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四種
1 王謨輯本《世本》
1.1《三皇世系》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農(nóng)氏。
宋仲子曰:炎帝即神農(nóng)氏,炎帝、身號(hào),神農(nóng)、代號(hào)也。
黃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yáng),即少昊也。
1.2《五帝世系》
帝少皞金天氏。
孫氏曰: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宋仲子曰:青陽(yáng)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皞氏、身號(hào),金天氏、代號(hào)也。
帝顓頊高陽(yáng)氏。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高陽(yáng)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黎。吳回氏生陸終,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子六人,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
宋忠曰:鬼方于漢,則先零戎是也。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wèi)是也。
宋忠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宋忠曰: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
宋忠曰: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會(huì)人者、鄭是也。
宋忠曰:求言、名也,姬姓所出。鄶、國(guó)也。
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六曰季連,是為(芊)〔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宋忠曰:季連、名也,(芊)〔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季連生附沮。
帝嚳高辛氏。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訾陬氏之女,曰常儀,生帝摰。
帝堯陶唐氏。
帝嚳生堯。
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宋忠曰:女皇是生丹朱。
帝舜有虞氏。
顓頊生窮系,窮系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重華,是為帝舜。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舜取帝堯之二女,曰娥皇、女瑩。
1.3《夏世系》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禹取涂山氏女,名女媧,生啟。
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
帝泄崩,子帝不降立。
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1.4《商世系》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遭圉,遭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冥卒,子振立。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镒笫蟼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穑嗤烈蛑?。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
湯名天乙。
外丙三年崩,仲壬四年崩。
太甲崩,子沃丁立。
小甲。
仲丁、大戊之子,河亶甲、仲丁弟也,祖乙、河亶甲子。
祖辛崩,弟沃甲立。
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1.5《周世系》
后稷生不窋為昭,不窋生鞠陶為穆;鞠陶生公劉為昭,公劉生慶節(jié)為穆;慶節(jié)生皇仆為昭,皇仆生差弗為穆;差弗生毀揄為昭,毀揄生公非為穆;公非生高圉為昭,高圉生亞圉為穆;亞圉生祖紺為昭,祖紺生大王亶父為穆;亶父生季歷為昭,季歷生文王為穆。
宋忠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逐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泄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箵。
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崩,子定王介立。
宋仲子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貞王介?!?
威烈王。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也。
周君王赧卒。
宋忠曰:謚曰西周武公。
1.6《春秋列國(guó)公侯世系》
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脊洌軣趿ⅰ?,子幽公宰立。十四年弟?dú)⒂墓粤ⅲ菫槲汗?。魏公卒,子厲公擢立。厲公卒,弟獻(xiàn)公具立。獻(xiàn)公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卒,弟武公敖立。
孝公卒,子弗湟立,是為惠公。卒,長(zhǎng)庶子息攝,是為隱公。
桓公允。
閔公開。
昭公裯。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平公叔。
文公賈。
齊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shī)以刺之也。
獻(xiàn)公山弒胡公。
宋衷曰:其黨馬周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武公壽。
宋衷曰: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成公脫卒,莊公購(gòu)立。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田常立簡(jiǎn)公弟驁,是為平公。
唐叔五代孫厲侯,厲侯子靖侯。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wú)年紀(jì)。
武侯寧族。
厲侯福。
獻(xiàn)侯籍。
鄂侯。
武公、曲沃莊伯子,韓萬(wàn)、莊伯弟。
昭公生桓公子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幽公柳生烈成公止。
宋忠曰: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孝公頎。
靜公俱酒。
衛(wèi)康叔生康伯髡,髡生考伯,考伯生嗣伯,嗣伯生摰伯,摰伯生靖伯,靖伯生箕伯,箕伯生頃伯,頃伯生僖侯,僖侯生武公。
宋衷曰:康伯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戴公名申。
悼公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卒,子昭公糾立。
聲公訓(xùn)。
成侯速。
蔡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曹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穆公卒,子桓公終生立。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周文王子錯(cuò)叔繡封于滕。
考公糜,元公弘。
齊景公亡滕。
燕惠侯卒,厘侯立。厘侯卒,頃侯立。頃侯卒,哀侯立。哀侯卒,鄭侯立。鄭侯卒,繆侯立。繆侯卒,宣侯立。
襄公卒,桓公立。
武公卒,文公立。
燕王喜。
吳夷昧生光。
陳胡公滿。
宋忠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是也。
陳厲公。
共公生惠公?;莨⑹四辏晒盎腹?。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秦祖柏翳。
仲滑生飛廉。
穆公名任好。景公名后伯車。
懷公生昭子。昭子生靈公。
簡(jiǎn)公名悼子,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惠公生出公。
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二年。
昭王名側(cè)。
始皇名政。
宋忠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楚熊渠封其中子之名某者為鄂王。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頃襄王卒,太子熊元立。是為考烈王。
秦將王翦滅楚。
趙肅侯名語(yǔ)。
敬侯名章。成侯名種。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魏惠王生襄王嗣,襄王生昭王遫。昭王生安僖王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韓景侯卒,子列侯取立。列侯卒,子文侯立。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齊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也。
宣王卒,子愍王地立。
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世子孫也。
巴郡南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及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唯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箯[君不許,鹽神暮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思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君乎夷城。
1.7《春秋列國(guó)卿大夫世系》
魯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缾,缾生文仲辰,辰生宣叔,叔生賈,賈生會(huì)。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桓公生慶父,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叔獲生南宮絳。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武子夙。悼子紇生穆伯靖及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東門述產(chǎn)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衛(wèi)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項(xiàng))〔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桓叔生子萬(wàn),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簡(jiǎn),簡(jiǎn)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簡(jiǎn)子名不信,莊子名庚,景子名虔。
韓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
襄子生桓子嘉及代成子起。
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
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
中行氏、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智氏、本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程鄭、荀氏別族。
靖侯庶孫欒叔賓父。
郄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州。揚(yáng)又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羊舌氏、叔向兄弟有季夙。
籍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官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大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高氏、本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國(guó)氏、本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管氏、本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步)〔涉〕。耐(步)〔涉〕(彥)〔產(chǎn)〕微。田敬仲生孟夷,孟夷生愍孟莊。
桓子無(wú)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產(chǎn)子鞅。
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丘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凡七人。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宋愍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鬃雍髷?shù)世皆一子。
皇父、戴公子。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樂氏、本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澤又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
莊公生右?guī)熚欤焐境菐煛?
莊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桓公生向父(盼)〔盻〕,(盼)〔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蕩氏、本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子游、子瑜并公孫夏之子。
陳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蒍艾獵。
屈蕩、屈建之祖父。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葉公、楚縣公葉公子高。
1.8《氏姓篇》
炎帝、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有扈、姒姓。
彤、姒姓之國(guó)。
芮伯、姬姓。
畢、毛,姬姓,文王庶子。
夷、妘姓。
莒、紀(jì)姓。
燕國(guó)、姞姓。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息國(guó)、姬姓。
魏、姬姓。
州國(guó)、姜姓。
鄧、曼姓。
荀、賈,姬姓。
鄅、妘姓。
羅、熊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斟灌、斟鄩,夏同姓國(guó)。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
昆吾、己姓國(guó),出自少昊。
徐奄、嬴姓。
姒姓:有南氏、鄩氏、弗氏。
子姓:有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氏。
嬴姓:有鍾離氏。
莘姓、姒姓,夏禹之后。
豕韋、防姓。
霍國(guó)、真姓。
胡、歸姓國(guó),在汝南平輿。
沈、姬姓國(guó),亦在汝南。
蓼、六,偃姓。
江、黃,嬴姓。
越、芊姓也,與楚同祖。
隨國(guó)、姬姓。
唐、姬姓之國(guó)。
寒、妘姓。
淮夷、嬴姓。
空洞、子姓,商后國(guó)。
黎、比、髦、朸、(改)〔段〕、瓦、鐵七國(guó)、皆子姓。
密須、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文王滅之。
新。
衛(wèi)康叔孫封恒,后有常氏、恒氏。
仇氏、衛(wèi)后。
叔向氏、叔夙氏,姬姓,晉后。
封父氏、鄭大夫封父彌真之后。
子穆氏、陳僖子子子穆安后。
子芒氏、陳僖子子子芒之后。
子沮氏、陳烈子之后。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融氏、古天子祝融之后。
公氏有大公叔潁,又有公紀(jì)氏。衛(wèi)有大夫左公子泄,右公子職。
魯有大夫公之文。
孫氏、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后事晉,后號(hào)唐孫氏。衛(wèi)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后;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為賈孫氏。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佗,因官氏焉,及司徒、司寇、司空,并以官為氏。
北氏、晉有高人隱于北堂,因以為氏。
門氏、晉大夫下門聰,齊臨淄大夫車門遽,陳有門氏。
莢氏、晉有大夫莢成僖子。
勃氏、宋右?guī)熤蟆?
師氏、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太師摰、少師陽(yáng),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后有宋大夫師延宜。
成氏、宋有大夫老成方。
涉其氏、楚大夫涉其帑。
鄫、姒姓,子爵。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公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
囂氏、玄囂之后。
參氏、陸終子第二子參胡之后。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
乘睢、古賢人。
方叔氏、鼓方叔之后。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將軍氏、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狐丘氏、晉大夫狐丘林之后。
州氏、晉豹孫步楊生州,因氏焉。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饒,為大狐氏。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馮氏、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子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
右?guī)熓稀⑺吻f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尹文氏、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廩丘〔氏〕、齊大夫廩丘子之后。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
強(qiáng)氏、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班氏、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季融氏、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伍參氏、楚伍之后。支孫以為氏。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后有墨夷皋。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
楚成王孫、有田公它成。
承氏、衛(wèi)大夫承叔成之后。
1.9《居篇》
黃帝都涿鹿。
宋忠曰:涿鹿在彭城南。
舜居?jì)倹I。
宋忠曰:在漢中西城縣,或言媯墟在西北,舜所居也?;蜃鳌笅傂妗梗仕此右?。后或姓姚,或姓媯。
夏禹都陽(yáng)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yáng),是在安邑,或在晉陽(yáng)。
宋忠曰:陽(yáng)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也。
相徙帝丘,于周為衛(wèi)。
契居蕃。
昭明居砥石。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镒笫蟼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稹O嗤烈蛑??!?
祖乙遷于耿。
武王在酆鄗。
懿王居犬丘。
宋忠曰:懿王自鎬徙都犬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
平王徙居洛。
宋忠曰:《洛誥》所謂新邑也。
敬王東居成周。遂徙都。
赧王徙居西周。
西周桓公揭居河南。
東周惠公班居洛陽(yáng)。
周公居少皞之墟。
煬公徙魯。
宋忠曰:今魯國(guó)。
叔度居上蔡。
胡徙取新蔡。
宋忠曰: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
平侯徙下蔡。
康叔居康。
宋忠曰:康叔從畿內(nèi)之康徙封衛(wèi),衛(wèi)即殷墟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
成公徙濮陽(yáng)。
宋忠曰:濮陽(yáng)、帝丘地名。
叔振鐸封于曹。
宋忠曰:濟(jì)陽(yáng)定陶縣。
錯(cuò)叔繡封于滕。
宋忠曰:今沛國(guó)公丘,是滕國(guó)也。
召公居北燕。
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桓侯徙臨易。
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宣王庶弟友封于鄭。
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忠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是封桓公,乃名為鄭。
厲公出居櫟。
宋衷曰: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文公徙鄭。
宋衷曰:即新鄭也。
東樓公封于。
宋忠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理志》云:雍丘縣、故國(guó),周武王封禹后為東樓公是也。
微子國(guó)于宋。
宋忠曰:睢陽(yáng)。
吳孰哉居藩籬。
宋忠曰:孰哉、仲雍字。解者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藩籬、今吳之余暨也。
孰姑徙句吳。
宋衷曰:孰姑、壽夢(mèng)也,代謂祝夢(mèng)乘諸也?!笁邸埂ⅰ甘搿挂粝嘟?,「姑」之言「諸」也?!睹?shī)傳》讀「姑」為「諸」,孰姑壽夢(mèng)是一人,又名乘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諸樊徙吳。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宋仲子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仲子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趙成季徙原。
宋忠曰:今鴈門平原縣也。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
魏武子居魏。
悼子徙霍。
宋忠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昭子徙安邑。
韓景子徙平陽(yáng)。
宋忠曰:平陽(yáng)在山西,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1.10《作篇》
伏羲制儷皮嫁娶之禮。
伏羲作琴。
神農(nóng)作瑟。
女媧作笙簧。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黃帝作冕。
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禮文殘缺,形制難詳。
黃帝作旃。
蒼頡作書。
宋忠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dòng)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jīng)《尚書》,事經(jīng)《春秋》者也。
史皇作圖。
宋忠曰:史皇、黃帝臣,圖、謂畫物象。
容成造歷。大撓作甲子。
宋仲子曰:皆黃帝史官也。
隸首作數(shù)。
宋衷曰:隸首、黃帝史也。
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巍?
芒作網(wǎng)。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蚩尤作兵。
宋衷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
夙沙氏煮海為鹽。
宋衷曰:夙沙氏、炎帝之諸侯,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
隨作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象鳳之身。正月之音也。
隨作竽。
宋忠曰:女媧氏之臣。
胡曹作衣。
宋忠曰:黃帝臣也。
于則作屝履。
揮始作弓。
牟夷作矢。
宋忠曰:揮、牟夷,黃帝臣。
共鼓、貨狄作舟。
宋忠曰:黃帝二臣。
雍父作舂。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烏曹作博。
胲作服牛。
宋衷曰:胲、黃帝臣也。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祝融作市。
宋均曰: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舜造簫,其形參差象鳳翼,長(zhǎng)二尺。
夔作樂。
伯夷作刑。
后益作占?xì)q之法。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
垂作耒耜。
垂作銚耨。
宋仲子曰:銚、刈也。
垂作鐘。
毋句作磬。
宋衷曰:毋句、堯臣也。
夷作鼓。
巫彭作醫(yī)。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巫咸作筮。
鯀作城郭。
禹作宮室。
奚仲作車。
儀狄造酒。
宋衷曰:儀狄、夏禹之臣。
杜康造酒。
逢蒙作射。
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帚。
杼作甲。
宋衷曰:少康子、名杼也。
杼作矛。
宋忠曰:杼、少康子,輿也。
昆吾作陶。
相土作乘馬。
宋衷曰:相土、契孫也,四馬駕車,起于相土,故曰「作」。以其作乘馬之法。
韓哀作御。
宋忠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紂為玉床。
武王作翣。
宋均曰:翣、武飾也。
暴辛公作塤。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
蘇成公作箎。
宋均曰: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公輸般作石硙。
衛(wèi)公叔文子作輗軸。
2 孫馮翼集本《世本》
2.1《作篇》
巫咸作筮,倕作鐘,無(wú)句作磬,女媧作笙簧。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
簫、舜所造。
逢蒙作射。
杼作甲。
垂作銚,垂作耨。
黃帝作冕旒。
蒼頡作書,蒼頡作文字,沮誦、蒼頡作書。
帝女儀狄作酒醪變五味,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
巫彭作醫(yī)。
隋作笙,宓羲作瑟,神農(nóng)作琴,隨作竽,夷作鼓。
揮作弓,夷牟作矢。
堯使禹作宮室,雍父作舂,少康作箕帚,胡曹作衣,黃帝作旃。蚩尤以金作兵器,胲作服牛,共鼓、貨狄作舟,相土作乘馬,烏曹作博,奚仲作車。胡曹作冕,鯀作城郭,隸首作數(shù),公輸作石硙,韓哀侯作御。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伯余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后益作占?xì)q。
伯益作井。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旒〕。應(yīng)(邵)〔劭〕曰:「周始垂旒也。」
秦穆公作沐。
武王作翣。
蘇成公造箎。吹孔有嘴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之君,豈其時(shí)人也?本作「塤」,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寸)〔孔〕。宋均注曰:暴(國(guó)公)〔公國(guó)〕、平王時(shí)諸侯〔也〕。暴辛公燒土為之。于則作履〔屝〕,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屨)〔屝〕,麻曰履也。紂為玉床。
咎繇作耒耜。
芒作網(wǎng)。宋衷注:芒、庖犧臣。
宿沙作煮鹽。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wèi)〕為魚鹽之利。
逢蒙作射。
夔作樂。
祝融作市。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是)〔居〕其職矣。
2.2《居篇》
契居番。
懿王居犬邱。
昭明居砥石。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邾顏居邾,肥徙郳。
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魏武子居(犨)〔魏〕,悼子徙霍。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鄭桓公封棫林。
齊景公亡滕。
涿鹿在彭城。
武王在酆鄗。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禹都陽(yáng)城。
唐叔虞居鄂。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曹、衛(wèi)戴公居。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于彘,今河?xùn)|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洛誥》所謂新邑也?!秶?guó)語(yǔ)》曰:「幽王滅,周乃東遷?!贡疽笾軆?nèi),(有)〔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閑。周于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jīng)》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购罅辏跏叶?,遂徙〔都〕成周。是后晉又率諸侯之(徙)〔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成)〔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焉〕。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yáng)〕城中有周王冢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
秦非子始封于秦,故《秦本紀(jì)》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骨乇倦]西秦定谷〔亭〕是也。(元)〔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王)〔公〕徙汧。故《秦本紀(jì)》曰:「公事獵至汧,乃卜居之。」今扶風(fēng)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yáng)。故《秦〔本〕紀(jì)》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yáng)。」今扶風(fēng)郿縣之平陽(yáng)亭是也。〔故《秦本紀(jì)》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fēng)雍是也〕。至獻(xiàn)公即位徙治櫟陽(yáng),今馮翊萬(wàn)年是也。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秦本紀(jì)》曰:「作為咸陽(yáng),筑冀(冀)(聞)〔闕〕,徙之?!辜皾h元(曰)〔年〕,更名新城,屬扶風(fēng),后并于長(zhǎng)安。故《太史公傳》曰:「長(zhǎng)安、故咸陽(yáng)也?!乖θ?,復(fù)別(謂)〔為〕渭城,今長(zhǎng)安西北渭水陽(yáng)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梗ㄊ牵矊仭碁橄剃?yáng)是也。
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公)〔厲王〕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yuǎn))〔達(dá)〕雍,南跨巴(屬)〔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yáng),故秦獻(xiàn)公之所居,后居萬(wàn)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zhǎng)安,秦咸陽(yáng)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筑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jìn)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于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于漢屬豫州,今沛國(guó)蕭是也。及即位于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yáng),故成周之舊基?!渤恰硸|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shí)人謂洛陽(yáng)為東京,長(zhǎng)安為西京。
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后文帝因漢之舊復(fù)都洛(隱)〔陽(yáng)〕,以譙為先人本國(guó),許昌為漢之所居,長(zhǎng)安為西京之遺,鄴為王業(yè)之本基,與洛陽(yáng)凡五處。故號(hào)曰五都。
2.3《氏姓篇》
豕、韋,防姓。
芮、姬姓。息、姬姓。魏、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鮮虞、姬姓,白狄也。夷、妘姓。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鄅、妘姓。
莒、己姓,己姓、出自少皞。
向、姜姓。州、姜姓。齊、姜姓。
燕、姞姓。
帝舜、姚姓。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鄧、曼姓。
羅、熊姓。
黃、嬴姓。徐、奄皆嬴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畢、毛皆姬姓。密、姬姓。
邾、小邾,曹姓。
宋、子姓,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自)〔目〕夷、蕭。
莒、己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
、姒姓。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彤、姒姓。有扈與夏同姓。
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
參姓、祝融之后,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
鍾離氏、與嬴氏同祖。公紀(jì)氏。大公潁叔。西鄉(xiāng)錯(cuò)。
稟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杖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dú)稟君船浮,因立為君。
胡子國(guó)、歸姓。
莘、姒姓,夏禹之后。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啟其左脅,三人出焉。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舒蓼氏: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東境小國(guó)也。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空同氏、子姓。
州氏、晉豹孫生楊,生州,因氏焉。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季平子支子,亦為子革氏。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尚氏、陳僖公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老童娶根水氏。
囂氏、(元)〔玄〕囂之后。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后。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季夙(公)〔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狐氏、晉大夫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
大戊氏、晉公子太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取以別族。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
韓余(子)〔氏〕、韓宣余子之后,因氏焉。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司寇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也。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
將軍氏、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班氏、羋姓,疆生班,因氏焉。
疆氏、羋姓,若敖生疆,因氏焉。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
舒鮑、偃姓國(guó),又云:舒、任姓。
呂、任姓。
時(shí)、子姓。
泉、任姓。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
廩君、姓己氏。
融氏、祝融之后,又(復(fù))〔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男氏、作南。
子姓、有蕭氏。
(茭)〔莢〕氏、晉大夫(茭)〔莢〕氏僖子。
畢、任姓。
謝、任姓,黃帝之后。
祝、任姓。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
費(fèi)氏、作弗。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太公叔潁。
終氏、任姓。
髦氏、子姓。
2.4《王侯大夫譜》
湯名天乙。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生,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平王生桓王林,桓王生莊王佗,莊王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涼,惠王生襄王鄭,襄王生頃王巨,頃王生匡王班及定王瑜,定王生簡(jiǎn)王夷,簡(jiǎn)王生靈王泄心,靈王生景王貴,景王生悼王猛及敬王匄。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帝嚳卜其四妃,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
顓頊娶于滕?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顓頊母獨(dú)山氏之〔子〕。青陽(yáng)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
炎帝、即神農(nóng)氏,帝堯?yàn)樘仗剖稀?
昆吾者、衛(wèi)是也。
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盤康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
亞圉云生太公組紺諸盭。
以黃帝為五帝。堯是黃帝(元)〔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啟、禹子。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
顓頊娶于勝濆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堯取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鯀(聚)〔娶〕〔有〕(華)〔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
2.4.1《魯》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腹墸h公啟方;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huì)、臧頃伯也。
季友生仲無(wú)佚,無(wú)佚生行父。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仲孫獲生南宮絳。
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述產(chǎn)子家歸父。郈昭伯名惡。
魯大夫公之文。
2.4.2《宋》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guī)?。世子家生秀老,秀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樂懼、戴公六世孫。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東鄉(xiāng)矔生司徒文,司徒文生大司寇子奏,司寇子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莊公生右?guī)熚?,戊生司城師?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訾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皇父充石、戴公子。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宋大夫東鄉(xiāng)為。宋有大夫考成方。
2.4.3《晉》
武公、莊伯子。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锜、讎孫,獻(xiàn)子、名荼。
魏襄王、名嗣。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
武仲生莊子絳。
惠王生襄王,而無(wú)哀王。襄王生昭王,而無(wú)哀王。昭王名遫,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
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huì),武子士會(huì)生文叔士?。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士匄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桓叔生子萬(wàn),子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xiàn)子厥。
郄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步揚(yáng)生蒲城鵲居,蒲城鵲居生至。步揚(yáng)生州。
公明生公孟及夙。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晉大夫下門聰。
叔向兄弟有季夙。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程鄭、荀氏別族。
2.4.4《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莊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涉,耐涉產(chǎn)微。凡十代,世譜同。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傾子之孫、武子偃。
(東)〔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葑拥谩3勺赢?dāng),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齊大夫淵湫,齊臨淄大夫車遽氏。
2.4.5《衛(wèi)》
戴公申。衛(wèi)康伯名髡。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項(xiàng))〔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2.4.6《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2.4.7《楚》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蒍艾獵〔是〕孫叔敖之兄,蒍子馮〔是〕艾獵之子。屈蕩、屈建之祖父。
楚大夫涉其帑。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2.4.8《鄭》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鄭伯費(fèi)是鄭悼公。
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yáng)。
2.4.9《陳》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厲公躍。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陳舜后。
2.4.10《》
桓公、成公之弟。
2.4.11《滕》
齊景公亡滕。又云:隱公之后,仍有六世(孫)〔為君〕。
錯(cuò)叔繡、文王子??脊?、元公(宏)〔弘〕即定公、文公也。
2.4.12《燕》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
3 雷學(xué)淇校輯本《世本》
3.1《帝系》
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生堯。
宋忠曰:(元)〔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歿,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曰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顓頊生窮蟬,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重華,是為帝舜。
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高密,是為禹。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
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生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娶于濁山氏之子,謂之昌仆,生顓頊。
顓頊娶于滕(?)〔墳〕氏之子,謂之女祿,是生老童。
宋衷曰:勝奔、國(guó)名。
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黎及吳回。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二曰惠連,是為參胡;三曰籛鏗,是為彭祖。
宋忠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蹲髠鳌吩唬骸感l(wèi)侯夢(mèng)見披發(fā)登昆吾之觀。」今濮陽(yáng)城中〔有〕昆吾臺(tái)是。參胡、國(guó)名,斟姓,無(wú)后。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昆吾者、衛(wèi)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會(huì)人者、鄶是也,曹姓者、邾是也。
宋忠曰:鄶、國(guó)也。
季連者、楚是也。
楚子熊渠封長(zhǎng)子庸為句袒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是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狄,是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是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是生帝摰。
堯娶于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宋衷曰:是生丹朱。
舜娶于帝堯,謂之女瑩。
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禹娶涂山氏之子,謂之女媧,是生啟。
3.2《王侯》
3.2.1《夏世》
啟、禹子,帝佇,帝芬,帝降,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3.2.2《商世》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糧圉,核,湯名天乙,外丙,仲壬,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小甲、太庚子,仲丁、太戊子,河亶甲、仲丁弟,祖乙、河亶甲子,開甲,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祖辛。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記曰:太甲、湯孫。
3.2.3《周世》
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jié),慶節(jié)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隃,偽榆,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亞圉云都,太公組紺諸盩。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伊扈,恭王生懿王堅(jiān)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毋涼,惠王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泄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宋衷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定)〔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魯哀公十九年周敬王崩,哀公二十年是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威烈王,王赧。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王赧,謚曰西周武公。
3.2.4《魯世》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考公就,幽公圉,徽公弗,厲公翟,慎公摯,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息姑,桓公軌,愍公啟方,襄公,昭公稠,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平公旅,愍公。
襄公十五年,當(dāng)周頃王。
3.2.5《齊世》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shī)以刺之。
獻(xiàn)公山。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武公。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成公說,莊公贖,昭公潘,靈公環(huán),莊公光,景公杵臼,平公敬。
3.2.6《燕世》
宣侯,桓侯,閔公,燕王喜。
3.2.7《蔡世》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3.2.8《曹世》
曹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宋忠曰:曹、今濟(jì)陽(yáng)定陶縣。
3.2.9《衛(wèi)世》
康叔、周公弟康伯髡。
宋忠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摰伯,箕伯,武公康叔九世孫,戴公申,悼公虔,敬公費(fèi)生橈公舟,圣公馳,成(公)〔侯〕不逝。
3.2.10《滕世》
錯(cuò)叔繡、文王子,封滕。
宋衷曰:今沛國(guó)公邱是滕國(guó)也。
齊景公亡滕,隱公,考公麋,元公弘。
3.2.11《邾世》
定公玃且,宣公朝魯。
3.2.12《晉世》
武侯曼期,厲侯輻,獻(xiàn)侯蘇,穆侯弗生,欒叔賓父,鄂侯,武公、莊伯子,定公午,出公鑿,昭公生桓子雍,雍生忌,忌生懿公驕,幽公生烈成公止,孝公傾欣,靜公俱。
宋忠曰:唐叔已下五世,無(wú)年紀(jì)。又曰:桓子雍戴子。又曰:幽公之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3.2.13《許世》
桓公鄭。
3.2.14《陳世》
陳遂、舜后,厲公躍,共公朔。
宋忠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3.2.15《世》
殷湯封夏后于,周又封之,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七十年。
宋忠曰:、今陳留雍邱縣。
3.2.16《宋世》
馮是宋莊公,穆公之長(zhǎng)子。
3.2.17《吳世》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3.2.18《楚世》
康王招,考烈王完。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3.2.19《秦世》
伯益,繆公任好,共公稻,景公后伯車,刺龔公,懷公,靈公立十年?,旃孔印⒓创听徆?,懷公弟也,少主,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武烈王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昭王側(cè),始皇帝政。
宋衷曰:仲滑生飛廉,始皇帝以正月旦生,故名曰正。秦桓公卒于魯成公十四年。
3.2.20《鄭世》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悼公費(fèi)。
3.2.21《魏世》
桓子生文侯斯,惠王生襄王,襄王名嗣,襄■生昭王,昭王名。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
3.2.22《韓世》
景子虔,武侯,懿侯,韓宣王、昭侯之子也,桓惠王。
3.2.23《趙世》
成侯名種,肅侯名語(yǔ),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3.2.24《田齊世》
齊宣王名辟?gòu)?qiáng)、威王之子也,愍王名遂,王建。
3.3《卿大夫》
3.3.1《周臣世》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3.3.2《陳臣世》
陳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3.3.3《宋臣世》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孔子后數(shù)世皆一子。
皇父充石、戴公子,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父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樂懼、戴公六世孫。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guī)?。世子家生(秀)〔季〕老,(秀)〔季〕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莊公生右?guī)熚?,戊生司城師?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3.3.4《魯臣世》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
施伯、魯惠公孫。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孫貜生南宮絳。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公子友生齊仲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東門述生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魯文公生惠伯叔,叔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3.3.5《齊臣世》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傾子之孫武子偃。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步)〔涉〕,耐(步)〔涉〕產(chǎn)微。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閭邱產(chǎn)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夷孟思。閩孟克。陳桓子無(wú)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產(chǎn)鞅。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昭子、桓子之子,成子之叔父。僖子生昭子莊。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3.3.6《衛(wèi)臣世》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公孟彄、靈公之子。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士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漢高祖。
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锜、讎孫。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景叔成。趙桓子名嘉、襄子之子。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韓萬(wàn)、是曲沃桓叔之子,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宣子名秦。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熳用恍?,莊子名庚。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景子名虔。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程鄭、荀氏別族。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郄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yáng),步揚(yáng)生州。步揚(yáng)生蒲城鵲居,鵲居生至。
叔向兄弟有季夙。
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屈蕩、屈建之祖父。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邑于葉,字子高。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
3.4《氏姓》
3.4.1《帝王氏姓》
炎帝、姜姓。
帝堯?yàn)樘仗剖稀?
帝舜、姚姓。
3.4.2《侯國(guó)氏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齊、姜姓。
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霍國(guó)、真姓后,燕、姞姓。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己姓、出自少皞。莒、嬴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江、黃皆嬴姓。徐、奄、皆嬴姓?;匆?、嬴姓。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
蓼、六皆偃姓。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鄀、允姓之國(guó)。
蓼、姬姓。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夷、妘姓。鄅為妘姓。寒、?姓。邾、小邾,曹姓。
越為羋姓,與楚同祖,東越、閩君皆其后。羅、熊姓,胡、子國(guó),歸姓。
宋衷曰:歸即夔。
豕韋、防姓。
姒姓:有南氏、斟鄩氏、弗氏、斟灌氏。彤、姒姓。杞、姒姓。有扈與夏同姓。鄫、姒姓,子爵。莘國(guó)、姒姓。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扐、()〔段〕、瓦、鐵、者,子姓也,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氏,空同氏,子姓,目夷氏。
鄧、曼姓。
召、芮、畢、衛(wèi)、毛,姬姓。息、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鮮虞、姬姓,沈、姬姓,唐、姬姓之國(guó),密、姬姓之國(guó)也?;?、姬姓,六、姬姓。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3.4.3《卿大夫氏姓》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
西陵氏、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詹葛氏、有熊之后,宋景公時(shí)有詹葛祈為大夫。
囂氏、(元)〔玄〕囂之后。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后為氏。
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
參氏、祝融之后,陸終第二子參胡。
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安是氏、老童娶安是女。
媯氏、帝舜之后,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鍾離氏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氏。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夏時(shí)有武羅國(guó),其后氏焉。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太公叔穎。
季隨氏、晉有祁邑大夫季瓜忽,宋有季隨逢,周八士季隨、季騧之后。
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后。
門氏、陳父之后,楚大夫有門陽(yáng)。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中,世為右?guī)?,因氏焉?
宋戴公生東鄉(xiāng)克,孫樂喜為司城氏。
子蕩氏、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不夷氏、宋大夫不夷甫須之后。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勃氏、宋右?guī)熤蟆?
宋有大夫考成方。
宋大夫西鉏吾。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東鄉(xiāng)氏、宋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后為干獻(xiàn)氏。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后稱厚氏。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
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魯大夫公之文。
齊公子成之后,有公牽氏。
魯大夫齊季窺,昔齊〔公〕子季奔〔于〕楚,楚遂號(hào)齊季氏。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采)〔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
賜氏、齊大夫子賜之后。
尹文氏、齊大夫尹文子著書五篇。
車遽氏、齊臨淄大夫車門遽。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子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子芒氏、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子穆氏、僖子子子穆安后。
子沮氏、烈子后。
虞邱氏。
梁邱氏。
承姓、衛(wèi)大夫成叔承之后。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衛(wèi)有史朝朱駒。
子強(qiáng)氏、衛(wèi)公族昭子郢之后。
將軍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司寇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孫為衛(wèi)司寇,以〔官〕為氏。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常氏、老子師常從。
仇氏、衛(wèi)后。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弟也,因官氏焉。周有太史司功騎。
晉荀逝敖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叔夙氏、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叔向氏、晉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莢〔成〕氏、晉大夫莢成僖子。
(李)〔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州氏、晉豹孫步揚(yáng)生〔〕州,因氏焉。
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
晉蒲邑大夫公佗世卿。
晉大夫下門聰。
小狐氏。
大戎氏。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子午氏、楚公子午之后。齊大夫有子午明。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強(qiáng)氏、羋姓,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班氏、羋姓,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慶〔父〕籍為楚工正。
伍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楚大夫涉其帑。
大季氏、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后。
馮、姬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鄭有子師仆。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鄭大夫封父彌真。
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
燕惠公族羌子孫憲,為邵皓氏。
魏公族有差師氏。
何氏。
君新。蟜疵。
3.5《謚法》
昔周公旦、太公望,相嗣王以制謚法。
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翼善傳圣曰堯,仁圣盛明曰舜,慈惠愛民曰文,強(qiáng)理勁直曰武。
3.6《居》
舜居饒內(nèi)。
禹都陽(yáng)城。
契居蕃,昭明居砥石,相土徙商邱,太甲徙上司馬。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飩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瘢嗤烈蛑??!顾胃活£?yáng),上司馬在鄴西南。
武王在酆鄗。懿王徙犬邱。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周公居少昊之虛,煬公徙魯。
宋衷曰:今魯國(guó)。
召公居北燕?;负钺闩R易。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臨易、今河閑易縣是也。
吳孰哉居藩籬,孰姑徙句吳。諸樊徙吳。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余暨也,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叔度居上蔡。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平侯徙下蔡。
戴公居漕。成公徙濮陽(yáng)。
宋衷曰:康叔從康徙封衛(wèi),衛(wèi)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濮陽(yáng)、帝邱地名。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鄭桓公居棫林,徙拾,文公徙鄭。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鄭、即新鄭也,櫟、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宋衷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畢萬(wàn)居魏,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景子居平陽(yáng)。
宋衷曰: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成季徙原。
宋衷曰:今鴈門平原縣也。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3.7《作》
3.7.1《五帝時(shí)制作》
燧人造火。
伏犧制儷皮嫁娶之禮。
伏羲造琴瑟。
芒作網(wǎng)。
芒氏作羅。
宋衷曰:芒、庖犧臣。
女媧作笙簧。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隨作竽。
隨作笙。
宋衷曰:隨、女媧氏之臣。
神農(nóng)作琴,神農(nóng)作瑟。
巫彭作醫(yī)。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垂作耒。垂作耜,垂作耨,垂作銚。
宋衷曰:垂、神農(nóng)臣,銚、刈也。
蚩尤以金作兵器。
宋衷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涿鹿在彭城南。
宿沙作煮鹽。
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得為魚鹽之利。
黃帝造火食旃冕。
宋均曰:通帛為旃。
宋衷曰:冕、冠之有旒者。
黃帝作寶鼎三。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危髶献骷鬃?,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此六術(shù),著調(diào)歷。
宋衷曰:皆黃帝史官也,黃帝世,伶?zhèn)愖鳂氛f之。
黃帝使伶?zhèn)愒祉?。倕作鍾。
沮誦、蒼頡作書。
宋衷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為黃帝左右史。
史皇作圖。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史皇、蒼頡同階。
伯余制衣裳。胡曹作冕。胡曹作衣。
于則作屝履。
宋衷曰:于則、黃帝臣,草屨曰屝,麻皮曰履。
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夷牟作矢,揮作弓。
宋衷曰:夷牟、揮皆黃帝臣也。
胲作服牛。
共鼓、貨狄作舟。
烏曹作博。
祝融作市。
宋衷曰: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堯使禹作宮室。
鯀作城郭。
伯夷作刑,皋陶制五刑。
咎繇作耒耜。
后益作占?xì)q之法。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巫咸作筮。巫咸作鼓。巫咸作醫(yī)。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夷作鼓。
毋句作磬。
舜造簫。
夔作樂。垂作鐘。
叔造磬。
3.7.2《三王時(shí)制作》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少康作箕帚。杜康造酒。少康作秫酒。
季杼作甲。杼作矛。
宋衷曰:少康子輿,名杼也。甲、鎧也。
奚仲作車。臘作駕。相土作乘馬。
昆吾作陶。
逢蒙作射。
微作禓五祀。
紂作玉床。
武王作翣。
宋均曰:翣、武飾也。
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
宋均曰:暴、圻內(nèi)國(guó),辛公、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為塤久矣,此掌其官也。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造篪,吹孔有觜如酸棗。篪以竹為之,長(zhǎng)尺四寸,有八孔。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璽。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公輸般作硙。
公叔文子作輗軸。
韓哀作御。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4 茆泮林輯本《世本》
4.1《帝王世本》
4.1.1《黃帝》
黃帝娶于西陵之女,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黃帝娶西陵氏女為妃,名累祖。
4.1.2《少皞》
少皞是黃帝之子,金天氏少皞,青陽(yáng)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昊名摯,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沒,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yáng),即少昊也,又曰:(元)〔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而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金德王,非五運(yùn)之次,故敘五帝,不數(shù)之也。
4.1.3《顓頊》
顓頊?zhǔn)屈S帝之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顓頊娶于滕墳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宋衷曰:滕墳、國(guó)名。
顓頊生偁,偁生卷章。高陽(yáng)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4.1.4《陸終六子》
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wèi)是也。
宋衷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宋衷曰: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壽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會(huì)人者、鄭是也。
宋衷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guó)也。
其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宋衷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羋姓者、楚是也。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4.1.5《帝嚳》
嚳、黃帝之曾孫。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帝嚳上妃有邰之女,曰姜原。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
4.1.6《帝堯》
堯是黃帝(曾)〔玄〕孫,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帝堯?yàn)樘仗剖?。帝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女皇生丹朱。
宋衷曰:是生丹朱。
4.1.7《帝舜》
舜是黃帝八代之孫。舜為高陽(yáng)五世孫。顓頊生窮系。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帝舜有虞氏,配以盲,婭以罃,盲即娥皇,字娥娙,罃即女英。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玦。
4.1.8《夏》
顓頊生鯀,鯀為顓頊子,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也。禹娶涂山氏〔女〕,名女媧。
啟、禹子。
帝杼。
帝芬。
帝降。
帝皋生發(fā)及桀。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殽南陵。
4.1.9《殷》
契是帝嚳子。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
冥子核。
湯名天乙。
太甲、湯孫。太甲、太丁子。
太甲崩,子沃丁立。
小甲、太庚子。
仲丁是太戊之子。
河亶甲、仲丁弟也。
祖乙、河亶甲子。
祖乙崩,子祖辛立;崩,子開甲立;崩,弟祖丁立;崩,開甲之子南庚立;崩,祖丁子陽(yáng)甲立;崩,弟盤庚立。
盤庚崩,弟子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祖辛。
紂伐有蘇,有蘇人以妲己女焉,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殺之,斬以(元)〔玄〕戈,懸之小白旗。
4.1.10《周》
后稷生不(窟)〔窋〕,不(窟)〔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jié),慶節(jié)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揄,毀揄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亞圉生組紺,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低跎淹酢?
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名伊扈。
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恭王生懿王,懿王名堅(jiān)。
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
4.1.11《共和》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
劉夏逆王后于齊。
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敬王崩,在魯哀公十九年。魯哀公二十七年,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宋衷注引《太史公書》,元王仁生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
4.1.12《威烈王》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
4.1.13《赧王》
宋衷曰:赧、謚。
4.1.14《武公》
宋衷曰:謚曰西周武公。
4.2《諸侯世本》
4.2.1《魯》
伯禽生煬公熙、考公就,熙生微公弗、幽公圉,弗生獻(xiàn)公具、厲公翟,具生武公敖、慎公(摰)〔摯〕。
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名息姑。
桓公名軌。
愍公名啟方。
昭公名稠。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平公名旅。
愍公。
4.2.2《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作《還》詩(shī)以刺之也。
胡公。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成公說。
莊公贖。
齊侯潘、齊昭公也。
靈公名環(huán)。
莊公名光。
景公名杵臼。
平公敬。
4.2.3《晉》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wú)年紀(jì)。
武侯曼期。
厲侯輻。
獻(xiàn)侯蘇。
穆侯名弗生。
鄂侯。
武公莊伯子。
定公名午。
出公名鑿。
昭公(名)〔生〕桓子(雝)〔雍〕,(雝)〔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幽公生烈成公止。
宋衷曰:太史公書:幽公柳之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孝公傾。
靜公俱。
4.2.4《秦》
伯益之后,附庸。
繆公名任好。
秦伯稻、秦共公也。
秦伯、秦桓公也。
景公名后伯車。
靈公立十年。
簡(jiǎn)公名悼子,即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少主。
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三年。
昭王名側(cè)。
秦始皇政生于趙,故曰趙政。
宋衷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4.2.5《楚》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
熊渠〔立其〕長(zhǎng)子庸為句袒王。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楚武王。
楚武王墓在豫章新息。
康王名招。
考烈王熊完。
4.2.6《宋》
宋莊公馮、穆公之長(zhǎng)子。
4.2.7《衛(wèi)》
康叔、周公弟。
康伯名髡。
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摯伯。
箕伯。
武公、康叔九世孫。
公子留。
戴公名申。
悼公虔。
敬公費(fèi)。
敬公生橈公舟。
公子虔。
圣公馳。
成侯名不逝。
4.2.8《陳》
陳遂、舜后。
宋衷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陳侯躍、厲公也。
陳侯朔、陳共公也。
4.2.9《蔡》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4.2.10《曹》
曹國(guó)、伯爵,振鐸、文王之子,封于曹。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4.2.11《鄭》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
鄭伯費(fèi)、鄭悼公。
4.2.12《燕》
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宣侯。
桓侯。
閔公。
燕王喜。
4.2.13《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夫差、吳子光之子。
4.2.14《》
殷湯封夏后于,周又封之。
惠公?;莨晒盎腹莨⑹四?,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桓公是成公之弟,成公卒而桓公立。
4.2.15《滕》
錯(cuò)叔繡、文王子,錯(cuò)叔繡封滕。
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
考公麇、與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宏,與文公相直。
齊景公亡滕。
4.2.16《韓》
景子名處。
武侯。
懿侯。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桓惠王。
4.2.17《趙》
敬侯名章。
成侯名種。
肅侯名語(yǔ)。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4.2.18《魏》
駒生文侯斯,桓子生文侯斯。
惠王子名嗣,襄王名嗣。
昭王名遫,昭王名遫、襄王之子也。
惠王生襄生,襄王生昭王。
安僖王名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4.2.19《田齊》
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也。
愍王名遂。
4.2.20《莒》
周興,封黃帝之后于祁,而置莒后輿期于始都計(jì)斤,十一世茲丕歸莒,至紀(jì)公復(fù)己姓。
4.2.21《邾》
邾子貜且、邾定公也。
4.2.22《隨》
隨、國(guó)名。
4.2.23《鄶》
會(huì)人、即檜之祖也。
4.2.24《舒鮑》
小國(guó)。
4.2.25《空桐》
商后國(guó)。
4.2.26《黎》
4.2.27《比》
4.2.28《髦》
4.2.29《朸》
4.2.30《段》
4.2.31《瓦》
4.2.32《鐵》
4.2.33《蜀》
蜀之為國(guó),肇自人皇。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
4.3《卿大夫世本》
4.3.1《魯》
臧氏。
僖伯名彄、字子臧,孝公之子,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
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也。
厚氏。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郈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后,稱郈氏。
施氏。
施伯、魯惠公孫。
仲孫氏。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孫貜生南宮絳。敬叔與懿子皆孟僖子之子。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魯孟僖子生閱,號(hào)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huì),會(huì)生虔,為南宮氏。
叔孫氏。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仲州仇。州仇、叔牙六世孫,叔孫不敢子也。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季孫氏。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季友生仲無(wú)佚,佚生行父,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季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季悼子之子公甫靖。悼子紇生穆伯靖。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為公父氏。
仲氏。
仲遂、魯莊公之子,東門襄仲。述產(chǎn)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子叔氏。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4.3.2《齊》
國(guó)氏。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高氏。
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之孫武子偃,傾子之孫酀。
管氏。
管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豫)〔孺〕,(豫)〔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能陟)〔耐涉〕,(陟)〔耐涉〕產(chǎn)(帶)〔微〕,凡(九)〔十〕代。
陳氏。
夷孟思。
閩孟克(芷)。
陳桓子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生)〔產(chǎn)〕鞅。
僖子生昭子莊、簡(jiǎn)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鑿茲、芒子盈、惠子得。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閭邱氏。
齊閭邱產(chǎn)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4.3.3《晉》
欒氏。
欒叔賓父。
(卻)〔郄〕氏。
(卻)〔郄〕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揚(yáng),揚(yáng)生州。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韓氏。
韓萬(wàn)、曲沃桓叔之子,韓萬(wàn)、莊伯弟,桓叔生子萬(wàn),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輿生獻(xiàn)子厥,韓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
子名不信。
莊子名庚。
武子名啟章、康子子。
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趙氏。
公明生趙夙。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景叔名成。
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襄子子桓子,桓子名嘉、襄子之子。
魏氏。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
孺子?是魏駒之子。
荀氏。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程鄭、荀氏別族。
士氏。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
籍氏。
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羊舌氏。
叔向兄弟有季夙。
4.3.4《衛(wèi)》
孫氏。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公叔氏。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
公孟氏。
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司寇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將軍文氏。
文子生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趙氏。
趙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孔氏。
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4.3.5《宋》
孔氏。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赘讣紊窘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魯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仲尼圬頂,反首,張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竅,參臂,駢脅,腰大十圍,長(zhǎng)九尺有六寸,時(shí)謂長(zhǎng)人,后數(shù)世皆一子。
華氏。
宋督是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父是督之字。華督生世子家,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華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煛?
樂氏。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
樂懼、戴公六世孫。
皇氏。
皇父、戴公子。
仲氏。
莊公生右?guī)煟ㄐ纾参臁?,(戌)〔戊〕生司城師?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鱗氏。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向氏。
桓公生向父,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魋是巢之弟。
蕩氏。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4.3.6《鄭》
子罕氏。
鄭穆公子喜字子罕,罕生子展舍之,舍之生子皮虎,或作子軒氏。
子駟氏。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
子國(guó)氏。
鄭穆公生子國(guó)發(fā),發(fā)生子產(chǎn)僑簡(jiǎn)成子,僑生子思參,參生子玉珍,珍生子樂卑顯莊子,為子國(guó)氏。
4.3.7《陳》
針氏。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夏氏。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4.3.8《楚》
蒍氏。
艾獵、叔敖之兄,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屈氏。
屈蕩、屈建之祖父。
陽(yáng)氏。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沈氏。
楚縣〔公〕葉公子高,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采于葉,僭稱公。
4.4《世本氏姓篇》
姜姓。
炎帝、姜姓,炎帝神農(nóng)氏。
向、姜姓。
州國(guó)、姜姓。
齊、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姬姓。
召、芮、畢、衛(wèi)、毛,姬姓。
息國(guó)、姬姓。
芮、魏皆姬姓。
隨國(guó)、姬姓。
荀、賈皆姬姓。
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
鮮虞、姬姓,白狄也。
唐、姬姓之國(guó)。
沈、姬姓。
霍國(guó)、姬姓。
馮、姬姓,鄭大夫馮子后。
己姓。
己姓、出自少皞。
莒、己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
任姓。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謝、任姓,黃帝之后。章、任姓之國(guó)。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舒、任姓,呂、任姓,祝、任姓,終、任姓,泉、任姓,畢、任姓,過、任姓。
姞姓。
燕國(guó)、姞姓。
密須、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姚姓。
帝舜、姚姓,舜姓姚氏。
姒姓。
有扈氏、與夏同姓。
彤、姒姓之國(guó)。
杞、姒姓。
斟灌氏、斟鄩氏,夏同姓諸侯。
有南氏。
弗氏。
莘國(guó)、姒姓,夏禹之后。
子姓。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宋、子姓,北殷、子姓,空同、子姓,北旄、子姓。
偃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舒蓼、偃姓,皋陶之后。舒鮑、偃姓國(guó)。
蓼、六皆偃姓。
嬴姓。
黃、嬴姓,江、黃二國(guó)并嬴姓。
徐、奄二國(guó)皆嬴姓,徐、嬴姓。
終黎、嬴姓之國(guó)。
應(yīng)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終黎者是也。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姓。
淮夷、嬴姓。
己姓。
昆吾、古己姓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氏之后。
董姓。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
防姓。
豕韋、防姓。
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妘姓。
夷、妘姓。
偪陽(yáng)、妘姓,是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鄅為妘姓。
寒、妘姓。
曹姓。
邾、小邾,曹姓。
羋姓。
越、羋姓也,與楚同祖者也。
熊姓。
羅、熊姓。
歸姓。
胡、歸姓,胡、子國(guó),歸姓。
允姓。
鄀、允姓國(guó),昌意降居為侯。
允格、允姓國(guó)。
曼姓。
鄧為曼姓。
公父氏。
魯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中行氏。
晉荀逝遨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媯氏。
帝舜之后,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差師氏。
魏公族有差師氏。
師子氏。
鄭有師子濮。
司城氏。
宋戴公生東鄉(xiāng)克,孫樂喜為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后,亦為司城氏。
司寇氏。
衛(wèi)靈公子郢,子孫為司寇亥之后。
司功氏。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也,因官氏焉。
詹葛氏。
有熊氏之后焉,詹葛氏。
齊季氏。
齊襄公子季奔楚,因氏焉,魯有大夫齊季窺。
西陵氏。
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韓言氏。
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安是氏。
老童娶安是女。
強(qiáng)梁氏。
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常壽氏。
宋大夫,景公時(shí)有常壽邦。
乘氏。
乘睢、古賢人。
曾氏。
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時(shí)為莒所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南宮氏。
孟僖子孫閱,號(hào)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huì),會(huì)生虔,為南宮氏。
甘士氏。
宋司徒華定甘士氏,周卿士甘平公為王卿士,后氏焉。
子叔氏。
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子革氏。
宋司城子革之后,又曰: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子尚氏。
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子郢氏。
衛(wèi)公族昭子郢之后。
子午氏。
楚公子午之后。
子獻(xiàn)氏。
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
子蕩氏。
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子工氏。
齊頃公子子(公)〔工〕之后。
子揚(yáng)氏。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揚(yáng)氏。
子芒氏。
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史晁氏。
衛(wèi)史晁之后,衛(wèi)有史朝朱駒。
楚季氏。
楚若敖氏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楚鳩氏。
馬師氏。
鄭穆公有馬師之官,馬師頡、馬師朔、馬師黥。
右?guī)熓稀?
宋武公生公子中,代為右?guī)?,因氏焉?
右史氏。
古者右史記事,因氏焉,周右史戍。
仲行氏。
宋有仲行寅,晉大夫有仲行氏。
季融氏。
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季隨氏。
周八士季隨之后。
季嬰氏。
晉樓委嬰之后。
大季氏。
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后。
邵皓氏。
惠公族子孫憲為邵皓氏。
門氏。
陳父之后,楚大夫有門楊。
叔向氏。
晉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叔夙氏。
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不夷氏。
宋不夷甫須之后。
伯宗氏。
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巴氏。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莢氏。
莢成僖子、晉大夫也。
狐邱氏。
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閭邱氏。
廩邱氏。
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東鄉(xiāng)氏。
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
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州氏。
晉豹孫步楊生州,因氏焉。
少施氏。
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子干氏。
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泉氏。
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齊大夫淵湫。
子占氏。
陳桓公生書字子占之后。
根水氏。
老童娶根水氏。
囂氏。
(元)〔玄〕囂之后。
述氏。
魯大夫仲述之后。
季(嬰)〔夙〕氏。
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狐氏。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
大戊氏。
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去疾氏。
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菜骋詣e族。
季老氏。
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
宋大夫卑泥之后。
方叔氏。
鼓方叔之后。
慶父氏。
楚大夫慶父之后。
韓余氏。
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干獻(xiàn)氏。
宋司徒華定后為干獻(xiàn)氏。
將軍氏。
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右?guī)熓稀?
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伍參氏。
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班氏。
羋姓、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強(qiáng)氏。
羋姓,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尹文氏。
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恒氏。
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瞻葛氏。
宋景公時(shí)有瞻葛祁為大夫。
甫爽氏。
宋大夫甫爽之后。
公旗氏。
齊威王時(shí)有左執(zhí)法公旗藩。
公他氏。
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為氏。
公牽氏。
齊公子牽之后有公牽氏。
公襄氏。
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子野之后。
公金氏。
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
公朱氏。
宋公子朱之后。
厘子氏。
出自厘子觀起之后,楚大夫有厘子班。
車遽氏。
齊有臨淄大夫車遽氏。
憲氏。
衛(wèi)公族之孫憲為憲氏。
師氏。
衛(wèi)公族有師氏。
唐孫氏。
祁姓唐堯之后,其孫仕晉,自為唐孫氏。
承氏。
衛(wèi)大夫承之后。
讎子氏。
陳威公生昭子來(lái)將,孫卑為讎子氏。
子游氏。
鄭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后。
子孔氏。
鄭穆公生〔公〕子(喜)〔嘉〕字子孔之后。
子士氏。
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
子寤氏。
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為子寤氏。
子石氏。
陳威子生〔子〕石難,自別為子石氏。
子穆氏。
陳僖子生子穆安,因?yàn)樽幽率稀?
