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自然與農業(yè)生產概況
1.1 自然概況
1.1.1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qū)劃
1.1.2 地貌類型
1.1.3 成土母質
1.1.4 土地資源概況
1.2 農業(yè)生產概況
1.2.1 耕地資源特點及動態(tài)變化
1.2.2 種植制度的演變與建議
第2章 耕地質量評價方法
2.1 采樣
2.1.1 采樣方法
2.1.2 調查內容
2.1.3 調查步驟
2.2 樣品分析
2.2.1 分析項目
2.2.2 分析方法
2.2.3 實驗方法
2.3 耕地質量評價
2.3.1 評價依據(jù)
2.3.2 評價指標
2.3.3 評價方法
2.4 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
2.4.1 資料收集與整理
2.4.2 屬性數(shù)據(jù)庫
2.4.3 空間數(shù)據(jù)建立
2.4.4 系統(tǒng)整合與資料匯總
2.4.5 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
2.4.6 耕地質量等級評價方法
第3章 立地條件
3.1 土壤
3.1.1 土壤類型
3.1.2 母質類型與土壤結構
3.2 地形地貌
3.2.1 地貌類型
3.2.2 海拔
3.2.3 坡度、坡向、坡形
3.3 水文
3.3.1 季節(jié)氣候特點
3.3.2 水資源
3.3.3 可利用水資源量及水質概況
3.4 生物
3.4.1 生物種類
3.4.2 病蟲害狀況
第4章 耕地土壤屬性
4.1 耕地土壤物理性狀評價
4.1.1 土壤質地
4.1.2 土壤耕層厚度
4.1.3 土壤障礙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