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托馬斯(1878—1917),20世紀著名的盎格魯—威爾士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生于英國倫敦,卒于法國阿拉斯戰(zhàn)役。其一生雖短,卻于逝世前近三年,才思泉涌,詩興大發(fā),共作詩歌142首,流傳于后世。詩歌涵蓋了戰(zhàn)爭、愛情、家庭、動植物、鄉(xiāng)村自然風景、民俗風情等主題,詩風沉郁隱忍,富含哲理,語言質樸純凈、蒼勁有力,既有散文的抒情性筆調,亦有文藝批評的犀利筆鋒;格律上,既有韻律詩,亦有自由詩。已故桂冠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曾贊譽且尊其為現(xiàn)當代英國“所有詩人之父”。 因托馬斯的詩中隱射“一戰(zhàn)”情形,且其自身戰(zhàn)死沙場,故其普遍被視為“戰(zhàn)爭詩人”;又因其詩中涉及自然風景描寫,其也被稱為“生態(tài)詩人”或“自然詩人”。許景城,詩人、譯者、學者,碩士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教師,闡釋學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英國生態(tài)批評期刊《生態(tài)公民》(The Ecological Citizen)編委會顧問。2018年,獲得英國威爾士班戈大學文學批評與翻譯學博士學位,并取得由倫敦三一學院頒發(fā)、英國文化教育協(xié)會認證的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TESOL(Level 5)。擅長中、英文詩詞寫作和英漢互譯,諸多作品見于《英語世界》《外國文藝》《世界漢學》《復旦談譯錄》等刊物,以及流傳于網(wǎng)絡。主編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林苑“雙龍”譯叢,參編《中國典籍英譯析讀》(主編之一,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7年)、《西方文化基礎》(編者之一,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等多部大學教材。多篇學術文章發(fā)表于Modern Language Review、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Planet: The Welsh Internationalist等學術刊物(含A&HCI收錄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