命;輕發(fā)文字,輒敢抗尊。自啟釁端,果貽赫怒,禍至神惑,運盡天亡。十萬師徒,望風束手;億兆黎庶,延頸歸心。臣負義包羞,貪生忍恥,自貽顛覆,上累祖宗,偷度朝昏,茍存視息。翁皇帝若惠顧疇昔,稍霽雷霆,未賜靈誅,不絕先祀,則百口荷更生之德,一門無報之恩,雖所愿焉,非敢望也。臣與太后、妻馮氏于郊野面縛俟命[一]。
皇太后降表
晉室皇太后新婦李氏妾言:張彥澤、傅住兒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者。妾伏念先皇帝頃在并、汾,適逢屯難,危同累卵,急若倒懸,智勇俱窮,朝夕不保?;实郯⑽贪l(fā)自冀北,親抵河東,跋履山川,踰越險阻。立平巨孽,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晉朝之社稷。不幸先帝厭代,嗣子承祧,不能繼好息民,而反虧恩辜義。兵戈屢動,駟馬難追,戚實自貽,咎將誰執(zhí)!今穹昊震怒,中外攜離,上將牽羊,六師解甲。妾舉宗負釁,視景偷生,惶惑之中,撫問斯至。明宣恩旨,曲示含容,慰諭丁寧,神爽飛越。豈謂已垂之命,忽蒙更生之恩,省罪責躬,九死未報。今遣孫男延煦、延寶奉表,請罪陳謝以聞。
澶淵誓書
宋真宗誓書
維景德元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契丹皇帝闕下[二]:共遵誠信,虔守歡盟[三],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四],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五]。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六],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掘河道[七]。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八]。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九]。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zhì)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一○]遠具披陳,專俟報復,不宣。
契丹圣宗誓書
維統(tǒng)和二十二年,歲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一一]:共議戢兵,復論通好,兼承惠顧,特示誓書:「以風土之宜[一二],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掘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獻,謹守封陲,質(zhì)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某雖不才,敢遵此約,謹告于天地[一三],誓之子孫,茍渝此盟,神明是殛。專具諮述,不宣。
關南誓書
契丹興宗致書
維契丹重熙十年,歲次壬午,二月,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粵自世修歡契,時遣使軺,封圻殊兩國之名,方冊紀一家之美。蓋欲洽于綿遠[一四],固將有以披陳。切緣瓦橋關南,是石晉所割,迄至柴氏,以代郭周,興一時之狂謀[一五],掠十縣之故壤,人神共怒,廟社不延。至于貴國祖先,肇創(chuàng)基業(yè),尋與敝境,繼為善鄰。暨乎太宗紹登寶位,于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無名之師,直抵燕、薊。羽石精銳,御而獲退,遂致移鎮(zhèn),國強兵富。南、北王府并內(nèi)外諸軍,彌年有戍境之勞,繼日備渝盟之事,始終反復,前后諳詳。嘗切審專命將臣,往平河右,炎涼屢易,勝負未聞。兼李元昊于北朝久已稱藩,累曾尚主,克保君臣之道,實為甥舅之親,設罪合致討[一六],亦宜垂報。邇者郭稹待至,杜防又回,雖具音題,而但虞詐諜,已舉殘民之伐,曾無忌器之嫌。營筑長堤,填塞隘路,開決塘水,添置邊軍,既潛稔于猜嫌,慮難敦于信睦。倘或思久好,共遣疑懷,曷若以晉陽舊附之區(qū),關南元割之縣,俱歸當國,用康黎人。如此,則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緬維英晤,深達悃悰,適屆春陽[一七],善綏沖裕。
宋朝回契丹書
維慶歷二年,歲次壬午,四月,大宋皇帝謹致書于契丹皇帝闕下:昔我烈考章圣皇帝保有基圖,惠養(yǎng)黎庶,與大契丹昭圣皇帝弭兵講好[一八],通聘著盟。肆余纂承,共遵謨訓,邊民安堵垂四十年[一九]。茲者專致使臣,特貽緘問,且以瓦橋舊地,晉陽故封,援石氏之割城[二○],述周朝之復境,系于異代,安及本朝?粵自景德之初,始敦鄰寶之信[二一],凡諸細故,咸不寘懷。況太宗皇帝親駕并郊,匪圖燕壤,當時貴國亟發(fā)援兵,既交石嶺之鋒,遂舉薊門之役,義非反復,理有因緣。元昊賜姓稱藩,稟朔受祿,忽謀狂僭,俶擾邊陲,向議討除,已嘗聞達。杜防、郭稹傳導備詳,及此西征,豈云無報?聘軺旁午,屢聞嫉惡之談;慶問交馳,未諭聯(lián)親之故。忽窺異論,良用惘然,謂將軫于在原,反致譏于忌器。復云營筑堤埭,開決陂塘,昨緣霖潦之余,失為愆溢之患[二二],既非疏導,當稍繕防[二三],豈蘊猜嫌,以虧信睦。至于備塞隘路,閱集兵夫[二四],蓋邊臣謹職之常,乃鄉(xiāng)兵充籍之舊[二五],在于貴境,寧撤戍兵?一皆示以坦夷,兩何形于疑阻?顧惟歡契,方保悠長,遽興請地之言,殊匪載書之約,信辭至悉,靈鑒孔昭。兩地不得相侵,緣邊各守疆界,誓書之外[二六],一無所求,期在久要,弗違先志。諒惟聰達,應切感思,甫屬清和,妙臻戩榖。
契丹回宋誓書
維重熙十一年,歲次壬午[二七],八月壬申朔,二十九日庚子,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二八]:來書云,謹按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章圣皇帝與昭圣皇帝誓曰:「共遵誠信[二九],虔守歡盟,以風土之儀物,備軍旅之費用,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蛴斜I賊逃逋,彼此勿令停匿,至于壟畝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并各依舊存守,修壕葺塞[三○],一切如常,即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開決河道。誓書之外,一無所求,各務協(xié)心,庶同悠久。自此保安黎庶,謹守封疆,質(zhì)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祀,昭昭天鑒,共當殛之?!拐咽セ实蹚痛鹪疲骸腹码m不才,敢遵此約,謹當告于天地,誓之子孫。神明具知?!箚韬?,此盟可改,后嗣何述!切以兩朝修睦,三紀于此,邊鄙用寧,干戈載偃,追懷先約,炳若日月[三一]。今綿?已深,敦好如故,關南縣邑,本朝傳守,懼難依從,別納金幣之儀,用代賦稅之物,每年增絹一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搬至雄州白溝交割[三二]。兩界溏淀,已前開畎者,并依舊例[三三],自今已后,不得添展,其見堤堰水口[三四],逐時決泄壅塞,量差兵夫,取便修迭疏導,非時霖潦,別至大段漲溢,并不在關報之限。南朝河北沿邊州、軍[三五],北朝自古北口以南沿邊軍民,除見管數(shù)目,依常教閱,無故不得大段添屯兵馬[三六]。如有事故添屯,即令逐州、軍移牒關報,兩界所屬之處,其自來乘例更替,及本路移易,并不在關報之限[三七]。兩界逃走作過諸色人,并依先朝誓書外,更不得似目前停留容縱[三八]。恭惟二圣威靈在天,顧茲纂承,各當遵奉,共循大體,無介小嫌。且夫守約為信,善鄰為義,二者缺一,罔以守國。皇天厚地,實聞此盟,文藏宗廟,副在有司,余并依景德、統(tǒng)和兩朝誓書。顧惟不德,必敦大信,茍有食言,必如前誓。
議割地界書
契丹道宗遣泛使林牙興復軍節(jié)度使蕭禧如宋,言代北對境有侵地,請遣使同分畫[三九]。其后宋割棄地五百里,以分水嶺為界,時宋神宗熙寧七年也。
大遼求地界書
維咸雍十年,歲次甲寅,三月,大遼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切以累朝而下,講好以來,互守成規(guī),務敦夙契。雖境分二國,克保于驩和[四○];而義若一家,共思于悠永。事如間于違越[四一],理須至于敷陳。其蔚、應、朔三州土田,一帶疆土[四二],祗自早歲曾遣使人止于舊封,俾安鋪舍,庶南北永標于定限,往來悉絕于奸徒。洎覽舉申,輒有侵擾于全屬,當朝地分,或營修戍壘,或存止居舍[四三],皆是守邊之冗員,不顧睦鄰之大體,妄圖功賞,深越封陲。今屬省巡,遂令按視,備究端實,諒難寢停。至縷細之緣由,分白之事理,已具聞達,盡令折移[四四],既未見從,故宜伸報。據(jù)侵入當界事理[四五],所起鋪堠之處,各差官員,同共檢照,早令毀撤。卻于久來元定地界再安置外[四六],其余邊境更有生創(chuàng)事端,委差去使臣到日,一就理會。如此則豈惟疆場之內(nèi),不見侵踰;兼于信誓之間,且無違爽。茲實穩(wěn)便[四七],顓俟準依。
宋朝回書
維熙寧七年,歲次甲寅,三月[四八],大宋皇帝謹致書于大遼皇帝闕下:辱迂使指,來貺函封,歷陳二國之和,有若一家之義,固知鄰寶[四九],深執(zhí)信符。獨論邊鄙之臣,嘗越封陲之守,欲令移徙[五○],以復舊常。切惟兩朝撫有萬宇,豈重尺土之利,而輕累世之歡。況經(jīng)界之間,勢形可指;方州之內(nèi),圖籍俱存。當遣官司,各加覆視。倘事由夙昔,固難狥從;或誠有侵踰,何吝改正?而又每戒疆吏,令遵誓言,所諭創(chuàng)生之事端,亦皆境堠之細故,已令還使,具達本因。細料英聰[五一],洞垂照悉。
校勘記
[一]臣與太后妻馮氏于郊野面縛俟命 「面縛俟命」,舊五代史卷八十五作「面縛俟罪次」。
[二]大宋皇帝謹致誓書于契丹皇帝闕下 長編卷五十八載此誓書「契丹」上有「大」字。
[三]虔守歡盟 「守」,長編卷五十八載此誓書作「奉」。
[四]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 此句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則作「以風土之儀物,備軍旅之費用」,「儀」字是。
[五]南北勿縱搔擾 「搔擾」,長編卷五十八作「驚騷」。下同。
[六]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 此句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則作「所有兩朝城池,并各依舊存守」?!父鳌棺至x長。
[七]開掘河道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開決河道」,「掘」字義長。
[八]各無所求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一無所求」。
[九]必務協(xié)同庶存悠久 下文遼圣宗澶淵誓書同,而重熙十一年契丹回宋誓書作「各務協(xié)心,庶同悠久」。
[一○]當共殛之 「共」原作「其」,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五十八改?!钙洹棺终`,下同。
[一一]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大宋皇帝闕下 長編卷五十八「書」上有「誓」字,此脫。
[一二]以風土之宜 長編卷五十八「以」前有「云」字。
[一三]某雖不才敢遵此約謹告于天地 長編卷五十八「某」作「孤」,「謹」下有「當」字。
[一四]蓋欲洽于綿遠 「遠」,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永」。
[一五]興一時之狂謀 「時」,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旦」。
[一六]設罪合致討 「致討」,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加誅」。
[一七]適屆春陽 「屆」,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俱作「居」。
[一八]與大契丹昭圣皇帝弭兵講好 「大」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補。
[一九]邊民安堵垂四十年 「安」原作「按」,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晉陽故封援石氏之割城 「故」原作「古」,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同卷「城」作「域」。
[二一]始敦鄰寶之信 「寶」原作「堡」,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二]失為愆溢之患 「失」,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大」,義長。
[二三]當稍繕防 「繕」原作「善」,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四]閱集兵夫 「集」原作「習」,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五改。
[二五]乃鄉(xiāng)兵充籍之舊 「乃」,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及」。
[二六]誓書之外 「誓」,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五作「二」。
[二七]歲次壬午 「壬午」原作「癸未」,誤,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
[二八]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 「契」上「大」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二九]共遵誠信 「信」原作「紀」,從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