子然氏。
鄭穆公子子然之后。
子沮氏。
陳烈子生子沮與,后為子沮氏。
子襄氏。
齊桓公子子襄之后。
子季氏。
楚公族子季氏。
子成氏。
魯季平子生子成叔彭侯之后。
卷子氏。
衛(wèi)文公后卷子子州氏焉。
雍門氏。
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為雍門氏。
(李)〔季〕騧氏。
周八士季騧之后。
大公氏。
大公叔。
下門氏。
晉有大夫下門聰。
涉其氏。
楚大夫有涉其氏,春秋涉其帑是也。
融氏。
祝融之后,又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胤〕,以融夷為氏。
羅氏。
夏有武羅,其后氏焉。
賜氏。
齊大夫子賜之后。
墨夷氏。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它氏。
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老成氏。
宋有大夫老成方。
陽(yáng)氏。
陽(yáng)侯。
宋衷曰:陽(yáng)侯、伏犧之臣,蓋大江之神者。
封父氏。
鄭大夫封父彌真然。
仇氏。
公之氏。
晉大夫公之文。
公紀(jì)氏。
衛(wèi)有大夫左公子泄,右公子職。
唐孫氏。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
巴氏。
樊氏。
曋氏。
相氏。
鄭氏。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廩君名曰務(wù)相,姓巴氏,與樊氏、曋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乃共擲劍于石,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眾皆服,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惟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箯[君不許。鹽神暮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飛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不知東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纓此,即相宜,云與女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纓之,廩君即立陽(yáng)石上,應(yīng)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廩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
何氏。
應(yīng)劭曰:《氏姓》注云:以何氏為韓后。
4.5《世本氏姓篇補(bǔ)遺》
北唐氏。
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
4.6《世本居篇》
帝都。
黃帝都涿鹿,涿鹿在鼓城南。
舜居?jì)倹I,媯虛在西城西北舜之居。
夏。
禹都咸陽(yáng),〔正當(dāng)亳西也〕,及后乃徙安邑。禹都陽(yáng)城,在大梁之南。
殷。
契居蕃。
昭明居砥石,復(fù)遷商,相徙商邱,本顓頊之虛。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
太甲從上司馬,在鄴西南。
周。
武王在酆鄗。
懿王徙于犬邱。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厲王淫亂,出于彘。
平王即位,徙居洛。
敬王東居成周。
赧王又徙居西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吳。
吳孰哉居藩籬。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余暨也。
孰姑徙句吳。
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注: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諸樊徙吳。
魯。
煬公徙魯。
宋衷曰:今魯國(guó)。
燕。
召公居北燕。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桓侯徙臨易。
宋衷曰:今河閑易縣是也。
蔡。
蔡叔居上蔡。
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稱上。
胡徙居新蔡。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以奉叔度祀,故名其地為新蔡。
平侯徙下蔡。
宋衷曰:平侯徙下蔡。
晉。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衛(wèi)。
宋衷曰:今定昌也??凳鍙目滇惴庑l(wèi),衛(wèi)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
成公徙濮陽(yáng)。
宋衷曰:濮陽(yáng)、帝邱地名。
鄭。
鄭桓公封棫林,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封桓公,乃名為鄭。
厲公居櫟。
宋衷曰:櫟、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文公徙鄭。
宋衷曰:即新鄭。
曹。
宋衷曰:濟(jì)陽(yáng)定陶縣。
滕。
錯(cuò)叔繡封滕。
宋衷曰:今沛國(guó)公邱,是滕國(guó)也。
。
宋衷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
宋。
宋更曰:睢陽(yáng)。
楚。
楚鬻熊居丹陽(yáng)。
宋衷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
武王徙郢。
宋衷曰: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秦。
秦非子始封于秦。
莊公徙廢邱。
文公徙汧。
寧公又都平陽(yáng)。
獻(xiàn)公徙治(洛)〔櫟〕陽(yáng)。
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
邾。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沈。
沈國(guó)在汝南平輿。
胡。
胡在汝南。
霍。
周武王封弟〔叔〕處于霍。
暴。
周圻內(nèi)國(guó)。
武羅。
夏武羅國(guó),冀都之武邑。
莒。
輿期始都計(jì)斤,茲丕歸莒。
韓。
景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
宋衷曰: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趙。
成季徙原。
宋衷曰:今雁門平原縣。
魏。
畢萬(wàn)居魏。
魏武子居魏。
悼子徙霍。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如)〔居〕之。
中山。
中山武公居顧。
桓公徙靈壽。
4.7《世本作篇》
燧人。
燧人出火,造火者燧火,因以為名。
庖犧。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庖犧氏作瑟。瑟、潔也,使人精潔于心,純一于行也。宓羲作瑟,八尺(二)〔一〕寸,四十五弦,庖犧氏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
伏犧作琴,伏犧作琴瑟。
伏羲臣芒氏作羅。
芒作罔。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神農(nóng)。
神農(nóng)和藥濟(jì)人。
神農(nóng)作琴。神農(nóng)氏琴長(zhǎng)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商。
神農(nóng)作瑟。
蚩尤作兵。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
宋衷注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
黃帝。
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黃帝樂名《咸池》。
黃帝造火食旃冕。黃帝作旃冕。黃帝作旃。黃帝作旃,亦曲柄旃,以招士眾也。黃帝作冕旒。黃帝作冕。
垂旒、目不邪視也,充纊、耳不聽讒言也。
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旒者。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
羲和占日。
常儀占月,羲和作占月。
后益作占?xì)q。
(更)〔臾〕區(qū)占星氣。
大撓作甲子,黃帝令大撓作甲子。
宋衷曰:大撓、黃帝史官。
隸首作算數(shù)。隸首作數(shù)。
宋衷注曰:隸首、黃帝史也。
伶?zhèn)愒炻蓞巍?
容成造歷。
宋衷注曰:容成、黃帝史官。
蒼頡作書,蒼頡造文字,沮誦、蒼頡作書,并黃帝時(shí)史官。
宋衷注曰:蒼頡、沮誦,黃帝史官。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
史皇作圖,史皇、蒼頡同階。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
伯余作衣裳。
胡曹作衣。
宋衷注曰:黃帝臣。
胡曹作冕。
宋衷注曰:黃帝臣也。
于則作屝履。
宋衷曰: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
雍父作舂杵臼。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雍父作臼。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胲作服牛。
注曰: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相土作乘馬,作駕。
宋衷云:皆黃帝臣。
共鼓貨狄作舟。
注曰:二人、黃帝臣也。共鼓、貨狄,黃帝二臣。
女媧作笙簧,女媧作簧。
宋均注曰:女媧、黃帝臣也。
隨作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
宋衷注:隨、女媧氏之臣。
隨作竽。
夷作鼓。
以桴擊之曰鼓,以手搖之曰。
揮作弓。
夷牟作矢。牟夷作矢。?、黃帝臣夷牟作。
宋衷注曰:夷牟、黃帝臣也。
巫彭作醫(yī)。
顓頊。
祝融作市。
宋衷云:顓頊臣也。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
陶制五刑。
巫咸初作醫(yī)。
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巫咸作筮。
巫咸作鼓。
無(wú)句作磬。
注云:無(wú)句、堯臣也。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舜。
舜始陶,夏臣昆吾更增加也。
倕作規(guī)矩準(zhǔn)繩,垂、舜臣。
垂作耒耜,垂作耒耨,垂作銚耨,垂作耜,垂作銚,垂作耨。
宋仲子注曰:銚、刈也。
咎繇作耒耜。
伯夷作五刑。
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zhǎng)二尺。垂作鐘。
夔作樂。
磬、叔所造。
叔、舜時(shí)人。
烏曹作簙。
夏。
鯀作城郭。鯀作城。
鯀作郭。
禹作宮室。禹作宮。
奚仲作車。
夏作贖刑。
儀狄造酒,儀狄始作酒醪,辨五味。
夏禹之臣。
杜康造酒。
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箕?、少康作。
杼作甲。
宋衷云:少康子,杼也,輿、少康子。少康之子,輿也。甲、鎧也。
逢蒙作射。
商。
湯作五祀,戶、井、、中溜、行,至周而七,曰門、行、厲、戶、、司命、中溜。
微作禓五祀。
注:微者、殷王八世孫也,禓者、強(qiáng)死鬼也,謂時(shí)儺索室驅(qū)疫逐強(qiáng)死鬼也,五者、謂門、戶及井、、中溜。
紂為玉床。
周。
武王作翣。
武王始作箑。
暴辛公作塤。塤、暴辛公所作也,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六孔也。
暴辛為塤。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
蘇成公作箎,箎、蘇成公所作,長(zhǎng)一尺二寸。蘇成公作箎,管樂十孔,長(zhǎng)尺一寸,吹孔有嘴,如酸棗。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魯昭公始作璽。
宿沙作煮鹽。
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wèi)〕為魚鹽之利。
衛(wèi)〔公〕叔文子作輗軸。
公輸作石硙。
韓哀作御。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云作者,加其精巧也。
4.8《世本謚法篇》
顓頊生子窮系。
宋衷曰:窮系、謚也。
周赧王。
宋衷曰:赧、謚也。
西周武公。
宋衷曰:謚曰武公。
曹靖公。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季文子。
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4.9《世本作篇補(bǔ)遺》
空侯、空國(guó)侯所造。
堯作圍。
鯀作城郭。
城、盛也,郭、大也。
杼作矛。
4.10《世本論述補(bǔ)遺》
楊泉《物理論》曰:「楚漢之際,有好事者作《世本》,上錄黃帝,下逮漢末?!?
《廣川書跋》云:昔左氏書子皮即位,叔向言罕樂得其國(guó),葉公作《顧命》。楚漢之際,為《世本》者用之。
4.11《世本雜錄》
龐英《文昌雜錄》曰: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一人姓?名。昭明太子曰:?出《世本》,出《世本》。
夏竦《古文四聲韻》曰:「姬、古《世本》字,?、古《世本》字?!?br />
孫馮翼集本重集世本序
世本者。古史官所記。為十五篇。見藝文志。以為記黃帝以來(lái)訖春秋時(shí)。蓋周末史氏所為也。顏之推據(jù)皇甫謐謂左邱明所書。謐言多不足信。此又誤讀班彪傳之文。按彪傳言左邱明作左氏傳三十篇。又撰異同號(hào)曰國(guó)語(yǔ)二十篇。下云。又有記錄黃帝已來(lái)至春秋時(shí)帝王公侯卿大夫號(hào)。曰世本。一十五篇。稱又有者。別有人撰此書。不必左氏。若彪以為左氏撰。其子固作藝文志。何云古史官乎。其書十五篇。即太史公所采。故漢書司馬遷傳贊以為遷采世本。班彪以為遷刪世本者也。后漢綏和元年以世本相明。詔封孔子世為殷紹嘉公。見梅福傳。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故隋經(jīng)籍志。世本二卷劉向撰。撰之云撰集古書。非如后世之作而不述也。隋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撰。衷蓋注而廣之。唐藝文志稱宋衷注世本四卷。詩(shī)正義引宋仲子注。即衷字也。又有世本別錄。及宋均注世本七卷。王氏注世本譜二卷。俱見唐志。春秋左氏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恕通鑒外紀(jì)。以為世本經(jīng)秦歷漢。儒者改易。是此諸本已。晉時(shí)杜預(yù)采以為春秋世族譜。然預(yù)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其時(shí)尚有荀卿撰春秋公子血脈譜。據(jù)玉海引中興書目。以為秦譜下及項(xiàng)滅子?jì)胫H。非荀卿作云云。蓋不及世本之可信。今考杜注。不從世本艾獵為孫叔敖之兄之言。或別有所據(jù)。亦無(wú)書以是正之矣。世本之亡。當(dāng)在宋世。崇文總目載氏族類諸書。始自姓苑。宋藝文亦然。俱不載世本。則鄭樵撰氏族略。王應(yīng)麟撰姓氏急就章。所引世本。皆采獲他
處。不見原書明矣。古書至南宋。亡佚最多。況氏族之書。尤為下品寒門所嫉妒。若今風(fēng)俗通。獨(dú)闕氏族一篇。姓苑姓纂諸書。皆無(wú)完本。此其明驗(yàn)。永樂大典。為姚廣孝諸臣奉撰集。所錄古書。皆金人俘獲北宋內(nèi)府圖籍。疑尚有世本遺文。曩官翰林。曾見其書。未及采錄。吾友錢征士大昭。嘗據(jù)書傳所引。集為作篇。居篇。姓氏篇。王侯大夫譜篇。共四篇。服其勤博。何文學(xué)元錫手錄示予。攜歸金陵。適家郎中馮翼。篤嗜古書。亦為此學(xué)。既得錢本。復(fù)據(jù)諸書補(bǔ)其未備。校訂付刊。時(shí)歙人洪部曹瑩亦補(bǔ)校元和姓纂。洪太守梧先刊古今姓氏辨證書。三書相輔而行。譜系之學(xué)。庶幾墜緒復(fù)續(xù)。更望來(lái)者之補(bǔ)其缺略云爾。嘉慶七年重九后六日陽(yáng)湖孫星衍撰。
世本考證
周禮。瞽蒙諷誦詩(shī)。世奠系。注。故書奠或?yàn)榈?。杜子春云。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yàn)榈?。世奠系。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瞽蒙主誦詩(shī)。誦世系。以戒勸人君也。故國(guó)語(yǔ)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dòng)。玄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也。疏。子春解世系。帝系據(jù)王。即經(jīng)系也。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即經(jīng)世也。云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者。小史職云。奠系世。辨昭穆。故知小史次序之。小史。掌邦國(guó)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鄭司農(nóng)云。系世。謂帝系世本之屬是也。云述其德行者。取義于國(guó)語(yǔ)。云為之昭明德是也。子春之意。與先鄭同為諫諍之事。后鄭亦不從也。國(guó)語(yǔ)者。按楚語(yǔ)云。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辭。王卒使傅之。問于申叔時(shí)。申叔時(shí)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之。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dòng)。注云。先王之系世本。使知有德者長(zhǎng)。無(wú)德者短。子春引之者。證帝系世本之事。后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又對(duì)文言之。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散則通。故云書于世本。世本即帝王系也。
王應(yīng)麟漢志考證曰。世本十五篇?!≈芄?。瞽蒙世奠系。注。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也?!?guó)語(yǔ)曰。教之世以怵懼其動(dòng)。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司馬遷傳贊。世本。錄黃帝以來(lái)至春秋時(shí)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司馬遷采世本。劉
向曰。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lái)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名號(hào)。凡十五篇。隋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又世本二卷。劉向撰。又四卷。宋衷撰。又漢初得世本。黃帝以來(lái)祖世所出。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世本多誤不依憑。顏之推曰。世本。左邱明所書。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而有燕王喜漢高祖。非本文也。項(xiàng)氏曰。古者立氏。必告于太史。春秋之末。知果別族于太史。為輔氏。后世史職既衰。宗法又亡。鄭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
顏氏家訓(xùn)書證篇云。世本。左邱明所書。自注云。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而有燕王喜漢高祖。
文選趙充國(guó)頌注。引世本注云。鬼方于漢。則先零戎是也。
世本
漢 宋 衷注
清 承德孫馮翼集
作篇。明堂位正義曰。世本。書名。有作篇。其篇記諸作事。
巫咸作筮。周禮龜人。初學(xué)記二十?!呑麋姟3鯇W(xué)記十六。通志樂略引世本作垂。黃帝工人。三條見風(fēng)俗通。無(wú)作毋?!o(wú)句作磬。女媧作笙簧。宋衷曰。女媧。黃帝臣。文選長(zhǎng)笛賦。 又御覽五百八十一?!∶魈梦蛔??!★L(fēng)俗通?!⊥ㄖ緲仿砸?。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又曰。無(wú)句作磬。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注云。皆黃帝史官?!〈呵镄蛘x?!∷吹涫琛!∩暇溆[十六。
簫舜所造。通志略。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
杼作甲。注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鎧也。墨子同?!∮[三百五十三。又三百五十五?!∮殖鯇W(xué)記二十二。
垂作銚。注云。銚、刈也。臣工疏。御覽八百二十三。作倕。 垂作耨。左氏僖三十三年。
黃帝作冕旒。士冠禮?!∷沃僮釉啤C?、冠之有旒者。注見左氏桓二年疏。
蒼頡作書。尚書序正義。蒼頡造文字。注云。蒼頡。黃帝之史。周禮外史疏。沮誦。蒼頡。作書。宋衷注曰。沮誦蒼頡。黃帝之史。廣韻?!∮钟[二百二十五。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注云。夏禹之臣?!∮[八百四十三。又初學(xué)記二十六。杜康造酒。并酒誥正義。少康作秫酒。御覽八百四十三?!〕鯇W(xué)記二十六。
巫彭作醫(yī)。山海經(jīng)注。
隋作笙。藝文類聚四十四。 通志略引作笙條。有未知其何代人也一句?!″掉俗魃??!∩褶r(nóng)作琴。風(fēng)俗通?!⊥ㄖ緲仿?。又初學(xué)記十六?!‰S作竽。廣韻。文選法。又御覽五百八十一。
夷作鼓。通典?!⊥ㄖ緲仿浴W鞴臈l又見。
揮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揮、夷牟。黃帝臣。二句又初學(xué)記二十二。 事類賦注十三。 射義疏。上句又見御覽三百四十七。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二句見藝文類聚六十。
堯使禹作宮室。又御覽壹百七十三。又初學(xué)記二十四。 雍父作舂?!∩倏底骰恪4司?。又見御覽七百六十五?!『茏饕?。又路史國(guó)名紀(jì)卷六。 黃帝作
旃?!◎坑纫越鹱鞅?。此句。又御覽二百七十。注。蚩尤。神農(nóng)臣也。胲作服牛。注云。黃帝臣。又去。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此句又見御覽八百九十九。又初學(xué)記二十九。 共鼓貨狄作舟。注云。二人并黃帝臣?!V韻?!∷囄念惥燮呤弧S忠姵鯇W(xué)記二十五。事類賦注十六?!∠嗍孔鞒笋R。楊倞旬子注?!醪茏鞑?。文選博奕論。 奚仲作車。山海經(jīng)注?!∮钟[七百七十三。
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黃帝臣。昭二十五年疏?!□呑鞒枪<婪??!‰`首作數(shù)。注云隸首。黃帝史也。文選西京賦注?!」斪魇}。后漢張衡傳注?!№n哀侯作御。文選圣主得賢臣頌。漢書注。無(wú)侯字?!∷沃栽弧mn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漢書注。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宣貴誄又御覽七百五十。伯余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后益作占?xì)q。御覽十七。
伯益作井。又御覽一百八十九?!〕鯇W(xué)記六。作伯益。又云。亦云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御覽三百四十。又六百八十六。
秦穆公作沐。御覽三百九十五。
武王作翣。御覽五十二?!∈骂愘x十四?!〕鯇W(xué)記二十四。
蘇成公造箎。吹孔有觜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原案下二句。疑是宋仲子注文?!★L(fēng)俗通。聲音卷?!≡?shī)。何人斯疏?!∮[五百八十。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通志樂略引此二句。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乎。本作塤。音許袁切。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孔。宋均注曰。暴公國(guó)。平王諸侯。暴辛公燒土為之。風(fēng)俗通。聲音卷?!≡?shī)。何人斯疏。文選長(zhǎng)笛賦注?!∮[五百八十一。于則作履屝。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也。御覽六百九十七?!〖q為玉床。又七百單六。
咎繇作耒耜。又八百二十三。
芒作網(wǎng)。宋衷注。芒。庖犧臣。又八百三十四。
為魚鹽之利。。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宿沙作鹽。宋衷曰。宿沙又八百六十五。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七十四。
夔作樂。初學(xué)記十五。
祝融作市。初學(xué)記二十四。又引注云。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初學(xué)記二十一。
居篇
契居番。王應(yīng)麟通鑒地理通釋。
懿王居犬邱。又詩(shī)譜正義。引作懿王徙于犬邱。
昭明居砥石。書序。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宋仲子云。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左氏桓二年。
邾顏居邾。肥徙郳。宋仲子云。邾顏別封小子肥為郳。為小邾子?!∏f五年。
魏悼子徙霍。 昭子徙安邑。史記索隱。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宋衷曰?;簟⒌孛?。今河?xùn)|彘縣也。魏世家索隱。
鄭桓公封棫林。昭十六年。
齊景公亡滕。隱六年。
涿鹿在彭城。王應(yīng)麟通鑒地理通釋。
武王在酆鄗。文選西都賦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戰(zhàn)國(guó)策注。
禹都陽(yáng)城。地理志潁川郡。
唐叔虞居鄂。朱衷曰。鄂地。今在大夏?;菔献髠餮a(bǔ)注。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魏都賦注。
戴公居。曹。路史國(guó)名紀(jì)。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寰宇記一百十二兩引。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于彘。今河?xùn)|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邑。)洛誥所謂新邑也。國(guó)語(yǔ)曰。幽王滅。周乃東遷。本殷之畿內(nèi)。有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閑。周于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jīng)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后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后晉又率諸侯之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yáng))城中有周王冢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字。且疑非世本文。=御覽一百五十五。下三段同。疑有
秦非子始封于秦。故秦本紀(jì)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秦本隴西秦定谷(谷亭)是也。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公徙。故秦本紀(jì)曰。公事(東)獵至。乃卜居之。今扶風(fēng)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yáng)。故秦(本)紀(jì)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yáng)。今扶風(fēng)郿縣之平陽(yáng)亭是
也。(故秦本紀(jì)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fēng)雍是也。)至獻(xiàn)公即位。徙治櫟陽(yáng)。今馮翊萬(wàn)年是也。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秦本紀(jì)曰。作為咸陽(yáng)筑冀。冀聞(闕)徙之。及漢元年。更名新城。屬扶風(fēng)。后于長(zhǎng)安。故太史公傳曰。長(zhǎng)安故咸陽(yáng)也。元鼎三年。復(fù)別謂(為)渭城。今長(zhǎng)安西北渭水陽(yáng)。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是(寔)為咸陽(yáng)是也。同上。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厲)公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yuǎn)(達(dá))雍。南跨巴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yáng)。故秦獻(xiàn)公之所居。后居萬(wàn)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zhǎng)安。秦咸陽(yáng)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筑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jìn)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于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于漢屬豫州。今沛國(guó)蕭是也。及即位于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yáng)。故成周之舊基。(城)東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shí)人謂洛陽(yáng)為東京。長(zhǎng)安為西京。同上。
。鄴為王業(yè)之本基。與洛陽(yáng)凡五處。故號(hào)曰五都。W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后文帝因漢之舊復(fù)都洛隱(陽(yáng))。以譙為先人本國(guó)。許昌為漢之所居。長(zhǎng)安為西京之遺同上。
氏姓篇
豕韋。防姓。路史國(guó)名記卷四。
芮。姬姓。書序。息。姬姓。左氏隱十一年?!∥?。姬姓?;溉??!‰S。姬姓桓六年。 又寰宇記一百四十四?!≤?。賈。皆姬姓?;妇拍?。 鮮虞。姬姓。白狄也。谷梁昭十二年?!∫?。妘姓。左氏隱元年?!筷?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襄十年。 鄅妘姓。昭十八年。
莒。已姓。左氏隱二年?!∫研?。出自少。昭十七年。
向。姜姓。左氏隱二年?!≈荨=??;肝迥辍!↓R。姜姓。襄十一年。
燕。姞姓。左氏隱五年。
帝舜。姚姓。左氏隱八年。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十國(guó)?!∽笫想[十一年。
鄧。曼姓。七年。µ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60371;
羅。熊姓?;甘?。
黃。嬴姓。莊十九年?!⌒?。奄。皆嬴姓。昭元年。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文十二年。
、鄭、曹、滕。姬姓。晉、魯、襄十一年?!‘?。毛。皆姬姓。顧命正義?!∶堋<?。漢書地里志。河南密縣注。
邾。小邾。曹姓。又
宋。子姓。又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隱元年。
莒。已姓。又 自紀(jì)公以下為已姓。隱二年。
。姒姓。又 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襄四年?!⊥?。姒姓。顧命正義?!∮徐枧c夏同姓。甘誓正義。
薛。任姓。又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參姓。祝融之后。廣韻。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又
鍾離氏。與秦同祖。又 公紀(jì)氏。又。{ 大公叔又 西鄉(xiāng)錯(cuò)。又
廩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dú)廩君船浮。因立為君。御覽三十七。
胡子國(guó)。歸姓。路史國(guó)名紀(jì)卷六。
莘。姒姓。夏禹之后。寰宇記二十八。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音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御覽三百七十一。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通志氏族略。
舒蓼氏。舒蓼。偃姓。陶之后。楚東境小國(guó)也。又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又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又
有熊氏之后。為瞻葛氏。又
昆吾。古已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又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又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又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又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又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又
空同氏。子姓。又
州。因氏焉。]豹孫步楊。生]州氏。晉]又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又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又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又
季平子支孫。亦為子革氏。又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又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又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又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又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又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又
老童娶根水氏。又
囂氏。玄囂之后。又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又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又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后。又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又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又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又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又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所以別族。
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強(qiáng)梁氏。又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又
廉生季融。子孫氏焉?!救谑?。楚又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又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又
方叔氏。鼓方叔之后。又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又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又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又
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也。司寇氏。又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又
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將軍氏。又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br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又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又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又
疆生班。因氏焉?!嗍?。芊姓。‘又
強(qiáng)。因氏焉。‘強(qiáng)氏。芊姓。若敖生‘又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又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又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又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又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舒鮑。偃姓國(guó)。又云。舒。任姓。又
呂。任姓。又
時(shí)。子姓。又
泉。任姓。又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又
黎氏。子姓。國(guó)之后。又
廩君。姓已氏。又
融氏。祝融之后。又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惺?。作南。又
子姓。有蕭氏。又
莢氏。晉大夫莢氏僖子。又
畢。任姓。又
謝。任姓。黃帝之后。又
祝。任姓。又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又
費(fèi)氏。作弗。又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又
太公叔潁。又
終氏。任姓。又
髦氏。子姓。又
王侯大夫譜。隋經(jīng)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
湯名天乙。堯典疏。以為王侯世本。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月令疏。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詩(shī)民勞疏。引以為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禮記郊特牲。及詩(shī)民勞正義。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萃跎逋踵?。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昭二十六年?!【赐醣?。貞王介立。貞王崩。
元王赤立。宋衷注?!∫饭珪啤T跞噬懲踅?。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拍?。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而生。御覽
作是產(chǎn)。契。次妃御覽作次妃曰陳妃豐。是生后稷。歐引作陳酆。余同。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詩(shī)生民正義引大戴禮云云。又御覽一百三十五?!∷囄念惥凼??!∫詾榧艺Z(yǔ)世本。其文亦然。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堯典疏。
顓頊娶于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贤⒂诟?。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S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呿溎笣嵘绞现??!∏嚓?yáng)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昭十七年。
炎帝。即神農(nóng)氏。又 帝堯?yàn)樘仗剖?。五子之歌?br />是也。昆吾者。又
太甲。太丁子。伊訓(xùn)?!√妆?。子沃丁立。書序?!”P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又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祭法。
亞圉云生太公組紺諸((辛))皿。中庸。
以黃帝為五帝。書序。 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堯典?!?。禹子。益稷。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
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水經(jīng)注。洧水?!∷沃栽?。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guó)也。見詩(shī)古義。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文選景福殿賦注。 藝文類聚六十七。佩、作玦。
顓頊生骨系。骨系生高密。是為禹。玉篇七。案骨系。俗字。
顓頊娶于勝墳氏宋衷注。曰國(guó)名。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帝系云勝奔氏。余同。 御覽一百三十五。
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漢書同?!∫娪[一百三十五?!∩⒆?。依大戴記帝系篇增。
鯀娶有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又一百三十五。
魯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微公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明堂位正義?!⌒⒐莨セ省8セ噬[公。曾子問正義。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檀弓上?!』腹墶;冈??!¢h公啟方。閔元年。 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禮器公冶長(zhǎng)疏。臧會(huì)。臧頃伯也?;菔献髠餮a(bǔ)注。
季友生仲無(wú)佚。無(wú)佚生行父。谷梁文六年?!」佑焉R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檀弓上?!〉孔蛹v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檀弓下?!〉孔蛹v生穆伯靖。又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檀弓上。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檀弓下。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檀弓上。正義以為世本云革。此云鞏。世本云厚。此云后。其字異耳。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檀弓下?!~I(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莶巡U巡安?。檀弓上。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檀弓下?!∈骞ú?。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左氏定十一年。
仲孫獲生南宮絳。檀弓上。
敬叔?;腹呤缹O?;莶?。是桓六世孫。檀弓下疏。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檀弓下?!∈霎a(chǎn)子家歸父。述與遂。古字通。惠楝左氏補(bǔ)注?!∴C昭伯名惡。惠氏左傳補(bǔ)注。
魯大夫公之文。廣韻。
宋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詩(shī)那正義。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左氏桓元年?!∪A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煛N氖?。 世子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成十五年?br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左氏文七年?!〈T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文十八年?!〈鞴鷺犯πg(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松鬣l(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檀弓下?!窇?。戴公六世孫。成十六年。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文七年?!|鄉(xiāng)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成十五年。
莊公生右?guī)熚臁N焐境菐?。成十五年?br />桓公生向父日兮。日兮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成十五年?!∠蚴鷸|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檀弓上。
皇父充。石。戴公子。文十一年。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廣韻。宋大夫東鄉(xiāng)為。又宋有大夫考成方。又
晉
武公。莊伯子。曲沃?;溉?。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即讎也。閔元年。又魏世家索隱?!‘吶f(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
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此句又見索隱。下句同。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樂記疏?!∥鸿熥噷O。宣十二年。 獻(xiàn)子名荼。魏世家索隱。魏襄王、名嗣。索隱?!》妒?。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惠棟左氏補(bǔ)注。
武仲生莊子絳。魏世家?!∮钟浳菏兰?。魏絳卒。謚為昭子。徐廣曰。世本曰莊子索隱中。又文侯都徐曰。世本云斯也。
惠王生襄王。而無(wú)哀王。魏世家集解。 襄王生昭王。而無(wú)哀王。索隱。 昭王名。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俱世家索隱。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燮。左氏文十三年?!∥氖遨粕?#61812;。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惠氏左傳補(bǔ)注。 士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廣韻。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昭十五年。
桓叔生子萬(wàn)。子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xiàn)子厥。宣十二年。
卻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成二年又十一年?!”x。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蒲城鵲居。居生至。又 步揚(yáng)生州。成十一年。
公明生公孟及夙?;輻澴笫涎a(bǔ)注?!〕墒?。作公明生趙夙?!≮w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宣二年。
晉大夫下門聰。廣韻。
叔向兄弟有季夙。昭五年。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左氏補(bǔ)注?!〕锑崱\魇蟿e族。成十八年。
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酉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檀弓下。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莊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
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涉。耐涉產(chǎn)微。凡十代。世譜同。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左氏昭二十年。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左氏襄二十九年。
傾子之孫。武子偃。左氏襄二十九年?!∮终咽?。引曰傾子之孫酀。
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左氏疏。作僖子生昭子莊。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左氏疏。作鑿茲。茲、子芒盈。左氏疏。作芒子盈。惠子得?;輻?。左氏補(bǔ)注。左氏哀十四年?!〕勺赢?dāng)。疑作常。謂陳恒也。 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檀弓上。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國(guó)氏。檀弓上。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廣韻?!↓R大夫淵湫。又 齊臨淄大夫車遽氏。又九麻?!《暌R
淄大夫車門遽。
戴公申。閔二年。。Œ康伯名 聲相近。Œ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司馬貞曰。牟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檀弓上二見。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檀弓上。
將軍文氏。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檀弓上。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兼、即黡也。定十四年。
武公。至林父八世。孫氏出于成十四年。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隱八年。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祭統(tǒng)。
召穆公??倒缹O。詩(shī)江漢。
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昭廿七年。
楚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昭十七年?!∩J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襄十五年?!∏帯Gㄖ娓?。襄二十五年杜注。
楚大夫涉其帑。廣韻?!〕酵鯇O有田公它成。荀子非十二子篇楊倞注。
鄭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駟氏。昭十九年?!∴嵅M(fèi)。是鄭悼公。谷梁成六年。
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yáng)。廣韻。
陳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苌孔訃?。昭廿三年。 厲公躍?;甘??!♂樢司?。陳針子八世孫。襄二十四年?!£愃焖春?。宋忠曰。虞思之后?;北兴?。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史記陳世家索隱。
桓公。成公之弟。襄六年。
滕
齊景公亡滕。隱七年左正義。又云。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同上。錯(cuò)叔繡。文王子。地理志注?!】脊纭T?。即定公、文公也。趙注孟子、困學(xué)紀(jì)聞卷八。
燕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御覽一百六十二。
孫馮翼集「世本」校勘記行數(shù)指正文。夾注兩行作一行計(jì)。
頁(yè)數(shù)行數(shù)原文校注
六一注御覽八百二十三「三」原本誤作「四」據(jù)御覽改。
六三注又御覽二百二十五案御覽此卷未引此文。其六一八、七四七、七四九各卷引蒼頡作書。然非引自世本。疑作者誤引。
六四及注儀狄始作酒醪……注云夏禹之臣原本作「帝女儀狄作酒醪」據(jù)太平御覽(以下簡(jiǎn)稱「御覽」)刪補(bǔ)。又案酒誥正義引世本文?!赶挠碇肌顾淖址亲?。
六四少康作秫酒初學(xué)記作「少康」御覽作「杜康」。
六倒二注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九」原本誤作「八」據(jù)御覽改。
六倒一堯使禹作宮室案初學(xué)記引世本無(wú)「堯使」二字。御覽引世本無(wú)「室」字。
六倒一雍父作春案本條見御覽八二九。又見廣韻三鐘。孫氏漏注。
六倒一黃帝作旃案本條見御覽三百四十。孫氏漏注。
七一
七一蚩尤以金作兵器案此句見廣韻十二庾。御覽作「蚩尤作兵」無(wú)「以金」「器」三字。
七三注昭二十五年疏「五」原本誤作「四」脫「疏」字。據(jù)左傳增改。
-36-
七五伯余作衣裳此條失注出處。案見路史后紀(jì)五注。又見淮南子汜論訓(xùn)?!缸鳌棺鳌钢啤菇詿o(wú)宋衷注。
七倒三伯益作井「益」原本作「夷」作者注稱。初學(xué)記作「伯益」案御覽亦作「益」據(jù)改。
七倒二黃帝作旃冕……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案御覽三四。引世本作「黃帝作旃」無(wú)「冕」字。又「應(yīng)邵曰」以下。似非世本文。
八三暴辛公所造……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也……圍五寸半「辛」宋本御覽五八一作「新」而下文引樂書云云。又作「辛」文選長(zhǎng)笛賦注亦作「辛」似以作「辛」為是。原本「暴國(guó)」下有「之君」兩字。「乎」作「也」「寸」下無(wú)「半」字。均據(jù)御覽刪改增補(bǔ)。
八四六孔……暴辛國(guó)平王諸侯原本「孔」作「寸」「公國(guó)」兩字倒置。「王」下有「時(shí)」字。均據(jù)御覽刪改。
八四暴辛公燒土為之案御覽此語(yǔ)引自樂書。非世本文。
八四于則作履屝原本脫「屝」字。據(jù)御覽補(bǔ)。
八五草曰屝……紂為玉。床「屝」原本誤作「履」「玉」誤作「王」均據(jù)御覽改。
八倒二魚鹽之利……故為。宿沙為」作「故以為」據(jù)御覽增改?!棺??!腹试尽干场瓜旅摗?br />九二注祝融顓瑞臣為高辛氏火正原本誤作「祝融作市」據(jù)初學(xué)記補(bǔ)正。
九三居其職矣「居」原本作「是」據(jù)初學(xué)記改。
-37-
一0二魏武子居魏「魏」原作誤作「犨」據(jù)史記改。
一一三封仲子紅于鄂原本脫「于」字。據(jù)陳其榮本補(bǔ)。
一一四至倒二「懿王居犬邱」至「故號(hào)曰五都」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bǔ)之字加括號(hào)。以別之。=脫‧茲據(jù)宋本御覽校正。其=一一至一二頁(yè)三段。均引自御覽一五五。而多有
一二 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bǔ)之字加括號(hào)。以別之。=據(jù)宋本御覽校正。其
一三二注左氏隱十一年「一」原本誤作「四」據(jù)左傳改。
一四三舒鮑原本脫「舒鮑」兩字。據(jù)左傳補(bǔ)。
一五二與秦同祖……大公叔穎「秦」原本作「嬴氏」「叔穎」原本作「潁叔」均據(jù)廣韻改。
一五三廩君案御覽三七「廩」作「稟」而同書七六九、九四四皆作「廩」「廩」、「稟」通。故仍之。陳其榮本改作「稟」
一五七至八注御覽三百七十一「御覽」原本作「又」案本條為御覽三七一引世本文。而上條乃引自寰琮記。故改。
一五倒二通志氏族略原注作「又」字。案此條不見御覽。乃通志氏族略引世本文。原注似與下條「舒蓼氏」注顛倒。今改正。
一七三季平子支孫「孫」原本作「子」據(jù)氏族略改。
一七五公子子工之后原本脫「工」字氏箷略作「子共」案春秋氏族譜。齊傾公字有「子工」無(wú)「子共」據(jù)補(bǔ)。
一七九陳僖子「子」原本作「公」據(jù)姓纂、春秋氏族譜改。
一七倒一參胡后原本脫「后」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38-
一八四季夙氏「氏」原本作「公」據(jù)氏族略改。
一八五晉大夫大狐伯原本脫「大」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一八六晉公子大戊之后原本脫「大戊之后」四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一八七所以別族「所」原本作「取」據(jù)氏族略改。
一八八強(qiáng)梁氏……會(huì)生強(qiáng)原本會(huì)下脫「生」字「強(qiáng)」均作「疆」據(jù)氏族略增改。
一九一方叔氏原本作「鼓方氏」據(jù)氏族略改。
一九二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原本「氏」作「子」「宣」下脫「子」字。據(jù)氏族略增改。
二0一強(qiáng)‘原本此條「強(qiáng)」均作「疆」據(jù)氏族略改。
二0倒一子姓原本脫此兩字。據(jù)姓氏急就篇補(bǔ)。
二0四莢氏原本此條「莢」均作「菱」據(jù)姓氏急就篇改。
二0八豈同族乎案姓氏急就篇。此句非世本文。
二二七、八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鄭生頃王巨巨生……瑜生……夷生……心生……貫生……原本「林」作「桓王」?!纲ⅰ棺鳌盖f王」?!庚R生」上衍「胡」字「鄭」作「襄王」?!妇蕖棺鳌疙曂酢埂歌ぁ棺鳌付ㄍ酢??!敢摹棺鳌负?jiǎn)王」?!感摹棺鳌胳`王」?!纲F」作「景王」。均據(jù)左傳昭二十六年正義校正。
二二倒一卜其四……上……而生后稷原本「四」下衍「四」兩字?!干稀棺鳌冈埂付棺鳌甘恰箵?jù)詩(shī)生民正義刪改。
二三一注曰陳豐原本「豐」作「」「」下衍「是」字。據(jù)御覽改
二三四顓頊……產(chǎn)老童 老童……產(chǎn)重及黎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原本漏注出處。
-39-
二三四、五黃帝娶于西陵氏……累祖……顓頊母濁山氏之子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原本漏注出處。原本「陵」下脫「氏」字?!咐邸棺鳌咐邸埂?。濁」作「獨(dú)」「之」下脫「子」字。均據(jù)海內(nèi)經(jīng)補(bǔ)正。
二三倒三是也昆吾者又案此語(yǔ)見史記集解。為「陸終六子」之注。獨(dú)引此句未知何義。帝注「又」字。亦莫知所指。陳其榮本刪之。是。
二四倒三勝墳氏「墳」原本作「濆」據(jù)御覽改。
二四倒二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原本「氏」下有「子」字?!缸印瓜聼o(wú)「謂之」兩字?!干棺鳌副尽埂!傅邸棺鳌笀颉?。均據(jù)御覽校正。
二四倒一鯀娶有莘氏曰女志原本「有莘氏」誤作「華氏」「氏」下脫「曰」字。據(jù)御覽增改。
二五二熙生微公弗原本脫「微公」兩字。據(jù)禮記明堂位正義補(bǔ)。
二五三穆公不衍原本脫「不」字。據(jù)禮記檀弓正義改。
二五三、四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案左傳正義。此滕之隱公。非魯隱公。滕譜亦引此語(yǔ)。又注「七」字。原本誤作「六」。
二八二注成十五年案本條見左傳成十五年正義。原本漏注。今補(bǔ)。
二八倒一州即讎也案左傳、國(guó)語(yǔ)、史記。魏武子名「犨」或作「犨」無(wú)出「讎」或「」者。
二九三注莊子索隱中「索隱中」三字不可解。疑衍。
二九四而無(wú)哀王本條兩引「而無(wú)哀王」案史記此系集解、索隱解世本之語(yǔ)。非世本文也。
-40-
二九六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燮原本作「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huì)武子士會(huì)生文叔士燮」據(jù)左傳正義引世本文刪正。
二九六宣叔「」原本誤作「」據(jù)左傳改。下同。
二九倒二子生叔正官伯原本「子」上衍「叔」字。據(jù)左傳刪。
二九倒一子生籍游原本「子」上衍「季」字。據(jù)左傳刪。
三0一注宣十二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0倒一鳴產(chǎn)莊子啟方案王刻史記作「莊」殿本作「桓」
三一四左氏襄二十九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一倒四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案本條見史記齊世家索隱。原本漏注。又「陳」原本誤作「東」據(jù)史記改。
三二六注檀弓上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二倒二武公孫氏出于原本作「出子武公」據(jù)左傳改。
三三二「召穆公」條案此條應(yīng)置于燕譜。
三三倒三荀子非十二子篇原本誤作「蒍子非相篇」今改。
三四四陳遂舜后原本無(wú)「遂」字。案「陳舜后」三字非世本文。而路史后紀(jì)注引世本有「陳遂舜后」一語(yǔ)。據(jù)補(bǔ)「遂」字。
三四四注史記陳世家索隱「宋忠曰」以下。為史記索隱引宋忠注文。原本漏注。今補(bǔ)。
三四八仍有六世為君原本作「六世孫」據(jù)左傳改。
三四倒一「幽州郡北燕」條案此條宜置居篇。而「幽州郡北燕」一語(yǔ)非世本文。
張澍稡集補(bǔ)注本輯世本序(一)
賜進(jìn)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貴州玉屏縣事武威張 澍稡集補(bǔ)注
周禮瞽蒙掌諷誦詩(shī)。世奠系。鄭注云。奠或?yàn)榈?。杜子春云。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yàn)榈臁J赖煜?。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又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杜子春謂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也。楚語(yǔ)莊王使士亹傅太子葴。申叔時(shí)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焉。以休懼其動(dòng)。注。世。先王之世系也。為之陳有德者世顯而暗亂者世廢也。后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賈公彥云。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又分言之。其實(shí)散則通稱矣。漢太史公司馬遷修史記。因周譜。明世家。多采世本。然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向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lái)至春秋時(shí)王侯諸國(guó)世卿大夫系謚名號(hào)。與左氏合也。唐史柳沖傳載柳芳言亦然。顏之推據(jù)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說。為左丘明所篹。劉知幾史通云。楚漢之際。有好事者。錄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終乎秦末。號(hào)曰世本。又曰。世本辯姓。著自周室。劉恕通鑒外紀(jì)。以為世本經(jīng)秦漢儒者改易??追f達(dá)尚書正義。以世本經(jīng)暴秦。為儒者所亂。是此諸本已。晉杜預(yù)采世本以為春秋世族譜。然亦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也。要之。系秦漢以前書。中壘孟堅(jiān)以為出古
O史官者近之。班彪以為十五篇。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索隱亦以為十五篇。隨經(jīng)籍志因之云。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劉向篹。篹云者。篹集之。非作也。觀更生自言為古史官所記可知矣。隨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篹。衷蓋注而廣之也。王侯大夫譜云。趙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是作者猶值趙王遷時(shí)。且司馬遷已采用。豈劉宋二人所作乎。然其書自宋時(shí)已不傳。鄭樵氏族略。王伯厚姓氏急就篇。所引寥寥。皆采獲他處。不見本書故耳。余翻閱緗帙。有引用者著錄之。乃集得作篇。居篇。氏姓篇。帝系篇。王侯大夫譜篇。共五篇。聊以管穴。裨益宋注。其有聽瑩。亦從闕如。庶幾存此一。異日博雅之士。因其蕝。增補(bǔ)缺略。亦古籍之幸也。若顏之推謂此書有燕王喜漢高祖。殆非本文。蓋亦如神農(nóng)本草。有豫章朱崖趙國(guó)常山等郡縣。歸藏黃帝書。而坤啟筮。有堯降二女以妃舜之語(yǔ)?;嫔胶=?jīng)。有長(zhǎng)沙零陵桂陽(yáng)諸地名。周公作爾疋。有張仲孝友??鬃幼鞔呵?。而曰孔丘卒。李斯作蒼頡篇。有漢兼天下海內(nèi)。并豨黥韓覆。討畔滅殘。皆為后人所羼云。
世本后序
吾觀天老五姓之對(duì)。河圖記姓之篇。中侯賜姓之文。家語(yǔ)本姓之解。咸言氏姓。卓乎有聞。蓋古者圣人律定姓以協(xié)五音。司商掌旅協(xié)姓以定其名。瞽蒙世奠系。小史復(fù)辨其昭穆。宗伯掌禮秩。宗祝復(fù)等其親疏。厥事綦重。本原系焉。楚三閭掌王族以厲國(guó)士。晉九宗世系以守宗祊。史伯之述祝融以柔生嘉材。申叔之告太子以昭明廢昏。此能言吾祖。郯子見師。不識(shí)其先。籍談見笑與。司馬遷為史記。既周譜。實(shí)依世本。大戴禮紀(jì)帝德。雖次帝系。亦原世本。韋昭注國(guó)語(yǔ)。根氐以考其流。士安作世紀(jì)。采擇以溯其源。中壘言其記春秋名氏。與左傳相符。孟堅(jiān)謂其黃帝以來(lái)。為古史所錄。蓋得其實(shí)矣。漢初得之。仿為劉氏承堯?;矢χ鴷?。出于丘明之手。綏和元年。以世本相發(fā)明。封孔子之后。康成駁義。以世本言姓氏。分上下之別。亦復(fù)援以為據(jù)。信其有征也。而或指為劉向所篹。何以腐遷先采其言?;蛴忠詾樗沃运帯2恢僮訉?shí)廣其注。故劉昫以為經(jīng)秦漢儒者改易。斯為確論。傅巽乃謂秦漢好事者所作。未為知言矣。若孫卿血脈。子云家牒。聊謀姓譜。薛綜宗圖。幼安姓氏之歌。潛夫姓氏之志。仲遠(yuǎn)姓氏之篇。摯虞族姓之記。杜預(yù)世族之書。承天姓苑之譔。賈家之要狀英賢。王儉之百家集譜。皆因襲此書。非同造也。至元魏徒尚門地。是三桓賢于四科矣。李唐競(jìng)夸閥閱。而冠冕混于皁隸矣。彼林寶篹元和。不知己姓之由來(lái)。夾漈以為
#嘆息。義府廣類例。乃以軍功升譜限。薦紳目為勛格。何能如魯之仲。晉之胥臣。鄭之子羽。楚之射父乎。余既痛錫土之義不著。常補(bǔ)風(fēng)俗之佚文。念肉譜之說不明。用傳世本之古籍云爾。
世本卷第一
漢五業(yè)從事宋衷注 清武威 張 澍集補(bǔ)注
澍桉三國(guó)志。宋衷。南陽(yáng)章陵人。后漢荊州五等從事。與劉表共定五經(jīng)章句。督郵班碑云為五業(yè)博士。隨志云五業(yè)從事。又桉魏略言樂詳云五業(yè)并授。即五經(jīng)也。衷定五經(jīng)章句。故立此官官之。今魏志作五等者訛。唐藝文志。宋衷注世本四卷。詩(shī)正義引宋仲子注。仲子即衷字。魏志作宋忠。字之通也。又有世本別錄及宋均注世本七卷。宋均漢書有傳。然謝承書宗資傳。均為宗資之祖父。則當(dāng)作宗。范書作宋均誤。此宋均宜為注緯書者。均于詩(shī)譜序曰。我先師北海鄭司農(nóng)。則均是玄之傳業(yè)弟子。宗均字叔庠。卒于建初元年。鄭玄生于桓帝時(shí)。于獻(xiàn)帝五年卒。宗均不能為其徒也。史記索隱云。裴注頻引孫檢注世本。不知其人本末。蓋齊人也。今采集此書。亦附宋均孫檢注數(shù)條。題宋衷。從其多云。又注稱宋衷宋忠宋仲子?;蛑狗Q注。各隨所見之書因之。若唐志所云王氏注世本譜二卷。今不可得矣。
作篇。
