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 恒星和星系
章 恒星的性質
1.1 恒星的距離和光度
1.2 表面溫度與光譜
1.3 Hertzsprung-Russell圖
1.4 主序星的結構理論
1.5 恒星的形成
1.6 主序后的演化
1.7 變星與測距
第二章 星系的性質
2.1 銀河系
2.2 河外星系的發(fā)現
2.3 星系的分類
2.4 星系質量的測定
2.5 星系的距離測量
2.6 星系的一般性質
2.7 星系群和星系團
第二部分 宇宙學基礎
第三章 宇宙學基本事實
3.1 宇宙學原理
3.2 Hubble膨脹
3.3 宇宙年齡的測定
3.4 宇宙密度的測量
3.5 物質的組分
第四章 宇宙膨脹的動力學
4.1 基本假設
4.2 相對論性的引力
4.3 宇宙常數和真空能
4.4 Robertson Walker度規(guī)
4.5 宇宙動力學方程
4.6 Einstein的靜態(tài)模型
4.7 宇宙整體參量的推定
4.8 實物為主宇宙的膨脹解
4.9 宇宙的年齡
4.10 紅移-距離關系
4.11 宇宙的視界
第三部分 宇宙的早期
第五章 早期宇宙概況
5.1 熱大爆炸的概念
5.2 輻射為主的早期
5.3 零化學勢的理想氣體
5.4 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5.5 宇宙演化簡史
5.6 粒子的退耦
5.7 非重子暗物質的候選者
第六章 光子背景輻射
6.1 光子背景輻射
6.2 背景光子的形成
6.3 背景光子的可觀測性質
6.4 發(fā)現和證實
6.5 偶極各向異性
6.6 多極各向異性
第七章 大爆炸核合成
7.1 原初的核合成過程
7.2 中子數與質子數之比
7.3 產額的計算方法和結果
7.4 4He原初豐度的實測推斷
7.5 中微子的種數問題
7.6 氘的原初豐度
7.7 3He的原初豐度
7.8 關于原初的鋰
7.9 對現狀的評述
第四部分 粒子宇宙學初步
第八章 正反物質的不對稱
8.1 探尋反物質天體
8.2 正反物質不等量疑難
8.3 關于重子數的守恒
8.4 正反粒子微觀上的不對稱
8.5 對熱平衡的偏離
8.6 一種示意性的模型
8.7 理論現狀簡述
第九章 甚早期宇宙的暴脹
9.1 對稱性自發(fā)破缺的機理
9.2 含自作用φ場的高溫真空
9.3 真空為主引起的暴脹
9.4 早期宇宙的視界疑難
9.5 今天宇宙的準平坦疑難
9.6 暴脹理論的啟示
9.7 關于暴脹理論的物理基礎
第五部分 結構的形成
第十章 物質結團的理論基礎
10.1 自引力不穩(wěn)性的Jeans理論
10.2 膨脹宇宙中的小擾動
10.3 各種天文尺度的進視界時刻
10.4 重子物質的Jeans質量
10.5 擾動的非線性增長
第十一章 結構形成的模型研究
11.1 關于結構形成問題的引言
11.2 無碰撞氣體中的自由流動阻尼
11.3 初始的擾動譜
11.4 熱暗物質為主的模型
11.5 冷暗物質為主的模型
11.6 問題的小結
附錄1 自然單位制
附錄2 粒子物理大意
附錄3 天文學和宇宙學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