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云原生開發(fā)實踐

云原生開發(fā)實踐

云原生開發(fā)實踐

定 價:¥109.00

作 者: 高尚衡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600275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一個示例應用的云原生化實踐過程為主線,系統(tǒng)講述云原生的理念和主流的云原生相關技術。 全書共11章。第1章介紹貫穿全書的示例應用,包括功能和使用的編程語言。第2章介紹傳統(tǒng)軟件生產流程在應對高頻發(fā)布、高頻部署及規(guī)模化等場景中凸顯出的問題和不足。第3章介紹以Docker為代表的容器技術在軟件開發(fā)、測試和交付方面的顛覆性優(yōu)勢。第4章介紹對示例應用進行容器化的詳細步驟,包括鏡像的定義、構建、發(fā)布和使用及通過CI/CD來自動化與鏡像相關的操作。第5章介紹Docker生態(tài)中的容器編排技術,包括Docker Compose與Docker Swarm。并講解了如何利用這兩種編排技術分別對示例應用進行容器編排的詳細過程。第6章介紹云計算和云原生的理念和兩者的密切關系及分析云原生的優(yōu)勢與劣勢。第7章介紹作為云原生基礎設施的Kubernetes的基礎知識,包括常用的資源對象和搭建Kubernetes集群的方式。通過具體的示例體現(xiàn)出Kubernetes強大而靈活的編排能力和優(yōu)秀的設計理念。第8章介紹將示例應用部署到Kubernetes的詳細步驟和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包括提升觀測性的日志解決方案和提升安全性的TLS解決方案。第9章介紹Kubernetes應用的打包工具Helm的基礎知識,以及為示例應用創(chuàng)建完整Helm Chart的詳細步驟。第10章介紹云原生技術中的服務網格的理念和服務網格眾多實現(xiàn)中頗具代表性的Linkerd技術,以及在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Linkerd提升示例應用可用性、可觀測性的具體步驟。 本書適合人群包括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等領域的軟件工程師和大學生,探索使用容器和Kubernetes相關技術的開發(fā)者和技術管理者及希望理解云原生技術基本原理的技術管理者和開發(fā)者。

作者簡介

  高尚衡,軟件工程師,具有10年軟件開發(fā)經驗。積極參與開源軟件項目,通過撰寫技術博客,分享和傳播軟件技術和知識。致力于推動軟件產業(yè)的發(fā)展和企業(yè)數(shù)字化進程。對軟件生產的全生命周期有深刻理解,對軟件設計、開發(fā)、測試、部署等流程的生產效率提升方案都進行了廣泛探索。在供職于互聯(lián)網企業(yè)期間,為企業(yè)遇到的諸多復雜軟件問題提供了優(yōu)異的解決方案,獲得了企業(yè)高度的評價。