[三○]修壕葺塞 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淘壕完葺」。上文宋真宗澶淵誓書亦作「淘壕完葺」,同于長編。
[三一]炳若日月 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炳若日星」。
[三二]每年增絹一十萬匹銀一十萬兩搬至雄州白溝交割 長編卷一百三十于「銀一十萬兩」下多「前來銀絹」四字。
[三三]并依舊例 「例」,長編卷一百三十七作「外」。
[三四]其見堤堰水口 「見」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五]南朝河北沿邊州軍 「州軍」二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六]無故不得大段添屯兵馬 「屯」原作「進」,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下句「如有事故添屯」可證。
[三七]并不在關報之限 「并」字原闕,據(jù)長編卷一百三十七補。
[三八]更不得似目前停留容縱 「似」原作「以」,依長編卷一百三十七改;「目」原作「自」,依席本改,長編作「日」。
[三九]言代北對境有侵地請遣使同分畫 「侵」原作「割」,據(jù)東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三改?!竿棺衷摚鄵?jù)事略同卷補。
[四○]克保于驩和 「驩和」原誤作「難知」,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四一]事如間于違越 「間」原作「聞」,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四二]一帶疆土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土」作「里」。
[四三]或營修戍壘或存止居舍 「戍」原誤「伐」,據(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又長編同卷「舍」乃作「民」。
[四四]盡令折移 「令」,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作「合」,義長。
[四五]據(jù)侵入當界事理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事」作「地」,義長。
[四六]卻于久來元定地界再安置外 長編卷一百五十一「地界」作「界至」。
[四七]茲實穩(wěn)便 「穩(wěn)便」,長編卷一百五十一作「便穩(wěn)」。
[四八]三月 「三」字原闕,從席本補。
[四九]固知鄰寶 「寶」原作「?!梗瑩?jù)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又參證上文宋朝回契丹書「始敦鄰寶之信」句。
[五○]欲令移徙 「徙」原作「陟」,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五一]細料英聰 「聰」原作「聽」,從長編卷一百五十一改。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一
南北朝饋獻禮物
契丹賀宋朝生日禮物
宋朝皇帝生日,北朝所獻:刻絲花羅御樣透背御衣七襲或五襲,七件紫青貂鼠翻披或銀鼠鵝項鴨頭納子,涂金銀裝箱,金龍水晶帶,銀匣副之[一],錦緣帛皺皮鞾,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二],細錦透背清平內(nèi)制御樣、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三],涂金銀龍鳳鞍勒、紅羅匣金線方韉二具,白楮皮黑銀鞍勒、氈韉二具,綠褐楮皮鞍勒、海豹皮韉二具[四],白楮皮裹筋鞭一條[五],紅羅金銀線繡云龍紅錦器仗一副,黃樺皮纒楮皮弓一,紅錦袋皂雕翎羱角骲頭箭十,青黃鵰翎箭十八[六],法漬法曲面曲酒二十壺,蜜曬山菓十束欞椀[七],蜜漬山菓十束欞,疋列山梨柿四束欞,榛栗、松子、郁李子[八]、黑郁李子、面棗、楞梨、堂梨二十箱[九],面秔麋梨粆十椀,蕪萸白鹽十椀,青鹽十椀[一○],牛、羊、野豬、魚、鹿臘二十二箱,御馬六匹,散馬二百匹。
正旦,御衣三襲,鞍勒馬二匹,散馬一百匹。國母又致御衣綴珠貂裘、細錦刻絲透背、合線御綾羅綺紗縠御樣,果實、雜粆、臘肉凡百品,水晶鞍勒,新羅酒,青白鹽[一一]。國主或致戎器賓鐵刀,鷙禽曰海東青之類。
承天節(jié),又遣庖人持本國異味,前一日就禁中造食以進御云。
宋朝賀契丹生辰禮物
契丹帝生日,南宋遺金酒食茶器三十七件,衣五襲,金玉帶二條,烏皮、白皮鞾二量[一二],紅牙笙笛,觱栗,拍板,鞍勒馬二匹,纓復鞭副之,金花銀器三十件,銀器二十件,錦綺透背、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彩二千匹,法酒三十壺,的乳茶十斤,岳麓茶五斤,鹽蜜菓三十罐,干菓三十籠。其國母生日,約此數(shù)焉。
正旦,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一三],雜色羅紗綾縠絹二千匹,雜彩二千匹。
宋朝勞契丹人使物件
契丹每歲國使入南宋境,宋遣常參官、內(nèi)職各一人,假少卿、監(jiān)、諸司使以上接伴。內(nèi)諸司供帳,分為三番,內(nèi)臣主之。至白溝驛賜設,至貝州賜茶、藥各一銀合,至大名府又賜設[一四],及畿境,遣開封府判官勞之[一五],又命臺省官、諸司使館伴迓于班荊館,至都亭驛各賜金花、銀灌器、錦衾褥。朝見日,賜大使金涂銀冠、皂羅氈冠、衣八件、金鞢帶、烏皮鞾、銀器二百兩、彩帛二百匹;副使皂紗折上巾、衣七件、金帶、象笏、烏皮鞾、銀器一百兩、彩帛二百匹、鞍勒馬各一匹。其從人,上節(jié)十八人,各練鵲錦襖及衣四件、銀器二十兩[一六]、彩帛三十匹;中節(jié)二十人,各寶照錦襖及衣三件、銀器十兩、彩帛二十匹;下節(jié)八十五人,各紫綺襖及衣四件[一七]、銀器十兩、彩帛二十匹,并加金涂銀帶。上節(jié)、中節(jié)又加彩鞵[一八]。就館,賜生餼,大使秔、粟各十石,面二十石、羊五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副使秔、粟各七石,面十五石、羊三十、法酒、糯米酒各十壺。
承天節(jié)各別賜衣一襲。
遇立春,各賜金涂銀鏤幡勝、春盤。又命節(jié)帥就玉津園伴射弓,賜來使銀飾箭筒、弓一、箭二十;其中的,又賜窄袍、衣五件,金束帶、鞍勒馬。
在館遇節(jié)序,則遣臣賜設。
辭日,長春殿賜酒五行,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一九]、銀器二百兩[二○]、彩帛一百匹[二一]。副使紫花羅窄袍及衣六件、銀器一百兩[二二]、彩帛一百匹,并加金束帶、雜色羅、錦、綾、絹百匹。從人各加紫綾花絁錦袍及銀器、彩帛。
將發(fā),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椀等[二三]。又令近臣餞于班荊館,開封府推官餞于郊外,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二四],緣路累賜設。
外國貢進禮物
新羅國貢進物件
金器二百兩 金抱肚一條五十兩 金鈔鑼五十兩 金鞍轡馬一匹五十兩 紫花綿紬一百匹 白綿紬五百匹 細布一千匹 麄布五千匹 銅器一千斤 法清酒醋共一百瓶 腦元茶十斤 藤造器物五十事 成形人參不定數(shù) 無灰木刀擺十個 細紙墨不定數(shù)目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jié)貢獻,人使各帶正官,惟稱陪臣。
橫進物件
粳米五百石 糯米五百石 織成五彩御衣金不定數(shù)
契丹每次回賜物件
犀玉腰帶二條 細衣二襲 金涂鞍轡馬二匹 素鞍轡馬五匹 散馬二十匹 弓箭器仗二副 細綿綺羅綾二百匹 衣著絹一千匹 羊二百口 酒菓子不定數(shù)
并命刺史已上官充使,一行六十人,直送入本國。
契丹賜奉使物件
金涂銀帶二條 衣二襲 錦綺三十疋 色絹一百匹 鞍轡馬二匹 散馬五匹 弓箭器一副 酒菓不定數(shù)
上節(jié)從人 白銀帶一條 衣一襲 絹二十匹 馬一匹
下節(jié)從人 衣一襲 絹十匹 紫綾大衫一領
西夏國貢進物件
細馬二十匹 麄馬二百匹 駞一百頭 錦綺三百匹 織成錦被褥五合 蓯容、石、井鹽各一千斤 沙狐皮一千張 兔鶻五只 犬子十只
本國不論年歲,惟以八節(jié)貢獻。
契丹回賜除羊外,余并與新羅國同,惟玉帶改為金帶,勞賜人使亦同。
諸小國貢進物件
高昌國 龜茲國 于闐國 大食國 小食國 甘州 沙州 涼州
已上諸國三年一次遣使,約四百余人,至契丹貢獻。
玉 珠 犀 乳香 琥珀 瑪瑙器 賓鐵兵器 斜合黑皮 褐黑絲 門得絲 怕里呵 碙砂 褐里絲
已上皆細毛織成,以二丈為匹。
契丹回賜,至少亦不下四十萬貫。
校勘記
[一]銀匣副之 「匣」,長編卷六十一載此禮物單作「押」。下同。
[二]金玦束皂白熟皮鞾鞵 「束」原作「京」,從長編卷六十一改。
[三]合線摟機綾共三百匹 「摟」,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縷」。
[四]海豹皮韉二具 「二具」原脫,據(jù)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五]白楮皮裹筋鞭一條 「一條」,長編卷六十一作「二條」,承恩堂本及席本同作「一條」。
[六]青黃鵰翎箭十八 原缺此七字,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
[七]蜜曬山菓十束欞椀 「曬」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甘?,長編同卷作「梀」,下同。
[八]郁李子 「子」字原闕,據(jù)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九]堂梨二十箱 「堂」,承恩堂本、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均作「棠」。
[一○]青鹽十椀 「椀」,長編卷六十一作「箱」。
[一一]青白鹽 「白」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二]白皮鞾二量 「鞾」字原脫,據(jù)席本及長編卷六十一補。
[一三]則遺以金花銀器白銀器各三十件 「三十件」,長編卷六十一作「二十件」。
[一四]至大名府又賜設 「設」字原闕,據(jù)長編卷六十補。
[一五]遣開封府判官勞之 「府」字原闕,據(jù)明抄本及長編卷六十補。
[一六]銀器二十兩 「二十兩」,長編卷六十作「三十兩」。
[一七]各紫綺襖及衣四件 「及」字原闕,從長編卷六十補。
[一八]上節(jié)中節(jié)又加彩 「彩」原作「絲」,據(jù)長編卷六十改。
[一九]賜大使盤裘暈錦窄袍及衣六件 「六件」,長編卷六十作「七件」?!?br /> [二○]銀器二百兩 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三百兩」。
[二一]彩帛一百匹 長編卷六十作「彩帛二百匹」。
[二二]銀器一百兩 長編卷六十作「銀器二百兩」。
[二三]又賜銀瓶合盆紗羅注等 「注」二字原脫,據(jù)長編卷六十補。
[二四]接伴大使副使復為送伴 長編卷六十僅作「接伴副使復為送伴」。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zhàn)爭四十余年,吞并諸番,割據(jù)燕、云,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余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 西京轉(zhuǎn)運 中京度支 上京鹽鐵 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 北大王府 乙室王府 黃龍府 興中府 奚王府
錢帛司三處
長春路[一] 遼西路 平州
節(jié)鎮(zhèn)三十三處
奉圣州 云內(nèi)州 長春州 龍化州 海北州 貴德府 蔚州 應州 朔州 錦州[二] 干州 顯州 雨?只州 遼州 咸州 瀋州 蘇州[三] 復州 慶州 祖州 川州 成州 菜州[四] 懿州 宜州 坤州 平州 辰州 興州 同州 信州 饒州 建州
建觀察防御團練使八處
武安州 永州 泰州 高州 利州 寧江州 歸州 廣州
刺史州七十余處[五]
德州 黔州 潭州 惠州 榆州 營州 灤州 勝州 溫州 巖州 歸化州 榆州[六] 松州[七] 恩州 山州 武德州 通州 韓州 烏州 靖州 寧邊州 賓州 祥州 新州 衛(wèi)州 降圣州 燕州 海州 淥州 銀州 遼西州 鐵州 開州 保州 蘋州[八] 北安州 嵒州 嘉州 集州 連州 弘東州 演州 肅州 威州 古州[九] 仙澗州[一○] 文州 蘭州 慎州 拱州 安州 渝州 河州 雙州 宋州 涿州 易州 檀州 順州 薊州 雍州 東州 海州 東勝州[一一] 景州 許州 招州 康州 錦州 來州 儒州 云州 平州
遼東邊遠不記州十余縣二百余外見記五處
金肅 河清 曷董[一二] 五花 振武
諸藩臣投下州二十三處
微州 濠州 驩州 衛(wèi)州 荊州 閭州[一三] 隨州 和州 澄州 全州 義州 遂昌州 豫州 員州 福州 榮州 唐州 粟州 黑州 河州 茂州 麓州 宗州
控制諸國
沙漠府控制沙漠之北[一四]。
置西北路都招討府[一五]、奧隗部族衙[一六]、驢駒河統(tǒng)軍司、倒撻嶺衙,鎮(zhèn)撫韃靼、蒙骨、廸烈諸軍。
云中路控制夏國。
置西南面都招討府、西京兵馬都部署司、金肅、河清軍、五花城、南北大王府、乙室王府、山金司。
燕山路備御南宋。
置燕京都總管府、節(jié)制馬步軍控鶴指揮使[一七]、都統(tǒng)軍司、牛欄監(jiān)軍寨、石門詳穩(wěn)司、南北皮室司、猛拽刺司,并隸總管府。
中、上京路控制奚境。
置諸軍都虞候司、奚王府大詳穩(wěn)司、大國舅司、大常袞司、五院司、六院司、沓溫司。
遼東路控扼高麗。
置東京兵馬都部署司、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保州統(tǒng)軍司、湯河詳穩(wěn)司[一八]、金吾營、杓窊司[一九]。
長春路鎮(zhèn)撫女真、室韋。
置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二○]、咸州兵馬詳穩(wěn)司、東北路都統(tǒng)軍司。
論曰:契丹之興,其盛如此,其亡也忽焉,惜哉!
