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海派》叢刊宗旨,內容立足近代上海開埠以來,發(fā)生在以上海為中心并覆蓋江南一帶,體現(xiàn)“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要求原創(chuàng)、雅俗共賞,對某專題有獨到見解。《海派》第3輯特色鮮明,亮點如下:1)紀念《海派》主編張偉先生。張偉于2023年初因病逝世。特稿收錄張偉遺作《1925:半淞園畫友合影照之謎》,詳述其解開半淞園畫友合影照之謎的來龍去脈;先生哲嗣張舒萌《翻開塵封的歷史》一文,講訴發(fā)現(xiàn)其父遺作過程。另辟“紀念張偉先生”專欄,通過各界友朋回顧與先生交往的點滴,真實再現(xiàn)海派文化研究大家的音容笑貌與學術涵養(yǎng)。2)名家日記書信與口述實錄。收錄文史掌故大家鄭逸梅日記、翻譯家汝龍與詩人吳奔星的通信五件,京昆大師俞振飛口述與梅蘭芳惺惺相惜、切磋合作的往事,黎錦暉遺孀梁惠芳傾情講述自己與黎錦暉相知相伴所走過的風雨三十年,均為第一手資料,讓你眼前一亮,內容可讀性強,文獻價值大。3)名家話題與人物叢談。探討出版大家張元濟與海派神韻的繼承和創(chuàng)造;披露巴金的“吃飯”往事;梳理考證劉海粟的富春山水創(chuàng)作;探究徐朗西在黃山西海門上演人體寫生“大戲”的原委與影響;回顧滑稽戲藝術家綠楊的藝術人生;再現(xiàn)奇女子“金閨國士”周錬霞的生活軼事;描摹香港海派作家何行的“上海大亨”印象,感受不一樣的名家風采。4)文藝漫話亮點憶舊。披露關于創(chuàng)造社舊址的唯一文字記錄;分析姚蘇鳳之所以成為民國“偵探小說第一人”的原因;考證莊學本與葉淺予的交游往事;考據(jù)展示小說林社《孽?;ā返奈鍌€版本封面;挖掘徐霞村海派詩歌的藝術價值;解析關于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的最新史料;一覽美琪大戲院創(chuàng)始人何挺然的影院版圖,再現(xiàn)昔日海派文藝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