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中國畫與中國漢字書法藝術關系至為密切,這種密切關系的形成離不開中國畫 文人畫的巨大潮流。本文旨在采取文獻學、文化史和風格分析的方法通過書畫史論中的思想資料,結合作品分析對文人畫的書法化演進過程進行梳理,探討中國漢字書法對文人畫發(fā)展造成的深遠影響。本文認為,文人畫自南朝一誕生即以書法藝術以及書法載體漢字的造字方法為重要參照系,顯示了書法化趨向。在長達十幾個世紀的書法化過程中,文人畫家從把握世界的“圖載”方式,以用筆提煉對象的抽象因素,筆跡點畫形態(tài)及筆法體現(xiàn)“筆蹤”運動的“筆勢”,用筆的風格個性、筆法點畫“筋骨肉”的生命意識、筆法“跡與心合”的“心印”特點、書體與筆法的抽象審美表現(xiàn)、書法載體漢字造字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諧聲)”、“轉注”、“假借”等提煉抽象法則、草書的過程性抽象性與抒情性的強化、書法由臨摹而創(chuàng)作的學習創(chuàng)造途徑,碑刻書法“計白當黑”的空間觀念等等方面,在保持繪畫“存形”特點的條件下,參照吸取消化漢字書法的經驗與理論,形成了造型在抽象與具象之間,用筆在引導狀物的提煉之外,重視書寫性和直抒內心的寫意性和點畫及其組合中體現(xiàn)“陽舒陰慘”多種對立統(tǒng)一的相對獨立美,從“師古人”臨摹入手運用古人圖式和近似“會意”手段“集古之大成,自出機杼”營構意象的學習創(chuàng)作途徑,在文人藝術興起前的上古民間藝術中領悟文化精神與創(chuàng)造意識的道路。在文人畫發(fā)展過程中,因文人學養(yǎng)導致地向書法取法,不但在相當程度上規(guī)定了文人畫的特征,使其逐漸成為一個體現(xiàn)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特點的完備體系,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美術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