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
潁川 汝南 梁國 沛國 陳國 魯國
冀州
魏群 鉅鹿 常山 中山 安平 河間 清河 趙國 勃海
◆潁川郡(秦置。雒陽東南五百里。)十七城,戶二十六萬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萬六千五百一十三。
〖陽翟〗禹所都。有鈞臺。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襄〗有養(yǎng)陰里。
〖襄城〗有西不羹。有汜城。有汾丘。有魚齒山。
〖昆陽〗有湛水。
〖定陵〗有東不羹。
〖舞陽〗邑。
〖郾〗
〖臨潁〗
〖潁陽〗
〖潁陰〗有狐宗鄉(xiāng),或曰古狐人亭。有岸亭。
〖許〗
〖新汲〗
〖鄢陵〗春秋時(shí)曰鄢。
〖長社〗有長葛城。有向鄉(xiāng)。有蜀城,有蜀津。
〖陽城〗有嵩高山,洧水、潁水出。有鐵。有負(fù)黍聚。
〖父城〗有應(yīng)鄉(xiāng)。
〖輪氏〗建初四年置。
◆汝南郡(高帝置。雒陽東南六百五十里。)三十七城,戶四十萬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萬七百八十八。
〖平輿〗有沈亭,故國,姬姓。
〖新陽〗侯國。
〖西平〗有鐵。有柏亭,故柏國。
〖上蔡〗本蔡國。
〖南頓〗本頓國。
〖汝陰〗本胡國。
〖汝陽〗
〖新息〗侯國。
〖北宜春〗
〖〈氵隱〉強(qiáng)〗侯國。
〖灌陽〗
〖期思〗有蔣鄉(xiāng),故蔣國。
〖陽安〗有道亭,故國。
〖項(xiàng)〗
〖西華〗
〖細(xì)陽〗
〖安城〗侯國。有武城亭。
〖吳房〗有棠谿亭。
〖鮦陽〗侯國。
〖慎陽〗
〖慎〗
〖新蔡〗有大呂亭。
〖安陽〗侯國。有江亭,故國,嬴姓。
〖富波〗侯國,永元中復(fù)。
〖宜祿〗永元中復(fù)。
〖郎陵〗侯國。
〖弋陽〗侯國。有黃亭,故黃國,嬴姓。
〖召陵〗有陘亭。有安陵鄉(xiāng)。
〖征羌〗侯國。有安陵亭。
〖思善〗侯國。
〖宋〗公國,周名郪丘,漢改為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于此。有繁陽亭
〖襃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原鹿〗侯國。
〖定潁〗侯國。
〖固始〗侯國。故寢也,光武中興更名。有寢丘。
〖山?!胶顕?,故屬沛。有下城父聚。有垂惠聚。
〖城父〗故屬沛,春秋時(shí)曰夷。有章華臺。
◆梁國(秦碭郡,高帝改。其三縣,元和元年屬。雒陽東南八百五十里。)九城,戶八萬三千三百,口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八十三。
〖下邑〗
〖睢陽〗本宋國閼伯墟。有盧門亭。有魚門。有陽梁聚。
〖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綸城,少康邑。
〖碭山〗出文石。
〖蒙〗有蒙澤。
〖穀熟〗有新城。有邳亭。
〖鄢〗故屬陳留。
〖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xiāng),故葛伯國。
〖薄〗故屬山陽,湯所都。
◆沛國(秦泗水郡,高帝改。雒陽東南千二百里。)二十一城,戶二十萬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九十三。