四至鄰國地里遠近
東南至新羅國。西以鴨淥江東八里黃土嶺為界,至保州一十一里。
次東南至五節(jié)度熟女真部族。共一萬余戶,皆雜處山林,尤精弋獵。有屋舍,居舍門皆于山墻下辟之。耕鑿與渤海人同,無出租賦,或遇北主征伐,各量戶下差充兵馬,兵回,各逐便歸本處。所產(chǎn)人參、白附子、天南星、茯苓、松子、苓、白布等物。并系契丹樞密院所管,差契丹或渤海人充節(jié)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余里,東西四百余里,西北至東京五百余里。
又次東南至熟女真國。不屬契丹所管。其地東西八百余里,南北一千余里。居民皆雜處山林,耕養(yǎng)屋宇,與熟女真五節(jié)度同。然無君長首領統(tǒng)押,精于騎射,今古以來,無有盜賊詞訟之事,任意遷徙,多者百家,少者三兩家而已。不與契丹爭戰(zhàn),或居民等自意相率賷以金、帛、布、黃蠟、天南星、人參、白附子、松子、蜜等諸物,入貢北番;或只于邊上買賣,訖,卻歸本國。契丹國商賈人等就入其國買賣,亦無所礙,契丹亦不以為防備。西至東京二百余里。
東北至生女真國。西南至熟女真國界,東至新羅國,東北不知其極。居民屋宇、耕養(yǎng)、言語、衣裝與熟女真國并同,亦無君長所管。精于騎射,前后屢與契丹為邊患,契丹亦設防備。南北二千余里,沿邊創(chuàng)筑城堡,搬運糧草,差撥兵甲,屯守征討,三十年來,深為患耳。南界西南至東京六百里。
又東北至屋惹國、阿里眉國、破骨魯國等國。每國各一萬余戶。西南至生女真國界。衣裝、耕種、屋宇、言語與女真人異[二一]。契丹樞密院差契丹或渤海人充逐國節(jié)度使管押,然不出征賦兵馬,每年惟貢進大馬、蛤珠、青鼠皮、貂鼠皮、膠魚皮、蜜蠟之物,及與北番人任便往來買賣。西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東北至鐵離國。南至阿里眉等國界。居民言語、衣裝、屋宇、耕養(yǎng)稍通阿里眉等國[二二],無君長,皆雜處山林。不屬契丹統(tǒng)押,亦不與契丹爭戰(zhàn),復不貢進,惟以大馬、蛤珠、鷹鶻、青鼠、貂鼠等皮、膠魚皮等物與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次東北至靺羯國[二三]。東北與鐵離國為界,無君長統(tǒng)押,微有耕種。春夏居屋室中,秋冬則穿地為洞,深可數(shù)丈而居之,以避其寒。不貢進契丹,亦不爭戰(zhàn),惟以細鷹鶻、鹿、細白布、青鼠皮、銀鼠皮、大馬、膠魚皮等與契丹交易[二四]。西南至上京五千里。
又次北至鐵離、喜失牽國。言語、衣裝、屋舍與靺羯稍同。無君長管押,不貢進契丹,亦不爭戰(zhàn),惟以羊、馬、牛、駞、皮、毛之物與契丹交易。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正北至蒙古里國。無君長所管,亦無耕種,以弋獵為業(yè),不常其居,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而已。不與契丹爭戰(zhàn),惟以牛、羊、駞、馬、皮、毳之物與契丹為交易。南至上京四千余里。
又次北至于厥國。無君長首領管押,凡事并與蒙古里國同。甲寅歲,曾率眾入契丹國界為盜,圣宗命駙馬都尉蕭徒欲統(tǒng)兵,大破其國。邇后,更不復為盜,惟以牛、羊、駞、馬、皮、毳之物與契丹為交易。東南至上京五千余里。
又次北西至鱉古里國。又西北,又次北近西至達打國。各無君長,每部族多者三二百家,少者五七十家,以部族內(nèi)最富豪者為首領。不常厥居,逐水草,以弋獵為業(yè)。其婦人皆精于騎射。常與契丹爭戰(zhàn),前后契丹屢為國人所敗,契丹主命親近為西北路兵馬都統(tǒng),率番部兵馬十余萬防討,亦制御不下。自契丹建國已來,惟此二國為害,無柰何,番兵困之。契丹常為所攻,如暫安靜,以牛、羊、駞、馬、皮、毳為交易,不過半年,又卻為盜。東南至上京六千余里。
西近北至生吐蕃國,又西至黨項、突厥等國。皆不為契丹國害,亦不進貢往來,蓋以熟土渾、突厥、黨項等部族所隔。東南至云州三千里。
正西與昊賊以黃河為界。
西南至麟州、府州界。
又次南近西定州北平山為界。
又南至霸州城北界河。
又次南至遂城北鮑河為界。
又南近東至滄州北海。
又南至安肅軍自澗河為界。
又南近東至登州北海。
又南至雄州北拒馬河為界。
又南至海。
四京本末
上京 太宗建
上京臨潢府,乃大部落之地。離來州數(shù)十里即行海岸,俯挹滄溟,與天同碧,窮極目力,不知所際[二五]。有訥都烏河。番語山為「胡都」,水為「烏」。其東北三十里,即長泊也。涉沙磧過白馬淀,渡土河,亦云撞撞水,聚沙成墩,少人煙,多林木,其河邊平處,國主曾于此處過冬。又至木葉山三十里許,有居人瓦屋及僧舍[二六]。
中京 承天太后建
中京之地,奚國王牙帳所居。奚本曰庫莫奚,其先東部胡宇文之別種也。竄居松漠之間,俗甚不潔,而善射獵,好為寇抄。其后種類漸多,分為五部:一曰辱紇,二曰莫賀弗,三曰契個,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一千余人,為其帥,隨逐水草。中京東過小河,唱呌山道北奚王避暑莊,有亭臺。由古北口至中京北,皆奚境。奚本與契丹等,后為契丹所并。所在分奚、契丹、漢人、渤海雜處之。奚有六節(jié)度、都省統(tǒng)領。言語、風俗與契丹不同。善耕種,步射,入山采獵,其行如飛。契丹圖志云[二七]:奚地居上、東、燕三京之中,土肥人曠,西臨馬盂山六十里,其山南北一千里,東西八百里,連亙燕京西山,遂以其地建城,號曰中京。
南京 太宗建
南京本幽州地,乃古冀州之域。舜以冀州南北廣遠,分置幽州,以其地在北方。幽,陰也。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樓煩、白檀,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唐置范陽節(jié)度,臨制奚、契丹。自晉割棄,建為南京,又為燕京析津府,戶口三十萬。大內(nèi)壯麗,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錦繡組綺,精絕天下。膏腴蔬蓏、果實、稻粱之類,靡不畢出,而桑、柘、麻、麥、羊、豕、雉、兔,不問可知。水甘土厚,人多技藝,秀者學讀書,次則習騎射,耐勞苦。石晉未割棄已前,其中番漢雜斗,勝負不相當;既筑城后,遠望數(shù)十里間,宛然如帶,回環(huán)繚繞,形勢雄杰,真用武之國也[二八]。
東京 太宗建
東京,本渤海王所都之地。在唐時,為黑水、靺鞨二種依附高麗者。黑水部與高麗接,勝兵數(shù)千,多驍武,古肅慎氏地也,與靺鞨相鄰,東夷中為強國。所居多依山水,地卑隰,筑土如堤,鑿穴以居。其國西北與契丹接。太祖之興,始擊之,立其子東丹王鎮(zhèn)其地,后曰東京。
??庇?br /> [一]長春路 原作「平春路」,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云「三路錢帛司:長春、遼西、平州」。長春州置錢帛司又見于遼史興宗紀三與食貨志上。
[二]錦州 原作「綿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載錦州為遼四十三節(jié)鎮(zhèn)州之一。錦州乃節(jié)度州,又見遼史地理志三。
[三]蘇州 原作「薊州」,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亡遼錄載蘇州為節(jié)鎮(zhèn)州,而薊州乃刺史州。遼史地理志二、三同。
[四]菜州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作「業(yè)州」。
[五]刺史州七十余處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雖曰「刺史州七十」,但所錄僅六十三,其中見于國志者:德、黔、榆、營、灤、勝、溫(一本作隰)、巖(一本作嚴)、歸化、恩、山、武德、通、韓、烏、靖、寧邊、祥、新、衛(wèi)、降圣、燕、海、淥、銀、遼西、鐵、保、蘋(又作瀕)、北安、嘉、集、連、演、肅(一本作蕭)、文、蘭、拱、安、河、涿、易、檀、順、薊、雍、東勝、景、招、康(一本作廣)等五十州,余當考。
[六]榆州 此與上之榆州復出。
[七]松州 或即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之松山州。
[八]蘋州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作「瀕州」。
[九]古州 席本引一本作「石州」,與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同。古州,見畢恭遼東志等書。
[一○]仙澗州 當即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之遷潤州。
[一一]東勝州 「東」字原闕,從席本補。
[一二]曷董 「董」,原誤「童」,從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
[一三]閭州 原誤作「問州」,從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
[一四]沙漠府控制沙漠之北 「府」字原闕,從席本補。
[一五]置西北路都招討府 「北」字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增。
[一六]奧隗部族衙 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奧隗」下復有「烏隗」二字。案:「奧隗」又作「奧隈」、「奧畏」等,而「烏隗」又作「烏隈」等,均見遼史。
[一七]節(jié)制馬步軍控鶴指揮使 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節(jié)制」作「侍衛(wèi)」?!?br /> [一八]湯河詳穩(wěn)司 「湯」原作「陽」,據(jù)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湯河詳穩(wěn)司,亦曰南女直湯河司。
[一九]杓窊司 原倒作「窊杓司」,從席本及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改。遼史卷百十六國語解:「杓窊,鷙鳥總稱」。案:即鷹鹯之謂。
[二○]置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 「司」字原闕,從席本、大典本、明抄本及會編卷二十一引亡遼錄增。
[二一]衣裝耕種屋宇言語與女真人異 「言語」二字原在「女真人」下,據(jù)席本意轉(zhuǎn)。
[二二]居民言語衣裝屋宇耕養(yǎng)稍通阿里眉等國 「眉」字原闕,用大典、明抄、席氏三本補。
[二三]次東北至靺羯國 「羯」,席本作「鞨」,當是。
[二四]惟以細鷹鶻鹿細白布青鼠皮銀鼠皮大馬膠魚皮等與契丹交易 明抄本「細鷹鶻」作「細鴉鶻」,亦通。
[二五]離來州數(shù)十里即行海岸至不知所際 此本之會編卷二十引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錄,惟「數(shù)十里」彼作「三十里」為異耳。
[二六]有訥都烏河至有居人瓦屋及僧舍 此從長編卷九十七所收宋綬出使錄鈔來,但多刪削。錄作:「自中京……北六十里至羖河館。過惠州……七十里至榆林館。館前有小河,屈曲北流。自此入山,少人居。七十里至訥都烏館,蕃語謂山為『訥都』,水為『烏』。七十里至香山子館。前倚土山,臨小河。其東北三十里即長泊也。涉沙磧,過白馬淀。九十里至水泊館。度土河,亦云撞水(馬端臨文獻通考[下稱通考]載此文重「撞」字,與國志引者同)。聚沙成墩,少人煙,多林木。其河邊平處,國主曾于此過冬。凡八十里至張司空館。七十里至木葉館。離中京皆無館舍,但宿穹帳,欲至木葉三十里許,始有居人、瓦屋及僧舍?!?br /> [二七]契丹圖志云 案:宋史藝文志三史部地理類有契丹國土記、契丹疆宇圖二卷、契丹地理圖一卷,并不知作者名,未悉何者與此契丹圖志相當。
[二八]乃古冀州之域至真用武之國也 此節(jié)全本許亢宗行程錄。但「勝負不相當」一句乃作「勝負相當」。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后,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姓蕭氏。番法,王族惟與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與諸部族之人通婚;或諸部族彼此相婚嫁[一],不拘此限。漢人等亦同此。故北番惟耶律、蕭氏二姓也。
國土風俗
契丹國在庫莫奚東,唐所謂黑水靺鞨者,今其地也。有七十二部落,不相統(tǒng)制,好為寇盜。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壯,但以其尸置于山樹上,經(jīng)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夏月時,向陰食[二];我若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蛊錈o禮頑囂,于諸夷最甚。其風俗與奚、靺鞨頗同。至阿保機,稍并服諸小國,而多用漢人。漢人教之以隸書之半增損之,作文字數(shù)千,以代刻木之約。又制婚嫁,置官號,稱皇帝。漢時為匈奴所破,保鮮卑山。魏青龍中,部酋為王雄所殺,眾遂逃潢水之南,黃龍之北。至元魏,自號曰契丹。在唐開元、天寶間,使朝獻者無慮二十。故事:以范陽節(jié)度為押奚、契丹使,至唐末,契丹始盛。
