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五

冷廬雜識 作者:(清)陸以湉


  ◎醫(yī)學源流論

  徐靈胎《醫(yī)學源流論》云:“有病固當服藥,乃不能知醫(yī)之高下,藥之當否,

  不敢以身嘗試,莫若擇至易輕淺、有益無損之方以備酌用。如偶感風寒,則用蔥

  白、蘇葉湯取微汗;偶傷飲食,則用山查、麥芽湯消食;偶感暑氣,則用六一散、

  廣藿湯清暑;偶傷風熱,則用燈心、竹葉湯清火;偶患腹瀉,則用陳茶、佛手湯

  和腸胃。如此之類,不一而足。即使少誤,必無大害。又有藥似平常而竟有大誤

  者,如腹痛嘔逆之癥,寒亦有之,熱亦有之,暑氣、觸穢亦有之?;蛞姶税Y而飲

  生姜湯,如果屬寒,不散寒而用生姜熱性之藥與寒氣相斗,已非正治,然猶有得

  效之理,其余三癥,飲之必危。曾見有人中暑而服濃姜湯一碗,覆杯即死。若服

  紫蘇湯,寒即立散,暑熱亦無害。蓋紫蘇性發(fā)散,不拘何癥,皆能散也?!卑矗?br/>
  此論懲藥誤而發(fā),微病用之最為穩(wěn)善,養(yǎng)生家不可不知。

  ◎嘉靖冤獄

  明嘉靖時冤獄,莫甚于李福達,而陳次之,皆因議禮而成。以是知名不正,

  必至于刑罰不中也。又張福獄亦由私忿而致奇冤。李福達事見《馬錄傳》,陳

  事見《葉應驄傳》,張福事見《熊浹傳》。比類觀之,可以知其失矣。

  ◎賜書加點

  侯景將鎮(zhèn)河南,請于高歡曰:“今握兵在遠,奸人易生詐偽,大王若賜以書,

  請異于他者?!痹S之。每與景書,別加微點,雖子弟弗之知。及歡疾篤,世子澄

  矯書召之,景知偽,懼禍,乃降梁。隋文帝愛其子漢王諒,與之約:“若璽書召,

  驗親敕字加點,又與玉麟符,合則就道。”蓋即襲景之智。景大憝不足道,隋文

  廢長立愛,乃亦假小智以濟私恩,宜其速底敗亡,致諒亦不得其死也。

  ◎常食之物

  醫(yī)家謂棗百益一損,梨百損一益,韭與茶亦然。余謂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

  之品,如參苓、蓮子、龍眼等,皆百益一損也;凡峻削之品,如檳榔、豆蔻仁、

  煙草、酒等,皆百損一益也;有益無損者惟五谷;至于鴉片煙之有損無益,人皆

  知之,而嗜之者日眾,亦可憫矣!

  ◎方文

  乾隆時,淳安方文大令如,主講杭州紫陽書院,郡中名士如陳勾山太仆

  兆侖、杭堇浦太史世駿、金長孺大令虞皆不服。乃拈“驅蛇龍而放之菹”題為課,

  諸人所作才氣雄肆,只就“驅”字、“放”字著筆,方作獨詮發(fā)“菹”字,眾始

  悅服。

  ◎何文安公挽聯

  道州何文安公師凌漢,幼失怙恃,家貧,刻志勵學。通籍后,疊掌文衡。道

  光辛卯,典浙試后,即督浙學。待士外嚴而內和,校閱公明,士論翕服。庚子,

  薨于位,海內之贈祭文挽聯者,嗣君編錄成集刊之,今摘其尤于左。英相國和云:

  “再世獲傳衣,最喜緣深堪歷久;三臺期接席,那知望切竟成空?!备睉椕?br/>
  師式郇云:“累世簪毫,方期啟沃酬恩,尚克同心作霖雨;數旬牡,豈意春明

  話別,不堪回首望停云?!痹┣渫佋疲骸俺稙⑦z箋,問幾人東閣重窺,有

  子才如蘇右相;春明陪末座,憶兩載南車親奉,前賢悵失鄭司農?!卞X給諫儀吉

  云:“淵云大文,趙張為政,奮建家風,時望兼漢廷數子;省臺故事,都邑謳思,

  門墻述訓,令名傳荊國先賢。”鄂太史恒云:“一品荷殊榮,文望官聲,端謹咸

  欽臣節(jié)粹;千秋逢異數,崇銜美謚,幽冥應感圣恩深?!蓖裘鞲傺笤疲骸佰`道

  一身修,貫乎言功者德;易名當代少,止于理義曰安?!?br/>
  ◎洪地齋

  臨海洪地齋孝廉坤煊,負異才,朱文正公視學至臺,地齋方居內艱,物色得

  之,命以墨與古學之試,遂于乾隆己酉歲拔入成均,與蕭山王畹馨紹蘭、東陽

  樓更一上層齊名,稱為“浙東三杰”。壬子應試北闈,報捷后,偶感時疾,自疑

  虛羸,誤服參耆而卒,距揭曉甫十日。宋粗山明府世犖悼以詩云:“泥金報捷正

  喧闐,誰遣巫陽下九天?泉路又添才鬼席,家門剛啟賀賓筵。元城空說留經笥,

  伯道何時卜墓田?太息都門分手日,八街槐影語纏綿?!薄敖迳跷拿渫厣恚?br/>
  于疏散見天真。憐才竟負朱公叔,古貌空傳杜子春(地齋目微眇)。萬卷書憑棺

  束骨,千金方誤藥沾唇(地齋知醫(yī),自飲其方而卒)。都門舊雨知無幾,誰送靈

  輛下潞濱?

  ◎灤陽于役圖

  先伯父彡石公官京師時,與諸名流為詩酒之會,江都羅兩峰布衣聘亦與焉。

  乾隆壬子三月,公奉命往熱河校文津閣《四庫》書,羅為作《灤陽于役圖》,并

  題詩云:“欲雨不雨吟春陰,欣然結社成詩林。觴詠同君展修禊,恐此會后還追

  尋?!薄按喝A正放長安陌,駕言灤陽事行役。僉云小別各罄歡,莫負當筵酒脂碧?!?br/>
  圖作青綠山水,著色不多,神韻獨絕。

  ◎大成殿藏舊主記

  杭州府學文廟,重修于嘉慶壬戌年,時司事者為邵上舍志錕,以廟主已敝,

  乃更易新者,藏舊主于大成殿座后,而為之記。錢塘陳曼生司馬鴻壽書之,刊于

  大成門外東廊,其辭曰:“考古廟主,藏用石室。有事則陳,既納北壁。為辟火

  災,兼示靜謐。后世敬禮,備謂尊不可撤。以座寧主,丹漆是飾。維大成殿座,

  遵后世式。厥制崇高,工用鏤刻。歲久勿治,華采或蝕。茲廟貌既新,敬鳩眾力。

  儲材重作,舊觀勿失。又今兩廡主,改選嘉栗。尊新藏舊,藏處宜密。謹于座后,

  仿古夾室。盡安舊主,俾永無佚。藏同祧主,惟祭不必出。爰識始末,使后重修

  者悉。時元默閹茂壯月吉日,承修學宮人邵志錕謹述?!?br/>
  ◎鰣魚

  《爾雅》:“咎,當互?!惫弊ⅲ骸敖窠瓥|呼最大長三尺者為當互。”

  邵氏《正義》謂:“即鰣魚?!焙贾蓥埑醭鰰r,豪貴爭以餉遺,價甚貴,寒窶不

  得食也。凡賓筵,魚例處后,獨鰣先登。胡書農學士詩云:“銀光華宴催登早,

  星味寒家饋到遲。”體物殊切。

  ◎史文靖公

  溧陽史文靖公貽直,祖鶴齡,父夔,子奕簪,四代皆以翰林起家。公于康熙

  庚辰聯捷成進士,年甫十九。在外督撫七省,在內六官之司罔不爰歷。居相位垂

  二十年,名注朝籍六十四年。乾隆庚辰重赴瓊林宴,癸未薨于位,年八十二。名

  位福壽,罕有其比。

  ◎科名盛事

  本期祖孫會狀,惟長洲彭侍講定求,及其孫尚書啟豐。尚書之婿陽湖莊學士

  培因,亦大魁天下,可稱科名盛事。

  ◎討賊誓詞

  明臨海陳木叔函輝,嘗作《告太祖討闖賊誓詞》云:“敵王所愾,請共揮魯

  陽指日之戈;與子同仇,應先擊祖逖渡江之楫。”又云:“濟則君之靈,為臣無

  二;心在人之內,誓死靡他?!弊x之,覺忠義之誠,溢于言表。

  ◎凡將篇

  司馬相如《凡將篇》云“鐘磬竽笙筑坎篌”,同時《柏梁臺》詩云“枇杷橘

  栗桃李梅”,句法相類,其源蓋出于《詩經》“椅桐梓漆”,“鰷嘗鯉”

  等句。而七字成句,則如份《禮記》“喜怒哀懼愛惡欲”,《爾雅》“永悠迥違

  遐逖闊”,“緝熙列顯昭皓頻”等語,已肇其端,迨史游作《急就篇》“稻黍秫

  稷粟麻粳”等句,亦皆以七字隸七物。后世詩人多效之,如韓昌黎《陸渾山火》

  詩“鴉鴟雕雁鷹鵠”,蘇東坡《韓牧馬圖》詩“騅胚駟駱驪騮原”,劉青

  田《二鬼》詩“蚊虻蚤虱蠅蚋蜞”等句,其尤著者也。

  ◎師古

  事必師古,然亦何可泥哉!齊泰、黃子澄援漢削藩之議,而燕師以起。楊士

  奇、楊榮引棄珠崖之說,允安南黎利立陳氏為后,遂致棄地殃民。馬中錫效龔遂

  化渤海盜事,撫令流賊解散,卒無功致謗,下獄死。漫言法古,而不審時度勢以

  圖之,鮮有不敗者也。

  ◎文辭襲用

  古人文辭有不嫌襲用者。鄒陽《諫吳王書》云:“鷙鳥累百,不如一鶚?!?br/>
  樊準《薦龐參書》用之,孔融《薦禰衡書》亦用之,《三國志·呂蒙傳》亦用此

  語。

  ◎鄭[B098]陽

  明崇禎時,武進鄭[B098]陽翰林曼阝,以杖母之誣受極刑。漳浦黃忠端公道

  周謂:“正直而遭顯戮,文士而蒙惡聲,古今無甚于此者?!庇嘁S征君宗羲作

  《[B098]陽墓表》謂:“公為奸相溫體仁所陷,路人知之。而杖母流言,君子能

  亮之以理,未必驗之以事也。水落石出,余詳之公卿之賢者。儀部([B098]陽之

  父振先)眷一妾,其夫人不能容,儀部遂挾妾以出,流轉僧寺,頗為人所指目。

  公無可奈何,而夫人篤信佛乘,與一尼甚昵,公求尼為之勸解。尼神道設教,假

  箕仙言上帝震怒,將降禍于夫人,夫人受戒悔過,儀部始得安其室。一時好事相

  傳,以竹篦參話之法,訛為撲作教刑之事。當公之受誣,欲陳其本末,則恐有礙

  于父母,故寧隱忍就死,赍冤于地下,豈非仁者之心與!雖然儀部之眷妾,夫人

  之妒,親之過小者也,使公蒙詬丑大誹于天下,其輕重可無辨乎?是故公之獄不

  明,則奸相之惡不著,此后死者之責也?!盵B098]陽事載于《明史》者未詳,得

  征君之文而始白。吁!以莊烈帝之偏忮,溫體仁之狠賊,鍛成此獄,可謂奇冤!