〖相〗
〖蕭〗本國。
〖沛〗有泗水亭。
〖豐〗西有大澤,高祖斬白蛇于此。在枌榆亭。
〖酂〗有鄍聚。
〖穀陽〗
〖譙〗刺史治。
〖洨〗有垓下聚。
〖蘄〗有大澤鄉(xiāng),陳涉起此
〖铚〗
〖鄲〗
〖建平〗
〖臨睢〗故芒,光武更名。
〖竹邑〗侯國,故竹。
〖公丘〗本滕國。
〖龍亢〗
〖向〗本國。
〖符離〗
〖虹〗
〖太丘〗
〖杼秋〗故屬梁國,有澶淵聚。
◆陳國(高帝置為淮陽,章和二年改。雒陽東南七百里。)九城,戶十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二。
〖陳〗
〖陽夏〗有固陵聚。
〖寧平〗
〖苦〗春秋時(shí)曰相。有賴鄉(xiāng)。
〖柘〗
〖新平〗
〖扶樂〗
〖武平〗
〖長平〗故屬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魯國(秦薛郡,高后改。本屬徐州,光武改屬豫州。)六城,戶七萬八千四百四十七,口四十一萬一千五百九十。
〖魯國〗古奄國。有大庭氏庫。有鐵。有闕里,孔子所居。有牛首亭。有五父衢。
〖騶〗本邾國。
〖蕃〗有南梁水。
〖薛〗本國,六國時(shí)曰徐州。
〖卞〗有盜泉。有郚鄉(xiāng)城。
〖汶陽〗
右豫州刺史部,郡、國六,縣、邑公、侯國九十九。
◆魏郡(高帝置。雒陽東北七百里。)十五城,戶十二萬九千三百一十,口六十九萬五千六百六。
〖鄴〗有故大河。有滏水。有氵釜水,有氵于城。有平陽城。有武城。有九侯城。
〖繁陽〗
〖內(nèi)黃〗清河水出。有羛陽聚。有黃澤。
〖魏〗
〖元城〗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
〖黎陽〗
〖陰安〗邑
〖館陶〗
〖清淵〗
〖平恩〗
〖沙〗侯國。
〖斥丘〗有葛。
〖武安〗有鐵。
〖曲梁〗侯國,故屬廣平。有雞澤。
〖梁期〗
◆鉅鹿郡(秦置。建武十三年省廣平國,以其縣屬。雒陽北千一百里。)十五城,戶十萬九千五百一十七,口六十萬二千九十六。
〖廮陶〗有薄落亭。
〖鉅鹿〗故大鹿,有大陸澤。
〖楊氏〗
〖鄡〗
〖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有昔陽亭。
〖任〗
〖南和〗
〖廣平〗
〖斥章〗
〖廣宗〗
〖曲周〗
〖列人〗
〖廣年〗
〖平鄉(xiāng)〗
〖南?〗
◆常山國(高帝置。建武十三年省真定國,以其縣屬。)十三城,戶九萬七千五百,口六十三萬一千一百八十四。
〖元氏〗
〖高邑〗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上此矣。
〖都鄉(xiāng)〗侯國。有鐵。
〖南行唐〗有石臼谷。
〖房子〗贊皇山,濟(jì)水所出。
〖平棘〗有塞。
〖欒城〗
〖九門〗
〖靈壽〗衛(wèi)水出。
〖蒲吾〗
〖井陘〗
〖真定〗
〖上艾〗故屬太原。
◆中山國(高祖置。雒陽北一千四百里。)十三城,戶九萬七千四百一十二,口六十五萬八千一百九十五。
〖盧奴〗
〖北平〗有鐵。
〖毋極〗
〖新市〗有鮮虞亭,故國,子姓。
〖望都〗
〖唐〗有中人亭,有左人鄉(xiāng)。
〖安國〗
〖安憙〗本安險(xiǎn),章帝更名。
〖漢昌〗本苦陘,章帝更名。
〖蠡吾〗侯國,故屬涿。
〖上曲陽〗故屬常山。恒山在西北。
〖蒲陰〗本曲逆,章帝更名。有陽城。
〖廣昌〗故屬代郡。
◆安平國(故信都,高帝置。明帝名樂成,延光元年改。雒陽北二千里。)十三城,戶九萬一千四百四十,口六十五萬五千一百一十八。
