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藝術(shù)影視藝術(shù)聽音訓練手冊 音頻制品與聽評(第2版)

聽音訓練手冊 音頻制品與聽評(第2版)

聽音訓練手冊 音頻制品與聽評(第2版)

定 價:¥79.80

作 者: [美]賈森·科里(Jason Corey), [加]]戴維·H.本森(David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5592132 出版時間: 2022-08-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2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致力于開發(fā)讀者的專業(yè)聽覺與評測能力,使讀者具有與專業(yè)音頻工程師一樣的聽音能力。第2版內(nèi)容包括:聲音的客觀測量、聲音信號處理的技術(shù)說明,以及它們與聲音主觀印象之間的關(guān)系。本書內(nèi)容還涉及聽力保護、耳機,以及還音響度、聽音過程中存在的偏見等。此次網(wǎng)絡(luò)版交互式聽音訓練軟件練習模塊可提供不同類型的信號處理及操作訓練。書中清晰而詳細地介紹了上述軟件的使用方法,學習包將更好地幫助讀者訓練自己的耳朵,使讀者可以真正地“聽評”自己的錄音作品。新版所更新的內(nèi)容如下。·音頻和心理聲學理論,以告知和增強拓展讀者的聽評能力。·采用集成軟件,以音頻示例、聽音訓練及測試來提高讀者的聽音能力。這些音頻示例均來自真實操作及真實項目中的錄音。·先進的交互式聽音訓練軟件練習模塊,可提升讀者的聽評體驗。·讀者按照新的訓練進度安排,可通過均衡聽音訓練軟件練習模塊進行循序漸進的聽音練習,并從中獲得一些聽音技巧。

作者簡介

  作者賈森·科里(Jason Corey)是美國密歇根大學音樂、戲劇與舞蹈學院研究生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長、表演藝術(shù)與技術(shù)系副教授。他在學校教授音樂錄音、聽音技術(shù)訓練和音樂聲學課程。作為一名錄音、混音及音頻編輯工程師,他的作品類型涉及爵士樂、古典樂、現(xiàn)代音樂及實驗性電子音樂。他發(fā)表過許多關(guān)于聽音技術(shù)訓練、多聲道音頻及空間音頻感知等主題的論文。他于 2013 年至 2015 年擔任音頻工程學會(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AES)理事,現(xiàn)任音頻工程學會中部地區(qū)(美國、加拿大)的副主席。 戴維·H. 本森(David H. Benson)是一名軟件開發(fā)與音頻研究員,在麥吉爾大學取得了錄音博士學位。他的研究得到了加拿大魁北克省社會與文化研究基金(FQRSC)和音頻工程學會教育基金會(AESEF)的大力支持。2011 年,他被授予“音頻工程學會教育基金會約翰·厄爾格學者”稱號(John Eargle scholar)。該榮譽表彰了他在技術(shù)和音樂方面的成就。 朱偉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shù)學院教授,音樂與錄音藝術(shù)學院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1981 年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無線電工程系電視發(fā)送專業(yè),1985 年在北京廣播學院廣播技術(shù)研究所攻讀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廣播聲學與電聲學方向碩士研究生,1988 年留校,先后在北京廣播學院廣播技術(shù)研究所電聲教研室、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shù)學院錄音系和音樂與錄音藝術(shù)學院任教。此間承擔了《錄音技術(shù)》《數(shù)字聲頻原理》《聲頻與聲學測量》和《擴聲技術(shù)》等課程的教學任務(wù);主持完成了十余項部級和學院科研項目;主持編寫了《錄音技術(shù)與藝術(shù)叢書》,還出版《音頻測量技術(shù)》《數(shù)字聲頻測量技術(shù)》《擴聲技術(shù)》和《錄音技術(shù)》等多部專著,并翻譯出版了《音響系統(tǒng)設(shè)計與優(yōu)化》等多部專業(yè)圖書。 目前主要從事錄音藝術(shù)專業(yè)本科生的教學、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音頻技術(shù)方向碩士研究生的指導(dǎo)工作,以及錄音聲學及數(shù)字聲頻技術(shù)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 于飛 音樂制作人,混音師,音樂編輯。本科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研究生畢業(yè)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錄音系,曾就職于中影集團后期錄剪部,研究生畢業(yè)后創(chuàng)立Dream Studio 音樂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質(zhì)的音樂制作服務(wù)。曾擔任多部電影的音樂監(jiān)制,音樂編輯,參與制作多部影視劇金曲。曾榮獲第 137 屆、第 138 屆音頻工程學會(AES)錄音比賽金獎,成為該項賽事首位連續(xù)獲得此項殊榮的亞洲人。中國首位格萊美制作人與錄音師會員(P&E wings)、評委會成員。音頻工程學會成員。 代表作有《刺殺小說家》《八佰》《金剛川》《動物世界》《空天獵》《九層妖塔》等電影的音樂。合作藝人包括那英、波切利、鹿晗、黃子韜、李宇春、譚維維、李易峰、張韶涵、胡夏等。