并合部落
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賀氏。后分為八部,部之長號「大人」,而常推一人為王,建旗鼓,以統(tǒng)八部。每三年則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災疾而畜牧衰,則八部聚議,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為元約如此,不敢爭。及阿保機,乃曰「中國之主無代立者」。由是阿保機益以威制諸國,不肯代。其立九年,諸部共責誚之。阿保機不得已,傳其旗鼓,而謂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漢人多矣。吾欲別自為一部以治漢城,可乎?」諸部將許之。漢城在炭山東南灤河上,有鹽鐵之利,乃后魏滑鹽縣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機率漢人耕種,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漢人安之,不復思歸。阿保機知眾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諸部大人曰:「我有鹽池之利[三],諸部所食。然諸部知食鹽之利,而不知鹽有主人,可乎?當來犒我」。諸部以為然,共以牛酒會鹽池。阿保機伏兵其旁,酒酣伏發(fā),盡殺諸部大人,復并為一國,東北諸夷皆畏服之。
兵馬制度
晉末,契丹主投下兵,謂之「大帳」,有皮室兵約三萬人騎,皆精甲也,為其爪牙。國母述律氏投下,謂之「屬珊」,有眾二萬。是先,戎主阿保機牙將半已老矣,每南來時,量分借得三五千騎,述律常留數(shù)百兵,為部族根本。其諸大首領太子偉王、永康、南北王、于越、麻荅、五押等,大者千余騎,次者數(shù)百人,皆私甲也。別族則有奚、霫,勝兵亦千余,人少馬多。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四],步騎萬余人,并發(fā)左衽,竊為契丹之飾。復有近界韃靼、于厥里、室韋、女真、黨項,亦被脅屬,每部不過千余騎。其三部落吐渾、沙陁,洎幽州管內(nèi)鴈門以北十余軍、州部落漢兵,合三萬余眾[五],此是石晉割賂契丹之地。番漢諸族,其數(shù)可見矣。每契丹南侵,其眾不啻十萬。國主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槩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舍[六],環(huán)遶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七]。末逢大敵,不乘戰(zhàn)馬,俟近敵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zhàn)馬,蹄有余力。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zhàn),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赍,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
建官制度
賤他姓,貴耶律、蕭氏二姓。其官有契丹樞密院及行宮都總管司[八],謂之北面,以其在牙帳之北,以主蕃事;又有漢人樞密院、中書省、行宮都總管司[九],謂之南面,以其在牙帳之南,以主漢事。其惕隱,宗正寺也[一○]。夷離畢,參知政事也。林牙,翰林學士也。夷離巾,刺史也。內(nèi)外官多仿中國者。其下佐吏,則有敞史、木古思奴古、都奴古、徒奴古。分領兵馬,則有統(tǒng)軍、侍衛(wèi)、控鶴司,南王、北王、奚王府五帳分、提失哥東西都省太師兵。又有國舅、鈐轄、遙輦、常袞諸司,南北皮室、二十部族節(jié)度,頻必里、九克、漢人、渤海、女真五節(jié)度,五冶大師一百、六百、九百家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籍為兵。將舉兵,必殺灰牛、白馬,祠天地日及木葉山神[一一]。鑄金魚符,調(diào)發(fā)兵馬。其捉馬及傳命[一二],有銀牌二百。軍所舍,有遠探欄子馬,以夜聽人馬之聲。每其主立,聚所得人戶、馬牛、金帛及其下所獻生口[一三],或犯罪沒入者,別為行宮領之,建州縣,置官屬。既死,則設大穹廬,鑄金為像,朔、望、節(jié)、辰、忌日輒致祭[一四],筑臺高丈余,以盆焚食,謂之「燒飯」。
宮室制度
十宮各有民戶,出兵馬,阿保機曰洪義宮,德光曰永興宮,兀欲曰積慶宮,述律曰延昌宮,明記曰章敏宮,突欲曰長寧宮,燕燕曰崇德宮,隆緒曰興圣宮,隆慶曰敦睦宮,隆運曰文忠王府[一五]。又有四樓,在上京者曰西樓,木葉山曰南樓,龍化州曰東樓,唐州曰北樓。凡受冊,積柴升其上,大會蕃夷其下,已,乃燔柴告天,而漢人不得預。有諢子部百人,夜以五十人番直,四鼓將盡,歌于帳前,號曰「聒帳」。每謁木葉山,即射柳枝,諢子唱番歌前導,彈胡琴和之,已事而罷。
衣服制度
國母與蕃官皆胡服[一六],國主與漢官即漢服。蕃官戴氈冠,上以金華為飾,或以珠玉翠毛[一七],蓋漢、魏時遼人步搖冠之遺象也。額后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發(fā)一總。服紫窄袍,加義襕,系鞢帶[一八],以黃紅色絳裹革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綴飾。又有紗冠,制如烏紗帽,無檐,不擫雙耳,額前綴金花,上結(jié)紫帶,帶末綴珠[一九]?;蜃显矸?,紫窄袍,束帶。大夫或綠巾[二○],綠花窄袍,中單多紅綠色。貴者被貂裘,貂以紫黑色為貴[二一],青色為次,又有銀鼠,尤潔白;賤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弓以皮為弦,箭削樺為簳,韉勒輕快[二二],便于馳走。以貂鼠或鵝項、鴨頭為捍腰。宋真宗景德中,太常博士王曙、戶部員外郎利瓦伊往賀國主生辰,還,言國主見漢使強服衣冠,事已,即幅巾雜蕃騎出射獵矣。
漁獵時候
每歲正月上旬,出行射獵,凡六十日。然后并撻魯河鑿冰釣魚,冰泮,即縱鷹鶻以捕鵝鴈。夏居炭山,或上陘避暑。七月上旬,復入山射鹿,夜半,令獵人吹角俲鹿鳴,既集而射之。宋真宗時,晁迥往賀生辰,還,言始至長泊,泊多野鵝、鴨,國主射獵,領帳下騎,擊扁鼓遶泊,驚鵝、鴨飛起,乃縱海東青擊之,或親射焉。國主皆佩金玉錐,號殺鵝殺鴨錐。每初獲,即拔毛插之,以鼓為坐,遂縱飲,最以此為樂。又好以銅及石為槌,以擊兔。每秋則衣褐裘,呼鹿射之。夏月以布易氈帳,籍草圍棋、雙陸,或深澗張鷹。
試士科制
太祖龍興朔漠之區(qū),倥傯干戈,未有科目。數(shù)世后,承平日久,始有開辟。制限以三歲,有鄉(xiāng)、府、省三試之設。鄉(xiāng)中曰鄉(xiāng)薦,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時有秀才未愿起者,州縣必根刷遣之。程文分兩科,曰詩賦,曰經(jīng)義,魁各分焉。三歲一試進士,貢院以二寸紙書及第者姓名給之,號「喜帖」。明日舉按而出,樂作,及門,擊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試,臨期取旨,又將第一人特贈一官[二三],授奉直大夫、翰林應奉文字。第二人、第三人止授從事郎,余并授從事郎。圣宗時,止以詞賦、法律取士,詞賦為正科,法律為雜科。若夫任子之令,不論文武并奏,蔭亦有員數(shù)。
??庇?br /> [一]或諸部族彼此相婚嫁 原無「此」字,用席本、明抄本補。
[二]夏月時向陰食 此六字據(jù)席本及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補。
[三]我有鹽池之利 「池」原作「地」,據(jù)席本、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一及通鑒卷二百六十六改。
[四]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翰兵 「翰」原作「漢」,據(jù)本書前文及長編卷二十七載宋琪奏疏之文、宋會要蕃夷一并參考宋史宋琪傳改。高模翰即高松,遼史卷七十六有傳。金史高禎傳載禎五世祖牟翰仕遼,官至太師。牟翰亦即模翰。
[五]合三萬余眾 「三萬」,長編卷二十七宋琪疏文、宋會要蕃夷一及宋史宋琪傳均作「二萬」。
[六]眾即頓舍 「舍」,長編卷二十七宋琪奏疏作「合」,而此同于宋史宋琪傳,皆可通。
[七]一匝便行 「匝」原作「布」,據(jù)長編卷二十七宋琪疏文并參考宋史宋琪傳改。
[八]及行宮都總管司 長編卷一百十無「管」字,當脫。
[九]行宮都總管司 長編卷一百十亦無「管」字。
[一○]其惕隱宗正寺也 「宗正寺」,長編卷一百十作「宗室」。案:遼史百官志一謂:「惕隱,亦曰梯里已?!箛Z解:「惕隱,典族屬官。即宗正職也?!拱俟僦疽挥种^:「大惕隱司?!嬗袊?,首設此官,其后百官擇人,必先宗姓?!?br /> [一一]必殺灰牛白馬祠天地日及木葉山神 「日」字原脫,從長編卷一百十補。
[一二]其捉馬及傳命 「捉」原作「促」,從席本及長編卷一百十改。
[一三]聚所得人戶馬牛金帛及其下所獻生口 「得」,長編卷一百十及席校引一本作「剽」。
[一四]朔望節(jié)辰忌日輒致祭 「朔望節(jié)辰忌日」,長編卷一百十作「朔望節(jié)忌辰日」,不順,遼史地理志一亦作「朔望節(jié)辰忌日」。
[一五]十宮各有民戶至隆運曰文忠王府 案:洪義宮,余靖武溪集同,遼史卷三十一「洪」作「弘」。遼史同卷「述律曰延昌宮」作「穆宗曰延昌宮」;章敏宮,「敏」字作「愍」;「突欲曰長寧宮」作「應天皇后曰長寧宮」。又「興宗曰延慶宮,道宗曰太和宮,天祚曰永昌宮」,均國志所不載。
[一六]國母與蕃官皆胡服 原無「皆」字,從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
[一七]或以珠玉翠毛 此同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而席本「以」作「加」,則同于遼史儀衛(wèi)志二。
[一八]加義襕系鞢帶 原脫「襕」字,從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
[一九]上結(jié)紫帶帶末綴珠 所重「帶」字,據(jù)席本及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補。然遼史儀衛(wèi)志二亦不重「帶」字。
[二○]大夫或綠巾 「大夫」原作「丈夫」,據(jù)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改;「綠巾」原作「綠中單」,據(jù)席本及上引宋綬出使錄改。
[二一]貂以紫黑色為貴 原闕「貂」字,據(jù)席本及前引宋綬出使錄補。
[二二]韉勒輕快 「快」,長編卷九十七宋綬出使錄作「簡」,而宋會要蕃夷二誤「駛」。
[二三]又將第一人特贈一官 「第」字原脫,從席本及文義補。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四
王沂公行程錄
初,奉使者止達幽州,后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涼淀、北安州、炭山、長泊。
自雄州白溝驛度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一]。北度涿水、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xiāng)縣。度盧溝河[二],六十里至幽州,號燕京。子城就羅郭西南為之,正南曰啟夏門,內(nèi)有元和殿、洪政殿,東門曰宣和。城中坊門皆有樓。有閔忠寺,本唐太宗為征遼陣亡將士所造;又有開泰寺,魏王耶律漢寧造,皆邀朝士游觀。城南門外有于越王廨[三],為宴集之所。門外永平館,舊名碣石館,請和后易之。南即桑干河。
出北門,過古長城、延芳淀[四],四十里至孫侯館,改為望京館,稍移故處。望楮谷山、五龍池,過溫余河、大夏坡,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五]。五十里至順州。東北過白嶼河[六],北望銀冶山,又有黃羅螺盤[七]、牛闌山,七十里至檀州。自北漸入山[八],五十里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廣,謂之金溝淀,國主嘗于此過冬。自此入山,詰曲登陟[九],無復里堠,但以馬行記日景而約其里數(shù)。過朝鯉河,亦名七度河,九十里至古北口。兩旁峻崖,中有路,僅容車軌;口北有鋪,彀弓連繩,本范陽防扼奚、契丹之所,最為隘束。然幽州東趨營、平州,路甚平坦[一○],自頃犯邊,多由斯出。又度德勝嶺[一一],盤道數(shù)層,俗名思鄉(xiāng)嶺,八十里至新館。過雕窠嶺[一二]、偏槍嶺,四十里至臥如來館,蓋山中有臥佛像故也。過烏灤河,東有灤州,因河為名。又過墨斗嶺,亦名渡云嶺[一三],長二十里許。又過芹菜嶺,七十里至柳河館,河在館旁。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一四]。渤海俗,每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shù)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回旋宛轉(zhuǎn),號曰「踏錘」。所居室[一五],皆就山墻開門。過松亭嶺,甚險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館。惟有番戶百余[一六],編荊為籬,鍛鐵為軍器[一七]。東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館。八十里至鹿兒峽館。過蝦蟆嶺,九十里至鐵漿館。過石子嶺,自此漸出山[一八],七十里至富谷館[一九],居民多造車者,云渤海人。正東望馬云山[二○],山多禽獸、林木,國主多于此打圍。八十里至通天館。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庳小,方圓纔四里許[二一]。門但重屋,無筑阇之制。南門曰朱夏,門內(nèi)夾道步廊,多坊門。又有市樓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闕。次至大同館,其北門曰陽德、閶闔[二二]。城內(nèi)西南隅岡上有寺。城南有園圃,宴射之所。
