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寧鄉(xiāng)沖天灣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該遺址后期破壞嚴重,但出土遺物十分豐富,以宋元時期瓷器為主,多達2000多件,可復原300多件。瓷器分為青釉、青白釉、醬釉。其中青瓷質量上乘,種類有碗、盤、盞、碟等,紋飾有蓮瓣紋、菊花紋、勾連草紋等,多為龍泉窯產品。青白瓷數量占大宗,有碗、盤、碟、盞、燈盞、杯、爐、硯滴等,紋飾有蓮瓣紋、菊花紋、草紋、勾連草紋、弦紋、回形紋等。醬釉瓷有碗、盞、盆、缽、擂缽、罐、燈盞、高足杯、三足爐、執(zhí)壺等,多為素面,少量印花或彩繪,窯口有衡山窯等湖南本地窯口。此外,還出土脊獸、磚、磚雕、板瓦、筒瓦等建筑構件,以及陶權、匣缽、碾輪、石硯、錢幣等,另有少量明清時期青花瓷器、釉陶器等。陶權等表明該遺址很可能是宋元時期銷售瓷器的草市遺址。本次發(fā)掘在清理了一處瓷器窖藏坑,出土了一批保存完好的瓷器,來自龍泉窯、羊舞嶺窯等窯口,特別是青白瓷芒口碗內底均有墨書“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