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數(shù)字滑坡技術及其應用

數(shù)字滑坡技術及其應用

數(shù)字滑坡技術及其應用

定 價:¥238.00

作 者: 王治華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30721440 出版時間: 2022-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數(shù)字滑坡技術及其應用》是《滑坡遙感》的姊妹篇,是一本關于滑坡判識的研究性專著。作者在數(shù)十年滑坡遙感實踐及分析研究國內(nèi)外文獻基礎上,選取分布在川東川西山地、三峽庫區(qū)、黃土高原、青藏高原與橫斷山脈等不同地質(zhì)構造、不同斜坡結構、不同觸發(fā)條件的十個典型滑坡,應用數(shù)字滑坡技術,利用遙感、地理控制、地質(zhì)環(huán)境等信息源,通過建立解譯基礎,獲取滑坡及其發(fā)育環(huán)境各要素信息,以時空解譯、力學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解析滑坡的規(guī)模、運動方式、發(fā)生機理等特征,為滑坡災害防治、預警及理論研究等提供信息支持。

作者簡介

暫缺《數(shù)字滑坡技術及其應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序一 陳運泰/i
序二 陳國階/iii
前言 v
上篇 數(shù)字滑坡及數(shù)字滑坡技術
第1章 數(shù)字滑坡 3
1.1 從遙感滑坡到數(shù)字滑坡 3
1.2 “數(shù)字滑坡”的概念及內(nèi)涵 4
第2章 數(shù)字滑坡技術系統(tǒng) 5
2.1 建立解譯基礎 5
2.1.1 解譯基礎的信息源 5
2.1.2 建立解譯基礎的技術方法 10
2.2 識辨滑坡 13
2.3 數(shù)字滑坡信息的存儲與管理 13
2.3.1 數(shù)字滑坡信息的分類 13
2.3.2 不同類型數(shù)字滑坡信息的組織和管理 14
2.4 應用模型 16
2.5 結語 17
中篇 數(shù)字滑坡技術應用:順層滑坡與切層滑坡
第3章 千將坪滑坡研究 21
3.1 引言 21
3.2 千將坪滑坡基本情況 21
3.2.1 千將坪滑坡事件的簡單回顧 21
3.2.2 千將坪具有發(fā)生滑坡的地質(zhì)環(huán)境條件 22
3.3 工作方法簡述 23
3.3.1 信息源 23
3.3.2 圖像處理 24
3.3.3 解譯分析 24
3.4 千將坪滑坡遙感解譯 24
3.4.1 千將坪古滑坡解譯 24
3.4.2 “7 13”千將坪滑坡解譯 26
3.4.3 實地驗證 27
3.5 千將坪滑坡的活動特征 31
3.5.1 古滑坡的觸發(fā)條件、活動方式及發(fā)生時代 31
3.5.2 “7 13”千將坪滑坡的活動特征 31
3.5.3 “7 13”千將坪滑坡的復活機理 35
3.6 結論與討論 35
第4章 天臺鄉(xiāng)滑坡研究 36
4.1 引言 36
4.2 滑坡區(qū)環(huán)境概況 36
4.2.1 滑坡地理位置 36
4.2.2 地質(zhì)環(huán)境 37
4.2.3 氣象水文 38
4.3 方法技術 38
4.3.1 信息源 38
4.3.2 制作解譯基礎 39
4.3.3 遙感解譯 39
4.3.4 求取滑坡同地物點 39
4.3.5 時空分析 40
4.4 遙感解譯結果 41
4.4.1 滑坡前的義和村斜坡 41
4.4.2 滑坡后的天臺鄉(xiāng)滑坡特征 42
4.5 結語與討論 47