圖書目錄

第1章用戶認證項目
1.1項目介紹
1.2開發(fā)環(huán)境
1.2.1前端
1.2.2后端
第2章傳統(tǒng)軟件生產流程
2.1開發(fā)
2.2測試
2.3計算資源評估
2.4部署
2.5更新和升級
第3章容器技術的流行
3.1容器的優(yōu)勢
3.2Docker簡介
3.3Docker安裝
3.4Docker在開發(fā)領域的價值
3.5Docker在測試領域的價值
第4章容器化
4.1容器化簡介
4.2保持簡單和專注
4.3容器鏡像
4.4鏡像定義
4.4.1Dockerfile基礎知識
4.4.2定義后端鏡像
4.4.3定義前端鏡像
4.5構建鏡像
4.5.1docker build命令
4.5.2鏡像緩存
4.5.3構建用于開發(fā)環(huán)境的后端鏡像
4.5.4構建用于生產環(huán)境的后端鏡像
4.5.5構建數(shù)據遷移鏡像
4.5.6構建用于開發(fā)環(huán)境的前端鏡像
4.5.7構建用于生產環(huán)境的前端鏡像
4.6啟動鏡像
4.6.1啟動MySQL鏡像
4.6.2數(shù)據遷移
4.6.3啟動后端鏡像
4.6.4bridge網絡
4.6.5自定義網絡
4.6.6啟動前端鏡像
4.7發(fā)布鏡像
4.7.1Docker Hub
4.7.2私有鏡像倉庫
4.8CI/CD
4.8.1后端引入CI/CD
4.8.2前端引入CI/CD
第5章容器編排
5.1容器編排簡介
5.2Docker Compose
5.2.1Compose文件
5.2.2Compose環(huán)境變量
5.2.3Compose運行應用
5.2.4Compose更新應用
5.3Docker Swarm
5.3.1創(chuàng)建Swarm集群
5.3.2將樣例服務部署到Swarm集群
5.3.3伸縮樣例服務
5.3.4更新樣例服務
5.3.5維護Swarm節(jié)點
5.3.6Swarm路由網格
5.3.7開發(fā)環(huán)境Swarm部署
5.3.8生產環(huán)境Swarm部署
5.3.9約束服務調度
5.3.10日志收集
第6章云原生軟件生產流程
6.1云原生簡介
6.2云計算的能力
6.3云原生的優(yōu)勢
6.4云原生的劣勢
第7章云原生基礎設施
7.1Kubernetes 是什么
7.2客戶端工具kubectl
7.2.1kubectl簡介
7.2.2使用HomeBrew安裝kubectl
7.2.3使用apt安裝kubectl
7.2.4使用curl安裝kubectl
7.2.5設置kubectl命令自動補全
7.3本地啟動Kubernetes
7.4使用kubeadm創(chuàng)建Kubernetes集群
7.4.1環(huán)境要求
7.4.2安裝容器運行時
7.4.3安裝kubeadm、kubelet、kubectl
7.4.4初始化
7.4.5設置kubeconfig
7.4.6安裝網絡插件
7.4.7部署樣例程序
7.4.8將Node添加到集群
7.5創(chuàng)建托管的Kubernetes集群
7.6Kubernetes 對象
7.6.1Kubernetes對象簡介
7.6.2如何描述Kubernetes對象
7.6.3如何管理Kubernetes對象
7.7Node
7.7.1Node簡介
7.7.2管理Node
7.7.3Node狀態(tài)
7.7.4Node控制器
7.7.5Node容量
7.8Pod
7.8.1Pod簡介
7.8.2Pod使用模式
7.8.3Pod示例
7.8.4Pod模板
7.8.5Pod生命周期
7.8.6Pod中的容器狀態(tài)
7.8.7Probe
7.8.8Init容器
7.9ReplicaSet
7.9.1ReplicaSet簡介
7.9.2ReplicaSet示例
7.9.3獲取模板以外的Pod
7.9.4縮放ReplicaSet
7.10Deployment
7.10.1Deployment簡介
7.10.2Deployment示例
7.10.3更新Deployment
7.10.4回滾Deployment
7.10.5縮放Deployment
7.10.6暫停和恢復Deployment
7.11StatefulSet
7.11.1StatefulSet簡介
7.11.2StatefulSet示例
7.11.3穩(wěn)定的網絡標識
7.11.4穩(wěn)定的存儲
7.12DaemonSet
7.12.1DaemonSet簡介
7.12.2DaemonSet示例
7.12.3DaemonSet擴縮容
7.13Job
7.13.1Job簡介
7.13.2Job示例
7.13.3Job清理
7.14ConfigMap
7.14.1ConfigMap簡介
7.14.2ConfigMap示例
7.14.3Pod使用ConfigMap
7.15Secret
7.15.1Secret簡介
7.15.2創(chuàng)建Secret
7.15.3查看Secret數(shù)據