  ◎為學之道

  凡為學之道,見聞欲其博,術業(yè)欲其約。蕭山毛太史奇齡作詩、古文,必先

  羅列滿前,考核精細,方伸紙疾書。其夫人陳氏性悍妒,以毛有妾曼殊,輒詈于

  人前曰:“爾輩以毛大可為博學耶?渠作七言八句,亦必獺祭所成?!泵υ唬?br/>
  “動筆一次,展卷一回,則典故純熟,終身不忘。日積月累,自然博洽?!奔闻d

  錢文端公陳群,少時嘗問于秀水徐閣學嘉炎曰:“學何以博?”徐曰:“讀古人

  書,就其篇中最勝處記之,久乃會通?!焙笫鲇谥焯芬妥穑煸唬骸八寡允且?。

  世安有過目不遺一字者耶?”姚姬傳比部嘗效作詞,嘉定王太常鳴盛語休寧戴太

  史震曰:“吾昔畏姬傳,今不畏之矣。彼好多能,見人一長輒思并之,夫專力則

  精,雜學則粗,故不足畏也?!币β勚?,遂不作詞,且多所舍棄,以古文名世。

  余按:此三者,皆為學切要之言,有志者當奉以為法。

  ◎王文成公用兵

  王文成公好講學而精于用兵。其討大帽山賊師富也,指揮覃桓、縣丞紀鏞戰(zhàn)

  死,公親率銳卒屯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余寨,遂擒師富。其討

  橫水賊謝志山也,先遣四百人伏賊巢左右,進軍逼之,賊方迎戰(zhàn),兩山舉幟,賊

  大驚,謂官軍已盡犁其巢,遂潰,乘勝克之。其剿余賊于九連山也,山橫亙數百

  里,陡絕不可攻,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官軍進攻,內外

  合擊,禽斬無遺。宸濠之亂,慮其出長江順流東下,則南都不可保,因先遣間諜

  以計撓之。凡此皆出奇制勝,所謂兵不厭詐,非小儒所能知也。

  ◎從吉

  三年之喪,乃兇禮之大者。世俗居喪,而通名以慶賀,必書“從吉”,失禮

  甚矣!至父歿母存則曰“孤子”,襲古昔有國者之稱,通人亦嘗辨其非,然猶可

  援孟子“窮民”之說以為解,未若“從吉”之尤謬也。

  ◎至公堂

  貢院至公堂有高宗純皇帝御題聯云:“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知人則哲;

  與賢共天位,勖哉多士,觀國之光?!庇钟}七律四首,結句云:“寄語至公堂

  里客,莫將冰鑒負初心?!贝笤胀跹?!洵足為主文者儀式也。

  ◎父子同試鴻博

  康熙己未博學鴻詞科有父子同試者,山陽張鞠存吏部新標、毅文太史鴻烈是

  也。吏部以順治己丑進士官中書,擢主事。時漕使者任諸蠹胥播惡江淮間,吏部

  甫釋褐,即抗章發(fā)其惡,贓累巨萬,下巡按御史秦世楨案驗得實,竄殛有差,朝

  野咸稱其風節(jié)。

  ◎五絕佳作

  杜于皇?!对仏|坡》云:“堂堂復堂堂,子瞻出峨眉。少讀《范滂傳》,晚

  和淵明濤?!蓖醢倥箦a《詠太白》云:“誰道謫仙狂,豪情托舉觴。目無高力士,

  心識郭汾陽?!币远譁喞ㄆ渖?,在五言絕句中雖為別調,然自是佳作可傳

  也。

  ◎凌ぇ沅

  錢塘凌ぇ沅女史祉媛,丁松生丙之室也。事親孝,兼工詩詞,于歸一載遽卒。

  松生為刊遺稿《翠螺閣詩詞》,詩如《里湖棹歌》云:“輞川莊外浪迢迢,攜得

  青樽復碧簫。商略儂舟泊何處,嫩寒春曉段家橋。”詞如《菩薩蠻》云:“檐鈴

  驚破紅閨夢,曉妝人怯余寒重。纖手卷簾衣,風前放燕飛。落紅紛似雪,倦了尋

  香蝶。樓外易斜暉,春歸人未歸。”皆清逸。女史生于四月八日,制有玉牌,鐫

  “與佛同生”四字。

  ◎孔梧鄉(xiāng)

  同邑孔梧鄉(xiāng)廣覃司訓臨海,余與居同里。及官臺郡學,晨夕往來,情好彌洽。

  嘗贈以詩云:“閉戶尋真樂,全忘禮法苛。閑身書供養(yǎng),豪氣酒消磨。官冷何妨

  懶,詩傳不在多。從游倘相許,未厭數經過。”孔詩筆俊爽,如其為人。尤長于

  七律,《放懷》云:“傳到千秋人幾何?茫茫身世太蹉跎。出山蹤跡云無定,逝

  水生涯夢易過。可惜后來知者少,不堪前事愧吾多。放懷且飲尊中酒,眼底升沈

  一剎那?!薄杜甲鳌吩疲骸皝y書堆里置身寬,我本儒生稱此官。境到悟時心漸斂,

  過因改后夢方安。不知報德談何易,可惜留名事大難。且向燈前課兒讀,幾家傳

  得舊氈寒!”

  ◎鯤溟侄

  鯤溟侄憲曾秉性聰穎,為先伯父彡石公所鐘愛。道光辛巳鄉(xiāng)試,亻危得復失,

  以是抑郁無聊,復患咯血病,遂棄舉業(yè),入貲為州吏目,需次畿垣。詩名藉藉,

  大府皆垂青焉。侄與余總角時共硯席,每分題賦詩,吟哦達旦。壯歲睽離,郵筒

  常寄詩酬和。侄有懷余詩云:“讀過書應嫌我少,刪余詩尚比人佳?!庇衷啤鞍?br/>
  里知難屈俊賢,天臺杖策望如仙。平生道學兼文藝,不獨才名媲鄭虔?!蓖瞥邕^

  當,心竊愧之。丙午余讀禮家居,侄亦奉諱南還,以所著《繕性居詩草》見示。

  謝華啟秀,造詣乃益精矣,錄其尤者于此。《易水吊荊軻》云:“萬死無回顧,

  荊卿亦大難。囊中利匕首,眼底白衣冠。熱血一朝灑,悲風終古酸。英雄成敗異,

  不必咎燕丹?!薄侗6ㄇ锼己途]齋三弟秉樞都門秋思韻》云:“有弟長安市上游,

  合并蹤跡海中漚(弟客京華,余羈保定,距三百里,聚晤不易)。著書同作千年

  計,識字常擔萬古愁。少日有才期用世,異鄉(xiāng)無客不悲秋。阿兄潦倒今尤甚,更

  許添修五鳳不?”《岳忠武王墓》云:“沈沈鐵像跪孤墳,一代賢奸眾目分。只

  為南軒能干蠱,青山寂寞曲將軍?!薄斗从蜗伞吩疲骸剥窭森h(huán)秘冊費深藏,只是

  黃芽絳雪方。易造玉樓難作記,始知人世有文章?!薄堵督铎簟吩疲骸霸鴱慕?br/>
  吊曹娥;又掛輕帆此地過。庸行千秋歸女子,死貞死孝兩難磨。”

  ◎女弟子

  《毛西河集》附《徐都講詩》,其女弟子徐昭華所作也。初昭華請業(yè)于西河,

  命題仿六朝體,賦得《拈花如自生》詩云:“明珠照翠鈿,美玉映紅妝。步移搖

  彩色,風回散寶光。蛛絲髻上繞,蝶影鬢邊翔。誰道金玉色,皆疑桃李香?!?br/>
  《擬劉孝標妹贈夫》詩云:“流蘇錦帳夜生寒,愁看殘月上欄桿。漏聲應有盡,

  雙淚何時干?”又云:“芙蓉花發(fā)滿池紅,黛煙香散度簾櫳。畫眉人去遠,腸斷

  春風中?!蔽骱由钯p識之。余尤喜其《塞上曲》云:“朔風吹雪滿刀,萬里從

  戎何日還?誰念沙場征戰(zhàn)苦,將軍今又度陰山?!薄伴L云衰草雁行平,沙磧征人

  向月明。思婦不知秋夜冷,寒衣還未寄邊城。”“廣騎三千出漢關,雕戈十萬

  臥燕山。月明近塞頻驅馬,尚有將軍夜獵還。”感慨豪宕,出自閨閣,洵非易及。

  西河序其詩云“昭華既受業(yè)傳是齋中,每賦詩,必書兼本,郵示予請益。陸續(xù)得

  如干首,留其帙,不忍毀去,遂附予雜文后,存出藍之意”云云。近日袁隨園

  《女弟子詩》蓋仿此而益臻其盛,然人既多,而詩不盡佳,失之濫矣。

  ◎自然氣化

  龍易骨,蛇易皮,鹿易角,蟹易螯,人則易齒,此自然之氣化也。

  ◎揚雄

  柳仲涂謂揚雄劇秦美新,譏莽而非媚莽,且以雄之著書而作經籍為圣人;曾

  南豐謂雄處王莽之際,合于箕子之《明夷》;王介甫謂雄之仕,合于孔子“無不

  可”之義。其余褒之者未遑悉數,自朱子《綱目》書“莽大夫”而論始定。近世

  文人復有襲柳氏諸家之說為雄辨白者,然皆偏護之見,終無以易乎朱子之說為能

  得其真也。

  ◎明閣臣狀元

  明閣臣百六十八人,史無傳者二十六人:權謹(洪熙),張瑛、陳山(宣德),

  苗衷(正統),俞綱、王一寧(景泰)、靳貴(正德),袁宗皋、賈詠、張壁、

  張治、呂本(嘉靖),呂調陽、余有?。ㄈf歷),史繼偕、周如磐、丁紹軾、朱

  延禧、馮銓、黃立極、張瑞圖、施風來(天啟),來宗道、楊景辰、何吾騶、謝

  升(崇禎)。明狀元八十九人,史有傳者三十八人而已:吳伯宗、任亨泰、黃觀、

  張信(洪武),胡廣(建文),曾梁、陳循(。永樂),馬愉、曹鼐(宣德),

  劉儼、商輅、彭時(正統),羅倫、吳寬、謝遷、費宏(成化),倫文敘、康海、

  顧鼎臣(弘治),楊慎、唐皋、舒芬(正德),羅洪先、唐汝楫、申時行(嘉靖),

  張元忭、沈懋學(隆慶),朱國祚、翁正春、唐文獻、焦蛇、黃士俊、周延儒、

  錢士升(萬歷),文震孟(天啟),劉理順、劉同升、魏藻德(崇禎)。

  ◎復句

  《論語》有復句而不相連者,如:“焉用佞?弗如也?!薄百t哉!回也。”