自過古北口,即蕃境。居人草庵板屋,亦務耕種,但無桑柘;所種皆從隴上,蓋虞吹沙所壅。山中長松郁然,深谷中多燒炭為業(yè)。時見畜牧,牛、馬、橐駞,尤多青羊、黃豕,亦有挈車帳,逐水草射獵。食止麋粥、粆糒。
富鄭公行程錄[二三]
富鄭公之使北朝也,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臨都館。又四十里至官窯館。又七十里至松山館。又七十里至崇信館。又九十里至廣寧館。又五十里至姚家寨館。又五十里至咸寧館。又三十里度潢水石橋,旁有饒州,蓋唐朝嘗于契丹置饒樂州也,今渤海人居之。又五十里至保和館。度黑河,七十里至宣化館。又五十里至長泰館,西二十里許有佛寺民舍[二四],云即祖州,亦有祖山,山中有阿保機廟。又四十里至上京臨潢府。自過崇信館,即契丹舊境,蓋其南皆奚地也。入西門,門曰金德,內(nèi)有臨潢館。子城東門曰順陽,入門北行至景福門,又至承天門,內(nèi)有昭德、宣政二殿,皆東向,其氈廬亦皆東向。臨潢西北二百余里,號涼淀,在漫頭山南,避暑之處,多豐草,掘丈余,即堅冰云。
余尚書北語詩
余靖尚書使契丹,為北語詩,契丹愛之。再往,益親。余詩云:「夜筵設罷侈盛也。臣拜洗[二五],受賜也。兩朝厥荷通好也。情干勒[二六]。厚重也。微臣稚魯拜舞也。祝若統(tǒng)[二七],福佑也。圣壽鐵擺嵩高也。俱可忒[二八]。無極也?!箛髋e大杯,謂余曰:「能道此,人木為卿飲?!箯团e之,國主大笑,遂為酬觴[二九]。
刁奉使北語詩
刁約使契丹,為北語詩云:「押燕移離畢,移離畢,官名,如中國執(zhí)政??捶抠R跋支賀跋支,如執(zhí)政防閣[三○]。餞行三匹裂,匹裂,似小木罌,以木為之,加黃漆。密賜十貔貍。形如鼠而大,穴居,食谷梁,嗜肉。北朝為珍膳,味如豚肉而脆?!?br /> 校勘記
[一]又七十里至涿州 原脫「七」字,據(jù)席本及宋會要蕃夷二、通考契丹中所載王曾行程錄補。長編卷七十九王曾此錄之文亦闕「七」字。
[二]度盧溝河 上引長編之王曾錄及遼史地理志四同此,而上引通考及會要之王曾錄均作「度盧孤河」。
[三]城南門外有于越王廨 上引會要之王曾錄及遼史地理志四同此,上引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外」作「內(nèi)」。
[四]延芳淀 案:延芳淀在燕京南,今北京南海子側(cè)有延芳村,即其遺址。此當屬衍文而誤系于此。
[五]過溫余河大夏城坡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 此同席本及上引會要之王曾錄,上引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大夏城坡」作「大夏坡」。又上引會要之王曾錄「坡西北即涼淀避暑之地」作「西北即西京為避暑之地」,席本及上引長編、通考之王曾錄同此。
[六]東北過白嶼河 「白」原誤「曰」,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改。白嶼河又作白絮河、白遂河,今但稱白河。
[七]又有黃羅螺盤 黃羅螺盤,即古之螺山,今之紅螺山。此處文字似有訛誤。
[八]自北漸入山 「北」,同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而席本注「一作『此』」。
[九]詰曲登陟 「陟」原作「涉」,據(jù)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改,席本同作「涉」?!冈憽?,長編及會要之王曾錄同,席本及通考之王曾錄作「屈」。
[一○]路甚平坦 「路」字據(jù)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
[一一]又度德勝嶺 「德勝嶺」,曾公亮武經(jīng)總要引王曾錄作「德勝口」,遼史圣宗紀五及耶律斜畛傳有得勝口之名。
[一二]過雕窠嶺 元史河渠志一引王曾錄無雕窠嶺之名。案:雕窠嶺在山西高平縣西北,由江嶺路入。見通鑒卷二百九十一后周太祖顯德元年三月壬辰及丁酉兩日下胡三省注。此亦他書之羼混者。
[一三]又過墨斗嶺亦名渡云嶺 遼史地理志三引王曾錄無「亦名」二字。參照宋人使遼諸錄,知墨斗嶺、渡云嶺為二山。地理志是。
[一四]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 同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皆無「成」字,似屬衍文。
[一五]所居室 上引會要之王曾錄作「所居屋室」,長編及通考之王曾錄作「所居屋」。
[一六]惟有番戶百余 「惟」原作「雖」,據(jù)席本改。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均無此字。
[一七]鍛鐵為軍器 上引長編、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皆作「鍛鐵為兵器」。
[一八]自此漸出山 「出」原作「入」,其誤與上引長編之王曾錄同。但會要及通考之王曾錄作「出」,據(jù)改。案:劉敞出山詩自注:「自檀州東北入山,到鐵漿館出山,凡八程?!?見公是集。)
[一九]七十里至富谷館 「富」原誤「當」,從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改。
[二○]正東望馬云山 「云」字原脫,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
[二一]城垣庳小方圓纔四里許 「庳」,原作「大」,明抄本同。但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均作「庳」。長編卷六十八及會要蕃夷二所載宋摶使遼行程錄,言中京「城壘卑小」。然路振乘軺錄記中京外城「幅員三十里」,內(nèi)城「幅員約七里」。此處疑有脫簡。
[二二]又有市樓四至其北門曰陽德閶闔 此段從「有」至「門」凡二十一字原闕(明抄本亦闕),據(jù)席本及上引長編、會要、通考之王曾錄補?!柑旆健⒋筢椤?,會要、王曾錄作「天市、天衢」。
[二三]富鄭公行程錄 案:此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九月薛映、張士遜使遼所上語錄之文(見長編卷八十八)。富弼雖數(shù)度使遼,皆在仁宗朝。遼史地理志一稱此行程錄為薛映所記,是。此題名弼撰,實誤。
[二四]西二十里許有佛寺民舍 「舍」原作「社」,據(jù)席本校語及上引長編之薛映、張士遜語錄改。
[二五]夜筵設罷侈盛也臣拜洗 「設罷」,劉攽中山詩話作「設邏」,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下稱類苑)卷三十九作「沒邏」;「侈盛」,同上引詩話作「厚盛」。
[二六]兩朝厥通好也荷情干勒 「干勒」,同上引類苑作「斡勒」,詩話作「感勤?!?br /> [二七]微臣稚魯拜舞也祝若統(tǒng) 「稚」,同上引類苑作「雅」。
[二八]圣壽鐵擺嵩高也俱可忒 同上引類苑「可」字下有注:「口勿反」。
[二九]國主舉大杯謂余曰至遂為酬觴 此句同上引類苑作「虜主舉大杯,謂余:『卿能道此,我為卿飲?!挥鄰脱灾?,虜主大笑,遂為釂觴」。承恩堂本「人木為卿飲」作「余為卿飲」,席本同作「人木為卿飲」。
[三○]如執(zhí)政防閣 曾慥類說卷五十六所收古今詩話「防」作「房」,是。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五
胡嶠陷北記
同州合陽縣令胡嶠,居契丹七年,周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關。明日,又西北入石門關,關路崖狹,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也。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臺山,其一峯最高者,東臺也。又三日,至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雞鳴山,云唐太宗北伐聞雞鳴于此,因以名山。明日,入永定關北,此唐故關也。又四日,至歸化州。又三日,登天嶺,嶺東西連亙,有路北下,四顧冥然,黃云白草,不可窮極。契丹謂嶠曰:『此辭鄉(xiāng)嶺也,可一南望而為永訣?!弧雇姓呓詰Q哭,往往絕而復蘇。又行三四日,至黑榆林。時七月,寒如深冬。又明日,入斜谷,谷長五十里,高崖峻谷,仰不見日而寒尤甚。已出谷,得平地,氣稍溫。又行二日,渡湟水。又明日,渡黑水。又二日,至湯城淀,地氣最溫,契丹若大寒[一],則就溫于此。其水泉清泠,草軟如茸,可藉以寢,而多異花,記其二種:一曰旱金,大如掌,金色爍人;一曰青囊,如中國金燈,而色類藍,可愛。又二日至儀坤州,渡麝香河。自幽州至此無里堠,其所向不知為南北。又二日,至赤崖。蕭翰與世宗兀欲相及,遂及述律后,太祖之后。戰(zhàn)于沙河[二],述律兵敗而北,兀欲追至獨樹渡,遂囚述律于撲馬山。又行三日,遂至上京,所謂西樓也。西樓有邑屋市肆,交易無錢而用布。有綾、錦諸工作,宦者[三]、翰林、伎術、教坊、角抵、秀才、僧尼、道士等,皆中國人,而并、汾、幽、薊之人尤多。自上京東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東行,地勢漸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數(shù)十里。遂入平川[四],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又東行,至褭潭,始有柳,而水草豐美;有息雞草尤美而本大,馬食不過十本而飽。自褭潭入大山,行十余日而出,過一大林,長二三里,皆蕪荑,枝葉有芒刺如箭羽。其地皆無草。兀欲時卓帳于此,會諸部人葬太宗。自此西南行,日六十里,行七日,至大山門,兩高山相去一里,而長松、豐草、珍禽、異獸、野卉[五],有屋室碑石,曰:『陵所也?!回S爰溃T部大人惟執(zhí)祭器者得入,入而門闔。明日開門,曰『拋盞』,禮畢。問其禮,皆秘不肯言」。嶠所目見囚述律,葬太宗等事,與中國所記差異。
已而翰得罪被鎖,嶠與部曲東之福州。福州,翰所治也。嶠等東行,過一山名十三山,云此西南去幽州二千里。又東行數(shù)日,過衛(wèi)州,有居人三十余家,蓋契丹所虜中國衛(wèi)州人筑城而居之。嶠至福州,而契丹多憐嶠,教其逃歸,嶠因得其諸國種類遠近。云:「距契丹國東至于海,有鐵甸,其族野居皮帳,而人剛勇。其地少草木,水咸濁,色如血,澄之久而后可飲。又東女真,善射,多牛、鹿、野狗。其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遇雨則張革為屋。常作鹿鳴,呼鹿而射之,食其生肉。能釀糜為酒,醉則縛之而睡,醒而后解,不然則殺人。又東南渤海,又東遼國,皆與契丹略同。其南海曲,有魚鹽之利。又南奚,與契丹略同,而人好殺戮。又南至于榆關矣。西南至儒州,皆故漢地。西則突厥、回紇。西北至嫗厥律,其人長大,髦頭,酋長全其發(fā),盛以紫囊。地苦寒,水出大魚,契丹仰食。又多黑、白、黃貂鼠皮,北方諸國皆仰足。其人最勇,鄰國不敢侵。又其西轄戞,又其北單于突厥,皆與嫗厥律略同。又北黑車子,善作車帳,其人知孝義,地貧無所產(chǎn)。云契丹之先,常役回紇,后背之,走黑車子,始學作車帳。又北牛蹄突厥,人身牛足。其地尤寒,水曰瓠河,夏秋冰厚二尺,春冬冰徹底,常燒器銷冰,乃得飲。東北至韈刼子,其人髦首,披布為衣,不鞍而騎,大弓長箭,尤善射,遇人輒殺而生食其肉,契丹等國皆畏之。契丹五騎遇一韈刼子,則皆散走。其國三面皆室韋,一曰室韋,二曰黃頭室韋,三曰獸室韋。其地多銅、鐵、金、銀,其人工巧,銅、鐵諸器皆精好,善織毛錦。地尤寒,馬溺至地成冰堆。又北狗國,人身狗首,長毛不衣,手搏猛獸,語為犬噑,其妻皆人,能漢語,生男為狗,女為人,自相婚嫁,穴居食生,而妻女人食。云嘗有中國人至其國,其妻憐之,使逃歸,與其筋十余只,教其每走十余里遺一筋,狗夫追之,見其家物,必銜而歸,則不能追矣。」其說如此。又曰:「契丹嘗選百里馬二十匹,遣十人赍干北行,窮其所見。其人自黑車子,歷牛蹄國以北,行一年,經(jīng)四十三城,居人多以木皮為屋。其語言無譯者,不知其國地、山川、部族名號。其地氣遇平地則溫和,山林則寒冽。至三十三城,得一人,能鐵甸語,其言頗可解,云地名頡利烏于邪堰。云『自此以北,龍蛇、猛獸、魑魅羣行,不可往矣』。其人乃還,此北荒之極也?!?br /> 契丹謂嶠曰:「夷狄之人豈能勝中國?然晉所以敗者,主暗而臣不忠?!挂蚓叩乐T國事,曰:「子歸悉以語漢人,使?jié)h人努力事其主,無為夷狄所虜,吾國非人境也。」嶠歸,錄以為記云。
