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85.00
作 者: | 馬波,丁國瑜 |
出版社: |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biāo) 簽: | 暫缺 |
ISBN: | 9787117349246 | 出版時間: | 2023-08-01 | 包裝: | 平裝-膠訂 |
開本: | 大16開 | 頁數(shù): | 字?jǐn)?shù): |
上篇 中 藥 學(xué)
第一章 中藥的起源與中藥學(xué)的發(fā)展 / 2
第一節(jié) 中藥的起源 /2
第二節(jié) 中藥學(xué)的發(fā)展概況 /3
一、 秦漢時期 /3
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 /4
三、 隋唐時期 /4
四、 宋金元時期 /4
五、 明清時期 /5
六、 民國時期 /5
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5
第二章 中藥的性能 / 7
第一節(jié) 四氣 /7
第二節(jié) 五味 /8
第三節(jié) 升降浮沉 /9
第四節(jié) 歸經(jīng) / 11
第五節(jié) 毒性 / 12
第三章 中藥的應(yīng)用 /14
第一節(jié) 炮制 / 14
一、 中藥炮制的起源與發(fā)展 /14
二、 中藥炮制的目的 /15
三、 常用炮制方法 /16
第二節(jié) 配伍 / 17
一、 單行 /17
二、 相須 /17
三、 相使 /17
四、 相畏 /18
五、 相殺 /18
六、 相惡 /18
七、 相反 /18
第三節(jié) 用藥禁忌 / 19
一、 配伍禁忌 /19
二、 妊娠用藥禁忌 /20
三、 服藥飲食禁忌 /20
第四節(jié) 劑量 / 20
一、 藥物方面 /20
二、 應(yīng)用方面 /21
三、 患者方面 /21
四、 因時因地制宜 /21
第五節(jié) 中藥的煎服法 / 22
一、 煎藥法 /22
二、 服藥法 /23
三、 中藥的外用法 /24
第四章 解表藥 /25
第一節(jié) 辛溫解表藥 / 25
麻黃 /25
桂枝 /26
紫蘇葉(附:紫蘇梗) /27
生姜 /28
香薷 /29
荊芥 /30
防風(fēng) /30
羌活 /31
藁本 /32
白芷 /32
細(xì)辛 /33
蒼耳子 /33
辛夷 /34
西河柳 /35
第二節(jié) 辛涼解表藥 / 35
薄荷 /35
牛蒡子 /36
蟬蛻 /36
蔓荊子 /37
桑葉 /37
菊花 /38
柴胡 /39
葛根 /39
升麻 /40
淡豆豉 /41
木賊 /42
第五章 清熱藥 /43
第一節(jié) 清熱瀉火藥 / 44
石膏 /44
知母 /45
蘆根 /45
天花粉 /46
木蝴蝶 /47
竹葉 /47
淡竹葉 /48
梔子 /48
夏枯草 /49
決明子 /50
密蒙花 /50
谷精草 /51
青葙子 /51
第二節(jié) 清熱燥濕藥 / 51
黃芩 /52
黃連 /52
黃柏 /54
龍膽 /55
苦參 /55
土茯苓 /56
秦皮 /56
白鮮皮 /57
第三節(jié) 清熱解毒藥 / 57
金銀花 /58
連翹 /59
大青葉 /60
板藍(lán)根 /60
青黛 /61
穿心蓮 /62
蒲公英 /63
魚腥草 /63
金蕎麥 /64
敗醬草 /64
大血藤 /65
白花蛇舌草 /65
紫花地丁 /66
重樓 /66
射干 /67
綿馬貫眾 /67
山豆根 /68
半邊蓮 /69
白頭翁 /69
馬齒莧 /70
野菊花 /70
鴉膽子 /71
馬勃 /71
地錦草 /72
第四節(jié) 清熱涼血藥 / 72
生地黃 /73
玄參 /73
牡丹皮 /74
赤芍 /75
紫草 /76
水牛角 /76
第五節(jié) 清退虛熱藥 / 77
青蒿 /77
地骨皮 /78
白薇 /79
胡黃連 /79
銀柴胡 /80
第六章 瀉下藥 /81
第一節(jié) 攻下藥 / 81
大黃 /82
芒硝(附:玄明粉) /83
蘆薈 /84
番瀉葉 /85
第二節(jié) 潤下藥 / 85
火麻仁 /85
郁李仁 /86
第三節(jié) 峻下逐水藥 / 86
甘遂 /87
芫花 /87
京大戟(附:紅大戟) /88