  “禹吾無間然矣,天何言哉?”是也?!睹献印芬嘤兄?。《戰(zhàn)國策》、《史記》

  效之,而文法益變矣。

  ◎發(fā)語辭

  經書發(fā)語辭《尚書》最多,“都”、“俞”、“吁”、“咨”、“嗟”、

  “猷”等是也?!墩撜Z》“噫”字,《孟子》“惡”字,《禮記》“嘻”字,

  《左傳》“呼”字,《史記》“唉”字、“”字、“咄”字,此數字亦互見

  于他書,至“嚇”字,則惟《莊子》有之。

  ◎古列女傳

  春秋時,婦人以全節(jié)著者,《詩》惟共姜,《春秋》惟紀叔姬。劉向《古列

  女傳》乃增衛(wèi)宣夫人、蔡人之妻、息君夫人、齊杞梁妻、楚平伯贏、楚昭貞姜、

  楚白貞姬。其說有異于諸家者。且晉圉懷嬴列于節(jié)義,則是不再嫁矣,說亦與

  《左傳》異。

  ◎潘太守詩

  湖北興國潘太守觀藻,官臺州有年,其同年某侍御以葬父告貸,不允,入都

  嗾同列劾其過誤,罷官。賦《留別臺州》詩,為時傳誦。云:“為觀日出躡三臺,

  萬八峰頭滌筆來。碧海笑看鯤變化,青天自許鶴徘徊。平臨箕斗空成錦,管領湖

  山信費才。好謝石梁雙澗瀑,年年花發(fā)瀹離杯?!薄靶莸缐劐钌项^,三山才近

  好風收。一麾到海真蛇足,八口浮家問鶴樓。魔力能噓無縫塔,含砂偏射下灘舟。

  波濤見慣歸帆穩(wěn),山月江風鄂渚秋?!薄疤以礆w溯楚江清,十萬花光夾岸迎。宦

  海浮沈今結局,堯天歌詠付余生。黃冠紫綬都如夢,紅樹青霜餞此行。莫待瀟湘

  芳草綠,春山處處子規(guī)聲?!薄皶婺刻岷?,試看初衣覺便安。不厭清貧求

  小郡,也須?;哿舜止佟o田致悔歸田晚,到海信知觀海難。敢對西風怨搖落,

  賦閑原是賦秋潘。”

  ◎唐伯虎

  宋有二唐伯虎,一眉山人,唐庚之兄,初名瞻,后名伯虎,見《宋史文苑傳》;

  一全州人,進士,終梧州推官,見王鞏《隨手雜錄》。

  ◎臭字入詩

  臭字入詩,少陵“朱門酒肉臭,道有凍死骨”,獨有千古?!吨兄菁穭?br/>
  翰瞻“廚香炊豆角,井臭落椿花”,亦自可誦,然不可以擬杜詩矣。

  ◎賦韻

  賦韻以四平四仄為率,后唐莊宗時,覆試進士,翰林學士承旨盧從質以“后

  從諫則圣”為題,以尸堯、舜、禹、湯傾心求過”為韻,五平三仄,為識者所誚。

  近世賦韻有七平一仄者,如嚴子陵《釣臺賦》以“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為韻是

  也。有一平七仄者,如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賦》,以“撫事感慨作劍器

  行”為韻是也。此豈古法所宜有乎?

  ◎孫春沂

  杭州孫春沂貳尹曰點,寸園伯父之婿也。工書善弈,豪于飲,兼好吟詠。試

  北闈,屢薦不售,乃筮仕江蘇,非其志也。詩句如“生涯棋局在,心事酒杯知”、

  “文字空余知己淚,湖山易動故園心”、“詩句欲成燈有味,春寒猶在酒無權”,

  皆清逸可誦。

  ◎孔大令

  吾邑孔蔚廬大令廣平,生而早慧,九歲,詠御爐香云:“夜深常繞君王宴,

  不逐寒風去渺茫。”有先達某公嘆曰:“此韓冬郎再世也?!痹钻懘h,折獄至

  慎。嘗攝。北流縣事,歲旱,勸民平糶,而豪家皆居奇以待厚值,細民弗堪,相

  率掠其儲粟。適提鎮(zhèn)在州,縣去州近,豪家夜奔訴,各張大其詞,開列劫盜數百

  人。提鎮(zhèn)不察,按牒廣捕,概予重杖,貫其耳,縛示眾。捕勢如風,將激變。急

  詣提鎮(zhèn)請盡付之細鞫其情實,首事者坐以長流,次責懲有差,觀望者盡釋之,豪

  家及無賴皆帖服。其事親至孝,母有痹疾,發(fā)時轉側需人,躬自扶掖,不假手于

  人。病劇,倉皇避人涕出,嘗母糞,為其妻陸孺人所窺見,禁勿語。陸臨歿,始

  泣以語子婦云。

  ◎左忠毅公

  左忠毅公光斗嘗言:“元枯去亂法不去亂人為錯。”又言:“李伯紀知爭事

  不知爭人,事之失一事,人則無窮?!苯悦砸?。被逮時勉其弟曰:“率諸兒讀,

  勿以我戒,而謂善不可為?!庇X范滂“吾欲使汝為惡,則惡不可為;使汝為善,

  則我不為惡”二語,猶傷于激。

  ◎裴晉公

  宋強至《韓忠獻遺事》謂:“公論近世宰相,獨許裴晉公。”“公又嘗云:

  ‘若晉公點檢著,亦有未是處。君子成人之美,不可言也。’不知公摘晉公何處,

  恨不得聞之?!备`意宰相當佐人君進賢退不肖,晉公歷相四朝,勛德隆茂,無可

  指摘。惟劉ナ以對策詆宦官見謫,諫官御史交章論其直,李邰上疏,請回所授官,

  以旌ナ直。晉公于斯時,不能采群言以回君聽,擢ナ而用之。忠獻所云,豈為是

  歟?

  ◎蔡明經

  德清蔡明經壽昌,少有神童之稱,趙太守學轍府試,愛其才,以女妻之。嘗

  偕游碧浪湖,趙口占“魚蹙水紋圓到岸”句,命之對,即應聲曰“龍噓云氣直沖

  天”。后卒于都門,年僅三旬,士論惜之。

  ◎華妹

  長妹華貞靜而慧,八歲讀《詩經》、唐詩,俱成誦。十歲學為詩,出筆韶

  秀,先伯父彡石公見之曰:“此吾家女學士也。”性不喜華飾,屏棄粉黛。有諷

  以稚年非所宜者,則曰:“自有本來面目,安用俗艷為?”許姻同里嚴琴史茂才

  銓,年十六病卒。著有《裁香室詩鈔》一卷,摘錄數首于此?!堵d和定圃兄韻》

  云:“佳境可行樂,莫愁生有涯。杯邀千古月,庭種四時花。山色當門近,泉流

  繞屋斜。揮毫成一笑,得句漫籠紗?!薄抖丈蚩椩票礞㈨y珠侄女過談有作》云:

  “北風吹不盡,寒意入簾來。庭積未殘雪,室藏將放梅。恰逢知己至,頓使笑顏

  開。擬共圍爐坐,攜樽倒綠醅?!薄吨壑屑词隆吩疲骸按汗庖褲M畫橋西,野岸周

  遭望欲迷。流水聲中孤棹遠,夕陽影里遠山低。沿堤柳葉藏鶯語,夾路花香襯馬

  蹄。載酒歸來天正晚,一桁新月掛前溪。”《枕上》云:“欹枕當寒夜,殘更隔

  院催。新詩吟未穩(wěn),進入夢中來。”《偶作》云:“一桁花枝壓畫檐,小窗日影

  上書簽??址亮貉鄽w巢路,滿院東風不下簾?!薄哆^蠡澤》云:“橋邊煙影淡無

  痕,橋外春波綠到門。十里東風吹不盡,桃花開遍夕陽村?!?br/>
  ◎義田

  吾郡石門蔡學博載樾,承其父大令德淳遺命,仿范文正公義莊之法,為田以

  贍其族人。乃與從弟載坤合出七百萬錢,以七之一為祠祀先人。又思田不可遽得,

  以六百萬錢入質庫,歲得息錢四十二萬,族中之煢獨五十以上者,婦女寡而不嫁

  者,幼孤無養(yǎng)者,廢疾者,計日給米五合、錢十文,青年守節(jié)者倍之,冬夏各給

  以衣帳。斂死者,買公地葬之。大小試各有贈,獲雋者加厚焉。六十以上遇生辰

  各有贈,視其年以定輕重。貪墨酷吏及民為匪類墮其家聲者,雖妻子屏不與。告

  于邑令為規(guī)條,以垂永久。其時在道光六年九月,寶應朱文定公師士彥為作記以

  傳。竊思:尊祖收族之道,莫善于義田,自文正公創(chuàng)始后,效法者代不乏人。此

  舉規(guī)模雖不及前人,然量力而行,俾族人不至失所,其意甚厚。誠使世之擁高貲

  者,皆能遵而行之,其有裨于風俗人心豈淺鮮歟?

  ◎謝侍郎

  謝金圃侍郎屢掌文衡,鑒別精核。乾隆辛丑主春官之試,同事者有吳侍郎玉

  綸,士之不第者造為蜚語曰:“謝金圃抽身便討,吳香亭倒口即吞。”二語實本

  《寄園寄所寄》,言者以聞。侍郎曾督學江蘇,吳亦曾督學福建,高宗純皇帝密

  詢兩省大吏,江蘇巡撫閔鶚元覆奏以道路之言,事無實跡。而閩督李侍堯有幕客

  李三俊,亦辛丑之不第者,代李草奏,文致其詞。上以事雖無實,清議不諧,于

  是吳降三品卿,侍郎亦降為內閣學士。后于己酉歲三月初,上書房諸臣以會試期

  近,候主文之信,同時皆不入直,因此并予謫降,侍郎遂降為編修,免入上書房。

  嘉慶中,追贈三品卿。侍郎于乾隆己亥典試江南,得長洲錢閣學,置解首。辛

  丑主試春闈,閣學會、殿試皆掄元,而是科所取曹文正公、德州盧文肅公蔭溥,

  皆為名相。得人之盛,一時莫與并云。

  ◎張?zhí)仿?br/>
  某記室隨玉尚書保塞外數年,甚見推重。玉卒后,某乞人代為挽聯,鮮當意

  者。時平湖張海門太史金鏞以計偕入都,為撰句云:“短后記裁衣,雪窖冰天,

  萬里追隨班定遠;長安仍索米,鳶肩火色,九衢慟哭馬賓王。”蒲城相國王文恪

  公師見之,極口褒賞。旋入詞垣,才望著一時焉。

  ◎稱人為官

  俗稱人為官,系以姓與行,初唐人文往往有之。如王勃序云:“張二官松駕

  乘閑,桂筵追賞?!庇衷疲骸八挝骞僦ネヒu譽,盛文史于三冬;桂幄凝歡,照綺

  羅于九夏。”又云:“白七官吞臺杰氣,地乳奇精?!睏罹夹蛟疲骸皸畎斯俳鹉?br/>
  精靈,山河粹氣?!瘪樫e王序云:“尹大官三冬業(yè)暢,指蘭臺而拾青;薛六郎四