圖書目錄

目錄

第 1章 聽音 1
1.1 日常聽音 1
1.2 技術(shù)性聽覺訓練 3
1.2.1 將音頻屬性與感知能力聯(lián)系起來:同構(gòu)映射 8
1.2.2 提高領(lǐng)悟力 11
1.2.3 提高感知的速度 13
1.2.4 提高一致性 14
1.3 聲音塑形 17
1.4 聲音重放系統(tǒng)配置 19
1.4.1 單耳:單聲道聲音重放 19
1.4.2 立體聲:雙聲道聲音重放 20
1.4.3 耳機 20
1.4.4 耳機推薦 22
1.4.5 音箱推薦 24
1.4.6 環(huán)繞聲:多聲道聲音重放 25
1.4.7 音頻聽覺訓練練習 27
1.5 聲級和聽力保護 27
總結(jié) 30
第 2章 音色的平衡與均衡 31
2.1 音色平衡的描述 32
2.2 均衡的作用 32
2.3 混音用到的人工實時頻譜分析儀(RTA) 33
2.4 對音色平衡進行塑形 36
2.4.1 影響頻譜平衡的間接因素 36
2.4.2 監(jiān)聽器和音箱 37
2.4.3 控制室和聽音室的聲學條件 42
2.4.4 聲壓級和音色平衡 43
2.4.5 均衡 43
2.4.6 濾波器:低通和高通 44
2.4.7 圖示均衡器 45
2.4.8 參數(shù)均衡器 45
2.4.9 擱架式濾波器 50
2.4.10 傳聲器的選擇與擺放 50
2.5 準備開始技術(shù)性聽覺練習 54
2.5.1 練習的類型 56
2.5.2 頻率分辨率 57
2.5.3 頻段數(shù)量 58
2.5.4 增益組合 58
2.5.5 Q值 59
2.5.6 頻率范圍 59
2.5.7 聲源 59
2.5.8 均衡器的選擇 60
2.5.9 聲音文件控制 61
2.5.10 時間限制 61
2.5.11 鍵盤快捷鍵 61
2.6 采用EQ練習模塊進行訓練 62
2.7 推薦用于練習的錄音資料 64
2.8 推薦使用的練習和測試順序 66
2.8.1 1倍頻程 66
2.8.2 1/3倍頻程頻率 67
2.8.3 時間限制 67
總結(jié) 67
第3章 空間屬性與混響 69
3.1 感知到的空間屬性分析 76
3.1.1 聲源 78
3.1.2 聲學空間和聲場 82
3.1.3 立體聲聲像的總體特性 83
3.2 數(shù)字混響的基本結(jié)構(gòu)模塊 85
3.2.1 延時 85
3.2.2 混響 87
3.2.3 混響衰減時間 89
3.2.4 延時時間 90
3.2.5 預(yù)延時時間 91
3.2.6 數(shù)字混響預(yù)設(shè) 91
3.3 多聲道音頻的混響 92
3.4 軟件訓練模塊 92
3.5 軟件說明 94
3.5.1 軟件訓練模塊 94
3.5.2 聲源 95
3.5.3 用戶界面 95
3.6 開始聽音實踐訓練 96
3.6.1 延時時間 96
3.6.2 混響衰減時間 97
3.6.3 預(yù)延時時間 97
3.6.4 混合電平 97
3.7 Mid-Side矩陣 97
3.7.1 中間分量或合計分量 99
3.7.2 側(cè)向分量或差分分量 99
3.7.3 練習:聽辨Mid-Side(中間-側(cè)向)處理 99
總結(jié) 100
第4章 動態(tài)范圍控制 101
4.1 動態(tài)處理器中的信號檢測 103
4.2 壓縮器/限制器和擴展器/噪聲門 107
4.2.1 門限 110
4.2.2 起動時間 110
4.2.3 釋放時間 110
4.2.4 拐點 110
4.2.5 壓縮比 110
4.2.6 電平檢測時間 111
4.2.7 壓縮器輸出的可視化 111
4.2.8 通過壓縮實現(xiàn)的自動電平控制 114
4.2.9 手動動態(tài)范圍控制 115