澍桉論衡對(duì)作篇云。言茍有益。雖作何害。倉(cāng)頡之書。世以紀(jì)事。奚仲之車。世以自載。伯余之衣。以辟寒暑。桀之瓦屋。以辟風(fēng)雨。夫不論其利害。而徒譏其造作。則倉(cāng)頡之徒有非世本十五家皆受責(zé)也。又桉
周禮注智者創(chuàng)物。謂始開端造器物。若世本作者也。明堂位正義云。世本書名。有作篇。其篇記諸作事。
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禮記月令疏。
澍桉古史考云。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儷。鹿皮也。通典唐志皆作儷。白虎通作離。云雙皮也?;槠杆]皮為裘服。不忘古也。何休云。儷皮玄纁。取其順天地也。鹿皮所以重古也。又楚詞云。命蹇修以為理。王逸注。伏羲臣。謂為媒理主婚姻。洪慶善以為宓妃。伏羲之女。故使臣以為理。修明嫁娶。禮始伏羲也。風(fēng)俗通亦云。女媧禱祠神示而為女媒。因置昏姻。一云黃帝始制嫁娶。
伏羲作琴。山海經(jīng)注。
澍桉通鑒前編音釋引世本云。伏羲氏削桐為琴。面圓法天。底平法地。龍池八寸通八風(fēng)。鳳池四寸。象四時(shí)。五弦象五行。長(zhǎng)七尺二寸。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達(dá)靈成性。象物昭功也。系宋衷注文。又桉太平御覽。伏羲之琴名離。琴譜。伏羲琴名龍吟。樂錄。伏羲琴二十七弦。古今注以為二十五弦。郭璞云十弦。琴操言五弦。并失之。當(dāng)以二十七弦為是。廣雅伏羲琴七尺二寸?;蛟迫吡缌帧3~伏羲駕辯。劉淵林曰。伏羲作琴制此曲。
伏羲作瑟。初學(xué)記。通志樂略。廣韻。
澍桉通典引世本云。庖羲瑟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風(fēng)俗
通引世本云。宓羲作瑟。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黃帝書。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書鈔玉海引世本云。伏羲作瑟。五十弦。瑟。潔也。使人清潔于心。淳一于行也。皆系宋衷注文。孫愐引云庖犧作瑟。
神農(nóng)作琴。風(fēng)俗通。初學(xué)記。
澍桉博雅引世本云。神農(nóng)氏琴長(zhǎng)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商伏羲琴長(zhǎng)七尺二寸。上有五弦。當(dāng)系宋衷注文。揚(yáng)雄琴清英云。昔者神農(nóng)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又桉說文云。琴。神農(nóng)所作?;缸T新論亦云神農(nóng)作琴。
神農(nóng)作瑟。山海經(jīng)注。
澍桉路史。神農(nóng)度瑤瑟。而保合太和。閑民欲。
女媧作笙簧。文選長(zhǎng)笛賦注。太平御覽。明堂位疏。書鈔。風(fēng)俗通。宋衷注。女媧。黃帝臣也。
澍桉女媧。太昊氏之女弟。此言黃帝臣。誤矣。盧仝以為伏羲婦。尤非。博雅引世本云。女媧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當(dāng)系宋注。帝王世紀(jì)。女媧氏。風(fēng)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唐樂志。女媧作笙。列管于匏上。納簧其中。風(fēng)俗通書鈔引無(wú)笙字。
隨作笙。風(fēng)俗通。通志樂略。宋衷注。隨。女媧氏之臣。路史注。
澍桉藝文類聚通典引世本。有未知其何代人也句。系注文。又桉說文。隨作笙。女媧氏作簧。是笙簧二器。或謂簧即笙中之簧。應(yīng)劭引世本云。隨作笙。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物生故謂之笙也。當(dāng)系宋注。
隨作竽。廣韻。文選注。太平御覽。路史注。
澍桉周禮春官疏。竽長(zhǎng)四尺二寸。注。竽。管類。用竹為之。形參差象鳥翼。鳥火禽。火數(shù)七。冬至之時(shí)之。冬水用事水?dāng)?shù)六。六七四十二。竽之長(zhǎng)蓋取于此也。
顓頊命飛龍氏鑄洪鐘。聲振而遠(yuǎn)。太平御覽。
澍桉呂氏春秋,顓頊命飛龍作。效八風(fēng)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是飛龍氏能審音。故作鐘也。又桉三墳。伏羲氏命臣、飛龍氏造六書。是春皇時(shí)先有飛龍氏也。三墳又以朱襄為飛龍氏。拾遺記。顓頊即位。受文德者。錫以鐘磬。有浮金之鐘。
祝融作巿。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玉篇。宋衷云。祝融。顓頊臣也。為高辛氏火正。釋文。
澍桉古史考。神農(nóng)作巿。高陽(yáng)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然則巿之作自神農(nóng)。祝融特因而修之。非作也。
句芒作羅。玉海。路史注。宋衷注。句芒。伏羲臣。
澍桉周易。庖羲氏王天下。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古史考。伏羲氏觀蒙而作網(wǎng)。抱樸子。太昊師知蛛而結(jié)網(wǎng)。
芒作網(wǎng)。太平御覽。宋衷注。芒。庖羲氏之臣。
澍桉路史引作芒氏?;蜃骶涿ⅰ问洗呵锕攀房疾⒃品俗骶W(wǎng)。
黃帝使羲和作占日。史記索隱。玉海。
澍桉呂氏春秋云。羲和作占日。占日者。占日之晷景長(zhǎng)短也。大荒南經(jīng)有羲和之國(guó)。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郭注。蓋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啟筮曰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旸谷。故堯因此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時(shí)。尸子曰。造歷象者。羲和子也。廣韻羲和造歷。又桉司馬貞引世本。無(wú)作字。
常儀作占月。史記索隱。玉海。
澍桉常儀氏也。一作尚儀。儀古音與我同。后世遂有嫦娥之說。因音近而訛。春秋時(shí)有常儀靡。即常儀氏后。杜預(yù)注為地名。誤占月。占月之晦朔弦望也。司馬貞引無(wú)作字。
臾區(qū)占星氣。史記索隱‧
澍桉臾區(qū)即車區(qū)。亦作鬼容蓲。實(shí)一人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宛朐。問于鬼臾區(qū)。又曰。鬼臾區(qū)。號(hào)大鴻。死葬雍。李奇注。區(qū)。黃帝時(shí)諸侯。占星氣。謂占星之昏明流霣。主何瑞禎變異。及云物變風(fēng)氣方
隅時(shí)候也。
伶?zhèn)愒炻蓞?。史記索隱。
澍桉伶?zhèn)悺|S帝臣。史記律書。黃帝使伶?zhèn)愔笙膸O谷取竹。截十二管以象鳳鳴。呂氏春秋。黃帝使伶?zhèn)愖源笙闹骼鲋?。取竹于嶰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jié)間而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凰之鳴。雄鳴六。雌鳴六。以為律呂。晉志。黃帝作律。以玉為管。長(zhǎng)尺六寸。為十二月。言黃帝作者。明君得統(tǒng)臣也。一作泠綸。
太橈作甲子。春秋序正義。舜典疏。史記索隱。宋注。大橈。黃帝史官。
澍桉月令章句云。太橈探五行之精。占斗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支干相配以成六旬也。又桉漢律歷志。伏羲有甲子元?dú)v。陳鳴歷書序云。伏羲推策作甲子。是太昊時(shí)已有甲子。至太橈特配甲子作納音耳。非甲子始太橈也。橈一作撓。
隸首作算數(shù)。文選西京賦注。史記索隱。宋注。隸首。黃帝史也。
澍桉隸首作九章算數(shù)。博物志。黃帝臣。一云黔如即隸首。呂氏春秋云。黔如為慮首。史言作算之始者也。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zhǎng)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徑象干律黃鐘之一。而長(zhǎng)象坤呂林鐘之長(zhǎng)。又桉文選注引無(wú)算字。
容成作調(diào)歷。堯典疏。太平御覽。史記索隱。春秋序疏。宋衷注。容成。黃帝之臣。
澍桉容成因五量。治五氣。起消息。察發(fā)斂。作調(diào)歷。歲紀(jì)甲寅。日紀(jì)甲子。而時(shí)節(jié)定。歲交己酉。實(shí)黃帝之五十年也。史記索隱云。世本及律歷志。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大橈作甲子。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斯六術(shù)而著調(diào)歷。后漢書注引博物記云。容成氏作歷。注。黃帝史官。而律歷志云黃帝作歷者。君得統(tǒng)臣也。又桉尸子云。羲和造歷。楊泉物理論以為神農(nóng)造歷日。與世本說異。
沮誦蒼頡作書。廣韻。太平御覽。宋衷注。沮誦蒼頡。黃帝之史官。
澍桉尚書序正義引云蒼頡作書。無(wú)沮誦字。周禮外史疏引云蒼頡造文字。注。蒼頡。黃帝之史。援神契云。蒼頡視龜而作書?;茨献釉啤In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呂氏審分覽云。蒼頡作書。高誘注。蒼頡生而知書寫。仿鳥跡以造文章。說文。庖羲氏始作易八卦。神農(nóng)氏結(jié)繩為治。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迒之跡。初造書契。蒼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沮誦蒼頡為黃帝左右史。唐六典。宋注云。黃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誦蒼頡。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dòng)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jīng)尚書。事經(jīng)春秋者也。初學(xué)記。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史皇蒼頡。同階不作。沮誦未審也。帝王世紀(jì)云。黃帝史官蒼頡。取象鳥跡。始作
文字。記其言動(dòng)。謂之書契。而河圖玉版云。蒼頡為帝南巡。登陽(yáng)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fù)圖。丹甲青文以授之。是蒼頡為帝。又非史官矣。而漢熹平六年蒼頡廟碑云。蒼頡天生德于大圣。四目靈光。為百王作憲。而孔演像素命苞言帝王之相曰。蒼頡四目。是謂并明。非人臣也。
史皇作圖。文選宣貴誄注。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
澍桉類聚引世本云。史皇作畫。又桉淮南子注。史皇。蒼頡也。春秋元命苞云。蒼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龍顏侈哆。四目靈光。實(shí)有睿德。生而能書。及受河圖綠字。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埶。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chuàng)文字。治百有一十載。都于陽(yáng)武。終葬衙之利鄉(xiāng)亭。亦以史皇為蒼頡。然路史引世本云。史皇蒼頡同階。是史皇非即蒼頡也。
黃帝作旃。爾疋釋文。宋均注。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者。路史注。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黃帝作旃冕。春秋合誠(chéng)圖曰。黃帝黃冠。三禮圖亦言黃帝作冕也。
黃帝作冕旒。士冠禮疏。宋仲子注。冕。冠之有旒者。禮文殘缺。形制難詳。左桓二年疏。
澍桉古史考。黃帝臣常先作冠冕。謂之元服。故加常先為冕侯也。
胡曹作冕。昭二十四年疏。太平御覽。宋忠注云。胡曹。黃帝臣。藝文類聚。
澍桉冕起于黃帝。加飾起自唐虞。又桉物原荀始為冠。亦黃帝臣。
伯余作衣裳。太平御覽。宋注。余。黃帝臣也。
澍桉伯余即黃帝。河圖挺佐輔云。荼古舒字。或作余。即黃帝也?;茨献釉?。伯余之初作衣也。纟(火又)一作絲。麻索一作素??|。手經(jīng)指拄。一作緝。后世為之機(jī)杼。勝一作體。復(fù)以便一作辨。其用。許慎注。亦以伯余為黃帝。
胡曹作衣。路史國(guó)名記。廣韻。
澍桉古史考云。胡曹作袞服九章。
黃帝造火食。禮記疏。
澍桉逸周書云。黃帝始蒸谷為飯。管子云。黃帝作鉆燧生火以熟蒙臊。民食充。無(wú)茲月曷之疾。而天下化。
夷作鼓。通典。通志。藝文類聚
澍桉夷即黃帝次妃彤魚氏之子夷鼓。其名鼓。以其作鼓。猶無(wú)句之稱磬叔。相土之號(hào)乘杜也?;矢χk謂夷鼓一名蒼林。古今人表以蒼林為嫫母子。又桉禮云。伊耆作鼓。
伶?zhèn)愖黜?。廣韻。
澍桉御覽引磬字作聲。通禮義纂。帝使伶?zhèn)愒祉唷A_泌云。伶?zhèn)愒祉嘁灾C八音。五音調(diào)以立天時(shí)。八音交以正人位。
黃帝見百物始穿井。太平御覽。初學(xué)記。
澍桉逸周書。黃帝穿井。又桉說文。八家為井。象構(gòu)干形。墨子。二舍共一井。
尹壽作鏡。事物原始。注。黃帝臣。
澍桉玄中記云。尹壽。堯臣也。作鏡。此說誤。蓋鏡肇于軒轅。尹壽為臣。君得統(tǒng)臣。故諸書又言黃帝作鏡也。堯師君疇。一作尹壽。字之誤。正字通希姓錄引世本。均作玄壽。疑誤。
于則作扉履。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屨。麻曰履也。
澍桉御覽引無(wú)扉字。事物紀(jì)原引麻下有皮字。
蚩尤以金作兵器。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宋衷注。蚩尤。神農(nóng)臣也。
澍桉路史引世本云。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太平覽御引世本云。蚩尤作兵。又桉太白陰經(jīng)。伏羲以木為兵。神農(nóng)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為之。管子地?cái)?shù)篇。蚩尤受葛盧山之金而作劍鎧矛戟。春秋元命包。蚩尤虎卷威文立兵。宋均注。卷。手也。手文威字也。呂氏春秋。蚩尤作兵。非作兵也。高誘注。非始作之也。
巫咸作筮。周禮龜入疏。初學(xué)記。宋衷注。巫咸。不知何時(shí)人。
澍桉歸藏易云黃帝將戰(zhàn)。筮于巫咸。莊子逸篇。黔首多疾。黃帝立巫咸以通九竅。路史。神農(nóng)時(shí)有巫咸主筮。太平御覽引世本宋注云。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郭璞巫咸山賦序本之。古史考。殷巫
咸善占筮。書伊陟贊。巫咸作咸乂。四篇外國(guó)圖云。昔殷帝太戊。使巫咸禱于山河。說文云。古者巫咸初作巫。王逸楚詞注。巫咸。古神巫也。當(dāng)殷中宗之時(shí)。隨志有巫咸五星占一卷。是其人善星歷審矣。且神農(nóng)黃帝唐堯殷商時(shí)。皆有巫咸也。又桉古史考。伏羲作卦始有筮。其后殷時(shí)巫咸善筮。則筮不起于巫咸矣。
巫彭作醫(yī)。山海經(jīng)注。初學(xué)記。
澍桉海內(nèi)西經(jīng)。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yáng)巫履巫凡巫相。郭注。皆神醫(yī)也。說文云。古者巫彭初作醫(yī)。又桉當(dāng)時(shí)俞跗察明堂。識(shí)表里陰陽(yáng)之病機(jī)。雷公究息脈。詳炮炙之藥性。桐君定本草。采金石草木之藥材。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寒衰。知牛馬形氣生死之診。岐伯推太素之八十一問難。作內(nèi)經(jīng)。而藏府別。經(jīng)絡(luò)彰。王得內(nèi)經(jīng)之旨。巫彭則處方皿餌。湔澣刺治也。玉海引作巫咸作醫(yī)。與巫咸為帝堯醫(yī)者合。
巫咸作銅鼓。通典。
澍桉杜佑云。世本巫咸作銅鼓。蓋南中所制。又桉漢馬援征五溪。作銅鼓。季漢諸葛亮征南蠻。作銅鼓以鎮(zhèn)之。蓋本巫咸之遺意。又桉地理志。安邑。巫咸山在南。王黃帝經(jīng)序云。解州鹽池北。一水名巫咸河。緯略云。今平陽(yáng)有巫咸頂。云是巫咸修真處。更有巫咸山。巫咸墓。巫咸谷。在夏縣東。是巫咸。河?xùn)|人
也。而史記正義云。巫咸。吳人。今蘇州常熟縣西海虞山上有巫咸巫賢。越絕書。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此史記正義所本。
共鼓貨狄作舟。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山海經(jīng)注。廣韻。宋衷云。二人。并黃帝臣。
澍桉玉海引世本云。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當(dāng)是宋注。又桉共鼓見木可以浮水而渡。即刳木為舟。化狐見魚尾畫水而游。乃剡木為楫以行舟。路史引貨狄作化狐。說文同。蓋化即古貨字。狐狄字形相近而易。又桉山海經(jīng)。番禹始為舟。墨子棄作舟。又工倕作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束發(fā)蒙記。伯益作舟。
倕作鐘。風(fēng)俗通。初學(xué)記。廣韻。通志略。山海經(jīng)注。宋注云。垂。黃帝工人。宋均云。舜臣。鑄大鐘。
澍桉風(fēng)俗通引世本云。垂作鐘。秋分之音也。通典玉海引世本云。黃帝工人垂造鐘。宋志引世本云。鐘者。黃帝工人垂所造。博雅。倕氏鐘十六枚。曹憲注云。世本垂造鐘。垂。舜臣。帝王世紀(jì)。嚳命倕作鞞。是垂為工之通名。非一人也。諸書皆以鐘為樂器。惟明堂位正義云。舜典垂作共工。鄭不見古文以為堯垂所作調(diào)和之鐘。爾疋釋文引世本。亦以垂所作鐘為飲器。山海經(jīng)。伏羲之孫鼓延始為鐘。又云伯陵作鐘。呂氏春秋。黃帝使榮彳爰造鐘。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玉篇。
澍桉漢律歷志。權(quán)與物鈞而生衡。衡運(yùn)生規(guī)。規(guī)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zhǔn)。準(zhǔn)正則衡平而鈞權(quán)矣。是為五則。規(guī)者。所以規(guī)圜器械。令得其類也。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準(zhǔn)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繩者。上下端直。經(jīng)緯四通也。
垂作銚。詩(shī)臣工疏。宋仲子云。銚。刈也。
澍桉釋文引世本云。垂作銚鏵。左傳疏引無(wú)銚字。毛傳。錢。銚也。銚即(兆)斗也。管子云。農(nóng)之事。必有一耜一銚。方言。臿。燕東北朝鮮洌水之間謂之(兆)斗。宋魏之間謂之鏵?;蛑^之鍏。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臿。沅湘之間謂之畚。趙魏之間謂之喿。東齊謂之梩。釋名云。鏵銚。刳地為坎也。
垂作耒耜齊民要術(shù)。路史。宋注。垂神農(nóng)之臣也。
澍桉高誘注淮南子。郭璞注山海經(jīng)。并云垂堯巧工也。而王篇云。倕。黃帝時(shí)巧人名。此云神農(nóng)臣。未審何本。路史云。垂。句龍子。夫神農(nóng)作耒耜。見于易。為斧斤。作鉏耨。見于周書矣。
垂作耨。僖三十三年疏。
澍桉古史考。神農(nóng)作耨。說文云。耨。曲耕木也。
咎繇作耒耜。太平御覽。
澍桉世本既云垂作耒耜。復(fù)云咎繇作耒耜。夫倕為巧工。作耒耜有明征。若咎繇則未前聞也。疑御覽引有
。御覽又引云鯀作耒耜。尤誤。=
揮作弓。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藝文類聚。注云。揮。黃帝臣。
澍桉唐世系表。以揮為青陽(yáng)第五子。無(wú)據(jù)。少昊子作弓者。蓋般爾。揮自黃帝子也。類聚引世本注云。青陽(yáng)氏子揮。以弧矢命世。與宋注異。初學(xué)記引揮下有始字。張勃吳錄。揮觀弧星始制弧者?;∪鐝堉且?。又桉越絕書。黃帝作弓。墨子。羿作弓。呂氏春秋。夷羿作弓。山海經(jīng)。少昊生般。是始為弓。荀子。倕作弓。
牟夷作矢。山海經(jīng)注。初學(xué)記。射義疏。太平御覽。藝文類聚。注云。牟夷。黃帝臣。
澍桉矢亦曰箭。以小竹作干。長(zhǎng)三尺一寸。膠翎為羽。煉金為簇。簇之可貫肢體。以威天下。荀子注及說文作夷牟。山海經(jīng)引世本作牟夷。又桉荀子云。浮游作矢。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
澍桉世本言逢蒙作射者。蓋作射法也。故漢書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逢門射法二篇。顏師古曰。即逢蒙。呂氏春秋作門。荀子史記皆同。莊子作蓬蒙。法言作逢蒙。音薄紅切。鹽鐵論作逢須。惟孟子作逢蒙。
雍父作杵臼。廣韻。太平御覽。宋衷云。雍父。黃帝臣也。
澍桉字。御覽引作臣。說文亦云黃帝臣雍父。近刻廣韻作羅父。誤。御覽引云雍父作舂。玉篇引云雍父
作臼。又桉呂氏春秋。赤冀作杵臼。桓譚新論。伏羲作杵臼。然黃帝內(nèi)傳。以為帝斬蚩尤。因作杵臼。斷木作杵。掘地為臼。以火堅(jiān)之。使民舂粟。與易系辭合。
胲作服牛。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宋衷注云。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澍桉胲。天中記作骸。牛一作馬。疑誤。路史引胲上有臣字。路史注引世本云。胲為黃帝馬醫(yī)。嘗醫(yī)龍。是以胲為。即馬師皇也。一說寒哀為馬師皇。呂氏春秋云。王作服牛。亦黃帝臣也。
相土作乘馬。楊倞荀子注。鄭康成周禮校人注。
澍桉荀子云。乘杜作乘馬。楊倞注以其作乘馬。故謂之乘杜。相土。契孫也。四馬駕車。起于相土。故曰作。以其作乘馬之法。當(dāng)系宋注。而楊倞引作世本文。紀(jì)年云。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而玉篇云。黃帝臣相乘馬。以相為黃帝臣。又脫漏作字。誤矣。荀子。呂氏春秋。皆云杜作乘馬。杜即相土也。毛詩(shī)自土沮漆。齊詩(shī)作自杜沮漆。徹彼桑土。韓詩(shī)作徹彼桑杜。禹貢云土夢(mèng)作乂。古文作云杜夢(mèng)作乂。蓋字通也。尚書疏引王肅云。相土在夏為司馬之職。掌征伐。
臘作駕。廣韻。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乘雅作駕。呂氏春秋云。乘雅作駕。蓋乘雅合聲即臘也。又桉王作大車之輗。轅端橫木縛軛以駕牛。乘雅造小車之軏。轅端上曲鉤衡以駕馬也。
奚仲始作車。山海經(jīng)注。太平御覽。后漢書注。
澍桉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yuǎn)。少昊時(shí)駕牛。禹時(shí)奚仲駕馬。左傳注。奚仲為夏掌車服大夫。后漢輿服志。荀子注。并云奚仲為車正?;茨献?。奚仲。堯時(shí)為車正。文選注引文子云。奚仲為工師。山海內(nèi)經(jīng)謂奚仲子吉光。以木為車。郭景純注。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創(chuàng)意。呂氏春秋審分覽。奚仲作車。高誘注。奚仲。黃帝之后。任姓也。傳曰。為夏車正。封于薛。劉芳徐州記。奚公山。在滕縣東南六十里。奚仲造車處。上有軌轍。見存。又桉服牛乘馬。以利天下。所起遠(yuǎn)矣。不始奚仲也。
韓哀作御。文選圣主得賢臣頌注。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漢書注。
澍桉呂覽。以寒哀與。黔如隸首等并列。蓋皆黃帝臣也。又大禹之御有郭哀。韓哀或即郭哀。蓋同姓。猶秦政稱趙政也。仲子注為韓文侯。殊無(wú)左證。顏師古謂特善御耳。非始作也。亦縣擬之詞。韓。呂覽作寒。古韓寒字通。一引本文哀下有侯字者非。
宿沙作鹽。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路史注。為魚鹽之利。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宋注。宿沙。
澍桉北堂書鈔引世本云。夙沙氏始海為鹽。夙沙。黃帝臣。路史注引宋衷注。夙沙氏。炎帝之諸侯。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一作質(zhì)沙。說文作宿沙。在炎帝時(shí)?;蛟圃诘劭?。逸周書。昔者質(zhì)沙三卿朝而無(wú)禮。君怒而久拘之。嘩而弗加。嘩卿謀變。質(zhì)沙以亡。即此宿沙也。仲子注為齊靈公臣。失之。御覽
書鈔路史引注。不知何以差互如是。
堯修黃帝樂為咸池。樂記疏。
澍桉樂記云。大章。章之也。注。堯樂名也。言堯德章明也。周禮闕之。或作大卷。咸池備矣。注。黃帝所作樂名也。堯增修而用之。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無(wú)不施也。周禮曰。大咸。正義曰。黃帝作咸池。堯增修而用之。周禮大司樂謂之大咸。咸池雖黃帝樂。堯既增用之。世本名咸池是也。故此文次在大章下矣。又黃帝之樂。堯不增修者。別立其名。則大章是也。其咸池雖黃帝樂。堯增修者。至周謂之大咸。其黃帝之樂。堯不增修者。至周謂之大卷。
無(wú)句作磬。風(fēng)俗通。博雅。明堂位疏。山海經(jīng)注。宋衷云。毋句。堯臣也。初學(xué)記。
澍桉通典通志引世本云。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未知誰(shuí)注。又桉禮記疏皇侃云。無(wú)句。叔之別名。古史考。叔。堯時(shí)人。即無(wú)句也。通禮義纂。堯使無(wú)句作琴。五弦。樂錄云。無(wú)句。堯臣也。為堯時(shí)人審矣。雅。毋句氏磬十六枚。曹憲注。亦引世本毋句作磬。云毋句。堯臣也。文選注引世本云。叔。舜時(shí)人。疑誤。路史注引世本云。磬。叔所造。乃無(wú)句也。傳玄七謨謂伯夔作磬。無(wú)據(jù)。羅泌云。無(wú)句一作無(wú)間。無(wú)。郭引作毋。字通。
堯使禹作宮室。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玉海。爾疋釋文。
澍桉呂氏春秋。高元作宮室。高元。黃帝臣。建合宮以接萬(wàn)靈。陸賈新語(yǔ)。黃帝作宮室。白虎通。黃帝作宮
室。以避寒暑。是先于夏后氏也。淮南子。舜作室。筑墻茨屋。令人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又桉路史引無(wú)室字。
化益作井。易釋文。路史。宋衷注。化益即伯益。堯臣。
澍桉初學(xué)記引世本云。伯益作井。太平御覽引作伯夷。誤?;茨献?。伯益作井。而龍登玄云。神棲昆侖。能愈多。德愈薄矣。
堯造圍。丹朱善之。北堂書鈔。
澍桉路史。堯生丹朱。驁狠娼克。帝悲之。為制弈。以閑其情。博物志。堯作圍。以教丹朱。
烏曹作博。文選博弈論注。
澍桉中興書。桀作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棋也。揚(yáng)子方言。博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間謂之博。吳楚謂之蔽。廣韻引世本。博作簙。山堂肆考。古者鳥曹作博。以五木為子。有梟盧雉犢塞。為勝負(fù)之采。博頭有刻梟形者為最勝。盧次之。雉犢又次之。塞為最下。
鯀作城郭。禮祭法疏。水經(jīng)注。
澍桉史記。黃帝為五城。又云。軒轅黃帝筑邑。泛勝之書紀(jì)神農(nóng)之教曰。雖有石城湯池。無(wú)粟則不能守。是炎黃已有城矣。呂氏春秋言鯀以獸尾為城。又云。夏鯀作城?;茨献釉弧u呑鞒?。吳越春秋曰。鯀筑城以
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又桉博物志。禹作三城。強(qiáng)者攻。弱者守。敵者戰(zhàn)。城郭又自禹作也。水經(jīng)注引無(wú)郭字。
陶作五刑。路史注。玉海。
澍桉淮南子。陶瘖而為大理。天下無(wú)虐刑。呂氏春秋。陶作刑。后漢張敏議云。陶造法律。原其本意。皆欲禁民為非者也。左傳夏書云?;枘\殺。陶之刑。風(fēng)俗通。陶謨禹始造律。又桉急就章云。陶造獄法律存也。又桉路史注引世本云。陶制五刑。
伯夷作刑。北堂書鈔。
澍桉此言本呂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二語(yǔ)。御覽引作下有五字。
舜作簫。通典。通考。
澍桉通典引世本云。簫。舜所造。其形參差。以像鳳翼。十管。長(zhǎng)二尺。當(dāng)系仲子注文。又桉五經(jīng)通義。簫。編竹為之。長(zhǎng)尺有五寸。博雅。簫。大者二十四管。無(wú)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無(wú)底者謂之洞簫。有雅簫長(zhǎng)四寸。頌簫長(zhǎng)尺二寸。王逸楚詞注。舜簫名參差。又桉通禮義纂。伏羲作簫。十六管。廣韻。女媧作簫。
夔作樂。初學(xué)記。
澍桉禮記。夔始制樂。以賞諸侯?;茨献印Y缱鳂?。合六律。調(diào)五音。所以通八風(fēng)。帝王世紀(jì)。堯命伯夔。放山
川溪谷之音。作樂六章。天下大和。呂氏春秋慎行論。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jìn)之。舜以為樂正。事亦見孔叢子。水經(jīng)注引樂緯曰。昔歸典聲律。宋忠曰。歸即夔。史記正義。宋均注樂緯云。熊渠嫡嗣曰熊摯。有惡疾。不得為后。別居于夔。為楚附庸。后王命曰夔子。是以熊摯即為舜時(shí)典樂之夔者。夫摯之先鬻熊乃當(dāng)文王時(shí)。而其裔孫反在堯舜之世。謬矣。又桉樂緯。聲儀也。宋忠注云。歸即夔之歸鄉(xiāng)。乃今之秭歸縣地。有夔鄉(xiāng)。夔封于此。與酈氏引不同。
敤首作畫。太平御覽。
澍桉舜母握登死。瞽叟更娶東澤氏女。曰壬女。生敤手及象也。敤首一作敤手。又作婐首。或作擊手。又作系手。顏師古云。敤音口果反。作擊者誤。又桉列女傳云。舜之女弟系首。與二嫂諧。初學(xué)記。舜妹有敤手。又桉易通卦驗(yàn)云。伏羲氏易無(wú)書。以畫事。此畫之始也。一云軒轅子苗龍。為繪畫之祖。事物原始。封膜作畫。
后益作占?xì)q。太平御覽。玉海。
澍桉書鈔御覽引世本。歲下有之法二字。玉海引云。后益作歲本。
杼作甲。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費(fèi)誓疏。宋衷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鎧也。費(fèi)誓疏。
澍桉御覽引宋忠曰。杼。少康子輿也。初學(xué)記引世本。輿作甲。宋衷曰。輿。少康子。又桉介甲。函鎧。一也。年
世歷。季杼名松蔓。帝王世紀(jì)或作公孫蔓。非也。管子書以為蚩尤作鎧。路史引杼作甲。無(wú)季字。索隱引世本云。季佇作甲。
杼作矛。路史。
澍桉杼即季杼也。中侯。杼作矛。杼一作寧。又作佇。帝王世紀(jì)作后予。
帝女令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酒誥疏。宋衷注。儀狄。夏禹之臣。
澍桉國(guó)策言帝女令儀狄作酒。初學(xué)記引帝女下脫令字。今補(bǔ)。夫有虞氏以酒養(yǎng)老。而岐雷方有醪醴。其來(lái)遠(yuǎn)矣。
少康作秫酒。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
澍桉酒誥正義引世本云。杜康造酒。說文。少康即杜康也。而博物志云。杜康字仲寧。漢時(shí)為酒泉太守?;蛟泣S帝時(shí)人。
少康作箕帚。太平御覽。廣韻。
澍桉世本引有夏字。
湯作五祀。路史。
澍桉世本言湯作五祀。故曲禮謂天子五祀歲。鄭康成以為商制。漢志一戶二四門五井。白虎通
高堂隆劉昭之說皆然。后漢魏晉皆從之。湯五祀戶井中溜行。有行無(wú)門。而月令乃有行無(wú)井??党煞轮9孰S唐以行代井。開元禮。祀戶司命以春。以夏。門厲以秋。行以冬。溜以季夏。迨李林甫修月令。始復(fù)井黜行。
桀作瓦屋。
澍桉論衡對(duì)作篇文補(bǔ)。而史記龜筴傳亦云桀為瓦屋。又桉古史考。夏后氏時(shí)。烏曹作。鳥曹。桀臣。作瓦屋。則需矣。張華博物記云。桀作瓦。
昆吾作陶。史記注。
澍桉博物志。桀作瓦。蓋是昆吾為桀作。君得統(tǒng)臣也。古史考。夏后氏時(shí)。昆吾氏作瓦。以代茅茨之始。呂氏春秋審分覽。昆吾作陶。高誘注。昆吾。顓頊之后。吳回之孫。陸終之子。已姓也。為夏伯。制作陶冶。埏埴為器。黃帝內(nèi)傳。黃帝始作陶。蚩尤作冶。世本言昆吾作陶。蓋廣之爾。
紂作玉。太平御覽。
澍桉物原。神農(nóng)作。少昊作簀。說文。。身之安也。釋名。人所坐臥曰。。裝也。所以自裝載也。黃帝內(nèi)傳言帝有七寶。則紂之玉。較后世之珊瑚玳瑁。不為侈矣。作。一引作為。
武王作翣。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莊子釋文。宋均注。翣。武飾也。
澍桉御覽引世本。翣作箑。古今注云。舜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作五明扇。是扇制遠(yuǎn)矣。武王之作翣。以王后夫人車服。輦車有翣。即緝雉羽為扇。以障翳風(fēng)塵。蓋本殷高宗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有雉扇之遺意也。高誘呂覽注。翣。棺飾也。畫黼黻之狀。如扇于僂邊。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也?;茨献幼?。翣狀如今要扇。字本作澀-。先鄭引春秋傳作澀-。杜氏改為翣。
塤。暴辛公所造。風(fēng)俗通。詩(shī)何人斯疏。文選長(zhǎng)笛賦注。爾疋釋樂。宋均注。暴國(guó)公。平王時(shí)諸侯。暴辛公燒土為之。有三孔。
# 澍桉通典御覽引世本云。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也。風(fēng)俗通詩(shī)疏并引云。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之君。豈其時(shí)人也。塤本作塤。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孔。路史引云。暴。周圻內(nèi)國(guó)。均系宋注。又桉毛詩(shī)序。上帝板板。凡伯剌厲王也。詩(shī)已有如塤如篪之句。厲王在平王前。尚隔幽宣二主。安得謂平王時(shí)諸侯所作乎。且通歷云。帝嚳造塤。拾遺記。庖羲灼土為塤。通典引宋注。為塤久矣。此掌其官也。古史考亦以世本為謬。又高誘注淮南繆稱訓(xùn)云。蘇謚信。暴謚桓。又與成辛不同。書鈔引世本。辛作新。鄭曰。塤有六孔。與宋仲子注又不同。郭璞爾雅注。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似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蘇成公作篪。風(fēng)俗通。詩(shī)何人斯疏。宋均注。篪。孔有觜。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澍桉書鈔引篪孔有觜如酸棗云云。以為世本本文。誤。又桉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玉管。則是已有篪。安得
#言成公始造。譙周古史考。古有塤篪尚矣。幽王時(shí)。蘇成公善篪。暴辛公善塤。記者因以為作。謬矣。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爾疋釋樂。并云篪。蘇成公所作。長(zhǎng)一尺二寸。惟后漢書注引世本云。暴辛公作篪。以竹為之。長(zhǎng)尺四寸。有八孔。一孔上出寸三分。與諸本異。與廣雅同。郭璞注爾疋云。篪長(zhǎng)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翹。橫之。小者尺二寸。鄭周禮注。篪七孔。疏引禮圖。篪九孔。鄭司農(nóng)周禮注云。篪七孔。蓋不數(shù)其上出者。故七也。蔡邕月令章句云。篪六孔。有距。橫之。或曰距。或曰翹?;蛟货=灾^其上出之孔也。篪。廣雅作龠虒。月令作。
公輸般作石硙。后漢書張衡傳注。
澍桉孔融肉刑論。賢者所制?;蜊u圣人。水碓之巧。勝于斷木掘地。后漢西羌東號(hào)子傳。水舂河漕。注。水舂即水碓也。通俗文。水碓曰轓車?;缸T新論。虙羲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物原。軒轅臣雍父作碓。后稷作水碓。然則碓不始公輸。而水碓亦不起杜預(yù)也。太平御覽引作公輸般作硙磨。亦見古史考。又一引公輸般作鏟。
秦穆公作沐。北堂書鈔。太平御覽。
澍桉表記。國(guó)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喪大記注。士沐粱。天子之士也。差率而上之。天子沐麥與。又桉沐事尚矣。茲言秦穆公作者?;蚍制涞戎?。或又加精也。
魯昭公始作璽。困學(xué)紀(jì)聞。
澍桉老子云。為之符璽。莊子云。焚符破璽。是璽古有之。運(yùn)斗樞云。黃帝得龍圖。中有璽章。文曰天黃符璽。其言難據(jù)。唐六典注。周書曰。湯放桀。大會(huì)諸侯。取璽置天子之坐。是商以前已有之?;蛑^起于秦之乘輿六璽者亦非。且左傳季武子使公冶問。在襄公二十九年。而謂昭公始作璽可乎。
魯昭公作弁。太平御覽。宋均云。制素弁也。
澍桉物原云。昭公始以素絹為弁也。
公叔文子作輗軸。太平御覽。北堂書鈔。
澍桉輗軸尚矣。不始文子。
燧人作火。
澍桉一切經(jīng)音義引世本云。造火者燧人。因以為名者也。此系宋仲子注。據(jù)此以意補(bǔ)正文。
世本卷第二
居篇。
澍桉史記吳世家。魏世家。水經(jīng)注。太平御覽等書。引世本居篇。
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太平御覽。宋衷云。涿鹿在彭城南。后漢書注。
澍桉太平御覽又引世本云。今上谷郡北。自有彭城。非宋彭城也。當(dāng)系仲子注文。路史引云。涿鹿在彭城東。有阪泉。宋注南字誤。魏土地記云。濟(jì)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則世本之言信矣。
若水。允姓國(guó)。昌意降居為侯。太平御覽。
澍桉水經(jīng)。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guān)。為若水也。注。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間。厥木斯植。故水受其稱焉。九州島要記,嶲之臺(tái)登。有雙諾川。鸚武山。黑水之間。若水出其下。即黃帝子昌意降居于此。又桉杜預(yù)以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樂鄉(xiāng)。非是南郡之鄀。允姓為秦所入者。世本以若水為允姓。誤矣。
饒內(nèi)。舜所居。困學(xué)紀(jì)聞。
澍桉饒內(nèi)一作姚虛。帝王世紀(jì)作媯虛。杜岐公曰。即國(guó)語(yǔ)之嬴內(nèi)音媯虛。漢書地理志漢中郡西城下注。應(yīng)劭云。世本媯虛在西北。舜之居。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媯虛在西城西。舜居之。水經(jīng)注引世本曰。舜居?jì)倹I。在漢中西城縣?;蜓詪偺撛谖鞅薄K此右??;蜃鲖傂?。故舜所居也。后或姓姚?;蛐諎偂=允撬沃宰⑽?。
夏禹都陽(yáng)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yáng)?;蛟诎惨??;蛟跁x陽(yáng)。漢地理志。史記正義。玉海。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夏后居陽(yáng)城。本在大梁之南。于戰(zhàn)國(guó)大梁魏都。今陳留浚儀是也。此系宋注。史記正義漢地理志并引世本云。禹都陽(yáng)城。又桉地理志。以潁川陽(yáng)城為禹都。非也。當(dāng)以濮澤之陽(yáng)城為是。蓋堯舜皆都河?xùn)|北。不居河南耳。譙周古史考以鄭厲入櫟。即是陽(yáng)城。亦非。
契居蕃。水經(jīng)注。
澍桉蕃即潘邑。契封地。華陰鄭縣有欒都城。故潘邑也。魏土地記。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水經(jīng)注。渭水東徑巒都城北。故潘邑。殷契之所居。闞骃十三州志。蕃在鄭西。今之巒城是矣。地有商山。帝王世紀(jì)謂在商洛也。通典以商洛為商君封。誤。酈道元曰。契始封商。魯連子曰。商在太華之陽(yáng)?;矢χk闞骃并以為上洛。商縣也。殷商之名。起于此矣。
昆吾為夏伯。夏衰。遷于舊許。韋昭國(guó)語(yǔ)注。
澍桉昆吾居帝丘。即陶唐火正閼伯之所居也。
昭明居砥石。書序正義。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春秋左氏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殷本紀(jì)注。
澍桉荀子成相云。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遷于商。砥石即底柱也。至子相土。乃遷商丘。
昭明復(fù)遷商。路史后紀(jì)。
澍桉昭明子相土遷商。此言誤。說見居砥石注。
祖乙遷于耿。書序正義。
澍桉水經(jīng)注。汾水徑耿鄉(xiāng)城。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故書序曰。祖乙圯于耿。杜預(yù)曰。平陽(yáng)皮氏縣東南耿鄉(xiāng)是也。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史記。祖乙遷于邢。索隱曰。邢音耿。今河?xùn)|皮氏有耿鄉(xiāng)。是此邢非邢洺也。詩(shī)地理考引通典。邢州治龍岡縣。祖乙遷邢即此。是耿即邢也。而孔安國(guó)書序注云。于相。遷于耿。皇極經(jīng)世。祖乙圯于耿。徙居邢蓋本史記通鑒前編。祖乙元祀圯于相。徙都于耿。九祀于耿。徙都于邢。則索隱音耿為邢者誤。
相土徙商丘。本顓瑣之虛。故陶唐火正閼伯之所居也。太平御覽。
澍桉商丘即帝丘。陶唐火正閼伯居之。夏伯昆吾亦都此。殷相土又徙居。故春秋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又因之。服虔左注。相土。契之孫。因之者。代閼伯之后居商丘。故湯以為天下號(hào)。
。相徙帝丘。于周為地理通釋。
澍桉皇甫謐曰。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諸侯于斟尋氏。即汲書所云相居斟灌也。
武王居酆鄗。文選西都賦注。
澍桉說文。酆在京兆杜陵西南。括地志。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滈水源出長(zhǎng)安縣西北滈池。通典。今長(zhǎng)安縣昆明池北滈陂是。嚴(yán)彭祖春秋會(huì)盟圖云。酆鎬相去二十五里。
周公居少昊之虛。詩(shī)地理考。
澍桉史記正義。少昊虛即壽丘。
煬公徙魯。史記索隱。宋忠注。魯。今魯國(guó)。
澍桉皇甫謐云。魯國(guó)即曲阜縣。
懿王徙于犬丘。史記索隱。宋衷云。懿王自鎬徙都犬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時(shí)王室衰。始作詩(shī)也。索隱。
澍桉史記周紀(jì)懿王之時(shí)。王室遂衰。詩(shī)人作剌。漢匈奴傳。懿王時(shí)。王室遂衰。夷狄相侵。暴虐中國(guó)。中國(guó)被其害。詩(shī)人始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曰戒。獫狁孔棘。注。小雅采薇之詩(shī)也。古今人表。懿王時(shí)詩(shī)作。注。政道既衰。怨刺之詩(shī)始作。然則采薇為懿王之詩(shī)矣。漢書。懿王名堅(jiān)。
懿王居犬丘。平王徙居洛。帝王世紀(jì)。地理通釋。
澍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風(fēng)槐里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
敬王東居成周。遂徙都。至赧王。徙居西周。帝王世紀(jì)。地理通釋。宋衷曰。洛誥所謂新邑也。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戰(zhàn)國(guó)策注。史記索隱。
澍桉地理通釋引世本云。西周桓公揭居河南。周惠公班居洛陽(yáng)。赧王時(shí)。東西周分治。西周。河南也。東周。鞏也。
吳孰哉居藩離。史記索隱。宋衷云。孰哉。仲雍字也。藩籬。今吳之余暨縣也。
澍桉一引宋衷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路史引藩籬作番離。吳地志。仲雍墓在吳郡常熟縣西海虞山上。
吳孰姑徙句吳。史記索隱。魏都賦注。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泰伯始所居地名。代謂祝夢(mèng)乘諸也。壽孰音相近。姑之言諸也。毛詩(shī)傳讀姑為諸。孰姑壽夢(mèng)為一人。又名乘也。
澍桉文選注引世本文。句吳下有句音溝三字。服虔左注云。壽。夢(mèng)發(fā)聲也。吳蠻夷。言多發(fā)聲。數(shù)語(yǔ)共成一言。壽夢(mèng)一言也。經(jīng)言乘。傳言壽。欲使學(xué)者知之也。史記正義。太伯居梅里。在常州無(wú)錫。去東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孫壽夢(mèng)居之。號(hào)句吳。諸樊南徙吳。至光使子胥筑闔閭城。都之。今蘇州也。司馬貞以顏師
古注漢書。以句言吳者。夷之發(fā)聲。猶言于越耳。而宋衷以為地名。吳人不聞別有城邑名句吳也。世本之言?;螂y依據(jù)。
諸樊徙吳。史記注。
澍桉詩(shī)地理考引世本云。孰徙丹徒句吳。家楚徙吳。家楚二字誤。宜作諸樊。諸樊名遏。壽夢(mèng)之子。
唐叔虞居鄂。路史國(guó)名記。晉世家注。宋衷云。鄂地。今在大夏。晉世家注。
澍桉杜左注。鄂。晉別邑。括地志。鄂城在慈州昌寧縣二里。史記正義。鄂與絳州夏縣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縣東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然封于河汾二水之東方百里。正合在晉州平陽(yáng)縣。不合在鄂。
??凳寰涌怠目滇阍?shī)地理考。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宋忠云。康叔從康徙封史記衛(wèi)世家索隱。
世家注引云??凳寰涌?。?!′癖碧脮n引世本云??凳宸?br />成公徙于帝丘。漢地理志。
戴公居曹。路史國(guó)名注。
澍桉宋桓公立之。廬于曹。泉水載馳之詩(shī)。皆言地。西征記。今白馬城。古之曹邑。戴公東渡河處此。文公遷楚丘。城記。曹。齊桓公筑?!?br />成公徙濮陽(yáng)。世家注。宋忠云。濮陽(yáng)。帝丘地名。濮音卜。
澍桉成公自楚丘遷此。元君又自濮陽(yáng)徙野王。
蔡叔度居上蔡。史記集解。詩(shī)地理考。
澍桉水經(jīng)注引世本曰。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稱上。當(dāng)是宋注文。上蔡在汝南。
蔡胡徙居新蔡。詩(shī)地理考。史記集解。宋忠云。故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水經(jīng)注。
澍桉管蔡間王室。放蔡叔而遷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舉之為卿士。以見于王。王命之以蔡申呂地也。以奉叔度祖。是為蔡仲。史記正義引宋忠云。胡徙居新蔡。即世本本文。非宋注。
蔡平侯徙下蔡。史記索隱。史記集解。
澍桉司馬貞云。今世本無(wú)者。近脫耳。又桉歐陽(yáng)忞云。平侯自上蔡徙都新蔡。史記正義引宋忠云。平侯徙下蔡。酈道元曰。春秋外傳云。當(dāng)成周時(shí)。南有荊蠻申呂。姜姓矣。呂。蔡平侯始封也。
昭侯徙州來(lái)。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羅泌云。昭侯徙此。號(hào)下蔡。樂史云。下蔡有二處。水經(jīng)淮水東岸一城。即下蔡。新舊二城對(duì)據(jù)是也。
曹叔振鐸居曹。地理考。宋忠云。曹。今濟(jì)陰定陶縣。
澍桉曹世家注引世本云。叔振鐸封于曹。
錯(cuò)叔繡封于滕。路史。陳世家注。宋衷注。今沛國(guó)公丘。是滕國(guó)也。
澍桉杜預(yù)釋例譜云。滕。姬姓。文王子錯(cuò)叔繡之后。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縣是也。漢地理志以為周懿王子錯(cuò)叔繡封公丘。水經(jīng)注亦以為周懿王子錯(cuò)叔繡文公所封。未詳所據(jù)。
微子居宋。史記。
澍桉史記注引世本云。宋更曰睢陽(yáng)。澍以意補(bǔ)此句。王符云。帝乙元子微子開。武王封之于宋。今之睢陽(yáng)是也。
宋都商丘。更曰睢陽(yáng)。史記注。地理通釋。
澍桉括地志。宋州城古閼伯之虛。即商丘也。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寰宇記。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熊渠中子紅封鄂侯。侯。一引作東。
楚鬻熊居丹陽(yáng)。左桓二年疏。宋仲子云。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
澍桉穎容春秋釋例云。楚居丹陽(yáng)。今枝江縣故城是也。
楚武王徙郢。左桓二年疏。宋仲子云。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澍桉武王。一引作文王。通典郢即南郡江陵縣北紀(jì)南城是。又桉史記楚世家。蚡冒卒。弟熊達(dá)立。是為
楚武王。左傳正義曰。杜注。蚡冒。楚武王父。不從史記。劉炫以世家規(guī)杜。蚡冒是兄。不得為父。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史記正義。
澍桉括地志。新息在上蔡縣東北五十里。又桉水經(jīng)注。葛陂城東北有楚武王。民謂之楚王琴。城北祝社里下土中得銅鼎。銘云楚武王。是知武王隧也。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水經(jīng)注。
澍桉十二諸侯年表。宣王元年封。與此違異。春秋國(guó)語(yǔ)并言桓公為周司徒。以王室將亂。謀于史伯。寄帑賄于虢檜。幽王霣戲。桓公死之。平王東遷。武公輔王室。滅虢檜而兼其土。故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乃遷封于彼。左傳鄭伯謂公孫獲曰。吾先君新邑于此。是指新鄭為言矣。班固應(yīng)劭鄭玄皇甫謐裴顗王隱闞骃及諸述作者。咸以西鄭為友之始封。而薛瓚謂為東鄭。非也。竹書紀(jì)年。晉文侯二年。周惠王子多父伐鄶??酥D司余嵏钢稹C秽?。是曰桓公。司馬貞曰。鄭??h名。屬京兆。帝王世紀(jì)云?;蜓钥h。故有熊氏之虛。黃帝之所都。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
鄭桓公居棫林。徙拾。左昭十六年疏。宋衷云。棫林與拾。皆舊地名。封桓公。乃名為鄭。至鄭武公東徙新鄭之后。其舊鄭改為縣也。
澍桉棫林。國(guó)語(yǔ)元和志通典寰宇志皆作咸林。左襄六年注。棫林。許地。班氏地理志。宣王弟桓公封。應(yīng)
劭云。母弟友所封。子與平王東遷。更稱新鄭。瓚云。穆王以下都西鄭。不得以封桓公?;腹珶o(wú)封京兆之文。師古亦非之。蓋是采于彼。非至此始有鄭名也。
鄭厲公徙居櫟。史記索隱。宋衷注云。櫟。今之許昌陽(yáng)翟。昔武王至周曰。吾其為有夏之居乎。遂營(yíng)洛邑。謂櫟也。路史。
澍桉櫟即鄭初得十邑之櫟也。世本本文不存。今據(jù)注補(bǔ)。水經(jīng)注引宋忠曰。櫟。今陽(yáng)翟也。周末。韓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索隱引宋衷云。櫟。今潁川陽(yáng)翟。
文公徙鄭。史記索隱。宋衷云。即新鄭也。
澍桉御覽引注云。今京兆新鄭也。
召公居北燕。史記集解。宋衷云。有南燕。故云北燕。
澍桉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漁陽(yáng)縣東南六十里。國(guó)都城記。地在燕山之野。故國(guó)取名焉。輿地廣記。武王封帝堯之后于薊。又封召公于北燕。其后燕國(guó)都薊。詩(shī)補(bǔ)傳云。薊后改為燕。猶唐之為晉。荊之為楚。或曰黃帝之后封于薊者已絕。成王更封召公奭于薊為燕。司馬溫公云。春秋時(shí)。北燕至微。區(qū)介蠻貊。不與中國(guó)會(huì)盟。太史公世家以?shī)犘罩嘀俑阜ブ芑萃跽邽楸毖?。誤矣。
燕桓侯徙臨易。史記集解。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
澍桉水經(jīng)注。易水又東徑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是徙易者非桓侯矣?;负罡感?。子莊公。
桓侯又居新磨。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呂氏春秋有揚(yáng)磨。宜即此地。居。路史引世本作又君。新磨。商世侯國(guó)。不知其姓。居作君誤。
邾顏居邾。肥徙郳。左莊五年疏。宋仲子云。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澍桉顏真卿家廟碑云。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顏?zhàn)佑?。別封郳為小邾子。遂以顏為氏。
東樓公封于。陳世家注。宋忠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
澍桉地理志云。雍丘縣。故國(guó)。周武王封禹后為東樓公是也。
畢萬(wàn)居魏。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居之。漢書注。
澍桉畢萬(wàn)。晉獻(xiàn)公封之魏。輿地廣記。河中府永樂縣。古魏國(guó)。又桉魏世家。魏絳卒。謚為昭子。徐廣注作莊子。索隱云。世本錯(cuò)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與世家同。是當(dāng)作昭子。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史記索隱。宋衷云。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魏。今河北魏縣是也。
澍桉史記世家。武子生悼子。悼子徙治霍。而世本王侯大夫譜云。武仲生莊子絳。無(wú)悼子。而此篇云云。是有悼子也。內(nèi)外傳皆有悼子。
趙衰為原大夫。史記注。宋衷云。今雁門平原縣也。
澍桉史記正義云。宋衷說非也。括地志。故原城在懷州濟(jì)源縣西北二里。左傳。襄王以原賜晉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趙衰為原大夫。即此也。原本周畿內(nèi)邑。
趙成季徙原。史記索隱。
澍桉成季即衰。衰字子余。
韓景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史記索隱。宋忠云。平陽(yáng)。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澍桉本文末句。是注文羼入。藝文類聚引云。韓貞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韓世家索隱曰。世本作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竹書紀(jì)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yáng)。平陽(yáng)。晉州臨汾縣地。水經(jīng)注。晉獻(xiàn)公滅耿以封趙夙。后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陽(yáng)。魏桓子都安邑。號(hào)為三晉。又桉世本作景子。史作貞子。水經(jīng)注作康子。差互如此。
中山武公居顧?;腹沆`壽。為趙武靈王所滅。史記索隱。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樂羊?yàn)槲喊沃猩?。封之靈壽。史言趙武靈王以惠王三年滅中山。遷其君于膚施。索隱云。世本不言誰(shuí)氏子孫。又云趙武靈王名雍。徐廣曰。西周桓公之子也。未知何據(jù)。國(guó)策言中山君常為楚伐而亡。非也。中山亡于魏。魏使太子擊守之。不知何以復(fù)立。史記言中山君相魏。小司馬以為即中山之復(fù)立
者。皆于世本不合。
武。夏武羅國(guó)。冀都之武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與漢地理志。信都有武邑縣。王莽曰順桓。而羅泌引一說云北境武父。陳留有武父城。以武父為武邑。疑非是。
廩丘。齊大夫廩丘子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余以廩丘奔晉。杜注。今離狐縣故城是。
虞丘。齊大夫采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左傳襄公十六年傳。晉虞丘書為乘馬御。代程鄭。虞丘一作吾丘。又桉史記。孫叔敖楚之處士。虞丘相進(jìn)于王以自代。說苑。虞丘子為令尹。在莊王時(shí)。是楚亦有虞丘氏也。
梁丘虞丘皆齊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杜預(yù)左注。高平昌邑西南有梁丘鄉(xiāng)。羅泌路史云。谷梁謂曹邾之間有梁丘。去齊八百里。又桉齊景公時(shí)有梁丘據(jù)。字子猶。
世本卷第三
氏姓篇。
澍桉史記注。鄭康成駁五經(jīng)異義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tǒng)系百姓。一作世。使不相一無(wú)此字。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自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史通云。世本辯姓。著自周室。即指氏姓篇言也。
炎帝。姜姓。水經(jīng)注。
澍桉炎帝長(zhǎng)于姜水。因姓姜。姜。扶風(fēng)之姜陽(yáng)也。初國(guó)伊。繼國(guó)耆。故氏伊耆。世以為堯姓。非也。而鄭氏駁異義云。炎帝。姜姓。大昊所賜。黃帝。姬姓。炎帝所賜。是又以姜為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水經(jīng)注。
澍桉向。姜姓。又見左隱二年疏。州。姜姓。見左桓五年疏。又桉左正義云。齊許申呂由太姜。則四國(guó)同出伯夷。俱由太姜得封也?;肝迥?。州公如曹。傳作淳于。杜注。淳于。州國(guó)所都。城陽(yáng)淳于縣。此與伐楚師之州。蓋別一國(guó)。隱二年傳。向姜不安于莒而歸。是向姜姓也。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氏族略。
澍桉子孫封于詹者為詹氏。自詹移葛。則為葛氏。詹葛氏。湯時(shí)葛伯國(guó)。亦非嬴姓。
根水氏。老童娶根水氏。氏族略。
澍桉老童即卷章。根水一作即水。
囂氏。玄囂之后。氏族略。
澍桉玄囂即青陽(yáng)也。
武姓。夏時(shí)有武羅國(guó)。因氏焉。廣韻。
Œ 澍桉一本作其后氏焉。武羅伯因熊龐圉皆夏賢臣。羿之。信伯明氏之讒子寒浞。事見左傳。又桉大騩氏之佐。有武羅。生而有(兒)申。人面豹文。繼大騩氏為君。號(hào)鬼隗氏。
陳遂。舜后。史記索隱。漢袁良碑。宋衷曰。虞思之后?;北兴ァR鬁馑煊陉?。以為舜后。
澍桉袁良碑作封于陳以后舜。后。一引作祀。
玄氏。黃帝臣玄壽。氏族略。
乘氏。古賢人乘雎之后。氏族略。
齊姓姜。左傳襄公十一年疏。
澍桉周語(yǔ)。帝嘉禹德。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國(guó)。賜姓曰姜。氏曰有呂。伯夷。炎帝之后。姜自是本姓。
而云賜姓者。炎帝后別姓非一。自以姜姓賜伯夷。更使為一姓之祖。非復(fù)因舊姓也。
女氏。天皇封弟王咼于汝水之陽(yáng)。后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后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鳩女方。晉有女。皆
其后也。陸賈新語(yǔ)。
澍桉女媧為女皇。其氏當(dāng)為男女之女。而女艾女。杜預(yù)音為爾汝之汝。疑非。
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胤。以融夷為氏。急就章注。
澍桉融夷一作鬷夷。蓋融夷董姓也。蔡墨云。舜封豢龍于鬷川。鬷夷氏其后。
融姓。古天子祝融氏之后。廣韻。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弟四子求言之后。左傳襄公十年疏。
澍桉廣韻引曰。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妘。急就章注引作姚。非也。
參氏。董姓。陸終弟二子參胡之后。氏族略。宋注云。參胡國(guó)斯姓。路史。
澍桉辯證引云。參氏。陸終弟三子參胡之后。
參姓祝融之后。廣韻。
鄀。允姓國(guó)。秦入之。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鄀子爵地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國(guó)。晉志云。南郡鄀縣。鄀子國(guó)是也。又桉歷代紀(jì)事年表。嬴己偃允
四姓。俱少昊后。莊二十八年傳。小戎子生夷吾。杜注。允姓之戎。嚴(yán)彭祖春秋會(huì)盟圖。鄀即若水。昌意國(guó)。今越嶲之臺(tái)登。蓋不知婼鄀若之有分也。
夷。妘姓。左傳隱公元年疏。
澍桉妘姓。陸終子求言之后。左傳。紀(jì)人伐夷。即此夷也。
鄅。妘姓。左傳昭公十八年疏。
澍桉左傳。鄅人藉稻。杜注。鄅國(guó)在瑯邪開陽(yáng)。妘姓國(guó)。
寒。妘姓。路史國(guó)名記。宋注云。今壽光有寒亭。
澍桉此注文。氏族略引作世本正文。誤。又桉羅泌以寒為猗姓。本于潛夫論。
婼。姬姓之國(guó)。黃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為諸侯。此其后也。太平寰宇記。
澍桉此婼在襄州樂縣。見杜預(yù)左傳注。世本以昌意降處之若水當(dāng)之。非也。
芮伯姬姓。書序疏。
息國(guó)。姬姓。左傳隱公十一年疏。
芮魏皆姬姓。左傳桓公三年疏。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魏。楚滅之。又桉魏亦有嬴姓者。見盟會(huì)圖。指西土之魏駘也。
荀賈皆姬姓。左傳桓公九年疏。
澍桉左傳。荀侯賈伯伐曲沃。即此荀賈也。
鄭曹滕。姬姓。晉魯左傳襄公十一年疏。
畢毛皆姬姓。文王庶子。顧命正義。
澍桉僖二十四年傳。富辰曰。管蔡郕霍。魯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是畢毛皆姬姓。
密。姬姓。漢書地理志。
澍桉僖十七年傳。齊密姬生懿公。是密姬姓也。年表以密為風(fēng)姓。誤。又桉春秋會(huì)盟圖云。密。周圻內(nèi)國(guó)。宣王滅之。宣宜作共。
沈。姬姓。史記索隱。
澍桉此沈在汝南。與沈姒蓐黃之沈在汾川者有別。彼為少昊后也。
蓼。姬姓。路史注。
# 澍桉皋陶之后。有舒黃舒蓼。偃姓也。與此蓼不同。又桉左傳云。楚為舒叛。故伐舒蓼。滅之。似舒蓼連二字為國(guó)名。杜預(yù)以為二國(guó)。非也。
鮮虞。姬姓。白狄也。谷梁昭公十二年疏。
蓼六二國(guó)皆姬姓。路史注。
澍桉蓼六為皋陶后。偃姓。不得為姬姓。
唐。姬姓之國(guó)。書正義。史記集解。
隨氏。姬姓。為楚滅。路史注。
澍桉左傳桓公六年疏引云。隨國(guó)。姬姓。又桉桓六年傳。楚侵隨。八年伐之。隨侯逸。莊四年又伐之。僖二十年以漢東諸侯叛。羅泌云。隨侯炎裔。故李白曰。漢東之國(guó)。神農(nóng)之后。季良為大賢。而世本以為姬姓。
己姓。出自少昊。左傳昭公十七年疏。
澍桉昊。一引作皞。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氏族略。
澍桉左傳疏引世本云。昆吾。已姓國(guó)。出自少昊。
莒自紀(jì)公己下為己姓。氏族略。左隱公二年疏。
澍桉左隱公二年疏引云。莒。己姓。又桉疏云世本莒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不知誰(shuí)賜之姓。十一世茲丕公。方見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復(fù)見。四世。楚滅之。疑為宋氏注也。史記以莒為嬴姓。漢地理志以莒為盈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后。鄭語(yǔ)云。曹姓鄒莒。陸終弟五子安之后。皆非。文七年傳。穆伯娶于莒。曰
戴己。生文伯。其娣聲己。生惠叔。則莒為己姓明矣。
蓼六。偃姓。太平御覽。
澍桉蓼舒及舒蓼三國(guó)。舒。黃帝后。任姓。蓼。庭堅(jiān)。后。姬姓。而舒蓼。偃姓也。杜預(yù)左傳注皆以為皋陶后。又以蓼即舒蓼。失之。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也。左傳文公十二年疏。
= 澍桉此即左傳所云舒。潛夫論。偃姓又有止酈謠參會(huì)六阮棐高。羅泌云。高即皋也。偃或作優(yōu)。誤。又桉路史云。偃匽之后。有州絞貳軫皖南郾潁容。春秋釋例云。舒有五名。舒庸舒龍舒鳩舒城。其實(shí)一也。誠(chéng)字。與世本舒有六不同。
江黃皆嬴姓國(guó)。史記索隱。
澍桉左傳莊公十九年疏引云。黃。嬴姓。又桉史記云。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guó)為姓。有江氏黃氏。
淮夷。嬴姓。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淮夷非一。武王所伐。其一也。
徐奄皆嬴姓。左傳昭公元年疏。
澍桉漢地理志。徐。盈姓。春秋時(shí)。徐子章禹。為吳所滅。
鍾離氏。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姓。廣韻。五音集韻。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史記作終黎。索隱引世本作終。寰宇記引云。鍾離。嬴姓。徐之別號(hào)也。又桉鍾離。楚邑淮南縣。見春秋成十四年杜注。
鍾離。嬴姓也。水經(jīng)注。
澍桉應(yīng)劭曰。鍾離縣。故鍾離子國(guó)也。楚滅之以為縣。左傳所謂吳公子光伐楚拔鍾離者也。
密須。商時(shí)姞姓國(guó)也。文王滅之。其后以國(guó)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國(guó)名記引云。商有密須。文王伐之。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今涇州靈臺(tái)有密康公。或云涇州保定有陰密城是也。子孫以國(guó)為氏?;蛉ッ?br />為須氏。魏有須賈。齊有須無(wú)?;蛉ロ殲槊苁稀V倌岬茏用懿积R。氏族略。
澍桉氏族略所引今涇州靈臺(tái)以下。當(dāng)系宋仲子注文。又桉孔子弟子宓不齊。伏羲后。今作密。誤。須賈為魏中大夫。司馬貞曰。蓋密須氏之后。漢有陸量侯須無(wú)。
燕國(guó)。姞姓。左傳隱公五年疏。
澍桉宣三年傳。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杜注。姞。南燕姓。譙允南以?shī)牉楸毖唷Jе?。北燕。姬姓也?br />舒蓼氏。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東之境。小國(guó)也。舒蓼與蓼國(guó)自異。氏族略。
澍桉末句似宋注文。又桉杜左注。舒。偃姓。春秋會(huì)盟圖云。舒蓼國(guó)。在光州。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晉悼公大夫有舒鮑無(wú)終。氏族略。路史國(guó)名記。
莘。姒姓。夏禹之后。寰宇記。詩(shī)地理考。國(guó)名記。
澍桉唐世表。啟封支子于莘。鄭康成曰。堯賜禹姓曰姒。王充論衡以為吞薏苡而生。故姓姒也。
鄫。姒姓。子爵。氏族略。
成公夢(mèng)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杜注言鄫。夏后。自當(dāng)祀相?!′褓胰荒陚鳌?br />。姒姓。漢書地理志。
彤。姒姓之國(guó)。書正義。
姒姓。弗氏。史記索隱。急就章注。
澍桉史記云。禹后有費(fèi)氏。司馬貞云。世本作弗。
姒姓。南氏。史記索隱。急就章注。
澍桉司馬貞云。男氏。世本作南。潛夫論亦作南。路史云。世本作男。非也。
姒姓。比氏。路史注。
澍桉羅泌云。比氏。出世本。
姒姓。鄩氏。路史。
斟灌。斟鄩。夏同姓諸侯。左傳襄公四年疏。
澍桉急就章引云。斟鄩。姒姓。張敖地理記云。濟(jì)南平壽縣。其地即古斟鄩國(guó)。太平寰宇記。斟灌城。一名東壽光。水經(jīng)。淳于縣。本夏后氏斟灌國(guó)。武王封淳于公。路史國(guó)名記。戈。斟姓。是為斟戈。世本以為即斟灌氏。
秦。附庸。嬴姓。路史國(guó)名記。
薛。任姓。甘誓疏。
澍桉薛。奚仲后。奚仲。任姓。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左傳隱公十一年疏。
澍桉急就章注引云。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又桉羅泌云。過宜作遇。即禺。為幙母所生。禺陽(yáng)。任姓所出也。畢作卑。卑氏所出。
謝。任姓。黃帝之后。姓氏急就章。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北髦自夷蕭。左傳隱公元年疏。
澍桉時(shí)。子姓。見急就章注。宋。子姓。見漢地理志。亦見路史。而索隱引世本云。子姓有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
氏。路史國(guó)名記引云。空桐。子姓。商后國(guó)。服虔左注。黎。東夷國(guó)名也。子姓。
北旄氏。子姓。姓氏辯證。
澍桉北旄。即北髦。亦即北殷氏也。為秦寧公所伐。亳王湯之后。
空桐氏。子姓。蓋因空桐山也。氏族略。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空桐氏。商后國(guó)。鄭樵云??胀┦?。非國(guó)號(hào)。又桉史記云。趙襄子使原過主霍泰山祠祀。其后娶空同氏。
鄧。曼姓。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左傳桓公七年疏。
澍桉左傳。鄭祭足有寵于莊公。為公娶鄧曼。杜注。曼。鄧姓。歷代紀(jì)事年表。曼姓出自商。
越為芋姓。與楚同祖。史記索隱。漢書地理志。
澍桉玉海王會(huì)篇注引世本云。東越閩君皆其后。當(dāng)為宋注。又桉史記越世家。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鄭語(yǔ)亦作芋姓。春秋會(huì)盟圖云。芋姓。古南越國(guó)。在廣州。
羅。熊姓。左傳桓公十二年疏。
澍桉在傳。羅人欲伐之。杜注。羅。熊姓國(guó)。蓋楚君皆以熊為號(hào)。疑熊姓。楚所分也。顧亭林以羅為芊姓。非是。
豕韋。防姓。史記索隱。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豕韋。陶唐氏后。防一作彭。豕韋本彭姓。大彭之孫元哲封豕韋。劉絫更封之。故姓防。或云劉姓。非也。國(guó)都記云。豕韋氏。彭姓之國(guó)。
雝段。結(jié)姓。路史注。
澍桉羅泌謂段宜作斷。即卷楚也。晉地有斷道。即卷楚。世本作段。寫誤。又桉賈逵左傳解詁。雍氏。黃帝之孫。姞姓之后。為宋大夫。是結(jié)即姞也。
屠三氏。目夷氏。不夷氏。路史。
澍桉目夷。一引作因夷。非也。出自子姓。宋公子目夷。字子魚。為左師。聽宋國(guó)之政。子孫別為目夷氏。又魚氏屠三不夷無(wú)考。不夷或作不。亦作不茅。
邾。小邾。曹姓。路史注。
澍桉襄十一年傳。七姓十二國(guó)之祖。杜注。邾。小邾。曹姓。是依世本為說也。又桉小邾即郳。
霍國(guó)。真姓。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霍。侯爵。武王禽之。今汝之梁縣。有故霍國(guó)。非晉霍也。又桉真。一本作姬。杜氏左注亦云姬姓。
胡。歸姓。史記索隱。宋注。胡在汝南平輿。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胡子國(guó)。歸姓。夔出。一引胡在汝南平輿。為世本本文。非也。又桉襄三十一年傳。立胡女敬歸之子子野。杜注。胡。歸姓國(guó)。惟會(huì)盟圖云。胡。姬姓國(guó)。在豫之郾城。疑非。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急就章注。
夙沙氏。路史注。
澍桉夙沙氏。即帝魁所伐之質(zhì)沙氏。一作宿沙氏。
公紀(jì)氏。廣韻。
大公氏。有大公叔穎。廣韻。
澍桉辯證引太公作大公。又桉公祖。一名組紺諸盭。字叔類。號(hào)曰太公。孫愐引作叔穎。誤。
后。仇氏。路史注。
澍桉即裘氏。
牞氏。國(guó)名記。
澍桉羅泌云。漢平原有朸縣。音勒。世本作牞。劉辟疆為侯國(guó)者。今漢史作辟光。漢地理志。平原朸。應(yīng)劭曰。音力。
段氏。路史注。
澍桉羅泌云。段氏。出世本。
瓦氏。路史注。