  海情深,飛桂尊而舉白?!庇衷疲骸伴愇骞傺苑稻S桑,修途指金陵之地;李六郎

  交深投漆,開筵浮白玉之樽?!苯駝t罕有以此稱入文字者。

  ◎建文帝

  《明史》書建文帝自焚,而于《程濟傳》書:“金川門啟,濟亡去。或曰帝

  亦為僧出亡,濟從之,莫知所終?!鄙w野史皆言出亡,故亦存其說也。

  ◎二鳥詩

  韓文公《二鳥》詩,方崧卿據歐公《感二子》詩及東坡《李太白畫像贊》以

  為為李、杜而作,柳仲涂以為刺釋、老,朱子《考異》以為為己與孟郊而作。按:

  詩中“不停兩鳥鳴,大法失九疇”、“周公不為公,孔丘不為丘”等語,似與方、

  朱之說不相符合,當以柳說為長。

  ◎何文肅公

  明孝宗朝,何文肅公喬新為劉吉所憎,罷歸十四年,中外多論薦,竟不復起。

  嘗貽李钅遂書云:“歸田以來,憂患不于于心,毀滂不入于耳,視陸宣公在忠州,

  蓋過之矣。方壯時,猶不如人,況老且疾,豈可再起以取后生描畫哉!倘相知有

  問及者,煩告之曰:老病日侵,不堪當世用矣!自古及今再起者,孰能善其終哉?

  寇萊公、王三原且然,況其他乎!”此非特立品之高,抑亦知幾之哲。吁!使夏

  貴溪能知此義,亦不至于殺身矣。

  ◎七李杜

  “李杜”有七:漢李固、杜喬,李云、杜眾,李膺、杜密,《魏書》世宗詔

  王肅曰“英惠符于李、杜”,此合晉杜預、魏李沖而言之,唐李白、杜甫,李商

  隱、杜牧,宋李韶、杜范。又《新唐書·杜審言傳》:“少與李嶠、崔融、蘇味

  道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敝炼庞诿涝娫疲骸袄睢⒍琵R名真忝竊?!?br/>
  又指李銜矣。

  ◎蘇紹

  康對山《武功縣志·人物》蘇氏最多,然如蘇則之孫、蘇愉之子蘇紹,金谷

  園賦詩最勝,見《世說新語》,獨不采入,豈以其僅為文人,如《通鑒》之不載

  屈原、杜甫耶?纂紀亦綦嚴矣!

  ◎尊經閣祀典

  金岱峰教授司鐸臨安,用全謝山太史《尊經閣祀典議》而稍變通其說,恪遵

  功令,以《十三經注疏》為主,參以《大戴禮記》、《國語》、《說文》,其已

  入兩廡者不贅?!兑住缝胪蹂?、韓康伯、孔穎達;《詩》祀毛亨,《周禮》、

  《儀禮》祀賈公彥,《禮記》祀戴圣,《左傳》祀杜預,《公羊》祀何休、徐彥,

  《谷梁》祀楊士勛,《孝經》以唐明皇未便列入,專祀邢,《論語》祀何晏,

  《孟子》祀趙岐、孫,《爾雅》祀郭璞,《大戴禮記》祀戴德、盧辯,《國語》

  祀韋昭,《說文》祀許慎外,增祀功在群經之河間獻王劉德,暨作諸經音義之陸

  德明,共二十一人。余不概及,據所讀書而言也。學使者姚伯昂侍郎允其請,爰

  設栗主于閣上,以春秋二、八月仲丁祭之。醵錢百金,生息以供祭品。其祭文云:

  “伏惟起以義者,有未見之禮六;傳其言者,居不朽之名三。況乎抉經心而執(zhí)圣

  權,闡微言而明大義。以先覺起后覺,實經師為人師。茲際清時,特修曠典。等

  舊德先疇之食報,陋儒林道學之分途。馨香補兩廡之遺,詁訓仍專家之守。治崇

  正學,朝廷敷Ο化于鼓鐘;禮奉先師,庠序肅明梗于俎豆。尚饗!”洎官溫州教

  授,又奉祀許、鄭二儒于倉圣祠,手題聯扁。倉圣祠扁云:“圣德天生?!甭撛疲?br/>
  “作黃帝史官,記動記言,鼻祖神靈明四日;開元公《爾雅》,《釋沽》、《釋

  訓》,耳孫著述衍《三蒼》?!痹S公叔重龕扁云:“學祖。”聯云:“家傳十四

  篇,書合《三蒼》為一;律諷九千字,學通《五經》無雙?!编嵐党升惐庠疲?br/>
  “經神?!甭撛疲骸拔⒀允剡z,當奉大師為表幟;實事求是,敢從二氏問傳薪。”

  ◎神缸

  天臺縣署三堂有神缸,人犯之,每有殃咎,胥吏等歲時禱祀,恒宰雞瀝血以

  祈福。余于壬寅夏至署見之,缸覆地上,四圍離地寸許,高不及二尺,圓徑三尺

  有余,血痕凝漬其上。仁和沈蘭亭煌有記刊于壁,其文曰:“五福神,相傳即缸

  神也。守斯土者,朔望必祭。神之靈爽,始于本朝康熙間,以是縣志無可考。袁

  簡齋太史《續(xù)齊諧》曾記之,未之詳也。煌于道光癸巳秋就館茲邑,詢之父老及

  署吏,始知其說有三:一曰縣署向屬窯基,是為窯神,然縣志載,署治歷年久遠,

  并無增擴之舉,其說似不足信。一日神缸本朝初由海門逆流而上,至青溪乃止,

  內有五蝠,隨波不散,邑令神之,因迎入署,即五福神缸之說歟?而一則謂其下

  有井,前明有投井殉難者,后人以缸覆之,而懸不著地,其由忠烈之氣上升而使

  然耶?阮蕓臺協揆督學浙東時,曾一發(fā)之,果有井。噫!此三說也,其殉難之說

  為可信焉。夫天地之大,何所不有!石言莘降,史冊昭然,況秉乾坤之正氣,焉

  有不歷久彌新者乎!天臺為仙境,為佛地,無怪鐘靈毓秀,甲于他邑,又豈獨堂

  東之神桂云爾哉!”余聞之縣吏云:巡撫阮公元發(fā)缸后,即丁內艱去。其時,學

  使劉公鳳誥亦發(fā)視之,未幾以科場事獲譴。自是,邑人奉祀益虔。

  ◎外吏起家入閣

  大學士自外吏起家者:陽城田文端公從典,康熙戊辰進士,為英德令;泰安

  趙公國麟,康熙丙戌進士,為長垣令。趙公宰邑時,勘災,足浸水中三日,故病

  跛,每入朝許給扶以行。

  ◎王惺齋大令

  嘉興王惺齋大令元啟,積學工文。手批《歸震川文集》,抉發(fā)精當,摘記數

  則于此:“讀書各有所見,如一部《史記》,古今人稱美者,累千百言未已,吾

  獨謂妙處只是層理清晰。震川文亦然?!薄罢鸫ㄎ闹宦涔P處一二語,便定一篇之

  局,自后雖波瀾百變,而皆不離其宗。蓋篇篇如是,故能隨方布陳,而無一成之

  轍跡可尋,其妙在一切字?!薄罢鸫ㄎ闹皇且粋€精切而有條理,人徒以寬博目之,

  不知震川者也。”“人但知震川文學《史記》,見有感慨處便謂學《史記》,不

  知震川之文之妙,在意理稠疊而折皺分明,此其所以為真《史記》也?!薄疤?br/>
  公為《吳王濞列傳》,首尾四千余言,結云:‘初,吳王首反,并將楚兵,連齊、

  趙,正月起兵,三月皆破,獨趙后下?!挥枚淖掷ūM。震川《陶節(jié)婦傳》

  結云:‘婦年十八嫁于舸,十九喪夫,事姑九年,而與其姑同日死,卒葬之清水

  灣,在縣南千墩浦上?!挥萌嘧?,真有一口吸盡西江之勢,昔人所謂命世

  之筆力也。”

  ◎案

  案有以為床者,《周禮·天官》“王大旅上帝,則張是案”是也。有以為

  食器者,《考工記》“諸侯以享夫人,案十有二寸”,注云“玉案”是也。有以

  為幾者,許氏《說文》所云“幾屬”是也。張平子《四愁詩》“何以報之青玉案”,

  注以為古“碗”字,當是《考工記》“玉案”遺制?!妒酚洝とf石君傳》“對案

  不食”,《田叔傳》“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后漢書·梁鴻傳》“舉案齊眉”,

  蓋皆指食器言也。揚子《方言》:“案,陳、楚、宋、魏謂之寫,自關東、西

  謂之案。”當亦指食器。類書有屬之幾案者,似誤。蓋《方言》皆以類相從,案

  在盂、碗、否[1234]、否落、箸、筒之間,故知其為食器也。

  ◎維莫之春

  《詩》“維莫之春”,句法絕奇,王元長《曲水詩序》引之,以“粵上斯巳”

  為偶,蓋即仿其句法。

  ◎疏表杰作

  本朝疏表杰作,備于《儷體金膏》一書。其最佳者,如禮親王永恩等《請祝

  萬壽表》云:“建極保極,會運世乃統于元;大生廣生,祿位名必得其壽?!敝?br/>
  省將軍督撫永瑋、劉莪等《請祝萬壽表》云:“極天所覆,偕一十七省而共樂舒

  長;人人也深,閱五十二年而彌加淪浹?!庇衷疲骸半m天地為心,如父母不言施

  報;而歲月以冀,即愚賤亦具性情?!贝髮W士公阿桂《奏請編緝八旬盛典疏》云:

  “九五演易,九五演范,疊五策天地之全;八千歲春,八千歲秋,積八入宮商之

  頌?!庇衷疲骸凹误劢B于彤墀,老吾老及三千叟;太和光于屋,孫生孫者二百

  家?!眱蓮V總督孫士毅等《賀平臺灣林爽文表》云:“波澄海國,看王師洗甲而

  還;春暖臺陽,慶邊黎啟扉而臥。歷溯圣主當陽之顯烈,敢以削平蝸角,遽事頌

  ;而仰睹先幾燭照之睿籌,則即綏靖鯤身,亦繩祖武?!倍Y親王《謝賞平定臺

  灣告成熱河文廟文折》云:“書誦者萬本萬遍,越七觀六義以垂型;受藏而三沐

  三薰,合四海九州而忭頌?!贝髮W士朱《謝進御制說經古文跋諭折》云:“百

  四十四篇之經訓,日月光懸;八千大干世之心傳,孔姬道貫。作而善述,合文思

  勛業(yè)于一人;君實兼師,示心學躬行于萬祀?!睉舨渴汤刹芪嫩墩埇阜獍?br/>
  廩生曹某》云:“廿年家塾,劬勞不異于所生;一品朝榮,追逮忍歧于自出。”

