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舞蹈中國舞蹈考古·以文物鑒史

中國舞蹈考古·以文物鑒史

中國舞蹈考古·以文物鑒史

定 價:¥420.00

作 者: 巫允明 著
出版社: 上海音樂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2327014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書中以考古學研究視角補遺中國古代舞蹈史,通過貫穿數(shù)千年中國歷史且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鑒證和豐富不同時代其“舞蹈圖紋”所具有的社會屬性、文化屬性與其職能,彌補舞蹈史上古代研究資源的不足,為新時代中國舞蹈史學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視閾。

作者簡介

  巫允明 漢族,江蘇省句容市人,1940年11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市。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國原生態(tài)舞蹈文化”及“中國古代舞蹈史”研究學者,曾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先后承擔國家“七·五”、“八·五”重點科研合作項目 《中國當代舞蹈精粹·系列科研視片》、《中國舞蹈藝術通史·圖錄》1998年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 出版?zhèn)€人專著: 《神州舞韻》、 《永久的記憶——川西北羌藏文化民俗圖集》 ,國家“十一·五”重點出版項目和“經(jīng)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項目 《中國原生態(tài)舞蹈文化》于 2011年獲 “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藝學術著作獎”、 2013年獲“第四屆‘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 論文 《華夏文化對美洲印第安人古代文明和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初探》于 2012年獲“中國文聯(lián)第八屆‘文藝評論·文章類’一等獎”, 紀實性影視短片 《土族傳統(tǒng)儀式“跳於菟”》 于2015年獲“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俗影像作品獎”。

圖書目錄

序 巫鴻 

前 言

 

第一章 新石器時期的“樂”與“舞” 

一、 “骨笛”與“陶塤” 

二、 “巖畫”與“地畫” 

(一)山巖上的先民舞蹈

1.內蒙古陰山巖畫

2.新疆呼圖壁巖刻畫

3.廣西寧明花山巖畫 

4.云南滄源巖畫

(二)地面上的祭祀舞蹈“畫像” 

三、 《女神廟》的啟迪 

四、 以“舞蹈紋”為飾的彩陶器皿

(一)青海大通縣《五人連手舞蹈紋彩陶盆》

(二)廣東曲江縣《五人連手舞蹈紋彩陶片》

(三)甘肅武威市《九人連手舞蹈紋彩陶盆》

(四)甘肅會寧縣《五人連手舞蹈紋彩陶盆》

(五)青海同德縣《十三人連手舞蹈紋彩陶盆》與《二人抬物彩陶盆》

(六)青海樂都縣《舞蹈紋單耳高頸壺》

(七)甘肅酒泉市《三人長裙舞蹈紋彩陶罐》

 

第二章 先秦的“樂”與“舞”

一、 夏代的“禮樂” 

二、 商代的“雅樂” 

(一)商代的“磬”與“銅鼓” 

(二)甲骨上的“舞”字

三、 周代的“舞蹈”形象 

(一)《圓圈舞銅扣飾》

(二)銅壺上的“舞姿”

(三)漆畫“舞”與“武”

(四)《神獸鼓舞圖》

 

第三章 漢代濃墨重彩的“樂舞百戲” 

一、 嶺南文物上的舞蹈文化

(一)滇人“扣飾”上的舞蹈

 1.石寨山出土的“鎏金銅扣飾” 

 2.《青銅舞蹈圓盤》

(二)“銅鼓”及“銅鼓”上的樂舞圖紋

1.世界最早的“銅鼓” 

2.“銅鼓”上的樂舞圖紋

  ·云南開化銅鼓上的“樂舞” 

  ·廣西羅泊灣銅鼓上的“羽人舞蹈” 

  ·云南晉寧銅鼓上的“樂舞” 

二、 墓葬中異曲同工的“樂舞百戲” 

(一)畫像石上的“樂舞百戲”

1.山東的“樂舞百戲” 

  ·沂南“樂舞百戲” 

  ·滕縣“樂舞圖” 

  ·濟寧《出行、獻俘、樂舞圖》

2.四川的“以舞相屬”

3.河南的《許阿瞿過生日》 

4.陜西的“彩繪石刻”

(二)壁畫上的“樂舞百戲”

 1. 河南新密縣打虎亭《宴飲百戲圖》   

 2. 山東東平漢墓“樂舞”壁畫      

 3. 內蒙古和林格爾壁畫墓“百戲”