張舜民使北記
殺狐林
契丹主太宗怒晉出帝不稟北命,擅登大寶,自將兵南下,執(zhí)出帝母、后、大臣北歸。于鄴西愁死崗得疾,至欒城殺狐林而崩[六]。其崗者[七],本陳思王不為文帝所容,于此悲吟,號愁思崗,訛為「愁死」[八]。殺狐林者,村民林中射殺一狐,因以名之。
兜玄國
契丹上京曾有人忽見二青衣駕赤犢出耳中[九],別有天地,花木繁茂,云兜玄國也。
割馬肝
張舜民使契丹,是時耶律永興、姚跋洄二人接伴[一○],舜民因問:「北馬有割去肝者,遂無病能行,果否?」答云:「有之。其法飲以醇酒,于腋間破之,取去少肉,然亦十喪八九?!?br /> 雕窠生獵犬
舜民又問:「北地雕窠中生獵犬,果否?」答云:「亦有之,然極難得。今駕前有二只,其性頗異,每獵而獲,十倍于常犬?!?br /> 吹葉成曲
胡人吹葉成曲,以番歌相和,音韻甚和。
銀牌
銀牌形如方響,刻蕃書「宜速」二字,使者執(zhí)牌馳馬,日行數(shù)百里,牌所至,如國主親到,需索更易,無敢違者。
佛妝
北婦以黃物涂面如金,謂之「佛妝」。
以車渡河
過盧溝河,伴使云:「恐乘轎危,莫若車渡極安,且可速濟。」南人不曉其法。
??庇?br /> [一]契丹若大寒 「若」原作「苦」,「大」原作「太」,均據(jù)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改。
[二]戰(zhàn)于沙河 通鑒卷二百八十七后漢天福十二年六月紀事胡三省注:「胡嶠入遼錄曰:『兀欲及述律戰(zhàn)于沙河石橋?!簧w沙河之橋也,南則姚家洲,北則宣化館,至西樓。」三省所稱之入遼錄,又為入遼記,即此陷北記,正稱陷虜記。沙河石橋,或只曰石橋,又曰潢河橫渡。姚家洲即薛映、張士遜語錄所記之姚家寨館,他書又謂之會星館。宣化館,亦見薛書。
[三]宦者 「宦」原作「官」,用上引四夷附錄二改。席本及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五契丹上引此書亦誤「宦」為「官」。
[四]遂入平川 「川」原作「州」,用上引四夷附錄二改。
[五]珍禽異獸野卉 同上引四夷附錄二無「異獸」二字。
[六]至欒城殺狐林而崩 「欒城」原作「鑾城」,據(jù)通鑒卷二百八十七改。
[七]其崗者 「其」字據(jù)曾慥類說卷十二所載紀異記之文補。席本乃作「其愁死崗者」。
[八]訛為愁死 「訛」原作「托」,亦據(jù)上引紀異記之文及席本改。
[九]契丹上京曾有人忽見二青衣駕赤犢出耳中 「耳」,類說卷十一幽怪錄記此事作「市」。
[一○]是時耶律永興姚跋洄二人接伴 類說卷十三所收張舜民使遼錄「跋洄」作「跂回」。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六
諸蕃記
奚國
太祖初興,擊奚滅之,復立奚王,而使契丹監(jiān)其兵,后為中京。詳見前志。
古肅慎國
古肅慎城,方五里,在渤海國三十里[一],遺堞尚在。
室韋國
室或為「失」,蓋契丹之類,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為室韋。路出和龍北千余里,入契丹國[二]。與奚、契丹同。夏則城居,冬逐水草,有南室韋、北室韋。其俗,丈夫皆披發(fā),婦人皆盤發(fā),衣服與契丹同,乘牛車,以蘧蒢為屋,如氈車狀。度水,則束薪為栰,或有以皮為舟者。馬則織草為韉,結(jié)繩為轡。氣候多寒,田收甚薄[三]。惟麞鹿射獵為務[四],食肉衣皮,鑿冰沒水中,而網(wǎng)取魚鱉。地多積雪,懼陷坑穽,騎木而行[五]。太祖并諸番三十六國,室韋在其中。
新羅國
新羅在高麗東南[六],本漢時樂浪地。其言語、名物有似中國人,名「國」為「邦」,「弓」為「弧」[七],「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文字、甲兵同于中國。選人壯健者悉入軍。每月旦相賀,王設宴會,班賚羣官。有大事,則聚官詳議定之。田甚良沃,水陸兼種。服色尚素,婦人辮發(fā)繞頭,以雜彩及珠為飾?;榧尬ň剖扯眩p重隨貧富。新羅國王誦,自契丹承天皇后初臨朝入貢。其后王誦為部下所殺,立其弟詢。契丹以王詢不進貢,興兵北討,十年方罷兵,新羅依舊朝貢。
高昌國
高昌都交河城,漢車師前王庭也。四面多大山,晉以其地為高昌郡。地石磧,氣候溫暖,厥土良沃,麥一歲再熟,宜蠶。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引水溉田。出赤鹽,其味甚美。俗事天神,兼信佛法。其官有八長史,有五將軍,又有侍郎、校郎、主簿、從事,階位相次。契丹時,三年一次朝貢,進獻玉、珠、乳香、斜合、黑皮、褐里絲等。亦有互市,其國主親與北主評價。
女真國
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山,乃鴨淥水之源[八]。東瀕海,南鄰高麗,西接渤海,北近室韋。其地乃肅慎故區(qū)也。地方數(shù)千里[九],戶口十余萬,無大君長,立首領,分主部落。地饒山林,田宜麻谷,土產(chǎn)人參、蜜蠟、北珠、生金、細布、松實、白附子,禽有鷹、鹯、海東青之類,獸多牛、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后為契丹所制,擇其酋長世襲。又于長春路置東北統(tǒng)軍司,黃龍府置兵馬都部署司,咸州置詳穩(wěn)司,分隸之,役屬于契丹。其后常遣銀牌天使至女真,每夕必欲薦枕者,其國舊輸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適女待之。后求海東青使者絡繹,持大國使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高者,女真浸忿遂叛。
黃頭女真
黃頭女真,皆山居,號合蘇館女真。合蘇館,河西亦有之。有八館,在黃河東,與金粟城、五花城隔河相近[一○]。其人戇樸勇鷙,不能別死生,契丹每出戰(zhàn)[一一],皆被以重札,令前驅(qū)。髭發(fā)皆黃,目睛多綠,亦黃而白多。
嗢熱國
嗢熱者,國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后為太祖徙置黃龍府南百余里,曰賓州,州近混同江,即古之粟末河,黑水也。部落雜處,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tǒng)之契丹。女真貴游子弟及富家兒[一二],月夕被酒,則相率攜樽馳馬,戲飲其地。婦女聞其至,多聚觀之,間令侍坐,與之酒則飲,亦有起舞歌謳以侑觴者。邂逅相契,調(diào)謔往反,即載以歸,婦之父母知亦不為之顧。留數(shù)歲有子,始具茶食酒數(shù)車歸寧,謂之「拜門」,因執(zhí)子壻之禮。其俗謂男女自媒,勝于納幣而婚者。飲食皆以木器,好寘蠱,他人欲其不驗者,云三彈指于器上則其毒自解,亦間有遇毒而斃者。族多姓李[一三]。
渤海國
渤海國,去燕京東北千五百里,以石累城腳,東并海。其王舊以大為姓,右姓曰高、張、楊、竇、烏、李,不過數(shù)種,部曲、奴婢無姓者,皆從其主。婦人皆悍妬,大抵與他姓相結(jié)為十姊妹[一四],迭幾察其夫,不容側(cè)室及他游,聞則必謀寘毒,死其所愛。一夫有所犯而妻不之覺者,眾人則羣聚而詬之[一五],爭以忌嫉相夸。男子多智謀,驍勇出他國右,至有「三人渤海當一虎」之語。自天祚之亂,金人陷城,慮其難制,轉(zhuǎn)徙他所,其人大怨[一六]。富室安居踰二百年,往往為園池,植牡丹,多至三二百本,有數(shù)十干叢生者,皆燕地所無,纔以十數(shù)千或五千賤貿(mào)而去。其居故地者,仍歸契丹[一七],舊為東京,置留守,有蘇、扶等州[一八],蘇與宋登州、青州相直,每大風順,隱隱聞犬鶏聲。
??庇?br /> [一]在渤海國三十里 紀聞作「在渤海國都外三十里」。席本「三十里」上妄增「東」字。
[二]路出和龍北千余里入契丹國 案:此語實出魏書失韋傳與北史室韋傳,席本改契丹國為室韋國,非是。
[三]田收甚薄 「甚」原誤「其」,據(jù)席本改。
[四]惟鹿為務 此并北史室韋傳:「饒麞鹿,射獵為務」而成句,席本改作「惟射獵麞鹿射獵為務」,非原文也。
[五]騎木而行 案此亦本自上引室韋傳,席本改「騎」為「倚」,誤。
[六]新羅在高麗東南 「東南」原作「國東」。案:北史新羅傳:「地在高麗東南」。隋書新羅傳:「在高麗東南」。今據(jù)二書改「國東」為「東南」。
[七]弓為弧 「弓」原誤「宮」,據(jù)北史、梁書兩新羅傳改。
[八]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山乃鴨淥水之源 「之東」下當遺「長白」二字。會編卷三載:女真「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鴨淥水之源」??勺C。
[九]地方數(shù)千里 會編卷三作「地方千余里」。
[一○]合蘇館河西亦有之至五花城隔河相近 在紀聞,此屬注文,今混作正文,當析出。
[一一]契丹每出戰(zhàn) 按:「每出戰(zhàn)」云云,紀聞所記原為金人之事,國志改為契丹之事,原義盡失。
[一二]以其族類之長為千戶統(tǒng)之契丹女真貴游子弟及富家兒 「千戶」原作「十戶」,據(jù)席本及紀聞改;「女真」二字原脫,從紀聞補。
[一三]族多姓李 當依紀聞作「族多李姓」。
[一四]大抵與他姓相結(jié)為十姊妹 「為」字據(jù)紀聞補。
[一五] 眾人則羣聚而詬之 「眾」,紀聞作「九」。
[一六]慮其難制轉(zhuǎn)徙他所其人大怨 案:此句紀聞作「金人慮其難制,頻年轉(zhuǎn)戍山東,每徙不過數(shù)百家,至辛酉歲,盡驅(qū)以從,其人大怨」云?!羔恪乖鳌竿健?,亦據(jù)改。
[一七]其居故地者仍歸契丹 「歸」字原無,據(jù)席本補。紀聞此句作「其居故地者,今仍契丹」。
[一八]有蘇扶等州 「扶」下原有「復」字衍文,今據(jù)紀聞刪。案:復州即扶州。會編卷三撮抄紀聞之文,亦只稱「有蘇、扶等州」。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七
歲時雜記
正旦
正月一日,國主以糯米飯、白羊髓相和為團,如拳大,于逐帳內(nèi)各散四十九個,候五更三點,國主等各于本帳內(nèi)牎中擲米團在帳外,如得雙數(shù),當夜動蕃樂,飲宴;如得只數(shù),更不作樂,便令師巫十二人,外邊遶帳撼鈴執(zhí)箭唱呌,于帳內(nèi)諸火爐內(nèi)爆鹽,并燒地拍鼠,謂之「驚鬼」。本帳人第七日方出。乃穰度之法。北呼此謂之「妳揑離」,漢人譯云,「妳」是「丁」,「揑離」是「日」。
立春
立春日,婦人進春書,以青繒為幟,刻龍象銜之,或為蝦蟆。
人日
人日,京都人食煎餅于庭中,俗云「熏天」,未知所從出也。
中和
二月一日,大族姓蕭者,并請耶律姓者,于本家筵席。北節(jié)為「轄里」[一],漢人譯云「轄里」是「請」,「尀」是「時」。
上巳
三月三日,國人以木雕為兔,分兩朋走馬射之。先中者勝,其負朋下馬,跪奉勝朋人酒,勝朋于馬上接杯飲之。北呼此節(jié)為「淘里化」,漢人譯云「淘里」是「兔」,「化」是「射」。
佛誕日
四月八日[二],京府及諸州,各用木雕悉達太子一尊,城上舁行,放僧尼、道士、庶民行城一日為樂。
端五
五月五日午時,采艾葉與綿相和,絮衣七事,國主著之,蕃漢臣僚各賜艾衣三事。國主及臣僚飲宴,渤海廚子進艾糕,各點大黃湯下。北呼此節(jié)為「討賽籬」。又以雜絲結(jié)合歡索,纏于臂膊,婦人進長命縷,宛轉(zhuǎn)皆為人象,帶之。
朝節(jié)
夏至日,婦人進扇及粉脂囊。
三伏
六月十八日,大族耶律姓并請蕭姓者,亦名「瞎里」[三]。
中元
七月十三日夜,國主離行宮,向西三十里卓帳宿。先于彼處造酒食,至十四日,應隨從諸軍并隨部落動番樂,設宴至暮,國主卻歸行宮,謂之「迎節(jié)」。十五日動漢樂,大宴。十六日早,卻往西方,令隨行軍兵大喊三聲,謂之「送節(jié)」。此節(jié)為「賽離舍」,漢人譯云「賽離」是「月」,「舍」是「好」。謂「月好」也[四]。
中秋
八月八日,國主殺白犬于寢帳前七步,埋其頭,露其嘴。后七日,移寢帳于埋狗頭上[五]。北呼此節(jié)為「揑褐妳」,漢人譯云「揑褐」是「狗」,「妳」是「頭」。
重九
九月九日,國主打團斗射虎[六],少者輸重九一筵席。射罷,于地高處卓帳,與番漢臣登高,飲菊花酒。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醬拌食之。北呼此節(jié)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七]。又以茱萸研酒,灑門戶間辟惡。亦有入鹽少許而飲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惡。
小春
十月內(nèi),五京進紙造小衣甲并槍刀器械各一萬副。十五日一時推垛,國主與押番臣寮望木葉山葬太祖處。奠酒拜,用番字書狀一紙,同焚燒奏木葉山神,云「寄庫」。北呼此時為「戴辢」,漢人譯云「戴」是「燒」,「辢」是「甲」。
冬至
冬至日,國人殺白羊、白馬、白鴈,各取其生血和酒,國主北望拜黑山,奠祭山神。言契丹死,魂為黑山神所管。又彼人傳云:凡死人,悉屬此山神所管,富民亦然。契丹黑山,如中國之岱宗。云北人死,魂皆歸此山。每歲五京進人、馬、紙物各萬余事,祭山而焚之。其禮甚嚴,非祭不敢近山。
臘月
臘月,國主帶甲戎裝,應番漢臣諸司使已上并戎裝,五更三點坐朝,動樂飲酒罷,各等第賜御甲、羊馬。北呼為「粆離」,漢人譯云「離」是「戰(zhàn)」,「」是「時」。是「戰(zhàn)時」也。
治盜
正月十三日,放國人做賊三日,如盜及十貫以上,依法行遣。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八],「」是「時」。
行軍
