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1926年秋冬時節(jié),弘一法師云游經過上海,在豐子愷家中小住。豐子愷請恩師為他的新住宅取名,弘一法師讓豐子愷寫自己喜歡而又能搭配成詞的字,揉成團,放在釋迦牟尼像前,再讓他去抓鬮。結果豐子愷第1次抓了一個“緣”字,第二次還是一個“緣”字,弘一法師說:“好了,就叫‘緣緣堂’!”緣緣堂是一個象征性的名稱,一直到1933年豐子愷在故鄉(xiāng)石門灣造成像樣的宅院,緣緣堂才被賦予真形。因為有弘一法師的命名,所以豐先生稱緣緣堂為“靈的存在”,而那些冠以“緣緣堂”的隨筆,由此也充滿睿智與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