第5章 巖門村滑坡遙感調(diào)查與機制分析 49
5.1 引言 49
5.2 巖門村滑坡環(huán)境 49
5.3 方法技術 51
5.4 滑坡前后的巖門村斜坡特征解譯 52
5.4.1 滑前巖門村斜坡的地形地貌及地表覆蓋特征 52
5.4.2 滑坡后巖門村斜坡的變化 52
5.5 滑坡變形分區(qū)及各分區(qū)特征 56
5.6 初步遙感解譯結果的現(xiàn)場驗證 58
5.7 滑坡規(guī)模 58
5.8 巖門村滑坡形成條件、活動機制及穩(wěn)定性 59
5.9 結論 61
第6章 馮店滑坡地質(zhì)力學模型研究 62
6.1 引言 62
6.2 緩傾滑坡形成機制 63
6.2.1 硬巖層成為透水層和富水層 63
6.2.2 軟巖層塑性變形加劇上覆砂巖產(chǎn)生張裂隙 63
6.2.3 兩種裂隙貫通與后緣拉裂槽形成 64
6.2.4 滑坡發(fā)生 65
6.3 緩傾順層滑坡地質(zhì)力學模型及其數(shù)學表達式 65
6.4 馮店滑坡模型參數(shù)獲取 67
6.4.1 自然地理概況 67
6.4.2 遙感及地理控制信息源 68
6.4.3 滑坡地質(zhì)環(huán)境解譯 69
6.4.4 馮店滑坡所在斜坡的地質(zhì)結構 69
6.4.5 滑坡解譯 69
6.5 模型應用實例 72
6.5.1 求取馮店滑坡下滑力 和阻滑力 72
6.5.2 滑坡參數(shù)變化對緩傾順層滑坡易滑性分析 73
6.6 結論 74
第7章 東苗家滑坡研究 76
7.1 引言 76
7.2 東苗家滑坡的位置和地質(zhì)環(huán)境 77
7.3 方法技術 79
7.3.1 信息源 79
7.3.2 建立解譯基礎 80
7.3.3 遙感解譯 82
7.4 東苗家滑坡特征分析 84
7.4.1 東苗家滑坡發(fā)育條件 84
7.4.2 東苗家滑坡活動特征 84
7.4.3 東苗家滑坡發(fā)生時代 86
7.4.4 東苗家滑坡目前穩(wěn)定狀況 86
7.5 結語 86
第8章 三溪村滑坡 88
8.1 五里坡斜坡的地理環(huán)境 88
8.1.1 位置 88
8.1.2 地貌地形 88
8.1.3 構造與地層 90
8.1.4 氣候水文 90
8.2 五里坡斜坡軟弱結構面重力作用分析 91
8.2.1 軟弱結構面分布 91
8.2.2 各軟弱結構面受重力作用分析 92
8.3 三溪村五里坡斜坡的遙感解譯 95
8.3.1 信息源 95
8.3.2 建立遙感解譯基礎 95
8.3.3 遙感解譯 97
8.4 現(xiàn)場驗證 100
8.5 三溪村滑坡機理研究 104
8.5.1 五里坡斜坡具備斜坡失穩(wěn)的地質(zhì)結構 104
8.5.2 滑坡觸發(fā)因素 104
8.5.3 五里坡斜坡破壞方式和活動過程 105
8.6 結論 105
第9章 雞尾山滑坡研究 107
9.1 雞尾山滑坡基本地理環(huán)境 107
9.1.1 地理位置 107
9.1.2 地質(zhì)環(huán)境 107
9.1.3 氣象水文及采礦活動 108
9.1.4 雞尾山斜坡地理環(huán)境與滑坡 109
9.2 雞尾山斜坡受力分析 110
9.2.1 結構面分布 110
9.2.2 各軟弱結構面在不同斜坡狀態(tài)時的受力情況 112
9.3 雞尾山斜坡災害孕育過程及活動方式 115
9.3.1 災害孕育過程 115
9.3.2 雞尾山切層滑坡活動特征 116
9.4 早期征兆及識別 116
9.5 討論 116
第10章 三峽新灘滑坡 118
10.1 姜家坡-新灘斜坡基本地理環(huán)境 119
10.1.1 地理位置 119
10.1.2 “6 12”新灘滑坡區(qū)域地質(zhì)環(huán)境 120
10.1.3 氣象水文 122
