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文字與圖像
第一節(jié) 文字、圖像與藝術視野
一 文字與圖像的內涵與范圍
二 藝術視野
第二節(jié) 讀圖時代的詩畫差異
一 詩畫同一說與詩畫差異說
二 萊辛詩畫差異說的主要內容
三 萊辛詩畫差異說的局限
四 讀圖時代詩畫之間的主要界限
第三節(jié) 視覺文化和語言文化的分層
一 從文字與圖像的角度看語言文化與視覺文化的不同類型
二 從思想與表象的角度看語言文化內部的分層
三 從表象與思想的角度看視覺文化內部的分層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文字與圖像的相互關系
第一節(jié) 文字與圖像的異質和互滲
一 文字與圖像的異質性
二 文字與圖像的互滲性
三 文字與圖像的此消彼長
第二節(jié) 文字與圖像的實指與虛指
一 文字與圖像同居一個文本時誰居主導
二 文字用所指表征世界,圖像用能指表征世界
三 語言與圖像的實指和虛指及其相互轉化
四 文字與圖像的實指和虛指的常態(tài)與變態(tài)
第三節(jié) 可能世界理論與文字和圖像藝術中的虛構世界
一 可能世界的相關理論
二 可能世界與現實世界
三 可能世界與虛構世界
四 文字與圖像藝術中的虛構世界的真實性問題
五 文字藝術虛構世界與圖像藝術虛構世界的差異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文學語言與文學形象的相互關系
第一節(jié) 語言與文字關系辨析
一 語音的物質與心理兩個層面
二 文字與語言同屬一個系統
三 正確認識語言與文字之間的差異
第二節(jié) 語言構建形象
一 語言如何構成形象
二 語言為什么能夠構建形象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文字與文學中的具象與思想
第一節(jié) 文字的能指與具象的構建
一 文字的能指在具象構建中的作用
二 文字的所指在能指構建具象的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文字轉化為具象與這種轉化的不完全性
一 文字轉化為具象
二 文字轉化為具象的不完全性
第三節(jié) 轉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一 從文字的角度看轉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二 從形象的角度看轉化不完全性的原因
第四節(jié) 文字詞義與形象思想之間的關系
一 視覺性形象中詞義與思想的關系
二 非視覺性形象中詞義與思想的關系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圖像中的表象與思想
第一節(jié) 圖像與表象
一 表象與物象
二 異態(tài)的表象
第二節(jié) 圖像的思想
一 圖像表達思想
二 圖像為什么能夠表現思想
第三節(jié) 圖像表象與思想的相互關系
一 圖像表象與思想的相互作用
二 圖像的象意關系與接受者
第四節(jié) 藝術家主觀因素的滲入圖像
一 藝術家主觀因素滲入圖像的幾個階段
二 藝術家突出主觀因素的手段
第五節(jié) 圖像與文字表達思想的差異
一 圖像與文字在表達思想上的區(qū)別及其原因
二 圖像與文字在思想表達方面各自的優(yōu)勢與不足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文字與圖像作品中的“言象意”關系
第一節(jié) 王弼的“言象意”觀及其意義和局限
一 王弼的“言象意”觀及其意義
二 王弼的“言象意”觀的局限及其原因
第二節(jié) “言象意”三者關系與人類四種表征方式
一 “表征”內涵探討
二 人類的四種表征方式
三 四類表征方式與“言象意”研究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jié) 審美之“象”與表意之“象”
一 審美之“象”
二 表意之“象”
三 審美之“象”與表意之“象”的相輔相成
本章小結
附錄
第一節(jié) 作為符號的戲劇
一 戲劇能指的一次性
二 戲劇符號的多中介問題
三 戲劇符號與戲劇觀眾
四 劇本能指與舞臺能指
第二節(jié) 媒介與媒體:傳媒的兩種含義及其區(qū)分
一 媒介與傳媒
二 媒體與傳媒
第三節(jié) 鮑勃·迪倫事件與諾貝爾獎評委會的文學觀
一 鮑勃·迪倫事件對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界限的突破
二 鮑勃·迪倫事件對文學與非文學的界限的突破
三 視覺藝術與語言藝術能否分享同一獎項?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