巴豆 /89
牽牛子 /90
第七章 祛風(fēng)濕藥 /92
第一節(jié) 祛風(fēng)濕散寒藥 / 92
獨活 /92
蘄蛇(附:烏梢蛇) /93
徐長卿 /94
川烏(附:草烏) /94
威靈仙 /95
木瓜 /96
海風(fēng)藤 /96
青風(fēng)藤 /97
伸筋草 /98
路路通 /98
穿山龍 /99
第二節(jié) 祛風(fēng)濕清熱藥 / 99
秦艽 /99
防己 /100
桑枝 /101
絡(luò)石藤 /101
豨薟草 /102
雷公藤 /102
臭梧桐 /103
絲瓜絡(luò) /103
第三節(jié) 祛風(fēng)濕強(qiáng)筋骨藥 /104
桑寄生 /104
狗脊 /105
五加皮 /106
千年健 /106
鹿銜草 /106
第八章 芳香化濕藥 / 108
廣藿香 /108
佩蘭 /109
蒼術(shù) / 110
厚樸 / 111
草果 / 112
砂仁 / 113
豆蔻(附:草豆蔻) / 113
第九章 利水滲濕藥 / 115
第一節(jié) 利水消腫藥 /115
茯苓 / 116
薏苡仁 / 117
豬苓 / 118
澤瀉 / 118
香加皮 / 119
冬葵子 / 119
第二節(jié) 利尿通淋藥 /120
車前子(附:車前草) /120
滑石 /121
木通(附:川木通) /121
瞿麥 /122
萹蓄 /123
石韋 /123
通草 /124
萆薢 /124
海金沙 /124
地膚子 /125
燈心草 /125
連錢草 /126
第三節(jié) 利濕退黃藥 /126
茵陳 /126
金錢草 /127
虎杖 /127
垂盆草 /128
第十章 溫里藥 / 129
附子 /129
干姜 /130
肉桂 /131
吳茱萸 /132
小茴香 /133
花椒 /133
丁香 /134
高良姜 /134
蓽茇 /135
第十一章 理氣藥 / 136
陳皮(附:橘紅、化橘紅) /136
青皮 /138
枳實(附:枳殼) /138
佛手 /139
香櫞 /140
木香 /140
香附 /141
沉香 /142
薤白 /142
大腹皮 /143
川楝子 /143
烏藥 /144
甘松 /144
荔枝核 /145
柿蒂 /145
玫瑰花 /146
梅花 /146
第十二章 消食藥 / 148
山楂 /148
萊菔子 /149
雞內(nèi)金 /149
神曲 /150
麥芽 /151
稻芽 /151
第十三章 驅(qū)蟲藥 / 153
使君子 /153
檳榔 /154
南瓜子 /155
苦楝皮 /155
雷丸 /156
鶴草芽 /156
榧子 /157
第十四章 止血藥 / 158
第一節(jié) 涼血止血藥 /159
大薊 /159
小薊 /159
地榆 /160
槐花 /161
白茅根 /161
側(cè)柏葉 /162
苧麻根 /162
第二節(jié) 化瘀止血藥 /163
三七 /163
茜草 /164
蒲黃 /164
第三節(jié) 收澀止血藥 /165
白及 /165
仙鶴草 /166
棕櫚 /167
血余炭 /167
紫珠葉 /168
藕節(jié) /168
雞冠花 /168
第四節(jié) 溫經(jīng)止血藥 /169
艾葉 /169
炮姜 /170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藥 / 172
第一節(jié) 活血止痛藥 /172
川芎 /172
延胡索 /173
郁金 /174
姜黃 /175
乳香 /176
沒藥 /176
五靈脂 /177
第二節(jié) 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178
丹參 /178
益母草 /178
桃仁 /179
紅花(附:西紅花) /179
牛膝 /180
雞血藤 /181
王不留行 /182
干漆 /182
月季花 /182
第三節(jié) 活血療傷藥 /183
骨碎補(bǔ) /183
馬錢子 /184
血竭 /184
兒茶 /185
土鱉蟲 /185
蘇木 /186
自然銅 /186
劉寄奴(附:北劉寄奴) /186
第四節(jié) 破血消癥藥 /187
莪術(shù) /187
三棱 /188
水蛭 /188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 190
第一節(jié) 溫化寒痰藥 /191