  大學士于敏中《謝賜雙眼花翎》云:“若朝陽之翔羽,罕能比此文章;如順風

  之遇鴻毛,安足方斯遭際?!焙幽涎矒岷吞m《謝賞戴花翎》云:“動色凜梁鵜之

  翼,豈徒聳異于觀瞻;關心比池風之毛,倍切欽承于負荷?!逼翁镟嵧醭肌吨]陵

  表》結聯云:“繼封禪七十二君,尤握貞元之秘;后天皇萬八千歲,長為仁壽之

  君?!苯蕴没什┐螅焕⒆骷?。

  ◎九言詩

  九言詩最難自然協律,用以頌圣尤難。嘉慶己卯年六旬萬壽,鄭笏君孝廉代

  某尚書作《九佳全韻》詩,端莊流麗,傳誦一時。篇長不及備錄,摘書起結以見

  一斑。起云:“皇帝御宇二十有四載,乾行不息百福頌孔皆。海隅日出幸生太平

  世,衢歌巷舞直到長安街。三皇各稱一萬八千歲,我皇之德更與天地偕?!苯Y云:

  “軒轅以來四千五百歲,閏桐推算無如今茲佳。八百賡歌卿云糾縵縵,九成樂作

  鳳凰鳴喈喈。微臣愿效葵藿向陽意,導涓測海深愧盤泥蛙。蕪祠謹綴九百九十字,

  竊符九九之數陳堯階?!?br/>
  ◎吳柳塘詩

  震澤吳柳塘茂才祖修,淡于聲利,壹志丹鉛。詩主清新,如《蕪湖絕句》云:

  “關吏猙獰去復還,客囊顛倒在江船。書簽莫怪無人檢,文字何曾值一錢!”

  《除夕七絕》云:“牢落從他歲序遷,絕無人怨與人憐。平生受盡癡呆益,論價

  應須十萬錢?!薄斗ㄓ耆吩疲骸吧筋嵏呦聞轂u洄,時為琮睜聽一回。世上濁波

  流不盡,此泉莫放出山來?!苯杂袨槎髡?。余尤愛其《送查韜荒攜家還海寧斷

  句》云:“何堪久客逢歸棹,況復中年別故人?!鼻橐缬谵o,令人尋諷不厭。吳

  有仆楊清,能詩,《題琉璃河關壯繆廟》有“鐵槍不為朱溫死,此地如何廟壽亭”

  句,命意亦新。

  ◎初三月

  道光丁亥,偶與嚴比玉太守閱吳澹川明經《南野草堂筆記》,有與吾邑汪霽

  堂濂作《初三月酒令》。吳先成令云:“初三月,玉一鉤,問何人掛在柳梢頭?”

  汪云:“初三月,影纖纖,學娥眉樣兩頭尖?!眳抢m(xù)令云:“初三月,似指爪,

  半彎兒掐破青云表?!蓖粢嗬m(xù)云:“初三月,未分明,想佳人睡起眼才醒。”余

  謂比玉曰:“此吾鄉(xiāng)故事也,曷效之?”比玉因成令云:“初三月,映殘暉,鏡

  開奩才露影些微。”余云:“初三月,魄生剛,訝高懸弓勢未全張。”比玉續(xù)云:

  “初三月,逗檐端,似廣寒宮瓦覆彎彎?!庇嘁嗬m(xù)云:“初三月,色無多,要團

  欒須ツ浹辰過。”時比玉之弟佩仙分守在座,亦成令曰:“初三月,吐華新,宛

  天仙妝罷半開唇?!苯穸呀运薏?,回溯前塵,恍如春夢,因追憶而備錄之。

  ◎鷹角解

  時憲書十一月改“麋角解”為“麈角解”,始于乾隆戊子年。高宗純皇帝以

  為木蘭之鹿,吉林之麋,角皆解于夏,惟麈角解于冬,曾于南苑驗之,特正其訛。

  又命時憲書紀年仍增注六十一歲至百二十歲,使花甲環(huán)周,益綿壽世之慶,蓋始

  于乾隆辛卯年云。

  ◎顧亭林獄事

  顧亭林獄事,志乘未詳,見于《與顏吏部光敏書》,特錄其略:先是蘇州沈

  天甫、施明、夏麟奇、呂中偽造《忠節(jié)錄》,托名已故祭酒陳仁錫,譏毀本朝,

  羅列江南、北之名士巨室,以為挾害之具。又偽造原任閣輔吳一序,詐其子中

  書吳元萊銀二千兩。事發(fā),刑部定讞,即將沈天甫等斬決,此康熙五年中事也。

  次年萊州即墨黃指揮培之仆姜元衡刪易此書,增入黃氏唱和詩,控其主與兄弟子

  侄作詩誹謗本朝,又與顧亭林搜輯諸人詩,皆有訕語。處士于七年二月在京師聞

  之,即出都抵濟南,幽縶半年,因援沈天甫故牘,謂姜元衡所控之書,即沈天甫

  等陷人之書,事旋解,株連二十余人均得開釋。處士賦詩六章紀其事,有“偉節(jié)

  不西行,大禍何由解”之句。又末章云:“天門讠失蕩蕩,日月相經過。下閔黃

  雀微,一旦決網羅。平生所識人,勞苦云無他。騎虎不知危,聞之元彥和。尚念

  田畫言,此舉豈足多!永言矢一心,不變同山阿。”詩集中皆不載,詳見《顏氏

  家藏尺牘》。

  ◎汪文端公

  山陽汪文端公廷珍為大司成時,訓迪勤密,取文以清真雅正為宗,一時人才

  彬彬極盛。會稽莫侍郎晉、德化鄭太史兼才,才藻尤富,皆為公所賞識。莫嘗戲

  謂鄭曰:“吾若典試,必能取子為元?!焙竽热朐~林,嘉慶戊午歲,典試福建,

  鄭果以第一人登科,士論翕然,皆無間言。夫東坡于李方叔,尚有“眼迷五色”

  之嘆,以今方古,實乃勝之矣。

  ◎對聯復字

  對聯有以復字見長者,歸安徐阮鄰師保字,題甘肅鹽茶同知署云:“回民漢

  民,多是子民,我最愛民無異視;禮法刑法,無非國法,爾須畏法莫重來?!兵P

  臺余菊農觀察士栗,題送子觀音祠云:“大德曰生,愿眾生生生不已;至誠無

  息,求嗣息息息相通?!卑不瘴囊愎}育嬰堂云:“父兮生,母兮鞠,無父

  母,有父母,此之謂民父母;子言似,孫言續(xù),猶子孫,即子孫,以能保我子孫?!?br/>
  蔡東軒學博司訓江山縣,歲饑,勸各大姓輸粟平糶,題聯于堂云:“盡力盡心,

  未能盡職;任勞任怨、不敢任功?!?br/>
  ◎真賞難逢

  世俗以夫婦之事為敦倫,以使令奴仆為飭紀。嘉慶己卯科,吾浙秋試,某房

  官閱文,見有“飭紀敦倫”句,大駭,曰:“敦倫豈可飭紀?怪誕極矣!”亟以

  筆直抹之。同邑盧茂才康錫,應秋試被放,闈文用“舍車而徒”句,為房官所抹。

  沈茂才逢源,歲試前列,文用曾南豐“真人出而天下平”句,旁評云:“杜撰?!?br/>
  余親見之。可知場屋文字,真賞難逢,即尋常語句,亦有被抑者,更何得炫異求

  新乎!

  ◎俚語本佛書

  俚語有出于佛書者,偶閱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漫識于此:眉毛(《成

  具光明定意經》)、脅肋(《四分律》)、膿血(《增一阿含經》)、床鋪(

  《佛本行集經》)、鑰匙(《雜寶藏經》)、店肆(《中阿含經》)、吃酒(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搔蛘(《賢愚經》)、欺侮(《勝天王般若經》)、

  布施(《須賴經》)、調戲(《解脫通論》)、抬舉(《舍利弗阿毗曇論》)、

  痕跡(《解脫通論》)、狗咬(《大威德陀羅尼經》)。

  ◎韓詩外傳

  《隋志·韓詩外傳》十卷,李善注《文選》,引孔子登泰山觀易姓而王者七

  十余家事,及漢皋二女事,徐堅《初學記》引魯哀公穿井得玉羊事,今本皆無之。

  蓋十卷雖仍《隋志》之舊,而已非全書矣。

  ◎論衡

  王充《論衡》毀圣訐親,獲罪名教,其余誕妄之語,難以悉數。至論行善福

  至,為惡禍來,謂由于遭遇適然,不因人事,是與《易》“積善有余慶,積不善

  有余殃”、《書》“惠迪吉,從逆兇”之旨,顯相背戾,不將率天下之人去善而

  就惡乎?古今來,悖理之書鮮能傳世,此獨歷久不廢者,蓋其引證浩博,才辨宏

  肆,而篇帙繁富,亦時有平正之辭,足以矯俗祛偽也。學者于此書,當審擇而節(jié)

  取之。

  ◎瓊

  程氏大昌《演繁露》云:“《說文》:‘瓊,赤玉也?!对姟酚小傝ⅰ?、

  ‘玉佩’,《左氏》‘楚子玉為瓊弁玉纓’,皆對別言之,若等為一玉,不分言

  也。今人用瓊比梅、雪,皆誤?!庇喟矗骸对姟つ竟掀访珎髟疲骸碍偅裰?br/>
  者。”則與玉對舉,安知不以精粗為別耶?又按:《齊風毛傳》云:“瓊華,美

  石。瓊瑩,石似玉。瓊英,美石似玉?!逼溲运朴?,則色白可知,似不必泥《說

  文》之言。

  ◎杯中角影

  《晉書·樂廣傳》載杯中角影事,與《風俗通義》所紀杜宣事絕相類,二書

  文法各異,而《晉書》簡要勝之。

  ◎明史體例

  《明史》體例極精,姚廣孝入列傳,不以僧許之也。秦良玉入列傳,不以女

  視之也。閹黨、佞幸、奸臣列于宦官之后流賊之前,其嫉之也深,而貶之也至矣。

  ◎語意相似

  《史》、《漢》有語意相似而疊用者,略識于此?!妒酚洝贰翱昭蕴撜Z”

  (《高祖本紀》)。“內外表里”(《禮書》)?!坝饽隁v歲”(《趙世家》)。

  “延年益壽”(《商君傳》)?!澳湟怆[情”(《張儀傳》)?!奥侗煛?br/>
  (《主父偃傳》)。《漢書》“年衰歲暮”(《馮衍傳》)、“俊雄豪杰”、

  (《蒯通傳》)?!帮h至風起”(《蒯通傳》)、“道遼路遠”(《中山靖王勝

  傳》)?!疤煜律匐p、海內寡二”(《吾丘壽王傳》)。“招殃致兇”(《李尋

  傳》)、“殘賊酷虐、苛刻慘毒”(《翟方進傳》)、“等盛齊隆”(《王莽傳》)、

  “窮兇極惡”(《王莽傳》)、“思過念咎”(《郎頻傳》)、”道盡涂殫”

