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原書前言
第1章中子性質1
1.1中子散射長度1
1.1.1簡介1
1.1.2中子的性質2
1.1.3散射長度2
1.1.4測量方法5
1.1.5相干散射長度和熱截面數(shù)據6
1.2中子及其基本相互作用26
1.2.1簡介26
1.2.2引力相互作用27
1.2.3電磁相互作用28
1.2.4弱相互作用29
1.2.5強相互作用31
第2章中子散射36
2.1小角散射36
2.1.1簡介36
2.1.2小角度散射原理36
2.1.3散射截面和強度37
2.1.4背景校正39
2.1.5建模41
2.2反射法45
2.2.1簡介45
2.2.2厚襯底的反射率45
2.2.3吸收性50
2.2.4磁性材料50
2.2.5粗糙度和相互擴散52
2.2.6實驗技術53
2.2.7ILL儀器55
2.3飛行時間中子衍射57
2.3.1簡介57
2.3.2分辨率60
2.3.3Q范圍61
2.3.4粉末衍射61
2.3.5單晶衍射62
2.3.6來自無序材料的衍射63
2.3.7小角中子散射63
2.3.8中子反射率64
2.3.9樣品環(huán)境65
2.3.10中子應變掃描66
2.3.11更多信息66
2.4極化中子散射66
2.4.1簡介66
2.4.2基本方程67
2.4.3極化中子技術69
2.5磁性形狀因子74
2.6飛行時間非彈性中子散射89
2.6.1簡介89
2.6.2(Q,ω)空間的可訪問區(qū)域90
2.6.3通用設備91
2.6.4斬波光譜儀上的單晶實驗93
2.6.5間接幾何光譜儀94
2.6.6單色儀97
2.7三軸譜儀98
2.7.1技術原理98
2.7.2TAS解析函數(shù)101
2.7.3TAS實驗的準備和優(yōu)化102
2.7.4數(shù)據處理103
2.7.5虛假信號104
2.8中子自旋回波的基礎107
2.8.1簡介107
2.8.2基礎107
2.8.3安裝實行109
2.8.4要素110
2.8.5測量順序115
2.8.6信號與背景117
2.8.7NSE與標準無彈性儀器118
2.8.8變形120
2.8.9磁散射122
2.8.10有用的數(shù)字125
2.9反應堆中子衍射126
2.9.1簡介126
2.9.2現(xiàn)代基于反應堆的衍射儀的設計126
2.9.3衍射儀中的分辨率函數(shù)132
2.9.4來自積分強度的結構振幅135
2.9.5樣品環(huán)境中倒易空間的可訪問區(qū)域139
第3章技術142
3.1中子的產生142
3.1.1中子的產生142
3.1.2現(xiàn)代中子源152
3.2中子光學160
3.2.1簡介160
3.2.2準直儀160
3.2.3晶體單色儀161
3.2.4鏡面反射裝置168
3.3熱中子探測器196
3.3.1引言196
3.3.2吸收定律198
3.3.3中子探測器200
3.3.4氣體探測器202
3.3.5閃爍體探測器207
3.3.6箔探測器210
3.3.7其他內部探測器212
第4章活性與屏蔽215
4.1元素活化表215
4.2輻射屏蔽219
4.2.1光子的屏蔽219
4.2.2中子的屏蔽221
第5章附錄223
5.1放射性和輻射防護223
5.2物理常數(shù)225
5.3元素的物理性質228
免責聲明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