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硬鐵”》以摩爾詩歌為研究,通過比較、還原等研究方法,追尋現(xiàn)代詩歌的轉向,觀察美國現(xiàn)代派詩歌群,進而探索摩爾詩歌的特質及美國現(xiàn)代派詩歌的脈絡。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從探索現(xiàn)代詩歌的轉向為切入,通過引入與博根、畢肖普、格雷厄姆三位詩人的比較研究,探索摩爾的詩歌特質及影響。下編則關注摩爾的自我認同,通過與拉金、艾略特、龐德、威廉斯及斯蒂文斯等現(xiàn)代派詩人,尤其是現(xiàn)代派男性詩人的比較研究,在梳理美國現(xiàn)代派詩歌生態(tài)的同時,挖掘摩爾詩歌中的身份認同,進而指出摩爾詩歌專注于與他者(人、物或者理念)的他性相遇,以一種迂回的方式去把控并影響世界,在浪漫主義詩歌之后恢復了語言與物之間深切的關聯(lián),在交流中重構了傳統(tǒng)……與此同時,《詩論》認為摩爾確立了女性寫作的正面榜樣,為女性寫作群體提供了一份有說服力的成功案例:如何以自身的寫作成就和寫作風格逐漸滲透并修正既有的文學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