4.3 壓縮對音色的影響 117
4.3.1 起動時間的影響 117
4.3.2 釋放時間的影響 117
4.3.3 壓縮和鼓樂器 118
4.3.4 壓縮和人聲 119
4.4 擴展器和門限 120
4.4.1 門限 120
4.4.2 起動時間 120
4.4.3 釋放時間 120
4.4.4 擴展器輸出的可視化 121
4.5 開始技術(shù)性聽覺訓練 123
4.5.1 技術(shù)性聽覺訓練的類型 124
4.5.2 聲源 125
4.5.3 推薦用于練習的錄音資料 125
總結(jié) 125
第5章 失真和噪聲 127
5.1 噪聲 128
5.1.1 咔嗒聲(Clicks) 129
5.1.2 噴口氣流聲(Pops) 130
5.1.3 接地哼鳴聲(Hum)與嗡嗡聲(Buzz) 130
5.1.4 外界聲音 131
5.1.5 射頻干擾(RFI) 132
5.2 失真 132
5.2.1 硬削波和過載 136
5.2.2 軟削波 137
5.2.3 量化誤差失真 138
5.3 軟件練習模塊 140
5.4 感知編碼器失真 140
5.4.1 練習:線性PCM與編碼音頻的比較 143
5.4.2 練習:減法 144
5.4.3 練習:Mid-Side處理的音頻編碼聽評 144
總結(jié) 144
第6章 振幅包絡(luò)與音頻編輯點 145
6.1 數(shù)字音頻編輯:源—目標技術(shù) 145
6.2 軟件練習模塊 149
6.3 練習的重點 152
總結(jié) 154
第7章 聲音的分析 155
7.1 對于音箱和耳機聲音的分析 156
7.1.1 總體帶寬 157
7.1.2 頻譜或音色平衡 158
7.1.3 聽覺感知的聲像 160
7.1.4 空間感、混響和基于時間的效果 162
7.1.5 動態(tài)范圍和電平變化 163
7.1.6 噪聲、失真和編輯點 164
7.1.7 縮混中各成分的平衡 164
7.2 范例分析 166
7.2.1 Cowboy Junkies:Sweet Jane(1988) 166
7.2.2 Sheryl Crow:Strong Enough(1993) 167
7.2.3 Peter Gabriel:In Your Eyes(2012) 168
7.2.4 Imagine Dragons:Demons(2012) 169
7.2.5 Lyle Lovett:Church(1992) 170
7.2.6 The Lumineers:Ho Hey(2012) 171
7.2.7 Sarah McLachlan:Lost(1991) 172
7.2.8 Jon Randall:In the Country 173
7.2.9 Tord Gustavsen Quartee:Suite(2012) 173
7.2.10 Yo-Yo Ma、Stuart Duncan、Edgar Meyer、Chris Thile:Attaboy 175
7.2.11 練習:將專輯的原始版本與重新進行母帶處理的版本進行比較 175
7.3 聲音的圖示分析 176
7.4 多聲道音頻 179
7.4.1 中間聲道 179
7.4.2 環(huán)繞聲道 180
7.4.3 練習:同一錄音的立體聲縮混與環(huán)繞聲縮混的比較 181
7.5 高采樣率音頻 181
7.6 音頻水印 182
7.7 聽音過程中的偏見 183
7.8 練習:音箱監(jiān)聽與耳機監(jiān)聽間的比較 186
7.9 練習:媒體播放器上的聲音強調(diào)裝置 187
7.10 對聲學聲源的分析 188
總結(jié) 19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