 ?。ā端抉R相如傳》)、《后漢書》“歡欣喜樂”(《馬融傳》)、“怨恨忿懟”

 ?。ā秾O程傳》)、“陟危歷險”(《都夷傳》)。

  ◎郭子儀

  《新唐書·高郢傳》:“郭子儀怒判官張曇,奏抵死。郢引奏甚力,忤子儀

  意,下徙猗氏丞?!薄赌喜啃聲分^郭令公惟奏杖殺張譚,物議為薄?!白T”即

  “曇”之訛也。汾陽盛德,乃有此事,是可知懲忿之難。

  ◎文章流別論

  摯仲洽《文章流別論》以“交交黃鳥止于?!睘槠哐?,以“洞酌彼行潦挹彼

  注茲”為九言,與《毛詩》異讀。其說當有所本,然玩其文義,自當斷讀為宜。

  ◎豫章行樂府

  薛道衡《豫章行》樂府云:“不為將軍成久別,只恐封侯心更移?!币曁迫?br/>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意更深曲,不獨“空梁落燕泥”句足以

  動人也。

  ◎清和

  長洲沈歸愚尚書德潛《說詩ㄧ語》謂“張平子《歸田賦》云‘仲春令月,時

  和氣清’,明指二月。謝康樂詩‘首夏猶清和’,言時序四月,猶余二月景象,

  故下云‘芳草亦未歇’也。自后人誤讀謝詩有‘四月清和雨乍晴’句,相沿到今,

  賢者不免”云云。按:《歲時紀》“四月朔為清和節(jié)”,又魏文帝《槐賦》“伊

  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溫潤,氣恬淡以安治”,謝元暉詩“麥候

  始清和”,劉士章詩“首夏實清和”,是以四月為清和,不始于宋人矣。

  ◎飛英塔

  湖州飛英塔在北門眠佛寺,主闔郡文風。乾隆甲寅,塔圮重修,五年之間出

  兩殿元(乙卯王勿庵侍郎以銜,己未姚文僖公文田)至道光乙未,塔又圮,閹郡

  會試,遂無一人登第。丁酉重修,戊戌,鈕松泉庶子福保大魁;甲辰,周縵云侍

  御學浚以第二人及第。嗣后科甲復盛,風水之說,非無憑矣。塔高四十余丈,中

  又有石塔,高數丈。己亥秋,余與烏程周蓮伯孝廉學濂昆弟登其顛,梯級玲瓏,

  躡空而上。蓮伯有詩紀游云:“浮屠涌招提,報德資冥奠。哆剝生輝光,象教力

  能變。七級森嵯峨,八窗互貫穿。密勿窮攀躋,危梯躡螺旋。騰身壓雕鶚,矯首

  切星漢。眾山蒼弁來,環(huán)衛(wèi)若鰲忭。具區(qū)亙北戶,際天渺無岸。俯攬菰城中,一

  氣入凌眄。短樹牛毛疏,連甍蟻垤間。是時風日佳,天宇肅清晏。躡云慚未能,

  自笑樊籬。愿乞飛霞佩,攜手游汗漫?!?br/>
  ◎華陀廟聯

  客有述華陀廟聯云:“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yī)關臂一軍驚?!庇衷疲骸搬?、

  黃以外無仁術,漢、晉之間有異書?!狈Q前聯尤佳。余謂“曹顱”、“關臂”事,

  皆不見正史,不若后聯之大方也。

  ◎徐沖晦

  徐沖晦處士,宋仁宗時召對,除大理評事,固辭,后居杭之萬松嶺。精象數,

  謂子孫世世勿離錢塘,永無兵燹。按:徽宗宣和三年,方臘作亂,十二月二十九

  日陷杭州,縱火六日,官吏居民死者十三。二月,王師水陸并進,戰(zhàn)六日,斬馘

  二萬。十八日,再火官舍、學宮、府庫與僧民之居,翌日宵遁,大兵入城,臘旋

  就擒。計臘所陷杭、睦、歙、處、衢、婺六州與五十二縣,所殺平民不下二百萬。

  是沖晦之言亦未必驗,特宋、元革除之際,兵不血刃,安堵如恒,異于他處之屢

  遭殺戮耳。

  ◎瘡方

  余姚吳蓉峰學博麟書,患膿窠瘡,醫(yī)久不痊。后有相識遺一方,云得自名醫(yī),

  為療瘡第一良藥,如法治之,果愈。余于庚戌年患此甚劇,亦以此方得痊。茲錄

  于左:

  廚房倒掛灰塵(三錢,钅,伏地氣)、松香(一錢)、茴香(一錢)、花

  椒(一錢)、硫黃(钅,一錢)、癩蝦?。ㄒ诲X)、枯攀(一錢)、蒼術(一

  錢)、白芷(一錢)、朱砂(一錢)。

  右藥共研細末,用雞子一個,中挖一小孔,灌藥其中,紙封固口,置幽火中

  敦熟,輕去其殼,存衣,再用生豬油和藥搗爛,葛布包之,時擦癢處。

  ◎玄真子祠聯

  平望平波臺玄真子祠有聯云:“泛鏡水千塍,歸來餐菰飯莼羹,地真仙境;

  聽棹歌一曲,隨處有荻花楓葉,我亦漁人?!惫P意瀟灑可喜。

  ◎蒙求

  《蒙求》一書,所以資童幼之誦習,作初學之階梯。晉李瀚創(chuàng)為之,徐子光

  為之注,名曰《蒙求集注》。宋王逢原又作《十七史蒙求》。明姚光祚又以王逢

  原所作未備,從而廣之,分三十七類,名曰《廣蒙求》。然有對偶而無韻,注又

  簡略。劉班取兩漢事,括以韻語,名曰《兩漢蒙求》,王芮歷敘帝王世代,略述

  古今事跡,名曰《歷代蒙求》,徐伯益集婦女事實為韻語,名曰《訓女蒙求》,

  元吳化龍集《左傳》事為韻語,名曰《左氏蒙求》,胡炳文集嘉言懿行,可為則

  效者,屬對成文,以啟導初學,名曰《純正蒙求》。此數書,今世尚有其本而得

  采入《四庫》中者,則惟《蒙求集注》、《純正蒙求》。又有為諸家所著錄而其

  書罕傳者,則如《名物蒙求》、《三字蒙求》、《蒙求增注廣韻》、《小說蒙求》,

  宋范鎮(zhèn)《本朝蒙求》,胡宏《敘古蒙求》,孫應符《家塾蒙求》、《宗室蒙求》,

  宋舒津《蒙求》、《續(xù)蒙求》和《李翰林蒙求》之類是也。

  ◎文選

  唐初,李善與許淹、公孫羅并承江都曹憲為《文選》音訓蒼雅之學,而李注

  盛行于世,與顏師古《漢書注》并稱。開元中,呂延祚復集呂延濟、劉良、張詵、

  呂向、李周翰共為之注,與李氏注并行。然當時文士,如李匡作《資暇錄》,

  邱光庭作《兼明書》,深斥五臣之謬遠遜李氏之精核。夫淹通如李氏,其所未詳

  者,且百有十四,亦可見此書之博奧,有未易沿討者矣。唐、宋士人皆習此書,

  迨熙、豐間,王安石著《三經新義》頒于學宮,主司以之取士,于是以穿鑿為能,

  以附會為工,而《選》學漸廢。然而承學之士,代不乏人,精于是者,若洪氏邁、

  王氏應麟,皆有論辨,足以發(fā)明其旨趣。蓋其書歷久常新,故其學閱久弗替,后

  人雖有《廣文選》、《續(xù)文選》等書,終不能與之爭衡也。

  ◎安儀周

  周蕓皋觀察《內自訟齋文集》載朝鮮安儀周事甚奇,其略云:“儀周名岐,

  從貢使入都,偶于書肆見抄本書,不可句讀,以數十錢購歸,細玩之解,乃前人

  窖金地下,錄其數與藏處,皆隱語。遍視京都,惟明國公屋宇房舍似之,即世所

  稱大觀園也。乃求見明公曰:‘公日用以千萬計,度支將不給,愿假金十萬,不

  問所之,三年還報?!蛑杆抑唬骸l(fā)此磚可得金如數。’公笑,命具畚

  間,獲如所言,遂付之去。至天津業(yè)鹽,為商三年,還謁曰:‘幸不辱命,息三

  倍。’公曰:‘是亦不足供吾用,愿再為我謀?!唬骸盁o已則假金百萬。’公

  笑曰:‘安得發(fā)地再得之?’儀周起,請遍觀諸室,至寢門內曰:‘是可得?!?br/>
  發(fā)而與之。乃至揚州為商,三年報曰:‘倍之,俟公取用?!惫唬骸湓俳洜I

  之?!质嗄?,儀周老,辭歸國,公留與飲食,曰:‘若異人,有異術?!唬?br/>
  ‘非也,岐得異書,知藏金處,請為公盡言之?!蛞灰恢钙涮?。公曰‘若不需

  耶?’曰:‘此公物,天以與公者,仗公福,已得贏余,足自給,拜公賜矣?!?br/>
  儀周好賓客,濟貧困,多豪舉,富收藏,盡以書畫歸國,子孫留者為安氏?!庇^

  察謂儀周知物之有主,不妄取,而以力取其余,似有道者。余謂儀周躬自致富,

  而能施與不吝,崇尚風雅,誠足志也。

  ◎齊名

  韓、柳齊名而聲氣異,元、白齊名而志節(jié)殊,觀其平時酬贈,惟事辭章,責

  善之風邈矣。

  ◎明政

  明多弊政:閣臣奪情,典禮替矣;廷臣予杖,刑章悖矣;廠臣侵權,名位紊

  矣。莊烈帝勵精圖治,不能改其失,此所以終不競歟!

  ◎朝邑志

  王阮亭謂韓五泉《朝邑志》與康對山《武功志》并稱,先輩稱為巨麗。今按:

  《朝邑志》字僅五千七百余,筆墨簡古,洵為杰作。然名宦不載事實,選舉不載

  年歲,失之太略。紀楊恭報復知縣事,乃小丈夫所為,未免采擇不精,未若《武

  功志》之簡而能核也。

  ◎成仁取義

  文信國公生于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五月二日,死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壬午十

  二月九日,得年四十有七。及第在理宗寶四年丙辰,年二十有一?!端问贰分^

  年二十,蓋舉成數言也。公與弟壁同舉進士,后壁降元,公季弟璋亦仕于元。公

  獄中詩有云:“三仁生死各有意,悠悠白日橫蒼煙?!庇衷疲骸岸梢炎鏖T戶謀,

  江南葬母麥滿舟。不知何日歸兄骨,狐死猶應正首邱?!庇峙c嗣子升書有云:

  “吾以備位將相,義不得不殉國,汝生父與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

  各行其志矣。”嗚呼!成仁取義,何人不當勉為!乃同體之親,異趨若此,公之

  所云,殆以事已至斯,且誼關骨肉,不得不爾,豈國而忘家之本志哉?