地有瓦亭。在胙城。左傳。定八年會(huì)于瓦。即此。非成紀(jì)之瓦亭?!′窳_泌云。瓦氏。出世本。瓦也。
鐵氏。路史注。
澍桉州有鐵丘。杜預(yù)云。在戚城南。羅泌云。鐵氏。出世本。又桉一引云。黎比髦朸改瓦鐵七國(guó)。皆子姓。比宜作北。改作段。
戈。斟灌氏也。國(guó)名記。急就篇。
澍桉羅泌云。戈。斟姓。是為斟灌。世本左氏以為即斟灌氏。非。又桉史記以斟灌尋為禹后也。
疏氏有疏踦。氏族略。
季瓜氏。周八士季騧之后為氏。騧或作瓜。晉有祈邑大夫季瓜忽。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季瓜忽作季騧息。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宋有季隨逢。氏族略。
澍桉廣韻引世本云。季隨氏。周有八士季隨季騧之后。
左史氏。古者左史記事。楚有左史倚相。左史老。氏族略。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言。周有右史武。氏族略。
澍桉今刊通志作右史武。舊本武作氏。
西陵氏。春秋有西陵羔。國(guó)名記。
澍桉元和姓纂引世本云。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氏族略。
澍桉今刊本通志引作方叔氏。鼓方叔之后。
薛氏。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司徒。司寇。司空。以官為氏。廣韻。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公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寰宇記。氏族略。
澍桉曾夭為季孫宿家臣。曾阜為叔孫豹家臣。見左昭公二年傳。
子楊氏。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氏族略。
澍桉桓子。季孫斯也。其子肥。謚康子。肥之曾孫強(qiáng)。為季昭子。
子士氏。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姓氏辯證。
澍桉左傳。孟僖子妾曰子士之母。則子士乃孟僖子之后。
厚氏惠伯革者。孝公子。其后為厚氏。檀弓上疏。
澍桉陸德明釋文引云。魯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又桉革。鄭氏檀弓注作鞏。云后木孝公子惠伯鞏之后。孔疏桉世本云革。此云鞏。世本云厚。比云后。其字異耳。
郈氏昭伯名惡。孝公之后。稱郈氏。史記索隱。
澍桉高誘呂氏春秋注。郈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后也。以字為氏。因曰郈氏?;莶A。檀弓上注作惠伯鞏。世本作革。字形相近。又桉孝公八世孫成叔。為郈大夫。因以為氏。是以邑為氏也。高氏謂以字為氏。非矣。又桉驕恣篇注。郈成子。郈敬子國(guó)之子。郈青孫也。國(guó)為同字之誤。韋昭國(guó)語(yǔ)注。郈敬子。魯大夫郈惠伯之后。玄孫敬伯同也。呂氏春秋有郈成子。與右宰谷同時(shí)。即厚成叔。古今人表有厚昭伯。師古曰。即郈昭伯也。
子成氏。魯季平子成叔彭侯之后。姓氏辯證。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氏族略。
澍桉仲一作叔。誤。述與遂同。即東門襄仲遂也。又桉劉炫左傳述義云。仲遂受賜為仲氏。故其子孫稱仲氏。
蟜疵氏。魯有蟜疵。字子肩。魯莊公族。史記索隱。
澍桉司馬貞引世本。作漢有蟜疵。蟜疵一作橋庇。班固云。商瞿。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是橋庇非漢時(shí)人矣。倘為漢人。商瞿何以相及。又為魯莊公族乎。宜云魯有蟜庛。為莊公族。又桉史記作馯臂子弘。傳江東人矯子庸庛。疑蟜矯橋三字通。故蟜慎亦作矯慎。矯望亦作蟜望也。
公襄氏。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子野之后。姓氏辯證。
公之氏。魯有大夫公之文。急就章注。
澍桉季悼子生思伯鞅。字公之。鞅生懿伯柎。為公之氏。昭二十五年傳。秦姬以告公之。杜注。公之。平子弟。
慶父氏。魯大夫慶父之后。有慶父籍。為楚工正。姓氏辯證。
澍桉姓纂氏族略引世本。魯皆作楚。又桉慶父即共仲。其子公孫敖。是為穆伯。
季孫氏。魯公子季友之后。為季孫氏。后去孫稱季氏。季孫行父之子宿謚武子。季孫肥謚康子。姓氏辯證
子寤氏。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為子寤氏。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陳僖公生宣子。其后為子寤氏。與此異。又桉魯季寤。字子言。季孫斯之弟。不得志于季氏。欲因陽(yáng)虎以去三桓。非子寤氏也。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施父之后。支孫為少施氏。雜記云??鬃釉弧N犸堄谏偈┦?。又桉國(guó)語(yǔ)。施伯。施父子。事莊公。
子革氏。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氏族略。
澍桉鄭然丹。字子革。鄭穆公孫。公子然之子。后有子革氏。
齊季氏。昔齊公子季奔于楚。楚遂號(hào)為齊季氏。廣韻。魯有大夫齊季窺。氏族略。
子韓氏。齊頃公子子韓之后。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shí)有子韓。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又桉鄧元亞鄭夾漈均作子干。孫愐引姓苑。亦作子干。均誤。子干。蔡昭侯之子也。今改正。
子雅氏。齊惠公之孫公孫字子雅之后。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覽注。子雅。惠公之孫。公子欒堅(jiān)之子。也。依世本為說。子欒施字子旗。
子尾氏。齊惠公之孫公孫蠆字子尾之后。亦為高氏。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覽注。子尾?;莨畬O。公子高祈之子。躉也。依世本為說。躉子高強(qiáng)。字子良。
子襄氏。齊桓公子子襄之后。辯證。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共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子公氏。齊頃公子子公之后也。又桉春秋。鄭公子宋。亦字子公。不獨(dú)齊有子公矣。
子淵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淵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齊頃公生子淵湫。因氏焉。左傳齊有大夫子淵捷。新序。陳恒弒君。使勇士六人劫子淵棲。棲與捷字形相近。宜從左作捷。淵引作泉。避唐諱改。又桉左傳公孫捷。又曰淵捷。字子車。頃公孫。世本作子淵氏。未知何據(jù)。左傳炊鼻之戰(zhàn)。捷從泄聲子。射之中楯瓦。繇朐汰辀。匕入者三寸。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廣韻。
澍桉齊有子淵氏。王符曰。姜姓。字書引作淵旬欠。誤。
閭。丘氏。齊大夫閭丘嬰之后。齊宣王時(shí)有閭丘。閭丘光。氏族略。
澍桉閭丘嬰。齊莊公近臣子明。事見左傳。閭丘。閭丘光。均見說苑。
廩丘氏。齊大夫廩丘子之后。氏族略。路史。
澍桉襄二十六年傳。齊烏余以廩丘奔晉。故城在濮之雷澤北。又桉英賢傳有廩丘充。齊隱者。
梁丘氏。齊大夫梁丘氏之后。路史。
澍桉莊公三十二年。齊宋遇于梁丘。谷梁謂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里。杜預(yù)云。昌邑西南有梁丘鄉(xiāng)。又桉齊有大夫梁丘據(jù)。字子猶。
虞丘氏。齊大夫虞丘氏之后。路史。
澍桉虞丘。一作吳丘。又作吾丘。路史云。楚相虞丘子邑。吾丘壽王。說苑作虞丘壽王。
雍門氏。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為雍門氏。氏族略。
澍桉雍門。齊城門。所謂焚雍門之萩也。戰(zhàn)國(guó)策。雍門周以琴干孟嘗君。說苑。齊有雍門子狄。
尹文氏。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氏春秋注。尹文。齊人。作名書一篇。在公孫龍前。公孫龍稱之。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姓氏辯證。
車門氏。齊臨淄大夫車門遽。廣韻。
車遽氏。齊臨淄大夫車遽氏。廣韻。
澍桉廣韻二十三魂引云。臨淄大夫車門遽。與此又違異。辯證。蘧作遽。
車成氏。齊大夫有車成氏。廣韻。
澍桉車成氏。因庫(kù)成氏而改。庫(kù)成氏即苦成氏也。音變?yōu)閹?kù)成。王符云。郄采于苦。曰苦成。后人書之或?yàn)榭?。齊人聞其音。則書之曰車成。敦煌見其字。則呼之曰庫(kù)成。
公旗氏。齊威王時(shí)有左執(zhí)法公旗藩。姓氏辯證。
澍桉姓源韻譜云。齊悼子子旗之后。
公牽氏。齊公子牽之后有公牽氏。姓氏辯證。
澍桉急就章注引世本云。齊公子成之后有公牽氏,
狐丘氏。晉大夫狐丘林之后。氏族略。
澍桉英賢傳云。出自狐丘封人之裔。又桉狐丘一作壺丘。又作瓠丘。
州。因氏焉。]豹生揚(yáng)。揚(yáng)生]州氏。晉]元和姓篡。
州。因氏焉。]一作郄。姓氏辯證氏族略引世本云。晉郄豹孫步揚(yáng)生] 澍桉僖十五年疏引世本云。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也。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氏族略。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氏族略。
叔向氏。叔夙氏。姬姓。晉后。路史注。
叔夙氏。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元和姓纂姓氏辯證。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引世本云。有大狐氏小狐氏。溱為大狐氏。射姑為小狐氏。大狐容即大戎氏。廣韻引世本云。
有晉大夫大狐容即其后。晉獻(xiàn)公娶大狐氏。又桉狐突字伯行。生毛及偃。毛生溱。皆為晉卿。別為大狐氏。與此又不同。
小狐氏。射姑為小狐氏。路史。
澍桉狐偃字子犯。子曰射姑。射姑食采于賈。又曰賈季。襄公舍二軍。射姑將中軍。
太戊氏。晉公子太戊之后也。太戊教昭為原大夫。姓氏辯證。
澍桉史記。成侯三年以大戊午為相。成侯薨。事肅候。十六年游大陵。出于鹿門。太戊午叩馬諫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肅侯下車謝之。宜為教昭之后也。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韓宣子子余之后氏焉。一引云韓宣子之后。有余子奔齊。為韓余氏。又桉春秋。晉成公宦卿之余子。以為余子。蓋適子之母弟。宣子韓起也。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鄧名世云。此謂伯氏所自起也。林寶以為伯宗復(fù)姓。誤矣。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一尢忌。一尢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姓氏辯證。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弟佗因官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弟他。晉司功為氏。廣韻引云。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又桉春秋有士而無(wú)景子。亦無(wú)弟佗也。又桉世本晉譜云。曲沃正少襄生司功大伯。大伯生侯季子。不知大伯即景子否。
南鄉(xiāng)氏。晉國(guó)高士全隱于南鄉(xiāng)。因?yàn)槭?。廣韻。
北唐氏。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廣韻。
澍桉英賢傳云。晉有高人越者。隱伏于北唐。因氏焉。是北唐越也。
為氏。晉始平人為勉。自稱將軍。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時(shí)無(wú)始平地名。此系后人羼入。非世本原文。
菱氏。晉有大夫菱氏僖子。姓氏急就篇注。
澍桉廣韻英字下引云晉有英成僖子。莢字下又引云晉有大夫莢成僖子。此作菱氏僖子。三者必有二誤。
中行氏。晉大夫逝遨生桓子林父及莊子首。本姓荀。自林父將中行。改為中行氏。元和姓纂。
澍桉林父將中行。一引作荀偃。又桉荀息后為荀林父。文公作三行。林父將中行。遂以中行為氏。是為中行桓子。林父生中行伯庚。庚生獻(xiàn)子偃。偃生穆子吳。吳生文子寅。定公逐寅與士吉射。寅吉射奔齊。然則一本作荀偃將中行者誤也。
唐。孫氏。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廣韻。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唐孫本祁姓。帝堯之后。其孫仕晉。自為唐孫氏。
下門氏。晉有大夫下門聰。姓氏辯證 廣韻。
澍桉國(guó)語(yǔ)。下門氏。周景王大夫下門子之后。
仲行氏。晉大夫有仲行寅。元和姓纂。
澍桉秦仲行。子車氏之子也。中行寅。荀偃之孫也。中與仲雖通用。晉之中行氏。于官對(duì)左右而為中。秦之仲行氏。于字對(duì)伯季而為仲。未可強(qiáng)同也。
公他氏。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其先當(dāng)作其后。廣韻急就章注引世本云。公它氏。晉蒲邑大夫公它世卿。
勃氏。宋右?guī)煵蟆V韻。
瞻葛氏。宋景公有大夫瞻葛祁。其后齊人語(yǔ)訛。以瞻葛為諸葛。姓氏辯證。
澍桉英賢傳曰。瞻葛氏。有熊氏之后。又桉今本氏族略引世本。瞻葛氏。有熊氏之后。無(wú)宋景公以下九字。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風(fēng)俗通。
澍桉尸子有隱者西鄉(xiāng)曹。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氏族略。
澍桉左傳成十五年傳云。向?yàn)槿藶榇笏究?。此東鄉(xiāng)為人即向?yàn)槿艘?。鄧名世辯證引無(wú)人字。誤。
子蕩氏。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春秋。宋蕩氏無(wú)子字。而宋大夫樂轡。楚大夫屈罷。皆字子蕩。未知子蕩果系誰(shuí)后也。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作其子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作泥車。廣韻引世本云。宋大夫車泥之后。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煛R蛞詾槭?。氏族略?br /> 澍桉一引生作至。又桉文七年傳。公子成為右?guī)煛J陚?。華元為右?guī)?。襄元年傳。使華閱討右官。杜注。閱。元子。代元為右?guī)?。昭十六年傳。華亥代合比為右?guī)煛6陚?。樂大心為右?guī)煛0吣陚?。右?guī)熁疏?。十八年傳?;示彏橛規(guī)?。無(wú)所謂公子申也。疑公子成即公子申。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宋有大夫甫爽文叔。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定下有后字。路史注引干獻(xiàn)氏三字。
公朱氏。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宋義事懷王。封武信君為氏。路史注。
澍桉姓氏辯證引世本云。公朱。宋公子朱之后。又桉宋義事懷王云云。是宋衷注文羼入。又桉楚有公子朱為息公。穆王二年。子朱圍江。事見左傳。公朱氏宜即其后。此云出宋公子朱。未審。淮南子云。太宰子朱。侍飯于令尹子國(guó)。子國(guó)啜羹而熱。投漿而沃之。明日。子朱辭官而歸。當(dāng)即公子朱也。
師延氏。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后有宋大夫師延宜。廣韻。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又云。季平子支孫。亦為子革氏。元和姓纂。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云。二說皆誤。宋無(wú)子革。唯樂喜。字子罕。為宋司城。宜出自姬姓,鄭穆公子子然生丹。字子革。奔楚。為右尹。后人以為子革氏。又桉宋樂喜。字子罕。為司城。其后以司城為氏。非子革氏也。
老成氏。宋有大夫老成方。廣韻。
澍桉列仙傳。老成子從尹文先生學(xué)幻者。在齊定公時(shí)。氏族略云。老成子著書十篇。言黃老之道。甄鸞注徐岳數(shù)術(shù)記云。四維者。老成子所造也。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后有墨夷皋。氏族略。
澍桉文十八年傳。文公弒昭公而自立。昭公子將奉公母弟須以作亂。公殺須。不知即墨夷須否。
仲行氏。宋大夫有仲行氏。晉大夫仲行寅。姓氏辯證。
澍桉姓纂氏族略引云。宋有仲行寅。晉有仲行氏。與此皆誤。蓋仲行即中行。中行寅。中行吳之子。宋無(wú)其人也。宋有仲氏。公孫師之子仲江。江之孫幾。幾字佗。佗為卿。事景公。
公族昭子郢之后。子郢氏。元和姓纂。
靈子郢也。郢字子南。昭一作時(shí)。誤?!′褡盂?br />大夫成叔承之后。承姓。漢書注。
大夫承之后。有脫字。大夫承成之后。辯證引云?!′袷献迓砸辣驹?。承氏。
司寇。以官為氏。司寇亥即其裔也。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孫為司寇氏。氏族略。
澍桉禮記。司寇惠子之喪。鄭注?;葑?。將軍文子彌牟之弟?;菔逄m也。生虎者。據(jù)禮記疏。則司寇氏宜為司寇惠子之后。
文公后卷子。子州氏焉。卷子氏。姓氏辯證。
靈公子昭生子郢。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明。將軍氏。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靈公子郢生文子彌牟。為將軍氏。禮記將軍文子是也。夾漈作才芳。誤。且世譜子郢者。靈公之子。不聞?dòng)凶诱岩病?br />公族羌之孫憲。為羌憲氏。羌憲氏。姓氏辯證。
公族有羌師氏。羌師氏。姓氏辯證。
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秦有左庶子長(zhǎng)水校尉強(qiáng)梁皋。強(qiáng)梁氏。氏族略。
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后。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為賈孫氏。賈孫氏。廣韻。
康叔孫封于常。后有常氏恒氏。常氏。路史。
澍桉老聃師常從。楚有恒思公。
有史朝朱駒。史朝氏。廣韻。姓氏急就章。
史晁之后。與孫愐引異。晁與朝字通?!′袷献迓砸辣驹?。史晁氏。
子孔氏。鄭穆公生公子喜字子孔之后。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有二子孔。司徒孔生公孫泄。泄生孔張。字子孔。生子良。又桉喜宜作嘉。魯孔父亦名嘉也。鄭殺公子嘉。子良奔楚。
子罕氏。鄭穆公子喜字子罕。生子展舍之。舍之生子皮虎。姓氏辯證。
澍桉或作子軒氏。春秋罕氏無(wú)子字?;⒆肿悠ぁS譃樽悠な??;⑸鷭臊R及魋。嬰齊生達(dá)公孫鉏。常為馬師。遂為馬師氏。
子游氏。鄭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后。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鄭游氏無(wú)子字。游生公孫蠆。蠆生游眅。眅生良及吉。游眅奪人妻。其夫殺眅。于是廢游良而立吉。吉生速。吉之從祖曰游楚。楚亦穆公孫。與公孫黑爭(zhēng)妻。公孫僑放楚于吳。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氏族略。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所以別族。氏族略。
澍桉杜預(yù)左傳注。去疾。穆公庶子。此七穆之始。又桉公子去疾。亦曰疾。字子良。后遂為良氏。靈公元年。公子歸生弒靈公。國(guó)人立去疾。去疾辭曰。以賢則去疾不足。以順則公子堅(jiān)長(zhǎng)。乃立襄公。去疾子輒。字子耳。為司空。
子國(guó)氏。鄭穆公生子國(guó)發(fā)。發(fā)生子產(chǎn)僑簡(jiǎn)成子。僑生子思參。參生子玉珍武子。珍生子樂卑。顯莊子。為子國(guó)氏。氏族略。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子產(chǎn)家止謂之國(guó)氏。又桉發(fā)字子國(guó)。僑字子產(chǎn)。又字子美。參字子思。參謚曰桓。簡(jiǎn)成子。疑子產(chǎn)謚也。然不見左傳。
子然氏。鄭穆公子子然之后。姓氏辯證。
Œ 澍桉七穆然。氏無(wú)子字。又桉公子然。宋子所生。然氏之先也。晉人執(zhí)成公我。立大子頑。成公四年。晉伐我而歸公以求成。公子然及晉盟于修澤。子然子曰丹。然明蓋子然之后。
封父氏。鄭大夫封父彌真之后。路史注。
封人氏。鄭封人之后。因氏焉。路史。
澍桉封人與封父。疑即一姓。因字形近而訛。
子師氏。鄭有子師仆。廣韻。
澍桉左襄公十年傳。初子駟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于是子駟當(dāng)國(guó)。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仆帥賊以入。晨攻執(zhí)政于西宮之朝。
恒氏。唐叔孫封楚。有恒思公。后有恒氏。國(guó)名記。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一引有有常氏三字。唐一作康。封楚作封恒。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氏族略。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氏族略。
厘子氏。出自厘子觀起之后。楚大夫有厘子班。氏族略。
廉生季融。子孫氏焉?!救谑稀3献迓?。
澍桉杜注左傳。以射師為廉。服虔則謂射師。若敖子班也。子慎說誤?!?br />子午氏。楚公子午之后。齊大夫子午明。元和姓纂。
澍桉公子午。字子庚。莊王之子也。初為共王司馬。共王三十年。秦嬴歸于我。午聘于秦。為夫人寧。康王時(shí)代公子貞為令尹。與蒍子馮公子格侵鄭。
子季氏。楚公族子季氏。姓氏辯證。
涉其氏。楚有大夫涉其氏。春秋涉其拏是也。姓氏辯證。
澍桉廣韻引世本云。楚大夫涉其帑。又桉左定五年傳云。吳入楚。楚昭王奔隨。將涉于成臼。藍(lán)尹亹涉其孥。不與王舟。及寧。王欲殺之云云。是藍(lán)尹亹自以舟送其妻子濟(jì)水。非有人姓涉其名孥者也。世本殆誤?;蛑僮拥?#61972;益。非原文。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國(guó)語(yǔ)。楚昭王時(shí)有伍參蹇。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伍參氏。伍參之后。楚昭王時(shí)有伍參蹇。又桉杜注。伍參。伍奢之祖父。奢。伍舉子。伍員之父。舉為參之子。
強(qiáng)。因氏焉?!畯?qiáng)氏。羋姓。若敖生‘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云。即左傳所謂女強(qiáng)。又桉左傳有‘‘御疆。無(wú)‘女強(qiáng)也。
強(qiáng)生班。因氏焉?!嗍?。羋姓?!献迓?。
‘ 澍桉姓氏辯證引世本云。強(qiáng)生班。因氏焉。又桉莊十三年傳。楚公子元?dú)w自伐鄭而處王宮?!鋷熤G。則執(zhí)而梏之。秋。申公‘班殺子元。杜注。射師?!?。服虔曰。射師。若敖子‘‘班也。正義云。射師被梏。不言舍之。何以得殺子元。知射師與班。必非一人。杜譜以射師若敖子。班若敖孫。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荀子注。
= 澍桉急就章注引世本云。楚平王孫有田成它氏。與楊倞引異。疑有文。
子芒氏。陳僖子子子芒后。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又引世本云。陳僖子子芒之后。氏族略引陳作齊。云齊僖公生盈字子芒之后。芒或作竺。
子尚氏。陳僖公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國(guó)語(yǔ)。鄭大夫子尚伯父。氏族略。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尚氏。僖子生廩丘子尚為氏。又桉鄭樵既引子尚氏。齊僖公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復(fù)引陳僖子生廩丘子尚意茲疑訛。
子穆氏。陳僖子生子穆安。因?yàn)樽幽率?。姓氏辯證。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陳僖子子子穆安后。
少西氏。少西子穆。僖子子穆安后。路史注。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陳公子夏之后。別為少西氏。又桉征舒祖子夏。名少西。是為少西氏。
門氏?!T氏。陳有‘廣韻。
子氏。陳桓公生昭子來(lái)將孫卑為子氏。姓氏辯證。
澍桉鄧元亞引作威公。避宋諱。今改正。
子石氏。陳桓子生子石難。自別為子石氏。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石氏。桓公生子石。后為氏。氏族略引云。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沮氏。陳烈子生子沮與。后為子沮氏。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沮氏。陳烈子之后。氏族略引云。陳桓公生子輿。為子沮氏。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氏族略。
澍桉桓公一作桓子。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曰。占出媯姓。陳公子完裔孫陳無(wú)宇之子書。字子占。后人以字為氏。又桉辯證引世本云。陳威子占書。書生良堅(jiān)。堅(jiān)子以王父字為氏。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氏族略。
公金氏。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急就章注。姓氏辯證。
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世子孫也。史記索隱。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蜀世每世相承為黃帝后。又桉褚先生史記云。蜀王。黃帝后世也。司馬貞云。黃帝二十五子。分封賜姓?;蛴谛U夷。蓋當(dāng)然也。蜀王本紀(jì)云。朱提有男子杜宇。從天而下。自稱望帝。亦蜀王也。則杜姓出唐杜氏。蓋陸終氏之胤。亦黃帝之后也。又桉昭十三年傳。楚共王與巴姬埋璧。則巴國(guó)姬姓也。與世本所云黃帝后者合。陸德明曰。黃帝。姬姓。
巴氏。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氏族略。宋注。其地巴郡江州縣。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乃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唯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莫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飛。蔽掩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后漢書注。
澍桉此段見漢書南蠻傳。李賢注云。以上見世本。是范氏據(jù)世本為言也。今補(bǔ)之。姓氏辯證亦引作世本。又桉武落鍾離山。一名難留山。在長(zhǎng)陽(yáng)縣西北七十八里。一云即夷陵巴山也。夷陵郡巴山縣清江水。一名夷水。
廩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文畫之。而浮于水中。約船浮者當(dāng)立為君。他姓船不能浮。獨(dú)廩君船浮。因立以為君長(zhǎng)。北堂書鈔。太平御覽。
澍桉氏族略以廩君為己姓。蓋字之誤。晉書載記暉氏作氏。即皞也。故廣韻云。皞姓出武落鍾離山黑穴中。事見蜀錄。后漢書作曋。音審。一作媓。相氏一作氏。誤。又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巴郡蠻本有五姓。皆出武羅鍾離山。巴氏生黑穴。樊瞫相鄭四姓之子。俱事鬼神。后巴氏臣四姓而居夷城。為廩君。世尚秦女。與此略殊。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也。落中一作鍾。山石穴。中有二所。其一赤色。其一色黑。如丹漆狀。廩君出于赤色。余姓亦出黑穴。廩君曰務(wù)相。姓巴氏。與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俱出。未有君長(zhǎng)。皆爭(zhēng)神。廩君五姓皆登呼穴屋。以劍刺之。劍不能著。獨(dú)廩君劍著而縣于穴屋。因立為君。太平寰宇記。
澍桉南蠻傳注引首句。巫蜑作巫誕。
廩君乘土船至鹽場(chǎng)。鹽水神女子止廩君。廩君不聽。鹽神為飛蟲。諸神從而飛蔽。日為之晦。廩君不知東
西所向。七日七夜。以青縷遺鹽神。曰。嬰此即相宜云。與爾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嬰之。應(yīng)青縷所射。鹽神死。天則大開。后漢書注。太平御覽。
澍桉一引云鹽神受縷而纓之。廩君即立陽(yáng)石上。應(yīng)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
氏。
澍桉宋龐元英文昌雜錄云。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音萬(wàn)。杰音杰。天齊人。昭明太子云。出世本字亦作簡(jiǎn)。出三齊記。杰出竹書紀(jì)年。今據(jù)補(bǔ)。
西氣氏。廣韻。
澍桉左傳三十二年疏云。西氣?;蜃只蚴?。不可明。非也。如世本言。是姓。又桉淮南子人閑訓(xùn)注作西乙。因形近而訛。如戰(zhàn)國(guó)楚策江乙。韓子內(nèi)儲(chǔ)作江乞也。史秦紀(jì)以術(shù)為蹇叔子。唐世系表以西乞?yàn)槊厦髯?。均謬?br />公文氏。辯證。
澍桉王符氏姓志云。公族有公文氏。又桉左哀十四年傳。向魋出于地。公文氏攻之。二十五年傳。公使侍人納公文懿子之車于池。注。即公文要。莊子。公文軒見右?guī)煻@。司馬彪注。公文軒。姓公文。名軒。宋人也。
世本卷第四
帝系篇。
澍桉孔穎達(dá)尚書正義云。桉今世本帝系。及大戴禮五帝德。并家語(yǔ)宰我問。太史公五帝本紀(jì)。皆以黃帝為五帝。此乃史籍明文。而孔君不從之者。原由世本經(jīng)于暴秦。為儒者所亂。大戴禮本紀(jì)出于世本。以此而同。詩(shī)生民疏云。大戴禮帝系篇云云。家語(yǔ)世本。其文亦然。毛亨作詩(shī)傳。司馬遷為五帝本紀(jì)。皆依用焉。又云。大戴禮出于世本。是指帝系篇言也。一切經(jīng)音義云。世本有帝系篇。謂子孫相繼續(xù)也。唐志云。宋均注帝譜世本七卷。所云帝譜。即帝系譜也。
三皇譜。
太昊伏羲氏。路史。
澍桉史記正義。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譙周應(yīng)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國(guó)尚書序?;矢χk帝王世紀(jì)。孫氏注世本。并以伏羲神農(nóng)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伏羲氏人定時(shí)生。路史注引帝系譜。
澍桉孝經(jīng)河圖云。伏羲在亥。得人定之應(yīng)。張說大衍文符歷序云。謹(jǐn)以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
夜?;市鄢杉o(jì)之辰。是以為八月五日矣。非也。又桉太平御覽。路史注帝系譜。即世本帝系篇也。故隨書藝文志有宋均帝譜世本七卷。今故列入。
伏羲樂曰扶來(lái)。路史注引帝系譜。
澍桉扶來(lái)。一作扶犁。亦即鳳來(lái)也。古來(lái)同音。
女媧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wú)不得理。太平御覽路史注引帝系譜。
祝融氏。路史。
澍桉羅泌云。白虎儒通義。以祝融為三皇。宋衷論三皇。亦數(shù)祝融而出黃帝。宋均亦以祝融為皇。今據(jù)補(bǔ)。
尊盧氏。路史。
澍桉羅泌云。世本尊盧在伏羲后。又桉帝王世紀(jì)。尊盧后為混沌。昊英。有巢。朱襄。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因班固之序。謂為太昊之世侯者非矣。
炎帝神農(nóng)氏。左傳昭公十七年疏。宋仲子曰。炎帝即神農(nóng)氏。炎帝身號(hào)。神農(nóng)代號(hào)也。
澍桉孝經(jīng)鉤命決注。神農(nóng)名軌。春秋命歷序云。名石年。元命包云。母安登。少典妃。
神農(nóng)樂曰扶持。路史引帝系譜。
澍桉通典云。神農(nóng)樂名扶持。亦曰下謀。孝經(jīng)鉤命決云。神農(nóng)之樂曰下謀。太平御覽載樂書引禮記云。神農(nóng)播種百谷。濟(jì)育生。造五弦之琴。演六十四卦。承基立化。設(shè)降神謀。故樂曰下謀。以名功也?;蛟粕褶r(nóng)命邢夭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厘。是曰下謀也。
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左傳昭公十七年疏。山海經(jīng)注。
澍桉此與大戴帝系世次相合。漢律歷志及帝系三統(tǒng)歷。皆以鯀為高陽(yáng)五世孫。此云顓頊生鯀。失其次矣。又桉西陵氏姓方雷。故晉語(yǔ)云。青陽(yáng)。方雷氏之甥也。累通作雷。大戴禮史記作嫘祖。漢書人表作絫祖。竹書云。昌意降居若水。產(chǎn)帝干荒。干荒即韓流也。生帝顓頊。海內(nèi)經(jīng)亦云韓流生顓頊。與世本戾。一引黃帝下有有熊氏三字。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尚書舜典疏。宋衷云。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
澍桉司馬貞云。宋衷云。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今此紀(jì)下云。玄囂不得在帝位。則太史公意玄囂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囂是為青陽(yáng)。當(dāng)是誤也。
黃帝為其子昌意取蜀山氏。昌意之子干荒。亦娶蜀山氏。路史。
五帝譜。
青陽(yáng)即是少。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左昭十七年疏。宋仲子曰。青陽(yáng)即是少。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身號(hào)。金天氏代號(hào)也。史記注。
= 澍桉左昭元年疏引云。帝少金天氏。左疏又引世本云。顓頊。黃帝之臣。有。顓頊紹少昊金天之政。乘辰而王。故亦曰金天氏。
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歿。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曰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董逌錢譜路史后紀(jì)。宋注云。少昊名摯。路史。
澍桉周書嘗麥篇云。乃命少昊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zhì)。張衡集引此書。以為清即青陽(yáng)也。然考皇甫謐亦以青陽(yáng)即少昊。史記謂青陽(yáng)即玄囂。降居江水。不在帝位。與宋仲子注大舛。
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玉篇。宋衷云。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索隱。
澍桉玉篇引世本。下又云。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此三句亦當(dāng)是宋注。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海內(nèi)經(jīng)注。
澍桉濁山氏。即蜀山氏也。昌仆。帝王世紀(jì)作景仆。名女樞。是為阿女。所謂淖子也。感瑤光于幽防而生顓頊。見含神霧。
顓頊娶于勝墳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太平御覽。宋衷注。勝墳。國(guó)名。
澍桉山海經(jīng)注。左昭公十七年疏引世本云。顓頊娶于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又桉大戴記作勝奔。一作滕隍。埤蒼云。女彔。顓帝妻名也。譙周云。老童即卷章。
高陽(yáng)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左昭二十九年疏。
澍桉山海經(jīng)云。顓頊生伯服。吳任臣引世本云。顓頊生偁。偁字伯服。譙周云。老童即卷章。然則老童非顓頊生矣。世本之言。不應(yīng)錯(cuò)互。當(dāng)是注文羼入。
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山海經(jīng)注。
澍桉史記楚世家注。徐廣引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吳回?;茨献幼?。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一名黎。為高辛火正。號(hào)祝融。潛夫論姓氏志。黎。顓頊?zhǔn)弦嶙訁腔?。王符高誘并以黎即吳回??贾厥侠枋隙佟4咎斓?。重為木正。黎為?;鹫?。據(jù)左傳少昊氏之子曰重。顓頊之子曰黎。今以重黎為一人。乃是顓頊之孫。劉氏曰。少昊氏之后曰重。顓頊?zhǔn)现笤恢乩?。?duì)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dāng)家則稱重黎也。史記楚世家。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fù)居火正。為祝融。是以重黎為一人。吳回為一人。世本分重黎為二人。微不同耳??装矅?guó)曰。重即羲。黎即和。是重黎原二人也。此與左疏不同。又山海經(jīng)云。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即重黎也。根水。史作即水。又作竭水。驕福。大戴記山海經(jīng)引世本作驕禍。人表作驕極。
老童生重黎及吳回。生陸終。徐廣史記注。太平御覽。
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鄶人者鄭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連者楚是也。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脅。獲三人焉。剖其右脅。獲三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為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干姓。季連產(chǎn)付祖氏。付祖氏產(chǎn)穴熊。九世至于渠婁鯀。出自熊渠有三人。其孟之名為庸。為句袒王。其中之名為紅。為鄂王。其季之名為疵。為就章王。昆吾者索隱。宋注。女嬇。鬼方國(guó)君之妹。路史。鬼方于漢。則先零羌是也。文選趙充國(guó)贊注。昆吾。國(guó)名。已姓所出。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史記注。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枉下史。年八百歲。莊子釋文。求言。名也。妘一作姬。姓所出。鄶國(guó)也。史記注。鄶人即檜之祖也。詩(shī)正義。晏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季連。名也。芊姓。諸楚所出。楚之先。詩(shī)正義。
澍桉水經(jīng)注引世本云。鄶人者。鄭是也。鄭桓公問于史伯曰。王室多難。予安逃死乎。史伯曰。虢鄶。公之民。遷之可也。鄭氏東遷。虢鄶獻(xiàn)十邑焉。亦系宋注。又桉水經(jīng)注引剖作啟。下剖字作破。獲三人焉作三人出焉。求言作萊言。是為鄶人作是謂之鄶。嬇作隤?;W下無(wú)鏗字。他本引鄶上有云字。庸作康。庸上有無(wú)字。袒作亶。就作戚。是作氏。世本此段文。與大戴禮同。今據(jù)補(bǔ)。御覽引不全。
帝嚳高辛氏。史記索隱。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其名也。
澍桉帝王世紀(jì)。高嚳名。一作逡。生而自言其名也。十道志。襄邑有高辛城。張晏曰。高陽(yáng)高辛。皆所興之地名。顓頊與嚳。皆以字為號(hào)。上古質(zhì)故也。高辛為地名。如仲子說。然仲子以嚳為名。則失之。
帝嚳年十五歲。佐顓頊有功。封為諸侯。邑于高辛。路史引帝系譜。
澍桉帝王世紀(jì)。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見其神異。自言其名為逡。齔齠有德。年十五而佐顓頊。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紀(jì)官。是士安依世本為說。
嚳。黃帝之曾孫。路史。太平御覽。
澍桉漢志。帝嚳。青陽(yáng)玄囂之子。史記則云高辛父曰蟜極。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生民詩(shī)正義。太平御覽。藝文類聚。
澍桉生民疏云。大戴禮帝系篇曰。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云云。家語(yǔ)世本。其文亦然。毛亨作詩(shī)傳。司馬遷為五帝本紀(jì)。皆依用焉。路史引元作上。太平御覽引簡(jiǎn)狄下而字作是產(chǎn)二字。藝文類聚引鋒作酆。摯上有帝字。郭璞注山海經(jīng)。姜嫄。帝嚳二妃。誤矣。
帝嚳四妃陳豐生帝堯。封于唐。高辛氏衰。天下歸之。木生火。故為火德。天下號(hào)為陶唐氏。即位七十載。
澍桉前漢律歷志引唐帝系。系世本文。今據(jù)補(bǔ)。
帝嚳生堯。書舜典疏。
澍桉孔疏云。世本。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之孫。
帝堯?yàn)樘仗剖?。書五子之歌疏?br />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太平御覽。宋衷曰。女皇是生丹朱。
澍桉散宜氏。路史作富宜氏。
女皇生丹朱。路史。
澍桉太平御覽引尚書逸篇云。丹朱不肖。舜使居房丹淵為諸侯。號(hào)曰丹朱。羅泌云。堯使居之丹也。說文引虞書作丹絑。
顓頊產(chǎn)窮系。窮系產(chǎn)敬康。敬康產(chǎn)句芒。句芒產(chǎn)蟜牛。蟜牛產(chǎn)瞽。瞽產(chǎn)重華。是為帝舜。及產(chǎn)象傲。太平御覽。三代世表。宋衷注云。一云窮系。謚也。
澍桉史記索隱云。窮蟬。世本作窮系。今太平御覽引作系蟬者誤。又桉窮系。舜之高祖。舜為黃帝八世孫也。大戴禮文與此同。而世表云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索隱云。世表依世本。不知何以差互如是。又桉舜母握登。象為東澤氏女曰壬女所生。與顆手同產(chǎn)。
顓頊生窮蟬。六世生舜。處虞之溈汭。堯嬗以天下?;鹕痢9蕿橥恋?。天下號(hào)曰有虞氏。即位五十載。
澍桉律歷志引帝系。與大戴記帝系篇不同。是世本文也。今據(jù)補(bǔ)。
舜妃娥盲女罃。索隱。
澍桉孔疏云。桉世本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計(jì)堯女于舜之曾祖為四世從姊妹。以之為妻。于義不可。世本之言。未可據(jù)信。或者古道質(zhì)故也。路史余論呂梁碑中紀(jì)虞帝之世云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瞽瞍生舜云云。質(zhì)之于傳。惟無(wú)句望。不箸出自黃帝。諒得其正。又桉盲與皇。聲相近。汲古文葬后育于渭。又系盲字之訛。地理志。陳倉(cāng)有舜妻育祠。后盲即娥皇也。罃即女英。人表亦作罃。一引作瑩。非。大戴禮帝系篇。舜娶于帝堯之子。謂之女匽氏。一作少匽。尸子云。妻之以媓。媵之以娥。此二妃皆堯女。尸佼以媓娥分為二。不數(shù)女英。誤矣。鄭注禮記云。舜有三妃。其一即登比也?;蛑^娥即女英。則世本有娥盲。又有女罃。不其復(fù)乎。司馬貞曰。列女傳云。二女。長(zhǎng)曰娥皇。次曰女英。是矣。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文選景福殿賦注。北堂書鈔。
澍桉御覽引世本云。獻(xiàn)白環(huán)玉玦。藝文類聚引佩亦作玦。又桉伏勝尚書大傳云。舜以天德嗣堯。西王母來(lái)獻(xiàn)玉管瑞應(yīng)圖。黃帝時(shí)。西王母使乘白鹿獻(xiàn)白環(huán)之休符。舜時(shí)復(fù)來(lái)獻(xiàn)。
祝融曾孫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岳。太平御覽。藝文類聚。
澍桉毛奇齡云。如世本言。書之言舜咨四岳。僉曰伯夷。為難通矣。蓋四岳姜姓。伯夷亦姜姓。故國(guó)語(yǔ)云。姜。伯夷之后也。則伯夷與四岳。祇同姓耳。然海內(nèi)經(jīng)云。伯夷父生西岳。周語(yǔ)胙四岳國(guó)。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山經(jīng)言伯夷父生西岳。蓋其父本為四岳。至其子纂修舊勛。故復(fù)為西岳也。毛氏說無(wú)據(jù)。
1 王謨輯本《世本》
1.1《三皇世系》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農(nóng)氏。
宋仲子曰:炎帝即神農(nóng)氏,炎帝、身號(hào),神農(nóng)、代號(hào)也。
黃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yáng),即少昊也。
1.2《五帝世系》
帝少皞金天氏。
孫氏曰: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宋仲子曰:青陽(yáng)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皞氏、身號(hào),金天氏、代號(hào)也。
帝顓頊高陽(yáng)氏。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高陽(yáng)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黎。吳回氏生陸終,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子六人,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
宋忠曰:鬼方于漢,則先零戎是也。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wèi)是也。
宋忠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宋忠曰: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
宋忠曰: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會(huì)人者、鄭是也。
宋忠曰:求言、名也,姬姓所出。鄶、國(guó)也。
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六曰季連,是為(芊)〔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宋忠曰:季連、名也,(芊)〔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季連生附沮。
帝嚳高辛氏。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原,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訾陬氏之女,曰常儀,生帝摰。
帝堯陶唐氏。
帝嚳生堯。
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宋忠曰:女皇是生丹朱。
帝舜有虞氏。
顓頊生窮系,窮系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重華,是為帝舜。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舜取帝堯之二女,曰娥皇、女瑩。
1.3《夏世系》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鯀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禹取涂山氏女,名女媧,生啟。
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
帝泄崩,子帝不降立。
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1.4《商世系》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遭圉,遭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冥卒,子振立。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镒笫蟼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穑嗤烈蛑?。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
湯名天乙。
外丙三年崩,仲壬四年崩。
太甲崩,子沃丁立。
小甲。
仲丁、大戊之子,河亶甲、仲丁弟也,祖乙、河亶甲子。
祖辛崩,弟沃甲立。
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1.5《周世系》
后稷生不窋為昭,不窋生鞠陶為穆;鞠陶生公劉為昭,公劉生慶節(jié)為穆;慶節(jié)生皇仆為昭,皇仆生差弗為穆;差弗生毀揄為昭,毀揄生公非為穆;公非生高圉為昭,高圉生亞圉為穆;亞圉生祖紺為昭,祖紺生大王亶父為穆;亶父生季歷為昭,季歷生文王為穆。
宋忠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逐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泄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箵。
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崩,子定王介立。
宋仲子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貞王介?!?
威烈王。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也。
周君王赧卒。
宋忠曰:謚曰西周武公。
1.6《春秋列國(guó)公侯世系》
魯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脊洌軣趿ⅰ?,子幽公宰立。十四年弟?dú)⒂墓粤ⅲ菫槲汗?。魏公卒,子厲公擢立。厲公卒,弟獻(xiàn)公具立。獻(xiàn)公卒,子真公濞立。真公卒,弟武公敖立。
孝公卒,子弗湟立,是為惠公。卒,長(zhǎng)庶子息攝,是為隱公。
桓公允。
閔公開。
昭公裯。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平公叔。
文公賈。
齊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shī)以刺之也。
獻(xiàn)公山弒胡公。
宋衷曰:其黨馬周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武公壽。
宋衷曰: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成公脫卒,莊公購(gòu)立。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田常立簡(jiǎn)公弟驁,是為平公。
唐叔五代孫厲侯,厲侯子靖侯。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wú)年紀(jì)。
武侯寧族。
厲侯福。
獻(xiàn)侯籍。
鄂侯。
武公、曲沃莊伯子,韓萬(wàn)、莊伯弟。
昭公生桓公子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幽公柳生烈成公止。
宋忠曰: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孝公頎。
靜公俱酒。
衛(wèi)康叔生康伯髡,髡生考伯,考伯生嗣伯,嗣伯生摰伯,摰伯生靖伯,靖伯生箕伯,箕伯生頃伯,頃伯生僖侯,僖侯生武公。
宋衷曰:康伯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戴公名申。
悼公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卒,子昭公糾立。
聲公訓(xùn)。
成侯速。
蔡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曹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穆公卒,子桓公終生立。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周文王子錯(cuò)叔繡封于滕。
考公糜,元公弘。
齊景公亡滕。
燕惠侯卒,厘侯立。厘侯卒,頃侯立。頃侯卒,哀侯立。哀侯卒,鄭侯立。鄭侯卒,繆侯立。繆侯卒,宣侯立。
襄公卒,桓公立。
武公卒,文公立。
燕王喜。
吳夷昧生光。
陳胡公滿。
宋忠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是也。
陳厲公。
共公生惠公?;莨⑹四辏晒盎腹?。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
秦祖柏翳。
仲滑生飛廉。
穆公名任好。景公名后伯車。
懷公生昭子。昭子生靈公。
簡(jiǎn)公名悼子,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惠公生出公。
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二年。
昭王名側(cè)。
始皇名政。
宋忠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楚熊渠封其中子之名某者為鄂王。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頃襄王卒,太子熊元立。是為考烈王。
秦將王翦滅楚。
趙肅侯名語(yǔ)。
敬侯名章。成侯名種。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魏惠王生襄王嗣,襄王生昭王遫。昭王生安僖王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韓景侯卒,子列侯取立。列侯卒,子文侯立。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齊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也。
宣王卒,子愍王地立。
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世子孫也。
巴郡南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及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唯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箯[君不許,鹽神暮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思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君乎夷城。
1.7《春秋列國(guó)卿大夫世系》
魯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缾,缾生文仲辰,辰生宣叔,叔生賈,賈生會(huì)。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桓公生慶父,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叔獲生南宮絳。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武子夙。悼子紇生穆伯靖及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東門述產(chǎn)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衛(wèi)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項(xiàng))〔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桓叔生子萬(wàn),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簡(jiǎn),簡(jiǎn)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簡(jiǎn)子名不信,莊子名庚,景子名虔。
韓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
襄子生桓子嘉及代成子起。
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
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
中行氏、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宿〕,庚〔宿〕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智氏、本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程鄭、荀氏別族。
靖侯庶孫欒叔賓父。
郄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州。揚(yáng)又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羊舌氏、叔向兄弟有季夙。
籍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官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大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高氏、本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國(guó)氏、本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管氏、本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步)〔涉〕。耐(步)〔涉〕(彥)〔產(chǎn)〕微。田敬仲生孟夷,孟夷生愍孟莊。
桓子無(wú)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產(chǎn)子鞅。
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丘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凡七人。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宋愍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鬃雍髷?shù)世皆一子。
皇父、戴公子。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樂氏、本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澤又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
莊公生右?guī)熚欤焐境菐煛?
莊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桓公生向父(盼)〔盻〕,(盼)〔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蕩氏、本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子游、子瑜并公孫夏之子。
陳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蒍艾獵。
屈蕩、屈建之祖父。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葉公、楚縣公葉公子高。
1.8《氏姓篇》
炎帝、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有扈、姒姓。
彤、姒姓之國(guó)。
芮伯、姬姓。
畢、毛,姬姓,文王庶子。
夷、妘姓。
莒、紀(jì)姓。
燕國(guó)、姞姓。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息國(guó)、姬姓。
魏、姬姓。
州國(guó)、姜姓。
鄧、曼姓。
荀、賈,姬姓。
鄅、妘姓。
羅、熊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斟灌、斟鄩,夏同姓國(guó)。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
昆吾、己姓國(guó),出自少昊。
徐奄、嬴姓。
姒姓:有南氏、鄩氏、弗氏。
子姓:有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氏。
嬴姓:有鍾離氏。
莘姓、姒姓,夏禹之后。
豕韋、防姓。
霍國(guó)、真姓。
胡、歸姓國(guó),在汝南平輿。
沈、姬姓國(guó),亦在汝南。
蓼、六,偃姓。
江、黃,嬴姓。
越、芊姓也,與楚同祖。
隨國(guó)、姬姓。
唐、姬姓之國(guó)。
寒、妘姓。
淮夷、嬴姓。
空洞、子姓,商后國(guó)。
黎、比、髦、朸、(改)〔段〕、瓦、鐵七國(guó)、皆子姓。
密須、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文王滅之。
新。
衛(wèi)康叔孫封恒,后有常氏、恒氏。
仇氏、衛(wèi)后。
叔向氏、叔夙氏,姬姓,晉后。
封父氏、鄭大夫封父彌真之后。
子穆氏、陳僖子子子穆安后。
子芒氏、陳僖子子子芒之后。
子沮氏、陳烈子之后。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融氏、古天子祝融之后。
公氏有大公叔潁,又有公紀(jì)氏。衛(wèi)有大夫左公子泄,右公子職。
魯有大夫公之文。
孫氏、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后事晉,后號(hào)唐孫氏。衛(wèi)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后;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為賈孫氏。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佗,因官氏焉,及司徒、司寇、司空,并以官為氏。
北氏、晉有高人隱于北堂,因以為氏。
門氏、晉大夫下門聰,齊臨淄大夫車門遽,陳有門氏。
莢氏、晉有大夫莢成僖子。
勃氏、宋右?guī)熤蟆?
師氏、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太師摰、少師陽(yáng),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后有宋大夫師延宜。
成氏、宋有大夫老成方。
涉其氏、楚大夫涉其帑。
鄫、姒姓,子爵。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公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
囂氏、玄囂之后。
參氏、陸終子第二子參胡之后。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
乘睢、古賢人。
方叔氏、鼓方叔之后。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將軍氏、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狐丘氏、晉大夫狐丘林之后。
州氏、晉豹孫步楊生州,因氏焉。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饒,為大狐氏。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馮氏、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子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
右?guī)熓稀⑺吻f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尹文氏、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廩丘〔氏〕、齊大夫廩丘子之后。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
強(qiáng)氏、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班氏、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季融氏、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伍參氏、楚伍之后。支孫以為氏。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后有墨夷皋。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
楚成王孫、有田公它成。
承氏、衛(wèi)大夫承叔成之后。
1.9《居篇》
黃帝都涿鹿。
宋忠曰:涿鹿在彭城南。
舜居?jì)倹I。
宋忠曰:在漢中西城縣,或言媯墟在西北,舜所居也?;蜃鳌笅傂妗梗仕此右?。后或姓姚,或姓媯。
夏禹都陽(yáng)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yáng),是在安邑,或在晉陽(yáng)。
宋忠曰:陽(yáng)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是也。
相徙帝丘,于周為衛(wèi)。
契居蕃。
昭明居砥石。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镒笫蟼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稹O嗤烈蛑??!?
祖乙遷于耿。
武王在酆鄗。
懿王居犬丘。
宋忠曰:懿王自鎬徙都犬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
平王徙居洛。
宋忠曰:《洛誥》所謂新邑也。
敬王東居成周。遂徙都。
赧王徙居西周。
西周桓公揭居河南。
東周惠公班居洛陽(yáng)。
周公居少皞之墟。
煬公徙魯。
宋忠曰:今魯國(guó)。
叔度居上蔡。
胡徙取新蔡。
宋忠曰: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
平侯徙下蔡。
康叔居康。
宋忠曰:康叔從畿內(nèi)之康徙封衛(wèi),衛(wèi)即殷墟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
成公徙濮陽(yáng)。
宋忠曰:濮陽(yáng)、帝丘地名。
叔振鐸封于曹。
宋忠曰:濟(jì)陽(yáng)定陶縣。
錯(cuò)叔繡封于滕。
宋忠曰:今沛國(guó)公丘,是滕國(guó)也。
召公居北燕。
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桓侯徙臨易。
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宣王庶弟友封于鄭。
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忠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是封桓公,乃名為鄭。
厲公出居櫟。
宋衷曰: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文公徙鄭。
宋衷曰:即新鄭也。
東樓公封于。
宋忠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理志》云:雍丘縣、故國(guó),周武王封禹后為東樓公是也。
微子國(guó)于宋。
宋忠曰:睢陽(yáng)。
吳孰哉居藩籬。
宋忠曰:孰哉、仲雍字。解者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藩籬、今吳之余暨也。
孰姑徙句吳。
宋衷曰:孰姑、壽夢(mèng)也,代謂祝夢(mèng)乘諸也?!笁邸埂ⅰ甘搿挂粝嘟?,「姑」之言「諸」也?!睹?shī)傳》讀「姑」為「諸」,孰姑壽夢(mèng)是一人,又名乘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諸樊徙吳。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宋仲子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仲子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趙成季徙原。
宋忠曰:今鴈門平原縣也。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
魏武子居魏。
悼子徙霍。
宋忠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昭子徙安邑。
韓景子徙平陽(yáng)。
宋忠曰:平陽(yáng)在山西,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1.10《作篇》
伏羲制儷皮嫁娶之禮。
伏羲作琴。
神農(nóng)作瑟。
女媧作笙簧。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黃帝作冕。
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禮文殘缺,形制難詳。
黃帝作旃。
蒼頡作書。
宋忠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dòng)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jīng)《尚書》,事經(jīng)《春秋》者也。
史皇作圖。
宋忠曰:史皇、黃帝臣,圖、謂畫物象。
容成造歷。大撓作甲子。
宋仲子曰:皆黃帝史官也。
隸首作數(shù)。
宋衷曰:隸首、黃帝史也。
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巍?