信都〗有絳水、呼沱河。
〖阜城〗故昌城。
〖南宮〗
〖扶柳〗
〖下博〗
〖武邑〗
〖觀津〗經(jīng)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
〖堂陽〗故屬鉅鹿。
〖武遂〗故屬河間。
〖饒陽〗故名饒,屬涿。有無蔞亭。
〖安平〗故屬涿。
〖南深〗澤故屬涿。
◆河間國(文帝置,世祖省屬信都,和帝永元二年復(fù)故。雒陽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戶九萬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萬四千四百二十一。
〖樂成〗
〖弓高〗
〖易〗故屬涿。
〖武垣〗故屬涿。
〖中水〗故屬涿。
〖鄚〗故屬涿。
高陽〗故屬涿。有葛城。
〖文安〗故屬勃海。
〖束州〗故屬勃海。
〖成平〗故屬勃海。
〖東平舒〗故屬勃海。
◆清河國(高帝置?;傅劢ê投旮臑楦柿辍v藐柋鼻Ф侔耸?。)七城,戶十二萬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七十六萬四百一十八。
〖甘陵〗故厝,安帝更名。
〖貝丘〗
〖東武城〗
〖鄃〗
〖靈〗和帝永元九年夏。
〖繹幕〗
〖廣川〗故屬信都。有棘津城。
◆趙國(秦邯鄲郡,高帝改名。雒陽北千一百里。)五城,戶三萬二千七百一十九,口十八萬八千三百八十一。
〖邯鄲〗有叢臺。
〖易陽〗
〖襄國〗本邢國,秦為信都,項(xiàng)羽更名。有檀臺。有蘇人亭。
〖柏人〗
〖中丘〗
◆勃???高帝置。雒陽北千六百里。)八城,戶十三萬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萬六千五百
〖南皮〗
〖高城〗侯國。
〖重合〗侯國。
〖浮陽〗侯國
〖東光〗
〖章武〗
〖陽信〗延光元年復(fù)。
〖脩〗故屬信都。
右冀州刺史部,郡、國九,縣、邑、侯國百。
《后漢書》 南朝宋·范曄
潁川 汝南 梁國 沛國 陳國 魯國
冀州
魏群 鉅鹿 常山 中山 安平 河間 清河 趙國 勃海
◆潁川郡(秦置。雒陽東南五百里。)十七城,戶二十六萬三千四百四十,口百四十三萬六千五百一十三。
〖陽翟〗禹所都。有鈞臺。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襄〗有養(yǎng)陰里。
〖襄城〗有西不羹。有汜城。有汾丘。有魚齒山。
〖昆陽〗有湛水。
〖定陵〗有東不羹。
〖舞陽〗邑。
〖郾〗
〖臨潁〗
〖潁陽〗
〖潁陰〗有狐宗鄉(xiāng),或曰古狐人亭。有岸亭。
〖許〗
〖新汲〗
〖鄢陵〗春秋時(shí)曰鄢。
〖長社〗有長葛城。有向鄉(xiāng)。有蜀城,有蜀津。
〖陽城〗有嵩高山,洧水、潁水出。有鐵。有負(fù)黍聚。
〖父城〗有應(yīng)鄉(xiāng)。
〖輪氏〗建初四年置。
◆汝南郡(高帝置。雒陽東南六百五十里。)三十七城,戶四十萬四千四百四十八,口二百一十萬七百八十八。
〖平輿〗有沈亭,故國,姬姓。
〖新陽〗侯國。
〖西平〗有鐵。有柏亭,故柏國。
〖上蔡〗本蔡國。
〖南頓〗本頓國。
〖汝陰〗本胡國。
〖汝陽〗
〖新息〗侯國。
〖北宜春〗
〖〈氵隱〉強(qiáng)〗侯國。
〖灌陽〗
〖期思〗有蔣鄉(xiāng),故蔣國。
〖陽安〗有道亭,故國。
〖項(xiàng)〗
〖西華〗
〖細(xì)陽〗
〖安城〗侯國。有武城亭。
〖吳房〗有棠谿亭。
〖鮦陽〗侯國。
〖慎陽〗
〖慎〗
〖新蔡〗有大呂亭。