半夏 /191
天南星(附:膽南星) /192
白附子 /193
旋覆花 /194
芥子 /194
白前 /195
第二節(jié) 清熱化痰藥 /196
桔梗 /196
川貝母 /197
浙貝母 /197
瓜蔞 /198
竹茹 /199
竹瀝 /200
天竺黃 /200
前胡 /201
海藻 /201
昆布 /202
瓦楞子 /203
蛤殼 /203
海浮石 /204
青礞石 /204
胖大海 /205
第三節(jié) 止咳平喘藥 /205
苦杏仁(附:甜杏仁) /205
百部 /206
紫蘇子 /207
桑白皮 /208
葶藶子 /208
紫菀 /209
款冬花 /209
白果(附:銀杏葉) /210
馬兜鈴 / 211
枇杷葉 /212
洋金花 /212
第十七章 安神藥 / 214
第一節(jié) 重鎮(zhèn)安神藥 /214
朱砂 /215
龍骨 /216
磁石 /216
琥珀 /217
珍珠 /218
第二節(jié) 養(yǎng)心安神藥 /219
酸棗仁 /219
遠(yuǎn)志 /219
柏子仁 /220
首烏藤 /221
合歡皮 /221
第十八章 平肝息風(fēng)藥 / 223
第一節(jié) 平肝潛陽藥 /223
石決明 /223
牡蠣 /224
赭石 /225
珍珠母 /226
蒺藜 /227
羅布麻葉 /227
第二節(jié) 息風(fēng)止痙藥 /228
羚羊角 /228
牛黃 /229
鉤藤 /230
天麻 /231
全蝎 /232
蜈蚣 /232
地龍 /233
僵蠶 /234
第十九章 開竅藥 / 236
麝香 /236
冰片 /237
石菖蒲 /238
蘇合香 /239
安息香 /240
第二十章 補(bǔ)虛藥 / 241
第一節(jié) 補(bǔ)氣藥 /242
人參 /242
西洋參 /243
黨參 /244
太子參 /245
黃芪 /245
白術(shù) /246
山藥 /247
甘草 /248
大棗 /249
刺五加 /249
蜂蜜 /250
白扁豆 /250
第二節(jié) 補(bǔ)陽藥 /251
鹿茸 /251
淫羊藿 /252
巴戟天 /253
仙茅 /254
杜仲 /254
續(xù)斷 /255
補(bǔ)骨脂 /256
益智 /257
肉蓯蓉 /257
鎖陽 /258
菟絲子 /258
沙苑子 /259
蛤蚧 /259
冬蟲夏草 /260
紫河車 /261
核桃仁 /261
海馬 /262
第三節(jié) 補(bǔ)血藥 /262
當(dāng)歸 /262
熟地黃 /263
何首烏 /264
白芍 /264
阿膠 /266
龍眼肉 /266
第四節(jié) 補(bǔ)陰藥 /267
北沙參 /267
南沙參 /267
麥冬 /268
天冬 /269
石斛 /270
玉竹 /270
百合 /271
黃精 /272
枸杞子 /272
女貞子 /273
墨旱蓮 /273
桑椹 /274
龜甲 /274
鱉甲 /275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 277
第一節(jié) 固表止汗藥 /277
麻黃根 /278
浮小麥 /278
第二節(jié) 斂肺澀腸藥 /279
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279
烏梅 /280
五倍子 /281
赤石脂 /281
肉豆蔻 /282
訶子 /282
罌粟殼 /283
石榴皮 /283
第三節(jié) 固精縮尿止帶藥 /284
山茱萸 /284
桑螵蛸 /285
海螵蛸 /286
蓮子(附:蓮子心) /286
芡實 /287
金櫻子 /288
覆盆子 /288
椿皮 /289
第二十二章 涌吐藥 / 290
常山 /290
瓜蒂 /291
第二十三章 殺蟲止癢藥 / 293
雄黃 /293
硫黃 /294
白礬 /295
蛇床子 /296
土荊皮 /296
蜂房 /297
大蒜 /297
第二十四章 拔毒生肌藥 / 299
輕粉 /299
蟾酥 /300
升藥 /300
鉛丹 /301
砒石 /302
爐甘石 /303
硼砂 /303
馬錢子 /304
貓爪草 /304
下篇 方 劑 學(xué)
第一章 緒論 / 308
第一節(jié) 方劑與方劑學(xué)的概念 /308
第二節(jié) 方劑的起源與發(fā)展 /309
一、 秦漢時期 /309