芒作網(wǎng)。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蚩尤作兵。
宋衷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
夙沙氏煮海為鹽。
宋衷曰:夙沙氏、炎帝之諸侯,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
隨作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象鳳之身。正月之音也。
隨作竽。
宋忠曰:女媧氏之臣。
胡曹作衣。
宋忠曰:黃帝臣也。
于則作屝履。
揮始作弓。
牟夷作矢。
宋忠曰:揮、牟夷,黃帝臣。
共鼓、貨狄作舟。
宋忠曰:黃帝二臣。
雍父作舂。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烏曹作博。
胲作服牛。
宋衷曰:胲、黃帝臣也。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祝融作市。
宋均曰: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舜造簫,其形參差象鳳翼,長(zhǎng)二尺。
夔作樂。
伯夷作刑。
后益作占?xì)q之法。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
垂作耒耜。
垂作銚耨。
宋仲子曰:銚、刈也。
垂作鐘。
毋句作磬。
宋衷曰:毋句、堯臣也。
夷作鼓。
巫彭作醫(yī)。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巫咸作筮。
鯀作城郭。
禹作宮室。
奚仲作車。
儀狄造酒。
宋衷曰:儀狄、夏禹之臣。
杜康造酒。
逢蒙作射。
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帚。
杼作甲。
宋衷曰:少康子、名杼也。
杼作矛。
宋忠曰:杼、少康子,輿也。
昆吾作陶。
相土作乘馬。
宋衷曰:相土、契孫也,四馬駕車,起于相土,故曰「作」。以其作乘馬之法。
韓哀作御。
宋忠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紂為玉床。
武王作翣。
宋均曰:翣、武飾也。
暴辛公作塤。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
蘇成公作箎。
宋均曰: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公輸般作石硙。
衛(wèi)公叔文子作輗軸。
2 孫馮翼集本《世本》
2.1《作篇》
巫咸作筮,倕作鐘,無(wú)句作磬,女媧作笙簧。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
簫、舜所造。
逢蒙作射。
杼作甲。
垂作銚,垂作耨。
黃帝作冕旒。
蒼頡作書,蒼頡作文字,沮誦、蒼頡作書。
帝女儀狄作酒醪變五味,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
巫彭作醫(yī)。
隋作笙,宓羲作瑟,神農(nóng)作琴,隨作竽,夷作鼓。
揮作弓,夷牟作矢。
堯使禹作宮室,雍父作舂,少康作箕帚,胡曹作衣,黃帝作旃。蚩尤以金作兵器,胲作服牛,共鼓、貨狄作舟,相土作乘馬,烏曹作博,奚仲作車。胡曹作冕,鯀作城郭,隸首作數(shù),公輸作石硙,韓哀侯作御。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伯余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后益作占?xì)q。
伯益作井。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旒〕。應(yīng)(邵)〔劭〕曰:「周始垂旒也。」
秦穆公作沐。
武王作翣。
蘇成公造箎。吹孔有嘴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之君,豈其時(shí)人也?本作「塤」,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寸)〔孔〕。宋均注曰:暴(國(guó)公)〔公國(guó)〕、平王時(shí)諸侯〔也〕。暴辛公燒土為之。于則作履〔屝〕,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屨)〔屝〕,麻曰履也。紂為玉床。
咎繇作耒耜。
芒作網(wǎng)。宋衷注:芒、庖犧臣。
宿沙作煮鹽。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wèi)〕為魚鹽之利。
逢蒙作射。
夔作樂。
祝融作市。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是)〔居〕其職矣。
2.2《居篇》
契居番。
懿王居犬邱。
昭明居砥石。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邾顏居邾,肥徙郳。
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魏武子居(犨)〔魏〕,悼子徙霍。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鄭桓公封棫林。
齊景公亡滕。
涿鹿在彭城。
武王在酆鄗。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禹都陽(yáng)城。
唐叔虞居鄂。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曹、衛(wèi)戴公居。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于彘,今河?xùn)|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洛誥》所謂新邑也?!秶?guó)語(yǔ)》曰:「幽王滅,周乃東遷?!贡疽笾軆?nèi),(有)〔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閑。周于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jīng)》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购罅辏跏叶?,遂徙〔都〕成周。是后晉又率諸侯之(徙)〔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成)〔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焉〕。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yáng)〕城中有周王冢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
秦非子始封于秦,故《秦本紀(jì)》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骨乇倦]西秦定谷〔亭〕是也。(元)〔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王)〔公〕徙汧。故《秦本紀(jì)》曰:「公事獵至汧,乃卜居之。」今扶風(fēng)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yáng)。故《秦〔本〕紀(jì)》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yáng)。」今扶風(fēng)郿縣之平陽(yáng)亭是也。〔故《秦本紀(jì)》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fēng)雍是也〕。至獻(xiàn)公即位徙治櫟陽(yáng),今馮翊萬(wàn)年是也。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秦本紀(jì)》曰:「作為咸陽(yáng),筑冀(冀)(聞)〔闕〕,徙之?!辜皾h元(曰)〔年〕,更名新城,屬扶風(fēng),后并于長(zhǎng)安。故《太史公傳》曰:「長(zhǎng)安、故咸陽(yáng)也?!乖θ?,復(fù)別(謂)〔為〕渭城,今長(zhǎng)安西北渭水陽(yáng)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梗ㄊ牵矊仭碁橄剃?yáng)是也。
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公)〔厲王〕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yuǎn))〔達(dá)〕雍,南跨巴(屬)〔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yáng),故秦獻(xiàn)公之所居,后居萬(wàn)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zhǎng)安,秦咸陽(yáng)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筑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jìn)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于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于漢屬豫州,今沛國(guó)蕭是也。及即位于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yáng),故成周之舊基?!渤恰硸|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shí)人謂洛陽(yáng)為東京,長(zhǎng)安為西京。
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后文帝因漢之舊復(fù)都洛(隱)〔陽(yáng)〕,以譙為先人本國(guó),許昌為漢之所居,長(zhǎng)安為西京之遺,鄴為王業(yè)之本基,與洛陽(yáng)凡五處。故號(hào)曰五都。
2.3《氏姓篇》
豕、韋,防姓。
芮、姬姓。息、姬姓。魏、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鮮虞、姬姓,白狄也。夷、妘姓。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鄅、妘姓。
莒、己姓,己姓、出自少皞。
向、姜姓。州、姜姓。齊、姜姓。
燕、姞姓。
帝舜、姚姓。
任姓:謝、章、(薜)〔薛〕、舒、呂、祝、終、泉、畢、過。
鄧、曼姓。
羅、熊姓。
黃、嬴姓。徐、奄皆嬴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畢、毛皆姬姓。密、姬姓。
邾、小邾,曹姓。
宋、子姓,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自)〔目〕夷、蕭。
莒、己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
、姒姓。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彤、姒姓。有扈與夏同姓。
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
參姓、祝融之后,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
鍾離氏、與嬴氏同祖。公紀(jì)氏。大公潁叔。西鄉(xiāng)錯(cuò)。
稟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杖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dú)稟君船浮,因立為君。
胡子國(guó)、歸姓。
莘、姒姓,夏禹之后。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啟其左脅,三人出焉。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舒蓼氏: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東境小國(guó)也。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空同氏、子姓。
州氏、晉豹孫生楊,生州,因氏焉。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季平子支子,亦為子革氏。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尚氏、陳僖公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老童娶根水氏。
囂氏、(元)〔玄〕囂之后。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后。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季夙(公)〔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狐氏、晉大夫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
大戊氏、晉公子太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取以別族。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
韓余(子)〔氏〕、韓宣余子之后,因氏焉。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司寇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也。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
將軍氏、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班氏、羋姓,疆生班,因氏焉。
疆氏、羋姓,若敖生疆,因氏焉。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
舒鮑、偃姓國(guó),又云:舒、任姓。
呂、任姓。
時(shí)、子姓。
泉、任姓。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
廩君、姓己氏。
融氏、祝融之后,又(復(fù))〔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男氏、作南。
子姓、有蕭氏。
(茭)〔莢〕氏、晉大夫(茭)〔莢〕氏僖子。
畢、任姓。
謝、任姓,黃帝之后。
祝、任姓。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
費(fèi)氏、作弗。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太公叔潁。
終氏、任姓。
髦氏、子姓。
2.4《王侯大夫譜》
湯名天乙。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生,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平王生桓王林,桓王生莊王佗,莊王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涼,惠王生襄王鄭,襄王生頃王巨,頃王生匡王班及定王瑜,定王生簡(jiǎn)王夷,簡(jiǎn)王生靈王泄心,靈王生景王貴,景王生悼王猛及敬王匄。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帝嚳卜其四妃,四妃之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
顓頊娶于滕?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顓頊母獨(dú)山氏之〔子〕。青陽(yáng)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
炎帝、即神農(nóng)氏,帝堯?yàn)樘仗剖稀?
昆吾者、衛(wèi)是也。
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盤康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
亞圉云生太公組紺諸盭。
以黃帝為五帝。堯是黃帝(元)〔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啟、禹子。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
顓頊娶于勝濆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堯取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鯀(聚)〔娶〕〔有〕(華)〔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
2.4.1《魯》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腹墸h公啟方;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huì)、臧頃伯也。
季友生仲無(wú)佚,無(wú)佚生行父。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仲孫獲生南宮絳。
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述產(chǎn)子家歸父。郈昭伯名惡。
魯大夫公之文。
2.4.2《宋》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guī)?。世子家生秀老,秀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樂懼、戴公六世孫。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東鄉(xiāng)矔生司徒文,司徒文生大司寇子奏,司寇子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莊公生右?guī)熚?,戊生司城師?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訾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皇父充石、戴公子。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宋大夫東鄉(xiāng)為。宋有大夫考成方。
2.4.3《晉》
武公、莊伯子。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锜、讎孫,獻(xiàn)子、名荼。
魏襄王、名嗣。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
武仲生莊子絳。
惠王生襄王,而無(wú)哀王。襄王生昭王,而無(wú)哀王。昭王名遫,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
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huì),武子士會(huì)生文叔士?。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士匄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桓叔生子萬(wàn),子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xiàn)子厥。
郄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步揚(yáng)生蒲城鵲居,蒲城鵲居生至。步揚(yáng)生州。
公明生公孟及夙。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晉大夫下門聰。
叔向兄弟有季夙。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程鄭、荀氏別族。
2.4.4《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莊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涉,耐涉產(chǎn)微。凡十代,世譜同。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
傾子之孫、武子偃。
(東)〔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葑拥谩3勺赢?dāng),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齊大夫淵湫,齊臨淄大夫車遽氏。
2.4.5《衛(wèi)》
戴公申。衛(wèi)康伯名髡。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項(xiàng))〔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2.4.6《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2.4.7《楚》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蒍艾獵〔是〕孫叔敖之兄,蒍子馮〔是〕艾獵之子。屈蕩、屈建之祖父。
楚大夫涉其帑。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2.4.8《鄭》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鄭伯費(fèi)是鄭悼公。
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yáng)。
2.4.9《陳》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厲公躍。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陳舜后。
2.4.10《》
桓公、成公之弟。
2.4.11《滕》
齊景公亡滕。又云:隱公之后,仍有六世(孫)〔為君〕。
錯(cuò)叔繡、文王子??脊?、元公(宏)〔弘〕即定公、文公也。
2.4.12《燕》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
3 雷學(xué)淇校輯本《世本》
3.1《帝系》
少典生軒轅,是為黃帝。
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生堯。
宋忠曰:(元)〔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歿,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曰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
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顓頊生窮蟬,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重華,是為帝舜。
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高密,是為禹。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
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生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娶于濁山氏之子,謂之昌仆,生顓頊。
顓頊娶于滕(?)〔墳〕氏之子,謂之女祿,是生老童。
宋衷曰:勝奔、國(guó)名。
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黎及吳回。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二曰惠連,是為參胡;三曰籛鏗,是為彭祖。
宋忠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蹲髠鳌吩唬骸感l(wèi)侯夢(mèng)見披發(fā)登昆吾之觀。」今濮陽(yáng)城中〔有〕昆吾臺(tái)是。參胡、國(guó)名,斟姓,無(wú)后。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昆吾者、衛(wèi)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會(huì)人者、鄶是也,曹姓者、邾是也。
宋忠曰:鄶、國(guó)也。
季連者、楚是也。
楚子熊渠封長(zhǎng)子庸為句袒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是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狄,是生契;次妃、陳酆氏之女,曰慶都,是生帝堯;次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是生帝摰。
堯娶于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
宋衷曰:是生丹朱。
舜娶于帝堯,謂之女瑩。
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禹娶涂山氏之子,謂之女媧,是生啟。
3.2《王侯》
3.2.1《夏世》
啟、禹子,帝佇,帝芬,帝降,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崤南陵。
3.2.2《商世》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糧圉,核,湯名天乙,外丙,仲壬,太甲、太丁子,太甲崩,子沃丁立。小甲、太庚子,仲丁、太戊子,河亶甲、仲丁弟,祖乙、河亶甲子,開甲,盤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祖辛。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記曰:太甲、湯孫。
3.2.3《周世》
后稷生不窋,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jié),慶節(jié)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隃,偽榆,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亞圉云都,太公組紺諸盩。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伊扈,恭王生懿王堅(jiān)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夷王生厲王。
宋衷曰: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胡齊生惠王毋涼,惠王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泄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宋衷曰: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定)〔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魯哀公十九年周敬王崩,哀公二十年是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威烈王,王赧。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王赧,謚曰西周武公。
3.2.4《魯世》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考公就,幽公圉,徽公弗,厲公翟,慎公摯,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息姑,桓公軌,愍公啟方,襄公,昭公稠,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平公旅,愍公。
襄公十五年,當(dāng)周頃王。
3.2.5《齊世》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史作《還》詩(shī)以刺之。
獻(xiàn)公山。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武公。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成公說,莊公贖,昭公潘,靈公環(huán),莊公光,景公杵臼,平公敬。
3.2.6《燕世》
宣侯,桓侯,閔公,燕王喜。
3.2.7《蔡世》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3.2.8《曹世》
曹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宋忠曰:曹、今濟(jì)陽(yáng)定陶縣。
3.2.9《衛(wèi)世》
康叔、周公弟康伯髡。
宋忠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摰伯,箕伯,武公康叔九世孫,戴公申,悼公虔,敬公費(fèi)生橈公舟,圣公馳,成(公)〔侯〕不逝。
3.2.10《滕世》
錯(cuò)叔繡、文王子,封滕。
宋衷曰:今沛國(guó)公邱是滕國(guó)也。
齊景公亡滕,隱公,考公麋,元公弘。
3.2.11《邾世》
定公玃且,宣公朝魯。
3.2.12《晉世》
武侯曼期,厲侯輻,獻(xiàn)侯蘇,穆侯弗生,欒叔賓父,鄂侯,武公、莊伯子,定公午,出公鑿,昭公生桓子雍,雍生忌,忌生懿公驕,幽公生烈成公止,孝公傾欣,靜公俱。
宋忠曰:唐叔已下五世,無(wú)年紀(jì)。又曰:桓子雍戴子。又曰:幽公之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3.2.13《許世》
桓公鄭。
3.2.14《陳世》
陳遂、舜后,厲公躍,共公朔。
宋忠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3.2.15《世》
殷湯封夏后于,周又封之,惠公立十八年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七十年。
宋忠曰:、今陳留雍邱縣。
3.2.16《宋世》
馮是宋莊公,穆公之長(zhǎng)子。
3.2.17《吳世》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3.2.18《楚世》
康王招,考烈王完。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3.2.19《秦世》
伯益,繆公任好,共公稻,景公后伯車,刺龔公,懷公,靈公立十年?,旃孔印⒓创听徆?,懷公弟也,少主,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武烈王十九(年)而立,立三年,昭王側(cè),始皇帝政。
宋衷曰:仲滑生飛廉,始皇帝以正月旦生,故名曰正。秦桓公卒于魯成公十四年。
3.2.20《鄭世》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悼公費(fèi)。
3.2.21《魏世》
桓子生文侯斯,惠王生襄王,襄王名嗣,襄■生昭王,昭王名。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
3.2.22《韓世》
景子虔,武侯,懿侯,韓宣王、昭侯之子也,桓惠王。
3.2.23《趙世》
成侯名種,肅侯名語(yǔ),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3.2.24《田齊世》
齊宣王名辟?gòu)?qiáng)、威王之子也,愍王名遂,王建。
3.3《卿大夫》
3.3.1《周臣世》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3.3.2《陳臣世》
陳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3.3.3《宋臣世》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孔子后數(shù)世皆一子。
皇父充石、戴公子,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父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碩甫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樂懼、戴公六世孫。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督生世子家,世子家生華孫御事,華孫御事生華元右?guī)?。世子家生(秀)〔季〕老,(秀)〔季〕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
莊公生右?guī)熚?,戊生司城師?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桓公生向父盻,盻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
3.3.4《魯臣世》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
施伯、魯惠公孫。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孫貜生南宮絳。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得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不敢生武叔州仇。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公子友生齊仲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悼子紇生穆伯靖,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東門述生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魯文公生惠伯叔,叔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
3.3.5《齊臣世》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傾子之孫武子偃。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步)〔涉〕,耐(步)〔涉〕產(chǎn)微。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閭邱產(chǎn)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夷孟思。閩孟克。陳桓子無(wú)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產(chǎn)鞅。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昭子、桓子之子,成子之叔父。僖子生昭子莊。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3.3.6《衛(wèi)臣世》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文子生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公孟彄、靈公之子。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范氏、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士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燮,燮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漢高祖。
畢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魏锜、讎孫。
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景叔成。趙桓子名嘉、襄子之子。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韓萬(wàn)、是曲沃桓叔之子,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宣子名秦。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熳用恍?,莊子名庚。武子名啟章、康子之子。景子名虔。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程鄭、荀氏別族。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叔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季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郄豹生冀芮,冀芮生缺,缺生克。豹又生義,義生步揚(yáng),步揚(yáng)生州。步揚(yáng)生蒲城鵲居,鵲居生至。
叔向兄弟有季夙。
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屈蕩、屈建之祖父。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邑于葉,字子高。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
3.4《氏姓》
3.4.1《帝王氏姓》
炎帝、姜姓。
帝堯?yàn)樘仗剖稀?
帝舜、姚姓。
3.4.2《侯國(guó)氏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齊、姜姓。
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霍國(guó)、真姓后,燕、姞姓。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己姓、出自少皞。莒、嬴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江、黃皆嬴姓。徐、奄、皆嬴姓?;匆?、嬴姓。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
蓼、六皆偃姓。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
鄀、允姓之國(guó)。
蓼、姬姓。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夷、妘姓。鄅為妘姓。寒、?姓。邾、小邾,曹姓。
越為羋姓,與楚同祖,東越、閩君皆其后。羅、熊姓,胡、子國(guó),歸姓。
宋衷曰:歸即夔。
豕韋、防姓。
姒姓:有南氏、斟鄩氏、弗氏、斟灌氏。彤、姒姓。杞、姒姓。有扈與夏同姓。鄫、姒姓,子爵。莘國(guó)、姒姓。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扐、()〔段〕、瓦、鐵、者,子姓也,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氏,空同氏,子姓,目夷氏。
鄧、曼姓。
召、芮、畢、衛(wèi)、毛,姬姓。息、姬姓,隨、姬姓,荀、賈皆姬姓。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鮮虞、姬姓,沈、姬姓,唐、姬姓之國(guó),密、姬姓之國(guó)也?;?、姬姓,六、姬姓。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3.4.3《卿大夫氏姓》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
西陵氏、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詹葛氏、有熊之后,宋景公時(shí)有詹葛祈為大夫。
囂氏、(元)〔玄〕囂之后。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后為氏。
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
參氏、祝融之后,陸終第二子參胡。
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安是氏、老童娶安是女。
媯氏、帝舜之后,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鍾離氏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氏。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夏時(shí)有武羅國(guó),其后氏焉。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
太公叔穎。
季隨氏、晉有祁邑大夫季瓜忽,宋有季隨逢,周八士季隨、季騧之后。
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后。
門氏、陳父之后,楚大夫有門陽(yáng)。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中,世為右?guī)?,因氏焉?
宋戴公生東鄉(xiāng)克,孫樂喜為司城氏。
子蕩氏、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不夷氏、宋大夫不夷甫須之后。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勃氏、宋右?guī)熤蟆?
宋有大夫考成方。
宋大夫西鉏吾。
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
東鄉(xiāng)氏、宋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后為干獻(xiàn)氏。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后稱厚氏。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
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
魯大夫公之文。
齊公子成之后,有公牽氏。
魯大夫齊季窺,昔齊〔公〕子季奔〔于〕楚,楚遂號(hào)齊季氏。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采)〔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
賜氏、齊大夫子賜之后。
尹文氏、齊大夫尹文子著書五篇。
車遽氏、齊臨淄大夫車門遽。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
子獻(xiàn)氏、陳桓子孫子獻(xiàn)之后。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子芒氏、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子穆氏、僖子子子穆安后。
子沮氏、烈子后。
虞邱氏。
梁邱氏。
承姓、衛(wèi)大夫成叔承之后。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衛(wèi)有史朝朱駒。
子強(qiáng)氏、衛(wèi)公族昭子郢之后。
將軍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司寇氏、衛(wèi)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孫為衛(wèi)司寇,以〔官〕為氏。
強(qiáng)梁氏、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常氏、老子師常從。
仇氏、衛(wèi)后。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弟也,因官氏焉。周有太史司功騎。
晉荀逝敖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叔夙氏、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叔向氏、晉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莢〔成〕氏、晉大夫莢成僖子。
(李)〔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州氏、晉豹孫步揚(yáng)生〔〕州,因氏焉。
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
晉蒲邑大夫公佗世卿。
晉大夫下門聰。
小狐氏。
大戎氏。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季融氏、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子午氏、楚公子午之后。齊大夫有子午明。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強(qiáng)氏、羋姓,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班氏、羋姓,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慶〔父〕籍為楚工正。
伍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楚大夫涉其帑。
大季氏、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后。
馮、姬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
鄭有子師仆。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
鄭大夫封父彌真。
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
燕惠公族羌子孫憲,為邵皓氏。
魏公族有差師氏。
何氏。
君新。蟜疵。
3.5《謚法》
昔周公旦、太公望,相嗣王以制謚法。
德象天地稱帝,仁義所生稱王。翼善傳圣曰堯,仁圣盛明曰舜,慈惠愛民曰文,強(qiáng)理勁直曰武。
3.6《居》
舜居饒內(nèi)。
禹都陽(yáng)城。
契居蕃,昭明居砥石,相土徙商邱,太甲徙上司馬。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洞呵飩鳌吩唬骸搁懖由糖瘢嗤烈蛑??!顾胃活£?yáng),上司馬在鄴西南。
武王在酆鄗。懿王徙犬邱。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周公居少昊之虛,煬公徙魯。
宋衷曰:今魯國(guó)。
召公居北燕?;负钺闩R易。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臨易、今河閑易縣是也。
吳孰哉居藩籬,孰姑徙句吳。諸樊徙吳。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余暨也,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叔度居上蔡。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平侯徙下蔡。
戴公居漕。成公徙濮陽(yáng)。
宋衷曰:康叔從康徙封衛(wèi),衛(wèi)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濮陽(yáng)、帝邱地名。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鄭桓公居棫林,徙拾,文公徙鄭。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鄭、即新鄭也,櫟、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
宋衷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畢萬(wàn)居魏,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昭子徙安邑。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景子居平陽(yáng)。
宋衷曰: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成季徙原。
宋衷曰:今鴈門平原縣也。
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3.7《作》
3.7.1《五帝時(shí)制作》
燧人造火。
伏犧制儷皮嫁娶之禮。
伏羲造琴瑟。
芒作網(wǎng)。
芒氏作羅。
宋衷曰:芒、庖犧臣。
女媧作笙簧。
宋均曰:女媧、黃帝臣也。
隨作竽。
隨作笙。
宋衷曰:隨、女媧氏之臣。
神農(nóng)作琴,神農(nóng)作瑟。
巫彭作醫(yī)。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垂作耒。垂作耜,垂作耨,垂作銚。
宋衷曰:垂、神農(nóng)臣,銚、刈也。
蚩尤以金作兵器。
宋衷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涿鹿在彭城南。
宿沙作煮鹽。
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得為魚鹽之利。
黃帝造火食旃冕。
宋均曰:通帛為旃。
宋衷曰:冕、冠之有旒者。
黃帝作寶鼎三。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危髶献骷鬃?,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此六術(shù),著調(diào)歷。
宋衷曰:皆黃帝史官也,黃帝世,伶?zhèn)愖鳂氛f之。
黃帝使伶?zhèn)愒祉?。倕作鍾。
沮誦、蒼頡作書。
宋衷曰: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為黃帝左右史。
史皇作圖。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史皇、蒼頡同階。
伯余制衣裳。胡曹作冕。胡曹作衣。
于則作屝履。
宋衷曰:于則、黃帝臣,草屨曰屝,麻皮曰履。
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夷牟作矢,揮作弓。
宋衷曰:夷牟、揮皆黃帝臣也。
胲作服牛。
共鼓、貨狄作舟。
烏曹作博。
祝融作市。
宋衷曰: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修黃帝樂,名《咸池》。
堯使禹作宮室。
鯀作城郭。
伯夷作刑,皋陶制五刑。
咎繇作耒耜。
后益作占?xì)q之法。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巫咸作筮。巫咸作鼓。巫咸作醫(yī)。
宋衷曰: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夷作鼓。
毋句作磬。
舜造簫。
夔作樂。垂作鐘。
叔造磬。
3.7.2《三王時(shí)制作》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少康作箕帚。杜康造酒。少康作秫酒。
季杼作甲。杼作矛。
宋衷曰:少康子輿,名杼也。甲、鎧也。
奚仲作車。臘作駕。相土作乘馬。
昆吾作陶。
逢蒙作射。
微作禓五祀。
紂作玉床。
武王作翣。
宋均曰:翣、武飾也。
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
宋均曰:暴、圻內(nèi)國(guó),辛公、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為塤久矣,此掌其官也。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造篪,吹孔有觜如酸棗。篪以竹為之,長(zhǎng)尺四寸,有八孔。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璽。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公輸般作硙。
公叔文子作輗軸。
韓哀作御。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
4 茆泮林輯本《世本》
4.1《帝王世本》
4.1.1《黃帝》
黃帝娶于西陵之女,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黃帝娶西陵氏女為妃,名累祖。
4.1.2《少皞》
少皞是黃帝之子,金天氏少皞,青陽(yáng)即是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昊名摯,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沒,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
宋衷曰:(元)〔玄〕囂青陽(yáng),即少昊也,又曰:(元)〔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而立者,而史不敘,蓋少昊金德王,非五運(yùn)之次,故敘五帝,不數(shù)之也。
4.1.3《顓頊》
顓頊?zhǔn)屈S帝之孫。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宋衷曰: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顓頊娶于滕墳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
宋衷曰:滕墳、國(guó)名。
顓頊生偁,偁生卷章。高陽(yáng)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生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4.1.4《陸終六子》
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
其一曰樊,是為昆吾,昆吾者、衛(wèi)是也。
宋衷曰:昆吾、國(guó)名,己姓所出。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宋衷曰: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
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壽八百歲。
四曰求言,是為會(huì)人,會(huì)人者、鄭是也。
宋衷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guó)也。
其五曰安,是為曹姓,曹姓者、邾是也。
宋衷曰: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羋姓者、楚是也。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楚之先。
4.1.5《帝嚳》
嚳、黃帝之曾孫。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帝嚳上妃有邰之女,曰姜原。
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名也。
4.1.6《帝堯》
堯是黃帝(曾)〔玄〕孫,黃帝生(元)〔玄〕囂,(元)〔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帝堯?yàn)樘仗剖?。帝堯娶散宜氏之子,謂之女皇,女皇生丹朱。
宋衷曰:是生丹朱。
4.1.7《帝舜》
舜是黃帝八代之孫。舜為高陽(yáng)五世孫。顓頊生窮系。
宋衷曰:一云窮系、謚也。
帝舜有虞氏,配以盲,婭以罃,盲即娥皇,字娥娙,罃即女英。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玦。
4.1.8《夏》
顓頊生鯀,鯀為顓頊子,鯀娶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
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國(guó)。
顓頊生?,?生高密,是為禹也。禹娶涂山氏〔女〕,名女媧。
啟、禹子。
帝杼。
帝芬。
帝降。
帝皋生發(fā)及桀。帝皋生發(fā)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宋衷曰:帝皋墓在殽南陵。
4.1.9《殷》
契是帝嚳子。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
宋衷曰:冥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
冥子核。
湯名天乙。
太甲、湯孫。太甲、太丁子。
太甲崩,子沃丁立。
小甲、太庚子。
仲丁是太戊之子。
河亶甲、仲丁弟也。
祖乙、河亶甲子。
祖乙崩,子祖辛立;崩,子開甲立;崩,弟祖丁立;崩,開甲之子南庚立;崩,祖丁子陽(yáng)甲立;崩,弟盤庚立。
盤庚崩,弟子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
祖辛。
紂伐有蘇,有蘇人以妲己女焉,紂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殺之,斬以(元)〔玄〕戈,懸之小白旗。
4.1.10《周》
后稷生不(窟)〔窋〕,不(窟)〔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公劉生慶節(jié),慶節(jié)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毀揄,毀揄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亞圉,亞圉生組紺,組紺生太王亶父,亶父生季歷,季歷生文王。
宋衷曰: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報(bào)之。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低跎淹酢?
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為右,涉漢中流而隕,由靡承王,遂卒不復(fù),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名伊扈。
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恭王生懿王,懿王名堅(jiān)。
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
4.1.11《共和》
宋衷曰:齊武公十年,宣王大臣共行政,故號(hào)曰共和,十四年,宣王即位。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涼,涼生襄王鄭,鄭生頃王巨。
劉夏逆王后于齊。
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匄。
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敬王崩,在魯哀公十九年。魯哀公二十七年,定王介崩,子元王赤立。
宋衷注引《太史公書》,元王仁生貞王介,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
4.1.12《威烈王》
宋衷曰:威烈王葬洛陽(yáng)城中東北隅。
4.1.13《赧王》
宋衷曰:赧、謚。
4.1.14《武公》
宋衷曰:謚曰西周武公。
4.2《諸侯世本》
4.2.1《魯》
伯禽生煬公熙、考公就,熙生微公弗、幽公圉,弗生獻(xiàn)公具、厲公翟,具生武公敖、慎公(摰)〔摯〕。
孝公生惠公弗皇,弗皇生隱公,隱公名息姑。
桓公名軌。
愍公名啟方。
昭公名稠。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
平公名旅。
愍公。
4.2.2《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
宋衷曰:哀公荒淫田游,作《還》詩(shī)以刺之也。
胡公。
宋衷曰: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于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
成公說。
莊公贖。
齊侯潘、齊昭公也。
靈公名環(huán)。
莊公名光。
景公名杵臼。
平公敬。
4.2.3《晉》
宋衷曰:唐叔已下五代無(wú)年紀(jì)。
武侯曼期。
厲侯輻。
獻(xiàn)侯蘇。
穆侯名弗生。
鄂侯。
武公莊伯子。
定公名午。
出公名鑿。
昭公(名)〔生〕桓子(雝)〔雍〕,(雝)〔雍〕生忌,忌生懿公驕。
幽公生烈成公止。
宋衷曰:太史公書:幽公柳之時(shí),晉衰,反朝韓、趙、魏之君。
孝公傾。
靜公俱。
4.2.4《秦》
伯益之后,附庸。
繆公名任好。
秦伯稻、秦共公也。
秦伯、秦桓公也。
景公名后伯車。
靈公立十年。
簡(jiǎn)公名悼子,即刺龔公之子,懷公弟也。
少主。
元獻(xiàn)公立二十二年。
武烈王十九而立,立三年。
昭王名側(cè)。
秦始皇政生于趙,故曰趙政。
宋衷曰:以正月旦生,故名正。
4.2.5《楚》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
六曰季連,是為羋姓,季連者、楚是也。
宋衷曰:季連、名也,羋姓、諸楚所出。
熊渠〔立其〕長(zhǎng)子庸為句袒王。熊渠封其中子紅為鄂王,少子疵為就章王。
楚武王。
楚武王墓在豫章新息。
康王名招。
考烈王熊完。
4.2.6《宋》
宋莊公馮、穆公之長(zhǎng)子。
4.2.7《衛(wèi)》
康叔、周公弟。
康伯名髡。
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
摯伯。
箕伯。
武公、康叔九世孫。
公子留。
戴公名申。
悼公虔。
敬公費(fèi)。
敬公生橈公舟。
公子虔。
圣公馳。
成侯名不逝。
4.2.8《陳》
陳遂、舜后。
宋衷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陳侯躍、厲公也。
陳侯朔、陳共公也。
4.2.9《蔡》
平侯者、靈侯般之孫,太子友之子。
4.2.10《曹》
曹國(guó)、伯爵,振鐸、文王之子,封于曹。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4.2.11《鄭》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
鄭伯費(fèi)、鄭悼公。
4.2.12《燕》
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孫。
宣侯。
桓侯。
閔公。
燕王喜。
4.2.13《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
夫差、吳子光之子。
4.2.14《》
殷湯封夏后于,周又封之。
惠公?;莨晒盎腹莨⑹四?,生成公及桓公;成公立十八年,桓公立十七年,桓公是成公之弟,成公卒而桓公立。
4.2.15《滕》
錯(cuò)叔繡、文王子,錯(cuò)叔繡封滕。
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
考公麇、與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宏,與文公相直。
齊景公亡滕。
4.2.16《韓》
景子名處。
武侯。
懿侯。
韓宣王、昭侯之子也。
桓惠王。
4.2.17《趙》
敬侯名章。
成侯名種。
肅侯名語(yǔ)。
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
4.2.18《魏》
駒生文侯斯,桓子生文侯斯。
惠王子名嗣,襄王名嗣。
昭王名遫,昭王名遫、襄王之子也。
惠王生襄生,襄王生昭王。
安僖王名圉,安僖王生景愍王午。
4.2.19《田齊》
宣王名辟疆、威王之子也。
愍王名遂。
4.2.20《莒》
周興,封黃帝之后于祁,而置莒后輿期于始都計(jì)斤,十一世茲丕歸莒,至紀(jì)公復(fù)己姓。
4.2.21《邾》
邾子貜且、邾定公也。
4.2.22《隨》
隨、國(guó)名。
4.2.23《鄶》
會(huì)人、即檜之祖也。
4.2.24《舒鮑》
小國(guó)。
4.2.25《空桐》
商后國(guó)。
4.2.26《黎》
4.2.27《比》
4.2.28《髦》
4.2.29《朸》
4.2.30《段》
4.2.31《瓦》
4.2.32《鐵》
4.2.33《蜀》
蜀之為國(guó),肇自人皇。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
4.3《卿大夫世本》
4.3.1《魯》
臧氏。
僖伯名彄、字子臧,孝公之子,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
臧會(huì)、臧頃伯也,宣叔許之孫,與昭伯賜為從父昆弟也。
厚氏。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
郈昭伯名惡,魯孝公之后,稱郈氏。
施氏。
施伯、魯惠公孫。
仲孫氏。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獻(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惠伯生昭伯,昭伯生景伯。
仲孫貜生南宮絳。敬叔與懿子皆孟僖子之子。敬叔、桓公七世孫,惠伯是桓六世孫。魯孟僖子生閱,號(hào)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huì),會(huì)生虔,為南宮氏。
叔孫氏。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仲州仇。州仇、叔牙六世孫,叔孫不敢子也。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
季孫氏。
公子友生齊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季友生仲無(wú)佚,佚生行父,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季悼子紇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
季悼子之子公甫靖。悼子紇生穆伯靖。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為公父氏。
仲氏。
仲遂、魯莊公之子,東門襄仲。述產(chǎn)子家歸父及昭子子?jì)搿?
子叔氏。
叔肸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4.3.2《齊》
國(guó)氏。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
高氏。
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之孫武子偃,傾子之孫酀。
管氏。
管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桓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豫)〔孺〕,(豫)〔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能陟)〔耐涉〕,(陟)〔耐涉〕產(chǎn)(帶)〔微〕,凡(九)〔十〕代。
陳氏。
夷孟思。
閩孟克(芷)。
陳桓子宇產(chǎn)子亹,亹產(chǎn)子獻(xiàn),獻(xiàn)(生)〔產(chǎn)〕鞅。
僖子生昭子莊、簡(jiǎn)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鑿茲、芒子盈、惠子得。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簡(jiǎn)子齒、宣子(共)〔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茲、子芒盈,惠子得。
成子常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
閭邱氏。
齊閭邱產(chǎn)生嬰,嬰生歐,歐生莖,莖生施。
4.3.3《晉》
欒氏。
欒叔賓父。
(卻)〔郄〕氏。
(卻)〔郄〕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豹生義,義生揚(yáng),揚(yáng)生州。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蒲城鵲居,居生至。
韓氏。
韓萬(wàn)、曲沃桓叔之子,韓萬(wàn)、莊伯弟,桓叔生子萬(wàn),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輿生獻(xiàn)子厥,韓萬(wàn)生賕伯,賕伯生定伯,生輿,輿生獻(xiàn)子厥。
平子名頃、宣子子也。
子名不信。
莊子名庚。
武子名啟章、康子子。
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趙氏。
公明生趙夙。公明生共孟及趙夙,夙生成季衰,衰生宣孟盾,趙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
景叔名成。
代成〔君〕子起即襄子之子。
襄子子桓子,桓子名嘉、襄子之子。
魏氏。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萬(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荼生子取,取生襄子多,多生桓子駒。
孺子?是魏駒之子。
荀氏。
晉大夫逝遨生桓伯林父,林父生宣伯庚,庚生獻(xiàn)伯偃,偃生穆伯吳,吳生寅。本姓荀,自荀偃將中軍,〔晉改中軍〕曰中行,因氏焉。元與智氏同祖逝遨,故智氏亦稱荀。
逝遨生莊子首,首生武子罃,罃生莊子朔,朔生悼子盈,盈生文子櫟,櫟生宣子申,申生智伯瑤。
程鄭、荀氏別族。
士氏。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huì),會(huì)生文叔?,?生宣叔匄,匄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
籍氏。
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
羊舌氏。
叔向兄弟有季夙。
4.3.4《衛(wèi)》
孫氏。
孫氏出于衛(wèi)武公,至林父八世。
公叔氏。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
公孟氏。
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
司寇氏。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
將軍文氏。
文子生子瑕,瑕生衛(wèi)將軍文氏。
趙氏。
趙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
孔氏。
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
4.3.5《宋》
孔氏。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赘讣紊窘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魯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仲尼圬頂,反首,張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竅,參臂,駢脅,腰大十圍,長(zhǎng)九尺有六寸,時(shí)謂長(zhǎng)人,后數(shù)世皆一子。
華氏。
宋督是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華父是督之字。華督生世子家,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華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煛?
樂氏。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夷甫須,須生大司寇呂。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克生西鄉(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
樂懼、戴公六世孫。
皇氏。
皇父、戴公子。
仲氏。
莊公生右?guī)煟ㄐ纾参臁?,(戌)〔戊〕生司城師?
公孫名固為大司馬。
鱗氏。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向氏。
桓公生向父,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向(戍)〔戌〕生東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魋是巢之弟。
蕩氏。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
4.3.6《鄭》
子罕氏。
鄭穆公子喜字子罕,罕生子展舍之,舍之生子皮虎,或作子軒氏。
子駟氏。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
子國(guó)氏。
鄭穆公生子國(guó)發(fā),發(fā)生子產(chǎn)僑簡(jiǎn)成子,僑生子思參,參生子玉珍,珍生子樂卑顯莊子,為子國(guó)氏。
4.3.7《陳》
針氏。
針宜咎、陳針子八世孫。
夏氏。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寇生悼子嚙。
4.3.8《楚》
蒍氏。
艾獵、叔敖之兄,蒍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
屈氏。
屈蕩、屈建之祖父。
陽(yáng)氏。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匄。
沈氏。
楚縣〔公〕葉公子高,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采于葉,僭稱公。
4.4《世本氏姓篇》
姜姓。
炎帝、姜姓,炎帝神農(nóng)氏。
向、姜姓。
州國(guó)、姜姓。
齊、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
姬姓。
召、芮、畢、衛(wèi)、毛,姬姓。
息國(guó)、姬姓。
芮、魏皆姬姓。
隨國(guó)、姬姓。
荀、賈皆姬姓。
晉、魯、衛(wèi)、鄭、曹、滕,姬姓。
鮮虞、姬姓,白狄也。
唐、姬姓之國(guó)。
沈、姬姓。
霍國(guó)、姬姓。
馮、姬姓,鄭大夫馮子后。
己姓。
己姓、出自少皞。
莒、己姓,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
任姓。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謝、任姓,黃帝之后。章、任姓之國(guó)。薛、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舒、任姓,呂、任姓,祝、任姓,終、任姓,泉、任姓,畢、任姓,過、任姓。
姞姓。
燕國(guó)、姞姓。
密須、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
姚姓。
帝舜、姚姓,舜姓姚氏。
姒姓。
有扈氏、與夏同姓。
彤、姒姓之國(guó)。
杞、姒姓。
斟灌氏、斟鄩氏,夏同姓諸侯。
有南氏。
弗氏。
莘國(guó)、姒姓,夏禹之后。
子姓。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宋、子姓,北殷、子姓,空同、子姓,北旄、子姓。
偃姓。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舒蓼、偃姓,皋陶之后。舒鮑、偃姓國(guó)。
蓼、六皆偃姓。
嬴姓。
黃、嬴姓,江、黃二國(guó)并嬴姓。
徐、奄二國(guó)皆嬴姓,徐、嬴姓。
終黎、嬴姓之國(guó)。
應(yīng)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終黎者是也。
鍾離、嬴姓,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姓。
淮夷、嬴姓。
己姓。
昆吾、古己姓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氏之后。
董姓。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
防姓。
豕韋、防姓。
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吏,在周為柱下史,年八百歲。
妘姓。
夷、妘姓。
偪陽(yáng)、妘姓,是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
鄅為妘姓。
寒、妘姓。
曹姓。
邾、小邾,曹姓。
羋姓。
越、羋姓也,與楚同祖者也。
熊姓。
羅、熊姓。
歸姓。
胡、歸姓,胡、子國(guó),歸姓。
允姓。
鄀、允姓國(guó),昌意降居為侯。
允格、允姓國(guó)。
曼姓。
鄧為曼姓。
公父氏。
魯季悼子紇生穆伯,穆伯生文伯歜,文伯歜生成伯,成伯生頃,頃為公父氏。
中行氏。
晉荀逝遨生桓子林父,將中行,為中行氏。
媯氏。
帝舜之后,舜生媯汭,子孫氏焉。
差師氏。
魏公族有差師氏。
師子氏。
鄭有師子濮。
司城氏。
宋戴公生東鄉(xiāng)克,孫樂喜為司城氏,陳哀公子邾勝之后,亦為司城氏。
司寇氏。
衛(wèi)靈公子郢,子孫為司寇亥之后。
司功氏。
晉大夫司功景子,其先士匄也,因官氏焉。
詹葛氏。
有熊氏之后焉,詹葛氏。
齊季氏。
齊襄公子季奔楚,因氏焉,魯有大夫齊季窺。
西陵氏。
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韓言氏。
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魯,為韓言氏。
安是氏。
老童娶安是女。
強(qiáng)梁氏。
衛(wèi)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
常壽氏。
宋大夫,景公時(shí)有常壽邦。
乘氏。
乘睢、古賢人。
曾氏。
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時(shí)為莒所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
南宮氏。
孟僖子孫閱,號(hào)南宮敬叔,叔生路,路生會(huì),會(huì)生虔,為南宮氏。
甘士氏。
宋司徒華定甘士氏,周卿士甘平公為王卿士,后氏焉。
子叔氏。
魯文公生惠伯叔肸,叔肸生聲伯嬰齊,嬰齊生叔老子叔,子叔生叔弓,叔弓生仲南文楚及伯張穆伯定伯,為子叔氏。
子革氏。
宋司城子革之后,又曰: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
子尚氏。
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
子郢氏。
衛(wèi)公族昭子郢之后。
子午氏。
楚公子午之后。
子獻(xiàn)氏。
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
子蕩氏。
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
子工氏。
齊頃公子子(公)〔工〕之后。
子揚(yáng)氏。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揚(yáng)氏。
子芒氏。
陳僖子生子芒盈,因氏焉。
史晁氏。
衛(wèi)史晁之后,衛(wèi)有史朝朱駒。
楚季氏。
楚若敖氏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
楚鳩氏。
馬師氏。
鄭穆公有馬師之官,馬師頡、馬師朔、馬師黥。
右?guī)熓稀?
宋武公生公子中,代為右?guī)?,因氏焉?
右史氏。
古者右史記事,因氏焉,周右史戍。
仲行氏。
宋有仲行寅,晉大夫有仲行氏。
季融氏。
楚廉生季融,子孫氏焉。
季隨氏。
周八士季隨之后。
季嬰氏。
晉樓委嬰之后。
大季氏。
鄭穆公生大季子、孔志父之后。
邵皓氏。
惠公族子孫憲為邵皓氏。
門氏。
陳父之后,楚大夫有門楊。
叔向氏。
晉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叔夙氏。
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
不夷氏。
宋不夷甫須之后。
伯宗氏。
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巴氏。
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
莢氏。
莢成僖子、晉大夫也。
狐邱氏。
晉大夫狐邱林之后。
閭邱氏。
廩邱氏。
齊大夫廩邱子之后。
東鄉(xiāng)氏。
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
西鄉(xiāng)氏。
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
州氏。
晉豹孫步楊生州,因氏焉。
少施氏。
魯惠公子施父之后。
子干氏。
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泉氏。
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齊大夫淵湫。
子占氏。
陳桓公生書字子占之后。
根水氏。
老童娶根水氏。
囂氏。
(元)〔玄〕囂之后。
述氏。
魯大夫仲述之后。
季(嬰)〔夙〕氏。
晉靖侯孫季夙之后。
大狐氏。
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
大戊氏。
晉公子大戊教昭為原大夫。
去疾氏。
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菜骋詣e族。
季老氏。
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
泥氏。
宋大夫卑泥之后。
方叔氏。
鼓方叔之后。
慶父氏。
楚大夫慶父之后。
韓余氏。
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干獻(xiàn)氏。
宋司徒華定后為干獻(xiàn)氏。
將軍氏。
衛(wèi)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
右?guī)熓稀?
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稀?
伍參氏。
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
班氏。
羋姓、強(qiáng)生班,因氏焉。
強(qiáng)氏。
羋姓,若敖生強(qiáng),因氏焉。
尹文氏。
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
恒氏。
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瞻葛氏。
宋景公時(shí)有瞻葛祁為大夫。
甫爽氏。
宋大夫甫爽之后。
公旗氏。
齊威王時(shí)有左執(zhí)法公旗藩。
公他氏。
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為氏。
公牽氏。
齊公子牽之后有公牽氏。
公襄氏。
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子野之后。
公金氏。
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
公朱氏。
宋公子朱之后。
厘子氏。
出自厘子觀起之后,楚大夫有厘子班。
車遽氏。
齊有臨淄大夫車遽氏。
憲氏。
衛(wèi)公族之孫憲為憲氏。
師氏。
衛(wèi)公族有師氏。
唐孫氏。
祁姓唐堯之后,其孫仕晉,自為唐孫氏。
承氏。
衛(wèi)大夫承之后。
讎子氏。
陳威公生昭子來(lái)將,孫卑為讎子氏。
子游氏。
鄭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后。
子孔氏。
鄭穆公生〔公〕子(喜)〔嘉〕字子孔之后。
子士氏。
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
子寤氏。
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為子寤氏。
子石氏。
陳威子生〔子〕石難,自別為子石氏。
子穆氏。
陳僖子生子穆安,因?yàn)樽幽率稀?
子然氏。
鄭穆公子子然之后。
子沮氏。
陳烈子生子沮與,后為子沮氏。
子襄氏。
齊桓公子子襄之后。
子季氏。
楚公族子季氏。
子成氏。
魯季平子生子成叔彭侯之后。
卷子氏。
衛(wèi)文公后卷子子州氏焉。
雍門氏。
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為雍門氏。
(李)〔季〕騧氏。
周八士季騧之后。
大公氏。
大公叔。
下門氏。
晉有大夫下門聰。
涉其氏。
楚大夫有涉其氏,春秋涉其帑是也。
融氏。
祝融之后,又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胤〕,以融夷為氏。
羅氏。
夏有武羅,其后氏焉。
賜氏。
齊大夫子賜之后。
墨夷氏。
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
它氏。
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
老成氏。
宋有大夫老成方。
陽(yáng)氏。
陽(yáng)侯。
宋衷曰:陽(yáng)侯、伏犧之臣,蓋大江之神者。
封父氏。
鄭大夫封父彌真然。
仇氏。
公之氏。
晉大夫公之文。
公紀(jì)氏。
衛(wèi)有大夫左公子泄,右公子職。
唐孫氏。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
巴氏。
樊氏。
曋氏。
相氏。
鄭氏。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廩君名曰務(wù)相,姓巴氏,與樊氏、曋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乃共擲劍于石,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眾皆服,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惟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箯[君不許。鹽神暮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飛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不知東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纓此,即相宜,云與女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纓之,廩君即立陽(yáng)石上,應(yīng)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廩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
何氏。
應(yīng)劭曰:《氏姓》注云:以何氏為韓后。
4.5《世本氏姓篇補(bǔ)遺》
北唐氏。
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
4.6《世本居篇》
帝都。
黃帝都涿鹿,涿鹿在鼓城南。
舜居?jì)倹I,媯虛在西城西北舜之居。
夏。
禹都咸陽(yáng),〔正當(dāng)亳西也〕,及后乃徙安邑。禹都陽(yáng)城,在大梁之南。
殷。
契居蕃。
昭明居砥石,復(fù)遷商,相徙商邱,本顓頊之虛。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
太甲從上司馬,在鄴西南。
周。
武王在酆鄗。
懿王徙于犬邱。
宋衷曰:懿王自鎬徙都犬邱,一曰廢邱,今槐里是也。
厲王淫亂,出于彘。
平王即位,徙居洛。
敬王東居成周。
赧王又徙居西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
吳。
吳孰哉居藩籬。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籬、今吳之余暨也。
孰姑徙句吳。
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注: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
諸樊徙吳。
魯。
煬公徙魯。
宋衷曰:今魯國(guó)。
燕。
召公居北燕。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桓侯徙臨易。
宋衷曰:今河閑易縣是也。
蔡。
蔡叔居上蔡。
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稱上。
胡徙居新蔡。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以奉叔度祀,故名其地為新蔡。
平侯徙下蔡。
宋衷曰:平侯徙下蔡。
晉。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衛(wèi)。
宋衷曰:今定昌也??凳鍙目滇惴庑l(wèi),衛(wèi)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
成公徙濮陽(yáng)。
宋衷曰:濮陽(yáng)、帝邱地名。
鄭。
鄭桓公封棫林,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衷曰:棫林與拾,皆舊地名,封桓公,乃名為鄭。
厲公居櫟。
宋衷曰:櫟、今潁川陽(yáng)翟縣。
文公徙鄭。
宋衷曰:即新鄭。
曹。
宋衷曰:濟(jì)陽(yáng)定陶縣。
滕。
錯(cuò)叔繡封滕。
宋衷曰:今沛國(guó)公邱,是滕國(guó)也。
。
宋衷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
宋。
宋更曰:睢陽(yáng)。
楚。
楚鬻熊居丹陽(yáng)。
宋衷曰: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
武王徙郢。
宋衷曰: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秦。
秦非子始封于秦。
莊公徙廢邱。
文公徙汧。
寧公又都平陽(yáng)。
獻(xiàn)公徙治(洛)〔櫟〕陽(yáng)。
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
邾。
邾顏居邾,肥徙郳。
宋衷曰: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沈。
沈國(guó)在汝南平輿。
胡。
胡在汝南。
霍。
周武王封弟〔叔〕處于霍。
暴。
周圻內(nèi)國(guó)。
武羅。
夏武羅國(guó),冀都之武邑。
莒。
輿期始都計(jì)斤,茲丕歸莒。
韓。
景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
宋衷曰: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趙。
成季徙原。
宋衷曰:今雁門平原縣。
魏。
畢萬(wàn)居魏。
魏武子居魏。
悼子徙霍。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也。
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如)〔居〕之。
中山。
中山武公居顧。
桓公徙靈壽。
4.7《世本作篇》
燧人。
燧人出火,造火者燧火,因以為名。
庖犧。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
庖犧氏作瑟。瑟、潔也,使人精潔于心,純一于行也。宓羲作瑟,八尺(二)〔一〕寸,四十五弦,庖犧氏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
伏犧作琴,伏犧作琴瑟。
伏羲臣芒氏作羅。
芒作罔。
宋衷曰:芒、庖犧之臣。
神農(nóng)。
神農(nóng)和藥濟(jì)人。
神農(nóng)作琴。神農(nóng)氏琴長(zhǎng)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商。
神農(nóng)作瑟。
蚩尤作兵。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
宋衷注曰:蚩尤、神農(nóng)臣也。
黃帝。
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黃帝樂名《咸池》。
黃帝造火食旃冕。黃帝作旃冕。黃帝作旃。黃帝作旃,亦曲柄旃,以招士眾也。黃帝作冕旒。黃帝作冕。
垂旒、目不邪視也,充纊、耳不聽讒言也。
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旒者。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
羲和占日。
常儀占月,羲和作占月。
后益作占?xì)q。
(更)〔臾〕區(qū)占星氣。
大撓作甲子,黃帝令大撓作甲子。
宋衷曰:大撓、黃帝史官。
隸首作算數(shù)。隸首作數(shù)。
宋衷注曰:隸首、黃帝史也。
伶?zhèn)愒炻蓞巍?
