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西方科學哲學史:文獻與范式

西方科學哲學史:文獻與范式

西方科學哲學史:文獻與范式

定 價:¥218.00

作 者: 安維復(fù)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717029 出版時間: 2023-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科學哲學史主要研究科學與哲學(文化或觀念)之間的思想關(guān)聯(lián),探索科學何以可能、哲學何以可能以及文化何以可能等重大問題。本書主要總結(jié)從古希臘直到后現(xiàn)代的科學與哲學之間關(guān)系的思想規(guī)律,得出科學知識決定哲學乃至文化等結(jié)論,為科技史、科學哲學以及STS等提供思想史基礎(chǔ)。本書共分七章,全面系統(tǒng)地敘述了科學哲學史從古希臘到現(xiàn)代科學哲學的發(fā)展歷程:一部科學哲學史就是用科學改造哲學的歷史,科學家與哲學家共建或重建文化的歷史。

作者簡介

  安維復(fù),1960年生,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自然辯證法、科學哲學、西方科學思想史等;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曾任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客座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科學思想多語種經(jīng)典文獻編目及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百余篇。

圖書目錄

序言
導論
    一  科學哲學史研究何為
    二  編撰科學哲學史的編史學考察
    三  研究科學哲學史的學術(shù)價值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編史學考察
  第一節(jié)  源流與文獻
    一  科學哲學史研究的源流
    二  科學哲學史邏輯起點問題
    三  科學哲學史研究的基本文獻
  第二節(jié)  編史綱領(lǐng)的梳理與重建
    一  三種編史綱領(lǐng)的比較
    二  我們的頂層設(shè)計
    三  編史綱領(lǐng)的合理重建
  第三節(jié)  方法、問題、內(nèi)容與價值
    一  研究方法與技術(shù)路線
    二  重點及難點問題
    三  內(nèi)容安排
    四  學術(shù)價值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元素說與原子論傳統(tǒng)
    一  從元素說到原子論
    二  原子論的科學一哲學觀
    三  從原子論到準則學
    四  原子論對后世科學哲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數(shù)理哲學傳統(tǒng)的形成
    一  重視數(shù)理科學的文獻考證
    二  畢達哥拉斯與巴門尼德
    三  柏拉圖作為數(shù)學哲學家
    四  古希臘數(shù)理觀念論對后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亞里士多德:從數(shù)學轉(zhuǎn)向物理學和生物學
    一  亞里士多德的科學著述
    二  最早的科學哲學范疇
    三  對后世科學哲學的影響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中世紀的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傳承柏拉圖主義的數(shù)理傳統(tǒng)
    一  奧古斯丁的知識論
    二  波伊修斯的邏輯和數(shù)學思想
    三  愛留根納的《論自然的區(qū)分》
  第二節(jié)  回歸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科學觀
    一  論科學分類
    二  重估亞里士多德主義的科學觀
    三  雙重真理的科學意義
  第三節(jié)  唯名論的科學思想內(nèi)涵
    一  格羅塞特斯特:首倡“分析與綜合”的科學方法
    二  羅吉爾·培根:“數(shù)學乃科學之母”
    三  奧卡姆:“科學”的八種含義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近代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實驗科學與經(jīng)驗論傳統(tǒng)
    一  F.培根對科學革命的總結(jié)
    二  洛克與波義耳的實驗哲學
    三  貝克萊作為“分析者”
    四  休謨:最早的科學史家?
  第二節(jié)  數(shù)理科學與理性主義傳統(tǒng)
    一  笛卡爾:數(shù)學方法是發(fā)現(xiàn)真理的最佳途徑
    二  斯賓諾莎:“科學家和科學方法論者”
    三  萊布尼茲-沃爾夫體系的科學與哲學
  第三節(jié)  機械論世界觀的形成
    一  伽桑狄對原子論的恢復(fù)
    二  牛頓作為哲學家
    三  從牛頓力學到康德的批判哲學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分析時代的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當代科學哲學先驅(qū)
    一  奧古斯特·孔德
    二  惠威爾與密爾及其爭論
    三  E.馬赫與P.迪昂
  第二節(jié)  弗雷格、羅素與維特根斯坦
    一  弗雷格對科學哲學的影響
    二  羅素對科學哲學的影響
    三  維特根斯坦對科學哲學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維也納學派以及邏輯經(jīng)驗主義
    一  石里克的科學哲學思想
    二  卡爾納普的科學哲學思想
    三  紐拉特:在科學與政治之間
  第四節(jié)  對邏輯經(jīng)驗主義的幾種反思
    一  維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演變
    二  奎因的邏輯整體主義
    三  K.波普的批判理性主義
    四  費格爾論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融合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后現(xiàn)代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相對主義綱領(lǐng)及其科學的社會-歷史研究
    一  相對主義綱領(lǐng)的源流
    二  相對主義綱領(lǐng)及其矯正
    三  對相對主義綱領(lǐng)的反思
  第二節(jié)  建構(gòu)主義綱領(lǐng)及其科學實踐研究
    一  建構(gòu)主義綱領(lǐng)的源流
    二  建構(gòu)主義綱領(lǐng)的主旨及其問題
    三  對建構(gòu)主義綱領(lǐng)的反思
  第三節(jié)  科學哲學史研究及其康德主義綱領(lǐng)
    一  康德主義綱領(lǐng)的源流
    二  康德主義綱領(lǐng)的理論主旨
    三  康德主義綱領(lǐng)的思想前景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科學哲學史何以可能
  第一節(jié)  科學哲學史研究能否作為“另一種科學哲學”
    一  “科學哲學史作為另一種科學哲學”緣何可能?
    二  “科學哲學史作為另一種科學哲學”何以可能?
    三  “科學哲學史作為另一種科學哲學”如何可能?
  第二節(jié)  “回到康德”能否破解后現(xiàn)代相對主義迷局?
    一  “能動的相對化先驗原則”能否修補康德的“先驗綜合判斷”?
    二  理性“動力系統(tǒng)”能否超越邏輯經(jīng)驗主義的偏執(zhí)?
    三  “綜合史觀”能否解答庫恩的科學史難題?
  第三節(jié)  重建自然哲學能否復(fù)活瀕危的科學哲學?
    一  自然哲學的復(fù)興
    二  科學哲學與自然哲學
    三  自然哲學以及對人類文化的哲學論證
  第四節(jié)  科學哲學史研究能否對學術(shù)進展有所補益?
    一  對學術(shù)方法的補益
    二  在文獻資料上的補益
    三  對學術(shù)話語體系的補益
    四  對學術(shù)觀念上的補益
    小結(jié)
    主要參考文獻
結(jié)論  “哲學-科學并行”何以可能
    一  詞源、成說與問題
    二  基于典籍的考察
    三  學術(shù)史中的哲學與科學
    四  “科學-哲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