〖安陽〗侯國。有江亭,故國,嬴姓。
〖富波〗侯國,永元中復(fù)。
〖宜祿〗永元中復(fù)。
〖郎陵〗侯國。
〖弋陽〗侯國。有黃亭,故黃國,嬴姓。
〖召陵〗有陘亭。有安陵鄉(xiāng)。
〖征羌〗侯國。有安陵亭。
〖思善〗侯國。
〖宋〗公國,周名郪丘,漢改為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于此。有繁陽亭
〖襃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原鹿〗侯國。
〖定潁〗侯國。
〖固始〗侯國。故寢也,光武中興更名。有寢丘。
〖山?!胶顕?,故屬沛。有下城父聚。有垂惠聚。
〖城父〗故屬沛,春秋時(shí)曰夷。有章華臺。
◆梁國(秦碭郡,高帝改。其三縣,元和元年屬。雒陽東南八百五十里。)九城,戶八萬三千三百,口四十三萬一千二百八十三。
〖下邑〗
〖睢陽〗本宋國閼伯墟。有盧門亭。有魚門。有陽梁聚。
〖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綸城,少康邑。
〖碭山〗出文石。
〖蒙〗有蒙澤。
〖穀熟〗有新城。有邳亭。
〖鄢〗故屬陳留。
〖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xiāng),故葛伯國。
〖薄〗故屬山陽,湯所都。
◆沛國(秦泗水郡,高帝改。雒陽東南千二百里。)二十一城,戶二十萬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九十三。
〖相〗
〖蕭〗本國。
〖沛〗有泗水亭。
〖豐〗西有大澤,高祖斬白蛇于此。在枌榆亭。
〖酂〗有鄍聚。
〖穀陽〗
〖譙〗刺史治。
〖洨〗有垓下聚。
〖蘄〗有大澤鄉(xiāng),陳涉起此
〖铚〗
〖鄲〗
〖建平〗
〖臨睢〗故芒,光武更名。
〖竹邑〗侯國,故竹。
〖公丘〗本滕國。
〖龍亢〗
〖向〗本國。
〖符離〗
〖虹〗
〖太丘〗
〖杼秋〗故屬梁國,有澶淵聚。
◆陳國(高帝置為淮陽,章和二年改。雒陽東南七百里。)九城,戶十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二。
〖陳〗
〖陽夏〗有固陵聚。
〖寧平〗
〖苦〗春秋時(shí)曰相。有賴鄉(xiāng)。
〖柘〗
〖新平〗
〖扶樂〗
〖武平〗
〖長平〗故屬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魯國(秦薛郡,高后改。本屬徐州,光武改屬豫州。)六城,戶七萬八千四百四十七,口四十一萬一千五百九十。
〖魯國〗古奄國。有大庭氏庫。有鐵。有闕里,孔子所居。有牛首亭。有五父衢。
〖騶〗本邾國。
〖蕃〗有南梁水。
〖薛〗本國,六國時(shí)曰徐州。
〖卞〗有盜泉。有郚鄉(xiāng)城。
〖汶陽〗
右豫州刺史部,郡、國六,縣、邑公、侯國九十九。
◆魏郡(高帝置。雒陽東北七百里。)十五城,戶十二萬九千三百一十,口六十九萬五千六百六。
〖鄴〗有故大河。有滏水。有氵釜水,有氵于城。有平陽城。有武城。有九侯城。
〖繁陽〗
〖內(nèi)黃〗清河水出。有羛陽聚。有黃澤。
〖魏〗
〖元城〗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
〖黎陽〗
〖陰安〗邑
〖館陶〗
〖清淵〗
〖平恩〗
〖沙〗侯國。
〖斥丘〗有葛。
〖武安〗有鐵。
〖曲梁〗侯國,故屬廣平。有雞澤。
〖梁期〗