10.2 方法技術 122
10.2.1 力學分析 122
10.2.2 數(shù)字滑坡技術方法 123
10.3 獲取“6 12”新灘滑坡特征信息 126
10.3.1 滑坡前的廣家崖-姜家坡-新灘斜坡 126
10.3.2 “6 12”新灘滑坡活動特征及時空分析 126
10.3.3 新灘滑坡的預警 129
10.3.4 初步結論 130
下篇 數(shù)字滑坡技術應用:高速滑坡碎屑流
第11章 易貢滑坡碎屑流 133
11.1 易貢滑坡碎屑流研究現(xiàn)狀 133
11.1.1 易貢滑坡碎屑流的地質(zhì)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原因 133
11.1.2 易貢滑坡碎屑流的活動方式及機理研究 134
11.1.3 易貢滑坡碎屑流規(guī)模 134
11.1.4 易貢滑坡碎屑流速度 135
11.1.5 易貢滑坡碎屑流堆積壩、泄水渠及潰壩災害 135
11.1.6 采用了較多的、有創(chuàng)意的技術方法 137
11.2 易貢滑坡地理地質(zhì)環(huán)境 141
11.2.1 地理位置 141
11.2.2 地貌地形 141
11.2.3 地層巖性和巖漿巖 142
11.2.4 區(qū)域地質(zhì)構造 143
11.2.5 水文氣象 143
11.3 方法技術 144
11.3.1 信息源 144
11.3.2 工作方法 145
11.4 遙感解譯結果 146
11.4.1 2000年滑坡前的易貢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 146
11.4.2 2000年滑坡前后的扎木弄溝 147
11.4.3 目擊者說 152
11.5 易貢滑坡地震特征 153
11.5.1 記錄易貢滑坡的臺站分布及記錄特征 153
11.5.2 西藏臺站記錄的易貢滑坡地震波特征 154
11.5.3 云南臺站記錄的易貢滑坡地震波特征 157
11.5.4 各次震動的震級及震動參數(shù) 159
11.6 易貢滑坡活動特征分析 159
11.6.1 活動方式和過程 159
11.6.2 易貢滑坡碎屑流的規(guī)模 162
11.6.3 易貢滑坡碎屑流動力模型 164
11.7 易貢湖 171
11.7.1 2000年滑坡災害前的易貢湖 171
11.7.2 2000年滑坡災害與易貢湖變化 175
11.7.3 泄水渠工程與潰壩災害 178
11.8 結語 181
11.9 主要進展 182
第12章 大光包滑坡 185
12.1 引言 185
12.2 大光包滑坡所在研究區(qū)的地理地質(zhì)環(huán)境 190
12.2.1 位置 190
12.2.2 地形地貌 191
12.2.3 地層巖性 192
12.2.4 地質(zhì)構造 194
12.2.5 地震背景 194
12.3 方法技術 197
12.3.1 建立解譯基礎 198
12.3.2 二種解譯基礎和定量計算 199
12.4 大光包滑坡信息獲取 201
12.4.1 震前長石板溝小流域 201
12.4.2 震后大光包滑坡源區(qū) 204
12.4.3 大光包滑坡堆積 209
12.5 大光包滑坡活動特征分析 212
12.5.1 大光包各滑坡源區(qū)活動特征 212
12.5.2 清平站地震記錄與大光包滑坡活動 215
12.5.3 大光包滑坡活動能量估算 220
12.5.4 滑坡定量計算結果 221
12.5.5 災害親臨者的實證 221
12.6 結語與討論 225
12.7 主要進展 226
參考文獻 227
附錄 介紹兩個國外典型滑坡碎屑流 233
作者簡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