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搶救和存史為收錄原則。收錄范圍:以《三晉石刻總目》為基礎,凡古代、近現(xiàn)代和新中國成立后現(xiàn)存和佚失石刻全部全文收錄(其中新中國成立后沒有社會文化價值的私人墓碑等除外)。收錄上下限:上限從本地早的石刻起,下限到定稿為止。二、以縣(市、區(qū))分卷,原則上每縣(市、區(qū))一卷,另有山西省博物院卷、五臺山卷、晉商會館卷和總目各一卷。三、“概述”為一個縣(市、區(qū))或石刻收藏單位總論性的文章,既有資料性,又有學術性,內容主要包括:石刻歷史發(fā)展(收藏)演變情況、現(xiàn)在分布區(qū)域、類別、時代、數(shù)量和保存情況,重要石刻簡述、主要特色和價值評估、保護和利用建議等。四、石刻單位稱謂:各類碑刻(包括造像碑)一律稱“通”;石碣(或刻石),稱“塊”或“方”;經幢(包括石幢)稱“尊”;墓志和墓志銘,有蓋的稱“盒”,無蓋的稱“方”;畫像(圖像)石、匾額、塔銘、法帖,稱“方”或“塊”;摩崖題記稱“處”或“條”。石柱,稱“根”;戒牒,刻在碑上的稱“通”,刻在碣上的,稱“方”或“塊”。石刻錄文稱謂:碑,稱“碑文”;碣(刻石),稱“碣文”或“刻文”(鐫刻詩賦的,稱“詩文”);造像碑(含座),稱“發(fā)愿文”;墓志銘和墓志,稱“志文”;石匾,稱“匾文”;鐫刻帝王詔令的,稱“敕文”;摩崖題刻、畫像石、石幢(內容非經文者)、石柱等,稱“題記”或“題刻”;經幢,稱“經文”;塔銘,稱“銘文”;墓表,稱“表文”;石對聯(lián),稱“聯(lián)文”;戒(度)牒,稱“牒文”;法帖,稱“帖文”。五、不設篇、章、節(jié),一件石刻獨立成篇。全卷錄文分兩部分,即現(xiàn)存石刻、佚失石刻。以縣(市、區(qū))為綱,分別按時代順序排列,不分類。六、每件石刻編纂內容包括名稱(全稱)、簡介、錄文(全文)。另附照片或拓片。七、凡涉及人物的石刻,“簡介”除介紹石刻外,還應介紹人物的生卒年、籍貫、主要官職、生平事跡、著述等;凡涉及人物籍貫的,一律用原地名,括號內注明今地名。如郭泰,太原界休(今山西省介休市)人。八、新中國成立以來,有不少石刻陸續(xù)由原址搬遷到異地,這部分石刻均由現(xiàn)收藏單位收錄。地址一律按原址書寫,然后注明搬遷時間和地點。九、真假或斷代暫無定論的石刻,可沿用舊說或存疑。有幾種說法的,諸說并存。十、紀年:1912年以前的石刻一律用歷史紀年,括注公元紀年,如唐貞觀元年(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