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9.00
作 者: | 高泳 |
出版社: |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18995523 | 出版時間: | 2022-11-01 | 包裝: | 平裝-膠訂 |
開本: | 16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jié) 研究意義及研究對象 4
一、研究意義 4
二、研究對象 5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 5
一、文獻資料法 5
二、問卷調查法 5
三、田野調查法 5
四、訪談法 6
五、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6
六、邏輯分析法 6
第五節(jié) 研究思路 6
第六節(jié) 理論基礎 8
一、社會運行機制理論 8
二、馬克思主義需要理論 9
三、社會人的環(huán)境理論 10
第二章 文獻綜述 11
第一節(jié) 國內相關研究現(xiàn)狀 11
一、我國青少年體育相關研究 11
二、動力機制相關研究 16
三、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相關研究 22
第二節(jié) 國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 28
第三章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相關概念辨析 31
第一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和青少年體育 31
一、青少年 31
二、青少年體育參與 33
三、青少年體育 34
四、青少年體育參與和青少年體育的關系 38
第二節(jié) 運行機制、動力機制與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 38
一、運行機制 38
二、動力機制 39
三、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 39
第三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理論溯源 42
一、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理論基礎 42
二、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與動力機制 42
第四節(jié) 小結 43
第四章 愿景: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的應然狀態(tài) 45
第一節(jié) 應然狀態(tài)的形式 45
第二節(jié) 應然狀態(tài)的結果 46
第三節(jié) 應然狀態(tài)的規(guī)定 46
一、體育對于青少年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 46
二、青少年天生愛動的剛性規(guī)定 48
第四節(jié) 小結 49
第五章 窘境: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的實然狀態(tài) 50
第一節(jié) 實然狀態(tài)的形式 51
一、動力源錯位 51
二、動力被壓抑 51
三、動力轉化不足 51
第二節(jié) 實然狀態(tài)的后果 52
一、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持續(xù)下滑 52
二、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嚴重萎縮 53
第三節(jié) 實然狀態(tài)的反思 55
一、實然狀態(tài)的原因 55
二、建構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必要性 57
第四節(jié) 小結 58
第六章 窘因: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的影響因素 60
第一節(jié) 主要影響因素篩選 60
一、第一輪施測 60
二、第二輪施測 71
第二節(jié) 個人因素影響 85
一、體育功能觀因子 85
二、自身運動基礎因子 88
第三節(jié) 家庭因素影響 93
一、家庭體育觀因子 93
二、家長體育習慣因子 99
第四節(jié) 學校因素影響 102
一、體育教師因子 102
二、體育課內外融合因子 104
三、體育設施及時間保障因子 107
第五節(jié) 社會因素影響 114
一、體育的社會地位因子 114
二、大眾傳媒因子 118
三、同伴影響因子 122
第六節(jié) 小結 125
第七章 勝景: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建構 128
第一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的“需要—滿足”特性 129
一、需要的相關概念 129
二、需要必須滿足的原因 129
三、需要滿足程度的測量 130
四、青少年體育參與需要的滿足程度與青少年體育狀況 130
第二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結構 132
一、動力主體 133
二、動力傳導媒介 166
第三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功能 172
一、動力機制功能體現(xiàn) 172
二、適度動力的度量 172
第四節(jié) 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運作過程手段 174
一、動力源開發(fā):滿足3個層次動力主體的合理需要 174
二、動力轉化:潛在形態(tài)轉化為現(xiàn)實動力和體育行為 180
三、動力監(jiān)控反饋 187
第五節(jié) 小結 188
第八章 結論及后續(xù)研究建議 191
第一節(jié) 結論 191
一、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內涵 191
二、 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不足的危害和社會運行動力機制視角下
的展現(xiàn)狀態(tài) 191
三、影響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因素 192
四、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結構 192
五、構建青少年體育參與動力機制的意義 193
第二節(jié) 后續(xù)研究建議 193
一、 借鑒社會運行機制中包含的整合機制、激勵機制、控制機制、
保障機制等理論,針對該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193
二、調查群體覆蓋面還需要更寬,調查區(qū)域還需要更廣 193
三、 從心理學的視角,對于青少年個體層次“體育需要—體育
欲望—體育動機—體育目標—體育行動”的轉化鏈條,還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93
附 錄 195
附錄A 青少年訪談細目 195
附錄B 青少年家長訪談細目 196
附錄C 學校體育教師訪談細目 197
附錄D 學校體育負責人訪談細目 198
附錄E 政府教育體育部門負責人訪談細目 199
附錄F 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動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200
參考文獻 205
作者簡介及代表性科研成果 210
后 記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