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全稱《淮安府浚路馬湖記》,紙本行楷書,高二十九點三厘米,長六百零七點五厘米,為董其昌所書碑記,現藏故宮博物院。其內容記載萬歷年間黃淮泛濫,議論有關河防及疏浚路馬湖以通漕運之事。碑末記此碑為魏應嘉篆額,徐標建,董其昌撰并書。此帖雖未署年款,但不難看出是董氏參李北海之意寫就,或為其晚年之作。通篇用筆精勁古拙,極少出鋒,結字疏朗,不斤斤于點畫,寓生秀于樸茂蒼拙之中,自然灑脫,正如孫過庭《書譜》所言“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之化境。董其昌在《容臺集》中自評:“余書與趙文敏較,各有長短。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tài),吾書因生得秀色。吾書往往率意,當吾作意,趙書亦輸一籌。”表現出其樸而秀、拙而自然的藝術追求。董氏將古人之姿融于己意,打破有明一代崇古之藩籬,使后學者眼界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