(三)器物上的“樂舞百戲” 

1.朱漆樽“三人舞”

2.“搖錢樹”上的“樂舞雜技” 

3.“舞人”與“舞俑” 

 

第四章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的“樂舞”遺存

一、 三國時期的東吳“漆畫” 

二、 兩晉時期的“樂舞”

(一)魏晉時期

1.河西走廊“樂舞”雜陳 

2.高句麗古代“樂舞” 

(二)東晉十六國時期 

1.丁家閘晉墓“樂舞”壁畫

2.新疆阿斯塔那墓“樂舞”壁畫

3.《洛神賦圖》中的“建鼓舞” 

三、 南北朝時期

(一)北朝時期的“樂舞”

1.北魏的“樂舞” 

2.北齊的“樂舞” 

3.西晉的“樂舞” 

(二)南朝時期的“樂舞”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輝煌“樂舞” 

一、 隋 代 

(一)嘉祥英山隋墓壁畫“樂舞”

(二)安陽張盛墓“樂舞俑” 

(三)虞弘墓中的《胡騰舞》

二、唐 代 

(一)石窟壁畫上的“樂舞” 

1.敦煌莫高窟

  ·第 220 窟壁畫“經(jīng)變圖·樂舞” 

  ·第 112 窟壁畫“經(jīng)變圖·樂舞”

  ·第 156 窟壁畫“出行圖” 

  ·第 445 窟壁畫《婚宴圖》

 2.敦煌榆林窟

 3.克孜爾千佛洞

   ·第 77 窟壁畫“舞帛人” 

   ·第 8 窟壁畫《舞師女作比丘尼緣》

   ·第 98 窟壁畫《天宮伎樂圖》

   ·第 76 窟壁畫《樂舞供養(yǎng)與佛傳圖》

   ·第 135 窟壁畫“伎樂天人” 

4.庫木吐拉千佛洞

  ·第 73 窟壁畫《樂舞圖》

  ·第 63 窟壁畫《梵志燃燈供養(yǎng)圖》

(二)墓葬中的“樂舞”壁畫

1.陜西省唐代墓葬壁畫

  ·韓休墓壁畫“樂舞圖” 

  ·李壽墓石槨“樂舞圖” 

  ·郜夫人墓志邊飾“樂舞圖” 

  ·蘇思勖墓壁畫“胡舞” 

  ·陜西執(zhí)失奉節(jié)墓壁畫《紅衣舞女》

2.寧夏石門“刻畫” 

(三)世界屋脊上的“樂舞”壁畫

1.古格王朝壁畫“慶典圖” 

2.寺院“樂舞”壁畫 

  ·大昭寺壁畫《逗牦牛舞》 

  桑耶寺金城公主殿壁畫

(四)唐代“樂舞俑”集萃 

1.美輪美奐的唐代“樂舞俑” 

2.阿斯塔那墓的彩色“泥俑”

(五)器物上的“胡樂”“胡舞” 

1.生活器物上的“樂舞” 

2.舍利盒上的民舞《蘇莫遮》

三、 五代十國

(一)繪畫中的“樂舞” 

1.“民俗風情”壁畫

2.《韓熙載夜宴圖》

3.《卓歇圖》 

(二)墓葬中的“樂舞”雕塑

1.后梁王處直墓《散樂圖》

2.后周馮暉墓“彩繪浮雕”

 

第六章 宋、遼、金、西夏的舞蹈形象

一、 宋代的舞蹈文化 

(一)壁畫上的宮廷“隊舞” 

(二)石刻上的民間“舞隊” 

(三)民間“社火”《燈戲圖卷》

(四)器物上的婆娑舞影

二、 遼代“樂舞”與“社火” 

(一)墓葬壁畫“散樂” 

(二)石刻上的“樂舞” 

三、 金代“樂舞”與“社火” 

四、 西夏的洞窟與石刻“樂舞”藝術

 

第七章 元、明、清舞蹈遺痕

一、 元代的“樂舞”藝術 

(一)磚雕俑對元代“樂舞”的啟示 

(二)元代繪畫中的“樂舞” 

二、 再現(xiàn)中原文化藝術的明代“樂舞” 

三、 清代的“樂舞”藝術 

(一)宮廷樂舞 

(二)民間“社火”

 

參考書目 

跋 黃惠民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