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 /309
三、 隋唐時期 /310
四、 宋金元時期 /310
五、 明清時期 /310
六、 近現(xiàn)代時期 / 311
第二章 方劑與治法 / 313
第一節(jié) 方劑與治法的關(guān)系 /313
第二節(jié) 常用治法 /314
一、 汗法 /314
二、 吐法 /314
三、 下法 /314
四、 和法 /314
五、 溫法 /314
六、 清法 /315
七、 消法 /315
八、 補(bǔ)法 /315
第三章 方劑的組成與變化 / 316
第一節(jié) 方劑的配伍目的 /316
第二節(jié) 方劑的組成 /316
第三節(jié) 方劑的變化 /317
一、 藥味加減的變化 /317
二、 藥量加減的變化 /318
三、 劑型更換的變化 /319
第四章 劑型 / 320
一、 湯劑 /320
二、 散劑 /320
三、 丸劑 /320
四、 膏劑 /321
五、 酒劑 /322
六、 栓劑 /322
七、 片劑 /322
八、 膠囊劑 /322
九、 顆粒劑 /322
十、 注射劑 /323
第五章 解表劑 / 324
第一節(jié) 辛溫解表 /324
麻黃湯(附:大青龍湯) /324
桂枝湯 /325
小青龍湯 /326
九味羌活湯 /327
第二節(jié) 辛涼解表 /327
銀翹散 /327
桑菊飲 /328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29
雙黃連口服液 /330
第三節(jié) 扶正解表 /331
敗毒散 /331
第六章 和解劑 / 334
第一節(jié) 和解少陽 /334
小柴胡湯 /334
第二節(jié) 調(diào)和肝脾 /336
四逆散 /336
逍遙散(附:加味逍遙散) /336
痛瀉要方 /337
第三節(jié) 調(diào)和腸胃 /338
半夏瀉心湯 /338
第四節(jié) 表里雙解 /339
大柴胡湯 /339
葛根黃芩黃連湯 /340
第七章 清熱劑 / 342
第一節(jié) 清氣分熱 /342
白虎湯 /343
第二節(jié) 清營涼血 /343
清營湯 /343
犀角地黃湯 /344
第三節(jié) 清熱解毒 /345
黃連解毒湯 /345
普濟(jì)消毒飲 /345
涼膈散 /346
牛黃解毒片 /347
第四節(jié) 清臟腑熱 /347
導(dǎo)赤散 /347
龍膽瀉肝湯 /348
清胃散 /349
玉女煎 /350
左金丸 /350
芍藥湯 /351
白頭翁湯 /352
第五節(jié) 清熱祛暑 /352
六一散 /352
十滴水 /353
第六節(jié) 清退虛熱 /353
青蒿鱉甲湯 /353
第八章 瀉下劑 / 357
第一節(jié) 寒下 /357
大 承氣湯(附:小承氣湯、
調(diào)胃承氣湯) /357
第二節(jié) 溫下 /359
大黃附子湯 /359
第三節(jié) 潤下 /360
麻子仁丸 /360
蓯蓉通便口服液 /361
第四節(jié) 逐水 /361
十棗湯 /361
第五節(jié) 攻補(bǔ)兼施 /362
增液承氣湯 /362
第九章 祛濕劑 / 364
第一節(jié) 化濕和胃 /365
平胃散 /365
藿香正氣散 /365
第二節(jié) 清熱祛濕 /366
茵陳蒿湯 /367
八正散 /367
第三節(jié) 利水滲濕 /368
五苓散(附:胃苓湯) /368
第四節(jié) 溫化水濕 /369
苓桂術(shù)甘湯 /369
真武湯 /370
第五節(jié) 祛風(fēng)除濕 /370
羌活勝濕湯 /371
獨活寄生湯 /371
第十章 溫里劑 / 373
第一節(jié) 溫中祛寒 /373
理中丸(附:附子理中丸) /373
溫胃舒膠囊 /374
第二節(jié) 回陽救逆 /375
四逆湯(附:參附湯) /375
第三節(jié) 溫經(jīng)散寒 /376
當(dāng)歸四逆湯 /376
艾附暖宮丸 /377
第十一章 理氣劑 / 379
第一節(jié) 行氣 /379
越鞠丸 /379
半夏厚樸湯 /380
柴胡疏肝散 /381
元胡止痛片 /382
氣滯胃痛顆粒 /382
第二節(jié) 降氣 /383
蘇子降氣湯 /383
旋覆代赭湯 /384
第十二章 消食劑 / 386
第一節(jié) 消食導(dǎo)滯 /386