契丹行軍不擇日,用艾和馬糞,于白羊琵琶骨上炙,炙破便出行,不破即不出。
午日
契丹出軍,每遇午日起程,如不用兵,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九],言午是北朝大王之日。
旋風
契丹人見旋風,合眼,用鞭望空打四十九下,口道「坤不刻」七聲。
舍利
契丹富豪民要裹頭巾者,納牛、駞十頭[一○],馬百匹,并給契丹名目,謂之「舍利」。
跪拜[一一]
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著地,以手動為節(jié),數(shù)止于三。彼言「揑骨地」者,即「跪」也。
長白山
長白山,在泠山東南千余里,蓋白衣觀音所居。其山禽獸皆白,人不敢入,恐穢其間,以致蛇虺之害。黑水發(fā)源于此,舊云粟末河,太宗破晉,改為混同江。其俗刳木為舟,長可八尺,形如梭,曰「梭船」,上施一槳,止以捕魚;至渡車,則方舟或三舟。
澤蒲
西樓有蒲,瀕水叢生,一干葉如柳,長不盈尋丈,用以作箭,不矯揉而堅,左氏所謂「董澤之蒲」是也。
回鶻豆
回鶻豆,高二尺許,直干,有葉無旁枝,角長二寸,每角止兩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黃,味如粟。
螃蟹
渤海螃蟹,紅色,大如椀,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國蟹螯。石,鮀魚之屬,皆有之。
??庇?br /> [一]北節(jié)為轄里 「北節(jié)為」,席本作「北呼此節(jié)為」,武珪燕北雜記(下稱雜記)作「番呼此節(jié)為」。又「轄」字,雜記作「瞎」。
[二]四月八日 案:經(jīng)論中佛誕日有二,長阿含經(jīng)、薩婆多論等謂二月八日佛出生;瑞應經(jīng)、灌佛經(jīng)等謂十方諸佛皆用四月八日生。國志取后者,遼史禮志六取前者。
[三]亦名瞎里 此作「瞎」,與雜記同,席本仍作「轄」。
[四]七月十三日夜至謂月好也 雜記稱:「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迎節(jié)、送節(jié)、哭節(jié),大番呼為賽離舍」。原注:「『賽離』是『月』,『舍』是『好』」。
[五]移寢帳于埋狗頭上 雜記「狗頭」下有「地」字。
[六]國主打團斗射虎 雜記「團斗」作「圃斗」。
[七]北呼此節(jié)為必里遲離漢人譯云九月九日也 雜記「必里遲離」作「一十賽」,并注明:「『一十』是『九』,『賽』是『九』」。
[八]北呼為鶻里漢人譯云鶻里是偷 兩處「鶻里」,雜記并作「鶻呂」。
[九]亦須排辦望西大喊七聲 「排辦」,雜記作「排陣」,而說郛明抄重排本之雜記仍作「排辦」。
[一○]納牛駞十頭 「十頭」,雜記作「七十頭」,當是。但遼史國語解釋「舍利」一詞,亦云「納牛、駝十頭」,其誤由來久矣。
[一一]跪拜 此則與以下「長白山」、「澤蒲」、「回鶻豆」、「螃蟹」四則,并從紀聞抄來,均女真禮俗、物產(chǎn),而與契丹無涉。
附錄一 跋
契丹國志提要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秘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誓書、議書一卷,南北朝及諸國饋貢禮物數(shù)一卷,雜載、地理及典章制度二卷,行程錄及諸雜記四卷。錢曾讀書敏求記稱其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有良史風;而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則謂隆禮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譏其失實甚多。今觀其書,大抵取前人紀載原文,分條采摘,排比成編。穆宗以前紀、傳,則本之資治通鑒;穆宗以后紀、傳,則本之李燾長編等書。其胡嶠陷北記,則本之歐史四夷附錄;諸番記及達錫、伊都等傳,則本之洪皓松漠記聞;雜記,則本之武圭燕北雜記。案圭書今不傳,其言略見曾慥類說。皆全襲其詞,無所更改,間有節(jié)錄,亦多失當。如通鑒載太祖始立為王事,上云「恃強不受代」,故下云「七部求如約」,今此書刪去「不受代」之文,則所謂「如約」者,果何事乎?又長編載圣宗南侵事云:「天雄軍聞契丹至,闔城惶遽。契丹潛師城南,設伏狄相廟,遂南攻德清。王欽若遣將追擊,伏起,天雄兵不能進退。」其事甚明。今此書于「闔城惶遽」下,即接「伏起」云云,而盡刪其「潛師」「設伏」之文,則所伏者果誰之兵乎?又松漠記聞載「黃頭女真,金人每當出戰(zhàn),皆令前驅(qū)」。蓋洪皓所親見,其為金人事甚明。今此書乃徑改「金人」為「契丹」,采入遼志,則益為顛倒事實矣。又帝紀中凡日食、星變諸事,皆取長編所記,案年臚載。然遼、宋歷法不齊,朔閏往往互異。如圣宗開泰九年,遼二月置閏,宋十二月置閏,宋之七月,在遼當為八月,而此書仍依宋法,書「七月朔,日食」。此類亦俱失考。蓋隆禮生南渡后,距遼亡已久,北土載籍,江左亦罕流傳,僅據(jù)宋人所修史傳及諸說部鈔撮而成,故本末不能悉具。蘇天爵所論,深中其失,錢曾蓋未詳核也。特諸家目錄所載,若遼庭須知、使遼圖鈔、北遼遺事、契丹疆宇圖、契丹事跡諸書,隆禮時尚未盡佚,故所錄亦頗有可據(jù)。如道宗壽隆紀年,此書實作壽昌,與遼世所遺碑刻之文并合,可以證遼史之誤。又天祚紀所載與金攻戰(zhàn),及兵馬、漁獵諸事,較遼史紀、志為詳,存之亦可備參考。惟其體例參差,書法顛舛,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至楊承勛劫父叛君,蔑倫傷教,而取胡安國之謬說,以為變不失正,尤為無所別裁。又書為奉宋孝宗敕所撰,而所引胡安國說,乃稱安國之謚,于君前臣名之義,亦復有乖。今并仰遵圣訓,改正其訛,用以昭千古之大公,垂史冊之定論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十一史部六。
契丹國志提要補正
胡 玉 縉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br /> 案:卷首載乾隆四十六年諭云:「甚至大書遼帝紀元于上,而以宋祖建隆等年號分注于下,尤為紕繆。」竊謂書既名契丹國志,則以遼紀年即公羊「地從主人」之例。提要于此處,但議其矛盾,不斥其紕繆,頗見斟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冊卷十七。
契丹國志提要辨證
余 嘉 錫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葉隆禮撰。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由建康府通判,歷官秘書丞,奉詔撰次遼事為此書」,「所錄頗有可據(jù)」,「存之亦可備參考。惟其體例參差,書法顛舛,忽而內(nèi)宋,則或稱遼帝,或稱國主;忽而內(nèi)遼,則以宋帝年號分注遼帝年號之下,既自相矛盾?!埂赣謺鵀樗涡⒆陔匪?,而所引胡安國說,乃稱安國之謚,于君前臣名之義,亦復有乖?!?br /> 嘉錫案:隆禮之別號、籍貫、科目,契丹國志皆不載。厲鶚宋詩紀事卷六十六從至元嘉禾志采取隆禮煙雨樓詩一首,其小傳云:「葉隆禮號漁林,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官建康府西廳通判,改國子監(jiān)簿?!固嵋鶖ⅲ居诖?。隆禮進書表云:「臣奉敕命,謹采摭遺聞,刪剔繁宂,緝?yōu)槠醯疽赃M?!鼓╊}「淳熙七年三月日秘書丞臣葉隆禮上表」。淳熙者,孝宗年號,故提要云:「歷官秘書丞,書為奉孝宗敕所撰也?!归w本提要亦云隆禮于孝宗時奉詔撰次遼君臣事跡為此書。不思淳佑乃理宗年號,由淳佑七年上數(shù)至淳熙七年,凡六十八年。使此書果為淳佑進士葉隆禮者所撰,安有釋褐登朝,回翔館閣,又歷六十余載,年將大耋,方登進士第之理乎?厲鶚嘗撰遼史拾遺,引用契丹國志至伙,于隆禮表末署銜,不容不見,而小傳中竟不言官秘書丞,蓋因時代先后不合,疑其非一人耳。案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題名,淳佑七年張淵微榜有葉隆禮。又卷十六碑碣類有進士題名序一篇,此嘉興府之題名。自稱前進士葉隆禮,末題咸淳改元九月吉日書。又卷三十一題詠類此卷皆屬嘉興縣。煙雨樓詩,有葉隆禮漁林一首。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四西廳通判題名云:「葉隆禮,承奉郎,淳佑十年十月到任,至十二年二月改除國子監(jiān)簿離任?!挂陨辖詤柺闲魉?,可見其無一字無來歷也??贾苊芎迫积S雅談卷上曰:「葉隆禮士則,謫居袁州,袁之士友醵酒以招之。蜀士張汴朝宗作樂語一聯(lián)云:『掃地焚香,有蘇州之雅淡;仰天拊缶,無楊氏之怨傷?!皇縿t大稱之。」萬姓統(tǒng)譜卷三十九云:「張汴,字朝宗,度宗時文天祥起兵,辟為參謀,空坑兵敗,為亂兵所殺。」明朱存理珊瑚木難卷四趙子固梅竹詩后有跋一篇,末題「咸淳丁卯五月晦日隆禮書于春詠堂」,其下有小字注曰「葉士則」。知士則為隆禮之字,可補厲氏所未及。丁卯為咸淳三年,上溯淳熙七年,凡八十八年,隆禮必不能為淳熙時秘書丞亦明矣。千頃堂書目卷三著錄此書,注為元人,則隆禮蓋已入元,必非孝宗時人也。若謂孝宗時別有一葉隆禮,則除進書表年月一行外,毫無顯據(jù)??贾信d館閣正續(xù)錄,上起建炎初元,下終淳熙五年,不獨秘書丞中無葉隆禮姓名,即遍檢館閣羣官,亦未嘗有是人也。續(xù)錄起于淳熙五年,其目錄后有跋云:「中興館閣錄淳熙四年成書,其后附錄者,多訛舛缺略。嘉定三年十月重行編次,是正訛舛,其缺略者增補之,名曰館閣續(xù)錄。逐卷之末,不題卷數(shù),貴在他日可以旋入,繼今每于歲杪分委省官,取歲中合載事,略加刪潤,刊于卷末。」據(jù)舊鈔本。嘉定三年,上距淳熙五年,纔三十有二年,時代既近,考訂自易,既經(jīng)重行增補,不當猶有缺略,以后則每屆歲終,隨時增入,尤不當遺漏姓名。是進書表末所署年月官職,皆可疑也?;蛑^今本館閣錄為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內(nèi)輯出,安保其無所脫誤,則又不然。余嘗假得友人于思泊省吾所藏舊鈔本,其先歷為章壽康、葉德輝所藏,有楊守敬及葉氏手跋。其續(xù)錄中,有錢大昕手鈔數(shù)卷,黃丕烈逐卷以宋刻本校過,正錄未校。點畫小異,纖悉必具。宋本亦頗有闕葉,然官聯(lián)中秘書丞題名,實完好無闕,亦無葉隆禮姓名,是隆禮固未嘗為是官也?;蛘呙貢╊}名,止于咸淳三年,隆禮之拜官,尚在其后,表末淳熙七年乃咸淳七年之誤,則不可知耳。夫隆禮之書,既系奉敕撰集,且嘗表奏進御,則立言之間,當倍極恭慎,乃其書法,竟或內(nèi)遼而外宋,宜非當時臣子之所敢為,疑是后人所偽撰,假隆禮之名以行,猶之大金國志托名宇文懋昭耳。懋昭始末雖不可考,亦必實有其人。其書陳氏書錄解題及宋史藝文志皆不著錄。元袁桷清容集卷四十一有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例狀一篇,所列遺書,凡一百四十余種,尚無此書。可見元初未行于世,至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五三史質(zhì)疑始云:「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之傳聞?!怪鋾敵鲇谥腥~以后矣。黃丕烈有元刻本,見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二??v屬偽作,亦出自元人之手,未嘗不可備參考也。又考咸淳臨安志卷四十九郡守表云,理宗開慶元年己未,葉隆禮,臺州人,十一月一日「以朝散郎直秘閣、兩浙運判除軍器少監(jiān),兼知。謂兼知臨安府事。閏十一月二日磨勘,轉(zhuǎn)朝奉大夫,景定元年庚申正月一日,除軍器監(jiān),兼職仍舊。二月六日,隆禮除直寶文閣,知紹興府。」又卷五十兩浙轉(zhuǎn)運題名云:「葉隆禮,開慶元年十月為運判,十一月知臨安府?!箤殤c會稽續(xù)志卷二安撫題名即知府題名,以南宋知紹興府者,例兼安撫使也。云:「葉隆禮,景定元年二月,以朝奉大夫除直文閣知,十六日到任,四月二十六日交割,以次官離任?!挂源喂?,謂下文所載后任官。此與撰契丹國志者同時同姓名,似即一人,惟一作秀州嘉興人,一作臺州人,為不同。疑臨安志本作秀州人,以點畫殘缺,誤寫為「臺」耳。姑附于此,容俟再考。四庫提要辨證卷五。
三史質(zhì)疑 節(jié)錄
蘇 天 爵
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蓋遼末金初,稗官小說中間,失實甚多,至如建元、改號、傳次、征伐及將相名字往往杜撰,絕不可信。如張師顏南遷錄尤為紕繆。滋溪文稿卷二十五。
焚椒錄
王 士 禎
契丹國志后妃傳道宗蕭皇后本傳云「性恬寡欲。魯王宗元之亂,道宗同獵,未知音耗,后勒兵鎮(zhèn)帖中外,甚有聲稱。崩,葬祖州」云云而已。焚椒錄所紀耶律乙辛、張孝杰輩讒構賜死之事,紀無一字及之。又錄稱「后為南院樞密使惠之少女」,而志云「贈同平章事顯烈「烈」原作「然」,據(jù)契丹國志改。之女」。志言「勒兵」,似嫻武略者,而錄言「幼能誦詩,旁及經(jīng)子」。錄中所載射虎、應制諸詩及回心院詞皆極工,而無一語及武事。且本紀道宗在位四十七年,改元者三:清寧、咸雍、壽昌,初無太康之號,而錄載乙辛密奏太康元年十月?lián)m婢單登及教坊朱頂鶴陳首云云,已上皆抵牾不合,不可解也。按:遼史宣懿皇后雖略,而與焚椒錄所紀同,蓋契丹志之疏耳。志雖載天祚文妃善歌詩,其詠史云「丞相朝來劍佩鳴,千官側(cè)目寂無聲」云,案史亦載此詩,是騷體,非律也。重輯漁洋書跋。