容成造歷。
宋衷注曰:容成、黃帝史官。
蒼頡作書,蒼頡造文字,沮誦、蒼頡作書,并黃帝時(shí)史官。
宋衷注曰:蒼頡、沮誦,黃帝史官。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
史皇作圖,史皇、蒼頡同階。
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
伯余作衣裳。
胡曹作衣。
宋衷注曰:黃帝臣。
胡曹作冕。
宋衷注曰:黃帝臣也。
于則作屝履。
宋衷曰: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
雍父作舂杵臼。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雍父作臼。
宋衷曰:雍〔父〕、黃帝臣也。
胲作服牛。
注曰: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相土作乘馬,作駕。
宋衷云:皆黃帝臣。
共鼓貨狄作舟。
注曰:二人、黃帝臣也。共鼓、貨狄,黃帝二臣。
女媧作笙簧,女媧作簧。
宋均注曰:女媧、黃帝臣也。
隨作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
宋衷注:隨、女媧氏之臣。
隨作竽。
夷作鼓。
以桴擊之曰鼓,以手搖之曰。
揮作弓。
夷牟作矢。牟夷作矢。?、黃帝臣夷牟作。
宋衷注曰:夷牟、黃帝臣也。
巫彭作醫(yī)。
顓頊。
祝融作市。
宋衷云:顓頊臣也。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堯。
陶制五刑。
巫咸初作醫(yī)。
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
巫咸作筮。
巫咸作鼓。
無(wú)句作磬。
注云:無(wú)句、堯臣也。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堯臣。
舜。
舜始陶,夏臣昆吾更增加也。
倕作規(guī)矩準(zhǔn)繩,垂、舜臣。
垂作耒耜,垂作耒耨,垂作銚耨,垂作耜,垂作銚,垂作耨。
宋仲子注曰:銚、刈也。
咎繇作耒耜。
伯夷作五刑。
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zhǎng)二尺。垂作鐘。
夔作樂。
磬、叔所造。
叔、舜時(shí)人。
烏曹作簙。
夏。
鯀作城郭。鯀作城。
鯀作郭。
禹作宮室。禹作宮。
奚仲作車。
夏作贖刑。
儀狄造酒,儀狄始作酒醪,辨五味。
夏禹之臣。
杜康造酒。
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箕?、少康作。
杼作甲。
宋衷云:少康子,杼也,輿、少康子。少康之子,輿也。甲、鎧也。
逢蒙作射。
商。
湯作五祀,戶、井、、中溜、行,至周而七,曰門、行、厲、戶、、司命、中溜。
微作禓五祀。
注:微者、殷王八世孫也,禓者、強(qiáng)死鬼也,謂時(shí)儺索室驅(qū)疫逐強(qiáng)死鬼也,五者、謂門、戶及井、、中溜。
紂為玉床。
周。
武王作翣。
武王始作箑。
暴辛公作塤。塤、暴辛公所作也,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六孔也。
暴辛為塤。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時(shí)諸侯,作塤,有三孔。
蘇成公作箎,箎、蘇成公所作,長(zhǎng)一尺二寸。蘇成公作箎,管樂十孔,長(zhǎng)尺一寸,吹孔有嘴,如酸棗。
秦穆公作沐。
魯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魯昭公始作璽。
宿沙作煮鹽。
宋衷曰:宿沙衛(wèi)、齊靈公臣,齊濱海,故(以)〔衛(wèi)〕為魚鹽之利。
衛(wèi)〔公〕叔文子作輗軸。
公輸作石硙。
韓哀作御。
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云作者,加其精巧也。
4.8《世本謚法篇》
顓頊生子窮系。
宋衷曰:窮系、謚也。
周赧王。
宋衷曰:赧、謚也。
西周武公。
宋衷曰:謚曰武公。
曹靖公。
悼伯卒,弟露立,謚靖公。
季文子。
行父、季友之孫,故以季孫為氏,死,謚曰文子。
4.9《世本作篇補(bǔ)遺》
空侯、空國(guó)侯所造。
堯作圍。
鯀作城郭。
城、盛也,郭、大也。
杼作矛。
4.10《世本論述補(bǔ)遺》
楊泉《物理論》曰:「楚漢之際,有好事者作《世本》,上錄黃帝,下逮漢末?!?
《廣川書跋》云:昔左氏書子皮即位,叔向言罕樂得其國(guó),葉公作《顧命》。楚漢之際,為《世本》者用之。
4.11《世本雜錄》
龐英《文昌雜錄》曰: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一人姓?名。昭明太子曰:?出《世本》,出《世本》。
夏竦《古文四聲韻》曰:「姬、古《世本》字,?、古《世本》字?!?br />
孫馮翼集本重集世本序
世本者。古史官所記。為十五篇。見藝文志。以為記黃帝以來(lái)訖春秋時(shí)。蓋周末史氏所為也。顏之推據(jù)皇甫謐謂左邱明所書。謐言多不足信。此又誤讀班彪傳之文。按彪傳言左邱明作左氏傳三十篇。又撰異同號(hào)曰國(guó)語(yǔ)二十篇。下云。又有記錄黃帝已來(lái)至春秋時(shí)帝王公侯卿大夫號(hào)。曰世本。一十五篇。稱又有者。別有人撰此書。不必左氏。若彪以為左氏撰。其子固作藝文志。何云古史官乎。其書十五篇。即太史公所采。故漢書司馬遷傳贊以為遷采世本。班彪以為遷刪世本者也。后漢綏和元年以世本相明。詔封孔子世為殷紹嘉公。見梅福傳。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故隋經(jīng)籍志。世本二卷劉向撰。撰之云撰集古書。非如后世之作而不述也。隋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撰。衷蓋注而廣之。唐藝文志稱宋衷注世本四卷。詩(shī)正義引宋仲子注。即衷字也。又有世本別錄。及宋均注世本七卷。王氏注世本譜二卷。俱見唐志。春秋左氏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恕通鑒外紀(jì)。以為世本經(jīng)秦歷漢。儒者改易。是此諸本已。晉時(shí)杜預(yù)采以為春秋世族譜。然預(yù)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其時(shí)尚有荀卿撰春秋公子血脈譜。據(jù)玉海引中興書目。以為秦譜下及項(xiàng)滅子?jì)胫H。非荀卿作云云。蓋不及世本之可信。今考杜注。不從世本艾獵為孫叔敖之兄之言。或別有所據(jù)。亦無(wú)書以是正之矣。世本之亡。當(dāng)在宋世。崇文總目載氏族類諸書。始自姓苑。宋藝文亦然。俱不載世本。則鄭樵撰氏族略。王應(yīng)麟撰姓氏急就章。所引世本。皆采獲他
處。不見原書明矣。古書至南宋。亡佚最多。況氏族之書。尤為下品寒門所嫉妒。若今風(fēng)俗通。獨(dú)闕氏族一篇。姓苑姓纂諸書。皆無(wú)完本。此其明驗(yàn)。永樂大典。為姚廣孝諸臣奉撰集。所錄古書。皆金人俘獲北宋內(nèi)府圖籍。疑尚有世本遺文。曩官翰林。曾見其書。未及采錄。吾友錢征士大昭。嘗據(jù)書傳所引。集為作篇。居篇。姓氏篇。王侯大夫譜篇。共四篇。服其勤博。何文學(xué)元錫手錄示予。攜歸金陵。適家郎中馮翼。篤嗜古書。亦為此學(xué)。既得錢本。復(fù)據(jù)諸書補(bǔ)其未備。校訂付刊。時(shí)歙人洪部曹瑩亦補(bǔ)校元和姓纂。洪太守梧先刊古今姓氏辨證書。三書相輔而行。譜系之學(xué)。庶幾墜緒復(fù)續(xù)。更望來(lái)者之補(bǔ)其缺略云爾。嘉慶七年重九后六日陽(yáng)湖孫星衍撰。
世本考證
周禮。瞽蒙諷誦詩(shī)。世奠系。注。故書奠或?yàn)榈?。杜子春云。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yàn)榈?。世奠系。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瞽蒙主誦詩(shī)。誦世系。以戒勸人君也。故國(guó)語(yǔ)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dòng)。玄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也。疏。子春解世系。帝系據(jù)王。即經(jīng)系也。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即經(jīng)世也。云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者。小史職云。奠系世。辨昭穆。故知小史次序之。小史。掌邦國(guó)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鄭司農(nóng)云。系世。謂帝系世本之屬是也。云述其德行者。取義于國(guó)語(yǔ)。云為之昭明德是也。子春之意。與先鄭同為諫諍之事。后鄭亦不從也。國(guó)語(yǔ)者。按楚語(yǔ)云。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辭。王卒使傅之。問于申叔時(shí)。申叔時(shí)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之。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昏焉。以怵懼其動(dòng)。注云。先王之系世本。使知有德者長(zhǎng)。無(wú)德者短。子春引之者。證帝系世本之事。后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又對(duì)文言之。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散則通。故云書于世本。世本即帝王系也。
王應(yīng)麟漢志考證曰。世本十五篇?!≈芄?。瞽蒙世奠系。注。謂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也?!?guó)語(yǔ)曰。教之世以怵懼其動(dòng)。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司馬遷傳贊。世本。錄黃帝以來(lái)至春秋時(shí)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司馬遷采世本。劉
向曰。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lái)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名號(hào)。凡十五篇。隋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又世本二卷。劉向撰。又四卷。宋衷撰。又漢初得世本。黃帝以來(lái)祖世所出。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世本多誤不依憑。顏之推曰。世本。左邱明所書。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而有燕王喜漢高祖。非本文也。項(xiàng)氏曰。古者立氏。必告于太史。春秋之末。知果別族于太史。為輔氏。后世史職既衰。宗法又亡。鄭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為一。
顏氏家訓(xùn)書證篇云。世本。左邱明所書。自注云。此說出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而有燕王喜漢高祖。
文選趙充國(guó)頌注。引世本注云。鬼方于漢。則先零戎是也。
世本
漢 宋 衷注
清 承德孫馮翼集
作篇。明堂位正義曰。世本。書名。有作篇。其篇記諸作事。
巫咸作筮。周禮龜人。初學(xué)記二十?!呑麋姟3鯇W(xué)記十六。通志樂略引世本作垂。黃帝工人。三條見風(fēng)俗通。無(wú)作毋?!o(wú)句作磬。女媧作笙簧。宋衷曰。女媧。黃帝臣。文選長(zhǎng)笛賦。 又御覽五百八十一?!∶魈梦蛔??!★L(fēng)俗通?!⊥ㄖ緲仿砸?。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又曰。無(wú)句作磬。
容成作歷。大撓作甲子。注云。皆黃帝史官?!〈呵镄蛘x?!∷吹涫琛!∩暇溆[十六。
簫舜所造。通志略。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
杼作甲。注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鎧也。墨子同?!∮[三百五十三。又三百五十五?!∮殖鯇W(xué)記二十二。
垂作銚。注云。銚、刈也。臣工疏。御覽八百二十三。作倕。 垂作耨。左氏僖三十三年。
黃帝作冕旒。士冠禮?!∷沃僮釉啤C?、冠之有旒者。注見左氏桓二年疏。
蒼頡作書。尚書序正義。蒼頡造文字。注云。蒼頡。黃帝之史。周禮外史疏。沮誦。蒼頡。作書。宋衷注曰。沮誦蒼頡。黃帝之史。廣韻?!∮钟[二百二十五。
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注云。夏禹之臣?!∮[八百四十三。又初學(xué)記二十六。杜康造酒。并酒誥正義。少康作秫酒。御覽八百四十三?!〕鯇W(xué)記二十六。
巫彭作醫(yī)。山海經(jīng)注。
隋作笙。藝文類聚四十四。 通志略引作笙條。有未知其何代人也一句?!″掉俗魃??!∩褶r(nóng)作琴。風(fēng)俗通?!⊥ㄖ緲仿?。又初學(xué)記十六?!‰S作竽。廣韻。文選法。又御覽五百八十一。
夷作鼓。通典?!⊥ㄖ緲仿浴W鞴臈l又見。
揮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揮、夷牟。黃帝臣。二句又初學(xué)記二十二。 事類賦注十三。 射義疏。上句又見御覽三百四十七。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二句見藝文類聚六十。
堯使禹作宮室。又御覽壹百七十三。又初學(xué)記二十四。 雍父作舂?!∩倏底骰恪4司?。又見御覽七百六十五?!『茏饕?。又路史國(guó)名紀(jì)卷六。 黃帝作
旃?!◎坑纫越鹱鞅?。此句。又御覽二百七十。注。蚩尤。神農(nóng)臣也。胲作服牛。注云。黃帝臣。又去。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此句又見御覽八百九十九。又初學(xué)記二十九。 共鼓貨狄作舟。注云。二人并黃帝臣?!V韻?!∷囄念惥燮呤弧S忠姵鯇W(xué)記二十五。事類賦注十六?!∠嗍孔鞒笋R。楊倞旬子注?!醪茏鞑?。文選博奕論。 奚仲作車。山海經(jīng)注?!∮钟[七百七十三。
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黃帝臣。昭二十五年疏?!□呑鞒枪<婪??!‰`首作數(shù)。注云隸首。黃帝史也。文選西京賦注?!」斪魇}。后漢張衡傳注?!№n哀侯作御。文選圣主得賢臣頌。漢書注。無(wú)侯字?!∷沃栽弧mn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漢書注。
史皇作圖。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宣貴誄又御覽七百五十。伯余作衣裳。宋衷曰。黃帝臣也。
后益作占?xì)q。御覽十七。
伯益作井。又御覽一百八十九?!〕鯇W(xué)記六。作伯益。又云。亦云黃帝見百物始穿井。
黃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御覽三百四十。又六百八十六。
秦穆公作沐。御覽三百九十五。
武王作翣。御覽五十二?!∈骂愘x十四?!〕鯇W(xué)記二十四。
蘇成公造箎。吹孔有觜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原案下二句。疑是宋仲子注文?!★L(fēng)俗通。聲音卷?!≡?shī)。何人斯疏?!∮[五百八十。
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通志樂略引此二句。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乎。本作塤。音許袁切。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孔。宋均注曰。暴公國(guó)。平王諸侯。暴辛公燒土為之。風(fēng)俗通。聲音卷?!≡?shī)。何人斯疏。文選長(zhǎng)笛賦注?!∮[五百八十一。于則作履屝。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屝。麻曰履也。御覽六百九十七?!〖q為玉床。又七百單六。
咎繇作耒耜。又八百二十三。
芒作網(wǎng)。宋衷注。芒。庖犧臣。又八百三十四。
為魚鹽之利。。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宿沙作鹽。宋衷曰。宿沙又八百六十五。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七十四。
夔作樂。初學(xué)記十五。
祝融作市。初學(xué)記二十四。又引注云。祝融。顓頊臣。為高辛氏火正。
黃帝之世。始立史官。蒼頡、沮誦。居其職矣。初學(xué)記二十一。
居篇
契居番。王應(yīng)麟通鑒地理通釋。
懿王居犬邱。又詩(shī)譜正義。引作懿王徙于犬邱。
昭明居砥石。書序。
楚鬻熊居丹陽(yáng)。武王徙郢。宋仲子云。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左氏桓二年。
邾顏居邾。肥徙郳。宋仲子云。邾顏別封小子肥為郳。為小邾子?!∏f五年。
魏悼子徙霍。 昭子徙安邑。史記索隱。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宋衷曰?;簟⒌孛?。今河?xùn)|彘縣也。魏世家索隱。
鄭桓公封棫林。昭十六年。
齊景公亡滕。隱六年。
涿鹿在彭城。王應(yīng)麟通鑒地理通釋。
武王在酆鄗。文選西都賦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戰(zhàn)國(guó)策注。
禹都陽(yáng)城。地理志潁川郡。
唐叔虞居鄂。朱衷曰。鄂地。今在大夏?;菔献髠餮a(bǔ)注。
吳孰姑徙勾吳。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勾吳。太伯始所居地名。魏都賦注。
戴公居。曹。路史國(guó)名紀(jì)。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寰宇記一百十二兩引。
懿王居犬邱。厲王淫亂(出)于彘。今河?xùn)|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邑。)洛誥所謂新邑也。國(guó)語(yǔ)曰。幽王滅。周乃東遷。本殷之畿內(nèi)。有禹貢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澗之閑。周于南柳七星張之分。鶉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亂。東居成周。故春秋經(jīng)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后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后晉又率諸侯之徒。修吾(繕)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壞翟泉而廣為。翟泉地在成周(城)東北。今洛(陽(yáng))城中有周王冢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字。且疑非世本文。=御覽一百五十五。下三段同。疑有
秦非子始封于秦。故秦本紀(jì)稱周孝王曰。朕分之土邑。秦本隴西秦定谷(谷亭)是也。玄孫莊公徙廢邱。周懿王之所都。今槐里是也。及襄公始受酆之地。列為諸侯。文公徙。故秦本紀(jì)曰。公事(東)獵至。乃卜居之。今扶風(fēng)郿縣是也。寧公又都平陽(yáng)。故秦(本)紀(jì)曰。寧公二年、徙居平陽(yáng)。今扶風(fēng)郿縣之平陽(yáng)亭是
也。(故秦本紀(jì)曰。德公元年初居雍。今扶風(fēng)雍是也。)至獻(xiàn)公即位。徙治櫟陽(yáng)。今馮翊萬(wàn)年是也。孝公自櫟陽(yáng)徙咸陽(yáng)。秦本紀(jì)曰。作為咸陽(yáng)筑冀。冀聞(闕)徙之。及漢元年。更名新城。屬扶風(fēng)。后于長(zhǎng)安。故太史公傳曰。長(zhǎng)安故咸陽(yáng)也。元鼎三年。復(fù)別謂(為)渭城。今長(zhǎng)安西北渭水陽(yáng)。有故城。故西京賦曰。秦里其朔。是(寔)為咸陽(yáng)是也。同上。漢高帝元年。始為漢王。都南鄭。屬漢中。秦屬(厲)公所署(置)。在禹貢梁州之域。北遠(yuǎn)(達(dá))雍。南跨巴蜀。與秦同分。元(二)年北徙櫟陽(yáng)。故秦獻(xiàn)公之所居。后居萬(wàn)年。故屬馮翊。今京兆縣也。都長(zhǎng)安。秦咸陽(yáng)之地。今京兆所治縣也。其城狹小。至惠帝元年。始更筑廣。五年乃成。光武以武侯信(信侯)進(jìn)封蕭王。在禹貢徐州之域。于周以封子信(姓)之別附庸。事在春秋。于漢屬豫州。今沛國(guó)蕭是也。及即位于鄗。更名高邑。建武元年。始都洛陽(yáng)。故成周之舊基。(城)東西六里一十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是以時(shí)人謂洛陽(yáng)為東京。長(zhǎng)安為西京。同上。
。鄴為王業(yè)之本基。與洛陽(yáng)凡五處。故號(hào)曰五都。W魏武為魏公。都鄴。今魏郡是(也。)后文帝因漢之舊復(fù)都洛隱(陽(yáng))。以譙為先人本國(guó)。許昌為漢之所居。長(zhǎng)安為西京之遺同上。
氏姓篇
豕韋。防姓。路史國(guó)名記卷四。
芮。姬姓。書序。息。姬姓。左氏隱十一年?!∥?。姬姓?;溉??!‰S。姬姓桓六年。 又寰宇記一百四十四?!≤?。賈。皆姬姓?;妇拍?。 鮮虞。姬姓。白狄也。谷梁昭十二年?!∫?。妘姓。左氏隱元年?!筷?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后。襄十年。 鄅妘姓。昭十八年。
莒。已姓。左氏隱二年?!∫研?。出自少。昭十七年。
向。姜姓。左氏隱二年?!≈荨=??;肝迥辍!↓R。姜姓。襄十一年。
燕。姞姓。左氏隱五年。
帝舜。姚姓。左氏隱八年。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十國(guó)?!∽笫想[十一年。
鄧。曼姓。七年。µ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60371;
羅。熊姓?;甘?。
黃。嬴姓。莊十九年?!⌒?。奄。皆嬴姓。昭元年。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文十二年。
、鄭、曹、滕。姬姓。晉、魯、襄十一年?!‘?。毛。皆姬姓。顧命正義?!∶堋<?。漢書地里志。河南密縣注。
邾。小邾。曹姓。又
宋。子姓。又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比、髦、目夷、蕭。隱元年。
莒。已姓。又 自紀(jì)公以下為已姓。隱二年。
。姒姓。又 斟灌。斟尋。夏同姓諸侯。襄四年?!⊥?。姒姓。顧命正義?!∮徐枧c夏同姓。甘誓正義。
薛。任姓。又 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參姓。祝融之后。廣韻。 融姓。古天子祝融之后。又
鍾離氏。與秦同祖。又 公紀(jì)氏。又。{ 大公叔又 西鄉(xiāng)錯(cuò)。又
廩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其船浮。因立為君。他船不能浮。獨(dú)廩君船浮。因立為君。御覽三十七。
胡子國(guó)。歸姓。路史國(guó)名紀(jì)卷六。
莘。姒姓。夏禹之后。寰宇記二十八。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音蒯。生六子。孕而不育。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啟其右脅。三人出焉。御覽三百七十一。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通志氏族略。
舒蓼氏。舒蓼。偃姓。陶之后。楚東境小國(guó)也。又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又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又
有熊氏之后。為瞻葛氏。又
昆吾。古已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又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又
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又
狐邱氏。晉大夫狐邱林之后。又
廩邱氏。齊大夫廩邱子之后。又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又
空同氏。子姓。又
州。因氏焉。]豹孫步楊。生]州氏。晉]又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又
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又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又
季平子支孫。亦為子革氏。又
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又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工之后。又
子泉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又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又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又
子尚氏。陳僖子生廩邱子尚意茲。因氏焉。又
老童娶根水氏。又
囂氏。玄囂之后。又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后。又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又
述氏。魯大夫伸述之后。又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又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又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又
大戊氏。晉公子大戊之后。大戊教昭為原大夫。又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所以別族。
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強(qiáng)梁氏。又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又
廉生季融。子孫氏焉?!救谑?。楚又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又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又
方叔氏。鼓方叔之后。又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又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又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事。周有右史武。又
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也。司寇氏。又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丐弟他。因官氏焉。又
靈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氏。將軍氏。又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熓?。?br />齊季氏。魯有大夫齊季窺。又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又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又
疆生班。因氏焉?!嗍?。芊姓。‘又
強(qiáng)。因氏焉。‘強(qiáng)氏。芊姓。若敖生‘又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無(wú)忌。無(wú)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又
史晁氏。衛(wèi)史晁之后。又
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又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又
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舒鮑。偃姓國(guó)。又云。舒。任姓。又
呂。任姓。又
時(shí)。子姓。又
泉。任姓。又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又
黎氏。子姓。國(guó)之后。又
廩君。姓已氏。又
融氏。祝融之后。又復(fù)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以融夷為氏?!∧惺?。作南。又
子姓。有蕭氏。又
莢氏。晉大夫莢氏僖子。又
畢。任姓。又
謝。任姓。黃帝之后。又
祝。任姓。又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豈同族乎。又
費(fèi)氏。作弗。又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又
太公叔潁。又
終氏。任姓。又
髦氏。子姓。又
王侯大夫譜。隋經(jīng)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
湯名天乙。堯典疏。以為王侯世本。
伏犧制以儷皮嫁娶之禮。月令疏。
成王生康王。康王生昭王。昭王生穆王。穆王生恭王。恭王生懿王及孝王。懿王崩。弟孝王立。孝王崩。懿王太子燮立。是為夷王。詩(shī)民勞疏。引以為孝王生夷王。夷王生厲王。禮記郊特牲。及詩(shī)民勞正義。
平王生桓王林。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萃跎逋踵?。鄭生頃王巨。巨生匡王班、及定王瑜。瑜生簡(jiǎn)王夷。夷生靈王泄心。心生景王貴。貴生悼王猛及敬王。昭二十六年?!【赐醣?。貞王介立。貞王崩。
元王赤立。宋衷注?!∫饭珪啤T跞噬懲踅?。與世本不相應(yīng)。不知誰(shuí)是?!“拍?。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而生。御覽
作是產(chǎn)。契。次妃御覽作次妃曰陳妃豐。是生后稷。歐引作陳酆。余同。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詩(shī)生民正義引大戴禮云云。又御覽一百三十五?!∷囄念惥凼??!∫詾榧艺Z(yǔ)世本。其文亦然。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堯典疏。
顓頊娶于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贤⒂诟?。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S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呿溎笣嵘绞现??!∏嚓?yáng)即少皞。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昭十七年。
炎帝。即神農(nóng)氏。又 帝堯?yàn)樘仗剖?。五子之歌?br />是也。昆吾者。又
太甲。太丁子。伊訓(xùn)?!√妆?。子沃丁立。書序?!”P庚崩。弟小辛立。崩。弟小乙立。崩。子武丁立。又
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昌若生曹圉。曹圉生根國(guó)。根國(guó)生冥。祭法。
亞圉云生太公組紺諸((辛))皿。中庸。
以黃帝為五帝。書序。 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堯典?!?。禹子。益稷。
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啟其左脅。三人出焉。破其右脅。三人出焉。其四曰求
言。是謂之鄶。鄶人者。鄭是也。水經(jīng)注。洧水?!∷沃栽?。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鄶。國(guó)也。見詩(shī)古義。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文選景福殿賦注。 藝文類聚六十七。佩、作玦。
顓頊生骨系。骨系生高密。是為禹。玉篇七。案骨系。俗字。
顓頊娶于勝墳氏宋衷注。曰國(guó)名。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帝系云勝奔氏。余同。 御覽一百三十五。
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漢書同?!∫娪[一百三十五?!∩⒆?。依大戴記帝系篇增。
鯀娶有莘氏曰女志。是生高密禹。又一百三十五。
魯
伯禽生煬公熙。熙生微公弗。弗生獻(xiàn)公具。具生武公敖。明堂位正義?!⌒⒐莨セ省8セ噬[公。曾子問正義。
哀公蔣生悼公寧。寧生元公嘉。嘉生穆公不衍。檀弓上?!』腹墶;冈??!¢h公啟方。閔元年。 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
孝公生僖伯彄。彄生哀伯達(dá)。達(dá)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禮器公冶長(zhǎng)疏。臧會(huì)。臧頃伯也?;菔献髠餮a(bǔ)注。
季友生仲無(wú)佚。無(wú)佚生行父。谷梁文六年?!」佑焉R仲。齊仲生無(wú)逸。無(wú)逸生行父。行父生夙。檀弓上?!〉孔蛹v生平子意如。意如生桓子斯。斯生康子肥。檀弓下?!〉孔蛹v生穆伯靖。又
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茲。茲生莊叔得臣。臣生穆叔豹。豹生昭子?jì)S。婼生成子不敢。敢生武叔州仇。檀弓上。
桓公生僖叔牙。叔牙生武仲休。休生惠伯彭。彭生皮。為叔仲氏。檀弓下。
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檀弓上。正義以為世本云革。此云鞏。世本云厚。此云后。其字異耳。
慶父生穆伯敖。敖生文伯谷。谷生獻(xiàn)子蔑。檀弓下?!~I(xiàn)子蔑生孝伯。孝伯生惠伯?;莶巡U巡安?。檀弓上。
叔盻生聲伯嬰齊。齊生叔老。老生叔弓。檀弓下?!∈骞ú?。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左氏定十一年。
仲孫獲生南宮絳。檀弓上。
敬叔?;腹呤缹O?;莶?。是桓六世孫。檀弓下疏。
仲遂。莊公之子?xùn)|門襄仲。檀弓下?!∈霎a(chǎn)子家歸父。述與遂。古字通。惠楝左氏補(bǔ)注?!∴C昭伯名惡。惠氏左傳補(bǔ)注。
魯大夫公之文。廣韻。
宋
宋愍公生弗甫何。弗甫何生宋父。宋父生正考甫。正考甫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偪。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詩(shī)那正義。
華父督。戴公之孫。好父說之子。左氏桓元年?!∪A督生世子家。家生華孫御事。事生華元右?guī)煛N氖?。 世子家生秀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成十五年?br />戴公生樂甫術(shù)。術(shù)生碩甫澤。澤生季甫。甫生子仆伊與樂豫。左氏文七年?!〈T甫澤生夷父須。須生大司寇呂。文十八年?!〈鞴鷺犯πg(shù)。術(shù)生石甫愿繹。繹生夷甫傾。傾生東鄉(xiāng)克??松鬣l(xiāng)士曹。曹生子罕喜。檀弓下?!窇?。戴公六世孫。成十六年。
桓公生公子鱗。鱗生東鄉(xiāng)矔。文七年?!|鄉(xiāng)矔生司徒文。文生大司寇子奏。奏生小司寇朱。
公孫壽生大司馬虺。虺生司馬澤。成十五年。
莊公生右?guī)熚臁N焐境菐?。成十五年?br />桓公生向父日兮。日兮生司城訾守。守生小司寇鳣及合左師。成十五年?!∠蚴鷸|鄰叔子超。超生左師眇。眇。即向巢也。檀弓上。
皇父充。石。戴公子。文十一年。
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后有墨夷皋。廣韻。宋大夫東鄉(xiāng)為。又宋有大夫考成方。又
晉
武公。莊伯子。曲沃?;溉?。
畢萬(wàn)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即讎也。閔元年。又魏世家索隱?!‘吶f(wàn)生芒。芒生季。季生武仲州。州生莊子降。降生獻(xiàn)子荼。
荼生簡(jiǎn)子取。取生襄子多。此句又見索隱。下句同。多生桓子駒。駒生文侯斯。樂記疏?!∥鸿熥噷O。宣十二年。 獻(xiàn)子名荼。魏世家索隱。魏襄王、名嗣。索隱?!》妒?。晉大夫隰叔之子。士蒍之后。惠棟左氏補(bǔ)注。
武仲生莊子絳。魏世家?!∮钟浳菏兰?。魏絳卒。謚為昭子。徐廣曰。世本曰莊子索隱中。又文侯都徐曰。世本云斯也。
惠王生襄王。而無(wú)哀王。魏世家集解。 襄王生昭王。而無(wú)哀王。索隱。 昭王名。安僖王名圉。安厘王生景愍王午也。俱世家索隱。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燮。左氏文十三年?!∥氖遨粕?#61812;。生獻(xiàn)子鞅。鞅生吉射。惠氏左傳補(bǔ)注。 士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廣韻。
孫伯黡生司空頡。頡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談。談生秦。昭十五年。
桓叔生子萬(wàn)。子萬(wàn)生求伯。求伯生子輿。子輿生獻(xiàn)子厥。宣十二年。
卻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成二年又十一年?!”x。義生步揚(yáng)。揚(yáng)生蒲城鵲居。居生至。又 步揚(yáng)生州。成十一年。
公明生公孟及夙?;輻澴笫涎a(bǔ)注?!〕墒?。作公明生趙夙?!≮w夙為衰祖。穿為夙之曾孫。宣二年。
晉大夫下門聰。廣韻。
叔向兄弟有季夙。昭五年。
晉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左氏補(bǔ)注?!〕锑崱\魇蟿e族。成十八年。
齊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酉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檀弓下。
莊仲山產(chǎn)敬仲夷吾。夷吾產(chǎn)武子鳴。鳴產(chǎn)莊子啟方。啟方產(chǎn)成子孺。孺產(chǎn)莊子盧。盧產(chǎn)悼子其夷。其夷產(chǎn)
襄子武。武產(chǎn)景子耐涉。耐涉產(chǎn)微。凡十代。世譜同。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靈公名環(huán)。莊公名光。景公名杵臼。史記。管晏列傳索隱。
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左氏昭二十年。
高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左氏襄二十九年。
傾子之孫。武子偃。左氏襄二十九年?!∮终咽?。引曰傾子之孫酀。
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左氏疏。作僖子生昭子莊。簡(jiǎn)子齒。宣子其夷。穆子安。廩邱子尚醫(yī)左氏疏。作鑿茲。茲、子芒盈。左氏疏。作芒子盈。惠子得?;輻?。左氏補(bǔ)注。左氏哀十四年?!〕勺赢?dāng)。疑作常。謂陳恒也。 生襄子班。班生莊子伯。檀弓上。
懿伯生貞孟。貞孟生成伯高父。國(guó)氏。檀弓上。
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廣韻?!↓R大夫淵湫。又 齊臨淄大夫車遽氏。又九麻?!《暌R
淄大夫車門遽。
戴公申。閔二年。。Œ康伯名 聲相近。Œ宋衷曰。即王孫牟也。事周康王為大夫。司馬貞曰。牟
獻(xiàn)公生成子當(dāng)。當(dāng)生文子拔。拔生朱。為公叔氏。檀弓上二見。
靈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蘭。蘭生虎。為司寇氏。檀弓上。
將軍文氏。文子生簡(jiǎn)子瑕。瑕生檀弓上。
懿子兼生昭子舉。舉生趙陽(yáng)。兼、即黡也。定十四年。
武公。至林父八世。孫氏出于成十四年。
公孟彄靈公之子。字公孟、名彄。隱八年。
孔莊叔達(dá)生得閭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頃叔羅。羅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祭統(tǒng)。
召穆公??倒缹O。詩(shī)江漢。
吳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昭廿七年。
楚
穆王生王子揚(yáng)。揚(yáng)生尹。尹生令尹。昭十七年?!∩J艾獵是叔敖之兄。馮是艾獵之子。襄十五年?!∏帯Gㄖ娓?。襄二十五年杜注。
楚大夫涉其帑。廣韻?!〕酵鯇O有田公它成。荀子非十二子篇楊倞注。
鄭
子游。子瑕。并公孫夏之子。駟氏。昭十九年?!∴嵅M(fèi)。是鄭悼公。谷梁成六年。
鄭有子師仆。殷時(shí)掌樂。有大師摯。少師陽(yáng)。廣韻。
陳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晉。晉生御寇??苌孔訃?。昭廿三年。 厲公躍?;甘??!♂樢司?。陳針子八世孫。襄二十四年?!£愃焖春?。宋忠曰。虞思之后?;北兴?。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 史記陳世家索隱。
桓公。成公之弟。襄六年。
滕
齊景公亡滕。隱七年左正義。又云。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同上。錯(cuò)叔繡。文王子。地理志注?!】脊纭T?。即定公、文公也。趙注孟子、困學(xué)紀(jì)聞卷八。
燕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御覽一百六十二。
孫馮翼集「世本」校勘記行數(shù)指正文。夾注兩行作一行計(jì)。
頁(yè)數(shù)行數(shù)原文校注
六一注御覽八百二十三「三」原本誤作「四」據(jù)御覽改。
六三注又御覽二百二十五案御覽此卷未引此文。其六一八、七四七、七四九各卷引蒼頡作書。然非引自世本。疑作者誤引。
六四及注儀狄始作酒醪……注云夏禹之臣原本作「帝女儀狄作酒醪」據(jù)太平御覽(以下簡(jiǎn)稱「御覽」)刪補(bǔ)。又案酒誥正義引世本文?!赶挠碇肌顾淖址亲?。
六四少康作秫酒初學(xué)記作「少康」御覽作「杜康」。
六倒二注下句見三百四十九「九」原本誤作「八」據(jù)御覽改。
六倒一堯使禹作宮室案初學(xué)記引世本無(wú)「堯使」二字。御覽引世本無(wú)「室」字。
六倒一雍父作春案本條見御覽八二九。又見廣韻三鐘。孫氏漏注。
六倒一黃帝作旃案本條見御覽三百四十。孫氏漏注。
七一
七一蚩尤以金作兵器案此句見廣韻十二庾。御覽作「蚩尤作兵」無(wú)「以金」「器」三字。
七三注昭二十五年疏「五」原本誤作「四」脫「疏」字。據(jù)左傳增改。
-36-
七五伯余作衣裳此條失注出處。案見路史后紀(jì)五注。又見淮南子汜論訓(xùn)?!缸鳌棺鳌钢啤菇詿o(wú)宋衷注。
七倒三伯益作井「益」原本作「夷」作者注稱。初學(xué)記作「伯益」案御覽亦作「益」據(jù)改。
七倒二黃帝作旃冕……應(yīng)劭曰周始垂旒也案御覽三四。引世本作「黃帝作旃」無(wú)「冕」字。又「應(yīng)邵曰」以下。似非世本文。
八三暴辛公所造……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也……圍五寸半「辛」宋本御覽五八一作「新」而下文引樂書云云。又作「辛」文選長(zhǎng)笛賦注亦作「辛」似以作「辛」為是。原本「暴國(guó)」下有「之君」兩字。「乎」作「也」「寸」下無(wú)「半」字。均據(jù)御覽刪改增補(bǔ)。
八四六孔……暴辛國(guó)平王諸侯原本「孔」作「寸」「公國(guó)」兩字倒置。「王」下有「時(shí)」字。均據(jù)御覽刪改。
八四暴辛公燒土為之案御覽此語(yǔ)引自樂書。非世本文。
八四于則作履屝原本脫「屝」字。據(jù)御覽補(bǔ)。
八五草曰屝……紂為玉。床「屝」原本誤作「履」「玉」誤作「王」均據(jù)御覽改。
八倒二魚鹽之利……故為。宿沙為」作「故以為」據(jù)御覽增改?!棺??!腹试尽干场瓜旅摗?br />九二注祝融顓瑞臣為高辛氏火正原本誤作「祝融作市」據(jù)初學(xué)記補(bǔ)正。
九三居其職矣「居」原本作「是」據(jù)初學(xué)記改。
-37-
一0二魏武子居魏「魏」原作誤作「犨」據(jù)史記改。
一一三封仲子紅于鄂原本脫「于」字。據(jù)陳其榮本補(bǔ)。
一一四至倒二「懿王居犬邱」至「故號(hào)曰五都」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bǔ)之字加括號(hào)。以別之。=脫‧茲據(jù)宋本御覽校正。其=一一至一二頁(yè)三段。均引自御覽一五五。而多有
一二 衍之字改為小字旁列。校補(bǔ)之字加括號(hào)。以別之。=據(jù)宋本御覽校正。其
一三二注左氏隱十一年「一」原本誤作「四」據(jù)左傳改。
一四三舒鮑原本脫「舒鮑」兩字。據(jù)左傳補(bǔ)。
一五二與秦同祖……大公叔穎「秦」原本作「嬴氏」「叔穎」原本作「潁叔」均據(jù)廣韻改。
一五三廩君案御覽三七「廩」作「稟」而同書七六九、九四四皆作「廩」「廩」、「稟」通。故仍之。陳其榮本改作「稟」
一五七至八注御覽三百七十一「御覽」原本作「又」案本條為御覽三七一引世本文。而上條乃引自寰琮記。故改。
一五倒二通志氏族略原注作「又」字。案此條不見御覽。乃通志氏族略引世本文。原注似與下條「舒蓼氏」注顛倒。今改正。
一七三季平子支孫「孫」原本作「子」據(jù)氏族略改。
一七五公子子工之后原本脫「工」字氏箷略作「子共」案春秋氏族譜。齊傾公字有「子工」無(wú)「子共」據(jù)補(bǔ)。
一七九陳僖子「子」原本作「公」據(jù)姓纂、春秋氏族譜改。
一七倒一參胡后原本脫「后」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38-
一八四季夙氏「氏」原本作「公」據(jù)氏族略改。
一八五晉大夫大狐伯原本脫「大」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一八六晉公子大戊之后原本脫「大戊之后」四字。據(jù)氏族略補(bǔ)。
一八七所以別族「所」原本作「取」據(jù)氏族略改。
一八八強(qiáng)梁氏……會(huì)生強(qiáng)原本會(huì)下脫「生」字「強(qiáng)」均作「疆」據(jù)氏族略增改。
一九一方叔氏原本作「鼓方氏」據(jù)氏族略改。
一九二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原本「氏」作「子」「宣」下脫「子」字。據(jù)氏族略增改。
二0一強(qiáng)‘原本此條「強(qiáng)」均作「疆」據(jù)氏族略改。
二0倒一子姓原本脫此兩字。據(jù)姓氏急就篇補(bǔ)。
二0四莢氏原本此條「莢」均作「菱」據(jù)姓氏急就篇改。
二0八豈同族乎案姓氏急就篇。此句非世本文。
二二七、八林生莊王佗。佗生僖王胡齊齊生……鄭生頃王巨巨生……瑜生……夷生……心生……貫生……原本「林」作「桓王」?!纲ⅰ棺鳌盖f王」?!庚R生」上衍「胡」字「鄭」作「襄王」?!妇蕖棺鳌疙曂酢埂歌ぁ棺鳌付ㄍ酢??!敢摹棺鳌负?jiǎn)王」?!感摹棺鳌胳`王」?!纲F」作「景王」。均據(jù)左傳昭二十六年正義校正。
二二倒一卜其四……上……而生后稷原本「四」下衍「四」兩字?!干稀棺鳌冈埂付棺鳌甘恰箵?jù)詩(shī)生民正義刪改。
二三一注曰陳豐原本「豐」作「」「」下衍「是」字。據(jù)御覽改
二三四顓頊……產(chǎn)老童 老童……產(chǎn)重及黎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原本漏注出處。
-39-
二三四、五黃帝娶于西陵氏……累祖……顓頊母濁山氏之子案此兩條引自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原本漏注出處。原本「陵」下脫「氏」字?!咐邸棺鳌咐邸埂?。濁」作「獨(dú)」「之」下脫「子」字。均據(jù)海內(nèi)經(jīng)補(bǔ)正。
二三倒三是也昆吾者又案此語(yǔ)見史記集解。為「陸終六子」之注。獨(dú)引此句未知何義。帝注「又」字。亦莫知所指。陳其榮本刪之。是。
二四倒三勝墳氏「墳」原本作「濆」據(jù)御覽改。
二四倒二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原本「氏」下有「子」字?!缸印瓜聼o(wú)「謂之」兩字?!干棺鳌副尽埂!傅邸棺鳌笀颉?。均據(jù)御覽校正。
二四倒一鯀娶有莘氏曰女志原本「有莘氏」誤作「華氏」「氏」下脫「曰」字。據(jù)御覽增改。
二五二熙生微公弗原本脫「微公」兩字。據(jù)禮記明堂位正義補(bǔ)。
二五三穆公不衍原本脫「不」字。據(jù)禮記檀弓正義改。
二五三、四隱公之后仍有六世為君隱七年案左傳正義。此滕之隱公。非魯隱公。滕譜亦引此語(yǔ)。又注「七」字。原本誤作「六」。
二八二注成十五年案本條見左傳成十五年正義。原本漏注。今補(bǔ)。
二八倒一州即讎也案左傳、國(guó)語(yǔ)、史記。魏武子名「犨」或作「犨」無(wú)出「讎」或「」者。
二九三注莊子索隱中「索隱中」三字不可解。疑衍。
二九四而無(wú)哀王本條兩引「而無(wú)哀王」案史記此系集解、索隱解世本之語(yǔ)。非世本文也。
-40-
二九六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會(huì)會(huì)生士燮原本作「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會(huì)武子士會(huì)生文叔士燮」據(jù)左傳正義引世本文刪正。
二九六宣叔「」原本誤作「」據(jù)左傳改。下同。
二九倒二子生叔正官伯原本「子」上衍「叔」字。據(jù)左傳刪。
二九倒一子生籍游原本「子」上衍「季」字。據(jù)左傳刪。
三0一注宣十二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0倒一鳴產(chǎn)莊子啟方案王刻史記作「莊」殿本作「桓」
三一四左氏襄二十九年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一倒四陳僖子乞產(chǎn)成子常案本條見史記齊世家索隱。原本漏注。又「陳」原本誤作「東」據(jù)史記改。
三二六注檀弓上原本漏注出處。今補(bǔ)。
三二倒二武公孫氏出于原本作「出子武公」據(jù)左傳改。
三三二「召穆公」條案此條應(yīng)置于燕譜。
三三倒三荀子非十二子篇原本誤作「蒍子非相篇」今改。
三四四陳遂舜后原本無(wú)「遂」字。案「陳舜后」三字非世本文。而路史后紀(jì)注引世本有「陳遂舜后」一語(yǔ)。據(jù)補(bǔ)「遂」字。
三四四注史記陳世家索隱「宋忠曰」以下。為史記索隱引宋忠注文。原本漏注。今補(bǔ)。
三四八仍有六世為君原本作「六世孫」據(jù)左傳改。
三四倒一「幽州郡北燕」條案此條宜置居篇。而「幽州郡北燕」一語(yǔ)非世本文。
張澍稡集補(bǔ)注本輯世本序(一)
賜進(jìn)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貴州玉屏縣事武威張 澍稡集補(bǔ)注
周禮瞽蒙掌諷誦詩(shī)。世奠系。鄭注云。奠或?yàn)榈?。杜子春云。帝讀為定。其字為奠。書亦或?yàn)榈臁J赖煜?。謂帝系諸侯卿大夫世本之屬。又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注謂帝系世本之屬。天子曰帝系。諸侯曰世本。杜子春謂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也。楚語(yǔ)莊王使士亹傅太子葴。申叔時(shí)曰。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焉。以休懼其動(dòng)。注。世。先王之世系也。為之陳有德者世顯而暗亂者世廢也。后鄭云。世之而定其系。謂書于世本。以世與系為一事解之。賈公彥云。王謂之帝系。諸侯卿大夫謂之世本。又分言之。其實(shí)散則通稱矣。漢太史公司馬遷修史記。因周譜。明世家。多采世本。然春秋正義云。今之世本。與司馬遷言不同。劉向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記。錄黃帝以來(lái)至春秋時(shí)王侯諸國(guó)世卿大夫系謚名號(hào)。與左氏合也。唐史柳沖傳載柳芳言亦然。顏之推據(jù)皇甫謐帝王世紀(jì)說。為左丘明所篹。劉知幾史通云。楚漢之際。有好事者。錄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終乎秦末。號(hào)曰世本。又曰。世本辯姓。著自周室。劉恕通鑒外紀(jì)。以為世本經(jīng)秦漢儒者改易??追f達(dá)尚書正義。以世本經(jīng)暴秦。為儒者所亂。是此諸本已。晉杜預(yù)采世本以為春秋世族譜。然亦旁引傳記。不盡依世本也。要之。系秦漢以前書。中壘孟堅(jiān)以為出古
O史官者近之。班彪以為十五篇。劉向錄中秘書。以十五篇為二卷。索隱亦以為十五篇。隨經(jīng)籍志因之云。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劉向篹。篹云者。篹集之。非作也。觀更生自言為古史官所記可知矣。隨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篹。衷蓋注而廣之也。王侯大夫譜云。趙孝成王丹生悼襄王偃。偃生今王遷。是作者猶值趙王遷時(shí)。且司馬遷已采用。豈劉宋二人所作乎。然其書自宋時(shí)已不傳。鄭樵氏族略。王伯厚姓氏急就篇。所引寥寥。皆采獲他處。不見本書故耳。余翻閱緗帙。有引用者著錄之。乃集得作篇。居篇。氏姓篇。帝系篇。王侯大夫譜篇。共五篇。聊以管穴。裨益宋注。其有聽瑩。亦從闕如。庶幾存此一。異日博雅之士。因其蕝。增補(bǔ)缺略。亦古籍之幸也。若顏之推謂此書有燕王喜漢高祖。殆非本文。蓋亦如神農(nóng)本草。有豫章朱崖趙國(guó)常山等郡縣。歸藏黃帝書。而坤啟筮。有堯降二女以妃舜之語(yǔ)?;嫔胶=?jīng)。有長(zhǎng)沙零陵桂陽(yáng)諸地名。周公作爾疋。有張仲孝友??鬃幼鞔呵?。而曰孔丘卒。李斯作蒼頡篇。有漢兼天下海內(nèi)。并豨黥韓覆。討畔滅殘。皆為后人所羼云。
世本后序