  ◎李太白瀨水貞義女碑

  李太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歐陽公《集古錄》、趙德甫《金石錄》皆

  不著錄,其文則見于《唐文粹》??肌妒酚洝の樽玉銈鳌?,不志貞義女事,自太

  白詳述之,而其事始顯。夫子長世為史官,勤搜散失,顧于貞女佚之。因嘆古今

  賢媛德茂行卓而湮沒不傳者,可勝數哉!太白詩冠有唐,文亦清俊邁俗?!段拇狻?br/>
  所載凡二十篇,大率皆投贈登臨之作,惟此文表揚幽光,體裁莊雅。昔曹娥孝行,

  得邯鄲淳之碑而始著,而貞女奇節(jié),亦恃太白之文而益彰。迄今過瀨渚之旁,世

  遠風微,遺徽寥寂,而撫覽碑銘,誦“明明千秋,如月在水”之辭,猶令人遐溯

  英淑,悠然慨慕。文章之有裨世教,豈淺鮮歟?

  ◎知縣承襲

  知縣有承襲為之者,國初,遼陽甫置縣,下令能招百人往者官之。義烏陳達

  德率百人以應,授遼陽令。勤墾關,招商賈,興文學,逾年,政化大行,卒于官。

  其子瞻遠奉詔承襲,蓋異數也。時為諸生,衰經受職,踵父之故轍而循次成功,

  邑人感慕,為之立祠。歷官常州同知。達德能詩,有《游靈鷲》句云:“磬入巖

  松初地寂,龕生海月晚潮來?!?br/>
  ◎鄺湛若

  明南海鄺湛若父子殉難事,《南疆繹史》不載。今參考諸書,錄其遺事以補

  之。鄺露,南海人。初生時,甘露降于庭槐,不談母乳,有憨上人見之,曰:

  “此天上玉麒麟,豈嗅人間乳氣耶?”以露水調米汁饣炎之,因名露,字湛若。

  五歲,父命作甘露詩,應聲而就。及長,工諸體書,學騎射。嘗跨馬,值南海令

  黃恭庭行憲,下騎弗及,黃怒拘之,御史梁森瑯為請罪,弗釋,遂亡命走廣西。

  游岑、監(jiān)諸土司,為瑤女執(zhí)兵符者云彈娘書記,歸撰《赤雅》一編。崇禎末,補

  諸生,學使以恭、寬、信、敏、惠校士,露五比為文,以真、行、篆、隸、八分

  五體書之,黜置五等,大笑棄去??v游吳、楚、燕、趙,賦詩數百篇,才名大起。

  戊子,以薦擢中書舍人,庚寅,奉使還廣州。會王師至,露與諸將死守,十閱月

  而城陷,幅巾抱琴而死。露好詼諧大言,汪洋自恣,以寫其牢騷不平之氣。所居

  海雪堂,環(huán)列古器,有二琴,一日“南風”,宋理宗宮中物;一日“綠綺臺”,

  唐武德年制,明康陵御前所彈也。因貧,以所玩質子錢,二琴亦時出入質家。作

  《前后當票序》,有詩云:“三河十上頻炊玉,四壁無歸尚典琴?!鄙賴L師事阮

  大鋮,洎阮羅織東林,乃貽書絕交,侃侃千言。子鴻,字劇孟,亦畸士。年二十

  余,能詩及擊劍,丙戌之役,抗命不從,率北山義旅戰(zhàn)于廣州東郊,死之,贈錦

  衣千戶。余謂湛若,奇人也。乃貽書絕交,守城死節(jié),是奇而能協于正矣。世有

  以狂目之者,豈足見其真乎?

  ◎荊軻

  《綱目》荊軻書盜,袁隨園非之,其論甚辨。余謂軻既欲生劫秦王,當先量

  力之能否,力所不能為而冒昧行之,徒殺身湛族以速燕之亡,能毋貽笑于天下后

  世哉?竊謂《史記》所書刺客,當以荊軻為最下:當其待客未來,因太子丹之請,

  遂發(fā)怒不能姑待;且知秦舞陽之往而不反,而仍與偕行,謀之不慎,事安得成?

  ◎天祿識余

  杭堇浦太史跋錢塘高江村侍郎士奇《天祿識余》云:“不觀《左傳》注,妄

  謂經皇為冢前之闕。不觀《漢書》注,妄引《后漢紀》以證太上皇之名。不觀

  《水經》、《文選》兩注,妄詫金虎冰井以實三臺。不觀《地理通釋》,妄分兩

  函谷關為秦、漢。‘青云:二字,莆田周方叔以為有四解,乃遽以隱逸當之。

  ‘聚頭扇’,已見之金章宗《詞詠》(出《歸潛志》)。乃謂元時高麗國始貢。

  銀八兩為流,本《漢書食貨志》,乃引《集韻》以為創(chuàng)獲?!嗣妆R郎’,見

  《齊》、《隋》兩書,姚寬《叢語》云‘關中語,歲以六米、七米、八米分上中

  下,言在谷取米,取數之多也’,乃用元微之《八采詩》‘成未伏盧’為證,是

  知一未知二也?!庇嘤^此書,有經書習見語,亦皆采入,其志冷僻之典,又多不

  標所出之書。至于舛誤之處,亦不止此。如《十洲記》:“漢武帝天漢二年,西

  國王獻吉光毛裘,色黃,蓋神馬之類,入水,經日不沈,入火不ㄡ?!蹦酥^“入

  水不濡”,又脫“入火不ㄡ”句?!豆沤褡ⅰ罚骸昂苫ǎ幻?。”《酉陽雜

  俎》:“湖目,蓮子也。”乃謂“蓮子,湖目。芡實,水芝”?!坝H家”,見

  《后漢書應奉傳》注,見于史者,始于《隋書房陵王勇傳》,乃謂見《唐蕭嵩傳》。

  《儀禮士昏禮》云:“日入三商為昏?!辟Z公彥疏云:“商謂商量,是漏刻之名。”

  乃謂《周禮》:“漏下三商為昏?!鄙?,音滴。梁元帝《纂要》“日在未曰失”,

  本《左傳》昭五年杜注,乃以“失”為“映”,而引王仲宣詩“山岡有余映”

  證之。于此見著述之不易也。

  ◎歇后語

  宋吳《優(yōu)古堂詩話》謂:“友于”,見《南史》“劉湛友于素篤”,《北

  史》“李謐事兄盡友于之誠”,又陶淵明詩“一欣侍溫顏,再喜見友于”。按:

  “友于”二字,《后漢書》已有之,《吳弼傳》:“陛下隆于友于?!庇帧稌x書

  ·馮ヨ傳》:“陛下友于之情甚篤。”“色斯”,亦始于《后漢書·左雄傳》:

  “或色斯以求名。”“赫斯”,始于《后漢書·曹節(jié)傳》:“發(fā)赫斯之怒?!?br/>
  “貽厥”,始于《晉書·賈充傳》贊。蓋歇后語之濫觴也。

  ◎前漢丞相謚

  前漢丞相四十五人,二十人無謚,平當、平晏父子為相,皆不得謚。至于王

  商之剛直而謚曰戾,張禹之奢淫而謚曰節(jié),亦拂乎是非之正矣。

  ◎疊字

  李易安《聲聲慢》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疊七字,

  昔人稱其造句新警。其源蓋出于《爾雅·釋訓篇》,篇中自“明明”至“秩秩”,

  疊字凡一百四十四:“殷殷煢煢”一段連疊十字,此千古創(chuàng)格,亦絕世奇文也。

  ◎忍字

  張公藝書“忍”字,即“不癡不聾,不為家翁”之意,似與“家人嚴威”之

  旨有殊。不知骨肉之間,以分相維,亦以情相接。故于大防宜謹,不得以玩肆致

  吝;而于小節(jié)宜寬,不可以操切生嫌。其義未嘗相悖也。

  ◎楊守謙客

  洪武初,教官給由至京,帝詢民疾苦,岢嵐吳從權、山陰張桓皆言:“臣職

  在訓士,民事無所與?!钡叟唬骸八魏樘K、湖教授,其教兼經義治事;漢

  賈誼、董仲舒皆起田里,敷陳時務;唐馬周不得親見太宗,且教武臣言事。今既

  集朝堂,朕親詢問,俱無以對,志圣賢道者固如是乎?”命竄之邊方。吳、張之

  對,蓋為陳平“有主之者”一言所誤。按:嘉靖時,俺答入寇保定,巡撫楊守謙

  率師入援,薄俺答營而陣,無后繼不敢戰(zhàn)??陀袆裰畱?zhàn)者,應曰:“周亞夫何人

  乎?”客曰:“公誤矣,今日何得比漢法?”守謙不納,竟以失誤軍機棄市???br/>
  之識,勝吳、張二人遠矣。

  ◎五圣丹

  癲狗、毒蛇咬人者多死,方書雖有治法,不甚著效,惟蕭山韓氏所傳五圣丹

  獲效如神,救人不可勝數。韓氏惟制藥施送,秘不傳人,鄭拙言司鐸開化從其同

  寅汪睦齋學博世鈐處得此方見示。汪喜錄單方,制良藥施人,此方得之于其至戚,

  乃自韓氏竊得者。汪按方制藥以拯人,無不應手取效,因錄之以廣其傳。

  上號當門子(一錢)、梅花冰片(一錢)、火硝(三分)、上號腰面雄黃

  (一錢)、九制爐甘石(一錢)。

  右藥共研細末,男左女右,用竹挖耳,點近鼻處大眼角七次,隔一日再點七

  次,再隔一日又點七次,雖重傷者自愈。若犬咬至二十日外者不治;若用藥后誤

  吃羊肉,用藥再治,遲至二十日外者,亦不治。宜忌羊肉發(fā)物四十九日。兼治痧

  癥、悶死、時疫、傷寒、癍發(fā)不出者,亦用此藥點眼角,男左女右。

  ◎方公祠

  名宦建專祠,子孫亦得拊祀永世勿替者,天臺方公祠其最著矣。公諱印,號

  樸庵,安徽桐城人。明弘治間,以孝廉知天臺縣,薄賦、省刑、勸農桑、治學校、

  抑豪奸,一切以真誠出之。為縣九月卒,囊中僅余俸銀八錢。僚佐、吏民為助棺

  殮,小民罷市相吊,尋入祀名宦祠。萬歷間,玄孫大鎮(zhèn)巡按浙江,建祠,置田百

  余畝,屬學宮收租,后漸為官役侵漁,祠宇蕪圮。道光十二年,十一世孫傳楗觀

  察浙東,偵知其故,乃盡以其田屬邑令,使擇紳士之賢者司其事,歲登出入之數

  于官,纖悉必書,申之大府,著為定律。方氏子孫,閱數歲必至祠省視(以桐城

  縣印文為憑,祠中給資斧錢六十千),由是堂宇崇煥,歷久常新。祠中從祀者為

  公之玄孫大鎮(zhèn)(浙江巡按)、九世孫觀承(浙江巡撫)、觀本(秀水知縣)十世

  孫受疇(閩浙總督)、維甸(浙江巡撫)、十一世孫傳オ(寧紹臺道),蓋皆官

  于浙者。

  ◎吳祭酒尺牘

  錢塘吳谷人祭酒錫麒,官京師時,耽情《騷》、《雅》,不屑奔走權門,以

  故品望日高,而生計日薄。嘗貽友人書云:“弟藏身人海,終日閉門,亦謂軟紅

  不到,而釜中魚長,甑里塵生,幾欲服卻粒丹,行食氣法,修到太虛真人地位。”

