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梳理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作為詞語和概念的“政治學”在日本的生成和在中國傳播與演變的歷史,主要呈現(xiàn)以下內容:西政與分科知識的輸入;“政治學”在日本的緣起與演變;梁啟超初識“政治學”及向國人譯介之政治學之過程;庚子前后的文教改革對譯介日本政治學的推動與政治學的教科化;清末新政時期朝野各方基于各自立場對政治學的選擇性解讀和運用;一戰(zhàn)后因國家主權論衰退、政治多元論和職能主義的興起,政治學的國家學色彩淡化而行政學特征加強,與此同時,基于唯物史觀而構建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概念初步形成。縱觀近代中國政治學的淵源流變,國人對政治學概念的理解可概括為治民之學、國家學說、公共事務治理之學、階級專政之學等四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