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
節(jié) 盧卡奇的政治革命理論
一 “革命辯證法”的總體性重構
二 物化、物化意識與階級意識理論
第二節(jié) 葛蘭西的政治哲學
一 “實踐哲學”的重建
二 市民社會、政治社會與國家
三 領導權理論及其影響
第二章 法蘭克福學派的政治哲學
節(jié) 批判的政治哲學的構建
一 “批判理論”的哲學旨趣
二 對啟蒙精神的社會政治批判
三 對蘇聯(lián)模式的批判
第二節(jié) 馬爾庫塞的政治哲學
一 馬爾庫塞政治理論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原則
二 以“單向度”為核心的社會政治批判理論
三 政治意識形態(tài)新形式分析
四 “愛欲解放”論導引下的革命新理論
第三節(jié) 哈貝馬斯的政治哲學
一 公共領域的發(fā)展機制與結構轉型
二 合法化理論與晚期資本主義合法化危機
三 生活世界殖民化與交往行為的合理化建構
四 程序民主與政治正義
五 全球化與后民族結構
第三章 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
節(jié) 薩特“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
一 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
二 存在、自由與“職極介入”的政治哲學
三 “歷史人學”視野下的異化、階級和國家
第二節(jié) 列斐伏爾的國家理論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一 國家問題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
二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日常生活革命
三 對資本主義“經濟主義”與當代工人階級革命的分析
第四章 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
……
第五章 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與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哲學
第六章 后馬克思主義思潮中的政治哲學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