  又云:“自唱還云之曲,本擬有田可種,藉奉晨昏。無如饑來驅我,遂復入春明

  之夢。兩年羈絆,一步不移。大抵生平好作冷人,天故以冷待之。破帳紙窗,索

  索然若時有西風吹到,不自知砭肌消骨也?!弊x之可想見清寒風味。

  ◎會試總裁五人

  國朝會試總裁,惟順治丁亥、己丑二科皆七人,其后或四人,或三人二人而

  已。道光己丑科,曹文正公奉命典試,以老病辭,上不允。時總裁已四人矣,特

  增一人,于是歙吳大司農椿以太常寺少卿典試,蓋異數也。

  ◎學政三年六人

  太湖李學士國杞,道光己丑館選,癸巳大考,“馬援討交址論”,誤書“址”

  作“趾”,列四等,罰俸二年。戊戌大考,《心共寒潭一片澄》詩,次聯云:

  “雙消觀我相,一片勵臣心。”御筆加圈,列一等第一名,由編修擢侍講學士。

  己亥,督學浙江,關防告示有“年少登第,學識淺陋”之語。未幾,御史蕭山高

  枚參其寬縱,召至都,未及啟程,即以瘵疾卒,年僅三十余。督學三年一更任,

  而自丁酉至庚子共易六人,前此所未有也。丁酉冬,華陽卓侍郎秉恬來,升總憲

  去;戊戌春,桐城姚侍郎元之來,升總憲去;己亥春,侯官廖侍郎鴻荃來,升總

  憲去;是夏,李繼之;庚子春,江陰季正詹芝昌來,是秋以丁憂去;南海羅學士

  文俊來,在浙三年,最得士心。

  ◎題句鐫竹

  余姚吳蓉峰麟書官仁和訓導,署有竹林小池,種花滿園,終日諷詠其中,不

  問俗事。因題句鐫竹,自述其樂趣云:“廣文冷官,不理詞訟。教授生徒,鎮(zhèn)日

  閑空。有客入門,便衣迎送。散步竹林,隨口吟諷。飲酒微醉,華胥一夢。睡起

  醒來,抱孫自弄??旎铄羞b,卓異勿用??尚ι裣桑嘈奚蕉?。”

  ◎三世能詩

  唐人三世能詩者:錢起,子徽、孫可復、可及、;柳公綽,子仲郢、孫璞、

  璧、硅、砒;章八元,子孝標、孫碣;盧氏則綸以下四世,才藻尤盛。本朝三世

  能詩:秀水朱竹太史彝尊,子昆田、孫稻孫為最著。

  ◎用民興利

  宋種世衡筑青澗城,初無水,穿井百五十尺至石,乃曰:“能屑石一畚者,

  酬百錢?!本訑等?,及泉,民甚賴之。王明為鄢陵令,故事,有所獻饋。明日:

  “令不用錢,可人致數束薪芻水際,令欲得之?!钡脭凳f,明取以筑堤,由是

  民無水患。明李中巡撫山東,歲歉,令民捕蝗者倍予谷,蝗絕而饑者濟。陳幼學

  為確山知縣,荒地多茂草,根深難墾,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未幾草盡,得

  沃田數百頃,悉以畀民。此皆得用民興利之道者。唐代宗將幸華清宮,先命完葺,

  柳子華為修宮使,設棘圍曰:“民有得華清官瓦石材用,投圍中,逾三日不還者

  死?!辈唤K日,已山積矣。此則脅之以威,乃權宜之術矣。

  ◎漢書造語絕異

  前、后《漢書》造語有絕異者,如《刑法志》云:“不祥莫大矣焉?!薄堆?br/>
  刺王旦傳》云:“其者寡人之不及與?”《東平憲王蒼傳》云:“豈況筑郭邑建

  都郛哉?”(“豈況”二字屢見,不及備引)《趙壹傳》云:“三王亦又不同樂?!?br/>
  《宦者傳論》云:“社稷故其為墟?!贝说染浞?,后世罕或用之。

  ◎千里駒

  “千里駒”之見于史者,匯載諸說部家,而徐氏《玉芝堂談薈》、趙氏《陔

  余叢考》所記較多:漢劉德,魏曹休,晉傅咸、劉曜、苻朗,宋張敷,梁蕭英、

  王茂、任、袁昂、劉杳、丘仲孚、王規(guī),北魏李伯尚、李孝伯、袁躍,北齊馮

  翊、王潤、崔昂、元文遙,北周杜杲,隋張虔威,唐李、李千里,宋趙子氵直,

  遼耶律的錄,共二十五人。余為補四人,曰李景年(《十六國春秋前趙錄》)、

  朱友倫(《舊五代史》)、趙(《舊五代史》)、張汝霖(《金史》?!遏斶B

  子》有徐劫之弟子魯仲連,年十二,號“千里駒”。黃山谷見其甥洪芻詩曰:

  “不意江南澤,產此千里駒?!贝私圆灰娪谑罚囤胗鄥部肌芬嘁?。又宋仁

  宗稱劉永年為“劉氏千里駒”,見《宣和畫譜》。晁無咎稱晁詠之為“吾家千里

  駒”,見《曲洧舊聞》)。

  ◎有明一代至文

  馮恩子行可《請代父死疏》、楊繼盛妻張氏《請代夫死書》,皆有明一代至

  文也,雖暴戾之主閱之,當為釋怒。乃行可賴通政使陳經入奏,恩得減死戍邊。

  張氏書為嚴嵩所遏而繼盛遂死,權奸之禍烈矣!

  ◎黃鶴樓聯

  湖北黃鶴樓聯甚多,錄其最著者:“一上高樓,緬當年江、漢風流,多少千

  秋人物;雙持使節(jié),喜此日荊、衡形勢,縱橫萬里金湯?!保ㄊ焚O直)“我去太

  匆匆,騎鶴仙人還送客;茲游殊戀戀,落梅時節(jié)且登樓?!保ㄥX楷)“恨我到遲

  鶴已去,怪人來早詩先傳?!薄昂螘r黃鶴重來?且自把金尊,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薄耙粯禽腿?,云鶴皆空

  殘笛在;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欄桿外滾滾波濤,任千古英雄,

  挽不住大江東去;窗戶間堂堂日月,盡四時憑眺,幾曾見黃鶴西來?”

  ◎西村集

  明史明古鑒《西村集·吊內閣陳某》詩云:“何事先生早蓋棺,薤歌聲里路

  人嘆。填門客散恩何在?負郭田多死亦安。鹽海已無前日利,冰山誰障舊時寒。

  九原若見南陽李,為道羅生已復官?!卑础睹魇贰愇膫鳌费裕骸傲_倫論李賢奪

  情,文內愧,陰助賢,益為時論所鄙。”又言:“既參大政,無所建明,朝退則

  引賓客故人置酒為曲宴。專務請屬,遇睚眥怨必報,名節(jié)大喪?!贝嗽娚w道其實

  也。

  ◎傳神寫照

  “傳神寫照”,見于《晉書·顧愷之傳》,后世謂之“行看子”,亦稱“行

  樂圖”。至今日而此風盛行,幾于人各為圖,競出新意命名,求人題詠,甚至有

  空紙一幅,名曰“尸解圖”以乞詩者,真愈出愈奇矣!

  ◎張少宗伯

  鎮(zhèn)洋汪少司空廷嶼,以第三人及第。初名璇,補博士弟子員,學使桐城張少

  宗伯廷璐(張以第二人及第)。奇其文,曰:“他日名位不在吾下?!睘橐灼涿?,

  且加“廷”字,欲引為昆弟行也。有相士之特識,兼有愛士之虛衷,江南人至今

  稱之。

  ◎博古通今

  袁隨園宰江寧,城中韓姓女為風吹至銅井村,離城九十里,村氓次日送女還

  家。女已嫁東城李秀才子,李疑風無吹人九十里之理,必有奸約,控官退婚。袁

  曉之曰:“古有風吹女子至六千里者,汝知之乎?”李不信。取元郝文忠公《陵

  川集》示之曰:“郝公一代忠臣,豈肯作誆語者?第當年風吹吳門女,竟嫁宰相,

  恐汝子無福耳!”李讀詩大喜,兩家婚配如初。是知聽訟者當博古也。汪龍莊大

  令官湖南時,宜章縣寡婦鄭宋氏無子,欲繼親侄鄭觀,族人謂觀無兄弟,且父死,

  不宜后他人。宋訴縣及州,越四年,訴本道,發(fā)汪關訊。汪曰:“觀宜嗣宋無疑。

  孀婦立繼,聽其自擇,昭穆相當,獨子勿禁?!秱鳌吩弧压虏粸槿撕蟆?,謂不

  受命于所生父也,今例得出繼,天子命之矣,又何訊焉?”因止宜章不傳兩造,

  援例詳結。是知聽訟者當通今也。

  ◎三圈手

  東陽樓枚臣茂才梯霞,少負雋才,年十八病盲,猶健于文,與友朋斗藝,以

  指圈桌可立就,時人號曰“三圈手”。學使周春坊清原至金華,執(zhí)卷求試曰:

  “某盲,艱于書,不艱于作,乞得書敏者二人,七藝當立成?!比缙溲?,果然。

  又命作詩,沖口如應響,遂補博士弟子員。事屬破格,人皆稱樓之才,而尤頌學

  使之賢云。

  ◎臨文不諱

  昔人為祖與父作墓表家傳,皆直書祖父之名,不假他人填諱,當是臨文不諱

  之義。近代名人,如全謝山太史集中《先公墓石蓋文》,姚姬傳比部集中《姚氏

  長嶺阡表》皆然。明都穆《南濠詩話》亦書父諱,蓋不欲泥避諱之說,致親名不

  彰耳。

  ◎續(xù)名醫(yī)類案

  錢塘魏玉橫之誘《續(xù)名醫(yī)類案》六十卷,世無刊本,余從文瀾閣借《四庫》

  本錄一部,凡六十六萬八千余言,采取繁富,間有辨論,亦皆精當。玉橫自述醫(yī)

  案數十,其治病尤長于脅痛(肝燥)、胃脘痛(肝木上乘)、疝瘕等證。謂醫(yī)家

  治此,每用香燥藥,耗竭肝陰,往往初服小效,久則致死。乃自創(chuàng)一方,名一貫

  煎,統治脅痛、吞酸、吐酸、疝瘕及一切肝病,惟因痰飲者不宜。方用沙參、麥

  冬、地黃、歸身、枸杞子、川楝子六味,出入加減投之,應如桴鼓。口苦燥者,

  加酒連尤捷。余仿其法,治此數證,獲效甚神,特表其功用以告世之誤用香燥藥

  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