吾觀天老五姓之對(duì)。河圖記姓之篇。中侯賜姓之文。家語(yǔ)本姓之解。咸言氏姓。卓乎有聞。蓋古者圣人律定姓以協(xié)五音。司商掌旅協(xié)姓以定其名。瞽蒙世奠系。小史復(fù)辨其昭穆。宗伯掌禮秩。宗祝復(fù)等其親疏。厥事綦重。本原系焉。楚三閭掌王族以厲國(guó)士。晉九宗世系以守宗祊。史伯之述祝融以柔生嘉材。申叔之告太子以昭明廢昏。此能言吾祖。郯子見師。不識(shí)其先。籍談見笑與。司馬遷為史記。既周譜。實(shí)依世本。大戴禮紀(jì)帝德。雖次帝系。亦原世本。韋昭注國(guó)語(yǔ)。根氐以考其流。士安作世紀(jì)。采擇以溯其源。中壘言其記春秋名氏。與左傳相符。孟堅(jiān)謂其黃帝以來(lái)。為古史所錄。蓋得其實(shí)矣。漢初得之。仿為劉氏承堯?;矢χ鴷?。出于丘明之手。綏和元年。以世本相發(fā)明。封孔子之后。康成駁義。以世本言姓氏。分上下之別。亦復(fù)援以為據(jù)。信其有征也。而或指為劉向所篹。何以腐遷先采其言?;蛴忠詾樗沃运帯2恢僮訉?shí)廣其注。故劉昫以為經(jīng)秦漢儒者改易。斯為確論。傅巽乃謂秦漢好事者所作。未為知言矣。若孫卿血脈。子云家牒。聊謀姓譜。薛綜宗圖。幼安姓氏之歌。潛夫姓氏之志。仲遠(yuǎn)姓氏之篇。摯虞族姓之記。杜預(yù)世族之書。承天姓苑之譔。賈家之要狀英賢。王儉之百家集譜。皆因襲此書。非同造也。至元魏徒尚門地。是三桓賢于四科矣。李唐競(jìng)夸閥閱。而冠冕混于皁隸矣。彼林寶篹元和。不知己姓之由來(lái)。夾漈以為
#嘆息。義府廣類例。乃以軍功升譜限。薦紳目為勛格。何能如魯之仲。晉之胥臣。鄭之子羽。楚之射父乎。余既痛錫土之義不著。常補(bǔ)風(fēng)俗之佚文。念肉譜之說不明。用傳世本之古籍云爾。
世本卷第一
漢五業(yè)從事宋衷注 清武威 張 澍集補(bǔ)注
澍桉三國(guó)志。宋衷。南陽(yáng)章陵人。后漢荊州五等從事。與劉表共定五經(jīng)章句。督郵班碑云為五業(yè)博士。隨志云五業(yè)從事。又桉魏略言樂詳云五業(yè)并授。即五經(jīng)也。衷定五經(jīng)章句。故立此官官之。今魏志作五等者訛。唐藝文志。宋衷注世本四卷。詩(shī)正義引宋仲子注。仲子即衷字。魏志作宋忠。字之通也。又有世本別錄及宋均注世本七卷。宋均漢書有傳。然謝承書宗資傳。均為宗資之祖父。則當(dāng)作宗。范書作宋均誤。此宋均宜為注緯書者。均于詩(shī)譜序曰。我先師北海鄭司農(nóng)。則均是玄之傳業(yè)弟子。宗均字叔庠。卒于建初元年。鄭玄生于桓帝時(shí)。于獻(xiàn)帝五年卒。宗均不能為其徒也。史記索隱云。裴注頻引孫檢注世本。不知其人本末。蓋齊人也。今采集此書。亦附宋均孫檢注數(shù)條。題宋衷。從其多云。又注稱宋衷宋忠宋仲子?;蛑狗Q注。各隨所見之書因之。若唐志所云王氏注世本譜二卷。今不可得矣。
作篇。
澍桉論衡對(duì)作篇云。言茍有益。雖作何害。倉(cāng)頡之書。世以紀(jì)事。奚仲之車。世以自載。伯余之衣。以辟寒暑。桀之瓦屋。以辟風(fēng)雨。夫不論其利害。而徒譏其造作。則倉(cāng)頡之徒有非世本十五家皆受責(zé)也。又桉
周禮注智者創(chuàng)物。謂始開端造器物。若世本作者也。明堂位正義云。世本書名。有作篇。其篇記諸作事。
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禮記月令疏。
澍桉古史考云。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儷。鹿皮也。通典唐志皆作儷。白虎通作離。云雙皮也?;槠杆]皮為裘服。不忘古也。何休云。儷皮玄纁。取其順天地也。鹿皮所以重古也。又楚詞云。命蹇修以為理。王逸注。伏羲臣。謂為媒理主婚姻。洪慶善以為宓妃。伏羲之女。故使臣以為理。修明嫁娶。禮始伏羲也。風(fēng)俗通亦云。女媧禱祠神示而為女媒。因置昏姻。一云黃帝始制嫁娶。
伏羲作琴。山海經(jīng)注。
澍桉通鑒前編音釋引世本云。伏羲氏削桐為琴。面圓法天。底平法地。龍池八寸通八風(fēng)。鳳池四寸。象四時(shí)。五弦象五行。長(zhǎng)七尺二寸。以修身理性。反天真也。達(dá)靈成性。象物昭功也。系宋衷注文。又桉太平御覽。伏羲之琴名離。琴譜。伏羲琴名龍吟。樂錄。伏羲琴二十七弦。古今注以為二十五弦。郭璞云十弦。琴操言五弦。并失之。當(dāng)以二十七弦為是。廣雅伏羲琴七尺二寸?;蛟迫吡缌帧3~伏羲駕辯。劉淵林曰。伏羲作琴制此曲。
伏羲作瑟。初學(xué)記。通志樂略。廣韻。
澍桉通典引世本云。庖羲瑟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風(fēng)俗
通引世本云。宓羲作瑟。八尺一寸。四十五弦。黃帝書。泰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書鈔玉海引世本云。伏羲作瑟。五十弦。瑟。潔也。使人清潔于心。淳一于行也。皆系宋衷注文。孫愐引云庖犧作瑟。
神農(nóng)作琴。風(fēng)俗通。初學(xué)記。
澍桉博雅引世本云。神農(nóng)氏琴長(zhǎng)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宮商伏羲琴長(zhǎng)七尺二寸。上有五弦。當(dāng)系宋衷注文。揚(yáng)雄琴清英云。昔者神農(nóng)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又桉說文云。琴。神農(nóng)所作?;缸T新論亦云神農(nóng)作琴。
神農(nóng)作瑟。山海經(jīng)注。
澍桉路史。神農(nóng)度瑤瑟。而保合太和。閑民欲。
女媧作笙簧。文選長(zhǎng)笛賦注。太平御覽。明堂位疏。書鈔。風(fēng)俗通。宋衷注。女媧。黃帝臣也。
澍桉女媧。太昊氏之女弟。此言黃帝臣。誤矣。盧仝以為伏羲婦。尤非。博雅引世本云。女媧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當(dāng)系宋注。帝王世紀(jì)。女媧氏。風(fēng)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唐樂志。女媧作笙。列管于匏上。納簧其中。風(fēng)俗通書鈔引無(wú)笙字。
隨作笙。風(fēng)俗通。通志樂略。宋衷注。隨。女媧氏之臣。路史注。
澍桉藝文類聚通典引世本。有未知其何代人也句。系注文。又桉說文。隨作笙。女媧氏作簧。是笙簧二器。或謂簧即笙中之簧。應(yīng)劭引世本云。隨作笙。笙長(zhǎng)四寸。十二簧。像鳳之身。正月之音也。物生故謂之笙也。當(dāng)系宋注。
隨作竽。廣韻。文選注。太平御覽。路史注。
澍桉周禮春官疏。竽長(zhǎng)四尺二寸。注。竽。管類。用竹為之。形參差象鳥翼。鳥火禽。火數(shù)七。冬至之時(shí)之。冬水用事水?dāng)?shù)六。六七四十二。竽之長(zhǎng)蓋取于此也。
顓頊命飛龍氏鑄洪鐘。聲振而遠(yuǎn)。太平御覽。
澍桉呂氏春秋,顓頊命飛龍作。效八風(fēng)之音。命之曰承云。以祭上帝。是飛龍氏能審音。故作鐘也。又桉三墳。伏羲氏命臣、飛龍氏造六書。是春皇時(shí)先有飛龍氏也。三墳又以朱襄為飛龍氏。拾遺記。顓頊即位。受文德者。錫以鐘磬。有浮金之鐘。
祝融作巿。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玉篇。宋衷云。祝融。顓頊臣也。為高辛氏火正。釋文。
澍桉古史考。神農(nóng)作巿。高陽(yáng)氏衰。市官不修。祝融修市。然則巿之作自神農(nóng)。祝融特因而修之。非作也。
句芒作羅。玉海。路史注。宋衷注。句芒。伏羲臣。
澍桉周易。庖羲氏王天下。結(jié)繩而為網(wǎng)罟。古史考。伏羲氏觀蒙而作網(wǎng)。抱樸子。太昊師知蛛而結(jié)網(wǎng)。
芒作網(wǎng)。太平御覽。宋衷注。芒。庖羲氏之臣。
澍桉路史引作芒氏?;蜃骶涿ⅰ问洗呵锕攀房疾⒃品俗骶W(wǎng)。
黃帝使羲和作占日。史記索隱。玉海。
澍桉呂氏春秋云。羲和作占日。占日者。占日之晷景長(zhǎng)短也。大荒南經(jīng)有羲和之國(guó)。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郭注。蓋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啟筮曰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旸谷。故堯因此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時(shí)。尸子曰。造歷象者。羲和子也。廣韻羲和造歷。又桉司馬貞引世本。無(wú)作字。
常儀作占月。史記索隱。玉海。
澍桉常儀氏也。一作尚儀。儀古音與我同。后世遂有嫦娥之說。因音近而訛。春秋時(shí)有常儀靡。即常儀氏后。杜預(yù)注為地名。誤占月。占月之晦朔弦望也。司馬貞引無(wú)作字。
臾區(qū)占星氣。史記索隱‧
澍桉臾區(qū)即車區(qū)。亦作鬼容蓲。實(shí)一人也。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寶鼎宛朐。問于鬼臾區(qū)。又曰。鬼臾區(qū)。號(hào)大鴻。死葬雍。李奇注。區(qū)。黃帝時(shí)諸侯。占星氣。謂占星之昏明流霣。主何瑞禎變異。及云物變風(fēng)氣方
隅時(shí)候也。
伶?zhèn)愒炻蓞?。史記索隱。
澍桉伶?zhèn)悺|S帝臣。史記律書。黃帝使伶?zhèn)愔笙膸O谷取竹。截十二管以象鳳鳴。呂氏春秋。黃帝使伶?zhèn)愖源笙闹骼鲋?。取竹于嶰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jié)間而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凰之鳴。雄鳴六。雌鳴六。以為律呂。晉志。黃帝作律。以玉為管。長(zhǎng)尺六寸。為十二月。言黃帝作者。明君得統(tǒng)臣也。一作泠綸。
太橈作甲子。春秋序正義。舜典疏。史記索隱。宋注。大橈。黃帝史官。
澍桉月令章句云。太橈探五行之精。占斗綱所建。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支干相配以成六旬也。又桉漢律歷志。伏羲有甲子元?dú)v。陳鳴歷書序云。伏羲推策作甲子。是太昊時(shí)已有甲子。至太橈特配甲子作納音耳。非甲子始太橈也。橈一作撓。
隸首作算數(shù)。文選西京賦注。史記索隱。宋注。隸首。黃帝史也。
澍桉隸首作九章算數(shù)。博物志。黃帝臣。一云黔如即隸首。呂氏春秋云。黔如為慮首。史言作算之始者也。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zhǎng)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為一握。徑象干律黃鐘之一。而長(zhǎng)象坤呂林鐘之長(zhǎng)。又桉文選注引無(wú)算字。
容成作調(diào)歷。堯典疏。太平御覽。史記索隱。春秋序疏。宋衷注。容成。黃帝之臣。
澍桉容成因五量。治五氣。起消息。察發(fā)斂。作調(diào)歷。歲紀(jì)甲寅。日紀(jì)甲子。而時(shí)節(jié)定。歲交己酉。實(shí)黃帝之五十年也。史記索隱云。世本及律歷志。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qū)占星氣。伶?zhèn)愒炻蓞?。大橈作甲子。隸首作算數(shù)。容成綜斯六術(shù)而著調(diào)歷。后漢書注引博物記云。容成氏作歷。注。黃帝史官。而律歷志云黃帝作歷者。君得統(tǒng)臣也。又桉尸子云。羲和造歷。楊泉物理論以為神農(nóng)造歷日。與世本說異。
沮誦蒼頡作書。廣韻。太平御覽。宋衷注。沮誦蒼頡。黃帝之史官。
澍桉尚書序正義引云蒼頡作書。無(wú)沮誦字。周禮外史疏引云蒼頡造文字。注。蒼頡。黃帝之史。援神契云。蒼頡視龜而作書?;茨献釉啤In頡作書。天雨粟。鬼夜哭。呂氏審分覽云。蒼頡作書。高誘注。蒼頡生而知書寫。仿鳥跡以造文章。說文。庖羲氏始作易八卦。神農(nóng)氏結(jié)繩為治。黃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迒之跡。初造書契。蒼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沮誦蒼頡為黃帝左右史。唐六典。宋注云。黃帝之世。始立史官。沮誦蒼頡。居其職矣。至于夏商。乃置左右。言則左史書之。動(dòng)則右史書之。故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經(jīng)尚書。事經(jīng)春秋者也。初學(xué)記。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史皇蒼頡。同階不作。沮誦未審也。帝王世紀(jì)云。黃帝史官蒼頡。取象鳥跡。始作
文字。記其言動(dòng)。謂之書契。而河圖玉版云。蒼頡為帝南巡。登陽(yáng)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fù)圖。丹甲青文以授之。是蒼頡為帝。又非史官矣。而漢熹平六年蒼頡廟碑云。蒼頡天生德于大圣。四目靈光。為百王作憲。而孔演像素命苞言帝王之相曰。蒼頡四目。是謂并明。非人臣也。
史皇作圖。文選宣貴誄注。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宋衷曰。史皇。黃帝臣也。圖謂畫物象也。
澍桉類聚引世本云。史皇作畫。又桉淮南子注。史皇。蒼頡也。春秋元命苞云。蒼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龍顏侈哆。四目靈光。實(shí)有睿德。生而能書。及受河圖綠字。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埶。俯察龜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chuàng)文字。治百有一十載。都于陽(yáng)武。終葬衙之利鄉(xiāng)亭。亦以史皇為蒼頡。然路史引世本云。史皇蒼頡同階。是史皇非即蒼頡也。
黃帝作旃。爾疋釋文。宋均注。通帛為旃。冕。冠之有旃者。路史注。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黃帝作旃冕。春秋合誠(chéng)圖曰。黃帝黃冠。三禮圖亦言黃帝作冕也。
黃帝作冕旒。士冠禮疏。宋仲子注。冕。冠之有旒者。禮文殘缺。形制難詳。左桓二年疏。
澍桉古史考。黃帝臣常先作冠冕。謂之元服。故加常先為冕侯也。
胡曹作冕。昭二十四年疏。太平御覽。宋忠注云。胡曹。黃帝臣。藝文類聚。
澍桉冕起于黃帝。加飾起自唐虞。又桉物原荀始為冠。亦黃帝臣。
伯余作衣裳。太平御覽。宋注。余。黃帝臣也。
澍桉伯余即黃帝。河圖挺佐輔云。荼古舒字。或作余。即黃帝也?;茨献釉?。伯余之初作衣也。纟(火又)一作絲。麻索一作素??|。手經(jīng)指拄。一作緝。后世為之機(jī)杼。勝一作體。復(fù)以便一作辨。其用。許慎注。亦以伯余為黃帝。
胡曹作衣。路史國(guó)名記。廣韻。
澍桉古史考云。胡曹作袞服九章。
黃帝造火食。禮記疏。
澍桉逸周書云。黃帝始蒸谷為飯。管子云。黃帝作鉆燧生火以熟蒙臊。民食充。無(wú)茲月曷之疾。而天下化。
夷作鼓。通典。通志。藝文類聚
澍桉夷即黃帝次妃彤魚氏之子夷鼓。其名鼓。以其作鼓。猶無(wú)句之稱磬叔。相土之號(hào)乘杜也?;矢χk謂夷鼓一名蒼林。古今人表以蒼林為嫫母子。又桉禮云。伊耆作鼓。
伶?zhèn)愖黜?。廣韻。
澍桉御覽引磬字作聲。通禮義纂。帝使伶?zhèn)愒祉唷A_泌云。伶?zhèn)愒祉嘁灾C八音。五音調(diào)以立天時(shí)。八音交以正人位。
黃帝見百物始穿井。太平御覽。初學(xué)記。
澍桉逸周書。黃帝穿井。又桉說文。八家為井。象構(gòu)干形。墨子。二舍共一井。
尹壽作鏡。事物原始。注。黃帝臣。
澍桉玄中記云。尹壽。堯臣也。作鏡。此說誤。蓋鏡肇于軒轅。尹壽為臣。君得統(tǒng)臣。故諸書又言黃帝作鏡也。堯師君疇。一作尹壽。字之誤。正字通希姓錄引世本。均作玄壽。疑誤。
于則作扉履。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注。于則。黃帝臣。草曰屨。麻曰履也。
澍桉御覽引無(wú)扉字。事物紀(jì)原引麻下有皮字。
蚩尤以金作兵器。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宋衷注。蚩尤。神農(nóng)臣也。
澍桉路史引世本云。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太平覽御引世本云。蚩尤作兵。又桉太白陰經(jīng)。伏羲以木為兵。神農(nóng)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是兵起于太昊。蚩尤始以金為之。管子地?cái)?shù)篇。蚩尤受葛盧山之金而作劍鎧矛戟。春秋元命包。蚩尤虎卷威文立兵。宋均注。卷。手也。手文威字也。呂氏春秋。蚩尤作兵。非作兵也。高誘注。非始作之也。
巫咸作筮。周禮龜入疏。初學(xué)記。宋衷注。巫咸。不知何時(shí)人。
澍桉歸藏易云黃帝將戰(zhàn)。筮于巫咸。莊子逸篇。黔首多疾。黃帝立巫咸以通九竅。路史。神農(nóng)時(shí)有巫咸主筮。太平御覽引世本宋注云。巫咸。堯臣也。以鴻術(shù)為帝堯之醫(yī)。郭璞巫咸山賦序本之。古史考。殷巫
咸善占筮。書伊陟贊。巫咸作咸乂。四篇外國(guó)圖云。昔殷帝太戊。使巫咸禱于山河。說文云。古者巫咸初作巫。王逸楚詞注。巫咸。古神巫也。當(dāng)殷中宗之時(shí)。隨志有巫咸五星占一卷。是其人善星歷審矣。且神農(nóng)黃帝唐堯殷商時(shí)。皆有巫咸也。又桉古史考。伏羲作卦始有筮。其后殷時(shí)巫咸善筮。則筮不起于巫咸矣。
巫彭作醫(yī)。山海經(jīng)注。初學(xué)記。
澍桉海內(nèi)西經(jīng)。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yáng)巫履巫凡巫相。郭注。皆神醫(yī)也。說文云。古者巫彭初作醫(yī)。又桉當(dāng)時(shí)俞跗察明堂。識(shí)表里陰陽(yáng)之病機(jī)。雷公究息脈。詳炮炙之藥性。桐君定本草。采金石草木之藥材。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寒衰。知牛馬形氣生死之診。岐伯推太素之八十一問難。作內(nèi)經(jīng)。而藏府別。經(jīng)絡(luò)彰。王得內(nèi)經(jīng)之旨。巫彭則處方皿餌。湔澣刺治也。玉海引作巫咸作醫(yī)。與巫咸為帝堯醫(yī)者合。
巫咸作銅鼓。通典。
澍桉杜佑云。世本巫咸作銅鼓。蓋南中所制。又桉漢馬援征五溪。作銅鼓。季漢諸葛亮征南蠻。作銅鼓以鎮(zhèn)之。蓋本巫咸之遺意。又桉地理志。安邑。巫咸山在南。王黃帝經(jīng)序云。解州鹽池北。一水名巫咸河。緯略云。今平陽(yáng)有巫咸頂。云是巫咸修真處。更有巫咸山。巫咸墓。巫咸谷。在夏縣東。是巫咸。河?xùn)|人
也。而史記正義云。巫咸。吳人。今蘇州常熟縣西海虞山上有巫咸巫賢。越絕書。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此史記正義所本。
共鼓貨狄作舟。藝文類聚。初學(xué)記。山海經(jīng)注。廣韻。宋衷云。二人。并黃帝臣。
澍桉玉海引世本云。古者觀落葉。因以為舟。當(dāng)是宋注。又桉共鼓見木可以浮水而渡。即刳木為舟。化狐見魚尾畫水而游。乃剡木為楫以行舟。路史引貨狄作化狐。說文同。蓋化即古貨字。狐狄字形相近而易。又桉山海經(jīng)。番禹始為舟。墨子棄作舟。又工倕作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束發(fā)蒙記。伯益作舟。
倕作鐘。風(fēng)俗通。初學(xué)記。廣韻。通志略。山海經(jīng)注。宋注云。垂。黃帝工人。宋均云。舜臣。鑄大鐘。
澍桉風(fēng)俗通引世本云。垂作鐘。秋分之音也。通典玉海引世本云。黃帝工人垂造鐘。宋志引世本云。鐘者。黃帝工人垂所造。博雅。倕氏鐘十六枚。曹憲注云。世本垂造鐘。垂。舜臣。帝王世紀(jì)。嚳命倕作鞞。是垂為工之通名。非一人也。諸書皆以鐘為樂器。惟明堂位正義云。舜典垂作共工。鄭不見古文以為堯垂所作調(diào)和之鐘。爾疋釋文引世本。亦以垂所作鐘為飲器。山海經(jīng)。伏羲之孫鼓延始為鐘。又云伯陵作鐘。呂氏春秋。黃帝使榮彳爰造鐘。
垂作規(guī)矩準(zhǔn)繩。玉篇。
澍桉漢律歷志。權(quán)與物鈞而生衡。衡運(yùn)生規(guī)。規(guī)圜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zhǔn)。準(zhǔn)正則衡平而鈞權(quán)矣。是為五則。規(guī)者。所以規(guī)圜器械。令得其類也。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準(zhǔn)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繩者。上下端直。經(jīng)緯四通也。
垂作銚。詩(shī)臣工疏。宋仲子云。銚。刈也。
澍桉釋文引世本云。垂作銚鏵。左傳疏引無(wú)銚字。毛傳。錢。銚也。銚即(兆)斗也。管子云。農(nóng)之事。必有一耜一銚。方言。臿。燕東北朝鮮洌水之間謂之(兆)斗。宋魏之間謂之鏵?;蛑^之鍏。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臿。沅湘之間謂之畚。趙魏之間謂之喿。東齊謂之梩。釋名云。鏵銚。刳地為坎也。
垂作耒耜齊民要術(shù)。路史。宋注。垂神農(nóng)之臣也。
澍桉高誘注淮南子。郭璞注山海經(jīng)。并云垂堯巧工也。而王篇云。倕。黃帝時(shí)巧人名。此云神農(nóng)臣。未審何本。路史云。垂。句龍子。夫神農(nóng)作耒耜。見于易。為斧斤。作鉏耨。見于周書矣。
垂作耨。僖三十三年疏。
澍桉古史考。神農(nóng)作耨。說文云。耨。曲耕木也。
咎繇作耒耜。太平御覽。
澍桉世本既云垂作耒耜。復(fù)云咎繇作耒耜。夫倕為巧工。作耒耜有明征。若咎繇則未前聞也。疑御覽引有
。御覽又引云鯀作耒耜。尤誤。=
揮作弓。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藝文類聚。注云。揮。黃帝臣。
澍桉唐世系表。以揮為青陽(yáng)第五子。無(wú)據(jù)。少昊子作弓者。蓋般爾。揮自黃帝子也。類聚引世本注云。青陽(yáng)氏子揮。以弧矢命世。與宋注異。初學(xué)記引揮下有始字。張勃吳錄。揮觀弧星始制弧者?;∪鐝堉且?。又桉越絕書。黃帝作弓。墨子。羿作弓。呂氏春秋。夷羿作弓。山海經(jīng)。少昊生般。是始為弓。荀子。倕作弓。
牟夷作矢。山海經(jīng)注。初學(xué)記。射義疏。太平御覽。藝文類聚。注云。牟夷。黃帝臣。
澍桉矢亦曰箭。以小竹作干。長(zhǎng)三尺一寸。膠翎為羽。煉金為簇。簇之可貫肢體。以威天下。荀子注及說文作夷牟。山海經(jīng)引世本作牟夷。又桉荀子云。浮游作矢。
逢蒙作射。藝文類聚。
澍桉世本言逢蒙作射者。蓋作射法也。故漢書藝文志。兵技巧十三家。有逢門射法二篇。顏師古曰。即逢蒙。呂氏春秋作門。荀子史記皆同。莊子作蓬蒙。法言作逢蒙。音薄紅切。鹽鐵論作逢須。惟孟子作逢蒙。
雍父作杵臼。廣韻。太平御覽。宋衷云。雍父。黃帝臣也。
澍桉字。御覽引作臣。說文亦云黃帝臣雍父。近刻廣韻作羅父。誤。御覽引云雍父作舂。玉篇引云雍父
作臼。又桉呂氏春秋。赤冀作杵臼。桓譚新論。伏羲作杵臼。然黃帝內(nèi)傳。以為帝斬蚩尤。因作杵臼。斷木作杵。掘地為臼。以火堅(jiān)之。使民舂粟。與易系辭合。
胲作服牛。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宋衷注云。胲。黃帝臣也。能駕牛。又云。少昊時(shí)人。始駕牛。
澍桉胲。天中記作骸。牛一作馬。疑誤。路史引胲上有臣字。路史注引世本云。胲為黃帝馬醫(yī)。嘗醫(yī)龍。是以胲為。即馬師皇也。一說寒哀為馬師皇。呂氏春秋云。王作服牛。亦黃帝臣也。
相土作乘馬。楊倞荀子注。鄭康成周禮校人注。
澍桉荀子云。乘杜作乘馬。楊倞注以其作乘馬。故謂之乘杜。相土。契孫也。四馬駕車。起于相土。故曰作。以其作乘馬之法。當(dāng)系宋注。而楊倞引作世本文。紀(jì)年云。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而玉篇云。黃帝臣相乘馬。以相為黃帝臣。又脫漏作字。誤矣。荀子。呂氏春秋。皆云杜作乘馬。杜即相土也。毛詩(shī)自土沮漆。齊詩(shī)作自杜沮漆。徹彼桑土。韓詩(shī)作徹彼桑杜。禹貢云土夢(mèng)作乂。古文作云杜夢(mèng)作乂。蓋字通也。尚書疏引王肅云。相土在夏為司馬之職。掌征伐。
臘作駕。廣韻。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乘雅作駕。呂氏春秋云。乘雅作駕。蓋乘雅合聲即臘也。又桉王作大車之輗。轅端橫木縛軛以駕牛。乘雅造小車之軏。轅端上曲鉤衡以駕馬也。
奚仲始作車。山海經(jīng)注。太平御覽。后漢書注。
澍桉古史考。黃帝作車。引重致遠(yuǎn)。少昊時(shí)駕牛。禹時(shí)奚仲駕馬。左傳注。奚仲為夏掌車服大夫。后漢輿服志。荀子注。并云奚仲為車正?;茨献?。奚仲。堯時(shí)為車正。文選注引文子云。奚仲為工師。山海內(nèi)經(jīng)謂奚仲子吉光。以木為車。郭景純注。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創(chuàng)意。呂氏春秋審分覽。奚仲作車。高誘注。奚仲。黃帝之后。任姓也。傳曰。為夏車正。封于薛。劉芳徐州記。奚公山。在滕縣東南六十里。奚仲造車處。上有軌轍。見存。又桉服牛乘馬。以利天下。所起遠(yuǎn)矣。不始奚仲也。
韓哀作御。文選圣主得賢臣頌注。宋衷曰。韓哀。韓文侯也。時(shí)已有御。此復(fù)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漢書注。
澍桉呂覽。以寒哀與。黔如隸首等并列。蓋皆黃帝臣也。又大禹之御有郭哀。韓哀或即郭哀。蓋同姓。猶秦政稱趙政也。仲子注為韓文侯。殊無(wú)左證。顏師古謂特善御耳。非始作也。亦縣擬之詞。韓。呂覽作寒。古韓寒字通。一引本文哀下有侯字者非。
宿沙作鹽。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路史注。為魚鹽之利。齊靈公臣。齊濱海。故宋注。宿沙。
澍桉北堂書鈔引世本云。夙沙氏始海為鹽。夙沙。黃帝臣。路史注引宋衷注。夙沙氏。炎帝之諸侯。今安邑東南十里有鹽宗廟。一作質(zhì)沙。說文作宿沙。在炎帝時(shí)?;蛟圃诘劭?。逸周書。昔者質(zhì)沙三卿朝而無(wú)禮。君怒而久拘之。嘩而弗加。嘩卿謀變。質(zhì)沙以亡。即此宿沙也。仲子注為齊靈公臣。失之。御覽
書鈔路史引注。不知何以差互如是。
堯修黃帝樂為咸池。樂記疏。
澍桉樂記云。大章。章之也。注。堯樂名也。言堯德章明也。周禮闕之。或作大卷。咸池備矣。注。黃帝所作樂名也。堯增修而用之。咸。皆也。池之言施也。言德之無(wú)不施也。周禮曰。大咸。正義曰。黃帝作咸池。堯增修而用之。周禮大司樂謂之大咸。咸池雖黃帝樂。堯既增用之。世本名咸池是也。故此文次在大章下矣。又黃帝之樂。堯不增修者。別立其名。則大章是也。其咸池雖黃帝樂。堯增修者。至周謂之大咸。其黃帝之樂。堯不增修者。至周謂之大卷。
無(wú)句作磬。風(fēng)俗通。博雅。明堂位疏。山海經(jīng)注。宋衷云。毋句。堯臣也。初學(xué)記。
澍桉通典通志引世本云。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未知誰(shuí)注。又桉禮記疏皇侃云。無(wú)句。叔之別名。古史考。叔。堯時(shí)人。即無(wú)句也。通禮義纂。堯使無(wú)句作琴。五弦。樂錄云。無(wú)句。堯臣也。為堯時(shí)人審矣。雅。毋句氏磬十六枚。曹憲注。亦引世本毋句作磬。云毋句。堯臣也。文選注引世本云。叔。舜時(shí)人。疑誤。路史注引世本云。磬。叔所造。乃無(wú)句也。傳玄七謨謂伯夔作磬。無(wú)據(jù)。羅泌云。無(wú)句一作無(wú)間。無(wú)。郭引作毋。字通。
堯使禹作宮室。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玉海。爾疋釋文。
澍桉呂氏春秋。高元作宮室。高元。黃帝臣。建合宮以接萬(wàn)靈。陸賈新語(yǔ)。黃帝作宮室。白虎通。黃帝作宮
室。以避寒暑。是先于夏后氏也。淮南子。舜作室。筑墻茨屋。令人皆知去巖穴。各有家室。又桉路史引無(wú)室字。
化益作井。易釋文。路史。宋衷注。化益即伯益。堯臣。
澍桉初學(xué)記引世本云。伯益作井。太平御覽引作伯夷。誤?;茨献?。伯益作井。而龍登玄云。神棲昆侖。能愈多。德愈薄矣。
堯造圍。丹朱善之。北堂書鈔。
澍桉路史。堯生丹朱。驁狠娼克。帝悲之。為制弈。以閑其情。博物志。堯作圍。以教丹朱。
烏曹作博。文選博弈論注。
澍桉中興書。桀作博。說文。局戲六箸十二棋也。揚(yáng)子方言。博謂之蔽。或謂之箘。秦晉之間謂之博。吳楚謂之蔽。廣韻引世本。博作簙。山堂肆考。古者鳥曹作博。以五木為子。有梟盧雉犢塞。為勝負(fù)之采。博頭有刻梟形者為最勝。盧次之。雉犢又次之。塞為最下。
鯀作城郭。禮祭法疏。水經(jīng)注。
澍桉史記。黃帝為五城。又云。軒轅黃帝筑邑。泛勝之書紀(jì)神農(nóng)之教曰。雖有石城湯池。無(wú)粟則不能守。是炎黃已有城矣。呂氏春秋言鯀以獸尾為城。又云。夏鯀作城?;茨献釉弧u呑鞒?。吳越春秋曰。鯀筑城以
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又桉博物志。禹作三城。強(qiáng)者攻。弱者守。敵者戰(zhàn)。城郭又自禹作也。水經(jīng)注引無(wú)郭字。
陶作五刑。路史注。玉海。
澍桉淮南子。陶瘖而為大理。天下無(wú)虐刑。呂氏春秋。陶作刑。后漢張敏議云。陶造法律。原其本意。皆欲禁民為非者也。左傳夏書云?;枘\殺。陶之刑。風(fēng)俗通。陶謨禹始造律。又桉急就章云。陶造獄法律存也。又桉路史注引世本云。陶制五刑。
伯夷作刑。北堂書鈔。
澍桉此言本呂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二語(yǔ)。御覽引作下有五字。
舜作簫。通典。通考。
澍桉通典引世本云。簫。舜所造。其形參差。以像鳳翼。十管。長(zhǎng)二尺。當(dāng)系仲子注文。又桉五經(jīng)通義。簫。編竹為之。長(zhǎng)尺有五寸。博雅。簫。大者二十四管。無(wú)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無(wú)底者謂之洞簫。有雅簫長(zhǎng)四寸。頌簫長(zhǎng)尺二寸。王逸楚詞注。舜簫名參差。又桉通禮義纂。伏羲作簫。十六管。廣韻。女媧作簫。
夔作樂。初學(xué)記。
澍桉禮記。夔始制樂。以賞諸侯?;茨献印Y缱鳂?。合六律。調(diào)五音。所以通八風(fēng)。帝王世紀(jì)。堯命伯夔。放山
川溪谷之音。作樂六章。天下大和。呂氏春秋慎行論。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jìn)之。舜以為樂正。事亦見孔叢子。水經(jīng)注引樂緯曰。昔歸典聲律。宋忠曰。歸即夔。史記正義。宋均注樂緯云。熊渠嫡嗣曰熊摯。有惡疾。不得為后。別居于夔。為楚附庸。后王命曰夔子。是以熊摯即為舜時(shí)典樂之夔者。夫摯之先鬻熊乃當(dāng)文王時(shí)。而其裔孫反在堯舜之世。謬矣。又桉樂緯。聲儀也。宋忠注云。歸即夔之歸鄉(xiāng)。乃今之秭歸縣地。有夔鄉(xiāng)。夔封于此。與酈氏引不同。
敤首作畫。太平御覽。
澍桉舜母握登死。瞽叟更娶東澤氏女。曰壬女。生敤手及象也。敤首一作敤手。又作婐首。或作擊手。又作系手。顏師古云。敤音口果反。作擊者誤。又桉列女傳云。舜之女弟系首。與二嫂諧。初學(xué)記。舜妹有敤手。又桉易通卦驗(yàn)云。伏羲氏易無(wú)書。以畫事。此畫之始也。一云軒轅子苗龍。為繪畫之祖。事物原始。封膜作畫。
后益作占?xì)q。太平御覽。玉海。
澍桉書鈔御覽引世本。歲下有之法二字。玉海引云。后益作歲本。
杼作甲。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費(fèi)誓疏。宋衷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鎧也。費(fèi)誓疏。
澍桉御覽引宋忠曰。杼。少康子輿也。初學(xué)記引世本。輿作甲。宋衷曰。輿。少康子。又桉介甲。函鎧。一也。年
世歷。季杼名松蔓。帝王世紀(jì)或作公孫蔓。非也。管子書以為蚩尤作鎧。路史引杼作甲。無(wú)季字。索隱引世本云。季佇作甲。
杼作矛。路史。
澍桉杼即季杼也。中侯。杼作矛。杼一作寧。又作佇。帝王世紀(jì)作后予。
帝女令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酒誥疏。宋衷注。儀狄。夏禹之臣。
澍桉國(guó)策言帝女令儀狄作酒。初學(xué)記引帝女下脫令字。今補(bǔ)。夫有虞氏以酒養(yǎng)老。而岐雷方有醪醴。其來(lái)遠(yuǎn)矣。
少康作秫酒。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
澍桉酒誥正義引世本云。杜康造酒。說文。少康即杜康也。而博物志云。杜康字仲寧。漢時(shí)為酒泉太守?;蛟泣S帝時(shí)人。
少康作箕帚。太平御覽。廣韻。
澍桉世本引有夏字。
湯作五祀。路史。
澍桉世本言湯作五祀。故曲禮謂天子五祀歲。鄭康成以為商制。漢志一戶二四門五井。白虎通
高堂隆劉昭之說皆然。后漢魏晉皆從之。湯五祀戶井中溜行。有行無(wú)門。而月令乃有行無(wú)井??党煞轮9孰S唐以行代井。開元禮。祀戶司命以春。以夏。門厲以秋。行以冬。溜以季夏。迨李林甫修月令。始復(fù)井黜行。
桀作瓦屋。
澍桉論衡對(duì)作篇文補(bǔ)。而史記龜筴傳亦云桀為瓦屋。又桉古史考。夏后氏時(shí)。烏曹作。鳥曹。桀臣。作瓦屋。則需矣。張華博物記云。桀作瓦。
昆吾作陶。史記注。
澍桉博物志。桀作瓦。蓋是昆吾為桀作。君得統(tǒng)臣也。古史考。夏后氏時(shí)。昆吾氏作瓦。以代茅茨之始。呂氏春秋審分覽。昆吾作陶。高誘注。昆吾。顓頊之后。吳回之孫。陸終之子。已姓也。為夏伯。制作陶冶。埏埴為器。黃帝內(nèi)傳。黃帝始作陶。蚩尤作冶。世本言昆吾作陶。蓋廣之爾。
紂作玉。太平御覽。
澍桉物原。神農(nóng)作。少昊作簀。說文。。身之安也。釋名。人所坐臥曰。。裝也。所以自裝載也。黃帝內(nèi)傳言帝有七寶。則紂之玉。較后世之珊瑚玳瑁。不為侈矣。作。一引作為。
武王作翣。初學(xué)記。太平御覽。北堂書鈔。莊子釋文。宋均注。翣。武飾也。
澍桉御覽引世本。翣作箑。古今注云。舜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作五明扇。是扇制遠(yuǎn)矣。武王之作翣。以王后夫人車服。輦車有翣。即緝雉羽為扇。以障翳風(fēng)塵。蓋本殷高宗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有雉扇之遺意也。高誘呂覽注。翣。棺飾也。畫黼黻之狀。如扇于僂邊。天子八。諸侯六。大夫四也?;茨献幼?。翣狀如今要扇。字本作澀-。先鄭引春秋傳作澀-。杜氏改為翣。
塤。暴辛公所造。風(fēng)俗通。詩(shī)何人斯疏。文選長(zhǎng)笛賦注。爾疋釋樂。宋均注。暴國(guó)公。平王時(shí)諸侯。暴辛公燒土為之。有三孔。
# 澍桉通典御覽引世本云。塤。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豈其時(shí)人也。風(fēng)俗通詩(shī)疏并引云。周畿內(nèi)有暴國(guó)之君。豈其時(shí)人也。塤本作塤。圍五寸半。長(zhǎng)三寸半。凡六孔。路史引云。暴。周圻內(nèi)國(guó)。均系宋注。又桉毛詩(shī)序。上帝板板。凡伯剌厲王也。詩(shī)已有如塤如篪之句。厲王在平王前。尚隔幽宣二主。安得謂平王時(shí)諸侯所作乎。且通歷云。帝嚳造塤。拾遺記。庖羲灼土為塤。通典引宋注。為塤久矣。此掌其官也。古史考亦以世本為謬。又高誘注淮南繆稱訓(xùn)云。蘇謚信。暴謚桓。又與成辛不同。書鈔引世本。辛作新。鄭曰。塤有六孔。與宋仲子注又不同。郭璞爾雅注。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似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蘇成公作篪。風(fēng)俗通。詩(shī)何人斯疏。宋均注。篪。孔有觜。如酸棗。蘇成公。平王時(shí)諸侯。
澍桉書鈔引篪孔有觜如酸棗云云。以為世本本文。誤。又桉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玉管。則是已有篪。安得
#言成公始造。譙周古史考。古有塤篪尚矣。幽王時(shí)。蘇成公善篪。暴辛公善塤。記者因以為作。謬矣。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爾疋釋樂。并云篪。蘇成公所作。長(zhǎng)一尺二寸。惟后漢書注引世本云。暴辛公作篪。以竹為之。長(zhǎng)尺四寸。有八孔。一孔上出寸三分。與諸本異。與廣雅同。郭璞注爾疋云。篪長(zhǎng)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翹。橫之。小者尺二寸。鄭周禮注。篪七孔。疏引禮圖。篪九孔。鄭司農(nóng)周禮注云。篪七孔。蓋不數(shù)其上出者。故七也。蔡邕月令章句云。篪六孔。有距。橫之。或曰距。或曰翹?;蛟货=灾^其上出之孔也。篪。廣雅作龠虒。月令作。
公輸般作石硙。后漢書張衡傳注。
澍桉孔融肉刑論。賢者所制?;蜊u圣人。水碓之巧。勝于斷木掘地。后漢西羌東號(hào)子傳。水舂河漕。注。水舂即水碓也。通俗文。水碓曰轓車?;缸T新論。虙羲制杵臼之利。后世加巧。借身踐碓而利十倍。物原。軒轅臣雍父作碓。后稷作水碓。然則碓不始公輸。而水碓亦不起杜預(yù)也。太平御覽引作公輸般作硙磨。亦見古史考。又一引公輸般作鏟。
秦穆公作沐。北堂書鈔。太平御覽。
澍桉表記。國(guó)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喪大記注。士沐粱。天子之士也。差率而上之。天子沐麥與。又桉沐事尚矣。茲言秦穆公作者?;蚍制涞戎?。或又加精也。
魯昭公始作璽。困學(xué)紀(jì)聞。
澍桉老子云。為之符璽。莊子云。焚符破璽。是璽古有之。運(yùn)斗樞云。黃帝得龍圖。中有璽章。文曰天黃符璽。其言難據(jù)。唐六典注。周書曰。湯放桀。大會(huì)諸侯。取璽置天子之坐。是商以前已有之?;蛑^起于秦之乘輿六璽者亦非。且左傳季武子使公冶問。在襄公二十九年。而謂昭公始作璽可乎。
魯昭公作弁。太平御覽。宋均云。制素弁也。
澍桉物原云。昭公始以素絹為弁也。
公叔文子作輗軸。太平御覽。北堂書鈔。
澍桉輗軸尚矣。不始文子。
燧人作火。
澍桉一切經(jīng)音義引世本云。造火者燧人。因以為名者也。此系宋仲子注。據(jù)此以意補(bǔ)正文。
世本卷第二
居篇。
澍桉史記吳世家。魏世家。水經(jīng)注。太平御覽等書。引世本居篇。
涿鹿在彭城。黃帝都之。太平御覽。宋衷云。涿鹿在彭城南。后漢書注。
澍桉太平御覽又引世本云。今上谷郡北。自有彭城。非宋彭城也。當(dāng)系仲子注文。路史引云。涿鹿在彭城東。有阪泉。宋注南字誤。魏土地記云。濟(jì)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黃帝祠。則世本之言信矣。
若水。允姓國(guó)。昌意降居為侯。太平御覽。
澍桉水經(jīng)。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guān)。為若水也。注。若木之生。非一所也。黑水之間。厥木斯植。故水受其稱焉。九州島要記,嶲之臺(tái)登。有雙諾川。鸚武山。黑水之間。若水出其下。即黃帝子昌意降居于此。又桉杜預(yù)以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樂鄉(xiāng)。非是南郡之鄀。允姓為秦所入者。世本以若水為允姓。誤矣。
饒內(nèi)。舜所居。困學(xué)紀(jì)聞。
澍桉饒內(nèi)一作姚虛。帝王世紀(jì)作媯虛。杜岐公曰。即國(guó)語(yǔ)之嬴內(nèi)音媯虛。漢書地理志漢中郡西城下注。應(yīng)劭云。世本媯虛在西北。舜之居。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媯虛在西城西。舜居之。水經(jīng)注引世本曰。舜居?jì)倹I。在漢中西城縣?;蜓詪偺撛谖鞅薄K此右??;蜃鲖傂?。故舜所居也。后或姓姚?;蛐諎偂=允撬沃宰⑽?。
夏禹都陽(yáng)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yáng)?;蛟诎惨??;蛟跁x陽(yáng)。漢地理志。史記正義。玉海。
澍桉太平御覽引世本云。夏后居陽(yáng)城。本在大梁之南。于戰(zhàn)國(guó)大梁魏都。今陳留浚儀是也。此系宋注。史記正義漢地理志并引世本云。禹都陽(yáng)城。又桉地理志。以潁川陽(yáng)城為禹都。非也。當(dāng)以濮澤之陽(yáng)城為是。蓋堯舜皆都河?xùn)|北。不居河南耳。譙周古史考以鄭厲入櫟。即是陽(yáng)城。亦非。
契居蕃。水經(jīng)注。
澍桉蕃即潘邑。契封地。華陰鄭縣有欒都城。故潘邑也。魏土地記。下雒城西南。故潘城。水經(jīng)注。渭水東徑巒都城北。故潘邑。殷契之所居。闞骃十三州志。蕃在鄭西。今之巒城是矣。地有商山。帝王世紀(jì)謂在商洛也。通典以商洛為商君封。誤。酈道元曰。契始封商。魯連子曰。商在太華之陽(yáng)?;矢χk闞骃并以為上洛。商縣也。殷商之名。起于此矣。
昆吾為夏伯。夏衰。遷于舊許。韋昭國(guó)語(yǔ)注。
澍桉昆吾居帝丘。即陶唐火正閼伯之所居也。
昭明居砥石。書序正義。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春秋左氏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殷本紀(jì)注。
澍桉荀子成相云。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遷于商。砥石即底柱也。至子相土。乃遷商丘。
昭明復(fù)遷商。路史后紀(jì)。
澍桉昭明子相土遷商。此言誤。說見居砥石注。
祖乙遷于耿。書序正義。
澍桉水經(jīng)注。汾水徑耿鄉(xiāng)城。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故書序曰。祖乙圯于耿。杜預(yù)曰。平陽(yáng)皮氏縣東南耿鄉(xiāng)是也。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史記。祖乙遷于邢。索隱曰。邢音耿。今河?xùn)|皮氏有耿鄉(xiāng)。是此邢非邢洺也。詩(shī)地理考引通典。邢州治龍岡縣。祖乙遷邢即此。是耿即邢也。而孔安國(guó)書序注云。于相。遷于耿。皇極經(jīng)世。祖乙圯于耿。徙居邢蓋本史記通鑒前編。祖乙元祀圯于相。徙都于耿。九祀于耿。徙都于邢。則索隱音耿為邢者誤。
相土徙商丘。本顓瑣之虛。故陶唐火正閼伯之所居也。太平御覽。
澍桉商丘即帝丘。陶唐火正閼伯居之。夏伯昆吾亦都此。殷相土又徙居。故春秋傳曰。閼伯居商丘。相土又因之。服虔左注。相土。契之孫。因之者。代閼伯之后居商丘。故湯以為天下號(hào)。
。相徙帝丘。于周為地理通釋。
澍桉皇甫謐曰。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諸侯于斟尋氏。即汲書所云相居斟灌也。
武王居酆鄗。文選西都賦注。
澍桉說文。酆在京兆杜陵西南。括地志。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二里。滈水源出長(zhǎng)安縣西北滈池。通典。今長(zhǎng)安縣昆明池北滈陂是。嚴(yán)彭祖春秋會(huì)盟圖云。酆鎬相去二十五里。
周公居少昊之虛。詩(shī)地理考。
澍桉史記正義。少昊虛即壽丘。
煬公徙魯。史記索隱。宋忠注。魯。今魯國(guó)。
澍桉皇甫謐云。魯國(guó)即曲阜縣。
懿王徙于犬丘。史記索隱。宋衷云。懿王自鎬徙都犬丘。一曰廢丘。今槐里是也。時(shí)王室衰。始作詩(shī)也。索隱。
澍桉史記周紀(jì)懿王之時(shí)。王室遂衰。詩(shī)人作剌。漢匈奴傳。懿王時(shí)。王室遂衰。夷狄相侵。暴虐中國(guó)。中國(guó)被其害。詩(shī)人始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曰戒。獫狁孔棘。注。小雅采薇之詩(shī)也。古今人表。懿王時(shí)詩(shī)作。注。政道既衰。怨刺之詩(shī)始作。然則采薇為懿王之詩(shī)矣。漢書。懿王名堅(jiān)。
懿王居犬丘。平王徙居洛。帝王世紀(jì)。地理通釋。
澍桉括地志云。犬丘故城。一名槐里。亦曰廢丘。在雍州始平縣東南十里。地理志云。扶風(fēng)槐里縣。周曰犬丘。懿王都之。秦更名廢丘。高祖三年更名槐里。
敬王東居成周。遂徙都。至赧王。徙居西周。帝王世紀(jì)。地理通釋。宋衷曰。洛誥所謂新邑也。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yáng)。戰(zhàn)國(guó)策注。史記索隱。
澍桉地理通釋引世本云。西周桓公揭居河南。周惠公班居洛陽(yáng)。赧王時(shí)。東西周分治。西周。河南也。東周。鞏也。
吳孰哉居藩離。史記索隱。宋衷云。孰哉。仲雍字也。藩籬。今吳之余暨縣也。
澍桉一引宋衷云。雍是孰食。故曰雍字孰哉也。路史引藩籬作番離。吳地志。仲雍墓在吳郡常熟縣西海虞山上。
吳孰姑徙句吳。史記索隱。魏都賦注。注云。孰姑。壽夢(mèng)也。句吳。泰伯始所居地名。代謂祝夢(mèng)乘諸也。壽孰音相近。姑之言諸也。毛詩(shī)傳讀姑為諸。孰姑壽夢(mèng)為一人。又名乘也。
澍桉文選注引世本文。句吳下有句音溝三字。服虔左注云。壽。夢(mèng)發(fā)聲也。吳蠻夷。言多發(fā)聲。數(shù)語(yǔ)共成一言。壽夢(mèng)一言也。經(jīng)言乘。傳言壽。欲使學(xué)者知之也。史記正義。太伯居梅里。在常州無(wú)錫。去東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孫壽夢(mèng)居之。號(hào)句吳。諸樊南徙吳。至光使子胥筑闔閭城。都之。今蘇州也。司馬貞以顏師
古注漢書。以句言吳者。夷之發(fā)聲。猶言于越耳。而宋衷以為地名。吳人不聞別有城邑名句吳也。世本之言?;螂y依據(jù)。
諸樊徙吳。史記注。
澍桉詩(shī)地理考引世本云。孰徙丹徒句吳。家楚徙吳。家楚二字誤。宜作諸樊。諸樊名遏。壽夢(mèng)之子。
唐叔虞居鄂。路史國(guó)名記。晉世家注。宋衷云。鄂地。今在大夏。晉世家注。
澍桉杜左注。鄂。晉別邑。括地志。鄂城在慈州昌寧縣二里。史記正義。鄂與絳州夏縣相近。禹都安邑。故城在縣東北十五里。故云在大夏也。然封于河汾二水之東方百里。正合在晉州平陽(yáng)縣。不合在鄂。
??凳寰涌怠目滇阍?shī)地理考。即。殷虛定昌之地畿。內(nèi)之康。不知所在也。宋忠云。康叔從康徙封史記衛(wèi)世家索隱。
世家注引云??凳寰涌?。?!′癖碧脮n引世本云??凳宸?br />成公徙于帝丘。漢地理志。
戴公居曹。路史國(guó)名注。
澍桉宋桓公立之。廬于曹。泉水載馳之詩(shī)。皆言地。西征記。今白馬城。古之曹邑。戴公東渡河處此。文公遷楚丘。城記。曹。齊桓公筑?!?br />成公徙濮陽(yáng)。世家注。宋忠云。濮陽(yáng)。帝丘地名。濮音卜。
澍桉成公自楚丘遷此。元君又自濮陽(yáng)徙野王。
蔡叔度居上蔡。史記集解。詩(shī)地理考。
澍桉水經(jīng)注引世本曰。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稱上。當(dāng)是宋注文。上蔡在汝南。
蔡胡徙居新蔡。詩(shī)地理考。史記集解。宋忠云。故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水經(jīng)注。
澍桉管蔡間王室。放蔡叔而遷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舉之為卿士。以見于王。王命之以蔡申呂地也。以奉叔度祖。是為蔡仲。史記正義引宋忠云。胡徙居新蔡。即世本本文。非宋注。
蔡平侯徙下蔡。史記索隱。史記集解。
澍桉司馬貞云。今世本無(wú)者。近脫耳。又桉歐陽(yáng)忞云。平侯自上蔡徙都新蔡。史記正義引宋忠云。平侯徙下蔡。酈道元曰。春秋外傳云。當(dāng)成周時(shí)。南有荊蠻申呂。姜姓矣。呂。蔡平侯始封也。
昭侯徙州來(lái)。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羅泌云。昭侯徙此。號(hào)下蔡。樂史云。下蔡有二處。水經(jīng)淮水東岸一城。即下蔡。新舊二城對(duì)據(jù)是也。
曹叔振鐸居曹。地理考。宋忠云。曹。今濟(jì)陰定陶縣。
澍桉曹世家注引世本云。叔振鐸封于曹。
錯(cuò)叔繡封于滕。路史。陳世家注。宋衷注。今沛國(guó)公丘。是滕國(guó)也。
澍桉杜預(yù)釋例譜云。滕。姬姓。文王子錯(cuò)叔繡之后。武王封之。居滕。今沛郡公丘縣是也。漢地理志以為周懿王子錯(cuò)叔繡封公丘。水經(jīng)注亦以為周懿王子錯(cuò)叔繡文公所封。未詳所據(jù)。
微子居宋。史記。
澍桉史記注引世本云。宋更曰睢陽(yáng)。澍以意補(bǔ)此句。王符云。帝乙元子微子開。武王封之于宋。今之睢陽(yáng)是也。
宋都商丘。更曰睢陽(yáng)。史記注。地理通釋。
澍桉括地志。宋州城古閼伯之虛。即商丘也。
楚子熊渠封仲子紅于鄂。寰宇記。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熊渠中子紅封鄂侯。侯。一引作東。
楚鬻熊居丹陽(yáng)。左桓二年疏。宋仲子云。丹陽(yáng)在南郡枝江縣。
澍桉穎容春秋釋例云。楚居丹陽(yáng)。今枝江縣故城是也。
楚武王徙郢。左桓二年疏。宋仲子云。今南郡江陵縣北有郢城。
澍桉武王。一引作文王。通典郢即南郡江陵縣北紀(jì)南城是。又桉史記楚世家。蚡冒卒。弟熊達(dá)立。是為
楚武王。左傳正義曰。杜注。蚡冒。楚武王父。不從史記。劉炫以世家規(guī)杜。蚡冒是兄。不得為父。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史記正義。
澍桉括地志。新息在上蔡縣東北五十里。又桉水經(jīng)注。葛陂城東北有楚武王。民謂之楚王琴。城北祝社里下土中得銅鼎。銘云楚武王。是知武王隧也。
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庶弟友于鄭。水經(jīng)注。
澍桉十二諸侯年表。宣王元年封。與此違異。春秋國(guó)語(yǔ)并言桓公為周司徒。以王室將亂。謀于史伯。寄帑賄于虢檜。幽王霣戲。桓公死之。平王東遷。武公輔王室。滅虢檜而兼其土。故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是依。乃遷封于彼。左傳鄭伯謂公孫獲曰。吾先君新邑于此。是指新鄭為言矣。班固應(yīng)劭鄭玄皇甫謐裴顗王隱闞骃及諸述作者。咸以西鄭為友之始封。而薛瓚謂為東鄭。非也。竹書紀(jì)年。晉文侯二年。周惠王子多父伐鄶??酥D司余嵏钢稹C秽?。是曰桓公。司馬貞曰。鄭??h名。屬京兆。帝王世紀(jì)云?;蜓钥h。故有熊氏之虛。黃帝之所都。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
鄭桓公居棫林。徙拾。左昭十六年疏。宋衷云。棫林與拾。皆舊地名。封桓公。乃名為鄭。至鄭武公東徙新鄭之后。其舊鄭改為縣也。
澍桉棫林。國(guó)語(yǔ)元和志通典寰宇志皆作咸林。左襄六年注。棫林。許地。班氏地理志。宣王弟桓公封。應(yīng)
劭云。母弟友所封。子與平王東遷。更稱新鄭。瓚云。穆王以下都西鄭。不得以封桓公?;腹珶o(wú)封京兆之文。師古亦非之。蓋是采于彼。非至此始有鄭名也。
鄭厲公徙居櫟。史記索隱。宋衷注云。櫟。今之許昌陽(yáng)翟。昔武王至周曰。吾其為有夏之居乎。遂營(yíng)洛邑。謂櫟也。路史。
澍桉櫟即鄭初得十邑之櫟也。世本本文不存。今據(jù)注補(bǔ)。水經(jīng)注引宋忠曰。櫟。今陽(yáng)翟也。周末。韓景侯自新鄭徙都之。索隱引宋衷云。櫟。今潁川陽(yáng)翟。
文公徙鄭。史記索隱。宋衷云。即新鄭也。
澍桉御覽引注云。今京兆新鄭也。
召公居北燕。史記集解。宋衷云。有南燕。故云北燕。
澍桉括地志。燕山在幽州漁陽(yáng)縣東南六十里。國(guó)都城記。地在燕山之野。故國(guó)取名焉。輿地廣記。武王封帝堯之后于薊。又封召公于北燕。其后燕國(guó)都薊。詩(shī)補(bǔ)傳云。薊后改為燕。猶唐之為晉。荊之為楚。或曰黃帝之后封于薊者已絕。成王更封召公奭于薊為燕。司馬溫公云。春秋時(shí)。北燕至微。區(qū)介蠻貊。不與中國(guó)會(huì)盟。太史公世家以?shī)犘罩嘀俑阜ブ芑萃跽邽楸毖?。誤矣。
燕桓侯徙臨易。史記集解。宋忠曰。今河間易縣是也。
澍桉水經(jīng)注。易水又東徑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是徙易者非桓侯矣?;负罡感?。子莊公。
桓侯又居新磨。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呂氏春秋有揚(yáng)磨。宜即此地。居。路史引世本作又君。新磨。商世侯國(guó)。不知其姓。居作君誤。
邾顏居邾。肥徙郳。左莊五年疏。宋仲子云。邾顏別封小子肥于郳。為小邾子。
澍桉顏真卿家廟碑云。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顏?zhàn)佑?。別封郳為小邾子。遂以顏為氏。
東樓公封于。陳世家注。宋忠曰。。今陳留雍丘縣故地。
澍桉地理志云。雍丘縣。故國(guó)。周武王封禹后為東樓公是也。
畢萬(wàn)居魏。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居之。漢書注。
澍桉畢萬(wàn)。晉獻(xiàn)公封之魏。輿地廣記。河中府永樂縣。古魏國(guó)。又桉魏世家。魏絳卒。謚為昭子。徐廣注作莊子。索隱云。世本錯(cuò)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與世家同。是當(dāng)作昭子。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史記索隱。宋衷云。霍。地名。今河?xùn)|彘縣。魏。今河北魏縣是也。
澍桉史記世家。武子生悼子。悼子徙治霍。而世本王侯大夫譜云。武仲生莊子絳。無(wú)悼子。而此篇云云。是有悼子也。內(nèi)外傳皆有悼子。
趙衰為原大夫。史記注。宋衷云。今雁門平原縣也。
澍桉史記正義云。宋衷說非也。括地志。故原城在懷州濟(jì)源縣西北二里。左傳。襄王以原賜晉文公。原不服。文公伐原以示信。原降。以趙衰為原大夫。即此也。原本周畿內(nèi)邑。
趙成季徙原。史記索隱。
澍桉成季即衰。衰字子余。
韓景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史記索隱。宋忠云。平陽(yáng)。今河?xùn)|平陽(yáng)縣。
澍桉本文末句。是注文羼入。藝文類聚引云。韓貞子居平陽(yáng)。平陽(yáng)在山西。韓世家索隱曰。世本作平子。名頃。宣子子也。竹書紀(jì)年。晉烈公元年。韓武子都平陽(yáng)。平陽(yáng)。晉州臨汾縣地。水經(jīng)注。晉獻(xiàn)公滅耿以封趙夙。后襄子與韓魏分晉。韓康子居平陽(yáng)。魏桓子都安邑。號(hào)為三晉。又桉世本作景子。史作貞子。水經(jīng)注作康子。差互如此。
中山武公居顧?;腹沆`壽。為趙武靈王所滅。史記索隱。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樂羊?yàn)槲喊沃猩?。封之靈壽。史言趙武靈王以惠王三年滅中山。遷其君于膚施。索隱云。世本不言誰(shuí)氏子孫。又云趙武靈王名雍。徐廣曰。西周桓公之子也。未知何據(jù)。國(guó)策言中山君常為楚伐而亡。非也。中山亡于魏。魏使太子擊守之。不知何以復(fù)立。史記言中山君相魏。小司馬以為即中山之復(fù)立
者。皆于世本不合。
武。夏武羅國(guó)。冀都之武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與漢地理志。信都有武邑縣。王莽曰順桓。而羅泌引一說云北境武父。陳留有武父城。以武父為武邑。疑非是。
廩丘。齊大夫廩丘子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左傳襄二十六年。齊烏余以廩丘奔晉。杜注。今離狐縣故城是。
虞丘。齊大夫采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左傳襄公十六年傳。晉虞丘書為乘馬御。代程鄭。虞丘一作吾丘。又桉史記。孫叔敖楚之處士。虞丘相進(jìn)于王以自代。說苑。虞丘子為令尹。在莊王時(shí)。是楚亦有虞丘氏也。
梁丘虞丘皆齊邑。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杜預(yù)左注。高平昌邑西南有梁丘鄉(xiāng)。羅泌路史云。谷梁謂曹邾之間有梁丘。去齊八百里。又桉齊景公時(shí)有梁丘據(jù)。字子猶。
世本卷第三
氏姓篇。
澍桉史記注。鄭康成駁五經(jīng)異義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姓者。所以統(tǒng)系百姓。一作世。使不相一無(wú)此字。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自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史通云。世本辯姓。著自周室。即指氏姓篇言也。
炎帝。姜姓。水經(jīng)注。
澍桉炎帝長(zhǎng)于姜水。因姓姜。姜。扶風(fēng)之姜陽(yáng)也。初國(guó)伊。繼國(guó)耆。故氏伊耆。世以為堯姓。非也。而鄭氏駁異義云。炎帝。姜姓。大昊所賜。黃帝。姬姓。炎帝所賜。是又以姜為賜姓。