7.16Kubernetes存儲
7.16.1Volume
7.16.2PersistentVolume
7.16.3PersistentVolumeClaim
7.16.4Pod使用PersistentVolumeClaim
7.16.5StorageClass
7.16.6動態(tài)卷供應
7.16.7AWS EBS使用示例
7.17Kubernetes Service
7.17.1Service簡介
7.17.2Service示例
7.17.3代理模式
7.17.4服務發(fā)現(xiàn)
7.17.5Service類型
7.17.6ClusterIP類型
7.17.7NodePort類型
7.17.8LoadBalancer類型
7.17.9ExternalName類型
7.17.10headless Service
7.18Kubernetes DNS
7.18.1DNS服務
7.18.2Service DNS
7.18.3PodDNS
7.19Kubernetes Ingress
7.19.1Ingress簡介
7.19.2Ingress示例
7.19.3Ingress規(guī)則
7.19.4Ingress控制器
7.19.5默認后端
7.19.6資源后端
7.19.7fanout示例
7.19.8虛擬主機示例
7.19.9TLS示例
7.20Kubernetes 身份認證
7.20.1Kubernetes用戶
7.20.2認證策略
7.20.3證書認證方式
7.21Kubernetes 授權
7.21.1授權模式
7.21.2RBAC
7.21.3常用命令
7.21.4Service Account
7.22Kubernetes 調度
7.22.1調度簡介
7.22.2約束Node選取
7.22.3親和性和反親和性
7.22.4nodeName
7.22.5污點和容忍
7.22.6Pod優(yōu)先級
7.22.7Pod搶占
7.22.8Pod拓撲分布
7.23Kubernetes 日志
7.23.1Kubernetes基礎日志功能
7.23.2節(jié)點級日志
7.23.3集群級日志
7.24Kustomize
7.24.1Kustomize簡介
7.24.2生成ConfigMap
7.24.3生成Secret
7.24.4生成器選項
7.24.5設置橫切字段
7.24.6組合
7.24.7定制
7.24.8變量注入
7.24.9基準和覆蓋
7.24.10應用、查詢和刪除對象
第8章Kubernetes部署應用
8.1環(huán)境
8.1.1開發(fā)環(huán)境
8.1.2生產環(huán)境
8.2MySQL服務
8.2.1開發(fā)環(huán)境
8.2.2生產環(huán)境
8.3數(shù)據遷移
8.4后端服務
8.5前端服務
8.6Ingress
8.7DNS
8.7.1開發(fā)環(huán)境
8.7.2生產環(huán)境
8.8TLS
8.8.1證書管理軟件
8.8.2ACME
8.8.3Ingress TLS
8.9日志
8.9.1方案簡介
8.9.2ElasticSearch
8.9.3Fluentd
8.9.4Kibana
8.10Kustomize
第9章Helm
9.1安裝Helm
9.2Helm Chart
9.2.1Chart簡介
9.2.2安裝Chart
9.2.3定制Chart
9.2.4Release
9.2.5升級和回滾
9.2.6卸載Release
9.2.7搜索Chart
9.3Chart模板
9.3.1模板示例
9.3.2模板調用
9.3.3內置對象
9.3.4值文件
9.3.5模板函數(shù)和管道
9.3.6流程控制
9.3.7變量
9.3.8命名模板
9.3.9訪問文件
9.3.10NOTES.txt
9.3.11helmignore文件
9.3.12Debug
9.3.13最佳實踐
9.4Chart依賴
9.4.1簡介
9.4.2值覆蓋
9.4.3全局值
9.5Chart Hook
9.5.1簡介
9.5.2Hook示例
9.5.3Hook權重
9.5.4Hook刪除策略
9.6Chart測試
9.6.1測試簡介
9.6.2測試示例
9.6.3運行示例測試
9.7庫Chart
9.7.1簡介
9.7.2示例
9.7.3使用庫Chart
9.8創(chuàng)建自己的Chart
9.8.1后端服務
9.8.2MySQL服務
9.8.3前端服務
9.8.4數(shù)據遷移任務
9.8.5Ingress
9.8.6安裝Chart
第10章服務網格
10.1服務網格簡介
10.2Linkerd
10.2.1Linkerd簡介
10.2.2安裝Linkerd
10.2.3網格化
10.2.4代理自動注入
10.2.5暴露儀表盤
第11章云原生現(xiàn)狀和展望
11.1云原生在企業(yè)的落地情況
11.2云廠商對云原生的支持
11.3云原生趨勢展望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