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決定來華傳教 (1876—1908)
一、傳教士的家世背景及與中國的淵源
二、加入美國學生志愿傳教運動
三、重回中國
第二章 在辛亥革命的硝煙中徘徊(1908—1918)
一、傳教理念的轉變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教育觀
三、美聯(lián)社的特邀記者
四、為美國對華政策進言
第三章 出任燕京大學校長(1919—1921)
一、組建燕京大學的背景與經過
二、為燕大籌款與選址
三、追求卓越的辦學目標
第四章 傳教中的持不同政見者(1922—1926)
一、燕大的宗教生活
二、非基督教運動對燕大的影響
三、美國對司徒雷登宗教思想的批判
第五章 加入一流大學的行列(1927—1937)
一、“中國化”和“國際化”問題的提出
二、燕大的院系與學科設置
三、躋身一流大學的行列
第六章 司徒雷登與燕大師生(1919—1941)
一、支持燕大的學生運動
二、支持和協(xié)助燕大師生奔赴抗日根據地
三、燕大人眼中的司徒雷登
第七章 涉足中國政壇(1920—1937)
一、廣泛結交政府權貴和各界要人
二、卷入中國政治
三、與蔣介石和國民黨政府的關系
第八章 從調停人到階下囚(1937—1945)
一、充當蔣介石與侵華日軍的調停人
二、為保護燕大與日偽政權周旋
三、日本憲兵隊的階下囚
第九章 出任美國駐華大使(1945—1946)
一、蔣介石的全面內戰(zhàn)與馬歇爾使華
二、馬歇爾看中的大使人選
三、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第十章 勞心傷神的外交官(1946—1947)
一、參與國共談判
二、馬歇爾使命的終結與司徒雷登角色的轉換
三、魏德邁使華與司徒雷登的尷尬
第十一章 無法挽回的敗局(1948—1949)
一、敦促美國政府救蔣的最后努力
二、美國援華政策的轉變
三、稍縱即逝的中共與美高層接觸
第十二章 大使生涯的終結 (1949—1962)
一、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
二、最后的心愿
附錄1 司徒雷登大事年表
附錄2 燕大名人
附錄3 參考書目
附錄4 照片資料來源
一版后記
再版附記
第三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