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哲學研究個性化道路初探

哲學研究個性化道路初探

哲學研究個性化道路初探

定 價:¥99.00

作 者: 歐陽康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8084734 出版時間: 2022-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哲學研究個性化道路初探》是歐陽康教授學習研究過程中的部分階段性成果,突出呈現(xiàn)了作者在哲學研究道路上的個性化探索歷程,如果說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個性,便也難免有局限性。在跨文化研究方面,盡管筆者力圖憑借手資料并以嚴肅的態(tài)度來對待,但畢竟受到當時的時空背景、資料條件和了解程度的限制,其內(nèi)容不僅可能是膚淺的,也可能包含著誤解。筆者將本書作為中繼性作品奉獻給讀者,熱忱希望聽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指教。梳理歐陽康教授學術(shù)思想和學術(shù)研究脈絡(luò),還原歐陽康教授哲學研究的個性化探索歷程,為哲學研究者、學習者和有興趣的志士同人提供系統(tǒng)借鑒。

作者簡介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哲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原副書記,哲學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主編,“華中學者領(lǐng)軍崗”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起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入選國家*“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發(fā)表中英文學術(shù)論文300余篇,10余次獲*和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主持十余項國家、省部級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多次出國出境從事學術(shù)交流與合作研究。

圖書目錄

章在深度分化與高度綜合中創(chuàng)建哲學學科群/ 1

一、回溯20年來我國哲學發(fā)展的思想軌跡/ 2

二、透視當前我國哲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 7

三、前瞻我國哲學發(fā)展的未來走向/ 9

第二章從真理標準討論到建構(gòu)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tài)/ 13

一、20年來哲學發(fā)展的思想軌跡及其啟示/ 14

二、立足大實踐和大科學,以哲學方式把握人與世界關(guān)系及其當代特點/ 16

三、放眼當代世界哲學,把握和促進人類哲學思維的未來發(fā)展/ 18

四、全面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本性,綜合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規(guī)定/ 19

五、透視我國哲學研究中的主要問題,強化哲學研究的學科群意識/ 23

六、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突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規(guī)范功能/ 25

第三章以真正哲學的方式研究和發(fā)展哲學/ 27

一、透視來自“非哲學”的詰難/ 28

二、正視來自市場經(jīng)濟的挑戰(zhàn)/ 31

三、探尋哲學發(fā)展的突破口/ 32

四、建構(gòu)哲學研究方法論的基本思路/ 35

第四章哲學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39

一、歷史上和現(xiàn)實中的哲學史研究方法概覽/ 40

二、立足現(xiàn)代哲學的思想高度去把握哲學史/ 44

三、立足于哲學發(fā)展的共性來考察歷史上哲學的個性/ 46

四、立足于歷史上哲學的本來意蘊來闡發(fā)其現(xiàn)代意義/ 49

第五章論哲學研究的世界化、民族化與個性化/ 51

一、哲學研究的世界化/ 52

二、哲學研究的民族化/ 54

三、哲學研究的個性化/ 56

第六章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規(guī)定/ 60

一、功能:唯物地、歷史地解釋世界與人道地、實踐地改造世界的內(nèi)在統(tǒng)一/ 61

二、對象:人與世界關(guān)系及其時代特點/ 67

三、方法:人對人屬世界的自覺能動掌握和對屬人世界的自覺能動創(chuàng)造的內(nèi)在統(tǒng)一/ 71

四、特性:唯物性、辯證性、歷史性、人道性、實踐牲的內(nèi)在統(tǒng)一/ 73

第七章社會認識論芻議/ 89

一、社會認識活動的主要特點/ 90

二、個體對社會的對象性認識與社會總體的自我意識/ 92

三、社會認識論的理論地位/ 94

四、開展社會認識論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97

五、社會認識論的研究方法與基本構(gòu)架/ 99

第八章深入探析人類社會自我認識之謎/ 107

一、回顧——已做工作及主要成果/ 108

二、透視——主要難題及初步解析/ 114

三、展望——第二期研究構(gòu)想/ 120

第九章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從問題到構(gòu)架/ 124

一、簡略回顧與透視/ 125

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幾個前提與方法問題/ 127

三、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的基本構(gòu)架/ 131

第十章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世界/ 139

一、學習和理解鄧小平理論的方法論問題/ 140

二、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143

三、鄧小平理論的指導意義/ 146

第十一章中西哲學比較與當前我國的人學研究/ 148

一、正確理解西方哲學的歷史演進及其當代特點/ 149

二、正確認識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優(yōu)勢及其局限/ 151

三、立足馬克思主義人學整合中西方人學思想精粹/ 151

四、立足當代人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來建構(gòu)當代人學體系/ 152

第十二章在個體與類之間保持張力/ 153

一、確定人學研究對象的方法論問題/ 154

二、人學研究的對象及其歷史演變/ 155

三、人學的基本特點/ 159

第十三章從功能角度深化主體客體問題研究/ 162

一、主體客體的特性/ 163

二、主體客體的范疇/ 164

三、人的主體性功能/ 165

第十四章探尋主體性原則的合理界說/ 169

第十五章論思維的個體發(fā)生/ 175

一、思維的個體發(fā)生中的幾個基本關(guān)系/ 177

二、感知系統(tǒng)與感受能力的理性化發(fā)展/ 184

三、大腦機制與思維能力的成熟/ 190

四、中介系統(tǒng)與思維建構(gòu)/ 195

第十六章論主體能力/ 216

一、人的能力研究的歷史回顧/ 218

二、主體能力——馬克思對能力范疇的哲學界說/ 219

三、主體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內(nèi)在結(jié)構(gòu)/ 221

四、主體能力的基本特征/ 224

第十七章“文化圍城”與比較文化研究/ 229

一、跨文化交往中的“圍城”現(xiàn)象及其實質(zhì)/ 230

二、跨文化隔障的多方位透視/ 231

三、探尋比較文化研究的合理性及其實現(xiàn)途徑/ 234

第十八章跨文化理解與交往/ 238

第十九章關(guān)于社會認識論的對話/ 242

第二十章英美新出版的幾部重要哲學辭書評介/ 253

一、當前西方哲學界的辭書熱透視/ 254

二、哲學的理解與建構(gòu)/ 255

三、附錄中的哲學意識/ 257

第二十一章在多樣性中鍛造統(tǒng)一性/ 258

一、訪問概況/ 259

二、文化多元化的歷史與現(xiàn)實/ 260

三、多元文化主義的理論和理想/ 264

四、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與實踐/ 266

五、對多元文化主義的評價和態(tài)度/ 268

第二十二章消除心中的“柏林墻”/ 270

一、學術(shù)交往點滴/ 271

二、“柏林墻”今昔/ 274

三、統(tǒng)一以后看統(tǒng)一/ 276

四、新納粹主義的警示/ 281

第二十三章英國哲學與文化探微/ 286

一、心靈哲學/ 287

二、社會科學哲學/ 288

三、學術(shù)活動點滴/ 289

四、當代英美哲學和哲學家項目/ 290

五、幾點主要體會與建議/ 292

第二十四章赴美哲學訪問紀實/ 294

一、參加第21屆世界統(tǒng)一科學大會和美國哲學學會東部分會1997年年會/ 295

二、從事亞洲人的價值觀研究/ 297

三、在美國高校與研究機構(gòu)從事講學和學術(shù)交流/ 298

第二十五章探索一條個性化的哲學研究道路/ 304

一、從事哲學研究緣起/ 305

二、個性化哲學研究的探索/ 308

三、個性化哲學研究的成果/ 315

四、個性化哲學研究的意義/ 316

后記/ 31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