讀契丹國志表記
錢 曾
葉隆禮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案:諸家藏本僅十七卷,「二」字疑衍文。題詞本有。述古目作二十卷,注「鈔」字。鈺案:瞿目有元刊本,海豐吳氏有藝蕓精舍影鈔元本,皆二十七卷。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述古目二十卷,系脫「七」字。阮本未誤。[[補]]黃錄采遺云:「宋秘書丞嘉興葉隆禮撰,述契丹自阿保機初興,迄于天祚,凡二百余載之事,略仿紀傳體,前有遼國始興本末、九主年譜,末附宋臣紀錄、諸蕃國雜記、歲時雜記等類,于淳熙七年表上。」隆禮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洵有良史之風。鈺案:四庫提要云:「隆禮生南渡后,距遼亡已久,北土載籍,江左亦罕流傳,僅據(jù)宋人所修史傳及諸說部鈔撮而成,故本末不能悉具。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所論,深中其失,錢曾蓋未詳核也?!咕咻d兩國誓書及南北通使禮物,蓋深有慨于「海上之盟」,使讀者尋其意于言外耳。棄祖宗之宿好,結(jié)虎狼之新歡,孰當捍刊本、阮本作「捍」,[[補]]題詞本作「捍」。蔽?青城之禍,詳其流毒,實有隱痛焉。存遼以障金,此則隆禮之志也。至降阮本作「夷」,[[補]]刊本亦作「夷」。契丹為國,不史而志之,其尊本朝也至矣。[[補]]題詞本「至矣」下有「數(shù)百年來罕有知其心事者」十一字,朱筆抹去。予特表而出之。漁洋書跋云:「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奉詔撰進,其書帝紀十二卷,后妃、諸王、外戚傳三卷,列傳四卷,石晉降表、宋澶淵盟書、關南誓書、議割地界書共一卷,南北朝饋獻禮物、外國貢獻一卷,四京、州縣沿革一卷,風俗、官制、科舉等一卷,王沂公、富鄭公行程錄一卷,張舜民使北記等一卷,諸番雜記、歲時雜記一卷,簡凈可觀。」章鈺錢遵王讀書敏求記校證卷二之上。
契丹國志跋
杭 世 駿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表進。其劉六符、耶律余覩諸傳及諸番雜記全襲洪氏松漠紀聞,晉出帝降表暨東丹王傳又割五代史以成文。其與他書異者,惟王沂公、富鄭公行程錄,文獻通考雖載其目,而其書已亡,得此為不墜于地。至胡嶠陷北記,五代史、遼史間一稱引之,此獨載其全,為可寶也。道古堂文集卷二十六。
契丹國志跋
程 晉 芳
右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淳熙七年秘書丞葉隆禮表進。前有世系圖、晉獻契丹全燕圖、契丹地理圖、帝紀十二卷、傳七卷,自二十卷至二十七卷皆雜記晉宋往來儀事及本國諸國風土歲時。遼別史今存者少,此最足供考校,如歐公五代史附錄自注謂「契丹年號,諸家所記,舛謬不一」,唯據(jù)遼太宗立晉高祖冊文稱「天顯九年」為證。考志實在天顯十年十一月,足以正歐史之訛也。卷二附載記異錄遼主德光得異夢,占之云:「當為中國立天王」,司馬氏考異亦未之及。遼史有大同元年即會同十一年,此書無大同元年,而有會同十一年,其十一年下有注甚詳,校對各史皆合,是又足證遼史之誤,不知當時何故有「大同」二字,豈命名之未用耶?辛楣學士曾作文辨之,尚未引及此書也。建官制度門中所載,如敞史、木古思努(古)、都努古、徒努(古),皆遼史百官志所不載。衣服如義襕紫鞢,亦儀衛(wèi)志所遺。錢氏敏求記但舉其用意之大端,而其可采者未之及,趙志忠之陰山雜錄今不可得,則此書宜可貴矣。至元嘉禾志云「隆禮號漁林,嘉興人」,蓋失其字矣。又謂是「淳佑七年進士,官建康府西廳通判,改國子監(jiān)簿」。按淳熙乃孝宗之十二年甲午第三改元年號,七年則為庚子,孝宗之十八年也。淳佑乃理宗之十七年辛丑第五改元號,七年則為丁未,理宗之二十三年,上距淳熙七年且六十七年,烏有淳佑七年進士轉(zhuǎn)于七十年前獻書者乎?或淳熙誤作淳佑,然亦無是年成進士即官秘書丞之理。凡此皆有可疑,古書于今往往有難解處,惜不得多本以證之也。勉行堂文集卷五。
掃葉山房刊本契丹國志序
席 世 臣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秘書丞葉隆禮奉勅撰。隆禮以南人而紀北事,囿于見聞,尚多闕略,然其敘次筆法,有良史才。原夫遼之立國,四京分建,控制諸蕃,何其強也!乃太祖、太宗之雄略開基,圣宗、興宗、道宗之輯民保境,一荒淫之天祚敗之而無余,敘述之際,垂鑒深矣!至于宋、遼之交,尤多微意,若澶淵誓書、關南誓書、地界之議、禮物之數(shù),皆詳載無遺。蓋宋徽宗之約金攻遼,釁起于趙良嗣,禍成于童貫、蔡攸,權其曲直,責有所歸。隆禮不敢顯言之,故備陳舊典,以戒前車。所謂據(jù)事直書而其義自見,蓋亦史氏之法也。此書近有坊刻,頗多訛戾之處,世臣以中秘本校正之,視坊本為完善云。南沙席世臣識。契丹國志掃葉山房校刊本卷首。
題元刻本契丹國志
黃 丕 烈
契丹國志十七卷。元刻本。契丹國志,余向藏鈔本,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眾皆以為此必有所據(jù)。及觀書華陽顧氏,見元刻本,方信鈔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歲春間,鮑淥飲以元刻見歸,末尾卷多缺,急向顧氏借錄,孰知顧本自十五卷已下皆缺乎。遂就其見存之卷,校補缺字而還之。至于鈔本與元刻本又多不同,未必影寫,擬補缺字,未敢深信也。丁卯(一七四七年)正月十有九日,復翁。
歲在辛未(一七五一年)仲夏,書友有以契丹國志鈔本求售者,余見其裝潢,識是述古堂物,且與元刻款式同,因留閱。其所攜本適為下冊,遂請西賓陸東蘿鈔補余書之缺,亦一快事也。小暑后一日雨窗,復翁識。北京圖書館藏元刻本契丹國志黃丕烈題書。
題舊鈔本契丹國志 二則
黃 丕 烈
余向藏契丹國志,有曹彬侯手鈔本,繼又得鮑淥飲所歸元刻本,末亦多缺失,賴曹本補之。歲乙亥(一七五五年),有人指名相索,遂轉(zhuǎn)歸之,深惜從前未校其異于曹本也。近有書友攜舊鈔本來,行款與曹本異,疑出元本,因憶試飲堂顧氏有殘元本在,遂借歸取勘,行款與書賈本同,特鈔時未必影寫耳。余抱殘守缺,喜為古書補亡,乃丐諸顧氏,以家刻易得,復借諸書賈,倩友傳錄,照鈔本行款,補于元刻本后。雖未必盡如元刻,然差勝于不知妄作者矣。惟是原鈔不能無誤,傳錄亦復多訛,十六至十九錄誤者,寫手自改,二十卷后余手校,即校正補脫,不復剜改,恐時久脫落也。丁丑(一七五七年)十一月二十有二日,復翁記。
契丹國志,近時埽葉山房始有刻本,前此如元刻外,無他刻,故自來藏書家皆儲鈔本,余何幸而兩收元刻?雖俱未完善,然屢得舊鈔補之,差勝不知妄作矣。年來力不從心,典籍大半散逸,然積習未除,抱殘守缺,時一留心,殊自笑書魔之猶在也。嘉慶己卯孟秋白露前一日識于縣橋小隱,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二。
藏契丹國志記
瞿 鏞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元刊本。宋葉隆禮撰,前有經(jīng)進契丹國志表,末題淳熙七年三月日秘書丞葉隆禮上表。又契丹初興本末、契丹世系圖、契丹國九主年譜、契丹地理圖、晉獻契丹全燕之圖。卷末有黃蕘圃二跋,其一云:「契丹國志,余向藏鈔本,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以為必有所據(jù)。及觀顧氏元刻本,方信鈔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歲春間,鮑淥飲以元刻見歸,尾卷多缺,急向顧氏借錄,孰知顧本自十五卷下皆缺乎,遂就見存之卷,校補缺字而還之。丁卯正月十九日,復翁?!蛊湟辉疲骸感廖聪?,書友以契丹國志鈔本求售,識是述古堂物,與元刻本款式同,因請西賓陸東蘿鈔補余書之缺,亦一快事也。暑后一日,復翁識?!硅F琴銅劍樓藏書目卷九。
讀契丹國志跋記
周 中 孚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寫本。宋葉隆禮奉敕撰。隆禮,嘉興人,淳佑七年進士,官至秘書丞。四庫全書著錄,倪氏補遼金元志亦載之。是編記遼一代二百余年君臣事跡,凡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降表、宋遼澶淵、關南誓書、議割地界書一卷,南北饋獻禮物、外國進貢禮物、契丹回賜物件一卷,地理一卷,制度一卷,王沂公、富鄭公兩行程錄,余尚書、刁奉使兩北語詩一卷,張舜民使北記、胡嶠陷北記一卷,諸番國雜記一卷,歲時雜記一卷。大抵取司馬通鑒、李氏長編、歐史四夷附錄、洪皓松漠紀聞、武圭燕北雜記諸書,排纂成書,無所改易。間有刪節(jié),頗多失當。然王沂公、富鄭公之書,通考雖載其目,而其書已亡,得此為不墜于地。胡嶠陷北記,五代史、遼史間一稱引之,此獨載其全文,為可寶也。惟書中忽內(nèi)宋外遼,忽內(nèi)遼外宋,茫無體例。且奉詔撰著,而稱王曾、富弼、余靖、刁約之謚與官,所引胡安國說,亦稱其謚,其說尤多紕繆。武英殿刊本已遵高宗純皇帝諭旨改正,今掃葉山房本悉從殿本付梓。此猶當日原本,前有契丹國初興本末、契丹國九主年譜,并淳熙七年漁林進表。說海及歷代小史均取是書節(jié)錄一卷,題曰遼志,尤無取焉。鄭堂讀書記卷十八。
契丹國志識記 三則
章 鈺
據(jù)藝蕓精舍校本,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疑出原式,唐翰題書衣題語謂「從元刊本影出」,或當有據(jù),今藏海豐吳氏,乙卯(一八五五年)三月備校,五日訖事。章鈺。
四庫提要云:「仰遵圣訓,改正胡安國謬說。」又黃蕘圃跋元刻本云:「其上方有小字標明書中眼目」。是掃葉源出閣本,故不存胡說。汪鈔校本與黃跋符合,鷦庵定為從元本出,昭然無可疑,海豐吳氏又藏舊鈔大金國志一部,行格與契丹國志上方小字標目亦同,知二書必有同刻之本也。
跋石蓮閣藝蕓精舍影元本稿
此書漁洋書跋、讀書敏求記均未標明何本,惟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也。今通行掃葉山房刻本,系出四庫,不但刪去胡安國說及上方小字標目,文中觸目字樣,均經(jīng)館臣改過,與鈺前見孔葒谷抄校邵二云手輯舊五代史原本相同。此本尚存真面目,故可秘珍。乙卯(一八五五年)四月,借校一過,因記。北京圖書館藏章鈺識記清復印件契丹國志。
契丹國志題識
劉 履 芬
隆禮書法謹嚴,筆力詳贍,洵有良史之風。具載兩國誓書及南北通使禮物,蓋深有慨于「海上之盟」,使讀者尋其意于言外耳。棄祖宗之宿好,結(jié)虎狼之新歡,自撤籬樊,孰當捍蔽?青城之禍,詳其流毒,實有隱痛焉。存遼以障金,此則隆禮之志也。至夷契丹為國,不史而志之,其尊本朝也至矣。予特表而出之。遵王識。
同治甲戌(一八七四年)仲冬三十日抄竟。曹君手錄自第十卷止,余皆鄔所抄,誤字頗多,尚待刊正。江山劉履芬記于吳門。
甲申(一八八四年)冬日托鄔圣約兄抄竟是本,并錄遵王跋語于此,取其議論醇正也。曹炎。北京圖書館藏劉履芬題識清抄本契丹國志。
善本契丹國志錄
羅 振 常
契丹國志十七卷,宋葉隆禮撰,舊抄本。十二行,行二十一字,汲古閣舊藏,有毛斧季印、璜川吳氏藏書印。善本書所見錄卷二。
契丹國志跋記
王 文 進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宋葉隆禮撰,清汪士鐘影鈔元本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眉上附評語。
唐鷦安手跋曰:「此汪氏從元刊本影出,誤字以朱筆校改,丁卯八月十日得于吳通和公廨,因記?!?br /> 章氏手跋曰:「此書漁洋書跋、讀書敏求記均未標明何本,惟士禮居藏十七卷,乃殘元本也。今通行掃葉山房刻本,系出四庫,不但刪去胡安國說及上方小字標目,凡文中觸目字樣,均經(jīng)館臣改過,與鈺前見孔葒谷鈔校邵二云手輯舊五代史原本相同,此本尚存真面目,故可珍秘。乙卯四月,長洲章鈺借校一過,因記?!?br /> 有曾藏汪閬源家、鷦安秘籍、海豐吳重熹、章式之讀書記印。文祿堂訪書記卷二。
契丹國志
馮 家 升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南宋孝宗淳熙七年三月,秘書丞葉隆禮奉詔撰。帝紀十二卷,列傳七卷,晉、宋、遼三國表書一卷,各國饋貢禮物一卷,地理一卷,雜制一卷,行程錄及諸雜記二卷,諸番雜記一卷,歲時雜記一卷。宋人所著唯一之遼史也。蘇天爵三史質(zhì)疑(滋溪文稿卷二五,頁六上)評之曰:
葉隆禮、宇文懋昭為遼、金國志,皆不及見國史,其說多得于傳聞。蓋遼末金初,稗官小說,中間失實甚多。……
然其所載有與今遼史相合者,亦有較今遼史翔實者,故所錄不盡為傳聞,蓋亦有所據(jù)也。蘇天爵雖譏其失實,而歐陽玄等尚多錄之。
余嘗以契丹國志校讀遼史,則天祚天慶二年以后,所采契丹國志者甚多?;虼耸轮虚g夾一段某事,或一大段中間,不系干支。以與國志相較,不但意義相同,而字句語氣亦無異者。至如列傳中張礪等傳,一一與國志相合。
(一)天祚紀(意義相同,字句相同,語氣相同。)按:所引錄遼史與契丹國志對照天祚紀二十例,此從略。此特就其明顯而易辨者,列一表。實則天祚紀自天慶二年以后,凡與金有關之事,完全由國志逐段摘入。蓋大任遼史,修于最重忌避之章宗朝,于天祚紀不能暢所欲言而最略;故元人除以大任書為底本外,復采自國志也。
(二)列傳按:所引錄遼史與契丹國志對照列傳五例,此從略??傊祆褚怀o傳,采自國志者十之七八。特國志繁而詳,遼史則經(jīng)刪潤,簡而略也。遼史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