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的嬰幼兒非常需要父母的積極關注,父母看見孩子的需求并及時回應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作者從神經科學和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揭示嬰幼兒的心理秘密,告訴家長和幼兒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回應孩子。網絡爆火的“擺爛帶娃專治不服”“敷衍式育兒”等養(yǎng)育方式把大人的想法投射給孩子,忽視了兒童的心理需求和安全感。本書反駁了孩子哭就是操控大人,小孩哭鬧就是欠管教等偏見,告訴讀者,應該充滿愛地回應孩子。如果不理解嬰幼兒的心理發(fā)展,做出不恰當的回應,就可能養(yǎng)出自我價值感低、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他們在童年時期和成年以后缺乏安全感,總是充滿自我懷疑。書中提到了應該如何回應嬰幼兒總想被抱著、不吃飯、不睡覺、不合群、愛哭、多動、逆反、咬人、不守規(guī)矩等行為問題,從心智發(fā)展的角度剖析家長過早競爭、電子屏幕、填滿孩子的空余時間等錯誤心態(tài)。同時,告訴讀者,針對高敏感、高智商孩子的孩子應該如何回應,以及如何甄別孤獨癥等疾病,及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