◆鉅鹿郡(秦置。建武十三年省廣平國,以其縣屬。雒陽北千一百里。)十五城,戶十萬九千五百一十七,口六十萬二千九十六。
〖廮陶〗有薄落亭。
〖鉅鹿〗故大鹿,有大陸澤。
〖楊氏〗
〖鄡〗
〖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有昔陽亭。
〖任〗
〖南和〗
〖廣平〗
〖斥章〗
〖廣宗〗
〖曲周〗
〖列人〗
〖廣年〗
〖平鄉(xiāng)〗
〖南?〗
◆常山國(高帝置。建武十三年省真定國,以其縣屬。)十三城,戶九萬七千五百,口六十三萬一千一百八十四。
〖元氏〗
〖高邑〗故鄗,光武更名。刺史治。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即位于上此矣。
〖都鄉(xiāng)〗侯國。有鐵。
〖南行唐〗有石臼谷。
〖房子〗贊皇山,濟(jì)水所出。
〖平棘〗有塞。
〖欒城〗
〖九門〗
〖靈壽〗衛(wèi)水出。
〖蒲吾〗
〖井陘〗
〖真定〗
〖上艾〗故屬太原。
◆中山國(高祖置。雒陽北一千四百里。)十三城,戶九萬七千四百一十二,口六十五萬八千一百九十五。
〖盧奴〗
〖北平〗有鐵。
〖毋極〗
〖新市〗有鮮虞亭,故國,子姓。
〖望都〗
〖唐〗有中人亭,有左人鄉(xiāng)。
〖安國〗
〖安憙〗本安險(xiǎn),章帝更名。
〖漢昌〗本苦陘,章帝更名。
〖蠡吾〗侯國,故屬涿。
〖上曲陽〗故屬常山。恒山在西北。
〖蒲陰〗本曲逆,章帝更名。有陽城。
〖廣昌〗故屬代郡。
◆安平國(故信都,高帝置。明帝名樂成,延光元年改。雒陽北二千里。)十三城,戶九萬一千四百四十,口六十五萬五千一百一十八。
信都〗有絳水、呼沱河。
〖阜城〗故昌城。
〖南宮〗
〖扶柳〗
〖下博〗
〖武邑〗
〖觀津〗經(jīng)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
〖堂陽〗故屬鉅鹿。
〖武遂〗故屬河間。
〖饒陽〗故名饒,屬涿。有無蔞亭。
〖安平〗故屬涿。
〖南深〗澤故屬涿。
◆河間國(文帝置,世祖省屬信都,和帝永元二年復(fù)故。雒陽北二千五百里。)十一城,戶九萬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萬四千四百二十一。
〖樂成〗
〖弓高〗
〖易〗故屬涿。
〖武垣〗故屬涿。
〖中水〗故屬涿。
〖鄚〗故屬涿。
高陽〗故屬涿。有葛城。
〖文安〗故屬勃海。
〖束州〗故屬勃海。
〖成平〗故屬勃海。
〖東平舒〗故屬勃海。
◆清河國(高帝置?;傅劢ê投旮臑楦柿辍v藐柋鼻Ф侔耸?。)七城,戶十二萬三千九百六十四,口七十六萬四百一十八。
〖甘陵〗故厝,安帝更名。
〖貝丘〗
〖東武城〗
〖鄃〗
〖靈〗和帝永元九年夏。
〖繹幕〗
〖廣川〗故屬信都。有棘津城。
◆趙國(秦邯鄲郡,高帝改名。雒陽北千一百里。)五城,戶三萬二千七百一十九,口十八萬八千三百八十一。
〖邯鄲〗有叢臺。
〖易陽〗
〖襄國〗本邢國,秦為信都,項(xiàng)羽更名。有檀臺。有蘇人亭。
〖柏人〗
〖中丘〗
◆勃???高帝置。雒陽北千六百里。)八城,戶十三萬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萬六千五百
〖南皮〗
〖高城〗侯國。
〖重合〗侯國。
〖浮陽〗侯國
〖東光〗
〖章武〗
〖陽信〗延光元年復(fù)。
〖脩〗故屬信都。
右冀州刺史部,郡、國九,縣、邑、侯國百。
《后漢書》 南朝宋·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