保和丸 /386
第二節(jié) 健脾消食 /387
健脾丸 /387
健胃消食片 /388
枳實消痞丸(失笑丸) /388
第十三章 理血劑 / 390
第一節(jié) 活血化瘀 /390
血 府逐瘀湯(附:通竅活血湯、
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
身痛逐瘀湯) /390
補(bǔ)陽還五湯 /392
生化湯 /393
復(fù)方丹參滴丸 /393
銀杏葉片 /394
第二節(jié) 止血 /394
十灰散 /395
小薊飲子 /395
第十四章 治燥劑 / 398
第一節(jié) 輕宣外燥 /398
杏蘇散 /398
桑杏湯 /399
第二節(jié) 滋潤內(nèi)燥 /400
百合固金湯 /400
養(yǎng)陰清肺湯 /401
第十五章 祛痰劑 / 403
第一節(jié) 燥濕化痰 /403
二陳湯(附:溫膽湯) /403
第二節(jié) 溫化寒痰 /405
苓甘五味姜辛湯 /405
第三節(jié) 清熱化痰 /405
羚羊清肺丸 /405
蛇膽川貝散 /406
第四節(jié) 治風(fēng)化痰 /406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406
定癇丸 /407
第十六章 安神劑 / 409
第一節(jié) 重鎮(zhèn)安神 /409
朱砂安神丸 /409
第二節(jié) 解郁安神 /410
解郁安神顆粒 /410
第三節(jié) 滋養(yǎng)安神 /411
天王補(bǔ)心丹 / 411
柏子養(yǎng)心丸 /412
棗仁安神顆粒 /412
第十七章 治風(fēng)劑 / 414
第一節(jié) 疏散外風(fēng) /414
川芎茶調(diào)散(附:菊花茶調(diào)散) /414
消風(fēng)散 /415
第二節(jié) 平息內(nèi)風(fēng) /416
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 /416
天麻鉤藤飲 /417
第十八章 開竅劑 / 419
第一節(jié) 涼開 /419
安宮牛黃丸 /419
清開靈注射液 /421
第二節(jié) 溫開 /421
蘇合香丸(附:冠心蘇合丸) /421
第十九章 補(bǔ)益劑 / 424
第一節(jié) 補(bǔ)氣 /425
四 君子湯(附:異功散、六君子湯、
香砂六君子湯) /425
參苓白術(shù)散 /426
補(bǔ)中益氣湯 /427
生脈散 /428
玉屏風(fēng)散 /429
第二節(jié) 補(bǔ)血 /429
四物湯(附:膠艾湯) /430
歸脾湯 /431
第三節(jié) 氣血雙補(bǔ) /432
八珍湯(附:八珍益母丸) /432
烏雞白鳳丸 /432
第四節(jié) 補(bǔ)陰 /433
六 味地黃丸(附:知柏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
都?xì)馔瑁?/433
第五節(jié) 補(bǔ)陽 /435
腎氣丸(附:右歸丸) /435
第六節(jié) 陰陽并補(bǔ) /436
地黃飲子 /436
第二十章 固澀劑 / 439
第一節(jié) 固表止汗 /439
牡蠣散 /439
第二節(jié) 澀腸固脫 /440
四神丸 /440
真人養(yǎng)臟湯 /441
第三節(jié) 澀精止遺 /442
金鎖固精丸 /442
第四節(jié) 固崩止帶 /443
固沖湯(附:固經(jīng)丸) /443
完帶湯(附:易黃湯) /443
千金止帶丸 /444
婦科千金片 /445
第二十一章 外用劑 / 447
第一節(jié) 五官科 /447
冰硼散 /447
第二節(jié) 皮膚科 /448
如意金黃散 /448
生肌玉紅膏 /448
紫花燒傷軟膏 /449
第三節(jié) 骨傷科 /450
云南白藥氣霧劑 /450
消痛貼膏 /450
第四節(jié) 肛腸科 /451
馬應(yīng)龍麝香痔瘡膏 /451
第五節(jié) 婦科 /452
保婦康栓 /452
康婦消炎栓 /452
主要參考書目/ 454
中藥名稱拼音索引/ 455
方劑名稱拼音索引/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