許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水經(jīng)注。
澍桉向。姜姓。又見左隱二年疏。州。姜姓。見左桓五年疏。又桉左正義云。齊許申呂由太姜。則四國(guó)同出伯夷。俱由太姜得封也?;肝迥?。州公如曹。傳作淳于。杜注。淳于。州國(guó)所都。城陽(yáng)淳于縣。此與伐楚師之州。蓋別一國(guó)。隱二年傳。向姜不安于莒而歸。是向姜姓也。
有熊氏之后。為詹葛氏。氏族略。
澍桉子孫封于詹者為詹氏。自詹移葛。則為葛氏。詹葛氏。湯時(shí)葛伯國(guó)。亦非嬴姓。
根水氏。老童娶根水氏。氏族略。
澍桉老童即卷章。根水一作即水。
囂氏。玄囂之后。氏族略。
澍桉玄囂即青陽(yáng)也。
武姓。夏時(shí)有武羅國(guó)。因氏焉。廣韻。
Œ 澍桉一本作其后氏焉。武羅伯因熊龐圉皆夏賢臣。羿之。信伯明氏之讒子寒浞。事見左傳。又桉大騩氏之佐。有武羅。生而有(兒)申。人面豹文。繼大騩氏為君。號(hào)鬼隗氏。
陳遂。舜后。史記索隱。漢袁良碑。宋衷曰。虞思之后?;北兴ァR鬁馑煊陉?。以為舜后。
澍桉袁良碑作封于陳以后舜。后。一引作祀。
玄氏。黃帝臣玄壽。氏族略。
乘氏。古賢人乘雎之后。氏族略。
齊姓姜。左傳襄公十一年疏。
澍桉周語(yǔ)。帝嘉禹德。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國(guó)。賜姓曰姜。氏曰有呂。伯夷。炎帝之后。姜自是本姓。
而云賜姓者。炎帝后別姓非一。自以姜姓賜伯夷。更使為一姓之祖。非復(fù)因舊姓也。
女氏。天皇封弟王咼于汝水之陽(yáng)。后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后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鳩女方。晉有女。皆
其后也。陸賈新語(yǔ)。
澍桉女媧為女皇。其氏當(dāng)為男女之女。而女艾女。杜預(yù)音為爾汝之汝。疑非。
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胤。以融夷為氏。急就章注。
澍桉融夷一作鬷夷。蓋融夷董姓也。蔡墨云。舜封豢龍于鬷川。鬷夷氏其后。
融姓。古天子祝融氏之后。廣韻。
偪陽(yáng)。妘姓。祝融之孫。陸終弟四子求言之后。左傳襄公十年疏。
澍桉廣韻引曰。偪陽(yáng)。妘姓國(guó)。為晉所滅。子孫因氏焉。妘。急就章注引作姚。非也。
參氏。董姓。陸終弟二子參胡之后。氏族略。宋注云。參胡國(guó)斯姓。路史。
澍桉辯證引云。參氏。陸終弟三子參胡之后。
參姓祝融之后。廣韻。
鄀。允姓國(guó)。秦入之。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鄀子爵地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國(guó)。晉志云。南郡鄀縣。鄀子國(guó)是也。又桉歷代紀(jì)事年表。嬴己偃允
四姓。俱少昊后。莊二十八年傳。小戎子生夷吾。杜注。允姓之戎。嚴(yán)彭祖春秋會(huì)盟圖。鄀即若水。昌意國(guó)。今越嶲之臺(tái)登。蓋不知婼鄀若之有分也。
夷。妘姓。左傳隱公元年疏。
澍桉妘姓。陸終子求言之后。左傳。紀(jì)人伐夷。即此夷也。
鄅。妘姓。左傳昭公十八年疏。
澍桉左傳。鄅人藉稻。杜注。鄅國(guó)在瑯邪開陽(yáng)。妘姓國(guó)。
寒。妘姓。路史國(guó)名記。宋注云。今壽光有寒亭。
澍桉此注文。氏族略引作世本正文。誤。又桉羅泌以寒為猗姓。本于潛夫論。
婼。姬姓之國(guó)。黃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為諸侯。此其后也。太平寰宇記。
澍桉此婼在襄州樂縣。見杜預(yù)左傳注。世本以昌意降處之若水當(dāng)之。非也。
芮伯姬姓。書序疏。
息國(guó)。姬姓。左傳隱公十一年疏。
芮魏皆姬姓。左傳桓公三年疏。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魏。楚滅之。又桉魏亦有嬴姓者。見盟會(huì)圖。指西土之魏駘也。
荀賈皆姬姓。左傳桓公九年疏。
澍桉左傳。荀侯賈伯伐曲沃。即此荀賈也。
鄭曹滕。姬姓。晉魯左傳襄公十一年疏。
畢毛皆姬姓。文王庶子。顧命正義。
澍桉僖二十四年傳。富辰曰。管蔡郕霍。魯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是畢毛皆姬姓。
密。姬姓。漢書地理志。
澍桉僖十七年傳。齊密姬生懿公。是密姬姓也。年表以密為風(fēng)姓。誤。又桉春秋會(huì)盟圖云。密。周圻內(nèi)國(guó)。宣王滅之。宣宜作共。
沈。姬姓。史記索隱。
澍桉此沈在汝南。與沈姒蓐黃之沈在汾川者有別。彼為少昊后也。
蓼。姬姓。路史注。
# 澍桉皋陶之后。有舒黃舒蓼。偃姓也。與此蓼不同。又桉左傳云。楚為舒叛。故伐舒蓼。滅之。似舒蓼連二字為國(guó)名。杜預(yù)以為二國(guó)。非也。
鮮虞。姬姓。白狄也。谷梁昭公十二年疏。
蓼六二國(guó)皆姬姓。路史注。
澍桉蓼六為皋陶后。偃姓。不得為姬姓。
唐。姬姓之國(guó)。書正義。史記集解。
隨氏。姬姓。為楚滅。路史注。
澍桉左傳桓公六年疏引云。隨國(guó)。姬姓。又桉桓六年傳。楚侵隨。八年伐之。隨侯逸。莊四年又伐之。僖二十年以漢東諸侯叛。羅泌云。隨侯炎裔。故李白曰。漢東之國(guó)。神農(nóng)之后。季良為大賢。而世本以為姬姓。
己姓。出自少昊。左傳昭公十七年疏。
澍桉昊。一引作皞。
昆吾。古己姓之國(guó)。夏時(shí)諸侯伯祝融之后。氏族略。
澍桉左傳疏引世本云。昆吾。已姓國(guó)。出自少昊。
莒自紀(jì)公己下為己姓。氏族略。左隱公二年疏。
澍桉左隱公二年疏引云。莒。己姓。又桉疏云世本莒自紀(jì)公以下為己姓。不知誰(shuí)賜之姓。十一世茲丕公。方見春秋。共公以下微弱。不復(fù)見。四世。楚滅之。疑為宋氏注也。史記以莒為嬴姓。漢地理志以莒為盈姓。三十世為楚所滅。少昊后。鄭語(yǔ)云。曹姓鄒莒。陸終弟五子安之后。皆非。文七年傳。穆伯娶于莒。曰
戴己。生文伯。其娣聲己。生惠叔。則莒為己姓明矣。
蓼六。偃姓。太平御覽。
澍桉蓼舒及舒蓼三國(guó)。舒。黃帝后。任姓。蓼。庭堅(jiān)。后。姬姓。而舒蓼。偃姓也。杜預(yù)左傳注皆以為皋陶后。又以蓼即舒蓼。失之。
偃姓。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也。左傳文公十二年疏。
= 澍桉此即左傳所云舒。潛夫論。偃姓又有止酈謠參會(huì)六阮棐高。羅泌云。高即皋也。偃或作優(yōu)。誤。又桉路史云。偃匽之后。有州絞貳軫皖南郾潁容。春秋釋例云。舒有五名。舒庸舒龍舒鳩舒城。其實(shí)一也。誠(chéng)字。與世本舒有六不同。
江黃皆嬴姓國(guó)。史記索隱。
澍桉左傳莊公十九年疏引云。黃。嬴姓。又桉史記云。秦之先為嬴姓。其后分封。以國(guó)為姓。有江氏黃氏。
淮夷。嬴姓。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淮夷非一。武王所伐。其一也。
徐奄皆嬴姓。左傳昭公元年疏。
澍桉漢地理志。徐。盈姓。春秋時(shí)。徐子章禹。為吳所滅。
鍾離氏。與秦同祖。其后因封為姓。廣韻。五音集韻。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鍾離氏與秦同祖。嬴姓。史記作終黎。索隱引世本作終。寰宇記引云。鍾離。嬴姓。徐之別號(hào)也。又桉鍾離。楚邑淮南縣。見春秋成十四年杜注。
鍾離。嬴姓也。水經(jīng)注。
澍桉應(yīng)劭曰。鍾離縣。故鍾離子國(guó)也。楚滅之以為縣。左傳所謂吳公子光伐楚拔鍾離者也。
密須。商時(shí)姞姓國(guó)也。文王滅之。其后以國(guó)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國(guó)名記引云。商有密須。文王伐之。
密須氏。商時(shí)姞姓之國(guó)。今涇州靈臺(tái)有密康公。或云涇州保定有陰密城是也。子孫以國(guó)為氏?;蛉ッ?br />為須氏。魏有須賈。齊有須無(wú)?;蛉ロ殲槊苁稀V倌岬茏用懿积R。氏族略。
澍桉氏族略所引今涇州靈臺(tái)以下。當(dāng)系宋仲子注文。又桉孔子弟子宓不齊。伏羲后。今作密。誤。須賈為魏中大夫。司馬貞曰。蓋密須氏之后。漢有陸量侯須無(wú)。
燕國(guó)。姞姓。左傳隱公五年疏。
澍桉宣三年傳。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杜注。姞。南燕姓。譙允南以?shī)牉楸毖唷Jе?。北燕。姬姓也?br />舒蓼氏。舒蓼。偃姓。皋陶之后。楚東之境。小國(guó)也。舒蓼與蓼國(guó)自異。氏族略。
澍桉末句似宋注文。又桉杜左注。舒。偃姓。春秋會(huì)盟圖云。舒蓼國(guó)。在光州。
舒鮑氏。舒鮑。偃姓國(guó)也。晉悼公大夫有舒鮑無(wú)終。氏族略。路史國(guó)名記。
莘。姒姓。夏禹之后。寰宇記。詩(shī)地理考。國(guó)名記。
澍桉唐世表。啟封支子于莘。鄭康成曰。堯賜禹姓曰姒。王充論衡以為吞薏苡而生。故姓姒也。
鄫。姒姓。子爵。氏族略。
成公夢(mèng)康叔曰。相奪予享。公命祀相。杜注言鄫。夏后。自當(dāng)祀相?!′褓胰荒陚鳌?br />。姒姓。漢書地理志。
彤。姒姓之國(guó)。書正義。
姒姓。弗氏。史記索隱。急就章注。
澍桉史記云。禹后有費(fèi)氏。司馬貞云。世本作弗。
姒姓。南氏。史記索隱。急就章注。
澍桉司馬貞云。男氏。世本作南。潛夫論亦作南。路史云。世本作男。非也。
姒姓。比氏。路史注。
澍桉羅泌云。比氏。出世本。
姒姓。鄩氏。路史。
斟灌。斟鄩。夏同姓諸侯。左傳襄公四年疏。
澍桉急就章引云。斟鄩。姒姓。張敖地理記云。濟(jì)南平壽縣。其地即古斟鄩國(guó)。太平寰宇記。斟灌城。一名東壽光。水經(jīng)。淳于縣。本夏后氏斟灌國(guó)。武王封淳于公。路史國(guó)名記。戈。斟姓。是為斟戈。世本以為即斟灌氏。
秦。附庸。嬴姓。路史國(guó)名記。
薛。任姓。甘誓疏。
澍桉薛。奚仲后。奚仲。任姓。
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左傳隱公十一年疏。
澍桉急就章注引云。過氏。任姓。夏諸侯。后為氏。又桉羅泌云。過宜作遇。即禺。為幙母所生。禺陽(yáng)。任姓所出也。畢作卑。卑氏所出。
謝。任姓。黃帝之后。姓氏急就章。
子姓。殷時(shí)來(lái)宋空同黎北髦自夷蕭。左傳隱公元年疏。
澍桉時(shí)。子姓。見急就章注。宋。子姓。見漢地理志。亦見路史。而索隱引世本云。子姓有髦氏時(shí)氏蕭氏黎
氏。路史國(guó)名記引云。空桐。子姓。商后國(guó)。服虔左注。黎。東夷國(guó)名也。子姓。
北旄氏。子姓。姓氏辯證。
澍桉北旄。即北髦。亦即北殷氏也。為秦寧公所伐。亳王湯之后。
空桐氏。子姓。蓋因空桐山也。氏族略。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空桐氏。商后國(guó)。鄭樵云??胀┦?。非國(guó)號(hào)。又桉史記云。趙襄子使原過主霍泰山祠祀。其后娶空同氏。
鄧。曼姓。莊十六年楚文王滅之。左傳桓公七年疏。
澍桉左傳。鄭祭足有寵于莊公。為公娶鄧曼。杜注。曼。鄧姓。歷代紀(jì)事年表。曼姓出自商。
越為芋姓。與楚同祖。史記索隱。漢書地理志。
澍桉玉海王會(huì)篇注引世本云。東越閩君皆其后。當(dāng)為宋注。又桉史記越世家。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鄭語(yǔ)亦作芋姓。春秋會(huì)盟圖云。芋姓。古南越國(guó)。在廣州。
羅。熊姓。左傳桓公十二年疏。
澍桉在傳。羅人欲伐之。杜注。羅。熊姓國(guó)。蓋楚君皆以熊為號(hào)。疑熊姓。楚所分也。顧亭林以羅為芊姓。非是。
豕韋。防姓。史記索隱。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豕韋。陶唐氏后。防一作彭。豕韋本彭姓。大彭之孫元哲封豕韋。劉絫更封之。故姓防。或云劉姓。非也。國(guó)都記云。豕韋氏。彭姓之國(guó)。
雝段。結(jié)姓。路史注。
澍桉羅泌謂段宜作斷。即卷楚也。晉地有斷道。即卷楚。世本作段。寫誤。又桉賈逵左傳解詁。雍氏。黃帝之孫。姞姓之后。為宋大夫。是結(jié)即姞也。
屠三氏。目夷氏。不夷氏。路史。
澍桉目夷。一引作因夷。非也。出自子姓。宋公子目夷。字子魚。為左師。聽宋國(guó)之政。子孫別為目夷氏。又魚氏屠三不夷無(wú)考。不夷或作不。亦作不茅。
邾。小邾。曹姓。路史注。
澍桉襄十一年傳。七姓十二國(guó)之祖。杜注。邾。小邾。曹姓。是依世本為說也。又桉小邾即郳。
霍國(guó)。真姓。路史國(guó)名記。
澍桉霍。侯爵。武王禽之。今汝之梁縣。有故霍國(guó)。非晉霍也。又桉真。一本作姬。杜氏左注亦云姬姓。
胡。歸姓。史記索隱。宋注。胡在汝南平輿。
澍桉路史國(guó)名記引世本云。胡子國(guó)。歸姓。夔出。一引胡在汝南平輿。為世本本文。非也。又桉襄三十一年傳。立胡女敬歸之子子野。杜注。胡。歸姓國(guó)。惟會(huì)盟圖云。胡。姬姓國(guó)。在豫之郾城。疑非。
黎氏。黎侯國(guó)之后。急就章注。
夙沙氏。路史注。
澍桉夙沙氏。即帝魁所伐之質(zhì)沙氏。一作宿沙氏。
公紀(jì)氏。廣韻。
大公氏。有大公叔穎。廣韻。
澍桉辯證引太公作大公。又桉公祖。一名組紺諸盭。字叔類。號(hào)曰太公。孫愐引作叔穎。誤。
后。仇氏。路史注。
澍桉即裘氏。
牞氏。國(guó)名記。
澍桉羅泌云。漢平原有朸縣。音勒。世本作牞。劉辟疆為侯國(guó)者。今漢史作辟光。漢地理志。平原朸。應(yīng)劭曰。音力。
段氏。路史注。
澍桉羅泌云。段氏。出世本。
瓦氏。路史注。
地有瓦亭。在胙城。左傳。定八年會(huì)于瓦。即此。非成紀(jì)之瓦亭?!′窳_泌云。瓦氏。出世本。瓦也。
鐵氏。路史注。
澍桉州有鐵丘。杜預(yù)云。在戚城南。羅泌云。鐵氏。出世本。又桉一引云。黎比髦朸改瓦鐵七國(guó)。皆子姓。比宜作北。改作段。
戈。斟灌氏也。國(guó)名記。急就篇。
澍桉羅泌云。戈。斟姓。是為斟灌。世本左氏以為即斟灌氏。非。又桉史記以斟灌尋為禹后也。
疏氏有疏踦。氏族略。
季瓜氏。周八士季騧之后為氏。騧或作瓜。晉有祈邑大夫季瓜忽。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季瓜忽作季騧息。
季隨氏。周八士季隨之后。宋有季隨逢。氏族略。
澍桉廣韻引世本云。季隨氏。周有八士季隨季騧之后。
左史氏。古者左史記事。楚有左史倚相。左史老。氏族略。
右史氏。古者右史記言。周有右史武。氏族略。
澍桉今刊通志作右史武。舊本武作氏。
西陵氏。春秋有西陵羔。國(guó)名記。
澍桉元和姓纂引世本云。春秋時(shí)有大夫西陵羔。
鼓方氏。鼓方叔之后。氏族略。
澍桉今刊本通志引作方叔氏。鼓方叔之后。
薛氏。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為氏。姓氏急就章。
司徒。司寇。司空。以官為氏。廣韻。
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公六年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寰宇記。氏族略。
澍桉曾夭為季孫宿家臣。曾阜為叔孫豹家臣。見左昭公二年傳。
子楊氏。季桓子生穆叔。其后為子楊氏。氏族略。
澍桉桓子。季孫斯也。其子肥。謚康子。肥之曾孫強(qiáng)。為季昭子。
子士氏。魯叔孫成子生齊季。為子士氏。姓氏辯證。
澍桉左傳。孟僖子妾曰子士之母。則子士乃孟僖子之后。
厚氏惠伯革者。孝公子。其后為厚氏。檀弓上疏。
澍桉陸德明釋文引云。魯孝公生惠伯革。其后為厚氏。又桉革。鄭氏檀弓注作鞏。云后木孝公子惠伯鞏之后。孔疏桉世本云革。此云鞏。世本云厚。比云后。其字異耳。
郈氏昭伯名惡。孝公之后。稱郈氏。史記索隱。
澍桉高誘呂氏春秋注。郈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后也。以字為氏。因曰郈氏?;莶A。檀弓上注作惠伯鞏。世本作革。字形相近。又桉孝公八世孫成叔。為郈大夫。因以為氏。是以邑為氏也。高氏謂以字為氏。非矣。又桉驕恣篇注。郈成子。郈敬子國(guó)之子。郈青孫也。國(guó)為同字之誤。韋昭國(guó)語(yǔ)注。郈敬子。魯大夫郈惠伯之后。玄孫敬伯同也。呂氏春秋有郈成子。與右宰谷同時(shí)。即厚成叔。古今人表有厚昭伯。師古曰。即郈昭伯也。
子成氏。魯季平子成叔彭侯之后。姓氏辯證。
述氏。魯大夫仲述之后。氏族略。
澍桉仲一作叔。誤。述與遂同。即東門襄仲遂也。又桉劉炫左傳述義云。仲遂受賜為仲氏。故其子孫稱仲氏。
蟜疵氏。魯有蟜疵。字子肩。魯莊公族。史記索隱。
澍桉司馬貞引世本。作漢有蟜疵。蟜疵一作橋庇。班固云。商瞿。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是橋庇非漢時(shí)人矣。倘為漢人。商瞿何以相及。又為魯莊公族乎。宜云魯有蟜庛。為莊公族。又桉史記作馯臂子弘。傳江東人矯子庸庛。疑蟜矯橋三字通。故蟜慎亦作矯慎。矯望亦作蟜望也。
公襄氏。魯大夫公襄昭。魯襄公太子子野之后。姓氏辯證。
公之氏。魯有大夫公之文。急就章注。
澍桉季悼子生思伯鞅。字公之。鞅生懿伯柎。為公之氏。昭二十五年傳。秦姬以告公之。杜注。公之。平子弟。
慶父氏。魯大夫慶父之后。有慶父籍。為楚工正。姓氏辯證。
澍桉姓纂氏族略引世本。魯皆作楚。又桉慶父即共仲。其子公孫敖。是為穆伯。
季孫氏。魯公子季友之后。為季孫氏。后去孫稱季氏。季孫行父之子宿謚武子。季孫肥謚康子。姓氏辯證
子寤氏。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為子寤氏。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陳僖公生宣子。其后為子寤氏。與此異。又桉魯季寤。字子言。季孫斯之弟。不得志于季氏。欲因陽(yáng)虎以去三桓。非子寤氏也。
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施父之后。支孫為少施氏。雜記云??鬃釉弧N犸堄谏偈┦?。又桉國(guó)語(yǔ)。施伯。施父子。事莊公。
子革氏。季平子支孫為子革氏。氏族略。
澍桉鄭然丹。字子革。鄭穆公孫。公子然之子。后有子革氏。
齊季氏。昔齊公子季奔于楚。楚遂號(hào)為齊季氏。廣韻。魯有大夫齊季窺。氏族略。
子韓氏。齊頃公子子韓之后。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shí)有子韓。姓氏辯證。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子干氏。齊公子都字子干之后。又桉鄧元亞鄭夾漈均作子干。孫愐引姓苑。亦作子干。均誤。子干。蔡昭侯之子也。今改正。
子雅氏。齊惠公之孫公孫字子雅之后。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覽注。子雅。惠公之孫。公子欒堅(jiān)之子。也。依世本為說。子欒施字子旗。
子尾氏。齊惠公之孫公孫蠆字子尾之后。亦為高氏。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覽注。子尾?;莨畬O。公子高祈之子。躉也。依世本為說。躉子高強(qiáng)。字子良。
子襄氏。齊桓公子子襄之后。辯證。
子工氏。齊頃公之子公子子共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子公氏。齊頃公子子公之后也。又桉春秋。鄭公子宋。亦字子公。不獨(dú)齊有子公矣。
子淵氏。齊頃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淵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齊頃公生子淵湫。因氏焉。左傳齊有大夫子淵捷。新序。陳恒弒君。使勇士六人劫子淵棲。棲與捷字形相近。宜從左作捷。淵引作泉。避唐諱改。又桉左傳公孫捷。又曰淵捷。字子車。頃公孫。世本作子淵氏。未知何據(jù)。左傳炊鼻之戰(zhàn)。捷從泄聲子。射之中楯瓦。繇朐汰辀。匕入者三寸。
淵氏。齊大夫淵湫之后。廣韻。
澍桉齊有子淵氏。王符曰。姜姓。字書引作淵旬欠。誤。
閭。丘氏。齊大夫閭丘嬰之后。齊宣王時(shí)有閭丘。閭丘光。氏族略。
澍桉閭丘嬰。齊莊公近臣子明。事見左傳。閭丘。閭丘光。均見說苑。
廩丘氏。齊大夫廩丘子之后。氏族略。路史。
澍桉襄二十六年傳。齊烏余以廩丘奔晉。故城在濮之雷澤北。又桉英賢傳有廩丘充。齊隱者。
梁丘氏。齊大夫梁丘氏之后。路史。
澍桉莊公三十二年。齊宋遇于梁丘。谷梁謂在曹邾之間。去齊八百里。杜預(yù)云。昌邑西南有梁丘鄉(xiāng)。又桉齊有大夫梁丘據(jù)。字子猶。
虞丘氏。齊大夫虞丘氏之后。路史。
澍桉虞丘。一作吳丘。又作吾丘。路史云。楚相虞丘子邑。吾丘壽王。說苑作虞丘壽王。
雍門氏。齊頃公生子夏勝。以所居為雍門氏。氏族略。
澍桉雍門。齊城門。所謂焚雍門之萩也。戰(zhàn)國(guó)策。雍門周以琴干孟嘗君。說苑。齊有雍門子狄。
尹文氏。齊有尹文子。著書五篇。氏族略。
澍桉高誘呂氏春秋注。尹文。齊人。作名書一篇。在公孫龍前。公孫龍稱之。
賜氏。齊大夫簡(jiǎn)子賜之后。姓氏辯證。
車門氏。齊臨淄大夫車門遽。廣韻。
車遽氏。齊臨淄大夫車遽氏。廣韻。
澍桉廣韻二十三魂引云。臨淄大夫車門遽。與此又違異。辯證。蘧作遽。
車成氏。齊大夫有車成氏。廣韻。
澍桉車成氏。因庫(kù)成氏而改。庫(kù)成氏即苦成氏也。音變?yōu)閹?kù)成。王符云。郄采于苦。曰苦成。后人書之或?yàn)榭?。齊人聞其音。則書之曰車成。敦煌見其字。則呼之曰庫(kù)成。
公旗氏。齊威王時(shí)有左執(zhí)法公旗藩。姓氏辯證。
澍桉姓源韻譜云。齊悼子子旗之后。
公牽氏。齊公子牽之后有公牽氏。姓氏辯證。
澍桉急就章注引世本云。齊公子成之后有公牽氏,
狐丘氏。晉大夫狐丘林之后。氏族略。
澍桉英賢傳云。出自狐丘封人之裔。又桉狐丘一作壺丘。又作瓠丘。
州。因氏焉。]豹生揚(yáng)。揚(yáng)生]州氏。晉]元和姓篡。
州。因氏焉。]一作郄。姓氏辯證氏族略引世本云。晉郄豹孫步揚(yáng)生] 澍桉僖十五年疏引世本云。豹生義。義生步揚(yáng)也。
季嬰氏。晉樓季嬰之后。氏族略。
季夙氏。晉靖侯孫季夙之后。氏族略。
叔向氏。叔夙氏。姬姓。晉后。路史注。
叔夙氏。羊舌職生叔夙。為叔夙氏。元和姓纂姓氏辯證。
大狐氏,晉大夫大狐伯生突。突生饒。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為晉大夫。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引世本云。有大狐氏小狐氏。溱為大狐氏。射姑為小狐氏。大狐容即大戎氏。廣韻引世本云。
有晉大夫大狐容即其后。晉獻(xiàn)公娶大狐氏。又桉狐突字伯行。生毛及偃。毛生溱。皆為晉卿。別為大狐氏。與此又不同。
小狐氏。射姑為小狐氏。路史。
澍桉狐偃字子犯。子曰射姑。射姑食采于賈。又曰賈季。襄公舍二軍。射姑將中軍。
太戊氏。晉公子太戊之后也。太戊教昭為原大夫。姓氏辯證。
澍桉史記。成侯三年以大戊午為相。成侯薨。事肅候。十六年游大陵。出于鹿門。太戊午叩馬諫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肅侯下車謝之。宜為教昭之后也。
韓余氏。韓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韓宣子子余之后氏焉。一引云韓宣子之后。有余子奔齊。為韓余氏。又桉春秋。晉成公宦卿之余子。以為余子。蓋適子之母弟。宣子韓起也。
伯宗氏。晉孫伯起生伯宗。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鄧名世云。此謂伯氏所自起也。林寶以為伯宗復(fù)姓。誤矣。
韓言氏。姬姓。晉韓厥生一尢忌。一尢忌生襄。襄生子魚。為韓言氏。姓氏辯證。
司功氏。晉大夫司功景子士弟佗因官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弟他。晉司功為氏。廣韻引云。弟佗為司功。以官為氏。又桉春秋有士而無(wú)景子。亦無(wú)弟佗也。又桉世本晉譜云。曲沃正少襄生司功大伯。大伯生侯季子。不知大伯即景子否。
南鄉(xiāng)氏。晉國(guó)高士全隱于南鄉(xiāng)。因?yàn)槭?。廣韻。
北唐氏。晉有高人。隱于北唐。因以為氏。廣韻。
澍桉英賢傳云。晉有高人越者。隱伏于北唐。因氏焉。是北唐越也。
為氏。晉始平人為勉。自稱將軍。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時(shí)無(wú)始平地名。此系后人羼入。非世本原文。
菱氏。晉有大夫菱氏僖子。姓氏急就篇注。
澍桉廣韻英字下引云晉有英成僖子。莢字下又引云晉有大夫莢成僖子。此作菱氏僖子。三者必有二誤。
中行氏。晉大夫逝遨生桓子林父及莊子首。本姓荀。自林父將中行。改為中行氏。元和姓纂。
澍桉林父將中行。一引作荀偃。又桉荀息后為荀林父。文公作三行。林父將中行。遂以中行為氏。是為中行桓子。林父生中行伯庚。庚生獻(xiàn)子偃。偃生穆子吳。吳生文子寅。定公逐寅與士吉射。寅吉射奔齊。然則一本作荀偃將中行者誤也。
唐。孫氏。齊大夫長(zhǎng)孫修食邑于唐。其孫仕晉。后號(hào)唐孫氏。廣韻。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唐孫本祁姓。帝堯之后。其孫仕晉。自為唐孫氏。
下門氏。晉有大夫下門聰。姓氏辯證 廣韻。
澍桉國(guó)語(yǔ)。下門氏。周景王大夫下門子之后。
仲行氏。晉大夫有仲行寅。元和姓纂。
澍桉秦仲行。子車氏之子也。中行寅。荀偃之孫也。中與仲雖通用。晉之中行氏。于官對(duì)左右而為中。秦之仲行氏。于字對(duì)伯季而為仲。未可強(qiáng)同也。
公他氏。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為氏。姓氏辯證。
澍桉其先當(dāng)作其后。廣韻急就章注引世本云。公它氏。晉蒲邑大夫公它世卿。
勃氏。宋右?guī)煵蟆V韻。
瞻葛氏。宋景公有大夫瞻葛祁。其后齊人語(yǔ)訛。以瞻葛為諸葛。姓氏辯證。
澍桉英賢傳曰。瞻葛氏。有熊氏之后。又桉今本氏族略引世本。瞻葛氏。有熊氏之后。無(wú)宋景公以下九字。
西鄉(xiāng)氏。宋大夫西鄉(xiāng)錯(cuò)之后。風(fēng)俗通。
澍桉尸子有隱者西鄉(xiāng)曹。
東鄉(xiāng)氏。宋大夫東鄉(xiāng)為人之后。氏族略。
澍桉左傳成十五年傳云。向?yàn)槿藶榇笏究?。此東鄉(xiāng)為人即向?yàn)槿艘?。鄧名世辯證引無(wú)人字。誤。
子蕩氏。宋威公生子蕩。因氏焉。元和姓纂。
澍桉春秋。宋蕩氏無(wú)子字。而宋大夫樂轡。楚大夫屈罷。皆字子蕩。未知子蕩果系誰(shuí)后也。
季老氏。宋華氏有華季老。子孫氏焉。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作其子氏焉。
泥氏。宋大夫卑泥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作泥車。廣韻引世本云。宋大夫車泥之后。
右?guī)熓?。宋莊公生公子申。世為右?guī)煛R蛞詾槭?。氏族略?br /> 澍桉一引生作至。又桉文七年傳。公子成為右?guī)煛J陚?。華元為右?guī)?。襄元年傳。使華閱討右官。杜注。閱。元子。代元為右?guī)?。昭十六年傳。華亥代合比為右?guī)煛6陚?。樂大心為右?guī)煛0吣陚?。右?guī)熁疏?。十八年傳?;示彏橛規(guī)?。無(wú)所謂公子申也。疑公子成即公子申。
甫爽氏。宋大夫甫爽之后。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宋有大夫甫爽文叔。
干獻(xiàn)氏。宋司徒華定為干獻(xiàn)氏。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定下有后字。路史注引干獻(xiàn)氏三字。
公朱氏。楚大夫公朱高出宋公子朱。宋義事懷王。封武信君為氏。路史注。
澍桉姓氏辯證引世本云。公朱。宋公子朱之后。又桉宋義事懷王云云。是宋衷注文羼入。又桉楚有公子朱為息公。穆王二年。子朱圍江。事見左傳。公朱氏宜即其后。此云出宋公子朱。未審。淮南子云。太宰子朱。侍飯于令尹子國(guó)。子國(guó)啜羹而熱。投漿而沃之。明日。子朱辭官而歸。當(dāng)即公子朱也。
師延氏。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后有宋大夫師延宜。廣韻。
子革氏。宋司城子革之后。又云。季平子支孫。亦為子革氏。元和姓纂。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云。二說皆誤。宋無(wú)子革。唯樂喜。字子罕。為宋司城。宜出自姬姓,鄭穆公子子然生丹。字子革。奔楚。為右尹。后人以為子革氏。又桉宋樂喜。字子罕。為司城。其后以司城為氏。非子革氏也。
老成氏。宋有大夫老成方。廣韻。
澍桉列仙傳。老成子從尹文先生學(xué)幻者。在齊定公時(shí)。氏族略云。老成子著書十篇。言黃老之道。甄鸞注徐岳數(shù)術(shù)記云。四維者。老成子所造也。
墨夷氏。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后有墨夷皋。氏族略。
澍桉文十八年傳。文公弒昭公而自立。昭公子將奉公母弟須以作亂。公殺須。不知即墨夷須否。
仲行氏。宋大夫有仲行氏。晉大夫仲行寅。姓氏辯證。
澍桉姓纂氏族略引云。宋有仲行寅。晉有仲行氏。與此皆誤。蓋仲行即中行。中行寅。中行吳之子。宋無(wú)其人也。宋有仲氏。公孫師之子仲江。江之孫幾。幾字佗。佗為卿。事景公。
公族昭子郢之后。子郢氏。元和姓纂。
靈子郢也。郢字子南。昭一作時(shí)。誤?!′褡盂?br />大夫成叔承之后。承姓。漢書注。
大夫承之后。有脫字。大夫承成之后。辯證引云?!′袷献迓砸辣驹?。承氏。
司寇。以官為氏。司寇亥即其裔也。靈公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孫為司寇氏。氏族略。
澍桉禮記。司寇惠子之喪。鄭注?;葑?。將軍文子彌牟之弟?;菔逄m也。生虎者。據(jù)禮記疏。則司寇氏宜為司寇惠子之后。
文公后卷子。子州氏焉。卷子氏。姓氏辯證。
靈公子昭生子郢。郢生文子才芳。為將軍明。將軍氏。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靈公子郢生文子彌牟。為將軍氏。禮記將軍文子是也。夾漈作才芳。誤。且世譜子郢者。靈公之子。不聞?dòng)凶诱岩病?br />公族羌之孫憲。為羌憲氏。羌憲氏。姓氏辯證。
公族有羌師氏。羌師氏。姓氏辯證。
將軍文子生慎子會(huì)生強(qiáng)梁。因氏焉。秦有左庶子長(zhǎng)水校尉強(qiáng)梁皋。強(qiáng)梁氏。氏族略。
有王孫賈。出自周頃王之后。王孫賈之子。自以去王室久。改為賈孫氏。賈孫氏。廣韻。
康叔孫封于常。后有常氏恒氏。常氏。路史。
澍桉老聃師常從。楚有恒思公。
有史朝朱駒。史朝氏。廣韻。姓氏急就章。
史晁之后。與孫愐引異。晁與朝字通?!′袷献迓砸辣驹?。史晁氏。
子孔氏。鄭穆公生公子喜字子孔之后。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有二子孔。司徒孔生公孫泄。泄生孔張。字子孔。生子良。又桉喜宜作嘉。魯孔父亦名嘉也。鄭殺公子嘉。子良奔楚。
子罕氏。鄭穆公子喜字子罕。生子展舍之。舍之生子皮虎。姓氏辯證。
澍桉或作子軒氏。春秋罕氏無(wú)子字?;⒆肿悠ぁS譃樽悠な??;⑸鷭臊R及魋。嬰齊生達(dá)公孫鉏。常為馬師。遂為馬師氏。
子游氏。鄭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后。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鄭游氏無(wú)子字。游生公孫蠆。蠆生游眅。眅生良及吉。游眅奪人妻。其夫殺眅。于是廢游良而立吉。吉生速。吉之從祖曰游楚。楚亦穆公孫。與公孫黑爭(zhēng)妻。公孫僑放楚于吳。
馮。歸姓。鄭大夫馮簡(jiǎn)子之后。氏族略。
去疾氏。鄭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所以別族。氏族略。
澍桉杜預(yù)左傳注。去疾。穆公庶子。此七穆之始。又桉公子去疾。亦曰疾。字子良。后遂為良氏。靈公元年。公子歸生弒靈公。國(guó)人立去疾。去疾辭曰。以賢則去疾不足。以順則公子堅(jiān)長(zhǎng)。乃立襄公。去疾子輒。字子耳。為司空。
子國(guó)氏。鄭穆公生子國(guó)發(fā)。發(fā)生子產(chǎn)僑簡(jiǎn)成子。僑生子思參。參生子玉珍武子。珍生子樂卑。顯莊子。為子國(guó)氏。氏族略。姓氏辯證。
澍桉春秋子產(chǎn)家止謂之國(guó)氏。又桉發(fā)字子國(guó)。僑字子產(chǎn)。又字子美。參字子思。參謚曰桓。簡(jiǎn)成子。疑子產(chǎn)謚也。然不見左傳。
子然氏。鄭穆公子子然之后。姓氏辯證。
Œ 澍桉七穆然。氏無(wú)子字。又桉公子然。宋子所生。然氏之先也。晉人執(zhí)成公我。立大子頑。成公四年。晉伐我而歸公以求成。公子然及晉盟于修澤。子然子曰丹。然明蓋子然之后。
封父氏。鄭大夫封父彌真之后。路史注。
封人氏。鄭封人之后。因氏焉。路史。
澍桉封人與封父。疑即一姓。因字形近而訛。
子師氏。鄭有子師仆。廣韻。
澍桉左襄公十年傳。初子駟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于是子駟當(dāng)國(guó)。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仆帥賊以入。晨攻執(zhí)政于西宮之朝。
恒氏。唐叔孫封楚。有恒思公。后有恒氏。國(guó)名記。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恒氏。楚大夫恒思公之后。一引有有常氏三字。唐一作康。封楚作封恒。
楚季氏。楚若敖生楚季。因氏焉。陳大夫有楚季融。氏族略。
慶父氏。楚大夫慶父之后。氏族略。
厘子氏。出自厘子觀起之后。楚大夫有厘子班。氏族略。
廉生季融。子孫氏焉?!救谑稀3献迓?。
澍桉杜注左傳。以射師為廉。服虔則謂射師。若敖子班也。子慎說誤?!?br />子午氏。楚公子午之后。齊大夫子午明。元和姓纂。
澍桉公子午。字子庚。莊王之子也。初為共王司馬。共王三十年。秦嬴歸于我。午聘于秦。為夫人寧。康王時(shí)代公子貞為令尹。與蒍子馮公子格侵鄭。
子季氏。楚公族子季氏。姓氏辯證。
涉其氏。楚有大夫涉其氏。春秋涉其拏是也。姓氏辯證。
澍桉廣韻引世本云。楚大夫涉其帑。又桉左定五年傳云。吳入楚。楚昭王奔隨。將涉于成臼。藍(lán)尹亹涉其孥。不與王舟。及寧。王欲殺之云云。是藍(lán)尹亹自以舟送其妻子濟(jì)水。非有人姓涉其名孥者也。世本殆誤?;蛑僮拥?#61972;益。非原文。
伍參氏。楚伍參之后。支孫以為氏。國(guó)語(yǔ)。楚昭王時(shí)有伍參蹇。氏族略。
澍桉辯證引世本云。伍參氏。伍參之后。楚昭王時(shí)有伍參蹇。又桉杜注。伍參。伍奢之祖父。奢。伍舉子。伍員之父。舉為參之子。
強(qiáng)。因氏焉?!畯?qiáng)氏。羋姓。若敖生‘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云。即左傳所謂女強(qiáng)。又桉左傳有‘‘御疆。無(wú)‘女強(qiáng)也。
強(qiáng)生班。因氏焉?!嗍?。羋姓?!献迓?。
‘ 澍桉姓氏辯證引世本云。強(qiáng)生班。因氏焉。又桉莊十三年傳。楚公子元?dú)w自伐鄭而處王宮?!鋷熤G。則執(zhí)而梏之。秋。申公‘班殺子元。杜注。射師?!?。服虔曰。射師。若敖子‘‘班也。正義云。射師被梏。不言舍之。何以得殺子元。知射師與班。必非一人。杜譜以射師若敖子。班若敖孫。
它氏。楚平王孫有田公它成。荀子注。
= 澍桉急就章注引世本云。楚平王孫有田成它氏。與楊倞引異。疑有文。
子芒氏。陳僖子子子芒后。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又引世本云。陳僖子子芒之后。氏族略引陳作齊。云齊僖公生盈字子芒之后。芒或作竺。
子尚氏。陳僖公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國(guó)語(yǔ)。鄭大夫子尚伯父。氏族略。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尚氏。僖子生廩丘子尚為氏。又桉鄭樵既引子尚氏。齊僖公生廩丘子尚意茲。因氏焉。復(fù)引陳僖子生廩丘子尚意茲疑訛。
子穆氏。陳僖子生子穆安。因?yàn)樽幽率?。姓氏辯證。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陳僖子子子穆安后。
少西氏。少西子穆。僖子子穆安后。路史注。
澍桉氏族略引世本云。陳公子夏之后。別為少西氏。又桉征舒祖子夏。名少西。是為少西氏。
門氏?!T氏。陳有‘廣韻。
子氏。陳桓公生昭子來(lái)將孫卑為子氏。姓氏辯證。
澍桉鄧元亞引作威公。避宋諱。今改正。
子石氏。陳桓子生子石難。自別為子石氏。路史注。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石氏。桓公生子石。后為氏。氏族略引云。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
子沮氏。陳烈子生子沮與。后為子沮氏。姓氏辯證。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子沮氏。陳烈子之后。氏族略引云。陳桓公生子輿。為子沮氏。
子獻(xiàn)氏。陳桓公孫子獻(xiàn)之后。氏族略。
澍桉桓公一作桓子。
子占氏。陳桓子生書字子占之后。氏族略。
澍桉鄧名世曰。占出媯姓。陳公子完裔孫陳無(wú)宇之子書。字子占。后人以字為氏。又桉辯證引世本云。陳威子占書。書生良堅(jiān)。堅(jiān)子以王父字為氏。
仲行氏。秦三良仲行之后。氏族略。
公金氏。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急就章注。姓氏辯證。
蜀無(wú)姓。相承云黃帝后世子孫也。史記索隱。
澍桉路史注引世本云。蜀世每世相承為黃帝后。又桉褚先生史記云。蜀王。黃帝后世也。司馬貞云。黃帝二十五子。分封賜姓?;蛴谛U夷。蓋當(dāng)然也。蜀王本紀(jì)云。朱提有男子杜宇。從天而下。自稱望帝。亦蜀王也。則杜姓出唐杜氏。蓋陸終氏之胤。亦黃帝之后也。又桉昭十三年傳。楚共王與巴姬埋璧。則巴國(guó)姬姓也。與世本所云黃帝后者合。陸德明曰。黃帝。姬姓。
巴氏。巴子國(guó)。子孫以國(guó)為氏。氏族略。宋注。其地巴郡江州縣。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于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zhǎng)。俱事鬼神。乃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wù)相乃獨(dú)中之。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dāng)以為君。余姓悉沈。唯務(wù)相獨(dú)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yáng)。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莫輒來(lái)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飛。蔽掩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后漢書注。
澍桉此段見漢書南蠻傳。李賢注云。以上見世本。是范氏據(jù)世本為言也。今補(bǔ)之。姓氏辯證亦引作世本。又桉武落鍾離山。一名難留山。在長(zhǎng)陽(yáng)縣西北七十八里。一云即夷陵巴山也。夷陵郡巴山縣清江水。一名夷水。
廩君名務(wù)相。姓巴。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zhēng)神。以土為船。雕文畫之。而浮于水中。約船浮者當(dāng)立為君。他姓船不能浮。獨(dú)廩君船浮。因立以為君長(zhǎng)。北堂書鈔。太平御覽。
澍桉氏族略以廩君為己姓。蓋字之誤。晉書載記暉氏作氏。即皞也。故廣韻云。皞姓出武落鍾離山黑穴中。事見蜀錄。后漢書作曋。音審。一作媓。相氏一作氏。誤。又桉路史注引世本云。巴郡蠻本有五姓。皆出武羅鍾離山。巴氏生黑穴。樊瞫相鄭四姓之子。俱事鬼神。后巴氏臣四姓而居夷城。為廩君。世尚秦女。與此略殊。
廩君之先。故出巫誕也。落中一作鍾。山石穴。中有二所。其一赤色。其一色黑。如丹漆狀。廩君出于赤色。余姓亦出黑穴。廩君曰務(wù)相。姓巴氏。與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姓俱出。未有君長(zhǎng)。皆爭(zhēng)神。廩君五姓皆登呼穴屋。以劍刺之。劍不能著。獨(dú)廩君劍著而縣于穴屋。因立為君。太平寰宇記。
澍桉南蠻傳注引首句。巫蜑作巫誕。
廩君乘土船至鹽場(chǎng)。鹽水神女子止廩君。廩君不聽。鹽神為飛蟲。諸神從而飛蔽。日為之晦。廩君不知東
西所向。七日七夜。以青縷遺鹽神。曰。嬰此即相宜云。與爾俱生。弗宜將去。鹽神受縷而嬰之。應(yīng)青縷所射。鹽神死。天則大開。后漢書注。太平御覽。
澍桉一引云鹽神受縷而纓之。廩君即立陽(yáng)石上。應(yīng)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
氏。
澍桉宋龐元英文昌雜錄云。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音萬(wàn)。杰音杰。天齊人。昭明太子云。出世本字亦作簡(jiǎn)。出三齊記。杰出竹書紀(jì)年。今據(jù)補(bǔ)。
西氣氏。廣韻。
澍桉左傳三十二年疏云。西氣?;蜃只蚴?。不可明。非也。如世本言。是姓。又桉淮南子人閑訓(xùn)注作西乙。因形近而訛。如戰(zhàn)國(guó)楚策江乙。韓子內(nèi)儲(chǔ)作江乞也。史秦紀(jì)以術(shù)為蹇叔子。唐世系表以西乞?yàn)槊厦髯?。均謬?br />公文氏。辯證。
澍桉王符氏姓志云。公族有公文氏。又桉左哀十四年傳。向魋出于地。公文氏攻之。二十五年傳。公使侍人納公文懿子之車于池。注。即公文要。莊子。公文軒見右?guī)煻@。司馬彪注。公文軒。姓公文。名軒。宋人也。
世本卷第四
帝系篇。
澍桉孔穎達(dá)尚書正義云。桉今世本帝系。及大戴禮五帝德。并家語(yǔ)宰我問。太史公五帝本紀(jì)。皆以黃帝為五帝。此乃史籍明文。而孔君不從之者。原由世本經(jīng)于暴秦。為儒者所亂。大戴禮本紀(jì)出于世本。以此而同。詩(shī)生民疏云。大戴禮帝系篇云云。家語(yǔ)世本。其文亦然。毛亨作詩(shī)傳。司馬遷為五帝本紀(jì)。皆依用焉。又云。大戴禮出于世本。是指帝系篇言也。一切經(jīng)音義云。世本有帝系篇。謂子孫相繼續(xù)也。唐志云。宋均注帝譜世本七卷。所云帝譜。即帝系譜也。
三皇譜。
太昊伏羲氏。路史。
澍桉史記正義。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譙周應(yīng)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國(guó)尚書序?;矢χk帝王世紀(jì)。孫氏注世本。并以伏羲神農(nóng)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
伏羲氏人定時(shí)生。路史注引帝系譜。
澍桉孝經(jīng)河圖云。伏羲在亥。得人定之應(yīng)。張說大衍文符歷序云。謹(jǐn)以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
夜?;市鄢杉o(jì)之辰。是以為八月五日矣。非也。又桉太平御覽。路史注帝系譜。即世本帝系篇也。故隨書藝文志有宋均帝譜世本七卷。今故列入。
伏羲樂曰扶來(lái)。路史注引帝系譜。
澍桉扶來(lái)。一作扶犁。亦即鳳來(lái)也。古來(lái)同音。
女媧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為斑管。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wú)不得理。太平御覽路史注引帝系譜。
祝融氏。路史。
澍桉羅泌云。白虎儒通義。以祝融為三皇。宋衷論三皇。亦數(shù)祝融而出黃帝。宋均亦以祝融為皇。今據(jù)補(bǔ)。
尊盧氏。路史。
澍桉羅泌云。世本尊盧在伏羲后。又桉帝王世紀(jì)。尊盧后為混沌。昊英。有巢。朱襄。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因班固之序。謂為太昊之世侯者非矣。
炎帝神農(nóng)氏。左傳昭公十七年疏。宋仲子曰。炎帝即神農(nóng)氏。炎帝身號(hào)。神農(nóng)代號(hào)也。
澍桉孝經(jīng)鉤命決注。神農(nóng)名軌。春秋命歷序云。名石年。元命包云。母安登。少典妃。
神農(nóng)樂曰扶持。路史引帝系譜。
澍桉通典云。神農(nóng)樂名扶持。亦曰下謀。孝經(jīng)鉤命決云。神農(nóng)之樂曰下謀。太平御覽載樂書引禮記云。神農(nóng)播種百谷。濟(jì)育生。造五弦之琴。演六十四卦。承基立化。設(shè)降神謀。故樂曰下謀。以名功也?;蛟粕褶r(nóng)命邢夭作扶犁之樂。制豐年之詠以薦厘。是曰下謀也。
黃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累祖。產(chǎn)青陽(yáng)及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鯀。左傳昭公十七年疏。山海經(jīng)注。
澍桉此與大戴帝系世次相合。漢律歷志及帝系三統(tǒng)歷。皆以鯀為高陽(yáng)五世孫。此云顓頊生鯀。失其次矣。又桉西陵氏姓方雷。故晉語(yǔ)云。青陽(yáng)。方雷氏之甥也。累通作雷。大戴禮史記作嫘祖。漢書人表作絫祖。竹書云。昌意降居若水。產(chǎn)帝干荒。干荒即韓流也。生帝顓頊。海內(nèi)經(jīng)亦云韓流生顓頊。與世本戾。一引黃帝下有有熊氏三字。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堯。尚書舜典疏。宋衷云。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
澍桉司馬貞云。宋衷云。玄囂青陽(yáng)。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今此紀(jì)下云。玄囂不得在帝位。則太史公意玄囂非少昊明矣。而此又云玄囂是為青陽(yáng)。當(dāng)是誤也。
黃帝為其子昌意取蜀山氏。昌意之子干荒。亦娶蜀山氏。路史。
五帝譜。
青陽(yáng)即是少。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左昭十七年疏。宋仲子曰。青陽(yáng)即是少。黃帝之子。代黃帝而有天下。號(hào)曰金天氏。少身號(hào)。金天氏代號(hào)也。史記注。
= 澍桉左昭元年疏引云。帝少金天氏。左疏又引世本云。顓頊。黃帝之臣。有。顓頊紹少昊金天之政。乘辰而王。故亦曰金天氏。
少昊。黃帝之子。名契。字青陽(yáng)。黃帝歿。契立。王以金德。號(hào)曰金天氏。同度量。調(diào)律呂。封泰山。作九泉之樂。以鳥紀(jì)官。董逌錢譜路史后紀(jì)。宋注云。少昊名摯。路史。
澍桉周書嘗麥篇云。乃命少昊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zhì)。張衡集引此書。以為清即青陽(yáng)也。然考皇甫謐亦以青陽(yáng)即少昊。史記謂青陽(yáng)即玄囂。降居江水。不在帝位。與宋仲子注大舛。
昌意生高陽(yáng)。是為帝顓頊。玉篇。宋衷云。顓頊名高陽(yáng)。有天下號(hào)也。索隱。
澍桉玉篇引世本。下又云。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此三句亦當(dāng)是宋注。
顓頊母濁山氏之子。名昌仆。海內(nèi)經(jīng)注。
澍桉濁山氏。即蜀山氏也。昌仆。帝王世紀(jì)作景仆。名女樞。是為阿女。所謂淖子也。感瑤光于幽防而生顓頊。見含神霧。
顓頊娶于勝墳氏之子。謂女祿。是生老童。太平御覽。宋衷注。勝墳。國(guó)名。
澍桉山海經(jīng)注。左昭公十七年疏引世本云。顓頊娶于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又桉大戴記作勝奔。一作滕隍。埤蒼云。女彔。顓帝妻名也。譙周云。老童即卷章。
高陽(yáng)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黎。左昭二十九年疏。
澍桉山海經(jīng)云。顓頊生伯服。吳任臣引世本云。顓頊生偁。偁字伯服。譙周云。老童即卷章。然則老童非顓頊生矣。世本之言。不應(yīng)錯(cuò)互。當(dāng)是注文羼入。
老童娶于根水氏。謂之驕福。產(chǎn)重及黎。山海經(jīng)注。
澍桉史記楚世家注。徐廣引世本云。老童生重黎及吳回?;茨献幼?。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一名黎。為高辛火正。號(hào)祝融。潛夫論姓氏志。黎。顓頊?zhǔn)弦嶙訁腔?。王符高誘并以黎即吳回??贾厥侠枋隙佟4咎斓?。重為木正。黎為?;鹫?。據(jù)左傳少昊氏之子曰重。顓頊之子曰黎。今以重黎為一人。乃是顓頊之孫。劉氏曰。少昊氏之后曰重。顓頊?zhǔn)现笤恢乩?。?duì)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dāng)家則稱重黎也。史記楚世家。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fù)居火正。為祝融。是以重黎為一人。吳回為一人。世本分重黎為二人。微不同耳??装矅?guó)曰。重即羲。黎即和。是重黎原二人也。此與左疏不同。又山海經(jīng)云。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即重黎也。根水。史作即水。又作竭水。驕福。大戴記山海經(jīng)引世本作驕禍。人表作驕極。
老童生重黎及吳回。生陸終。徐廣史記注。太平御覽。
是也。參胡者韓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鄶人者鄭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連者楚是也。陸終娶于鬼方氏之妹。謂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脅。獲三人焉。剖其右脅。獲三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鏗。是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為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干姓。季連產(chǎn)付祖氏。付祖氏產(chǎn)穴熊。九世至于渠婁鯀。出自熊渠有三人。其孟之名為庸。為句袒王。其中之名為紅。為鄂王。其季之名為疵。為就章王。昆吾者索隱。宋注。女嬇。鬼方國(guó)君之妹。路史。鬼方于漢。則先零羌是也。文選趙充國(guó)贊注。昆吾。國(guó)名。已姓所出。參胡。國(guó)名。斯姓。無(wú)后。史記注。彭祖。姓籛。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枉下史。年八百歲。莊子釋文。求言。名也。妘一作姬。姓所出。鄶國(guó)也。史記注。鄶人即檜之祖也。詩(shī)正義。晏安。名也。曹姓者。諸曹所出也。季連。名也。芊姓。諸楚所出。楚之先。詩(shī)正義。
澍桉水經(jīng)注引世本云。鄶人者。鄭是也。鄭桓公問于史伯曰。王室多難。予安逃死乎。史伯曰。虢鄶。公之民。遷之可也。鄭氏東遷。虢鄶獻(xiàn)十邑焉。亦系宋注。又桉水經(jīng)注引剖作啟。下剖字作破。獲三人焉作三人出焉。求言作萊言。是為鄶人作是謂之鄶。嬇作隤?;W下無(wú)鏗字。他本引鄶上有云字。庸作康。庸上有無(wú)字。袒作亶。就作戚。是作氏。世本此段文。與大戴禮同。今據(jù)補(bǔ)。御覽引不全。
帝嚳高辛氏。史記索隱。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為號(hào)。嚳其名也。
澍桉帝王世紀(jì)。高嚳名。一作逡。生而自言其名也。十道志。襄邑有高辛城。張晏曰。高陽(yáng)高辛。皆所興之地名。顓頊與嚳。皆以字為號(hào)。上古質(zhì)故也。高辛為地名。如仲子說。然仲子以嚳為名。則失之。
帝嚳年十五歲。佐顓頊有功。封為諸侯。邑于高辛。路史引帝系譜。
澍桉帝王世紀(jì)。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見其神異。自言其名為逡。齔齠有德。年十五而佐顓頊。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紀(jì)官。是士安依世本為說。
嚳。黃帝之曾孫。路史。太平御覽。
澍桉漢志。帝嚳。青陽(yáng)玄囂之子。史記則云高辛父曰蟜極。
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曰簡(jiǎn)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生摯。生民詩(shī)正義。太平御覽。藝文類聚。
澍桉生民疏云。大戴禮帝系篇曰。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云云。家語(yǔ)世本。其文亦然。毛亨作詩(shī)傳。司馬遷為五帝本紀(jì)。皆依用焉。路史引元作上。太平御覽引簡(jiǎn)狄下而字作是產(chǎn)二字。藝文類聚引鋒作酆。摯上有帝字。郭璞注山海經(jīng)。姜嫄。帝嚳二妃。誤矣。
帝嚳四妃陳豐生帝堯。封于唐。高辛氏衰。天下歸之。木生火。故為火德。天下號(hào)為陶唐氏。即位七十載。
澍桉前漢律歷志引唐帝系。系世本文。今據(jù)補(bǔ)。
帝嚳生堯。書舜典疏。
澍桉孔疏云。世本。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之孫。
帝堯?yàn)樘仗剖?。書五子之歌疏?br />堯取散宜氏子。謂之女皇。太平御覽。宋衷曰。女皇是生丹朱。
澍桉散宜氏。路史作富宜氏。
女皇生丹朱。路史。
澍桉太平御覽引尚書逸篇云。丹朱不肖。舜使居房丹淵為諸侯。號(hào)曰丹朱。羅泌云。堯使居之丹也。說文引虞書作丹絑。
顓頊產(chǎn)窮系。窮系產(chǎn)敬康。敬康產(chǎn)句芒。句芒產(chǎn)蟜牛。蟜牛產(chǎn)瞽。瞽產(chǎn)重華。是為帝舜。及產(chǎn)象傲。太平御覽。三代世表。宋衷注云。一云窮系。謚也。
澍桉史記索隱云。窮蟬。世本作窮系。今太平御覽引作系蟬者誤。又桉窮系。舜之高祖。舜為黃帝八世孫也。大戴禮文與此同。而世表云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索隱云。世表依世本。不知何以差互如是。又桉舜母握登。象為東澤氏女曰壬女所生。與顆手同產(chǎn)。
顓頊生窮蟬。六世生舜。處虞之溈汭。堯嬗以天下?;鹕痢9蕿橥恋?。天下號(hào)曰有虞氏。即位五十載。
澍桉律歷志引帝系。與大戴記帝系篇不同。是世本文也。今據(jù)補(bǔ)。
舜妃娥盲女罃。索隱。
澍桉孔疏云。桉世本堯是黃帝玄孫。舜是黃帝八代孫。計(jì)堯女于舜之曾祖為四世從姊妹。以之為妻。于義不可。世本之言。未可據(jù)信。或者古道質(zhì)故也。路史余論呂梁碑中紀(jì)虞帝之世云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瞽瞍生舜云云。質(zhì)之于傳。惟無(wú)句望。不箸出自黃帝。諒得其正。又桉盲與皇。聲相近。汲古文葬后育于渭。又系盲字之訛。地理志。陳倉(cāng)有舜妻育祠。后盲即娥皇也。罃即女英。人表亦作罃。一引作瑩。非。大戴禮帝系篇。舜娶于帝堯之子。謂之女匽氏。一作少匽。尸子云。妻之以媓。媵之以娥。此二妃皆堯女。尸佼以媓娥分為二。不數(shù)女英。誤矣。鄭注禮記云。舜有三妃。其一即登比也?;蛑^娥即女英。則世本有娥盲。又有女罃。不其復(fù)乎。司馬貞曰。列女傳云。二女。長(zhǎng)曰娥皇。次曰女英。是矣。
舜時(shí)西王母獻(xiàn)白環(huán)及佩。文選景福殿賦注。北堂書鈔。
澍桉御覽引世本云。獻(xiàn)白環(huán)玉玦。藝文類聚引佩亦作玦。又桉伏勝尚書大傳云。舜以天德嗣堯。西王母來(lái)獻(xiàn)玉管瑞應(yīng)圖。黃帝時(shí)。西王母使乘白鹿獻(xiàn)白環(huán)之休符。舜時(shí)復(fù)來(lái)獻(xiàn)。
祝融曾孫生伯夷。封于呂。為舜四岳。太平御覽。藝文類聚。
澍桉毛奇齡云。如世本言。書之言舜咨四岳。僉曰伯夷。為難通矣。蓋四岳姜姓。伯夷亦姜姓。故國(guó)語(yǔ)云。姜。伯夷之后也。則伯夷與四岳。祇同姓耳。然海內(nèi)經(jīng)云。伯夷父生西岳。周語(yǔ)胙四岳國(guó)。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山經(jīng)言伯夷父生西岳。蓋其父本為四岳。至其子纂修舊勛。故復(fù)為西岳也。毛氏說無(wú)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