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M.埃丁頓(Kari M. Eddington) 博士,臨床心理學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博羅分校心理學副教授以及抑郁癥治療和研究項目主任。她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研究重點是抑郁癥的動機因素。 蒂莫西·J.施特勞曼(Timothy J. Strauman)博士,臨床心理學家,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和神經(jīng)科學系教授以及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他將行為科學和腦科學研究轉化為精神障礙的治療和預防干預措施。他*近的研究包括自我系統(tǒng)療法的發(fā)展;結合心理治療和經(jīng)顱磁刺激,創(chuàng)造更有效的抑郁癥治療方法;探索抑郁癥中性別差異的出現(xiàn);創(chuàng)建抑郁癥易感性的自我調節(jié)模型。 安杰拉·Z.菲特(Angela Z. Vieth) 博士,美國杜克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和心理學本科生研究副主任。她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獲得臨床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并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和杜克大學完成博士后工作。她的研究和教學興趣介于臨床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之間。 格雷戈里·G.科爾登(Gregory G. Kolden)博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精神病學和心理學教授、心理學培訓項目主任、首席心理學家。他的研究重點是評估行為干預的有效性,以及這些治療對精神病患者(如情緒障礙門診患者)和醫(yī)療人群的作用機制。他的工作包括心理治療關系要素的元分析檢驗,以及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檢驗非特異性治療變化過程(例如,治療關系)在實證支持的治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