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十年之后的《自我 皮膚》 艾費琳·賽紹
第一篇 發(fā)現
1.初步認識
幾個主要原則
觸覺和皮膚領域
2.四組材料
動物生態(tài)學材料
團體材料
投射的材料
皮膚病學的材料
3.自我 皮膚的概念
乳房 嘴和乳房 皮膚
自我 皮膚的觀點
共有皮膚的幻想及其自戀與受虐的變體
4.馬爾緒阿斯的希臘神話
社會文化背景
第一部分:神話
第二部分:八個神話主題
5.自我 皮膚的心理成因
母 子二元系統(tǒng)中的雙重反饋
認知與精神分析觀點的分歧
自我 皮膚作為分界面的特殊性
兩個臨床案例
第二篇 結構、功能、超越
6.自我 皮膚的兩位先驅:弗洛伊德、費德恩
弗洛伊德與自我的心理地形學結構
費德恩:自我感,自我邊界波動感
7.自我 皮膚的功能
自我 皮膚的八種功能
對自我 皮膚的攻擊
其他功能
一個倒錯受虐狂案例
潮濕的外殼
8.基本感覺 運動區(qū)分混亂
關于完全吸入和完全呼出的呼吸混亂
9.自戀型人格與邊緣性人格的自我 皮膚結構的扭曲
自戀型人格與邊緣性人格的結構差異
文學中的自戀型人格案例
雙層隔膜幻想 183
邊緣性人格及信仰的混亂
10.雙重觸摸禁忌,自我 皮膚超越的條件
弗洛伊德默認的觸摸禁忌
明確的基督教禁忌
觸摸的三個問題
禁忌及其四種二元性
從自我 皮膚到自我 思想
交互性感官的實現與通感的建立
第三篇 主要形態(tài)
11.聽覺外殼
嬰兒的聽力與發(fā)聲
弗洛伊德對聲音的研究
聲音信號
聲鏡
12.溫度外殼
熱外殼
冷外殼
13.嗅覺外殼
皮膚毛孔的攻擊性分泌物
14.味覺的混淆
對苦味的喜愛和消化道與呼吸道的混淆
15.第二肌肉皮膚
埃絲特·比克的發(fā)現
謝克里的兩篇短篇小說
16.痛苦外殼
精神分析與疼痛
嚴重燒傷者
從承受痛苦的身體到痛苦的身體
17.夢的薄膜
夢與其薄膜
回到弗洛伊德的夢的理論
刺激外殼,所有神經癥的癔癥基礎
睡眠的神經生理學和夢的材料的多樣性
18.總結與補充
外殼和精神皮膚概念的來源
關于精神外殼理論的幾點說明(構成、發(fā)展、轉變)
精神外殼的紊亂
精神外殼的構成
案例目錄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